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鸟的天堂的教学片段反思

2024-04-24

对鸟的天堂的教学片段反思(共10篇)

篇1:对鸟的天堂的教学片段反思

鸟的天堂教学片段及反思

片段一:

师:刚才我们初读了《鸟的天堂》这篇课文,谁能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生:我读懂了那株榕树长得很茂盛。

生:我明白了那株榕树上栖息着很多很多的鸟。

生:我知道了作者在不同的时间去了两次鸟的天堂。 ……

师:大家读懂的内容可真多,这说明咱们读书都非常认真,那么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呢?

生:这儿为什么会是鸟的天堂?这里到底有多少只鸟?

生:为什么说“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生:这篇文章读了之后让人觉得很美,作者在写作上用了什么好的方法?

生:这株榕树到底有多大?

……

师:真会读书,这么多的问题都很值得研究,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到鸟的天堂去看看好吗?

反思:课堂上,一开始简直是“开窗放入大江来”,“你们读懂了什么?”这个问题打开学生相互交流的闸门;“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这个问题成了寻找学生阅读中国的“探测仪”。我没有向学生交待这节课我们要去学什么或要学什么,而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根据各自的情况自主确定“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即自主确定学习目标,把学生从被动的“学──答”地位提升到了主动“学──问”的地位。为学生走向主体性,走向自主做了潜移默化的诱导。这样,既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我对他们的尊重和信任,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促进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片断二:

师:巴金爷爷在不同的时间看到这两种不同的景象,一定都很壮观,要不他怎么会写成文章呢?咱们也赶紧去看看好吗?你想先去看哪一种景象呢?

生:我想先去看群鸟纷飞的景象。

(有超过一半的同学赞同。)

生:我想先去看美丽的大榕树。

(有近一半的同学同意。)

师:好,那就完全按照大家的意愿,我们分成两个旅行团去参观,想先去看榕树的同学请坐到左边来,我们是一团。想先去看飞鸟的同学请坐到右边来,我们是二团。准备好以后,用自己最喜欢的学习方式,既可以单独学,也可以三人一伙,五人一组,自由组合,共同来学。马上走进课文,认认真真地读读文中的相关内容,准备准备,看谁能担任你们团的小导游。

反思:巴士卡里雅曾说:“只有自由,才能学到知识。”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的主人,这是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具备了这一点,创造的活力就会不可遏制地在学生的身上奔涌。此时的课堂变成了表达与交流的乐园,你的感受、我的感受、他的感受都在相互碰撞、相互补充和相互融合。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学会倾听,学会接受,学会汲取,学会欣赏,从而实现知识与能力的有效转化,产生思维的撞击、情感的交流和知识共享的增值效应。在这个小环节中,我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的内容,自由选择学习的方法。“用你最喜欢的学习方法学习”,千万不要小看“最喜欢”这三个字,往深处说,它体现了阅读教学中的`人本思想,意味着对每个学生阅读个性的尊重。同时我也没有放弃指导,只是这种指导是开放的。

片断三:

师:你是从哪儿看出鸟儿快乐的?

生: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扑翅膀。

生: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师:听着鸟儿快乐的叫声,你们快乐吗?那就快快乐乐地把这几句再读读,看谁能听懂画眉鸟在叫什么。

生:画眉鸟在说:“欢迎光临,鸟的天堂欢迎小朋友们的到来。”

生:人类朋友,看到了吗,我们生活的多快乐呀!这里是我们的天堂。

生:小朋友们,这里是我们的乐园,我们衷心地希望得到大家的保护,让这树更绿,让我的伙伴儿更多,好让更多的人能来做客,谢谢!

师:呵,能听懂鸟的心声,可真不简单!面对眼前这番美景,我们也和作者一样,情不自禁地赞叹道──

合: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反思:在这一环节中,我抓住“画眉鸟叫什么”这一思维空间,让学生通过阅读,通过想象体会鸟儿的快乐,感悟鸟儿快乐的原因,使学生通过情感体验,自我感悟,使其情感与作者自然产生共鸣,情不自禁地赞叹道:“这‘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一切都是那么行云流水,一切都是那么欲罢不能。学生的感受确实是独特的,这种独特的感受是教参上所没有的,正因为这迷人的个性色彩,所以才特别珍贵。

片断四:

师:请大家把你和作者对鸟的喜爱之情融入到课文之中,再有滋有味地读读12.13自然段,注意作者是怎样描写鸟的,你有什么新的看法。

生:作者是抓住鸟飞、鸟叫来进行动态描写的,这与课文前面对榕树的静态描写既形成了对比,又是一种很好的结合,这种写法很值得我们学习。

生:我有一点和巴金爷爷的看法不一样,我认为写文章应该注意前后照应,课文前面讲榕树长得很茂盛,叶子密得不留一点儿缝隙,而后面写到画眉鸟的时候,作者用了两个“飞”字,我觉得欠妥,突不出叶子密的特点。如果改成“钻”字,就会更恰当些。

师:你真了不起,这一点连我都没有注意到。大家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吗?那个“飞”字还可以换成什么?

生:挤。

生:冲。

生:闪。

生:探。

……

师:你们真了不起,用这么多的词来描写画眉鸟,让人觉得画眉鸟更可爱了。特别是刚才那位同学,读书很认真,而且善于动脑,不迷信教材,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一点很可贵,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学会进步,不断进步。相信巴金爷爷听了也一定会很高兴的。

反思:这个环节的设计的想法是问题设计的开放性:“你有什么新的发现?”这样的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出了“飞”字可以换成什么?同样,结论是多元的,理由也是多方面的。这个小环节花时不多,而学生的主体性已得到充分展示。我鼓励学生敢于发表新颖而又独特的见解,敢于挑战教材,挑战作者。一个“飞”字,改出了许多智慧之花,我对此做了充分的肯定。姑且不论这个词有无修改的必要,学生这种创次新精神却是十分珍贵的。爱因斯坦曾说:“唤起独创性的表现与求知之乐,是为人师者至高无上的秘方。”

片断五:

师:看到这一情景,我们也情不自禁地与作者一起赞叹道──

合: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师:看书中这句话,再自己读读,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了这句话中有两个鸟的天堂。

生:我觉得这句最能表达作者当时对鸟的天堂的赞美之情了。

生:为什么第一个鸟的天堂加引号,而第二个却没有?

师:是呀?我也挺纳闷,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把自己的看法与其他同学交流一下,你们也来给我当一次我,一会儿告诉我好吗?

反思:在这一教学片断中,如果我提出:“大家说说为什么第一个鸟的天堂加引号,而第二个却没有呢?”,这样我就成了“问题的设计者”,而非学习的指导者;学生也就成了“问题的解答器”,而非学习的主人。可喜的是我在这里又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你发现了什么?”所以这里可借鉴之一就是切实把学生放在了学习的主体位置,促使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可借鉴之二是激励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我把自己扮演成与学生一起探索问题的参与者,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更高了。这样的阅读教学才是高质量的。

篇2:对鸟的天堂的教学片段反思

1.同学们,看老师写一个词。板书:天堂。多么美好的一个词,在你们眼里天堂是什么样子的呢?(你觉得那有美丽的天使;在那儿生活的人一定都是丰衣足食的。)

相传在四五百年前,广东的天马村有一条小河,河中有一块滩涂小岛。一天,一只仙鹤看中了这儿环境优美,便衔来一根榕树枝。说来奇怪,不久榕树生长起来了,枝繁叶茂,远看像一片浮动的绿洲。又是一个美丽的早晨,仙鹤带来了数万只灵鸟栖息在这棵树上。从此,每于清晨薄雾中,万千灵鸟凌空翱翔,鸣声清脆,形成了南国的一个奇观。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孩子们,让我们读得在美一些。今天我们就跟随巴金爷爷一同走进这棵神奇的树。

2.让我们轻声自由读第78自然段,别忘了读准字音。读清楚了吗?读明白了吗?孩子,你读懂了什么?(板书:大)能说说你的依据吗?看,这句话中有个多音字。(出示词卡:数目 不可计数)你能为两个加点字加上读音吗?你读述,述通常是什么意思?数目;数量。你读数,数是什么意思?计算。那么联系句子,枝干的——数目——是无法计算的,就叫——不可计数。看来,理解词语别忘了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3.看,老师把这段话打在了屏幕上,这个是强调号,选择一个你想强调的词语。哦,你想强调不可计数,带进去读读。你想凸显“一株”,为什么?是呀,这么多的枝干可是一株树上的,可真大啊。好的,着重号就送个它,读读。哦,你要选择“卧”字。能说说你的体会吗?你觉得这树就像一个卧佛一样大;你有补充,像卧佛一样安详。好一个安详,你能读出安详的感觉吗?读得真好,读书就要这样,把自己放到课文中。多么生动、多么巧妙的一个卧字,这简单的字可不简单。

4.孩子们,你们知道这株榕树究竟有多大吗?你们都猜错了。有,20个会场那么大!那么你能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赞叹下这棵树吗?(好一个独木成林;这美丽的南国的树!——你用了课文的句子,真棒)让我们一起赞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5.这株树不仅大,而且十分茂盛。请一位同学读读榕树茂盛的句子。你从哪里看出它的茂盛。(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现在你们的小手就是榕树的绿叶,来堆一堆吧。孩子,你怎么堆得这么紧凑呀?哦,你读懂了 “不留一点儿缝隙”。读书就要像他一样,字字入目。

6.作者还写了榕树的什么特点?(是的,充满生机。)说说你的依据。从你的朗读中,老师听出了“新的生命”这个词中有不同的味道。你知道“新的生命”指的是什么吗?(你觉得是躲在树上的小鸟;哦,还有可能是新生的绿叶;)这可都是一种生命在涌动啊!把你们各自的感受融入这句话中,一起读读。

篇3:对鸟的天堂的教学片段反思

不少学生都列出这样的算式:90÷5=18, 进而推出这5天日期分别是16, 17, 18, 19, 20, 从而得到小红的爸爸是21号这天回家的。

在评价总结阶段, 突然, 刘亮同学提出了一个问题:“这5天要是跨了月份呢?”

这个问题出乎我的意料, 但我既忐忑又兴奋, 稍微停顿了一下, 我表现出一副不理解的表情说:“刘亮同学真能动脑筋, 发现了一个老师都没注意到的新问题, 有没有答案?怎样求出新答案?请大家一起讨论讨论。”

……

没有学生能够解决。我接着启发引导说:“如果是上一个月的月底到下一个月的月初的5天, 日期数是不是连续的自然数呢?” (学生说不是) “我们可以想个什么办法把它变成连续的自然数呢?”学生还是没有反应, 我接着举例, 比如, 28, 29, 30, 1, 2。

一个学生举手了:“把月初的日期加上30就行了。”“真聪明!”我接着启发:“这样一来5个数就是28, 29, 30, 31, 32, 确实是5个连续的自然数了, 但新问题也来了, 这5个数的和……?”学生说:“变了, 多了两个30, 即90+30×2=150, 哦, 我们现在会做了, 150÷5=30, 中间数是30, 小红的爸爸回家这天是3号。”

我看到学生这么高兴, 又继续问学生:“你们还有什么问题要提吗?”学生提出了一系列问题:“5天中如果有31天呢?”“5天中一定是上月3天, 下月2天吗?”……“你还能解决这些问题吗?请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去讨论研究。”

篇4:《巨人的花园》教学片段及反思

师:巨人看见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耍,大声叱责,请把巨人叱责的话找出来读一读。(生边读边画出巨人叱责孩子们的语句)

师:读一读这三句话,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巨人说这些话的时候,心里可能是怎么想的?他说话的时候可能是什么样子的?

生:巨人说:“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这时,他可能是瞪着眼睛,脸通红通红的,双手叉着腰,心里想:这是我的花园!你们这些小家伙怎么能随便进来,真讨厌!

生:巨人说:“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这时候,比他刚回来时更烦,样子更凶。巨人肯定在想:我孤独地度过了漫长的寒冬,好不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这些小家伙又来了!这时,他可能攥着拳头,唾沫飞出老远。

生:“喂!你赶快滚出去!”巨人心里可能想:这是我的地方,我已经说了不让你们进来,你还敢进来!巨人说不定已经迈开大步准备去教训这个小男孩。

师:同学们想象力十分丰富,现在请几个同学上来扮演巨人,下面的同学念其它部分。

生1:扮演巨人说这些话时双手叉腰,怒睁双眼。

生2:扮演巨人说这些话时攥着拳头,一脸凶相。

生3:扮演巨人说这些话时用手指着孩子,迈开双脚,决定去教训孩子。

师:看了以上的几个同学扮演的巨人,说说你们认识了一个怎样的巨人?

生:这个巨人太霸道了!

生:这个巨人好狠、好无情!

生:这个巨人真厉害啊!

【教学反思】巨人见到孩子们到花园里去玩耍,大声叱责。为了让同学们弄明白巨人为什么叱责,怎样叱责,教学时紧紧抓住巨人叱责的三句话展开学习,联系上下文,让学生想想巨人说这些话时心里是怎么样想的,巨人说话时可能是什么样子?不光让学生说,还(尽情地展开学生想象的翅膀)让学生把想象的情景模仿出来,学生通过语言、动作、神态把巨人这个童话人物的自私、霸道的形象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这样生动形象的表演,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童话的兴趣,又让学生理解了童话的内容。

[片段二]

师:这是个霸道、自私的巨人,如果遇到了这位巨人,你会对他说什么?

生:巨人先生,你不觉得孤独么,不感到荒凉么?严寒可能冻住了你的心。

生:巨人伯伯,果子要大家吃才甜,美丽的花园要大家共享才会快乐。

生:巨人大叔,人需要交往,只顾自己,会得自闭症的,打开花园吧!让春天回到你的身边。

师:说得真好,你们的话语会不会像春风一样吹入巨人的心中,让他发生变化呢?

生:是一个孩子让他明白了一切,发生了变化。

【教学反思】当学生已经走进了《巨人的花园》这个童话故事里,学生对故事里的巨人这个童话人物已经有了自己的看法,心里已有了许多想法,学生急切想表明自己的观点,这时创设一个情景,为学生提供一个释放心灵的平台,更能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欲望,调动学生的兴趣。

[片段三]

师:同学们都对这个小男孩很感兴趣,我们来仔细读一读重点写小男孩的第8自然段。边读边想象:小男孩面对巨人的叱责,可能会说些什么?同学们再读读第9~11自然段。(分组讨论)想一想,巨人听了小男孩的话又会说什么?然后用对话的形式模拟小男孩和巨人的对话。

生(甲):我扮小男孩。

生(乙):我扮巨人。

生(甲):伯伯,您的脸色很不好。您一定感到孤独、荒凉。是啊!长期生活在狂风大作、雪花飞舞的环境中,谁都会是这种感觉。您的花园里长期是这种情景,可花园外的村子里可不是这样的,您想过原因吗?

生(乙):没有,是啊!为什么我的花园里没有春天呢?怎么会没有春天呢?

生(甲):伯伯,花园是您的,您固执地把自己锁在花园里,即使花园再美,您一个人独享,久而久之,最终只能孤独、烦闷。打开花园吧!春天就在您的身边。

生(乙):噢,是这么回事呀,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冷酷的心啊!要不是你提醒,春天将永远被我赶走了,谢谢。

生(甲):伯伯,您看,你把围墙一拆,孩子们来了,春天也就来了。

生(乙):我明白了,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哈哈……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真是幸福啊!

【教学反思】学生不光读童话,还在读的基础上编童话、演童话。虽然只是一个对话练习,但学生一定要在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才能完成,这样的安排,不仅激发了学生深入阅读课文的欲望,更激发了学生参与表演欲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对话练习中,学生说的不管是课文中的原话,还是学生根据意思想象的话;不管说得多,还是说得少,只要能说就行。不作过高的要求,让每个学生都能说,都有机会说,学生在角色转换中,和童话人物零距离接触,更进一步体验了童话人物的内心世界。在此项活动中,学生尽情想象,真切地感受到童话的魅力。

[片段四]

师:巨人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大家想不想读一读,边读边想象画面。

生:巨人看到小孩愣住了,双眼发直。

生:巨人看到小孩明白了,双眼流下悔恨的泪水。

生:巨人看到小孩笑了,双眼发亮,高兴得像小孩一样。

师:这么幸福的巨人,大家想当吗?请带着悔恨与快乐交织的感情一起读课文的第9~10段。

师:读了以后,大家看到一个怎样的巨人?

生:一个善良的巨人。

生:一个慈祥的巨人。

生:一个幸福的巨人。

生:一个快乐的巨人。

师:学完了巨人的变化,大家了解到这采用了什么写法。

【教学反思】教学《巨人的花园》这篇童话,采用朗读和想象的方法,紧紧抓住巨人的表现与花园里的情景,展开教学,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抓住人物态度的变化、感觉的变化和花园情景的变化,通过朗读、想象等方法,感悟童话所揭示的道理,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

篇5:对鸟的天堂的教学片段反思

前不久, 听了我们同年级组的一位数学老师上了一节《乘法分配律》的研讨课, 教学内容是苏教版教材中的“乘法分配律的认识”。这位老师事先的教学设计旨在通过一个含有具体情境的有关乘法分配律例题的 学习, 让学生用两种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 并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列出的两道算式, 发现它们的内在联系, 再让学生照样子列举同类算式, 分析共同特点, 从中发现乘法分配律。上课一开始, 教师便通过两组与学习内容相关的口算题来导入新课。

(2+8) ×42×4+8×4

(9+11) ×69×6+11×6

(13+17) ×313×3+17×3

(14+16) ×514×5+16×5

当出示两组口算题后, 这位老师先让学生先说一说这些算式应该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并把班级里同桌的男生和女生分成两组, 让他们按刚才所表述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女生解答左边的算式, 男生解答右边的算式, 比一比哪组算得又对又快。因为左边的算式较右边的算式简便, 所以女生很快就计算出了结果, 而男生这一组却算得较慢, 反馈完计算结果后, 老师宣布这次比赛女生获胜, 并顺势导入到本节课要学的内容——你们 知道今天 女生为什 么能获胜 吗?这些算式之间到底有什么联系, 通过接下去的学习你们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当老师正要出示例题中所呈现的情境时, 有几位男生很不服气地举起了手, 老师问他们还有什么想说的, 这几位男生迫不及待地说: “我们知道刚才女生为什么会赢, 因为我们男生计算的算式和女生计算的算式虽然算式不一样, 但计算结果是相同的。“”我们前面就见过这样的例子。”这几位学生真实而又出人意料的回答让上课老师感到束手无策, 他说了一声:“是吗?”然后让这几位“搅局”的学生赶紧坐下, 然后按教材内容和事先的设计完成了接下来的教学内容。

上课结束评课时, 我们同组的老师包括这位上课老师总感觉这节课从口算到例题学习这个环节显得比较牵强附会, 给人一种脱节的感觉。因为就像那几位不服气的男生所说的那样, 学生在学习乘法分配律之前就已经对两组口算题所呈现的算式有了一定的感知, 例如学生在计算长方形周长时所选用的两种方法, 教材第8页的第6题也孕伏了这样的例子让学生体会过, 第10题更是和所学例题很相似。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这两种形式不是一无所知, 而是有一定印象和感性认识的, 所以才会不服气, 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但老师没找到合适的对策, 只能任由学生思维和教学环节产生脱节的现象。鉴于学生有这样一个认知基础, 为了进一步调动刚有一定探究欲望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 也为了使这堂课的导入和新授部分衔接得更加紧密, 我们不妨把本节课这个环节的设计作如下调整。

先出示三组相关联的口算题:

(2+8) ×42×4+8×4

(9+11) ×69×6+11×6

(13+17) ×313×3+17×3

让学生按 运算顺序 计算出结果, 再出示左边的一道口算题:

并让学生猜猜右边的算式会是什么样的, 根据学生的猜测出示右边的算式, 并表扬学生本领大, 一下子就猜了出来。

再在这组算式的右边出示一道口算题, 让学生猜左边的算式。

问学生:你们怎么一下子又猜出来了?

当学生说出左边的算式和右边的算式是有联系的, 教师追问学生有什么联系, 帮助学生归纳出乘法分配律两种表示形式的特征。再问问学生还有没有这样的例子, 当学生举例结束后, 再出示例题中的情境让学生解答, 进一步证明同学们的发现, 并和学生一起归纳和总结出乘法分配律这个规律, 此时也可借机告诉学生乘法分配律其实早就隐藏在我们已经学过的知识当中, 只是我们没有及时总结而已。

篇6:“简单的统计”教学片段与反思

一、让学生经历过程

1.提出问题。

师:每周的星期三是我们班借书的日子,你们喜欢借阅什么书呢?

生(七嘴八舌):故事书、科幻书、漫画书、童话书……

师:刚才同学们说出了自己喜欢的图书,但你们七嘴八舌地说,老师能听明白吗?怎样才能知道喜欢什么书?你怎样调查?

生:一个一个依次说。

生:一个一个说太浪费时间,可以让同学们举手数一数。

生:可以先统计一个小组的,再统计全班的。

2.收集整理数据。

师: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把自己喜欢的图书种类写到自己的名字下面。(学生活动。教师个别指导。)

师:请同学们说说用什么方法统计数据。

生:先各组汇报统计结果。

生:再把各组的数据加起来。

师:就按同学们说的做,加的时候要细心。

(学生自主统计。)

师:请把你统计的过程向大家汇报一下。

生:我用打?菖的方法统计。

生:我用画?誘的方法统计。

生:我用画“正”字法统计,因为正字正好5笔,一看就知道。

师:为了更清楚地反映我们班同学喜欢看什么书,我们可以画表统计,把数据填进去。(师生一起完成统计表。)

3.分析数据。

师:现在我们可以确定喜欢看什么书的人各有多少了。看了这个表,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反思]

1.关注知识发生过程中学生的感悟。

联系本班学生借阅图书这一生活事实,使学生体会到统计的必要性,接着让学生经历数据的产生、收集、整理过程,并通过学生的观察、猜测、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提取有用信息,形成数学问题。让学生亲历统计过程,在统计过程中获得知识,在活动中锻炼能力。

2.关注学生的学习需要。

现实的,挑战性的学习材料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本节课的学习材料不是教师直接提供给学生的,所需解决的问题也不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因此,学生乐意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活动中来,他们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人合作交流,在学习活动中人人动手、动脑、动口,主动参与探究,亲历了统计的全过程。

3.关注有价值数学的体验。

数学只有回归生活,才显示出其价值,只有在生活中应用数学,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数学。在本课教学中,引导学生自己提取生活素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统计,既尊重了学生的个体选择,体现了多样化的策略,又使学生感受了数学意义和实用价值,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二、让学生有效合作

新课程理念下,合作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越来越受到师生的重视。然而,并非围坐在一起,就是合作。很多课堂上,因为孩子们缺乏合作的愿望和意识,合作流于形式,没有多少实效,这也是困扰很多老师的问题。笔者听了一位教师教学“简单的统计”——“统计某十字路口的机动车流动情况”,对我颇有启发。

师:我们掌握了简单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方法,现在我们来统计东门口路段机动车流量情况。

(1)先引导学生看统计表,了解填写什么。

路段机动车通过情况统计表

时 分到 时 分

(2)学生议一议四种车辆的划分方法。

(3)放车辆流动录像(1分钟),学生看录像并独立进行统计。

(4)汇报:你是用什么方法统计的?统计有结果了吗?

生1:我用画正字法统计。来不及统计,放得太快了。

生2:我用画?誘的方法统计,也没能统计出结果。

师:为什么不能统计出结果来?

生3:录像放得太快了,统计来不及。

师:是吗!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呢?

生4:播放录像4次,我们可以一次统计一种车的流量。

师:播放录像4次,就要花4分钟,谁还有更好的办法?

生5:我们可以4个人合作,每人统计一种车,这样只要播放一次。

师:这种方法好吗?(生表示同意。)

师:那就按这个方法去统计。4人一组,可以自由结合。

(学生自由组成合作小组,并且自己进行分工,每人统计一种车。)

(5)重新放录像(1分钟)。

(6)再次汇报统计结果。(各组完成统计表。)

师:通过刚才对(1分钟)机动车流量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你知道了什么?得到了哪些启示?

生6:合作力量大,一个人没有办法完成的事情,与人合作就可能完成。

生7:我了解了这个路口机动车的流量情况。

师:通过小组合作,我们统计出了机动车的流量情况。做简单的数据统计时,我们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统计的方法。

[反思]

设计“统计汽车流量”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合作”的欲望,产生“合作”的需求,通过合作学习,顺利地解决了问题,这样的合作不是被动的合作。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到合作学习是人们的一种必然需求,体验到合作学习带来的效率,认识到在解决问题中与他人合作的意义,促进了学生合作意识的发展。

作者单位

福建省福清市岑兜中心小学

篇7:一个教学片段引发的反思

这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永远的白衣战士》一课, 一位同学误把护士长“叶欣”以为是护士“长叶欣”, 引起了全班同学的窃笑, 老师也忍不住哑然失笑起来。尔后, 这位老师因学设教、顺学而导的教学智慧颇令人称叹———

师:同学们为什么笑?

生 (大多数) :是“护士长”叶欣不是护士“长叶欣”!

师:你们这么肯定?我注意到了, 还有一部分同学有些犹豫, 难道××同学的见解就没有一点道理吗?

生1:当然没有, 《百家姓》里没有姓“长”的!

师:嗯, 看来你对《百家姓》比较了解, 不错。不过, 《百家姓》是宋朝时期编制的, 里面一共收录了500多个姓, 根据1996年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华姓氏大辞典》的最新统计, 我国古今姓氏一共有1万多个, 现在常用的姓有5000多个, 这么多的姓氏, 你们能完全肯定没有姓“长”的吗?

生2:从文章后面的文字可以看到, 都是“叶欣”而不是“长叶欣”。

师:不错, 你读书很仔细, 而且善于联系上下文思考问题。不过, 我们日常有个习惯, 称呼人时可以去掉“姓”, 这样显得亲热, 比如, 我可以喊你“王晓强”为———“晓强”……

生3:我大姨就是护士长, 医院里有“护士长”这种工作。

师:噢, 用生活事实来证明! (对着刚才说错的××同学, 轻松略调侃) ××同学, 你要是也有个大姨是护士长, 说不定这节课上就不会有“长叶欣”啦。哎?有谁知道, 护士长是干什么的?

生 (不加思考地) :是管护士的!

师:仅仅是管人吗?就像我们的校“长”、班“长”, 最重要的是要做到什么?

生:起带头作用, 带领大家把事情做好……

师:对了。一个“长”字, 意味着要起带头作用, 要比别人付出更多, 是吧?那么, 你们觉得这篇课文中的主人公叶欣做得怎么样?

学生不由自主地开始翻书, 在课文中寻找到相关句段———

……

自此, 教师自然而然地带着学生开始了对文本的研读, 通过对文中描述的品析体会, 叶欣“身先士卒、英勇无畏”的形象逐渐清晰、高大起来……

教师在阶段小结时问学生:现在你们认为, 本课的主人公到底是护士长“叶欣”还是护士“长叶欣”呢?为什么?

学生几乎不约而同地都赞成是护士长“叶欣”。有一位同学说得特别好:“我认为, 不管是护士长‘叶欣’还是护士‘长叶欣’, 都不重要, 最重要的是叶欣那种冲向一线、舍生忘死的精神感动了我们, 她是我们心目中永远的护士‘长’, 永远的白衣战士。”

这个教学片段堪称是一个“没有预约的精彩”的范例, 给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无有春风巧得力, 哪得枯木成绿荫?品味其中精彩的由来, 笔者认为以下两点值得我们思考:

1.教师应有“因学设教”的教学追求

本案例中的教师在遇到学生把“护士长”叶欣误以为是护士“长叶欣”时, 没有像一般教师那样, 一笑而过或简单处置, 而是直面这一课堂中的“意外”, 大胆应对, 因势利导, 将三种理由一一巧妙地予以转化, 最后自然而然把学生引入正常的课堂学习轨道, 且巧借对“长”字的理解, 使学生对主人公叶欣“身先士卒、英勇无畏”的高大形象认识得更清晰、更鲜明, 收到了“意料之外的惊喜”。这位教师能够根据学情“逢山开路, 遇水搭桥”, 巧引妙导, 积极调控, 体现了他对学生“主体”的真正尊重, 对学生“学习”的倾心服务, 从而也体现了他对“因学设教, 顺学而导”的自觉追求, 这是难能可贵的。

借此反思我们有些教师, 常常满足于“不顾学情走教案”的“牵鼻式”教学, 那样尽管有时也可以呈现出一种流畅有序、环环紧扣的课堂局面, 但那是一种粉饰的和谐、惰性的通达, 不能形成学生真正有效的学习, 实际上是和新课程理念相悖的。我们应时刻谨记, 惟有打破习惯意识中的严格化、程序化, 顺应学情、灵动开放的教学才是最有效的、最理想的、最具魅力的教学。

2.教师要有“由技而道”的教学素养

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 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 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临场应对课堂生成, 是新课程背景下一道亮丽的景观, 这给教师带来了较大的挑战。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应善于对课堂生成信息机智调控, 即兴应对, 及时调整教学思路, 重新调整、建构鲜活、真实、高效的课堂教学, 使学生的课堂学习高潮迭起, 精彩纷呈, 富有生命活力。上述案例中的教师, 能够灵活运用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 在需要处导, 在关键处诱, 从容不迫, 巧妙架构, 一源于教师临场应变的智慧, 二源于教师较为深厚的素养。比如, 在学生提到《百家姓》时, 如果教师缺乏对《百家姓》以及中国姓氏的了解, 就不可能那么自然、自如地说服学生, 使课堂得以往更深处推进;再如, 当学生说到医院里有“护士长”这种工作时, 如果教师没有即兴应对、迅速捕捉有效信息的智慧, 就不可能以“哎?有谁知道, 护士长是干什么的?”这样一个似是浑然天成的问题, 巧妙地把学生的注意点转移到对文本信息的关注、对叶欣精神品格的探究上来, 课堂也就不可能生成出“没有预约的精彩”。

篇8:对鸟的天堂的教学片段反思

化学教学中我们通常采用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的模式,教师习惯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教学,并将学生按自己的要求“格式化”,学生往往会产生厌倦情绪。面对新教材,我们的化学教师再也不是昔日知识的主宰者了,因为新教材绝不是让教师唱独角戏的剧本。围绕新教材我们必须更新我们的观念,尝试符合新教材特点和学生特点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从一节课的某一教学片断中对新教材的“新”、学生的“活”有了很大的体会,可谓收获颇丰。

二、教学片断回顾

一上课我先按课本要求投影演示实验内容:

(1)(会变色的钠)用镊子取一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用小刀切去一端的表皮,观察钠的表面现象。

(2)(会冒烟的钠)将一小块表面擦干煤油的钠放在燃烧匙中,加热后伸近氯气集气瓶中,观察到钠燃烧的现象。

(3)(會燃烧的钠)将一小块四周切去表皮且擦干煤油的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观察现象。

(4)(会游泳的钠)向一只盛有水的小烧杯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将一小块绿豆大小的钠吸干表面的煤油,投入小烧杯中,用玻璃片盖住烧杯,观察现象。

(5)(会跳舞的钠)在小烧杯中加入10 mL煤油和10 mL水,将表面吸干煤油的钠投入小烧杯中,用玻璃片盖住烧杯,观察现象。

通过鼓励学生进行演示实验,并提示学生要注意观察实验现象,然后师生共同讨论,最终概括钠的性质。

生1:用小刀切去一端的表皮,观察到钠的表面呈现银白色,将其放置在空气中,观察到端面迅速变暗。

生2:观察到钠继续燃烧,白烟生成。

生1:为什么呀?(学生情绪高涨)

生2:这是生成氯化钠固体小颗粒的缘故。

师:回答非常好!那将氯气改成氧气呢?

生3:黄光且有淡黄色固体,这是一种新物质。

师:其实,我们班的同学都很聪明。只要我们每个人肯去分析思考,答案就在你身边。(学生露出灿烂的笑容)

生4:钠熔成小球、浮游液面、嗤嗤作响、加酚酞的水变红。这是因为钠的密度比水小,反应放热,且钠的熔点低,反应生成的氢气对其产生了推动作用,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钠使酚酞变红。对于硫酸铜溶液会出现蓝色沉淀。

生5:由于钠的密度比水小,比煤油大,因此介于两者之间,在与水反应生成气体后被气体带离水层,进入煤油层后停止反应又下沉,如此往复,直至钠反应完全。

师:大家回答得非常好,这是我们认真观察现象并思考得到的结果。

讨论过程,学生兴致高涨,思维活跃。回答问题时不少学生的答题几乎是一气呵成,一扫平时回答问题的畏惧,对新知识的接受效果非常好。此时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概括出钠的化学性质也就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三、教学片段反思

这堂新授课按照新课程教材的要求去执行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课后我作了认真分析,觉得这一教学片断充分利用了五大效应,那就是:

1.实验效应

戴安邦教授认为:“实验室应该是学生学习化学最有效和收获最丰富的场所。”著名化学家傅鹰教授说:“实验是最高法庭。”化学实验为学生提供了问题情境,学生在自我思考、相互讨论、教师引导下逐步解决一系列问题,从而获得“真知”并由此激发研究的兴趣。

2.椰壳效应

一位小孩吃饭总是吃不多,家长哄着孩子多吃点,总不见效。一次,家长出差带回一只别致的椰壳碗,家长用椰壳碗盛饭,那天孩子饭量大增,家长喜出望外。这就是椰壳效应,其本质就是改换一种新颖的方式,满足人类求新、求异的思维需求,以获取较好的效益。如果这节课里的内容采用“填鸭式”教学,恐怕十几分钟就可以完成,但学生的接受效果将大受影响。为何会有两种不同的效果出现呢?究其原因,就是这节课的讲解,运用了“椰壳原理”,对教学方式进行大胆的创新,进行了适度包装,用喜闻乐见的授课方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自然会兴趣盎然。

3.赏识效应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告诉我们,人都有被认同、被赏识的心理需求,学生普遍具有渴望被同伴和老师肯定、表扬的强烈愿望。这节课教师时常穿插以寻找学生的闪光点为载体,很好地顺应了学生的这一心理趋向。

4.参与效应

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从引出问题到呈现现象,从理解问题到解决问题,学生亲身经历,感受颇深,说出的答案也就有血有肉起来。这节新授课由于引导得法,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动起来了,讨论起来了,做起来了。总而言之,今后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活动同问题解决结合起来,通过参与来探索结论,既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5.探究效应

学生最感兴趣的是那些有所了解却又非完全已知的、能够引起思考的东西,而过去教材中的实验大多具有已知操作过程、已知实验结果等特点。新课程设立一些教学内容对学生,充满着探究的元素,教师可以充分组织和发挥课本实验,让学生通过自由探究来观察和分析实验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我想到了“跳舞的钠”,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然后进行实验探究,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学生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调动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热情,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改变学生等待老师传授知识的状况,消除学生学习上的依赖心理,促使学生通过实验主动探索是新课程教学的主旨。在今后的化学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运用五大效应进行课堂教学,以便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当然这也符合新课程的理念。

参考文献:

[1]刘国荣.解读新课程,2004.

[2]王祖浩,吴星.高中化学教学参考书:化学必修1,2004.

(作者单位 江苏省大港中学)

篇9:“小数的性质”教学片段及反思

片段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师:动物王国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运动会, 老师录下精彩比赛的一个场面, 想看吗? (课件播放三只小乌龟比赛情景) 比赛规则:在一分钟内谁跑得远, 谁就获胜。

一分钟后裁判员记录的成绩分别是:1号选手3分米;2号选手30厘米;3号选手300毫米。谁将夺冠呢?

生 (争先恐后地) :它们跑得同样快, 比赛未决出胜负。

师 (故作惊讶) :怎么会呢?它们跑的路程分别是3、30、300。

生:计算速度的“单位”不相同, 但是它们的速度是一样的, 即3分米=30厘米=300毫米。

师:那么, 根据小数的意义, 谁能用同一个单位名称把上面等式表示出来呢?

学生讨论片刻, 达成共识:0.3米=0.30米=0.300米

课件演示:裁判员用学生尺分别测量出0.3米、0.30米、0.300米的长度并叠放在一起, 完全重合。

师:像0.3, 0.30, 0.300这样的小数虽然写法不同, 可是数值的大小完全相等。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小数的性质”。

片段二:动手实践, 理解“小数性质”

1.活动:验证小数性质的普遍性。

师:用大小相同, 而平均分的份数不同的纸片, 验证写法虽然不同, 但大小相等的小数。

(1) 涂一涂, 填一填, 比一比。

(2) 汇报。

生1:我发现:0.2=0.20

生2:我发现:0.5=0.50

生3:我发现:0.6=0.60

(3) 概括小数的性质。

师:观察上面的等式并与0.3米=0.30米=0.300米比较, 你发现它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特征?

生1:从左往右看, 在小数部分添上“0”, 小数的大小不变。

生2:从左往右看, 小数的末尾添上“0”, 小数的大小不变。

生3:我同意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 小数的大小不变;而在“小数部分”添上0说得不准确 (说着举起手中的三张卡片) , 如0.7=0.70, 但0.7≠0.07。

师:下面各数中哪些“0”是小数末尾的“0”?

(学生思考后指出:三个小数末尾分别有1个0、2个0及4个0。)

生4:小数的末尾去掉“0”, 小数的大小也不变。

师:是呀, 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刚才的发现?

师生归纳: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 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就是小数的性质。 (引导学生重点理解“或”与“末尾”的含意。)

2.判断。 (学生仔细倾听、判断, 用手势表示对错。)

(1) 小数点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 小数的大小不变。

(2)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 小数的大小不变。两句话的意义相同。 (说明理由。)

片段三:巩固深化, 应用规律

师:我们学了“小数的性质”, 你认为“小数的性质”有什么用途?

(让学生看第59页内容后回答。)

生1:根据“小数的末尾去掉‘0’, 小数的大小不变”, 可以化简小数。

生2:运用“小数的末尾添上‘0’, 小数的大小不变”, 可以根据需要改写小数。

1.化简小数。

(1) 下面小数, 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为什么?

(2) 将上面的小数化简。

2.改写小数。

让学生独立完成例3。 (教师巡视指导。)

3.联系生活, 灵活应用“性质”。

甲、乙两商店对同样的钢笔标价分别为5.8元和5.80元, 它们各表示多少钱?哪种标价更科学合理?

反思:“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对此, 数学教学应创设一定的情境, 引导学生通过自身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主动建构知识。学生在学习“小数的意义”时, 对单位名称的改写已有一定的认知经验。那么, 教学小数的性质时是直接出示对0.3米=0.30米=0.300米的大小验证, 还是从具体情境中引入?笔者认为, 后者更符合学生的认识起点, 更能促进学生积极的数学思考。

为使学生深入理解小数的性质, 让学生动手操作不失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为此, 在教学中开展让学生对正方形纸片“涂一涂, 填一填, 比一比”等体验活动, 使学生在寻找共同特征中经历“操作、观察、猜想、推理、验证、交流”等一系列探究过程, 自主发现“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都相等”的特性千真万确, 有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内化“小数的性质”中, 为避免人云亦云, 让学生通过肢体语言表达判断结果, 深入体会数学概念表述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养成“咬文嚼字”的良好习惯, 为学习小数性质的应用作了充分的“铺垫”。

篇10:“生活化”教学片段的分析与反思

在教学实验教材(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可能性”时,教师创设了这样一个生活情境:

老师听说:咱们班上有个小朋友今天生日,请这个小朋友站起来接受大家的祝福,好吗?老师有个小小的礼物送给你(卡通小图片),喜欢吗?为了庆祝这位小朋友的生日,你们有什么好的想法吗?

听说要请大家出出主意,学生可乐意了!他们跃跃欲试,不一会儿就自主的讨论开了。有的说要搞一个诗歌朗诵会;有的说要举行一场歌舞晚会……于是老师趁热打铁,提出:那我们就举行一个小型的庆祝会吧(多媒体播放载歌载舞的庆祝会现场)。你们小组里商量一下看看表演什么节目?(给每个小组发放一个彩色纸片,用于写节目之用)顿时,课室像炸开了的锅,有的讨论、有的争议……随着一个个小手纷纷举起,各个小组的节目已跃然纸上。接着教师把学生交上来的节目条子装在一个漂亮的盒子里,提出:“如果随意抽出一张,请你猜一猜会是什么?”学生们又陷入了沉思之中……

反思:新课伊始,教师将“可能性”这一抽象的教学内容还原于生活,从学生喜欢“过生日”这一特点切入,采用多种教学媒体(课件、彩色纸片、漂亮的盒子等)综合应用,创设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亲切的生活背景中自然地消除对新知识的陌生感,有利于学生产生强烈的认知冲突,活跃了思维,激活了探索的欲望,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深深地体会到与人合作的魅力所在,自然而然地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教学片段二:数学问题生活化

在教学九义教材五年级上册“小数加减法”时,我采用了如下教法:

师:百佳超市的日货架上摆满了各种商品,胡老师摘录了其中几种商品的价格,请看:(多媒体播放超市的热闹情境,并抽象出8种商品:大可乐5.80元、手套4.50元、毛巾6.70元、保温杯12.80元、铁锅10.50元、一次性杯子5.20元、牙刷2.60元、茶杯6.20元。提出:请小组里任选自己喜欢的三种商品,算出它们的总价。(学生挑选商品,合作算出总价。)

师:哪个小组愿意同大家交流一下,你们选了哪三种商品,总价是多少?你们是怎样算出总价的?(问题刚出,唧唧的讨论之音已遍布各个小组)

(先后请三个小组的代表板演)

师:你喜欢哪种方法?(讨论的声音又一次传出)

……

师:假如妈妈给你20元钱,你觉得够吗?如够,请你算出还余多少钱。

(学生又自觉地讨论开了,他们互相用自己的方法说服对方,并会用验算的方法证明自己。)

反思:数学源于生活,许多数学问题就是人们在生活中发現的。教师要善于从生活中挖掘数学问题,并用多种教学媒体辅助教学,使枯燥的数学问题生活化,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这种富有生活化的数学问题,有利于学生感受数学的价值与魅力,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教学中,我利用学生好胜心强并爱表现自我个性的特点,创设了一个他们熟悉的购物场景,并给他们一定的时间选择自己喜欢的商品。再让他们小组合作算出“总价”与“余额”,很好地将枯燥的小数连加与整数部分得“0”的小数减法有机地沟通了起来。整个过程,学生的探索欲望强烈,合作成了他们解决问题的有利手段。

教学片段三:问题解决生活化

还是以上面的“小数加减法”一课为例。在学生算出余额后,我又提出了一个生活化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师:20元钱不够的同学,请举手。你们打算怎么办?(播放购物不够钱的情境)

(小组里传出了嗡嗡的讨论声,接着纷纷举手)

生1:换货,把贵的换成便宜的。

生2:我觉得换货不一定好,因为便宜的东西可能现在并不需要。

生3:我也有同感。假如说,便宜的东西,刚好需要,换一下也无妨,但假如不需要,换了反而是浪费。

生4:我觉得退货好。

生5:不行!假如这东西妈妈正急需用,退货怎么能行呢?

师:你真是个一心为妈妈着想的好孩子!你打算怎么办?

生5:我把自己的零用钱先垫上,将东西先买回去再说。

生6:假如身边没有零用钱怎么办?

生7:如果相差不多,找他们经理去,请求打折。

师:你有这样的经验吗?

生7:(摇摇头)但我一直有这个想法。

师:有机会,去试一试,好吗?(生7微笑着点点头)

反思:数学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并能运用这种思想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也应是数学教学的目的。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要综合应用多种教学媒体,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数学学习过程,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创见,让他们在合作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责任编辑 潘孟良

上一篇:书包的自述 - 小学想象作文350字下一篇:总管事的工作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