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作文网引发真实性质疑

2024-05-24

小学生作文网引发真实性质疑(精选9篇)

篇1:小学生作文网引发真实性质疑

小学生作文网引发真实性质疑

【编者按】近日相继有考生来电询问,小学生作文网的情况,我们从相关单位获悉小学生作文网的相关消息。

南都讯记者卓奇文幼儿园不能教拼写汉字,那么一年级能写作文不?南城阳光二小作文网是东莞首个小学生作文网,网上刊登出该校不少一年级学生的作文,充满童趣不乏生动的作文引来了好评,但也有网友质疑这些作文真实性。该校校长李敏称,作文不仅能训练小孩的书写能力,也能训练表达能力,“一年级小孩可能识字不多,但可以讲述给家长让家长代劳记录传到网上。”而作文网的建立,也让孩子们从小远离“小明捡钱包、扶老人过马路的套文。”

一年级作文不乏文采

据了解,东莞南城阳光第二小学官方网站是一个纯粹的小学生作文网,作文按照每个年级不同而归类分成了六类,据悉,这也是东莞首个小学生作文网。

南都记者在网上看到,单是一年级学生发表在网上的作文就有上百篇,每篇作文字数约在100字—300字,语言充满了童趣,且不乏生动和文采。比如一篇来自一年级四班廖子涵的《炎热的夏天》:今天是夏天里最热的一天,太阳像个大火球,天上一片云也没有,大地被晒得直冒烟,风吹到脸上,感觉像火烤一样。闷热难忍,绿油油的树叶被太阳晒了,无精打采挂在树上,像生了一场重病,大人们大汗淋漓,摇着扇子站在大树下乘凉,孩子们在河里游泳,小狗伸出舌头喘着粗气,把头紧紧贴在地上,好像在说:太热了,老天!夏天真是折磨人啊!避免“小明式”套文

这些一年级作文很快就引来了网友的好评,但也有网友指出“我不相信一年级能写作文,写得这么好。”而在本月初,市教育局转发省教育厅通知指出,禁止学前教育出现“小学化”教育,不得选取书写拼音和汉字等内容进行教学等。在幼儿园阶段不能教拼音和汉字,那上到一年级能否写作文?对于网友的疑问,该校校长李敏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建立这个作文网,就是给孩子们提供一个自由发挥的平台,孩子们可以将自己每天所见所闻以及想法记录下来,作文要求的不仅仅是书写能力,还要求表达能力,“一年级可能识字不多,但不妨碍孩子们的表达能力。发在网上那些作文,有些可能是由孩子讲述由父母代劳记录下来的。” 李敏还介绍,这个作文网还有激励机制,写得好的写得勤快的会被推 荐,作者也会当上“每月一星”,学校还会从网上挑选一些优秀习作送往一些杂志报纸投稿。“作文网营造了一个热爱作文的氛围,让学生从小就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想法,避免出现千篇一律的套文,如小明上学捡到钱包交给警察叔叔,小明扶老人过马路等这类虚假的套文从未出现在我们学校作文网上。”

炎热的夏天

今天是夏天里最热的一天,太阳像个大火球,天上一片云也没有,大地被晒得直冒烟,风吹到脸上,感觉像火烤一样。闷热难忍,绿油油的树叶被太阳晒了,无精打采挂在树上,像生了一场重病,大人们大汗淋漓,摇着扇子站在大树下乘凉,孩子们在河里游泳,小狗伸出舌头,喘着粗气,把头紧紧贴在地上,好像在说:太热了,老天!夏天真是折磨人啊!

篇2:小学生作文网引发真实性质疑

近段时间,网络上关于高校采取不正常措施保证就业率曾屡遭曝光,了解大学生就业情况的人大多数都知道,很多大学公布的就业率是“强制”大学生拿来就业证明“充数”。很多大学生通过熟人盖章完事,这样的就业率遭到了社会各界的质疑。大学生就业难不去思考如何缓解,反而在做“成绩”,糊弄谁呢?在网络上,不少学生抱怨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竟然被签署就业协议书。

大学的虚假就业与职业培训的高薪就业形成鲜明对比

虚假就业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大学开设的很多专业都有就业率的计划,如果专业就业率低,该专业可能会被取消掉。一方面证明了大学开设的专业就业率实在不理想,另一方面说明大学教育走入了一个怪圈。2013年高考有上百万人弃考,高考结束后又有大批学生选择学技术而不读大学,由此可见广大考生对大学的教育已经丧失了信心。从河南新华电脑学院了解到高考结束后不少考生打电话和到校咨询学IT技能的情况,有的考生表示自己成绩出来以后很低,但是也收到了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但是那样的大学敢上吗?还有初中毕业的小张已经报名学电子商务了,他表示自己对学习传统课程没兴趣,何况就算上了大学还要七八年,还不如早点学技术早点挣钱。

篇3:小学生作文网引发真实性质疑

一、导入时设疑, 诱发好奇心, 激发学习兴趣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 因为出于对某一问题的好奇, 想急于求得解决, 进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如我在教数学“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时采用了猜数法诱发学生的好奇心, 导入新课。开始上课, 我要求学生画一个三角形, 再量出这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 由学生分别报出自己所量的这个三角形中任意两个角的度数, 我猜第三个角的度数, 结果我一一猜中, 这时恰当设疑:“我是怎样猜出来的呢?你们也想掌握这个本领吗?”这样就诱发了学生的好奇心, 大家都迫切地想知道老师猜数的奥秘所在, 从而以高度的积极性进入了新知识的学习。

二、新授时直观释疑, 引导思维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 逐步向以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 具体形象思维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抽象逻辑思维具有很大的具体形象性。”根据这一思维特点, 我充分发挥教具的作用, 利用直观演示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激发情趣, 自我发现规律。如在教学长方形周长公式时, 我采用了直观演示法进行释疑, 先将用铁丝围成的长方形打开拉直让学生思考:拉直的这段铁丝的长是长方形的什么?长方形的周长是几条边长度的和?应怎样计算?然后, 我又取出另一相同的长方形铁丝圈, 从一组相对的顶点处剪开, 并问大家:这时长方形的周长分成了几部分?每部分怎样求, 周长怎样计算?然后请大家比较, 这两种方法哪种在计算上更简便?第二种方法中括号里求出来的是什么?为什么要乘以2 通过这样演示、议论,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突破了难点, 把学生的感性知识转化为了理性知识, 增强了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三、读书时质疑, 促进思维

在教学中, 我通常在讲完新课后, 引导学生去阅读课本, 使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对不理解或不懂的地方提出质疑, 从而养成学生多思善问的习惯。如在学习商不变的性质后, 我让学生看书阅读其内容时, 有个学生质疑:“老师, 被除数和除数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行不行?为什么?”学生质疑后我并没有直接回答行不行, 而是引导他们用“具体数字试试看”, 这样通过试验、讨论, 学生自己解决了疑问, 从而对商不变性质的外延和内涵有了更准确的理解。

四、精心设计课堂练习, 强化思维

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可以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数学知识, 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精心设计多样化的练习, 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巩固, 而且对学生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 我在设计练习时, 注意做到了练习的科学性、系统性、典型性、启发性, 使学生能练一题, 议一组、会一串。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 激发了学生的练习兴趣, 强化了新知识, 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提高了教学效率。

篇4:设疑释疑质疑 引发学生思维

关键词:设疑 释疑 质疑 思维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3.5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是教师工作的具体表现。那么,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呢?我认为教师通过导入时设疑,新授时释疑,读书时质疑等方法,引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主动的学习是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下面就来谈谈我在这几方面的一些教学体会:

一、导入时设疑,诱发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因为出于对某一问题的好奇,想急于求得解决,进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如我在教数学“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时采用了猜数法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导入新课。开始上课,我要求学生画一个三角形,再量出这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由学生分别报出自己所量的这个三角形中任意两个角的度数,我猜第三个角的度数,结果我一一猜中,这时恰当设疑:“我是怎样猜出来的呢?你们也想掌握这个本领吗?”这样就诱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大家都迫切地想知道老师猜数的奥秘所在,从而以高度的积极性进入了新知识的学习。

再如,讲“年、月、日”一课,可开门见山地问:“小民的姐姐今年12岁,但刚过了3个生日,猜猜看,她今年几岁了?”通过设疑,引入新知。

二、新授时直观释疑,引导思维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以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具体形象思维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抽象逻辑思维具有很大的具体形象性。”根据这一思维特点,我充分发挥教具的作用,利用直观演示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激发情趣,自我发现规律。如:在教学长方形周长公式时,我采用了直观演示法进行释疑,先将用铁丝围成的长方形打开拉直让学生思考:拉直的这段铁丝的长是长方形的什么?长方形的周长是几条边长度的和?应怎样计算?然后,我又取出另一相同的长方形铁丝圈,从一组相对的顶点处剪开,并问大家:这时长方形的周长分成了几部分?每部分怎样求,周长怎样计算?然后请大家比较,这两种方法哪种在计算上更简便?第二种方法中括号里求出来的是什么?为什么要乘以2?通过这样演示、议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了难点,把学生的感性知识转化为了理性知识,增强了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三、读书时质疑,促进思维

在教学中,我通常在讲完新课后,引导学生去阅读课本,使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对不理解或不懂的地方提出质疑,从而养成学生多思善问的习惯。如:在学习商不变的性质后,我让学生看书阅读其内容时,有个学生质疑:“老师,被除数和除数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行不行?为什么?”学生质疑后我并没有直接回答行不行,而是引导他们用“具体数字试试看”,这样通过试验、讨论,学生自己解决了疑问,从而对商不变性质的外延和内涵有了更准确的理解。

在具体的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学会提问题呢?每堂课,老师已经讲满了,学生听得疲倦,哪还有问题要问?因为会的、不会的老师可能都讲过了,即使有问题也懒得问了;还因为真正下课时间才8分钟,要好好休息一下,紧接着下一个40分钟的听讲又开始了。久而久之就没有学生提问了,但如果教师在课堂中留一些时间给学生提问题,效果就完全不同,如果再激励一下:看谁提的问题最好,能难倒同学和老师,他们兴致更高,他们总希望自己提的问题能难倒别人,如果把老师难倒真是太开心了!于是我就给学生10分钟时间,让每一小组提出本组不能解决、认为是最有价值的一个问题板演在黑板上。

四、精心设计课堂练习,强化思维

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数学知识,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精心设计多样化的练习,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巩固,而且对学生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在设计练习时,注意做到了练习的科学性、系统性、典型性、启发性,使学生能练一题,议一组、会一串。如在学商不变的性质,我设计了如下练习:

1.根据31200÷2600=12,想一想,下列算式等于几?

312÷26 156÷13 3120÷260

15600÷1300 312000÷26000 624÷52

2.讨论并填空:

62÷20=(60÷4)÷[20÷()]

180÷90=[180×()]÷(90×2)

2500÷50=[2500÷()]÷[50÷()]

3.要使商不变,在()里还应补上什么符号和什么数?为什么?

36÷9=4 48÷12=4

(36×2)÷[9×()]=4

(48÷3)÷[12÷()]=4

[36× ()]÷(9×9)=4

[48×()]÷(12×12)=4

4.想一想,下面的題目是根据什么算的?

400÷25=(400×4)÷(25×4)

=1600÷100=16

受启发夺奖牌:

奖牌

700÷25

1800÷25 1400÷25

600÷25 900÷25

通过这样多种形式的练习,激发了学生的练习兴趣,强化了新知识,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教学效率。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设疑,并在具体的教学中鼓励学生质疑、探疑并释疑,同时要精心设计课堂练习,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从而不断提高数学成绩。

参考文献:

1.丁林斌.巧妙设疑提高效率[J].成功(教育),2008(04)

2.刘晓玲.浅析课堂中的设疑与提问[J].新课程学习(下),2014(01)

3.滕云.设疑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分析[J].数理化学习,2014(03)

4.王斌.浅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科学教育,2010年02期

篇5:小学生作文网引发真实性质疑

关键词:语文教学,学生主动质疑,实践研究

从教语文多年, 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学生在课堂上的“沉闷”。学生不敢、不会甚至是不愿主动向老师质疑。无论是课内、课外, 很少有学生主动来问问题, 即使是教师主动“上门服务”亦是遭到冷遇。在实际的教学中, “问”在大多数情况下更多地停留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层面上。常常可以看到的现象是:身为教师, 在其教学设计中更多考虑的是如何让自己的提问更为巧妙、更“自然”地引导学生按照预设的情境一步一步地达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而较少甚至极少自觉思考如何使学生敢于向老师提出问题、善于向老师寻根究底。于是课堂教学必然陷入“师问生答”的领域。

笔者曾对本校学生在语文学科教学中主动质疑的情况进行无记名调查, 结果显示语文学科引发学生主动质疑之教师有效行为还普遍存在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学生普遍缺乏问题意识。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和相关教师的访谈, 发现学生主动质疑的人很少, 课后能向老师主动质疑的占13%, 而课上敢于当面大胆质疑的更是不足5%。偶尔有人提出, 提问内容也是比较肤浅, 对教材、教师的讲解提出质疑的同学更是鲜见。一般情况下学生主动质疑多数是在完成作业时遇到自己不能独立完成的习题, 学生间交流的问题也属于此类问题。

其次是课堂师生问答形式单调。所谓的“启发式”和“讨论式”, 在很多时候都异化成了老师提问式和问答式, 经常是教师问学生答, 几乎没有学生向教师提问和学生之间相互问答的情况, “导学”活动成了“导答”活动。许多教师把课堂当战场, 像指挥战斗一样, 不喜欢学生答错, 课堂上丝毫未给学生主动质疑留下时间和空间。

总之, 在我们的教学中突出地存在着“教师专利”现象, 事实上提问质疑在大多数情况下成了教师的特权专利, 解答老师的问题成了学生的专利。而这种专利现象的存在对于语文教学是极其可怕的。学生的主体性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离开学生的主体性, 语文教育活动将一事无成。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要留给学生质疑空间, 努力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使学生敢疑、乐疑、会疑、善疑, 成为语文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引发学生主动质疑,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提高教师本身的专业修养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语文学科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语文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 要很好地驾驭教材, 备课时就要站在学生的角度,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设想一下学生可能会问到的问题, 做到成竹在胸。假如教师课堂设置的问题仅仅是“是不是、对不对”这类的, 任何学生不需要独立思考就能解决, 那么学生根本就没有思考的机会了, 也就不可能迸出“创新”的火花。例如在教学《威尼斯商人》这篇课文时, 同学们就剧中夏洛克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议论得热火朝天, 我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根据夏洛克犹太人的身份来思考, 他是否有值得人们同情的地方。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 学生立即分成两派, 一方学生认为夏洛克这个放高利贷的犹太人, 贪婪、自私、狡猾、残酷而且心黑手辣。另一方学生则认为夏洛克本身也是一个受压迫的人, 因为他是犹太人, 尤其那时的犹太人很没有地位, 所以才迫使他变成这样。这堂课在学生的激烈辨论中意犹未尽的结束了。实践证明, 课堂设问对语文理解能力的提高, 效果相当明显。成功的设问, 能促使学生认真阅读课文, 并积极动脑筋思考问题, 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实现教学目标的需要出发来设计提问, 做到有的放矢。另外设问要有趣味性, 以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和热情, 使课堂教学在比较轻松、和谐、融洽的氛围中顺利进行。再者设问要抓住矛盾, 激活思维, 设置问题, 引导学生开动脑筋, 从而拓宽学生思维的空间。教师只有设置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开放性的问题、探索性的问题, 才能给学生创新的机会。

二、应给学生留有思考的时空

设置好问题后, 一定要留给学生思考、讨论的时空。教师要注意不能轻易打断学生的思考和发言, 要给他们思维的时间、交流的时间。如果教师一味地为了保证教学进度, 不给出学生思考时间, 或者随意终止那不能流畅地回答问题的学生的回答, 自己很有条理地将答案阐述出来, 那么学生创新的火花就会被浇灭。即使教师设置的问题是相当有挑战性、开放性的, 那也只是徒劳。对于有可能迸出创新火花的学生的回答, 教师一定要准确判断, 善于引导, 而不能轻率地否定, 否则将极大地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上《伟大的悲剧》一课时, 我让同学们思考探险的利弊。问题刚一提出, 大家就表现得很兴奋, 个个摩拳擦掌, 准备大显身手。两方同学唇枪舌剑, 你来我往, 好不热闹, 积极性前所未有地高涨。不少学生说得头头是道, 通过实践他们懂得了表达时如何突出论点, 说明事理,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 现代教学中教师应与学生合作, 积极倡导发现法, 努力使学生用自己的思想来获取知识, 培养技能。《语文课程标准》说, 语文教育应在师生平等的对话过程中进行,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搭建师生对话平台, 让课堂成为师生互疑、共同求学的场所, 真正做到师生互动。学贵于思, 成于思。在探究学习中, 学生一旦形成了强烈的“问题意识”, 就会思维敏捷, 促进自己去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创新的才思就会永不枯竭。

(三) 教师要有良好的课堂驾驭能力

教师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能力, 在课堂上要准备随时处理难以意料而又必须解决的问题。课堂上出现意外并不可怕, 一个有良好课堂驾驭能力的教师一定能够驾驭意外, 让意外成为惊喜, 变得精彩, 成为课堂上的点睛之笔。教学艺术的美是教师对课堂中即兴生成的意外情况创造性地处理的过程。布卢姆也说过:“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 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课堂生成的问题, 让师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进入更高的境界, 收获更多的预料不到的成果, 所以说意外是课堂教学艺术美的体现, 只有把握好意外, 才能让师生得到美的享受。例如在上《老王》一课时, 有学生突然指着课本中的插图说老王的样子太丑了。于是教室里便传来了几声窃笑。面对这个影响课堂纪律的突发情况, 我没有责怪这个学生。我让学生通过找“三送”去体会老王金子般的心。分析到这里学生内心充满了感动, 他们被老王的金子般的心温暖着。学生积极性一下子提高了, 踊跃质疑:“我”要给老王钱, 他不要, 可后来还是收了钱。为什么?“我”拿钱给老王是为了帮助他, 而作者为什么说“我却拿钱侮辱他”?文中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对老王感到“愧怍”?这种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 使学生敢于主动质疑。教学中的信息交流是双向的。学生的积极性受到保护, 人格受到尊重, 会发现自己的潜能, 增强自信心, 养成用于创新的好习惯。语文是充满感情色彩、洋溢人文精神的学科, 具备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能力, 才会在讲课时左右逢源, 得心应手, 潇洒自如, 变被动为主动;才会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 培养自信心, 激发求知欲, 有利于开发学生的质疑力、创造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探究意识, 使学生在饱满的学习情绪和热烈的讨论中发现更为广泛、更为深刻的问题, 促进其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学生自然也就对语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从而引发他主动去探索、去创新。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语文课堂教学就是要改变“一言堂”“独角戏”陋习, 切实树立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实现由重“教”到重“学”的转变, 要善于从探究问题的角度设计教学方法, 努力为学生创造主动、深入探讨问题的机会, 深入持续有效地质疑, 师生交流探讨。只有这样, 才更有利于形成师生互动的良好氛围, 才能够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篇6:在教学中质疑来引发学生思维

关键词:高中生物 设计问题 思维

新课程提倡学生参入学习的过程,即既要重视知识更要重视学习的过程。重视学习的过程实质上是重视思维的活动,离开了思维任何能力的发展和形成都是妄言。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是训练学生思维的最好办法。教师的课堂提问如果富有针对性和启发性就像投入池水中的一粒石子,可以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启迪学生的心扉,开拓学生的思维。而要达到上述效果就要重视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性,有效的提问是课堂对话的发端,是师生信息交流的主要方式。个好的问题情境,往往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动机,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从而独立地解决问题,发展其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在教学中针对学生已有的经验也就是现有的知识水平,从学生熟悉的现象入手,提出驱动性的、能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诱发学生的探究动机,从而维持和促进探究活动的展开。在课堂教学中,把抽象的理解设问成具体问题,学生产生兴趣而引发的主动学习,可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思维能力的提高。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感到有趣的现象设疑,能激发学生自觉思维,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课堂教学中,巧妙提问可以使学生兴趣盎然,学习快速进入最佳状态,收到较好的思维训练效果。如何才能科学地设置问题情境,正确地运用问题材料,以利于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开展呢?

一、设置问题的“四性”

1.准确性。教师提出的问题要用词准确,语言清楚,切忌颠三倒四,含糊不清,不合逻辑,使学生无法领会教师给出的学习信息,给学生的思维设置不必要的障碍。例如,在讲述“鲫鱼”一节时,我先指导学生复习已学过的七门动物,然后提问:它们有哪些共同的特征?在提问后,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出:这七门动物身体里都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因此都属于无脊椎动物。有些动物的身体里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这类动物就是脊椎动物。鱼类是脊椎动物中最低等的动物,于是就顺理成章引入“鱼纲”这一课题。

2.具体性。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具体,不可模棱两可,容纳的概念太多。例如,“鲫鱼的身体怎样?”这类的提问,使学生不知从何着手。应将问题具体化,可提问“鲫鱼的身体呈什么颜色?分为几部分?体表有什么覆盖着?”等。

3.啟发性。教师提出的问题应是要求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分析、判断和推理才能回答的问题。通过对鲫鱼的外部形态的学习,可提出“鲫鱼在外部形态上有哪些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特点?”这样设问符合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不仅能使学生认识教材内容组成间的联系,并且通过分析和综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4.趣味性。教师提出的问题最好有趣、有味。有趣,才能使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产生兴致;有味,才能使学生觉得教师提出的问题内容精湛,值得品味。如按照课文中的方法步骤做实验,可提问学生“剪掉每一种鳍的鲫鱼,它们在游泳姿态和速度上有什么变化?”这样寓意深刻、富有情趣、耐人寻味的提问,最易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求欲,促进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开展。

二、设置问题的“四度”

1.难度。教师设置的问题应具有一定的难度,即需要学生深思熟虑,而又是力所能及的问题。这样才有利于学生自发地产生探索问题、寻求答案的内心需要。“难而偏”或“浅而易”的提问都会挫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因此,提问既要有深度,又要体现层次性,使学生在不断地“跳一跳摘到果子”的过程中,充分享受到探索的乐趣。

2.跨度。教师设置的问题要集中,能抓住关键,扣准重点。问题之间应有内在联系和因果关系,使之环环相扣,学生的思维才能通畅如流。如在讲述“呼吸作用”一节时,我先通过提问,复习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在提问后,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出:光合作用的实质是把无机物合咸有机物,并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贮藏在有机物中。这些能量是生命活动所必需的,那么这些能量是怎样释放出来而用于生命活动的呢?于是顺理成章引入“呼吸作用”这一课题。

3.梯度。教师设置的问题要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易而难,层层递进,步步深入。这样才能使学生进入角色,去寻求知识真谛。如在讲述单子叶植物纲和双子叶植物纲的主要区别时,我先采用复习提问的方法,让学生对种子、根、茎、叶、花各章里已学过的相关知识进行回忆,这就是把大问题分解为小问题;然后通过对这些知识的重新综合,就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单子叶植物纲和双子叶植物纲的主要区别。这样层层设问,环环相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4.密度。教师设置的问题应疏密有间,在紧张的高潮之后要继以小的停顿,让学生对输入的信息有时间去梳理,以利于大脑皮层的有效储存。如果一堂课都充满了问题,就会使学生消化不良,教师问得越多,学生学得越糊涂。例如在指导学生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光和叶绿体”的实验时,可利用操作的间隙,根据实验技能训练要求向学生提出以下一些问题:在实验前,为什么要给植物遮光1—2天在做光合作用产生淀粉的实验时,为什么要把摘下的叶片放在酒精里隔水加热?以前曾学过用什么方法鉴定种子内贮藏有淀粉?这类提问不仅可以使学生明确每项操作的目的,而且可以活跃学习气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

篇7:倪萍画展引发质疑

《半岛晨报》消息, 倪萍携自己的百余幅画于3月2日在北京荣宝斋大厦举办为期一周的个人画展, 不仅有大批倪萍的粉丝到场表示支持, 还吸引了杨澜、敬一丹、朱军、赵忠祥等多位著名主持人前往捧场。但对倪萍开画展, 有网友表示了质疑。“才学了一年就办画展, 是不是有点对观众太不负责了?”只是, 这样的质疑只占很小的一部分, 大多数网友都表示认同, “画画是她自己的个人兴趣, 我们无须多问。现实中, 借着明星的名头办书画展、摄影展, 甚至是开餐厅的人太多了, 这没什么大不了。”但据倪萍透露, 接触画画并不仅是这两年才有的事, 早在20年前就曾在著名书画家范曾的家中画过画, 范曾在看了倪萍随便画的小菊花之后, 就夸赞她画得很生动, 并预言倪萍以后可以靠画画混饭吃。再度拿起画笔没多久的倪萍, 在去年3月一场慈善晚会上拍卖自己的画作《韵》, 竟拍到了118万元的天价, 她自己都大呼吃惊。倪萍还说:“现在我在家画画, 也是画了撕, 撕了画, 属于着迷阶段, 离疯子只差一步。”

篇8:小学生作文网引发真实性质疑

参加2013年重庆市高考作文评卷,无数的学生将事先准备好的这些人物的材料直接照搬上考场(才不管它跟本次作文主题有没有关联呢?),然后在结尾来个霸道无理的“强点题”,这便完成了800字的作文。这样的“套作”之作,少有学生自己的情感、思考的元素,更可悲的是在千篇一律的大形势下,他们也并没有尝到甜头,拿到好的分数。

一、面对如此强大的“套作”潮流,不得不思考,到底得有多么强大的力量,才能使得成千上万的高考考生这么义无反顾地陷入“感动中国人物”门里

观念引领行为。 学生的如此行为直接反映先生们的观念,可能真还有很多老师以为,只要采用当年感动中国人物的材料,就会在阅卷老师那里博取好印象。殊不知,高考阅卷场对于作文材料的最根本的第一要求是:恰当准确。感动中国的材料不是不可用,前提是要与题目吻合,否则再新鲜的材料也是牛头对马嘴。更何况千篇一律地地被引用,阅卷老师看过数十遍、数百遍,早有些败胃了,何来的好感?

惰性害死猫。因为学生“有备而来”,拿到作文题目之后,自然要去捡现成,便不肯给自己重新思考,重新选择的机会了。试想,学生在准确理解作文题旨的基础上,冷静地思考,哪怕是痛苦的几分钟,未尝不能找到更恰当更好的材料。

缺乏分解提取材料细节的能力。正如前文所说,感动中国人物里肯定是有很适合于本次高考作文的材料,但是很多考生只是把自己熟悉的内容——事先准备好的材料——照搬上试卷,而不能分解过滤材料,不会从中提取与主题相契合的细节,从而最终沦为照搬和套作。

二 如何才能让我们的学生在使用材料时,能够远离套作,实现自由自主的创作

大力宣传高考作文阅卷标准,改变传统观念。高考作文阅卷场主张先定类,再给分。

阅卷场将考生作文分为五类。“一类(56——60):扣题,脉络清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亮点;二类(49——55):扣题,脉络清楚,有一个亮点;三类(43——48):扣题,脉络清楚,但泛泛而谈,找不出亮点;四类(36——42)扣题、脉络清楚出了问题;五类(36分以下):跑题,偏题。”

仔细阅读此标准,你会发觉标准制定者旨在倡导学生真实自由创作,期待学生个性之作。凡是满足了脉络清楚和扣题准确这两个要求之后,只要有一两个属于自己的亮点便可以得高分。如果所有的老师和学生都熟知此标准,相信他们就不会再盲从迷信于李白杜甫,以及“感动中国”,而给自己自由创作的机会了。

让学生真正有备而来。 不要让学生们在最后三个月才开始准备作文素材,而是让他们有三年的时间来储备。从高一开始,便让学生准备素材本,精心记录自己生活中、阅读中真正有感动有感触的素材。充分利用早读、语文课,让学生多读书,多背诵古文诗词。相信三年积累下来,在高考考场上学生便可游刃有余地选择素材,去选择自己喜欢的而真正有所悟的东西去写。

训练学生分解、提取材料细节的能力。只有训练学生具备此能力,他们才不会照搬材料。如何训练,才能使得学生合理利用材料,而不是照搬和套作呢?利用好每次的课文阅读,要求学生自己做好课文的分段分层工作。分出层次,概括出每层的大意。这些工作都交给学生来做,这就是在让他们做分解和概括的工作。在此基础上,老师也可以给出话题,就以课文为素材,训练他们提炼其中的细节,去服务于话题。如此,学生或许就能对材料进行创作,而不是套作了。

三 远离套作之后,如何才能使得考生真实自由之作受到高考阅卷老师的青睐呢

(1)学生应让自己的作文真正“生动”起来。学生要能熟练掌握“立象”这种思维方式,让自己的语言形象、生动。例如你想要表达“个体不代表全体”这个意思时,你可以使用“立象”思维:一棵树不能代表森林。例如你在表达“人需要依靠”时,你可以使用“立象思维”:没有庙宇,心就会流浪;没有给心擎一把伞,灵魂就会被打湿。所谓的“立象”思维,就是借助形象、借助意象来表达抽象的概念。张晓风的《遇》这篇文章,便是对“立象”思维的一个很好诠释。且看她的开头部分:

“生命是一场大的遇合。

一个民歌手,在洲渚的丰草间遇见关关和鸣的睢鸠,——于是有了诗。

黄帝遇见磁石,蒙恬初识羊毛,立刻有了对物的惊叹和对物的深情。

牛郎遇见织女,留下的是一场恻恻然的爱情,以及年年夏夜,在星空里再版又再版的永不褪色的神话。

夫子遇见泰山,李白遇见黄河,陈子昂遇见幽州台,米开朗基罗在浑炖未凿的大理石中预先遇见了少年大卫,生命的情境从此就不一样了。

就不一样了,我渴望生命里的种种遇合,某本书里有一句话,等我去读、去拍案。田间的野花,等我去了解、去惊识。山风与发,冷泉与舌,流云与眼,松涛与耳,他们等着,在神秘的时间的两端等着,等着相遇的一刹——一旦相遇,就不一样了,永远不一样了。

我因而渴望遇合,不管是怎样的情节,我一直在等待着种种发生。

人生的栈道上,我是个赶路人,却总是忍不住贪看山色。生命里既有这么多值得伫足的事,相形之下,会不会误了宿头,也就不是那样重要的事了。 ”

所以,“立象”是语文最基本的模式,也是使作文生动形象的最有效的方式。

(2)考生应让自己的作文“深刻”起来。学生应掌握以小见大、由表及里、比较、探究因果等思维模式,并能在自己的作文中灵活应用。例如《郭沫若的成绩单》就很好地使用了以小见大、比较这两种思维方式。

“四川乐山郭沫若故居保存着两张郭沫若的成绩报告单。一张系嘉定府官立中学堂于宣统元年五月二十八日所发,郭沫若时年16岁,读完了中学二年级。成绩单上的成绩是:修身35,算术100,经学96,几何85,国文55,植物78,英语98,生理98,历史87,图画35,地理92,体操85。

另一张成绩单为四川官立高等中学堂所发。郭沫若当时18岁,读完了该校三年级第一学期的课程。成绩是:试验80,品行73,作文90,习字69,国文88,英语98,地理75,代数92,几何97,植物80,图画67,体操60。

从两张成绩单上的成绩看,郭沫若当时显然算不上优等生。第一张成绩单平均成绩79分,包括国文、图画在内的3门功课不及格,最差的仅35分。第二张成绩单上。图画、习字的成绩也很一般,倒是理科成绩如幾何、代数、生理等反而高。

不过,郭沫若后来终究没有成为数学家或医学教授,却成了诗人、书法家。令那些信奉“从小看到老”者大跌眼镜。

本文先将郭沫若的理科文科成绩相比较,得出郭沫若理科成绩不错的结论。接下来又将郭沫若的处境与当代学子的处境做比较,以小见大,引发对当代教育的思考。

篇9:培养质疑能力 引发自主探究

“学贵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一旦有了疑问,就会去主动思考问题。学生只有主动去探究,才会有所发现,有所创造。下面就本人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引发自主探究,谈几点体会。

一、如何激发学生质疑?

1、开端——在新课的引入处激发。

在新课的引入处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新的需要与原有的数学水平之间的认知冲突,这种冲突能诱发学生数学思维的积极性。

比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直接揭示课题,问学生:“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激起学生对问题的探索欲望,学生问:“什么是分数?分数有什么作用?分数是怎么来的?分数与整数有什么不一样?……”学生脑子中有了这些问题,在下面的学习中就会不断思考这些问题,并进而不断尝试解决这些问题。这样,学生在认识分数与己有知识基础之间产生了认知上的冲突,学生急于想知道分数的有关知识,并进而激发思维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引发学生主动探索、研究知识。

2、发展——在新知教学的关键处激发

在教学过程中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能引导学生的反思与质疑,在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达到对新知的再认识、再建构。

比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一课,当学生归纳出:“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问学生:“你对这句话还有什么想问的?”学生提出了:什么是“单位‘1”,“若干份”是什么意思?“这样”指的是指前面的“若干份”还是指后面的“一份或几份的数”?教师随即把问题还给学生,让其他学生思考回答,以达到加深理解知识,引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学生在质疑的过程中,引起了对分数产生的再认识,促使对知识的反思与整理,当教师把问题还给学生之后,学生在主动探索、主动解决问题过程中达到对知识的再建构。

3、高潮——在练习难点处激发

知识难点的解决是整堂课教学的关键,在难点处质凝问难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知识,更便于把握知识脉络与层次。如在教学《分数初步认知》之后,设计了一个判断题:

图中表示方法对吗?

学生一致认为是错的,教师进一步提问:“针对此题你有什么想问的?”生1:假如用1/2表示是对的,阴影部分怎样表示?这个问题其他的学生很快作了正确解答。生2:阴影部分大约占整个三角形的几分之几?此问学生之间产生了不同意见,一种认为是1/3,另一种认为是1/4。教师适时引导:能用什么方法把对方说服呢?这样一来,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知识,促使学生努力去应用所学的知识说服对方,在说服对方的同时,学生的心理得到了成功的满足感,更加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与动力。

4、深化——在课堂总结处激发。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弗莱维尔认为:“元认知就是个体对思维活动的自我体验、自我观察、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其实质就是个体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自我控制。”而学生的自我评价则是“元认知”理论的集中体现,因而在课堂总结时,不仅要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结果作出判断,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反思自己的整个学习过程。在每节课结束时都追问学生:“回忆本节课所学知识,你还有什么疑问?”这样使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在学生的脑中实现了再创造,同时在再创造的过程中产生了新的问题,并进而引发学生需要深入的探索才能解决新问题。这样才能提高“元认知”水平。

二、如何应对学生质疑?

1、师爱——激发学生质疑的先决条件。

赞可夫说:“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儿童。”一名教师只有关心、爱护自己的学生,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与尊重,才能使学生对你所教科目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会对老师所提的每一个问题都积极思考与探索。学生的每一次质疑都是一个进步,当然这个进步有大有小,即使有时看起来让人哭笑不得的质疑,教师也要以关爱学生的眼光与语言去肯定、鼓励他的质疑价值。他们才能以更大的热情、更专注的心去主动探索、去主动发现。

2、师导——激发学生质疑问难的保障。

面对学生的质疑,教师的引导相当重要。只要我们教师在理念上认识学生,在教学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全过程,把学生推向前台,教师退居幕后,充当教学中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留给学生充裕的学习时间与广阔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自主参与观察、操作、思考、发现、合作、交流,实现数学再创造。

三、如何解决学生质疑?

1、基础——解决质疑的前提。

问题解决必须信赖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己有的知识经验。如在教学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时,当学生提出质疑:“最大公因数是把除数相乘,最小公倍数是不是把除数和商都相乘呢?”教师马上引导学生:“你能根据已学知识与方法去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经过小组讨论、合作交流,形成共识:“可以用说明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来说求最小公倍数。如找12和18的最小公倍数,先用逐个寻找的方法找出12和18的最小公倍数是36,再把12、18、36都进行分解质因数,再比较所有的质因数,最小公倍数的质因数就是把12、18公有的质因数2、3与独有的质因数2、3都连乘起来。”在这个问题解决过程中,学生充分利用了已有的知识基础,根据数学知识逻辑性强的特点,达到了用旧知去解决新知的学习目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活动——解决质疑的途径。

皮亚杰认为:儿童学习的最根本途径应该是活动。“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如:教学《长方体的特征》时,学生以前已经直观认识了长方体,教师拿出长方体问学生:“看着这个长方体,你有什么想问的?”学生问:“长方体与长方形有什么不同?长方体有什么特征?”这时教师引导学生从长方体的面、棱、顶点三个方面进行探索,4人小组合作,把事前准备好的长方体采用量一量、数一数、比一比、算一算等方法开展活动。学生通过操作、比较、分析,得出了长方体的一般特征,还有一个小组经过合作后,把正方体的特征也归纳出来。

上一篇:红红火火过大年的诗句下一篇:秋季活动方案整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