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辰中心小学读书笔记检查小结范文

2024-04-26

南辰中心小学读书笔记检查小结范文(通用2篇)

篇1:南辰中心小学读书笔记检查小结范文

东海县南辰中心小学读书笔记检查小结

在本学年的读书活动中,为了切实提高教师的读书积极性和读书的实效性,我们南辰中心小学集中选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帕夫雷什中学》和《给教师的建议》、郭思乐的《教育走向生本》、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这几本书。当然,也有个别老师因为以前读过这些书,而选读了另外的教育专家论著。我校把四本书分两次发放,上半年先发两本,下半年发另外两本,结合假期,让每位老师通读完四本书,并选取其中一本作为自己精读论著。由于本事务繁多,加上创建教育现代化活动影响,好多老师并没有真正俯下身子去读书,有的虽然读了,也只是粗略浏览,不能潜心研习,学有所得。为此,我校要求教师必须把精读的论著中精彩片段摘抄下来,还要撰写读书心得。有了这两把尺子作为准绳,读书效果好了许多。为了查漏补缺,小结如下:

南辰中心小学一线教师共有82人,参与读书活动的有76人,参与率为92.7%,其中几位快要退休的老教师因为身体原因,就没有安排读书。在收缴读书笔记时发现,虽然大部分老师都撰写了心得,上交76篇,摘抄76本,但是合格的却不多。读书心得中,大量抄袭或部分抄袭的有45篇之多,占59.2%,少数自己撰写的文稿中,由于缺乏专业训练,心得质量也都不高,既无可观内容,也没有参考的深度。从摘抄笔记的检查情况来看,年轻教师完成的质量要高些,比如周乐园、宋丹、张艳玲、吕昌艳、王琛、刘湘、李菁、王通军、沈春美、王岚等老师抄写认真,内容有取舍,体现出认真读书痕迹,有实效性。尤其是读《帕夫雷什中学》的老师,能从理论层面,联系自己教学实际,针对性摘抄,成为自己教育教学的指南针。还有一些读郭思乐教授的《教育走向生本》一书的老师,不仅摘抄了生本教育的相关理论及事例,还在教学实践中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着力推行“建构式生态课堂”,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当然,本的读书活动还存在很多不足,还有许多瑕疵。有的老师读书不细致,有的老师摘抄存在敷衍,有的老师不能静心写出心得。尽管存在很多这样那样的问题,那教师的读书热潮却丝毫不受影响。我们组织部门今后在工作中会改掉不足,争取把活动做得更好,更有实效。

南辰中心小学刘 湘

2012年11月27日

篇2:南辰中心小学读书笔记检查小结范文

为贯彻落实《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财政厅关于继续实施“千校万师支援农村教育工程”的通知》(苏教师[2011]15号)精神,认真执行关于支教工作的相关要求,积极配合南通市如东县掘港小学,切实做好结对帮扶、对口支教工作。结合两校实际情况,经研究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国家、省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及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精神,以全面提升我校教育教学水平为宗旨,以践行新课程理论为主线,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以深入交流研讨为重要手段,认真做好各项对口帮扶工作,逐步缩小薄弱学校和优质学校之间的差距。

二、工作目标

我校将与南通市如东县掘港小学实行“校对校”结对帮扶、对口支教。在接受帮扶的过程中,努力变“被动受教”为“积极求教”;不断创新支教工作的方式方法,逐步变小范围的“送教”为大面积的“送培”。力争在“十二五”结对帮扶期间,充分利用好南通市如东县掘港小学的优质教学资源和先进管理理念,使我校在教学管理、教师素质、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都得到显著提高。

三、支教工作的形式和内容

根据我校的实际,按照“按其所需,注重实效”的支教原则,现将我校与南通市如东县掘港小学之间的对口帮扶,拟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一)教干之间的交流

1、交流方式:南通市如东县掘港小学每学期选派优秀教干1名,以驻校挂职支教的方式与我校相互交流。

2、交流内容:(1)南通市如东县掘港小学的挂职教干参与学校管理,把自己学校的管理经验、特色向受援学校的全体教师作介绍1次,向中层以上教干专题介绍2次。同时,如东县掘港小学的挂职教干要调研、摸清我校在管理与发展方面的优势与不足,向相关领导和教师作详细分析,共同研讨、修订管理制度和发展方向,制定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管理措施和发展方案。(2)我校每学期派教干到支援学校不少于两周时间的学习、总结支援学校在管理方面的优势和特色,形成书面总结。

(二)教师之间的交流

1、交流方式:支援学校按学期按受援学校教师学科需求,每次选派2-3名优秀教师到受援学校驻校支教。

2、交流内容:(1)南通市如东县掘港小学的支教教师在我校任教,课堂向我校的教师开放,组织我的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指导教师成长,面向全体教师上公开课不低于5次,在教研组内开讲座不低于4次,并结合自己学校教学的成功经验向学校提出合理化建议。

(2)南通市如东县掘港小学每学期要面向我校举办2次教学开放周,组织每次不少于5人次到支援学校随班学习、互动交流一周。(3)南通市如东县掘港小学选派优秀教师组团,采取举办专题讲座、开设观摩课、听课评课、课题研究等多种形式,每学期到我校组织1-2次集中送交活动,共同开展教科研活动。

(三)学校之间的交流

1、交流方式:活动共举、资源共享。

2、交流内容:(1)互相邀请对方参与自己学校的教学观摩、教学研究等活动2次(每学期1次)。(2)开展学校办学特色方面的专题互动交流活动2次(每学期1次)。(3)所有有关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管理、学科教学、艺体教学等方面的资源以网站、文本等形式共享。(4)共同举办1次对外展示的交流帮扶成果介绍。

四、本学期工作安排

经两所结对学校领导协商,本学期南通市如东县掘港小学将组织骨干教师团队送教到我校,共同开展教科研活动。

上一篇:新智能建筑设计标准下一篇:把李清照的如梦令改成一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