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博物馆设计分析

2024-04-20

苏州博物馆设计分析(精选8篇)

篇1:苏州博物馆设计分析

《为中国而设计之苏州博物馆》

——观后感

通过看《为中国而设计之苏州博物馆》,我充分感受到了传统艺术的魅力。苏州博物馆是贝聿铭老先生的封刀之作,其保留了江南园林的特点,采用传统的粉墙黛瓦,然而表达方式却又是全新的,错落有致的新馆建筑以深灰色石材为屋面和墙体的边饰,与白墙相映,雅洁清新。粉墙下设置了颇具创意的假山,一反传统的叠石假山,采用些较有纹理的石片和石块,其中也有剖劈的棱角毕露的“险峰”,与传统湖石“瘦、皱、漏、透”的审美特点迥然不同,却也“清、丑、顽、拙”,各显奇趣,与水中倒影难分轩轾,构成一幅新颖的山水图景。从传统艺术中汲取精华,加以创新运用于现代建筑中,将传统艺术升华,使我们更充分地体会到传统艺术的魅力。

为了尊重古城的历史风貌,博物馆新馆的建筑采用地面一层,地下一层的格式,高度未超过周边的古建筑。以中轴线对称的东、中、西三路布局,与东侧的博物馆旧馆忠王府相互映衬,十分和谐。由传统园林的精髓中提炼出饶有新意的造景设计,有池塘、小桥、亭台、假山、竹林等,空间处理使新馆倍觉自然、深远、空灵,也让人感觉景致多变,观之不尽,光景常新。几何结构、硬朗而明快的线条,玻璃、钢铁、水泥、木头等多种质料混搭,黑、白、褐三色的主体色调,营造出一种中西合璧的独特韵味。

博物馆的色调以传统的粉墙黛瓦为基本元素,清新雅洁,给江南建筑符号增加了新的诠释内涵。物馆的设计借鉴了江南园林的立窗借景,窗外的“美”在不露声色的刻意中展现。可谓几步一窗,一窗一景,移步换景。情为主,景是客,情景交融,相辅相生,这才是中国传统的空间本质。

偌大一个博物馆,东邻太平天国忠王府,北依名胜极品拙

政园,西南面对千年古城的小桥流水人家、粉墙黛瓦院落。其风韵,其神采,其姿色浑然一体。现代流派的苏州博物馆,不仅是建筑设计的奇迹,也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很好的彰显。让我们懂得啦,从传统艺术中汲取精华,加以创新运用于现代建筑中,将传统艺术升华,更充分地体会到传统艺术的魅力。

2012年9月28日

篇2:苏州博物馆设计分析

星期二下午,我们班去参观了位于拙政园西面的苏州博物馆,它粉墙黛瓦,古色古香,却又不失现代气息。它是平江历史街区的一颗明珠,是国际著名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先生的封刀之作。

步入大厅,透过平移门可以看见美丽的后园。那是贝老设计的“创意山水园”。小桥流水,怪石假山,亭台楼阁完美结合,池水清澈得可以看清池底的鹅卵石,水面上绽放着几朵莲花,大大小小的锦鲤嬉戏池中,更给山水园增添了几分生机。

我们走进“吴地遗珍”展馆,一件件陶器、玉器,让我们感受到了先人的智慧与勤劳。

穿过走道,我们进入“吴塔国宝”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珍珠舍利宝幢,它是用楠木做成的,分为须弥座、须弥山海、幢殿、刹四个部分。讲解员告诉我们它是1978年在瑞光塔第三层天宫

中发现的,为北宋遗物,距今有1千多年了,主体通高122.6厘米。我细细观看,刹顶是一颗大水晶球,球两侧用银丝缠绕,亮光闪闪。中间雕出浪涛滚滚的大海,海浪周边向上升腾而起8朵描金祥云,云端立着4男4女8位天神,天王神态威严,天女婀娜多姿,护法八天神情嗔怒,祖师大德庄严静穆,整个宝幢做工精美。大海中央如蘑菇云般突起山柱,柱上盘绕着一条鎏金银丝串珠编织而成的九头蟠龙。看到这里,我不由佩服能工巧匠的精湛技艺,它真不愧是国宝级文物,苏州博物馆的镇馆之物啊。

随后我们来到展厅中央,大家的目光不由自主地集中在一个碗上,讲解员说:“这是五代秘色瓷莲花碗,是 1956年在虎丘云岩寺塔第三层的天宫中发现。它由碗和盏托组成。通高13.5厘米,其中碗高8.9厘米,口径13.9厘米,盏托

高6.6厘米,口径14.9厘米,底径9.3厘米。”

我凑近细看,碗直口深腹圈足,盏托形状如豆,盘口外翻。碗身外壁、盏托盘面和圈足都装饰着重瓣莲花,像浅浮雕状突起。莲花碗端庄有姿,恰如一朵盛开的莲花,它的釉色十分迷人,清澈润泽,如玉般温润,又如水晶般透亮,碗中无水,却似盛了一碗清水般纯净。

拾阶而上,我们进入了“吴中风雅”里的宋画斋。茅草屋顶的宋画斋完全仿照宋代民居建造,全房无一砖一锭,完全用石块和茅草搭成。贝老匠心独具,他要让这展厅本身成为一个艺术品呢!之后我们又参观了”吴门书画”展馆,参观了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经典作品,同学们无不啧啧赞叹。

苏州博物馆,你让我感受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让我看到了那么精致的展品。你不愧是苏州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苏州博物馆参观记

苏州博物馆位于拙政园的西面,是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的一颗明珠,也是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的封刀之作。

走进苏州博物馆的大厅,透过玻璃门可以看见将现代庭院设计和苏州园林设计融为一体的创意山水园,泰山石组成的假山,直曲小桥、八角凉亭与竹林相映成趣,更有锦鲤在铺满鹅卵石的池塘里嬉戏,既不同于苏州传统园林,又不脱离中国人文气息和神韵。

进入“吴地遗珍”展厅,我看着那些古朴而又精致的文物,不由得赞叹古代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

步入“吴塔国宝”展厅时,导游让我们向上看,只见贝老将两个展示穹顶设计成了八角形,置身其间,仿佛置身于古塔之中。在这里欣赏文物,别有一番情趣。

走进“宝藏虎丘”室内,我们不约

而同地把目光聚集在那件”镇馆之宝”——五代秘色瓷莲花碗上,碗直口深腹圈足,盏托形状如豆,盘口外翻,束腰,圈足外撇。碗身外壁、盏托盘面和圈足均饰重瓣莲花。“你们看,它像不像一朵莲花?”讲解员问我们,我一看,还真是!这莲花碗构思巧妙,造型精致,端庄有姿,恰如一朵盛开的莲花,花瓣层层叠叠,错落有致。我真佩服古代劳动人民无穷的智慧。

离开‘吴塔国宝’展厅,我们又来到了“吴中风雅’展厅,欣赏宋画斋。整座宋画斋仿造宋代民居建造,茅草屋顶,没用一颗钉子,都是用砖和沙土砌成的,下雨天里面不会潮湿。贝老要让这座宋画斋本身就成为一件艺术品。

最后我们走进了‘吴门书画”展厅,欣赏了历代文人墨客的文化精品。

苏州博物馆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它将精致典雅的老苏州与亲切开放的新苏州完美综合,它是苏州文化的骄傲,更是苏州儿女的自豪!

最吸引我的是博物馆里玉器厅里的一件文物——金蝉玉叶。蝉是用金子做的,叶子是用玉做的,蝉静静地趴在叶子上面,蝉的腹部都雕得一清二楚,这只蝉栩栩如生,好像能看见它的呼吸一样,我生怕自己的声音太大了,把它吓走了。玉片做得很精致,叶片很薄,连上面的叶脉都清晰可见。最厉害的是蝉和叶子巧妙地连接在了一起,直让我赞叹这个雕刻大师手艺的精湛。我连忙让爸爸用照相机拍下来珍藏。这些藏品无一不折射出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啊。

篇3:浅谈苏州博物馆艺术设计

1、苏州博物馆概况

苏州博物馆是贝聿铭先生继香山饭店后又一次对中国建筑的诠释和解读, 历时五年终于在2006年10月6日完成苏州博物馆的建设并正式对外开放。这座崭新的建筑继承和创新了苏州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理念并加以融合, 大到空间布局中的建筑、园林庭院, 小到细节上的元素、色彩以及光影设计, 再到高层次上的立意设计以及艺术化的视觉传达, 无不将苏州博物馆的艺术特色展现的淋漓尽致, 很好的传承了苏州传统文化和内涵。

2、艺术特色分析

苏州博物馆的艺术特色体现在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分别从以下几点阐述:

2.1 园林式的造景设计

苏州博物馆的整体造景设计沿袭了苏州传统园林的特点:造山、植树、置桥、安亭, 同时突破了传统造园手法, 山石、植物、亭桥均以现代化制造手法加以简约化, 在保持传统园林移景、取景、借景特色的同时又美化取景框的几何图形使之更符合现代审美。在园林与民居关系处理上, 苏州博物馆传承古典造园精髓, 以造园元素创造开放的庭院空间, 突出传统建筑院落的特点, 有效的沟通了开放空间与现代建筑的私密空间, 呈现出现代创意山水园。

2.2 现代几何造型古典图形元素的新演绎

苏州博物馆在几何造型设计上采取了古典图形元素现代演绎法, 将西方古希腊罗马神庙的几何形体的构成、哥特式夸张的三角形、立体主义极简主义艺术的冷峻理性与苏州传统建筑屋顶三角形特点结合[1], 同时注重传承中国传统建筑图形的“方圆”特征, 实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博物馆建筑的外部和内部随处可见大小正方形、三角形、菱形的组合, 其中尤以三角形为典型。对古典图形元素的现代演绎不仅抽象了江南传统屋顶的建筑特色, 也通过几何图形的方式还原了建筑结构的本来面目, 使建筑具有了现代结构美的视觉感受。

2.3 清新雅致的江南之色

传统苏州民居以粉墙黛瓦著称, 古朴淡雅, 素净无华, 黑白灰是苏州特有的文化色[1], 与当地的气候、水文条件以及吴文化的底蕴有着深深的关联[2]。因此, 苏州博物馆沿用了这种地域特色的色彩, 从建筑外形的粉墙黛瓦到庭院的片石假山, 均以现代化艺术手法进行简化, 屋顶的边缘的装饰性灰色边饰, 片石假山的山水布局又具有西方现代抽象画的特征, 然而从色彩上却是统一的江南之色, 清新雅致的气质脱颖而出, 成为苏州博物馆又以艺术处理的典范。

2.4 让光线做设计的创新理念

苏州博物馆的采光设计突破了传统苏州民居的束缚, 体现在2个方面:屋顶设计和窗户设计。首先, 苏州博物馆的屋顶采用玻璃和钢结构, 可以借到自然天光, 并穿过金属遮光条交织成光影, 与此同时, 墙壁上的窗采用了六角形或者大型落地式方窗, 造型简洁, 结构规整, 随着自然光线的变化在博物馆室内形成变化的流动的光影, 视觉上形成多层次的光影变化和空间格局, 使人在移步异景之间, 产生不同的时间体验和感觉, 这种设计充分发挥了光的流动的特点, 并结合现代屋顶和花窗设计结构创造奇幻体验[3]。

2.5 立体中国水墨画的禅意表达

苏州博物馆另一个艺术特色就是庭院内的山水布局。它从米芾山水画中捕捉灵感, 遵循“以壁为纸, 以石为绘”的法则, 将假山作为绘画主题元素, 白色墙面作为画纸, 在主庭院中呈现了一幅立体水墨山水画, 平面意像因此立体而生动, 也延续了中国传统书画文化[1]。这种中国画式的禅意表达很好的传达了苏州博物馆想要传承的文化和带给人们诗意的体验, 以平面变现形式将具象的山水布局平面到一面白墙, 使游人直观感受到山水画的画面感, 以独特的艺术手法表现了设计师对中国山水文化和吴文化认可的情怀。

3、结语

苏州博物馆在整体格局上采用园林式的造园设计手法, 建筑结构上采用几何变形古典新演绎, 色彩上沿袭清新雅致的江南之色, 采光上利用透光和光影移动法则, 以及中国水墨画的禅意表达等几个方面把苏州博物馆的设计艺术化;将古典与现代结合, 东方与西方荟萃, 经典与创新融合, 大胆改造繁复的古典设计框条, 融会贯通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实现具有文化内涵的现代建筑的营造。苏州博物馆是艺术与技术结合的典范, 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的结合, 对于现代建筑设计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唯有触摸传统文化的脉搏才能, 才能挖掘出传统建筑的艺术内涵,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建筑艺术长青。

参考文献

[1]唐西娅, 戴向东.建筑历史文脉的延续与现代建筑的自我实现——以苏州博物馆设计为例[J].家具与室内装饰, 2012, 0972-75.

[2]傅晓霞.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苏州博物馆设计中的运用[J].艺术百家, 2010, S193-94+150.

篇4:苏州博物馆设计分析

关键词:苏州博物馆新馆;地域性;建筑设计;再设计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国外文化和生活方式逐步改变着中国这个拥有几千年文明的古老国家。“进口商品”正在挑战着我们传统的审美标准,拥有西方现代设计思想和风格的建筑林立在马路两旁。这给我们带来的影响极为巨大,它促成了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和文明进步,但同时它也使得国家变得“千城一面”。看到这些冷漠的建筑我不禁困惑:我们文化的本质在哪里?我们的根还在吗。

一 地域主义的批判

世界全球化趋势下的标准化商品生产使得城市形象趋同,中国的建筑设计在世界上仍处于较低水平,从罗马柱涡卷花纹的滥用到各样标准“方盒子”的冷漠外表,再到现今中国随处可见的传统建筑符号,中国陷入了抄袭的怪圈。设计师们将设计简单的理解为符号堆砌,以为这就是紧跟世界设计潮流。但他们忽略了设计只有经过民族文化的积淀才有立足点,否则没有特色只会成为空有其华丽外表的空中楼阁。在不断研究和探索中,著名建筑家梁思成先生提出“中而新,西而新,中而旧,西而旧”,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中而新”。笔者认为真正的设计不应当仅仅满足于盲目跟风世界潮流,迎合业主需求,而应当着眼长远,挖掘建筑潜在价值,用建筑所散发出来的文化魅力去感动社会,引导社会审美方向,这才是建筑设计的根本。而地域性的应用正是建筑设计未来的强大生命力。

二 地域性的概念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建筑设计中的地域性是指建筑设计对当地的自然条件(如气候、材料)和文化特点(如工艺、生活方式与习惯、审美等)的适应、运用与表现。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正是地区的人文精神和地域的时代特征才构成了建筑的地域性,从而形成各地的千姿百态的建筑形式。如:北方建筑多坐北朝南,以阻挡大风降温天气,同时保障日照时间和季节性通风。而南方建筑却相差很大,高温且雨季长,故人们更加注重防潮、降温和通风的效果。在云南甚至存在吊脚楼的建筑形式。可见地域性对建筑设计的重大影响。接下来我主要以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苏州博物馆新馆为例,具象分析影响建筑设计的自然条件因素,天人合一性,民族化以及建筑的“再设计”。

三 结合实例分析地域性建筑设计的要素和“再设计”

地域性不应该仅仅停留在以往建筑装饰形式和符号上,它更包含一个因地制宜的概念,一个可持续性的概念。在设计之前,贝先生向政府了解建筑周边的一切资料,从苏州水文情况、历史掌故到拙政园、忠王府沿革,甚至包括了东北街上每一棵草木的位置。目的便是为了因地制宜,了解苏州的自然条件和历史文化精髓。苏州属季风海洋性气候,水路纵横,民居建筑多围湖而建或沿河布置,人们临水而居,临街背水。苏州园林众多,古代能工巧匠运用了种种造园艺术技巧和手法,将亭台轩榭、泉石花木组合在一起,模拟自然风光,创造了“方寸之间见天地”的理想空间。

天人合一性,体现在苏州博物馆新馆上,即为与周围环境的融合性。苏州博物馆新馆周边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南侧沿街古色古香,均为销售工艺品和特产的小店。吸收传统造园手法的现代建筑、忠王府古建筑与沿街特色小店和谐交融、相得益彰。贝老设计遵循“不高、不大、不突出”的原则。“不高”是指贝老将建筑檐高设定为6米以内,保证了苏州博物馆新馆与周围建筑立面的统一性。“不大”:庭院是苏州博物馆新馆建筑的主要部分之一。在贝老利用庭院对空间进行组织和分割,连接了分散的展厅空间。“不突出”是指建筑平面采用中轴线对称设计,将建筑灵活地融入拙政园和忠王府的总体布局中。外观设计上,采用苏州传统建筑中的粉墙黛瓦设计,更好地域周围环境相融合,是观赏者形成强烈的归属感。这一基本要素对于我们未来的建筑设计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民族文化,著名日本建筑师黑川纪章曾经说过“城市应该像文学一样。在城市中漫步,应该能够阅读它,阅读它的历史,阅读它的意韵。”贝老对传统江南园林和孕育传统文化精神的苏州民居进行提炼、概括,“神似而非形似”,他将精神层面的东西赋予建筑,使前来观赏的人们能静下心来细细体会还原后的古典元素流露出的神韵和意境。新馆室内设计的人性化是苏州博物馆新馆建筑中贝老最重视的要素之一。各个展厅空间的布局分配合理,流线清晰,巧妙将园林设计中的“移步异景”“借景”手法引入室内设计中。他从古苏州文人把玩珍品的多宝格架中受到启发,对展柜进行一一设计。在光的运用上也非常巧妙,窗户的位置高低、大小、距离规划都十分严谨,自然柔和的光线均匀地散在展厅中,人们即便观赏许久也不会因光线产生视觉疲劳。

“再设计”,即继承传统的创新性。建筑中大胆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来表现传统元素。墙脊的屋檐上,贝老并没有采用古老的青砖黛瓦,而是换成了耐久、耐磨性强的花岗石。这种花岗石俗称“中国黑”,平时呈深灰色,雨后呈黑色,这个奇妙的变化使雨中的苏博独具魅力。采用传统民居采用的坡屋顶形式,使用现代结构—钢梁支撑防水铝板,铝板上固定金属支架,支撑灰色花岗岩切割成规则的条片状,石板之间留缝处理,形成类似传统民居建筑黑白灰的色彩关系,创造了传统民居般光影效果的灰调建筑。

庭院北侧的山水墙是再设计的典范。贝老说:“苏州园林已经做到了园林中的极致,在这个园林圣地做园林要想超越前人是不可能的。只有另辟蹊径方才可行”。他由宋代米芾抽象的山水画获得灵感创作了立体山水画,它以与拙政园相连高低起伏的白墙为纸,以石为山,将石片排列成高低、前后等韵律变化。石片中掩映着翠竹,一条蜿蜒曲折的小桥跨越前方光滑如镜的水面,还有让人耳目一新的八角凉亭,这一切宛如置身于别样的苏州园林,又像踱步于文人书画之中,让人感受到古代文人寄情山水园林,隐居修身的浪漫人文情怀。此为“以小见大”的设计表现手法,也凸显了贝老设计的中心:“中而新、苏而新”。

四 结语

苏州博物馆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设计为现代设计师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它成为地域性建筑的典型。抓住中国传统历史文脉,深入发掘古代建筑传统元素的本质,运用现代科技和材料传达中国的文化精神,这才是建筑设计的根本。我们要让传统孕育建筑,用建筑感染生命,用地域性建筑文化引领世界新潮流。

参考文献

[1] 中国知网.地域性与建筑设计[J].城市环境设计

[2] 王晔. 贝聿铭与苏博新馆的故事[N].扬子晚报.http://www.cangpinyishu.com/bwg/bwggs/200707/1293_4.html

[3] 苏州古典园林.百度百科[OL]. http://baike.baidu.com/view/18352.htm

[4] 陈睿,冯元栋. 博物馆建筑设计的地域性表达[J].福建建筑,2011年O1期总第151期.

篇5:关于苏州博物馆报告

班级:平面1021 学号:1030309129

姓名:倪兆玉

2006年10月建成苏州博物馆新馆,设计者为著名的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馆址为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王府遗址。面积8000多平方米,分东、西、中3路,中路立体建筑为殿堂型式,梁坊满饰苏式彩绘,入口处侧门,有文征明手植紫藤,内部东侧有太平天国古典舞台等,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苏州博物馆成立46年来,通过多种途径扩充藏品,目前收藏的各类文物约3万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近236件,二级文物为1146余件,三级文物为13657余件,以出土文物、明清书画、印章和古代工艺品见长,新的苏州博物馆共有各具特色的大小展厅32间,设施先进、功能齐全,为目前苏州地区最大、最先进的博物馆。新馆建筑用开放式钢结构,替代了苏州传统建筑的木构材料,我们在新馆的大门、天窗廊道、凉厅以及各个不同的展厅的内顶上都可以看到这一特点,开放式钢结构既是建筑的骨架,又成为造型上的特色,它带给建筑以简洁和明快,更使建筑的创新和功能的拓展有了可能和保障。新馆建筑将三角型作为突出的造型元素和结构特征,表现在建筑的各个细节之中。在中央大厅和许多展厅中,屋顶的框架线由大小正方形和三角形构成,框架内的玻璃和白色天花互相交错,像是一幅几何形错觉绘画,给人以奇妙的视觉感受。

博物馆屋顶设计的灵感来源于苏州传统的坡顶景观——飞檐翘角,然而,新的屋顶已被重新诠释,并演变成一种几何形态。玻璃屋顶和石屋顶的构造源于传统建筑中木梁构架,不同的是木梁已被现代开放式的钢结构所取代。玻璃与石材相互映衬,使自然光进入活动区域和展区,为参观者提供导向。金属遮阳片和怀旧的木架在玻璃屋顶之下被广泛使用,以便控制和过滤进入展区的阳光

位于中轴在线的八角形中央大厅位于博物馆入口内的前庭与后庭山水园之间,其大圆孔造型的检票口以及向东西两侧伸展开去的天窗廊道,是连接博物馆各个功能区的枢纽。这里还设有茶室、贵宾室、图书馆和商店。

主庭院东、南、西三面由新馆建筑相围,北面与拙政园相邻,大约占新馆面积的五分之一空间。这是一座在古典园林元素基础上精心打造出的创意山水园,由铺满鹅卵石的池塘、片石假山、直曲小桥、八角凉亭、竹林等组成,既不同于苏州传统园林,又不脱离中国人文气息和神韵。山水园隔北墙直接衔接拙政园之补园,水景始于北墙西北角,仿佛由拙政园西引水而出;北墙之下为独创的石片假山。这种“以壁为纸,以石为绘”,别具一格的山水景观,呈现出清析的轮廓和剪影效果.使人看起来仿佛与旁边的拙政园相连,新旧园景笔断意连,巧妙地融为了一体。

通过中央大厅西侧的天窗廊道,进入西部主展厅区。首先看到的是一个别具一格的室内水幕墙和荷花池。水在苏州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通常是灵气和文气的象征;荷花也表示着圣洁。这个大型瀑布迭水的水幕墙是按照空气自然分解水分子的原理,巧妙设计的室内人工“瀑布”,按照流水张力的原理使水流横向拉伸,沿着横向或斜向凸起的黑石墙面,翻卷出几何造型的条条白色水花,欢跳着流入荷花池中,如粒粒珍珠在荷叶上滚动。富于动感和几何线条的水幕景观所带来的是赏心悦目的视觉享受和大自然的音色之美。它不仅可以调节室内的空气湿度,达到净化空气的效果;也是一处可供欣赏的重要室内景观。

馆藏国宝级文物真珠舍利宝幢。1978年,在苏州瑞光寺塔第三层天宫中发现,为北宋遗物,距今一千年左右。真珠舍利宝幢外形精美,选材名贵,工艺精巧,是北宋人民智慧的结晶。她静静地端坐在玻璃罩内,仿佛诉说着吴地的千年辉煌。

同样身为国宝级文物的五代秘色瓷莲花碗则给人以神秘感地多。这种瓷莲花碗,碗为直口深腹圈足,盏托形状如豆,盘口外翻,束腰,圈足外撇。碗身外壁、盏托盘面和圈足均饰重瓣莲花,如浅浮雕状突起。它的釉色滋润内敛,捩翠融青,呈现出玉一般的温润感。所谓秘色,各人说法不一,有的说是青瓷统称,有的说是翡色之意„„。究竟是何意也不是你我所能讲得清楚的。佛曰:不可说,不可说。

接下来的文物更是层出不穷,馆藏吴江梅堰、吴县草鞋山、苏州越城等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一批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良渚文化时期出土的一批陶器;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和虎丘东周墓出土的一批青铜器;真山出土的吴国玉器、原始青瓷等,这般精美的东西,今生得以一窥,真乃人生一大幸事也!

考虑到苏州工艺在全国地位斐然,苏州博物馆中以明清工艺为主的展品更是小巧玲珑、精细绝伦,因此,在贝先生的设计中,展厅不采用大开间,而是对展厅进行巧妙地分割,根据每个展厅及展品的特点量身定做。展厅的设计采用了1.35米的模数,为展厅大小和不同的展示功能要求带来了灵活性。如位于二层的两个八角形空间内的书画厅,巧用九宫格,中间贯通,展厅顶部为玻璃天顶,高大的墙面对表达条幅式书画的用光和所需墙面十分有利,展厅内部简洁、素雅。墙面由木边镶框,地板由石边镶围。

除了字画之外,苏州博物馆的收藏多为小件藏品,贝先生认为“小件的东西你放在大的柜子里看,好象是友谊商店一样,摆满了,不对的,所以,我做了很小的,给每一个宝贝有一个柜子,有它的照明,这是新的,这是美国、欧洲都没有,他们的收藏跟我们不一样,适宜苏州自己的收藏。”?这些细节中处处体现着建筑大师的风范

通过中央大厅东侧的天窗廊道,进入新馆的东部次展区。廊道尽头设紫藤园和休憩茶室。其南北两侧安排有图书馆、贵宾厅、博物馆商店和现代艺术展厅等公共空间。地下西南角有一部分博物馆的公众服务功能,游人可以通过西部主展区首层荷花水池处的悬臂楼梯进入地下展室。此处有特展厅、为影视厅和多功能厅等。地下中部为藏品储藏库,库房位于地下中部,强调了库房在博物馆的中心地位。地下部分还设有适应博物馆现代化发展需求的信息中心、各种机器设备用房和博物馆各部门业务用房等

苏州博物馆新馆的文物展示面积3600平方米。文物展品超过1160件(组),上起远古时代,下至明清及近现代,多为历代佳作和精品。主展区设有吴地遗珍、吴塔国宝、吴中风雅、吴门书画等四个富有苏州地方特色的系列常设展览。其中位于地面一层南侧的“吴地遗珍”系列蕴涵深邃,元气淋漓,包括史前陶器、玉器;春秋青铜器、玉器;六朝青瓷、五代秘色瓷;元娘娘墓、明王锡爵墓随葬品等主题展室。地面一层两个如同八角塔身内部造型的展室展出的“吴塔国宝” 系列,充溢着圣洁的宗教情怀,如昨夜星辰,依然烁烁生辉,分别为虎丘云岩寺塔佛教文物陈列和瑞光寺塔佛教文物陈列。一层北部的“吴中风雅” 系列千姿百态,玲珑剔透,包括明书斋陈设、瓷器、玉器、竹木牙角器、文具、赏玩杂件、民俗小摆设、织绣服饰、休憩、宋画斋陈设等十个主题展室。设在主展区二层的“吴门书画” 系列意趣灵动,韵味无穷,主题为《“吴门四杰”书画典藏展》,荟萃了苏州博物馆和上海博物馆馆藏“吴门四家”书画精品。

篇6:苏州博物馆(最终版)

苏州园林是中国古代园林中的代表作,其拙政园,狮子林,更是为世人所熟知,然而在这些古典园林之中,一座新兴起的园林式建筑独树一帜却又巧妙的融合其间,成为苏州新时代园林的代表作,这就是位于苏州市东北街的苏州博物馆。

苏州博物馆建立1960年,后于1999年由苏州市文化局向市委、市政府提交苏州博物馆新馆建设报告,直至 2006年10月新馆建成,前后历时七年,其设计者是我国著名的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

这座投资达3.39亿元的新馆建筑和相伴的忠王府古建筑交相辉映,新馆建筑面积19000平方米,藏品1.5万多件,以古代书画、瓷器、工艺、出土文物、革命文物及地方特色藏品如苏绣等为主;为充分尊重所在街区的历史风貌,新馆采用地下一层,地面也是以一层为主,主体建筑檐口高度控制在6米之内;中央大厅和西部展厅安排了局部二层,高度16米。“修旧如旧”的忠王府古建筑作为苏州博物馆新馆的一个组成部分,与新馆建筑珠联璧合,从而使苏州博物馆新馆成为一座集现代化馆舍建筑、古建筑与创新山水园林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博物馆新馆的设计结合了传统的苏州建筑风格,把博物馆置于院落之间,使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相协调。新馆建筑群坐北朝南,被分成三大块:中央部分为入口、中央大厅和主庭院;西部为博物馆主展区;东部为次展区和行政办公区。这种以中轴线对称的东、中、西三路布局,和东侧的忠王府格局相互映衬,十分和谐。在整体布局上,新馆巧妙地借助水面,与紧邻的拙政园、忠王府融会贯通,建筑环境浑然一体,相互借景、相互辉映,成为其建筑风格的延伸和现代版的诠释,既符合保护历史建筑群环境风貌的要求,又有其本身的独立性,以园林、庭园空间将其和古建筑群结合起来,无论空间布局和城市机理都恰到好处。

新馆正门对面的步行街南侧,为河畔小广场。小广场两侧按“修旧如旧”原则修复的一组沿街古建筑,古色古香。使新馆与城市完美的交融在一起。

白色粉墙是博物馆新馆的主色调,以此把该建筑与苏州传统建筑的‘灰瓦粉墙’的城市机理融合在一起。新博物馆的屋顶将苏州传统的坡顶景观——飞檐翘角与细致入微的建筑细部进行了重新诠释,并演变成一种新的几何效果。屋顶包边采用灰色花岗岩包边,玻璃屋顶与石屋顶相互映衬,使自然光进入活动区域和博物馆的展区,玻璃屋顶和石屋顶的构造系统也源于传统的屋面系统,过去的木梁和木椽构架系统将被现代的开放式钢结构、木作和涂料组成的顶棚系统所取代。

进入到正门,正对面的是博物馆的中央大厅,中央大厅是博物馆的核心,位于入口的前庭与博物馆花园之间。大厅为八角形,它的设计理念是对传统的苏州建筑和中国建筑要素中所常用的几何形状进行转变后所做的重新的诠释,它是所有参观者的导向并为去博物馆所有展区提供通道。大厅内设一个人造瀑布,整体造型贴合墙面,给人大气之感;水声潺潺中又很好地从听觉效果上让游客切实体会到自己置身于江南水乡之中。瀑布之下的水池中,更是有锦鲤嬉戏,一派生机盎然之感。馆内采用的特别角度的金属遮阳片和怀旧的木作构架在玻璃屋顶之下被广泛使用,以便控制和过滤进入展区的太阳光线,使室内没有直射光源。此种设计保证了藏品即不会被光线照射,也使得馆内不是全封闭的灯光照明,使游客置身其中不会有刺眼或憋闷的感觉,可以从任何角度都能完美的欣赏藏品,而不会被光线所干扰。同时也保证了在夏天不会因为阳光直射造成的过高温度而导致发生消防灾害。馆内地面整体采用青色石板铺设,台阶采用双侧上卷的整块大青石板,显示出大气和精巧,馆内走廊皆有小窗,映衬外部景致,或竹林掩映或古树参天,无不透露出精致之美。

创新的园艺是新馆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厅北侧贝聿铭设计了一个主庭院和若干小内庭院,布局精巧。其中,最为独到的是中轴线上的北部主庭院,不仅使游客透过大堂玻璃可一睹江南水景特色,而且庭院隔北墙直接衔接拙政园之补园,东侧以连廊连接忠王府,使得新旧园景相互交融,相得益彰。

据说主庭院的设置是最让贝聿铭煞费苦心的。主庭院东、南、西三面由新馆建筑相围,北面与拙政园相邻,大约占新馆面积的1/5空间。这是一座在古典园林元素基础上精心打造出的创意山水园,由铺满鹅卵石的池塘、片石假山、直曲小桥、八角凉亭、竹林等组成,既不同于苏州传统园林,又不脱离中国人文气息和神韵。山水园隔北墙直接衔接拙政园之补园,水景始于北墙西北角,仿佛由拙政园西引水而出,水内养殖锦鲤莲花,更是显出一片生机勃勃;北墙之下为独创的片石假山。当问及为何不采用传统的太湖石时,贝聿铭曾说过,传统假山艺术已无法超过。一辈子创新的大师,不愿步前人的后尘。这种“以壁为纸,以石为绘”,别具一格的山水景观,呈现出清晰的轮廓和剪影效果,从东到西片石逐步增大的设计,更是仿佛给人一种波浪拍击墙面的感觉,仿佛拙政园内的水浪透墙而过,新旧园景笔断意连,巧妙地融为了一体。

庭院后连接忠王府的连廊设计甚为精巧,利用古典园林的景致,配合巧妙的窗口设计,达到了园林建筑中移步换景的大成境界,使游客畅游其间不禁会发出园林景致竟可如此精妙绝伦的赞叹。

篇7:游览苏州博物馆作文

博物馆内收藏了3万多件文物,有史前陶器、玉器;春秋青铜器、玉器;六朝青瓷,五代秘色瓷,还有竹木牙角器,文具,赏玩杂件,民俗小摆设,织绣服饰等。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五代秘色瓷----莲花碗,是由一个碗和下面的托盘组成的。为什么说它是“秘色”?我看了介绍,原来是吴越国钱氏控制了窑厂,命令这些瓷窑专烧供奉用的瓷器,老板姓不能用,所以叫秘色。它装饰的像一朵荷花,大大小小的花瓣连成一片。上的釉很精致,黄中带白,白中带青,处理的非常精精细,很光滑。

我又到了下一个馆,最引人注目的是“真珠舍利宝幢”,这是国宝级文物,也是苏州博物馆珍藏文物之一,是北宋遗物,距今已经有1千多年了。它是用楠木做成的,高122.6厘米,每一个地方都做得很精美。制作者用了很多珍贵材料,还用了10多种特种工艺技法精心制作,巧夺天工,精美绝世,光装饰的珍珠就有3万多颗,体现了苏州工艺美术的繁荣和精美,同时也可见北宋时期吴人高度的审美水准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篇8:苏州博物馆设计分析

建筑作为艺术的一个门类, 也受当地文化的影响。首先, 建筑注重实用性:建筑在个性上不张扬, 在设计手法上将“克己”作为地方建筑的主要特点。建筑整体的气质稳重大方, 设计上追求完美而不是一味追求最新潮, 建筑造型开放但是内敛, 不会用夸张的造型符合语言来寻求视觉的刺激。

其次, 由于地方文化背景讲究人格细腻、讲规矩, 所以建筑形象又具有简洁与精细的显著特征。人们偏爱典雅, 建筑设计风格上着重喜爱端庄小巧的立面, 细部做精细的重要部位点睛式的处理, 厌恶夸张、粗糙、粗放型的震撼方式的表达。

最后, 大部分苏州人非常欣赏自己的传统文化, 以“苏州气质”为荣, 内在具有一种“传统情结”, 哪怕现今的高档别墅, 还是希望能够筑池修园, 秉承一种传统文化的意蕴。

所以地域建筑设计师在传统的熏陶下培养起一种“克己”“简洁与精细”的气质, 凭借对苏州文化的骄傲, 主动引发一种张扬的、内在的、自信的、发自文化本源的“传统情结”, 并将这苏州气质带入建筑中。由著名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 正是按着地方审美气质进行的建筑艺术设计, 非常好地诠释现代建筑与地域文化如何完美地融合。

贝聿铭的祖籍是苏州, 他在苏州度过了童年时光, 苏州文化对他影响至深, 使他不自觉地带有地方文化背景与地方人格, 这使他所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具有以上的特点:建筑的外形和其周围环境能非常自然地融合, 空间处理独具匠心, 建筑讲究用材建筑内部细节精致。新馆与太平天国的忠王府和著名的园林——拙政园、狮子林毗邻, 其中忠王府与其一墙之隔, 遂将忠王府纳入新馆作为出口。

新馆处处体现出吴文化的元素符号, 在传统美学与现代设计之间建立一种关联:新馆参照古城格局布置, 园林庭院与院落交错, 建筑格局与忠王府相一致, 立面按照江南传统民居样式配以粉墙黛瓦;建筑广泛运用新材料要素, 将现代技术应用细部的构建, 并把粉墙、花窗、坡顶等这些江南建筑特色的要素进行重新组合, 建筑、园林、水景三者融汇处理达到整体统一, 体现出空灵淡泊的意境。

通过用现代方法演绎博物馆, 贝聿铭将中国民族精神借助古典园林的立意细微地表现出来。苏州博物馆新馆外观呈几何形, 极具现代感, 新馆的坡顶却与苏州传统民居的坡顶度数相差无几, 这符合人们对于传统图形的习惯认识。从建筑结构看, 坡顶隐含着三角形、正方形、菱形的传统斜坡屋顶的基本图形。材料使用上新馆运用冷峻的混凝土和轻型的钢架构筑墙体, 颜色以黑白相间配以玻璃天棚, 空间虽然封闭但却通透, 折射出深远的禅意, 参观者置身现代气息中, 却仍能感受到东方园林的传统气质, 在建筑中体现中国文化。

江南青白相间的色调已成为苏州城的地域文化色。为了体现出这一标志性特色, 贝聿铭将苏州温和、清淡、俊秀的黑白基调保留下来。虽然新馆使用的是新材料, 但力求与周围民居环境相一致, 墙壁以白色为建筑的主基调, 却在空间转折处用灰色勾勒外形细节, 屋顶使用深灰色的石材, 黑白灰相配清新雅洁大气, 诠释出苏州传统的城市色彩肌理——粉墙黛瓦。贝聿铭这样表现新馆的空间与色彩, 是其对地域性文化的一种理解并融会贯通至抽象出最合适的色彩, 把握住了传统文化的韵味和精神内涵。

“中国古典园林在处理空间关系上有着极为丰富的语汇1。”在新馆中就可以看到这些传统的造景手法。主庭院的水池作为空间意义上的“留白”, 与众多的建筑相对立, 起到新馆的“空心”的作用, 人们只可远观, 不可踏入;窗作为苏州园林中的“眼”, 除了起到采光的基本作用外更是裁剪风景的取景框, 菱形、海棠形、六方式等形式的漏窗非常好地框景, 体现“尺幅窗, 无心画”的意境;在中央庭院中又有借景处理:北部有一处“片石假山”造景, 与传统的假山堆石手法完全不同, 是借毗邻的拙政园的白墙为纸, 按照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章法, 但是用黄灰色的石材为画, 石材色调由黄至灰变化微妙, 用自然肌理来晕染色彩, 堪称园林艺术的一大创新, 意境幽远;园中又有隔景处理:江南人家小桥流水, 新馆通过桥来分割水面, 有直线曲线的石桥通往池中的亭, 通过桥的“隔”, 增添园景深远意境。

“让光线来做设计”是贝氏的名言, 在新馆的设计中, 光与影再次成为了空间的主角。建筑的采光借鉴江南传统民居“老虎天窗”的做法, 但是窗户不开在屋顶旁边而在中央, 并将屋顶做成一个个折角, 经由阳光的照射反射, 整个空间光影交错, 辉煌朦胧。走廊建有通透的天顶, 天顶带有格栅, 阳光透过格栅照入, 形成不断变化的线形光, 如同穿行在古代的竹帘下, 在传统光线符号下又表达着现代的气息。

“新材料, 新技术固然重要, 但对建筑艺术设计来说, 更为重要的则是找到与民族精神相表里的材料特质, 使建筑具有独特的形式与风格2。”贝聿铭在使用现代新材料、新技术的同时, 又着重注意保留传统苏州园林的古雅特点。建筑虽然采用钢化结构, 但用木材为钢结构镶边、包装, 保留了传统文化气息, 使建筑融于当地的环境。建筑色彩沿用苏州传统的粉墙黛瓦, 但是在屋面材料的选取上摒弃传统的青瓦而用花岗岩取而代之, 这种花岗岩产自中国华中地区, 黑色坚硬, 不易开裂, 有效避免了青瓦遇冷易开裂, 需定期更换的不足。

建筑设计关乎文化血脉的传承, 建筑作为文化的载体, 如果没有了文明也仅剩挡风遮雨的实际功能。中国的城市建设及建筑景观设计经过高速地发展和盲目的现代化, 已经迷失了自身城市的个性, 必须要认真思考现代化与地域文化性的关系。苏州博物馆新馆做为苏州的一个标志性建筑, 也为中国建筑的传承与创新提供成功的典范。

注释

11 .王其钧.中国园林图解词典[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上一篇:如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下一篇:学生院长助理工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