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研究生实践小结

2024-06-02

在职研究生实践小结(共6篇)

篇1:在职研究生实践小结

2014年,我成为中央党校经济管理专业在职研究生班的一名学员。两年多来,我严格遵守党校的各项制度和纪律,认真学习、勤于思考,自觉用党的基本理论和创新成果武装头脑;并通过工作实践,不断加强党性锻炼和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提高党性修养,坚定马列主义政治立场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解决政治、思想和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工作生活中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党性观念得到明显增强。

一、对加强党性锻炼的认识

党性锻炼是党员自身在实践中按党性原则改造思想和规范行为的活动。加强党性锻炼,就是要做到时刻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和观点,严守党的政治纪律,提高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必须自觉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不动摇,必须自觉坚持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论分析认识问题及指导实践,必须自觉坚持用克己奉公的精神和积极向上的态度对待个人得失,必须自觉坚持用严格的法纪约束自己和身边人的言论行为。只有这样,才能汇聚成一支具有强大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队伍,团结领导全国人民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我从一名学生成长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离不开组织的培养和人民的信任。自己的一言一行,自己的党性强弱和作风的好坏,不仅仅是个人的行为,而且关乎党的形象,也影响到广大职工群众的利益。我决心时时处处以《党章》为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树立良好形象,加强党性修养,强化执政意识,牢记党的宗旨,处处维护党和群众的

利益,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

二、党性锻炼的成效

(一)进一步增强了理想信念,明确了政治方向

在中央党校学习期间,我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毛泽东思想基本问题、邓小平理论基本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以及党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理论,和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增强了理想信念,强化了党员意识、提高了政治理论水平,明确了政治方向。

一是理想信念更坚定。理想信念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理想是基石,信念是动力。确立了崇高的理想信念,就有了正确的方向和强大的精神支柱、力量源泉。通过党校学习,我进一步认识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和共产主义理论在我国继承、发展和创新的历程,坚定了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提高了政治鉴别力,增强了政治敏锐性,筑牢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了科学发展观,学会了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认识问题,从根本上提高了辨别是非的能力。

二是学习习惯得到加强。两年多来,我系统学习了党校的政治理论与中央关于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等创新理论的论述和文件精神,也学习了经济、企业管理的专业知识。这个学习的过程,使我有必要也有机会挤出时间来静下心读书、思考和归纳总结,以及结合工作实际开展相关知识和政策的学习。重拾起学生时代的自我学习的习惯,从而使自己的理论素养、党性修养和领导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二)进一步强化宗旨意识,以推进企业经营管理效能提升为己任 共产党员当以“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一切行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这一宗旨的最佳载体和表现。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我们每一个当以都应该在自己的本质岗位上尽心尽力,为这一伟大建设事业添砖加瓦。作为一名来自企业的党员干部,我要充分认清自己的责任与使命,自觉坚持将科学发展观融入企业管理,提高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效能,实现企业发展与员工生活水平同步提高。

(三)不断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狠刹腐败奢侈之风。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能否做到克己奉公、清正廉洁,不仅是个人思想、品德和作风问题,而且关系到党在群众中的形象,是一个带有政治性的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反腐败工作,在清除了一批害群之马的同时,也在建章立制和教育实践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对广大党员充分起到了教育和警示的作用。我作为一名年轻的党员干部,要严于自律,把精力用在学习工作上,养成勤俭办事的作风,不讲排场、摆阔气,自觉严格执行中央各项规定,自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在工作和生活上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

以上是我在党校学习期间的主要思想收获和一些心得体会,有些在认识上还比较肤浅,望老师批评指正。我认为,作为一名年轻干部,理论学习是无止境的,今后我一定努力学习基础理论,加强自身修养,力争做一名优秀的党员干部。

篇2:在职研究生实践小结

参加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学习以来,我按照学校培养方案的要求,认真学习有关课程,特别是较为系统地学习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学习了“两个务必”基本要求,重点理解、深刻领会了新时期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极端重要性,通过三年来的学习,我感觉收益匪浅,一方面自己在政治理论上得到了较大提高,思想认识进一步深化;同时,还极大地开阔了思路,增长了见识,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打下了基础。

一、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强化党性修养,努力做到用党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

共产主义理想是党的灵魂,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更是要时刻牢记党的远大理想,自觉加强党性修养,恪守理想信念不动摇。在党校学习期间,我通过学习党的基本理论,进一步巩固与强化了自己的理想信念。我认为,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树立正确的政治观点,严守党的政治纪律,提高政治鉴别力,增强政治敏锐性,是我们每一个人在新时期适应发展、做好工作、把握自我的重要思想基础。改革开放为我们党和国家提供了重大发展机遇,但同时也给我们的具体工作带来了新的考验,给每个人的思想观念带来了冲击。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不动摇,必须学会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 和方法分析认识问题,用科学发展观去指导工作,解决矛盾,用积极向上的态度对待人生得失,用严格的法纪约束个人行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经受住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带来的各种考验。因此,牢固树立正确、科学的理想信念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与基础,我们坚持什么、发展什么、摈弃什么、反对什么,归根到底都与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有关,违背了共产主义理想,我们的事业就会改变性质,就意味着失败。

二、时刻以党和国家的利益为重,不断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 想问题站得更高一些,工作上要求得更严一些,精神状态更好一些,决不能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群众,要强化奉献意识,淡泊个人名利。通过学习,我深深感到无私奉献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崇高精神境界,也是共产党员标准的基本要求。甘愿牺牲奉献,树立正确的名利观,摆脱名缰利索的束缚,真正做到事业重如山,名利淡如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国家干部更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把个人的意愿和现实情况很好地结合起来精神振作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强化大局意识,自觉维护团结稳定的局面。自觉做到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对待同志有满腔的热情和与人为善的态度。

三、不断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狠刹腐败奢侈之风。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能否做到克己奉公、清正廉洁,不仅是个人思想、品德和作风问题,而且关系到党在群众中的形象,是一个带有政治性的大问题。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反腐倡廉建设”这一新概 2 念,使党的建设由原来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四大建设,发展成为现在的五大建设。我觉得,作为年轻干部,要严于自律,把精力用在学习工作上,要养成勤俭办事的作风,不讲排场、摆阔气。细节决定成败,小节彰显品格,我们要严格执行中央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自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在工作和生活上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

总之,在党校老师的悉心指导和精心教育下,我认真学习,认真消化,通过自身努力学习,结合自身思想状况,联系工作时间,日三省吾身,不断提高自己,自觉地加强党性锻炼。树立了深入实际、狠抓落实的工作作风。牢固树立了服务的思想,破除墨守成规、固步自封的保守思想。在工作实践中,磨砺自己,坚定信念,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扎实改进工作作风,使自己视野开阔、明心明志在本职岗位上作出新成绩。真正做到:看准的问题,就大胆地闯,大胆地试,不断探索新路子,创造新经验,使我的党性认识不断提高到一个新层次。

篇3:在职研究生实践小结

目前,公安学已经成为独立的一级学科,但我国公安教育课程体系研究依然处于起步阶段,研究相对分散,公安教育整体理论尚不够成熟。特别是在公安院校成人教育方面,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起,部分学者才对公安院校成人教育课程体系研究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但仍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培训课程体系,对在职民警培训的课程体系结构的研究则更是凤毛麟角。任何教育类型的培养目标都是通过课程体系而实现的,课程体系决定着教育质量的高低,但当前各公安院校开展的大部分在职民警培训课程仍是参照本科生培育课程体系而进行的,这在社会经济环境瞬息万变的今天突显出了教育培养针对性和实效性的严重匮乏。

对在职民警培训课程体系的研究是以切实提高人民警察职业素质、服务新时期公安队伍建设为宗旨,明确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对公安院校成人教育运行过程的分析,发现现行课程体系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弊端和主要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策略建议,构建基于实践导向的公安院校在职民警培训课程体系。面对当前新形势下公安工作的业务需求,以实践为基本导向,探索公安院校关于在职民警培训课程体系构建的理论研究,对促进公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整体发展,以及完善我国公安在职民警培训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公安院校在职民警培训课程体系内涵及特征

在当前社会发展及公安工作发展的大环境下,公安教育训练已不再是单纯的短期速成式教育,而应该是长期的连续性教育。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发展,公安工作的内容也随之发生着变化,这也决定了新时期的人民警察必须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发展变化,而公安院校在职民警培训模式成为了有效应对发展与变化、工作与再教育中存在的多方面矛盾的有效破解之道。探讨公安院校在职民警培训课程体系的内涵及特征,对构建扎实完善的培训体系、获取良好的培训结果、促进公安工作的全面有机发展具有积极的建设性作用。

1.在职民警培训课程体系内涵

在职民警课程体系是指公安专业不同课程门类按照公安工作发展需求而有机排列的课程体系架构,是在职民警培训教学内容和整体培训进程的总和。依托公安工作发展需求的课程门类的有机排列,决定着在职民警通过学习将获得怎样的知识结构;而课程体系是在职民警教育活动的具体指导思想,是培养目标的可视化窗口与重要依托,它的合理架构决定了培养目标规划方案的有机开展。

在职民警培训课程体系要以明晰的课程观、夯实的培训体系理论基础,构建符合公安工作内容需求的课程模式及相应课程观念的课程结构。要以公安实战需求为导向,以处置能力为本位,强化与实战的对接,不断适应公安工作的发展需要,实现以学员为主体的教学本位化、训练行动化。深化以知识、技能、态度三位一体的培训课程内容,强调人民警察的综合职业能力与综合职业素养的有机结合,以清晰定位在职民警培训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要求,把控人才规格和质量标准为课程目标,用开放式的课程活动方式,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实践操作能力极强的,符合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公安工作实践需要的复合实战型人才。

2.在职民警培训课程体系发展特征

我国在职民警培训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虽然其发展的历史不长,但整体呈现出阶段性发展特征,特别是在课程改革和课程开发模式演变过程方面:在职民警培训体系构建之初,基本上完全照搬照用普通高等教育的学科式课程体系;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以来,伴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及公安工作内容的不断变化,国内开始引进并借鉴国外以职业分析导向式的课程体系,逐渐从原本侧重以“知识”为根基的设置课程方式向突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模式演变;但由于国情、制度、文化土壤存在的差异性,舶来课程体系并不完全适合我国公安工作发展的实际需求,随着我国在职民警教育培训体系的不断摸索与实践,逐渐形成了具有多元整合特征的、以实践能力为基础的培训教育体系。

从我国建立在职民警培训实践过程中可以清晰地发现,在职民警培训课程体系伴随着培训教育历程的更迭,在经历了“职业分析导向”和“学习理论导向”的课程体系架构模式后,紧贴公安工作的整体发展脉络,不断契合公安实践的具体需求,正逐步向以“实践过程导向”的模式发展。

三、当前在职民警培训课程结构体系存在的问题

公安院校作为培养适应社会变革的警务工作人才的学校,同样也是培养实战应用型警察专门人才的主阵地,无论是高等教育还是成人教育,都应紧抓时代脉搏,贴近当前公安工作需要,树立以实践为导向、以能力为本源的教育观。而当前我国的在职民警培训课程结构基本依托公安院校高等教育相关课程的有机整合与简单压缩,在相关学科课程机构基础之上加入了一些实践环节,但相对于公安工作实践来说,这些简单的变化显然是不能够满足于公安业务实际要求的,甚至说在一定程度上滞碍了公安工作整体的长足发展。

1.课程内容与警务工作契合度低下

目前我国公安院校所开设的在职民警培训教育课程结构模式是基于学科体系的完整性来构建的,多是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结构模式,侧重于学科知识系统完整性及其内在的逻辑性,对学科结构进行简单演变,完成在职民警的培训课程结构体系的构建,过于专注专业基础知识的培养,往往忽视了警务工作的实际要求,导致课程内容设置与警务工作契合度偏低。“实践是检验一切真理的唯一标准”,看起来系统完整的学科知识传递,却往往忽略了受训人员个性的发展,忽视了公安工作从业能力的有机培养,使受训民警缺乏在现实工作环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难以保证培训的质量,不利于学员的职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无法指导和提升学员的公安工作实践能力,既阻碍了民警的实践工作能力的提升,又制约了公安工作的整体有机发展。

2.知识观设置过于狭隘

“理性主义知识观认为,一切知识源于理性所显示的确凿公理。”理性主义知识观注重专业基础知识,强调学科知识的完整性,强调以逻辑化、体系化、标准化的学科知识为职业教育着力点,对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结构的构建在一定时期内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但它却往往忽略了感性经验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忽视了在整个认识过程中,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作用与关系。当前的公安院校开展对在职民警的培训过程中,通常树立的知识观均过于理性主义,强调课程系统化、学科体系化、培训模式化,使得公安知识体系内涵变得过于狭隘,培训的内容过于模式化,课程结构体系不能全面适应当前公安工作的实际需求,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在职民警的培训效果,影响了满足公安工作实际需求的培养目标。

四、构建基于实践导向的在职民警培训课程体系的建议

新时期的在职民警培训工作应侧重以实战为导向的培育目标,以提升民警自身工作过程的整体性、培养其职业均衡发展的能力、促进自身全面发展为课程体系构建原则。通过创新性的课程体系构建,通过有效的继续教育培训,优化培训课程体系构成,大幅度提升公安院校民警培训的综合能力和实战能力,进而提升公安机关的整体战斗力,对全国的公安干警培训工作提供一个有力的促进。同时也为其他高职院校成人教育课程体系设计与构建提供可资借鉴的范本,促进培训院校发掘课程构建的潜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学员的工作能力。

1.树立素质教育观

职业化公安教育训练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源于当前世界范围内普遍认同的“职业教育”这一基本理念。公安教育训练强调学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特殊的意义,也就是说,应当从警察的构成要素、警务运作机制和警察教育训练规律三方面的有机结合上,探讨和分析素质教育和能力本位的思想对公安教育的指导意义和指导作用。[1]

公安机关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中具有武装性质的治安行政和刑事司法的专门机关。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告诉发展,面对日趋严峻的社会治安形势,必须花大力气下真功夫建设培育一支具有知识面广、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新时期人民警察队伍,要在职业培训中不断强化培养民警的政治意识和政策法律、法规执行水平,确保建设一支政治过硬的警察队伍,满足“政治建警”的需要。同时,对在职民警培训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开展全方位、立体化的民警素质培训课程内容,满足当前社会发展与公安工作的实际需要,在课程体系构建中注重将素质教育思想渗透到专业教育中,并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有机提升在职民警培训课程体系的培育效果,建设一支高素养、能力强的公安队伍,使人民警察真正能够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国家运行长治久安。

2.以公安实战为导向

面对瞬息万变的社会经济环境,以及飞速发展迅猛、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已经成为了我国职业化教育的迫切需求。满足当前公安工作实战要求,促进民警个体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在职民警培训的使命目标。

在职民警培训体系构建要紧密围绕公安工作中心内容,以公安实战为基础导向,树立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建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在职民警教育课程体系,避免公安学科体系下职业化教育存在的弊端,以培养民警全面发展,提高自身综合能力为基本原则,时刻注重以满足公安实战为出发点,让学员在培训教育及实践情境中切实领悟公安工作的实战需要,不断累积实践经验,通过目标培养课程体系培训的逐步推进,全面打造受训民警独立的实战能力及团队的协作能力,促进公安工作更好更快的全面发展。

结语

在职民警培训课程体系构建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的形成涉及课程体系内外部的众多相关因素,涉及到专业设置、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等多方面内容。以公安实践为导向的在职民警培训课程体系研究,仍然需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公安工作中心内容的不断变化而进行重新认识并深入研究,在新时期对公安在职民警培育整体要求及人才培养质量的现实需求发展过程中进行不懈的理论和实践探索。

摘要:在分析公安院校在职民警培训课程体系内涵及特征的基础上,对目前我国当前在职民警培训课程结构体系存在的课程内容与警务工作契合度低下、知识观设置过于狭隘等问题进行了成因分析,以公安工作实践为导向,从素质教育观、公安实战为导向两方面提出了在职民警培训课程体系的构建建议,有利于我国公安成人教育和公安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公安民警,在职教育,实践培训,体系构建

参考文献

篇4:在职研究生实践小结

基于知识共享和团队异质性理论,构建师范在校生-在职教师混合虚拟学习社区,结合各自优势提高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是有待验证的积极探索。本文在对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师范在校生-在职教师”混合虚拟学习社区模式,并就其互动学习机制和培养优势特点做了细致分析。最后对基于此模式的实现案例——好看簿“未来教育家”小组从访谈结果、成员活动参与度和社会网络等角度做了论证分析,提出了该类社区在搭建、发展规划等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 教育技术能力;师范在校生-在职教师;成员异质性;虚拟学习社区

【中图分类号】 G45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2)10—0025—07

一、問题提出

目前我国在校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是《教育技术学》公共必修课,鉴于我国较为短暂的教育技术发展历史及传统教育思想根深蒂固等诸多因素影响,师范在校生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在教材使用、授课方式、教学评价等诸多方面都存在不少问题[1]。一些高校以《教育技术学》公共必修课为大本营,立足于本校特色,进行了积极探索,包括教材的重新修订,授课模式和评价方式改革等[2]。但依然不能过于乐观。

非正式学习和混合式学习是目前比较热门的话题,“虚拟社区”亦成为大家研究的热点,且大多以“网络课程”子模块形式出现。虽然网络课程学习平台可以给学习者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源和交流互动的机会,但相对于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有其局限性。教育技术很多知识点的学习都和一线的教学实践有关系。因此,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仅仅局限于师范生自身群体的互助和影响是非常狭隘 的[3]。

我国现阶段正积极推进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培训过程大多会采用网络培训等辅助方式,很多老师积极参加相关的网络学习小组(如影响力较大的“教育大发现”等),且网络教研已成为其教育技术能力提高的好帮手。在职教师们分享的教学心得,专业成长道路的点滴,都是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鲜活实例。因此,我们应该注重给师范生提供其与在职教师互动的机会,把“教师教育”的两个阶段进行衔接互动,而不是完全的隔离开来。基于网络平台的开放性,以及隐性知识流动的自由性,需要给师范生积极搭建这样的虚拟学习社区,以辅助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

二、理论基础

1. 虚拟学习社区的知识流动与建构

目前教育技术界对虚拟社区的研究有很多,非正式学习过程中其对成员知识建构的影响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在虚拟学习社区中,成员之间的知识共享与交互是核心要素。对于个体学习者而言,社区的知识共享行为主要包含知识外化和知识内化两个过程。从孤立和协作的角度来讲,虚拟学习社区中知识建构又可以分为个体知识建构和协作知识建构两种。个体知识建构是个体独立学习的过程,学习者根据需要或者兴趣选择合适的内容,并根据原有的相关部分的知识体系去理解、内化吸收,最后重新构建该部分知识体系;协作知识建构是通过社区成员的协作互动交流来完成的,根据罗斯切利的观点,协作是引起学习者观念变化的重要过程。哈拉希姆在其基础上提出了网络协作学习环境下学习者观点变化模型,认为从发散思维到收敛思维经历了提出观点、联结观点和智能收敛三个阶段:个体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其他的学习者可能会有异议或者共鸣,表示反对或赞成,那么就会出现不同观点的联结与碰撞。通过反复循环对话过程,观点会在小范围内达成共识,不同共识之间再协商整合会形成整体社区的理解,知识建构的层次会由低到高螺旋递进[5]。

2. 社区成员异质性

关于成员异质性有许多定义,Jackson,Stone和 Alvarez(1993)[6]将异质性定义为行为者对于某些属性不同的喜好,这些属性不仅包括人口统计学方面的变量还包括个人特性(personal attribute)。前者是指不易改变的特征,如性别、年龄、种族;后者则指的是较容易改变的特征,如身份地位、专业技术或者个人风格。具体分类如表1所示:

本研究中所提到的虚拟社区的成员异质性更多是指表1异质性分类中的“技术与知识异质性”,并进一步引申为“教育背景,职业背景和从业经历”之间的异质性。

近年来团队异质性研究理论认为异质性团队能提高组织的弹性与活力。Watson 等(1993)学者的研究也证实了相对于异质性低的团队,异质性高的团队创新能力更强,能激发更多的观点,遇到复杂问题时也能产生更好的问题答案。但也有一些研究认为,团队成员的多样化不仅促进了组织的发展和竞争力提高,同时也给组织带来了许多问题(Milliken,Martins,1996)。研究发现异质性较高的团队不易整合,成员之间不易合作(O’Reilly,Caldwell,Barnett,1989)。但经过具体分析,这些负面效应更趋向于在现实团队的整体合作中表现出来。鉴于网络社区团队较现实团体很多过滤特性,异质性在网络社区的互动合作中彰显更多的优势特点[6][7]。

在以上两种理论基础上,假设“师范在校生-在职教师”融合的异质性学习社区对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有正向促进作用。该假设在前期没有定论,是需要后期数据验证的研究假设。

三、模式构建

1. 社区概述

图1即为师范在校生和在职教师混合学习社区模式图,其不同于单纯的网络课程学习平台。社区成员有两大类,一类是师范在校生,另一类是在职教师,提高教育技术能力是他们共同的目的。基于学习、兴趣和职业需要,他们在这里相聚,探讨案例,分享经验,交流思想。该社区对于免费师范生来讲,既有助于数字化学习习惯的培养,也是知识学习的好场所,相对于实时课堂的相关知识讲解,该辅助平台自主选择性和学习自由度都会变大。此社区对在职教师也是专业素质拓展的好平台,为他们教育技术能力的提高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交流分享的机会。

2. 互动学习机制分析

虚拟社区中,人际沟通是重要的学习手段。在该混合虚拟社区中,主体对象有两类:师范在校生和在职教师,那么就形成了三种互动的对象结构(如图2所示):生——生,师——生,师——师。对于该社区最大的特色就是“师——生”交互的对象结构。此混合社区为二者提供了良好的学习互动平台。

本虚拟社区中,具体包括几种互动形式: (1)私信交流;

(2)日志发表与评价回复;

(3)故事发表与评价反馈;

(4)活动发起、参与与互动;

(5)论坛互动。

对应于混合社区主题,表2将各种互动形式与适合的交流资源类型加以归类。

以下就其中两种重要互动形式做简要分析:

(1)“故事”发表与评价反馈

在“故事”互动模块(图3),发布者将以图片形式上传呈现的知识点,其他学习者浏览鉴赏学习,并可以对单个的图片知识点做评价反馈或与发布者互动交流。这种形式的交流学习形式比较具有针对性,上传者可以就其中的关键点做特别介绍,学习者也可以有针对性的学习鉴赏。从网站运行情况来看,此形式的交流互动是最受欢迎的交流形式。且互动方式比较符合“提高教学设计能力”等相关主题。

(2)活动参与及互动

教育技术能力的提高需要具体的实践操作和活动来激发大家动手实践的积极性。在本社区的活动互动模块中(如图4),活动发起者,就某个主题发布活动公告,公告中含有活动主题和具体的格式要求;小组所有成员都能在社区内看到此活动公告,有意愿的参与者可根据活动主题在业余时间动手制作相关的知识成果图片,上传到活动中心;小组所有成员都能够在活动中心看到所有参与者的知识成果展示,可就相关知识点进行反馈互动交流。

3. 模式特点分析

(1)成员异质性——“职前”、“职后”互动

该虚拟社区在成员组成上与一线教师形成了互动。黄荣怀在多年的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指出,要注重“职前”、“职后”的互 动[8]。师范在校生和在职教师这两个成员分类,在很多方面具有异质性。所处的生活和职业环境、教学实践经历、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性。据上文理论基础中有关团队异质性的论述,社区成员的异质性会增添团队的活力和团队绩效。不同的职业背景和视角会对他们的教育技术建构产生重要影响。因其“职业角色”,在职教师的视角会更多体现在教师视角或者以教为主的教学过程方面,师范在校生因其“学生”和“准教师”的双重角色,更多的会代表学生的视角;师范在校生优势在于新理论的学习接受,但缺乏一线教学实践;在职教师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但缺乏系统的、现代的理论知识支持。二者聚在一起,共讨教学实施的相关知识,则会使教育技术能力建构更全方位和客观。

(2)社区主题——教学设计和数字化学习方式及习惯的培养

教育技术能力涵盖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基于虚拟社区“文字思想交流”为主的特点,我们将该业余虚拟学习社区的主题锁定在“教学设计和数字化学习能力培养”上。“教学设计”关注的是教学活动的体系设计,重在系统和策略知识的运用。虚拟社区在交流该类知识有很强优势,社区学习者将相关教学设计的具体案例以文字、表格或图片的形式上传,并做以文字注释,或者配以实时授课活动图片,供大家鉴赏交流和学习。就“数字化学习能力”方面,考虑到虚拟学习社区本身就是一种数字化学习方式的体现,依托于一种数字化学习方式去学习分析其他的數字化学习方式,在形式上会有或多或少的相关性,在理解上更容易些。

(3)意识层面——提高对教育技术重要性认识和促进教师角色意识形成

相关问卷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对教育技术能力在未来教学实践中的重要性有一定认识,但整体重视度不够,学习积极性不高,仅作为一门普通的公共必修课对待或仅仅是因为感兴趣。因和一线教学改革大背景有一定脱离,仅仅靠课堂授课老师的教导,来培养这种意识层面的重要性认识是比较难的。根据心理学态度改变理论,圈子里的权威人士更容易触动其他人态度的改变。在职教师在师范生眼里已是有经验的权威者,二者互动,师范在校生能从在职教师那里获得比较多的一线教学改革的事宜,容易使他们从未来教学岗位的视角重新看待教育技术并意识到教育技术的重要性,同时也增加了他们对教师角色的认识,其教师角色意识得到适度增强。

(4)实时学习记录——电子学习档案

大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急需教学和评价方式做出变革。特别是面临现在很多课程评价方式单一的弊病,教育技术学作为改革的前沿阵地,应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式,特别需要关注的是过程性评价。该社区形式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这种改革需求。每个人有自己的空间,可以上传作品,可以分享经验,可以表达自己的见解。实时学习记录和建立电子学习档案是对学习者学习评价的较好方式。

四、案例分析

1. 平台搭建

该混合虚拟社区主要依托“好看簿”社交网站,以“未来教育家”小组形式实现。“个人空间+小组聚合”为其主要表现形式。在庄秀丽老师,黄利峰、汤富源等老师的大力推荐下,已有很多教师群体组建了自己的教研小组,如国培计划小学科学教研组、信息技术教育研究小组等[9]。在笔者积极邀请下,目前社区中在职教师群体对象来自于全国城市教师也有乡村教师,任课科目也不统一,教龄也有很大的差异。鉴于该研究属模式创新探索实验,社区中师范在校生群体主要是来自于华中师范大学的免费师范生。共有30位在校师范生加入了该团队,加上前期邀请的8位一线教师,小组成员共为38人。

基于社区组织与自组织原理,笔者作为社区中小组长,负责对社区一些日常事务的管理,也会根据学习社区主题,发布一些活动和话题,以调动大家的活动积极性。根据社区“提高教学设计和数字化学习能力”学习主题,其内容策划具体事项如下:

2. 小组成员使用心得

经过一个学期的社区发展后,笔者对社区发展情况进行了后期分析。对小组成员中的一些师范在校生做了非正式的调查访谈,访谈问题大致为“你怎么看待好看簿‘未来教育家’小组?”、“你会经常进去浏览或者写点什么吗?”、“你会去访问小组中教师组老师的空间吗?您的感受是什么?”“你觉得这个小组对你哪方面的能力提高有帮助?”,访谈重点聚焦在其社区使用的心理感受,结果整理归纳以下几点:

(1)学生成员普遍感觉该小组学术氛围比较强,和平常使用较多的娱乐社交性网站有很大不同。大都聚焦在教学问题上,或者是学习感悟及计划,以及好的知识点分享方面;

(2)学生进空间的次数并不是很频繁。相对娱乐性质的社交网站,对这种学习性质的社交网站不是很适应,很多时候想不起登录。说明了与娱乐性社区相比,学习类社区对学生的吸引力是有限的;

(3)通过浏览教师空间和评论交流,体验到教师较强的专业精神,感受到做好一名现代化教师很有压力,需要付出很多心思和精力;

(4)教师们对教学生活的图片记录,使他们对一线教师生活有比较直观的感受;

(5)反思水平提高。刚开始只是一味抱怨课堂的乏味,并不知道该去反思什么,后来在理论课学习以及小组中老师的教学反思中逐渐理清思路;

(6)对教育技术重视度提高:认识由“DV摄影”课转向“教学中的技术策略、怎么做效果更好”转变,由公共选修课到教师教育必修课转变;

(7)对教学设计某些模块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特别是学习者分析。一线教师和学生接触比较多,对学生的一些年龄特征和学习接受水平等都比较了解且相对更为真实,使师范生在做教学设计实验时对学习者分析方面更为妥帖。

3. 社区成员参与度分析

(1)社区成员参与度分析

笔者对社区中的活动做以归类,共分为以下五种:发表评论,收藏故事或者活动,参与活动,发表日志,发表故事。对社区半年来的活动情况做量化整理,各活动的活动频率如图5、6:

图5为小组所有成员的活动频次统计表,前8位为教师,后30位为学生,可以明显看出教师组总体的活动频次要高于学生组,师范在校生参与积极性和优秀教师差距还很明显。图6是学生S组、教师T组各活动频次均值比较图,教师组在“发评论”,“收藏故事”等活动上的频率远高于学生组,特别是“发评论”活动事件。明显看到教师组和学生组对小组“活动”的参与积极性都不高,或许和需要付出较多精力有关系。

为了进一步考察社区成员的内在参与度,笔者对活动做了内容分析,通过给不同参与水平的活动赋值,最终以直观数据来展现社区成员的内在参与度概况。首先给社区中的5种活动赋值,根据其所付出的脑力劳动量和思想参与的深度,制定如下量规:

从图6可以看出,学生组和教师组在“发日志”和“发故事”两种活动频率上的差别是非常细微的,但对参与度数字量化后,S组和T组在上述两种活动上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因笔者在对“发日志”和“发故事”活动上依据其发表的内容以及付出劳动量的多少分别将其化为了两个等级,由此也就可以判断出,虽然教师组和学生组在“发日志”和“发故事”两类活动上的活动频率上差别很小,但其参与等级是有差别的,图7、8两群体在各活动上的得分均值即显示了上述差别的原因。由图8可以明显看出,在上述五种活动中,在“发日志”和“发故事”两类活动上,教师组的整体参与度要大于学生组,但在“发评论”此项活动上,二者差异很小。教师组和学生组“发评论”活动均值分别为1.73和1.99,在笔者设定的两类等级中,处于评论1级和评论2级之间的中间水平,表明了社区成员在评论方面的参与性还是比较高的,较深等级的评论次数虽和一般性评论次数有一定的差距,但其频率还是比较高的,这可能和社区较浓的学习氛围有关。发表日志活动上的均值分别为5.41和6.32,相较于日志1级的3分和日志2级的10分,其日志等级还是比较低些,较深入的教学思考或评判性思维还是比较少,日常学习计划和简单随感比较多,但整体上教师组比学生组参与度上要高些。

(2)社区拓扑结构——社会网络分析角度

将社区成员之间的互访和评论等行为作为交互指标,笔者对社区成员之间的交互情况做了数据记录,以矩阵形式体现,若A进入了B的空间访问或者评价留言等,相应的空格位置就记作1,否者记为0。运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得出社区成员交互关系图9:首先整体上来讲,该交互结构比较合理,中间部分成员的联系较为紧密,外围的一些成员的社区交互度比较小,没有特别极端的孤立点存在,也没有比较明显的结构洞出现,但交互密度不是很高。进一步分析内部较紧密的社区成员时发现,除了doris为小组组长,其它入度比较大的成员较多属于教师组,如Tom老师,hnzhbin,希月天等。doris作为小组组长,和社区成员之间的联系较为紧密,其自然会成为社区中的核心成员之一。從入度较大的多为教师组成员这点来看,在这样一个教师和师范生的群体里,教师组的影响辐射力还是比较大,和前期的预设有一定程度的符合,也在某种程度上支持了建设该类社区的意义,即用教师的经验行为等去影响师范生教师角色意识及相应行为的建构。

4. 发展建议

该混合社区虽然对于师范在校生的教师意识提高有一定积极作用,提高了他们运用技术表达、反思学习的能力,在师范在校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途径上可以说是一种积极探索。但师范在校生的积极性并没有完全调动起来,笔者在总结该社区发展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几点发展建议:

(1)因笔者前期探索实验的社区参与原则是“完全自愿”,致使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建议在未来实践中和教育技术公共必修课评价体系挂钩,将其作为多元化评价指标之一,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2)可将课堂授课过程中的活动模块迁移到此社区平台,延伸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提高学生深度学习的能力。

(3)学校相关部门在小组策划实施过程中,尽量让相同学科的教师和师范生成员组成一组,相近的学习背景在提高交流频率及深度上具有很大影响。

(4)“师范在校生-在职教师”混合社区建立需要学校相关部门积极推动,如教育技术授课组和在职教师培训组做好互动,为二者搭建良性互动平台。

五、结束语

“师范在校生-在职教师”混合虚拟学习社区给在校师范生和在职教师的良性互动提供了媒介平台。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非正式学习虚拟社区在教师和学生群体中将日益普及,那么在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过程中,尝试将给二者的沟通搭建互动平台,以借用在职教师丰富的一线教学实践经验,将会弥补师范生在校培养过程中的很多不足。诚然,该设想还需要进一步实践数据检验,但“在职-在校”的互动将符合未来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势,希望能给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新途径的探索带来一定的启示。

[参考文献]

[1] 马建霞. 教育技术公共课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 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10,(08):40-42.

[2] 杨九民,王继新,李文昊. 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体系的重构与实践[J]. 电化教育研究,2009,(01):103-107.

[3] 李寿君,魏雪峰,姜述遵. Web2.0在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中的应用研究 [J]. 现代教育技术,2008,(09):98-101.

[4] 王莹. 教育技术微博社群研究[D]. 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1.

[5] 李彤彤,马秀峰. 教师虚拟学习社区中的知识建构实证分析[J]. 电化教育研究,2011,(09):26-32.

[6] 李兴琨. 团队异质性、团队冲突对团队合作学习的影响[D]. 开封:河南大学,2005.

[7] 金南顺,潘礼尧. 团队多元化对团队绩效影响的研究综述——基于美国学者的研究[J]. 学术交流,2011,(04):122-125.

[8] 黄荣怀,张进宝. 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思考[J]. 信息技术教育,2006,(03).

[9] 国培计划小学科学教研组[OL]. http://www.haokanbu.com/group/766/

收稿日期: 2012-06-30

作者简介:赵呈领;何青,在读研究生;廖伟伟,教授。华中师范大学信息技术系(430079)。 万力勇,武汉纺织大学传媒学院(430073)。

篇5:在职研究生实践小结

作风的问题,而且关系到党在群众中的形象,是一个带有政治性的大问题。

为此,我在工作中一直保持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也是我人生遵循的行为准则。我的岗位是党的纪检和行政监察工作,我自觉做到生活上简朴,作风上过硬。更要求党员干部在从物质形态上要保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严格落实中纪委历次全会上对党员干部的严禁要求。在精神状态上,我奋发进取、拼搏创业不贪图安逸并以文件形式号召广大党员干部把精力用在工作上,倡导勤俭办一切事业的作风,能少花的钱就少花,不讲排场、摆阔气,大手大脚,从而给企业节省成本,增加效益。三年的党校生活,我进一步加深了世界观、人生观的改造,树立了正确的金钱观、权力观、地位观,真正做到事业重如山,名利淡如水。能管住小节,坚持严字当头,从我做起,按照党纪政纪规定,严抠细抓,坚决落实,并结合实际,在单位开展警示教育,时刻警醒自己也教育别人,决不能在这方面犯错误、栽跟头,毁掉政治前途。

(四)加强党性锻炼,要做新时期的先锋。目前,我国正处于加快改革开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要关头,新形势、新任务,迫切要求我们这一代党员干部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响应党的十七大精神号召,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当先锋、打头阵。

总之,通过中央党校的3年学习生活,党性得到了锻炼,人生观、世界观得到改造,马列主义理论水平得到了提高,所学专业达到了毕业规定的标准,既知道了我的工作实践,工作能力大有提升,又指引了我今后的人生准则。

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学员党性锻炼小结

姓 名 刘 海 年 级 2005级 专 业 法理学 班 别 现工作单位 大庆钻井四公司 职务、职称 纪委监察部主任

我是2005年入校的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法理学专业学员。回顾三年中央党校研究生学习生活,感触颇深。首先,我认真学习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相关理论知识,严格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圆满地完成了各门功课;其次,在校方精心培养和老师的言传身教,不断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我个人修养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明显深化,牢固树立实事求是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自己的党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和锻炼;再次,经过不断的学习和总结,我能够将理论知识和工作实际充分结合,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提高自己理论水平和专业素质,敢于革新、勇于创新,在实践中运用好所学到的知识,发挥出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一、三年的学习我进一步加深了党性锻炼的认识 学习使我进一步认识到,党性锻炼,就是每个共产党员在实践中按照党性原则改造自己思想和规范行为的活动,它包括理论提高、政治成熟、道德修养、作风改进和业务能力增强等多方面的内容。加强党性修养是完成党的历史使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需要,也是新形势下应对复杂国际局势加强党的建设的需要。重视加强党员的党性锻炼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党各项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保障。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应该认识到加强党性修养

注:此表用蓝黑、炭素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字迹应清楚、工整。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基础和前提,把党性锻炼贯穿于自我教育的始

终,积极参与党的各项教育和锻炼活动,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胡锦涛同志指出,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尤其要加强党性锻炼。党员领导干部党性强弱,素质高低,领导水平如何,直接关系到加强党的建设这一新的伟大工程的实施,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回顾自己三十多年的工作阅历,三十多年的党内政治生活,从一名普通职工成长为一名中层领导干部,离不开党组织的培养和群众的信任。自己的一言一行,党性强弱和作风的好坏,不仅仅是个人的行为,而是关乎党的形象、党员的形象、国家干部的形象,也影响到广大群众的利益。在这种压力和责任下,我更加注重自身党员的良好形象,加强党性修养,牢记党的宗旨,处处维护党和群众的利益,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二、三年的学习我获得了党性锻炼的极大成效

(一)加强党性锻炼,理论要提高,坚定信念。理想是共产党员政治生命的基石,信念是一个共产党员在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加夺取小康社会新胜利奋斗的动力。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是每个共产党员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战争年代,延安抗大是我们党培养干部的大熔炉,而今中央党校是我们党的最高学府,是党员干部进修培训和锤炼思想的摇篮。三年来我学的是法理知识,但我将其与党的知识学习相结合,我进一步认识了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发展,再到壮大的演变历程,坚定了我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提高了政治鉴别力,增强了政治敏锐性,筑牢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了科学发展观,学会了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根本上提高了辨别是非的能力。回顾党的奋斗史,她历经了风风雨雨86年。86年来,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不同时期,确立了不同的历史任务和奋斗目标,就是从取得反帝反封建革命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根据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确定了“消除内乱,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压迫,实现国内和平,建立民主共和国”的奋斗目标,取得了反对北

洋军阀斗争的胜利;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及时总结土地革命经验,提出了“依

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的革命路线,保证了土地革命的胜利;抗日战争时期,党明确提出,党的任务就是把全国的工人、农民、学生、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联合起来,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根据建国初期的形势,制定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以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二代和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及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先后确立了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作出了我国仍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承前启后,不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

力,全面致力于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大业。经过26年的改革实践,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实现了整体达到小康的目标,正在向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目标大步迈进。

篇6:在职研究生是如何做社会实践的

无论从哪个方面说,在职硕士社会实践的创新发挥在那是离不开有力的机制保障的,我们要充分的发挥在职硕士的社会实践性保障的机制下进行开展,那这样就需要政府、高校、起亚三方的有效机制,在职硕士应该遵循政府应该充分发挥职能保证在进行社会实践中的宏观引导作用,利用政策,来对在职硕士的社会实践予以支持,高校也应该注重自身的特色,加强对在职硕士社会实践的组织工作,加强对在职硕士社会实践的组织、管理工作还要严把质量关。企业还应该与高校寻求合作,结合企业的特色和人才需求,接纳在职硕士团体开展社会实践。

第一点;政府层面

首先,为了建立良好的社会实践运作的机制,政府应该加快立法程序,制定出关于在职硕士参加社会实践的专项法规,为了在职硕士以后的实践活动提供法律依据,其次,对高校组织开展的在职硕士社会实践实施有效的激励,对于在职硕士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出色的高校,给予更多的资金支持。对积极接纳在职硕士的相关企业也要给予一定的鼓励。最后把这几个方面共同构筑一个实践教育基地,作为一个教育中主要的问题来对待。

第二点;高校层面

建立完整的社会实践制度,为以后的在职硕士活动提供一个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制定出一个专项小组,统筹安排在职研究生的实践工作,整合校园资源,制定一个完善的规章制度,把这项工作作为一个必修课来对在职硕士进行指导。

第三点;企业层面

上一篇:剖析自己所引发的思考论文下一篇:建设项目审批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