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明举止,扬礼仪之名演讲稿

2024-05-28

以文明举止,扬礼仪之名演讲稿(精选2篇)

篇1:以文明举止,扬礼仪之名演讲稿

以文明举止,扬礼仪之名

敬爱的校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来自四年级三班,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以文明举止,杨礼仪之名》。

整齐的校服、朴素的仪容仪表、文明友善的行为举止,处处折射出同学们的活力四射,蓬勃向上。

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历来享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岳飞问路,颇知礼节,才得以骑马跨天下;孔融让梨,尊敬长辈,长期以来令人赞不绝口;杨时程门立雪,尊师重道,终成大器„„这些典故都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对礼仪道德推崇。作为生活在“礼仪之邦”的炎黄子孙,莘莘学子,我们更应该处处崇尚文明,让我们的一言一行时刻展现出青春活泼、自然大方、积极向上、文明礼貌的风采。

同学们看见过大阅兵时整齐的仪仗队,他们统一的着装。挺拔的身子,坚实有力的步伐,无不向人们传达出一种强盛中国的大气。大家可以作一假设,如果他们没有统一的着装,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你会看到什么?中国素有“文质彬彬,而后君子”的古训,仪容仪表是一个人涵养的外在表现,一眼看去一个人穿着是否得体,举止是否文明有度,立刻反映出了他的精神风貌。在日常生活中,文明的举止,就是这个人给大家最形象生动的名片。

亲爱的同学们,作为一名朝气蓬勃的小学生,我们就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我们也将成为中国美的代言人,请大家从今天开始以我们的文明举止,扬中华礼仪之名!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到此结束!

篇2:以文明举止,扬礼仪之名演讲稿

科普性说明文知识性很强, 这类课文常会被讲成科学常识课而变得枯燥无趣。那么, 如何在科普说明文的讲授中做到围绕本体性教学内容组织教学, 彰显语文教学的特点呢?笔者结合本校卢瑛瑛老师执教的《蝙蝠与雷达》一课, 谈谈科普性说明文的教学。

一、正确舍取内容, 明确教学目标

科普说明文教学, 属于特殊的传承知识的教学, 例如《蝙蝠与雷达》这篇科普说明文, 主要讲科学家通过反复试验, 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原因, 并从中受到启发, 给飞机装上雷达, 解决了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面对这样的文本, 如果我们教学的目标设定主要指向是文本的主旨内容, 就会将课堂中大量的时间花费在文本内容的梳理和思想情感的感悟方面, 对于科普说明文而言, 这样的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在这里, 我们要带领学生体会文章的整体逻辑结构, 引导学生学习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和生动性。卢老师是这样设定《蝙蝠与雷达》一课的教学目标的:

第一, 通过学习, 了解有关雷达等的仿生学知识。

第二, 品悟作者对三次实验过程的精妙描写, 懂得写作时条理清楚, 语言简洁。

第三, 学会文中的生字、新词。

从以上三个目标中, 我们不难看出第一个是内容的理解, 第二个就是指向文章的表达。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第一要素”, 对教学有“指挥棒”的作用, 教学活动追求什么目的, 要达到什么结果, 都会受到教学目标的指导和制约, 卢老师这样的目标设定就决定了教学内容将重点放在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的教学和训练。

二、普及科学知识, 激发探究兴趣

科普知识类文章, 既承载着科普知识, 又以生动活泼的文字讲述科学故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我们要让孩子们在了解科普知识、增长见识的同时, 真正感受到科学的魅力。那么, 这一点应当如何做到呢?

揭题后, 卢老师就借助多媒体出示图文, 快速让学生了解有关“蝙蝠”“蝙蝠的分辨能力”“雷达”等相关科学知识, 扫清阅读障碍, 促进对文本的理解。

初读课文时, 卢老师开门见山地告诉学生:这是一篇科普文, 其中的一些科普知识是需要记忆掌握的。然后让学生自由读课文, 边读边记, 比赛谁记得多, 记得快。对文中所提出的知识要点“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卢老师则借助两组图片让学生一目了然, 再创设语言情境让学生向大家介绍相关科普知识。学生在学习目的明确又具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中学得积极、投入。不知不觉间, 这一些科普知识便纷纷钻进了学生的脑中, 留在了学生的心中。

兴趣是求知的最大内驱力, 是儿童主动积极阅读的基础。卢老师对本文的教学定位不是停留在对课文中知识的掌握上, 而是抓住机会引导学生进行课外拓展。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科普知识的兴趣, 她向学生提问:“对于这方面的知识, 你们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一问才发现, 学生对此充满了好奇, 他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如:蝙蝠的眼睛有什么作用?蝙蝠的嘴巴不断发出超声波会觉得酸麻吗?……但卢老师并没有拘泥于解答学生的疑问上, 而是顺势引导学生课后去查相关的资料, 并推荐阅读《飞翔的蝙蝠》《德国少年儿童百科知识全书·神奇的仿生学》等科普类课外书。

卢老师之所以有这样的教学设计, 是因为她深知科普说明文受篇幅和小读者阅历的限制, 介绍的知识往往是有限的。在教学中, 教师应该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推荐相关的课外读物, 使阅读向课外延伸。在扩大语文学习视野的同时, 无形中激发他们探索大自然的愿望和对科学的热爱。

三、把握文章构思, 习得语言逻辑

科普文的语言一般确切简洁, 明白易懂, 每个句子的内部甚至句与句之间都有严密的逻辑关系。教学时, 语文老师要下功夫引导学生学习科普文的文章构思和语言逻辑。卢老师在短时间内高效率地梳理完有关课文知识要点后, 就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讨论文中每一个局部句段与文章主旨的内在联系上。下面是卢老师设计的问题:

默读第4—6自然段, 想想每段分别在写什么? (第4自然段写第1次试验, 第5自然段写第2、3次试验, 第6自然段写试验的结论。) 你对作者这样的段落安排有什么思考呢? (如:三次试验为什么不是一次试验写成一段?)

在学生思考讨论后, 教师进行小结:写文章时, 相似的内容可以并在一段, 这样合理分段使文章条理清楚, 重点突出。

在这个设计中, 教师引导学生对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逻辑顺序进行了细致梳理, 使学生掌握说明文语言的条理和顺序。这样的教学既为下面的写作表达环节做好铺垫, 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拓展语言运用, 强化表达实践

语文学习的最终目标在于运用, 正确地理解与运用母语是语文学习的根本任务。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巧。”在教学实践活动中, 教师要创设言语训练的机会, 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感性材料, 融会贯通后举一反三, 由此及彼, 触类旁通, 让其在训练中体验、感悟、创造。卢老师对本课的设计就是将教材作为写作范例, 在梳理完文章篇章结构后, 卢老师又做了如下设计。

第一, 找出描写三次试验的句子, 区别不同点, 体会“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 绳子上系着许多铃铛”这句话在第2、3次试验中为什么不写?

第二, 将下面段落与课文中的第5自然段进行对比, 然后思考:作者做了哪些修改?为什么要这样修改?

“科学家又做了两次试验。一次他们把蝙蝠的耳朵塞上, 让它在屋子里飞。一次他们把蝙蝠的嘴封住, 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 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第三, 小结:作者在写文章时惜墨如金, 把语言写得简洁明白, 不啰嗦。作者写的这三次试验, 就给了我们很好的示范。

最后, 拓展延伸, 迁移写作:修改学生习作《美丽校园》和《妈妈, 我想对你说》片段。

从以上教学流程可以看出, 卢老师是在引导学生探究文章“怎么写”以及“怎么写更好”。教学时通过层层揭示, 步步推进, 清晰地展现文章是如何把语言写得简洁明白的思维过程, 再趁热打铁提供新的语境让学生实践。这就是典型的“认识—实践—迁移”教学流程。学生在教师搭建的有效的语言训练的平台上, 在“品味”与“体验”的完美交融中自由地进行实践。这样的教学流程, 完全服务于既定目标, 有助于目标的最终实现。这样的教学才更有语文味, 才能实现语文教学“1+1>2”的整体功能。

上一篇:现代信号处理实验报告下一篇:高三班主任教育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