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区建设共性问题的调查思考

2024-05-14

农村社区建设共性问题的调查思考(共6篇)

篇1:农村社区建设共性问题的调查思考

农村社区建设共性问题的调查思考

周志军

秭归县作为“杨林桥农村社区建设模式”的发源地和首批“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在大力推行农村社区建设工作中,也遇到了一些共性问题。近期,我们配合有关部门深入部分乡镇走访调查社区建设情况,结合基层反映的实际问题,我们认为,目前主要有以下几个共性问题困扰着秭归农村社区建设:

一是关于农村社区规模划分的标准问题。“杨林桥农村社区建设模式”是撤销村民小组,按照地域相近、产业趋同、利益共享、规模适度、群众自愿的原则成立农村社区。每个社区由30个左右的农户组成,社区成立理事会,设理事长1人,理事2—4人。实际上就是撤组建社,社区规模远小于原村民小组规模。但全县各乡镇在社区设置上却千差万别,情形各异。

大多数乡村在社区设置上不约而同遵循着两条标准:数量上一般没有超过原村民小组数;规模上基本是保持原村民小组的地域和人口。大多数村一个社区设置的地域人口规模和原村民小组差不多,部分村的社区甚至是把原先几个村民小组合并而成,个别村的每个社区就是合村并组前的自然村规模,一个社区就达到80-100余户300-500人左右。究其原因,我们走访座谈的大多数乡村干部认为,如果不考虑社区建设经费和运行成本,农村社区地域和人户规模不宜过大,否则就不利于社区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大多数村简单按照原村民小组规模建立社区,主要就是怕惹出麻烦,担心增加村级运行成本。目前,在全县没有把社区建设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的前提下,乡村在社区建设的过程中,首要考虑的就是如何节省社区运行成本,至少必须把社区运行成本控制在村级财政转移支付的包干经费内,不得突破原村民小组的运行费用,否则就要增加村级财务负担。如果经费问题得到保障,可能“地域相近、产业趋同、利益共享、群众自愿、规模适度”的农村社区设置标准相对来说就比较容易统一。

二是农村社区的运转经费和社区理事会成员的报酬问题。各乡村维持农村社区建设正常运转,普遍存在工作经费不足、社区干部待遇偏低、基础设施较差的现象。

我县推广的“杨林桥农村社区建设模式”,农村社区理事会成员是“自愿无偿为社区村民服务,不计报酬”的,年终由镇人民政府组织对社区工作进行考核,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对工作开展好的社区实行以奖待补,没有增加村级负担。但从其他乡镇农村社区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社区保持正常运转不花钱,社区理事会成员开展工作不给报酬是不可能的,即使短时间内可以“不计报酬、无偿服务”,但难以长期维系和坚持。大部分村反映每个村为农村社区建设一年要多开支好几千元甚至上万元。部分乡村干部和社区理事会成员也质疑“不计报酬、无偿服务”社区运转的生命力和持久性,农村社区难道在组织管理和正常运转上可以避开利益环节吗?不同的乡镇经济发展水平、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进程以及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素质程度不一,那么在推行农村社区建设的进程中,真正让农村社区成为老百姓积极主动参与的新型村民自治模式,我们就必须正视农村社区的经费保障问题。

三是社会公益事业组织实施存在的问题。农村社区建设,主要是通过社区自治组织,按照《社区理事会章程》把千家万户的农民组织起来管好、办好自己的事情,破解“合村并组”后群众工作难做、公益事业难办的新途径。乡村干部反映,在组织实施社会公益事业中突显的问题是:一是社区内少数个别农户对公益事业的抵制,社区怎么处理。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在社区建设中,确实存在这样的问题,同一个社区内大家议定组织实施一项公益事业,有少数个别农户确实不属受益户,或者确实有实际困难难以承担他的义务,或者不愿意为了公益事业

承担个人损失,或者干脆不配合不合作甚至故意刁难。《社区理事会章程》执行机制和调处效力靠什么保障。二是社会公益事业义务集资筹劳也有一定的限度,否则会加重农民负担,挫伤农民的极积性。一旦集资筹劳的社会公益事业导致社区村民出现分歧或纠分,怎么处理?甚至形成半拉子工程导致较大损失谁来承担责任?后果难以预料。村党支部和村委会能否参与协调和引导、怎么引导、协调类似事件?一般有社会公益事业急需组织实施的乡村,可能干群关系也不一定较好,村两委原先可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没有组织实施。一旦社区群众自发组织实施社会公益事业出了问题,村两委班子参与处理的态度和角色也是很难把握的。四是社区理事会与村两委的关系。杨林桥农村社区建设经验表明:社区理事会在村党组织的领导下和村委会的指导下,按照《社区理事会章程》行使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职责。社区理事会是负责社区日常管理的群众性自治组织,是村以下基本的新型自治单元。村党组织领导社区理事会开展工作,村委会指导社区理事会开展工作,应该说村委会不能把社区当村民小组安排部署村务管理事物,社区小组不需承担村级行政管理职能。但在调查走访的大多数乡村里,农村社区作用仍然具有浓厚的村民小组的功能色彩,村两委仍然习惯于赋予社区职能作用行政化。杨林桥社区模式运行中,村两委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凭借村干部与社区理事会成员的个人感情请求理事会成员帮忙办理一些具体事情,但一般情况下社区理事会没有义务履行或代理村级行政事物。但在其他乡镇,农村社区和村民小组的设置、功能、待遇混淆甚至就是事实上的同一,那么社区职能的行政化趋向就在所难免,农村社区与村两委的关系不可能就是领导与被领导、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那么简单、规范,可能导致背离了我们推行农村社区建设的初衷,农村社区建设的目的和效果也可能大打折扣。目前农村社区设置还处于探索、实验阶段,各级行政审批、执法和统计部门仍然沿用村民小组的设

置。社区设置不规范甚至影响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乡村组织和机构在工作中也很难处理。

五是农村社区理事会的换届问题。从杨林桥镇农村社区理事会换届情况反馈来看,普遍反映理事会一年届期太短,换届操作成本高,人力、物力消耗大。换届过于频繁,不利于调动理事会成员的工作积极性,不利于社区长远发展,理事会届期运行效果也受影响。目前,许多乡村社区理事会基本上也是一年一换届,干部群众也有看法,参与座谈的同志普遍建议社区理事会届期适当延长或与村两委届期同步,既减轻社区换届的工作压力和经费负担,也更有利于促进社区理事会健康有序运转。

通过调查走访,我们认为,为了秭归农村社区建设健康发展,共性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当前,尤其应注重研究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进一步加强对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认识。部分乡村干部没有仔细研究农村社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没有把握农村社区建设的精髓和要义,没有紧密结合乡村实际认真研究本地的农村社区建设。农村社区建设的关键在于划小村民自治单元,形成社区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利益共同体。农村社区运行没有经费保障、理事会成员无私奉献,必须把握好一个可以承受的度,把社区村民捐资筹劳的积极性在一定的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保护好、利用好。二是进一步探索社区机制建设。一是建立健全村两委会与社区理事会关系的机制;二是社区理事会“一事一议”的决策、执行、监督机制;三是农村社区建设的激励和投入的长效机制;四是全社会支持、协调、统筹齐抓共管的机制。三是大力拓展农村社区服务功能。农村社区服务是农村社区建设的基础和龙头,是农村社区建设的永恒主题。我们要以便民、助民、利民、安民、富民为出发点,不断拓展农村社区服务领域,构筑多类型、多层次、广覆盖的社区服务网

络,实现农村社区服务的良性发展。真正把农村社区建设成为农民参与、农民作主、农民喜欢、农民满意的幸福和谐社区。

(作者单位:湖北省秭归县委党校)

篇2:农村社区建设共性问题的调查思考

一、调查的背景与动机:

“推进农村小城镇化新型社区建设,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选择,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举措。”鉴于此,我们决定选取相关地点对本市的小城镇新型社区建设状况进行一些调查研究,以求能够更多的了解农村社区建设发展状况;更好的了解社会,将自己所学、所思与社会实际有机的结合起来。以求丰富自身的社会经历和认知,能够为家乡的发展献言献策,提出一些好的建议。

此次活动开始之前,我就委托亲友联系我所居住的村村委会(因为父母工作的原因,我们一家暂住于此),表明自己希望参加和帮助村委会的日常工作,从而锻炼自己也可以为乡亲们服务。村主任和其他村干部商量后,同意我在村委会挂名并开展工作,主要负责基础的日常工作和一些对自己感兴趣的课题的调查。得知这个消息后,我异常兴奋,感到不仅如此能完成学校的社会实践任务,锻炼自己、提升自我,将学习与实际有机结合起来,更因为我可以用自己等能力为家乡、乡亲服务实在是十分有益的事情。

二、调查的内容和过程

此次调查、实践的主要目的就是对小城镇新型社区建设、使用状况进行研究分析,并进行积极有益的思考。因此,要想明确此次调查的着眼点和突破口,就不得不对我将要调查、研究的这个小城镇的基本面貌和新型社区建设的原因和规划前景等问题和状况进行简要的介绍。

首先,这个村位于该镇的镇驻地,所以说经济发展状况相对于其他在建居民社区要好一些;再者,这个居民社区建设的目的是为了安置地质灾害搬迁人口(因为这里由于长期开采地下矿产资源,导致地面塌陷,已被确定为本市16处地质灾害隐患搬迁避让点)。所以,使得对这个居民社区的建设和使用的研究和调查更具有典型意义和价值。

由于我的日常工作,就是一些打扫卫生、整理文件档案等比较轻松、耗时较少的脑、体力劳动,所以使得我有更多的时间用于调查和研究工作(也不知道,是否是村支书他们刻意安排的,总之我干的工作比较轻松)。下面我就具体介绍一下我的调查研究的一些工作和资料收获:

工程概况:主体工程约1300万元,建筑面积约15000平方米,设计为砖混结构。

首先,关于居民小区的选址问题。

这个居民小区选址在村落的西南方向,地势比较平坦适合大规模建筑需要。选址地的西侧和北侧有两条乡间土路穿过,可以说交通状况还算可以。至于用水、用电、供暖等问题考虑到周围的实际状况,可以从就近的地方进行协商、牵引、架设水管、电线,这倒不成问题(下文还将对这些问题展开详述,在此不再过多涉及)。总的来说,居民小区的选址上还算比较符合实际)。不过,此次调查中我们发现选址的地点的决定并没有严格依照法律程序,而是以几个村委领导私下协商达成的意见作为了选定标准,这不能不说让我感到有一丝遗憾(虽然这并不能说明结果的不公正,但是本人更倾向程序公正,或许与我学法学专业素养有关)。

其次,关于居民小区的建筑建设质量问题。

此次居民楼的工程由县政府组织公开招标选定施工单位。为了更加细致、准确的了解真实的建筑、施工情况,我到工地现场进行了实地查看,并且和正在施工的建筑工人进行了短暂的交谈。经过上面的一系列调查、研究我对于这个正在建设的居民小区的基本状况有了以下初步的了解。小区建设的所需混凝土、砖材基本上为本地所产(正如上面所说,本地资源型建筑砖材厂和铺设道路用的青石加工厂,所以大多建筑、墙材都采购自本地),施工单位为具有三级建筑资质的建筑公司所承包。施工期限为90天,所以工人们正加班加点的施工。从已经竣工的主体工程来看建筑质量应该还可以。无论是墙壁的厚度、每平方米的混凝土灌注量上都可以看得出来。同时,我在调查中也发现,居民楼的涉及中存在一些“急于求成“,欠缺规划和赶工期的现象。楼与楼之间的间距采光问题、楼房的承重问题都显得有些不尽人意之处。

再者,关于居民小区的产权、买卖问题。

因为这里地处农村,所以土地归集体所有,居民社区所依附的表土属于村集体所有,因而不能像城市中的大产权房屋一样进行自由买卖,只能属于本村村民所有。这个小区的居民楼实际上是针对于搬迁的72户居民所量身设计的。房屋采用一家一户的“别墅式“设计规划,建设了9栋,每栋9户(剩余的几户是预留出来的,有两户要做村委会办公用,其他的用途不是很清楚)。在调查中,我实地了解了几户搬迁的住户,通过与他们的交谈,我发现他们对于住居民楼的热情很高。主要原因一方面体会一下住楼的新鲜感觉(一种农村普遍的城市化、楼房化心理),也算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热情;另一方面,这两年搞新农村建设,宅基地就是批不下来,可愁坏了一些即将结婚和有居住需求的住户。恰巧,这次的搬迁工作客观上解决了这一问题(虽然,不是治本之策)。并且,我听他们说,搬迁由于相当可观的补贴,这也就是说,把这些老百姓想住楼房最大的一块资金问题给解决掉了。所以村民们的热情还是挺高的。但是,我在调查中也发现一些顶替他人购买房屋、私售房屋等现象,这似乎在新农村住宅小区建设中并不是个例。

最后,关于居民小区的相关配套设施问题

在成熟的城市居民社区,不论是供水、供电、供暖等基础设施问题,还是教育、医疗、文化、休闲等社会公共文化、娱乐设施上都有相关的要求标准。例如,社区要有幼儿园、超市、社区卫生所、体育健身锻炼器材等文化器具,这里面都有硬性指标和要求。相比之下,农村社区在这方面可以提供的资源则少得可怜。就拿我调查的这个居民小区而言,不仅没有健身设施、休闲场所,就是最基本的社区供暖,道路硬化、绿化问题都似乎无从谈起。至于教育,医疗等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则主要还是依托镇驻地所拥有的中小学、幼儿园和卫生院、所来实现。而且我发现对于居住环境的变化,显然村民们也没有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例如赶牛羊、鸡鸭上楼等问题的产生,以及“陌生人”社会的城市隔膜),这个问题是不能通过简单的居民小区建设来实现的。还有就是,居民社区的安全、保卫工作没有人来做(不可能会有物业公司,因为利润太少),这些问题都不能指望居民小区建立实现和解决。

三、调查的结果和出现的问题

首先,关于农村社区的建设规划观念落后问题

从调查得来的数据、信息来看,这个地点的居民小区建设总体上是沿用了传统的片区规划法。就拿我调查得这个点为例来说,程序就是仅通过村集体主要负责人私下协商达成一致,报上级审核批准(当然审核多流于形式),加上如今农村大规模违规圈地建养殖场、厂房,实际上打乱了新农村社区规划布局的初衷。以至于我们看到,好像不论是建厂房、建小区都好像是在进行“圈地运动”一样,大量的优质良田沦为正当口号下违规操作的牺牲品。同时,由于资金、行政人员变动等其他因素的影响使得很多新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建建停停”,不利于新农村建设大局,耗费了巨大地人力物力不说、还造成了重大的资源损失和浪费。

其次,关于农村社区的建筑招标透明度问题和施工质量问题。

招标工作公开透明是建筑质量有保证、社区建设不产生权钱交易、收贿、受贿的基础和保障。新闻、报刊等大众传媒上屡见不鲜的建设交易黑幕、惊人的交易数额、难以想象的建筑质量问题怎么能够不让我们对于建筑招标和施工质量问题多加关注。虽然,在我调查的这个居民小区施工建设上并没有可能产生那么骇人听闻的内幕和质量问题,但是这并不能说明全国范围内的农村社区建设就都是光明的、不含杂质的。这一点上,我相信买卖交易双方都比我要清楚得多。

再者,关于农村居民社区产权归属和买卖纠纷问题

农村土地所有制形式为集体所有,这决定了农村居民社区的产权和交易上与城市大产权社区的差别和不同。以我调查的这个居民小区为例,从法律意义上说,这些房屋是针对72户搬迁居民的定点安置点,原则上是不容许转让的。但是,事实上我从调查中了解发现存在顶替购房、私自转让等现象。当然,我们不能笼统的认为,这样的私下运作就都是坏的,这是片面的。追根溯源,是由于国家政策目前不明朗,宅基地审批存在政策改变的现状。没有

明确的政策指引,加上农民对于“住楼的热情”,无疑都对于这一现象起到明显的作用和影响。

最后,农村居民社区的相关基础设施配套欠缺和不足问题

完备、成熟的社区需要有相关完善配套的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农村社区在这方面,明显欠缺度大、投入度少。以我调查的居民小区为例,供电、供水问题倒是还不算太突出,但是供暖问题则是无从谈起。小镇根本就没有供暖系统,假设安装空调(就算是每户都有充裕资金,且热衷此事),可是据我的了解,电压根本达不到能满足正常用电。如果说,是重新架设变电系统,那更是不敢奢望。再说,居民区的安全、防盗工作没人接手。物业公司根本不会无利起早干这件事。虽然有些情况,会随着将来的发展和建设得到改善,但是目前说来大部分问题依旧是难以解决…..四、调查研究引发的思考

首先,农村社区建设初衷的思考

推进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本意是为了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我们看到党和国家的政策初衷是好的,而且正确揭示了当前中国的农村问题所在。但是,我们发现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和偏差。出现了类似于厂房建设、养殖场建设中凸显出的“圈地”之风,社区建设不讲规划、领导意志,“拍脑袋决定、拍屁股走人”。

针对于这些现象,我认为必须要加强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健全舆论、群众监督机制和形式;社区规划建设事先进行科学规划,与大专院校联合互动,政府出设想、学校搞实际论证、规划,这样的效果肯定要好得多。

其次,农村社区建设质量的思考

对于农村社区的建设质量可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居民社区建筑的质量;另一方面是居民社区相关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质量。两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农村社区建设的质量之基。招标公开、信息透明严格审查企业建筑资质,强化安全建筑标准,真正做到诚信为先、质量为本。

相比于建设居民社区,后续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显得更为重要。政府部门可以牵头组织成立物业公司、人员从本村社区中的民兵、志愿者中挑选,村民集资、政府给与一定补贴保证人员的薪金开支,以达到有效对社区进行服务管理。此外,对于超市、卫生室等可以采用引进外来资金运作,如“万店千乡示范工程”超市企业的引进、私人注册诊所的引入等都不失为一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积极探索…..再者,农村社区建设的未来出路的思考

农村社区建设无疑是今后农村城市化、工业化条件下的一条必经之路。虽然,就目前的现状而言还有很多制约因素、资金、市场、文化素养、工业化发展水平各方面与这一要求相比远远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但是这并不妨碍,也不能阻挡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有鉴于此,我认为应该加强或者改进和完善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和态度:

1.破除“旧思想”、“旧观念”的影响,要认识到,农村社区建设不仅仅是建几幢居民楼、也不能是单单只考虑居民小区,而是要把原有的村落发展和现在的居民小区建设统一于一个整体之下。两种不同类型的居住社区有机的加强资金、人员、市场、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共享,真正搞活农村社区建设这盘棋。

2.创新工作思路、转变工作方式、强化工作内涵。有些领导、干部把农村社区建设当做形

象工程来抓,工作消极、被动,缺乏责任感。其实,作为政府、领导者应该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当前工业化和城镇化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大方向,顺应这股潮流,自然能够乘风破浪、稳步向前。具体来说,就是,小城镇政府应该成立相关专门管理、服务机构,为农村社区建设发展进行服务规划。积极“招商引资”引进餐饮、零售、教育等资源“入住”社区。以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感强化职责要求,搞好服务。

3.老百姓对于社区建设是存在很大热情的,正确的运用好这股热情,必能推进农村社区文

化、娱乐各方面素养的提升。具体说来,设立农家书屋、倡议村民自发组织二胡爱好社、扭秧歌队等形式丰富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提升文化涵养。定期进行普法、计划生育相关政策法规的宣传,让老百姓懂法、知法、守法、用法来维护和保障自己的各项权益。

4.各地区、各乡镇之间加强交流和学习,实现资源、信息、政策、理念上的资源共享。具

体说来,可以组织相关人员和群众代表互相实地考察和学习。进行资金、管理上的扶持帮助,共同建设新农村。

五、反思和总结

此次的调查研究活动由于时间仓促,加上能力、水平有限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调查的内容结果都带有一定的不准确性和缺陷性。所以说,对与此次调查的结果和思考必然有很多不严谨和不切实际的成分,在这里要做深深的反思。希望在以后的调研活动中能够真正更加全面、准确的陈述事实和分析理解问题。

还有一点特别想说的就是,要感谢村委会给我提供的这样一个平台,让我能真是的触摸到农村建设的点滴印迹,让我明白了中国的发展,问题在农村、动力也在农村。很多情况下,农村社区建设中出现地相关突出问题、现象人们不是没有认识和了解,而是在于资金、能力上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换句话说,不是观念的落后,而是经济的落后造成的。”

篇3:农村社区建设共性问题的调查思考

一、现状和特点

雁江区是一个人口逾百万的丘陵农业大县, 地处川中核心地带, 境内成渝公路321线和成渝高速公路两条国道纵贯南北, 省道川西环线 (资阳至乐至、资阳至仁寿) 横贯东西, 9条县道和85条乡道共同形成了农村公路的网络骨架。全区乡以下道路总里程7 171.4km, 其中通村公路2 007.7km;481个行政村, 国道通达18个, 占3.7%, 省道通达19个, 占4%, 县乡道路通达124个, 占25.8%, 通村公路通达320个, 占66.5%, 共有395个村可以实现晴雨通车, 占82%, 86个村只能晴通雨阻, 比例高达18%;全区通社公路总里程5 163.7km, 6 211个社, 国道通达的78个, 占1.2%, 省道通达的79个, 占1.3%, 县、乡道路通达的1 442个, 占23.2%, 通村公路通达的1 234个, 占19.9%, 通社道路通达1 861个, 占30%, 有1 599个社可以实现晴雨通车, 占总社数25.8%, 3 095个社只能晴通雨阻, 占总社数的49.8%, 尚有1 517个社不通公路, 占总社数的24.4%。雁江区规划的29个文明示范新村现有通村公路132.65km, 通社公路204.64km, 全部属于非等级公路。其中能够晴雨通车的村有15个, 占60%, 晴通雨阻的村有10个, 占40%, 在示范村375个社中, 晴雨通车的社有183个, 占48.8%;晴通雨阻的社则达到179个, 占47.7%, 目前尚有13个社不通路, 占3.5%。我区农村道路建设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 领导重视和政策扶持力度加大

为迅速扭转农村交通不便的被动局面, 近年来, 区委、区政府将农村道路建设纳入了重要议事日程, 把修路致富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一项战略, 常抓不懈。建立了农村公路建设领导小组和工程指挥部, 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农村道路建设的政策、措施, 落实了通村公路建设补助资金的兑现。在全区掀起了农村道路建设的热潮, 激发了农民自觉投工、投劳、投资建设家乡的热情, 加速了农村道路建设的进程。在示范文明新村建设中, 政府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和出台了更多的政策, 使农村交通条件迅速改善。

2. 农村道路的骨干网络基本形成

农村道路以境内国道、省道和县级、乡级道路为骨架, 逐步形成路网, 成为四通八达的通道。全区已经完成了通乡公路的硬化, 极大地改善了交通条件和道路的服务质量。“十一五”期间, 雁江区共计新建农村道路875km, 其中通村公路200km, 通社公路675km, 打通了25条区间道路, 完善了农村路网,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和国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利好政策的实施, 为农村经济发展和推进新农村建设创造了条件。

3. 农村道路建设呈现多渠道投资的格局

增大投入是推动农村道路建设的关键。近几年, 全区上下通过狠抓投入机制的完善, 逐步理顺了投资渠道,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倾斜;二是扶贫新村建设项目的补充;三是“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的实施;四是各级财政的投入;五是社会助力资金的襄助;六是农民自愿投工投劳投资;七是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十一五”期间, 全区乡以下道路建设总投资达2 000余万元。

4. 道路建设步入规范化建设的轨道

在工程建设中, 业务主管部门认真做好项目的“三个统筹”, 即统筹规划, 统筹设计施工标准, 统筹工程验收。做到道路建设有规划、有设计、有管理、有验收。严格以《四川省农村机耕道建设规范和技术标准》、《四川省村级公路建设标准》、《四川省通村公路建设指南》、《四川省机耕道建设技术条件》 (四川省地方标准) 为准则, 使道路建设步入规范化建设轨道。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

农村道路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地位越来越重要, 但是由于基础条件的限制和历史欠帐等诸多原因, 折射出许多问题, 严重制约了道路服务能力的正常发挥, 影响了经济发展。

1. 存在的主要问题

(1) 乡村路网不畅尽管农村道路建设有网络骨架 (国道、省道、县、乡道) 支撑, 但仍存在网络不畅的问题。主要反映在:一是通乡公路的连接路段通行不畅通, 服务能力弱, 如侯家坪至长沙埂的访高路, 这些道路对农村道路的路网形成至关重要, 存在失养严重、通行能力降低等突出问题。二是乡村公路断头路多, 规划布局不甚合理, 道路与道路之间的连接不畅, 村与村之间、社与社之间、乡与乡之间的农村道路, 由于用地和桥梁不通的影响, 隔河相望, 隔地成壑。短短的一段距离, 终使道路不能相连, 既造成了交通资源的浪费, 也使受益地区的农民深受其害。如忠义镇的幸福村与碑记镇的同意村, 两村相邻道路相隔只有100余m, 却因为对公路的管护使用达不成一致意见, 无法连通, 而两村的道路连通后, 幸福村通达成渝公路的里程可以节约2/3。全区类似这种情况普遍存在, 初步调查统计达50余处。三是部分社没有通机动车的道路, 成为交通死角, 使当地群众饱受交通不便之苦。

(2) 农村道路状况差一是农村道路普遍存在路基、有效路面宽度不够, 单车道的道路没有设置专用错车道, 基本上没有路肩, 转弯半径和道路坡度超标的问题, 道路线形不流畅。二是道路建设基本是土法施工, 就地取材, 多数没有机械辅助操作, 新修道路未进行机械碾压, 路面材料骨料少、厚度薄、压实度低, 材质硬度达不到要求。三是排水系统不畅, 边沟深度、宽度不够, 涵洞设置不科学, 有的涵洞未进行清淤, 造成公路排水不畅, 积水成潭, 对公路路基的稳固造成严重影响, 有的甚至由于雨水的冲刷, 造成道路水毁。四是路面坑洼不平, 车行困难, 甚至中断交通, 特别到雨季, 很多道路都处于瘫痪状态。

(3) 重建轻管的问题突出近几年实施的农综项目、扶贫项目和通村公路建设项目所修建的道路, 均存在着管护责任制不落实、管护措施不到位、无人管护的问题, 造成有的道路“头年修, 二年烂, 三年以后无人管”, 通行畅通的好景不长, 大失农民所望。特别是过境路段, 道路通行地区不受益, 当地群众不愿养护, 而受益群众则因道路在人家地盘上, 也不愿养护, 造成失养。公共路段问题则更为严重, 管护责任不明, 管护地段不清, 管护人员不落实, 互相扯皮、推诿, 管护难以落实。另外, 农村道路同时存在超载严重的问题, 使道路迅速遭到破坏, 路况急剧恶化, 对过行车辆超载无人问津。雁江区的农村道路绝大多数是泥石路, 三分建七分管, 管护重于建路, 只有管好了, 才能确保农村公路的畅通。

2. 主要成因

(1) 对农村道路建设重视不够“十一五”期间, 雁江区在通乡公路建设上打了一场漂亮仗, 但对通村、通社、通户道路建设缺少足够的重视, 顾了头没有顾尾。农村道路建设缺乏政策引导、项目支持和宣传发动。

(2) 思想认识落后部分农村干部、群众, 思想观念陈旧, 全局观念淡薄, 对农村道路的认识不到位, 坐等靠要, 两眼向上, 只图享受, 不讲贡献。只与人家比效果, 不与人家比投入, 说到修路出工出力出资就打退堂鼓, 采取得过且过的态度, 这些消极观念对农村道路建设的影响甚大。

(3) 建设投资严重不足农村道路建设需要庞大的资金投入, “十一五”期间全区农村道路总投资2 000余万元, 与实际需要差距很大。一是国家、省、市投入十分有限, 专项用于道路建设的补助资金很少, 农综项目、扶贫项目、商基项目所包含的对道路建设的投入比例不大;二是本级财政对农村道路建设的扶持力度不够, “十一五”期间每年对通村公路建设补助均在50万元以下;三是镇乡财政无力扶持农村道路建设, 除少数镇乡在挤占预算资金的情况下有少数资金补助农村修路外, 基本上没有投入;四是农民投工投劳投资不足。道路建设资金的匮乏, 严重制约了农村道路建设的开展。

(4) 道路建设粗制滥造在道路建设中, 项目单位补助资金少, 从近几年上报补助看, 一般新建泥结碎石路面2~3万元/km, 整治1~2万元/km不等, 大部分建设单位由于宣传发动不充分, 集不起资金, 只能利用上级补助的有限资金实施建设。在工程建设中, 有的地方还采取工程承包的方式, 让施工方在建设资金中盘剥一定的利润, 实际用于工程建设的投资又打了折扣。根据专家对农村道路建设工程概算, 1km泥结碎石公路投资应在10~13万元之间, 政府的补助只占“零头”, 利用“零头”资金搞建设, 又进行工程发包, 建设资金实在少得可怜, 工程建设必然出现偷工减料、粗制滥造, 造成了农村道路质量的先天不足。

三、发展趋势与有利条件

1. 发展趋势

(1) 路网布局将更为科学合理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 对农村道路建设将提出更高的要求:一是对道路的辐射范围呈逐渐扩大的趋势, 不通的地方要求修路, 通路的地方要求通社、入户, 将逐步形成村村通、社社通和户户通;二是要求道路通达更为快捷, 必须建设较为科学、布局合理的农村路网;三是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对农村道路网络的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农村道路建设即将进入一个高标准、快速度的发展时期。修建农村道路已经成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第一要务, 是广大农村最迫切的要求。

(2) 路面的等级要求提高雁江区的农村道路大多属于非等级公路, 今后一段时期农民追求等级公路的愿望加强, 有望改变这一现状。一是雁江区境内的省道川西环线 (资仁公路) 和县级群养道将由交通部门争取扶持, 实施硬化;二是通乡公路的连结线路, 将作为全区公路骨架的重要补充, 有关部门将积极争取相关政策落实工程投资加以硬化;三是四川省制订的2020年前全省通村公路硬化规划的实施, 将使有条件的地方优先享受扶持政策;四是部分地方受通乡公路建设和外地通村公路建设经验的影响, 群众自发要求硬化农村主要公路的愿望强烈, 自觉加大投工投劳投资力度, 积极支持农村道路升级, 建设农村等级道路的时机日益成熟。

(3) 公路的养护即将纳入议事日程

近年来, 雁江区大力推进“一事一议”政策, 鼓励农民投工投劳投资加强农村道路的管护、养护。通过政府部门的引导和干预, 逐步建立农村道路的管护责任制, 并加强道路管护的检查、考核, 下最大的决心维护农村道路, 提高通行能力。这一政策, 对保障农村道路畅通发挥了积极作用。

(4) 道路建设的投入机制日趋成熟

农村道路建设面临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四川省建设丘陵经济示范区和新农村建设提速的历史性机遇, 随着现代农业的构建、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农村投资搞基础设施建设的能力不断增长。在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 国家、集体、个人和社会各方面对农村道路建设的投资将不断增多。特别是国家实施的农业综合开发、金土地项目、扶贫开发、以工代赈项目、千万工程项目、通达工程、通村工程项目, 投入力度将有所增加, 农村道路建设在各项目中的比重提高, 农村各方面的投资和农民捐资将有较大增长, 逐渐使农村道路建设投资多元化, 一个适应新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的投入机制将日趋成熟。

2. 有利条件

(1) 农村经济迅速发展, 农民投资能力增强近年来, 我区农村经济保持较快增长速度, 农民收入增加, 农村储蓄存款余额增速较快, 农村财富增长, 增强了农民建设家乡的投资愿望, 为农村道路建设创造了契机。

(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村道路建设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使雁江区的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农产品的流通量将越来越大, 流通的品种将越来越多, 现有的农村道路已不能满足农产品贸易的要求和农产品增值的需要。农民要想增加收益, 巩固产业结构调整成果, 必然自觉加大建设农村道路的力度。

(3) 通乡公路的全面硬化, 带动农村道路建设从两个方面看:一是通乡公路建成, 各级党政对交通建设的重心将向通村公路建设方向倾斜, 有利于农村道路建设再掀高潮;二是通乡公路的畅通, 对乡村道路的建设带动作用明显, 将促进农村道路建设的快速发展。

(4) 项目增多, 投入增加, 推进农村道路建设一是国家实施的农业综合开发、金土地项目、扶贫开发、商品粮基地建设、循环经济建设等项目将在雁江区继续实施, 投资力度加大, 有利于项目区道路建设;二是国家将投巨资加大对农村道路, 特别是通村公路建设的投入, 这是难得的历史性机遇;三是本级财政在通乡公路建设压力缓解的情况下, 可以调整部分财力支持农村道路建设。

(5) 农民要求修路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要致富、先修路, 要快富、修好路”的观念在新一代农民中形成共识, 很多地方由以前的“政府要我修路”转变为“我要修路”的自觉行动。各地农民积极申报项目, 要求政府支持的呼声十分强烈。有了积极性, 修路的投工投劳投资就容易解决, 农村道路建设就容易获得成功。

四、对策及建议

农村道路建设利国利民, 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 是一项德政工程, 也是农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雁江区农村道路建设中, 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推动工作开展:

1. 明确农村道路建设的思路, 加强工作的领导和考核

农村道路建设要坚持建好村级, 管好社级, 引导入户, 重点投入, 宁缺勿滥和民办公助的工作思路。鼓励扶持建设好通村道路, 积极落实通村通社道路的管护责任制, 实行村道村管、社道社建社管, 引导农民加大投入进行入户道路和便民路建设。在项目资金安排中, 不撒胡椒面, 宜集中重点投放, 建一批上等级的通村通社道路。同时建立农村道路建设管护领导机构, 常设农村公路建设领导小组和工程指挥部, 统一协调农机、交通部门的工作关系, 把农村道路的建管工作纳入政务目标进行考核, 在全区形成一个齐抓共管的工作氛围。

2. 整合资源, 集中打造

我区农村综合开发、金土地项目、扶贫开发、商品粮基地建设、循环经济建设项目资金投入量每年超过2 000万元, 对这些项目资金的应用, 不妨学习外地的经验, 就是在项目具体实施中, 加大资金投入用于修路, 而且要修水泥路或柏油路, 路修好了, 项目容易形成亮点。因此, 加强项目资源的整合, 统筹项目资金安排, 改变项目的重点投向, 实施公路建设的重点打造是十分必要的。

3. 实行竞争安排农村道路建设项目的机制

我区近年来申报农村道路建

设的项目不下500个, 但由于资金的原因, 农机部门专项安排的项目不足10个, 形成了巨大反差。在今后的项目安排中, 一是对新农村示范村建设优先安排;二是对群众积极最高, 筹资有保证, 村级班子得力的优先安排;三是对建设等级公路、硬化道路的项目优先安排;四是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功和产业化经营的地区优先安排。

4. 建立农村公路养护基金

农村公路畅通的核心是通村和通社公路, 由于管护资金缺乏, 直接导致了失养, 造成很多社会问题。建议区级财政每年安排150~200万元, 对全区2 000余km通村道路进行专养, 并由农机部门落实, 年度考核验收合格后, 按照500~1 000元/km的标准统一拨发, 以确保通村公路的畅通。用不到200万元的资金就能解决全区大范围农村道路交通问题, 意义重大, 费省效宏。

5. 建立一支农村道路建设机械施工队伍

农村道路建设原大多是土法上马, 粗制滥造, 对确保道路的永续利用造成隐患。为改变这一现状, 建议由农机部门组建一支像气象部门的人工降雨队和水利部门的打井队一样的机械施工服务队, 重点解决道路建设的挖填和路面碾压, 这样可以迅速提升道路建设质量, 大幅节约建设成本。施工队建议由政府一次性投资, 实行有偿服务, 自主经营。

6. 加大建设融资的力度

一是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的支持, 重点争取解决农村道路建设问题的专项资金和国家实施农业项目的资金投入, 增大对农业的整体投入;二是广泛宣传, 充分发动, 灵活应用“一事一议”政策, 调动农民自觉投工、投劳和自愿捐资投资建路的积极性;三是调动社会名流、成功人士、成功企业对农村道路建设的捐资。建立区属工业重点联系文明新村道路建设的制度, 促进工业反哺农业, 城市支持农村的进程;四是本级财政在基本建设科目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科目中, 安排适度资金, 支持农村道路建设。在上报农村道路的完成情况中, 要持谨慎态度, 以避免发生雁江区通乡公路建设超前而造成的风险。

篇4:农村社区建设共性问题的调查思考

一、石城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现状

(一)基本情况。自2004年启动新农村建设以来,石城县坚持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根本出发点,把探索农村管理体制创新,推进农村新型社区为着落点,通过强化执行村庄整体编制、基础设施全覆盖、公共服务配套完善、体制机制探索推进等方式,持之以恒、年复一年地坚持,逐步形成了一批初具规模的社区。据统计,全县10个乡(镇)、131个行政村、1556个村小组,历年完成省批新农村建设点594个,有农村社区85个,其中精品社区5个。

(二)新型农村社区类型。

一是中心村带动型。村庄或村小组因经济实力较强或人口较多等因素,在改造过程中,不断扩大建设规模,形成村庄融合;有的因政策捆绑,如深山移民搬迁的方式,进一步加快社区形成;有的因撤乡并镇后遗留,自发形成的社区圈。

二是区域积聚型。突出地理位置优势,按照地域相邻、规模适中的原则,以特定区域为界限,将多个村小组合而为一。这种模式主要是交通便利、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地区。

三是城乡联动型。主要是以靠近乡镇圩镇周边的村庄为主,结合推动镇村联动需要,逐步形成的社区。

四是经济辐射型。当地经济相对发达或区位优势明显,造成人口集聚,通过改造建设,逐步形成的社区。

(三)主要特点。

一是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围绕“主攻旅游”发展战略,全域性、全景式编制县、乡镇及村庄规划,做到设施齐全,功能完备。在建设之初,努力整合政策、资金有目的性和倾向性对中心村、大村庄进行打造。突出“三清六改四普及”和“三绿一处理”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整治建设,在优先完成“改路、改水、改厕”的基础上,加快推进村庄改房、改栏、改环境。同时,围绕当地“山水、历史文化、特色产业”作文章,充分挖掘地方优势,进一步突出村庄亮点、打造精品。

二是配套服务功能齐全。加快文化活动、医疗卫生、警务调解、农资超市、便民服务、休闲广场等公共服务及配套设施向农村社区延伸。如:借助村庄原有祠堂整治变成农村活动中心,配以完善农民培训学校、文化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农民书屋等文化场所;完善体育设施,新建篮球场或乒乓球场,增配体育器材;建立农村村点便民服务点、信息服务站、农家超市等。

三是管理机制日趋跟上。建立农村社区“一会五站”(“一会”,指社区理事会;“五站”,指公益事业服务站、社会扶助救助站、民间纠纷调解站、环境卫生监督站、文体活动联结站)和发挥“五老”(老干部、老党员、老模范、老知识分子、老复员军人)作用,通过制定工作制度以及村规民约,建立健全学习、会议、财务管理、档案管理等工作制度,使农村社区管理有章可循;群众自发组织的新农村建设理事会继续发挥作用,聘请保洁员,管理推进社区农村清洁工程,实现社区环境面貌持续改善;创新活动载体,创设了“七到户”和“六民工作机制”等活动载体。“农村党员七到户”是指通过村组党员建责任区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的方式,实现党的政策法规宣传到户、思想教育深入到户、市场信息传递到户、致富技术帮教到户、民事纠纷调解到户、防灾救灾动员到户和解决实际困难到户。“六民工作机制”的主要内容是“建议民提、决策民定、承诺民督、过程民管、绩效民评、干部民选”,让党员、群众在党组织的领导下直接参与管事、管钱、管人,提高基层重大事项决策和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增强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

四是社区邻里和谐稳定。制定乡规民约,发挥村民理事作用,引导村民尊老爱幼、邻里和睦、互谦互让、互帮互助;制止打架斗殴、非法宗教、偷盗等不良行为和违法行为;调解民间纠纷,化解群众矛盾,消除治安隐患,做到小事不出村;以社区服务中心为培训载体,根据各社区产业特点,开展社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同时,广泛宣传“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使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提倡移风易俗,反对封建迷信、赌博活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社区文化氛围。

二、石城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当前石城县所发展的社区,仅算是农村村落社区,与真正意义的农村新型社区相比,还存在很多差异和不足:

一是社区管理运行机制与现行的行政区域管理体制有冲突。由于社区范围的界定,社区理事会管理公务事务与原先的行政区域管理村委会体制相矛盾,无法正确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二是各级层面向基层社区建设提供硬件配套项目太少。相应的配套设施落实的政策项目,真正落实到位的毕竟还是少数,无法满足村落社区建设,需要上级有关部门加快落实步伐。

三是农民群众自主参与社区管理的民主意识薄弱。社区的配套公共设施完善后,群众在对公共设施的管理运行上只享受带来的便利,没有真正认知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诸如公共的健身器材的维护、农家书屋的书籍管理、农民培训学校的器材保管等一系列问题上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加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建议

(一)进行试点,打破行政区域“束缚”。建议打破当前与社区发展已不相适应的行政区域束缚,设置与行政村相平行机构,社区由服务机构转变为行政机构,纳入乡镇行政管辖,重新界定社区范围、人口,确定“一会五站”社区行政机构,从行政划分上解决农户行政管理“难”局面。

(二)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创收。要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逐步建立以产业园区为基点、“一区一品”为目标、农民合作社为纽带、企业加工为龙头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结合生态、人文、历史、旅游、民俗等亮点元素,突出发展生态观光、人文传承、农家生活、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社区“农家乐”。

(三)探索建立多元化保障机制。建议以重新界定划分社区行政区域为前提,同步统筹安排社区转移支付,根本上解决社区村民自治有义务无报酬的局面;强化政策、资金对社区扶持力度,逐步加快与农民需求相适应的公共设施建设,筹措资金保障设施后续管理;鼓励引导社会民间资本投入社区建设管理,如新建社区养老院、农资超市;市场化推进社区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等。

(四)进一步探索社区自治管理机制。在继续巩固完善社区“一会五站”管理模式的前提下,以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围绕“强基、连心、模范”三大工程,社区根据自身实际,试点探索社区管理新模式。

(五)加快提升社区全民综合素养。整体提高农民自身素养,提升社区农民自治参与管理能力为出发点,以健全和完善社区培训学校为基础,突出重点强化社区农民产业技能知识、权利与义务、乡风文明等内容的培训,真正营造并形成社区自我建设、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良好风气。

(作者单位:江西省石城县财政局)

责任编辑:欣闻

篇5:农村社区建设共性问题的调查思考

搞好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建设,是加快推进“三农裂变”,实现农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区在近郊村工业化、城市化建设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还远远不能适应城市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高速发展的需要。随着我市城建规模的不断扩张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近郊村在解决自身发展问题的矛盾,也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来,原有机制和体制已经明显地不能适应新的发展形势的需要了。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抓机遇、创大业、树形象、提素质,解决好我区近郊村的发展问题,加快推进近郊村的城市化建设进程,提高近郊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建设水平。最近到4个近郊村,针对城市化建设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并通过对调查掌握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对近郊村在土地逐年减少后,如何解决自身发展的问题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讨。

一、近郊村的现状

1.农村劳动力已从过去的单一的农业生产加快向二、三产业转移。4个近郊村共有农民2771户,农业人口约9900人;现有耕地509公顷,人均占有耕地0.051公顷。4个村有劳动力5230个,约占人口总数的53;其中以土地为生的有2606人,占劳动总数的49.8;而从事二、三产业、进城打工等方面的人员有2624人,占劳动力总数的50.2。其中:进城打工的有920人,占劳动力总数的17.6,发展种养殖业的有1470人,占劳动力总数的28.1,从事个体经营或自谋做生意的有476人,占劳动力总数的9.1,在村办企业就业的有640人,占劳动力总数的12.3。种点地半年闲的有1724人,占劳动力总数的32.9。从调查情况上看,以土地为生的农业供养人口与从事二、三产业人口基本持平。

2.二、三产业已经发展成为近郊村主要的经济支撑。从调查情况看,2002年这4个近郊村的农民人均收入总合为6930万元。其中:一产收入为713万元,约占10.3;二产收入为2638万元,约占的38.1;第三产业收入为3579万元,约占51.6。随着我区在近郊村大力推进“退一进二增三”步伐,二、三产业已发展成为构成近郊村经济的主导成份。

3.在城区购房或按规划自建农民规范小区已成为发展必然。4个近郊村有2771户农民,在城区购买住房的有260户。其中,一个自建了两个高标准的规范农民居住小区,全村212户农民有96户进楼;一个村有40余户农民在市内购房,有80余户农民居住在村自建的规范小区内。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近郊村的土地在逐年减少,农民在城区购房或村集体筹资规划自建高标准农民居住小区已经成为发展趋势。

4.建成了一批服务城市和与完善城市功能相配套的二、三产业项目。近3年来,有2个村,通过多方筹资9300多万元,先后建成了兴隆和建华2个供热中心,并按市规划要求完成了与城市供热系统的扩网改造,按照设计能力总供热面积将达到700万平方米(兴隆400万平方米、建华300万平方米);还有一个村于2001年至2002年筹资近1200万元,建成了体育公园。此外,各村还根据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需要,加大了投入,积极改善村屯道路交通环境,使城乡公路建设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实现了村村通高标准水泥公路。使农村工业化、产业化和城市化建设具有了一定的基础。

二、制约近郊村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因素

通过调查,目前影响和制约其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因素,集中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现行管理体制落后。随着近郊村城市化建设进程的推进,目前,4个近郊村,一产业收入只占农民人均收入总合的10.3;而二、三产业收入却占农民人均收入总合的89.7。随着工业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面对农业萎缩、农民失业和农村城市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农村从事二、三产业人员的迅速增多,原有的农村管理模式和落后的管理机制,已经不能够适应新形势下农村城市化建设的需要了,亟需探索与农村城市化建设相适应的新的管理模式。

2.农民就业技能低、适应性差。主要表现为大多数农民文化素质低,缺少一技之长,就业本领不强,与快速发展的形势不相适应。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近郊村农业人口向城市转换速度。近年来,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和市区的快速扩建,4个近郊村的土地大量被征用。由于在征地过程中对农民基本上是采取货币安置,不能使农民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再就业。目前,这4个村共有劳动力5230人,其中从事二、三产业的只有2624人,约占劳动力总数的50.2,有一半农民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就拿城市化、工业化条件最好的村来说,通过货币安置后,仍有60以上的农民处于失业、半失业状态。

3.相关的扶持政策不配套。一本稿版权属于青年秘书网是金融政策不够灵活。目前,银行对新办企业,尤其是农民办的企业原则上不予

贷款,就是给予贷款,也需要多方协调,且审批手续十分复杂。二是税收政策扶持不到位。对刚刚失去土地的农民靠有限的资金筹建起来的企业来说,都负担着巨大的资金压力,国家应该在税收政策上给予一定的照顾,减缓企业压力。尤其是对村办集体企业应积极扶持,促进其快速发展,让失去土地的农民看到生活的希望。

4.受市控制规划影响。由于这4个村

地处近郊受市整体规划控制,使村里一些有潜力的计划项目得不到及时开发,影响了近郊村的城市化建设进程。4个近郊村共有农民2771户,在城区购买住房或居住在村自建规范小区的户数约占村民总数的10。

5.工业发展速度还不够快,缺少骨干项目。从调研情况分析来看,近年来虽然近郊村在工业项目建设上有了一定的发展,对加快推进城市化建设进程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总体看,还存在质量不高、规模较小、增幅不快的问题。尤其是缺少具有形成支柱产业和拉动能力的骨干项目,缺乏过得硬、叫得响的拳头产品。

6.农民思想观念陈旧,眼界不宽。通过调查了解到,一部分农民过多地看重眼前利益,在土地征占问题上期望值过高,打走了一些有发展潜力的项目,失去了发展机遇;再就是思想不解放、观念陈旧,缺乏重商意识和发展意识,想富不会富,热衷于小打小闹、小富即安。有的农民不愿离土离乡另某出路,老守田园,忙完自己那一亩三分地便无所事事,一年闲半年。调查数据显示,从事农业生产与从事二、三产业的从经济收益上相差7至8倍。如果能够把农村富余劳动力加快分离到二、三产业之中,近郊村的经济增长幅度和城市建设进程将进一步加快。

三、加快推进近郊村城市化建设的建议

农村城市化建设,是指随着城市的扩张和农村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使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社会结构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过渡的过程。具体衡量标准为:农村人口城市化,居住环境社区化,生产方式工业(二、三产)化,农民职业非农化,经济收入多元化。

1.以创新村政管理体制为重点实现利转民。创新现行的村政管理体制,是实现农村城市化发展的迫切需要。随着近郊村农业的逐年萎缩和二、三产业的逐年增加,以及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原有的村政管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形势需要了,要从过去以地管人向以钱管人的手段转变。4个村要通过村集体创办实业,建立独立法人,村集体控股、村民参股的股份制企业,把村集体和村民的利益紧紧地捆在一起,实行民主监督、集体管理、鱼水相依、互利互惠。

通过这种方式不仅使农民在失去土地后和农村向城市化过渡过程中实现充分再就业,也实现了对农民的有效管理。

2.以发展工业和与城市功能配套的三产项目为重点,实现农转非。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是实现农村城市化的一个重要标志。要通过大力招商引资,发展工业及农副产品深加工和服务城市的三产业。在优化产业结构的同时,形成规模化建设、产业化发展、集约化经营、市场化运作,实现农工贸、产加销多位一体的集群化发展模式,为农民创造出更多、更广泛的就业空间,尽最大可能把农村富余劳动力都转移到工业和多种经营产业中去,实现农民身份真正意义上的非农化和农民收入的多元化。

3.以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功能为重点,实现村转城。要通过多种融资渠道,吸纳多种经济成份,加大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完善配套功能,使农村尽快变城市,在形象上实现城市化。但由于受市整体规划的限制,在村民居住小区建设上与城市化要求相差较远,还无法让农民真正享受到与市民一样的居住条件和环境。要从根本上改变农村面貌,在加大城市公益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还要彻底改善村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出路问题。因此,我们要想方设法加强与上级沟通和协调,积极争取政策,规划建设好相应的各种相配套的服务设施和高标准的农民新村,扩大农民的就业渠道,实现农村居住形式社区化、城市化,农民就业持久化、效益化,让农民真正融入城市。

4.以加快农村经济组织建设为重点,实现劳动力转移。实现劳动力转移,就是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这是实现农业人口非农化的一个重要渠道。当前,要以强化农村经济组织建设为重点,最大限度地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把失去土地的失业农民和农村富余劳动力重新组织起来,鼓励他们外出打工、兴办企业、自主创业、从事非农生产,让他们走出土地。这样,不仅可以增加收益,同时也能开阔视野,学习更多致富本领,提高创业、再就业的能力。并会辐射带动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一同闯市场,从而加快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

篇6:新农村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06-10-10)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对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描述,它涉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等领域,是一个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相统一、内在素质与外在形象相融合、精神文明与生态美好相和谐的综合性目标。根据省总队的调查方案要求,我队深入到新干县大洋洲镇新市李家村进行了实地调查,通过召开村小组长、村民代表座谈会,采取走访、实地考察、拉家常、发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查问卷表》、《基本情况调查表》等方式,随机入户调查了10户农家,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该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际,现将调研情况归纳如下:

一、调查村基本情况

大洋洲镇新市李家村距镇政府驻地约3公里,有3个村小组组成,全村现有农户131户,503人,耕地面积1168亩,养殖水面达460亩,生猪养殖大户30余户,境内土地肥沃,村民以种粮、养殖业作为主导产业。长期以来,农户习惯于前房住人,后房作厨,再搭舍屋养猪、关牛、放农具等杂物,村内巷道狭窄,一年四季牲畜粪便散落在路上,下雨天就道路泥泞,造成了村庄路难走、味难闻、貌难看,“脏、乱、差”直接影响了村民的生产、生活。如今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动下,该村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体村民开拓奋进,不断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抓好村子整体规划建设。截至6月底全村通过大部分资金靠地方政府各部门投入,村民出一点、大家捐一点、集体经济挤一点、地皮盘活一点的模式,共投资87万元。兴建了9条3—4米宽约5000米的水泥路,使该村被统一用蓝色装点的7排56户住房格外美丽、整齐划一;拆掉低矮猪牛栏70多栋,低矮凌乱的小屋子和厕所上百栋,面积达3500平方米,全村每户都开通了户户通和改水厕所,兴建了2座公共厕所,全面实施了人畜分离,建立了生猪生态小区和猪牛栏舍集中区,并根据村情确定了以养鱼、养猪、发展货运业为思路的发展路子。建立了全村排污系统,铺下水道1300多米长,平填坑洼地700多平方米,对房前屋后进行了绿化、美化,绿化面积达1200平方米,并种有桂花、女贞、香樟等名贵树种和三百多颗果树。建立了1100平方米的花园广场和3500平方米的村民休闲

公园;对河塘进行了治水处理,共护岸500米,使村内两口塘与村民休闲公园相得益彰,成为村民休闲的好去处。目前,该村“三难”现象全无,村里也出现了“四少四多”的变化(邻里之间争吵少了、互助团结多了,集众打牌赌博的少了、群众谋发展思发展的多了,村民粗鲁野蛮的少了、讲文明讲信用的多了,找老婆不到的青年少了、姑娘想嫁进来的多了)。

新农村建设启动后,全村面貌焕然一新,处处呈现了新气象,人民群众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得到改善。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态度普遍是支持和满意的。本次调查满意度显示:农民对收入满意占60%,基本满意占30%,不满意占10%;对水利设施满意的占70%,基本满意占30%;对出乡镇交通和村级道路满意为100%;村庄卫生满意占60%,基本满意占10%,不满意占30%,主要是认为目前排水沟积水严重;对生态环境满意占50%,基本满意占50%;对生活设施(生活用水、生活用电、灶、厕所)满意占80%,基本满意占20%;义务教育满意占70%,基本满意占20%,不满意占10%;对非义务教育满意占40%,基本满意占50%,不满意占10%;对看病满意占40%,基本满意占10%,不满意占50%,主要是认为村里没有诊所,去诊所和医院看病比较远,不方便且医疗费昂贵;对社会风气满意占50%,基本满意占30%,不满意占20%;对村务公开满意占60%,基本满意的为40%。被调查群众100%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态度表示欢迎,同时,还有90%的人认为在未来5年内家庭收入会平稳增加。总体来讲,被调查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给他们各方面带来的实惠是比较满意的,并且有信心继续扩大新农村建设的成果。

二、存在的问题

1、不同程度存在“等靠要”的思想。调查中发现,不少农民 “等靠要”的思想意识较强。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该村的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配套资金大多是地方各级政府部门投入,虽然大大改善了居民的生活条件,但这也让当地农民产生了一种依赖性,甚至有些人认为搞好村庄日常的卫生环境管理也需要政府来投入,这也反映出群众认为新农村建设就是国家单方面投资建设新农村。

2、农民增收渠道狭窄,经济发展还比较落后。农民思想还比较保守,小农意识,大部分是初中以下文化水平,普遍缺乏技术特长和文化知识,在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上与现代化生活要求还有差距。由于新的思想接收慢,新的技术应用推广慢,导致农民增收渠道狭窄,自主经营创业意识不高。农业产业化滞后,特色农业、规模农业在该村还没形成优势和品牌,没有成立一个经济合作组织,市场信息不灵,难以应付市场的波动,导致该村经济实力还比较薄弱。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的配套资金大多要靠地方财政投入,而乡村两级财力有限。

3、农村卫生医疗条件滞后。调查显示,有50%的被访者对目前农村看病就医不满意,认为在农村看病非常不方便且目前的医疗费用过高,卫生医疗条件差,远远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求。

4、“一事一议”难以开展。调查发现,在谈到“一事一议”的问题时,群众对“一事一议”存在种种困惑和疑虑,对“一事一议”信心不足,兴趣不高;由于涉及到集资投劳等有关各方利益的事,受历史遗留问题、各方利益不均等因素的制约,不能平均给每户村民带来好处,那些将来不受益或暂时不需受益的人就会提出反对,争吵不休,很难把大家的认识统一起来,最后还是未果。也有部分乡村干部对“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缺乏正确的认识,存在畏难情绪,怕群众不理解、不支持,害怕一旦实行了“一事一议”让自己处于被动,反而会陷入尴尬境地,甚至费力不讨好,不主张搞“一事一议”,省得自找“麻烦”。乡村干部、农民群众双方的这种复杂心态,影响着“一事一议”制度的推行落实,往往使“一事一议”不吹而散,难以开展。

三、几点启示

李家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在新农村建设方面的成绩是突出的,但确实还存在不少问题,离实现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示范村尚且如此,更何况那些经济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的村。通过调研和我们了解的一些情况,认为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工作还任重道远,并从中得到了一些启示:

1、没有建设主体的积极性,新农村建设就失去了最基本的主动力。新农村建设必须把政府的引导和农民的自愿有机地结合起来,两个方面的作用任何一方削弱都是不行的。首先政府必须进行正确引导。我国的农村广阔、农民之间差异大,由于认识水平、思想觉悟等方面的制约,表现为新农村建设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此,必须进一步示范、鼓励,逐渐把

农民引导到新农村建设的轨道上来。但光靠政府方的作用而没有农民的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仍然是一句空话。针对农民新农村建设主动意识淡薄、不同程度存在“等、靠、要”的消极现象。要加大宣传力度,让群众知道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应该是农民自己;不管是生产发展,还是村容村貌的整洁和其他方面,农民都应该是建设的主力军。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有把两个方面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新农村建设才有希望。

2、没有新农民,新农村建设就难以顺利推进。人的因素是最重要的因素,没有脚踏实地、不断进取的新型农民,就没有社会主义的新农村,新农村建设也难以顺利推进。从这个意义上讲,着手培养和塑造新农民应该是当前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要加大对农民科技文化知识教育和免费实用技术培训,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开发和利用劳动力资源潜力,加强经营管理知识教育,从而培养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新型农民。

3、没有生产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没有经济基础。看新农村建设是否取得实效,关键在于农村生产力水平是否提高,农民收入是否增长。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就成了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必须把坚持自主发展与利用外部条件有机结合起来,依靠内生力量与外部力量双轮齐驱,相互补充,共同发展。在自主发展方面,我们不能“等靠要”,而要艰苦创业,充分挖掘本地的资源、区位、交通、环境等方面的优势,走特色发展之路,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应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强内在活力。在利用外部条件方面,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借助外力求发展。我们制定优惠政策,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引进外地客商,可以让他们来开发农村,从事农业产业开发,大搞规模种养等,实现客商发财、农村发展、农民得实惠,全面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确保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上一篇:人生的十个关键词下一篇:处理合同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