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时事议论文

2024-05-28

高中作文时事议论文(共9篇)

篇1:高中作文时事议论文

城东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内部资料)

编者:城东语文组

议论文时事材料——公德

一、类属

高中议论文--时事材料的积累

二、导入

考场以论文写作中,必须充分使用论据来证明论点,论据是文章的血肉。那什么是论据呢?大家都知道论据就是证明论点的正确的证据,是支撑论点的材料。那选用什么材料来证明论点,这一前提是学生必须掌握大量的材料,才能更好地证明论点。论据要新颖,尽可能寻找一些新鲜的、能给人以新的感受和启示的论据。

三、时事材料分析

(一)小悦悦事件——两岁女童被碾

2岁女孩被面包车撞倒,躺在路边,先后有18人路过,却不闻不问。其间,女孩再次被一辆货车碾轧。直到拾荒阿姨陈贤妹经过,才将女孩搬离现场,并喊叫到女孩妈妈,送她入院。由于伤势过重,在10月21日凌晨零点三十二分离世。在小悅悅离世前后,她的爸爸妈妈一直陪在身边。

时事点评:

稚嫩的生命被无情的车轮碾压,小悦悦的不幸遭遇令人心痛、愤怒,无所释放的公众情绪,把目标指向了十余名路人身上,这些路人均不同程度地被人肉,最后,舆论风向被锁定到人性冷漠、道德沦丧上来,很多人发出了社会何以冷血至此的诘问。的确,没能第一时间把小悦悦救离现场的路人,要承受舆论之压,由此推论人们内心麻木、社会氛围恶劣,也有足够的成立理由。但这种大而化之的道德批判,其实是没有具体指向的,路人的模糊面孔,以及他们复杂的心境,仅凭揣测是无从定义的。之所以舆论把矛头对准“道德”这个靶子,是因为如此不会带来任何风险,人人皆可为,是发挥正义感的最佳渠道。

道德批判,很容易让人忽略具体责任人的过错,而把单一事故的责任推卸到业已形成的社会弊病中来。按压社会肌体的脓疮的确会带来痛感与反思,但类似事件我们经历了多少年、多少次,只见“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在加剧,何时看到过善良人性的复苏与改观?具体到小悦悦身上来,追究肇事司机和其安全监管人的责任,用法律追责比用道德追责更有实际的警示价值。

材料运用

1、小悦悦父母:

作为监护人的悦悦父母没有尽到监管责任。一个毫无安全意识的2岁小孩独自一人在道路上行走,且不说有被车撞的可能,就是被人贩子抱走的可能性都很大。有这样不幸的事发生,不能不说和其父母有很大的关系。(相关话题:责任)

2、司机:

司机开车应该要高度警惕,开车不看路,是不可原谅的,而且在这样道路狭窄的、拥挤的路上,应该要更加小心。碾过孩子的身体,难道司机真的没有感觉吗?(相关话题:责任、道德)

3、路人:

18个人路过,竟然置小悦悦视而不见,这与我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乐于助人”完全背道而驰。路人的行为遭到不少人批评,的确这是人性、道德的沦丧,但也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近年来有多少人像这18个人一样冷漠无情,甚至也有做好事反被人诬陷。彭宇案、许云鹤等案子把混帐逻辑强加给了全社会,见死不救麻木不仁不犯法,见义勇为出手相救倒惹祸上身。再看这次佛山拾荒的陈大妈救人后的遭遇——被讥笑为“想出名”还不算,还被媒体轮番骚扰疲劳轰炸得呆不下去,不得不逃跑,不得不感叹“做好人怎么这难?”。现在救人付出的负面成本太大,没有让人做好事的社会基础、社会环境和舆论环境,好事干得越多越大的好人越受打击,坏事干得越多越大的坏人越受保护”的黑白颠倒大环境里,见死不救的鸡毛蒜皮算老几?因见义勇为而被陷害被打击又有什么可奇怪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形成了老百姓自顾自麻木不仁见死不救。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发生社会性的道德崩溃又有什么可奇怪的?(相关话题:道德、法律、影响等)

4、陈阿姨

陈阿姨的行为,让我们在这个冷漠社会中看到一丝温暖,但网上居然有人说她老人家是为了出名谋利。这些人的说法让我们心里更加难过,自己不做好事,别人做好事却说三道四,这无疑是摧残那本来就剩一丝的“温暖”。(相关话题:道德)

5、政府

据了解,美国、德国、加拿大和新加坡等国的法律中,均有见义勇为者“免责”、见死不救者“受罚”的相关规定,这些也成为公众眼中值得借鉴的“他山之石”。马克·汉斯也向记者证实,德国刑法中确实规定对一些“举手之劳”却见死不救的行为,要课以1年以下监禁或相当数额的罚金。“但是,我相信,如果你问一个德国人为什么他会选择帮助悦悦,答案不会是‘因为法律是这么规定的’,或是‘否则会有人起诉我’,而是‘这是一种他人需要帮助时的自然之举’。” 看到外国的相关立法以及外国人的做法是不是更值得我们中国政府思考呢?一个社会道德的力量毕竟是渺小的,所以政府可以考虑将这些写入法律中,这样来约束规范,让整个社会向良好的方向发展。但我们也要反过来思考,中国古代法律是不很健全,但很多人却能做到互帮互助,乐于助人呢?(相关话题:道德、法律、社会发展等)

(二)“从哪里来的扔哪里去”

据新华社电,7月27日晚,河北安国市中医院按110指挥中心的通报,将被撞伤的一流浪女拉到医院门口,由一名值班医生上救护车进行了简单包扎,然后,该院副院长张运兴电话指示:“从哪来的扔哪去!”工作人员遂将流浪女“送”到博野县一片小树林里抛弃。翌日早晨,人们发现了流浪女尸体。

点评:

在安国市中医院,“人道主义”不讲了,传统“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的悲悯情怀没有了。“从哪来的扔哪去!”态度何其决绝,做法何其冷血,对待一个同类就像对待一块无用的石头!把支付能力可疑的病人当废物扔掉,这种事在网上百度一下,不胜枚举。“从哪来的扔哪去”,一句简单的话,却反映出当代医务工作者一般的道德现状,反映了中国医学伦理的真实现状。医学伦理不是合乎人类理想的抽象观念,而是制度安排的观念对应物。现在医疗体制的主要制度特征,就是创收,而

且是一种扭曲的“多劳多得”。创收表现为利益计算,则医学伦理、道德就成了障碍和累赘;病人不再是医生的同类,而是应当有毛可剪的羊。如果无毛可剪,则连羊都不是,必须被抛弃。(相关话题:中国的优秀传统不能丢、道德、改革等)

三、作业布置:

读下列的材料,具体分析点评

法律要扶起“摔倒的道德”

汪彦玲《光明日报》(2011年09月06日 02 版)

据媒体报道,9月3日上午,武汉市一位88岁的老人在菜场口摔倒后,围观者不少却无一人敢上前扶他一把。一小时后,老人因鼻血堵塞呼吸道窒息死亡。

点评:

这是一场完全可以避免的悲剧,只要有人上前扶一把,就有可能挽救老人的生命;但这似乎也是一场无法避免的悲剧,因为“彭宇案”的蝴蝶效应已经显现,围观者怕被污蔑为肇事者,不敢上前扶起老人。

对冷漠“看客”的批判,从鲁迅先生那时起就一直没有停止过。然而,时过境迁,现在的这层冷漠,有了值得深思的新内容。

相关材料:

前不久,司机殷红彬热心帮扶摔倒老太,却被污蔑撞人肇事者,幸好车载摄像头记录了当时发生的一切,才避免了又一起“彭宇案”的发生。但是,这些事件给公众心理造成的负面影响,却像瘟疫一样蔓延开来。

材料运用

现象原因分析:

类似“彭宇案”有一个共同点:法院在最后的判决中,没有给出一个守护底线的答案,而是通过调和让被告承担一些赔偿,最终让原告撤诉息事宁人。这种中庸的做法以及模棱两可的判决,难免带给公众道德上的焦虑:扶一把老人,一旦成了被告,可能得承担责任;一把不扶,又在道义上过不去。老人摔倒在地,众人围观却无人敢上前搭救,这是“彭宇案”效应发酵到极端的表现。

造成的影响:

虽然社会在不断发展,但助人为乐、见义勇为仍然是我们这个社会推崇的美德。“彭宇案”并不能改变我们整个社会的道德观,但如此任由低级的司法判决蔓延下去,会助长更多的人“见死不救”,现代通过报纸和杂志可以看出越来越多的人不敢见义勇为,越来越多的人冷漠无情,从此以往,那社会将不敢想象了。

做法:

扶不起的老太,俨然已是今天我们社会的一道伤疤。消除这道伤疤,需要司法积极地向社会输送“道德的血液”,用法律公正的力量扶起“摔倒的道德”。通过严格司法判定,保障做好事者不需自证清白,让“碰瓷”者受到应有惩罚。如此,冷漠才

能不再有借口,热心相助者才会获得更多支持的力量,互帮互助的良好社会风尚才能得以不断发扬。

篇2:高中作文时事议论文

编者:城东语文组--张育勤

议论文时事材料——2011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大爱无疆

一、类属

高中议论文--时事材料的积累

二、导入

考场以论文写作中,必须充分使用论据来证明论点,论据是文章的血肉。那什么是论据呢?大家都知道论据就是证明论点的正确的证据,是支撑论点的材料。那选用什么材料来证明论点,这一前提是学生必须掌握大量的材料,才能更好地证明论点。论据要新颖,尽可能寻找一些新鲜的、能给人以新的感受和启示的论据。

三、时事材料分析

(一)胡忠 谢晓君夫妇怒放高原的并蒂雪莲

在去藏区支教前,胡忠、谢晓君夫妇都是成都中学的老师。2000年,胡忠在晚报上看了一篇关于甘孜州康定县塔公乡一所孤儿学校急需老师的报道,动了支教的年头。他带着妻子到当地考察后,两人为当地的艰苦状况震惊。胡忠下定了决心,妻子支持他的决定。这时候,他们的女儿刚刚出生不久。孤儿学校处在海拔3800米的康定县塔公乡,是一所福利性质的民办公助寄宿制学校。这里是甘孜州13个县的汉、藏、彝、羌四个民族143名孤儿的校园,也是他们完全意义上的家。胡忠以志愿者身份来到塔公乡,300多元生活补助是他每月的报酬。除了上课,胡忠每天清晨5点多打开校园广播,叫大家起床、做操,平时要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一听说哪里有孤儿,他立马赶过去接人。久而久之,当地百姓把胡忠叫作“菩萨老师”。2003年,在丈夫的召唤下,妻子带着三岁的女儿也来到这里支教。谢晓君音乐学院弹得一手好钢琴,可学校最需要的却不是音乐老师。生物老师、数学老师、图书管理员和生活老师,三年时间里,谢晓君尝试了四种角色位置,顶替离开了的志愿者和支教老师。2006年,8月,一座位置更偏远、条件更艰苦的学校“木雅祖庆”创办了,她主动前往当起了藏族娃娃们的老师、家长甚至是保姆。今年2月,她甚至把工作关系转到康定县,并表示“一辈子呆在这儿。”

颁奖词

他们带上年幼的孩子,是为了更多的孩子。他们放下苍老的父母,是为了成为最好的父母。不是绝情,是极致的深情;不是冲动,是不悔的抉择。他们是高原上怒放的并蒂雪莲。

推选委员于丹说

这两位老师让我们知道:人最大的富庶在于爱和信念的坚持,他们用生命提携了孤儿的成长,在一个物质繁盛的时代里,他们仍然让世界相信:精神无敌。材料运用:

胡忠夫妇:

胡忠夫妇舍弃了自己优越的生活,舍弃了“父母在不远游”的孝心,为自己的女儿树立了父母的榜样,为那些孤儿付出了像父母一样的无私、伟大的爱,为社会培养了一批批人才。他们是好老师,也是好父母!(相关话题:感动、精神生活、信念、爱心等)

胡忠夫妇女儿:

主持在颁奖现场问小姑娘平时都是怎么称呼父母的,回答是只有寒暑假里才叫妈妈,平时只叫谢老师,主持人问为什么这样称呼,得到的答案是:这些孩子都没有父母,我怕给其他的孩子带来伤害。(相关话题:感动、教养、尊重、细节等)教育部门:

胡忠夫妇舍弃了自己在成都正式的教育工作,来这里做志愿者,一做就是十年。而这十年来,他的只有300元的生活补助,虽然是志愿者,但是教育部门更应该去关注这些为教育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的人们,以去鼓励更多的人去为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张平宜:跨越海峡的希望之翼

张平宜曾经是台湾《中国时报》资深记者,本来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可是为了那些麻风病的孩子,她毅然放弃了自己优越的工作,过着狼狈不堪的生活。2000年,为了采访大陆麻风康复村的现状,她多方询问后,来到了四川省西部一个叫大营盘的小村庄。2002年,她履行自己的承诺,为村庄的小学兴建了崭新的教室。2003年起2011年,她辞去百万年薪的工作,在海峡对岸开办“中华希望之翼服务协会”,致力于大营盘麻风病人的子女教育.为了筹建建校的资金,她在台湾写文章募款,到处演讲、卖书,带着医生丈夫每月给的1万元新台币零花钱坐出租车,去试图说服潜在的资助者。她带着积攒起来的善款,回到大营盘,当上了新教学楼的“监工”。11年来,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张平宜将一个供麻风村子女上学的教学点,一点点地建成为完善正规的学校,2005年至今已培养百余毕业生。为了给孩子们找出路,她又让在青岛开办工厂的弟弟,为想要外出打工的学生们提供职业技术培训。

颁奖词

蜀道难,蜀道难,台湾娘子上凉山。跨越海峡,跨越偏见,她抱起麻风村孤单的孩子,把无助的眼神柔化成对世界的希望。她看起来无比坚强,其实她的内心比谁都柔软。

推选委员彭长城说

为了一个底层群体的生活和尊严,为了打破这个群体的宿命,她勇敢地去挑战去行动。她对人性的关怀和尊重,已到了捍卫的程度。

材料运用

张平宜:

“我是一个金牛座的女人,热情固执,会为正义两肋插刀,为理想勇往直前。” 是的,正是张平宜的热情固执,正是她的勇往直前,麻风病村的孩子才有了学习的机会,才有了生活的希望,才感受到人间最真挚,最纯至的爱。(相关话题:爱心、理想、勇敢、承诺、诚信等)

(三)阿里木:烤羊肉串的爱心巴郎

阿里木1989年在新疆石河子参军入伍。退伍后,在当地供销社工作,1997年供销社破产后,阿里木离开新疆走南闯北,2002年来到贵州省毕节市,以烤羊肉串为生。

他在毕节看见很多穷孩子上不起学。阿里木深知缺乏教育给人生带来的晦暗。

从2006年起,阿里木决定用烤羊肉串挣来的钱在毕节学院设立“阿里木奖学金”,专门资助贫困学生。

8年来,阿里木卖出30多万串羊肉串攒下的10多万元,全部捐献出来资助了上百名贫困学生。很多网友被他的故事所感动,亲切地称他为:烤羊肉串的“慈善家”。

颁奖词

快乐的巴郎,在烟火缭绕的街市上,大声放歌。苦难没有冷了他的热心,声誉不能改变他的信念。一个人最朴素的恻隐,在人群中激荡起向善的涟漪。推选委员评价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崔永元这样评价阿里木:阿里木的义举告诉我们,慈善没有门槛,哪怕一米见方的铁皮家当,你也可以为慈善扇风点火。阿里木,草根慈善,用人间烟火展现善良情怀。

材料运用

阿里木:

“没读书缺文化,我只会烤羊肉串,绝不能让那些贫困孩子和我一样。”这样一句朴质真诚、坚定有力的话语,让我们不能不对这个普通的烤羊肉串的阿里木充满敬佩之情。8年来,阿里木就是靠着买这一串一串的羊肉串攒钱来资助上百名贫困的学生,而自己却过着非常简朴的生活:20元的土布褂子,8元的布鞋,20元的蓝布裤子,一穿好几年;他喜欢吃水果,为了便宜他常常挑快烂了的买,削掉坏的再吃;一个囊或两个馒头,加一杯水,就打发掉一顿饭。(相关话题:爱心、理想、坚持、持之以恒)

(四)吴菊萍:托举生命的最美妈妈

2011年7月2日下午,杭州滨江白金海岸小区。两岁的妞妞趁奶奶不注意,爬上了窗台,接着被窗沿挂住,随时都有坠落的可能。这可是在10楼,楼下的邻居都惊呆了。坚持了一分钟左右,妞妞还是掉了下来。说时迟那时快,刚好路过这里的吴菊萍踢掉高跟鞋,张开双臂,冲过去接住了妞妞。

被紧急送往医院后,吴菊萍被诊断为左手臂多处粉碎性骨折,尺桡骨断成三截,预计半年才能康复。逃过一劫的妞妞在10天后苏醒过来,开口叫了“爸爸、妈妈”。

“这是本能,是一个母亲应该做的事情。”躺在病床上,吴菊萍一脸平静。事件发生时,她的孩子只有七个月大,尚在哺乳期。

荣誉铺天盖地,吴菊萍保持了清醒的认识,“我只是普通人,问心无愧就好。”公司奖励了20万元,她留作自用,为此背负了不少压力。“我需要好好生活,好好工作,才有能力去帮助身边的人。”赡养父母、培养孩子、还房贷„„任何普通人,都无法对这些现实问题视而不见。

“我会把重心调整回工作、家庭中来,减少媒体活动。”吴菊萍年后将重返工作岗位,她最大的心愿是看着妞妞与自家孩子健康长大。

颁奖词

危险裹胁生命呼啸而来,母性的天平容不得刹那摇摆。她挺身而出,接住生命,托住了幼吾幼及人之幼的传统美德。她并不比我们高大,但那一刻,已经让我们仰望。

推选委员朱玉说

她有一双最柔弱的臂膀,也是2011年中国最有力的臂膀。材料运用

吴菊萍:

“当时没有多想,这是本能,是一个母亲应该做的事情”吴菊萍的朴质的话语,道出了一个母亲的心声。但是不是所有的母亲遇到这样的情况,会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全,去接住别人家的小孩呢?物质生活富足的时代,信仰迷茫、价值紊乱的新闻接踵而来,吴菊萍用柔弱的臂膀,托起了生命奇迹,唤醒了普通的大众对传统美德的自觉。(相关话题:爱心、“母爱”道德、勇敢、潜力等)

(五)孟佩杰:恪守孝道的平凡女孩

命运对孟佩杰很残忍,她却用微笑回报这个世界。

五岁那年,爸爸遭遇车祸身亡,妈妈将孟佩杰送给别人领养,不久也因病去世。在新的家庭,孟佩杰还是没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养母刘芳英在三年后瘫痪在床,养父不堪生活压力,一走了之。绝望中,刘芳英企图自杀,但她放在枕头下的40多粒止痛片被孟佩杰发现。“妈,你别死,妈妈不死就是我的天,你活着就是我的心劲,有妈就有家。”

从此,母女二人相依为命,家中唯一的收入来源是刘芳英微薄的病退工资。当别人家的孩子享受宠爱时,八岁的孟佩杰已独自上街买菜,放学回家给养母做饭。个头没有灶台高,她就站在小板凳上炒菜,摔了无数次却从没喊过疼。

在同学们的印象中,孟佩杰总是来去匆匆。她每天早上六点起床,替养母穿衣、刷牙洗脸、换尿布、喂早饭,然后一路小跑去上学。中午回家,给养母生火做饭、敷药按摩、换洗床单„„有时来不及吃饭,拿个冷馍就赶去学校了。晚上又是一堆家务活,等服侍养母睡觉后,她才坐下来做功课,那时已经九点了。

“女儿身上最大的特点是有孝心、爱心和耐心。”刘芳英说,如果有来生,她要好好补偿女儿。为配合医院的治疗,孟佩杰每天要帮养母做200个仰卧起坐、拉腿240次、捏腿30分钟。碰上刘芳英排便困难,孟佩杰就用手指一点点抠出来。

2009年,孟佩杰考上了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权衡之下,她决定带着养母去上大学,在学校附近租了间房子。大一那年暑假,孟佩杰顶着炎炎烈日上街发广告传单,拿到工资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买养母最爱吃的红烧肉。

“我只不过做了每个女儿都会做的事。”不少好心人提出过帮助,都被孟佩杰婉拒了,她坚持自己照顾养母。孟佩杰的毕业愿望是当一名小学老师,安安稳稳,与养母简单快乐地生活。

颁奖词

在贫困中,她任劳任怨,乐观开朗,用青春的朝气驱赶种种不幸;在艰难里,她无怨无悔,坚守清贫,让传统的孝道充满每个细节。虽然艰辛填满四千多个日子,可她的笑容依然灿烂如花。

推选委员评价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丁俊杰这样评价孟佩杰:孝顺,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孟佩杰,付出的是孝心,赢得的是尊重,一个感动中国人的平凡女孩。

推选委员王振耀

童稚的年岁,她一力撑起几经风雨的家。她的存在,是养母生存的勇气,更是激起了千万人心中的涟漪。

材料运用

孟佩杰:

“我只不过做了每个女儿都会做的事。”是啊,孟佩杰只是做了她作为女儿应该做的事,但却感动了无数个中国人。这件事的确令我们深思。常常在网上看到这样的消息:某某兄弟姐妹为了争夺财产,置父母不顾。还有这让我想到去年11份发生在深圳的事:公务员打骂生父后将其赶走,母亲称多次被扇耳光。而这个公务员还受到高等教育,是北京大学的硕士,可是他的行为和这个从八岁就开始一直坚持细心照料自己的养母的普通的女孩相比,相比的结果的确是值得我们思考。(相关话题:孝心、道德、毅力等)

作业布置:

读下列材料,具体分析评价:

2011感动中国人物特别奖— 白芳礼

(特别致敬:白芳礼们)

3年前他就去世了。他1986年74岁时开始辛苦地蹬三轮,赚取微薄的报酬,捐给贫困学生。20年间他前后捐了35万元,资助了300多个孩子。这位可敬的老人用在74岁以后的生命中,靠蹬三轮,挣下35万元人民币,资助了300多名贫困学生。去世时,他的私有财产账单上是一个零。

白芳礼祖辈贫寒,13岁起就给人打短工。他从小没念过书,1944年,因日子过不下去逃难到天津,流浪几年后当上了三轮车夫。

1987年,相当于绕地球蹬了几十圈的74岁的白芳礼正准备告别三轮车时,一次回老家,他看到在地里干活的孩子因没有钱上学使他改变了主意,他决定重新蹬三轮,帮助这些贫困的孩子。这一蹬就是十多年,直到他将近90岁。

白芳礼的捐助:

1988年为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捐款5000元,1989年为天津市教师奖励基金会捐款800元,1990年为沧县大官厅乡教育基金会捐款2000元,1991年为天津市、河北区、津南区教师奖励基金、北门东中学和黄纬路小学等,共捐款8100元。1992年为“希望工程”和家乡白贾村小学,捐款3000元。1993年,为我国建立的第一个“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基金” 捐款1000元。1994年为天津市河北区少年宫捐款1000元。白芳礼老人从1996年开始,每个月都要向学校捐款 1000元,总额近

3.4万元,200多名南开大学的贫困学生得到了资助;此外,天津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高校也都收到了白大爷捐出的不同数额的支教捐款。2001年,白芳礼捐出了最后一笔钱。捐出这笔钱以后,老人说:“我干不动了,以后可能不能再捐了!

2005年9月23日早晨,93岁的他静静地走了。

材料点评:

一辆三轮车穿梭过20年的风霜雨雪,嶙峋瘦骨扛起了贫困学子的费用,雪白的须发感染了华夏儿女的心灵,他没有一分钱的存款,没有一件像样的衣服,但他富

有的是爱心和善良。每一枚硬币落下时的铿锵之声都让我们震撼,每一张纸钞飘落时的轻柔之影都让我们感动。一笔笔的捐款敲打着每个中国人的良知,秋风之中 他离我们而去,但历史的长河里永远有他光辉的事迹。

材料运用:

白芳礼:

白芳礼舍弃自己安享晚年的生活,拿出自己的全部的积蓄来帮助那些贫困的孩子,凭靠一辆破旧的三轮车,一脚一脚地努力向前蹬,这每一步都充满艰辛,但每一步都是浸满了人间真挚的爱,就这样一步一步向前蹬了20年。这20年里,白芳礼生活清苦,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喝,舍不得穿,连住都舍不得(他把自己的房子也卖了,也资助孩子们)但他从来没有叫过苦,每当到捐款的时候,他都是非常欣慰的,非常高兴的,这20年他前后捐了35万左右。这样的举动是靠着怎么样的毅力?靠着怎样的信念?我想靠的就是那震撼人心、纯洁高尚的爱吧!(相关的话题:爱、毅力、人生的价值等)

中国政府:

篇3:时事热点, 点亮高中政治课堂

一、利用时事热点, 提升学生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 更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而富含时代性和新颖性特征的时事热点, 往往能够以新鲜的材料为学生创设一个个崭新的学习环境, 大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出学生强烈的学习热情, 同时也增强了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感染力和向心力。例如, 学习《纸币》这一内容, 当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制造假币是一种违法行为”, 自觉维护人民币安全, 并提高辨别假币的能力时, 教师巧妙地以“建国以来最大假币案: 团伙百万建窝点印钞2.亿”这个时事热点作为教学案例, 由于这起案件是广东省刚刚破获的伪造假币大案, 也是建国以来最大的假币案, 学生一看到热点题目, 便被自己的好奇心驱使着, 学习兴趣顿时高涨起来, 每个学生都仔仔细细地了解了这起假币案的来龙去脉, 并学会根据《刑法》中对“伪造货币罪”的有关规定畅谈自己的感受。教师还可以巧妙地结合“角色扮演法”辅助教学, 让学生扮演“法官”的角色审判这些罪犯, 整个教学课堂氛围顿时高涨起来。

二、利用时事热点, 助力要点剖析

高中思想政治学习的内容根据高中生的成长和学习规律, 已经上升到一定的理论程度, 对高中生的政治理论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理论是源于对实践的反思、总结、追索和升华的, 不可能脱离活生生的现实情境孤立存在, 而是需要扎根于生活这块沃土, 依靠一个个典型、鲜明且新颖的案例帮助解决各种政治、经济、文化、哲学等理论要点。然而, 虽然教材内容的编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稳定性, 但政治课程是极具时代性的课程, 很多教材上的时事案例已经不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无法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热情, 而时事热点正是对一个时代生活的集中反映, 运用时事热点助力要点剖析, 是理论紧密联系生活的综合体现, 更是培养学生政治素养和综合理论水平的关键。

例如, 在学习《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这一章节时, 教师就可以全面以“十八届五中全会”为时事阵地, 利用各种典型时事和案例来辅助教学, 如通过剪辑人大代表行使权力的各个镜头, 来帮助学生生动形象地认识人大代表所行使的各项权力;又如通过整个会议的概括材料学习, 引导学生了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流程, 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所行使的职权, 并借此知识的辐射和迁移, 学习地方人民代表大会的有关知识, 等等。

三、利用时事热点, 创造应用情境

高中思想政治并非简单理论性的记忆堆积, 理论来源于实践, 最终还要回归到实践的检验和应用中去, 而时事热点所构建出的应用情境, 正是学生学以致用的舞台, 也是时事热点助力高中生进行思想政治课程学习最为有效的环节。因此, 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要善于利用时事热点的时代性、思想性和实践性, 鼓励学生积极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热点时事中所隐含的各种现实问题, 真正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展开有效的学习。

例如, 在学习完《为人民服务的政府》这一单元后, 教师可以巧妙地结合全国上下广泛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个热点, 通过引导学生了解背景材料后, 从政府的角度出发, 以集体讨论、汇报的形式, 谈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意义所在。这样一来, 不仅能够让原本枯燥乏味的复习指导课堂变得亮丽光彩, 而且能够在无形之中引导学生回忆、再现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拓展学生学习视野, 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水平。又如在教学“我国的外交政策”时, 教师以“国家主席习近平2015 年5 月17 日在人民大会堂会见美国国务卿克里”这个时事为素材, 设置了一个时事问题归纳情境, 即习近平所指出的“宽广的太平洋有足够的空间容纳中美两个大国”, 这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中的哪些知识?从而让学生现学现用, 既巩固了知识, 也活跃了课堂氛围。

篇4:高中作文时事议论文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时事热点;意义;策略

G633.2

一直以来,我国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颇深,在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都是以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为基础。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提升成为教师教学的主要内容。初中思想品德是一门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课程,在学生的人生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而在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中,教师要想不断提升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需要将课堂教学内容与生活实例有机结合起来,方能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时事热点作为与思想品德关系紧密的内容,在思想品德的教学中具有舉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因此,作为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师,应当将时事热点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不断丰富思想品德的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一、时事热点与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整合的意义分析

从根本上讲,时事热点与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整合,具有很多积极的意义,主要如下:

1.弥补教材内容滞后性存在的不足

虽然,当前的初中思想品德的课本是最新版本,但是,对于课本教材的编写而言,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国家不可能随时花费大量的时间来编排教材。因此,相对于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环境而言,任何一门科目的教材都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因此,在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中,教师将时事热点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可以极大地弥补教材滞后性的不足。各种与现实生活的活生生的案例,可以使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显得愈发的前沿化。

2.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

在思想品德的教学中,教师将时事热点与课堂教学的内容结合起来,可以让学生理解一些教条化的内容所代表的实际意义,在生活中有什么样的含义。时事热点与思想品德教学的整合,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让学生明白在生活中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有荣辱观念,有道德观念,懂得用道德的准绳约束自己,做一个明礼诚信的社会主义新青年。

3.有利于丰富教学的内容

在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中,如果教师的教学仅仅局限在课本知识的讲解之上,势必会使得学生感到无比的枯燥乏味,并且不知道如何将一些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而时事热点与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整合与运用,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活生生的教学案例,可以让学生感觉到课堂教学的生活性和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时事热点与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整合的策略

1.利用时事热点作为课堂导入

情境教学是当前一中有效且新颖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备受广泛关注并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课堂教学导入是整个课堂教学的关键性环节,直接关系到教师教学效果的好坏。在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中,教师如果利用当前最热门的话题作为课堂教学导入,教学效果也许会非同寻常。新鲜的时事热点开场往往能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时事材料具有新颖性、趣味性、真实性、广泛性等特点,比较适合作为课堂教学的导入材料。教师应根据本节思想品德课所学内容选择有关联的时事材料,通过展示、设问、讨论、解答等过程讲解时事,引出新课。时事导入得法可以使学生在心理和知识上做好学习的准备,使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习动机,从而集中精神学习新内容,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2.利用时事热点作为案例教学的内容

在思想品德的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而案例教学则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手段。众所周知,思想品德课理论性强,有些内容略显深奥。如果教师仅仅简单地阐述理论,不仅不易于学生知识的掌握,甚至给学生留下思想品德课枯燥乏味的印象。这时,如果适当地利用时事材料,一来可以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来可以用时事中现实的、鲜活的事例证明课本知识的正确,帮助学生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掌握知识,锻炼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关注热点习惯

良好的习惯可以让人受益终生。而面对当前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人们立于不败之地,就需要树立与时俱进的思想,立足于时代的前沿,不断学习和进步,方能取得生活的胜利。在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关注时事热点,了解国家乃至国际社会最新最热门的话题,并懂得思考。此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亲自收集时事热点,在课堂上演说,这样能促使他们放眼社会、放眼世界,督促他们去关心时事热点,有利于把握时代前进的脉搏。初中生为了把一个时事热点说清楚,必须阅读一些正面报道的报刊杂志,收听广播新闻,浏览正规的新闻网站,还可以观看《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电视节目,甚至可以记录身边发生的事情。学生演说的方式可简可繁,既可以口头演说,也可以将收集的资料做成PPT,在网络课堂上边放边讲。

总而言之,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是确保学生成功的关键,同时也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在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中,教师将思想品德的教学内容与时事热点有机结合起来,具有很多积极的意义。作为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师,应当深刻认识到时事热点对自身课堂教学内容的积极意义,并不断的改革和创新,促进思想品德与时事热点的有机结合,实现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内容的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姚义“. 时事政治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教学模式探索[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2.(09)

[2]吴廷贵.试论初中思想政治课启发式教学[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1)

篇5:高中作文时事议论文

4月12日电,银监会近日印发《关于切实弥补监管短板 提升监管效能的通知》。《通知》要求重点加大对同业、投资、理财等业务的监管力度,切实防止监管套利,提高风险信息披露标准和金融产品信息披露水平,严格区分公募与私募、批发与零售、自营与代客等业务类型,明确信息披露标准和规范,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披露信息,不得隐瞒风险,不得误导消费者。

4月12日电,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部际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日前在北京召开,标志着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部门间联动机制正式运行。

4月12日从山东省民办高校党委书记选派工作动员部署会上获悉:来自曲阜师范大学、山东理工大学等5名省属公办高校的原党委书记、副书记,将分赴齐鲁工学院、青岛工学院等5所民办高校任党委书记。

4月12日电,日前,北京市核心区最大棚改项目——望坛棚改项目启动预签约,在100天的预签约期内,如居民签订协议率达到75%以上,东城区政府将依法做出征收决定。棚改后,约5700户居民将住上新居。

4月12日电,由中国卫生信息学会主办,北京协和医院承办的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名医联盟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会议今天在京召开。中国名医联盟成立,配合国家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和试点工作,组织动员名医专家以医联体、远程医疗协作等多种形式支持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

篇6:高中作文时事议论文优秀

发放“雾霾补贴”,在一些外企中早已有所尝试,也引发过舆论的讨论。与之相较,在公共层面关于“雾霾补贴”的建议与讨论,显然更具代表性和影响力。此番,河南省9位政协委员联名递交提案,提议给一线工作者发放“雾霾补贴”,便是契合了时代背景,负责任地履行了参政议政的职能。客观来说,这一提议不仅很有现实针对性,而且显然有着殷实的民意基础。

雾霾有害身体健康。对于寻常人来说,在雾霾天里可以通过减少外出、取消露天活动来尽量规避伤害。但是,对于交警、环卫工等一线劳动者来说,其户外工作缺少弹性变通的空间,即便是重霾天里,也不得不长时间在室外工作。基于这种显而易见的权益损害与健康威胁,他们理应获得对应的补偿。给一线劳动者发放“雾霾补贴”,一方面体现出一个社会的人文关怀;另一方面也是出于最基本的“报偿与投入对等”的公平原则。

需要厘清的是,给一线劳动者相应的“雾霾补贴”,其最根本的目的并不是给他们所受到的伤害埋单,而是为了能够创造条件,让他们增强自我保护、避免健康受损的条件和能力。诚如之前有人所建议的,“雾霾补贴”是为了优先为环卫工、建筑工、快递员、交警等户外工作者提供健康支持,保障其健康呼吸的权益。此处所说的“补贴”,既可以是直接的货币补贴,也可以是实物、服务等形式的补贴。

篇7:时事高中作文议论文800字

日前,“2016市场监督管理论坛”在重庆召开,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在其主旨演讲中透露,重庆有3100个房地产公司,排名前500的公司去年建造、销售的房子占95%,而剩下1600家公司的全部“产出”,只占全部房地产市场份额的5%。可以说,实际上就是空壳。黄奇帆称,重庆将在3年内关掉1500家房地产企业(9月26日《法制日报》)。

由于十几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滋生和培育了一大批房地产公司。黄奇帆透露,目前全国大约有十三万多个房地产公司,的确是数量惊人。从积极方面看,房地产企业数量多,有利于市场竞争。但数量过多意味着鱼龙混杂。而且,很多房地产企业徒有其名,实为空壳,并没有参与市场竞争。这种“空壳房企”的存在弊端不少。

黄奇帆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些空壳公司在形势好时,会乱集资搞房地产,而在形势差时,就会资金链断裂,从而成为社会不稳定的源头。”此外,大量“空壳房企”还增加了监管难度和监管成本。因此,重庆将关掉将近一半的“空壳房企”是有必要的,此举可有效净化重庆楼市,彻底淘汰僵尸企业和部分“小鱼小虾”,提升楼市整体竞争水平。

不过,企业是一种市场化产物,并不能说关就关。一者,必须依法注销空壳公司,不能强行关掉。二者,必须彻底厘清涉及空壳公司的债务关系、合同关系等才能关掉。三者,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必须切实保障所有买房业主的权益。也就是说,这三点是关掉“空壳房企”的前提。重庆准备如何关掉1500家“空壳房企”,应该先明确具体措施。

篇8:高中时事政治评论作文800字

近日有媒体报道山东聊城一起故意伤害致他人死亡案,一石激起千层浪,短时间内,众说纷纭,议论纷纷,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辱母杀人案”、“激情自卫”、“正当防卫”等关键词登上了各社交媒体热门排行。引发群情激奋大讨论的源头,来自一篇《刺死辱母者》的报道。据这篇文章描述“11名催债人辱骂、抽耳光、鞋子捂嘴,甚至脱下裤子,当着儿子的面用极端手段侮辱母亲。匆匆赶来的民警未能阻止这场羞辱。情急之中,22岁的儿子摸出水果刀刺伤4人,其中一人不治身亡。而后,儿子一审被判无期徒刑。”

这个案件之所以升温发酵,一方面体现出人伦与法理的冲突,一方面也得益于有关方面包容透明,让各自观点充分表达,体现了我们法治建设的成熟和开放。随着舆情升温,司法机关也主动作为积极回应。最高检察院派员赴山东对该案事实、证据进行全面审查,对媒体反映的警察渎职等行为进行调查。山东省高级法院也发布了已于3月24日受理该案上诉,合议庭现正在全面审查案卷的消息。

从目前的舆论走势看,视角多样,观点碰撞,各抒己见,莫衷一是。综合各种观点,大多议论依据一家之言,缺乏多方视角,缺少很多细节。仅仅据此来还原事情真相,难以解释诸多疑问。而坊间依据此篇报道发声,就此得出结论性观点恐怕还为时尚早。

细节恰恰是判断是非的基础,网上发布的一审判决书与前文报道有所出入,据判决书中被告人所述“派出所的`民警到来,派出所的民警劝说别打架,之后就去外面了解情况了。其他人让我坐到沙发上,我不配合,有一个人就扣住我的脖子把我往接待室带,我不愿意动,他们就开始打我,我就从桌子上拿刀子……”《刺死辱母者》所描述的是儿子在母亲受辱的情况下刺死辱母者,主题和逻辑关系也是要围绕这个“事实”,被告人在法庭阐述的案发瞬间的情景则与此不符。所认定的事实,并不完全一致。视角不同,得出的结论可能也有所不同。

连日来评论围绕着伦理与道德展开,也有人探讨正当防卫的法理依据,对“防卫紧迫性”作出判断。必要的理性探讨和理论分析是可取的,但需要更多的事实作为评判依据。有些偏激者甚至认为“杀死辱母者的行为,不但不应惩罚,反而需要褒奖”,这样的言论往往把争论引向极端。在这个事件中,公众更要保持必要的理性,不要被过度情感和偏颇言论所左右,如果指望通过“血亲复仇”、“以暴制暴”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那无异于是缘木求鱼。感情用事,言辞偏激,跟帖过激,解决不了法律问题。

目前此案已经到上诉阶段,案件程序还未走完。被告人有罪无罪、罪轻罪重并无最后定论。随着案情的不断披露,相信还会有很多细节浮出水面,公众不妨多些耐心和定力,给司法机关足够宽松的舆论空间,等待最终判决出炉。司法机关也应顺应民意,在法律允许的范畴内及时回应公众关切,依法公开相关信息,只有公开透明才能有效的促进司法公正。指出“司法工作者要密切联系群众,规范司法行为,加大司法公开力度,回应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公开的关注和期待。”

篇9:高中时事议论文

谁也不知道7岁前的小越朋生活在怎样的世界里,7岁以前,无论家人如何教育引导,小越朋就是不会说话,对外界事物也很少有反应,她带着儿子跑遍了长春市内各大医院,医生说小越朋没有听力,谷丽不信,因为每当听到他最爱吃的虾条包装袋哗啦哗啦响的时候,小越朋都会以最快的速度冲过来。就这样,谷丽不停地带儿子求医,6岁那年,孩子被确诊为“广泛性发育障碍、孤独症待排除”。

医生的结论并没有将谷丽吓倒,也没有令她放弃对孩子的希望,她开始根据医生提供的训练方法,一点点训练孩子。

转眼小越朋到了上学的年龄,但是因为小越朋欠缺语言表达能力,没有一所学校愿意接收他。有人劝说她和丈夫把孩子送进育智学校,但他们坚信自己的孩子不是弱智,他们希望小越朋和其他孩子一样去上学,和其他孩子一样拥有快乐的童年。

于是她带着小越朋一所所学校试,然而遭到的却是一次次拒绝,一次心灰意冷的她搂着越朋边哭边说:“孩子,和妈妈一起死吧。”没想到小越朋平生第一次说出了那么长、那么完整的一句话:“妈妈,我还没活够呢。”就是这句话,让谷丽下决心一定要给小越朋一个完整的人生。于是本来从事会计工作的谷丽辞去了工作,专心在家教小越朋说话,后来,通过好心人帮忙,小越朋终于走进了小学。

在长春市第四十五中学分校的一间教室内,最后一排的双人桌格外显眼,这就是母-子俩的座位。在他上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妈妈陪他一起走进了教室,上初中这三年,他只有唯一的一个同桌,那就是妈妈。每天他和妈妈6点50分之前到校,每堂课,妈妈都认真地做着笔记,不遗漏老师讲的每个知识点。对于腰部患病的她来说,每天坐在课堂里需要完强的毅力,她时常是忍着病痛陪着小越朋听课。班主任张老师说,“虽然她是特殊的学生,虽然她身体不好,但是却从来没有要求过特殊的待遇,把自己当成班级的一员。”

每天吃完晚饭后,都是母-子俩的学习时间,这个习惯已经坚持了10多年,从小越朋上幼儿园起就从没间断过。说是学习,其实是妈妈在为越朋补习,谷丽把每天的课程内容一点点讲解给他听,为了让他学会一道数学题型,甚至要反复教他一个月。

同学们都说,在班级里越朋愿意帮助别人,经常帮同学抬水,而且做值日特别认真。同样,大家也都很喜欢这个“妈妈同学”,遇见什么困难或者有心事,都愿意找她帮忙。

上一篇:学习兰辉同志先进事迹有感下一篇:倾听母爱作文6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