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榜样》心得交流:一花引来万花开

2024-05-04

学习《榜样》心得交流:一花引来万花开(精选2篇)

篇1:学习《榜样》心得交流:一花引来万花开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涌现出一批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他们用行动践行着入党誓词,用行动诠释着对事业的忠诚。当细细研读完桥西区教育局党委印发的《榜样》中41名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后,我的心跌荡起伏,久久不能平静。

他们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却让一个个家长、学生和教师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快乐和幸福。他们个个立足岗位,勤奋务实,甘于奉献,他们促发展、建和谐、共克艰难、奋勇前行,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和高尚品德体现着当代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他们的伟大就诞生在这样每日的坚守和平凡之中。

一页一页翻阅他们的故事,让我不得不陷入深深地思考,他们的忠诚,他们的坚毅,他们的锐意,所有的品质似乎在“共产党员”这个称谓下被他们凝聚成一种无形的力量,那力量可以让人的内心都洋溢起来,没有了陌生和隔阂,没有了白天和黑夜,有的只是坚守和平凡,有的只是感染和传递。在他们当中有我以往多年一起工作的同事和好友,有我久听其名不见其人的外校领导和教师,此刻我和他们好象离得那么近,从他们忙碌的身影中我看到了教育事业蒸蒸日上的未来,从他们笑吐言谈后我看到了党性的光辉和智慧,希望就在那里跳跃着。

放下书,我开始平心静气的回忆,回忆他们当中的每一个人,回忆与他们擦肩而过的每一个细节,他们怎样做事?怎样待人?于是记忆竟不由地锁定在一人,他就是我们桥西区教育局党委书记蔡凤国同志。

与蔡书记没有什么正面的工作来往,可是他在工作中的三个细节却给了我很多很多的教育和启迪:

一、一句话却代表一位共产党员端正的工作意识

一次蔡书记陪同市里的领导到我校检查法制建设,当所有领导都入门时,蔡书记礼貌地让大家先进,一下子屋子里塞得满满的,没了下脚的地儿。市里领导开始视察讲话了,蔡书记只好微笑地闪到了外边,他依在门口认真地倾听,一米八多的大个子,头都顶到了门牌,我们很是尴尬地解释学校太小,并请他先到其他办公室休息一下,他却微笑着谢绝说:“不碍正事,就在这儿吧,方便工作,还能充分显示我个儿高的优势。”蔡书记笑得那么和蔼,听得那么专注,下楼时还不忘提醒我们一定要按市领导的要求继续完善资料,并给我们留下了具体操作的方法和意见。“不碍正事”这可不是一句简单的话呀,这是一位共产党员不讲过场,真抓实干,讲求实效,务实工作的表现。

二、一本书能体现一位共产党员进取的学习精神

全国新教育年会举办前夕,蔡书记来我校例行检查党支部工作,在教导处休息之余,发现了桌面上学校新给老师们购买的一批书,他爱不释手,不停地翻阅,嘴里还嘟囔着:“这都是好书呀,我正想好好看看这本《56号教室的奇迹》,还有那本叫《帕瓦雷什中学》的书,人家带班治校的先进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呀。这书局里领导都不能人手一册,学校能给教师们每人一本,多幸福呀,一定要让老师们珍惜,好好阅读呀!”一个书记会对教育用书如此的喜爱和热忠,我惊呆了,我被他对书中细节的描述和脱口而出的先进教育观念怔呆了。好不简单呀,工作那么忙,还能挤出时间看书,不但学习党内刊物,还关注教育教学的内容,这就是一位共产党员的精神追求,不断进取,注重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时刻用先进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

三、一件事能焕发一个共产党员无限的激情

有一件事我埋在心底很是感激。学校有一位老教师即将离休了,私下交谈时,她竟然说退休前唯有的愿望就是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我很疑惑。她说有这个想法是因为母亲,她的母亲辛勤一辈子临终前的遗愿就是让她们几个儿女入党,就连火化前都要求儿女们要用党旗遮盖自己的身体,母亲说:“我这一辈子没给党添过麻烦抹过黑,我用一片忠心对待党和人民,知足了。”她的话说的我心里酸酸的,可是她一次又一次上交入党申请书的坚定决心又让我心里暖暖的。由于年龄过大,她的申请被驳回了,可是她一点也不气馁,还是写还是交,一定要完成母亲的遗愿,一定要用自己三十多年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精益求精的教学态度和丰硕的教学成果,给党交上一份最满意的答卷,她决不会放弃。于是她决定要把自己强烈的入党愿望反映给上级党组织,她写了一封长长的入党申请书,让我一定想办法转达到蔡书记的手里。带着她的信任和渴望,我骑上自行车飞奔到局里,当轻轻扣响蔡书记办公室的大门后,我的手心紧张地捏了一把汗,太冒然了。申请书递到书记手中,他看到信封上的名字,神情十分凝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先回去吧,这位同志的要求我们局党委一定会认真考虑的,请放心。”就是这件事让我看到了局党委领导对基层人民的关怀,他们心系群众,关注民声,赢得民心。这样的榜样就在我们的身边,这样的榜样教育,令人信服、具有活力和动力。

一个榜样人物可以影响一代或几代人,一个生动真实的共产党员的事例可以强烈震撼我们的心灵,使我们焕发出无限的激情和力量。那次后,我也开始递交入党申请书,开始以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而今天当我把思考定格在可敬可爱的蔡书记,定格在桥西区教育局党委评选的这41名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时,我深深地意识到:

“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一定要认真地学习他们每一个人的经验和做法,这样可以让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少走弯路,减少失误,顺利地实现预期目标。他们每个人都是科学发展观的忠实践行者、生动体现者,学习他们的精神,可以使我们学有榜样、赶有方向、做有标准。“一花引来万花开”,我要用自己的行动践行入党誓词,充分发挥榜样的辐射作用,像他们那样立足自己岗位的实际,以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以锐意进取的创新意识、脚踏实地的务实作风,来坚守自己日常的工作,出色地完成党委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推动学校工作的全面开展,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奉献出自己的力量。

范文网【】

篇2:一花引来百花开

2015年金秋时节,记者走进位于城郊的武穴市实验小学(以下简称“武穴实小”)大桥分校,教学楼前对称排列的八个小花坛里郁郁葱葱的橘树散发出阵阵清香;教学楼里书声琅琅,从音乐教室传出悠扬的琴声,书法教室里翰墨飘香;操场上欢声笑语,正上活动课的孩子们在愉快地玩耍……

很难想象,这里曾是一个学生难招、老师难留、濒临倒闭的农村小学。2004年7月,武穴实小临危受命接管这所学校。几年下来,由内到外的巨变,让大桥小学不仅成为实验小学的分校,也名副其实地成为武穴市城区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地。大桥分校的崛起,正是武穴实小辐射优质教育资源、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缩影。

以人为本,着力内涵发展,成就了鄂东教育一颗璀璨的明珠

始创于1949年5月的武穴实小,座落在美丽的扬子江畔,面临“黄金水道”,背依“京九动脉”,东临浔阳故郡,北承武汉锦绣,是一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特色鲜明的学校。

自创办以来,武穴实小一直高举教学质量的大旗,在教学质量、体育、书法、艺术等各个方面,一直处在鄂东地区小学教育的最高峰,是“湖北省中小学实力50强学校”。上世纪八十年代,“乐学教学实验”誉满华中地区;九十年代,成功举办两届湖北省“楚风杯”师生书法大赛,书法教育名动荆楚;新世纪以来,“经典古诗文诵读”领风气之先,吸引省内外大批教育界同行、专家学者纷至沓来,观摩学习。

学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价值取向,提出了“让每个孩子拥有最成功的人生起点,为每位教师搭建最广阔的发展平台”办学理念,各项工作按照教育人、培养人、服务人、引领人、成全人的思路来展开。先后培养出了200余位小学高级教师、30余位中学高级教师、9位湖北省特级教师。一批名校长从这里起步,走向更广阔的人生舞台。

60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内涵发展、和谐发展思路,恪守“教人求真、学做真人”宗旨,努力创办质量高、声誉好、特色明、环境优的全国名校,先后被评为全省同类学校中第一所示范学校、第一所全国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第一所全国诗教先进单位、第一所写字教育实验学校,累计获国家级表彰50余次,省级荣誉70余项。

从最初的一所镇办小学,成长为首批“湖北省示范学校”;从狭窄简陋的学堂,发展成“一校三区”(沿江校区、大桥校区、宁江校区)的教育集团,如今,武穴实小已成为鄂东地区教育文化对外展示与交流的窗口学校。

从一枝独秀到花开并蒂,“一校制”模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

武穴实小在全心全意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将学校的优质资源和成功经验,辐射到武穴市的城区学校、乡村学校,为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

2004年是武穴实小发展史上的关键节点。这一年,学生人数一举突破3000大关,学校出现严重“超载”现象,迫使学校不得不将各种功能室改成教室,教学楼加层后教室仍然不够,平均班额超过70人,最多的班级甚至超过80人。尽管如此,仍有不少学生强烈希望能够来校学习。

学校超负荷运转,形势严峻,校领导班子人人自觉肩负千斤担;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渴求,亦令每一位实小人深感使命重大、责无旁贷。

武穴实小未来向何处去?大家把目光转向市郊、转向农村。

在市场经济冲击和城乡差距扩大的双重作用下,城乡教育呈现两极分化,一边是城区学校持续发展、高位运行,一边是农村学校日渐凋零,个别学校甚至生源急剧萎缩难以为继。武穴市区东郊的大桥小学就是一例,校园面积13000多平方米,但学生人数却不足500人,大量教室闲置,教师们人心思动。

整合资源,以强带弱,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均衡发展,成为必然选择。在市教育局和武穴办事处党委的组织安排下,武穴实小勇敢迈出集团化办学的第一步。2004年7月,武穴市实验小学与武穴市大桥实业总公司签订协议,兼并大桥小学,成立实验小学大桥分校,武穴市第一个教育集团应运而生。

兼并后,教育集团实行“一套班子、两个校区”的管理模式,所有领导重新定岗,教师统筹聘用。两个校区之间,教师同酬、考核同标、建设同步、教研同抓。校区间教师的互相流动,成为一体化均衡发展的关键因素。

本部交流来的教师都是曾经在省市教学比武中获奖的骨干教师,他们的到来使得分校的教学质量、社会影响和办学规模稳步提升。他们将本部的书法教育、圣贤教育、创造教育带到分校,很快,大桥校区兴趣特长班全面开花,特色教育喜结硕果。如武穴实小教科室主任吕克俭,从成立之日起就来到分校,一待就是11年,把分校的教育教学研究、课程评价实验搞得风生水起。

在本部教师源源不断地流向分校的同时,原大桥小学教师也按计划逐年流向本部,经受本部先进教育理念的洗礼、教学方式的熏陶,一大批优秀人才成长起来。现任大桥分校校长苏永红,1998年师范毕业后在大桥小学工作12年,2010年交流到本部,从教研组长、教务主任起步,一步一个脚印。2015年暑期,她在竞聘中脱颖而出,成为分校负责人。校区间的多岗位锻炼,齐学共研、互帮协作,提升了教师们的整体素质,促进了教师们的专业成长。

武穴实小校长陈平介绍说,2004年大桥分校合并之初,学生不足500名,教学班不足10个,教职员工20余名。十年砥砺,如今学生数达1800余名,教学班33个,教职员工120余名。“办学规模扩大了,办学质量同步提升,好多以前舍近求远、跟风择校的学生又纷纷回来了。”

从粗放式支教到点对点帮扶,“联校制”打造城乡教师专业成长一体化通道

武穴市的校长教师交流工作,发轫于新一轮课程改革和农村税费改革的大背景,由于大批民办教师被辞退,农村学校教师对新课程要求不适应,加剧了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为解决这一问题,武穴聚焦教师队伍建设,积极探索均衡配置教师资源的实现形式。2002年,武穴市教育局制定了城区学校教师下乡支教计划,每年从城区学校挑选100名左右教师到农村缺编学校支教一年。

作为武穴市的明星学校,武穴实小积极响应市局号召,从2002年起至2015年间,选派了近百名优秀教师到农村教学点支教援教。从“粗放式支教”梅川石牛小学、刊江办事处团山小学,到“包校支教”花桥镇兰杰小学、四望镇埔垴小学、大金张榜小学,再到“点对点帮扶援教”梅川绿林教学点,武穴实小为促进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和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不遗余力,承担了应有使命。

“包校支教”兰杰小学时,武穴实小每次都会安排一名副校级领导带队,10名骨干教师参与,他们全面承担起兰杰小学的学校管理和教学工作,学校面貌为之一新:第一次有了护学岗,第一次有了课外兴趣小组,第一次有了“大家唱、大家跳”,第一次召开了全市农村教学现场会……直到现在,村民们对那些支教教师仍然念念不忘。

“点对点帮扶援教”梅川绿林教学点,更体现了学校在“联校制”上的突破。从2014年5月第一轮第一批3名援教教师开始,至2015年5月武穴实小已连续开展三轮12批援教活动。在第一轮援教送行会上,校长陈平对援教教师殷殷嘱托,冀望他们在绿林小学“以主人翁的姿态,将教育教学新理念、好方法、硬作风融入新学校”“带好一个班、访好一个困难家庭、带好一位教师、讲好每节课、组织好每次活动、惠及每位学生,盘活一方教育”,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真正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援教教师的到来,传播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充实了教学点师资,点燃了教学点教师“比、学、赶、超”的工作激情。

此外,实小还援助20万元改造校园环境,动员社会捐资5万元为学生购置学习用品。如今,绿林教学点被评为武穴市“最美乡村校园”。

实小人的“联校制”尝试,将以往“输血式”的支教方式,转变为“造血式”培养方式,将简单的“人﹢人”结对帮扶模式,发展为综合性的“校﹢校”结对帮扶模式,为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打造了可资借鉴的参考样本。

2015年,武穴实小又与东风小学携手,实小人充分发挥“全国书法教育示范学校”的辐射作用,共建书法教育共同体,将东风小学24名教师纳入本校教师群体,混合编班,统一管理,助力两校教师共同发展,奏响书法教育强音。

上一篇:卓资风电场岗位职责下一篇:各届高考中考作文中的经典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