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探索方案

2024-04-11

幼儿园科学探索方案(共11篇)

篇1:幼儿园科学探索方案

设计意图:

根据大纲要求,中班的幼儿要学会自己穿衣服。穿衣服的关键就是认识衣服的领子,找到领子后穿衣就方便了。对于4岁左右的孩子来说,各式各样的衣服已经使他们眼花缭乱了,五花八门的领子更是会使他们头疼。特别是有一种夹克衫,它们的领口、袖口、下摆都是用氨纶编织的,而且是一样宽窄的,孩子们实在是分不清。为了让孩子们快速掌握各种领子的特征,尽快地学会穿衣服,我们特意设计安排了一次“认识领子”的科学活动。

活动目标:

让幼儿知道穿衣服首先要找领子,而领子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

认识一些常用的,普通的领子,并能叫出它们的名字。

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各种漂亮的衣服领子。

活动准备:

教具:各种领子的衣服(小朋友平时穿的衣服和衣服图片)。

学具:各种领子的衣服图片、图画纸、油画棒。

活动过程:

引出主题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漂亮的衣服,你们看看是谁的?(分别讲出是谁的)请这位小朋友上来穿穿这些衣服,其余小朋友仔细观察,并从观察中得出结论:穿衣服首先要找到领子。

这些小朋友的衣服不仅颜色漂亮,而且它们的领子又是怎样的呢?今天就是要让小朋友来认识这些领子的。

教师讲解教师分别出示一些常用的、普通的领子,如:方领、圆领、尖领、西装领等,让幼儿讲讲是什么领子?并教给幼儿正确地称呼这些领子,从而对领子形成一定的概念。

教师出示图片,讲讲一些不常见的领子名称,如:燕尾领、青果领、蟹钳领、驳壳领、中装领等等,特别让幼儿认识一种氨纶编织的领子,虽然它与下摆一样宽窄很难分辨,但是只要掌握领子短、下摆长就行了。这样能让幼儿知道更多的领子种类,加深对领子的印象和认识。

幼儿练习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观察幼儿穿的衣服各是什么领子?分别讲出名称。

玩一个小游戏: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桌子边走边念儿歌:“找找找,找领子,找出__的领子来。”分别拿出桌上摆放的领子的图片,这样巩固对领子概念的掌握。

鼓励幼儿设计创造各种自己喜欢的、认为是最漂亮的领子(在纸上作画),并讲讲自己设计的领子叫什么名字?然后把领子介绍给大家。

教师小结今天小朋友认识了这么多的领子,并叫出了它们各种各样的名称,今后你们一拿到衣服,双手一提起领子,穿衣服就省事了,穿衣也就学会了。

今天小朋友真能干,设计了许多漂亮的领子,你们都是小小设计师。希望你们长大以后为人们设计出更多更新型的领子,成为一名大设计师。

篇2:幼儿园科学探索方案

1、乐意参加种植活动,愿意照料蒜子并关注蒜子的生长。

2、观察、认识蒜子,学习用简单的语言讲述对蒜子的认识和发现。

3、能尝试用“按、压”的方法种植蒜子。

4、主动参与实验探索。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认识蒜子,知道蒜子的生长环境。

2、适合种植的蒜子若干。

3、装好松软泥土的废旧杯子、罐子若干;小洒水壶。

活动过程:

1、直接出示蒜子,引导幼儿认识蒜子的外形特征。

(1)出示蒜子,引导幼儿观察。

师:小朋友,这是什么呀?谁认识它?<.本文来源:星星教案.网>你在哪儿见过呢?

(2)引导幼儿从颜色、形状上认识蒜子的外形特征。

师:请你看看蒜子是什么样子的?像什么?

(3)剥蒜子,引导幼儿进一步认识蒜子。

师:请你们把蒜子掰开,看看是什么样的?和刚才的蒜子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4)请幼儿上前摸一摸,闻一闻,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师:摸上去感觉怎样?有什么气味?

2、学习种植蒜子的方法。

(1)引导幼儿讨论种植需要的材料和器具:如器皿、土、洒水壶等。

师:你会种蒜子吗?我们种蒜子需要什么?

(2)引导幼儿自由讲述如何种植蒜子。

师:如果请你来种蒜子你会怎样做?

(3)教师小结、示范种蒜子的方法。

(种蒜子分三步——第一步:选择种植需要的材料和器具。第二步:找出蒜子根部,把蒜子头的须根朝下,用手按到土里,轻轻地把泥土压在蒜子身上。第三步:给蒜子浇水,再将种好的蒜子端平摆在户外平台上。)

(4)请个别幼儿进行示范,和老师一起种蒜子。

3、幼儿尝试种植蒜子。

(1)教师讲解种植要求与注意事项。

师:在种蒜子的时候要把蒜子的尖头朝上,把蒜子按在土里,要保持地面干净。

(2)幼儿分组自由种植蒜子,教师巡回指导。

4、活动评析和小结。

(1)展示幼儿的种植结果,引导幼儿观察。

(2)师幼一起检验种植情况,并进行改进。

(3)给蒜子浇水,再将种好的蒜子平摆在户外平台上。

活动延伸:

将种植的蒜子摆放自然角,并让幼儿是日常观察、管理,同时把生长情况拍下照片,按顺序贴在墙上,帮助幼儿了解蒜子的生长过程。

活动反思:

篇3:幼儿园科学探索活动

一、选择生活化的科学教育内容, 激发幼儿科学探索的兴趣

生活是丰富多彩、真实生动的。而生活之中处处都蕴含着科学。幼儿受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的制约, 对周围世界的认知往往依赖他们的生活经验, 因此教育内容生活化是引导幼儿主动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条件。

1. 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经验的科学教育活动内容

孩子们的科学探究可以从身边的事物开始, 教师应引导他们关注周围生活环境中常见的事物, 发现其中的奥妙, 使他们感到科学并不遥远, 科学就在身边。因此, 我们精心选择幼儿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和现象为探索内容, 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科学。帮助幼儿获取生活中的科学经验。如:勺子是孩子们生活中经常使用的, 小朋友很熟悉它。于是, 笔者选择了这个来源于幼儿生活、贴近幼儿生活的科学活动内容“勺子上的哈哈镜”, 让幼儿知道勺子凸出来的一面就像凸镜照出来的人像是正的, 勺子的凹进去的一面照出来的人像是倒的, 从而使幼儿理解了物体表面成像的关系, 在生活中探究科学现象, 积累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 感受和体验到了科学世界的神奇和奥妙。由于这些内容贴近幼儿生活, 幼儿有话说, 兴致浓, 主动性强, 这为培养幼儿真正的内在的探究动机, 为使幼儿获得内化的科学知识和经验提供了前提和可能。

2. 选择幼儿感兴趣的科学教育活动内容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科学的内容非常丰富, 但只有来源于幼儿生活, 幼儿感兴趣的内容才能激发幼儿内在学习动机。如:春回大地, 幼儿通过“踏春”、“郊游”, 生成了一次对小草的科学探索活动。在孩子们的眼里, 小草的根、茎、叶、花、果都有一个个讲不完的故事, 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的兴趣。

二、将科学教育活动渗透于日常生活中

陶行知先生认为, 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真正的教育。科学源于生活, 启于生活, 生活是科学教育的源泉。新《纲要》也强调, 幼儿园教育应“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去进行, 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因此, 我们不仅应选择幼儿的生活作为科学教育的内容, 而且还要通过幼儿的生活来进行科学教育, 既把生活作为科学教育的内容, 又把生活当成科学教育的途径。

1. 抓住偶然的教育契机, 随机进行科学教育活动

在幼儿的日常生活、学习中, 时时刻刻都隐含着科学教育现象和教育因素。而幼儿好奇心强, 对周围世界充满了好奇和疑问。为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 激发他们对科学的热爱, 教师要善于抓住一些在日常生活中偶然发生或出现的有教育价值的事物与现象, 抓住偶然的教育契机, 及时组织、指导幼儿进行观察, 随机开展科学教育活动。使偶然的机会成为必然的教育途径。一次, 在自由活动时, 一位小朋友从自己的抽屉里拿玩具, 拿好玩具后抽屉关不上了, 要老师来帮忙, 笔者走到她身边, 微微一笑看着她, 可是她看着笔者没反映, 又继续关起抽屉来了, 她一边关笔者一边指导, 后来经过她自己的努力, 找到了关抽屉的巧门, 把抽屉关好了。我们应抓住这些幼儿碰到的实际问题, 引导他们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尝试解决。

此外, 还应利用幼儿一日生活中遇到的科学问题随时随地进行科学教育。将科学教育活动灵活地渗透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学会发现、自己探索。例如:为什么有白天和黑夜;为什么会打雷和下雨;小蝌蚪的变化为什么会这么大等等。

2. 抓住幼儿兴趣点, 生成科学教育活动

幼儿科学教育在一日生活之中, 随机生成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教师敏锐的察觉到幼儿随时出现的探索兴趣和关注的事物, 并抓住幼儿的兴趣点, 将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想探究的问题扩展为幼儿的科学教育内容, 生成系列的不断深入的探究活动或科学教育活动。在一次生活游戏活动时, 笔者拿出原来的橡皮泥准备和孩子们一起玩。但发现橡皮泥都干了, 捏也捏不软, 于是笔者对小朋友说:“你们能把橡皮泥变软吗?如果你能把它变软我就送给你。”孩子们都兴奋地做起了实验, 有的用水浸, 有的放到洗手间里……过了两天, 很多孩子都拿来了自己变软的橡皮泥, 而且发现用的方法不一样变化就不一样。他们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验和结果, 找到了能让硬的橡皮泥变软的最好办法。

3. 抓住孩子的天性, 在游戏中开展科学教育活动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 对幼儿来说, 游戏是最快乐、最生动、最丰富的活动。新《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我国儿童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也曾说过:“小孩生来是好动的, 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因此, 寓科学知识于游戏之中是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 既能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又能促进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 使孩子在游戏中轻松、自如地获得科学知识, 在愉快体验中学科学。如, 在“赶小猪”的游戏中我们提供给孩子不同形状的物体, 让幼儿感知各种物体的特征, 比较哪种物体滚起来又快又方便。孩子们通过反复尝试、比较, 一致得出球体状物体滚起来又快又方便的结论。

因此, 以游戏的形式开展科学活动, 可使幼儿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和发现, 充分发挥了幼儿学习的主体作用。幼儿通过试一试、做一做、玩一玩认识科学现象, 在学中玩、在玩中乐, 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获得了科学知识。

三、创设、利用自然化的科学教育活动环境。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 陈鹤琴先生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提出“大自然、大社会是活教材”, 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真教育是在大自然与大社会里办。不能常到大自然里去还能算是生活教育吗?”因此, 我们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 让幼儿置身于广阔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环境中, 使其在与生活经验、社会自然密切相关的科学实践活动中, 学习科学、体验到发现的乐趣。

1. 善于利用自然环境资源, 引导幼儿观察身边的科学事物和现象

新《纲要》中指出:“教育活动内容要贴近幼儿生活, 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教育资源, 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空间。”正如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我要亲近万物、大自然、大社会, 运用公园、山林。”而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的自然环境是幼儿学习科学的最好场所, 是天然的科学课堂。大自然蕴涵着无穷的神奇与奥秘, 同时大自然又为幼儿科学教育提供了最充分、最直观、最生动的材料。因此, 我们尝试着充分利用和有目的地整合幼儿园的自然资源和本地文化, 为孩子们创设温馨、宽松的学习、生活环境, 如;我们带幼儿到大棚中去采草莓。引导孩子走进大自然、融入大自然, 在玩中获得了对这些自然物的感性认识, 从而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好奇心。

在主题活动《美丽的春天》中,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了解观察春天的特征, 感受小草、柳树发芽、桃树开花等春意昂然的景象, 我们打破传统的科学教学模式, 让幼儿置身于广阔的自然环境中学习, 带孩子们走进翠竹公园聆听自然、领略自然。观察柳树发芽和柳枝下垂的样子, 让幼儿摸摸柳树, 轻轻地拉拉柳条, 区分柳树与别的树种的不同等。

2. 创设真实自然的生活情境, 激发幼儿科学探索的兴趣

幼儿园应创设出生活的、又蕴涵科学的探索环境, 让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感受科学、发现科学问题。我们让孩子把各自喜欢的玩具、材料带到教室里并投放在科学区域中。这些玩具在给幼儿带来欢乐的同时激发幼儿的科学探索兴趣, 一个个科学问题在孩子的交谈间蹦出来, 如:“为什么不倒翁怎么推也推不倒?”、“为什么有的玩具会和磁铁吸住, 有的却没有反应?”等等。有的孩子在玩电动玩具时发现“有时玩具装了电池却动不起来”, 于是, 孩子们在反复的操作、探索中, 了解了电池的正负极。

四、充分利用家长、社区资源,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离不开大社会、大环境。离不开家庭、社会的支持。因此, 我们应把幼儿的科学教育融入社会大环境中, 与家庭、社区密切联系, 充分利用家长、社区资源, 让幼儿置于广阔的社会生活环境中, 充分和环境中的人、事、物产生有意义的互动, 从而从不同的资源中获得有益的信息, 得到大量的第一手感性资料。

1. 走进社区, 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

社会资源的利用可以使幼儿在社会大环境中亲自感受体验, 获得广泛的感性经验。例如:公园、邮局等都是幼儿科学教育的课堂。因此, 我们发挥环境优势, 充分利用社区资源, 组织科学教育活动, 如:我们把幼儿带到消防大队, 让幼儿观看消防叔叔的消防演习, 听取消防队员介绍先进的消防器材、消防车, 并组织幼儿练习逃离火灾现场的技能, 这种身临其境的学习充分发挥了科学教育价值。我们还带孩子去周边社区参观, 如到邮局、银行看先进的通信设备和方便快捷的磁卡服务等, 使孩子们充分感受到科技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科学无处不在。

2. 挖掘家长潜力, 有效利用家长教育资源

新《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 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 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因此, 我们应充分开发和利用家长资源, 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通过组织家长会、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等, 让家长意识到孩子的科学活动内容是生活中常见而又极易忽视的一些现象, 由此在家中引导幼儿进行科学活动。如许多家长将厨房变成了幼儿尝试调味品和“溶解”的实验室, 而洗手间则成了幼儿探索物体沉浮现象的科学活动区等。

教育家陶行知说:“社会即学校, 生活即教育。”生活处处皆科学, 留心处处皆科学。科学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因此, 幼儿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 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 合理选择与幼儿生活紧密联系的科学内容, 把科学教育活动自然地渗透在幼儿的实际生活中, 同时充分利用社区、家长教育资源。家园配合鼓励、支持幼儿的探索科学活动, 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 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使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活动来源于幼儿的生活, 又指导幼儿的生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局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解读.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年4月

[2]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陶行知教育言论集.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 2001年6月

[3]浙江省幼儿园课程指导编写委员会编.幼儿园课程指导.北京:新时代出版社.2003年9月

篇4:幼儿园科学探索活动的实施策略

一、内容选择,科学探索活动的基本实施策略

1.内容选择生活化

《3 ~ 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因此选择与幼儿生活经验相联系的事物、现象、知识等作为科学探索内容是幼儿自觉学习和发展的动机力量。在一日生活中,幼儿最初关心的问题都与自然环境有关,老师们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观察花草树木,到田野里与农民一起收集地里的玉米、毛豆、地瓜……在与大自然的接触中,激发了孩子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

2.内容选择主题化

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一般是以主题的形式呈现的,在同一主题中将科学探索的相关内容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如大班围绕“旋转乐园”这一主题,设计出“什么东西会旋转”“玩陀螺”“旋转大风车”“旋转乐园真好玩”等,在一系列活动中幼儿学会了观察、比较、记录、制作,真正爱上了科学活动。

3.内容选择延伸化

随着孩子能力的发展,要从内容自身体系和幼儿年龄特点出发,对活动进行丰富、扩展或延伸。孩子们都喜欢玩水,老师就围绕“水”这一内容,设计出各类活动。为小班幼儿提供形状、材质不同的瓶子玩水,感受水的特点;中班提供各种水果放入水中,感受水果的沉浮;大班围绕水的形态变化,讨论水与地球生命。在层层递进的内容中,幼儿简单推理和分析,发现了事物之间的关联。

二、有效提问,科学探索活动的推动实施策略

“摩擦”能够起到教育的作用,科学探索活动中的摩擦,来自于有效提问。有效提问是教师引导幼儿主动探究的主要技术之一,在幼儿探究活动过程中教师巧思设疑,推动整个探索活动前行。

1.有效提问的内容指向性要强

提问的内容要撇开一些非教学因素的干扰。例如大班《有趣的磁铁》,幼儿先观察材料,老师直接提问:“如果用磁铁去吸这些材料,哪些会被吸住,哪些不能?”言简意赅,促使幼儿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积极地进行猜想。

2.有效提问要顺势追问、适时反问

追问、反问能让幼儿积极思考,挖掘更深层次的东西,从而产生最后的顿悟。中班活动《小猫的亮眼睛》,老师提问:“我们刚才和谁做了游戏?”“你怎么和它做游戏的?”“做游戏时你发现了什么?”“小猫如果和手电筒做游戏,又会发生些什么呢?”一层层追问,既调动了幼儿原有的关于影子的经验,又为幼儿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和目标,让科学探索有了真正的“科学味”。又如在幼儿探索磁铁磁性吸住钥匙环节时,老师提问:“所有的钥匙都能被磁铁吸住吗?”适时的反问使幼儿产生心理和认知上的矛盾冲突,为新一轮的猜想、实验提供科学素材。

3.有效提问要实现提问主体的反转

“学启于思,源于疑”,在活动中要将提问权交给孩子,允许孩子质疑。中班幼儿在《电动玩具》活动中,对相同外形的两辆汽车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为什么一辆会自己跑,边跑边响音乐,而另一辆必须自己用手推着跑呢?”带着疑问,幼儿仔细地观察比较,终于发现一辆汽车里有电池,另一辆没有,于是他们尝试着用不同的方法安放电池,接通电源。幼儿只有对事物质疑,提出问题,才会去探索,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主动探索,科学探索活动的核心实施策略

科学探索活动讲究的是“教学做合一”,幼儿通过自身的活动,在老师的指导下,对生活中的物质世界进行感知、观察、操作,最终发现问题,寻求答案。

1.巧妙组织教学,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欲望

教师巧妙地组织科学教育活动,能够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欲望。大班《小动物在哪里》活动时,老师先出示一张白纸,在幼儿确认纸上什么也没有后,举起喷雾器,朝纸上一喷,奇迹出现了,画面上呈现出一些可爱的小动物。幼儿十分惊讶:“哇,老师会变魔术”,兴趣油然而生。这时,老师神秘地说:“这个小魔术很简单,每个小朋友都会变,不信你们自己试试”。幼儿都跃跃欲试,在浓厚的学习兴趣的推动下,认真操作,仔细观察,积极思考,培养了科学探究精神。

2.创设区角,为幼儿主动探索提供条件

幼儿科学探索活动仅靠教学是不够的,还要积极提供丰富宽松的探索环境,随时满足幼儿求知欲的需要。例如班级设置“做做玩玩”科学探索区域,创设各种问题情境,让幼儿自由进入,独立或合作地进行观察、操作、实验,自由自主地探究。

3.大胆尝试,引导幼儿主动探索

在活动过程中,老师要尽量给幼儿创造实践的机会,努力构建以幼儿实践为主题的实施条件,引导幼儿主动探索。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大部分幼儿对“赛车”感兴趣,老师就决定和幼儿一起准备材料,把这一过程变为孩子们主动学习和探究的过程。在“制作汽车”的活动中,幼儿寻求合适的半成品材料,有的将木板条和螺丝帽相连拼装,有的给汽车安装方向盘、喇叭等,还有的探索使车轮转动起来的方法。赛车时,共同找来小滑梯、独木桥、海绵、瓦楞纸等不同的材料,通过多次操作,很快就发现了汽车跑得快与慢跟材料的光滑和倾斜度有关系。活动中不仅发展了幼儿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幼儿的自信心、成功感、交流与分享的社会性行为也得到了培养。

四、家园合作,科学探索活动的顺利实施策略

在科学探索活动中,还要发挥家长优势,以求资源共享。班级设置“百宝箱”,放置家长收集来的各类材料用于制作玩具;发挥家长志愿者工作优势,联系实践活动场所;请有专业特长的家长来园带领幼儿活动。通过这样的合作,拉近了幼儿、家长和教师的距离,开拓了幼儿的眼界,拓展了教育的外延,顺应了时代的要求。

教师在幼儿科学探索活动中运用多种实施策略,能够有效地接住幼儿“抛来的球”,让幼儿好奇心、探索精神永存。

篇5: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

制作不倒翁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制作不倒翁,巩固 和运用在科学课中学到的科学知识。

(2)通过制作不倒翁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

(3)激发幼儿在艺术中享受科学带来的乐趣。

(三) 活动准备:

1、 蛋壳、酸奶瓶、玉米粒,大米,小米,豆子等等。

2、 彩笔,剪刀,胶水,及时贴等等辅助材料。

3、 范例几个

(四)活动过程:

1、 出示范例,边玩边说科学课结束时的儿歌导入课题,引起幼儿参与的兴趣。

2、 观察范例,请幼儿说说自己观察到的不倒翁的制作过程。

(1)请幼儿摇一摇不倒翁,发现不倒翁的肚子里首先要有东西,使其有重量。

(2)发现一下,在不倒翁肚子里的东西如果很少不倒翁能否不倒?

(3)不倒翁制作应该先进行那一步,然后呢?为什么?

(4)讲讲自己打算制作的不倒翁的样子是怎么样的?

3、 分组制作不倒翁,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喜欢的小组进行制作。幼儿制作过程中,教师进行及时、适时的指导,对能力差的幼儿进行示范,及时发现有创意的幼儿进行表扬。

4、 进行讲评活动。先让幼儿与小伙伴之间互相说说自己的不倒翁的名字,是怎么制作的,不倒翁倒的程度的大小等等。教师进行个别讲评,尤其那些能力差的幼儿,注意发现他的作品的优点,以激发其自信心。

5、 与不到翁一起跳舞结束课程。(健康歌的曲子进行伴奏,儿歌是:左摇摇,右摇摇,头儿小小,脚儿圆圆,头轻脚重一起来做运动,左推不倒,右推不倒,左右摇晃真呀么真可爱!

教育随笔:

陶行知说过: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孩子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不断的丰富知识,教育契机隐藏在幼儿的一日生活各个环节,每个细节。

元旦日日临近了,每个班都沉浸在元旦节目的排演中,大班双语剧的排演中 ,需要个西瓜的道具,用什么做呢?思来想去决定用气球吹上一定量的气,然后外加装饰,可是气球吹起来后,发现气球太轻了,自己就动了,怎么办呢?孩子们说:“里面加点东西,让它重点不就行了吗?是呀,于是我放掉了里面的气体,把在奇妙的植物主题中幼儿带来的种子和孩子们一颗一颗地放气球里去,然后把口扎紧放到了桌子上,这时,李鑫杰小朋友喊道:”老师,老师!气球不跑了,还左右摇晃起来!和我家的那个玩具不倒翁一样!可不是吗!气球象不倒翁一样左右摇晃起来,并且不倒下了。我心里暗喜,孩子们又发现科学的奥秘了。我马上问:“为什么气球不跑了?刘力源说:”它肚子里有种子,沉了!我又问:“为什么气球不倒了呢?孩子有点答不上来了,一个个自言自语地说:“为什么呢?为什么呢?”过了一小回,杜琳林嘟囔着有点不自信的说:“气球的的底是圆的,还有它下面有种子沉了压的气球不倒下。”我表扬了刚才发言的孩子,同时对孩子们说:“我也很想知道它为什不倒?刚才小朋友说和不倒翁一样,明天把自己有不倒翁玩具带来咱们一起发现不倒翁为什么不倒,好不好?”孩子们异口同声的说:“好!

就这样一堂科学课形成了,在孩子们探索到不倒翁不倒的科学道理后,又产生了动手制作不倒翁的想法,于是一堂科学和艺术整合的课程形成了。

在艺术课制作不倒翁的过程中,幼儿兴趣盎然,积极参与,这时,邹宇轩小朋友大声喊:“老师老师!不好了,不倒翁倒了!我连忙过去,原来鸡蛋装上种子等东西后,并不象想象中的那样摇晃起来,反而是往那推向那倒,我一看马上明白了,原来放入的种子由于没有固定,鸡蛋歪向哪,其内的种子一起就过去了,所以起不来,我故意装做没有办法的样子,着急的说:“那怎么办呀?”孩子们附和着:“对呀!怎么办呢?孩子们哑然了了一会,潘泰说:“让种子不跑不就行了吗?”这一提孩子开了锅一样的七嘴八舌的说开了:“用东西压住!”不行,不行!口小东西进不去!”老师!老师!有了,用双面胶带呀!”老师老师!用胶水粘!”我没有给予他们答案,我说:“孩子们,有这么多的好办法自己去试试吧!”在尝试操作中,孩子们即既要考虑别把蛋壳弄破了,考虑酸奶瓶口的大小,又要想办法把其内的种子固定,孩子热火朝天的做着,操作的结果最后出来,简单有效的方法是把种子装进蛋壳(或者)后,然后倒上适量的胶水,让胶水把种子固定在底部。制作现场一片狼籍,有破碎的蛋壳,有废弃的胶带,有各色的剪纸……

篇6: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

1.教育幼儿尊重农民的辛勤劳动,养成爱惜粮食的习惯。

2.培养幼儿的动脑思考能力和反映能力。

3.引导幼儿认识小麦的生长过程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活动准备:

1.录有小麦的生长过程的光盘;儿歌《大馒头,哪里来》。

2.实物小麦一株,麦粉制的食品,麦杆工艺品。

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的形式导入,引导幼儿了解小麦的外形特征和组成部分,认识其根、茎、叶的形状;并了解小麦的播种和收获季节。

1.师:小朋友都见过小麦吗?它长得什么样?

让孩子自由讨论小麦的外形特征和组成部分。

篇7:幼儿园小班科学教学方案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饮料瓶的多种玩法中体验到快乐和成就感。

2、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健康意识。

3、激发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1、干净的各种饮料瓶若干、水桶四个(里面盛有不同颜色的水)。

2、水果盘四个(分别盛有黄豆、花生、玉米),两盆沙子。

活动过程

一、引导观察,激发兴趣

1、让幼儿观察饮料瓶,说说对饮料瓶的认识及了解。

2、教师:这些瓶子上面都印有什么?它是盛什么的?

(根据已有的经验,让幼儿自由说说这些都是什么饮料瓶,幼儿争相回答,发表自己的看法。)

3、教师:饮料被大家喝完了,这些空瓶子有什么用?

这些瓶子今天来到我们活动室,想和咱们小朋友一起做游戏,你们高兴吗?

二、自由探索饮料瓶的多种玩法。

1、幼儿自由玩空饮料瓶

(1)教师:饮料瓶有很多的玩法,我知道你们都想试试,你们可以拿一个玩,也可以拿两个,

还可以拿多个玩,还可以几个小朋友一起玩,玩吧!(幼儿自由尝试)

提醒幼儿注意安全,观察幼儿玩法,并指导。

(2)交流玩法:

你的玩法真好,给大家表演一下。

谁的玩法跟他的不一样?你是怎么玩的?(幼儿示范)

引导幼儿尝试多种玩法。

2、幼儿自由玩装有东西的饮料瓶

(1)教师:刚才,小朋友们玩的是空饮料瓶,如果瓶子里装上东西是不是更好玩?

来咱们试一下。

(2)出示准备好的黄豆、花生、玉米、两盆沙子、不同颜色的水。

(3)教师:小朋友们把这些东西装进瓶子里,慢慢地装,装好后拧紧瓶盖,这样里面的东西就不会洒出来。可以装一瓶,也可以装几瓶。可以自己玩,也可以和小朋友一块玩。

(幼儿把瓶盖拧下后,根据自己的意愿装这些物品,教师指导幼儿把瓶盖拧紧。)

(3)让幼儿自由尝试装上东西后饮料瓶怎么玩?

提醒幼儿注意安全,观察并指导幼儿玩法。

篇8:探索幼儿园科学保育路径的新思维

一、摆脱传统习惯引力,生成保育革新思维

传统的保育工作观念是按生活性活动程序就班的简单护理,关注的对象是“物”,很少关注幼儿。新的保育工作观念是保育在内涵层面与教育形成互动,更多的是关注幼儿。传统保育只注重生活活动层面的需要,故按简单程序完成简单的保育过程,缺乏保育对幼儿生命成长充分关注,这样的幼儿保育当然不能对幼儿个性发展形成有效的促进力。要改变幼儿保育不能满足幼儿成长发展需求的现状,幼儿保育工作要从根本上转变保育观念,建立起适应现代幼儿教育的新保育观,从幼儿生命成长的视角建立新的保育观。关注幼儿生命成长的保育观不仅是身体的保育,还包括心理的保育、营养的保育、环境的保育、卫生的保育、安全的保育、道德的保育、良好行为习惯的保育、现代人能力与素质等方面的保育,既促进幼儿的身体健康又促进幼儿心理和社会适应的良好发展。我们坚持每月开展一次保育员学习培训活动,坚持每周一次进班进行保育工作调研。通过培训与调研,促进了教师和保育员密切配合,促进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增强了保育员不断提升自我的内在需求和教育意识,从而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

二、改变传统运行程序,生成保教合一方式

传统的保育工作观念注重生活活动的保育。新的保育工作观念关注教育活动过程的保育。幼儿保育以关注幼儿的生命成长,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为本。由此我们认定幼儿保育的过程就是幼儿教育的过程,就是促进每个幼儿生命成长的过程。基于现代幼儿教育思维,开辟幼儿保育新途径,实践幼儿保育新方式,幼儿保育工作者就必须克服传统幼儿保育习惯影响力,改变按生活活动层面运行的简单程序。过去保育员认为,在保育工作只要爱孩子,对孩子有耐心,就是一个好的保育员。而现代幼儿教育理念要求保育工作者不仅能够做到照顾全体幼儿,让每一个幼儿吃饱、喝好,生活照顾细致周到,还要了解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年龄特点,善于改变角色,在保育过程中演绎教育者的角色,发挥自己的智慧,把教育内涵融入保育过程中,以促进幼儿在自己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幼儿不仅生活活动中需要保育,教育活动中也需要保育。过去,幼儿的教育、游戏活动是教师的事情,保育员只是帮助准备所用的学具和教具,幼儿活动时,就是一个旁观者,配合更多的是维持秩序。“保育员也是教育工作者”,保育员与教师同样兼负着促进幼儿身体、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的任务。保育员与教师互相合作,互相交流,探讨班上的常规培养和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幼儿的变化和需求,寻求有效的教育策略,这样可以有效生成保教合一的过程,做到保中有教,教中有保,使保育与教育达到深层次互动,使每个幼儿在保教合一的过程中享受生命成长的快乐。

三、探索科学保育路径,增强保育科研自觉

探索科学保育,创新幼儿保育需要科研。实践现代幼儿保育的途径与方式需要科研引领。幼儿园往往注重教师的教研活动,对保育科研存有无足轻重的想法。这是幼儿教育认识上的一个误区。保育工作是幼儿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保育员也是教育工作者。着眼幼儿保育创新,幼儿保育者应当参与教育科研。通过保育科研,探索科学保育,实践现代幼儿保育的新方式。幼儿园要给予科研的时空,让她们研讨来自日常保育工作中的问题,来自实践保教合一过程中的问题,促进幼儿个性发展中的问题,通过问题研究提升创新。当然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活动,促进保育工作者的成长与发展。我们通过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教研模式,对保育员教育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进行互动式研讨活动,为保育员提供学习与交流的平台,从具体的教育方法和策略入手,帮助保育员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激发她们参与研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保育员对保育工作的反思和总结,有效地改变了她们的教育观念和行为。我们还组织保育员开展保育业务技能比赛,让保育员和老师一样在知识技能比赛中,感知保育工作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的重要性及使命感,从而找准自身的位置,充分展示自身的价值,不再认为自己比教师低一等。保育教研活动提高了保育员对保育工作的认识,进一步增强自己的责任感。参与科研,保育员可以经历科研过程体验,提升科学保育的实践能力,享受科研幸福,提高科研自觉。

篇9:幼儿园科学探索方案

一、初始阶段

在科学探索活动中,教师首先要激发幼儿探索的动机,以任务的形式向幼儿提出问题,让幼儿明确任务,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兴趣是探索和学习的原动力,培养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是开展科学探索活动的基础和前提,它不仅能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而且能使学习成为快乐之事。

如小班探索活动“有趣的吸铁石”,教师用变魔术的手法吸引幼儿:“这些小动物要去森林里玩,我有一个好办法能让他们动起来。”随之将吸铁石放在“森林”背景后面,用吸铁石吸住小动物,使小动物动了起来,并提出问题:“小动物为什么会走路呢?”“原来小动物后面有回形针,吸铁石吸住回形针,使小动物动了起来,所以吸铁石和回形针是好朋友。”幼儿获得了这样的经验以后,教师为幼儿提供了操作材料:吸管、水彩笔、固体胶、夹子、发夹、剪刀等,让幼儿去尝试吸铁石和哪些材料是好朋友,能够把这些材料吸起来。

又如中班科学活动“水不见了”,教师出示一个有盖的杯子和水,并把水倒进杯子了,把杯子口朝下倒放,同时向幼儿提出问题:“刚才的一杯水到哪里去了?毛巾把水变到哪里去了?是不是水被毛巾吸掉了?”引发幼儿进行讨论,同时提出挑战任务:“棉花、纸、水果泡沫网、纸巾等材料,是不是也能把水吸收掉?”带着老师的问题,幼儿自主地去选择这些材料进行尝试。

可见,在科学探索活动初始阶段,教师通过变魔术、情景表演、问题导入等形式,对幼儿提出了探索挑战的新任务,激发了幼儿的探索兴趣,从而引发他们进行尝试和探索。

二、实施阶段

通过自身的活动进行学习,这是3-6岁幼儿学习的特点,幼儿科学教育重视幼儿的自主建构,无论是集体的正规性科学活动,还是幼儿自由选择的非正规性科学活动,都离不开物质材料的提供,在与材料的互动中,幼儿学会了探索的思路和方法,掌握了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幼儿直接感受体验

英国自然学家、教育家赫胥黎曾经说过:“所有真正的科学都是从经验开始的。”科学探索活动中为幼儿感知、操作、学习提供丰富的材料,合理的空间,充足的时间,便是为幼儿的感知、操作活动创造了条件,使幼儿在自由的气氛中,做自己想做的事,看见什么去试一试,操作一下,并获得一些直接经验。

例如:在小班“可爱的小脚丫”探索活动中,教师请幼儿看看、摸摸、说说自己的小脚丫,幼儿不仅用眼睛看自己的小脚丫是什么样的,还揉揉摸摸小脚丫有什么感觉。此外,教师又让幼儿在教室的地板上、室外的水泥地和海绵垫上走走、跳跳、跑跑,使幼儿运用多种感觉器官获得了有关脚的感性经验,感受到在不同质地的材料上活动的柔软感、疼痛感、舒服感,最后获得对自己小脚丫较全面的认识。

又如在大班活动“水变干净了”中,教师通过小实验激发起幼儿把水变干净的愿望,并出示了小毛巾、沙子、棉花、脏水、漏斗等材料,同时提出问题:“在我们生活中,哪些材料可以把水变干净?”有的幼儿选择了沙子进行过滤,但他们很快发现,在漏斗中加入沙子后过滤脏水是不可能的,沙子会随着水的流入而从漏斗中流出。这时幼儿会去思考:怎样让沙子既能过滤水,又不至于被水冲走?于是就引发出了多层过滤。这个能改变“结构”的沙子为孩子新的发现提供了基本条件,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探究欲望,帮助他们积累了“多层过滤能使脏水变得更干净”的科学经验。

由此可见,在探索活动中,教师应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物质材料,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活动,运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运动觉等去接触、感知周围物质世界,同时提供反复多次感受的机会,培养运用多种感官观察客观事物,感知各种事物属性的能力,从而积累科学经验。

(二)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幼儿深入探究

在科学探索活动中,教师观察幼儿的探究行为,在必要的时候提出发散性问题,间接引导幼儿,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让幼儿带着问题去探索,鼓励幼儿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探索,从而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法。

例如在中班探索活动“奇妙的管子”中,教师带领幼儿发现了光能够穿越直管的现象,紧接着教师提出了新的问题:“手电筒的光想去弯管里旅行,它们能不能成功地穿越弯管呢?细细的线能成功地穿越弯管吗?为什么系有螺帽的丝线、嘴巴中哈出的气能穿越弯管,而铅笔和手电筒的光不能呢?”一系列问题为幼儿的挑战和探索提供了支撑,他们两人一组进行了尝试,终于得出了“系了螺丝帽的线能很方便地穿越弯管,嘴巴中哈出的气能穿越弯管,而铅笔和手电筒照出来的光都不能穿越弯管”的结论。

在经历很长一段时间的实践后,我们发现教师只有真正了解幼儿的想法才能提出有效的问题,我们也深感教师提问技术的重要性,不同问题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通过提问可以使幼儿发表不同的见解,加强沟通与交流;通过提问也能让幼儿深入思考问题,从而引导幼儿思考的方向,使幼儿的探究深入持久下去。

(三)鼓励幼儿在操作中交流——支持幼儿共同学习

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幼儿的发展不取决于客体,也不取决于主体,而取决于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在探索活动中,教师要鼓励幼儿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开拓思路,启发联想,将自己个体的经验转化为集体的经验,共同学习,这样幼儿的学习潜能才能被发掘。

如中班活动“有趣的转动”中,孩子们一边尝试着将身边各种物品(如笔、小风车、书本、光盘等)进行转动,一边就得出了相关的经验——转动和力有关,可以用拧、搓、甩等方法使物体转动起来;同样的物体还有不同的方法可以转动它,风车还能用嘴吹,人带着风车跑动以及用手拨动的方法。这些零星的经验在彼此的交流中分享着,最后又回归到生活中常见的转动现象,从而使幼儿获得了更辩证和科学的关于转动的相关经验。

因此,作为教师,应该支持幼儿间的交流与表达,以足够的耐心和积极的态度倾听幼儿的发言,理解幼儿表达的想法,发现幼儿表达中的问题,有针对性地给予支持。同时运用简洁明了的记录、多媒体设备等,帮助幼儿通过表达交流引起共鸣,再现操作过程,提高幼儿表达的丰富性。

三、交流分享阶段

在幼儿的探索结束后,教师应引导幼儿总结活动中的做法,思考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成果,从别人的做法中得到启示。采用集体或小组的形式交流自己的做法,引导幼儿自我评价;可以采用过程演示法,说明探索过程,与大家分享经验;也可以采取作品展示法,展示自己的实验结果、绘画作品、照片等,帮助幼儿梳理科学经验。

例如中班活动“蛋宝宝站立起来”中,幼儿通过自己的尝试用各种方法让蛋宝宝站立起来,如可以靠在旁边的物体上;可以为蛋宝宝搭建一个站立起来的支撑架;还可以用柔软的材料为蛋宝宝做一个“窝”使它站起来。在分享交流环节,每个幼儿都介绍了让蛋宝宝站立起来的方法,而其他幼儿认真倾听,提疑问、意见,在这样的互动式交流中,不仅发现了别人的好方法,同时也能对自己的方法进行了反思,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间形成了思维的碰撞,产生出新的思维火花。在此过程中,教师也不断丰富幼儿的描述性词语:如倚靠、柔软、支撑等,发展幼儿的评议表达能力。同时,教师也指导幼儿分享同伴经验,了解同伴看问题的角度和与自己不同的想法、做法,促进幼儿概念和思维水平由低到高不断发展。

科学探索活动中,幼儿成为了主动的探索者和学习者,他们发现着身边的科学,探索着科学的奥秘,对科学充满了好奇。而教师正确的指导和引领,将会让更多的幼儿都成为科学的朋友。只有教师采取适时、正确的指导,才能促进幼儿主动地学习,才能使幼儿获得科学经验,从而为将来的科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篇10: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方案

1、知道一些水生的名称及其生活习性。

2、知道要保护水的清洁环境。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观看有关内容的动物世界录像或图片。

2、纸、笔等。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入活动。

问:你知道有哪些动物生活在水中,它们的名字叫什么?

2、观看有关内容的动物世界录像或图片,幼儿认识水里的动物。

(河里的、池塘里的、海洋里的)

3、布置三个环境(海洋、河、池塘),幼儿绘画自己喜欢的水生动物,送它们回家。

4、讨论:为什么要这样放?它们有哪些共同的特点?

5、教师小结。

活动延伸:

续继探索了解有关水生动物的知识。

篇11:幼儿园科学实施活动方案

1.让幼儿尝试使用多种辅助材料让硬币浮起来,感受物体沉浮的变化。

2.让幼儿大胆猜想并进行验证,学习记录沉浮实验结果。

3.主动参与实验探索。

4.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活动准备:

教具:大小适宜的玻璃缸、操作盒(硬币、大塑料纸、小塑料纸、铁碗、泡沫)、记录纸、笔

学具:塑料盆、抹布、操作盒(硬币、大塑料纸、小塑料纸、铁碗、泡沫)、记录纸、笔、每组一份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出示硬币)这是什么?如果我将硬币放进水里会沉下去还是浮起来?你有什么办法让硬币浮起来?(引导幼儿积极思考能让硬币浮起来的各种办法,并表达)

二、结合经验,大胆猜测

师:(出示大小塑料纸等材料)老师准备了材料,你们猜一猜这些材料能不能让硬币浮起来?幼儿猜测,师记录。

师总结幼儿猜测的结果。

三、幼儿操作记录,比较结果

1.第一次操作并交流实验结果

(1)教师交代操作要求

师:要想知道我们猜的是否正确,我们有什么办法?(幼儿交流)

师:对呀,只要试一试就知道了。后边的桌子上为你们准备了材料,每四位小朋友一组轻轻的走到桌子前去做实验。桌子上还有一张记录表,3个小朋友负责实验,一个小朋友负责记录。如果材料能让硬币浮起来,那你在材料的后边画“√”。每种材料实验完之后,材料用完之后放在空盒子里。做完实验擦一下手,将记录表展示在黑板上来。

(2)幼儿操作并记录

教师重点指导指导记录的方法及结果及有特殊发现的小组

(3)观察记录表,幼儿交流操作结果

师:谁来说说自己的发现?

师:小朋友都认为铁碗、泡沫能让硬币浮起来,小塑料纸不能让硬币浮起来。而有的小朋友认为大塑料能让硬币浮起来,有的小组认为不能。到底能不能?与什么有关系?

2.第二次操作,发现秘密

师:请两组记录结果不同的小朋友分别上台做实验,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实验中硬币的有什么不同、塑料纸有什么不同。

幼儿交流自己的发现。

师:这次你发现了什么?(大塑料纸是否能让硬币浮起来与塑料纸上是否沾水沾有多少水有关。还与硬币放在塑料纸上的位置有关。)

师:为什么同样是塑料纸,有的能让硬币浮起来,有的不能?

孩子观察总结:与塑料纸的大小有关。

教师提炼总结。

四、拓展延伸:

铁碗能让硬币浮起来,你有什么办法让铁碗载着硬币一起沉下去?幼儿思考交流。

活动反思:

为了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幼儿园对年轻教师进行磨课活动。我选择《科学课让硬币浮起来》,此活动方案是在有经验教师的帮助下修改的,结果比第一次的课堂效果要好的多,我总结如下:

1.材料的投放

(1)有目的的投放材料。材料的投放要为达成课程目标服务,选择大小不同的同种材料,目的在于让幼儿探索能否让硬币浮起来与辅助材料的大小有关。

(2)教师的教具要有利于孩子观察。第一次我使用不透明且小的水盆作为演示教具,孩子们观察不到,导致课堂乱而无序。

2.有效的记录

为了节约时间,第一次猜测记录,我采用集体记录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间接的交给了孩子们辅助物的表示符号和记录方法。

第二次操作的记录,小组一份记录表不仅有利于小组的合作,而且更有利于观察操作结果,从而进行总结。

3.活动环节,层层深入,重难点分明

上一篇:用《基石》精神引领企业发展--《基石》观后感下一篇:学生如何减压英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