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建筑检测鉴定报告

2024-06-04

结构建筑检测鉴定报告(通用11篇)

篇1:结构建筑检测鉴定报告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鉴定实习报告

前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当代社会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即将毕业的我们而言,为了能更好的适应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后能够尽快的融入社会,同时能够为自己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我系同学各自开展了顶岗实习活动。此次实习,我是重庆渝东北建筑工程质量检测鉴定中心质检员。这段时间工作的过程中发生的点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学到了许多知识,体会到很多,相信此次经历多我而言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为了达到毕业实习的预期目的。在学校与社会这个承前启后的实习环节,我们对自己、对工作有了更具体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

在实习过程中,积极肯干,虚心好学、工作认真负责,胜任单位所交给我的工作,并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多做实际工作,为企业的效益和发展做出贡献。在实习单位,师傅指导我的日常实习,以双重身份完成学习与工作两重任务。向单位员工一样上下班,完成单位工作;又以学生身份虚心学习,努力汲取实践知识。

实习收获。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通过直接参与企业的运作过程,学到了实践知识,同时进一步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使理论与实践知识都有所提高,圆满地完成了教学的实践任务。二是提高了实际工作能力,为就业和将来的工作取得了一些宝贵的实践经验。三是在实习单位受到认可并促成就业。四是为毕业论文积累了素材和资料。

1、实习的目的和意义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鉴定的实习在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的学习中可以对工程的质量有更加充分细致的剖析和认识。通过平时的工作程序和工作内容,使我更加深入的了解到学习到了建筑检测鉴定的知识,建立起了工程质量意识。通过实习使我将掌握的理论知识得以升华,在实习过程中得到一些只有实践中才能得到的技术知识。这就是这次实习的目的和意义。

2、实习时间

2014年11月17日至2015年1月17日

3、实习地点

重庆市巫溪县

4、实习单位及岗位介绍

重庆渝东北建筑工程质量检测鉴定中心,是经国土资源部批准成立,国家认监委计量认证,为社会提供公证数据的质量检测机构。运行以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5、实习内容

在实习期间我主要是接触一些工程的检测、鉴定工作。通过工作发现的一些在设计及施工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学习明白一些工程中存在和易发的一系列建筑同步的产生原理及相应的检测、鉴定措施。当房地产开发商将房屋盖好后,还有完成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房屋检测。这关系着业主的住房安全,只有房屋检测达到标准,才可以开盘销售。房屋检测大体上说包括两部分,一个是房屋结构的是否合格,另一个是房屋的使用功能是否合格。房屋的结构要看房屋的土建基础是否牢固,一般桩基础、箱形基础适用于高层住宅,底层的别墅和公寓

结构构件检测中,木材顺纹抗压、抗拉、抗剪强度试验,木材抗弯强度及弹性模量试验,木材横纹抗压强度试验。检测过程:

1、调查房屋的建造、使用和修缮的历史沿革、建筑风格、结构体系等资料。

2、建立总平面图、建筑平面、立面、剖面、结构平面、主要构件截面等资料。

3、抽样检测房屋承重结构材料的性能,构件抽样数量和部位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抽样部位应含有代表性的损坏构件。

4、检测房屋的结构、装修和设备等的完损程度、分析损坏原因。

5、检测房屋倾斜和不均匀沉降现状。

6、根据实测房屋结构材料力学性能,按现有荷载、使用情况和房屋结构体系,建立合理的计算模型,验算房屋现有承载能力。

7、根据实测房屋结构材料力学性能,按现有使用荷载情况和房屋结构体系,以上海地区地震反应谱特征,建立合理的计算模型,验算房屋现有抗震能力并复核抗震构造措施。

8、检查房屋设备的运行状况。保护建筑质量综合检测方案和报告必须按规定报市房屋质量检测中心进行技术审查。

篇2:结构建筑检测鉴定报告

构建和谐社会是时代发展的大趋势,而和谐社会的最基本特征是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安居乐业”,能够切实维护自己的切身利益,其中“安居”又是“乐业”的前提,“安居”的实质就是广大老百姓对房屋质量、安全性能的满意程度。它是衡量和谐社会发展进程的一个重要基础指标。因此,建筑结构的质量及安全性的检测鉴定工作,已逐渐受到大众居民的关注。所以,我们依据从事建筑结构检测鉴定工作的经验和高等院校教学经历,摸索出了检测鉴定的工作思路,该思路在工程实际中取得了良好效果,也丰富了实践教学知识和内容。

一、检测鉴定试验思路

根据委托鉴定目的及要求,对建筑物或结构实体进行鉴定作业。通过对建筑实体进行现场初步勘测调查和了解的资料全面综合评判,拟定检测试验原则。依据适用标准、规范等进行检测、试验、计算、论证、综合分析等过程。最终对所受委托的建筑物或结构实体的质量及安全性做出准确、公正、严谨、科学的鉴定。

二、检测鉴定的程序

1.接受委托。

2.现场实地进行初步勘察、调查。

3.确定检测鉴定项目及内容;各方签订委托协议。

4.组成鉴定小组,组织相关技术人员拟定检测鉴定方案和原则。

5.现场详细检测、调查、作业。

6.采样、补充调查、综合分析、试验。

7.计算、论证、评定等级。

8.校验、讨论鉴定报告、初审。

9.终审、批准做出鉴定报告。

三、检测鉴定工作的要点

1.接受委托

(1)建筑(构筑)物的概况。

(2)申请委托鉴定的事由。

(3)该工程的各责任主体。

(4)委托鉴定目的及要求。

(5)委托人(或单位)的名称、联系人、联系方式等等。

(6)委托方提交的补充资料。

(7)对工程质量已经发生争议的应由当事人双方共同来委托。

(8)对已经进入司法程序的工程应由司法机关委托。

(9)在检测资质项目的范围内接受委托。

(10)约定委托项目、原则。

(11)其它原始信息资料。

(12)危房调查注意事项。

2.初步调查

(1)现场勘察检测时,检测人员应与委托方和相关人员同在现场,这样便于协调及配合现场检测工作顺利进行。

(2)现场检测人员要注意人身安全,特别是一些因年久失修的建筑以及遭遇过严重灾害的建筑,检测时需更加小心谨慎,具体可依据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

(3)事前拟定的检测方案原则上不能改变,如果确因现场条件所限制而无法按原定检测方案执行时,应在不违反规范、标准的原则下,经过当事各方面同意签字确认后方能更改。

(4)在检测工作的过程中,当问及引起建筑结构质量及安全问题的原因时,检测人员

要告知对方一切应以鉴定报告为准。

(5)鉴定报告是某一检测鉴定机构的观点和结论,它不是个人的见解,在没有批准签发之前都是有可能改变的。

3.检测鉴定项目内涵

(1)明确检测鉴定目标、要求。

(2)确定检测项目与内容。

(3)选定检测鉴定部位及范围。

(4)明确委托各方的义务。

(5)约定检测鉴定所需费用及支付方式。

(6)委托方应提供的必要作业条件。

(7)估算检测鉴定工作所需工作时间表。

(8)签订协议书。

4.详细调查、检测

(1)由浅入深。我们一般采取环绕建筑物外围,现场观察建筑物的整体使用状况,关注建筑物面层出现开裂、变形、脱落等异常情况的部位;对建筑物内部进行检测时就能做到由浅入深,由表及里。

(2)精心勘察。在进行裂缝检测时,首先应记录其开展态势,其次剥开建筑的面层,测量出现在结构构件上的裂缝长度和宽度,真实反映出结构开裂的实际情况,通常情况下两者之间是存在差异的。

(3)构件及材料的强度、施工缺陷。

(4)气象条件及自然灾害情况。

(5)现有建筑结构与设计文件是否吻合等。

5.综合分析

(1)根据委托鉴定目的与项目内容选择相适应的检测规范、标准。

(2)准确定位所检测工程的规范、标准、要求、可靠度。

(3)完善补充采样、检测调查工作程序。

(4)细致操作、认真判断、准确分析、科学论证各方面的影响因素。

6.结论与建议

(1)选择相对应的检测标准、规范对建筑物的结构及质量安全进行有效评定。

(2)科学剖析影响建筑结构质量及安全性能的因素。

(3)对影响因素提出整改建议和处理措施。

(4)对已经造成的经济损失与赔偿交由相关部门来处理。

(5)编制鉴定报告。

(6)鉴定的结论应与国家的行政法规相吻合。

(7)鉴定报告答疑。

(8)准确、公正、严肃、科学。

四、结语

篇3:通廊结构震后检测鉴定

1 通廊概况

厂区共有10栋通廊发生不同程度破坏,均为斜通廊,建筑年代由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长度(斜长)从8 m~67 m不等。

结构形式和结构体系分为:A类7栋是两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廊身围护结构为砖砌体;B类1栋是混合结构,即部分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部分砌体结构;C类1栋是砖混通廊,即底层支架和通廊大梁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二层廊身为砖砌体且设有砖柱;D类1栋是两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梁、板均为预制。

通廊两侧连接方式:Ⅰ类为一端简支在独立柱支架上,另一端自由;Ⅱ类为纵向斜梁两端设置横梁,横梁简支在柱或相邻结构柱牛腿上;Ⅲ类为通廊两端悬挑;Ⅳ类为搁置;Ⅴ类为一端搁置在相邻构筑物框架梁上,一端支撑于相邻构筑物梁上设置的短柱上。

2 结构检测

2.1 强度和位移检测

1)材料强度检测。现场对通廊结构的支架柱、框架梁进行了全面检测。采用HT-225A型回弹仪,按照相应检测规程,检测混凝土强度,用浓度为1%酚酞酒精试液检测构件的混凝土碳化深度,通过碳化深度的换算强度对实测强度进行修正,从而得到混凝土强度推定值;对年代较为久远的结构,采用回弹法钻芯法联合检测混凝土强度。将构件混凝土实测强度与设计强度相对比,得出结构构件强度检测结果(见表1)。2)结构位移检测。结构位移检测包括房屋倾斜测量和不均匀沉降测量。其中房屋倾斜测量是根据房屋实际情况,采用J2-2型号经纬仪和JZC-D型号建筑工程检测器对结构外墙阳角点的倾斜情况进行了检测。房屋不均匀沉降测量则采用SOKIA 3C2Ⅱ的水准仪,取窗台底为水平基线,选取样本进行观测。根据检测结果判定是否满足规范规定的位移限值,得出位移检测结果(见表1)。

2.2 结构损伤检测

厂区通廊结构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的损伤:1)通廊主体结构与相邻机头框架或其他构筑物的连接处混凝土损坏。厂区通廊多有此类破坏,表现为搭接处开裂、嵌入、缺失、撞碎、牛腿破损、廊体屋面板破坏。2)通廊的围护砖墙出现斜裂缝,窗洞边角处斜裂缝尤为明显。3)部分通廊结构构件受损严重。表现为梁、板、柱混凝土开裂,钢筋外露、锈胀,顶板蜂窝、破损。4)B类结构,即部分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部分砌体的结构,砌体部分受损较严重。

2.3 结构抗震构造检测鉴定

本次抗震加固设计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地面粗糙程度为B类。根据GB 50191-93工业构筑物抗震鉴定标准,对厂区通廊结构进行抗震鉴定,鉴定结果见表2。

3 结构可靠性鉴定和加固建议

3.1 结构可靠性综合评定

依据GBJ 144-90工业厂房可靠性鉴定标准,按子项目或组合项目、评定单元3个层次对通廊进行可靠性评定;依据《房屋完损等级评定标准》,确定各个结构的完损程度(见表3)。

1)对于结构的不均匀沉降、相对倾斜和地基基础承载力满足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要求,结构没有出现明显损坏现象,构件强度测定满足设计强度,构造措施通过抗震构造鉴定的房屋,房屋在不改变使用用途或增加荷载的前提下,该房屋的主体结构不需要进行加固。2)对于位移超过规范限值的结构,应按构件设计强度值进行抗震验算。对于构件混凝土实测强度小于设计强度的结构,应根据相应设计规范,按构件实测混凝土强度推定值进行抗震验算(见表3)。3)对于结构构件的一般损坏可根据相应的规范和技术规程进行加固。4)对于主体结构破坏严重、结构形式混乱、传力路径不明的通廊建筑,则应拆除重建。

3.2 加固建议

1)结构强度不足,刚度不足:节点采用外包钢板加固法;柱采用扩截面加固法;梁采用梁底粘贴钢板加固法;板采用板底加肋(钢梁)的加固法;柱牛腿采用外包钢加固法。2)结构局部损伤:梁、柱、板采用粘贴碳纤维加固,注意在粘贴碳纤维前应对损伤部位进行清理;墙体采用钢筋网砂浆面层加固法。3)结构端部连接处:端部无防震缝可采用切割法处理;端部搁置的,可将边跨换为钢平台并设与牛腿有可靠连接的滑动支座。

4 结语

1)根据结构的详细检测和构造鉴定结果总体来看,地震作用对厂区通廊结构影响主要是设计时未考虑防震缝,导致端部连接处与相邻结构的碰撞,多为局部破损,没有结构性的破坏,因此加固设计主要以构造加固为主,但是要特别注意防震缝的处理。2)某些通廊结构端部搁置在相邻构筑物的柱牛腿上,没有可靠连接,地震中,通廊结构与相邻建筑物滑动撞击,导致个别柱牛腿损坏,严重影响结构安全,加固设计中应注意设立可靠的连接。3)厂区某些通廊结构使用年代较长远,施工、维护不当,且长期处于酸性工作环境中,导致某些结构构件老化、开裂,混凝土保护层剥落,钢筋锈蚀。后续设计中应该对结构的损伤进行全面加固。

摘要:以某厂通廊结构为例,对其5.12地震后的受损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检测,并对结构的抗震构造和可靠性进行了鉴定,针对鉴定结果提出了加固处理受到破坏的结构构件的具体方法,从而为今后通廊结构的加固设计积累经验。

关键词:通廊,结构检测,抗震构造,结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GB 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

[2]GB 50191-93,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S].

[3]GB 50009-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S].

[4]JGJ/T 23-2001,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S].

[5]JGJ/T 8-97,建筑变形测量规程[S].

[6]GB 50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S].

[7]GBJ 117-88,工业构筑物抗震鉴定标准[S].

篇4:基于房屋火灾后结构检测鉴定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介绍某工程实例,讲述了有关房屋火灾后结构检测鉴定的相关内容,仅供参考。

关键词:火灾;检测;鉴定;

1.工程概况

某有限公司车间位于广东省内,首层、二层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三层为门式刚架(砼柱-变截面H 型钢梁)结构,采用柱下独立自基础,建筑面积约为9000㎡,于2003 年完工并投入使用,首层主要作为生产车间使用,二、三层作为仓库使用。该车间首层于某日上午发生火灾,大火一直延续了3个半小时,直到下午三点半火苗基本被扑灭。火苗未延伸至二、三层。火灾过火面积超过2000㎡。

2.检测鉴定内容及依据

根据委托方的要求并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本次检测鉴定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部分:

(1)现场勘查及火作用调查:通过询问和现场勘察火灾残留状况,观察结构损伤严重程度,了解火灾过程,并根据火灾过程、构件表面状况、火灾残留物状况初步判断结构所受的温度范围和作用时间。

(2)温度作用下结构构件损伤检查,观察构件是否存在构件开裂、变形、位移及损伤,是否存在混凝土疏松、保护层剥落、钢筋外露、锈蚀等现象,判定结构混凝土损伤程度,对构件及结构进行火灾后损伤状况分析。

(3)采用观目测、捶击回声、钻孔等手段,全面检查构件烧灼损伤部位,根据结构构件损伤状态特征,进行结构构件的初步鉴定评级。

(4)采用钻芯法检测火灾后框架柱、梁及楼板的混凝土强度。

(5)采用酚酞试液检测火灾后混凝土构件的碳化深度。

(6)现场截取受火损伤明显的混凝土构件钢筋进行力学与工艺性能检测。

(7)混凝土构件的变形测量:主要检测受灾区域框架柱的垂直度、框架梁、板的挠度。

(8)结构的检测鉴定:结合现场检测和构件承载力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提出火灾后结构安全性鉴定报告及加固修复意见。

上述检测及鉴定内容依据我国有关规范和标准进行。

3.火灾后现场查勘及构件初步评级

规范《火灾后建筑结构鉴定标准》CECS252:2009 [1]根据构件烧灼损伤、变形、开裂程度将火损构件初步鉴定评级分为四类:Ⅱa级、Ⅱb级、Ⅲ级、Ⅳ级。含义及特征如下:

Ⅱa级:轻微或未直接遭受烧灼作用,结构材料及结构性能未受或仅受轻微影响,可不采取措施或仅采取提高耐久性的措施。

Ⅱb级:轻度烧灼,未对结构材料及结构性能产生影响,尚不影响结构安全,应采取提高耐久性或局部处理和外观修复措施。

Ⅲ级:中度烧灼尚未破坏,显著影响结构材料或结构性能,明显变形或开裂,对结构安全或正常使用产生不利影响,应采取加固或局部更换措施。

Ⅳ级:破坏,火灾中或火灾后结构倒塌或构件塌落;结构严重烧灼损坏、变形损坏或开裂损坏,结构承载能力丧失或大部分丧失,危及结构安全,必须立即采取安全支护、彻底加固或拆除更换措施。

本次检测是在火灾发生后约半月后进行的,火灾现场已经清理并有临时支护,通过现场火损残留迹象可初步判断火灾发生时的温度分布和构件受损情况。

(1)车间的西面及南面首层部分边(角)柱头(位于梁柱节点下端预留施工缝位置)出现微小水平剪切裂缝,上述构件出现少数倾斜现象,构件评为Ⅲ级。部分边(角)柱头预留施工缝位置混凝土保护层胀开,纵筋向外弯曲变形,个别边(角)柱头预留施工缝位置甚至出现混凝土粉碎,构件评为Ⅳ级。

(2)火灾区域部分首层中柱表面粉刷基本脱落,脱落处混凝土颜色呈土黄色或灰白色,构件混凝土表面存在裂缝网,锤击声音发闷,角部或表面混凝土保护层局部脱落,部分纵筋和箍筋外露,构件评为Ⅱb级。

(3)火灾区域部分二层梁表面粉刷基本脱落,脱落处混凝土颜色呈土黄色或灰白色,构件出现明显下挠变形,梁侧面出现多道竖向裂缝,梁底混凝土保护层脱落严重,主筋和箍筋大面积外露,构件评为Ⅲ级。

(4)火灾区域多数二层板板底表面粉刷完全脱落,脱落处混凝土颜色呈土黄色或灰白色,板底混凝土大面积脱落,板筋外露、扭曲变形,构件评为Ⅲ级。

(5)首层、二层外墙及楼梯间墙部分被严重熏黑和少量开裂现象,开裂严重处裂缝宽度>3mm。除此之外,车间其他二层框架柱、三层梁板及钢结构屋盖未见明显损伤。

本工程由外观检查(构件混凝土表面变色、爆裂、露筋等明显燃烧现象)及火灾现场残留物的烧损特征(消防水管及电线铁槽弯曲变形、电线外皮及开关盒熔化)等可估计出火灾最高温度超过800℃。

4.现场检测结果

(1)抽检的首层、二层少许柱截面尺寸与设计相比不符,其余抽检的框架柱、梁及屋面H 型钢梁截面尺寸满足设计要求。

(2)抽检的部分框架柱、梁及楼板实测钢筋直径与设计不符,但实测钢筋数量及间距基本满足设计要求。

(3)现场采用钻芯法抽检了部分构件的混凝土强度。受火灾影响严重的构件上所取芯样部分出现断裂、破损,混凝土强度无法测定,剩余芯样由于在取芯、切削过程中已对受火灾影响构件表面受高温影响的混凝土进行清除,故芯样混凝土抗压强度值仅代表了构件内部的混凝土强度。检测结果表明,抽检的构件(内部)混凝土抗压强度换算值基本达到构件设计强度等级(柱:C20、梁板:C20)的要求。

(4)现场对混凝土碳化深度进行抽检,受火灾影响的首层柱、二层梁碳化深度处于3~15mm之间,其余未受火灾影响的构件碳化深度处于3~6mm 之間。检测结果表明,抽检的构件碳化深度均小于设计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5)现场截取了火灾影响区域的柱构件钢筋1组、梁构件钢筋1 组、板构件钢筋2 组进行力学和工艺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抽检的1 组板钢筋的钢筋屈服强度比钢筋设计值有所降低,钢筋屈服强度损失最大值达10%,其余3 组主要受力钢筋力学和工艺性能均满足规范要求。

(6)现场对部分结构构件的垂直度或挠度进行抽检。检测结果表明,受火灾影响区域抽检的首层柱倾斜率范围为0%~1.10%,抽检的二层梁、板挠度范围为1/167~l/770;非受火灾影响区域抽检的部分首层、二层柱垂直度未超过《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 2002(2011年版),规定的允许偏差8mm。

5.处理意见及建议

根据委托方提供的资料、火灾后结构材料性能分析、现场检测鉴定结果及结构抗震性能分析提出如下建议:对于灾后受损伤的混凝土构件,应根据受损区域不同以及构件的不同进行加固修复。具体如下:

(1)对于损伤等级为Ⅳ级的构件,已经不能承受荷载,失去稳定性,应进行拆除替换。

(2)对于损伤等级为Ⅲ级的构件,根据检测结果及构件的承载力验算结果,采取合适的加固方式进行修复。

(3)对于损伤等级为Ⅱb级、承载力未到达设计要求的构件进行加固补强;对于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的Ⅱb级构件应将松散的混凝土凿除掉,清理混凝土的表面,填补高一等级的混凝土,做好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处理好混凝土构件的表面,对于小的裂缝,可以采用高压注浆修补好。

(4)对于损伤等级为Ⅱa级以及被熏黑的构件,一般将表面的粉刷层做好即可。

(5)对车间西南角受损严重的楼梯墙体进行加固补强。对开裂的砖墙进行修复。

参考文献:

[1] CECS252:2009 火灾后建筑结构鉴定标准[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

[2] 吴波.火灾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力学性能[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3] CECS03:2007 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7.

[4] GB/T 50784-2013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篇5:结构建筑检测鉴定报告

每个建筑工程竣工以后,都需要有专门的 建筑工程质量鉴定机构来对建筑好的建筑进行鉴定,好让它的各方面指标符合要求。因为建筑一旦验收完成,马上就可以投入到使用当中。要是在鉴定的过程中出现了疏忽,要是后期出现了意外情况,结果一般会比较惨烈,而且当时参与工程质量鉴定的相应人群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所以,为了更好的避免意外情况发生,需要严格按照建筑工程质量鉴定的流程走,这样才能保质保量的完成鉴定工作。

一般来说,在建工程建筑完工以后,首先需要由开发商进行基础的验收,对各方面的数据和参数进行审查,并且找工地里面的检查团队进行核查,确保各方面的项目都按照要求进行,避免后期出现质量问题。等到这个方面合格过关以后,就可以请专业的建筑工程质量鉴定团队来进行鉴定。因为这一步的鉴定很关键,一旦检查出什么问题,可能无法按期交房,自然会伴随着一系列的问题,显然是开发商最不愿意遇到的事情。

因为是专业的建筑工程质量鉴定,所以他们在业务和设备上都比较齐全,随时都能提供相应的服务,并且第一时间出具报告,让项目负责人能够第一时间知晓结果。另外,施工项目需要严格按照国家现行规范《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这样才能在鉴定检测上面起到实际的效果。因为如果在验收检查这个过程中出现问题,很容易酿成巨大的事故,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不仅如此,还要找 工程质量鉴定机构进行相关的鉴定,并且出示相应的鉴定结果,从而达到最终的目的。这些流程都是工程质量检测过程中的必要流程,只有把这些方面都检测通

过,才能真正让建筑让人放心,才能更加顺利的进入市场。这是地产厂商的本身职责,确实需要在每一个步骤中都投入足够的专业和精力。

至于比较细节的一些地方,比如住房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也都是验收的关键地方。因为这些地方受众面比较大,而且每年都在受外力作用的影响,因此需要更加全面的进行检测,只有各方面的标准达到了要求,才可以通过验收,并且出具相应的检测报告。另外,一房一验是基础的标准,因为每一个房子对应的是一户的住户,所以应该对用户负责,对生命负责。

篇6:结构建筑检测鉴定报告

一、委托单位:人民法院

二、委托时间:年月日

三、工程地点:

四、委托内容:

五、工程概况

层刚架结构,基础为基础。为确保该建筑物安全使用,委托我单位对其可靠性鉴定。

六、原被告应提供的证据资料

1、原告方提供工程施工图(含变更文件),岩土勘察报告、沉降观测记录、双方所签建设工程施工合同。被告方提供工程材料产品合格证,检验报告,施工记录等施工质保资料。

原被告双方认为必要提供的其他证据资料

2、以上资料应提供原件和复印件(图纸类除外),复印件应为A4规格,核对后将原件退回。若无原件,只提供复印件,应在复印件上盖章(签字)。资料应装订成册并编写页码,封面盖章(签字)。

3、提供的复印件资料,鉴定完成后不再退回。其他资料在法院判决后30天内到鉴定单位领取,过期不负责保存。

七、检测仪器及机具

1、混凝土回弹仪(ZC3-A);

2、CTS-9003型超声波检测仪;

3、TT220数字式覆层测厚仪;

4、游标卡尺、千分尺、卷尺、钢盘尺

5、红外线测距仪(Leica Classic);

6、其他检测仪器。

八、主要检测依据

1、结构检测所依据的规范、标准

(1)《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 23-2001);

(2)《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GB/T 11345-1989);

(3)《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1993);

(4)《建筑变形量测规程》(JGJ/T 8-1997);

(5)《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2004);

(6)《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2001);

(7)《钢材力学及工艺性能实验取样规定》(GB2975-82)

(8)委托单位提供的建筑结构鉴定委托书。

(9)《钢结构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程》(CECS 24:90);

2、结构鉴定所依据的规范、标准

(1)《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01);

(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

(5)《工业厂房可靠性鉴定标准》(GBJ 144-90)。

(2)(3)委托单位提供的车间建筑结构施工图纸一套。

下载更多经典案例,请登陆中国检测网.cn

1九、鉴定检测方法

1、检查焊缝施工纪录、复式报告。检查焊接材料质量合格证明材料、检验报告。并随机抽取处焊缝,采用超声波或射线探伤检测钢框架焊缝焊接质量,并检查焊缝表面有无气孔、夹渣、弧坑、裂纹等缺陷。

2、检查钢结构防火涂料产品质量报告、施工纪录、及复式报告。选取榀柱、梁用涂层厚度仪、测针、钢尺检测钢构件表面涂层厚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并检查涂层厚度是否均匀,是否存在离析、坠流等现象。

3、随机抽取个基础,采用回弹法检测基础抗压强度,并检查基础混凝土是否有开裂、酥松等缺陷。、检查墙体、散水等围护结构是否完整,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5颗柱榀式样、检验材质。

6、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共抽检柱根,屋架榀,吊车梁 根,检测位置见表1.采用钢尺对上述外观尺寸进行检测,检测位置、数量见表1。

8、屋架、吊车梁挠度、标高检测

采用水准仪或激光测距仪检测屋架下弦、柱牛腿标高。检测位置和数量见表1。用水准仪、钢尺检测吊车梁挠度

9、外观质量检查

对钢构件进行制作和安装外观质量全数检查。

9.1、钢柱垂直度检测

对于申请鉴定方认为存在垂直度不合格问题的柱,采用经纬仪进行垂直度检测,在此基础上再抽测根柱垂直度。

9.2、柱间支撑预埋件位置错误,纠正后其连接是否符合要求

按申请鉴定方提出柱间支撑位置错误的支撑处,检查其位置是否有偏差

10、天沟板厚度和排水口检查。

随机抽查处天沟板,检查其板厚。全面检查排水口设置情况。

11、吊车梁对接焊缝检查

随机抽取榀梁,用手工探伤法检查吊车梁上下翼缘对接焊缝

12、钢屋架侧弯及挠度检测

根据申请鉴定方对屋架上述问题提出检测位置,在此基础上随机抽查 榀屋架进行检查。采用屋架两端拉线方法结合水准仪进行检测。

15、高强螺栓施工质量检查:

检查高强螺栓质量合格证明书、检验报告、复式报告。初拧、复拧、终拧施工报告。并随机抽取组节点,进行抗扭力矩检测。

16、吊车钢轨轴线位置检测:

随机抽取吊车梁,检查钢轨和吊车梁连接。用水平仪检测轨道平整度。采用经纬仪和钢尺检测轨道轴线尺寸。

17、检测钢构件涂料涂装遍数:抽取构件用干漆膜侧厚仪检测

18、砖墙砌体采用2m靠尺检测砖墙垂直度。外观质量。

上述检测项目对存在质量问题部分提出维修方案和维修费用。

检测时鉴定人员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调整检测方法和内容。

十、原被告应配合的工作

1.双方于

2.原告方提供现场检测环境和条件,按照本方案所确定检测位置搭设架子,保证检测人员便于操作和安全。提供电源。

3.鉴定单位不负责因鉴定需要而必须对相关部位的拆除工作;

4.现场鉴定时应配备名工人,并自备相关工具;

5.现场鉴定时原、被告代表应到场,并接受鉴定人员询问;

6.对因鉴定需要而破损的部位,鉴定单位不负责恢复。

十一、根据相关收费标准,本项鉴定费用元。

十二、上述准备工作完成,并交付鉴定费用后,鉴定单位将开展现场鉴定检测工作。现场鉴定检测结束后工作日出具鉴定报告。

篇7:钢结构房屋安全鉴定报告

─────────────────────────────────────────────────────────

一、基本情况

委托单位:

受理日期:2012年9月12日

委托鉴定事项:二号楼钢网架屋面质量鉴定

鉴定对象:二号楼钢网架屋面

鉴定日期:20年月日至年月日

送检材料:1.网架工程施工设计图纸一套

2.钢结构加工制作与安装合同书一份

3.施工质量检验评定资料一套

鉴定地点:勘验在工程现场,其余在司法鉴定所。

在场人员:

二、检案摘要

二号楼钢网架屋面,在委托人使用过程中,网架屋面上方搭设的遮阳幕布因固定不牢,在大风作用下固定点处墙体材料脱落,砸中网架玻璃屋面,使屋面玻璃破损。委托人在修整后,就质量情况委托我所 第 1 页(共4页)

进行鉴定。

三、检验过程

在接受委托后,我所鉴定人员同委托人代表和承建方代表一起到工程现场勘验,情况如下:

1.抽样检查网架杆件和球节点,杆件未发现明显不利受力的变形,球节点未发现异常连接缺陷。

2.部分网架杆件表面涂层有被刮蹭脱落的现象。

3.部分支座处螺栓球中心明显偏离支托中心,现场可见采用增设钢板肋加强措施。(见图4)

4.个别支座圆盘(连接钢板)表面未做好防腐处理。

5.网架杆件和螺栓球,按照设计图纸制作和连接,有质量证明文件。

6.屋面玻璃,原设计图纸为钢化中空夹胶玻璃,实际采用8+8钢化夹胶玻璃。对照承包合同约定,屋面玻璃采用8+8钢化夹胶玻璃。

7.玻璃支点处采用双面胶条垫设,未采用其它胶结材料,部分胶条松动。

8.承建方提供的其它质量评定资料,因不全面、适用标准不当等原因不予采信。

四、分析说明

1.抽样检查网架杆件和球节点,杆件未发现明显不利受力的变形,球节点未发现异常连接缺陷;网架杆件和螺栓球,按照设计图纸制作和连接,有质量证明文件。表明目前网架结构无不利承载缺陷,适于继续承载。

2.考虑结构整体耐久性,网架杆件、螺栓球及支座钢板应做好防腐涂装。

3.部分支座处螺栓球中心明显偏离支托中心,现场可见采用增设钢板肋加强措施,目前尚无不利承载缺陷,该处理措施应经委托人、设计方和承建方共同确认。

4.屋面玻璃,原设计图纸为钢化中空夹胶玻璃,实际采用8+8钢化夹胶玻璃。对照承包合同约定,屋面玻璃采用8+8钢化夹胶玻璃。符合双方约定。

5.玻璃支点处未按原设计用结构胶固结,只采用双面胶条垫设,部分胶条松动,客观上不利于玻璃屋面承载。

五、鉴定意见

二号楼钢网架屋面,在建设过程中未委托监理单位等第三方

质量责任人参与,所提供质量检评资料不全面,尚不能进行全面质量确

认。结合现场检查和部分质量证明文件,目前网架结构无不利承载缺陷,适于继续承载,但屋面玻璃安装、支座球节点中心偏移加固等因素与原设计图纸存在出入,有待委托人、设计方和承建方共同确认。

六、落款

篇8:某工程结构检测鉴定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结构,检测,鉴定,项目

1 工程概况

该工程位于长治市东街, 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地上2层, 总建筑面积547.2 m2。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基础为C30, 1层, 2层梁、板、柱为C25。地上1层, 2层砌体采用A3.5B06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 M5.0混合砂浆。

2 检测原因

该工程主体已经封顶。为核实该工程结构质量, 对该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进行结构检测。

3 检测项目

1)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 评定结构混凝土的强度;2) 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3) 贯入法检测砂浆强度, 评定砌体砂浆强度;4) 查看施工过程中的检验报告;5) 混凝土结构、墙体的外观质量缺陷和结构构件截面尺寸偏差自检资料。

4 检测依据

1) GB/T 50344-2004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

2) GB 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3) JGJ/T 23-2011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范;

4) GB/T 50315-2011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

5) GB 50300-201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6) JGJ/T 136-2001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7) 由委托方提供的该楼建筑、结构设计图纸等技术资料。

5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

取样数量:共抽取柱8个、梁8个、板6个, 具体位置见表1。

6 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

取样数量:抽取8个构件, 每层抽取2梁2板, 具体位置详见表2。

7 贯入法检测砌体砂浆强度

取样数量:抽取8个构件, 1个检验批。具体位置见表3。

8 查看施工过程中的检验报告及资料

该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检测单位是长治市欣建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通过对原材料水泥、砂、石、钢筋、砖以及混凝土试块强度报告、钢筋焊接报告的查看, 检测结果均符合标准规范及图纸设计要求。

9 混凝土结构、墙体的外观质量缺陷和结构构件截面尺寸偏差

随机抽样, 通过对西翼一层、东翼二层, 房间尺寸偏差和表面平整度的检测, 偏差均未超过规范允许偏差。并对结构构件进行全面普查, 未发现裂缝、露筋、渗漏及蜂窝麻面等外观缺陷问题。具体位置见表4。

1 0 检测结果

1) 该工程地上1层~2层混凝土抗压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详细结果见表5。

2) 该工程地上1层~2层混凝土梁、板钢筋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详细结果见表6。

3) 该工程地上1层~2层填充墙M5.0混合砂浆符合设计要求, 详细结果见表7。

1 1 检测结论及分析

篇9:结构建筑检测鉴定报告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引言:在现代建筑结构设计和施工中,建筑结构的安全、可靠是建筑工程的头等大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是做好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阶段,做好现场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有利于工程的质量验收,也有利于一个施工企业在竞争中求得生存。

1.常用检测方法

结构检测工作包括的内容比较多,一般有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能检测、结构的构造措施检测、结构构件尺寸检测、钢筋位置及直径检测、结构及构件的开裂和变形情况检测及结构性能实荷检测等。

2.常用结构加固方法

2.1粘结外包钢加固法:粘结外包型钢加固法是把型钢(钢板)包在被加固構件的外边,即采用环氧树脂化灌浆等方法把型钢与被加固钢筋混凝土构件粘结成整体,使钢材与原构件共同受力。加固后的构件,由于受拉、受压区钢材截面积增大,从而正截面承载力和截面刚度都有大幅度提高。该方法常用于柱、桁架、梁和一般钢筋混凝土构筑物的加固,特别是适用构件加固后不允许显著增大原构件截面尺寸,但又要求大幅度提高构件承载能力的钢筋混凝土构件。

2.2粘钢加固法:外部粘钢加固法是在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承载力不足区段表面用特制的建筑结构胶粘贴钢板,使其整体工作共同受力,以提高结构构件承载力的一种加固方法。该方法的实质是一种体外配筋,提高原构件的配筋率,从而相应提高构件的刚度和抗拉的性能,适用于承受静力作用荷载且处于正常湿度环境中的受弯或受拉构件的加固。

2.3增设支承加固法:增设支承加固法是在需要加固的结构构件中增设支承,减少受弯构件的计算跨度,从而减少作用在被加固构件上的荷载效应,达到提高结构构件承载力水平的目的。常用于对使用条件和外观要求不高的场所。该法简单可靠,受力明确,易拆卸,易恢复原貌。但是,严重损害原建筑物的原貌和使用空间,所以要用在具体条件许可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

2.4预应力加固法:该法是一种采用外加预应力钢拉杆或撑杆,对结构进行加固的方法。预应力加固法广泛用于混凝土梁、板等受弯构件以及混凝土柱的加固,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该法加固效果好而且费用低,但增加了施加预应力的工序和设备。

3.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的意义

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管理,可以有效确保工程的施工能遵循客观规律进行,可以提高施工企业的现代化技术水平,提高员工的现场施工技术素质,能预见性地发现施工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进而进行科学化的攻关排艰,并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和解决出现的技术难题,消除建筑工程施工的技术隐患,保证整个工程现场各项施工工序的安全有效进行,从而有效确保施工质量,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工程效益,实现建筑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3.1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每一项工作、每一道工序都应该严格的按照科学的、合理的原则来进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符合现代化工程施工生产的客观要求。

3.2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应该以最低的成本以及最高的效率为基础,既要抓好工程的进度和质量,又要确保工程的经济效益。

3.3优化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主要是优化施工管理、监督,优化物资流通管理,优化施工质量管理以及现场整体管理的标准化诊断、岗位责任制的职责规范落实等。

4.加强人的控制

现场施工应有明确职责,以一个口径说话,统一处理施工现场的全部问题,管理人员要逐步适应建设管理的需要,努力学习工程管理的新知识、新技术、提高自身的素质水平。

5.严把工程质量关

5.1材料购销中,运到现场的材料、配件与订货前的样品不符是可能遇到的事。在材料质量控制方面要掌握材料的质量标准、材料性能、材料抽样、试验方式和施工要求。主要装修和建设配件到货后应及时开箱检验、不合要求,应及时更换或退货。主要材料,进场时必须具备正式的出厂合格证和材料化验单,各种构件必须具有厂家批号和出厂合格证。总之,严格把好材料关,绝不能让不合格材料投入工程当中。

5.2认真进行图纸汇审 施工图纸凝聚了设计人员的大量心血,必须认真、细致地进行全面审阅,从平面、立面、剖面到各建筑大样,从各层的结构配筋图,都应系统有联系地对照负责,将不清楚、有疑问和不合理的地方记录下来,汇同设计人员、施工单位和建设方一起进行细致的汇审,对图纸进行必要的、集思广益的修改,为施工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5.3勤检查,严管理 在现场施工管理中,做到勤和严,“勤”就是深入施工现场的每一个工作面,按图纸的材料、规格作认真、细致的检查和验收。和施工队的技术人员一起,解决工地的实际问题。

5.4开工前认真审查施工队的施工组织设计 确定主要的施工方案及方法,制定施工进度计划、详细计算施工机械、劳动力用量、主要材料用量、设计总的施工平面布置图。对于工程较为复杂,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的结构,作为现场管理人员对方案应该认真审阅,对不正确的施工方法和方案作出必要的修改,使工程的施工按照正确的方案进行,确保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

6.做好工程的工期管理

6.1及早做好装饰材料的选定 作为现场施工人员应该及时提醒有关方面人员,尽快确定有关材料的品种、规格、颜色,施工队才能作出相应的施工计划,定购材料,合理安排劳力和机械,做到胸有成竹,确保工期。

6.2适时做好各方协调工作 作为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对影响施工的停水停电,积极主动排除故障,尽快恢复施工,以免造成停工损失。加强与工程周边相关部门及单位的联系,尽力解决与施工有关的纠纷。同时及时提醒施工队人,各种管道和配电线的位置及走向,督促各班组的分工合作,按图施工,以免日后造成返工而拖延工期,确保按期保质交付使用。

7.把握工程质量的验收和评定

分项工程质量的评定是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质量评定的基础,对此,现场施工管理应认真、仔细、严格把关,对分项工程的质量保证项目、检验项目和实测项目应尽力进行检查,不合格的,督促施工单位返工,返工合格的方可签字,达不到合格标准的不能予以验收。这样,一方面控制了工程质量,另一方面又促进施工单位提高管理水平。

8.结束语

基建工程的现场管理是对提高人员的技术素质、保证工程质量和质量,为人们提供一个安全而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等进行深入有效的、全方位的施工管理。对于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以及吃苦耐劳、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这样才能使工程项目的投资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成虎.工程项目管理.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

[2]孙沛平.建筑施工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篇10:钢结构无损检测报告

依据(GB/T 11345-89)《刚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标准,受中铁七局集团第三工有限公司委托,本中心于2010年05月21日~05月24日对深圳地铁5号线5302标(翻灵区间)盾构机海瑞克S465/466刀盘熔透焊缝进行超声波检测。其中S465刀盘盘面焊缝8条,支撑焊缝3条,共检测焊缝11条;焊缝总长度为6.2米。S466刀盘盘面焊缝8条,支撑焊缝3条,共检测焊缝11条;焊缝总长度为6.2米。探伤位置如图探伤位置如图1。

检测结果:评为Ι级焊缝共10条;评为II级焊缝共1条,编号为“S-465/466刀盘—F4焊缝”:详细结果见表2—1。

篇11:钢结构防火涂层厚度均匀检测报告

我国现行标准规范GB14907–2002《钢结构防火涂料》,对钢结构防火涂料的分类和质量要求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国家消防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对超薄型、薄型、厚型钢结构防火涂料产品,分别进行2±0.2mm、5±0.2 mm和25±2mm三个标准涂层厚度的型式检验,将检验结果(涂层厚度和耐火性能试验时间)作为该产品型式认可证书的产品名称和规格型号的证书内容。

一、钢结构防火涂料按使用场所可分为:

a)室内钢结构防火涂料:用于建筑物室内或隐蔽工程的钢结构表面; b)室外钢结构防火涂料:用于建筑物室外或露天工程的钢结构表面。钢结构防火涂料按使用厚度可分为:

a)超薄型钢结构防火涂料:涂层厚度小于或等于3 mm;

b)薄型钢结构防火涂料:涂层厚度大于3 mm且小于或等于7 mm; c)厚型钢结构防火涂料:涂层厚度大于7 mm且小于或等于45 mm。

二、涂层厚度与耐火极限

钢结构防火涂料的质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的生产厂家,由于原材料、生产工艺、配方等因素,其产品质量是不同的。相同的生产厂家、相同类型的不同批次的产品,其产品质量也存在差异。如表3所示。

3、某厂家钢结构防火涂料耐火极限检测数据

涂料名称 产品批次编号 涂层厚度(mm)耐火极限(min)超薄型钢结构防火涂料 CB – 1 2.68 > 120 CB – 2 1.80 > 90 CB – 3 1.50 > 90 CB – 4 2.53 112 CB – 5 2.57 61 CB – 6 0.68 > 30 CB – 7 1.18 33

薄型钢结构防火涂料 B – 1 4.68 > 160 B – 2 8.20 141 B – 3 4.80 120 B – 4 4.80 120 B – 5 3.39 > 90 B – 6 3.50 87 B – 7 4.70 110 B – 8 1.20 > 32

厚型钢结构防火涂料 H – 1 30.0 212 H – 2 30.8 130 H – 3 26.0 > 180 H – 4 37.0 > 180 H – 5 30.0 180 H – 6 38.7 182 H – 7 20.0 > 120 H – 8 17.8 98

由表3可以看出,相同类型不同批次的防火涂料,其涂层厚度与耐火极限的相关性不大。从理论上讲,同一批次的防火涂料,在一定范围内,涂层厚度与耐火极限之间的函数应该是相关的。但由于钢结构防火涂料的耐火极限与涂层厚度是在试验室条件下测出的,与施工现场的技术条件存在较大差异,目前尚不具备对施工中的喷涂厚度进行换算的技术条件。为了进行验证,我们选择了同一生产批次的厚型钢结构防火涂料按不同的喷涂厚度进行了耐火极限的试验检测。其结果列于表4。从中可以看出,耐火极限是随着涂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加的,但由于本专题经费有限,不能进行更多的试验,因此,不能确定涂层厚度与耐火极限的相关性大小。

4、某厚型钢结构防火涂料耐火极限 试验编号 涂层厚度(mm)耐火极限(min)HT – 1 15 115 HT – 2 25 205 HT – 3 30 210

从以上分析认为,钢结构防火涂料的耐火极限与检测时的涂层厚度是唯一对应的,施工时的实际喷涂厚度不能进行换算,必须根据耐火极限的检测数据确定。在施工现场进行质量检测时,涂层厚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应以该批次耐火极限的检测数据为依据。

三、钢结构防火涂料厚度与耐火极限的关系

按照GB9978建筑升温曲线的标准的话有如下关系 1.5h 2.0h 2.5h 3.0h

11mm 15mm 19mm 23mm

按照BSEN1363-2:1999烃类火灾升温曲线有如下关系 1.5h 2.0h 2.5h

15mm 24mm 32mm

四、钢结构防火涂料施用厚度计算方法 在设计防火保护涂层和喷涂施工时,根据标准试验得出的某一耐火极限的保护层厚度,确定不同规格钢构件达到相同耐火极限所需的同种防火涂料的保护层厚度,可参照下列经验公式计算:

式中T1——待喷防火涂层厚度(mm);

T2——标准试验时的涂层厚度(mm);

W1——待喷钢梁重量(kg/m);

W2——标准试验时的钢梁重量(kg/m);

D1——待喷钢梁防火涂层接触面周长(mm);

D2——标准试验时钢梁防火涂层接触面周长(mm);

K——系数。对钢梁,K=1;对相应楼层钢柱的保护层厚度,宜乘以系数K,设K=1.25。

公式的限定条件为:W/D≥22,T≥9mm,耐火极限t≥1h。

上一篇:专利文件撰写注意事项下一篇:茶叶博物馆之旅的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