中医学考试试题

2024-06-08

中医学考试试题(通用6篇)

篇1:中医学考试试题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 四大经典著作:《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和《神农本草经》 金元时代的“金元四大家”对后世影响较大。

刘完素倡导火热而主寒凉,成为“寒凉派”的代表。

张子和代表力主攻邪,善用汗、吐、下三法,被誉为“攻下派”。

李东垣论内伤脾胃,百病尤生,重脾胃调理,为补土派代表。朱丹溪认为在疾病过程中,常阳有余,阴常不足,主张重视滋阴调理,后世称“滋阴派”。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整体观念恒动观念辨证论治

辨证是将望、闻、问、切等诊法所收集来的资料、症状和体征,在中医理1相生2相克3制化4乘侮相乘乘即乘虚侵袭之意,是指五行之间相克太过的异常变化。相侮又称反克,是指五行之间反向克制的异常变化。抑木扶土法:又称平肝和胃法,用于肝旺脾虚证。

培土制水法:即温运脾阳,治肾病水湿停聚者。

佐金平木法:泻肝清肺法,用于肝火偏盛、肺失清肃之证。

泻南补北法:南属火,北属水,又称泻火补水法,用于肾阴不足,心火偏亢之证

脏腑:内脏的总称。

五脏:化生和储藏精气,包括心、肝、脾、肺、肾。

六腑:受盛传化水谷和糟粕,包括小肠、胆、胃、大肠、膀胱、三焦。奇恒之腑:多具有藏的功能,包括胆、于肺。发音与肺 有关。病理:鼻干燥、流涕、毛发干枯、声音嘶哑等。3脾的主要生理功能(1)脾主运化

概念:指脾具有把饮食水谷转化为水谷精微,并将精微物质吸收转输至全身各脏腑,以维持其生理功能。包括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1运化水谷是指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输布的作用生理:气血生化有源,精力充沛,壮实。病理:气血生化不足,腹胀、纳差、便溏、消瘦等。2运化水液是指脾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和排泄作用生理:脾气健旺,水液运行正常病理:水液内停湿、痰、饮、(2)脾主升清,指脾气以升为顺,1水谷精微,2维持内脏正常位置‘生理:水谷精微吸收和输布正常。病理:① 气血生化无源,头晕,乏力,腹泻。主受盛和化物2.泌别清浊大肠传化糟粕膀胱贮尿和排尿三焦① 通行原气② 运行水液

奇恒之府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六个脏器组织。它们在形态上多 属中空而与腑相似,在功能上则“藏精气而不泻”而与脏相似,既区别于脏,又不同于腑,故把它们称作奇恒之腑。

精、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脏腑功能活动的基础

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物质,气又是人体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的总称

气的功能1.推动作用:气具有激发和促进作用。2.温煦作用:气通过气化产生热量,使人体温暖,驱除寒冷。3.防御作用:气具有护卫全身肌表、证虽多,特点共同;疼痛肿块出证、痛证 血肌肤爪甲失荣舌象:舌质紫暗滑脉主痰饮,食积,实热2长脉主阳瘀点瘀斑脉象:细涩沉弦或结或代 证、实证、热证3弦脉主肝胆病、诸气机失常;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痛、痰饮,疟疾4紧脉主寒证、痛证、由于致病因素的作用,引起机体内气宿食 的升降出入运动紊乱而出现气滞、气八纲辨证是概括性的纲领 病位—— 逆、气陷、气闭、气脱的病理状态(一表证、里证病性—— 寒证、热证气滞;即气机郁滞而不畅

(二)气邪正胜衰—— 实证、虚证类别—— 逆即气机的升降失常,当降不降或不阳证、阴证 降反升或升之太过

(三)气陷多在表证与里证的区别; 气虚基础上发生,以气的上升不及升病因病位病程病情临举无力为主要特征主要发生于脾

(四)床特点 气闭气之出入障碍,气不能外达而外感六淫浅表短轻闭郁结聚于内

(五)气脱气不守内,发热恶寒同见 向外逸脱,导致机体严重气虚,功能表证入里脏腑较长较突然衰竭 重发热恶寒分见 神;广义:指人体生命活动外在表现表证与里证的关系;①表里同病②表的高度概括。狭义:指神志、意识、里转化 思维活动 寒热;区别 1寒证——机体机能寒肢冷,脘腹冷痛,喜温喜按或肢体

困重浮肿,大便溏薄清稀(下利清谷)或白带量多质稀

(三)脾气下陷

(四)脾不统血

(五)寒湿困脾

(六)脾胃湿热

(七)胃阴虚

(八)胃火炽盛

(九)食滞胃脘

(十)胃阳虚

(十一)胃腑气滞

四、肝与胆病的辨证

(一)肝气郁结肝气郁结是指肝失疏泄,气机郁滞所表现出的证候。情志抑郁,烦躁易怒,善太息,胸胁少腹胀痛,或咽部有梗塞感,或胁下痞块,妇女可见乳房胀痛

(二)肝火上炎

(三)肝血虚

(四)肝阴虚

(五)肝阳上亢肝阳上亢是指肝气亢奋,或肝肾阴虚,阴不潜阳,肝阳上扰头目所表现出的证候。烦躁易怒,头胀痛,眩晕目胀,面部烘热,口苦口干,尿黄,大便秘,结,(六)肝风内动

(七)肝胆湿热肝结等作用

七情⒋ 相畏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被另一种药物所抑制,使其毒副作用减轻或消失的配伍方法称相畏⒌ 相杀一种药物能够清除另一种药物毒副作用的配伍⒎ 相反两种药物配伍应用后,产生毒性反应或副作用

一、解 表 药凡具有发散功效,以发散表邪为主要作用,解除表证的药物,称解表药辛温解表;

麻黄⒈ 辛温解表⒉ 宣肺平喘⒊ 利水消肿

防风⒈ 辛温解表⒉ 除湿止痛⒊ 祛风止痉⒋ 透疹止痒 辛凉解表;

薄荷⒈ 辛凉解表⒉ 清利头目⒊ 利咽透疹⒋ 疏肝解郁

二、祛风湿药指具有祛风除湿功效,论指导下,通过比较、分析和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发展阶段及正邪之间的关系等,最后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关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阴阳的基本特征;最具有阴阳特征性含义的是水与火的基本特性,水性寒凉、下行、阴暗,属阴;火性温热、上腾、光亮属阳,所以相互对立的水与火最具有阴与阳的基本特征,进一步推演、引申阴和阳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无形的、功能亢奋的,都属于“阳”;凡是相对静止的、内向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有形的、功能抑制的,都属于“阴”。1.阴阳的普遍性:一切相关事物或现象根据其各自属 性均可用阴阳加以统之,这就是阴阳普遍性。2.阴阳的相关性:阴阳属性的划分,一定要在对相关事物或现象的范畴之内,不相关的事物或现象没有比较基础,不宜分阴阳。3阴阳的相对性:阴阳属性具有相对性,阴阳不是绝对不变的,而是在特定条件的变更时,阳可变为阴,阴可变为阳,阴阳可相互转变。4阴阳的可分性:指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具有无限可分的特点,如人体脏腑,五脏属阴,六腑属阳,五脏中心肺在膈上属阳,肝、脾、肾在膈下属阴等,(四)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 1.阴阳的对立制约阴阳的相互对立,主要表现于它们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斗争。

2.阴阳的互根互用阴阳互根、互用的观点是指阴和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单独存在。3.阴阳的消长平衡阴阳的消长,是指阴阳两者始终处于运动变化之中,就是阴消阳长,阳消阴长的过程。事物在总体上呈相对稳定,此时就称作“平衡”,所谓健康的人,其主要标志就是阴阳的消长处于动态平衡。4.阴阳的相互转化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阴阳可各自向其对立面转化。它主要是指阳证可以转阴证,阴证亦可以转为阳证。解释人体组织结构;体表为阳,体内为阴;背部为阳,腹部为阴。治疗

损其有余:即实则泻之,阳胜利热,热者寒之,阴性则寒,寒者热之 补其不足:即虚则补之,针对阴或阳的虚损,采用滋阴或温阳方法阴病治阳、阳病治阴

归纳药性:寒、凉属阴;温热属阳 分析五味: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五行”定义为: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与之相关的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变化。五行的生克关系 脉、脑、髓、骨、女子胞。1.心的主要生理功能(1)心主血脉:是指心气推动和调节血液循行于脉中,周流全身的作用。生理: 1气血运行通畅,脏腑机能正常。2心气充足—面色红润光泽,舌色淡红,脉和缓有力。病理:1血脉空虚,脉虚无力。2心血瘀阻,唇舌紫暗,脉结代。(2)心主神志;生理:精神振奋,神志清晰,思维敏捷,反应灵敏。病理:失眠、多梦、健忘、精神不振、谵妄、昏迷等心主血脉和心主神志关系密切。

系统连属(1)心在志为喜:心的生理功能与情志的“喜”有关。

(2)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全身血脉都属于心,面部色泽能反映心气的盛衰。

(3)心开窍于舌:指心的气血与舌相通,舌的正常功能有赖于心主血脉和主神的功能。通过对舌的观察,来了解心主血脉和心主神志的功能状态。(4)心在液为汗:“血汗同源” 2肺的主要生理功能(1)主气,司呼吸;1主一身之气—有主持、调节全身之气的作用,体现在宗气的生成和全身气机的调节。2主呼吸之气—肺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司呼吸—肺是人体的呼吸器官,具有呼吸功能。生理:呼吸通畅,均匀,卫外能力强。病理:呼吸气短,喘促,易外感。(2)主宣发;主宣发:是指肺气具有向上、向外布散的作用①肺的气化作用,将浊气排出体外②肺气扩散运动,将水谷精微布散于全身③肺气布散功能,将卫气散至全身体表。主肃降:指肺气具有向下、向内通降和使呼吸道保持洁净的作用。①肺能吸入自然界的清气;②将代谢产物和多余的水液下输膀胱形成尿液排出体外; ③肃清肺和呼吸道异物。

(3)通调水道是指肺通过宣发与肃降调节体内水液的运行、输布及排泄起着疏通和调节的作用。

(4)肺朝百脉,主治节;肺朝百脉:指全身的血脉都会聚于肺,经肺的呼吸、宣降进行气体交换后输送全身。功能:助心行血。主治节:肺具有治理调节全身各脏腑组织生理功能的作用。功能:①肺司呼吸,调节气体交换;②调节气机,调节气的升降出入;③助心行血,推动和调节血运④调节水液代谢。

系统连属⑴ 肺在志为悲忧:“悲忧”的情志活动与肺有关 ⑵ 肺在液为涕:鼻为肺窍,涕为鼻黏膜分泌的黏液,有润泽鼻窍的作用。⑶ 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皮肤、毛、汗腺依赖肺所宣发的卫气和津液的温养和润泽。⑷ 肺开窍于鼻:鼻与喉相通而联② 内脏下垂:脱肛等。

(3)脾 统 血是指脾有统摄、控制血液在经脉中运行,防止溢出脉外的功能。生理:气固摄血液功能正常,血液在脉管中运行,不发生出血。病理:即脾不统血,出现各种出血,系统连属①在体合肌肉,主四肢:四肢肌肉的壮实与功能的发挥与脾气的运化功能有关。②在志为思:“思”的情志活动与脾的运化、升清功能有关。③在液为涎:涎由脾气化生并转输布散。④开窍于口:其华在唇:饮食、口味与脾运化功能有关;口唇的色泽与脾气的健运、气血的充足与否有关。4肝的主要生理功能

1)肝主疏泄疏:疏通、疏导;泄:发散、宣泄。指肝具有主升、主动的生理特性,有保持全身气机疏通畅达,通而不滞,散而不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调畅气机,指肝的主升、主动、主散的特性,能疏通、畅达、升发气机。2助脾运化,具体表现在脾的升清和胃的降浊功能,脾胃的升降与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关3调达情志,指情志与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关,4调节生殖功能,指男子的排精、女子的排卵和月经来潮与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关

(2)肝藏血是指肝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及防止出血的功能。人动血运于全身人静血归于肝 系统连属①肝在志为怒:“怒”的情志变化与肝有关,怒易伤肝;肝阴不足,肝阳上亢,易发怒②在液为泪:泪有濡养,滋润和保护眼睛的作用。③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全身筋膜有赖肝血的滋养。④开窍于目:指肝的经脉上联于目系,目的视物功能有赖于肝的疏泄和肝血的濡养。5肾的主要生理功能

(1)主藏精,是指肾具有贮存、封藏精气的生理功能。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① 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②机体物质代谢和生理功能的原动力

(2)肾主水,是指肾脏具有主持和调节人体水液代 谢的功能。津液代谢需要肾阴和肾阳的调节。“肾阳为开”—尿液生成排出; “肾阴为合”—水液的重吸收

(3)肾主纳气,指肾具有摄纳肺吸入之清气,防止呼吸表浅,调节呼吸的作用。

系统连属 ①在志为恐:恐惧、害怕的精神状态与肾有关。②在液为唾:唾为为肾精所化,有润泽口腔,助食物下咽的作用。③开窍于耳和二阴:听觉功能依赖于肾精的充养;前阴的排尿和生殖功能,后阴的排泄粪便作用均与肾有关。④肾主骨,生髓,其华在发

六腑的主要功能 胆1贮存和排泄胆汁 2.胆主决断胃1主受纳,腐熟水谷2.主通降,以降为和 小肠1防御外邪入侵的作用。4.固摄作用:气对血、津液等液态物质具有防止其无故流失的作用和对脏器位置的固护作用。5.气化作用气化是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生理功能效应

元气:原气、真气:①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推动、温煦、激发人体生理活动)。②代表人体的正气

宗气;分布:聚集于胸中,贯注于心肺之脉 功能:①走息道以司呼吸②贯心脉以行气血。

血;行于脉中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津液;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津液的功能;滋润濡养作用,化生血液,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排泄代谢产物

气与血的关系;;1.气为血之帅①气能生血:气的运动变化是血液生成的动力。气旺②气能行血:血液的运行有赖于心气的推动。气行③气能摄血:气能统摄和固摄血液在脉中运行,而不溢出脉外(即脾统血)。2.血为气之母①血能载气:血是气的载体,气存于血中,赖血之运载而达全身。血脱②血能生气:血为气的功能活动提供营养,使气保持旺盛。血虚 气与津液的关系;;气能生津:气是津液生成的物质基础和动力气旺津足;气虚津不足气能行津:津液的输布、变化和排泄,有赖于气的 推动和气化作用。气行行;气停 水聚气能摄津:气的固摄津液作用控制着津液的排泄,维持津液代谢平衡。气虚多汗、多尿、遗尿。津能载气:气必须附着于有形的津液才能存于体内。津脱气虚:少气懒言、肢倦乏力

病 因;凡是能破坏机体相对平衡,引起人体发生疾病的原因。称作致病因素

六淫: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

共同特点①外感性:②季节性:③地区性:④相兼性:⑤转化性:

七 情; 指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是人体对外界客观事物的不同情绪反映 特点;① 直接损伤五脏②影响脏腑气机③影响病情变化

痰饮;为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

痰饮的致病特点;① 阻滞气机、气血②致病广泛多端③ 重浊粘滞缠绵 瘀血;全身血液运行不畅,或血行受阻,滞留于经脉、脏腑之内,或体内存留离经之血未能消散

特点;①病位不一,病证各异② 病望色;指通过观察皮肤色泽变化以了解病情的方法,包括面色、肤色。常色:我国人正常肤色为面色微黄略红润,而有光泽 青色;主寒证 痛证惊风 血瘀,气血不通经脉瘀阻。赤色。;主热证实热满面通红虚热午后颧红阳热上浮气血外荣黄色;主湿、虚、黄疸气血不荣湿热蕴结 白色;主虚、寒、失血气血不足气血不荣黑色;主肾虚、水饮、瘀血 久病虚损阴寒内盛 舌尖—心肺(上焦)舌中—脾胃(中焦)舌边—肝胆(下焦)舌根—肾 望舌色:淡白色 —主虚证、寒证红色 —主热证绛色 —主邪热炽盛,主阴虚火旺色淡紫无红者为青舌主阴寒、瘀血深绛而暗者为紫舌 主气血壅滞、瘀血 芒刺:主热盛(状如草莓)裂纹:多见于阴液亏损(舌面裂沟、深浅不一)齿印:多为气虚或脾虚(齿痕舌)舌疮:主心火热盛或肝肾阴虚、虚火上炎(溃疡、红肿)舌下络脉:青紫色主血瘀(舌尖上卷见舌底两侧络脉)望 舌 苔;1.苔质⑴ 厚薄:反映病邪的浅深与轻重苔薄—邪气在表,病轻邪浅苔厚—邪入腑脏,病较深重 薄厚—病势渐增厚薄—正气渐复⑵ 润燥:反映津液之存亡⑶腐腻:反映中焦湿浊及胃气的盛衰 苔色⑴ 白苔:主表证、寒证、湿证 薄白—为病邪在表,病情轻白厚—主湿浊内盛,或寒湿痰饮⑵黄苔主里证、热证1 薄黄—风热在表2 黄滑舌淡胖—阳虚水湿不化3黄腻—脾胃湿热或痰湿食滞 4老黄焦裂—里热盛极,耗伤气阴⑶ 灰苔⑷ 黑苔主里证,多见于病情较重者 谵语:热扰心神,神志不清,语无伦次,语意数变 郑声:心齐大伤,精神散乱之虚证 独语:心气不足、痰气郁结、清窍阻蔽 问寒热;1.恶寒发热:外感初期,是表证的特征 2.但寒不热:里寒证,新病为寒邪直中,久病为阳气虚衰3.但热不寒:里热炽盛、阳明腑实、阴虚 湿温、温热病热入营血 4.寒热往来:少阳病、疟疾三部九候: 三部:寸、关、尺。。九候:每部均有举(浮取)、按(沉取)、寻(中取)三候 洪脉主热盛2大脉主邪盛与正虚3濡脉主诸虚,又主湿4芤脉主失血,伤阴5散脉主元气离散——危候6革脉主亡血失精半产漏下7伏脉主邪闭,劂证,痛极,主虚证8牢脉主阴虚内盛,疝气积聚9弱脉主气血不足,元气耗损 细脉热盛1微脉邪盛与正虚2短脉诸虚湿3代脉脏气衰微(脉代无力)4痹活动抑制或衰退的证候2热证——机体机能活动亢进的证候关系;①寒热错杂:②寒热转化:3寒热真假 虚实;实证;邪气过盛或脏腑功能亢进所表现 的证候。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不同。虚证:正气不足,脏腑功能衰退所表现的证候血虚证:血不足。脏腑组织经脉得不到濡养出现的证候气虚证:全身或脏腑功能减退的证候阴虚证:阴液亏损的证候,“阴虚生内热”

阳虚证:阳气不足的证候,“阳虚生外寒”虚证与实证的关系;(1)虚实夹杂(2)虚实转化 阴阳

阴证:阳气虚衰,或寒邪凝滞的病变和证候,临床以代谢低下为特点阳证:邪热壅盛,或阳气亢盛的病变和证 候,临床以机能亢进为特点 1.亡阴证:阴液大量消耗或丢失证候特点:阴液衰竭的症状:汗出而粘,身热口干喜冷饮,舌红而干,脉细数2.亡阳证:阳气严重耗损 证候特点:阳气虚脱的症状:大汗淋漓,畏寒手足厥逆,舌淡,脉微欲绝

一、心与小肠病的辨证

(一)心气虚、心阳虚证候心气虚------心悸气短,活动 时加重,自汗面白无华,体倦乏力,舌淡苔白脉细弱,心 阳虚------心气虚的证状, 兼见形寒肢冷,心胸憋闷,舌质淡苔白脉细弱

(二)心血虚、心阴虚证候心血虚------心悸失眠健忘多梦,面白无华,眩晕,唇舌淡脉细证候心阴虚---------心血虚兼见心烦、颧红、潮热、五心烦 热,盗汗、舌红、少津、脉细数区别;心血虚:以血虚为主因,重点表现为血脉失充和神明失养。心阴虚:以阴虚为主因,重点表现为阴不涵阳,虚热内盛而引起的心阳独亢。

(三)心火炽盛

(四)心血瘀阻(心血瘀阻:是指瘀血,痰浊,阻滞心脉,血液运行不利的病理变化。五)痰迷心窍

(六)痰火扰心(七小肠实热

(八)小肠虚热(见于脾胃阳虚)

二、肺与大肠病的辨证

(一)肺气虚喘咳无力,动则气短,面色白光白无 华,体倦无力,语音低微,痰清稀,(二)肺阴虚干咳无痰,痰少而粘稠或痰中带血,口干咽燥,声音嘶哑,形体消瘦,潮热颧红,盗汗

(三)风寒束肺恶寒发热,咳嗽气喘,痰稀白鼻塞流涕,头身疼痛,舌苔薄白

(四)风热犯肺发热恶寒,咳嗽气促,痰黄粘稠鼻流黄涕,口喝咽干,咽喉疼痛

(五)燥热犯肺

(六)痰热壅肺

(七)痰湿阻肺

(八)大肠湿热

(九)大肠津亏

(十)大肠热结

三、脾与胃病的辨证

(一)脾气虚脘腹胀满,食少纳呆,口淡无味,大便溏泄,面色萎黄,少气懒言,倦怠无力,消瘦,舌淡有齿痕,苔白,脉缓弱。

(二)脾阳虚脾气虚的证状兼见形胆湿热是指湿热蕴结肝胆所表现出的证候胁肋胀痛,口苦纳呆,呕恶腹胀或见身目发黄,发热

(八)寒滞肝脉

(九)胆郁痰扰

五、肾与膀胱病辨证

(一)肾阳虚肾阳虚是指肾脏阳气虚衰所表现的证候。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耳聋,神疲乏力,阳痿滑精,妇女可见带下清冷,不孕,形寒肢冷或见全身浮肿,尿少或见五更泄,面色晄白

(二)肾气不固

(三)肾虚水泛

(四)肾不纳气

(五)肾精不足

(六)肾阴虚肾阴虚是指肾阴亏虚,虚热内扰所表现的证候眩晕,耳鸣耳聋,失眠多梦,咽干口躁,腰膝酸软,形体消瘦,五心烦热,潮热盗汗,遗精,女子经闭,不孕或见崩漏

(七)膀胱湿热膀胱湿热是指湿热蕴结于膀胱所表现出的证候尿频,尿急,排尿灼热疼痛,小便短赤涩少或尿血,或尿有砂石

感冒辨证论治;感冒病变多在肺卫,一般以宣肺解表为治则。

一、外感邪气;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无汗,四肢酸痛,鼻塞流清涕,喉痒或咳嗽声重,吐痰清稀,舌苔薄白,脉浮紧。[治 法] 辛温解表,宣肺散寒。葱豉汤加杏仁、苏叶、防风、荆芥等;病情重者,用荆防败、外感风热发热,微恶风,或有汗出,头痛且

胀,咳嗽咯痰黄稠口干微渴,咽喉焮红作痛,舌苔薄白微黄,脉浮数。[治法]辛凉解表银翘散(银花、连翘、淡豆豉、牛蒡子、薄荷、荆芥穗、苦桔梗、甘草、竹叶鲜芦根)加减。

二、卫外不固 内伤发热; 基本治疗原则:调理阴阳、补虚泻实。

一、阴虚发热清骨散(银柴胡、胡黄连、秦艽、鳖甲、地骨皮、青蒿、知母、甘草

二、气虚发热补中益气汤(黄芪、人参、白术、炙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

黄疸临床辨证,应以阴阳为纲,分清阳黄和阴黄。阳黄黄色鲜明如橘子色,病程较短,多属热证、实证,以湿热为主;阴黄黄色晦暗如烟熏,病程较长,多属虚证、寒证,以寒湿为主。“湿”邪是本证的关键因素,通利小便则湿有去路,因此,利小便是治疗本证的基本原则。

阳 黄茵陈蒿汤(茵陈蒿、山栀子、大黄)加味。胁痛较甚,可加柴胡、郁金、川楝子等疏肝理气。恶心欲吐,可加橘皮、竹茹阴黄茵陈术附汤(茵陈蒿、附子、白术、干姜、炙甘草、肉桂)加味

五味⒈ 辛“能散、能行”,即具有发散、行气、行血作用⒉ 甘“能补、能和、能缓”,即具有补益、调和、缓急的作用⒊ 酸“能收、能涩”,即具有收敛、固涩作用。⒋ 苦“能泄、能燥”,即具有通泄、燥湿等作用。⒌ 咸“能下、能软”,即具有泻下通便、软坚散以祛除风湿为主要作用,治疗风湿痹证的药物

独活⒈ 祛风除湿⒉ 散寒止痛

三、祛湿药凡具祛湿功效,以祛除湿邪为主要作用,治疗水湿停聚的药物 化湿燥湿药

藿香⒈ 化湿解暑⒉ 和中止呕⒊ 辛温解表 苍术 利水渗湿药

茯苓⒈ 利水渗湿⒉ 补中健脾⒊ 宁心安神 清热利湿药

茵陈⒈ 利湿退黄⒉ 除湿止痒 木通⒈ 清热利湿⒉ 清心除烦⒊ 通经下乳

车前子⒈ 清热利湿⒉ 渗湿止泻⒊ 清肝明目⒋ 清肺化痰

四、清 热 药凡具有清热功效,以清除里热为主要作用,治疗热性病证的药物

清热泻火;

石膏⒈ 清热泻火⒉ 除烦止渴⒊ 生肌收敛

栀子⒈ 泻火除烦⒉ 清热利湿⒊ 凉血解毒 清热解毒;

金 银 花⒈ 清热解毒⒉ 疏散风热⒊ 凉血止痢

连翘⒈ 清热解毒⒉ 消痈散结⒊ 疏风散热

蒲 公 英⒈ 清热解毒⒉ 利湿通淋⒊ 清肝明目 清热凉血;

生 地 黄⒈ 清热凉血⒉ 养阴生津 牡 丹 皮⒈ 清热凉血⒉ 活血散瘀 清热燥湿;

黄芩⒈ 清热燥湿⒉ 泻火解毒⒊ 清热凉血⒋ 清热安胎

黄连⒈ 清热燥湿⒉ 清热解毒 ⒊ 清热泻火

黄柏⒈ 清热燥湿⒉ 清热解毒⒊ 滋阴泻火 清热解暑;

青蒿⒈ 清热解暑⒉ 退热除蒸⒊ 清胆截疟

清热明目;决 明 子⒈ 清热明目⒉ 润肠通便清虚热;

银 柴 胡⒈ 清虚热⒉ 清疳热消 导 药指具有消食导滞功效,以消除胃肠积滞,促进消化为主要作用,治疗饮食积滞的山楂1.消食化积2.行气散瘀泻 下 药指具有泻下通便功效,以促进排便为主要作用,治疗胃肠积滞、水肿停饮的药物

包括攻下药、润下药及逐水药三类 攻下药

大黄1.泻热通便2.凉血解毒 3.逐瘀通经

芒硝⒈ 软坚泻下⒉ 清热解毒 祛 痰 止 咳平喘 药 清化热痰药

前胡清热化痰降气平喘疏散风热 贝母1.清热化痰2.解毒散结 温化寒痰药

半夏1.温化寒痰2.燥湿化痰3.降逆止呕4.消痞散结

止咳平喘药

苦 杏 仁1.止咳平喘 2.润肠通便 款 冬 花 1.止咳下气2.润肺祛痰 桔 梗1.祛痰止咳2.宣肺利咽 3.排脓消痈

温 里 药 指具有温补阳气、祛除里寒功效,以温里散寒为主要作用,治疗里寒证的药物

主要适用于外寒内侵、脏腑阳虚及亡阳厥逆等病证

附子1.温里助阳2.回阳救逆 3.祛寒止痛

干姜1.温里散寒2.回阳通脉 肉桂1.补火助阳2.散寒止痛 3.温经通脉

理气药指具有理气功效,以疏通气机、行气解郁为主要作用,治疗气机郁滞诸证的药物

主要适用于脾胃气滞、肝气郁结、肺气壅塞等病证

陈皮1.理气和中 2.燥湿化痰 香 附1.行气解郁2.调经止痛 木香1.行气止痛2.健脾消食 理 血 药指具有调理血液功效,以补血、活血、凉血、止血为主要作用,治疗血分证的药

川芎1.活血行气 2.祛风止痛丹参1.活血通经2.祛瘀止痛3.凉血消肿4.清心除烦

红花1.活血化瘀2.通络止痛

仙 鹤 草1.收敛止血2.除湿止痢3.解毒疗疮4.截疟杀虫

三七1.化瘀止血2.消肿定痛补 益 药指具有补益功效,以补气血阴阳为主要作用,治疗各种虚证的药物

人参1.益气固脱 2.大补元气3.益气活血4.益气摄血5.益气健脾6.益气补肺7.益气生津8.益气安神 黄芪1.补气升阳2.益气固表3.益气利水5.益气活血 6.托毒排脓 党参1.益气补中2.益气补肺3.益气生津4.益气生血

白术1.益气健脾2.燥湿利水3.固表止汗 4.益气安胎

甘草1.益气补中2.祛痰止咳3.清热解毒 4.缓急止痛5.调和诸药 熟 地 黄1.补血调经2.滋阴填髓 当归1.补血调经2.活血止痛 3.润肠通便

白芍1.补血调经2.平肝止痛3.敛阴止汗

沙参1.养阴清肺2.益胃生津 麦冬1.养阴润肺 2.益胃生津3.清心除烦4.润肠通便

枸 杞 子1.益精补肾2.养肝明目 3.润肺止咳

鹿茸1.补肾壮阳2.强筋健骨3.固冲止带4.托毒起陷

冬 虫 夏 草1.补肾壮阳2.补肺止嗽

杜仲1.补肾助阳2.强筋健骨3.补肾安胎

淫 羊 藿⒈ 温肾壮阳⒉ 强筋健骨⒊ 祛风除湿

麦冬1.养阴润肺 2.益胃生津3.清心除烦4.润肠通便

枸 杞 子1.益精补肾2.养肝明目 3.润肺止咳

鹿茸1.补肾壮阳2.强筋健骨3.固冲止带4.托毒起陷

冬 虫 夏 草1.补肾壮阳2.补肺止嗽

杜仲1.补肾助阳2.强筋健骨3.补肾安胎

淫 羊 藿⒈ 温肾壮阳⒉ 强筋健骨⒊ 祛风除湿

篇2:中医学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能活化蛋白C的是 A.TM B.PF4 C.FXⅢa D.vWF E.KK

2、胆碱能神经不包括: A.绝大多数交感神经节后纤维B.运动神经C.副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D.交感神经节前纤维E.副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

3、下列哪种情况不影响药物发挥作用: A.与血浆蛋白结合B.促进胃排空C.药物在体内分布达到平衡D.抑制胃排空E.影响诱导肝药酶活性

4、下列哪一药物具有中枢性降压作用,且不减少肾血流: A.胍乙啶B.利舍平C.呋塞米D.甲基多巴E.可乐定

5、乳核的高发年龄是__ A.3~6岁 B.7~10岁 C.11~15岁 D.20~25岁 E.35~50岁

6、何药不宜用于伴有痛风的高血压患者: A.可乐定B.维拉帕米C.米诺地尔D.哌唑嗪E.氢氯噻嗪

7、细菌对磺胺药产生耐药性的主要机理: A.改变细胞膜通透性B.改变核糖体结构C.改变代谢途径D.产生钝化酶E.产生水解酶

8、斑疹伤寒可首选: A.阿莫西林B.米诺环素C.罗红霉素D.头孢拉啶E.阿米卡星

9、下列关于畸胎瘤的描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A.也可发生于纵隔、骶尾部等中轴线附近B.常发生在卵巢和睾丸,是卵巢常见肿瘤之一C.从不发生转移D.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胚层组织构成的生殖细胞肿瘤E.多数呈囊性,绝大多数为良性

10、血小板减少引起出血的特点为 A.常表现为内脏出血 B.常有肝病史或家族史 C.常有关节腔出血 D.以上都不是 E.常同时有出血点、紫癜和淤斑、出血

11、不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肾小球肾炎是: A.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B.膜性肾小球肾炎C.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D.局灶

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E.微小病变性肾小球肾炎

12、人仅作为中间宿主的原虫是 A.以上都不是 B.隐孢子虫 C.卡氏肺孢子虫 D.刚地弓形虫 E.结肠小袋纤毛虫

13、结核性关节炎关节痛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A.病变晚期有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 B.活动后关节疼痛加重 C.儿童和青壮年多见 D.病变关节肿胀、疼痛,其程度较明显 E.以脊柱常见,其次为髋关节和膝关节 14、2岁的小儿,因咳嗽、高热、呼吸困难伴呕吐腹泻3天就诊,体查:T40℃,精神差,烦躁不安,R52次/分,P1547次/分,口唇发绀,鼻扇和三凹征明显,肺部听诊无明显的湿啰音,X线检查呈线条状或单条状阴影增生,有的相互交叉成网状,伴有小点状致密影,该病可能为 A.间质性肺炎 B.毛细支气管炎 C.腺病毒肺炎 D.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E.衣原体肺炎

15、下列哪种情况不属于再生: A.生理状态下表皮细胞不断脱落,不断新生B.颈椎增生所形成的骨刺C.肝硬化中的纤维组织增生D.脾脏由于造血细胞增生(髓外造血)而导致的脾肿大E.脑组织坏死后形成的胶质瘢痕

16、有关慢性肝淤血的镜下表现中,哪项是错误的: A.肝窦扩张淤血B.汇管区小叶间静脉扩张淤血C.中央静脉扩张淤血D.小叶周边肝细胞脂肪变性E.小叶中央静脉周围肝细胞萎缩、变性

17、易导致DIC发生的栓塞是: A.瘤细胞栓塞B.脂肪栓塞C.羊水栓塞D.空气栓塞E.血栓栓塞

18、强心苷心脏毒性的发生机理是: A.兴奋心脏细胞膜Na+-K+-ATP酶B.使心肌细胞K+内流增加C.抑制心肌细胞膜Na+-K+-ATP酶D.使心肌细胞Ca2+降低E.增加心肌抑制因子的释放

19、超急性排斥反应病理变化的特点是: A.血管壁玻璃样变B.急性小动脉炎伴血栓形成C.血管壁钙化D.血管壁呈洋葱皮样改变E.血管内膜纤维化 20、对非竞争性受体拮抗药的正确描述是: A.仅使激动药的亲和力降低B.使激动药的最大效能不变C.仅使激动药的内在活性降低D.使激动药的量效曲线平行右移E.可使激动药的亲和力与内在活性均降低

21、已知供血者血型为A型,交叉配血试验中主侧凝集,次侧不凝聚,受血者的血型为__ A. A型

B.B型 C. AB型 D.O型 E.以上都不是

二、多项选择题

1、长期应用能引起红斑狼疮样综合征的药物是: A.利多卡因B.普萘洛尔C.普鲁卡因胺D.苯妥英钠E.奎尼丁

2、哌替啶应用比吗啡广泛是由于: A.不引起便秘B.呼吸抑制比吗啡弱C.成瘾性比吗啡轻D.镇痛作用比吗啡强大E.对支气管平滑肌影响小

3、对醛固酮无拮抗作用的留钾利尿药是: A.氨苯蝶啶B.呋塞米C.氢氯噻嗪D.螺内酯E.乙酰唑胺

4、尿胆红素增高可见于 A.再生性障碍性贫血 B.难治性贫血 C.溶血性贫血 D.缺铁性贫血 E.巨幼细胞性贫血

5、脑膜炎奈瑟菌感染可引起 A.不进入血液B.脓毒血症C.菌血症D.败血症E.毒血症

6、《药品管理法》第三条提出:国家保护野生药材资源,鼓励__ A.发展中药材 B.研究中药 C.培育道地中药材 D.培育中药材

7、不能引起CK升高的是 A.心脏手术B.溶栓治疗C.急性心肌梗死D.甲状腺功能亢进E.心肌炎

8、肾上腺素作用最明显的部位是: A.眼睛B.支气管C.腺体D.心血管E.胃肠道和膀胱

9、角膜透明的结构基础是: A.角膜上皮薄 B.上皮细胞排列整齐 C.上皮基部较平坦 D.角膜基质内的胶原原纤维平行排列 E.角膜各层内均无血管

10、心脏副作用较少的平喘药是: A.肾上腺素B.氨茶碱C.沙丁胺醇D.异丙肾上腺素E.麻黄碱

11、消食导滞法中应用山楂主要作用是__ A.消肉食油腻 B.化谷食积滞 C.消麦面之积 D.消化乳积 E.理气化积

12、短效口服避孕药是:

A.炔诺酮片B.复方炔诺酮片C.复方炔诺孕酮乙片D.复方次甲氯地孕酮片E.复方氯地孕酮片

13、牙龈癌的影像学表现为: A.)多有病源牙 B.典型表现为颌骨扇形骨质破坏 C.颌骨呈口小底大的骨质破坏 D.可有死骨形成

14、糖皮质激素具有下列哪种作用: A.使肿瘤坏死因子α增加B.使血小板增加C.使白三烯增加D.使白介素增加E.使前列腺素增加

15、乙脑早期诊断的检测方法应首选 A.血液标本中直接分离病毒B.中和试验C.补体结合试验D.以上任何都可以E.IgM抗体捕获的ELISA试验

16、漏出液的发生机制,不正确的是 A.血管内胶体渗透压下降B.非炎性积液C.恶性肿瘤D.毛细血管静脉增高E.淋巴管阻塞

17、补体活性片段中过敏毒素

强的是

A.C2AB.C5aC.C3bD.C4aE.C3a

18、红细胞降低不属于生理性的是 A.孕妇 B.婴幼儿 C.新生儿 D.老年人 E.静脉采血

19、下列哪点不是细胞周期特异性抗肿瘤药的特点: A.对S期细胞敏感B.对生长比率高的肿瘤疗效好C.对Go期细胞不敏感D.对M期细胞敏感E.剂量反应曲线接近直线 20、药物的血浆清除率是: A.单位时间内从血浆中清除的药物所占的血浆容积B.单位时间内被肾脏排泄的药物量C.单位时间内按比例从血浆中清除的药量D.单位时间内被肝脏代谢的药物量E.单位时间内从血浆中清除的药量

篇3:中医学考试试题

一、判断题

1.孙氏旋转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禁忌证不包括: ()

(1) 眼源性、耳源性眩晕者; (2) 疑有或已确诊为颈椎及椎管内肿瘤者; (3) 严重的心、肺、脑疾病者; (4) 非急性期患者

2.调卫健脑针法所取缘中穴的正确定位是: ()

(1) 在对耳屏游离缘上, 对屏尖与轮屏切迹的中点处; (2) 在头部, 当百会前后左右各1寸; (3) 在足外踝部, 外踝直下方凹陷中; (4) 在三角窝后1/3的上部

3.肝阳上扰型不寐采用调卫健脑针法的配穴是: ()

(1) 太冲穴; (2) 太溪穴; (3) 神门穴; (4) 足三里穴

4.用闪火法火罐疗法防治儿童哮喘时, 吸入罐内的皮肤高于罐外的适宜范围为: () (1) 6~8mm; (2) 4~6mm; (3) 5~7mm; (4) 3~5mm

5. 火罐疗法中走罐移动速度宜取: ()

(1) 4~6cm/s; (2) 6~8cm/s; (3) 3~5cm/s; (4) 5~7cm/s

6.以下穴位哪个不属于邵氏“五针法”所取主穴: ()

(1) 肺俞; (2) 足三里; (3) 大椎; (4) 风门

7.使用邵氏“五针法”行针时上下提插幅度应为: ()

(1) 0.2~0.4寸; (2) 0.3~0.5寸; (3) 0.4~0.6寸; (4) 0.5~0.7寸

8. 诊断实证便秘的必备项不包括: ()

(1) 大便干结, 排出困难; (2) 舌苔黄或舌苔厚腻; (3) 舌淡苔薄; (4) 指纹紫滞

9. 治疗婴幼儿便秘时, 推肾水的部位: ()

(1) 拇指末节螺纹面; (2) 小指末节螺纹面; (3) 食指桡侧缘, 自食指尖至虎口成一直线; (4) 膝下3寸, 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

二、多选题

10.实施孙氏旋转法分哪三步: ()

(1) 检查手法; (2) 理筋手法; (3) 旋转手法; (4) 揉捏手法

11.不寐的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依据为: ()

(1) 《中国精神病分类与诊断标准》; (2) 《中药新药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3) 《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 (4) 以上均是

12. 孙氏旋转法中的理筋手法, 沿膀胱经、督脉在颈部走行方向的按揉穴位包括: ()

(1) 肩井、风池; (2) 天鼎、肩骨; (3) 曲池; (4) 合谷

13.不寐的中医辨证分型包括: ()

(1) 心脾亏损型; (2) 心肾不交型; (3) 心胆虚怯型; (4) 肝阳上扰型和脾胃不和型

14.孙氏旋转法的具体操作手法为: ()

(1) 滚法; (2) 揉捻法; (3) 捏拿法; (4) 弹拨法

15.实施调卫健脑针法时, 患者所取体位: ()

(1) 俯卧位; (2) 坐位; (3) 仰卧位; (4) 侧卧位

16.火罐疗法治疗儿童哮喘所取俞穴包括: ()

(1) 肺俞穴; (2) 脾俞穴; (3) 心俞穴; (4) 膈俞穴

17.使用邵氏“五针法”行针时采用提插捻转相结合手法的穴位是: ()

(1) 肺俞、大椎; (2) 太渊; (3) 尺泽、足三里; (4) 风门、中脘

18.火罐疗法中定罐的位置: ()

(1) 哮鸣音明显处; (2) 啰音明显处; (3) 两侧膈俞穴; (4) 两侧膏肓穴

19.邵氏“五针法”中对咳嗽严重者选取的配穴为: ()

(1) 中脘; (2) 尺泽; (3) 足三里; (4) 太渊

20.实施推拿疗法治疗婴幼儿便秘时, 患儿可以采取哪些体位: ()

(1) 坐位; (2) 仰卧位; (3) 侧卧位; (4) 俯卧位

21.拔罐的动作要求: ()

(1) 稳; (2) 快; (3) 轻; (4) 准

22.肺脾亏虚型哮喘病缓解期辨证分型包括: ()

(1) 肺虚证; (2) 肝虚证; (3) 肾虚证; (4) 脾虚证

23.“内八卦”指: ()

(1) 乾、坎; (2) 艮、震; (3) 巽、离; (4) 坤、兑

24.推拿治疗婴幼儿便秘时, 自尾骨端长强穴到大椎穴的捏脊手法包括: ()

(1) 捻; (2) 提; (3) 搓; (4) 推

篇4:中医学考试试题

【关键词】网络考试 基础医学 综合考试

【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4-0295-02

天津医科大学自1991年以来在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七年制)实施了基础阶段综合考试,考试科目为生理学、医学生物化学、医学免疫学、病理生理学、病理学、医学微生物学、药理学七门基础医学主干课程,共200道客观题。以往实施考试采取出卷、审查、印刷、监考、收卷、阅卷、等分、统计、存档,所以整个过程耗时费力。

近年来迅速发展的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对人们的学习、工作乃至生活有着广泛影响,并在教育领域引起了重大的变革。充分利用计算机及网络资源,实现组卷、考试、阅卷及信息反馈自动化,网络考试已成为现实[1]。2015年依托学校购进的考易网络题库与考试系统。在2013级临床专业(七年制、五年制)共272名学生的基础阶段的综合考核中应用了网络化考试的方式,从中获得了一些心得和体会与大家进行探讨。

1.考试的实施过程

1.1硬件准备工作 采用网络上机考试,必须要求有足够的电脑并且能够连接网络,在学校教务处的协调下利用学校计算机机房和外语的语音室作为考场。经过系统测试和承载负荷的测试以及对键盘和鼠标进行了排查,并且有一定的预留空间。

1.2组卷 由基础医学院作为开课单位,首先在课程管理中开设综合考核一A、B两门课程,B卷作为补考试卷。添加主题词,主题词按学科进行设置共七个一级主题词;然后让各学科教学秘书经行试题的录入。试题的录入需先选定主题词确定学科,进而再选择题型类型、适用层次、知识点分布、难度等选项,然后复制粘贴题目,点选正确答案,最后输入试题解释。全部试题输入以后,在试卷管理中点击结构化组卷选择综合考核一A、B,设置考试相关参数,考试方式为限定总得考试时间,可回看;答题顺序为题型顺序不固定,输入各题型数目,生成试卷和试卷细目表(见图1),并进行自动测试,只有通过测试之后才能最终进行审核。

《2013级临床医学(本科硕士连续培养), 临床医学综合考核一A期末考试》双向细目表 初始设定(A卷)

难度分布:较难:44% 中等:38% 简单:18% 较难:44% 中等:38% 简单:18%

1.3监考 考试当天教师登入学院账号,点击今日监考,进入考场,通过监考系统可以在教师机上实时显示每个人的答题数目、所用时间和已得分值等信息,待时间结束后系统自动收卷。所有考生不能再答题。

1.4成绩生成和分析 因为全部都是客观题,系统自动阅卷,只要通过审核封存试卷之后,学生可以自己到教务处网站上查询自己成绩。试卷分析、试题分析和学成个人成绩分析系统自动生成。

2.网络考试系统的优势

2.1组卷灵活多样 网络考试系统的组卷方式包括结构化、手工组卷及跨专业组卷等;相比原来七门课程七套试卷的考试方式更加灵活的将各学科试题随机融合,防止学生提前在脑中预设了题目的科目和范围,而且组卷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只要有网络就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操作。

2.2考试组织功能完备 网络考试系统可设定同一试卷不同的试题顺序;可对每道试题及整场考试设置时间控制及不能回看等,可以有效防考试作弊[2]。具备完善的备份功能,记录各种人员在题库的各项操作。具备完善的分级分项授权功能,设置密码登录,防止题库受到不相干人员的恶意侵害。

2.3显著提高工作效率 网络考试系统可自动阅卷、自动成绩汇总,无需再录入成绩,学生直接网上可查方便快捷。

2.4智能分析考试数据 系统提供对试题、试卷、考生3个层次多个角度的数据反馈。以往学生考完只是知道自己的最终得分并不清楚具体每道题的对错,网络考试系统可以回看自己的试卷和每道试题的答案解析,便于学生查找自己的知识盲点,进一步提高学习能力。试卷、试题的反馈信息细致多样,为教师提供充分的数据和详细的分析。

2.5低碳环保 节省大量人力物力成本,节约大量的纸张和经费[3]。试卷网络存储,节省了档案存储空间。

3.存在的问题

3.1硬件配置要求较高 网络考试必须有充足的电脑设备,并且要有一定的配置要求,我们在考试前对电脑经行测试的时候就发现由于操作系统版本过低导致考试系统运行中出现死机、卡顿等现象,对全部操作系统进行了升级维护。其次考试期间必须要有充足的电力保障和网络带宽。

3.2信息安全存在隐患 网络的安全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虽然系统设置多道防火墙但是总会存在漏洞 [4] 。需要专业人员定期进行维护和更新。

3.3教师和学生信息素养的制约 教师与学生信息素养直接影响对无纸化考试的接受程度。计算机基础较差的师生在使用系统过程中会面临更多的困难,对系统的接受程度不高。

4.结语

通过此次在基础医学综合考核考试中的应用,发现尽管网络考试系统存在着一些不足,但能够显著的提高考务工作效率,改善考试效能,及时教学反馈和节能环保等优势。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网络题库与考试系统必将医学考试中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徐光明,卢畅,李海霞.高校网络考试系统的应用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6(11):2682-2683.

[2]赵晓艳.网络考试系统的开发及应用研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3,7(7):98-99.

[3]张良苗,张小平,刘亮,等.无纸化网络考试系统的研究与应用[J].大学教育,2014,3(4):89-90.

[4]高晓琳,熊英,母得志,等. 网络考试系统的满意度调查和系统功能评价[J].重庆医学,2016,,45(2):277-278.

作者简介:

篇5:中医学考试试题

一、概论

1、道德的基础是——经济基础。

2、道德的评价标准是——善恶。

3、影响道德标准的是——社会舆论、内心信念、传统习俗。

4、道德的作用是——调节人与人的关系;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

5、了解道德所表现的五大特征。

6、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标准在职业中的具体体现。

7、职业道德的四大特征——专业性;稳定性;多样性;适应性。

8、职业道德的八个基本要素——思想;态度;责任;技能;纪律;良心;荣誉;作风。

9、医学道德是——医务人员的道德标准。(同1-4)是职业道德的专业体现。

10、医学道德的五种特征——科学性;服务性;继承性;实践性;时代性。

11、医学道德的社会作用——调节医务人员关系;保证医疗质量;促进医学科学;推动社会文明。

12、以上内容应注意考题中原命题所使用的名词涵盖:‘道德’范围包含‘职业道德’,‘职业道德’包含‘医学道德’。

13、伦理学是——道德的原理学。

14、伦理学研究的范畴——道德的起源、本质、作用、规律。

15、医学伦理是——针对医学道德的原理学。

16、医学伦理学的研究范畴——医务人员之间、医学团体之间、医学团体与社会之间的各种关系。

17、医学伦理的研究对象——医学道德现象;医学道德关系。

18、医学道德现象包括——医学活动中的意识现象;规范现象;活动现象。

19、医学道德关系包括——医务人员之间、医务人员与患者;医务人员与社会;医务人员与科学技术发展。

20、了解医学伦理学形成与发展的主要时期划分;主要代表人物以及学说。

二、医学伦理基础概念

1、医学伦理学的基础理论框架——生命论;人道论;美德论;公益论。

2、了解上述学说的基本含义。

3、熟悉医德品质的四个要点——仁慈、严谨、诚挚、公正。

4、熟悉公益论的基本原则。

三、医学道德体系

1、了解医学道德体系——原则(核心)、规范、范畴。

2、医学道德的基本原则——“救死扶伤,防病治病,实行社会主义的医学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的身心健康服务。”

3、社会主义医药卫生事业的核心任务是——“救死扶伤,防病治病。”

4、医学道德的具体原则——不伤害原则;有利原则;公正原则;尊重原则。

5、医学道德规范的内容出自《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卫生部1988)

6、熟悉医学道德规范七条(所谓大七条)。

7、了解医学道德范畴——权利与义务;情感与良心;审慎与保密;荣誉与幸福。

四、医患关系道德

1、古代医患关系特点——主动性、直接性、稳定性。

2、现代医患关系特点——平等关系、信赖关系、委托关系。

3、医患技术关系——主动与被动型关系、指导与合作型关系、共同参与型关系。

4、我国目前广泛采用的医患技术关系——指导与合作型关系。

5、了解医患非技术关系的主要内容。

6、了解医患关系的发展趋势。

7、影响医患关系的主要因素——医生因素;患者因素;管理因素;社会因素。

8、医生的权利——诊治权;特殊干涉权;工作、生活、学习的被保护权;社会参与权。

9、医生在诊疗过程中的权利体现——自主性;权威性;特殊性。

10、特殊干涉权的使用范畴——保护精神病患者;人体实验性治疗;善意隐瞒病情真相。

11、了解医生应尽义务的四类内容。

12、患者的权利——平等医疗权;疾病认知权;知情同意权;诉讼与索赔权;隐私保护权;免除部分社会责任权。

13、了解患者义务的内容。

14、医患沟通的意义——医学目的需要、医学诊断需要、临床治疗需要、医学人文需要、减少医患纠纷需要。

15、了解医患沟通的技巧。

16、熟悉医患关系的道德要求:(所谓小五条)

17、医患关系道德的实际作用——协调医患关系。

18、医患关系道德的内容实质——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全民健康。

五、临床工作道德

1、临床诊疗道德的基本原则——患者健康利益第一原则;最优化原则;身心统一原则。

2、临床诊查过程的道德要求——安神定志;实事求是。

3、了解体检、辅助检查等工作的相应道德要求。

4、临床药物使用中的道德标准——对症下药、剂量安全。合理配伍、细致观察。节约费用、公正分配。

5、选择手术治疗的道德标准——手术的必须性;患者知情同意;充

分术前准备。

6、了解手术中、手术后的道德要求。

7、急诊工作特点——随机性;时间性;协作性。

8、了解急诊工作的道德标准。

9、传染病科室的特点——心理问题多;管理难度大;道德标准高。

10、了解医学科研工作的特点、道德的含义与标准。

11、医学人体试验的类型——天然试验;自我试验;志愿试验;强迫试验。

12、医学伦理否认的人体试验类型——强迫试验。

13、了解人体试验的道德原则。

六、医学道德评价、教育、修养

1、医学道德评价的主要方式——自我评价;客观评价(他人评价)。

2、医学道德评价的主要标准——疗效标准;社会标准;科学标准。

3、医学道德评价的主要形式——社会舆论;内心信念;传统习俗。

4、了解医德教育的意义。

5、了解医德修养的方法。

七、生命伦理

1、了解生命伦理的含义。

2、了解生命伦理学与传统医学伦理学的差异。——突出以人为本;突出人与自然的关系;突出社会公益原则;突出医疗公正;突出社会

完整的和谐性。

3、了解生命伦理学的意义、作用。

4、了解生命伦理学在现代医学中的主要研究对象、伦理原则。——(辅助生殖;基因工程;胚胎干细胞学;安乐死;器官移植;行为控制。)

篇6:医学三基考试试题1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

【A型题】

1.对血沉测定标本影响的提法不准确的是()

A必须避免脂肪血B抗凝剂配制准确,每周配1次,冰箱保存C抽血应在30秒内完成D血液凝固可使血沉增快E抗凝剂浓度增加使血沉减慢

2.干化学法测定蛋白质系用指示剂蛋白质误差原理,下列哪项提法不准确()A尿PH对测定影响颇大B服用奎宁、奎宁丁或嘧啶者,可出现假阳性反应C主要对清蛋白敏感D标本中含生殖系统分泌物可出现假阳性E对肾病患者,特别需要系统观察尿蛋白病例,最佳方法仍为干化学法

3.采集精液标本,错误的是()

A体外排精是最佳的采集方法B采集标本前必须禁欲3-5天C不完整的精液标本,不宜进行精液分析D标本采集后应装在洁净、消毒的塑料试管E标本采集后立即保温送检,不得超过1小时

4.用改良牛鲍技术盘技术白细胞,充池后每大方格容积为()

A1mm3 B10μL C0.1mm3 D1μL E0.1Ml

5.周围血液中不可能发现()

A血吸虫B弓形虫C微丝蚴D疟原虫E回归热螺旋体

6.刺激机体产生类风湿因子的抗原是()

A变性IgG B变性IgM C变性IgA D变性IgD E变性IgE

7.可作为SLE特异性标志的自身抗体是()

A抗ssDNA和抗Sm B抗dsDNA和ANA C抗DNP和抗Sm D抗dsDNA和抗Sm E抗DNP和抗dsDNA

8.抗体介导的超敏反应有()

AI、II、IV型超敏反应BI、II、III型超敏反应CI、II、IV型超敏反应DII、III、IV型超敏反应EII、III、V型超敏反应

9.下列免疫检测方法中敏感性最高的是()

A沉淀反应B凝集反应C补体结合试验D放射免疫测定E.ELISA

10.下列那种方法或试验不是凝集反应()

A抗球蛋白试验B肥达试验C琼脂扩散D交叉配血试验E反向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

11.不参与细胞免疫的细胞是()

A巨噬细胞B。Th1细胞CTh2细胞D树突状细胞E NK细胞

12.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的特殊组分为()

A肽聚糖B几丁质C胆固醇D磷壁酸E脂多糖

13.判断细菌有无动力可用()

A革兰染色后镜检B墨汁染色后镜检C美蓝染色后镜检D抗酸染色后镜检E特殊染色后镜检

14.细菌生长繁殖的方式为()

A有性繁殖B二分裂法C型承孢子D有丝分裂E复制

15.能通过胎盘的螺旋体是()

A伯氏疏螺旋体B回归热螺旋体C梅毒螺旋体D雅司螺旋体E奋森螺旋体

16.尿蛋白质定量测定不能用()

A丽春洪S法B考马斯亮蓝法C艾氏法D双缩尿比色法E磺柳酸-硫酸钠法

17.强碱弱酸滴定时选择的指示剂为()

A甲基橙B酚酞C甲基红D溴酚蓝E以上都不是

18.不能用于血清蛋白电泳染色的染料是()

A氨基黑B丽春红C考马斯亮蓝D苏丹黑E酸性蓝

19.引起糖尿病患者并发白内障的原因是()

A糖异生增加B磷酸性糖途径增加C山梨醇途径增加D醛糖还原酶减少E半乳糖激酶增加

20.下列哪项不是VIS的特点()

A是室间质评最常用的记分方法B又称变异指数得分CV1<400时,VIS=V1 DV1>400时,VIS=400 E无论V1多大,VIS始终等于V1

【B型题】

问题21-22

A缺氧B代偿性C血浆容量增加,血液被稀释D大量失水,血液浓缩E原因不明的造血系统增值性疾病

21.妊娠中后期,红细胞减少()

22.真性红细胞增多()

问题23-26

A菌毛B鞭毛C荚膜D芽孢E异染颗粒

23.淋病奈色菌所具有的致病因素为()

24.艰难梭菌具有()

25.新生隐球菌具有()

26.棒状杆菌具有()

问题27-30

AELISA试验B中和试验C血凝抑制试验D免疫扩散试验E红细胞凝集试验

27.可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抗原的试验是()

28.用活体或细胞检测血清保护性抗体的方法是()

29.常用于检测粘病毒和副粘病毒感染的方法是()

30.检测IgM抗体,用于病毒感染早期诊断的方法是()

三、判断题

1、浆膜腔积液二级检查包括免疫学及肿瘤标志物检查等。(-)

2、瑞特染液质量规格检查rA值下降到1.3+-0.1时即可使用。(+)

3、大肠埃希菌属肠道正常菌丛,不会引起腹泻。(-)

4、肠球菌在麦康凯琼脂可以生长,而肺炎链球菌则不能。(+)

5、变态反应实质上是一种异常的或病理性免疫反应。(+)

6、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确认试验可用双纸片扩散法。(+)

7、胰岛a-细胞分泌胰素,而β-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

8、用超速离心法可将血浆脂蛋白分为乳糜微粒、前β-脂蛋白、β-脂蛋白和a-脂蛋白。(-)

9、用改良J-G法测定胆红素,如样品溶血可使胆红素测定值偏低。(+)

10、测定乳酸脱氢酶,顺向反应是以乳酸为底物。(+)

四、名词解释

1、寄生虫的循环抗原

2、工具酶

3、气敏电极

4、鉴别培养基

5、菌落

五、问答题

1、做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时,INR是什么意思?有何意义?

2、何谓菌群失调症?

3、病毒的致病作用包括哪几个方面?

4、简述机体抗肿瘤的细胞免疫效应。

5、常用的区带电泳技术有哪些?

1寄生虫的循环抗原:是指生活虫体释于宿主血液循环中的大分子微粒,它们主要是虫体排泄分泌物和表膜脱落物中具有抗原性且能通过免疫学试验被检出的物质。

2工具酶:作为试剂用于测定化合物浓度或酶活力的酶。

3气敏电极:血气分析仪上选择性地对氧气或二氧化碳敏感的电极。

4鉴别培养基:细菌生化反应的可供鉴别的培养基,其中加入某些特定成分如糖醇类指示剂等,用于观察不同颜色变化以鉴别细菌。

5菌落:一个细菌在固定点上生长繁殖所形成的肉眼可见的细菌集团称为菌落,一个菌落上的无数个细菌是由同一个细菌繁殖而来的。

6.INR是作PT测定时使用的国际标准化比值;用其作为PT结果报告形式;并用以作为抗凝治疗监测的指标。

7菌群失调:正常情况下机体有一定种类和数量的细菌在表体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寄居,相互保持相对平衡,因而不致病。若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破坏了这种正常菌群的平衡状态,一些被抑制,另一些未被抑制及外耐药菌乘机大量繁殖。8病毒的致病作用包括:1溶细胞感染;2稳定状态感染;3携带状态感染;4恶性转化。

9机体抗肿瘤的细胞免疫效应:1致敏T淋巴细胞;2NK细胞;3巨噬细胞;4K

细胞;5LAK细胞;TCL细胞。

上一篇:2023年在幼儿园家长会上家长发言稿下一篇:C程序上机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