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宁东南亚风情村

2024-04-21

万宁东南亚风情村(通用4篇)

篇1:万宁东南亚风情村

万宁兴隆亚洲风情园 -资料

兴隆亚洲风情园座落在风景如画的兴隆华侨旅游度假城,国家3A景点,毗邻兴隆温泉金日酒店,占地20万平方米,是一个荟萃亚洲各国文化、建筑风格、民族歌舞的文化旅游景区,

兴隆亚洲风情园由兴隆华侨旅游度假城自然景观兴建而成,游客可以在这里了解到印尼,马来西亚,泰国,越南,新加坡及印度等国家建筑风格。

兴隆华侨农场,曾经接待安置过来自世界21个国家和地区的归国华侨,虽然归国华侨在兴隆亚洲风情园这里已经居住20至50年,但他们仍谙练原侨居国的`各种文化,大部分人会说纯正的马来西亚、印尼、泰国及越南等国的语言,保留着东南亚各国的生活方式、习俗等,

资料

太阳河畔歌声发,物内桃园在此中。

在兴隆亚洲风情园,游客可以领略东南亚各国的文化、礼仪和饮食文化,欣赏那由印尼归国华侨及其后裔表演的、含有浓郁印尼民族风情的歌舞,游客可以虔诚祭拜泰国的“四面佛”,并有机会品尝东南亚风味的各种食品。

篇2:浅析东南亚家居风情的营造

东南亚气候为热带雨林气候, 潮湿多雨, 在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上造就了风光旖旎, 原始又宁静, 离繁华不远, 又出尘离世的热带风情。亚热带海滨生活步调悠缓, 收尽眼底的到处是洁白的沙滩、碧蓝的海水、辽阔的天空、色彩斑斓的珊瑚鱼虫、绿影婆娑的丛林植物, 独特的飞禽野兽、鸟语花香, 宛如人间天堂, 绝世净土。

东南亚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使它没能产生出具有辐射力的地区文化, 东南亚易于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首先是佛教文化进入对当地文化发展的影响;其次是伊斯兰教文化对当地文化发展的影响:第三是西方殖民文化对当地文化的影响。因此所呈现出来的样貌也往往具有将各种风格浑融于一体之妙。尤其是注重细节和软装饰、喜欢通过对比达到强烈效果的特点, 特别适合于作为一种元素混搭在居室的整体环境里, 或者作为一种风格基调而将其他元素统一于其中。东南亚风格的许多家具样式与材质都是很朴实的, 但是善于使用各种色彩, 其绚烂与华丽全靠软装饰来体现, 总体效果看起来层次分明、有主有次, 搭配得非常合适。东南亚风格继承了自然, 健康和休闲的特质, 大到空间打造, 小到细节装饰, 都体现了对自然的尊重, 和对手工艺制作的崇尚。因此, 把住了它的精髓, 要营造东南亚格调的家居环境可以轻松实现。

一、香艳的色彩

东南亚风格家居在色彩方面没有严格的限制, 但大多数以深色调为主, 局部点缀鲜艳浓丽的色调。如温暖的深棕色、耀眼的金色、妩媚的暗红色、神秘的藕紫色、沉着的墨绿色等色调, 常常被大规模地运用, 不着痕迹地显露出贵族气息, 营造一种沉稳大气, 富丽堂皇的异国情调。浓烈的橘红、艳黄、青紫、翠绿, 是体现东南亚风格的主要色彩。其中, 墙面以芥末黄色或橙色居多;红色、藕紫色、墨绿色等华彩的基调常配以藤质家具中沉稳的藤色或黑胡桃木色。

(一) 原始黄绿

在东南亚风情中, 自然、原始的回归感是其主要特点之一。带有丝丝光泽的绿色窗帘与地毯将整个客厅打造得富有浓郁的热带气息, 令人仿佛置身于热带雨林中, 周围充盈着大自然的美妙音乐与阵阵青草香味。利用鲜艳的黄绿色与之搭配, 融合了许多富有形状与视觉变化的图案, 整个空间丝毫没有因深色而造成的沉重感, 反而多了许多大自然的明亮舒畅与原始气息, 令整个客厅洋溢着勃勃生机和天然风情。现在有的还加上手绘, 更能体现原始的雨林。

(二) 宁静浅棕

古朴的藤制家具与深樱桃木色相配合, 虽然棕色会带有沉重的厚实感, 但随着米色椅垫与晕黄灯光的渲染, 整个色调显得清爽了许多, 伴随着棕色窗帘的诸多色泽变化, 整个空间充满神秘气息, 富有浓郁的浪漫情调。

(三) 古典红褐

用樱桃木色与色彩艳丽的红色墙布作搭配, 配以装饰壁龛, 放上带有佛教色彩的雕塑, 都点缀着整个带有古典气息的卧室, 为空间增添了一种神秘情趣, 值得细细品味。其他墙面在颜色设定上也恰到好处, 比例得当地呼应了传统红色的主色调, 彰显出高贵与富丽。

(四) 迷情蓝紫

蓝紫色的面料将热带风情发挥得淋漓尽致, 产生了诱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美妙的色泽与图案变化更令生活产生变化的乐趣, 彰显整个空间的品质与主人对生活情趣的强烈追求。蓝紫色的窗帘、地毯与柚木相配合打造出一个神秘异样的空间。充满着无穷的魅惑感与迷幻感, 身处其中, 令人产生无尽的想象。

二、纯朴的家具

虽然东南亚风格善于使用色彩, 但其风格的绚烂和华丽全靠软装饰来体现。在这样的华丽基调下, 家具却反而选用最朴素的样式、最沉实的材质, 两种完全不同的性格互相映照, 方才构成最为饱满的东南亚风情。比如在材质方面, 东南亚风格家具会大量运用麻、藤、竹、草、原木等天然的材料, 从而营造一种充满乡土气息的生活空间。除了柚木外, 藤、海草、椰子壳、贝壳、树皮、砂岩石等都可制作成家具、灯具和饰品, 散发着浓烈的自然气息。

由于地处热带地区, 东南亚风情家具的设计往往抛弃了复杂的装饰、线条, 而代之以简单、整洁的设计, 为家具营造清凉、舒适的感觉。选材方面, 由于炎热、潮湿的气候带来丰富的植物资源, 因此来自大自然的木材、藤、竹成为首选。大部分东南亚家具都采用两种以上不同材料混合编制而成。藤条与木片、藤条与竹条, 材料之间的宽、窄、深、浅, 形成有趣的对比, 各种编制手法的混合运用令家具作品变成了一件件手工艺术品, 每一个细节都值得细细品味。

实木家具不仅仅讲究一个神似, 更重要的是营造一种意境。柚木是生长于东南亚热带雨林中的一种阔叶乔木, 以印尼、泰国为最佳。木材含有极重的油质, 能够保持不变形, 并且不用上油漆, 带有一种特别的香味, 更为神奇的是, 它的刨光面通过光合作用能氧化成金黄色, 且颜色随时间的延长而更加美丽, 成为木材中的极品。采用柚木制成的家具, 色泽天然, 集观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既典雅别致又符合环保要求, 并且能够营造出浪漫的氛围。实木家具讲究雕花、彩绘、编制、打磨, 纯手工的痕迹, 透露着当地劳动者的许多情感。特别是菠萝格、紫檀、泰柚等材料, 不露奢华, 尽显内敛的特色, 充分展现东方特有的古老神秘气息。

椭圆形的椰子壳有着天然的纹理和自然的弯曲弧度, 是具有特色的天然环保材质, 其产品的制作是经过一道道精密的工序而成, 制工精细使产品达到色泽柔和沉稳, 其硬度同高档红木相当且耐磨。椰壳往往能体现出质朴的自然风格, 浓郁的艺术气息和与众不同的雅致格调, 有它的装饰会让您的空间更加温馨更加高贵、更能彰显您的独特。通过不同的材料和色调搭配, 令其在保留自身特色之余, 产生更加丰富多彩的变化。

三、精致的装饰

东南亚纺织工艺发达, 漂亮的布艺才是家里最重要的装饰。一条艳丽轻柔的纱幔、几个色彩妩媚的泰丝靠垫, 流光溢彩的东南亚风布艺, 犹如一场浪漫、柔媚的舞蹈, 举手投足间带着一种软绵舒适的慵懒, 是成就东南亚风情最不可缺少的道具。细致柔滑的泰国丝、白色略带光感的越南麻、色彩绚丽的印尼绸缎、线条繁复的印度刺绣, 这些充满异国风情的软装布艺材料, 在居室随意放置, 总能起到看似漫不经心的点缀作用, 会为空间在一种不露痕迹的软装氛围里营造一种贵族气息。印尼的木雕, 泰国的锡器可以拿来作为重点装饰, 即使随意摆设, 也能平添几分神秘气质。做工精细, 设计巧妙的拱形烛台, 给家带来宁静。

(一) 色彩妩媚的泰丝抱枕

如果居室的色彩较为单调, 妩媚的泰丝抱枕绝对是最佳选择。泰丝的流光溢彩、细腻柔滑, 有着不着痕迹的贵族气息。在宽大的床上、沙发上随意地摆放几个华美的泰丝抱枕, 闲情逸致立即凸现而出, 是成就东南亚风情最不可缺少的道具。

(二) 温馨浪漫的烛台

居室中点一枝香烛能够营造出清新幽雅的气氛, 同时也适时地表达出带有佛教文化背景的生活情趣。温馨而神秘的烛光配上缕缕的香熏烟雾缭绕着一件件精致的泰式饰品 (印尼的木雕, 泰国的锡器) , 在柔和的灯光照射下, 展现着诱人的神奇魅力。

(三) 水飘花的浪漫

烛火营造的浪漫神秘氛围, 风中飘来的阵阵熏香都是东南亚风格内在柔美的俱佳体现。水飘花的浪漫形成了东南亚风格潜在的一缕脉动。在精美的可容纳少量水的托盘里或者青石缸中洒下片片水飘花瓣, 花之流动好似时光流转, 让人不禁如痴如醉。

(四) 宽大的热带风情作物

浪漫的水飘花需要配上一定高度的绿色植物才能充分体现出热带风情的真正内涵。绿色植物装饰比其他任何饰品更具有生机和活力, 不但丰富了空间, 还给人们带来全新的视觉感受, 同时季节性的变化更具有不同于一般装饰物的生命动感。类似热带风情植物芭蕉叶状的滴水观音恐怕是最佳的东南亚风情替代作物了, 随意地摆放在那儿, 风儿轻轻吹来, 你需要的一瞥一笑尽在其中。

东南亚风格家居设计实质上是对生活的设计, 正是因为其崇尚自然、原汁、原味, 注重手工工艺而拒绝同质的精神, 颇为符合时下人们追求健康环保、人性化以及个性化的价值理念, 于是迅速深入人心, 审美观念也迅速升华为一种生活态度。东南亚风格的设计是用那种粗旷而豪放的线条、取源于大自然的真实质感, 释放出舒适、自由、放纵、温馨的气氛, 却也不缺高贵、典雅的气质。

参考文献

[1]贺圣达.东南亚文化发展史[M].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6.

篇3:东南亚风情

这是我和太太的婚房,以后父母会和我们同住。我和太太比较喜欢东南亚休闲风格,浅色的环境和明快的色彩,父母因年纪的关系喜欢深色和较为沉稳的风格。毕竟两代人的审美和生活方式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和冲突,如何协调和处理好我们不同的喜爱、同时满足我们不同的需求是设计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设计师本着“各自私密,互不影响”的指导原则,明确了我们各自的基本使用空间。地下一层作为我和太太的娱乐空间,可以接待我们各自的朋友。第一层是公共空间,以更多地满足父母招待客人之用。第二层和第三层分别是父母与我们的休息睡眠区。在空间风格上,设计师植入了东南亚的休闲元素,以沉稳的木色为主调,给人大气稳重的感觉。同时,在家具的选择与布置上尽量以闲适为基调,营造出放松与自由的空间氛围。最后搭配一些色彩较明亮与饱和的软饰和窗帘,令空间顿时灵动和活跃起来。另外,设计师特别为我们家的楼梯栏杆、门框以及起居厅和餐厅的地面上设计镶嵌了马赛克,为简单的空间注入了些许精致有趣的元素。客厅挑高的深色木质吊顶充满了浓郁的东南亚热带风情,同时还很好地拓宽了原有的视野,再配以造型别致的吊灯,使整个空间的东南亚风情满溢。

如今,我们两代人都非常满意这个充满着东南亚风情的家。我尤其喜欢地下层的影音室,为我提供了一个和朋友单独聚会的空间。谈到对装修的感触那就太多了。首先,装修一个家的确不容易,材料、配合的工序很多,都需要了解并协调好;第二要找到一位好的设计师与专业的施工队伍,不仅可以让你省心与省力,而且能保证品质和效果。

理想中的家能让我放松感到自由,让我有很强的归属感,有属于自己的独处空间,给我带来愉快的心情与幸福的感受。午后闲适的时光,捧一杯芳香茗茶,舒服地窝在沙发上里,让心情得到无比的放松,尽情地享受美好的一天。

篇4:风情东南亚

号称人间天堂的巴厘岛,真可谓现代与传统的交融点,现代化信息到处蔓延,传统的习俗也根深蒂固。那里的女人从小就训练用头顶篮子,篮子里面装满了东西,最重可达50多斤。笔者曾亲眼见到头顶石头的女人,不得不惊叹:只要持之以恒,必能有成。

巴厘岛上的土著女人有到圣泉寺洗澡的习俗,圣泉寺就在公路旁。巴厘岛的女人洗澡时,欢迎游客参观,甚至可以拍照。她们认为身体是上天赐予的,到圣泉寺沐浴,既能利用圣水治病,祈求平安,又是最大的祭祀。至于被人参观、拍照,她们认为那是次要的事,无法盖住上天的赐予。

巴厘岛上的十字路口大都有形态各异、大小不等的雕塑,导游说这是路神。因为巴厘岛上有多种信仰,不同信仰的人在其所属地的十字路口塑有自己信仰的神,这既是显示崇敬,亦有祈求神佑平安之意。所以,行驶至此的车辆无不小心翼翼,谦让通过。整个巴厘岛上,除了特别大的路口之外,大都没有红绿灯,然而秩序井然,看来,真正的约束是在人们的内心。

印度:司机一上路,就把自己交给神了

有人说,如果在印度能把车开好,到世界上任何地方开车都没有问题。不久前到印度旅游,亲眼目睹了印度司机开车的“勇猛”,感触良多。

据介绍,印度首都新德里大约有各种机动车350多万辆,虽然路上堵车的现象并不算特别厉害,但交通工具品种之多可算是让我开了眼界。除了有各种各样的汽车,还有三轮出租摩托和两轮摩托,更有牛车、马车、毛驴车、骆驼车、人力车、拖拉机,甚至在高速路上还行驶着残疾人的轮椅车。印度司机开车都很“勇猛”,我的视线所及几乎是“车无完车”,蹭蹭刮刮是家常便饭,差不多每辆车都被撞得“坑坑洼洼”。高速路上也是“桥无完桥”,几乎每一座桥的栏杆都不完整。至于恶性交通事故更是频频发生,在我逗留印度的几天里,电视里每天都有触目惊心的报道。

虽然新德里警方一再加强对交通的管理,但很多司机仍然我行我素,违章驾驶。有同行者开玩笑说,看样子印度人什么事都不急,惟独一开车就着急,能抢就抢,能钻就钻,闯红灯也在所不惜。可不,在高速公路上超车,不管对面有没有车,许多司机一味逆行往前冲,常常把正常行驶的车辆挤下车道。有几次,我们的大巴沿自己的道走得好好的,结果却被迎面飞驰而来的车挤到一边。因此,在印度两车迎头相撞的交通惨剧时有发生。笔者注意到,新德里所有路口的红灯上都印着一个英文单词“relax”,意为“别急”,但司机们却常常急不可耐。

印度导游告诉我们,印度人信命,司机一上路,就把自己交给神了。开车不出事是神的保佑,出了事是命中注定。所以很多司机都在驾驶室里摆放着神像,祈求神的保佑,我们乘坐的大巴也不例外。有意思的是,笔者发现不少印度司機为了避邪,常常在汽车后面挂一只旧鞋,有的是旧皮鞋,有的是旧拖鞋。还有不少车的车身后面系着两根黑布条,不像中国的司机在车上系红布条以图吉利。

生活在印度的华人中流传着这样一句歇后语:“新德里的公共汽车——没门。”的确是,在新德里及印度其他城市,公共汽车一般都没有门,有的车即便有门也不关。人们上下车的技术也比较高,车不用停稳便可飞身上下车,更有一些人常常利用汽车在十字路口拐弯减速的时机上下车,险象环生。

印度交通工具的超载更是令人叹为观止。一辆两轮摩托车可载一家三四口人,最多的甚至可载5人,经常是丈夫开摩托,后面带着妻子,中间还夹一个甚至两个孩子,有的丈夫胸前还站着一个。一辆小轿车能塞下11人,有一次,我在加尔各答,看到从一辆与中国国内的小面包车同样大小的车上竟走下大人小孩共16个人。

印度公共汽车的门上经常“挂”满了乘客,而汽车却照开不误。长途汽车的顶上,甚至在火车顶上也坐满了乘客,这也是司空见惯。

泰国:又见孔明灯

去年到泰国旅游竟然两次见到放孔明灯。孔明灯原是中国的产物,在国外一见,即刻就有一种亲近感。中国各地都有放孔明灯的传统,有的在七夕、七月半、中秋,也有的在春节。孔明灯也叫文灯、天灯,古代就有,是不是孔明发明的,无从考证,不过,因为它是一种智慧的产物,同孔明挂钩似乎理所当然。传说当年孔明在平阳被司马懿围困,全军上下束手无策,诸葛亮妙计一出,命人拿来白纸若干张,糊成无数个天灯,再利用热气流向上的引力带着它们升空,一个个小小的天灯升起,营内的人们便咋呼着:“诸葛先生坐着天灯突围啦!”司马懿竟信以为真,被蒙骗了过去。此计解了围。我倒是相信那灯带着“鸡毛信”,可以送出求援讯息召来援兵。天灯比周朝的烽火台或近代抗日战争中的“消息树”更为聪慧,它升得高,西南山地起伏,多丛林险道,有时眼能看见之地,赶到那里得走上一二天。用这种能升空的灯飞过峡谷越过丛林传递消息真是天才之想呵。我甚至猜想它用不同的颜色可以传递不同的军情或信息呢。还有另一传说,说天灯有点像孔明先生所戴的帽子,故以形状命名叫孔明灯。

首先是在巴塔雅见到放孔明灯,灯很大,成筒状,直径在80厘米左右,高约70厘米,全纸的,上方封口,下方框中央有一个点煤油的小装置。众人牵着四边,捻子点火后几秒钟再放手,灯就飞上去了,亮晶晶的,慢慢变远变小,同天上的星星化为一体,煞是好看。

另一次是在沙梅岛上放孔明灯,是泰国当地人自娱自乐的活动。灯要小一些,做得也简陋些。那里是在海边,海风一吹,灯就飘了过去,开始还摇摇晃晃醉酒似的,慢慢稳定了,可惜一下子就飞得很远了。那些天灯没有一个熄灭的,都是渐行渐远成了一小点星星,最后就消失在夜空。身边的海浪奏着节拍,像是和缓的掌声。

我突然想起一句古诗:十年心事十年灯。孔明会算,可他肯定想不到这灯能相传几千年,并传到了异地他乡。

上一篇:基卫项目执行告知书下一篇:灯笼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