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腰鼓反思

2024-05-21

安塞腰鼓反思(共14篇)

篇1:安塞腰鼓反思

学科: 语文 姓名:毛英 时间:2018、3 《安塞腰鼓》教学反思

《安塞腰鼓》是刘成章先生的散文名篇,这篇课文文质兼美,语言激情澎湃,铿锵有力,思想内涵丰厚,特别是其中一些写意的语句,含义深刻,发人深思。

根据学生实际,我确立本课主要解决三个问题,即:

1、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2、品味课文语言的气势、节奏与激情。

3、掌握“三读”式散文阅读赏析方法。

这节课,抓住课文的关键句“好一个安塞腰鼓!”设定话题。师生围绕一个“好”字,生发出三个子话题展开对话交流:“好鼓”,侧重于对安塞腰鼓艺术形象的感知;“好文”,侧重于对课文优美语言的品味;“好创意”,侧重于创设特定情境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对话交流的目的在于达成新课标倡导的三维教学目标。学生能充分感受到安塞腰鼓表演中的那股“劲”,体验到它所宣泄的生命的力量,潜移默化之间养成积极面对生活的情感态度和生命在于奋力搏击的价值观念。识别排比句,为其划分类型,品读排比句及意味深长的语句,体味其中的气势、节奏和激情,学生在朗读感知的同时,语文知识得以落实,阅读技能得以培养。由初读感知,到品读美句,再到解读难句,逐步深入的“三读”,既是教学内容呈现的过程,也教给了学生品读赏析美文的基本步骤及方法。

对照生态课堂的要求,本课中教学目标预期与学生实际发展水平有差别,师生之间个性化阅读体验的交流落实得不够理想。如果时间允许,我将让学生交流一下他们从课文中读到的体验,这最能检验课堂对话的效果。二是教师的评点由于是即兴的,不见得准确、全面、到位,也应适当让学生参与评价,进行生生间互评,从总体上肯定成绩,指出不足,这样会更加有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篇2:安塞腰鼓反思

《安塞腰鼓》是我国当代作家刘成章写的一篇抒情散文,课文通过写安塞腰鼓强健的舞姿、沉重的响声、震撼人心的力量来赞美黄土高原人粗犷、豪迈、开放的性格,安塞腰鼓教学反思。

在设计本课教学时,首先,我分析这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发现这个单元时以民间文化为主题,展现的是多姿多彩的民间生活。其次,我反复地琢磨教材,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充分感受安塞腰鼓的独特魅力,感受黄土高原后生活力四射的精神风貌。品味作者如诗如画,极富音乐美的语言。再次,我找课文的主线。“好一个安塞腰鼓!”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四次。于是,我确定这句话为本课的主线。最后,围绕“好一个安塞腰鼓!”这条主线设计了四个板块。第一块,主要通过朗读感受安塞腰鼓的火烈的舞蹈场面。第二块,通过拓展补充句子,让学生感受安塞腰鼓沉重的响声。第三块,结合黄土高原的特点,让学生理解黄土高原上那些元气淋漓的后生们用乐观向上的精神与这片土地搏击。第四板块,让学生在读中感受舞姿的变化多端,教学反思《安塞腰鼓教学反思》。在这些板块的学习中我力求大部分时间都交给学生,让他们发挥主动探究,勇于创新以及小组合作的精神,通过反复读书、交流,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目标。在这四个板块的学习中,我力求注重学生读的训练,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同时充分运用多媒体丰富教学手段,扩大教学容量,吸引学生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知识的理解与巩固。如使用了视频,图片资料的展示来帮助学生从感性上去了解腰鼓的魅力,这种从视觉上带来的冲击是无法用语言来介绍而达到的。此外,我在让学生理解“搏击”这个词时,我出示了黄土高原的图片和资料,让学生真正的理解“搏击”和“敲击”不仅意思不同,而且明白了黄土高原上后生们在用坚韧和顽强与命运抗争,有了这样的理解,为学习17自然段奠定了基础。学生自然就会理解17自然段的“痛苦和欢乐,现实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都在舞姿和鼓点中,交织!旋转!凝聚!升华!”

篇3:安塞腰鼓

(一) 基本情况

本课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精读课文。本单元所选文章是文化艺术方面的, 要求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 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 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 品味并积累优美的语句。本课是其中具有诗意美的一篇散文, 连串的短语使文章的节奏相当紧凑, 像波涛一样, 一浪接一浪, 对生命与力量的赞美倾泻而出, 欲止不能。基于这个特点, 本次课的教学主要内容是品味铿锵语句传达的勃发的生命激情, 咏叹出对高原生命的热烈颂歌, 民族魂魄的诗性礼赞, 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 对陕北文化的探寻。授课对象是七年级学生。他们经过将近一年的初中阶段学习, 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 也有相应的自主学习能力, 已经能够利用电子书包进行自主学习, 对知好乐平台的论坛功能和QQ群的交流互动功能使用也非常熟练。

在教学手段上, 本课利用知好乐平台的论坛发帖、评论和送花功能。同时利用PPT和视频资源。学生在虚拟学习中利用网络查找相关的创作背景和安塞腰鼓的文化知识, 借助知好乐论坛功能来发表自主学习课文的成果, 并且互相学习、共同讨论。这节课, 黄老师利用电子书包的“互动讨论”功能, 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下面就让我们一起, 来看一下黄老师怎么样来上这节课的吧。

(二) 教学过程

1.课前——遨游在“虚拟课堂”

教师课前通过“互动讨论”布置学习任务, 学生完成自主学习, 上传自主学习成果;为保证质量, 老师对于自主学习的任务做出了明确说明 (评价标准) 。论坛任务的“按需服务”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

采用“双课堂”的教学模式, 让学生知识的获得在课前完成, 使用“电子书包”在学生间互动交流, 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互动讨论”的交互性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2.课中-- 虚拟课堂的充分展示

教师在现实课堂, 利用平台展示学生虚拟课堂学习的成果。

进入现实课堂, 教师先是对虚拟课堂学习的情况做了一下反馈, 表扬了最佳评论员、最佳品析奖、最佳朗诵、最佳评论组等, 课前的预热效果明显, 学生们的学习热情高涨。

接下来, 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交流“互动讨论”中学生们自主学习的作品, 然后在全班交流小组的收获。通过展示评析学生作品、引导小组讨论、朗读课文等活动, 解决学生存在的学习困难, 在课堂上给予有效指导, 师生互动互评、共同成长, 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实现高效课堂。

最后为进一步品评、学习作者高超的语言表达技巧及《安塞腰鼓》的精神内涵, 教师组织学生通过“互动讨论”尝试创作家乡民间艺术的美, 当堂完成拓展训练并当堂展现、评析给大家, 彰显了教学高度的时效性。

3.课后-- 拓展延伸

为了丰富本次平顶山做课活动的内容, 黄老师别出心裁地在论坛中布置了一个“互动讨论”环节--“平顶山随笔”, 使课堂教学继续延伸, 既丰富了学生的人生经历, 分享着学习、生活中的所感所得, 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从而也更进一步的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

(三) 总体评价

郑州34 中黄松梅老师的这节课, 通过“先学后教”的电子书包信息技术的应用理念, 满足了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和成就感,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 提升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学习的能力;真实展示了双课堂的教学效果, 使参会的领导和老师们都有很大收获。

二、案例亮点

亮点1

课前的虚拟学习中, 利用电子书包的知好乐平台论坛功能, 让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走进文本和背景文化。课堂上, 利用前几分钟进行虚拟学习的反馈与成果展示, 表扬了最佳评论员、最佳品析奖、最佳朗诵、最佳评论组等, 课前的预热效果明显, 学生们的学习热情高涨。

亮点2

基于课前学生在虚拟教室学习中对文本的自主品析, 学生课堂上再小组合作整合梳理同学发表在论坛中的品析并进行全班交流, 学生对课文语言的赏析品味就更加深入, 课堂生成效果良好。

亮点3

学生把自己的朗诵发到论坛上, 可以进行互听互评, 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上再利用同学们的朗诵样本来讲评总结朗读方法也很利于学生的反思和提高。

三、教学反思

本课在设计上立足文本特点, 重点放到语言的品味朗读和辅助课文主题理解的地域文化特征的探寻上。借助电子书包的知好乐平台、网络查找资料和QQ的及时通讯功能, 学生可以最大化地实现对课文文化背景的了解, 也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互相激发。 但在课堂中, 在虚拟课堂内容的反馈上用时太多, 导致最后学生的写作拓展没有能够及时展示。课后的作业仿写和整个参与同课异构活动的学生感悟设置得很好, 极大了发挥了平台的写作功能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专家点评

在教学理念上, 不拘泥于概念化的语文“知识”。以学生为主体, 应以启发学生思维为主, 不是把学生往僵死的“知识”里面引, 而是让学生活跃起来, 这时候因势利导, 将有关的知识适当渗透进去。有了信息化工具, 可以把学生的活动搞得更充分, 也可以把这些活动方便地加以组织和管控, 这是在没有信息化手段之前所实现不了的。这节课把信息化的这种优势充分利用起来了。

———顾德希

本课做课教师力求体现个性化、反馈化、预设化, 比起传统课堂来说, 显示出了信息化手段辅助下的课堂大容量的特点。学生品得深入, 读得投入, 写得精彩, 让人耳目一新!

篇4:公开课《安塞腰鼓》的教学反思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本文是一篇气势恢弘的散文诗,有着雄浑伟奇的画面,更有着与画面风格一致的气势磅礴的语言,对这样的文章,先从调动学生的兴趣、学习热情入手,视频播放黄土高原的“安塞腰鼓”表演的画面,让学生欣赏之后谈一谈观后感,为进入本文的学习打好铺垫。

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首先听录音朗读课文,从中体会它的气势,铿锵有力的朗读能深深感染学生,听完录音后顺势利导,指导学生朗读,许多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可通过读来悟出,在主动积极的朗读中,享受到审美的乐趣,实现整体感悟。

3.精读文章,知内容、明结构、寻美点。启发学生自己发现文章的内容美、形式美和语言美,通过讨论,揣摩句子含义,实现语言文字的内化。整个过程以“朗读”一线贯穿,从美读中体味文章表现的气势,感觉其中的生命律动,进而理解语言中包孕的对人的旺盛生命力的赞美之情。

4.以一首激昂的《黄土高坡》,结束全篇的教学,达到艺术的效果。

5.教学方法:教学本文重在美文美读美评,重在熏陶感染,重在情感体验,从而达到共鸣。力避教师烦琐讲解,突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凸现学生主体精神。

如释重负地上完了公开课,接下来的是教研组评课。老师们评议最多的是学生质疑过多,占了太多的时间,以致后面的环节时间不够,整堂课教学设计很好,但最后完成得不是很完美。教研组长刘老师最后作结:你们总说学生质疑太多,占用了时间,应该想的是学生需不需要,需要就进行到底。

课后笔者遇到课上多次发言的学生,表扬了她,她的脸上立刻放出光彩,热情地说:“老师你为什么不事先安排那些学习成绩好的人发言,布置每个人说什么,什么时候说,这样上课就更好。小学时候,我们就是这样上公开课的,精彩极啦,看的老师非常多。还有,你怎么也让某某回答问题?答得那么烂。”她那种很自然,很遗憾的口气,让笔者总忘不了。

由此,笔者对自己平时的教学进行了认真的反省与思考:

1.应关注学生的成功而不是追求课堂的成功。平时经常看语文教学杂志,那上面精美创意的教学案例,让我们倾服。学生在极短的时间内,口语或书面表达得那么完美,准确,文采飞扬,再加上老师制作好的丰富的课件,整堂课是那样的精彩。笔者开始思考,这一切都是真的吗?

教学中,我们考虑最多的往往是如何达到预定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展示教师精彩的完整的设计和高超的教学技能,很少去关注学生。这样的课,其实追求的是课堂的成功,并非学生的成功,而且是站在追求教师成功的基础之上的。课堂的结构是完整的,课堂的重点是突出的,课堂的脉络是清晰的,课堂的气氛是热烈的……可是如果我们偏偏就是不在乎学生的感受,不知道学生心里在想些什么,不去关注学生的成功,这成功又有何用呢?

2.教师不能预设过多的问题,应注重课堂的生成。 教学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发展”是一个生成性的动态过程,有着一些我们无法预见的教学因素和教学情境。教师在实施教学的流程中,发现学生感兴趣而且有价值的东西时,在遵循规律的基础上,应大胆地因势利导,打破计划,不囿于教学预设的束缚,去引导学生感受发现问题的兴奋和交流的快乐,让课堂自然生成,把学生的灵动真正呈现出来,将发问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只是起引导、指点、促进的作用。当然这需要教师熟练运用教学技巧,开放而有序地组织教学,控制好课堂并极力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教学中,学生的一些问题,着实让我们难解,可见新的课堂应该是师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教师再也不是高高在上无所不知的权威、万能者。从这点出发,教师备课时,准备丰富的教学资料,努力探寻对教材的独特理解非常重要。

有的教师可能会有这样的困惑:引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学习没有结果怎么办?其实,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和使其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这不就是结果吗?

3.体验,阅读教学的新航标。注重学生的自主理解与体验,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与见解。语文学习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特别是阅读,更要让学生有充分的自主权。每一个人的生活经历不同,每一个人思考同一个问题的角度和方式也不同,若我们在课堂中却要追求统一,对于学生来说,真的是一件残忍的事情。所以在课堂中,我们应该让学生说出自己心中的体验。“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阅读教学中,学生的“独特体验”,就是“读到自己”,即通过阅读文本,情不自禁地联想到自己相似的情感、自己熟悉的生活、自己所处的社会或自己正经历的时代,进而与作者产生共鸣。

在这堂公开课中,讲到对课文结尾“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这个句子的理解时,因时间关系,笔者只是引导学生得出以声衬静的写法,便进入下一个问题的教学。现在思考这一环节,感到教学只是停留在寻找答案的层面上,没有抓住机会引导学生充分体验感悟,如果教师拓展开去:这种以声衬静的例子,我们在生活实践中有过体验吗?用“以声衬静”的写法,写一个熟悉的生活片断,那一定会出现五彩纷呈的独特体验,学生对知识才能达到真正的理解和运用。

有人说, 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是肤浅的认识,没有反思的教学也称不上是成功的教学,至多是一次教学尝试。试想,如果每堂课后教师都能针对课堂教学情况进行认真的反思,积极、主动地对自己教学活动中具有教育价值的各种经验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进行的批判性的理解和认识予以真实的书面记录和描写,比如,教学中的成功或不足、教学中的灵感闪光点、教学中学生的感受、教学中的改革创新等等,从反思中吸取教益,那么,一定可以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工作,促进自身专业发展,这也是本堂公开课给笔者的最大收获。

篇5:《安塞腰鼓》教学反思

学完刘成章的《安塞腰鼓》,我们被文章的内容所震撼。

怎样理解本文最后一句“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

我启发他们道:这是有前提的,我们先一起来看前面的语段所写“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以至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我说这里运用了“此时无声更胜有声”的艺术手法,我们来看句中的俩字“它”和“她”分别指代什么?学生们略一思考就回答道:前一个“它”指安塞腰鼓,后一个“她”指出奇寂静的世界。我进一步启发道:你们的回答很正确,我们可以尝试想象一下曾经喧闹的腰鼓一旦安静了,确实会留给观众格外寂静的感觉,但是倘若我们认为“鸡啼”是实写呢?在黄土高原上居住在窑洞里的人们,传来一声意外的“鸡啼”也属正常;但是倘若这是虚写呢,作用何在!一同学解释说:人们当时沉浸在激情的回响中,“鸡啼”反衬这份寂静。我继续发问:还有其他理解吗?另一同学马上站起来说道:人们沉浸在激情的回响中,被一声“鸡啼”唤醒。我问全班同学:大家觉得他们俩的回答怎么样?大家一致认为:可以的。我评价道:两个同学的理解都非常合理。

篇6:《安塞腰鼓》教学反思

根据学生实际,我设计的教学环节是:看腰鼓表演的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跟随视频范读,反复朗读课文精彩段落,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品味贯穿于文章始终的修辞、想象,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赞颂。

这堂课的教学,我认为有几处是较为成功的:

一、情境创设。新课导入,我播放了“安塞腰鼓的频,让学生认识什么是“安塞腰鼓”,感受安塞腰鼓的豪放和火烈,学生一下子感觉安塞腰鼓近了。之后让学生聆听一段配乐朗读,随着诵读者抑扬顿挫的朗读,学生们感受着生命的激越,课堂氛围完全为腰鼓声所感染了。在这样的氛围中,在扫除完生字新词的障碍后,我请学生们齐读课文。令人欣喜的是,他们的朗读是多么的到位,哪段该平和,哪段该激昂,哪段该舒缓……简直可以用“声情并茂”来形容。我心中暗喜,一个教学目标达成了。恰当的情境,点燃了他们的学习热情,深化了学生对安塞腰鼓的理解。

二、 注重朗读。精读环节中,学习重点落在品味语句。学生自主朗读精彩的段落,品味自己喜欢的语句。识别排比句、比喻句,品读排比句、比喻句及意味深长的语句,体味其中的气势、节奏和激情,在朗读感知。通过朗读品味,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更主要的是,让学生自主朗读品味中得到语言训练和技能训练,充分感悟到了文章的魅力,感受到了文章的语言美、音乐美、人物美、情感美,从而培养和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篇7:《安塞腰鼓》教学反思

学完刘成章的《安塞腰鼓》,我们被文章的内容所震撼。

怎样理解本文最后一句“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

我启发他们道:这是有前提的,我们先一起来看前面的语段所写“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以至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我说这里运用了“此时无声更胜有声”的艺术手法,我们来看句中的俩字“它”和“她”分别指代什么?学生们略一思考就回答道:前一个“它”指安塞腰鼓,后一个“她”指出奇寂静的世界。我进一步启发道:你们的回答很正确,我们可以尝试想象一下曾经喧闹的腰鼓一旦安静了,确实会留给观众格外寂静的感觉,但是倘若我们认为“鸡啼”是实写呢?在黄土高原上居住在窑洞里的人们,传来一声意外的“鸡啼”也属正常;但是倘若这是虚写呢,作用何在!一同学解释说:人们当时沉浸在激情的回响中,“鸡啼”反衬这份寂静。我继续发问:还有其他理解吗?另一同学马上站起来说道:人们沉浸在激情的回响中,被一声“鸡啼”唤醒。我问全班同学:大家觉得他们俩的回答怎么样?大家一致认为:可以的。我评价道:两个同学的理解都非常合理。

篇8:《安塞腰鼓》教学设计

我国古代教育家荀子在《劝学》中早就提倡“诵数以贯之, 思索以通之”, 将这种传统的读书方法运用到今天的语文教学中, 就是强调让学生在读中理解, 读中体会, 读中入情, 读中感悟, 从而受到熏陶和感染。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感受安塞腰鼓的恢宏气势。2.品味排比、反复句式的节奏、气势与激情, 体会生命的力量。3.学习文章动静结合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铿锵有力、富有节奏的语言, 体会文中表现的生命中奔腾的力量和阳刚之美。

教学过程

一、朗读词语, 激发阅读期待

1.齐读课题。这节课, 我们继续来学习——— (生齐读课题)

2.复习词语。你能把对词语的感觉读出来吗?

课件出示:

壮阔豪放

火烈震撼

烧灼威逼

交织旋转

凝聚升华

3.交流感受。读着这些词语, 你感觉到了什么?你最想知道什么内容?

4.引领读文。

【设计意图:“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通过重温词语, 创设情境, 制造悬念, 就能点燃学生的激情, 激起他们阅读的欲望。】

二、细读文本, 感受多彩画面

在第二部分 (5~17自然段) 中, 作者多次对安塞腰鼓发出了由衷的赞叹:“好一个安塞腰鼓!”安塞腰鼓究竟好在哪里呢?

根据4次出现的“好一个安塞腰鼓”, 分块进行交流:

1.好在火烈的场面。

(1) 指名读课文第5~8自然段, 想想这部分内容写出安塞腰鼓好在哪里?

(2) 朗读并想象画面: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 忘情了, 没命了!百十个斜背着……是强健的风姿。”

(3) 这是一个怎样的舞蹈场面? (结合文中“黄土高原, 爆发出一场多么壮阔……”这句话体会)

(4) 是啊, 安塞腰鼓的气势如此宏伟, 场面如此浩大, 难怪作者发出这样的赞叹——— (齐读) “好一个安塞腰鼓!”

2.好在雄壮的鼓声。

(1) 师范读第9~11自然段, 生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2) 生质疑。如:为什么说“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 (3) 展开想象:除了文中的内容外, 还有什么也变成牛皮鼓面了? (4) 是啊, 安塞腰鼓如此令人震撼, 如此让人惊心动魄, 难怪作者发出这样的赞叹——— (齐读) “好一个安塞腰鼓!”

3.好在豪放的后生。

(1) 指名读课文第12~14自然段, 想想击鼓的后生是怎样的后生? (2) 结合相关句子, 理解“元气淋漓”的意思。 (3) 如果你是现场的观众, 你会怎样夸奖这些后生? (4) 没有黄土高原, 就没有元气淋漓的后生, 就没有这惊心动魄的搏击, 难怪作者发出这样的赞叹——— (齐读) “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

4.好在变幻的舞姿。

(1) 轻声读课文15~17自然段, 思考:为什么称“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 (2) 师生交流。 (3) 如此令人拍案叫绝的舞姿, 连山河也感到痛快了, 观众又怎能不陶醉其中、浮想联翩呢?难怪作者又发出这样的感叹——— (齐读) “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

【设计意图:叶圣陶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写道:“作者胸有境, 入境始与亲。一字未宜忽, 语语悟其神。”学生怎样才能进入文章的情境中?触摸语言, 咀嚼文字, 反复体会, 才能身临其境, 读出文章的画面美。】

三、品读佳句, 领略磅礴气势

安塞腰鼓这一独特的民间舞蹈艺术, 它粗犷、雄浑、动力十足, 它是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象征。我们要通过朗读将它表现出来。

1.品味“反复”。

(1) 讨论:作者每写完一个方面, 就发出“好一个安塞腰鼓”的赞叹。文中4次出现这句话, 不觉得重复吗? (认识“反复”) (2) 课文中还有运用反复修辞方法的句子吗?请找出来。 (3) 多生朗读, 感受语句回环往复的气势。

2.感受“排比”。

(1) 出示例句, 反复朗读。 (2) 这是一个怎样的场面?作者用这种排山倒海之势的排比句来表达怎样的感受? (3) 这样的排比句, 让我们读起来感觉如雷贯耳, 似瀑布飞泻。请找出文中其他的排比句读一读。

【设计意图:文章多处运用反复、排比的修辞方法, 气势恢宏, 语意连贯, 节奏明快, 语句铿锵。学生通过反复朗读, 就能感受到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火烈的特点, 感受到黄土高原后生粗犷、豪迈、开放的性格。】

四、通读全文, 体会动静结合

1.浓缩动景。你能用一个字来形容表演中的安塞腰鼓吗?

2.感受静景。课文中除了写“闹”, 有没有写“静”呢?学生通读全文后交流。

3.以动衬静。文章末尾“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有什么作用?从反衬寂静的“鸡啼”声中, 我们似乎看到了什么?

4.读写结合。出示生活中的多个场景, 让学生选择感兴趣的一个内容, 运用动静结合的写作方法, 写一个片断。

篇9:我读《安塞腰鼓》

文章通过描写安塞腰鼓强健的舞姿,沉重的响声,震撼人心的力量来赞美黄土高原人粗犷、豪迈、开放的性格。气势恢宏,语调明朗。节奏明快的语句,衬托出安塞腰鼓壮阔、火热、豪放的特点。

惟妙惟肖的描写使那群茂腾腾地后生们从书中“蹦”了出来,在我眼前发狠地捶、忘情地捶、没命地捶那安塞腰鼓。鼓声伴着掌声,那是一种洋溢着英雄豪气的声音。隆,隆,隆隆……

奏吧,让百鸟停止歌唱,大家一起来倾听那如雷的鼓声吧。那奇伟磅礴的能量也只能由安塞腰鼓释放。急促地鼓点迸发出元气淋漓,奏出了震天动地的生命强音。安塞腰鼓神了!它把活跃着的生命转化成了一个又一个华彩乐章,在鼓上如火花四溅般奏出,令人叹为观止。我听见了,那远在黄土高原的腰鼓声,我听见了,是那么激动人心!我不得不赞扬黄土高原人民的粗犷豪迈与生机勃勃,他们吃穿虽普通,却有着锦衣玉食者没有的强盛生命。好一个安塞腰鼓呵,好一个安塞腰鼓!

我仿佛与后生们一起舞着,舞着,大起大落地搏击全身,跳出每一个充满力量的壮美舞姿。吼,跳,喊,跃,把抱负、痛苦、欢乐、追求,通过安塞腰鼓而表达。啊,安塞腰鼓,你给农民们注入了无限生机,把他们朴素衣着下掩饰不住的亢奋捶出来了,舞出来了。啊,安塞腰鼓,你令人激情澎湃,给黄土高原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噢,安塞腰鼓,好一个抒出了农民心愿、指引他们走向幸福的安塞腰鼓!

文章中的语言如诗如画,利用安塞腰鼓的特点,写出极富音乐美的篇幅。课文中排比、比喻用得最多,也用得最好。形式多样的排比,有句内部、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排比。文章经过排比、比喻的加工,使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火热的场面写得别致感人,使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课文中不仅排比、比喻有大功劳,文中的叠字叠词也增添了文章的气势和意味。如“茂腾腾”、“咝溜溜”、“隆隆,隆隆,隆隆”,使课文音韵和谐,旋律优美。

文章中除了排比、比喻、叠字、叠词,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写作手法――反复。反复要是用不好,会让人觉得啰嗦。但反复要是用好了,能使语言节奏明快,形象深刻清晰。课文中四次写道“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安塞腰鼓”,着力强调,充分感叹,从强烈的视觉感受,到声音的震撼,到舞蹈的动作,再到心灵的搏击,作者刘成章每一处都用心地描写了。如果我们也能在文中灵活运用排比、比喻、反复,那一定会使文章增色添彩。

篇10:《安塞腰鼓》教学反思

在组织教学中,我的设计思路是:

1、了解腰鼓,看腰鼓扮演,激发同学学习兴趣。

2、通过朗读课文,赏析语句,来分析课文,感受安塞腰鼓的澎湃气势。

3、多元化理解文本主旨。

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比较注重以下几点:

1、注重文本意识、人文意识:

语文是一门有着丰富人文内涵的学科,《安塞腰鼓》是一篇闪现关人文之光的文章。在教学这一课时,我很注重文本。整堂课,大块时间是朗读课文,品味语句。紧紧围绕课文,朗读精彩的段落,品味自身喜欢的语句。通过朗读品味,不只仅是活跃课堂和调动同学的学习热情,更重要的是,它让同学充沛地占有学习时间,让同学得到充沛的语言训练和技能训练,充沛地感悟文章的魅力,领略文章情景交融、情理交融的艺术境界,使同学感受文章中的语言美,音乐美,人物美,情感美,从而培养和提升同学的审美能力。

2、注重问题设计:

在朗读品味这个环节,我设计的问题是:

请找出你喜欢的语句,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这个问题一提出,能统领下面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同学的学习目的性很明确。这样的问题是主干性的。还有初读课文之后设计了这样的问题“…的安塞腰鼓”让同学整体感知课文。在同学看完精彩的腰鼓扮演后又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我看见……我听见……我感受到……”让同学对安塞腰鼓有进一步的感知。

3、注重朗读:

放声朗读,尤其是朗读竞赛,是本节课最大的亮点。先自读,后竞赛读,或小型集体读,形式各样,单读雄深、酣畅,余味无穷;双读时而慷慨激昂,时而宛转低回,听者陶醉之际,戛然而止;集体朗读气势澎湃,抑扬顿挫,响彻耳鼓,这声情并茂的朗读展示了本班全体同学的朗读实力,也充沛体现了同学们的合作意识!

我也清楚在这堂课的教学中,存在的一些缺乏之处:

1、这节课缺乏的是教师在突破重点内容时,有待于挖掘和拓宽;同学在某些环节表示不够到位。

2、教师的板书设计较凌乱,书写不够规范。

3、基础知识教学还需进一步加强。

篇11:安塞腰鼓反思

这篇文章喷涌四射的激情又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呢?学生很容易发现排比的运用在文中比比皆是,这种增强语势的修辞最适合激情的抒发。经过讨论,大家又发现本文句式上很特别,多用短句。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我特意找到鲁迅先生的《纪念刘和珍君》的第一句话:“中华民国十五年二十五日,就是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十八日在段祺瑞执政府前遇害的刘和珍杨德群两君开追悼会的一天,我独在礼堂外徘徊。”让学生体会,长句适合表达深沉、压抑的情感,短句则因语句铿锵,简洁有力而使文章结构紧凑,便于抒发奔腾昂扬的情绪。

中国的民间艺术可谓百花齐开,各放异彩,与当地的民风民俗相得益彰:京剧的正统威严确实有国都庄重大气的风采、评弹的柔媚娇羞恰配大上海的精致繁华、豫剧的豪迈淳朴不正是河南虎踞中原的再现吗?而西北高原的安塞腰鼓所敲响的不仅仅是生命的乐章,更是民族百折不挠的精神的强音啊。

篇12:课文安塞腰鼓教学反思

学习课文时,先让学生找出“好一个安塞腰鼓!”这句贯穿全文的句子,帮学生梳理一下课文的脉络,然后围绕“火烈的舞姿、隆隆的声响、茂腾腾的后生”几个方面展开教学。作为一抒情散文,文中有许多词语都较难理解,如果割裂开来,脱离课文语境进行教学,效果不一定理想,所以我指导学生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抓住重点进行理解,如“隆隆、隆隆、隆隆”一句,三个“隆隆”连续出现,学生易读成降调,那么安塞腰鼓的热烈、豪放、激越的气势就很难表现出来,我指导学生用升调来读,而一声比一声延长,很好的表现了当时火烈的场面,学生的激情也很快被激发出来。

另外,课文中有许多的排比、比喻,词语活用较多,内涵深刻,较难理解,运用以读促讲,读中感悟的方法,效果也不错。

篇13:安塞腰鼓文化功能的演变

安塞腰鼓历史的概述

安塞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北部, 属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在过去较长的历史过程中, 安塞一直处于北方的游牧文化和汉民族农耕文化的交汇处, 其传统文化具有明显的多样性, 是中国西北乃至全国保留民间艺术最集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区域之一。腰鼓又名“花鼓”、“挎鼓”, 是安塞有名的四绝之一, 也是陕北地区特有的一种传统鼓舞艺术。安塞腰鼓源远流长, 具有两千多年历史。据有关资料记载, 远古时代黄河流域各部的男性常用一种空树杆包着牛皮, 携于腰间, 击之以驱赶野兽, 成为一种很便利的防御工具, 这便是腰鼓最早的雏形。

1942年, 毛主席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后, 鲁迅艺术学院的同志在《讲话》精神鼓舞下, 深入农村, 大量搜集和整理民间艺术成果, 在此过程中, 鲁艺的同志和民间艺人一起对安塞腰鼓进行了改造, 使其内容更加健康, 形式更加丰富多样, 艺术性更加完美精湛。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兴起的新秧歌运动中, 安塞腰鼓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被誉为“胜利腰鼓”。新中国成立后, 民间艺术活动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天地, 安塞腰鼓曾两度在建国周年 (45周年、50周年) 的天安门广场国庆庆典上精彩表演。改革开放30年来, 安塞腰鼓以独特的民间舞蹈形式, 多次展示在世界人民的面前。

安塞腰鼓功能的演变

腰鼓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 也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安塞腰鼓发展至今已成为民间一种娱乐活动, 因此普通人认为腰鼓只不过是民间娱乐性工具, 它没什么艺术韵味, 也没有充斥着历史。但事实上, 腰鼓汇演了古代人的征伐战争、宗教信仰、祭祀活动及舞蹈艺术。因此要深入了解腰鼓, 透视远古文明, 就必须得探究腰鼓的内在功能。以往的学者则侧重腰鼓的军事功能进行研究, 并且简单地提及了腰鼓的祭祀功能。

1.安塞腰鼓萌芽阶段的功能

(1) 祭祀驱邪功能

我国地域辽阔, 民族众多, 各地都有自己使用的鼓, 所以鼓的种类是丰富多彩的。从鼓身所用的材料上分, 有土鼓、陶鼓、木鼓、玉鼓、石鼓、铁鼓、铜鼓等;从形制上有大小之分, 圆扁之分, 共计有100多种。鼓有不同的命名, 有腰鼓、太平鼓、盘鼓、曲鼓、板鼓、抓鼓、蹩鼓等。在腰鼓没有成形制之前, 它与各种鼓的功能基本一致, 其发展经历了用于祭祀、战争报时、礼器的过程, 最后才逐渐形成一种乐器。远古时期, 我们的先人生活艰险, 经常遭受猛兽和疾病的侵扰, 为了赶走野兽, 先人敲打空心木头, 用声音吓走野兽, 这便是鼓最早的雏形。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 鼓被广泛运用在宗教祭祀活动中, 无论是祭祖还是祭神灵, 鼓成为了一种必不可少的祭器。商代贵族祭祀, 形成歌舞、器乐三者为一体的“殷人尚声”之俗。由于安塞地处于黄土高原, 气候十分干燥, 历年干旱, 百姓靠天吃饭, 因此, 这一带的群众祭祀祈雨活动很活跃。每逢遇到大旱, 当地人头戴柳条帽, 抬着龙王的神位, 从河流到地头, 扭起秧歌、打起腰鼓。

(2) 军事功能

在古代, 鼓广泛用于祭祀、鼓舞、报时、报警、语言交流、精神寄托、舒展筋骨以及宫廷礼仪等社会生活方面, 但更为重要的是, 鼓是统治者征战的精神支持, 是军事行动中必需的信号工具。鼓之广泛用于古代军事行动是有本质原因的, 主要是鼓之音声激越雄壮而威风深远所致。安塞腰鼓均有一名鼓艺精湛的鼓手领队, 不论是在路鼓和场地鼓的表演中, 全体人员的动作交换和节奏缓急均由“头路鼓子”指挥, 使大家步伐一致, 节奏和谐, 动作统一, 变化有致。从中清楚地看出“头路鼓子”既是当初指挥边塞戍卒的将领, 他的服饰样式与颜色调配一般与众不同, 或者说特殊于其他, 理所当然是核心人物和主要角色。其他队员们头饰花纹头巾, 身着紧袖口、镶金边带俑钩的衣裳, 穿长靴, 像武士、士卒, 像秦兵俑, 俨然一副彪悍、威武的士兵的样子。安塞腰鼓迄今保留的队形图案, 反映了古代的作战方案和进军路线。

2.安塞腰鼓发展阶段的功能

(1) 娱乐功能

安塞腰鼓发展至今, 已经形成了与舞蹈、武术、体操、打击乐和民歌等艺术有机结合的多维结构。它以“鼓舞”的形式来表现舞蹈艺术, 以踢、打、蹬、跺等武术动作来抒发感情, 以跑、跳、跃、转等体操动作来表现动律, 并结合打击乐器、民歌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表演体系, 在变化多端的节奏中完成各种造型和表演动作, 是一种锻炼身体的极好形式。安塞腰鼓在打法上有文武之分, 文鼓是以扭为主的腰鼓表现形式, 重扭轻打, 扭中有打, 打中有扭, 扭打结合, 是一种动作简单的舞蹈艺术。舞者通过文鼓表演, 可以保持身体的协调性, 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提升, 文鼓主要适合小孩和中老年人群;武鼓动作刚健有力、自然大方、欢快流畅、有刚有柔、刚柔相济, 动作难度大、要求高, 运动量大, 是以打、踢、跨、蹬、跺、摇等为主要表现形式, 舞者通过这些复杂的动作可以尽情地宣泄自己的情绪, 释放自己的压力, 而且可以使自己的四肢和头部得到有效的运动, 从而使人精力充沛、生命力旺盛。

(2) 商业功能

电影《黄土地》使得安塞腰鼓打出了黄土地, 走向了世界, 从此, 安塞腰鼓成了安塞的标志, 也成了安塞发展本县文化, 带动经济发展的开始, 腰鼓、剪纸、民歌等民间艺术不断被整理挖掘出来, 现已初步形成了以“腰鼓为龙头, 剪纸、农民画、民歌为两翼”的文化经济体系。

(3) 文化传承与传播功能

腰鼓让安塞在旅游经济中得到实惠的同时, 也有利于当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因而腰鼓成为了安塞传统文化传播与传承的载体。首先, 安塞腰鼓不仅是一种鼓舞艺术, 它也是安塞人性格的集中体现, 鼓舞艺术表演向世人展现了安塞人乐观、积极向上、坚韧不拔、敢于抗争的时代精神, 同时, 它也生动地反映了当地群众憨厚、淳朴的气质和性格特征, 可以说, 安塞腰鼓不仅是安塞的标志, 也是安塞人的形象———憨厚、古朴。其次, 安塞腰鼓也推动了安塞其他传统文化的传播, 如与安塞腰鼓并称为“安塞四绝”的剪纸、农民画、民歌。

安塞腰鼓功能演变的原因

1.来自宗教信仰

中国是一个有几千年历史的封建专制国家, 宗教信仰、封建迷信活动经久不衰。安塞地处陕西北部, 地理位置特殊、气候恶劣、生产力水平极低、经济文化落后。人们由于受认识和改造自然能力的限制, 无法战胜自然带来的灾害, 也无法解释自然界所存在的现象, 因而就无法摆脱自然的困惑, 或多或少会寻求超自然的神灵。因此, 闹秧歌、打腰鼓便成了民间的一种敬神、祭天、震疫、祈福的祭祀活动。当瘟疫大量流行, 直接威胁到人的生存, 为了求生, 就用腰鼓驱疫震妖。在安塞县流行一种扭秧歌、打腰鼓祭天活动, 据节令时气大型祭天。二月二, 龙抬头, 春耕农忙开始, 为祈求上苍保佑庄稼丰收, 便打腰鼓祭天;每逢遇到大旱, 当地人头戴柳条帽, 抬着龙王的神位, 从河流到地头, 扭起秧歌、打起腰鼓, 祈求龙王爷下雨保民。

2.来自特殊的地理环境

腰鼓舞蹈的起源与古代战争有着紧密的关系。由于安塞地处西北要塞, 与毛乌素沙漠遥遥相望, 是与北方少数民族融合, 北上南下通往中原的咽喉。因此素有“北国锁钥”、“上郡咽喉”之称。自秦汉以来, 安塞境内历代防务设施有:城墙、关隘、烽火台、堡、寨、崖窑、堑壕和人防工事。因此安塞成为抵御外族入侵的边防要塞。腰鼓就成为遇到敌人突袭, 击鼓报警, 传递信息的装备;两军对阵交锋, 以击鼓助威;征战取得胜利, 士卒击鼓庆贺。唐代诗人卢伦在《塞下曲》中曾有“野幕琼筵, 羌戒贺旋。醉和金甲舞, 雷鼓动山川”的描述。宋代诗人范成大有诗曰:“腰鼓百面如春雷, 打彻凉州花自开。”这些充分证明腰鼓当时在西北边塞的盛行。安塞腰鼓手双手握槌, 连连击鼓, 奔跳不止;大缠腰、小缠腰、踢腿, 舞至高潮群鼓齐鸣、尘土飞扬, 颇有猛虎下山和万马奔腾之势, 犹如一幅两军对阵、击鼓助战、古色斑斓的秦汉历史画卷, 流露出强烈的民族自尊感和民族英雄气概。安塞腰鼓中“猛劲”和“狠劲”就保留了战争中那种威武不屈、不畏强敌、压倒一切的气概。

3.来自生产生活

安塞人在久远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自己特殊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新春佳节打腰鼓是安塞人生活风俗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把它作为一种习惯、一种时尚、一种反映思想行为和表露情感的重要方式。黄土地养育了陕北人顽强的毅力和坚强的性格, 他们不服穷, 不甘过苦日子, 他们像老黄牛那样勤勤恳恳、孜孜不倦地奋斗着、追求着, 用自己勤劳的汗水浇灌着每一寸和自己生命息息相关的黄土地。“饥者歌其食, 劳者歌其事”, 生活越艰苦, 人们的生存欲望就越强烈。腰鼓中的“能劲”和“牛劲”等都是生活现象在内涵质态中的深刻反映和集中表现。

首先, 腰鼓服务于政治生活。1942年, 党中央毛主席在延安时候, 国民党对边区实行经济大封锁, 在此情况下, 毛主席发出了“自己动手, 丰衣足食”的伟大号召。腰鼓活动在鼓励军民积极投入到大生产运动中, 起了巨大的鼓舞、宣传和教育作用。当边区生产取得大丰收时, 人民群众敲锣打鼓, 载歌载舞, 举着“人民救星”的金匾给党中央毛主席拜年。这种活动不仅深刻表达了民众求翻身、盼解放的心声, 并直接或间接地体现为政治服务, 起到了团结民众、打击敌人的作用。其次, 腰鼓让人们的生活更充实。

再则, 腰鼓是人们生活的再现。腰鼓不仅来源于生活, 歌颂生活, 而且再现生活, 是生活的缩影。腰鼓中的场图和唱词就是最好的证明。场图是经历了世代流传和演变, 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加完美精确, 内容更加丰富, 如有对神灵表示崇拜与乞求的“天地牌”等;有表示军事生活的“马方困城”等;有表示天圆地方的“套环”等;有表现人物的“八仙过海”等;有表现动物的“狮子滚绣球”等, 这些以人或事物、动物、植物等命名的名称, 都从不同的角度再现了生活。

结语

其实, 腰鼓并不是安塞地区独有的鼓舞艺术, 榆林的衡山、米脂等地的腰鼓也曾风靡一时过, 只不过随着历史的变迁, 这块地区的群众没有完全地将其传承下去。相反, 安塞地区的腰鼓艺术得到了更好的继承, 该地区的艺人不仅承接了腰鼓的传统动作和花样, 并且在其基础上进行了改进, 使其发扬光大。特定的历史时期, 安塞腰鼓的功能也有所不同, 在多事和宗教信仰泛滥的年代, 安塞腰鼓主要用来打仗和祭祀, 如今四海之内皆平和, 腰鼓主要用来喜庆节日, 并且传承了古代宗教祭祀活动的功能, 另外, 最重要的是安塞腰鼓是文化传播和历史变迁的载体, 它不仅承载了“引进来, 走出去”的文化, 而且向我们展示了它演变的历史。

参考文献

[1]史和平.论黄土地安塞腰鼓[J].艺术百家, 2005, 5.

[2]安塞县地方编纂委员会.安塞县志[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3.

[3]马红伟.安塞腰鼓的历史渊源与体育运动的关系[J].延安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7, 4.

[4]徐国忠.安塞腰鼓的社会特征性研究与课程开发构想[J].山西师大体育学报, 2005, 4.

[5]郑义.立足黄土地:安塞打造特色产业品牌[J].中国文化报, 2007, 2.

[6]徐国忠.安塞腰鼓的社会特征与功能价值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6, 4.

篇14:安塞腰鼓 美的享受

《安塞腰鼓》这篇抒情散文,描述了安塞腰鼓独特的魅力,突出了黄土高原的后生们粗犷、豪迈、开放的性格特点,展现了人的力量和时代精神。它气势磅礴而又短小精悍,从不同角度,让我们品味到蕴藉十足的美。

朴实的后生美。在鼓捶响之前,后生们蓄势待发,一片肃静。瞧,“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吹动了鼓手的衣衫,他们“神情沉稳而安静”,贴身的腰鼓“呆呆地”,“似乎从来不曾响过”,在他们身后是无垠的“一片高粱地”……多么广阔而恬静的场面啊!在这大背景下,击鼓的后生们积攒着力量,期待着爆发,等待着展示。这是激战前的沉寂,是等待前的肃穆,更是对一场疾风暴雨式的腰鼓舞即将上演的期盼。这些“茂腾腾”的沸腾着的生命激情,像“高粱”一样无华而茁壮、自然健康的后生们,承载着热烈完美的生命,正凭借“安塞腰鼓”来宣泄生命的活力。终于,鼓声响起来了,在腰鼓舞正酣之时,那些“发狠”“忘情”“没命”的后生们“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急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他们的动作虽不像舞台上的舞蹈那么精致、整齐,富有韵律,力量却扑面而来,“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多么遒劲的击鼓舞姿啊!这一静一动的对比,尽显后生们朴实自然的美。

火烈的场面美。看,“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这里运用了比喻和排比,句式的节奏、气势与激情营造了“壮阔”“豪放”“火烈”的阵势,描绘了“骤雨”“旋风”“乱蛙”“火花”“斗虎”的场面,达到了人借鼓势,鼓借人威,酣畅淋漓,精气神无阻无碍、一脉贯通的最高境界。再加上后生们时时变幻的舞姿——“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足以使人全身的力量都燃烧起来。多么壮阔、豪放、火热、奇特的感人场面,让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这音韵和谐、旋律优美的场面描摹,极富艺术感染力。

激越的鼓声美。听,“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四野长着酸枣树的山崖上,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观众的心上,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这“沉重响声”震天动地,气势非凡,使一片安静的黄土高原热闹起来,冰冷的空气燥热起来,阳光变得温暖,世间万物都被这激昂的声音叩醒。山崖在动,人也在动,心更在动。人们的血液温暖起来,流淌起来,活跃起来,这个生养了后生们的黄土高原也变得自由奔放……安塞的腰鼓声,你是伟大的、雄浑的、激昂的、粗犷的,你是真正的、原始的、自然生命的流露,还有什么比这样的力量更可贵,比这样的声音更优美,比这样的场面更激动人心,更让人叹为观止的呢?

【我爱思考】

1.“好一个安塞腰鼓”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好”体现在哪些方面?

2.课文中大量使用了短句和排比等修辞手法,请你分别举例,说明这样写的好处。

上一篇:追悼会主持词下一篇:作文素材一材多用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