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经费专项审计

2024-05-25

科研经费专项审计(共11篇)

篇1:科研经费专项审计

科研经费专项审计资料清单

1、科研项目任务书、合同书、预算书

2、经费决算表(包括自筹经费)(一套汇总表、其他承担单位各一套表)

3、经费收支明细表(包括自筹经费)(其他承担单位各一套表)

4、科技部下拨经费银行进账回单

5、对外拨付经费(拨付其他承担单位)银行单据

6、科研项目承担单位基本情况、课题立项基本情况、课题实施情况、课题产业化现状及趋势、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说明

7、自筹经费来源情况说明、自筹经费到位银行单据

8、经费支出(包括自筹经费)单据

9、大额经费支出(包括自筹经费)合同、招标文件

10、大额经费支出(包括自筹经费)银行付款单据

11、课题专项经费后续支出中应付未付支出和课题专项经费后续支出中预计后续发生支出情况说明、发票、合同

12、课题专项经费结余情况及原因说明

13、进出国活动政府批件

14、会议通知、会议签到册、会议成果文件

15、国内培训、考察通知,培训考察项目及内容,培训考察成果资料

16、工程项目结算审核资料、验收资料

17、其他资料

要求:上述第2、3、6点需提供电子文档

篇2:科研经费专项审计

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

项目预算执行审计自查报告

项目名称:

项目编号:

项目负责人:

项目承担单位:(公章)

联系电话(手机):

自查时间:

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编制

二O年月日

环保科研项目预算执行审计自查报告编写提纲

一、自查主要内容

(一)执行财经法律法规的情况

1、有无虚报冒领、截留、挪用、转移财政资金问题。

2、有无发放奖金问题,有无超标准、超范围发放津贴补助问题。

3、有无设立“小金库”、账外账问题,主要包括:有无使用科研经费进行股票、债券、产业化等投资问题;有无通过虚列支出(如报账后在会议地点存放资金)、资金返还等方式转到本单位账外的资金问题等。

4、有无违规对外拆借资金、乱投资、提供担保问题。

5、有无购买购物卡(券)情况。

6、有无截留、挪用抗震救灾资金(物资)情况。

(二)预算完整性

重点检查预算编制的完整性问题,主要包括:

1、有无隐瞒、少报预算收入问题。如部分收入项目未列入预算范围,部分收入项目通过往来款项核算而少报预算收入等。

2、有无未将协作单位预算纳入编报范围问题。

(三)预算管理规范性

1、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问题,重点检查以下内容:

(1)单位是否制定符合国家要求的经费使用管理办法。

(2)预算项目内容是否依据科学可行的项目实施方案编制。

(3)项目研究内容有无与其他部委(部门)正在开展或已有工作成果存在重复问题,如多个科研课题经费共同开展一个任务。

(4)预算项目支出测算是否依据有关标准,有无随意性。

(5)项目有无经过专家评审。

(6)有无未细化项目预算问题。

(7)是否按照有关合同向协作单位拨款情况。

(8)有无随意向非协作单位拨款情况。

2、预算执行进度情况,外协经费使用情况,目前经费执行进度是否按照任务计划完成,现行执行率为多少,有无回扣、滞留、闲置资金问题。

3、预算是否按批复执行,主要包括:

(1)财政拨款基本支出是否存在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混用。

(2)财政拨款项目支出内容和支出费用是否与批复预算相符,有无挤占、挪用。

(3)预算调整有无通过规定的审批程序。

(4)设备购置中政府采购及招投标工作是否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4、资产处置有无经过规定审批程序。

(四)往来款项

1、认真清理往来款项,重点清查账龄较长款项,及时收回或还款。

2、有无随意核销往来款项问题。

3、有无在往来款项核算收支问题。

4、往来款项有无收据等。

(五)会议费、出国费使用

1、有无相应管理办法。

2、是否履行规定审批程序。

3、有无在非会议定点宾馆、饭店召开会议及培训问题。

4、有无超范围、超标准问题,如:在会议费中列支与会议无关的餐费、交通费等,在会议费中列支咨询费、劳务费等,超规定费用比例或费用标准等。

5、有无暂存他处资金、脱离本单位财务管理范围问题。

(六)其他违反财经法律法规问题。

二、自查要求

(一)认真按照自查提纲逐项对照检查,必要时,可委托中介机构进行。

(二)自查问题要有详实内容、确切数字以及整改措施。

(三)协作单位经费自查由承担单位组织开展。

(四)严格按规定时间提交自查报告(纸件一式两份),纸件含审计联络表(每页加盖公章或财务专用章)报送至环保部科技标准司,电子件发送至hbgyxm@126.com。

三、审计联络

篇3: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审计初探

一、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现状

(一) 科研经费来源的多元化造成了管理与核算的复杂性

高校科研经费的来源渠道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教育主管部门及各行业主管部门下拨的纵向科研经费, 各主管部门都制定了科研经费的专门管理办法;二是学校与社会其他部门及企业进行科研合作、科技咨询或科研成果转让所获得的横向科研经费, 由于项目合作的内容不同, 对经费的核算也有不同的要求;三是高校自筹的配套科研经费。由于科研经费来源渠道的多元化, 而科研经费的提供部门对经费的使用要求没有一个统一明确的规定, 各类科研项目有不同的使用要求, 这就带来了科研经费管理及核算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科研经费管理必须按资金来源及科研项目独立设账, 分项管理, 内容的日益复杂加大了经费管理及监督的难度。

(二) 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制度有待完善与落实

“课题制”科研经费管理模式目前在高校普遍推行, 项目负责人负责对课题的立项、组织经费使用、项目验收及项目所形成的资产和成果进行全程管理。由于有的高校对科研工作的管理较关注通过上项目来争取经费, 而对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及效益性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有的是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有的是对已有的财务管理制度执行不严格, 或缺乏规范有效的监督手段, 从而致使学校在科研经费管理方面出现了问题, 不同程度地影响了科研工作的开展和科研效益的提高。一些高校为了鼓励教职工参加科研的积极性, 在科研经费的管理政策上一般都比较宽松, 针对报销制度的缺陷, 有些科研人员没有合理使用有限的科研经费, 甚至将其用于个人及家庭开支的单据以科研经费的名义报账。因此相关部门也出台了不少制度加以完善, 以堵漏洞, 如收支两条线制度, 科研经费使用制度, 但财务报销制度却不严, 甚至“潜规则”大为盛行。从近年来审计、检查的情况看, 在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和使用的过程中, 利用科研经费洗钱、虚列转拨或支出以套取科研经费的违纪违规现象时有发生, 损失浪费、支出不合理, 管理费和人员经费支出比重过大现象比较严重。

(三) 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与审计监督职能的作用未充分发挥

近年来, 许多高校为了加强对科研经费的管理, 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 采用了“统一领导, 集中管理”模式, 虽然高校对从不同渠道取得的科研经费进行集中管理, 但财务管理部门无法从科研经费的合理性和效益性进行有效控制, 各项目的相关规定存在较大差异。财务人员对科研经费的筹集、运用、耗费等全过程运作缺乏了解, 在会计处理上出现会计科目、项目设置的不合理, 项目经费如何使用基本上是由项目负责人决定, 收入与支出完全按照项目负责人的要求进行核算。有的财务部门将科研经费当作代管经费的性质进行管理。由于项目负责人对科研经费有绝对的控制权, 经常会出现科研经费支出的无序性和随意性, 截留、违规的现象。许多高校对科研经费使用的监督力度不够, 审计部门未能充分发挥其事前、事中监督职能, 只是在科研项目结题时对科研经费使用情况进行审签的事后审计, 不能及时发现经费开支的漏洞, 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所以, 这些科研经费未能真正高效地投入到科研活动, 财务及审计管理人员无法合理有效地管理、监督科研经费的使用。

(四) 科研成本核算的不规范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国家科技部联合相关部委发布文件, 为科研项目研究经费提出了指导性原则, 并界定了课题费的内容, 明确指出:“课题费包括与课题研究的所有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直接费用是指课题研究过程中使用的可直接计入课题成本的费用, 一般包括人员费、设备费及其他研究费用等;间接费是指为实施课题而发生的难以直接计入课题成本的费用, 一般依托单位课题服务的人员费用和其他行政管理费支出, 以及现有仪器、设备和房屋等固定资产的使用费或折旧费等。全成本核算是将科研项目消耗的所有资源成本纳入科研项目进行核算, 但在实际中较难实施, 主要因为高校的教学与科研有着密切的联系, 事业经费与科研经费的成本往往相互渗透, 影响了科研经费全成本核算的实施。同时, 大量的公关费、个人提成及与科研项目无关的个人开支占据了科研经费很大的比例, 由于高校财务管理大多只重视收支管理, 成本、效益意识淡薄, 造成了高校科研经费使用情况的会计信息失真。

(五) 资产管理的忽视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高校对科研经费形成的资产监督和管理还相当薄弱, 特别是对移动性比较大的资产, 如电子设备和图书资料等资产, 在科研课题结题后, 以上资产仍滞留在科研人员手中, 有的科研人员甚至将其视为私有财产据为己有, 学校难以做到固定资产的合理配置与资源共享。此外, 就是对科研经费所形成的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 学校没有及时进行管理, 进行无形资产的账务处理。以上都造成了资产的浪费、流失和失控, 这与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直接相关。

二、高校科研经费审计措施

(一) 审计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的建立情况

加强科研经费管理, 制度要先行。学校是否根据国家有关规定, 结合实际情况建立一套科学、可操作性强、行之有效的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办法和制度, 不断完善学校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是否特别针对当前横向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建立和完善学校横向科研经费的管理办法, 切实加强横向科研经费的管理;是否建立健全科研经费管理责任制, 明确学校科研、财务及项目负责人在科研经费使用与管理中的职责和权限;是否建立和完善全额成本核算制度, 明确项目管理费、人员经费、业务费支出的合理水平。内控制度的执行情况及效果如何, 通过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 做到既要方便科学研究工作, 又要严肃财经纪律的原则, 完善财务报销手续, 确定科研经费使用范围, 正确使用会计科目和会计核算方法, 保证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 审计科研经费的预算及其使用情况

一是科研经费预算的管理。强化科研经费的预算管理, 既有利于保证科研活动按计划有序开展, 也有利于严格控制科研经费的开支范围和标准, 加强财务预算的约束力度。二是科研经费收入的管理。高校取得的各类科研经费, 不论其资金来源渠道, 均为学校的收入。因此应重点审查各类科研经费的收入是否全部纳入学校财务部门统一管理, 集中核算, 是否存在科研收入脱离学校监管形成体外循环的现象;是否针对不同来源渠道, 不同性质的科研项目单独按项目管理进行会计核算, 专款专用。三是科研经费使用情况的管理。审查各项开支是否根据科研项目管理办法或项目合同的要求据实列支, 审查科研经费的开支范围和标准是否严格控制, 科研项目的成本核算是否完整、真实、全面, 对投入的应由科研项目承担相关费用是否按照科学合理的比例分摊计入科研项目成本进行核算;审查对科研项目负责人使用科研经费的监督是否有效, 是否存在挪用科研经费现象, 账目是否清楚, 确保科研项目资金安全并合理使用。

(三) 审计科研经费使用的效益性

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如何既是资金提供者所关注的重点, 也是衡量科研工作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志。目前, 部分科研项目由于不注重管理, 效益性监督不够, 使得项目效益低下, 甚至无效益而造成损失浪费。因此, 必须加强效益审计, 对学校科研经费使用情况及其经济活动的效益性进行检查和评价, 确定其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重点审查科研项目立项的科学性、适用性和合理性, 科研项目在立项是否经过认真调查, 充分论证和科学评估, 结题项目是否按有关规定及时办理科研项目结题及结账手续, 科研成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是否及时转化, 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何。可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实现的价值与科研经费投入的价值以及科研项目的预期研究价值相比较, 以确定其经济效益, 做出审计结论, 并提出审计建议, 从而促进学校科研经费使用效益的提高。

(四) 审计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的管理

凡使用科研经费购置的固定资产均属于学校的固定资产。要审查进行科研项目活动中所购置固定资产是否纳入学校资产统一管理, 专人负责。科研项目结束时是否及时收回仪器设备, 统一管理调配使用, 是否存在固定资产重复购置, 长期闲置不用, 使用效果差等变相浪费科研经费行为;对科研经费的使用是否进行追踪管理, 尤其是对那些需要把大笔经费汇向境外购置研究设备的开支, 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 促进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科研部门是否对科研项目形成的无形资产及时提供鉴定证明材料和相关的认证材料, 财务部门是否及时将无形资产纳入学校统一核算。

(五) 科研经济合同管理的加强

为贯彻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 高校鼓励教学科研人员积极发挥资源优势, 从事科技开发等横向科学研究工作。科研合同是高校和资金提供方权利义务的法律约定, 为维护学校合法权益, 促进学校科研事业的发展, 规范合同的签订成为审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应审查利用科研经费支付外单位的科研协作费、设备费、加工费等是否签订合同, 开展科技开发、技术合作及成果转让等科技活动是否签订合同, 是否建立科研合同的审查制度和授权签字制度。审计应对合同的起草、签订、执行过程和结果的合法性、合理性、效益性进行审查和评价。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 教财[2005]11号文。

[2]林祖宣:《科研经费使用中的违规形式及审计对策》, 《审计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8期。

[3]吴崎、蔡晖、徐景龙:《对我国目前科研经费管理体制的一些思考》,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2003年第11期。

篇4:加强对科研经费的审计监督

科研经费使用中的财务违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滞留经费、延缓拨付。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对财政拨付资金未能及时拨付,将资金滞留在主管部门。

(二)挤占经费、挪作它用。一些主管部门利用手中权力,左右经费分配,并从中谋利。

(三)预算失控、决算失真。对预算编制的重视不够,编制随意性较大;使用过程中擅自扩大支出范围、超预算支出,挤占、转移或挪用;决算信息严重失真,不及时结题,不按规定上缴经费结余等。

(四)虚设课题、转移资金。与基层科研机构相互串通、虚设课题,转移资金。

(五)未专款专用。经费使用往往超越了合同规定的范围,如大额财政经费用于人员开支。

(六)监管不力。主管部门只重视资金分配,忽视监管,未及时组织验收,没认真执行项目追踪反馈制度。

二、科研经费审计内容

科研经费审计以科研经费财务收支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为核心,目的是保证科研经费收支的合理性和真实性;促进被审单位严格执行相关科研经费制度。具体审计工作包括:

(一)经费落实情况审计。审查是否按项目合同和预算及时足额到账,并找出未按进度到款的原因。

(二)预算执行情况审计。审查是否严格按预算规定的内容及额度开支;是否符合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及国有资产管理等专项规定。

(三)验收结题审计。审查结余经费的收支情况,是否存在不及时结题,不按规定上缴经费结余等情况。

(四)内控执行情况审计。内控制度是否建立,是否在依托单位的账目中进行独立核算经费支出的程序、内容和额度是否严格按单位内部的制度执行;经费使用是否有单位财务部门的监管。

(五)经费使用绩效审计。科研经费审计不可能只停留在查错防弊的简单层次上,开展科研经费的绩效审计是审计的必然选择。

三、科研经费审计方法

科研项目经费审计方法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询问、审阅法。首先询问被审单位科研经费的预算等,了解来源与投向,经费管理内部有关制度。取得被审单位与科研经费有关的会计资料,包括会计报表、账册、凭证以及安排科研经费的项目计划文件、有关合同等,对这些资料应认真加以审核。

(二)现场察看法。抽查部分项目实施实地观察可以了解项目完成的进度情况,又可以证实项目的真实性,特别是能有效地揭露套取科研经费而采取虚立项目的问题。

(三)跟踪追查法。 经费拨付是经过财政、主管部门、使用单位的顺序进行, 因此审计人员也要按照资金的走向进行跟踪。

(四)逆查法。就是按照科研活动进行的相反顺序,从结题查到起点的审计方法。 从大处着手,审计面较宽,审查的重点和目的比较明确,易于查清科研经费使用中的主要问题,审计效率较高。

篇5:科研经费审计报告

表述项目承担单位(企业、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和其他事业性研究机构)的性质、成立时间和地址等基本情况(如:××单位(企业)系经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成立于×× 年××月××日。取得注册号为××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单位类型:有限责任/外商独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注册资本人民币××万元,法定代表人:××,地址:××,经营范围为××)。

(二)项目基本情况

根据××单位与XX省科技厅签订的.《XX省科技计划项目合同书》(或省科技

厅下达的科技计划项目任务书):

计划编号: 项目名称: 项目计划类别:

项目合同起止年月:×× 年××月至×× 年××月 项目技术合作方:

项目实施负责人:×××,职务(职称)

篇6:医院科研经费审计报告

被审计单位:

审计项目名称:

审计组长:

审计人员:

报 告 日 期:

一、基本情况:

1、截止2009年12月31日,科研科职工人数 人。设置了科研项目管理、科研成果管理、科研机构管理、学会工作管理、综合信息管理及科长六种岗位。

2、科研科主要负责医院科研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日常管理,包括各级科研项目的申报、监督实施、结题;科研成果的鉴定、报奖、转化与推广;医院附设自治区级研究所和重点试验室等科研平台建设;科技合作和学术交流、专业学会活动的组织与管理;科研论文登记、报销和奖励等。

3、科研经费纳入医院财务,由科研科统一管理,财务科进行核算和监督。科研经费专款专用,财务科单独设账核算。科研科负责科研经费收入、支出项目的审核,财务科负责科研经费建帐及核算工作。

4、科研经费的来源主要包括:外来项目资助经费(指列入国家、部委、省及厅局等主管部门下达的项目资助经费;国内外合作研究或受委托研究的项目合作经费);医院科研专项基金(包括医院配套资金和医院科室科研基金)。

5、科研经费主要支出项目:科研业务费、实验材料费、仪器设备购置费、实验改装费、协作费、课题组织实施费、部分人工费、科研论文奖励、专著奖励、科技成果奖励、科技进步奖奖励等。

二、年度科研经费来源及使用情况 根据医院会计帐簿和科研科提供的资料反映,年度科研经费来源、使用情况如下:

1、科研经费来源: 万元

其中:外来项目资助经费 万元

医院配套资金 万元 院内项目资助经费 医院拨付博士科研启动经费 万元

年正在开展科研项目为 项,其中,国家级 项,国家合作项,省级项,省级合作项,市级项,厅级项,院内项目项,中华医学会项,吴阶平基金1项。博士科研启动经费项。

3、年度科研经费支出万元。

4、年度科研经费结余万元。

5、年末科研经费累计结余万元,年末累计结余万元。

三、总体评价

通过审计我们认为,科研科在科研经费的管理工作中,能逐步完善管理制度,积极推进科学化管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根据科研工作的需要,制定了《科研机构管理办法》、《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科技奖励办法》等管理制度,并围绕医院科研五年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各项工作制度,修订了《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在原有科研奖惩制度的基础上,制定了《医院科技奖励办法》等。

2、各类科研经费的收入能纳入医院财务部门统一管理,单独设 账核算,不存在科研收入脱离医院监管形成体外循环的现象。

3、科研经费的开支范围和标准基本符合国家及医院的科研经费管理和财务制度的有关政策和规定;科研经费的使用报销基本能按照医院《科研经费管理办法》规定的程序办理;科研项目的成本核算基本完整、真实、全面。

4、用科研经费购置的仪器设备基本上能纳入医院资产,由医院统一管理。

5、科研论文奖励及专著奖励符合医院规定的奖励标准。

6、科研项目决算的编制及数据基本真实、完整,基本符合国家及医院有关科研经费管理相关政策、规定。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1、科研科的《科研经费明细帐》部分项目的明细记录不完整,与医院财务明细帐中财务数据不相符。主要原因为:一是部分在科研科已审核登记的科研经费支出,没有及时到规划财务部报销;二是科研科在实行科研经费报销审核登记前,部分已在规划财务部报销的科研经费未在科研科登记。

2、个别设备未记入医院固定资产帐目

用科研经费购置的个别设备未能纳入医院固定资产进行统一管理,不符合自治区人民医院《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细则)》第三条“用科研经费购买的仪器设备,按医院有关规定由医疗设备管理科登记,作为固定资产后方可办理报销手续。财产归医院所有,课题组使用,不扣所在科室的消耗。项目结束后,所购设备原则上归项目承担科室 继续用于科研工作”的规定。

六、意见和建议

1、建议科研科工作人员应做好《科研经费明细帐》的记录工作,对每一课题的经费来源、支出内容、金额等逐项逐笔登记,及时按月、年进行累计结出余额,并与财务科按课题核对科研经费的收支情况,完善科研经费数据记录的动态管理,如有不符,及时分析、查找原因,确保科研经费收支数据相符,以进一步加强科研经费管理,规范经费使用,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

篇7:医院科研经费审计报告

1、建议科研科工作人员应做好《科研经费明细帐》的记录工作,对每一课题的经费来源、支出内容、金额等逐项逐笔登记,及时按月、年进行累计结出余额,并与财务科按课题核对科研经费的收支情况,完善科研经费数据记录的动态管理,如有不符,及时分析、查找原因,确保科研经费收支数据相符,以进一步加强科研经费管理,规范经费使用,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

2、严格执行医院《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细则)》、《科研经费管理办法(试行)》等相关制度,加强科研设备的管理,凡用科研经费购置的仪器设备一律纳入医院固定资产进行核算,并由医院统一管理。

篇8:论科研专项经费的会计核算方法

以往, 对政府补助的新旧准则对比或者与国际准则的对比, 以及从所得税角度探讨政府补助会计核算的研究较多, 对准则中会计核算方法规定的解释亦有所研究, 而针对科研专项经费会计核算方法的研究则较少。为此, 在科研专项经费投入逐年增长的情况下, 深入研究并规范会计核算方法, 对做好科研专项经费管理尤为重要。

一、科研专项经费会计核算方法

目前, 企业对《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财政补助》 (以下简称《准则》) 理解各有不同, 同时受到企业业绩考核及税收相关制度的影响, 致使在科研专项经费会计核算方法的选择上存在一定差异。通过笔者实际工作经验, 结合座谈调查研究资料, 从费用化支出和资本化两个方面, 归纳出以下几种现行会计核算方法。

(一) 费用化支出的会计核算

1. 按“专项应付款”核算

该方法是先将科研专项经费相关支出计入“研发成本”, 月末结转入“专项应付款”, 以核销相应的科研专项经费拨款。采用这种方法核算的企业, 沿用原会计制度的核算方法, 同时考虑到, 若将科研专项经费确认为营业收入, 会有一定的税收风险, 如:缴纳流转税的风险。

2. 按“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核算

该方法是先将科研专项经费相关支出计入“研发成本”, 月末结转入“营业外支出”, 并按相同金额从“专项应付款”结转入“营业外收入”。采用这种方法核算的企业, 运用了完工百分比法进行核算, 按照新准则规定在确认相关费用的期间计入当期“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其缺点是, 易造成年度间营业外收支变动过大。

3. 按“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核算

该方法是先将科研专项经费相关支出计入“研发成本”, 月末结转入“主营业务成本”, 并按相同金额从“专项应付款”结转入“主营业务收入”。采用这种方法核算的企业, 也是运用了完工百分比法核算, 同时考虑到科研项目与企业主业的密切相关, 科研项目的申请亦是通过同业竞争取得, 并且科研收入占其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较大。所以, 按主营业务收入核算更为合理, 能更好地反映企业性质及其业务板块的构成。

(二) 资本化支出的会计核算

1. 按“资本公积”核算

该方法是在收到政府补助时, 直接计入资本公积。这种会计核算方法是沿用旧准则相关规定, 直接增加企业的所有者权益, 采用这种方法的多为国有企业特定用途的专项财政拨款。此种核算方法避免了企业缴纳所得税负担, 但与新准则的规定有所冲突。

2. 按“递延收益”核算

该方法是将政府补助在资产预计使用年度内, 作为递延收益平均计入当期损益。采用这种会计核算方法的企业, 是按新准则相关规定执行, 即将政府补助以递延收益的形式平均分摊在一定期限内。但科研项目的研制周期, 一般小于会计准则中规定的固定资产折旧期限, 在项目完成后, 针对此项目购置的专用设备折旧仍未分摊完毕。

3. 一次性计提科研专项购置的固定资产折旧

该方法是在购买固定资产当期, 一次性计提该固定资产折旧, 直接计入相关的研发支出。采用这种会计核算方法的企业, 是考虑到科研项目研制周期较短, 项目结束后专用设备可能闲置或无相关经费承担其折旧。但此种将资本费用化方法, 会导致资产价值无法在财务账面上真实反映, 但对于每期损益无实质性影响。

二、科研专项经费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之所以存在上述会计核算方法的分歧, 使企业内纵向与企业间横向财务数据的可比性较差, 以至带来较为混乱局面, 主要是以下几个问题造成的。

(一) 部分专项拨款依旧沿用资本法核算

《准则》中虽已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所主张采取的收益法而摒弃了资本法, 即与资产相关或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一律采用了收益法进行核算。但在实际工作中, 部分特定政府补助, 在拨款文件中却又明确规定其会计处理方法, 如:将拨款直接计入“资本公积”会计科目。这不仅影响了企业的资本结构、期间损益, 而且对企业税收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二) 难以区分与收益相关和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

《准则》中明确区分了“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和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的会计核算方法, 即企业要明确的将科研专项经费支出划分为费用化支出或资本化支出, 从而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但在很多科学研究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中, 财政拨款属于综合性质的政府补助, 很难清楚明确地将其分解为与资产相关或与收益相关, 这就导致企业不能非常准确地选择会计核算方式。

(三) 未深入明确科研专项经费的会计核算方法

《准则》中仅规定了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计入当期损益, 但并未针对项目的性质或企业的性质, 对科研专项经费所形成的收入和支出做出进一步的规定。如科研转制企业, 承担国家科研项目数量多, 项目研制周期长, 每期确认的损益金额也较大, 此时若将其确认为“营业外收入”, 显然不能确切地反映企业性质及业务板块的构成, 如将当期损益确认为“主营业务收入”, 则更能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信息。

(四) 关于科研专项经费的纳税问题

《税法》中规定:对于国家财政性补贴和其他补贴收入应并入实际收到该补贴收入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然而, 科研专项经费实质上属于国民收入的再次分配, 是否需要再次缴纳企业所得税, 乃是值得商榷的问题。另外, 税法中对于不征税收入的界定也显模糊, 在实际工作中, 企业难以确定是否符合条件, 或取得作为不征税收入的依据。

此外, 对于科研专项经费是否需要缴纳流转税也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对于科研项目的企业参研单位, 在通过主研单位间接收到国家专项经费时, 不能向主研单位开具财政监制收据或资金往来发票 (已取消) , 以及因为合同内容或收款时间的问题, 造成无法开具零税率增值税普通发票 (“营改增”前为申请免税收入) , 从而造成税收的损失, 致使企业纳税负担加重。

三、关于科研专项经费会计核算的改进措施

针对上述科研专项经费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以下相应改进措施, 以便企业更加明确、合理的确认、计量和核算科研专项经费。

(一) 进一步规范财政拨款性质

新准则采用了收益法, 其主要原因在于政府补助并不属于股东投入, 所以计入所有者权益不尽合理;且政府补助虽是国家对企业的无偿投入, 但由于具有一定的附加条件, 所以将政府补助计入收益, 能够更好体现其与相关费用的相关性和配比性, 因此不宜再使用资本法对政府补助进行会计核算。

(二) 细化科研专项经费会计核算方法

针对准则中未深入明确当期损益的会计核算问题, 建议依据项目性质, 细化专项经费的会计核算方法, 进一步将项目分为两大类, 并分别采用不同的会计核算方法。

第一类项目, 政府对于企业已拥有的自有技术的资助, 其作用是对已发生的费用的一种补偿, 或是鼓励企业将该项技术应用于产品或产业之中, 如成果转化项目、技术改造项目等。这类项目, 将专项经费确认为“营业外收入”较为合理。

另一类项目, 政府为了激励企业研发新技术、新产品的资助。这类项目并非完全无偿补助, 企业需要与国家签订任务书, 并向国家提交相关成果, 可将其视为企业的一项经营活动, 如承担的科技部、科工局等单位的科学研究项目。因此, 这类项目将专项经费确认为“主营业务收入”, 相关费用计入“主营业务成本”, 更为合理。

(三) 对科研专用设备引入加速折旧方法

目前, 对于科研专项中的专用固定资产, 无论是在法定使用年限内按直线法计提折旧, 还是一次性计提折旧, 都不尽合理, 或者说有失公允。建议引入税收法规中的缩短折旧年限或加速折旧方法, 即在科研项目研制周期内提足折旧。此类专用固定资产不仅在性质上符合税法规定, 也实现了科研专项经费的专款专用, 能够较为合理、公允地反映企业资产结构和价值。

(四) 进一步完善关于财政专项经费的相关税收法规

针对目前政府补助在企业所得税和流转税中遇到的问题, 建议进一步完善相关税收法规, 以减轻企业纳税负担。首先, 可将政府补助列为免税收入;其次, 应明确不征税收入的范围及确认条件, 或在相关拨款文件中注明其性质;再者, 针对财政专项经费印制专用收据或发票, 或宜简化申请免税收入的流程。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现行科研专项经费计核算方法的研究, 发现其中存在一定问题, 导致这些问题的产生, 主要是国家相关法规制度在某些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空白或不尽完善。有鉴于此, 提出几点相应的改进措施:建议进一步完善相关会计制度及税法法规;提出根据项目性质的不同, 进一步细化会计核算方法;在科研专用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问题上, 引入税收法规中的缩短折旧年限或加速折旧方法。

通过本文研究, 使科研专项经费会计核算方法更加合理、清晰, 科研项目的相关信息得到更加完整、准确的反映和披露。

摘要:本文对现行科研专项经费的会计核算方法进行了归纳, 针对现状分析了造成核算方法差异的原因及存在问题, 并提出了几点改进措施:即进一步规范财政拨款性质, 细化科研专项经费会计核算方法, 对科研专用设备引入加速折旧方法, 进一步完善关于财政专项经费的相关税收法规。通过本文的研究, 使科研专项经费会计核算方法更加趋于合理和清晰, 其相关财务信息将更加完整、准确地得以反映和披露。

关键词:科研专项经费,政府补助,会计核算

参考文献

[1]杨位留.关于《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的质疑[J].会计师, 2008, 02:10-12.

[2]王怡雯.政府补助会计准则之中外比较[J].财会月刊, 2009, 13:57-58.

[3]王冬, 陈岳.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的会计与所得税处理改进[J].财会月刊, 2010, 22:30-31.

[4]倪新丰.新准则下企业取得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的会计与税务处理[J].经济师, 2013, 10:116-117.

[5]许娟娟.关于政府补助的会计思考[J].内蒙古金融研究, 2010, 01:34-37.

[6]王曦萍.论现行准则下政府补助的会计核算[J].财经界 (学术版) , 2012, 10:128-130.

[7]倪蔚.试论政府补助之课题科研经费的会计核算[J].科技信息, 2011, 09:800-788.

篇9:高校科研经费内部审计的研究

【关键词】高校科研经费;内部审计;环境

一、现阶段高校科研经费内部审计的状况

现阶段,随着相关制度规范的落实和发展以及高效领导对科研经费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使得高校科研经费内部审计工作的强度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是依旧没有达到完美的效果,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例如北京航空航天大数学学院党政办公室原主任梦江涛,通过伪造领导签字、虚开会议通知、虚构会议支出和办公室办公用品支出等手段先后多次挪用科研项目经费237万余元,而类似这些现象的存在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高校科研经费的利用率和其应有的价值,不利于高校各个项目的顺利开展和运行,所以如何改变科研经费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加强科研经费内部审计的力度是需要相关工作人员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二、目前高校科研经费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理论基础不够夯实

首先,通过相关的调查研究发现,现阶段一些高校对于科研经费的审计工作缺乏相关的理论支持,更多的只是关注高校基建工程的审计和财务收支的审计,缺少专项的科研经费审计;其次,高校领导对科研经费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高,也就不能在高校内形成一个健康良好的内部审计环境,不得而知,高校科研经费内部审计工作的绩效也不会很高。

2.审计的方法有待提高

就目前情况来看,高校科研经费审计工作都是由高校基建工程和财务审计专业人员组成的,而这些工作人员虽然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但是对于教育岗了解不深,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很难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和战略目标,对于高校科研经费预算的的科学性、使用的合理性以及程序的规范性等方面都不能全面的审计,而且审计方法也不具有针对性,这样一来就会导致方法不适用,可操作性不强等现象的发生,进而就容易产生高校科研经费审计中信息失真,审计效果和效率低等问题的发生。

3.相关工作人员对高校科研经费审计的认识程度不够高

据相关的官方资料显示,现阶段我国高校科研经费的类别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纵向的科研经费;另一种是横向的科研经费,纵向科研经费通常是指由国家、地方和各级政府部门来支出的科研经费,而横向的科研经费是指学校通过对外开展科研活动而获得的经费,但是对于审计工作而言,更多的高校认为科研经费是由主管人管理的,应该由科研人员自行支配,学校不能对其进行审计和干涉,审计也只是对其申报、立项及一些程序性工作进行审计,缺乏全程性和全面化的审计,进而不仅给素质较低的人员提供了滥用科研经费的机会,而且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对高校其他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运行带来不利的影响。

三、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存在问题的解决之道

高校科研经费审计工作中存在一系列问题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科研项目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运行,而且对于高校相关科研项目的顺利开展或者其他相关工作的开展和运行也会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所以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和相关的调查研究总结出以下几点切实可行的强化措施,具体内容如下所述:

1.从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层面着手

从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层面来看要求高校首先要构建专门的内部审计部门,根据高校科研经费的特点和特色成立专门的科研经费审计小组来对相关的科研项目进行审计,严格把握科研经费审计的各个环节和部门,要涵盖审计立项到项目结题的各个环节,将项目预算编制的科学合理性、资金转拨的过程以及项目经费支出的各个过程进行严格的审计,明确各个审计人员的责任,做大人人肩上有责任。此外,要配合相关的奖惩机制来从根本上提高审计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

2.从审计的方式方法层面着手

科学合理的、实用性和适用性比较强的科研经费审计方式才能真正的发挥审计工作的价值和绩效,进而能够在提高高校科研经费利用率的基础上促进科研项目的顺利开展,对于高校的发展和进步也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这就要求高校首先要改变原有的注重事后审计的审计方式,实现全过程的审计,可以采用财务数据和财务部门联网审计的方式来实现;其次,要与其他审计相结合,如与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等方式,这样一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高校科研经费的审计强度,减少不必要的风险产生。

3.从审计的结果运用层面着手

适当的提高高校科研经费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使其审计结果得到充分的运用,在实现审计人员价值的基础上提高科研经费的利用率,进而实现高校更好更快的发展和进步,这就要求高校首先要在制度上随高校科研经费内部审计工作进行支持,其次,要适当的提高其权利;此外,要从相关项目自身的特点出发,适当改变高校科研经费审计的周期,以达到提高高校科研经费审计绩效的目标。

四、结语

总之,虽然现阶段我国高校科研经费的审计工作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和发展,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依旧没有达到完美的效果,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所以结合高校科研项目的特点和特色提高审计工作的绩效是需要相关工作人员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参考文献:

[1]马淑红,洪茂林.关于高校科研经费内部审计的几点思考.[J].《中国经贸》.2015(08).

篇10:山东高校科研专项经费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提高高校科研水平和综合实力,促进高校内涵式发展,省财政设立了山东省高校科研专项经费(以下简称科研经费)。为加强经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科研经费专项用于省属高校开展科学技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励,以及国家和有关部委下达的省属高校科研项目的配套资助。

第三条 科研经费重点支持中青年教师提高科研水平,增强其承担国家和省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培育研究生的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促进教学改革与发展。

第四条 科研经费按照“择优支持、支出规范、注重绩效”的原则进行管理。所资助项目按照“学校初审、校内公示、专家评定”的程序确定。

第二章 项目立项

第五条 每年4月底前,省教育厅会同省财政厅根据当年科研经费规模、学校科研水平及往年科研项目完成情况,确定各高校科研经费资助的项目限额。

第六条 各高校根据项目限额及要求,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组织校内项目申报,并对申报项目进行初审。学校初审结果要在校内进行为期不少于7天的公示,在此基础上确定申请科研经费资助的项目,按规定时间上报省教育厅。第七条 每年6月底前,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组织专家对学校上报项目进行评审,确定科研经费资助的项目及资助额度。科研经费资助项目,由省教育厅会同省财政厅以正式文件公布。项目经费由省财政厅下达到高校主管部门,再由高校主管部门拨付到所属高校。

第三章 经费支出

第八条 科研经费为学校收入,纳入学校预算。学校财务部门要按项目设立专户,统一管理,单独核算,确保专款专用。

第九条 科研经费要严格用于指定用途。具体支出范围为:(一)实验材料费。指原材料、试剂、药品等消耗性物品购置费;实验动植物的购置、种植、养殖费;标本、样品的采集加工费和包装运输费。

(二)仪器设备费。指专用仪器设备购置、运输、安装费;自制专用仪器设备的材料、配件购置费和加工费。

(三)实验室改装费。指为改善项目研究的实验条件,对实验室进行简易改装所开支的费用。

(四)信息费。指计算机录入、软件设计及有关测试、计算、分析、文献检索、资料查询以及专利申请等费用。

(五)调研费。指为完成项目研究而进行的调研和学术交流活动所开支的差旅费、通讯费、交通费等。

(六)会议费。指围绕项目研究举行的项目开题、专题研讨、成果鉴定等小型会议费用。

(七)图书资料费。指为项目研究所购买的图书资料以及档案、文献、稿件查阅、打印、复印、翻译等费用。(八)协作费。指外单位协作承担项目研究工作开支的费用。(九)成果鉴定费。指项目完成后进行成果鉴定的费用。(十)劳务费。指直接参与项目研究的研究生助研津贴,非课题组成员、科研辅助人员的劳务支出等。

(十一)项目管理费。指项目依托学校提取的用于项目管理的费用,提取比例不得超过项目经费的5%。

第十条 项目结题前,科研经费结余可以转入下一继续使用。项目结题后,科研经费结余可继续用于该项目的后续研发。

第十一条 使用科研经费购置的固定资产,均属固有资产,学校应及时纳入单位资产进行统一管理,认真维护,共享使用。

第四章 管理责任

第十二条 高校要建立和完善科研经费管理责任制,明确项目负责人与科研、财务等部门的职责与权限,制定内部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确保科研经费规范、合理、有效使用。

第十三条 科研经费实行项目负责人制。项目负责人负责编制项目预算,按规定开支使用科研经费,并对经费开支的真实性、合法性负直接责任。项目完成后,项目负责人及时提出财务验收申请,通过验收后,方可办理财务结账手续。

第十四条 学校财务部门负责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指导项目负责人编制科研经费预算,并监督科研经费按预算执行。在办理具体开支时,要严格审核原始凭证,严格按照本办法规定的支出范围使用科研经费。项目完成后,由学校财务部门接受项目负责人申请,对科研经费项目进行财务验收。第十五条 学校审计机构要定期对科研经费的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审计。未通过审计的项目,不得进行结题验收。

第五章 附则

第十六条 科研经费实行中期检查和项目完成情况备案制度。备案材料包括:进展报告、鉴定材料或研究报告、鉴定证书和项目经费财务审计报告等。

第十七条 省教育厅、省财政厅依据有关规定对科研经费的管理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项目效益显著、经费管理规范的高校将加大经费支持力度;对未按计划开展研究、不按规定结题、项目完成率低和科研经费支出不规范的学校,将核减其下一科研项目申报限额,并限制有关项目负责人申报科研经费项目。对弄虚作假、截留、挪用、挤占科研经费等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处罚。

篇11:科研经费管理与审计研究(推荐)

【摘 要】 随着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逐渐增强,政府对于科研项目的投入也逐年增加。科研经费是进行科学研究的经济基础,在其管理过程当中需要财务管理。合理地使用科研经费能为科研项目完成提供基础,同时也是科研项目取得成果的保障。目前,我国主要使用科研项目管理和经费管理管理相辅助的方式管理科研项目。但是,我国的科技项目经费管理相关制度还是落后实际需求的,没有形成有效的科研经费监督,而且由于某些经费使用和管理制度的不健全,不合理使用经费和挪用经费的现象便时常发生。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上存在的漏洞,一方面会造成财政支出的浪费,另一方面对于我国科研事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本文通过对科研项目经费使用和管理现状的分析,探索和研究规范、合理、有效地使用科研经费的一些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经费审计

一、加强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和审计的必要性

科学技术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主要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科学技术水平则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关键指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十二五时期国家正逐步建立稳定增长的科技投入机制,对于科研方面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大大增加。从中国科技部发布的最新的科技统计数据看(最新信息更新到2011年),从2000年到2011年,全国的R&D经费支出逐年增加。2011年8687亿元,比上年1624.4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84%。科研人员能否进行高水平高质量的科研直接影响科研事业,所以科研经费管理是科研单位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那么,高效开展科研经费管理,进行科研经费地审计,获取及时的信息反馈,建立合理经费管理制度和完善监督体系,使经费能够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

二、科研单位科研经费管理和审计的现状

1.科研经费来源的多元化造成了管理与核算的复杂性

随着科研体制改革、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推进和变化,科研单位经费也不再仅限于某一单一渠道。就目前而言,当前,我国科技项目经费,主要来自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此外还有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农业部等其它的部委。有两个主要的研究经费,纵向科研经费,主要由各级政府部门和有关基金会发布,另一种是横向科研经费,是社会其他部门提供资金。不同的经费来源给科研单位对于经费的管理过程中的预算、支出和财务决算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因此,不同来源的资金的使用尚未形成统一、明确的规定和资金为每个项目使用的规定,导致在科学研究和计算更加复杂和专项资金的管理。科研经费的管理就需要根据资金区别和科研项目单独设置账目,独立进行管理。

2.科研经费的管理办法多但条款设置不合理,经费使用信息失真

科研经费来源的多元化,造成了现在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多种多样的现状。然而经费管理办法中也相应存在一些并不不合理的条例,在某种程度上打击了科研工作者全心全意进行科研工作的热情。就我国目前纵向科研经费管理规定而言,课题组的科研人员不能从课题费中列支劳务费或只许列支少量劳务费。由于科研工作者在工作中要投入大量的经历,在付出与收入不成正比的情况下,为了获取辛勤付出的薪酬,变相套取经费和违规使用科研经费的现象便无法避免。在这些情况下,相应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就无法得到有效地贯彻执行,导致有关经费使用的相关信息便不能不真实公允反映实际工作情况,成本增加在所难免。

3.科研经费管理缺少完善的财务管理和审计监督机制

科研经费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科研单位制度不完善,制度的执行不严格等,缺乏财政部负责与科研部门和项目平台和信息共享。内部控制制度的研究单位是不完美的,国家也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相关的规范和制度缺失。目前科研经费的管理只是从财务管理这个单一方面进行的,科研单位财务部门就不同科研经费来源的经费归集起来进行统一管理,但是由于科研经费的不同来源导致其相关制度存在很大差异,因此便无法从科研经费使用的合理性和效益性进行控制。同时,国家尚未出台针对科研管理监督地审计规定,很多科研单位对科研经费利用监督不佳,科研单位审计部并未充分起到其在科研经费使用的事前、事中、事后的精度审计的职能,而只是针对科研结题完成后才开展审计工作。同时,与外部审计相比,科研单位的内部审计部门,存在着审计人员缺少、专业能力差、独立性受本单位影响等固有局限,从而使得科研经费使用情况的审计是否反映真实情况便很难保证。因此,对于科研经费使用过程中存在的漏洞无法及时发现和应对,经费管理制度地执行不力,科研经费便无法有效使用,同时科研腐败也便无法有效地遏制和杜绝。

4.缺少有效的绩效评价机制

科研项目结题完结后,往往只是关注经费预算与决算的相符程度,而并不太关注经费使用的绩效情况,导致一些编制虚假经济事项套取经费的现象。就科研经费绩效审计视角来看,目前对于科研经费管理和审计缺乏整个过程系统管理的管理。对于经费使用的事前、事中和事后还未做到事前审核,事中监督和事后检测。

三、改善科研单位经费管理和审计现状的对策

1.统一经费管理的制度,健全的科研经费管理体制

科研单位的相关部门应该对症下药,针对本科研单位科研经费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漏洞和问题,结合国家相关规定及科研经费的不同特点,建立科学、合理、规范的经费管理体制,并且在遵守管理办法的基础上,根据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与之相适应的管理办法。财务部门、科研管理部门、资产管理部门及审计部门和课题组要形成职责明确、分工合作、相互配合的科学工作机制。在实际工作中,财务部门负责会计财务管理,科研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合同和科研管理,参与、指导、审查科研项目预算和决算,实施预算控制,监督预算执行:资产管理部门负责科研经费购置资产的管理,促使资产合理高效使用;审计部门要积极参与科研经费管理内控制度建设,实行科研经费审计监督。课题负责人要负责对科研工作预算编制、决算审核,按一定要求合理使用经费,项目结题及时办理结账。

2.树立科研经费成本核算意识,加强科研经费财务管理

要重视对科研经费收入的审计并加强监督管理,保证不同来源的科研经费收入归于财务部门进行集中管理核算;要从根本上防范和消除科研经费脱离监管而不当使用,形成体外循环。在科研经费实际管理过程中,要根据科研项目的性质和科研经费的来源,根据不同项目进行分别管理、核算,做到专款专用,严禁其他部门或者其他项目挪用科研经费。对于科研管理部门提取的管理费用和激励费用,要在相关规定的允许范围内。应该加强资金的监控力度,防止项目负责人或相关人员采用与科研项目无关的票据列支到科研经费中,套取科研经费。

3.强化科研经费使用情况的管理和监督,加大科研经费审计力度和范围

科研经费的预算应当满足课题研究的现实需要,要建立财务部门和科研部门之间沟通交流和信息共享的平台,保证科研经费使用和监督的顺利进行。科研审计部门对于科研项目要不定期地审计和监督,而对于科研经费则要采取定期检查和抽查其使用情况,评估使用效果。对于科研经费事前、事中和事后要做到全过程管理和审计。审计内容主要包括:科研管理制定、落实;经费预算、收入和成本管理;使用的效益性;相关资产的管理情况等。这就对财务人员和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

4.建立有效的科研经费使用绩效评价体系

在进行科研项目的审批中,都会评估该科研项目预计的经济效益和能够产生的成果。那么,科研经费地投入能否产生对社会有益的成果和效益是衡量科研项目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要建立有效的绩效指标评价体系。同时,绩效考核不能弹出通过财务指标和经济指标予以评价,还应当利用一些非财务指标进行综合考核,全面判断科研经费的使用绩效。科研单位可以根据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及2013年新出台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等相关规定,根据科研项目的具体情况,对科研经费管理进行规范,制定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促使科研经费利用和监督等两性发展。并且,要制定相应的项目经费考核指标,通过考核科研经费使用情况,以保障科研经费得到充分有效的使用。

参考文献:

[1] 周斌.我国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现状及其改进对策[J].教育财会研究.2009(9)

[2] 姚瑞红.审计视角下高校科研经费管理问题及对策[J].财会通讯.2010(10)

[3] 吕海荣、张海平.我国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主要问题与对策分析.2013(22)

[4] 谭红梅、张经鹏.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审计初探[J].财会通讯2009[1]

[5]易丽丽、杨云芳、李柯、刘金英.基于成功度等级评价法的高校校内科技项目绩效评价研究[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3(06)

作者简介:

上一篇:大学考试的作弊检讨书下一篇:新年场面描写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