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局局长建国60周年献礼征文

2024-05-11

文体局局长建国60周年献礼征文(共12篇)

篇1:文体局局长建国60周年献礼征文

家乡的山路

一条山路就是一段情缘的牵挂,一条山路就是一段生活的记录,路能传情,路能言语,路也能让你在悠悠颤颤中升华你的个性和情感。我难忘家乡的那条山路。

我的家在山顶之巅,自然村就叫“山头洋”,顾名思义,就是在山顶有一个小村落。祖辈就靠这样一条崎岖的小山路通向大山的外界。山路极其陡峭和崎岖,从乡政府的永同公

路边上开叉,就要拾级而上。这石阶也不是很有规则,有的是石块,有的是石板,有的是乱毛石,路不算太宽,大概就是一米这个样,级差都在20厘米到30厘米左右,个别也有很窄的。上坡路总是最难走的,小时候我从这条路上上下下也不知走过多少遍,但每每了上坡时,总是脚软,抬起头看着山路陡峭的向上沿续,心里就有一种别样的滋味。路象一条大莽蛇曲折的盘旋于大山之间,或曲的折的,或左的右的,或上的下的,仿佛是“山舞银蛇”,逶迤而上。有的路段看是平坦,虽然没有台阶,可也是坑坑洼洼泥路,特别是雨天里不小心就会滑溜。从公路而上,大约半小时,到达一个大岩石的顶端,我们村上人取它叫平路尾,就是说爬山到这儿该休息一会,然而是一段平路。这个岩石大约有百余平方米,上面是个平台,路从岩石中间盘旋,祖祖辈辈都在这个地方休憩,岩石面磨得极其光亮。这儿居高临下,山风徐来,让人倍感清爽,此时此刻的疲劳也随风渐消。

记得,前辈们每每在这里休息时,总要谈到这里十分美丽的传说。据传,在这里岩石群里不知那个富翁在这里埋下了大量的金银财宝,可是千百年来,不知多少人在这里找遍,终没有结果。传说有这样几句词句“前三罐,后三罐,中间也三罐。”大家对此解读甚多,前三罐,前指哪里,有多少距离,后又是什么位置,的确让我们村上人祖辈享之不尽的美谈。不过,听人家说,在若干年前的一天早上,有个人牵着牛从此经过去岭下耕地,就在岩下不远脚踢了一个,摔了一个跤,一块石头松动了滚了下去,发现了一罐金光闪闪的东西,这个人不再去下地,赶紧把这个东西带回家。当然,太早了没人经过,也无人知晓,但留下的那个装着金光闪闪的罐子位置仍在。没过几年,这户人家又是找老婆,又是盖房子,大家说肯定他是拾宝之人。有了这个美丽的传说,村上的人当然相信,“前三罐,后三罐,中间也三罐”存在的可能,但只是至今还没有人发现“后三罐”和“中也三罐”的。有一次,我的叔叔在这里休息时到旁边小解,他哇的一声惊叫,让所有在此休息的人一阵惊讶,片刻他又加了一句“我发了”。大家更是一阵惊咤,不约而同朝着他的方向走去,等大家靠近时,他却哈哈大笑起来,大家这时才知道原来被他开了个大玩笑。

从这里而上,是一段不是太陡的土路,这也最让我记忆。大约在六、七月份,周末放学回家,经过这儿大约在下午四点多,我们总在这里采摘一种不知名的野果,我们土话叫“道乳”。其实,这种果子树很矮,不过一两尺高,长出的果子也只有手指头大小,长圆筒形状,成熟了外观是紫色的,有点像刺棘果,吃起来甜甜的味道。尚未成熟时味道特别涩,尝一口就让你张不开嘴巴。同学们总是争先恐后采摘,一路山歌一路欢笑,这样一路上就可以有滋有味地品尝自己的战利品了。

过了这一段平路,就是整条山路最艰难的一段路,这就是人见人怕的“长脚岭”。从山脚下一直沿山的脊梁向上,大约有一里左右,空手上山已经是十分艰难,更何况大家还要挑着担子上山呢?我曾经为这个长岭数过台阶,正好有1200个台阶,一路上每向上百余阶就有几株苍天大松树,不仅为过路人遮阳,还为小雨时遮挡,这些树龄大约都在百年以上。走过了这条长岭,我们的整个村落就展现眼前了。正是这个长岭,使得许多年纪稍大的人,就很少外出了,天天都是在家里呆着。处面的世界与他们很少关系,很少知晓,以至于国家大事,世界纷争,他们都是偶尔来了外人口传罢了。小时候,我跟随父亲下山,回来时父亲总是挑着担子,浑身上下尽是烂透,我跟在后面以为大人爱出汗,而且每前进一步都是那样的艰难,一般三五个台阶就要停一停,有时双脚还在微微发颤。父亲发现我更得紧,就说“小孩子先走吧?”现在想来,父亲就是这样一个不知劳累养活着一家人。今天我想起这段路来心里更是别有一番的酸楚,也就更加理解父亲在那个年代生活的艰辛。

这条山路不长,从永同公路分叉到我的那个村上不过三公里,但这可是千百年祖辈的唯一通道。不知道走过多少人?不知道送下来多少农村产品?又挑上去多少农药化肥?这本帐没有人记得起来,也没有人记得清。然而,就这样一个落后的村落,这些年却成长了一批能人。他们自己捐资和村上群众投劳,在对面的一座山上开辟了一条自然村路。就这样,这个人们祖辈通行的山路也就得以完全的休息了。

山路,渐渐衰老了,路面已经被杂草所侵入,石阶也慢慢模糊了起来。当再一次目睹她时,伤感就会漫延,思绪就会万千,心灵就会震撼,她虽然完成了历史使命,正以矍铄般的精神休养生息,但是祖辈们在此留下的汗水和顽强的生活精神却在我们村上人心中长留。乡亲们这些年更发达了,加上政府的拨款,正准备修建自然村水泥路,也许通车那天,山路也会尽情开颜吧,因为她深深知道疲惫的农民,只有伟大的党和国家才能帮助实现“天堑变通途”的梦想。

家乡的山路,诉说着祖辈艰辛的生活,目睹了今天山里人欢欣的日子!

篇2:文体局局长建国60周年献礼征文

手表是时间的见证,也是浓缩社会进步的象征。

记得1980年夏季,我要考高中,目睹少数家底富裕的同学自豪地戴着亮闪闪手表炫耀的样子,好生羡慕。手表,那时在我们偏僻的农村还是“稀罕物”。母亲觉察到我的心思,心疼地从扎得严严实实的手绢中掏出30元钱,托人到县城买了只手表。我知道,这是妈妈卖鸡蛋积累下来的钱。我对妈妈

说,不要手表。妈妈慈祥地说:“好孩子,妈妈不识字,你不能象我一样,给你买手表,就是要你把握好时间,好好学习,天天进步”。我兴奋地戴上了钟山牌手表,科学安排时间,做到了家里忙农活、功课学习习两不误,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重点高中。可是我上完高一,由于家境贫寒,只好辍学进了煤矿。第一个月开工资,我就拿出50多元钱买了一块好手表,寄给了亲爱的妈妈。妈妈还是来信要求有钱买书好好学习,不要为她买这买那,把精力用到工作、学习中去,别丢了我们农村人勤劳朴实、不计名利、奋发进取的美德,做名知识型矿工。妈妈的殷切希望一直激励我,刻苦学习,勤奋工作。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度“牛”气的手表又渐渐失宠,其原有的计时功能已被其它高科技产品所兼有,手机、电脑、电视、电话、收音机、公共场所显示器等,都有时间“出现”。现在手表成了装饰品,小孩子都能亨受到这一“专利”,不再是大人们手中的“贵族”。我们要掌握时间,带不带表已经无关紧要,手表也变成了“平民”。

篇3:教师建国60周年献礼诗歌征文

我等待着一场震撼世界的盛典

十三亿中国人深情颂歌

把欢呼的潮水

撒向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我等待着新中国六十年的书简打开

每一页都闪烁着祥云华章

山河锦绣,盛世太平

五十六个民族共同唱响祖国的美

我等待着十月的第一缕阳光

把崭新的梦想照亮

闪亮的音符飞出千年的大鼓

三山五岳,气势磅礴

我等待着旗帜上的那团红熊熊燃烧

映亮祖国似锦的前程

映红祖国和谐和美的未来

我们多么幸福

现在,我的内心已是激情飞越

我的祖国已是壮歌漫天

好好写中国

女儿跪在板凳上

专心致志地

写老师教的两个字

中国

她边写边念

中、中,中国的中

国、国,中国的国

四笔写成“中”

八笔写成“国”

中国,中国

一笔也不能少

女儿写得稚气、乖巧

念的声音也很响亮

生怕全世界的人听不见

她一遍又一遍地写

她说非得把“中国”这两个字写好不可

晚上,女儿睡着了

还在梦里念

生怕把中国给忘了

中、中,中国的中

国、国,中国的国

我给女儿掖了掖被角

轻轻地说,睡吧,女儿

明天是个好天气

太阳升起来

先照亮咱中国

你就在太阳的光芒里

好好写中国

挺身而出

唱唱英雄谱

出自咱肺腑

亲亲中华民族

孕育无数风流人物

气魄里有威武

身躯里有傲骨

危难之处

挺身而出

不计功名利禄

再苦再累

也不打退堂鼓

流血流汗

也永不服输

拍拍咱胸脯

敢闯天下路

巍巍中华民族

亿万儿女情同手足

拨开尘世迷雾

揭开新的面目

擂响战鼓

全力以赴

又见新的盘古

又见新的夸父

负重奋进

迈开坚实脚步

一路豪歌

篇4:庆祝建国60周年组诗献礼征文

因为相信付出后丰收的辉煌,就把辛勤和汗水赋予时光;

因为相信金子总会闪烁光芒,就把沙尘和泥土当作培养。

因为青春奉献了茁壮,相信坎坷背后有成功的希望;

因为拼搏之歌多嘹亮,就让人生的奋

斗从此起航。

不畏艰难奋发向上,披荆斩棘朝向前方;

再大的风雨再多的风浪,也挡不住我的向往。

因为对成功的渴望,相信努力追逐梦想;

去迎接明天升起的艳阳,去搏击追梦的飞翔!

《有一朵莲花》

在祖国的南海天涯,有一朵娇美芬芳的莲花;

正吐露着婀娜的风华,你是娇艳多姿的奇葩;

你有九天仙子的高雅,你是神州母亲的娇娃。

啊------澳门 macau,妈祖庙 大三巴,还有莲峰山顶那道缤纷的彩霞;

啊------澳门 macau,听海潮 归来吧,那是为欢庆回归而跳起的踢踏。

哦------澳门 macau,归来啊 十年啦,看中华和谐的一家,共建繁荣兴旺发达。

哦------澳门 macau,携手啊 前进吧,迈出你矫健的步伐,走向辉煌雄起中华!

《走向最高峰》

你是旧长征路上的启明灯,血雨腥风中奋不顾身,解放全中国翻身做主人,千年古国从此花蕾缤纷。

你是新长征路上的指航人,改革开放中一往情深,去挑战去开拓去攀登,带领我们走向最高峰------

啊------克难求进换来幸福的人生,啊------努力奋斗光耀灿烂的里程;

党章中折射着悠悠民族魂,国旗下映照着不屈的斗争。

红色的海洋滚滚翻腾,吹响祖国奋进的号声;

党的指引如万里长风,带领我们走向最高峰

《中国力量》

改革承载着梦想,开放插上了翅膀;

中国开始展翅翱翔,今天成就精彩乐章。

三十年来改革开放,国力提升四海传唱;

中华儿女挺起了脊梁,神州崛起无限好风光。

三十年来实现梦想,神州雄起中华豪壮。

神七飞腾九霄颂扬,寰宇欢声中国力量!

《真情联起你我他》

冰雪融了 离春天还会远吗?

改革来了 离小康还会远吗?

三十年了 离现代化会远吗?

中国来了 离梦想还会远吗?

因为春天来了,所以能情暖万家;

因为真情热了,所以能冰雪融化;

因为爱心火了,所以有太多牵挂;

因为喜庆红了,到处是火树银花;

因为新年到了,真情联起你我他;

真情联起你我他!

《党啊我为您歌唱》

如三月里沐浴着春光,心头的火热是不灭的渴望,无论走向何方,党啊我总会深情地为您歌唱------

如果没有您的殷切期望,小树怎会成材枝叶繁昌,不管路有多长,党啊忠心感谢您的哺育培养------

您说过人生的奋斗就是理想,您教我做人堂堂正正做个好儿郎,难忘我的成长,党啊我要深情地为您歌唱------

篇5:业余作家建国60周年献礼征文

写作从来不是专业作家的专利,相反,某些作家自从“挂牌”、“闭关”之后,笔下的味道就变的不尽人意了,至少是生活的原味淡了,这样的例子倒很多。文学自古以来就是群众文化的一种形式。近读《衡阳日报》回雁副刊(2009年8月9日)上的《“逃兵”扎西》,更增强了我的这一认识。

《“逃兵扎西》是一位转业武警的回忆录,作为业余写手的作者冉效伟先生却将它写出了小说的效果。且由于作者趟过了近二十年的“社会生活”,那段“平凡而火热”的日子遂显得弥足珍贵,成为如今“温润的慰藉”,作者的笔触自然显得格外深情而柔和。

文章起笔开头的两段写景文字,其实是后文回忆录“正传”的巧妙伏笔。“活着,一千年不死;死了,一千年不倒;倒了,一千年不朽”的胡杨,很容易令人联想起驻疆官兵,乃至在这片土地上曾经屹立和永远安息了的孔繁森。

从文中了解到:尽管官兵们生存环境异常恶劣,“住土坯房,喝咸味的涝坝水。”但战士们发扬了南泥湾精神,“养有猪、羊,种有蔬菜,生活能自给自足。”美中不足的只是娱乐、精神生活方面,唯一娱乐是看电视,电视只有一个少数民族的地方台,且图像不清,雪花大。因身体单薄临时被安排专门负责放羊的新兵扎西,就这样成了不能适应军旅生活的一个典型人物。独处恰又性格内向的扎西在一次独自“散心”中误离警营,身上没钱,一时回不去,以致警营上下都以为他做了逃兵。事实并非臆想,扎西找到了,原因是“都有责任”。文章巧在大段的闲笔其实非闲:“我”在寻找扎西的路途中,深刻领会到了警营中所没有的,少数民族群众的理解和关怀,而这一切,正好与扎西对这户少数民族家庭的付出分不开。因此,“我”寻找扎西的过程,就是被动寻觅真诚的过程;扎西被找回的过程,那就是理性与深挚的友爱回归的经过。文末“我”的一句朴实的话:“知道了,都知道了;再说,也不能全怪你。”于“不说”中道出了这一切。

人是社会的人。社会、集体最需要的是和谐,而和谐最离不开的就是人与人之间超越功利的真诚理解、关怀与互爱。和平年代,互帮共济的微小细节,比赴汤蹈火的豪言壮举更切合实际需要:“我”和“司务长”对扎西背后关切的话语;我们与热情接待的维吾尔大娘的军民一家亲;我们发自内心敬意的“立正、敬礼”以及特地给扎西打工过的“团结饭店”老板的道谢,等等都是。全文浓郁的生活气息与浓浓的人文关怀相互溶合,谱出了一曲官兵互信、军民团结的朴实赞歌。此文写作的时代背景,正是我国群体事件的多发之秋:贵州瓮安、湖北石首、新疆西藏少数民族地区等均相继发生了骚乱,我们的党和政府除了果断处置极少数别有用心趁势作乱的暴徒外,采取的也正是以和为贵的怀柔政策。

篇6:国企公司建国60周年献礼征文

(一)33年前,铁山巍巍,**清清,我就出生在桓台**岸边的一个小村落。

33年后,我来到“**”,是我工作成长的地方。

在来沂源之前,我对沂源的了解很少,据说沂源是国家级重点贫困县。鲁山是我从地图上了解到的有关沂源的知识,于是充满了对沂源的无限想往,梦想着有一天可以到沂源,在果实成熟的季节在山上采摘。

也许是机缘巧合,也许是经过努力后的必然结果,命运之神让我来到了沂源。

第一次来沂源,经过了长途跋涉,汽车过了两个隧道之后,车上的人说快到县城了。宽阔的螳螂河展现在我的面前,让我的眼前为了一亮。当然螳螂河还是后来知道的名字。当时我还以为是沂河呢。进入县城,跟头脑中原来那个“贫困县”,根本沾不上边,市容整洁,绿树成荫,路边的商店一派繁荣的景象。这就是我初到沂源的印象。有人概况的好,这里是“山好、水好、人更好”!

后来我了解到,现在的沂源已经由原来的国家级贫困县进入全省县市综合排名第55位;并且有四家上市公司。这就是我为之工作的地方,让我引以为自豪!

想起当时报考沂源的公务员,有人说你怎么不报考淄川,最后我还是选择了沂源,因为这里山青水秀,因为这里瓜果飘香,因为这里物产丰富,因为这里有我的梦想。虽然因为工作的关系,一直还没有登上鲁山,但是我为我的工作而无怨无悔。我为之服务的沂源,在2008年又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我知道这里面也有我的一分辛勤汗水。在2008年全市经济社会目标综合考核中位居第二;在2008年全市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考核中均位居第一;在2008年对区县的群众满意度调查测评中,满意度居第一位。

沂源印象

(二)每次去悦庄镇都经过沂源一中,崭新的教学楼,塑胶的跑道。从报纸上了解到2008年山东省的文科状元就出自沂源一中,真是名不虚传啊!坐车回张店的路上,遇到来沂源一中上学的淄川学生回家。对这所学校更是充满了敬仰之情。她的桃李真是遍天下了。

来悦庄工作以来,对辖区内的几所学校又有更深入的了解,其中悦庄一中就是其一,无论是校园环境还是学校秩序,都给人以清新之感。春天那烂漫的樱花开满校园,竹林里自由栖息的小鸟,校园文化的新三字经,书香缭绕,处处关爱,体现在学校的每个细节之处。

悦庄二中以自己独有的特色给学生们带来不同的教育体验,民族民俗博览室,围绕乡风民俗文化,搜集整理了悦庄的人文景观,包括古槐、古建筑,以及“时过境迁”的物品,透过这些让学生们了解社会变迁,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

悦庄中心小学的乡村文化宫,悦庄中心幼儿园的省级示范园的荣誉等等。透过这些点点滴滴,折射出沂源对教育的重视,沂源教育的发展。

沂源情节

只所以不说“沂源印象

(三)”是因为有太多印象而无法一一诉说。每当看电视的时候我关注着沂源,比如《探索.发现》里有“沂源”的名字;每当看报纸的时候我首先去看有关沂源的新闻;每当上网搜索的时候我用“沂源”作为搜索名词。我知道我已经融入进沂源,这里是我的第二故乡。

马逐芳春草路竿,胜游应说到沂川。

和风软泛桃花浪,暖气轻浮丽日天。

俗虑尽随流水去,襟怀都向碧波前。

追思点瑟当年事,吟咏归来兴浩然

沂河这是明代诗人伍文献游览沂河时所写的七律。沂河又名沂水,有沂河三源之说。诗情画意,美哉沂源!

篇7:关工委建国60周年献礼征文

“马桶拿出来——”。古镇的东市梢传来声声高亢悠长的 “原生态”。倒马桶的是位胖阿姨,她中气足、嗓音亮,经年历炼,加上清晨负离子空气清洗过的 “磁头”。清脆的声音穿过窄窄的巷

陌,沿着挨挨挤挤的店面,从晨曦中飘了过耒,飘了过来……沿街的居民早已听见了,可敬业的阿姨唯恐大家睡过头,音域宽广的“高八度”还是久久回荡在人们耳旁。

那年头,马桶由环卫工人统一倒,每到清晨,家家户户的屋檐下总是放上一只只让人又讨厌却又不能离弃之物。不轮刮风下雨,不分严寒酷暑,马桶总不能不倒呀!环卫工人很辛苦,胖阿姨对我说,最冷的那些天里,水池里结了冰,她用砖块打碎坚冰再清洗。我说,你干吗这么赶早。按她的工作量似乎也不必这么早。“不能呀!”胖阿姨说,“倒马桶须趁街市未热闹时进行,因为沿街设的卖菜摊头。”

多么熟悉的声音,伴我多少年风和雨,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

自我懂事以来,小镇的菜市场就设在街逍两侧的屋檐下。每天清晨,农民们肩挑手提把自家种的蔬菜一一摆放在人家门口的地上,等待居民挑选。要是碰上坏天气,有时风雨交加,有时雪花纷飞,可惨了。每年不少时间,买卖双方撑了伞,总是在如注的水柱下交易。而沿街居民们每当“女高音”消逝之后,也总会听到的一片乱哄哄的喧闹声,直至太阳升高,阳光灿烂。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小镇终于也拥有了名符其实的小菜场。环绕小镇的玉带河畔造起了一座钢结构的小菜场。自此买卖双方都免受了风雨之累。小镇居民有挎蓝的,有骑车的,他们像城里人一样,走进风雨无阻的菜场,精挑细选自己喜爱的菜蔬。而菜呢?也并非只有本地农民生产的农副产品,操着来自五湖四海的各种语言,摆放着天南海北的荤素菜肴,小镇人开始品尝只有城里人才有的“专利”。因而,多少年来每天早晨充斥于我耳畔乱糟糟的声音也消失了。小镇的早晨安静了许多。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醒了千年古镇。老街的北面建起了一条条水泥马路,路边种下了手臂粗的香樟树。好事接着来,我也从沿街的小楼搬进了光明路旁新建的单元房,乔迁新居不久,却发现曾经听惯了的“女高音独唱”却换来了“男声重唱”。这“晨曲”好难听,扰得睡梦中的居民好生烦恼。它,就是手扶拖拉机的吼叫声.原来,楼下有两只桔红色的垃圾桶。每天天未亮,环卫工人开了手扶拖拉机来倒垃圾,机器停止和启动的轰鸣,加上倒垃圾时塑料桶在水泥地上的撞击声,使静谧的黎明平添一阵噪音。如果说倒马桶的叫喊声是委婉自如的,是悦耳的,那拖拉机的吼声便是噪声,是声音的污染。更讨厌的是每每噪声响起时,正是大家梦香之际。

环卫工人告诉我,他们每天三点钟就开始工作了,趁大街小巷无人时,对全镇几十只垃圾桶逐一处理掉,再由扫地工人一大早来打扫。一年三百六十天,风刀霜剑无法避,节日时,工作量更大。

了解了环卫工人的艰辛,每当晓风中传来“晨曲”时,尽管好梦被搅,我的心中只有对小镇美容师默默的敬意。插过队的我,深知体力劳动之辛苦,听着阵阵聒噪,没有一丝一毫抱怨之意,只有理解只有同情。因为是他们的付出,才让我们环境变美生活变美。我知道,这是不得不聆听的小镇的“晨曲”。

不知从哪一天始,这熟悉的“晨曲”似乎从晓风中消失了。也许是我的梦太香了,便也不当一回事情,只是发现每天早晨垃圾依然清理过了。一天,我有事起了一个大早,隔窗往楼下望去,夜色依然很浓,路灯的光芒照亮了整条街道。忽然开来一辆草绿和乳白相间的厢式环卫车,车头上方一盏小电灯亮得发白,一位身穿醒目工作服的环卫工人从车上跳下来,将滚动着的那只垃圾桶往车旁一放。霎时,呼地一声,机械臂自动伸出,不偏不倚,把桶举起、倒掉,很快复归原地。低沉的马达声中,车子缓锾驶去,前后不过分把钟。

噢,原来如此。小镇的“晨曲”又变了,它变成了舒缓轻柔的“轻音乐”。我为环卫工人劳动环境的改变而欣喜,我为小镇的变化而高兴。每天晨曦初露,楼下会准时响起低沉的马达声,不过,你得用心去聆听才能听得到。

舒心的日子似乎过得特别快,不知不觉中,路边的小树,己由当年的“黄毛丫头”出落成亭亭玉立的俊俏“大姑娘”。那一行行香樟枝干粗壮,茂密葱茏,倩影婆娑,翠色欲滴。每当风吹枝摇,簌簌作响之中,不时传来麻雀呀、喜鹊呀啁啾之声;后来又传来声声“咕咕咕”的叫声。这是一种什么乌呢?我问邻居,都说不知道。后来,老农告诉我,那是野鸡的叫声。

篇8:文体局局长建国60周年献礼征文

32分钟,送炭的骡子迈动四条健硕的腿

蹄子咔咔敲响石板大道,刚刚离京

32分钟,运河里的粮船离开

码头

过了十五里两岸苇子飘动的水路,行驶顺风

32分钟,迎亲的轿子上下颤

穿过了平原上三个那一世小说网 http://安静的村

32分钟,挑担串乡的货郎翻越半座山岭

刚刚把老相好约定的路走了

半程

32分钟,一条决定出走的狗

在官路上转了五个圈圈,又回到飘着炊烟的 寺庙

32分钟,开小差的老兵

回望着远处旌旗飘扬的军营

……

32分钟,我们从一座城市来到另一座城市

从伟大的首都,来到临海而立的**

前朝的王府被称为博物馆和公园

他已不是从前的都城

以往的小码头变为万吨的港口

他已不是从前的小扬州*

我们不是那些缓慢的赶路者

脱下了笨重的衣裳,我们抛下那些久远的时光

远离了那些记忆中叮当响着的风铃

时代,经常被称为时代的列

此刻,这个说法多么准确生

动!

此刻,列车和时代互为比喻,一起飞跑前行!

在京津城际列车上

我在本子上写下:城市挽起

手臂

列车、城市、大地、海洋、天空

在时代的五线谱上,用最新

的节奏

写下最新的交响

我的耳畔,有着悄然而沉实

的回声

篇9:文体局局长建国60周年献礼征文

它生非此身, 奈何天地造。

风云变天时, 大地恩怨仇。

难堪非常期, 情伤痛人愁。

无奈海上飘, 他乡苦何求。

长流点滴恩, 老水终回潮。

古国春秋史, 活现传神话。

点滴滿山河, 五千载华夏。那一世小说网 http://

儒牛耕黄土, 深根阳光下。

道引三江水, 一水贯中华。

根源起炎氏, 孕育出黄亲。

脉传舜道连, 根糸尧运生。

长河南北分, 水流至古今。

历经山河故, 依然两岸分.逐流经常时, 浪湧浊又清。

几多黄河颂, 今古皆高昂。

曲曲动心胘, 章章荡迴肠。

好曲已成音, 未奏调先扬。

合奏华夏曲, 高歌成绝唱。

可歌吾民族, 地大人品良。

可泣炎黄子, 饱经风和浪。

春秋轮列国, 诸雄层七强。

鲁地儒门深, 神州道普行。

道常世无常, 乱世枭雄狂。

百郡遭秦并, 焚书把儒坑。

治久成暴君, 社稷欠泰安。

外族常侵忧, 生怕恶梦长。

长安惊世举, 苦筑万里墙。

一朝阿房宫, 夜夜惊梦常。

楚河分汉界, 基业定鸿门。

鼻隆汉高祖, 眼下三姓人。

两姓各东西, 一家据京城。

长此常争战, 不休谁言胜。

霸业终难圆, 何易司马姓。

朝朝留战史, 代代难安宁。

胡人关外偷, 满蒙关内坐。

一坐数百年, 朝顷未三载。

八贼蹂大地, 割据不平约。

灰烬圆明园, 根苦深土热。

孙文革辛亥, 革命毁不平。

建立新中华, 推翻腐清庭。

致天下为公, 主博爱精神。

新政换旧朝, 军阀各自立。

私心独天下, 为公欲己谋。

虚存一国党, 实亡各派糸。

折志孙文逝, 从始无帝制。

时在乱世间, 疯狂起东洋。

求荣甘为狗, 卖国贼认父。

铁蹄践三省, 撗刀残百姓。

热血男儿醒, 勇敢将贼抗。

力抗足八载, 内争又三年。

弃甲落孤岛, 下野空饮恨。

隔海勒马啸, 两岸气云腾。

冉冉太阳昇, 神州东方红。

大地露署光, 从始黑暗除。

一切时已证, 有景应势现;

良辰艳阳升, 强邦开昌盛。

历经风云雨, 甲子华寿宴。

举杯敬苍天, 嘉贺古华夏。

干杯大民族, 祝福新中华。

篇10:文体局局长建国60周年献礼征文

她工程宏伟,为新中国灌区建设之最。

她创业艰难,堪称人间奇迹。

这一工程始建于1958年,横跨皖豫2省4市17个县区,贯穿江淮两大水系,有效灌溉面积1100万亩,设计灌溉面积1198万亩,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全国最大灌区,也是全国惟一跨省的灌区。

壮丽史诗

上溯千年,在江淮大地上,先贤们建造的芍陂、期思雩娄等水利工程,实现了“百里不求天”的梦想。但江淮分水岭的更广大地区,水患不止。1671年至1949年间,共发生自然灾害134次,较大旱灾每5年一次。人民不堪其苦。

新中国成立的礼炮,扭转了神州乾坤,亦使山河重整。在毛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下,在大别山深谷幽壑之中,蓄水调洪的水库群陆续兴建,“高峡平湖”截住了涌向淮河的山洪暴雨。现代治水大家汪胡桢,在此完成了他作为中国连拱坝之父的开篇之作。其设计兴建于此的佛子岭水库,为中国第一座连拱坝;梅山水库大坝为亚洲最高连拱坝。

领袖以恢弘的气度带领着整个民族,创造了辉煌历史。随着水库(本文来自中http:// 转载请注明!)的建设,以此为水源,修建了一个跨越江淮分水岭,沟通淠河、史河和杭埠河,灌溉皖西皖中的千万亩大灌区,从战略构想走向建设实践。1958年8月19日,**灌区破土动工。淠、史、杭,这三个字的神奇组合,开始在新中国水利史上熠熠发光。

那是一段如歌如泣的岁月。翻身解放的江淮儿女,在食不果腹、衣不暖身的艰难条件下,挑着箩筐,扛着铁锹,奔赴治水工地。当时,平均日上工50万人,最高日上工达到80万人。大路上车辚辚马萧萧,工地上号声如潮,其气势犹如惊涛拍岸,何等壮怀激烈!没有水泥自己造,没有炸药自己熬,没有木料自己捐,自力更生,发明创造,硬是用自己的双手,凿开了横亘的山岭,填筑了高深的峡谷,千万“愚公”14年奋战,搬走了6亿多方的土方,如围成1米见方的长堤,可绕地球10多圈,堪当水利建设史的千古绝唱。

人间天河

大诗人李白一句“黄河之水天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写尽了中华母亲河的荡气回肠。皖西、皖中的乡土诗人对自己的母亲河,亦发出了“空中浪涛响,天际白帆飘”的咏叹。

这是对**工程蓄水于高峡,行走于岗脊的诗意描述。从水库涌出的激流,奔腾到灌区尾部,垂直落差近100米。灌区渠道,居高临下,通过6万多座渠系三轮物调节,实现了灌区80%以上农田的自流灌溉。万里长堤,或逢山开道,两岸壁立如峰,度若关山;或洼地筑堤,犹如地上悬河,可俯瞰乡村炊烟。凌空飞架的渡槽,若长虹卧波,沟通南北东西;入地联通的倒洪吸,似蛟龙潜渊,成为快速的水下立交。干旱的江淮分水岭两侧,呈现“岗上种稻,岭上行船”之奇观,恍若水乡江南。

更让人叹为观止的,不止其“高”,更有其“远”。如果把**分干渠以上渠道联结起来,以六安为轴心,可东到上海,北抵京城。其七级固定渠道,总长度达2.5万公里,联巢湖,通淮河,贯皖西,抵皖中,跨出皖境直达豫东南,把大别山的甘泉,送到了城市的千家万户、乡村的田间地头。

**工程的博大和深刻,还在于其“师法自然”。这一工程体系上承五大水库67亿立方米山区来水,纵横交织的七级固定渠系,串联起了21多万座塘坝、1200多座中小型水库,并沿巢湖、淮河建有39座外水补给站,蓄、引、提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长藤结瓜”式的灌溉系统,解决了水资源时空分配与区域耕地、人口及生产力组合不相匹配的矛盾,创造性地调节了人水关系,改善了整个皖西皖中地区的生存发展条件。

时代华章

英雄的史诗,续写着改革创新的篇章。

1981年,**灌区在全国大型灌区中较早地建立了灌区管理委员会,首破特大型灌区民主管理之“冰”;1982年,安徽省政府出台《**灌区管理暂行办法》,率先推进依法管理;1984年,在全国水利工程中第一个引进世行贷款1.93亿元人民币进行续建配套。

走在全国前列的,还有上世纪80年代施行的两部制水价,90年代创造的八位一体的灌区农田水利治理模式……

在由计划三轮向市场经济体制轨的“闯关”中,**灌区始终以变革图强的状态,与时代共奋进。

对灌区工程施行“大手术”。按照“主攻大动脉,健全微循环”的思路,从1996年起,开始利用中央投资,加快骨干工程改造,兼顾面上工程示范。至2008年,共实施139个项目,完成投资计划5.1亿元,一批危、重、险、急的骨干工程得到除险加固,新增、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400万亩。特别是节水效益明显,灌溉水利用系数由0.40提高到0.44,灌溉保证率由70%提高到72%,年均节水9000万立方米。2006年,**灌区被确定为全国第一批节水三轮基地。

对管理体制机制进行“刮骨疗伤”。进入新世纪以来,实施了三轮大规模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大刀阔斧分流冗员,全面推进竞争上岗,积极探索社会化养老保障制度改革,因地制宜创新水费收交机制,遏制了人员膨胀、水费欠收、管理松驰的局面,灌区开始进入良性发展三轮。农村税费改革以后,着力解决田间工程有人用、无人管的问题,推行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组建了100多个用农民用水户协会,大力推进民办公助农田水利建设,努力建设面向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

对供水服务推进战略性转变。坚持科学配置和节约保护灌区水资源,探索建立灌区供水民主协商制度,实行“总量控制,定额供水,水权到县,县界量水”制度,加快由单一农业供水向全方位供水的转变,在连年保障农业丰收的基础上,年城市供水和生态供水规模分别达到了2亿多立方米和5亿多立方米,适应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水资源的多元化需求,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大建设、大发展。

水兴百业旺。今天的淠史灌区,是江淮的“粮仓”、发展的沃土、宜居的福地。其粮食生产闻名全国,以年产50亿公斤、50年累计增产450亿公斤粮食之实力,位居全国粮食生产基地行列;灌区内新兴经济体“安徽省会经济圈”依水而兴,到2015年,城镇化率将达到55%,地区生产总值将占全省的40%;区域内1330万人口拥水而安,合肥、六安等县城以上400(本文来自中http:// 转载请注明!)万城市人口饮上了优质水源,900多万农村人口获得补水保障;灌区生态因水而灵,林丰草茂,是未来最具潜力的旅游生态开发区。

篇11:税收工作者建国60周年献礼征文

记得我小时侯,我对税收就有了那份炽热的不解情缘。也许是我爸爸是一名税务干部的缘故吧,每当我来到税务局,每次总能看到那金光闪闪的“为国聚财”四个大字引入我的眼帘。大家都知道,税收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纳税人缴税、税务人员收税缴入国库,并将其用于国防建设、教育事业以及城市建设等,从而一次又一

次体现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良好循环结构。

去年的汶川大地震发生给我们带来的是无比的震惊和悲伤,那一座座高楼在瞬间成为废墟,一条条公路在瞬间塌陷,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瞬间消失,人的生命在大自然灾害面前显得如此渺小。但当我在电视画面中看到一架架飞机在蓝天飞翔,把受困的群众解救出来;一辆辆汽车在公路上疾驶,把急需的救灾物资源源不断地送往灾区;一群群人们排成长队争相捐款,把爱心送往灾区,我又是多么地激动。这一切,都是税收在发挥着他的作用,如此迅速的营救速度,保证了人民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帮助人们树立起战胜困难、勇得胜利的决心和豪情。

税收取之于民而用之于民,通过经济与税收的良性互动,我国在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着税收的职能作用。通过贯彻西部大开发政策,使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经济差距缩小。今天的陆、海、空的立体救援,使更多的生命得到了及时地挽救;通过对福利企业的税收优惠,使残疾人有了生活的保障,他们不再为生活而忧愁,燃起了生活的希望;通过税收的调控职能,促进了社会的公平和发展。这一切,都证明了税收与发展的紧密相连。

如今我们的经济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民生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税收为民生的改善提供了可靠的物质基础。通过税收的优惠政策,使党和政府爱民、惠民的理念得到了具体体现。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国家税务总局在第一时间延长灾区纳税人的申报期限,对在大地震中捐款捐物的纳税人给予所得额的税前扣除优惠;通过对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的提高,使得人们生活水平得以提高。

税收为民生,税务部门也充分发挥扶贫济困的社会职责,当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我们看到全国税务干部慷慨解囊,为灾区送去温暖;在日常工作中,各级税务部门协助政府搞好扶贫工程、致富工程、小康工程等,促进了政府和人民的和谐互动。

篇12:文体局局长建国60周年献礼征文

我 爱 我 的 祖 国

---每 日 播 报 一 路 抒 怀

四 人 之 旅

赤 橙 黄 绿

和 谐 中 国

满 天 地

29/3(第一天 周日)

凌晨2:60出发,3:55河北界,6:45---7:35元氏服务区,距北京308公里,9:20---9:45冀豫收费站,11:00---12:05新乡服务区,14:10---14:45驻马店,15:55---16:25信阳服务区,20:05到达武汉,行程1650公里。感觉是:公路平坦、视野开阔、时速标准、一切正常。

30/3(第二天 周一)

10:10登黄鹤楼,12:10游东湖,14:35进青菱收费站驶入京珠高速路,16:25到达鄂南站,18:00观岳阳楼,19:30入住汉森宾馆。

31/3(第三天 周二)

9:00游览洞庭湖、天水一色,11:50出发13:30杨梓冲站,15:00乘车登上岳麓山游览16:00徒步下岳麓山,16:50岳麓山收费站,18:30到达刘少奇故居。阴雨低温,入住花明山庄。

1/4(第四天 周三)

8:30参观花明楼、专机、故居10:00离开花明山庄,11:30绍山如意庭收费站,12:00参观毛主席故居

清明时节飞细雨,千里迢迢访故居;

三人已过花甲年,一位长者逾古稀。

花明楼前忆往昔,韶山水畔文字激;

辉煌岁月展画卷,红旗飘飘在寰宇!

13:25韶山站,15:30---15:50新塘服务区,18:30到达湖南宜章。一路游来---烟雨蒙蒙,雾气腾腾。

2/4(第五天 周四)

9:30进入广东高速,一路上山多隧道多,坡多弯路多,有雨有雾有施工。11:30---12:30鱼湾服务区,16:20梁金山服务区---车多人多,18:10阳西服务区,19:40驶入广东茂明,入住永生宾馆。

3/4(第六天 周五)

9:00出发前往雷州,此时阵雨、湿、闷、热。11:10通过南渡收费站。12:40到达海安港,13:20出港起航,15:00抵达海口港。航线上“海风轻轻吹,海船轻轻摇”。17:20入住三和大酒店。

4/4(第七天 周六)

9:00开往博鳌,一路上坡道多,弯路多。10:20---12:50游玩万泉河、博鳌论坛址、三江入口玉带滩,16:00兴隆热带植物园,品尝茶饮18:20来到猴岛,19:30入住海景湾酒店,享受水上用餐!

5/4(第八天 周日)

9:00乘坐缆车游玩南湾猴岛,观看群猴表演。11:50出发前往五指山,---路弯弯,盘上山。15:15到达入住水满圆酒店。---雨急天阴。18:20山下共饮进餐。

五指山下雨纷纷,共饮美酒论古今。

姐妹夫君笑声琅,同甘共苦中国心!

6/4(第九天 周一)

晨练攀登海南五指山,11:30驱车前往三亚,(牛在中间,车在旁边)充分体验“路是牛走出来” 的特点。14:10游玩鹿回头公园,18:00入住大东海附近小区兰色海湾私人公寓,19:00南海湾渔港海鲜城用餐。

7/4(第十天 周二)

10:00出发游览著名的天涯海角、大小洞天景区及南山寺。17:25游览天下第一湾---亚龙湾,19:30海边渔村大排挡。

天涯海角亚龙湾

热带雨林小洞天

八方游客聚三亚

欢歌笑语太平年

8/4(第十一天 周三)

9:50开往海口,10:50经过陵水服务区,停电无法加油,11:20万宁莲花服务区加油,此时天气闷热,途中遇雨,水花四溅,渐渐雨停息,13:50到达海口。16:15下船,20:20茂名市住宿。

9/4(第十二天 周四)

8:30出发,12:30到达广州。15:30游玩白云山公园,18:30入住部队招待所---环西接待中心。明日随团赴香港旅游。

10/4(第十三天 周五)

上一篇:最新单位定点帮扶工作计划下一篇:励志小故事 梦想是需要坚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