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实验校本课程“哈利· 波特化学魔法” 的开发与思考

2024-05-29

高中化学实验校本课程“哈利· 波特化学魔法” 的开发与思考(共9篇)

篇1:高中化学实验校本课程“哈利· 波特化学魔法” 的开发与思考

高中化学实验校本课程“哈利·波特化学魔法”的开发与思考

麦裕华

(广州市协和中学,广东广州

510160)

摘要:论述高中化学实验校本课程“哈利·波特化学魔法”的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并对该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作出讨论。关键词:校本课程;化学趣味实验;哈利·波特化学魔法

“化学趣味实验”是我校化学科组一贯开设的第二课堂活动。在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之初,我校为建立适应新课程需求的三级课程体系,该活动即被改为校本课程。笔者在2009学年开始负责该校本课程,通过以往的实验通知单发现该课程仍处于第二课堂活动的形态:(1)不同的任课教师选择的化学趣味实验并不相同,即课程内容不固定,随着教师的更换而改变;(2)许多任课教师选择的化学趣味实验缺少必要的线索,即课程内容缺少系统规划,显得较随意;(3)一些化学趣味实验涉及到的化学知识与学生的知识基础有一定的落差,即部分课程内容缺乏针对性;(4)缺乏课程评价,无法了解校本课程开设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基于上述情况,笔者按照较规范的校本课程开发模式对其重新开发,完成了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课程设计 1.1 课程目标

化学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已是毋庸多言,在教学实践中合理使用化学与社会生活联系的事实更得到中学化学教学领域的广泛认同。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许多事实的使用常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学生对这些事实的了解大多停留在口耳相传、文本阅读的阶段。

校本课程“化学趣味实验”的选课对象是高一级新生。笔者认为该校本课程应该是一门强调合作、参与和不断丰富经验的非学术性化学实验课程。笔者将课程目标确定为:学生合作完成一系列化学趣味实验,了解化学趣味实验的相关知识,体验化学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对化学的好奇心和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为此,笔者借用魔幻系列小说主人公哈利·波特的名字,将课程名称更名为“哈利·波特化学魔法”,籍此吸引学生和表现该校本课程的主要特点。

1.2 课程内容

在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时,主要从以下3点考虑:(1)化学趣味实验需要符合以下基本要求:学生感兴趣,实验装置简单,药品用量少,反应耗时短,实验现象明显,不产生有毒有害物质。(2)化学趣味实验的主题应该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生活,并且尽可能地采用生活用品进行实验,力

第1页,共5页 求增加学生的亲切感和改变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刻板印象,增强学生对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这一观点的认同。(3)化学趣味实验涉及到的化学知识尽可能与学生在必修课程的学习相适应,以便学生能够理解实验原理。笔者初步选择了12个化学趣味实验,以化学1模块的知识编排顺序作为这些实验的编排线索,并且根据化学1模块的教学进度,确定每节课的化学趣味实验主题。课程实施

高一级共有56名学生选择笔者开设的校本课程“哈利·波特化学魔法”,每2位选课学生被随机安排为1个实验小组。我校教导处将校本课程时间安排在第4周到第18周的星期3第9节(17∶00-17∶30),总共应上课15次;但因国庆节放假、期中考查和校内重要活动而先后停课4次,实际上课11次。笔者在第一节课说明该校本课程的内容和要求,并且演示多个化学趣味实验,引发学生对校本课程的兴趣;在最后一节课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校本课程的态度和意见。笔者曾离校外出参加培训,有3节课的内容被代课老师安排为观看由美国探索频道制作的与化学有关的纪录片。因此,学生实际上只完成6个化学趣味实验,6个实验的主要内容见表1。

表1 6个化学趣味实验的主要内容

称 死灰复燃 自制豆腐花 自制固体酒精 变色墨水 黑龙出洞 化学绘画

在方糖块上撒上香烟灰,使方糖块在酒精灯上燃烧。往豆浆中滴入盐醋水,使豆浆出现聚沉而得到豆腐花。用硬脂酸钠、氢氧化钠和酒精制备块状的固体酒精。用CoCl2溶液在白纸上书写校训,并将纸张烘烤干而显字。在NaHCO3表面铺上方糖粉末和酒精,燃烧后出现上升的碳柱。利用Fe3与KSCN、K4Fe(CN)6的颜色反应进行绘画创作。

+笔者在每节课都向每位学生派发化学趣味实验的实验报告,并且让学生在实验报告上填写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以及对该实验的评论和感想。笔者将学生的出勤、实验后卫生处理情况和实验报告的填写情况作为评价学生个人表现的依据。课程评价

对校本课程本身进行评价是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阶段。由于学生参与校本课程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了解发生的各种教学事件,他们的观点较客观和可信。为此,笔者编制了不记名调查问卷,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分为2部分。第一部分采用5点计分法,了解学生对教师教学、学习内容和课堂管理的满意程度,和对完成的6个化学趣味实验的感兴趣程度。第二部分是2道陈述题,了解学生在校本课程中是否有所收获,和对校本课程的意见和建议。总共有54名学生参与问卷调查,有效问卷52份。调查问卷能够代表学生群体的整体态度。

3.1 对校本课程的总体评价

笔者将调查问卷第一部分平均分在3.5分(含)以上的评价项目的评价结果归类为满意或感

第2页,共5页 兴趣,2.5分(不含)至3.5分(不含)之间的归类为中立态度,2.5分(含)以下的归类为不满意或不感兴趣;并且统计各评价项目中认为“满意/感兴趣”(选择5和4分)、“一般”(选择3分)、“不满意/不感兴趣”(选择2和1分)的人数百分比。具体结果见表2和表3。

表2 选课学生对校本课程的总体满意程度

评价项目 教师教学 学习内容 课堂管理平均分 4.39 3.98 3.85

标准差 0.56 0.86 0.81

评价结果

满意 96.3% 78.6% 63.0%

中立态度 3.7% 14.8% 35.1%

不满意 0.0% 5.6% 1.9%

满意

满意 满意

表3 选课学生对化学趣味实验的兴趣程度

验 死灰复燃 自制豆腐花 自制固体酒精 变色墨水 黑龙出洞 化学绘画平均分 3.69 4.13 4.02 3.94 4.17 3.92

标准差 0.81 0.99 1.04 0.83 0.90 1.20

评价结果 感兴趣 感兴趣 感兴趣 感兴趣 感兴趣 感兴趣

感兴趣 51.9% 75.0% 65.4% 71.2% 78.8% 65.4%

中立态度 46.2% 19.2% 28.8% 25.0% 15.4% 23.1%

不感兴趣 1.9% 5.8% 5.8% 3.8% 5.8% 11.5% 由表2可知,学生对校本课程总体持正面的态度。在教师教学、学习内容和课堂管理这3个方面,持满意态度的学生分别高达96.3%、78.6%、63.0%,这表示笔者在校本课程中组织和实施的教学活动获得学生的肯定。除此以外,分别有14.8%、35.1%的学生对学习内容和课堂管理这2个方面持中立态度。

表3显示学生对6个化学趣味实验均感兴趣。平均分达到4分以上的有“黑龙出洞”(M=4.17)、“自制豆腐花”(M=4.13)和“自制固体酒精”(M=4.02)。调查数据同时显示,46.2%的学生对“死灰复燃”持中立态度,11.5%的学生对“化学绘画”表示不感兴趣,这说明部分学生对这2个实验缺乏兴趣。在后续的课程中,将考虑对这2个实验进行改进或直接更换。

3.2 对校本课程的感想和意见

由学生在调查问卷第二部分的作答得知,学生均表示其在校本课程中有收获。笔者将学生的收获归纳为6个方面,按照学生提到的次数多少依次为:(1)认识化学知识;(2)增加对化学的兴趣;(3)感到化学是奇妙和有趣的;(4)增加实验动手能力;(5)增加与同学的合作;(6)感到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过半数学生提到“了解更多化学知识”。一些学生表示,通过校本课程,“了解到平时许多我们不知道而且很巧妙的化学实验。原来化学是如此地奇妙、有趣”。也有学生提到“这门课程让我大开眼界,原来化学是可以那么好玩”,并且提出日后要自己再尝试制作豆腐

第3页,共5页 花。有几位学生思考得较深入,他们认为:“凡是自己动手做出来的东西,都会有满足感,有些事情是要两个人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感到很快乐”;“平时那些所谓的神奇,只不过是化学原理,化学是与生活相密切的”。以上学生的作答显示校本课程让学生在不同方面有积极的反应,能够初步实现课程目标的要求。

在对校本课程的意见和建议方面,学生的观点可以归纳为4个方面。(1)部分学生认为“不足就是实验内容较少”。许多学生提出要“多设一点有趣简易的实验,让学生多动手”,“希望今后的实验更有趣、更多”。也有部分学生认为实验“难度不大,没挑战性”,“没让人觉得十分奇妙之处”,建议“老师应该设计多一些高难度的实验”。(2)部分学生希望实验“更贴近现实生活”,“希望从实验中获得并解释生活中的一般化学现象”。(3)部分学生“希望今后在课堂上的实验时间能够充足,因为每一次做实验到最后都手忙脚乱(怕时间不够)”。(4)一些学生认为“老师在上课时应严厉一点”,“有些同学兴奋过头了,却显得有点吵闹,我希望老师能维持实验纪律”。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指出笔者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没有注意到的盲点,其中透露的信息可以解释为何会有较大比例的学生对学习内容和课堂管理这2个方面持中立态度。笔者在后续的课程中需要着重设计和完善这2个方面。问题讨论

回顾校本课程“哈利·波特化学魔法”的开发过程,笔者感到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充满艰辛、注重实践和思考、时间漫长而又必须循序渐进的过程。对一个学期的困惑和尝试,笔者作出如下几点讨论。

(1)王斌华认为校本课程开发分为环境分析、课程目标设置、课程组织、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五个阶段。[1]与以往的第二课堂活动相比,笔者认为该校本课程在课程设计上更注重课程目标对课程内容的导向作用,能够有序、系统地组织课程内容,并且独立组织了反映学生态度和意见的课程评价。这一系列初步努力使得原有的第二课堂活动逐步走向校本课程。不可否认的是,该校本课程的开发仍处于起步阶段,课程设计和课程实践有待进一步完善,各种难题总会层出不穷。不过,笔者相信只要对该校本课程继续进行精细化设计,不断累积实践经验和及时反思,有望将校本课程的建设提升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2)教师是学生经验的设计者,因而必须慎重考虑和选择校本课程内容。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判断某个化学实验是否适合学生,但是这个实验是否具有趣味性,则需要由学生结合个人感受来评定。只有当学生认同实验的趣味性,才会自愿而非被迫地完成实验,并且有可能从中有所感悟。另外,笔者赞同学生也具有参与校本课程开发、进行课程决策的权力。因此,极有必要在校本课程结束前,向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实验的感兴趣程度。笔者相信,经过几轮课程实践后,可以筛选出一批学生确实感兴趣、有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化学趣味实验。

(3)在整个课程实施过程中,最遗憾的是学生实际完成的化学趣味实验仅有6个,远少于课

第4页,共5页 程方案的设想。虽然这是客观原因所致,学生对校本课程的各个方面也持有肯定态度,但是从学生在调查问卷第二部分的作答,可以强烈感受到学生对增加实验机会的渴求。在正常情况下,笔者预期后续的课程可以上课13-14节,学生能够完成11-12个实验。

(4)笔者是该校本课程的负责人,笔者因事离校外出不可避免地使校本课程在衔接和实施上受到影响。笔者一早感到“单枪匹马”地从事校本课程开发绝不是明智之举,只有通过科组教师间彼此充分、真诚地合作和交流,才能超越笔者个人的局限性,使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越趋完善。然而,一个实际的问题是,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愿意参与校本课程开发。诚如王建军[2]所述,教师意愿、教师职业特点、课程知识技能、工作负担和时间限制、参与的方式等因素都会影响教师参与课程发展。新课程改革对教师原有的思维和习惯带来沉重冲击,教师必须以大量精力应对各种精神和实践压力。新课程改革期间需要经历的各种阵痛仍要持续一段较长的时间。在现阶段,笔者希望通过邀请科组教师讨论教学计划、听课和审阅实验报告草稿等方式,让科组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

(5)学校课程委员会是为了实现三级课程管理制度、整体规划学校课程设置方案、指导校本课程编制而设立的校内学术机构。课程委员会的成员由学校行政领导、各学科组优秀教师组成,课程委员会的有效运作有赖于课程委员会成员的共同努力。笔者感到学校课程委员会较少对校本课程的编制进行业务指导,而且未曾对校本课程实施评价,学校课程委员会在校本课程这一领域的功能仍然有待发挥。如果把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看作是学校自下而上的教师文化重塑[3],那么学校课程委员会则是引导这一力量实现“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形成和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这一目标的制度保障。学校课程委员会的自我建设也应该成为学校领导思索和规划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斌华.校本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 12.[2]王建军.教师参与课程发展:理念、效果与局限[J].课程·教材·教法, 2000, 20(5): 5-14.[3]杨小燕,靳玉乐.论校本课程的实施与教师文化的重塑[J].教育研究与实验·新课程研究, 2006,(6): 3-5.第5页,共5页

篇2:开发太极拳校本课程的文化学思考

一、融合奥林匹克精神, 弘扬中国武术的文化精神

“和谐”不仅是人文奥运的灵魂, 而且是太极拳文化的核心思想, 太极拳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不仅仅是追求身体和谐、精神和谐, 而且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界的和谐;讲究的是“自然”、“松静”、“休闲”、“无为”、“贵和”的传统思想, 这种思想可以使太极拳的练习者缓解精神压力、调节心理平衡, 进而以乐观的精神面对世界。且在练习太极拳时, 通过对自身身体和谐与精神和谐的追求, 去影响和引导其他人在思想、品德和行为上对和谐的追求, 这样人们在思想、品德和行为上都追求和谐, 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都将是一种和谐发展的关系, 从而也将促进全社会更加和谐。而《奥林匹克宪章》也明确指出, “奥林匹克主义的宗旨是使体育运动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 以促进建立一个维护人的尊严的、和平的社会。”可见, 从文化视角的角度看, 太极拳文化的和谐内涵与奥林匹克文化精神是一致的, 而这种一致性也将成为太极拳进入奥运殿堂的一个有力条件, 加强了太极拳的竞争优越性。而一旦太极拳进入奥运殿堂, 必将引领中国武术风靡于世界。

二、开发太极拳校本课程,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就太极拳的功能来讲, 第一, 经常参与太极拳的练习, 有助于改善心肺功能、缓解人体的紧张状态等。第二, 太极拳文化融合了中国的传统体育文化和人类追求健康的理念, 对于人们追求身心的健康具有积极的教化作用。第三, 太极拳的教育价值还表现在竞技太极拳可以完善人们的竞争意识, 这也是太极拳与奥林匹克人文精神契合的一种体现。从这些层面看来, 开发太极拳校本课程, 不仅可以从身体层面, 还可以从思想、文化的层面促进学生的发展, 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的提高。

需要注意的是, 青少年学生不仅要学习武术的规范动作、套路, 还要学习武术文化、武术的哲理等深层次的内容, 而这些恰恰是中国武术源远流长的根本所在, 离开了武术文化和武术精神, 武术教育就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水之源。因此, 在传承和弘扬武术的过程中, 必须立足于学校体育教育, 注重武术理论、武术文化的学习, 这也将使得太极拳校本课程的开发成为学校开展太极拳教学的重要途径。

三、太极拳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手段

就太极拳项目来讲, 第一, 其具有丰富的健身功能;第二, 目前, 很多地区的学校都面临学生人数较多、场地器材相对不足的问题, 而太极拳运动则不受场地、器材的限制, 而且适合于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学生;第三, 太极拳运动在我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在很多地区, 太极拳已经走进社区并成为人们日常锻炼的重要手段, 从这个角度来讲, 学校体育教育中的太极拳运动就具备了良好的适应性, 在学生毕业进入社会后, 可以得到有效的延续、保持和发展。由此, 太极拳也具备了成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项目的条件。

而在现行课程标准的实施过程中, 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已经成为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目标, 尤其是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发布以来, 各级各类学校不仅有效保证了体育课的时数, 而且都立足学校资源, 因地制宜地开发校本课程, 这就为太极拳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积极的环境条件。由此, 无论从思想、理论层面, 还是制度与实践层面, 太极拳都具备了成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手段的条件, 而太极拳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则将为这种手段的实现提供有效的平台和现实的环境。

参考文献

[1]翟少红.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探讨太极拳的锻炼价值[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6.11.

[2]杜新宝.太极拳的文化理念与奥林匹克精神的融合[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8, 27 (4) .

[3]付奕, 于芳.武术国际化进程中武术文化的继承和弘扬[J].搏击.武术科学, 2008, 5 (10) :8-9.

篇3:高中化学实验校本课程“哈利· 波特化学魔法” 的开发与思考

摘 要:以对某地区部分学生、教师的问卷调查结果为依据,系统阐述了高中化学实验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研究设计出富有特色,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高中化学实验校本课程,并在某中学进行实践。结果表明,该课程能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促进其全面发展,并能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关键词:化学实验;校本课程;实施效果

一、化学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

从20世纪60年代起,西方发达国家就已经出现“校本课程开发”的思潮。由于人们发现国家课程开发存在着种种弊端,他们普遍要求在课程开发时应该以学校为中心,由各学校针对自己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开发校本教材,这也是课程决策民主化的一种体现。在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国家就启动了新课程改革,而强调校本课程开发是我国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基本内容之一。

自2010年甘肃省开始在高中实行新课程改革以来,校本课程的开发就在各个中学得以积极开展。然而,通过对本市部分高中学校的部分教师和学生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得知,多数老师都能认识到校本课程开发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专业素质的增长以及学校内涵的发展都具有很大的价值。但是,还有部分教师对校本课程的定位认识还不够清楚,他们把新课改中的校本课程等同于探究性学习活动。而且被调查到的学校现行的校本课程在科目设置上相对比较少,供学生选择的余地不大,有的还比较枯燥、乏味,学生不感兴趣,选修的人数都比较少。

新课程下的化学关注社会生活中的化学问题,新教材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已有的生活经验提炼学习素材,从丰富、生动的现实生活中寻找学习主题,要求学生了解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逐步认识和感受化学对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新课程明确指出让学生“有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有将化学知识应用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而开发实施化学实验校本课程就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积极性,该课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多姿多彩的生活成为化学知识的源头。

二、化学实验校本课程在高中开设的意义

一本好的校本课程应该富有特色、能够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实验探究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个性潜能,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化学知识原理,并将其运用在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中。

1.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得到大大提高

本文通过对本市一中高一和高二的部分班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学生普遍被精彩奇妙的化学实验现象所吸引,这也使得学生在实验化学课堂上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此外,调查还发现,学生不仅只是关注奇妙的化学实验现象,而且更希望能通过实验的方式来帮助他们理解和解决化学问题;对于高二的学生,动手做已知现象的验证性实验并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们更希望能通过实验现象来提出问题,进而在教师辅助下运用所学化学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能设计实验,完成实验。学生已经认识到亲自动手操作实验不仅能帮助其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化学知识,更能锻炼他们科学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2.完成化学实验的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不仅对高中化学实验内容的安排进行了调整,而且还在理念的设置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高一年级,课程共安排了43个化学实验,并且大多都以探究性实验为主,变传统的实验演示教学为师生共同完成实验等。新课程之所以这样安排,目的就在于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根据实验内容和各学校的实际实验条件,尽可能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实验。但是在正常上课时,往往由于受课时所限,化学课堂几乎全都是教师演示教学,而实验校本课程的开设正好可以完成新课标的要求。

三、化学实验校本课程的设计

1.课堂学习内容的深入

由于受课时条件所限,很多学校在化学课堂上往往是教师简单演示实验,有的甚至只是观看实验视频,学生只是被动地观看实验现象,却很少自己动手去操作实验。因此,在高一下学期或高二安排学生化学实验校本课程,这也能使学生更进一步地掌握必修中所学的化学知识。在课本实验内容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拓展、延伸,这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科学的思考方式和探索意识,以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如高一学习的有关氨气的喷泉实验,学生在化学课堂上只是观看了视频,并未亲自动手操作,也没有去思考:“能做喷泉实验的物质还有哪些?”“若将NH3换成NO2、HCl等,会有什么现象?”“若装置中没有胶头滴管,能否设计操作完成喷泉实验?”等问题,而这些都可以安排在化学实验校本课程中,引导学生逐一完成,这会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氨气的性质、喷泉实验原理的理解和掌握。

2.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

化学是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的。在设计校本课程时可以选取社会生活中有关的素材,这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对化学应用的认识,增强他们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提高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例如,香烟盒上印有“吸烟有害健康”,那香烟的烟雾中到底含有哪些有害成分?它们又如何影响我们的健康?再如“牙膏成分的测定”“切开的苹果为什么会变褐色”“如何除去水壶中的水垢”等,都可以通过化学实验来解决。

3.课堂学习内容的拓展

选取一些与课堂上学生学习的化学知识有关的生活现象或趣味实验,设置在实验化学校本课程中,也有利于为有志于研究化学专业的同学打下今后深入研究学习的基础。不过,这类内容在选取时,要尽可能与必修知识相联系。在教学时,可要求学生对涉及的化学反应机理不必深入探究,只要能完成实验操作、得出结论即可。如化学2课本“资料卡片”中提到可根据葡萄糖特征反应原理制备的试纸来测定人体血液或尿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可安排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来测定自己体内葡萄糖的含量。

四、化学实验校本课程的实施效果

在校本课程编制完成后,课题组选取本市某中学高二(11)班作为试验班,在高二上學期开展高中化学实验校本课程,并选取未开展高中化学实验校本课程的一个平行班高二(13)班做对比教学。

1.课堂教学的效果得到明显提升

实践证明,自己总结出来的知识是最牢固的。学生通过亲自操作,经历了知识探索、总结的过程,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识,更加牢固地记住知识。该课程的实施为学生提供了主动思考、自主设计、协作交流的机会,有效锻炼并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大大提高了化学理论知识的教学效果。如对于“亚铁离子的性质”——易被氧化,试验班学生的掌握程度远高于平行班学生,测试中涉及该知识点的正确率试验班比平行班高出11%。

2.培养了学生用实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生活中遇到化学问题时,大部分会选择上网搜索,或者咨询老师、同学,更有的不了了之,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会利用化学实验来解决问题。化学实验校本课程的实施,就是要培养学生用实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如“切开的苹果为什么会变褐色”“溶洞的形成”“用厨房中的材料去除水垢”等探究性实验,在化学原理的基础上增加了对生活经验的考查,具有一定的趣味性。

3.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化学实验校本课程的实施,不但提高了学生化学学科知识技能,而且也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课堂上的资源及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化学校本课程理念鼓励学生积极创新,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来扩充知识范围。例如,在学习“环境污染”这一课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确立酸雨的研究课题来进行相关实验,对酸雨进行采样,根据其基本性质进行实验检测,了解本地酸雨的基本情况,并调查酸雨形成的原因,最后与当地有關部门协商,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这不仅能够很好地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4.教师专业素养得到提升

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校本课程的开发促使教师定位从“教学型”向“研究型”转换,也为教师潜能的开发和创新精神的发展提供了空间,使得教师素质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化学实验校本课程的开设,不仅学生发生很大改变,而且也更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发展变化。在过去,传统的理科教育往往是重理论轻实践,在教学中重概念、理论,而轻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这使得教师知识面普遍比较狭隘。校本课程开设后,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自主选择活动主题、安排活动过程,指导学生进行问题探究和解决,其自身素质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丁念金.试论校本课程的历史演变[J].教育发展研究,2000(4).

[2]曹葵.利用校本课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J].化学教育,2003(12).

[3]徐泓.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及对策[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0(10).

[4]王婷.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实践与反思[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1(5).

篇4:高中化学实验校本课程“哈利· 波特化学魔法” 的开发与思考

语料库是语言的仓库, 现代意义的语料库是指“存放在计算机里的原始语料文本或经过加工后带有语言学信息标注的文本”。因此语料库是文本的集合, 并且这个集合中的文本必须是可以用计算机来进行处理好识别的。Kenndy认为建立语料库的主要目的就是为更准确、更可靠的描述语言提供一个基础。使用语料库分析方法来分析文学作品的好处在于, 在计算机技术的辅助下可以再短时间内识别、分析、对比大量语料, 从而得出在自然语篇中语言使用的最真实的模式。

1 分析词汇特征

从词长和词汇密度等方面分析文本的难易程度。词长是检验文章难易程度的指标之一。长度2-5个字母词为小词或常见词, 一般来说文本中小词使用的越多, 文章就越浅显易读, 反之文本就越正式, 难度越高。使用梁茂成教授等人开发的语料库检索软件BFSU Power Conc 1.0 beta 20进行词长的检索, 使用正则表达式[a-z A-Z]{2}检索两个语料库中2个字母的词, 其它以此类推, 得出数据如表1。

经过卡方检验, P<0.01, 有显著性差异。说明Harry Potter文本中小词或常见词多于CLOB中收集的英国一般文学作品, 整体阅读难度较低, 更适合外语学习者阅读。词长是反应文本难易程度的指标之一, 但仅通过计算词长得出结论显然过于简单, 所以本文再引入词汇密度这一概念来分析文本难易程度。

词汇密度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文本的词汇多样性, 可以通过计算TTR (类符/形符比) 来测量, 由于不同容量的语料库TTR不具有可比性, 所以还要计算STTR (标准化类符/形符比) , 表2是两个语料库的相关统计:

从表2中看出CLOB_K_P语料库的标准化类符形符比略高于Harry Potter的标准化类符形符比, 但是计算STTR时不仅包括实词也将一些功能词计算在内, 而这些词不能反映语篇信息量的增大, 因此在这里使用Ure (1971) 提出的词汇密度公式:词汇密度=实词数/总词汇数*100%。词汇密度可以测量出一个语篇的词汇平均值, 帮助我们认识该语篇的正式程度。实词包括动词、名词、形容词和大部分副词。虚词包括限定词、介词、连词、关联副词、助动词等。

要进行词性的分类统计, 首先要对两个语料库进行赋码, 使用treetagger软件对两个语料库都进行赋码, 赋码后得到两组以pos为扩展名的软件, 再使用Powergrep软件集体改名, 使之成为扩展名为txt的文本文档集合, 也就是两个赋码过的语料库。Treetagger本身的词性赋码集有30多个, 由于本文只要统计四类实词, 所以要对这个词性赋码集进行合并, 比如:JJ、JJR、JJS三个都是形容词, 统一合并为adj。再次使用Powerconc软件进行检索, 选择Pos Catagory选项load poslist, 使用刚刚合并过的赋码集。检索结果如表3:

进化卡方检验, P<0.01, 具有显著性差异, 说明哈利·波特的词汇密度不及CLOB文学语料库的词汇密度。根据Haliday的研究, 书面语和口语语篇相比, 因为用词经过推敲, 词汇密度更高, 而且有较明显的名词化倾向。口语语篇因为往往需要讲话人讲述以往发生的事或呈现一种现象, 所以经常使用动词来描述, 因此口译语篇使用动词较多, 而词汇密度较低。经过比较, 不难看出哈利·波特的语篇风格偏向口语化, 不如CLOB正式。

2 通过主题词表分析文章主题

以哈利·波特语料库为观察语料库, 以CLOB语料库为参照语料库。使用Powerconc软件, 先分别列出两个语料库的词频列表, 以再比较生成哈利·波特的主题词表。经观察发现professor, student, book, teacher这四个词排名靠前, 分别为第3, 6, 99, 100位, 这说明《哈利·波特》这本小说所讲述内容应该是和学校生活相关, 或以学校生活为背景展开的。

magic, owl, Stone, troll, broom, dragon等词排名靠前, 分别为19, 20, 23, 29, 32, 35位, 这些词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常用词, 特别是magic一词使用频率最高, 说明了故事可能发生在一个非现实的或者作者虚拟的魔法世界。有趣的是stone虽然是常用词, 但是这里出现的是大写的Stone, 说明这是一个作者限定的专有名词和故事情节有关, 而不是普通的石头。

动词中got, would, get, didn排名靠前, 分别为28, 29, 37, 41位, 都以过去时的形态出现。正如一般现在时暗示“目前”、“真实”、“现实”一样, 一般过去时也往往关联“遥远”或“距离”。F.R.Palmer在The English Verb一书中说道:过去时是遥远的时态, 在时间上遥远, 离现实遥远。中国学者易仲良概括指出:英语过去时时态代表的是距离性, 它用来表示时间、真实性、心理方面的距离。因为魔法世界是一个作者虚拟出来的与现实世界平行却是普通人无法企及的世界, 所以用过去时来代表这种与现实的遥远, 距离感以及神秘特质。

形容词排名前两位的horrible和funny, 说明作者在渲染恐怖色彩的同时又是一部轻松的读物, 有笑有泪。

3 总结

通过将自建的《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一书的微型语料库和CLOB通用语料库文学作品子库进行对比, 计算出词长和词汇密度连个指标来观测两个语料库的难易程度, 从词汇特征来看哈利·波特的阅读难度低于一般文学作品, 偏向口语化, 更适合英语学习者阅读。并通过主题词表的观测分析哈利波特一书的主题。使用语料库进行文本分析可以在短时间内对比、统计以及标记大量的语料, 这些都是靠人工无法达到的。另外借助语料库工具将语言现象进行量化, 可以更直观, 更精确的进行观察, 为文学研究增加了科学性、客观性、和准确性。同时语料库也不是没有缺点, 对于英语研究者来说, 凭个人力量构建语料库不是易事, 因此需要共同的力量才能在这一领域走的更远。

参考文献

[1]杨慧中, 语料库语言学导论[M].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 2002.

[2]李涛, 王菊丽.语料库文体学:计算机辅助文学语篇的文体分析[J].外语电话教学, 2009 (1) .

[3]闫书颖.词汇密度在语料库中的统计[D].大连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1.

[4]Palmer F R.The English Verb[M].London:Longman Group Ltd, 1974:94-95.

[5]易仲良.论英语中“说话时刻”的移位[J].外语与外语教学, 1998 (11) :1.

篇5:高中化学实验校本课程“哈利· 波特化学魔法” 的开发与思考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化学;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结合学生的情况,将当地的资源和学校现有的资源进行整合,并且加强了本地化的参与,但又是以学校为基础的课程。中学化学校本课程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适应社会发展的产物,是对国家开发课程的一种有效弥补。可以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尤其是可以使学生和生活能够有效的衔接,使教材更生活化,不至于使学生脱离生活。

一、高中化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1.拓展学生的视野。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有着很大的不同,他是以丰富的活动和体验为基础形成的课程资源,对于拓宽学生的视野有着促进作用。首先,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弥补了国家课程的不足。高中化学校本课程是以国家课程为出发点,但是又高于国家课程。是对国家课程的一个有利补充。其次,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着眼于实验的开发和研究,应该更加重视实验活动,让学生有更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化学实验中,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有利于学生的个性成长。国家课程主要是针对大众学生,不可能照顾到每个学生的需求和个性,校本课程有利于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而创新就需要关注个性的成长,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而校本课程的开发则是从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的特点出发,立足学生的个性,突出的并不是统一和共性,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3.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校本课程立足于校内资源,它的开发也是教师立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通过翻阅大量的书籍和不断的研究和实验,将这个问题解决,通过整理而形成的校本课程。也就是说校本课程的开发其实就是一个教师不断学习,不断探究的过程,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

总之,国家课程和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犹如两翼,一个突出的是共性,一个强调的是个性,只有这两翼共同发展,才能飞的更高、更远。因此,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我们决不能忽视。

二、高中化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特点

1.开放性。教师自己开发的课程没有国家课程的系统和完整,但是它拥有自己的开放性和随意性,正是这两个特点才能关注学生的个性成长,才能发展学生的开放性思维。

2.生活化。化学校本课程的研发更具有生活气息,尤其是具有当地的生活气息,将化学课程生活化、实用化。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接受,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个性化。学生的个性发展是化学校本课程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内容都是建立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上,它是对国家课程的弥补。同时,化学校本课程还应该体现趣味性,增强学生学习的动机,促使达到开发化学校本课程的预期效果。

三、高中化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措施

1.校本与教研相结合。在开发化学校本课程的过程中,要形成以校本与教研相结合为思路,以课题为依托的化学校本课程。化学校本课程更加着重于学生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鉴于此,我们以研究课题为依托,通过建立课题,引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最终形成化学校本课程。这与国家课程的章节不同,国家课程重视的是知识点,而这种方式形成的校本课程重视的系统性,在学生头脑中会建立化学学科的整体观念。这种以课题为依托形成的化学校本课程就需要与教研相结合,通过教研活动的开展,共同探讨,确保每个课题的有效性。

2.对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进行整合。课程整合是课程开发的一个趋势,从纵向上,它要求各个年级之间要合作,避免各个年级的课程有重合,并且要做好化学校本课程在各个年级的衔接。从横向上,它要求各个学校之间进行合作,避免与国家课程的重合,并且做好自主开发的课程与国家课程之间的衔接。通过对校内与校外资源的整合,共同完成对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

3.不断修正,确保达到预期效果。化学校本课程在实践的过程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需要我们不断的完善和充实。我们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经常反思校本课程使用情况,根据使用情况总结出优缺点,在教研活动时进行研讨,并及时更正,确保达到预期效果。

总之,中学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程,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如何能够开发出优质的中学化学校本课程,是我们教师的共同课题,我们要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加大校本课程的开发力度,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参考文献】

[1]黄秀娟.高中化学小班“分组自学导学”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8(02)

[2]李辉,韩春亮.中学化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考[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2)

[3]王圣春.依托校本课程开发 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J].现代教学.2009(12)

[4]索南才让.谈新课改下的高中化学教学[J].新课程学习(中).2011(07)

[5]楚会敏.合作学习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16)

篇6:《哈利·波特》魔法十年

《哈利·波特》是在开往伦敦的火车上萌芽的, J.K.罗琳在那里遇到了一个瘦瘦的戴着圆眼镜的小巫师, 于是一个伟大的魔法世界诞生了。当然, 还有伴随我们走过10年的哈利·波特三人组:哈利·波特、红头发的罗恩·韦斯莱和来自“麻瓜”家庭的赫敏·格兰杰。

从电影哈1到哈7的上映已经10年, 10年是个什么概念?伴随我们走过青春期的小正太与小萝莉们都已经长大了。戴着小圆眼镜的哈利·波特转眼成为翩翩美少年, 这位小有名气的演员已经陆续接演了多部电影;年少懵懂的小女孩赫敏已开始代言高级服装, 出席各类时尚活动, 屡屡登上时尚杂志的封面, 成为时尚圈炙手可热的新一代少女偶像;而罗恩在这十年间度过了青春叛逆期, 相比其他两位小伙伴, 他正经历从“正太”到“大叔”的转变。

10年间, 我们跟《哈利·波特》一起长大。10年里, 它给我们留下许多令人难忘的“10”。

10个最温暖的人

除哈利·波特三人组之外最吸引我们的10个人, 他们像认识很久的挚友一般, 给我们温暖而坚定的力量。

邓布利多——他聪明、有力量、博爱、善良……任何赞美的词来形容他都不过分, 总之, 遇到什么事, 首先想起来就是快点去找他。

海格——善良的大个子, 虽然其亲手烹饪的岩皮饼硬到让人生畏的程度, 但我们依然喜欢他。

小天狼星——最让人心碎的教父, 哈利在这个世界上剩下的最亲近的人, 最后死神还是把他夺走了。但是他在我们心里一直是如父亲一样温暖、坚定的存在。

西弗勒斯·斯内普——表面上他不是个友好的人, 但这个沉默而勇敢的男人有着深沉而伟大的爱, 为了自己心爱的莉莉, 他付出了所有的所有, 甘愿承受一切的误解和恨。

卢平——他聪明善良, 哪怕有变成狼人的危险, 哈利还是愿意和他亲近。

金妮——韦斯莱家族的小妹, 一直暗恋哈利的邻家小姑娘。她的勇敢和亲切最终征服了哈利, 成为哈利的恋人。

韦斯莱双胞胎——红头发的兄弟俩, 非常调皮, 热爱恶作剧、开玩笑, 发明出了肥舌太妃糖、金丝雀饼干、无头帽等玩笑用具, 带给我们无数的欢笑。

查理——热爱魁地奇, 将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龙的研究事业, 多么有趣的职业!

韦斯莱夫妇——时刻让人觉得温暖的一双父母, 虽然社会地位不高, 家里也不宽裕, 但他们就是那么想让人亲近。

麦格教授——永远站在正义的一边, 虽然固执。

10句经典台词

看到这些话, 你也许会回想起哈利·波特带给我们的青春期记忆, 感谢青春期留下的《哈利·波特》。

对于头脑十分清醒的人来说, 死亡不过是另一场伟大的冒险。——邓布利多

永远不要相信任何能够独立思考的东西, 除非你看清了它把头脑藏在什么地方。——韦斯莱先生

该来的总归会来, 来了我们就接受它。——海格

人们容易原谅别人的错误, 却很难原谅别人的正确。——邓布利多

死了总比背叛朋友强, 我们也会为你这样做的!——小天狼星布莱克

我们只有团结才会强大, 如果分裂, 便不堪一击。——邓布利多

你是第一个醒来的, 但你从来不会懂得爱情和友谊。——哈利

谋杀远比无辜的人想象的要困难得多。——邓布利多

我不想要它, 也不需要它。但是我需要一些欢笑。我们可能都需要一些欢笑。我有一种感觉, 我们很快就会需要比往常更多的欢笑了。——哈利

只要我们目标一致, 敞开心胸, 习惯和语言的差异都不会成为障碍。——邓布利多

10个“麻瓜”熟悉的魔法词

分院帽——霍格沃茨魔法学校分院仪式上的魔法物品, 可以根据学生的才能和品质来把他们分到各个学院。

魁地奇——魔法世界里最重要的体育运动, 魔法师们骑着飞天扫帚在空中你争我夺, 既要躲开“游走球”, 又要想办法用“鬼飞球”来投球得分, 而找球手则得时刻关注“金色飞贼”的动静。

金色飞贼——魁地奇中来无影去无踪的最重要的球, 只有一颗胡桃般大, 亮金色的球身上还有一对不断飞舞的小银翅膀, 飞行极快, 很难被抓到。

麻瓜——会魔法的人称不会魔法的普通人为“麻瓜”。

泥巴种——麻瓜 (非巫师群体) 出身的巫师被黑魔法界的巫师称为泥巴种, 是一种蔑称。在《哈利·波特》第七部中, 赫敏被贝拉特里克斯·莱斯特兰奇在左手臂上刻下“mudblood” (泥巴种) 的字。

魂器——指藏有一个人的部分灵魂的物体。制作魂器的过程就是把你的灵魂分裂开, 将一部分藏在身体外的某个物体中。

复方汤剂——用于人的变形, 二年级时赫敏曾成功熬制出这种药剂, 使哈利和罗恩变成了克拉布和高尔。

活点地图——当使用者说出“我庄严宣誓我没干好事”, 墨线就会开始延伸, 浮现一张霍格沃茨地图, 使用完毕之后, 只要说“恶作剧完毕”就可以将地图复原成空白状态。

吼叫信——当打开信封的时候, 吼叫信会用写信人的声音对着收信人大吼, 最后吼叫信会把自己撕碎消失。如果不马上打开, 吼叫信会爆炸而且吼得更大声。

篇7:高中化学实验校本课程“哈利· 波特化学魔法” 的开发与思考

约翰·丁达尔和精灵试管

约翰·丁达尔是19世纪倍受尊崇的爱尔兰物理学家,他首屈一指的贡献是发现了“丁达尔效应”(光射到直径很小的微粒上时会发生散射作用)。然而在19世纪末期,他所做的实验却更像是一部奇特的电影。丁达尔在试管里混合了各种物质来产生蒸汽,准备记录它们对光束所产生的影响,结果却大吃一惊:起初,蒸汽形成了各色的云,随后显出清晰可辨的形象,时而摆出瓶子形状,时而是杯子,一会儿又变成贝壳和各种鲜花。“后来,”丁达尔说,“云雾突然蔓延拉长,形成一条毒蛇的头,还张开了大嘴,接着,从蛇的头部向外突出芯子!”

有没有可能是丁达尔无意中吸入了奇怪的蒸汽而产生幻觉?或者,蒸汽本身真的能产生奇怪的图像?我们可能永远也不会知道那一天在丁达尔的实验室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托马斯·布朗和幽灵植物

托马斯·布朗,17世纪英国的医师和作家,他从被烧毁的植物灰烬中看到了升腾的“幽灵”。布朗拿来一株植物,通过焙烧将它化为灰烬,然后把粉末发酵后倒入了一个小瓶中加热。意料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布朗记录道:“这团死灰被热给激活了。它竟然自底而上地复活成植株本身的形态!随着灰粒升起并有秩序地返回植株的各个部位,我们清晰地看到茎、叶和花,那是一片苍白的幽灵形象!而当我们把热源取走时,整个神奇的场面开始退幕,植株图景的各个部分重新融入先前的混乱状态,最終隐藏到瓶子底部冰冷的灰烬中。”

当被加热,哪怕只是用手心去加热,一个鬼影形式的植株便从废墟中走出,随着热量减退又消失。

年轻科学家和隐身术

我们知道今天的隐形飞机能避开雷达的探测,但能否通过其他手段达到真正的隐形呢?你可能会想,著名的“费城实验”就已经实现了呀?但那次事件如今已被虚化得模糊不清,真相可能永远不得而知。

其实早在1934年,一个年轻的英国科学家就表示自己已经实现完全的隐身。要知道,他可是在一个灯火通明的舞台上对着一群观众做到的。这位科学家(他的名字已无从考证,可能,他就是“哈利·波特”?)走到伦敦一个热闹的公共大厅舞台上,身着电头盔以及其他设备装置。目击者称,他看起来像“深海潜水员”,他步入一个打开的柜子,双手伸出来,然后示意打开开关。这时候,科学家的奇怪装置好像被通上了电流,并从他的身体穿过。然后慢慢地,他的身体变得透明……之后便从脚到头部彻底地消失了!应邀走上舞台的观众都可以触摸和感受到他的身体,但却看不见他。

他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吗?或者只是个聪明的魔术师而已?当然,还有一个可能:他是一位现实版霍格华兹魔法学校的毕业生。

摘自《大科技(科学之谜)》 编辑/静眉

篇8:开发化学校本课程的思路和方法

一、校本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校本课程是学校在开设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基础上, 根据自己的办学理念、教育目标对学生的需求进行系统评估, 通过自行研讨、设计或与其他力量合作而编制出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校本课程以校为本, 以学生的需求、兴趣为出发点, 以教师为主力军编写而成, 是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补充。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 也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战略方针。落实课程改革, 合理配置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资源, 是教育的需要, 也是当前课改形势的要求。校本课程的开发, 对于丰富课程内容, 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校本课程的开发也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发展和实现学校课程创新。每一位教师都应该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

二、开发校本课程的思路

1. 实践性。

鼓励学生用自己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会带给他们成功的喜悦, 极大地激发学习的热情。因此, 校本课程的开发, 应紧密联系生活实际,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观察、感受和思考, 将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与抽象的化学知识结合起来, 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2. 趣味性。

在开发化学校本课程时, 要注意趣味性, 将抽象的化学知识以小实验、小魔术等艺术化的形式呈现, 让学生保持饱满的学习热情。

3. 知识性。

校本课程的开发, 不能因为突出趣味性而忽视科学知识的渗透, 更要注重知识的科学性和正确性。校本课程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 但不拘泥于教材书本, 以相关知识网络为内在基点进行开发。校本课程的知识性是基础, 离开知识而空谈其他方面的问题, 是没有意义的。

4. 突出学科特点。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很多化学规律的发现和理论的确立都是以实验为依据的, 因此, 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要重视实验。在课程中积极开发探究性实验,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和实验步骤, 培养观察、分析总结等方面的能力。

5. 突出地方特色。

校本课程在开发的过程中应紧密联系学生熟悉的事物, 突出地方特色。就兰州而言, 有许多特色小吃, 如闻名全国的牛肉面、酿皮、灰豆子等;有能引起关注的空气污染和黄河水污染等问题。这些都与化学知识密切相关, 校本课程的开发从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事物入手, 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校本课程开发中如何体现实践性

1. 课本知识和生活实际相结合。

在《食品保存巧方法》的引入部分请学生思考中学化学中学过的与食品保存相关的物质, 如Al, CaO, CaCl2等, 再请学生思考以上物质在食品保存与包装中所起的作用。这样很容易使学生将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对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2. 从学生“熟悉”而又“陌生”的生活现象引出学习内容。

生活中有些事物大家经常看到, 但要说出原因, 往往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校本课程涉及这些既“熟悉”又“陌生”的学习内容, 可以在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细心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在《食品保存巧方法》的校本课程中, 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礼品、糕点等食品包装内有类似干燥剂的小袋, 袋内常装Fe粉, 这有什么作用?这个现象好多同学经常见到, 但要准确回答这个问题又有些困难, 于是产生了学习兴趣。在教学中, 介绍了这些小袋内装的Fe粉是脱氧剂, 又分析了脱氧剂的成分、作用、原理等相关的化学知识, 最后同学们顺利解决了课前的问题。

3. 突出学以致用。

篇9:哈利·波特与魔法零食

麻瓜世界的美食在魔法世界里都有,让我们看看哈利在霍格沃兹吃的第一顿晚餐吧:烤牛肉、烤子鸡、猪排、羊羔排、腊肠、牛排、煮马铃薯、烤马铃薯、炸薯片、约克夏布丁、豌豆苗、胡萝卜、肉汁、番茄酱,布丁、各种口味的冰激凌,苹果饼、糖浆水果馅饼、巧克力松糕、炸果酱甜圈、酒浸果酱布丁、草莓、果冻、米布丁。不过是寄人篱下的哈利想吃而从来没有吃过的麻瓜美食,让哈利惊奇的是不知为何还有薄荷硬糖。另外一场圣诞宴会,烤火鸡、美味小香肠,拌了黄油的豌豆,又浓又稠的肉卤和越橘酱,也是没啥魔力的美食,奇特之处在于:美味佳肴突然出现在金色的盘子里。家养小精灵们为布斯巴顿的学生们做的牛排腰子布丁、法式杂鱼汤、黑布丁、牛奶冻,这些也不过是法式餐点。

魔法零食首次出现是在哈利第一次登上霍格沃茨特怏列车上,从来没有零食吃的哈利发现自己有大笔的钱财,他买了比比多味豆、吹宝超级泡泡糖、巧克力蛙、南瓜馅饼、坩埚形蛋糕、甘草魔杖。

最有吸引力的是比比多味豆,不仅有巧克力、薄荷,橘子酱等一般的味道,还会有菠菜、肝和肚的味道。哈利吃到了土司、椰子、烘豆、草莓、咖喱、青草、胡椒、沙丁鱼等口味。罗恩的哥哥乔治曾经吃过一颗鼻涕味的。霍格沃茨的校长邓布利多教授不大喜欢比比多味豆,因为在他年轻时曾吃过一颗“呕吐”口味的,后来哈利·波特在从奇洛教授手里夺过魔法石时,邓布利多想从哈利的崇拜者给他的比比多味豆中以他的经验挑一颗太妃糖口味的,却不幸吃到耳屎口味。

比比多味豆在蜂蜜公爵糖果店也能买到,蜂蜜公爵简直是零食天堂:店里有着一个又一个货架,上面放满了人们能够想象的到的最引人入胜的糖果。大块的奶油花生糖、一块块发微光的粉红色椰子冰糕、排列得整整齐齐的成百种各式各样的巧克力、一大桶多味豆、一桶滋滋蜜蜂糖、罗恩提到过的漂浮在空中的果子露饮料,沿着另外一堵墙的是“具有特殊效果”的各种糖果:吹宝超级泡泡糖(它能使整个房间充满蓝色风铃草颜色的泡泡,几天都不会破灭,这是邓布利多喜欢吃的糖果)、奇异的碎片状的毛毛牙薄荷糖、小巧的黑胡椒小顽童(为你的朋友从鼻子里向外喷火)、冰耗子(听到你的牙齿打战和咯吱咯吱的声音)、形状像蟾蜍的奶油薄荷糖(真的会在胃里跳动)、松脆的糖羽毛笔和会爆炸的夹心糖。

魔法世界最受欢迎的饮品是黄油啤酒,在《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里赫敏和罗恩向哈利描述他们去过的地方,其中就有供应黄油啤酒的三把扫帚。哈利第一次喝黄油啤酒时感觉:“这是他喝过的味道最好的饮料,而且这似乎让他从内而外的暖和起来了”。

魔法零食中顽童最爱的应该是弗雷德和乔治荣誉出品的速效逃课糖:昏幻糖、肥舌太妃糖、鼻血牛轧糖、呕吐糖片。像鼻血牛轧糖,吃了的人会狂喷鼻血。呕吐糖片有两头,吃了橘色的一头会呕吐,吃了紫色的一头会止呕。这些现象足以成为离开教室的理由。

魔法师还有着奇异的口味,像海格会做白鼬三明治,麦格教授爱吃生姜蝾螈饼干。不过听上去比农家鲜干酪和芹菜末——这份达力的减肥餐更有吸引力呢。

上一篇:《商务英语听说》课程标准下一篇:一个好领导具备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