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三级 第三章3-1-1培训需求分析

2024-05-27

人力资源管理三级 第三章3-1-1培训需求分析(共3篇)

篇1:人力资源管理三级 第三章3-1-1培训需求分析

0、培训需求分析就是采用科学的方法弄清谁最需要培训、为什么要培训、培训什么等问题,并进行深入探索研究的过程。

1、培训需求分析的作用:(是确定培训目标、设计培训计划、有效地实施培训的前提;是现代培训活动的首要环节;是进行培训评估的基础)

1)有利于找出差距确立培训目标:确认 实际状况 同 理想状况 之间的 差距

2)有利于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3)有利于进行前瞻性预测分析

4)有利于进行培训成本的预算

5)有利于促进企业各方达成共识

2、培训需求分析的内容:

1)培训需求的层次分析:战略层次(外部环境、组织条件、人员变动)

组织层次(组织目标、组织效率、组织资源、组织文化、工作任务)

员工个人层次(员工素质、员工技能、工作态度、工作绩效)

2)培训需求的对象分析: 新员工培训需求分析、在职员工培训需求分析

3)培训需求的阶段分析:目前培训需求分析、未来培训需求分析

3、培训需求分析的实施程序:

1)做好培训前期的准备工作:(1)建立员工背景档案;(2)同各部门人员保持密切联系

(3)向主管领导反映情况;(4)准备培训需求调查

2)制定培训需求调查计划:

(1)培训需求调查工作的行动计划制定;(2)确定培训需求调查工作的目标

(3)选择合适的培训需求调查方法;(4)确定培训需求调查的内容

3)实施培训需求调查工作:

(1)(各职能部门)提出培训需求动议或愿望

(2)调查、申报、汇总需求动议

(3)分析培训需求:A 受训员工的现状;B 受训员工存在的问题;C 受训员工的期望和真实想法。(需要由企业的组织计划部门、相关岗位、相关部门及培训组织管理部门共同协商确定。)

(4)汇总培训需求意见,确认培训需求

4)分析与输出培训需求结果:(1)对培训需求调查信息进行归类、整理

(2)对培训需求进行分析、总结;(3)撰写培训需求分析报告

4、撰写员工培训需求分析报告的主要内容:

1)需求分析事实的背景;2)开展需求分析的目的和性质;3)概述需求分析实施的方法和过程;4)阐明分析结果;5)解释、评论分析结果和提供参考意见;6)附录;7)报告提要。

撰写评估报告的目的在于:对各部门申报、汇总上来的培训动议、培训需求的结果做出解释,并提供评估结论,以最终确定是否需要培训 及 培训什么。

11、培训需求分析模型:

1)循环评估模型;(1)旨在对员工培训需求提供一个连续的反馈,以用来周而复始地评估培训的需要。

(2)每个循环中,都需要从组织整体层面、作业层面和员工个人层面进行分析。

2)全面性任务分析模型:全部可能的任务和所有可能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分析

分以下几个阶段进行:A 计划阶段:包括计划范围的确定和计划团体的任命。B研究阶段。C 任务和技能目录阶段。D 任务和技能分析阶段。E 规划设计阶段。F 执行新的活修正的培训规划阶段。

3)绩效差距分析模型:同全面性任务分析方法相似,但它是一种重点分析方法。

分以下几个环节:A 发现问题阶段。B 预先分析阶段。C 需求分析阶段。

4)前瞻性培训需求分析模型

12、实施培训需求信息调查工作应注意以下问题:

1)了解受训员工的现状;

2)寻找受训员工存在的问题;

3)在调查中,应确定受训员工期望能够达到的培训效果;

4)调查资料收集到以后,我们要仔细分析这些调查资料,从中找出培训需求。

篇2:人力资源管理三级 第三章3-1-1培训需求分析

关键词:人力资源素质,能源消耗,效率,实证分析

一、引言

中国经济20多年的高速发展, 为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做出了巨大贡献, 但是, 发展背后的代价是巨大的, 中国以能源消耗翻一番支持了经济翻两番。因此如何有效节能降耗成为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

对我国能源消耗的问题, 国内学者已做了大量研究, 指出了原因并提出了对策, 但对策大部分都是针对技术、和资本等方面的, 如陈羽年、余齐汉、樊宏等。不可否认, 上述对策都是降低能源消耗的有效措施, 但劳动者的素质却被忽视掉。因此本文从全国的人力资源素质和能源消耗的相关性出发, 作实证性分析。

二、研究方法

(一) 理论框架

1. 人力资源, 是指具备劳动能力的人的总和, 它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 它包含了数量和质量两方面的因素。

人力资源素质是指人力资源的质量因素, 主要包括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健康状况、道德水准等, 它强调的是社会对人力资源的后天培养;另一方面, 不同素质的人力资源与生产资料相结合都会产生一定的产出, 但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在生产资料的利用上是高效率的。本文是从总体上看人力资源素质与能源消耗的关系, 因此, 我们把人力资源素质的差别换算成一定的比例剔除掉。

2. 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分析。

劳动的边际生产率, 是指增加一单位劳动力资源所增加的产量, 即劳动增量带来的生产总值的增量。由于劳动者的素质异质性, 劳动者的边际生产率也不同, 高素质劳动者的边际生产率较高, 从而带来的产出也就比较高。同样的生产资料与不同素质的劳动者相结合对生产增长的贡献差异较大。因此, 我们在谈到降低能源消耗时, 不只要强调提高技术水平, 也要强调利用技术的劳动者的作用。

3. 人力资源素质与能源消耗相关性的理论分析。

劳动力低素质———降低生产资料的利用效率———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增加物质投入———经济增长的低效率制约劳动力素质和物质资料质量的提高———经济再增长又要投入更大数量的人力和物力———能源的高消耗;相反, 劳动力高素质———提高生产资料的利用效率———经济增长为集约性的———经济增长的高效率促进劳动力素质和物质资料质量的提高———经济再增长又反过来促进劳动者素质提高和资源利用效率———能源的低消耗。可见, 劳动者的生产效率与能源消耗具有负相关关系, 而且有可能进入一个恶性的循环, 有必要重视提高人力资源素质对降低能源消耗的促进作用。

(二) 计量经济学理论

建立具体的能源消耗影响因素分析模型时, 首先假定模型及其个变量都符合计量经济学的经典假定, 即同方差、变量之间不相关等。其次, 我们选用双对数函数形式建立方程, 在变量的选择上, 由于只考虑生产者的数据相对困难, 并且对能源来说不知有生产方面, 也有消费的方面, 因此我们选用全国的数据。同时, 考虑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是对能源消费最重要的影响方面, 因此也选取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在以上基础上, 建立回归方程, 利用eviews分析软件进行分析。

(三) 实证分析

本文根据上面的理论分析和计量经济学理论, 建立回归模型。把能源消费定义为因变量, 人力资源素质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定义为两个因变量。假定建立的模型服从计量经济学的假定, 利用计量经济学分析软件eviews进行分析。

首先将收集到的数据输入eviews中, 利用命令做出散点图,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 建立双对数模型的泥和效果最好, 另外, 对数的含义表示变量的变化速度, 是和经济意义检验, 因此我们建立形如:lnY=C+β1x1+β2x2+μ的回归方程。

三、数据来源和处理

(一) 人力资源素质

1. 数据来源。

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统计年鉴》中, 我们收集到我国从1989年到2004年分受教育年限的人力资本存量数值。数据没有缺失值。

2. 数据处理。

受教育水平高低的体现主要是以平均受教育年限为衡量指标的。采用加权平均法, 我们得出下式:人力资本存量= (16×A1+12×A2+9×A3+6×A4) / (16+12+9+6) 。在人力资本存量公式中, A1表示大学专科及以上的人数, A2表示高中文化程度的人数 (包括高中、中等专业学校) , A3表示初中文化程度的人数 (包括初中、职业中学) , A4表示小学文化程度的人数。根据《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06》计算上述数据。

(二) 能源消耗

1. 数据来源。

同上面数据收集一样, 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统计年鉴》中, 我们收集到我国从1989年到2004年能源消耗数值。数据没有缺失值。

2. 现状分析。

能源弹性系数。亦称能源弹性=能源消费增长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主要考察能源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在90年代, 能源的弹性系数大概是0.23, 即能源增长0.23个百分点, 就可以支持一个百分点的GDP;但2003年的弹性系数是1.32, 2004年为1.6。可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 技术进步, 而能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反而下降, 能源消耗严重, 利用率下降。

四、实证分析结果

(一) 模型

根据上面的分析, 确定样本回归方程:对中国1989年至2004年能源消费总量及有关影响 (加权平均的人力资源存量、社会投资) 因素初步建立多元线形回归模型。

利用《中国统计年鉴》我们收集到的数据, 运用OLS方法和Eviews计算得出如下输入结果:

从估计的结果得出, 可决系数R-squared=0.973824, 表明模型在整体上拟合度很好, 对x1, x2的系数T统计量都通过显著检验, 说明他们各自对被解释变量都显著;对模型进行F检验, 5%的显著水平下F值很大概率很小, 故模型整体显著。

对模型进行异方差检验、自相关检验、多重共线性检验, 对模型进行调整。

得到回归方程为:

对模型进行各种检验, 均已通过。

(二) 经济意义检验

从上面的回归模型看, β1=-0.001366, 说明人力资本素质和能源消耗之间是负相关关系, 人力资本素质提高时, 能源消耗降低。β2=0.00002, 说明固定资产投资与能源消耗之间是正相关关系, 固定资产投资增加时, 能源消耗也将增加。上面的分析与传统经济理论相符, 说明, 模型的参数符合经济意义检验。β1=-0.001366, 说明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的情况下, 当人力资本素质增加一单位时, 能源消耗将降低0.001366%;β2=0.00002, 说明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的情况下, 当固定资产投资增加一单位时, 能源消耗将增加0.00002%。

从而, 我们可以知道, 人力资本素质对能源消耗具有比较显著的影响, 提高人力资本素质对降低能源消耗是一条可以采取的措施。

五、结论和建议

1.转变观念。在寻求降低我国能源消耗的措施时, 不仅要强调提高技术水平、调整产业结构, 也要重视提高劳动者素质的作用, 加强培训力度, 在劳动者当中树立节约意识。

2.加大高等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力度。未来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 而人才是需要培养的, 既然提高人力资源素质对降低能源消耗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那么切实提高我国劳动者的素质就势在必行。开展职业培训是促进人力资源素质提高必不可少的措施。

3.通过量化指标对企业和地方政府进行能耗约束。这里可以借鉴国外比较通行的做法, 如政府和企业签订“节能自愿协议”, 企业承诺在一定年限内通过一些具体措施把能耗降低到某一个水平;而政府给签协议的企业一些优惠政策。

4.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实现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这就要求我们提高技术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

5.规范制度建设。要从制度上规范人们的能源节约意识,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惩罚高浪费, 奖励能源节约, 建立良好的能源有效利用环境。

参考文献

[1]温海池.劳动经济学[M].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0, 9ISBN7-310-01404-9

[2]赵卫亚.计量经济学[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3, 8ISBN7-81049-920-3/F.798

[3]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1989, 1990, .2005.

[4]任超, 陈钥.重庆市人力资源素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J].重庆社会科学, 2005, 3.

[5]童勋.人力资本测度方法综述[J].现代管理科学, 2004, 4.

[6]王玉潜.能源消耗强度变动的因素分析方法及其应用[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3, 8.

篇3:人力资源管理三级 第三章3-1-1培训需求分析

随着企业信息化的建设的深入,企业发现自己已经具备了成百上千个应用系统,但企业的员工在抱怨说不能迅速找到所要的数据;企业老总说找不到任何对决策有用的信息;供应商与顾客反应企业对业务的反应太慢等。这时才发现,在各个信息系统实施过程中,由于信息化建设前期缺乏系统性考虑,产生了大量的异构信息,这些信息由于无法有效的共享和交换,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营管理,降低了信息化的效率。企业必须处理好了这个问题,实现企业信息资源的统一管理,充分发挥信息化的效率。

2 统一资源管理的地位

统一资源管理管理在企业信息化中实现着企业的多种信息资源的融合[1]。作为企业信息资源整合的基础和纽带,直接为用户提供标准、方便、高效的基础信息查询方法,同时为各种应用系统共享信息、为统一认证提供支持;为企业员工访问内部资源提供统一的认证管理及系统访问策略管理。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企业信息门户的基础框架,规范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支持后续应用的有效集成[2]。如图1所示。

3 统一资源管理服务设计

在以SOAP/UDDI协议为基础的企业信息门户中,统一资源管理是以一种Web服务的形式出现在整个系统中,下文中从需求到技术选定,然后到设计、分析和部署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3.1 统一资源管理服务的需求特征

(1)数据具有稳定性,每一个单独的记录项随时间改变的可能性较低;

(2)数据信息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信息,因此其被访问利用的频度应当是比较高;

(3)统一资源管理服务中的数据是其它各个信息系统共同需要的信息;

(4)统一资源管理服务需要对各种应用系统提供信息访问服务,因此在任何环境和平台上(如,分布式网络应用环境中、不同的操作系统和应用平台中)都能实现数据访问;

(5)统一资源管理服务应基于标准的协议;应具有开放的应用开发接口;

(6)统一资源管理服务应该提供细粒度的权限控制。

LDAP目录服务正是构建统一资源管理服务的理想技术。

3.2 LDAP协议简介

LDAP的英文全称是Lightweight Directory Access Protocol[3]。它是一个用来访问目录服务,尤其是基于X.500标准的轻型协议。LDAP是基于客户/服务器模式,并运行在TCP/IP协议或者其他面向连接传输服务的应用层协议,这对访问Internet是必须的,比较适合企业的Intranet/Internet使用。

同时,大多数的LDAP服务器都为读密集型的操作进行了专门的优化,当从LDAP服务器中读取数据的时候会比从专门关系型数据库中读取数据快一个数量级。此外,LDAP具有动态同步复制和向客户机返回其他服务器地址的推荐功能,使其更适于分布式环境的应用。

LDAP服务器是通过目录数据库来存储信息提供目录服务的,目录数据库是以目录信息树(Directory Information Tree,DIT)为存储方式的树型存储结构,目录信息树及相关概念构成了LDAP的信息模型。

LDAP的具体信息被存储在被称为条目的数据结构中,条目就是树型结构中的节点。一个条目代表一个现实世界的实体(Entity),条目由属性(Attribute)组成,属性由其属性类型和与该类型相关的若干个值组成。

通过目录服务中的目录对象可以代表管理系统中的组织信息、人员信息以及资源信息等。同时目录服务也提供了命名、描述、查找、访问以及保护这些实体信息一致的方法。

3. 3 LDAP目录树设计

图2以一个典型的企业为例设计了一个LDAP服务目录信息树,在目录信息树的根节点下,设计了企业的Internet域名作为基准的DN,即使企业合并也不需要改变目录结构。在其分支采用“OU=”的形式,OU表示Organizational Unit,在本目录结构中把工作关系,部门信息和类似的数据保存在每个雇员的LDAP条目里,角色和组织的管理应与人员(ou=people )建立起灵活的逻辑对应关系,以便通过映射关系的变化灵活调整企业人员的角色和权限设置[3]。减低因为部门结构改变时,重新组织目录树带来的额外工作。同时各个结点均可嵌套以实现对具体应用系统的模型化。例如,目录树中sales部门又可以嵌套sales开发部、sales服务部等。目录存储的层次结构遵循着“扁平化”的原则,这样的一个分布均匀层次较浅的结构将能提供更好的性能。

3. 4 基于LDAP的统一资源管理的业务功能分析

大型企业中能迁移到目录系统的信息可以包括公司员工信息、组织结构图、客户的联系信息、软件包的配置信息、公用证书和安全密匙、计算机管理需要的信息等。本系统中主要对以下3个方面的功能进行探讨。

(1)组织结构设置和管理。通过基于LDAP的资源管理,快速地建立起企业各分公司、各部门、工作组的管理框架,实现企业物理组织到信息化组织模型的映射,使公司能统一对企业中的机构与多级部门相关信息进行关联配置。另外也能支持临时组织的情况,如:将现有的不同部门的人员组成临时项目小组等。

目录服务系统还需要提供灵活的管理方式,既可以将不同服务器上的组织架构进行集中管理,各级组织又能以独立的方式管理自己的组织架构。通过在组织架构设立多个管理员,分别管理相应授权部分。

(2)用户管理。对于企业中不同类型的用户个人信息进行统一的管理,例如:employees就包含用户账号、密码、真实姓名、电话、地址等属性。并提供这些信息在不同的组织机构中进行定制。

用户管理中的用户注册是必需的功能,目录服务中设立用户验证管理功能,当注册用户提供信息进行注册时,提供组织机构内用户帐号的验证,注册成功后允许用户对自己的密码进行更改。管理员不能查看到用户的密码,但是可以重新设置用户的密码。

用户信息采用分布式的部署,用户管理采用分布式的管理。由不同的目录服务器存储用户信息,顶级系统管理员可以管理整个企业的用户信息、二级管理员可以管理本级范围内的用户信息;同时可以根据系统策略,允许不同的管理员管理多个地区的用户。

(3)企业私有UDDI注册中心。使用新一代分布式网络技术—Web服务技术进行企业应用集成过程中,将原有的应用系统功能组件封装成Web服务,而服务的注册和检索是Web Services技术体系的一个重要功能。统一描述、发现和集成 (UDDI )规范定义了Web Service的发布和发现的方法。充分利用LDAP良好的查询速度和权限控制能力将统一资源管理规划成企业私有的UDDI注册中心,作为UDDI数据的存储系统,提供发现服务、查找服务和绑定服务等操作[4]。

UDDI规范中定义了六种主要信息类型:

(1)商业实体信息:businessEntity元素,表示Web服务提供者所提供服务的XML形式的关键性信息,如服务的名称、产品分类、企业名称等关键性标志。

(2) 商业服务信息:businessService元素,businessService 结构将一系列有关商业流程或分类目录的Web 服务的描述组合到一起。

(3)技术绑定信息:bindingTemplate元素,对于每一个businessService,存在一个或多个Web 服务的技术描述bindingTemplate。这些技术描述包括应用程序连接远程Web 服务并与之通讯所必须的信息。

(4) 元技术信息:tModel元素,每一个bindingTemplate元素都包含一个特殊的元素,该元素包含了一个列表,列表的每个子元素分别是一个调用规范的引用。用来查找、识别实现了给定行为或编程接口的Web 服务。

(5) 关联关系断言:publisherAssertion元素,基于publisherAssertion机制,一个以上的businessEntity元素可以按照某种方式进行互相链接,用来表示一种特定类型的关联关系。

(6)订阅信息:subscription元素,subscription元素帮助UDDI的使用者通过同步请求或通过请求方的注册中心节点产生的异步通知来收到UDDI 注册中心内容中的变化信息。

在LDAP目录服务中定义了对象类,属性定义和限定规则来表示UDDI的6种数据类型的schema文件,通过直接的对应完成Web服务的注册、查找和发布。

3.5 基于LDAP实现统一资源管理的优点

采用基于LDAP实现统一资源管理能带来如下好处:

(1)可以在任何计算机平台上,用很容易获得的而且数目不断增加的LDAP的客户端程序访问LDAP目录。而且也很容易定制应用程序为它加上LDAP的支持。也为企业信息系统的标准化提供了基础。

(2)LDAP服务器可以用“推”或“拉”的方法复制部分或全部数据,也能根据需要使用;ACL(访问控制列表)控制对数据读和写的权限,增加了管理员的控制能力,提高企业网络信息的安全性。

(3)通过LDAP目录服务,采用集中管理的手段,将用户信息、组织机构信息、资源信息进行统一,便于管理员进行一致的管理。

(4)LDAP目录服务与操作系统、VPN、数字证书等提供的安全机制结合起来能够有效地保护用户信息。在LDAP基础上实现的SSO服务,减少用户输入密码的次数,从而减少密码泄漏的可能性。

3.6 统一资源管理服务的部署

根据企业规模和信息化建设的需要,LDAP信息库可以采用分布式目录管理结构,在公司总部和各层下属机构设置目录管理服务器[5]。如图3所示的2层分支机构为例进行解释。

企业总部拥有高性能的主目录服务器,保存着企业所有核心信息,也提供企业总部的LDAP服务,各主目录服务器之间通过各种复制策略实现数据的分布存储与共享。按地域或者分公司的不同部署多个从目录服务器,每个从目录服务器被配置为保存当地的数据。利用这种部署,本地的大部分数据请求都位于本地机群中,具有高效的访问性能。同时提供多个管理员的角色,不仅能集中管理也能分别管理相应授权部分的组织架构。

4 结束语

本文对企业应用集成平台的统一资源管理服务进行了分析和设计,提出了基于LDAP构建统一资源管理服务,并由它提供用户管理、组织管理和企业私有UDDI注册中心3方面的功能,从而得出基于LDAP的企业统一资源管理将是企业应用应用集成的基础。本文仅对3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今后将在其他方面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Cummins,F·A·杨旭等译·企业集成·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2]Martin Fowler·王怀民,周斌译·企业应用架构模式·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3]An Introduction to LDAP·Michael Donnelly·http://ldapman·org/articles/intro-to-ldap·html,2000-04-28·

[4]LDAP Schema for UDDIv3·B·Bergeson,K·Boogert,Vijay K·Nanjundaswamy·http://ietfreport·isoc·org/all-ids/draft-berge-son-uddi-ldap-schema-06·txt,2005-08·

上一篇:xx镇创建无邪教乡镇活动工作总结下一篇:财务人员培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