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德育教育走进生活

2024-05-26

让德育教育走进生活(通用10篇)

篇1:让德育教育走进生活

让德育走进现实生活,在生活中感受德育

反思传统的德育教育方式,我们往往是抱守着狭隘的课堂教育观,将施教的场所仅仅局限于教室,把课堂教学简单片面地理解为教育行为的全部,学校教育呈现出一种说教式的、十分明显的封闭化趋势。因此,德育教育的成效还不能令人满意。生活的德育要以社会现实生活为基础,以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为途径,以学生的情感体验为中介,以学生日常生活为内容,引导学生学习生活知识和技能,体验生命的意义,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成为热爱生活、言行一致,有责任感和创新意识的新时代小学生。现实生活是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出发点,也是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归宿。学生不断自我完善,就是为了改变自己现实的或未来的生活质量,真正的教育就是帮助学生适应并超越现实的生活,创造未来可能的生活。教师要善于针对学生的生活实际生成新的德育内容。积极探索灵活多变的教育方法,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接受能力和现实生活状况,了解学生的道德基础状况,这样的道德基础是在什么样的现实生活背景下形成的,然后帮助学生确定可行的发展目标,寻找行之有效的自我完善的办法。教师对学生现实生活中的表现要敏感,要敏感于学生的行为,要敏感于学生的生活体验,要敏感于学生的行为变化,真切地把握学生在生活中的尴尬、压力和恐慌,并在这种把握中寻找到学生品德发展的最佳生长点,针对学生的现实生活进行指导,帮助。最后在帮助学生适应生活的同时,理解生活的意义和价值,让学生对生活有更深刻的认识和更高的追求。

思想道德教育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德育,把德育置于一个特殊的崇高地位。在德育教育的方式上,我们的做法是:让德育走进社会,“重在实践、体验过程”,做到 “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校内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广泛开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进感情,获得友谊。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大家和谐共处、互相帮助、互相尊重,互相谅解,从而形成了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我们认为:要使学生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最基本的是通过社会生活的体验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所理解并产生强烈的情感,但这仅用专业知识育人是不够的。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必须使学生获得对“美与丑”、“善与恶”,更加鲜明的辨别力。德育是整个教育的灵魂;是学校教育工作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必须紧扣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不断的注入新鲜血液,才能真正发挥“德育养德”的育人功效。

生活道德教育理念或者说回归生活的理念是品德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也是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人们已经普遍认识到,脱离生活——像道德教育的知识化、理想化、泛政治化、成人化等是造成目前学校道德教育实效差的重要原因,在实际的生活经验、生活过程之外进行道德教育是不可能成功的,新教材的编写就体现了鲜明的生活教育理念。那么,在具体的实践中,中小学教师还有一些不甚明确的问题,比如到底应如何回归生活,回归生活是否意味着完全以生活取代道德教育,回归什么样的生活,还要不要道德知识的传递和道德思维、判断能力的培养、教师的角色应该发生怎样的转变等等。在这里,本文拟结合课改实际尤其是新课程实施中的一些误区,谈谈对以上问题的看法。

一、道德教育回归什么样的生活、怎么回归道德教育到底应回归什么样的生活,是教师在实施新课程中普遍感到困惑的一个问题。对此,我们的回答是:一是要直面真实的生活,让儿童了解生活的真实面貌,不可对生活进行任意涂抹或者掩盖,应该让儿童知道生活中不仅有真善美,还有假恶丑,不仅有欢笑和快乐,还有泪水和痛苦,生活中不仅有种种幸福的体验,还有各种艰难的磨砺;二是要密切结合儿童的生活世界和生活经验,(本

篇2:让德育教育走进生活

老师让学生在一个广阔的天地中,积极自主地探索,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主人。由此可见,让课堂走向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教师和学生在生活化的课堂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我们传授的知识,能使学生产生兴趣,那么,他们就会主动地、兴趣盎然地去领会。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学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我努力地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融入生活的实践活动,让“生活”走进课堂,让课堂走进“生活”,以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把课堂教学本身应该具有的创造空间和拓展世界还给学生。

一、让“生活”走进课堂 教师要充分学习、理解和把握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的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打通数学与生活的无形障碍,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领悟到数学的魅力。

1、教学导入生活化。将学生熟悉的生活问题作为学生活动的切入点,能让学生感到数学来自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兴趣,从而能够引起每一位学生的注意。如在教学《

6、7的 认识》时,我创设了这样的生活场景:马老师经常表扬我们一(2)班的小朋友打扫卫生能干,昨天赵老师给我们班的小朋友照了一张相,请小朋友们数一数照片中有几个人在打扫教室。又如:教学“认识立体图形”一课,我是这样导入的:今天赵老师带来了很多种不同的物体,由于忙没来得及整理,请小朋友们根据不同的形状帮老师整理一下。只要 做个有心人,简简单单的生活场景就能把学生带入一节课,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而且整节课的学习热情始终是高涨的。

2、例题教学生活化。在这两个月下来,我发现当孩子察觉到学习内容与他自己有关时,就会全身心投入,意义学习才会发生,这时,儿童不仅学习的速度大大加快,而且会产生自觉主动的学习行为。反之,孩子对所要学习和掌握的内容不可能完全理解。这一点我觉得我还做得不够到位。例题也是教材的一部分,所以在以后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应该有个更深入的思考了。

3、练习设计生活化。教材中有些习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很贴近,但是有些习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隔较远,教学中难以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因此,我在有些练习环节中做了适当的改变,引进相关的生活问题,以加深理解新知,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的能力,再次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我们生活的联系。

二、让课堂走进“生活” 学以致用,是数学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也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优越,但是生活能力低下,出现知识与能力脱节的现象。因此,我总是引导孩子领悟“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如:在教学《

6、7的认识》中,学生能够根据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物,用基数很容易的就能够表示出来;又可以根据生活中的先后顺序,把序数也一一表示出来。譬如:我们家有6口人;在上次单元测试中,周耿平小朋友是我们班第一名,而我是第七名等等。

2、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如果我们把孩子所学的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或许孩子对模糊的知识会更直观化、系统化、形象化。如:在教学《立体图形的认识》时,我让孩子自己找找生活中的这些立体图形,电冰箱是长方体的,篮球是球形的,钢笔墨水盒是正方体的……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重视孩子把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让孩子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的价值,我们数学教师可以让“生活”走进课堂,让课堂走进“生活”。

篇3:让德育教育走进生活

戚教授又一次莅临学校, 做了“教学的关键环节和微技能”的专题讲座。区教育局局长赵建华、副局长刘红丽、基础教育科科长孟丽英, 陈相学校全体教师以及“第三学区”学校领导, 共计200 余人聆听了此次讲座。

戚教授围绕主题从教学的基本时间结构, 梳理了教学时间节点;以如何把握教学的基本环节流程为切入点, 列举了五种影响教学成效的关键行为;解读了教学工作中普遍关注且易引起困惑的问题。

篇4:让生活走进课堂,让教育点亮生活

一、第一次课堂实录及实施效果

平时在上音乐活动时,一线教师都会想到这样的思路:游戏导入—学习歌词—图谱学唱—练唱歌曲—延伸活动。所以在第一次施教时,我设计的“卷炮仗”活动方案如下:

(一)活动目标:1.学唱歌曲,在“卷炮仗”时能随音乐配合不同舞步协调、自然地行进。2.迁移对螺旋形的认识理解,会与同伴合作走螺旋队形。3.知道游戏时遵守规则,可以使自己和大家都很愉快地做游戏。

(二)活动准备:1.毛巾一条、黑板一块、粉笔。2.看过幼儿用书《卷炮仗》,有螺旋形走的经验。

(三)活动过程:1.引导幼儿探索螺旋队形的走法。(1)出示毛巾,回忆《卷炮仗》的画面,探索如何把一条毛巾卷成筒状;(2)幼儿分组探索卷炮仗的队形。2.幼儿学习做游戏:(1)教师交代游戏内容和规则;(2)教师边唱乐曲边组织幼儿完整地玩游戏“卷炮仗”。3.幼儿学唱歌曲《卷炮仗》。4.教师和幼儿共同创编舞步组合。5.幼儿完整地边唱边做游戏:(1)教师组织幼儿用创编好的舞步组合来玩游戏;(2)幼儿集体游戏1~2次。

活动结束后,教师通过观察大舞台中幼儿对歌曲的掌握情况,对比目标的实现度。“目标1”实现度不高,特别是随着螺旋形越来越紧,开始出现个别幼儿走得太慢,导致距离大的问题,在最后请幼儿创新舞步时,更是缺乏表现力,不敢做出来。“目标2”实现度比较高,100%的孩子都很愿意参与这个卷炮仗的游戏,在游戏过程中能想出不同的卷炮仗的动作,愿意在集体面前展现自己,但教师要求孩子游戏时唱出歌曲,到最后只有3名幼儿能完全做到,其他幼儿光顾着游戏,唱都不唱。“目标3”实现度一般,在教师的提醒下基本都能遵守游戏规则。

这首看似简单的歌曲其实充满对幼儿想象力、表现力及日常生活经验的挑战,如幼儿没有走过卷炮仗的队形,这是需要孩子与同伴相互配合才能完成的,幼儿如果缺乏合作能力,不能掌握卷炮仗的要领:控制行进时与同伴的前后距离,怎么能将炮仗卷得紧又紧?又怎么能在歌曲最后完美的呈现这个造型呢?如果教师在平时不注意提供给幼儿表现自己的舞台,幼儿肯定会因为缺乏表演经验而出现怯场,甚至不知道怎么表现的情况,又怎么要求幼儿自己创编动作呢?

所以根据教案的目标设定、幼儿的实际表现,我认为有必要结合孩子的生活进行渗透,多给孩子机会学习队形,创造条件让孩子自己跟着音乐创编动作。通过生活中循序渐进的学习,在潜移默化中降低幼儿的学习难度,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兴趣。

二、第二次课堂实录及实施效果

根据幼儿的学习情况及对歌曲内容的分析,我们对原来的教案进行了改进,形成了第二个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标:1.学唱歌曲,在游戏时能一边唱歌一边学习控制行进走时的空间距离。2.迁移对螺旋形的认识理解,会与同伴合作走螺旋队形。3.知道游戏时遵守规则,愿意与同伴商量如何改进游戏。

(二)活动准备:1.白纸、记号笔、图谱。2.幼儿已经学会“卷白菜”队形。3.和幼儿复习已经学过的舞步,如跨并步、接踵步等。

(三)活动过程:1.回忆“卷白菜”时螺旋队形的走法,尝试用身体动作来演示卷炮仗。2.出示图谱,幼儿学唱歌曲《卷炮仗》。3.学习“卷炮仗”游戏:(1)按现实生活经验景象讨论,制定与炮仗的燃放、爆竹情节相符的游戏内容和规则;(2)交代游戏规则;(3)合乐游戏,遇到问题及时停下来给予适当的指导。4.完整游戏:(1)集体玩游戏,要求:边唱边玩;(2)增加难度:卷两个炮仗。5.教师启发幼儿共同创编舞步组合:教师引导幼儿用集体讨论的方法为音乐创编舞步。

(四)活动延伸:幼儿创编不同的舞步,替换原有的舞步进行游戏。另外还可以增加“追、捉人”的游戏成分,让点炮仗的人抓纸片,激发幼儿兴趣。

活动结束后,教师再次进行目标实现度的调查,“目标”1实现100%,“目标2”实现90%,“目标3”实现90%。在接下的日子里,孩子们经常在班级里的大舞台中演唱这首歌曲,当大家都想来做点炮仗的人时,孩子们会通过商量或轮流或用石头剪刀布的方式选出一个或几个人,大家都比一比谁做的动作最好看,然后在游戏讲评的时候获得“最佳表演奖”,特别开心。

三、对两份活动方案的比较及思考

(一)经验的“贫与富”:在生活经验中提取与课堂相关的内容。《卷炮仗》是一个非常好玩的音乐游戏,在这个活动中,主要让幼儿学习控制行进走,在“卷炮仗”的时候,随音乐配合不同的舞步协调、自然地进行,并且会与同伴合作走螺旋形。教师结合幼儿生活中放炮仗的事情,设计动作,幼儿能很快进入状态,并且创编出很多不同的“卷”的动作、“跑”的动作。

(二)情境的“多与少”:让自己置身于真实的游戏情境中内化歌曲。教师在活动开始,将后半段难点前置,带领幼儿边走螺旋形,边按照节奏念歌词,幼儿结合图谱能很快记住歌词。这时教师在学唱的基础来进行卷炮仗的游戏,幼儿一下子就接受,特别是最后点炮仗,大家一起发出“啪”的声音,氛围热烈。

篇5:让数学回归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

达玉才

数学生活化是新课堂理念的具体化,它要求数学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实际出发,提供学习的探索材料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容易唤起学生的研究兴趣和探索欲望。那么,在学生的知识形成发展过程中,如何使数学教学生活化更具有活力,更加有效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就此谈几点认识。

一、精选生活素材,构建数学意义。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提出“现实原则”,即数学教学要源于现实,扎根现实。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与人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数学中,教学要善于依据数学内容,去捕捉“生活现实”,精选“生活素材”。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提供充分的数学事实,使他们通过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经历生活情境“数学化”的过程,借助生活中的原型构建数学意义,从而真正地获取知识。

例如,红彤彤的糖葫芦学生买过吃过,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这一熟悉的生活经历,作为学习有余数的除法的素材。在学习小组里,每人领一袋(10粒),分别按每串是2粒、3粒、4粒等情形动手串糖葫芦。同样是10粒,由于串法不同,出现有的正好串成几串,有的还余几粒等现象,由此导出有余数的除法,揭示“余数”的本质特征,帮助学生建立数学认知结构。通过选取“串糖葫芦”这一生活素材来构建“有余数的除法”的数学意义,学生感到现实、亲切,有助于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等多方面也得到一步的发展。

二激活生活经验,学会数学思考。

数学思考是一种心智技能活动,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内在隐性活动。对小学生而言,往往在生活中形成的常识,经验是他们理解,掌握基本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学会数学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尽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三、设计生活情景,培养应用意识。

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课程标准》的重要目标之

一。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要让学生参与一定的含有数学问题的实际活动,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索中应用数学,切实提高数学素质。教师要根据数学内容结合校情,班情设计生活情景,开展实际活动。

篇6:让生活走进课堂

情感,是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主动认知和心理活动高度发展的必要条件,情感被激发,能促进意志的发展,推动学生更加勇敢、自信、主动地去学习,不断获得成功。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因素是学生接受信息的阀门,积极的情感是学生认识活动的“能源”和“发动机”。教育家赞可夫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方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产生教学合力, 是把生活与语文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有效措施之一。

(一)学生与教者之间的情感共鸣。

在学生与教师的生活中,有着或多或少的相似或相近的感受。这些感受可能是对生活的零碎体验,可能是生活中的不起眼的点滴心得,可能是一现即逝的、而且永远不会再有、但可以回味的一种心灵感悟,也可能是经常出现的情感体验。如果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这一感悟找到与学生感情共鸣的基点,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对教学的效果来说应该是可想而知的。因为在教师与学生找到情感共鸣的时候,最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此种状态下,可以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语文知识,还可以有更多的人生馈言。让语文教学的课堂不只学语文,而是敞开心扉,用“心”和学生对话,用“心”和学生交谈,让“心”与“心”之间的碰撞,激起学习的火花。如在执教《小镇的早晨》第三自然段时,紧紧抓住“紧张”一词做开了文章:

师:生活中有过紧张的感觉吗?

生:有过,当我上学要迟到的时候,心里很着急,很紧张。

生:在很多人面前发言的时候很紧张。

生:我也有过,当我犯了错误的时候,就紧张。

生:有过啊,刚才那刘星宇说的就是,考试之前是紧张的感觉,我有过。

师:老师以前在考试之前也有紧张的感觉,而且有时候还是非常非常紧张。这是很正常的,每个人在考试之前都会紧张的,不用怕。犯了错误有些紧张也很正常的,知道自己错了,只要改过来就行了。老师记得刚做教师的时候,第一次上课还说错了话呢!那也是因为紧张的原因。……

讲到这里,听课的学生在下面“交头接耳”了,有的还在偷偷地笑。我想,如果下次再考试的时候,那些紧张的同学一定会不再紧张了吧?

(二)学生与教材之间的情感共鸣

教材编排的.内容是与学生的生活非常贴近的。教材中对许多内容的描述其实就是学生生活中的一个剪影,一个不经意间从眼前滑过的生活画面。只是我们不是有心人,没有能像作者一样,用自己的笔把它记录下来而已。在学习这些课文时,这些画面又会很自然地在学生的脑海中重现。这时,能利用这一瞬间抓住学生与教材之间的共鸣,对学生的情感、价值观的培养、语文素养的形成是非常有帮助的。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可以让学生体验到生活的乐趣,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主人翁”的感觉。还用《小镇的早晨》的一个教学片断为例:

师:选择这一节中你最喜欢的语句读一读,体会一下小镇的热闹吧。谁读一读你选择的部分。

生:“路不宽,人很多,沿街……第一批顾客。”

师:还有谁想读一读你选择的部分?

生:我也是选择的这一部分。

师:好的。那你也读一读吧。

生:“路不宽,人很多,沿街……第一批顾客。”

师:还有谁想读?

生:我也选择的这一段。

师:也选择的这一部分啊,那也读一读吧。

生:……

师:选择这一部分的同学多吗?举手给老师看看。

(有一大半的学生)

师:为什么你们都喜欢这一部分啊?

生:我读了这一部分,就好像自己和妈妈去买菜时一样,真的很热闹。

生:我也去买过菜,就像书上说的这样。

师:这作者就好像和我们在一起,写的就是我们的生活。真是太“厉害”了!

正是这样与学生生活贴近的描述,与学生的认知相近,产生情感共鸣,激起学生内心学习的情趣,所以学生很喜欢读这一部分,让学习成了快乐,让学习成为生活,让学习成为享受。如果有一天,学生和他的家人再去菜市场买菜时,一定会想起作者这么生动有趣的描述,说不准还会情不自禁地背诵出来呢。

(三)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共鸣

学生之间有着永远说不完的话题。他们可以谈天说地,可以天南海北,可以东拉西扯,可以……原因何在?因为他们是同龄人,有着共同的情感体验。传统的语文教学没有顾及到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感受,只是把学生引导到老师早已设定好的“圈子”,是教师对教材的再体验,是重复教师对教材的解读。所以,一堂课结束,学生学得更累,教师教得也不轻松。如果在语文学习的课堂上,能够让学生互相交流自己学习的感受,相信学生们一定会更喜欢上语文课,更喜欢学习语文。在教学《快手刘》时,让学生谈谈读了课文的感受。孩子们用自己的思想,从他们的角度,用他们的眼睛,解读课文。一个学习小组是这样交流他们学习后的感想的:

生1:快手刘如果是在我们学校周围,我一定会天天去看他变魔术。

生2:我会拜他为师,学会这个戏法,我就可以变给别人看,那多神气啊!

生3:快手刘真“精”,用变“小碗扣球”的戏法来吸引人买他的糖吃,真会做生意。

生4:他也该再学几种其它的魔术了,要不,天天去看的都是这个戏法,会觉得没意思的,他的糖也就很难卖了。

生5:他可以用送奖品的方法来卖他的糖。那北边的那个小商店就是这样做的,昨天我买笔的时候,还送给我一个贴画。

生6:我上次买笔记本的时候他送给我的是一个玩具小汽车,回去玩了一会就“咔嚓”了。

生2:反正是送给你的,你又没有花钱。

生5:我的贴画可不会坏啊。

……

学生的交流并没有触及到教师想要学生掌握的内容:多练、熟能生巧。但这些是学生的心里想说的,是他们生活中有过的体验。其中也不乏一些新鲜、有趣、独特的见解。看,那位学生建议“快手刘”要多学几种变戏法的本领,要懂得创新,这不正是我们祖国、我们民族需要的精神吗?语文的工具性在这里得到了很充分的体现。

二、善用教材,让教材走进生活

如何让生活走进语文教学的课堂,让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实现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这依赖于教师对教材的理解。

(一)传统考评制度给教学带来的误区

传统语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教材的讲解,增加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在功利主义的侵袭和应试教育的挤压下,形成了“以本为本”教学思想,禁锢了教者的思想,不敢超越教材,教材成为教学的依赖。不管是有用的,还是没用的,只要有可能成为考核学生学习成绩的,都灌输给学生。相反,那些很具有实用价值、有助于学生能力培养、但不可能在考试时遇到、无法用分值来衡量教学效果的内容则成为选学内容,抑或不讲,抑或略讲。这与《新课标》的指导思想大相径庭。

(二)善用教材,不依赖教材

教材是教师所传授知识的载体,是我们教学素材的参考依据,是学生学习知识的理论平台,是教育科研人员以及教学一线的工作人员根据儿童身心特点、凭借自己多年教学积淀的经验编写而成,有着很强的科学性、思想性、知识的系统性。所以,教材在教学中的主" 导地位和指导作用是举足轻重的。但是,我们在教学中不能依赖于教材,被教材的编排思想和内容束缚住手脚。我们应该结合实际,合理组合教材、运用教材,让教材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

(1) 教材是生活的再现

教材中编写的大部分内容都是贴近学生生活的,具有大量的具体形象的、带有个人情感和主观色彩的内容,是平时的生活场景经过作者的笔,利用文字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是情感的再体验,意识的再强化。其意义在于把已有的认知、体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然后再付诸实践的过程,从而达到语言训练的目的,“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提供基本保障和基础。因此,课堂教学中对教材的理解和运用,应该让它成为生活的再现,把学生带进生活的意境。著名教育家、特级教师、情境教育的提出者李吉林老师提出的情境教学法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和实践依据,根据教材创设一个适合学生学习的情境,把学生带进教材,让他们融入其中,与教材同喜同悲、同欢同乐。让枯燥无味的语言文字的训练寓寄在生动具体的生活场景中,让教材的思想、意识、价值观随着情感的迁移过程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2) 生活是教材的延伸

教材只为学生提供学习知识的平台,但知识的渊博不仅仅与此。生活是一个庞大的知识宝库。教材只是语文教学的介质,不是语文课程的全部内容,应该把教材看成是一种有待于师生共同开发、构建的学习资源,师生应该利用各自的生活实践,共同合作,共同创造性地加以运用,每堂课应该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和智慧的综合生成过程。下雨了,有些学生老是往窗外看,老师让学生到室外去“疯”,不过,有个“条件”:得带着任务,用心去观察。同班老师的小孩没人带,课间跑到教室找妈妈,快上课了,小孩赖着不肯走,教师索性让学生写观察作文《小妹妹来到我们班》。班主任在班上放了一本本子,取名《心灵网吧》,让学生们按照网络规则,用网名来写公开的悄悄话,老师叫“大江东流”,学生们则是“小酷妹”、“小侦探”……把许多不便言说的东西,都写在本子上。教师把生活中可以帮助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的片断、场景、细节,充分加以运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语文实践活动,强调学生自主的、积极的、多样的、充分的参与,使语文学习真正成为一种生命活力。

(3)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篇7:让科学走进生活

学,就像一只钻头,去开掘知识的深井;问,就像一把钥匙,去启开疑团的大门。生活就这样不断的在学与问中漫过。

当从与中国一衣带水的日本传来核电站发生事故的消息时,中国的众多国民诚惶诚恐,甚至引发“哄抢”事件。人们面对自己并不了解的灾难的第一姿态竟是惊慌失措。可当我们真正了解科学知识时却发现其实我们并不需要紧张,这次核事故给我们带来的影响并不需我们国民做出这么强烈的反应。且退一步讲,就算这次事故对我们有所影响,那我们应该做的也不是这些毫无作用的惊慌。我们需要的是拥有保护自己的武器——科学知识。

正如罗蒙诺索夫所说的:“科学给青年人以营养,给老人以慰藉,她让幸福的生活锦上添花,她在你不幸的时候保护着你。”如果我们能够更深地了解科学文化知识,能够让更多的人去学习科学知识,那么悲剧是不是会减少呢?1979年3月28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三里岛核电站泄漏就是一个令人痛心的例子。如果人们对科学知识的了解更为深刻,没有做出错误的判断的话,相信后果会大不一样的。若不是操作人员没有发现核反应堆内缺水而停止了注水操作,1986年4月29日的切尔诺贝利4号石墨沸水反应堆发生爆炸的历史将不会存在。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要从历史中吸取教训,从中学习、探索,完善我们的科学技术。普及科学知识,让科学走进生活将会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我们要让科学像春风一样,吹进千家万户,给人们带去幸福,在灾难时助人们脱离险境。只有这样才不会湮没科学本身的价值。而当今高等学校成为科教兴国的强大主力军,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更要义不容辞地担起这个重任。我们要以青年的敏感和独创精神与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相结合,建造出辉煌的科学宫殿。我们要拓展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知识,勤学多问,并将自身所学传授给他人,推广科学知识。因为科学能让人免于愚昧,免于不必要的灾难。

日本此次核泄漏再次引人深思两个问题:第一,预防不仅要根据以前的经验更要遥想到未来的局势。正是由于日本没有遥想到他们国家会发生9级的地震,致使他们核电站的紧急应急设备被海啸冲毁,是反应堆无法正常降温,才会造成这无法弥补的灾难。第二,增强国民的科学文化知识是避免盲从的有效手段。如果国民能够了解科学知识,知道辐射原本无处不在、知道这次事故对我们没多大伤害的话,就不会对这次事故反应过于强烈了。

篇8:让数学教育走进幼儿生活

第一, 教师不同程度地利用幼儿日常生活中含有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经验, 使之为教学服务, 使幼儿能更好地理解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如:我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 认真注意观察, 发现幼儿一日活动中有利幼儿数学发展的因素、情景时便进行随机教育, 其结果是幼儿容易理解其中的数学概念。又如, 孩子们发现球是圆的, 楼房由长方形和正方形组成, 幼儿园的玩具形状、颜色、大小不同, 活动室里的物品有多有少, 整理玩具时可按形状、颜色分类, 散步时可说说花草的形状、颜色, 户外活动可说说自己的所处位置, 进餐时将碗、筷和勺一一对应, 上下楼梯时数一数阶梯等等。幼儿在轻松自然的情景中获得到了数学知识和经验, 增强了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第二, 有目的、有计划地为幼儿创设出真实、自然的生活情景, 将数学目的渗透其中, 这种情景将数学的计划性、目的性与幼儿生活融为一体, 幼儿在不知不觉中进行学习。如什么时间上幼儿园?什么时间离园?玩具怎么归类?食品怎么分发?家里谁个子最高?班里清点人数有多少同伴没上幼儿园?怎么排队?等等。在生活中让幼儿时时能捕捉到数学的影子, 幼儿对数学感知是建立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之上。

数学来源于生活实践, 幼儿的思维是感性的、具体的, 只有应用于生活的数学教育内容才能使他们真正体会到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 了解数学的价值, 增进对数学的理解, 学会用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因此, 在教学实践中, 我仅仅围绕把生活中的数学引进课堂, 构建生活化数学课堂, 让一日生活充满数学教学。

1为幼儿选好感兴趣的材料

这样不仅能让幼儿明确数学源于生活本质, 而且还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例如, 我教幼儿分解时, 可选用幼儿平时吃的小餐, 如:苹果、桃子等一些孩子爱吃的经常吃的水果, 或者是画一些幼儿喜欢的小动物, 让孩子自己去发去分水果, 去摆放小动物, 孩子不但用最快的速度掌握, 而且, 会记忆深刻不易忘记, 在数学加减计算时, 我会让幼儿通过吃点心的数量, 班里小朋友的数量, 以及数雪糕棒等形式来完成, 这样幼儿不但理解的透, 而且, 还会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从而对数学有一种亲切感, 同时也激发了幼儿积极探索的兴趣。

2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题材

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幼儿年龄偏小, 有时很难体现。因此就地取材, 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题材, 充实教材, 以增进幼儿的学习兴趣, 成为我们数学教学的工作重点。如:在学认识圆柱体及球体时, 我便充分地利用班中自然角的球星玩具, 幼儿平时爱玩的乒乓球, 玩具蓝球, 手拍球等来认识球体与于圆形的不同。圆柱体的材料就跟多了, 如幼儿平时使用的卫生纸卷、幼儿喝水用的杯子、水桶、消防灭火器、花盆等。幼儿的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 他们这时也举出了好多圆柱体, 如:教师的杯子, 矿泉水瓶, 种植角的饮料瓶, 暖气管道等。很快幼儿就掌握并了解了本课内容。

3创设一些和数学教学有关的情景活动

创设情境, 解决问题, 幼儿缺乏运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法去观察、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所以, 我们教师有意识的创设一些情景活动, 让幼儿解决现实生活的成功和乐趣。如:在学习认知人民币, 并简单的利用人民币买东西时, 幼儿书中有配套的人民币数量, 因此, 在实物人民币1元、2元、5元的基础上, 我让每个幼儿用剪子剪下配套教材人民币, 自己随意取需要的数量, 来买我的饮料, 你应拿出哪几张, 卖几杯, 油而一个个都很努力, 都很投入, 剪出自己所需要钱数, 让幼儿在生活空间中学习, 生活实践中感知, 并体验成功的喜悦。

篇9:让品德教育真正走进生活

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因此,在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从生活实际着手,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的行动,使品德教育离孩子“近一点”“小一点”“实一点”,使品德教育真正走进生活。

一、靠近生活——创设教学情境,主动体验情感

在教学中教师创设各种情境,引导学生由被动到主动,由接受性到创造性地对教学情境进行体验,并且在体验中学会避免、战胜和转化消极的情境和错误的认识,发展、享受和利用积极的情感与正确的认识,使学生充分感受蕴藏于这种教学活动中的欢乐与幸福的同时,达到促进其主体性充分、自由地发展的目的的教育实践活动。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在未达到的既定目标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儿童的情感易于被激发,且儿童一旦有情感参与,他们的体验会更生动、更丰富、更深刻”。因此,品德课上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有情感色彩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走向他们自己真实的生活世界,体验真实的情感。以学生情,以情促行。

在教学实践中要利用角色扮演、讲故事、做游戏等方式来创设教学情境,通过情感体验,促进学生道德意识的内化。

例如《在餐桌上》,让学生明辨了在餐桌上什么是文明的行为,什么是不文明的行为后,让学生用表演的形式把就餐的文明行为表现出来。陶行知曾说过:“非得给学生机会训练其道德行为不可。”“小表演”这一训练一下子将学生带入了平时的生活情境中,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因为它符合道德行为必须加以训练的规律。再如《拉拉手交朋友》,教材只提供了一幅师生共同游戏的情景图和歌曲《找朋友》,教学时可拓宽思路,组织学生室外唱游,做“找朋友”“丢手绢”等多种学生喜爱的游戏,让学生体验与同学、老师在一起的和谐、愉悦,培养其与人交往、主动交友的意愿与情感,初步塑造健康的人格与生活情趣。

二、细化生活——抓住生活细节,深入感受体验

过去的思想品德课以树立榜样的力量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则以故事为载体,以正面教育为基本方式,过分强调品德教育的认知要求,过分关注教材,对学生进行大道理的说教,因而忽视了低年级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最显著的变化是课程目标发生了根本改变。由过去单纯强调知识和技能转向同时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此,新课程标准不仅对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提出了要求,同时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也提出了目标要求。教学实践中,必须让学生用心去经历,用心去体验,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体验人生的美好艰辛,体验他人的奋斗与幸福……从而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让儿童的心灵变得敏感起来,细腻起来。

例如,《我是家中小成员》的一个案例,教者组织了一个“小鬼当家”的活动,让学生在家长从旁指导下当一天家,从早晨买菜起,安排好家里一天的生活,洗洗碗筷,收拾收拾房间。当然,如果只选择一两件也行,如跟父母去买菜、洗衣服、打扫卫生等。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交流感受,再想想自己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最需要什么。有的说:“在择菜时最需要帮忙。”有的说:“在感到累的时候需要歇一歇。”教者就说:“是啊,你们的爸爸妈妈也和你们一样,最需要这些,请你把自己最需要的送给你的爸爸妈妈。”这种情感就是最真挚的、发自内心的。

三、夯实生活——实际参与活动,内化道德品质

真理是在实践中才能体验其价值和科学性的。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是否能得到广泛的认同,这是儿童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因此我們的品德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怎么做。而是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什么评价?从而在生活中真正树立自己正确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马卡连柯说过:“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间,有一条小小的鸿沟,需要用实践把这条鸿沟填满。”可见,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及丰富的社会生活知识,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才能逐渐形成。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后也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间架设一条无形的桥梁。在每学完一课后,抓好课后实践,切实增强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让品德教育在实践中提升,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健康成长。

例如学习《在爸爸妈妈关心下成长》后,组织好学生的课后延伸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为父母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在实践中感受父母关爱的幸福,懂得从小处学会关心、体贴父母。但有时候学生的一些认识在生活中也会遭受挫折,例如,品德课上了解了花草树木给人类带来的作用,认识到了爱护花草树木的重要性。可在现实社会中常常会遇到一些人随手摘花、践踏草坪、攀折树枝等不良行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校教育,我们必须正视这种社会现实,引导学生树立自己的是非观念,按自己的是非观念去实践一下,你有何感受?人们对你有何评价?学生就有可能从人们积极的评价中、自己愉悦的情感体验中获得正确的认识,建构起自己的内心道德标准。

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这是品德与生活课程最显著的特点。

总之,生活世界是五彩缤纷的,只有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无边无际的生活世界中,把道德寓于儿童的生活中,使良好的品德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中形成,才能真正达到品德教育的目的,才能使品德教育课程真正成为一门学生喜爱的、可信的生活课程,才能教育出一批批健康成长的孩子。

篇10:让作文走进生活

——多种途径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研究

语文组高淑松

【摘要】“文以载道”是古人提出的艺术命题,在当今,我们可以理解为文章是用来传达道理、承载思想、表达情感的。而现在的作文教学让很多老师发愁,大多数学生对写作文完全没有感觉,总有一种“言之无物”“下笔空洞”的应付之嫌。根据调研结果,我们发现原因是学生缺乏兴趣,没有生活感悟,何以传达思想?生活与作文本来就应该紧密相连的,本文以突破作文教学难点为目的,联系生活,以“作文”为教学载体,以表达与交流为操作平台,以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

为教学起点,构建具有特色的作文教学模式,切实提高作文教学效率。

【关键词】 作文兴趣多种途径

我们的小课题组已经成立半年多了,经过半年的研究和实践,我们的课题已经有了一些小小的收获,现在将以研究论文的形式提交。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们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学生作文兴趣,使学生喜欢作文,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感到有东西可写,有一种想表达的强烈愿望,从而在不断地写作实践中掌握写作技巧,感悟写作真谛,提高写作水平。

我们的基本做法是:改变以往作文教学中写作指导与作文讲评相结合的单调性,通过各种途径,如美文共赏法、借鉴法、补白法等,从兴趣出发,去诱发学生的写作愿望,激励他们积极主动,心情愉快

地去思考,去表达,去倾听。使写作教学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也采用改变作文评价等手段鼓励学生大胆进行表达与交流。

我们采用的教材是课本与自编作文题目相结合,不打乱现有教材体系中表达与交流部分的教学,遵循正常教学秩序的前提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指导形式多样化单调的给材料作文训练,狭窄的训练空间,使作文教学不知不觉陷入了一种贫困的深渊。传统单一的作文指导课,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习作的兴趣,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我们采取了如下作文指导:

1、梯度训练——仿写法所谓仿写是指在形式、思路、语言表达等方面有相仿之处,而在具体的语言运用方面又有创新的习作训练。习作仿写可以从句子仿写,片段仿写,到全文仿写,形成阶梯度。句子仿写: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让学生运用消化,使学生从自己的写作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提高写作的兴趣,激发写……

2、、片断训练所谓的片段训练就是课堂上,就教材的某一方面,就某一事情的某一观点学生随意发表言论,训练口头表达的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开放创新的思维训练。比如,“从《苏武牧羊》一诗中看苏武”,你怎么看待陶渊明的“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的思想等等,要求学生口头交流、表述,并形成文字。以片段作文的形式训练学生作文。同时也为日后的大作文积累写作素材。

3随时表达训练————以日记、周记形式进行书面表达,交流感情同时训练学生合理叙述,恰当表达感情。

4兴趣话题自选训练——在给定的几则作文材料中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及话题来作文,小组间互评,推荐佳作,美文共赏,激发学生作文兴趣。

二、以恰到好处的评语激发兴趣,鼓励进步。

学生作文后,我们及时给予肯定。因为每个人都想自己的劳动成果得到他人的肯定,学生更是这样,他们更想得到老师的肯定。教师对学生的作文可以不精批细改,但评语是不可缺少的。不管是眉批还是总批,都要以鼓励为主。这样做,有利于增强他们学好作文的信心。有些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一看到学生的作文简单、语句不通顺或是抄作文,只是在作文纸上随便写一个“阅”字或“中心不突出”“结构混乱”等批语。这样做不但抹杀了他们对作文的兴趣,对失去了信心,还增添了怕写作文的畏惧感。所以我们要用恰到好处的评语激发他们的兴趣。在批改时,我们要用商量的口吻,让学生看后有一种亲切感,易于接受——突出建议性。对作文中存在的问题要提得中肯——强调针对性。对文章的修改提出自己的参考意见——体现指导性。当看到学生作文的精彩之处,教师可作着重号,也可写些批语,如“这段写得非常精彩!”“生动形象”“很有新意”等等。如果哪个部分写得不满意,可以写“如果怎样怎样写就会更好一些”等批语,给学生指出修改的方向,学生也乐于接受。如果是抄袭很多的,可以写上勉励的话:这篇作文的思想性很好……但“仿”的痕迹过于

明显,经过努力,你一定能写出属于自己的好作文。学生在看到那些恰到好处的批语后,不管自己写得好不好,都会有一种舒服感,更激发了他们写好作文的兴趣,增强了自信心。

三、让学生在广阔的生活大舞台中寻找素材培养兴趣。

1、每天课前设置“每日要闻”或者“每日必谈”的形式利用2——3分钟时间完成,让学生利于最短的时间,最少的精力轻松积累最有意义的生活素材。

2、每两周一次运用自习课,将师生共同收集的书报集中起来分给同学们阅读,与书报交朋友,以便从中了解重大事件和反映社会生活的文艺作品,为写作积累素材。

四、以成果展示激发兴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强烈的成就感使人前进的动力会更大,学生更是如此。教师要为学生习作创造展示的机会,共同分享他们的成果,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愉悦。在班中开设“作文展示平台”,让所有学生的习作都有机会在平台中得到展示,满足学生自我表现的心理。被选上的学生喜形于色,深受鼓舞,没有被选上的学生也跃跃欲试。对于那些写得很好的作文,鼓励他们向学校广播站、黑板报、各地报刊杂志投稿,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征文比赛,一旦有学生的习作发表或获奖,老师就在班上大力宣传,表扬。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个人作品收藏,把作品集结成册,积累下来,留下美好的回忆。这些做法,大大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他们也乐此不疲地积极参与。写作对他们来说,再不是一件苦差,而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了。

上一篇:教养的800字作文下一篇:放射防护管理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