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干部队伍建设中体现以人为本

2024-05-18

在干部队伍建设中体现以人为本(共12篇)

篇1:在干部队伍建设中体现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特征的集中体现,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在干部队伍建设中,必须牢牢把握“以人为本”这一核心,坚持以实现干部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一切从干部的思想、工作、生活实际出发,最大限度地激励干部、调动干部、鼓舞干部和凝聚干部,促进干部快速成长、尽快成熟、早日成才,保证干部资源得以科学、持续、有效地开发和利用。

在干部选配上,最大广度地实现干部的人岗相适。始终坚持为发展选配干部的用人导向,坚持向发展一线倾斜的干部政策,紧紧围绕发展需要选配干部,真正将发展意识强烈、发展思路清晰、发展能力突出的干部选配到发展最需要、最关键的岗位“挑大梁”,真正让勤于发展、敢于发展、善于发展的干部有干事创业的空间和舞台,把好钢用在刀刃上。有重点地选拔开拓精神强、敢于面对挑战的干部到园区、乡镇、经济一线勇挑重担,选拔具有现代执政理念、善于驾驭和处理复杂局面的干部到困难和矛盾一线攻坚克难,选拔具有一定专业特长、具有丰富市场经济知识的干部到沿江开发主战场锤炼打磨,引导更多更优秀的干部向沿江开发、园区建设一线集聚,激励广大干部一心一意谋发展、集中精力争发展。同时,充分考虑干部的专业特长和性格特点,把干部选配到最能发挥特长、最能展现优势的岗位上,确保人岗相适、才尽其用。

在干部使用上,最大深度地挖掘干部的内在潜能。对干部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充分激发干部的创业热情、敬业精神和勤业动力,让最宝贵的干部资源在事业发展中实现最大价值。充分调动各年龄段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成长型”干部,多引导、多培训、多压担,让他们在实践中加以磨砺、增长才干,促使他们尽快成熟;对“成熟型”干部,放手使用、委以重任,多把他们放在急难险重的重要岗位,多让他们承担更富挑战性、更具开拓性的工作,让他们在责任和压力的双重负荷下释放出最大能量;对“过渡型”干部,注重发挥他们的优势,在充分信任他们的同时传压力、给任务,帮助他们消除到站思想、克服“50岁现象”,始终保持奋勇争先的工作劲头、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继续坚持凭实绩用干部,对发展实绩突出的优秀干部更要大胆起用、放手使用、给予重用,真正让想发展的有舞台、敢发展的有前途、会发展的有地位,使广大干部的内在潜能得到最充分、最有效的发挥。

在干部管理上,最大限度地规范干部的从政行为。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变事后惩处为提前预防,体现对干部的人文关怀和人性化管理,真正爱护干部、保护干部。坚持预防为主、教育为先。根据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干部的思想和工作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廉政警示教育,督促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廉洁自律,不断提升干部的人格魅力和道德情操,切实提高干部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防范的能力,在群众中树立起形象威信。坚持科学考核、动态管理。加强领导干部实绩考核,制定符合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实绩考核评价标准,逐步增加能源消耗、资源保护等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考核指标,完善重大责任事故发生率、群众生活满意度等社会发展考核指标,强化“绿色gdp”考核,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推行领导班子成员实绩考核记载和公示制度,引导领导干部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坚持制度在先、规范行为。建立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党内情况通报、重大决策征求意见、领导班子议事决策规则等各项制度,把制度建设贯穿权力运行的全过程,引导干部坚持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用制度规范干部的行为,尽量避免干部在工作和生活中失误、挫折、走弯路,让干部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使干部真正成为干净干事的“常青树”。

在干部评价上,最大程度地保护干部的干事热情。要辩证地看待干部的成绩和不足,客观地分析干部身上的优缺点。不简单地以一时成败论英雄,对敢闯敢试、勇于探索的干部给予理解和支持,宽容探索中的失误,允许创新中的挫折,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引导广大干部敢于负责、不回避矛盾、不规避风险;对长期严格要求自己、表现一直较好的干部,不因一时一事之过而“一棍子打死”,坚持看本质、看主流、看大方向,更多地看到干部身上的积极因素,更多地看到干部身上的闪光点。同时,要充满感情地关心干部。对一些挑战性大、工作负荷重的领导干部,要与他们经常交心交流,缓解干部的工作压力和心理负担,帮助解决干部的后顾之忧,让他们更好地集中精力干事创业。对在副职岗位上工作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给予适当的精神奖励和政治待遇,对特别优秀的可以实行职级高配。

在干部队伍建设中始终凸显“以人为本”,不仅是干部自身成长进步的内在需要,更是激发干部创造力和竞争力的外在要求。只有将“以人为本”贯穿于干部选拔、任用、管理、评价的各个环节,才能使干部的个性适度彰显、能力全面发展、潜能无限释放、活力充分迸发。

篇2:在干部队伍建设中体现以人为本

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体现以人为本

企业安全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珍惜生命”,“尊重人,爱护人”。因此,企业安全文化与企业的员工融于一体,也体现了企业安全文化与企业各项工作的融合,通过员工不断结合,不断实践,不断提炼,形成了企业员工安全文化。这种融合决定了员工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发挥的作用。作为烟草企业员工,思想中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在行为中自觉遵守安全规则,在生产过程中有可行的措施来保障自身安全。加强安全知识学习,提高自身素质,这对于企业来说是安全文化建设的源动力和归宿点。有了素质高的员工,企业文化的品味就高,员工安全意识就强,生产技能和自身防护能力就好。在分析事故原因时,可以看到职工文化、技术素质低,安全知识缺乏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都知道“人人想安全,事事讲安全,处处保安全”这一口号,建设安全文化的目的就是要把人对安全的愿望变为现实,把追求安全变成每个人的自觉行为,加强安全知识学习、安全意识与员工自身素质的提高,创造持久稳定的安全生产局面,正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所追求的目标所在。(林杨)

篇3:在招贴中体现民族特色

关键词:招贴设计,内容,形式,民族

一、民族性的概述

斯大林曾为民族下了一个经典的定义:“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文化体现民族精神的特征, 随着时代的变迁, 不同的民族都会留下本民族特征和个性文化。文化民族性是民族的标志, 它反映一个民族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情感需求、审美方式、文化思想等。

艺术的民族性是指不同民族人民对现实生活的反映采用本民族特有艺术形式和艺术表现手法, 民族气派和民族风格在艺术作品中充分体现。采用传统民族工艺手法, 融入现代的设计思想, 表现本民族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习惯、审美情趣、思想情感等。民族的艺术才是世界的艺术, 我们应立足本民族艺术文化, 发现其特色。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 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艺术和文化, 也共同谱写了中国艺术的华美篇章。但由于各民族所处地域及自然条件的不同, 所走过的艺术创作道路也各不相同, 因此形成各自独特的民族性艺术。

二、招贴内容体现民族特色

招贴艺术设计审美水平高低是由表现内容决定。招贴设计画面简洁醒目、井然有序, 创意个性生动, 具有较强的形式美感, 体现出不同民族文化意蕴, 引起情感共鸣。由于地域的不同, 不同的民族有着特有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 他们各自有着特有的审美, 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 表达着不同的观念与文化。中国古代哲学强调的是人和自然的谐调。儒家讲究万物有机联系, 和谐相处。这使得中国传统的艺术内容总体上呈现出乐观精神和圆满表现意识。美和善的统一是我国招贴艺术的选题和表现, 题材内容多体现积极向善的一面;中和之美多体现在创意和情感表达上, 往往以正面而喜庆的体材为主, 强调和谐, 追求美好。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各族人民勤劳勇敢, 在辛勤的劳动中, 创造了本民族丰富的物质文化, 同时为璀璨精神文化的形成奠定基础。侗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具有悠久历史的一个民族, 人民勤劳勇敢, 侗族有着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民族历史, 侗族人民凭借着智慧, 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 传承至今。侗族人民擅长建筑, 鼓楼、花桥、戏楼、吊脚楼, 是侗族人民千百年来的智慧结晶, 被誉为“世界建筑艺术的瑰宝”。是侗族建筑标志建筑是, 招贴中的鼓楼 (图-1) 建筑形式体现着侗族物质和精神面貌, 侗族人民以它为荣, 鼓楼激发了侗族民众强烈的民族认同感, 鼓楼建筑高大且构造自下向上逐渐变小, 成三角形直插云霄。它激励着侗族人民奋发向上, 体现侗族人民精神文化。鼓楼建筑形象将侗族群体精神寓意其中, 它集聚了民族特有品质和精神, 它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建筑, 充分展现出建筑艺术的意义和丰富内涵。

三、招贴艺术形式中的民族特色

民族元素作为一个民族精神文化特质, 它时常以一种较为抽象的形式存在于招贴的形式中。如招贴艺术的色彩象征、图形创造、构图模式等。现代招贴设计追求造型与色彩相统一, 并有和谐的魄力感与均衡感, 以及画面的单纯、独特的视觉表现形式。

图形是招贴重要元素, 它形象直观, 它既可“意会”, 也可“言传”, 图形能在传播信息、交流思想的同时, 给人带来美的视觉享受。招贴图形形象简洁, 富于创意和审美价值。我们现代的招贴设计需要对传统图形符号充分理解提其“形”, 延其“意”, 从而传其“神”, 赋予新的生命和价值。因此, 招贴图形设计中必然反映社会生活, 反映出民族的文化观念, 图形造型审美与表现显示出民族特有精神面貌。

我国传统绘画在创作构图中时, 常常将不同时空中的物象汇聚在一副画面中, 这种以超越时空的布局让人留有丰富的想像空间, 拓展了画面的意境, 获得了表现的自由。招贴中 (图-2) 侗族少女河边梳洗, 吊脚楼与水亲密接壤, 两副不同时空画面自然结合, 一动一静, 创造出极富浓郁的生活场景。侗族与自然的关系是侗族生态文化的基础。侗族人民十分注意起居地域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注意水、树木、鸟的保护, 注意房屋建筑、道路修造与环境的相融与和谐。

侗族是一个节日较多并热爱节日活动的民族, 其节日活动的愉悦性、自由性、超越性特征与审美活动有着本质上的一致性, 节日活动中渗透着丰富的审美意蕴, 这些审美意蕴是以“和”为主导的审美理想。招贴 (图-3) 中侗族人民欢聚一堂, 喜吹芦笙载歌载舞庆祝丰收。我国招贴艺术的表现, 正是趋于美和善的统一, 招贴是以圆形展开构图, 创意和情感表达中和之美。男人手托芦笙、嘴含吹管, 女人手甩侗帕, 踩着稳健雄浑的乐曲, 围成圈或顺时针旋转, 或逆时针旋转, 或穿插交替, 或旋腾跌宕。这样人人陶醉的场面, 体现侗族人民传统文化和多姿多彩的节日习俗。

民间色彩的用色体现着色彩的文化蕴涵, 重视色彩的象征性、寓意性。色彩情调与民间文化观念相重叠, 深受民众生活的制约, 与人们的生活态度、价值标准、审美情趣是相一致的, 具有与生俱来的民族亲和力。

侗族是个民族传统保留较完整的少数民族, 人民居住在蓝天下, 清山绿水间, 因此人们对于蓝色、绿色是非常热爱。招贴 (图-4) 中就运用了大片的绿色做背景, 强调侗族自然生态生活环境, 从而给招贴营造宁静的氛围。图中穿插着隐约可现的侗锦, 背景与侗锦自然融合画面柔美且富有诗意。侗族织锦是民间工艺品中的一朵奇葩。侗锦, 侗语称“纶织”, 是侗族姑娘用自家织机织成。是侗族群众最为喜爱的, 最初是纯色的黑白侗锦, 黑白侗锦代表了侗族最早的色彩趋向和追求, 这便是单纯。随着发展侗锦在色彩上主要以黑色、蓝色、白色纱线织作, 多为单色或双色, 显示出质朴、沉着、纯真的自然状态。侗锦在作胸花时色彩较为丰富, 但主色调仍以黑、蓝居多, 沉稳凝重, 如同侗女的爱情, 忠贞不渝, 矢志以恒。侗锦图案雅致, 结构严谨, 绣布大多采用绿、紫、黑等色, 配以红、绿、黄等绣线纹饰。侗锦的花纹主要由植物、动物、自然事物等构成, 如月季、玫瑰、芙蓉、牛羊、鸳鸯、鼓楼、花桥、水波、月亮等。色彩绚丽对比强烈, 图案风格各异, 画面结构严谨, 艺术风格粗犷, 体现着侗族人民追求自然的纯朴之情。招贴的下方是一台古朴的木制土布机, 织布机正编织一副描绘侗家人织布的生动场景。织锦是第一个侗族少女必学的一门手艺, 一般从十几岁开始跟着母亲学习技艺, 土布机是女子出嫁时的嫁妆。当了母亲后, 再把织锦技艺传给下一代, 就这样代代相传。

视觉的广告艺术之一是招贴, 色彩是招贴视觉形象的主要属性, 色彩以其情感性和象征性审美特性引起观者的情绪反应, 影响人的感觉、直觉、思维、记忆、联想、情绪等心理过程的作用。在招贴的色彩中, 不同色彩有着各自的特性, 不同民族对色彩有着各自独特的理解, 象征着不同意义。由于各民族生活环境、生活俗的不同, 图腾崇拜的不同, 他们对色彩的追求不同。民族色彩由于和百姓生活息息相关, 具有普及性和更强大的生命力, 因而, 它就更能体现并保持最根本、最质朴的民族特征。

四、结论

当代招贴艺术民族性的表达, 不仅仅在于传统图形符号结合现代的表现形式, 更注重思想观念的表达, 透过表现形态理解其思想和文化意蕴。设计中民族性的体现是为了促进本民族文化思想的传播和发展, 只有将一般意义的、本能的民族符号和图形语言的惯性发挥, 上升到主动的文化发展和文化创造层面, 使民族性具有超越民族的意义, 招贴艺术的民族性才具备应有的价值。同时, 民族性的表现必须展示先进的文化因素, 传播独有的精神魅力, 体现着传统文化的生命活力。

参考文献

[1]朱国勤著.《现代招贴艺术史》.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年版.

[2]林家阳.图形创意[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4.

[3]孙静.侗族鼓楼建筑艺术与鼓楼文化.南方建筑.1990年第2期.

[4]韦玉娇.韦立林.试论侗族风雨桥的环境特色.华中建筑.2003年第3期.

篇4:在干部队伍建设中体现以人为本

笔者希望通过对“以人为本”思想进行概括解读,给读者带来更多思考,因为这每一个原则都能带给我们无限深层次的反思。

一、“以人为本”需要园林师学会倾听使用者的需求

在园林实践中,很多人是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对一些设计大师作品的模仿上,于是,就出现了“千景相似”的局面,这对于园林事业的发展非常不利。“以人为本”应该是以使用者为本。因此,我们的园林工程一定要考虑建成后人们的使用情况,因为,他们才是未来真正使用这块场地的人。

二、“以人为本”要求设计者必须是预见者

设计应当反映设计者的预见。的确,设计图纸就像一面镜子反映出设计者对规划用地的使用预见。当由此设计出来的物质形式和空间形式恰当地迎合了使用者的行为的话,他们的预见是成功的;反之,如果设计者设计出来的环境与使用者的行为南辕北辙,他们的预见就失败了。

对作为预言者的设计者来说,它的职责不是预言某个设计将决定什么样的行为,而是要他在进行设计之前预言那些已经被确定了的行为。我们将这些已经确定下来的行为倾向笼统地叫做“习惯”。虽然对行为场所做出客观的分析,能够使人领悟到一些东西,但是,把自己设身处地置于行为环境中去实地体验一下,却能深化自己所获得的印象。因此,设计者应时常站在它所观察的对象的位置上,真切地感受一下使用者在平淡无味的环境中的不悦,或在引人入胜的环境中的愉悦。

只有当设计者将人们习以为常的行为方式视为设计宗旨时,人们才会按照设计所鼓励的方向去行动!

三、“以人为本”不应是“以我为本”

“主观主义者”只想凭借个人的意志识别善恶。他们中的一些人干脆就简单的把“我喜欢这样或我不喜欢那样”作为决断一种行为正确与否的充分理由。设计师只是为人民服务的一种职业,我们不应对自己太在意,即不要把自己看得太是回事。当处理众多的行为问题时,设计者并不会有为自己的事业功成名就、志满意酬的感觉,他只能从他为使用者的舒适愉快所做出的贡献中获得某些安慰。

四、“以人为本”应该考虑人们不同的需求层次

只有当某一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才能使追求另一个层次的需要成为现实。当一系列需要的满足受到干扰而无法实现时,低层次的需要就会变成优先考虑的对象。此时,只有先满足“低层次的需要”, “高层次的需要”才会不约而来。

我们不应该把人们的美感满足排除于基本需要之外,更不应把人们对美的享受作为成功设计的一种必不可少的品质;而是在于反对那种不顾使用者本身需求的设计思想,反对那种对使用者更重要和更对现实的追求不予同等考虑的做法。如果设计者对使用者各方面的需求都给予了重视,那么,我们就可以说:“设计者既创造了一件艺术佳品,同时又满足了人们的需要!”

五、“以人为本”要求园林师应该学会观察

注意对场地上What(什么活动)、Who(什么人)、Where(什么地方)、When(什么时间)和Why(为什么)的分析。

观察自发的或者似乎是“信手拈来”的活动,以了解人们在进行“自由活动”时,对空间典型的利用情况。记下人们在那些几乎没有任何设施的地方所进行的活动,或者反过来说,对那些在设计时没有考虑到用途的地方谈谈你的观察印象。

同时,还应该观察那些在使用时违背了设计意图的设施,以便发现哪些设施在设计上存在什么问题。记下那些为某一特定功能设计却被用于完全不同的目的的场所。

六、“以人为本”的场所应该尽可能做到体贴、周到

明确地传达该场所可以被使用,该场所就是为了让人使用的信息。

配置各类设施以满足最有可能和最引人入胜的活动需求。

使未来的使用者有保障感和安全感。

尽量满足最有可能使用该场所的群体的需求。鼓励使用人群中的不同群体的使用,并保证一个群体的活动不会干扰其他群体的活动。让儿童和残疾人也能参加。

在设计中,对于视觉艺术表达和社会环境要求应给以相同的关注。过于重视一方面而忽视了另一方面,会造就失衡的或不健康的空间。

“以人为本”的未来也许是“以自然为本”。

“以人为本”是当今世界每一名设计师都要考虑的问题,因为它事关我们生存环境的真正归属问题。在中国景观事业蓬勃发展之际,我们不希望“以人为本”仅仅成为一种口号,我们需要的是真正的以人为本。

但在“以人为本”的设计年代,生态环境和绿色设计也受到更多人的关注。生态绝非仅仅是自然的问题,也是人自身的问题。人既要保护自然生态,也应当解决好自身的精神生态,甚至可以说,人类只有发自内心地敬畏自然,解决好自身的精神生态问题,才会对整个世界,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正确健康的认识态度,也才有可能最终解决好“绿色”问题。

只有我们静下心来认真地去体验场地、去观察人们的行为、去研究人们的心理和充分尊重自然后,才能设计出真正“以人为本”的作品,才能设计出人们真正需求的景观作品!

(作者单位: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

篇5:在干部队伍建设中体现以人为本

纵观人类法制的发展历史,法律制度的创设和维护,取决于人作为主体的客观需要和满足的程度。法律的主体是人,以人为本是我国社会主义法的灵魂和精髓,离开了人作为主体的需求和发展,法律的存在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建构合理的法律体系到遵法、守法和执法的各个环节,如果背离了这样一个基本原则,脱离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或置人的全面发展于不顾,其结果必然是走向法治的对立面。军队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集团而存在,同样也要遵循这一规律。部队得有铁的纪律,军人得有钢的意志。越是刚性的制度越需要人文精神作辅助,越是严格的纪律越需要人性化作铺垫。在严格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弘扬人文精神,充分体现了对官兵的主体性的肯定和注重官兵全面发展的要求,包含着对官兵作为军队法律主体的意义深刻而全面的诠释,也包含着对全面落实依法从严治军要求的人性化指引。

以人为本的管理思路,反映了一种以疏导为主的新理念,实现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加强管理、严格要求的统一。从依法从严治军的涵盖面看,其中有许多属于政治思想范畴的工作和问题,不是靠单一的管理工作就能包括和解决的。依法从严治军的目的,不是为严而严、为罚而罚,而是为了培养造就具有高度思想觉悟、素质全面、能够严格自律的革命战士,促进官兵的全面发展。这就决定了管理不能只讲强制性,更要讲自觉性,不能“重管轻教”,而要坚持把教育中的“育人”与管理中的“管人”有机统一起来。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军人作为一般的社会成员,其本人和家庭基本生活需求的满足都要依托社会。在这种背景下,依法保障军人的正当权益应该成为依法从严治军的题中应有之义。随着我军法制建设的发展,保障官兵切身利益的各项政策、法规和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对有效维护官兵的合法权益,促进官兵身心健康,解除官兵后顾之忧,加强部队全面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尊重和维护官兵的合法权益,可以使广大官兵正确认识军人的权益和义务,能够凝聚军心、鼓舞士气,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性与创造性,并更加自觉地服从部队的管理。

【范文网】

篇6:在作风建设中体现党员的先进性

党员先进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存在和发展过程中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重大问题。共产党员要保持先进性,必须牢记党的宗旨,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自觉以优良的作风促进和保证党员先进性的发挥。

作风问题是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的大问题

执政党的作风是党的性质、宗旨、纲领、路线的集中体现,是党的创造力、战斗力和凝聚力的重要内容,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和发展。陈云同志曾经告诫全党: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这个问题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

1.从历史上看

综观我国历史,从夏、商、周、春秋、战国、秦一直往下看,历朝历代的兴亡、更替,其兴起时都是励精图治、生气勃勃,其败亡的时候都是由于骄奢淫逸、失国亡身。其根本原因是与执政者的形象、与人心向背紧密相连的。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昭示着“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最典型的比如明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开始时形象不错,很得人心,老百姓编出“迎闯王、不纳粮”的民谣,百姓望风归附。可执政以后,位子还没坐稳,就内部互相争斗,生活腐化,形象大跌,失去了人民支持,被赶出京城。19世纪中叶的太平天国运动也是如此。又如20世纪最后10年,苏共、东欧各国共产党、墨西哥革命制度党、南斯拉夫社会党,一个接一个倒了下去,失去了政权,其主要原因就是党风出了问题,失去了人心。

我们党历代领导人都十分重视党的作风建设。从1942年“延安整风”到1949年3月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两个务必”,说明我们党把党的作风建设放在了十分突出的位置,以求跳出“历史周期律”。邓小平曾精辟地指出:共产党要出问题,还是在党的内部。他十分强调党风建设的重要性,提出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届六中全会上专门讲了加强党的作风建设问题,提出了“八个坚持、八个反对”。胡锦涛同志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后仅一个月,就带领政治局常委们去西柏坡参观学习,重温“两个务必”,从历史出发,寻找新的起点。

2.从群众的期盼看

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是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十六大报告中提出,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说实话,群众心里有杆秤。新时期群众看党的作风,看党的形象,主要看什么呢?就看你是否真心为群众办事。现在有些地方、有些部门办事情门槛高、架子大,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为群众办事一慢、二推、三僵、四苛、五卡、六虚,缺乏服务意识、敬业精神和群众观念,对群众无感情,对上级不负责。这样的党员干部不仅损害了党的形象,更损害了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我们必须牢记:人民群众最需要的是真正为群众办实事的好干部,共产党人是人民的公仆。人民群众最可亲,因为老百姓最真诚、朴实;人民群众最可敬,因为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最可畏,因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民群众最可靠,因为我们的智慧、力量、方法都来自人民群众。所以,无论是“三讲”也好,还是“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也好,我们提出的目标都是“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通过解决群众所急、所需、所盼、所怨来改进作风,树好形象,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3.从党员的职责来看

我们的党是由党员组成的。党员是党的细胞,党的作风和形象是通过每一个党员来体现的。从大的方面看,党风是党的性质、宗旨的体现。从小的方面看,党风则是每一个党员思想、工作和生活态度的集体反映,是品格的体现。党员从他入党的那一天起,就明确了他的理想与追求,就界定了他的权利和义务,就注定了他要为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去奋斗终生。对于这个职责,有些人记得清楚,有些人却记不清楚,有些人则根本背叛了它。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就记得清楚,成克杰、陈希同、胡长青等就根本背叛了共产党人的职责。当然,人民群众看党的形象不是看几个典型,也不可能天天接触到中央、省市级干部,而接触最广泛的还是天天同群众打交道的基层党员干部。所以,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的形象很大程度上就代表了党的形象,代表了干部形象,尤其是在窗口部门、权力部门工作的机关干部。所以,作风建设不是空的,不是哪一级组织、哪几个人的事,而是全体党员义不容辞的职责。

新时期党员先进性的内涵与要求

所谓先进性,即党员要“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通过这种带头和桥梁作用,来影响和带动周围的群众,共同实现党的纲领和路线。这是党章对党员的基本要求,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根本,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一个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政党历来重视党员的先进性问题。当年,马克思、恩格斯创建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时,就把先进性作为党员的应有品质和精神风貌,作为保持党的性质的首要问题。列宁在创建俄国布尔什维克时,认为共产党的力量与其说是取决于其数量,倒不如说取决于其质量。可惜,后来者忘记了这个道理。事实上,俄共2万人时,建立了苏维埃政权;200万人时,打败了希特勒;2000万人时,亡了党也亡了国。所以说,先进性是一个政党的灵魂。共产党的先进性既具有延续性、继承性,又具有时代性、创新性。它的内涵是延续的,内容又要体现时代特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先进性有着不尽相同的具体内容。在战争年代,先进性体现在“冲锋在前,退却在后”、“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建国初期,先进性体现在“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它们都是党针对不同时期、不同任务提出的要求。

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所面临的形势、任务和环境都发生了变化,那么党员的先进性应体现在哪里呢?它又有什么新的要求呢?江泽民同志曾经有一段精辟的论述:“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带头执行党和国家现阶段的各项政策,勇于开拓,积极进取,不怕困难,不怕挫折;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作奉献;刻苦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掌握做好本职工作的知识和本领,努力创造一流的成绩;在危急的时刻挺身而出,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坚决同危害人民、危害社会、危害国家的行为作斗争。” 江泽民同志的论述,实际就是诠释了党员先进性的内涵与要求。结合基层工作实际,我们可以将先进性理解为:坚定信念,积极进取;牢记宗旨,执政为民;增强本领,无私奉献。如果把江泽民的这番话往大处、往深处去理解,就可以悟出其本质的东西,那就是要求我们党和党员要“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说到底,就是要做到“三个代表”。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时期党员先进性的集中体现,它的核心也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关键是与时俱进,本质是执政为民。因此,贯彻“三个代表”、实践“三个代表”就是新时期党员先进性的本质内涵和根本要求。

如何在作风建设中体现党员的先进性

德国工程师曼福雷〃德布罗克,是中国第一汽车集团的外籍技术专家,他在中国很多地方工作、生活过。他讲过这么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谁是共产党员我一眼就能看得出来。”在他所经历的无论是合资谈判、技术培训还是后来到合资企业工作,他都发现,身边最努力、最能吃苦的往往都是共产党员。这个“发现”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党员的先进性是体现在平时的、体现在方方面面的。人们也往往通过对具体党员身上体现出的先进性的认识,来看我们党的作风、党的形象。所以,党员在作风建设中体现先进性,就需要做到:平时看得出来,困难面前站得出来,党和人民需要的关头豁得出来。要做到这一点,关键还是加强党员自身修养。如何加强自身修养?重点还在于结合作风建设的五大内容来进行,不断提升素质,在各个方面发挥好先进性。

1.做学习上的典范。学习是个永恒的话题,也是在各种会议、报告、计划、总结中经常出现的字眼。我们有些同志一提到学习,就“头高了”,也“头大了”。“头高了”,认为自己学得不错;“头大了”,是因为老是提这个话题,感到很烦。其实学习真的很重要,尤其是当今社会,技术突飞猛进,经济快速发展,形势迅速变化,我们不懂的东西很多。共产党员要做学习的典范,就要在学习的意识、目的、内容和方法上高人一筹、胜人一筹。在学习的意识上要浓,就是要提高学习的自觉性,不断总结,不断学习;在学习的内容上要广,就是广泛学习政治、经济、管理、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在学习的目的上要明,就是要勤于实践,在实践中运用和提高。这才是马克思主义的学风。这样,才能提高素质、增强本领、增添先进性的底气,才能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迎接新挑战。2.做道德上的样板。道德,包括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多方面的内容。共产党员在这些方面要经得起考验,始终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其中,在职业道德上要始终做到:爱岗敬业,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办事公道,做到坚持原则、规范运作,力求公平、公开、公正;诚实守信,做到做人诚实、堂堂正正、光明磊落、办事认真;艰苦创业,做到“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自强不息;廉洁奉公,铲除腐败。

3.做业务上的骨干。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形成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具体地,主要是达到六个方面标准,即:事业心要强、业务技能要熟、掌握政策要准、办事效率要高、协作精神要好、创新意识要浓。

4.做服务上的标兵。勤政是一个态度问题,为民是一个宗旨问题,反映在工作上就是一个服务问题。要做好服务的标兵,首要的是服务理念上要强化宗旨意识,牢固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真正做到体贴基层、关心群众,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5.做守纪的楷模。纪律是一个规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各单位、各部门都有各自的纪律,党员不仅要遵守党的纪律,而且还要模范地遵守单位的各项纪律。大到国家的法律法规,小到劳动纪律,都要严于律己、率先垂范。不仅在工作上要做守纪的楷模,生活上也要清廉勤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篇7:爱在细节中体现

父母对我们的爱总藏在那不经意的一回头,一举手,一抬足。为你温热的牛奶,那是他们在对你说:爸爸、妈妈爱你;为你铺平的被褥,那是他们在对你说:爸爸、妈妈爱你;为你明天功课的絮叨,那是他们在对你说:爸爸、妈妈爱你。爸爸是一名教师,所以对我们很严格,还让我事事都讲究完美,不管是写字还是坐姿。

崧厦镇中心小学604班

谭泓烨

他很爱我,却从来也不表达出来,我也没有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终于从生活的点点滴滴里感受到了。每天晚上回家,爸爸就让我先洗澡,而他则帮我刨好铅笔,整理书包;做作业时,爸爸就给我端来温热的开水,在在书房的门口十有八九有爸爸的身影,在我分神时就说“认真做作业”。考试对我来说是可怕的,爸爸总是给予我心理上的疏导:要认真做好每一课、每一单元、每一章的复习,考试就成为平时学习的练习,用不着“临时抱佛脚”了,考试紧张又有什么用呢?好像是出于本能,发挥好时就有可能考得好,当我拿着试卷兴高采烈地给爸爸看时,爸爸就会说:“再接再厉,别骄傲自满!”也有考得不好的时候,当我垂头丧气地走到爸爸身边,爸爸却说:“失败乃成功之母,不要怕,总结一下经验教训,离成功不远了!”

在我读小学的时候,爸爸每天晚上都会过几个小时,起床来看看我有没有盖好被子。在一个秋雨连绵的晚上,爸爸起床后把踢落在床边的棉被盖在我身上时,发现我不停地在床上颤抖,就摸了摸我滚烫的额头,并给我量了体温,惊异地说:“38.6℃,发烧了!快,去医院!”爸爸立刻抱我下了床,帮我换了睡衣。我睡眼蒙眬地跟着爸爸三步并作两步地下了楼,乘上电瓶车后向医院驶去。医生说:“打二瓶盐水,吃几片退烧药,便没事了。”不到15分钟,我就挂上了盐水,爸爸忙得满头大汗,就这样一直折腾到凌晨1︰30。第二天,我退了烧,起了床,爸爸正在在厨房准备早餐,见我起了床,说:“再睡一会儿吧!”我见爸爸的双眼有血丝,眼神很疲惫。我暗暗地对自己说:“以后,一定要把被子盖好,不再让您操心了。” 一天,妹妹在骑车时,不小心连车带人摔倒了,到卫生室包扎。当妹妹回家时,在路上遇见了爸爸,妹妹立刻哭了起来,说自己好可怜。而爸爸只说“以后小心点”,便走了。妹妹很伤心,以为爸爸不爱她了。这时,有一个同学说:“其实,你爸爸很爱你的,只是大多数父亲不会表达出来的。看吧,在那个拐弯处,你爸爸一定会回过头来看你的。”同学们都很好奇,停下脚步看着同学爸爸的背影。当爸爸拐弯时,迅速用眼睛眺了一下,马上便走掉了。妹妹很感动,回到家里把这件事情告诉了我。我之后才明白:许多爸爸不会表达自己对子女的关心,而是偷偷地表达自己对子女的关爱,爱就在———拐弯的一处。

父母的爱是我们的贴心小棉袄,质朴、宁静、致远。一首歌唱不完父母的爱,一首诗吟

篇8:在教学中体现“高效课堂”

新课程改革是我国对基础教育理念和课程体系所采取的一次重大调整, 它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对老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和学生素质的提升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教师角色的转变

有效的教学, 有效的课堂就是要转变教师的课堂角色, 把学生积极性调动起来, 使学生想学、乐学、会学, 最大限度地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由一个学习的控制者转变为一个学习的参与者;教师由一个学习的设计者转变为一个学习的合作者;教师由一个学习的权威者转变为一个学习的引导者。

课堂教学应从教师的巧妙导入开始。而导入的成功与否关键要看学生是否“急切参与学习活动”。最终达到学生和教师思维同步、情感共鸣。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参与、合作、探究的强烈愿望, 教师要创设教学环境, 把学生带入学科教学环境当中。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 要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才是真理。

教师将所学知识以问题的形式出现, 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避免教师课堂上不提问、自问自答、学生不思考、被动接受的现象。

对于学生来说, 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的一般程序为: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交流→全班展示与共享→教师适时点拨与指导。问题解决的原则:凡学生能够独立解决的问题就不进行合作讨论, 凡通过合作学习讨论交流能解决的问题就不需要讲解。教师的讲解和点拨只发生在学生需要时。教师应对学生的讲解和展示进行科学评价, 并积极组织学生进行有效讲解, 要求讲解清晰、点拨到位。对于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学习过程实施有效地控制。防止合作学习的“形式化”, 注重提高合作的必要性和深刻性;防止合作成为某个优等生的包场, 关注学生的全员主动参与;抓准合作的时机, 提高合作的时效性。相互合作交流应设在独立思考之后, 应建立在自主的基础上。教师将问题呈现之后, 必须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 当学生有了自己独立的思维和观点, 再与其他同学交流的时候, 就是拿着自己的观点去和别人交流碰撞交织、取长补短、思辨感悟, 而不是一个毫无思想和主见的看客。在此期间, 教师要对课堂教学进行有效地控制, 做到收放自如。

三、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在课堂教学中, 只有教师角色的转变, 才有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给学生留足自主活动的时间和机会。做到“五个要让”:能让学生观察的尽量让学生观察;能让学生思考的尽量让学生思考;能让学生表达的尽量让学生表达;能让学生动手的尽量让学生自己推导总结。

变学生学会为会学。重视传授和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的观察和分析问题, 抓住关键, 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变统一要求为分类推进, 分层施教。防止对学生一个目标、一种要求, 一刀切的传统模式。

让学生快乐展示自己。在教学中经常组织开展作业、卷纸、手抄报等展示评比活动。进行口算、计算、速算等计算能力的趣味活动。进行动手操作、社会调查等的数学生活体验。以此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与发展。

四、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的处理

1.建立和谐、新型的师生关系

在课堂上我不仅尊重每一个学生, 还赞赏每一个学生。赞赏每一个学生所付出的努力, 赞赏每一个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在我的课堂始终充满着老师对学生的激励:“你很聪明, 很能干, 老师很喜欢你”, “我以有你这样的学生而感到骄傲”……有时候我面带微笑摸摸孩子的头, 有时候牵牵学生的手, 有时候对着学生竖起大拇指, 有时候给予学生一次表现的机会, 有时候鼓励全体学生鼓掌。我肯定学生每一次成功、每点进步, 使每一个学生信心百倍。

2.组织小组合作, 培养创新意识

(1) 自主学习, 合作交流

合作学习就是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知识的基础上, 进行小组分工、合作、交流、评定和总结的过程。每次合作学习, 我给予足够的时间, 让学生独立思考, 发表意见, 充分表达思维活动的过程。必要时我还会引导学生由课内向课外进行合作延伸。我对学生一些普遍问题可适当提供帮助学生解疑。在自主合作学习中, 要处理好两者的关系, 自主学习是基础, 因此, 我在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情况下组织合作学习。

(2) 走向开放, 学会探究

自主合作探究是一种开放式学习。教学中, 我努力做到内容的开放, 心灵的开放, 时空的开放, 方法的开放。如探究的内容我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选择的时空, 它既可以是指定的, 也可以由学生自主或小组确定, 这样放手让他们根据共同探究的目标自由选择。探究的方法由学生自选。

五、有效教学呼唤对教师素质的提升

1.课堂, 让教师行动起来

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战场。是一个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因此, 在有效教学工作中积极开展“以点带面、以赛促练”的教学活动。让教师持续发展。开展:“活力在课堂“的教学竞赛;为学科骨干教师搭建调研课平台。定期举办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竞赛。多形式、多层次的竞赛活动。让教师得到锻炼, 也让教师在听、说、评、思中感受、感悟、反思、提高。

2.教研, 让教师成长起来

组织开展以“教”为着眼点, 以“课例”为载体, 以“提高教学技能”为落脚点的“教学型”教研。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 教师们以“问题”促发“思考”以“思考”促进“交流”, 教师的驾驭教材的能力才能有所提高。积极组织教师开展:精讲课、练习课、复习课、同课异构课、计算课等课型的研究活动。探讨新课程下的学习方式——合作式学习、探究学习和自主学习。

组织开展以“评”为着眼点, 以“反思”为主线的“合作型”教研。每次的教学竞赛活动之后的说课、评课活动;每次调研课后的反思、评议活动;专题研讨课后的研讨活动, 都能使教师在“评”中更新了教学的理念, 重新审视了自己的教学行为, 理念与实践得到升华。

开展以“研”为着眼点, 以“课题”为载体的研究型教研。坚持课题带动课改, 课题提升课改的思路。每学期的课题培训会, 课题研讨课, 课题的专项活动, 丰富了教师的教学策略, 提升了教师的专业水平。

总之, 新世纪的教师必须及时转变角色、科学定位。有效教学必须有有效目标、有效策略、有效落实。新的课程标准必然会造就充满活力的新课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2]包头市第七届校长论坛.

篇9:在干部队伍建设中体现以人为本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人才具有广泛性、多样性和层次性,凡是在各自岗位上能够充分发挥自己才干的人都是人才。因此,学校摈弃单纯以学习成绩的好坏来评价学生的狭隘人才观,把具有正确的道德观念、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善于合作、创新及实践的能力等作为综合评价学生的根本标准。

首先,坚持以人为本,就必须科学地评价学生。学校应始终注重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体现“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这个评价标准。其次,在课程设置上要为学生全面发展着想。为了实现教学内容多样化,老师们充分挖掘校内课程资源,挖掘地方资源,将教育科研成果转化为校本课程。第三,重视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推动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学校出台了《长汀一中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与管理方案》《长汀一中高中新课程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实施方案》等,老师们在学校的指导下积极贯彻落实。学校“体育节”“文化艺术节”“科技节”已经成为学生发展个性、展示自我的大舞台。感恩教育活动、主持人大赛、辩论赛等,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活跃了思想,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工作要以教师为重心

教职工的精神风貌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办学水平,教职工的整体素质直接关系到学校的育人质量。因此抓教师队伍建设必须从关爱教师入手,要让教师能够以主人翁的心态开展工作。

首先,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学校要求全体处室以上干部要做“学习型干部、智慧型干部、表率型干部、实干型干部”;要有大局意识、合作意识、主动意识、创新意识;要追求高尚、拒绝庸俗、乐于奉献、索取有度。对自己严格要求注重细节,待同志真诚关心容小错,道德上堪为师表,业务上应是表率。其次,充分满足教师的精神追求和业务成长的需要,为青年教师积极营造浓厚的学习与教研氛围。第三,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为了取得教职工对学校工作的鼎力支持,提倡科学化的管理、人性化的服务,让“既管理又服务”的管理理念深入人心。

体现在硬件设施建设和应用上

目前在我国,很多学校只注意追求学校硬件设施的豪华、上档次,忽视设施的经济实用性和利用率,只重视拥有而忽视使用。一些学校购置了计算机、多媒体及各种实验设备,却整天锁着门,不舍得用或不会用,只是来了客人带去参观一下,这些设备就成了摆没而慢慢老化损坏,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笔者认为,“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应体现在学校硬件建设中。近几年来,长汀一中在硬件建设上投入较大,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及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服务。为了让学生有一个舒适的生活空间,学校兴建了学生公寓,安装了热泵、洗衣机等;为了彻底告别“阴天一地泥,晴天一身土”的现象,兴建了拥有300m跑道的塑胶运动场;为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建设了校园宽带网,为每个班级安装了多媒体系统、英语听音系统等等。学校鼓励广大师生积极使用各种设施,使有限的资金充分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提出了设备“不怕用坏,就怕放坏”的口号。

坚持以人为本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必由之路——学校所有的工作都应围绕着“人”去做文章,可以说都是为了一个目标,那就是把长汀一中建设成为“和谐校园”。学校希望全体师生上下同心,推进快乐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让欢乐、生机、活力和爱充满长汀一中校园,让学校成为全体师生心灵的家园,做到教师舒心、学生满意、家长放心。

(作者单位:福建省龙岩市长汀第一中学)

篇10:在师德中体现个人价值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教师职业活动最基本的要求,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教师队伍师德师风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的实现,直接关系到祖国的未来。

师德体现在方方面面,概括得说:忠诚于人民慕逃乱怠⒔淌橛耸鞘Φ伦罨镜囊蟆U庖槐硎鍪菇淌Φ赖绿逯朴肫渌耙档赖绿逯泼飨缘那鹂础?

首先,要求教师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教育事业。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是人民的教育事业,是真正的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每位教师都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甘愿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实际工作中,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不图名利、甘做蚕烛,在岗位上发出光和热。

再则,要求教师热爱学生。“爱生如爱子”是师德的一个重要体现。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去关心他们的成长,才能去教书育人,才能尊重学生人格、引导学生成才。在一本书刊上,我看到这样一则报道:一节自习课上,一名教师因辅导学生练习,故托堂几分钟。这时,外面起了雨,某学生讲台放了一张条:“你耽误了我们放学时间”。教师见后,并无不满,而是公开向学本文来源于文秘知音网站生道歉,并把自己的伞、雨衣送给同学们。教师的素质体现在生活中的点滴上,如上述教师无爱生之心,恐怕很难让学生敬服、理解,以至于对以后的上课状态、心理反应和师生沟通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其次,师德的另一体现是具有崇高的奉献精神。教师的工作责任重大而又极其艰辛。之所以说责任重大,是由于教师肩负着培育下一代接班人的责任。抽象地说,社会的未来掌握在教师的手中,之所以说艰苦,是由于教师工作条件艰苦,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的社会地位、物质待遇较低,甚至处于相对清贫的地位。在此情况下,教师应当以社会责任为己任,无私奉献,否则,如果以待遇对待工作,那么,就可能在知识传授、教书育人中,难当社会重任。

另外,师德最外在的体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师在教书育人中,除了言传,更要身教,用自己的示范行为来教育学生,这就是为人师表。为人师表在一定角度上看,主要是强调教师要言行一致。要求学生学习的知识自己应当精通;要求学生崇尚的行为,自己应当行之;要求学生反对的行为,自己应当坚决杜绝。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否则,“虽令不从。”所以,每一位教师都应从自身做起,真正为学生树立一个模范的榜样,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上述几点是每一名教师都应该具有的,也是最基本的行为品质。有人说:“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教育和热爱学生结合起来,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反过来说,如果我们只知道教书而不知道育人,那么,只能称其为“教书匠”,所谓“人类灵魂工程师”也是空有其名。由此看来,“德”是赋予人灵魂的基石。道德的培养和提高,不管是对教师自身还是对学生都是尤为重要的。

篇11:如何在行为中体现爱国

爱国主义,官方的解释是指个人或集体对“祖国”的一种积极和支持的态度。一提到爱国,大家想到的一定是气势磅礴的豪言壮语吧。是的,爱国这个词好象离我们真的很遥远,好象爱国只能表现在语言世界里而离我们的现实生活很远。但是,作为大学生,尤其是大一的新生,我们刚刚成年,对于爱国,我们应该站在新的高度,对爱国主意和爱国行为有一个成熟的认识。尤其是在现在年轻的80后90后哈韩哈日潮流的背景下,在国际反华势力不断高涨,藏独分子企图分裂活动不断的情况下,我们更应该坚持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支持,以实际行动来保卫我们的祖国,因此我认为做这个爱国主义的选题很必要。

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学生时代的爱国行为更多的只是一种爱国符号,一种爱国的形式。比如升国旗、唱国歌、参加大型集会、在车驾上贴上爱国的标签等各种在公众场合宣告对国家的忠诚的行为。我觉得对于这些极度依赖于形式的标志性爱国行为,更多的我们只是被动的去遵循,去接受,而对于我们学生时代还极其不成熟的内心,是没有什么更深的感触作用的。而现在到了大学,连每周的升国旗唱国歌的仪式都没有了,是不是爱国行为离我们就越来越远了呢?不是的,爱国主义应该是一种感性、自愿的爱国主义。爱国者具有某种确定的爱国观,如对国旗保持尊敬,就不再拘泥于一个形式,在没有升旗仪式的时间地点,比如只是路过天安门的时候,爱国者是可以很自觉的面对我们伟大的五星红旗肃立,不是只有在“必须”要肃立,“必须”要唱国歌的时候才做那些事情。

经过我对周围同学的调查访问,很多同学都有一个共同的困惑,就是不知道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怎样做才是爱国行为呢?正如我前面所说,一提到爱国,大家都觉得是一个很大的概念,豪言壮语,壮志豪情,为国捐躯等等等。其实我们错了,其实爱国与否的表现就在我们的生活里的点点滴滴。例如:你在早上上公车的时候,去翻你的口袋,你好不容易才翻出一张一元的,你的前脚已经跨上了车门。这时你却突然的发现地上有一个一角的硬币,这是你会怎么办呢?去捡,会不会显的自己很穷酸?不捡,又是不爱惜人民币。说实话,扪心自问,我真的很惭愧,因为如果换了是我,我一定是属于不会去捡的那种人。因为之前的我,根本就没有那种意识,没有意识到去捡那个一角的硬币,是一种爱国的思想驱动的行为。或许很多人都和我一样,好多时候不是我们不热爱祖国,是我们缺乏对爱国行为更深刻的认识,不知道自己怎样做就是一种爱国的表现。我们想的都是我们谁也不缺那一角钱的硬币,自己不捡别人掉下的钱,还是一种有美德的表现呢。这就很明显的暴露当今大学生思想上的一段空白,就是对爱国行为缺乏明确认识。我们需要明白,爱国主义其实还隐含了一层道德规范。

让我们很痛心的事情是,不仅对于爱国的小事我们缺乏认识,对于爱国的反面例子,也就是很多人在没有谨慎思考就做出的某些行为,那些“不爱国”的乌龙事件,却屡见不鲜。现在的年轻人,盲目的赶潮流,哈韩哈日,追随韩日偶像剧中主人公的装扮,认为那就是当下穿衣打扮的最新趋势,自己就去跟风模仿。很多女生都为了时髦而去买一种带有侵略性质的日本头巾,很自豪的认为这是个性。可是她们错了,虽然我的意思并不是在祖国这种逐渐的开放的情景下也并不是不允许这些人的存在。只是人应该学习他人好的一面而修正错的一面。如果把那一段日本人都自以为辱的历史拿来当做中国历史上最光辉的一面那你是不是太傻了呢?中国现在已经日渐发达,如果一些人还把一些有损于国家的事拿来宣扬,那么这将是中国的悲哀,我们的悲哀和他的悲哀。对于流行,其实中国的很多设计作品,包括服装,家居等很多方面,都在努力打造一种“中国风”。就像很多年之前的风靡一时的“唐装风”,在亚太经合组织第9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作为主办国的中国向与会国的领导人赠送了唐装.当各国领导人穿上不同颜色不同款式的唐装握手合影时,那是多么亮丽的一道风景啊。还有我们的中山装,也在一点点迈向世界潮流的舞台,我们祖国儿女要支持和推广,让祖国文化得到更多外国人的认同。这些穿衣打扮上的生活细节,都是可以体现我们爱国情操的表现啊!这些完全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可以做到的事情,所以我们没有理由以后还说自己不知道怎样做才是爱国行为,说爱国行为与自己无关。

中华民族能够崛起,成为当今世界大国,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有了那么多爱国知识分子的贡献。1910年春天,2岁的周恩来进银冈书院读书,一次,校长在课问大家为什么读书时,周恩来慷慨答道:“为了中华之崛起!”这一誓言,此后贯彻在他的一生中,他为中华民族解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大数学家华罗庚,在“七•七”事变后,从生活待遇优厚的英国回到抗日烽火到处燃烧的祖国,不为金钱和学位,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1950年,他已经成为国际知名的第一流数学家,并被美国伊里诺大学聘为终身教授,但他毅然带领全家回到刚解放的祖国。

对比这些,再看看前段时间纷纷扰扰的中国明星加入外国国籍的事情,多么让人伤心啊。中国著名的大导演陈凯歌顾长卫,著名演员宁静王姬等等,纷纷拥有美国国籍。为什么会这样呢?无非是外国的福利比较高,比如美国从工作保险,儿童福利,医疗补助都比国内的要高,加入外国国籍就享受那个国家的福利了,还有也是为了自抬身价,说出自己是外国国籍,那么片酬就得要的比国内的演员高。作为中国人,如果连自己的国籍都想要去改变,他有资格作为中华儿女吗?!

我们都记得,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在巴黎时,有个美丽的残疾女孩,她叫金晶。就在她接过火炬的那一刻,意外发生了。一个藏独分子冲破重重阻拦来到金晶面前,企图从她手上将火炬抢走。金晶从来没有见过这种场面,但她的第一反应是将火炬藏入怀中。一位在现场的法国留学生后来这样描述:“那位姑娘把后背留给了暴徒,暴徒打她,拉她的手,但她就是把火炬死死保护住。”最终,暴徒被警察制服并带走,金晶的下巴却被抓破了,但她坚强地抬起头,举起了手中的火炬。现场的中国留学生都流泪了,他们高喊着:“姑娘,要坚强!加油!中国,加油!”巴黎市民也被金晶感染,鼓掌欢送她完成火炬接力。

如何在行为中体现爱国?我们看到了!就是当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应该勇敢的自豪的站在最前面,保卫祖国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作为公民应积极投身到保家卫国的行列中去,承担起为国家独立、民族兴旺和繁荣富强而奋斗的历史使命!

我们能做什么?就是要热爱养育我们的每一方热土,用心热爱我们的祖国。

我们能做什么?就是要勇于支持弱势群体正义的行为,就是要敢于反对贪官权贵的横行霸道。

我们能做什么? 就是坚决反对任何人以任何形式企图把祖国领土分裂出去,同民族分裂活动做坚决的斗争。

我们能做什么? 就是在听到别人污蔑自己的祖国时,勇敢的站出来同他辩论,维护祖国的荣誉。

我们能做什么?就是在祖国需要人民需要我们的时候,冲在第一线,去帮助我们的同胞们。

其实,我们能做的很多很多。在汶川地震中冲在救灾第一线的士兵们,为赈灾捐款捐物的爱心人士们,同国际反华和藏独分裂势力作斗争的中华儿女们,都是最可爱的人。

篇12:生命的价值在平凡中体现

人生是一部书,越读越精彩,越品越有味。人的生命在这部书里斑斓多彩。她似清澈的山泉奔流而下,欢唱着漫过山崖,漫过沟谷,漫过草儿,漫过花儿&&注入江河,汇入大海,谱写出生命的交响乐曲。酸甜苦辣,是生命的富有;喜怒哀乐,是生命的砺炼;赤橙黄绿,是生活的斑斓。人生的路布满了荆棘和坎坷。你不要为一次失败而沮丧,因为失败乃成功之母,还要坚定信心,勇往直前;也不要为一次成功而忘乎所以,因为你的路还很长,还有坎坷的路需要你去跋涉。

人的生命是多彩多姿的。人年轻时,宛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咆哮,汹涌澎湃,势摧万物,不可遏止;又如火山之浆地中喷,冲天贯日,电石火花,扫荡一切,难以控制。那样的激情四射,那样的活力喷薄,那样的让人难以忘怀。人的生命要像年轻人那样,充满活力和坚强,不应该像瓷器和花朵那样脆弱娇嫩,禁不起一点磕碰和吹打,应该像天空高悬的星星,既使一时被云遮盖也要在她的位置上发光。有些生命虽然短暂,却依然打动我们。瀑布的生命,在于征服悬崖绝壁的阻挡,在于她落而不衰;当蓓蕾绽开青春的笑脸,甘露的生命却已枯竭,但在绿叶的心里,它得到了永生;昙花,从不奢望生命的永恒存在,却在集生命之美于短暂的一现中显示了生命的奇光异彩。

有花无果的生命是寂寞的生命,寂寞的生命有凄清,也有幽雅,雪花的生命虽然短暂,但它的一生则是清白的;无花有果的生命,是充实的生命,在生命的春天播下创造的种子,必将迎来金色生命的秋天;有花有果的生命,是绚丽的生命,生命的小溪渗入世界的每一粒土,快活地穿过千万棵小草,滋润着数不清的枝叶与花朵。

人出生是清清白白而来,但决不能两手空空去挥霍掉生命的价值,更不能行尸走肉地虚度人生。如果你挥霍、虚度人生,就违背了上苍赋予你的人生使命,你的生命价值就会一文不值。人的生命是一场精彩的戏,靠各自的智慧才能展示精湛的艺术。生命的角色本身就是无法自由选择,但只要各自在人生路上尽心竭力,生命的价值就会得到实现。

生命的价值在平凡人生中体现,张海迪的人生证明了这一点。1955年,张海迪出生于山东一个知识分子家庭。5岁时,因病胸部以下完全失去知觉,生活不能自理。医生会诊认为,像这种高位截瘫病人,一般很难活过27岁。

这个时刻受到死亡威胁的年轻姑娘自学完成了从小学直到硕士研究生的全部课程,自学了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翻译了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编著了大量书籍,并自学十几种医学专著,为群众无偿治疗达1万多人次。

张海迪先后荣获三八红旗手、全国自强模范、世界五大杰出残疾人等称号。2001年,她又被授予环球20位最具影响世纪女性称号。

人生路上,我们会无数次被自己的决定或碰到的逆境击倒、欺凌甚至碾得粉身碎骨。我们觉得自己似乎一文不值。但无论发生什么,或将要发生什么,在上帝的眼中,你们永远不会丧失价值。在他看来,肮脏或洁净,衣着齐整或不齐整,你们依然是无价之宝。

是啊,我们永远是自己最珍贵的财富,上帝创造了我们,给予了我们独特的面孔与思想。是理念,对我们自己生命认识的理念。坚强的人可以面对大大小小的困难,而懦弱的人却选择了退缩。当心灵遇到了些许的创击,那也正是考验我们的时候,只要站好那属于我们自己的人生位置,那我们便有了价值,如果你放下了,那你便是放弃了你人生的价值。人生的价值,在你的手中!

人生之路凹凸不平的崎岖与坎坷,若明若暗的沮丧与希望,千姿百态的挣扎与拼搏,使一个个生命的传说如梦如幻,如诉如泣。没有人能够阻止人生旅途纷至沓来的坎坷与通达、痛苦与欢乐,却有人能够驾驭命运之途桀骜不驯的变数,在灵与肉的拼搏中实现自身的抱负与价值。在这成功与失败、奋发与沉沦、生存与毁灭的临界点上,是那些充满无限张力和引力的生命,诠释着众生的故事。

是啊,生命的春天,永远属于那些珍惜和热爱生命,用生命去美化生命的勇士。生命不相信命运,更不相信眼泪。去创造,去探索,去拼搏,去撰写惊天动地的生命的故事。无论你身在何方,身处何境,请扬起生命的风帆,在波澜壮阔的人生航程里,去书写属于你自己,也属于这个时代的生命的诗篇,去让一个大写的生命,完成一次辉煌壮丽的生命之旅!

人生的生老病死,贫贱富贵,乃至情感衰荣,如滔滔江河,无常无形,只有因缘具足,众缘和合了,方能成事。任何单方,缺了天时、地利,或者人和,都不会那么完美。而人,偏偏是追求完美的生物。所以,有了那么多的苦痛折磨,尘事的苟苟营营。

站立高山一方石阶,举目远眺,依然迷蒙,而身处,一株迎春,却已迸出浅浅的鹅黄。难道,这严寒的冬,岂能挡得住春花的怒放吗?难道,那痛楚的过往,就不能弃之无尽的海底吗?

不敢求富贵,不会求荣升,但我深知,唯有心地纯净,脚步轻履,才会踏入坦坦荡荡的人生;

不敢求繁华,不愿随名利,但我深晓,唯有不断攀登,不畏辛劳,才能不断挺拔生命的高度!

上一篇:公司空调清洗申请报告下一篇:庐山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