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父母的“面子”,伤害孩子的“里子”

2024-06-01

别让父母的“面子”,伤害孩子的“里子”(精选3篇)

篇1:别让父母的“面子”,伤害孩子的“里子”

别让父母的“面子”,伤害孩子的“里子”

半年前,家乡的一位亲戚打电话来向我哭诉孩子的问题。她家家境在当地颇为殷实,儿子读的是当地名校,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小的时候非常乖巧懂事,钢琴弹得很好,画画得很好,舞也跳得很好。

但是,自从高中毕业考上大学后,儿子就像变了一个人,天天晚上泡酒吧,不跟父母交流,并且开始在很多方面放纵自己。

父母非常担心,觉得如今再也找不回原来那个乖巧听话的儿子了。孩子和父母竟形同陌路人。聊到最后,她不禁感叹:“我们现在虽然有钱、有房、有车,但又有何用呢?我们只有这个孩子,操劳了大半辈子,算是白辛苦了。”

小时候非常听话、一直上进的孩子,18岁后为何判若两人?这绝不仅仅是个案,值得我们深思。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其实,孩子长大后出现的很多问题,大多都可以追溯到童年的教养方式上。

在亲戚的哭诉中,有句话对我的触动特别大,她说:“这个孩子一直是全家人的骄傲,过去走到哪里都是焦点,成绩好、钢琴好,人长得好,又有礼貌。现在我都不敢在外面提起他,面子上实在是过不去呀!”

她最后的这句话,无意中暴露了问题的根本原因。我还记得,在那个孩子很小的时候,不管什么时候,只要跟亲戚朋友见面,他的父母就喜欢把孩子的成绩挂在嘴边,无论孩子是否愿意,总是乐此不疲地让孩子展示各种才艺,唱歌、弹琴、跳舞、画画等,恨不得要把孩子的十八般武艺样样都展示给别人看。

在一些家长眼里,唯一的孩子几乎就是生命的全部。对于他们来说,孩子就是自己家的一张“名片”,无论走到哪里,都情不自禁地把这张特殊的“名片”递给别人,往往还会将孩子身上的很多亮点当作“名片”上的头衔,浓墨重彩地进行渲染。一个活生生的孩子,就这样成了一些父母炫耀的工具。

美国心理学博士约翰?格雷曾总结说:“第一个九年,孩子处于对父母完全的信任和依赖中,父母的责任是要对孩子完全承担起责任;第二个九年,孩子学会信任自己并日益独立起来,父母的责任是维持一种控制力,但也要给孩子更多的自由和独立;第三个九年,孩子变得独立自主,父母需要退到幕后,但仍然要为孩子提供支持。”

然而有些父母,不管孩子成长到什么阶段,为了自己的面子,都自作主张帮孩子安排一切,却很少了解孩子内心的真正想法是什么,他们真正喜欢的是什么,他们真正想做的又是什么。

曾经在一个电视时评节目中看到,一位妈妈和自己毅然决然放弃空姐工作的女儿在节目中争执不休。

妈妈指责女儿说:“空姐的工作,多有档次呀,福利待遇好,工作环境好,也算是帮妈妈圆了一个梦,怎么说不干就不干了呢?现在你非要去淘宝开店,我实在想不通,我们从来都没有同意过你这样做,我的面子算是被你丢光了。”

女儿回应道:“空姐本来就不是我想做的,当初也是你们要我去考的。现在,我想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在淘宝开店也不低人一等。而且,我如今赚的钱比当空姐还多。我要追寻我自己的梦想。”

她还在节目中透露了当空姐6年的酸甜苦辣,包括发生晕倒和摔伤之类的意外事故。但妈妈却全然不顾孩子内心的想法。通过观察那位妈妈的言语和眼神,可以解读到她认为女儿当空姐是份体面工作,是可以拿来当作在亲朋好友面前炫耀的资本,当空姐当然比淘宝店小二的名头响亮许多。在她眼里,自己的面子远比孩子的内心感受重要,更比孩子自己的梦想重要。

很多时候,父母为了自己的“面子”,不经意间就伤害了孩子的“里子”。但如果不顾及孩子的“里子”,仅仅为了自己的“面子”,将很可能导致父母的“面子”和孩子的“里子”两败俱伤。

如果父母想要自己的“面子”好看,首先一定要照顾好孩子的“里子”。也只有了解了孩子内心的真正想法,家长才可能有机会去挽回自己的“面子”。

伊伊两岁多的时候,还是一个不喜欢主动跟别人打招呼的孩子。

每次出门之前,妻子都要嘱咐女儿:“看到认识的人,要主动打招呼哟。”但几乎每一次,伊伊见到别人都是怯生生的,从不主动说话。

大多数时候,妻子都忍不住当着很多人的面对孩子发火,并指责伊伊:“你怎么没有礼貌呢?你看人家小朋友多有礼貌呀。”这样做的结果,常常把伊伊搞得很不开心,也很抵触,有一段时间她就是不肯喊人。

妻子私下里还跟我诉苦:“伊伊不打招呼,其实最难受的是我,感觉特别没有面子。”

后来有一次机会,我就问女儿为什么不喜欢跟别人打招呼。伊伊告诉我,就是觉得不好意思,还补充说:“那些人又不是我的好朋友呀。”

我终于明白,在她眼里,只要不是自己的好朋友,就没有必要主动打招呼。

我马上接过她的话茬:“伊伊,跟别人打招呼,并不是一定要成为好朋友,大多数时候只是出于礼貌。其实,真正的好朋友反而不用打招呼,自然就会很亲切的。”她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似乎明白了些什么。

为了不让伊伊感觉爸爸是在批评她,我赶紧补充道:“不管怎样,爸爸绝不会强求你跟别人打招呼的。不过,你下一次可以试试跟别人主动打招呼,说不定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哟。”伊伊听后很诧异,虽然不明白到底会有什么惊喜,但很快就答应自己要去试试看。不久后的一天,我们开车出门,在没有任何人提醒的情况下,她大声地主动跟门口的保安打招呼:“叔叔好!”保安叔叔很开心,立马回应道:“小朋友好!你真乖!”伊伊妈妈感觉很意外,马上表扬了她。

我也得意地问伊伊:“爸爸以前跟你说的没错吧,主动跟别人打招呼是不是有惊喜呀?”伊伊连忙回答:“嗯,保安叔叔说我很乖,妈妈还表扬我了。”“那你现在是不是心情很好呀?”“当然啰!爸爸,跟别人打招呼肯定就会带来好心情,是不是啊?”孩子一语中的,我和妻子几乎异口同声地称赞道:“伊伊真棒!”

有了这次愉快的喊人经历后,我发现伊伊逐渐愿意主动跟别人打招呼说话了。从此,我们就很少再为女儿不愿打招呼这件事而头疼了。

篇2:别让父母的“面子”,伤害孩子的“里子”

人们不禁要问:是什么夺走了孩子们的生命?

面子

“来这里上学的孩子要么成绩好, 要么家里有钱。”在育才中学门口, 一名受伤孩子的家属指着被揭下的一张“中考优异成绩”的大红喜报对记者说出这样的话。

1997年建立的私立育才学校, 学费比当地公立学校高, 但因学校教学条件好, 师资力量雄厚, 吸引了众多“成绩好”要么“家里有钱”的孩子。事发时这个学校在校生达到3 626名, 共有52个班, 而且还出现了70人以上的“超大班”。

对于当地的家长来说, 孩子到育才学校学习, 的确是件很有面子的事儿。但为何还出现如此悲剧呢?或许问题就出在“面子”背后的“里子”里。

里子

育才学校“回字形”的教学楼现代又气派, 仅从外观看似乎没什么问题, 可当大雨降临, 当黑夜降临, 问题就出现了。

楼梯

当雨水停歇时, 有记者到达育才中学体验, 发现“回字形”教学楼水磨石楼梯十分湿滑。活泼好动的孩子, 奔跑、上下楼时很容易跌倒, 而且楼梯宽度仅有1.5m。试想, 仅是此次事件中的700多名学生下晚自习就出现这样的惨剧, 如果3 600多名学生一起涌出, 后果真是让人难以想象。

育才学校五层教学楼的楼道和走廊只有一盏微弱的节能灯, 楼梯拐角是黑暗的死角。一名在事件中受伤的学生回忆说, “看见了老师的手电筒在发光”, 可见当时的黑暗程度。再试想, 昏暗中着急回宿舍的孩子, 会“远眺”到已经发生的拥挤吗?

班主任

育才学校为了便于对学生加强管理, 就安排学生进行晚自习。但按照教育部的规定, 晚自习必须有教师值班。而该学校的晚自习, “班主任不怎么来, 即便来了, 也是交代一些事情后就走了。”靠自觉精神上下晚自习的孩子们, 就算可以保证自习时的纪律, 谁又能保证下自习后的自律呢?

苛刻的作息规定

育才学校管理严格, 孩子们在20min要完成离开教室、回到宿舍、洗漱、上床等规定动作, 一旦被宿舍长发现晚到, 要扣纪律分。如果纪律分被扣成C级, 他们将失去上知名高中的机会。严格管理本是好事, 但试想, 如遇雨雪等恶劣天气仍然教条地遵守学校的作息规定, 必然会在学生回宿舍的路上埋下隐患, 正如此次事件。

忽略的安全准备

育才学校并不是没有进行过学生安全教育, 也给每名学生都发了一本安全手册, 但事发当日, 这种形式上的安全教育弊端尽显, 育才学校只安排了1名管理人员进行安全巡查与现场管理, 当700多名学生一齐涌向离宿舍最近的教学楼出口时, 监管人员难以控制“归心似箭”的学生, 缺乏自制力的学生更想不到“安全”2字。

试想, 如果多几名现场监管人员, 如果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应急演练到位, 或许此次悲剧就不会发生了。

根子

很多媒体将事件发生的关键指向了学校严重超员, 虽然学生超员不是此次踩踏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 但却是致命的因素。说起学校超员, 我们就要谈到“应试教育”。

教育的本质, 是以人为本, 尊重人性, 尊重生命, 而我们的教育, 关键词仅是“升学率”。大批成绩优秀、“钱财”优秀的孩子为了成为“升学率”中的分子, 涌向好学校, 使育才学校般的名校超员严重, 有的班甚至超过了70人, 学校为了“升学率”, 将注意力大部分放在升学考试的课程上, 安全教育往往被忽视了。

篇3:《蒋公的面子》面子和里子

这个剧本文字功底扎实、人物设置巧妙,当中还有不少细节描写值得回味,这样的剧本在国内目前的话剧界是很难得的。这是一部名副其实的话剧,演员之间的对话撑起了整部戏。而值得称赞的是,这个剧本竟出自一名大三学生之手。剧中各种典故术语皆是信手拈来,编剧的知识面之广不得不让人佩服。

而坊间大部分的关注,则在于这部戏的剧本对左中右三种政见的知识分子的诠释,这在国内舞台上是一种创新。在国内,很少有话剧会把视角放在知识分子的政治理念上,这无疑是一个雷区,而《蒋公的面子》将时代放置到解放前,也就有效地避开了不必要的麻烦。回到现实中,如今无论媒体上或者网络上,知识分子之间对于政见的不同看法此起彼伏,不能单单用“公知”、“五毛”之类的称呼简单粗暴地去给人贴标签,更重要是用理性的思考去认识每一个不同倾向的认知,真正做到独立思考。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导演吕效平会觉得,喜欢这部戏的观众,不少是“知识界”的。

剧本的出彩盖过了这部戏的其他,因为无论是媒体的关注还是观众的讨论,几乎都放在了剧本上,甚少人去谈及剧本以外的其他。虽然这部戏剧本出自大三学生之手,但是整个制作绝非一般的学生戏剧,导演、演员及幕后大多数都是南京大学戏剧影视艺术系的老师,所以去评断整个制作,也就不能以学生戏剧的标准了。可惜这部戏在编排时,并没有看到太多导演处理的痕迹,而演员的表演也都中规中矩,而舞美和灯光则相对简单。

上一篇:疫情防控的心得体会及个人感悟下一篇:关于父爱的记叙作文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