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观

2024-04-18

开元观(精选16篇)

篇1:开元观

开元观,开元观韦应物,开元观的意思,开元观赏析 -诗词大全

开元观

作者:韦应物  朝代:唐 宿昔清都燕,分散各西东。车马行迹在,霜雪竹林空。

方轸故物念,谁复一樽同。聊披道书暇,还此听松风。

篇2:开元观

社日游开元观

作者:薛逢  朝代:唐  体裁:七律   松柏当轩蔓桂篱,古坛衰草暮风吹。荒凉院宇无人到,

寂寞烟霞只自知。浪渍法堂余像设,水存虚殿半科仪。

篇3:开元观

关键词:建筑与环境,概念性设计,生态型居住小区,居住新空间

1 引言

完成一套小区规划的工作程序, 明确小区定位性质与场地和整个环境密不可分。小区规划具有高成本、片面追求平面形式化的倾向, 使设计和规划多少偏离了服务对象真正需求的轨道。通过介绍塔底组团与开元小区的规划实例来体现该规划立足于对居住者的深切关心。规划理念来自于有效解决区内停车、服务设施的使用频率、易达性、汽车时代的内部交通布局、空间多层次、城市景观与形态等各种要素及其关系[1]。

2 项目概述

2.1 背景

霍州矿区按行政区划隶属山西省霍州市, 至今已有60年的规模开采历史。为此, 应对威胁到居民安全的建筑物进行治理, 以避免发生影响居民生命安全的恶性事故。在此背景下, 本方案结合塔底居住组团和开元居住小区的现状条件, 本着“以人为本, 追求完美;以自然为本, 体现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自然观”的建设精神, 考虑现代人对生活居住的品质追求, 对该规划项目进行概念性设计。

2.2 区域位置

塔底居住组团位于山西省霍州市辛置镇东北, 辛置煤矿居住区东南侧。东南两面紧邻新建公路, 西靠山, 北面为农田, 交通便利。周边有辛置矿医院和中小学等公共服务设施, 市政基础设施比较完善。

开元居住小区位于山西省霍州市规划新区, 东面为规划的开元广场, 西面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 南面为规划的城市道路, 北面为北二环路和市委党校。永康路从小区中间穿过, 分东西两块, 交通便利。

2.3 用地状况

塔底居住组团占地2.6hm2, 用地为坡地。用地西部为绿化较好的山系, 在此次规划中结合周边环境进行整体考虑。

开元居住小区占地14.4hm2, 供水、供暖、雨水、污水、供电等市政基础设施管路均可接入城市管网, 其周围基础服务设施齐备。

3 总平面规划

3.1 规划设计的概念

规划概念落实到景观与绿化设计中, 久远的霍州城市历史加上多元文化的积淀, 使其既不失传统文化的庄重, 又具有时尚的现代气质。

生态优先———在景观各要素之中, 生态优先, 绿色植物景观为主, 人工雕凿尽量少用, 这是形成本区特色的基础。

以人为本原则———明确居住区与公园风景区不同, 首先要适合日常的衣食住行。将提高居住质量、优化居住环境、改善地区面貌为基本出发点, 力求设计出一个环境优美分区合理的现代新型居住小区。

概念性设计理念———应把感性的关怀融入理性的设计中, 设计出完美的规划布局和结构形态。充分结合规划平面布局、环境品质的营造、建筑单体构思3个元素, 不但让每个建筑都获得最优的通风及采光、最佳朝向及宽阔的视野, 更能将优美的小区绿色景观渗透到每个单体建筑中, 使建筑单体更富有意味[2]。

规划设计引入城市空间设计概念, 注重空间与形体的疏密, 高低舒展及紧凑的效果。努力提高本区实施规划的可操作性与可行性。

充分考虑居住小区区内的静态与动态交通, 创造合理、方便的交通条件, 满足居民的现代生活需求。

以整体设计为主, 规划结合使用者居住、工作行为为核心设计小区内部和外部的空间环境, 因地制宜、合理开发。

3.2 规划设计与立意

随着现代城市的快速发展, 造成了对居住环境的破坏, 而生态、绿色则成为了现代人所梦寐以求的选择。于是, 在规划过程中, 将“生态小区, 绿色建筑”作为设计的立意与概念, 单体和公共体完美结合。自古以来, 人们对自然有其独有的亲近感, 山水环抱, 山青树绿, 如诗如画的环境更加令人陶醉, 天人合一的美景也是设计师努力创造的。本小区场地周边拥有自然山体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 笔者把自然概念应用到设计方案中去, 通过山体的吸引力, 增强小区的魅力, 努力创造出一个宜人可居、基础服务设施完备, 丰富文化底蕴的生态型绿色小区。

3.3 规划设计的总体规划理念

3.3.1 塔底组团 (见图1)

在规划中采用人车分流出入口, 创造更大的没有交通干扰的中心公共空间, 将托儿所和商业建筑结合中心公共空间布置。通过建筑的围合作用, 形成院落式布局, 使各组团中心绿地面积最大。各组团中心庭院及中心公共绿地通过景观轴 (纵向主路) 和交通轴 (横向道路) 串联起来, 使沿山体布置的东西向住宅与南北向住宅浑然一体, 构图完整, 具有可识别性和观赏性。东西向住宅由于具有较好的山体对景, 可以补偿其朝向上的损失, 并借山体的遮挡, 解决西晒问题。

3.3.2 开元小区 (见图2)

1) 构思:“一轴、双心、四院落”模式

“一轴”:在小区的中部一条东西向的小区路形成的绿色中央景观视廊, 作为小区的空间联系纽带贯穿其中, 中央景观轴开合收放, 体现出时尚生活在景观设计的凝聚, 该轴线通过步行路、商业、绿化, 以期待能创造出有趣味的、可停留的空间。

“双心”:由小区主要交通道路围合成两个小区中心, 通过景观主轴线空间相系, 营造出浓浓的生活氛围, 社交空间、公共社交融入生活当中, 通过规划创造出城市化的生活气息, 让小区环境更加亲切宜人, 充满人性的关怀。

“四院落”:意为小区规划布置4个组团而围合成4个院落, 每个院落都能邻近小区的中心, 中心渗透到院落中心的组团绿地, 并联系沿街城市绿化带, 确保每一住户都有良好的景观品质。

1个中央绿色景观轴, 2个小区中心贯穿4个组团院落的规划理念, 使小区空间连续、通透, 动静相宜, 绿色生态融入到每一个组团、每个部分。

2) 突出邻里空间, 强化居住组团

小区共分成4个居住组团布置, 通过充分分析地形, 土方工程量, 设计结合生态社区模式, 每个组团都规划有自己的中心绿地、休闲草坪, 富有图案美的视觉空间, 愉悦的共享空间, 运用城市设计概念, 突出邻里空间, 创造居民归属感。家与居住环境融为一体, 家的内涵渗透到环境中, 每个居住者在生活中都拥有幸福愉悦之感, 环境的优越给每个居住者带来生活的感动。

3) 小区中心和睦融洽, 生活氛围浓郁

沿小区主入口两侧和中央景观轴布置商业和服务性建筑, 这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设施结合景观轴设计可以提高其使用效率。小区中心结合景观设置各式花池坐椅, 小品、铺地、植物、景观构筑物等多种元素综合运用, 有效地实现了人们亲近自然之感;周边布置体育健康设施、文化广场活动地等, 增加中心区的凝聚力, 营造和睦融洽的社区环境。幼儿园与托儿所合建, 结合中心广场布置, 小学校布置在永康路东侧, 并借助其丰富的外型美化靠永康路一侧小区的景观。

4 绿地系统规划

4.1 塔底组团

充分利用背景山体, 组织空间的布局形式, 分为中心绿地和院落绿地两极进行布置。规划过程中, 强调人工艺术环境与自然环境结合, 地域文化与人文融合, 塑造健康的文化氛围, 以优良的环境生态品质提升业主对组团的向往及归属感。

以“一中心、多院落”的绿地结构规划。

“一中心”是中心广场, 以观赏性景观为主, 突出自然、生态的价值诉求, 以喷泉、雕塑、特色铺地形成中心广场的景观轴线, 增加广场的进深感。绿地和铺装图案采用了方格的形式, 树池与铺地相平, 使人们漫步其间、能真正地最大限度地接触草地, 接触绿色, 感受自然。

“多院落”是住宅之间围合的庭院绿化。每个庭院都做了细致的规划, 设置了舒适的游憩散步道, 小巧精致的各类休息场地, 优美的观景植物及小品, 为住户提供良好的生活空间。

4.2 开元小区

方案在景观的组织上可以分为“点”、“线”、“面”3个部分。

“点”是小区西侧的活动中心, 是整个小区的一个重要节点, 它依中心广场而建, 形成东西向绿色廊道的重要对景。并以此为背景, 形成公共开放空间的序曲并不断向其余4个组团延伸, 形成每个组团的节点。

“线”是指从永康路两侧进入小区而形成的一条绿色廊道与规划的小区道路两侧绿化带。主副绿色景观轴线相互渗透融汇, 进而形成流畅又富有变化的空间轮廓线。

“面”由绿色廊道生长出的4个组团的集中开敞绿地, 丰富绿化与小品景观, 使住户在行进中有连续的对景。

5 道路交通规划

5.1 塔底组团

组团内道路分为两级, 分别为组团级道路和宅前路。组团级道路宽度为8m, 路面宽度为5m。宅前路为3m。建筑后退道路边缘3m以上, 道路线型流畅, 与城市道路有两个接口, 既该组团的两个车行入口。使得出入该小区很便捷, 道路局部放大和中心广场下设置停车场。步行出入口结合中心绿地设计, 可以步行到达任何组团和重要节点。

5.2 开元小区

5.2.1 车行道路系统

小区内道路分为三级, 分别为小区主干道、组团级道路和宅前路。主干道宽度为10m, 组团级道路为8m, 宅前路为3m。整体车行交通系统与城市道路连接方便快捷, 线形流畅, 能够满足区内不同时间的交通量需要。

5.2.2 步行道路系统

结合小区内现有的步行交通系统和地形共同打造出完整的步行走廊。结合城市道路形成步行区域, 小区的出入口与底层公共建筑一同考虑, 贯穿小区内部的各个组团内, 串接起各个组团。在设计中注重人的本体地位和人性尺度的设计, 关注残疾人和老人的出行, 加入一定的无障碍设计。

5.2.3 静态交通系统

区内交通除了完整的人行和车行系统之外, 还应该包括与之相配合的静态交通体系。在本方案中, 分别在地面与中心广场地下设置了停车位, 能够满足小区内部的停车需求, 为居住和商业提供相应数量的车位。

5.2.4 小区出入口的设置

为了与外界能够保持方便的联系, 小区内共设置了4个车行出入口和若干个步行出入口与外界联系, 这样也方便了外界与小区内部的沟通, 提高中心开放空间的可达性。

6 竖向设计

车行道与相邻地块保持较小高差;步行空间以平坦铺砌为原则。

绿化环境以自然为依托, 采用自然坡度形成充满变化的绿色空间。生活区尊重原有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的走向, 竖向设计充分结合地形条件。

6.1 塔底组团

该场地地势为坡地, 西北高, 东南低, 局部有一些沟坎, 相对高差8m, 平均坡度为2.4%。场地竖向布置采用平坡式布置。

6.2 开元小区

该场地地势为东北高, 西南低, 局部有一些沟坎、土包, 相对高差14.7m, 平均坡度为1.5%。场地竖向布置采用平坡式布置。

7 结语

迄今为止, 小区概念性规划还属于研究分析的范畴, 这一过程是辛苦的, 还会有些枯燥, 但却是得到设计依据的惟一途径。所以, 概念规划将成为小区性质、用途、建筑与环境统一的整合过程, 在小区规划设计中更应该注重新理念的引入, 整体环境规划通过景观设施, 将内部和外部空间以自然的形态隔断, 让小区的居住环境既能融入城市环境又能保留其独立的特性, 营造出一个优雅和充满生机活力、健康、开放、包容的, 可以充分享受到小区独特舒适感的居住新空间。

参考文献

[1]赵晓光.民用建筑场地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篇4:也说“开元”钱

“开元通宝”自公元六二一年开始铸行,其形制成为此后一千多年间中国“通宝”钱的基础。“开元”钱本身也不只一个版式,不只一个朝代开铸。唐德宗建中年间(公元七八三年)判度支赵赞奏准采连州白铜铸“开元通宝”大钱,以一当十(《唐会要》1628页),称为“白铜开元”。唐武宗会昌年间(公元八四五年)又毁全国佛像铸钱,钱背有“京”、“桂”、“越”、“宣”等地名字,共二十二种,称为“会昌开元”(《新唐书》1390页)。至五代十国,闽的王审知铸“开元通宝”钱,币材分铜、铁、铅三种,钱背有“闽”字(《资治通鉴》8808页)。而南唐嗣主李铸的“开元”钱,则有篆文隶文两种,与唐“开元”钱相区别(千家驹、郭彦岗:《中国货币发展简史和表解》75页)。此外,据说太平天国也曾铸“开元通宝”,钱背有一“武”字(见中国人民银行印制局编:《中国古钱简介》油印本55页)。所以应当说,“开元”钱是中国古代钱币名,种类很多,最早铸行于唐高祖武德四年。

至于“开元”钱的正式名称,历来有争议,一说应对读为“开元通宝”,一说应环读为“开通元宝”,史学界至今未有定论。

篇5:开元观

长安春夜宿开元观,长安春夜宿开元观杨凭,长安春夜宿开元观的意思,长安春夜宿开元观赏析 -诗词大全

长安春夜宿开元观

作者:杨凭  朝代:唐  体裁:五律   霓裳下晚烟,留客杏花前。遍问人寰事,新从洞府天。

长松皆扫月,老鹤不知年。为说蓬瀛路,云涛几处连。

篇6:开元观

开元观陪杜大夫中元日观乐

作者:戎昱朝代:唐体裁:七律 今朝欢称玉京天,况值关东俗理年。舞态疑回紫阳女,

歌声似遏彩云仙。盘空双鹤惊几剑,洒砌三花度管弦。

篇7:开元观闲诗词原文

开元观闲 元稹 唐

静习狂心尽,幽居道气添。神编启黄简,秘箓捧朱签。

烂熳烟霞驻,优游岁序淹。登坛拥旄节,趋殿礼胡髯。

醮起彤庭烛,香开白玉奁。结盟金剑重,斩魅宝刀铦。

禹步星纲动,焚符灶鬼詹。冥搜呼直使,章奏役飞廉。

仙籍聊凭检,浮名复为占。赤诚祈皓鹤,绿发代青缣。

虚室常怀素,玄关屡引枮。貂蝉徒自宠,鸥鹭不相嫌。

始悟身为患,唯欣禄未恬。龟龙恋淮海,鸡犬傍闾阎。

松笠新偏翠,山峰远更尖。箫声吟茂竹,虹影逗虚檐。

初日先通牖,轻飔每透帘。露盘朝滴滴,钩月夜纤纤。

已得餐霞味,应嗤食蓼甜。工琴闲度昼,耽酒醉销炎。

几案随宜设,诗书逐便拈。灌园多抱瓮,刈藿乍腰镰。

野鸟终难絷,鹪鹩本易厌。风高云远逝,波骇鲤深潜。

邸第过从隔,蓬壶梦寐瞻。所希颜颇练,谁恨突无黔。

思拙惭圭璧,词烦杂米盐。谕锥言太小,求药意何谦。

篇8:开元观

曾经辉煌的楚国都城与建筑, 使这片历来为群雄逐鹿之地遗存遍布, 如古城内外著名的道教宫观建筑遗构玄妙观、太晖观与开元观, 并称为荆州三观, 于2006年被国务院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宫观建筑来看, 它是从古代中国传统的宫殿、神庙、祭坛建筑发展而来的, 是道教徒祭神礼拜的场所, 也是他们隐居、修炼之处所, 多位于名山大川附近以及城市之中。2014年7月,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设计学系本科生来到古城荆州进行传统建筑装饰测绘实习, 我们与同行负责实测辅导的研究生一道对荆州三观进行了调查, 并认为就其建筑群的布局与装饰艺术而言, 荆州开元观建筑群可谓独具特色 (图1) 。

1荆州开元观建筑群的嬗变演进

开元观位于荆州西门内北侧, 是古城内外现今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处道教宫观古建筑群。由于宫观始建于唐开元年间 (713~741) , 故名开元观。据《江陵县志·古迹》记载:开元观“在县治西, 唐开元年间建。”又载:“开元二十九年, 唐玄宗夜梦巨人, 云:‘吾欲出建道场。’后荆州奏, 地涌铁天尊像, 诏立开元观。”后经宋、元、明、清各代间有修葺[1]。整个开元观现存建筑组群占地约5000m2, 坐北朝南。开元观建筑群现存有山门、雷祖殿、三清殿、天门、祖师殿、耳房等遗构, 其建筑多为明清所建, 是建于喧嚣古城之中具有荆楚地域特色的宫观建筑群。

2荆州开元观建筑群的空间布局

拟从荆州古城内开元观建筑群来看, 其空间布局沿中轴线呈梯次排列, 分为山门、雷祖殿、三清殿、天门、祖师殿四个部分 (图2) 。

其中:开元观山门为木结构门楼式建筑, 面阔三间10.50m, 进深一间2.45m, 上檐为庑殿式顶, 下檐为悬山顶。山门造形纤巧秀丽, 从正面看似一座三间四柱三楼的牌楼建筑。

雷神殿位于一进, 建于清代, 面阔三间, 进深三间, 七架梁前后搭牵用四柱。屋顶为清式硬山顶, 明间、次间分别设格扇门窗。

三清殿建于高约1m的台基上, 明显高于雷神殿, 建筑面阔五间, 进深三间, 单檐歇山顶, 明间、次间设格扇门, 梢间置格扇窗。其中明间最宽, 次间次之, 梢间最窄。三清殿前置关公横刀立马雕像, 现代所作, 展现出江陵今人浓厚的蜀汉情结。

祖师殿为开元观最主要的建筑之一, 也是整个道教宫观古建筑群空间序列的高潮。祖师殿与天门、两耳房建于凸字形高台之上。其台基高4m, 20级的石阶梯设于台基南边中部。台基上天门居前, 为砖石结构, 单门道, 庑殿式屋顶, 脊施蟠龙, 形象生动。祖师殿为重檐歇山顶, 面阔进深均为三间, 平面呈正方形。四周有围廊, 飞檐皆雕以龙头。该殿体量不大, 作为整个宫观的主要建筑之一。从题记和彩画中得知祖师殿为1598年的明代所建, 距今已400余年, 其上檐歇山收山的做法, 与宋代李诫《营造法式》和清式做法都有不同, 只能算是一种地方特点的作法。

在开元观内庭院有古井两口, 其中一口百年古井位于三清殿东侧。另在祖师殿台基前立有铁鼎炉一座, 其殿高台后的小树林中立有灵塔, 塔身龛门上刻有铭文, 细观, 乃“无闻禅师·公大和尚之塔”, 立于元至正八年 (公元1348年) 正月。从石材色差及风化程度看, 除塔身及下部塔基外, 其余大部构件似为近年修补。而在开元观西侧由今人所建廊亭中陈列的物品, 有相传为关公的“饮马槽”、张飞的“行军锅”等物, 庭院内所置各式石雕装饰构件, 钟鼎、古木花草等物, 使整个宫观古建筑群及其环境显得充满生机, 并为其建筑群的空间布局增添了灵性 (图3) 。

3荆州开元观的建筑装饰艺术特色

荆州开元观作为道教宫观建筑, 从空间布局看, 突出中轴线对称。从建筑结构看, 为宫殿式结构, 讲究天圆地方, 阴阳五行。而从整个宫观建筑群组的装饰来看, 其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宫观的建筑色彩

整个开元观建筑群的环境色彩, 从山门、雷祖殿、三清殿到高台上的祖师殿等均为红墙绿瓦, 其中山门木构为黑色, 祖师殿天门的墙体为白色, 台基由青灰色砖砌筑。这组建于喧嚣古城之中的宫观建筑群, 掩映在郁郁葱葱的古木丛中, 给人们感知到的仍为一种清灵安静, 远离俗世的环境氛围与视觉意象。

3.2宫观的建筑彩画

荆州开元观建筑群中的雷祖殿与祖师殿等殿内空间均有多彩的建筑彩画, 诸如清代嘉庆二十四年 (1819年) 重建的雷祖殿内, 其建筑明间脊桁上施有清式“旋子彩画”, 枋上的两侧面分别为“二龙戏珠”与“棋、琴、书、画”彩画。在枋子底部还有题记, 记录着建筑的修建年代与和修建者姓名。而明代所建的祖师殿距今已400余年, 其殿内雕梁画栋, 古朴典雅。正中央天花板上绘有五色龙凤图案, 由15条金龙和20只凤凰组成, 形态生动逼真。上檐施五栖重翘斗拱, 有部分斗拱施假昂。下檐施四栖单翘斗拱。殿内置井口天花, 绘有五色龙凤图案, 绚丽夺目。祖师殿中的建筑彩画能够从明代历经数百年保存至今, 无不显得弥足珍贵。

3.3宫观的石作雕饰

荆州开元观建筑群中的石作雕饰十分丰富, 包括有石作柱础、栏板与望柱、蹲狮、石象及器物等。石作是传统建筑的基础, 具有承托建筑物并起防潮防腐的功用。开元观建筑的石作最具特点的现仅存柱础和栏板与望柱 (图4) 。

就开元观石作柱础而言, 现存建筑群中的山门内有8个柱础, 其前檐明间2个为莲花柱础。雷祖殿内有18个柱础, 6个莲花柱础置于明间前檐两柱和四根金柱下, 2个素为覆盆柱础置于东山面檐柱下。三清殿内共有24个柱础, 均为莲花形式。石作柱础覆盆上均雕刻莲花图案, 且与福建莆田玄妙观三清殿柱础基本一样。因此, 开元观内现存的这些莲花柱础可以判断为至少是元代以前遗留构件, 或是唐宋时期的遗留构件。如今这些石作柱础已风化严重, 不少出现破损需要更换, 以维护建筑支撑本柱的稳定。

就开元观石作栏板与望柱而言, 位于高台基础上的祖师殿最有特点。祖师殿高台上东、南、西三面现有残缺正身栏板6块, 高台南面石阶梯两侧现有残存垂带栏板10块, 共计16块。其中6块正身栏板, 长103~113cm之间, 高47cm, 圆弧背顶, 厚18cm。每块栏板的正面图案各不相同, 反面则是间隔一块同一图案, 共有鲤鱼跳龙门、浮雕“仙鹤”、麒麟与八仙等图案。垂带栏板置于石阶梯的两侧, 共10块, 其图案有仙鹤6块, 凤2块, 鹿2块, 且呈对称布置形式, 阶梯两旁各置5块。

而望柱作为固定栏板的方形石柱, 共有18根, 通高100cm, 四角抹成斜边, 肩部卷杀呈浑圆状, 望柱头似仙桃状。柱的侧面有管栏板的凹榫, 底部有固定柱本身的管脚榫。总的来看, 开元观内的石作浮雕栏板, 其雕刻技术精湛, 线条流畅, 是一批难得的艺术佳作[2]。

就开元观石作狮、象及器物等而言, 现存建筑群中的山门外左右两侧立有石雕蹲狮一对, 该蹲狮原为南城关帝庙门前之物, 后移置于此, 其镌镂精工, 刀法圆浑, 造型生动, 态势威严。另在雷祖殿与三清殿前, 也各立有石雕座狮一对。在祖师殿与天门高台石阶梯左右两侧, 右侧则立有石雕蹲狮, 左侧则立有石雕座象。其石作造型古朴, 雕饰粗犷。观内庭院中还立有顶有座狮的石柱, 置放供物与花草的器物, 以及传为关公“饮马槽”的石作造型等, 都不失为古代石作雕饰艺术的珍品。

作为道教宫观建筑, 荆州开元观在其空间布局与装饰艺术方面独具特色, 其建筑不仅带给人们一种清灵安静, 远离俗世的环境氛围与视觉意象。其宫观建筑群色彩古朴, 彩画多样及石作雕饰丰富。人们步入其间, 不仅可抚今追昔, 仿佛让思绪穿过历史的隧道, 并且还可以使人们的身心同博大精深的道教文化和雄浑庄重的开元观建筑群融为一体, 从中感知出其道教宫观建筑及其装饰呈现出来多姿多彩的文化意蕴。

摘要:本文通过对荆州宫观建筑实地考测绘与田野调查, 着重对荆州开元观建筑群的嬗变演进、空间布局, 以及其建筑装饰艺术特色进行分析, 以展现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荆州三观”道教建筑的装饰艺术魅力与文化意蕴, 以对鄂中地区的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研究工作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开元观,空间布局,建筑装饰,艺术特色,荆州

参考文献

[1]江陵县史志办.江陵县志一文物志[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0.

篇9:潮州开元寺

始建时占地百亩,宋代以后多次修葺,其中以北宋宝元三年至庆历三年(1040~1043年)的修缮为最大一次。“文革”期间曾遭严重破坏,1982年后连续三期大规模全面修复,使开元寺重现昔日风采。现寺占地面积2万m?,整座寺院保留了唐代平面布局,又凝结了宋、元、明、清各个不同朝代的建筑艺术。1961年被定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国务院批准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开元寺整体布局为院落式,分中轴和东、西路共三路。中轴为照壁、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后花园,从天王殿至藏经楼,两侧有东、西长廊连接。东路有地藏阁、香积厨和伽蓝殿等,西路有观音阁、方丈室和祖堂等。全体形成宠大的古建筑组群。

山门即金刚殿,建于明代,面阔五间22.56m,进深三间7.5m,单檐硬山顶,殿内有“祝圣道场”横额。山门与天王殿院落两旁竖有两座石经幢。

二进天王殿为宋代遗构,旧称“仪门”,后接东西两庑廊,为进入寺庙主殿区之门户。天王殿面阔十一间47.97m,进深四间十五架共13.3m,明间较宽,其余各间渐次缩小,平面深阔比为1:3.6。立面处理中部高、两侧低,斗棋高度近乎柱高的一半,是早期建筑梁架构造的特点。平面前面东西两侧三间以墙体围合,中央一间设南向门户对外,左右对称位置有房,南向开窗,形成一厅两房的格局。中间五开间较高,与左右两端门房侧墙相夹成凹门斗,形成檐廊,心间最大,次间略小。天王殿外观为单檐歇山屋面,收山为整一开间,以板筑贝灰沙夯墙代替末间屋架,整体性能好,墙身下厚52cm、上薄36cm,收分明显。背面十一开间均通透开敞。殿身中段中轴对称设四对(共八榀)梁架。天王殿梁架组成有抬梁式与穿斗式混成特征,总体表现为抬梁式的厅堂构架,心间梁架为十四架椽屋前后四步梁用四柱典型的抬梁式做法。檐柱以木石相衔接,下端为八瓣圆肚型石柱,上端为圆木柱,前檐柱上端的木柱直接墩立在石柱之上,后檐柱的木石柱之间垫有木懫,柱础为石覆盆。后檐明、次间石金柱也安于覆盆柱础上。

天王殿后为一尺度较大的林荫广场,庭院宽阔,古木婆娑。东西两侧分置有小型石佛塔点缀,环境宜人。靠近天王殿的古树之下有四尊阿育王塔,塔为花岗石雕刻砌筑,总高4.2m,塔基为三层条石砌成的方形基座,须弥座束腰,其上四面各雕刻四尊佛像,塔身四面满布佛教故事浮雕,塔顶四角蕉叶形插角,塔刹为五叠相轮。靠近大雄宝殿月台前两侧还置有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经幢由石雕构件迭砌而成,虽石表严重剥蚀、图象斑驳,但仍能看出当年的雕刻手法。

大雄宝殿重檐歇山屋顶,为寺内最大的建筑,外观面阔五间,进深分作四间,坐于总高约一米的两层台基之上,下层台基中部向前伸出成殿前宽阔花岗石月台,月台正面及左右三方设台阶上落。台基石栏板共嵌有78块,每方高80cm,宽110cm,雕刻着释迦牟尼出家故事和奇花异草、珍禽瑞兽,包括仰莲、覆莲、圭脚、卷草、流云、如意等图形,线条圆润流畅,造型古朴凝练。石栏正中刻有“佛日增辉,法轮常转;皇风永扇,帝道遐昌”的大字。大雄宝殿平面为满堂柱带副阶周匝,总阔26m,总深21m。大殿屋顶坡度平缓,副阶屋面宏大,上用本地陶瓦。上下两层重檐屋面相距非常近,但整体感强。副阶部分,立柱全为石柱,梁架露明。殿身结构使用天花,室内的副阶梁架露明,设横梁三道。梁上以驼峰及纵横相交的十字斗棋承托天花枋。金柱为木石结合柱,大部分柱身为石柱,适合南方的潮湿天气,木柱部分只在高处,组合各向梁枋构件,柱头作斗形,同样设置叠斗叠累向上托天花枋及上层草架。

进入地藏阁和观音阁要通过东西两侧的庑廊,庑廊宽敞,可一直通到后面庑房。位于东西两侧的地藏阁和观音阁各自有庭园小院,与庑廊院墙相隔,圆洞门相接。院墙圆洞门为歇山屋顶,屋脊做有精美的嵌瓷。

地藏阁和观音阁在布局与外观上十分相近,都是面阔三间的重檐歇山小型殿阁,在开元寺总体格局中左右对称呼应。观音阁面阔12.50m,进深12.54m,平面的宽深比近似1∶1的正方形,总面阔较总进深略短。观音阁平面采用满堂柱式,外带一周副阶。平面西、北、南三面为夯土墙,仅东面开敞设门窗,内部共六根立柱,将殿身空间划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半部分供信众参拜;后半部分设置供桌、佛像。

大雄宝殿背后的藏经楼与其仅隔了一横向狭长的庭院。藏经楼高两层,首层置檐廊,两端与庑廊相连。庭院南北各植树木一排,行走院内麻石板路,确有凉爽之意。藏经楼中,珍藏着清代乾隆年间《龙藏》一部,系当年八十高龄的开元寺方丈静会法师历尽艰难险阻,跨越万水千山,晋京所请,共7240卷,分装在724函中。当年只印100部,迄今完整保存下来的已屈指可数。清代乾隆下诏撤毁部分经版和经书,致全书残缺不全,1987年国家文物局和国家出版署批准重印《龙藏》时,为补齐全书,文物出版社走访全国省区寻找底本,最后在潮州开元寺找到被乾隆毁版的四函经书,得以补版,足见其珍贵之极。寺中还有智诚法师抗日战争期间闭关三年刺舌血书写的《大方广佛华严经》一部,八十余万字,字字端楷,一丝不苟。时人赞日:“三年般若心参透,一部华严血写成。”

寺内墙壁各处,镶嵌着众多官府文告和历代开元寺重修碑记石刻。

在开元寺东侧有新建的大悲殿在2000年举行奠基仪式,2001年正式启建,2005年竣工。大悲殿重檐歇山,红墙碧瓦,殿身面宽5间,面阔30m,进深4间25m。匾额“大悲殿”,由香港国学大师饶宗颐教授所书。殿外周墙刻有10幅青石浮雕、通雕和圆雕,其内容是《观经》里234个佛经故事,殿周有18根蟠龙青石柱。殿内供奉的86尊汉白玉观世音菩萨大悲化身像,是国内第一座供奉化身像最多的殿阁。大悲殿造型秀美,风格古朴,雕刻精致,色彩绚丽,丰富了开元寺的景观。

篇10:开元观

作者:唐·王昌龄

山观空虚清静门,从官役吏扰尘喧。

暂因问俗到真境,便欲投诚依道源。

篇11:开元观

开元后乐

作者:薛逢朝代:唐体裁:七律 莫奏开元旧乐章,乐中歌曲断人肠。王玉笛三更咽,

虢国金车十里香。一自犬戎生蓟北,便从征战老汾阳。

篇12:开元观

开元乐/三台,开元乐/三台沈括,开元乐/三台的意思,开元乐/三台赏析 -诗词大全

开元乐/三台

作者:沈括朝代:宋体裁:词 按舞骊山影里,回銮渭水光中。玉笛一天明月,翠华满陌东风。

篇13:“开元通宝”不是年号钱

茅盾文学奖得主王旭烽的《爱情西湖》 (浙江摄影出版社2012年2月出版) , 是一部以“西湖十景”为题而构成的长篇小说。在《雷峰夕照》一章中, 记录了雷峰塔地宫发掘的全过程, 其中这样写道:“ (正方形石板) 上面堆满岁月的尘埃, 还撒落了几十枚古钱币。发掘现场总指挥、浙江省考古研究所所长曹锦炎告诉大家, 这是唐开元年间通用的开元通宝。” (第266页) 作者借考古研究所所长之口, 说唐开元通宝是开元年间通用的, 显然认为它是年号钱, 这与史实不符。

年号钱也称纪年钱, 表示新纪元的开始, 盛行并形成风气, 是在宋代以后。唐代以前的钱币, 多以形制或重量为名称。唐初沿用隋五铢钱, 唐高祖武德四年 (621年) 七月, “废五铢钱, 行开元通宝钱”。“开元通宝”, 简称开元钱或通宝钱, 四字出自欧阳询之手笔, 有人回环读作“开通元宝”。标准开元钱重二铢四累, 每十枚重一两。钱文中的“开元”并非年号, 是取“开国奠基”之意, “通宝”则是“流通宝货”之意, 它行用于整个唐代。武宗会昌五年 (845年) 曾铸新的开元通宝, 背面有“昌”字或“京”“洛”“益”“荆”“襄”“蓝”“越”等字, 俗称“会昌开元”。此后, 南唐和闽国也曾铸造“开元通宝”。“开元通宝”的问世, 宣告了中国铢两货币的终结, 走向通宝币制, 成为以后历朝的铸币标准。

开元是唐玄宗的年号, 比开元通宝行用之年晚了近百年。

篇14:勤政爱民 开元盛世

[关键词]勤政务本楼;开元盛世;兴庆宫

[中图分类号]K87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02-0056-03

兴庆宫是盛唐时期的皇宫大内,也是唐代长安城的三大宫殿区之一。其时唐王朝国势强盛,经济繁荣;交通四通八达,城市热闹繁华,对外贸易不断增长,大批的商贾、使者、留学生来往云集,长安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大都市。作为政治中心的皇家兴庆宫更以琼楼高耸、玉宇林立而著名,为大唐帝国的象征。兴庆宫位于长安城春明门偏北一坊的兴庆坊旧址,东与外郭城相接。 “开元初以为离宫”[1],玄宗“至开元十六年正月三日,始移仗与兴庆宫听政”[2]。兴庆宫内建有许多华丽的宫殿楼阁,并一再地扩大宫城的范围,经多次扩建修葺而成。因在大明宫南,又称为“南内”。宫城之内,以隔墙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为宫殿区,有兴庆殿、大同殿、南薰殿等建筑。南部以兴庆池为中心为风景园林区,周围有勤政务本楼、花萼相辉楼、沉香亭等建筑。兴庆宫并以夹城复道,北通大明宫,南达曲江芙蓉园。遗址在今兴庆宫公园处,距西安城东南约1公里。兴庆宫在长安城宫廷遗址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宫廷中枢的勤政务本楼具有极其鲜明的代表性。

一、勤政务本楼基本情况

(一)勤政务本楼的功能性质

唐玄宗李隆基是唐代的中兴君主,在开元时期文治武功卓著,是我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帝王之一。兴庆宫一度成为唐王朝的政治中心,宫中的勤政务本楼相当于兴庆宫的正殿,是玄宗主要的听政视事之处。此楼创建于开元八年(720),玄宗以勤勉政事取名为勤政务本楼,凡颁发诏令、举行宴会、会见外国使节等大典都在此楼进行。后来又取代了西内承天门和东内丹凤门的作用,欢送将帅出征及改元、大赦等重大活动都在此楼前举行,如742年正月唐玄宗改元天宝,宣布大赦天下,天宝十三载(754)三月北庭都护程千里献俘阿布思等。据《唐会要》记载:高等文官的诗赋考试也在勤政务本楼进行,“天宝十三载(754)十月一日,御勤政楼,试四科举人”。勤政楼又是玄宗和文人学士谈诗论赋之地。《开元天宝遗事》载,当年玄宗曾在勤政务本楼上架起高七尺、装饰华丽的山座,召文人学士来楼上讲论诗赋经义,谁讲得好,就可以升坐山座,以彰显他的才华。当年著名文人张九龄讲得最好,荣升山座,为众文人所羡慕。[3]王维《三月三日勤政楼应制》诗云:“綵仗连霄合,琼楼拂曙通。仍临九衢宴,更达四门聪。”

(二)开元之治与勤政务本楼

开元之治是唐玄宗执政时期所呈现的盛事,历史上将玄宗时期分为开元之治和天宝享乐时期。治国初期,玄宗以开元为年号,励精图治,虚怀纳谏,因此,政治清明,政局稳定。玄宗还从自身做起,提倡节俭,并制定了制度:“乘舆服御,金银器玩,令有司销毁,珠玉、锦绣,焚毁于殿前。”[4]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唐玄宗把国家治理得经济繁荣、国富民强、享誉世界,大唐达到了极盛阶段。人们把唐玄宗统治的这一时期称为“开元盛世”,是我国历史上最为璀璨夺目的时期。勤政务本楼是玄宗在兴庆宫发布政令之地,成为大唐帝国的权力中枢。

(三)勤政务本楼遗址情况

1949年后,陕西省文管会、西安市文管会、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先后对兴庆宫遗址进行了全面的勘探测q量。由于要在遗址上兴建公园,1958年1月开始,又做了进一步的清理,发掘了兴庆宫遗址内宫城西南隅的一部分,细致清理了宫城西南角的部分城垣,还发掘了勤政楼及其他房址、回廊等建筑遗址,出土了大量的文物。又在兴庆宫附近胜业坊一带进行了勘探,搞清楚了兴庆宫与各坊的关系。12月底工作结束,统计出了翔实的数据资料,并发表了《唐长安兴庆宫发掘记》报告。按发掘的顺序勤政务本楼被编为一号,是保存最为完好的遗址,其位置在宫城的南墙处,楼址呈长方形,现存柱础东西共6排,南北为4排,柱础的直径南、北两排都是0.9米,柱础面与当时的地面平,其面积为500余平方米。勤政楼建在南面城墙之上。南城墙有两重,由此墙向南20米,还有一道外重墙。楼基中间为一长方形夯土台,台宽8.1米,与两侧的宫城相接。中间的两排柱础筑在夯土台之内,楼基的周围均铺有散水。发掘报告称:“从有关文献及各图的记载来看,这一遗址,当是勤政务本楼的基址是无疑问的。”勤政务本楼遗址现在保护在西安兴庆宫公园内。

(四)勤政务本楼的复原

勤政务本楼复原的形制为大型楼殿,一层为通道和走廊,方形大门,遗址是典型的唐代楼式建筑特点:中间为夯土墙,周围是柱子。勤政楼以二层楼阁为主要活动区域,楼址地面的情况非常清楚,用下面柱网和上面柱网作以对应,便推测出二层的楼阁形制和勤政楼整体面貌:勤政楼总高为25米(85唐尺),屋顶为单檐四阿庑殿,施鸱尾,楼上为面阔五间,进深三间。从发掘平面图可以看到,第一间为3.6米,第二间为5.5米,第三间为5.4米,第一间小于二、三间近2米,所以推断楼上第一间为廊,第二、三间为室内,金厢斗底槽结构,中心减柱。施直檩窗,南、北各一直檩门,东、西的直檩门与楼两侧斜形木制楼梯相对应。在一层门道的北端两侧,各有一个木制楼梯,成东、西对称的形式,二楼楼梯设在室外廊下,廊庑为楼梯出口,又可以做观礼台。鸱尾形象参照大明宫出土鸱尾和大雁塔门额石刻佛殿图形中的鸱尾。

唐代是高台建筑向楼式建筑的过渡时期,从周至汉以土结构为核心的土木结构体系,自东汉以来有了以木结构为骨干的土木结构体系,隋唐时期这一体得利发展。从大明宫麟德殿等遗址的发掘来看,承重夯土墙依然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再从勤政楼的结构来看,实际也是土木结构承重夯土墙的体现。

二、勤政务本楼布局分析

对勤政务本楼的研究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开元八年初建时期,勤政楼建在西南隅南宫墙处,楼址位置的选定,显示了玄宗贴近百姓之意。将理政之勤政楼设在外宫墙上,楼下就是春明门大街,对面又是长安商贸“东市”。玄宗云:“新作南楼,本欲察甿俗,采风谣,以防壅塞,是亦古辟四门达四聪之意。历观自古圣帝明王,有所兴作,欲以助教化也。”当年许多庆祝活动都是在楼下街上进行,玄宗在楼上欢宴举乐,“纵士庶观看百戏竞作”。玄宗在游兴庆宫诗序中说:“登勤政务本及花萼相辉之楼,所以观风俗而动人,崇友于而敦睦。”

勤政务本楼南的春明门大街宽达120米,在楼前形成了一个面积为12.0556万平方米的大型广场。《明皇杂录》记载,八月五日为唐玄宗的诞日“千秋节”,每年这一天都要在勤政务本楼下举办大型的娱乐活动助兴。唐玄宗与民同乐一起观看演出,节日盛况空前,万众喝彩,道路不免有时壅塞。有一次千秋节,汇集到楼下的人数太多,争着往前挤,负责维持秩序的金吾卫士们已经无法控制局面。在楼上目睹这一情景的唐玄宗对高力士说:“吾以海内丰稔,四方无事,故盛为宴乐,与百姓共欢,不知喧乱如此,汝何方止之。”高力士推荐了在京兆府任职的严安之,到现场用手中的笏板在地上画出一道线,观看演出的人都把这条线叫作“严公界限”,没有人敢超越。

第二个阶段是开元二十四年的扩建时期,十二月毁东市东北角、道政坊西北角以广勤政楼前,在勤政楼城墙外面又加了一道复城,距勤政楼以南20米。这样,庆典活动就由宫外转入宫内,勤政楼和花萼楼围成了一个看楼格局,其下面的一个广场,供各种娱乐演出活动的举行。

三、勤政务本楼环境建筑

(一)宫墙长廊

举行大型盛会,能荣登勤政楼城垣上观光的有皇亲国戚、宰员大臣,所以修有遮日长廊设施,长廊西通向西南角楼,东通往南复墙角楼。《唐会要》载:开元二十八年(740)正月十五日,“以望日御勤政楼宴群臣”,“每赐宴设黼会,则上御勤政楼。每正月望夜,又御勤政楼,观作乐。贵臣戚里皆设看楼,夜阑,即遣宫女于楼前歌舞以娱之”。这里说的看楼,即包括勤政楼两侧的长廊。长廊的结构为平座式。

(二)广场

勤政楼和花萼楼围成看楼的下面是一个广阔场地,供各种演出活动的举行,尤每年八月五日玄宗诞日千秋节,则浦饮楼前,百官献寿。届时大陈仗仪,盛列百戏,除教坊表演的山车、旱船、寻橦、走索、丸剑、角抵等百戏之外,又引大象、犀牛、舞马入场为戏。唐人王建《楼前》诗:“天宝年前勤政务楼,每年三日作千秋。”

《明皇杂录》记载,唐天宝十年(751)九月,在勤政务本楼前举行盛大宴会。教坊艺人王大娘表演顶竿,竿上放着木山,小孩还可以在木山间穿梭。这神奇的技巧,博得一片喝彩。坐在楼上观看的唐玄宗和杨贵妃也赞不绝口。有个10岁小孩名叫刘宴,时称“神童”,杨贵妃将他抱在膝上,并让他即兴赋诗。刘宴随即吟道:“楼前百戏竞争新,惟有长竿妙入神。谁得绮罗翻有力,犹自嫌轻更著人。”杰出的诗作,博得玄宗和贵妃的赞赏,当即赐以重礼。这些丰富的活动留下了许多轶闻趣话。

广场东面搭有节日用临时性看台,供百官幕僚观看享用。北面则设有大型帷帐,供表演艺人歇息。

(三)“日”字形长廊

“日”字形长廊(六号基址)遗址所占面积最广,将勤政楼、花萼楼、城垣及角楼等连在一起。值得说明的是,勤政楼、花萼楼一直就是连在一起的,在初期开元八年,勤政楼城垣通向西宫墙把它们连起来。开元十四年宫墙西移扩建时期,修有长廊把它们连在一起,开元二十四年后的“日”字形长廊是复式回廊。二层有桥通往勤政楼、花萼楼、宫墙等,并和南宫墙长廊相通,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敝日通道。所以,历代许多图文都是这样描述的,如明朝洪贯《唐宫词》:“花萼遥连务本楼,五王文采尽风流。不知凝碧池头宴,落尽宫槐一树秋。”

(四)花萼相辉楼

花萼相辉楼集多种功能于一楼,又与著名的勤政务本楼相近,所以成为各种庆典活动的中心。花萼楼首要的用途是国宴的重要场所,大型宴会多在花萼楼上举行。《唐六典》记载,唐王朝曾和世界上300多个国家和地区相交往,每年都有大批外国使者来到首都长安。朝廷在兴庆宫花萼楼设国宴为使者洗尘,诗人郑隅写道:“千秋御节在八月,会同万国朝华夷。”

花萼相辉楼是唐代建筑艺术的精华,也是皇家宫廷楼宇的风范,开元、天宝年间声闻于天,在当年号称“天下第一名楼”,代表了盛唐宫廷建筑的最高成就。

四、开元全盛日

勤政务本楼是玄宗“以修政事”的听政视事之处,但与高大豪华的花萼相辉楼相比,规模稍显逊色,花萼楼以第一名楼的巨丽而流光溢彩,成为一个国家繁荣富强的象征。而勤政务本楼则是唐玄宗励精图治、勤勉政事的证明,玄宗殚精竭虑,宵衣盱食, 常用“吾貌虽瘦,天下必肥”之语自勉。勤政楼为唐玄宗即位后所建,意在“勤于政事,关心民疾”,唐王朝也因此而进入了百姓安居乐业的盛世局面。

[参考文献]

[1]唐·李林甫等. 唐六典.[M].北京:中华书局,1992.

[2]宋·王溥. 唐会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3]五代·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M].北京:中华书局,2006.

[4][7]后晋·沈晌. 旧唐书·玄宗纪[M].北京:中华书局,2002.

[5][6]马得志. 唐长安兴庆宫发掘记[J].考古,1959,(10).

[8][9][11]唐·郑处诲. 明皇杂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10]窦程. 盛唐皇家大看楼[J].舞台美术家,2006,(2).

篇15:开元观

游开元精舍

作者:韦应物朝代:唐体裁:五古 夏衣始轻体,游步爱僧居。果园新雨后,香台照日初。

篇16:开元观

开元杂题七首・舞马

作者:陆龟蒙  朝代:唐 月窟龙孙四百蹄,骄骧轻步应金@。

上一篇:农业指导员的个人年度工作总结下一篇:《悉心关注学生成长,切实提高课堂实效》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