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语言分析经典电影

2024-05-28

视听语言分析经典电影(共6篇)

篇1:视听语言分析经典电影

电影《风声》的视听语言分析

《风声》是一部讲述了汪伪政府时期的1942年,在发生了一系列高官暗杀事件后,日军引起高度重视,为了找出代号为“老鬼”的共产党员,日军和伪军对顾晓梦、李宁玉、吴志国、白小年以及金生火五人进行了审问,过程中经历的心理战和酷刑的谍战片。该影片的视听语言风格鲜明,电影从镜头语言、画面剪辑、和声效配合上竭力为观众打造出一个精彩的悬疑故事,展现出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本文结合影片中的片段,从镜头、景别、声音、光、色彩、字幕等方面分析这部影片的视听语言。

一、镜头与景别的表达

在影片中,镜头不仅充当观众的眼睛,告诉观众故事的情节与发展,还在参与形成影片表达风格上贡献不小的力量。

(一)长镜头的运用

在电影开头,运用特技模拟了一个50多秒的长镜头:起始画面是在黑云密布的高空,继而穿破层层黑云,掠过盘旋在空中的战机的机翼,继续往下探,出现了群山与河流相间的黑色地貌,山是黑色的,因而水的颜色就成为亮色,这些河流的形状和分布组成了两个字的形状——风声。至此,电影片名出现。但是此长镜头并未就此结束,而是继续朝低处延伸,越过山巅,伸向群山环抱的城区,以远远的出现在夜空的烟花为镜头的结束画面。下一个镜头是在地面上以仰拍角度出现的烟花,来完成转场。

这个长镜头的运用,很好的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像是一只无形的手,从阴霾的天空拨开层层黑云,来告诉观众,这个故事就发生在乌层密布的城市,为影片奠定了阴暗压抑的基调。

(二)中近景居多,刻画人物形象 在本片中,中景、近景的景别居多。《风声》中景别的选择,不仅出于故事情节的表达和人物形象、性格的刻画需要,也限于拍摄场地的环境制约。影片绝大部分是在一个封闭的裘庄里拍摄,因此它所着力呈现的是一个封闭、压抑的形态,在室内,中近景镜头成了摄像师的首选。并且,因为故事情节围绕捉鬼而展开,猜测推理也是剧中人物的表演内容。细微的动作、人物内心与面部表情都需要具体的表达,因此中景近景甚至是特写镜头就需要被频繁使用。

二、画面的表现虚实结合

(一)写实性画面形成视觉冲击效果

《风声》里,武田长为了逼迫地下党老鬼的出现,对怀疑对象进行严刑拷打,血腥的场面更能衬托出日本军官武田长的狠毒与邪恶,情报工作的危险与残酷,以及地下党的坚贞不屈。因此刑法逼供的血腥场面在影片中多有出现。大量运用对刑具和被拷打者的局部特写,真实的再现了受刑场面。譬如对六爷的针灸设备的特写,和受到酷刑的吴志国那因巨痛而扭曲的脸、血肉模糊的伤口、凸暴的青筋、充满血泪的双眼„„这些写实性的画面给观众造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充分的表现出汉奸的丑恶嘴脸与吴治国的铮铮铁骨。

(二)写意性画面引发联想

《风声》中在处理白小年的时候,仅仅是一个钉椅的全景加一个刀锉的特写,一个昏暗裘堡的铁门的拉镜头在白小年撕心裂肺的呼喊中结束了。这里的“虚”指的是电影里没有白小年直接受刑的画面,而是通过声效与空画面引起观众的联想与想象。没有血腥的镜头反而更恐怖,利用声音和极具思维拓展空间的空镜头激发的是观众因想象而引发的感官冲击,从而造成观众心理恐怖感的弥散。

三、声音的运用

(一)用音乐渲染剧情

音乐是一种特殊的声音符号。它是乐器之荟萃,声音之精华。它通过有组织的乐音所形成的艺术形象来表现人类的情感,在电影中渲染、烘托剧情。在遭到武田的怀疑后,李宁玉经过昏暗的走廊,来到了幽暗、诡秘的密室里接受武田的检查。李宁玉表情凝重,徐缓的钢琴配乐响起,渲染了不安的气氛,随着一声沉重的关门声,李宁玉身体一颤,钢琴音乐戛然而止,预示着接下来的危险遭遇和人物内心的恐惧。

(二)独白连贯画面,形成叙事段落

独白是指画面中人物单独说话的声音,是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有效手法。影片最后,响起了顾小梦的独白:“我身在炼狱留下这份记录„„老鬼、老枪,不是个人,而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画面配合的是坐在车里的吴志国流下一行孤泪,然后硬切到俯拍的大远景:轿车行驶在路上,镜头摇向路边的山头,再通过叠化,出现李宁玉和顾晓梦在裘庄时的画面:李宁玉在阳台上抽烟,回头望向坐在屋里为自己缝补旗袍的顾晓梦,这时顾晓梦抬头看向镜头,即回望李宁玉,目光温柔而坚定。

在这个段落的镜头中,顾晓梦的独白一直在进行,画面却从故事的结尾回到故事的中间——顾晓梦把这段话缝进旗袍的时候。这个段落是倒叙的结构,通过独白声音的连续性把画面连贯成一个段落。是观众形成的视听感受:顾晓梦早已做好了为革命赴死的准备,虽然到了故事的结尾这段告白才为人所知,但是通过画面的逆转,通过吴志国的眼泪,以及最后顾晓梦看向镜头(或是看向李宁玉的目光)的画面,却像是顾晓梦亲口说给李宁玉和吴志国以及看电影的观众一样。

这是顾晓梦临死前的告白,她把这些话用摩斯电码缝在李宁玉的旗袍上。这段告白以独白的方式表达出来,十分震撼人心。顾晓梦剖白了心迹,也透过这段话点出了影片想要表达的核心思想。

四、其他视听语言的运用

(一)光的运用:光线具有营造气氛,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影片的开头,餐馆暗杀的那场戏中,即将被暗杀的汪伪政府官员与他要拉拢的范老先生,坐在桌子的两侧。使用的是内反拍的机位,镜头里的光是顶光,从两个人的头顶照射下来,两人的眼睛都被眉骨的阴影遮蔽在黑暗里。这里一点都没有饭局上融洽和谐的气氛,而是通过光影衬托出两人冷峻的面目表情,也预示着两人内心的遥远距离甚至是对立的立场。也为这场暗杀铺垫了紧张的气氛。

(二)冷色调烘托恐怖氛围

故事发生在作为设为圈套、揪出老鬼的地点的西郊百草堂城堡,是充满杀戮之气的地放,裘庄古堡内部本身就阴冷黑暗。影片通篇运用蓝黑灰等色彩,奠定了阴沉、压抑的基调。

(三)字幕形成段落结构,把握叙事节奏

在电影《风声》中,字幕在开篇就出现了。在影片当中还运用了大量的用电报转场的特技镜头,而这些特技镜头都配有字幕(老鬼内心的独白)。字幕介绍故事背景,并贯穿整个电影,成为故事情节进展的段落分界。每当剧情有新的发展,就会出现一句字幕。这些字幕使剧情环环相扣,形成了紧凑的节奏,推动了剧情的发展。

篇2:视听语言分析经典电影

一、故事梗概:

《毕业生》这部电影是美国60年代中后期的电影代表作品,反映了当时美国的很多社会现实典型问题,真正表现了平常百姓遇到的问题和生活的感受。本电影的剧情如下:一个刚步出大学校门的社会新人本杰明,然而面对众人口中所谓的美好前程,他只感到一片茫然,这后他陷入了一个已婚妇人罗宾逊夫人的诱惑中,然而又爱上她的妙龄女儿伊琳。在当时这个题材是很吸引人的,这部大胆揭露六十年代年轻人迷失方向,戳破美式中产阶级虚伪面具的电影,成为当时好莱坞电影的先锋之作,冷战使得社会的压力强加到了这些刚出校门的社会新鲜人身上,人一旦承受了压力就一定会找机会发泄或者倾诉,但是无论压力怎样大,理性是不会失去的,电影中的本杰明克服罗宾逊夫人的威胁最后选择了伊琳,正是理性的。这部电影简介上总写着:爱情/喜剧/剧情这三个词语,不过,在我看来这部电影首先是剧情片,至于爱情,是在电影后半部分才体现出来的。

这个电影大致可以分为四条主线。

二、影像分析:

整部电影的画面具有XXX特点,采取了XXXXXX风格,夕阳中的大海、天空、绿色的原野、空阔而笔直的公路。整个作品画面非常XXXX、XXXXXX、在XXXX中透着XXXXXX。例如,随处可见的自然光源,透过树叶洒下的细碎光影,打在公路上飞快行驶的车内人的脸上,光影变幻,导演捕捉光的能力值得称道。

1、光影:

光影的运用也很巧妙,当汽车在公路上飞驰的时候,阳光通过路旁的树叶的剪影打在车上,非常漂亮。线条的运用也很出色,几乎每一个镜头,都能发现线条的美感,从摄影的角度来说,是非常到位的。

2、色彩:

整部电影主要采用XXXXXXXXXX的色调,具有XXXXX特点,摄影运用滤色镜,使整个画面蓝色衬底。夕阳中的大海、天空、绿色的原野、空阔而笔直的公路。整个画面非常柔和、浓郁、在平静中透着轻盈。随处可见的自然光源,透过树叶洒下的细碎光影,打在公路上飞快行驶的车内人的脸上,光影变幻,导演捕捉光的能力值得称道。

3、构图:

整个片子摄影上非常出色,整个构图符合XXX原则,唯美而干净。大量采用XXXXX,使片子富有绘画般的美感。有几处运用了景深镜头,一是本杰明被罗宾逊太太诱骗到家中百般引诱,外面传来汽车声,本杰明奔下楼梯,罗宾逊先生开门进来,前景是二人交谈,后景是楼梯拐角,前后景形成了互动关联的关系。二是伊琳要与别人在教堂结婚,本杰明驾车赶往教堂,途中燃油耗尽,他弃车狂奔,本杰明向摄影机方向跑,这个大景深镜头把前后景很长的距离压缩使得观众感觉到漫长。

(1)焦距:

广角镜头,它视角广、视野大,景深也大。这种镜头能造成深远的纵深感,夸大前景中物象的尺度,使前后景物大小对比鲜明,在线性感知上产生相应的畸变。这就有助于表现纵向的动体速度。同时由于视野宽,更适于表现宏伟、壮观的场面。如 长焦距镜头。由于焦距长,视角窄,视野也小景深也小。它能压缩纵深感知,这就有利于在远处偷拍。由于纵深感知被压缩,因此纵向的运动便显示不出来。如影片的结尾,本杰明急于去阻止未婚妻伊琳的婚礼,就用了一个望远镜头。变焦镜头――变焦镜头有着可变的焦距,从广角镜头到正常镜头再到望远镜头或反之。由于广角镜头夸大纵深感知而望远镜头压缩纵深感知,所以对不动的物体变焦,就使物体的体积逐渐变大,这就类似于镜头向物体推近。而实际上,是影像被放大,而摄影机并没有动。反过来,如从望远镜头变成广角镜头,物象逐渐变小而类似于拉镜头。那么,变焦镜头与推拉镜头到底有什么不同呢?不同在于。背景在变焦镜头中,纵深是静态的,它只是千万一个向你推近的扁平的画面,是一幅固定的构图在放大,而推拉镜头则在穿过空间,纵深在变化。例如,(2)景别: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特写运用较多,例如在(3)角度:正、背、俯、仰、侧,4、镜头与运动:(1)镜头控制:

影片采用短镜头与长镜头结合,长镜头在片中多次出现,表现主题,一气呵成,给人视觉上非常合理的感受。例如,本杰明被罗宾逊太太诱骗到家中引诱的一段镜头。

(2)运动:

电影非常重视运动。要么是摄影机的运动,要么是被摄物体的运动,整个画面极富动感,使整个影片并不显得沉闷。整个影片有X个段落的运动给人印象深刻,一是影片开始时XXXXXXXXXXX,不仅在影片节奏上有张有弛,而且在故事的交代上也产生了一种渲染,XXXXXXXXXXXX,合情合理。二是XXXXXXXXXXXXXX一组运动镜头。在这组极为不稳快速跳接的镜头里,我们通过XXXXXX的视角,体验到XXXXXXXX。三是在XXXXXX里,XXXXXXXX的镜头,周围环境XXXXXXXXX,镜头里只出现XXXXXXXXXXXXX,表现XXXXXXXXXX,以及XXXXXXXXX,运动拍得非常美。

除这几段运动明显表现比较好外,整个影片都很有动感,摄影机很少采用固定机位,比如XX段中,摄影机从正面慢慢摇过来,侧身,与此同时,镜头出现XXXXXXXXXXXX,然后继续缓缓摇到XXXXXXXXX,一气呵成,也不拖泥带水,非常漂亮。另一个在XXXXXXXXXXX的时候,XXXXXXXXXXXXXXXX,摄影机由原来的跟拍一下停住,XXXXXXXXXXXXXXXXXX,摄影机缓缓左移,上升,镜头里出现一个完美的景深。

运动作为电影最重要的元素,在这部电影里表现得非常到位。

5、场面设计与调度: 场面调度上很显导演功力。

(1)比如XXXXXXXXXXXXXXXXXXXXXXXX,摄影机通过XXXXXX的视角,前景是 XXXXXXXXXXXXX,后景则是多出来的一辆车,这暗示了即将发生的事情。(2)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3)当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还有若干场景,导演在控制摄影机走位上非常严谨。

三、声音分析

1、声音的整体风格:

根据作品的风格、年代,声音也具备地域色彩、时代色彩、民族色彩。例如,XXXXXXXXXXXXXXXXXXXXXXX。总体上的风格是写实的。

2、语言:

对白、旁白、独白,以写实为主,夹杂着主观的语言,例如,影片开始时的家庭宴会,本杰明的母亲宣读其成绩,语言就进行了主观化处理,表现了本杰明对其母亲的反感。二是影片中对水泡声音的巧妙利用。第一次使用是在开头本在家庭为庆贺他毕业的派对上逃回房间,房间里很醒目的玻璃鱼缸里氧气蚌发出的“咕咕”声和鱼吐泡泡的声音与本紧张不安的心情交融,鱼自由自在地游着,可透明的鱼缸并不意味着自由,而是无形的牢笼。第二次使用是在本杰明的父母准备让本在客人面前表演,本身穿潜水服,头带潜水帽,此时本大口的喘气声淹没了父母的夸奖声,众人的称赞声,大概有一到两分钟的失语时间,直到本跳入游泳池,喘气声又被水泡声代替。这里同样是本心境的体现,无法认识自己,即便在一片好意和赞美声中,本同样无法面对眼前的一切。

3、音乐:

影片中有几个经久不衰的插曲,“The Sound Of Silence”、“Scaebrough Fair”、“Mrs.Robinson”等,本片的原声带由戴夫·格鲁辛(Dave Grusin)与保罗·西蒙(Paul Simon)合作编写,格鲁辛是著名爵士乐钢琴手,但配乐风格颇为多样化,本片偏向清新的民谣风,颇能反映入世未深的大学生心境。“The Sound Of Silence”、“Scaebrough Fair”可以说是影片的主旋律,重复多次在影片中出现,并与影片男主角本明杰的心境交挥相印,中间处出现表现了本杰明被罗宾逊太太引诱的无奈,结尾处表现二人胜利逃婚的喜悦。

影片中音乐与动作做到了完美呼应。一处是本杰明疾驰着他的红色跑车前往尼恩的婚礼,在加油站紧张的询问地址,他却忘了加油,不久后车没油了,原本节奏感很强的爵士乐,越来越慢,直到车停,音乐也止。另一处是本杰明终于来到伊琳婚礼的教堂,他不顾一切的冲过去,在教堂门口、楼梯上,几个关键处均以拨动的琴弦提醒观众。

篇3:电影《萧红》视听语言特色分析

所谓视听语言就是“利用视听刺激的合理安排, 向受众传播某种信息的一种感性语言。”“是我们所熟知的各种镜头的调度的方法和音乐运用的技巧……这些方法和技巧来自于人们长期的视觉和听觉实践, 符合人们的观赏习惯。” (《电影:理论与鉴赏》, 叶永胜张公善著,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年, 25页) 本文将从视觉语言、听觉语言两个方面来解读电影《萧红》。

一、视觉语言特色分析

1. 充满意蕴的色彩语言

色彩是视觉语言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谓色彩语言指的是, 经过有意识的色彩选择和调配而建立起来的, 具有造

5. 品牌形象/个性:时尚、常备

6. 传播营销目的:

普及脚气知识, 提高预防、治疗脚气意识, 促进合理用药, 及时预防、提早治疗。宣传唯达宁优势卖点, 让消费者优选唯达宁, 预防、治疗脚气, 远离脚气困扰, 健康常伴。

7. 目标消费群:

学生、上班族、白领、时常穿皮鞋、运动鞋的人群

8. 广告投放站点:

选择在网易主页进行投放, 更好的展示了广告效果, 使广告更加精准地到达目标消费用户。

9. 广告创意:

烈日炎炎的夏天, 4名军人正在站军姿, 其中一名军人患有脚气, 画面一旁出现文字“您看得出谁患有脚气吗?”提示用户单击鼠标选出患者。点击角色A时, A会出现很火的表情并说“NO”, 点击角色B时, B会做出调侃的动作并说“我没有”, 点击角色D时, D会趴在地上大哭并说“不是我”, 只有角色C脸涨得通红, 脚在地面不断地摩擦, 当点击角色C时, C会表现出尴尬的表情, 随即出现广告语“您的尴尬显而易见, 唯达宁喷雾剂让您站的更舒服”。

1 0. 采用的交互机制:

响应/反馈机制, 单击鼠标进行动画控制

1 1. 设计分析

(1) 色彩

采用灰色调的网页作为背景, 使之更加突出广告, 整个广告, 包括广告中的四个角色都是以绿色调为主, 当用户点击角色, 采用冷暖结合, 同角色的表情变化相得益彰, 充满诙谐的变现形式, 提高用户的兴趣和参与。

型表现力的色彩关系和色彩结构。” (《视听语言传播艺术》, 王丽娟著,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 170页) 电影《萧红》也使用了色彩作为渲染情绪或表现思想的造型元素。电影使用了大量青灰色作为环境空间的造型色, 突出了这一冷色调特有的压抑、灰暗的情调, 让人产生“安静、孤独、隐蔽、后退、收缩”的视觉联想 (《影视视听语言》, 张菁关玲著,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 43页) , 暗示着主人公困窘的生活境遇或病弱的身体状况。例如, 在萧红一生最为孤独的几个阶段中, 电影中用了大块灰色色调。如在萧红与汪恩甲的感情潦草结束后, 大腹便便且一身债务的萧红被关在小旅馆的阁楼里时, 主人公的衣服几乎都是以灰色、深色为主, 加上逼仄昏暗的环境, 给人强烈的压抑之感, 烘托出主人公失落绝望的情绪;

如果说, 影片中灰色代表困窘的生活, 糟糕的境遇, 而红色作为对比色, 则代表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 红色或整块或零星的出现, 象征了人物的生命活力和反叛意识。在萧红求学早期, 一直身穿红色棉袍, 凄惶的走在冬日北京肃杀的大街上, 缩着肩, 手里夹一只香烟。这样的镜头象征意味十足, 从家里出走独自来北京求学的萧红, 是一种独立自由意识的觉醒;同时与这样的勇敢浪漫的行为并存的却是生存的艰难。可以说凄惶的独立与微弱的希望, 是青年萧红真实的生存状态, 因此画面中, 周遭环境都显示出一片灰暗萧索的景象, 唯有主人公红色的棉袍是画面中亮点, 象征了一种改变命运的希望与力量;从旅馆中逃走

(2) 文字

场景一采用黑色字体, 对字体做出发光的效果, 放置logo右上方, 起到一个提示用户作用, 从而有效的突出字体与logo、场景二的字体才采用与logo相似的红颜色, 中间“唯达宁喷雾”字体进行放大, 从而有效突显产品。

(3) 图像

灰色网页背景作为广告的整体背景、广告场景、四个站军姿的动画人物、产品logo。

(4) 动画

用户通过交互单击的广告中的角色, 每个不同的角色都会有不同的反应, 直到点中患有脚气的角色, 动画开始转场, 广告语出现。

参考文献:

[1]梁峰, 田少煦, 梁宇红.《数字交互广告设计》,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年.

[2]吕悦宁, 谭坤, 董国萍.《界面艺术设计》,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年.

[3]胡杰, 严晨:《多媒体艺术设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年.

梁燕 (1981) , 女, 湖南怀化人, 硕士, 长沙师范学院美术动画系讲师, 研究方向:数字媒体艺术。

后, 萧红与萧军虽然在商市街过着有一顿没一顿的日子, 然而贫困的生活也有快乐, 正如萧红所说“那时我们过得很潇洒, 很自然”。当两人在公园里奔跑时, 红色的缎带扎在了萧红的发梢, 随着主人的奔跑而上下翻飞;在前往山西的路上, 红色再次出现, 萧红与端木产生感情, 这感情对于萧红摆脱与萧军陷入僵局的关系是一丝希望, 画面中的萧红, 身着红色外套, 眼神坚定, 告诉萧军, 自己将和端木一起离开;萧红一生只与端木有过短暂婚姻, 此时, 婚礼上的萧红身着最鲜艳的玫瑰红色旗袍, 画面也以红色调为主, 这婚礼也许萧红短暂人生中最接近幸福的地方。可以说, 红色是片中浪漫与快乐的象征, 是与命运抗争的勇气和力量, 是贫困生活中的一点不灭精神, 是主人公平凡人生中的一丝不平凡。

2.浪漫的光线语言

除了色彩语言外, 影片多次使用了阳光、烛光等光线语言来营造出充满希望、温暖的氛围。温暖的光线暗示着, 此时主人公获得了暂时安稳的生活, 或平静愉悦的心境。例如, 影片中萧红与萧军参加哈尔滨的左翼青年文艺聚会时, 画面笼罩了一层朦胧氤氲的漫射光, 使观众似乎忘记了, 这小小的房间之外便是处在伪满洲国统治之下的东北, 光线营造出一种乌托邦的气氛, 此刻萧红与萧军感情和谐, 又有志同道合的朋友, 因此画面传递出充满希望的视觉效果;另一典型之处则是萧红与端木蕻良在饮酒聊天的场景。这个画面处理的十分精美, 温暖的烛光下, 女作家眼波如水, 潋滟流转, 十指纤纤, 红酒在高脚杯中荡漾, 作家一手夹着香烟, 缓缓诉说自己的理想, 时而浅笑沉吟, 时而垂目沉思, 此时的萧红美丽而浪漫, 温暖的烛光将气氛烘托的舒适亲密, 恰到好处。

此外, 除了营造环境氛围, 光线语言也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如萧红萧军在废旧的工厂里两人追逐打闹时, 镜头中多次出现漏着天光的洞口, 雪花在阳光中缓缓飘落, 二萧倒在光柱之下, 伴着低低的女声吟唱, 画面显出一种神圣的意味。而那光, 可以说是二萧此时的爱情之光, 也可以说是萧红生命中, 难得的光明。这样的画面, 传递的情感不似通常电影的直接强烈, 而是一种“乐而不淫”的节制与深沉。

二、听觉语言特色分析

1. 强烈审美性的说白

视听艺术中的说白大致分为以下三大类:对白、独白和旁白。 (《视听语言传播艺术》前揭, 190页) 。电影《萧红》充分运用了听觉语言, 大量旁白和独白直接来自萧红作品文本, 片中人物对白由于要符合作家身份, 因此往往不似日常语言般简单直接, 表现出一种文艺气质, 因而具有极强的审美性。大量说白的运用在影片中发挥着多样的作用:

(1) 交代要素, 传递人物情绪, 推动情节发展。作为独白的人物的“自言自语”, 配合影像画面, 不着痕迹的推动故事缓缓前进。如影片开始出现的旁白“在我的家乡呼兰, 女孩子念不了多少书, 在我十七岁那年, 为了上中学, 和父亲闹得死去活来”, 速写的方式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了萧红成长的家庭环境、成员以及隐藏的矛盾冲突。又如在萧红逃出呼兰来到北京求学时, 镜头中的萧红, 饥饿、寒冷, 蜷缩着走在北京冬天的大街上, 这时, 旁白响起“有时走了, 却免不了堕落或者回来, 否则就得问, 她除了觉醒的心外, 还带了什么去”, 这仿佛一个铺垫和暗示:一无所有的娜拉注定是无法走出那个家庭的。果然, 下一幕中, 家里安排的男人汪恩家出现在镜头中, 而对温饱的需要和对读书的渴望, 使萧红很快与汪恩甲同居, 并怀上汪的孩子。

(2) 奠定叙事基调。电影主要采用倒叙的方式, 影片开头女主角萧红一脸病容的躺在房间里, 窗外炮声隆隆, 硝烟弥漫。这是即将走进生命尾声的萧红。此后, 电影借助萧红的回忆和充满怀旧而感伤的旁白, 缓缓将故事拉回到十几年前的哈尔滨, 也奠定了作品叙事忧伤的基调。

(3) 借助人物对白, 实现时空转换。影片中萧红与骆宾基的对话穿梭在现实与回忆、真实与虚构的各个相关空间, 编织起主人公的一生。例如, 影片中有一段是这样的对话:

骆:这几天, 我一直在读您写的《呼兰河传》, 您的文字开阔、浩荡、舒缓, 流动着无尽的忧伤, 书中的人物, 久违的北方 (镜头展现想象的空间, 《呼兰河传》中描绘的夹杂着碎冰奔流的大河、冷峻表情的女人)

我无法表达我所有的感受, 我常常读几页就看您一眼 (镜头转入现实世界, 香港的一家旅馆内, 低着头的萧红)

萧:你今年多大了

骆:不到二十五岁

萧:我离开家那年不到二十岁……这真是一个盛产娜拉的时代 (镜头转入回忆, 萧红的老家呼兰)

这样的结构安排使故事的叙述更加的灵活, 实现了过去与现实、现实与虚构有机灵活的连结。

2. 重复出现的场景音乐

在视听语言的声音构件中, 音乐是一种特殊的声音要素。“音乐是人类主观世界的外化物, 是人物情感思想的具体体现, 是声音语言中飞翔的精灵。” (《视听语言传播艺术》, 前揭, 201页) 通过音乐“对特定场面的气氛渲染”可以“将画面不能表达的那部分情绪通过音乐的旋律传达给人们” (《视听语言传播艺术》, 前揭, 217页)

《萧红》中一段极为舒缓, 似有若无的电子合成乐贯穿全片, 使单纯的画面变得生动, 呈现出画面难以表达的部分感觉、气氛, 或某种隐含的细腻情绪。且当相同的音乐在不同场景中反复出现时, 唤起了观众相似的心理体验, 唤起了现实与回忆之间内在的联系, 从而实现了不同场景之间的自然过渡。特别是在影片即将结束之际, 这一段旋律依然在回荡, 让人曲终人散不忍离去。

除此之外, 音乐也影响着影片的节奏。片中有一段伴着大提琴的女声吟唱出现过三次。

·萧红与萧军在废旧工厂欢爱时

·萧红病重被送到医院急救时

·在冰天雪地的故乡呼兰, 马车拉着已经病逝萧红在雪地上飞驰, 地上留下一道长长的车辙

电影《萧红》中, 无歌词的女声哼唱, 仿佛一曲悲哀的挽歌, 流露出深深的无所依靠的孤寂和伤感。即使在萧红爱情最灿烂, 生命最绚丽的时候, 也始终伴着一丝抹不去的哀伤。这是一个坚强的女人对生活的抗争, 是暗示了结局的宿命, 是动荡环境中一段注定漂泊苍茫的人生。这样一段音乐, 配合慢镜头, 将原本激烈的情感变得节制, 将紧张的节奏变得舒缓, 使影片情感变得含蓄, 实现了“哀而不伤”的艺术特点。

总之, 一部好电影应该是一个自足圆满的世界, 电影《萧红》做到了这一点, 通过多种视听语言的运用, 它将主题自然孕育在故事中, 流露在光影里, 声画并茂的带我们走过萧红的一生。

参考文献

[1]张菁.关玲.《影视视听语言》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叶永胜.张公善.《电影:理论与鉴赏》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3]王丽娟.《视听语言传播艺术》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篇4:视听语言分析经典电影

1、碰撞

对于有“民族熔炉”之称的美国来说,种族矛盾一直是比较尖锐的社会话题之一,而反映不同种族之间文化的碰撞与冲突,也已并不是一个新鲜的电影主题。本片的英文名叫做《CRASH》,其实就含有“碰撞”的意思。《撞车》中充满了各种矛盾:黑人小偷与白人检察官夫妇的冲突、波斯店主与墨西哥锁匠的冲突、白人警察与黑人导演夫妇的冲突等。这些矛盾涉及到各领域中观念的碰撞:种族、阶级、性别、文化等。

“碰撞”可以归结于很多很多原因:比如社会环境、比如家庭因素等,但是归根结底,却是源于畏惧,这种畏惧正是孤独的个人面对与他为敌的社会而产生的一种情绪。偏执的黑人少年由于自卑而产生畏惧;检察官的白人妻子因为偏见而产生畏惧;白人警员汤米因为多疑而产生畏惧。当一切只用观念、话语、文字去衡量时,一向信以为真的东西失去了根据,于是陷入可怕的迷茫之中。

2、人性

影片的第二个主题元素就是人性,正是由于这一点才让该影片展现出一种强大的力量。人性究竟是什么?康德告诉我们,人性就是与生俱来的善良意志。我相信哈吉斯也是赞同这一点,所以白人警察才会奋不顾身去救黑人导演的妻子;检察官的白人妻子称作墨西哥裔的佣人为“朋友”;波斯店主告诉女儿自己遇到了“天使”;而那个偏执的偷车黑人少年在影片最后放走被拐卖的亚洲人,完成自我救赎。

善良意志被观念、话语、文字所禁锢而不得自由,这是本片所传达出的一个重要信息。比如检察官的白人妻子,一看到墨西哥裔锁匠以及纹身,就立刻要求换锁,而且把他的纹身称之为“监狱纹身”。这一刻,她在下意识的用脑中固有的观念保护自己,却不知道也正在用另一种方式伤害着他人。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独特的,无法取代的灵魂,被包裹在一个脆弱的壳里。但是我们都要面对一堵坚硬的高墙,它叫做观念。有时它开始杀害我们,及令我们杀害他人——无情地、高效地、系统地。显然我们没有获胜的希望,它太高、太强——也太冷。

二、叙事结构分析

影片《撞车》的导演将发生在一天时间内同一城市的八个故事交叉叙述,使其平行推进,故事之间靠人物的角色转换互相交合,形成了纵横交叉的网状结构,有力地诠释了文化的冲突和人性的复杂,也使主题和形式水乳交融。

1、时空交错

《撞车》采用了多线索叙事,并且打破了正常的叙事时空顺序。影片的叙述

时间长度是113分钟,而它所讲述故事时间为36小时。在这36小时内发生了多组人物之间的事件。处理这些事件的叙事时间成为导演着力解决的问题。导演把113分钟的影片分成了四个阶段:前一天的白天和晚上,当天的白天和晚上。而且采用了倒叙的手段——影片开头就是一个案发现场,悬念陡增。

由下表可以看出,《撞车》的叙事时空是交叉相连的。每个故事都被分成段落交替出现,比如从波斯店主发现自己的商店被洗劫,到他去找修锁匠报复这段故事,导演将它分割为五段,分别穿插于各个不同段落之中。《撞车》是一部讲述人际关系的群像电影,碎片化的故事处理方式与网状叙事结构,使得叙事线索发生连锁反应——一群本来互不相干的人,却因为一个个的偶然事件而引发后面一系列的矛盾。这是这些矛盾犹如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也在不断激化,使得人处于一种“迷失”的状态,身心被恐惧主导从而做出一些并非出自于本性的事情。

电影叙述时间当晚 前一天白天前一天晚上 当天白天 当晚撞车现场:警探女友与韩国妇女争吵。波斯店主与女儿一起买子弹。彼得与另一个黑人少年抢劫检察官夫妇的车。波斯店主的商店被洗劫。黑人少年彼得被白人警察汤米误杀。案发现场:警探在撞车现场旁边的案发现场。墨西哥裔锁匠在检察官家里修锁。检察官白人妻子与墨西哥裔保姆发生冲突。黑人警探在案发现场。发生事件两名亚裔男子在快餐店做交易。白人警察莱恩与黑人护士冲突。检察官白人妻子与墨西哥裔保姆和解。快餐店另一边,白人警察莱恩与黑人护士打电话。黑人警探回家探母。白人警察莱恩当街侮辱黑人导演夫妇,引起年轻的白人警察汤米不满。白人警察莱恩救黑人导演妻子。墨西哥裔锁匠在家与女儿讲故事。白人警察汤米替黑人导演解围。黑人少年撞倒韩国人。波斯店主拿枪报复墨西哥裔锁匠。墨西哥裔锁匠到波斯店主店中修锁,发生争执。

1、叙事支点

由于叙事结构的特殊性,就需要几个重要的支点起到支撑作用。《撞车》中有两个较有指向性的支点:一是黑人小伙彼得手中的圣人塑像,另一个就是修锁匠的女儿。

圣人塑像一共出现过两次。第一次是出现在检察官的车里,彼得从口袋里拿出塑像,要把他放到车前,而另一个黑人小伙却说自己不相信这种东西。第二次是彼得上了白人警察汤米的车,刚要从口袋里拿出塑像,却被汤米误杀。这里其实暗含了一种对宗教信仰的反叛,这也正是现代人处在机械时代中所流露出的内心意识的迷离与疑惑。

修锁匠的女儿在影片中,无疑是一个符号。在一部讲述矛盾与碰撞的影片中,天使般女孩的出现,其实就是人内心善良意志的苏醒,也就是人性。她出现的意义就在于救赎,将人从观念所带来的恶念中脱离,而走向善的一面。

三、视听语言分析

电影是一种充分借用视听手段来展现的艺术,无论是影像,声音还是剪辑,都在一部成功的影片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光影运用

影片开头就出现车灯虚镜头,直接把人的思绪和撞车联系在一起。模糊不清的虚化灯光仿佛一个个迷茫的个体,他们在繁华的都市中相遇、碰撞。

白人警察莱恩半夜惊醒,发现老父亲为病痛折磨时,莱恩一直处于画面的阴影处,而父亲则处在画面右侧的明处。画面中,莱恩的脸始终处于阴影之中,即使是当他走到明处帮助父亲时,也是背对画面,观众始终无法看清莱恩脸上的表情。这样的画面表达了莱恩内心的矛盾。他是恃强侮辱黑人导演的警察,却与此同时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孝子,由此,莱恩这一人物形象迅速的饱满起来。

另一处是年轻的白人警察汤米在车中误杀黑人小伙彼得。在狭小的空间内,汤米与彼得之间因话语不投机而不断发生摩擦。彼得刚上车时,汤米脸上的灯光十分明亮,这说明他看起来心情似乎还不错。两人谈话第一次发生摩擦是彼得说自己昨天在作曲,而汤米却有些讽刺地答了一句:“我希望你没骗我。”说这句话时,汤米的脸已经处于阴影区。这时他开始打量身边的彼得,镜头也变成了汤米的主观镜头。路边不断经过的路灯使得照在彼得身上的灯光变得忽明忽暗,这也恰好反映了汤米内心的波澜起伏——他内心是反对种族歧视的,他可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反对这种歧视,但是却仍然没有办法因此而摈弃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因为他的血管里永远流淌着白人的血。

2、构图象征意义

解读画面的另一方面就是构图。《撞车》中多处带有明显象征意味的构图,符合了主题的表达。

墨西哥裔修锁匠在检察官家里修锁时,始终处于画面一个角落的位置。第一次出现修锁匠的画面:检察官的妻子没有出现脸或上半身,只有一双脚出现在画面中间,而修锁匠的背影却只出现在画面一角。这一构图持续了约十秒钟,体现了女人与修锁工的雇佣关系,而女人的脚处于画面的中心位置而整个修锁工却处于一个角落,这种强势的构图传达了在美国白人与有色人种的地位关系,一个是主流,另一个是边缘;一个是雇佣者,另一个则是被雇佣者。在白人社会中,由于历史原因人们已经逐渐默认自己与有色人种之间的社会角色——雇佣者与被雇佣者。这个构图,正是传达这样的主题,也表达出“碰撞”的真实来源——模式化的社会不平等角色,人们被这种所谓的“观念”所控制,而忘记了天性。

3、色彩对比处理

在整部片中,压抑的色彩始终占着主导。大部分场景都发生在晚上,整部影片大多是用暗的色调来展现,尤其是表现一些人物不平衡的心理状态时,大多用昏暗的灯光来构建当时的环境,以衬托人物此时内心的不和谐的冲突。但在当人物完成内心的洗礼时,影片的色彩就会变得明亮。

最明显的一处是修锁匠女儿从房中跑出来,画面在刹那间变得十分明亮,女孩的出现犹如一个从天而降的天使。正是她的出现,挽救了波斯店主,驱走了他内心的邪恶。这一瞬间将主题推至最高点,产生了极强的心灵感染力。无辜的孩子,天真的心灵因为成人世界的冲突而面对着死亡,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被感动的吗?

4、声音处理方式

《撞车》中音乐并不多,却在几处关键的地方对全剧的高潮推动以及意义深化起到了更加重要的作用。

在黑人导演的妻子遭遇车祸被获救的戏中,熊熊的火焰,危急的场景,面对的却是昨晚侮辱自己的警察,音乐一下子停止,只有呼救者的抗拒声,这是对社会的谴责,也是对警察的谴责。而当莱恩救出导演的妻子时,影片消去原音只留下音乐,增加了心理张力。

类似的处理方式还有修锁匠抱住女儿的一瞬间。当修锁匠以为女儿中弹后,紧紧抱住女儿大声呼喊,妻子也在旁边恸哭。这时,画面原声被消去,取而代之的却是一种圣洁的音乐声,小女孩的出现变成了一种救赎。

5、客观镜头运用

影片的镜头运用多为固定平稳的中景、全景镜头,角度多为平视,从开篇就给人一个客观的观影角度,观众只是作为一个事件的窥视者,而没有深入某个人物的主观色彩。

影片结尾时,导演运用了一个鸟瞰镜头,此时的观众是以上帝的眼光在看待整个洛杉矶。此时,不再有人种的区别,结束前的撞车冲突也消失在整个都市的喧嚣之中,这样的冲突在都市中时时出现,而上帝对待他的子民也是不分肤色文化的,在最后,这是一种融合,是美国多元化社会的注脚。这同时也是导演想极力传达的寓意:《撞车》告诉我们生活还有希望,而且这希望来自人类自身。

四、结语

影片结尾的大全景,仿佛是上帝之眼正在俯视着芸芸众生。其实,在《撞车》中,不止一次流露出宗教情绪。黑人小伙彼得因为手中的“圣人”而丧命,黑人小伙开车撞到亚洲人时,画面中一滑而过是街角的基督像;白人警察追逐黑人导演时,街角也是一幅宗教壁画。基督教义说,上帝眼里,众生平等。可是就在笃信基督教的白人社会中,却天天、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发生不平等的事情。影片中流露出的宗教情绪,或许可以解读为一种救赎,可却也可以解读为一种讽刺。

注释

[1][德]康德. 邓晓芒. 实践理性批判.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年

参考书目

1、刘继纯:一曲种族主义的影像挽歌——对《撞车》的文化解读[J];电影画刊;2006年04期

2、陈亚明:电影《撞车》的后殖民阅读[J];电影文学;2008年20期

3、许小君:“文明冲突”面具下的终极对话——《撞车》的文本叙事及主题解读[J];电影文学,2009年01期

篇5:视听语言分析经典电影

摘要:《老男孩》是肖央导演的新媒体电影,视听语言作为电影的重要部分,本文将试图对此部影片的视听语言进行全面的分析。

关键词:视听语言,分析,新媒体电影

8月20日,由中影集团,优酷网与雪佛兰科鲁兹联手打造的“11度青春系列”电影行动,由十一位年轻导演执导的新媒体电影与观众见面,作为压轴电影《老男孩》在10月28日上映,由肖央导演执导的《老男孩》仅上映了几日,点击量就几百万,创造了一个神话。视听语言的出色表现对于电影的表意也是至关重要,那么本文就对《老男孩》的视听语言进行分析。

一、试听语言中的视觉元素

马尔丹对电影的画面特征作了如下概括:“画面是电影语言的基本元素,它是电影的原材料。但是,它本身已经成为了一种异常复杂的现实,事实上,它的原始结构的突出表现就在于它自身有着一种深刻的双重性:一方面,它是一架能准确、客观的重现它面前的现实的机器自动运转的结果;另一方面,这种活动又是根据导演的具体意图进行的。 通过上述方式获得的画面形象构成了一种现象,它同时以多种标准的现实作为它存在的基础。”1,由此可以看出,画面语言是心与物,意与象,情与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画面语言各要素包括构图,光效,色彩等

(一)《老男孩》构图分析。

“电影中的构图不像其他任何视觉艺术中的构图,它的关键在于活动。”2 构图实际上为:对被拍摄的对象进行的一种布置与安排,这种布置与安排是由穿坐着所表现的内容决定的,这种布置与安排是通过景别、运动、摄影机角度等方面来构建的。

1.画面景别――以特写近景为主。

《老男孩》大部分的镜头都是通过采用近景或特写来完成拍摄的,在此部影片中多次出现脸部特写的镜头,校花的脸部特写出现多次,她的出现贯穿了影片的始终,是一个核心人物,她代表了青春年少时青春期的骚动,脸部的特写加深了对她的印象,这正是我们每个人青春时期的一种懵懂,对爱情对生活的懵懂,是那个青春时代的象征,完全了印证了这部影片所要表现的青春梦想主题,在影片的结尾部分,雨中站立的校花慢慢回头的特写,表现的正是对青春时代的告别,画面十分唯美但细品却有些许忧伤。近景与特写景别的运用是新媒体电影的构图中运用最高的景别,也是新媒体电影与传统电影相比较而言突出的一个特点。新媒体电影的播放终端也决定了它的景别为特写或近景镜头,因为在mp4,手机等终端上播放,这种终端的屏幕通常都比较小,那么只有这种大的人物表现才容易让观众看清楚,若都是一些远景镜头,观众在看起来会比较吃力,同时也不利于故事的表现。特写近景镜头会显得画面比较紧凑,意思表现比较直接完整。《老男孩》在景别方面就很完整的运用了特写与近景镜头的景别表现。

2.镜头运动――碎片式表现为主。

《老男孩》中的镜头运动没有如传统电影中表现故事所要使用的推镜头、拉镜头、摇镜头、移镜头等,而多数采用的都是一个镜头加一个镜头,表现相当简单,跳跃式较强,这也是新媒体电影中采用的较多的镜头运动方式,给观众留下自己思考的余地,在影片开头部分,一个喇叭,一个俄罗斯方块机,一座教学楼,一个镜头加一个镜头就很好的显示了这是在回忆70,80年代的故事。如一个王小帅的脸部特写,一个向下看的眼神,一个手推光碟进仓,一个电视机中迈克尔杰克逊跳舞,再加一个王小帅脸部欣喜表情,这就完整的表现了王小帅学习迈克尔杰克逊舞蹈的过程,接着下一个镜头就是王小帅在同学们面前表演,所以本部影片在镜头的运用上非常简单但不失完整性。整部影片给受众的感觉就是简单清晰,一个特写,一个眼神就把观众带入下一个镜头,那么《老男孩》在镜头运用方面简单但表意明确,深深抓住观众的眼球。

3.摄像角度――多采用的正面拍摄的方法。

《老男孩》中主角的正面拍摄比较多,并多出运用仰拍,肖央导演为拍摄广告出身,所以在拍摄方面还是运用了许多拍摄广告的`方法,虽然说不复杂,但新媒体电影其实看重比较多的是故事的内容,这一切只是为表意做准备,那么正面拍摄的角度对于人物的表现比较直接,显得比较有亲和力。当然在这部影片中也有些许其他角度的表现,在筷子兄弟在舞台上表演歌曲“老男孩”时,中间插入了许多被音乐声感动的昔日的同学们的镜头,他们的出现是一个接一个运用的都是斜侧面角度,画面构图更完整些,也不会造成视觉疲劳。观众在此时一边欣赏歌曲,一边欣赏画面,这种构图表现就很完美了。

(二)《老男孩》中的光效色彩表现。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暗黄色教学楼,播放广播体操的喇叭以及木头玻璃窗户,校服,破旧吉他,暗黄色居民楼这些镜头的光效运用都带有70,80年代的色彩,很容易将观众带到时代氛围里,同时揭示了下面将要发生的故事时代,正像蒙?齐格蒙说,“当你第一次读一场戏的时候,会感受到某种气氛,打光就是要营造这种气氛。”3。影片开始部分校花出现的镜头,光效运用的比较朦胧,仿佛是在梦中一般,给人一种如梦如幻的感觉,这样的处理一方面是符合这部影片怀旧风格,一方面也喻示了青春时代心中的那个梦。整部影片的光效运用大部分采用的都是比较柔和的光,几乎没有自然光的出现,画面显示很唯美。在影片的最后部分出现了一条红色的飘带,这条红色的飘带在舞台上飞舞,在镜头前飘舞,寓示了人们的梦想不会因时间的逝去而消失,正如同一股热血滚动在人的心底,我们或许因为时间的改变将心中的梦想放在一个角落,但是从来都没有放弃过。

二、视听语言中的听觉元素

在影视中声音与画面是同等重要的视听语言元素,缺少了任何一方面,视听语言系统都是无法统一完整的,正如我们的五官,耳朵不可缺少是一样的,否则,我们就不是完整的,而是残疾的,声音的种类大约有这几种元素构成:人声、音响、音乐。

《老男孩》以舞台上话筒的噪音“吱吱。。”作为本部影片的开始,并且在结尾还出现一次,开始的第一声就给观众传达了一这是在舞台上,本部影片的讲述就此拉开序幕,二表现了人物内心的慌乱,而在影片中最后一次出现,是将人们的怀旧情绪拉回到了现实,同时也与开头相呼应,使影片表现的比较完整。

包小白的那句“我们看他们表演吧”。在整部影片中的运用可以起到很好的时空转换的作用,第一次是将观众带到七八十年代的氛围中,而第二次是将观众带回了比赛现场。在整部影片中药说视觉元素运用最成功的地方,要数最后的音乐,筷子兄弟演唱的“老男孩”,这一首歌带给观众强大的震撼,许多人在此处落下了眼泪,触动了观众的心弦。另外片中的收音机播放的“全国应届毕业生的数量达到了610万……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增长8.9%.......”这些社会敏感问题,更是表现了人们的无奈心酸。

《老男孩》的成功在电影领域引起了不小的动荡,视听语言的运用也与传统电影有所差别,本文试图对《老男孩》视听语言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以起到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马塞尔?马尔丹:《电影语言》中国电影出版社,1985年版,第1页.

[2]波布克:《电影的元素》,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年版,第60页.

[3] Pennis Scheafer and Larry Salvato《光影大师》,台湾远流出版公司,版,第359页

篇6:情书视听语言分析

语言分析

岩井俊二的处女作《情书》一上映便迅速引起轰动,这也是我们最熟悉的一部岩井的作品。它具有典型的日系风格,画面似乎总是高光、过曝,使得颜色褪去了一部分色彩,显得清新淡雅。《情书》正是这样一部纯净的有关纯爱、有关死亡、有关追忆的电影。博子在参加未婚夫男藤井树(以下简称男树)的悼念祭奠时,偶然抄下他中学纪念册上以前的地址。本来是不抱期望地寄了一封信过去,寥寥数字以寄托哀思,没想到居然收到回信,而且落款正是“藤井树”的名字。于是辗转周折了几番,终于明白,对方是和男树中学同班同名同姓的女孩。两个女子通过书信,女藤井树(以下简称女树)将封存在记忆深处的有关男树的“美好”回忆一一倾诉,也让博子得以了解未婚夫不为她所知道的一面。

由中山美惠分饰博子和女树这两个虽然相貌相似性格却相距甚远的角色,这就为影片设置了障碍,博子和女树不能够相见出现在同一个画面中。故事结构和导演的设计巧妙地避免了二人相撞。博子与女树的通信往来,女树对男树的回忆刻画,加之影片三重线索插叙展开的叙事手法,共同构成了这一稳固而奇妙的三角关系。片中博子专程到小樽想要见一见女树未果,导演设计了一个非常巧妙的镜头,在喧闹的路口,博子轻声呼唤了一句“藤井小姐”,已经骑车驶过的女树停下转身回头,此时镜头固定几秒,在所有观众都以为她们就此相见时,镜头切到全景,人潮扑拥过来,将博子淹没。女树没有看见博子,博子却清楚地看到了与自己相貌相似的女树,从而得知了男树选择自己的真正原因。她也怨恨过,但是到了最后,博子冲着埋葬着男树的远山一遍一遍撕心裂肺地大喊“你好吗?我很好!”时,一切都释然了,她不再念念不忘,不再怨恨,放下了一切对过往的怀恋,真正地与之告别。

整部电影就是一场对逝去时光的祭奠——逝去的故人、逝去的青春、逝去的朦胧的爱情。但是就日本的传统文化来讲,美好的事物中也总隐藏着幽怨和死亡的气息。日本有着“春日的樱花婀娜多姿,但其根下总埋着尸骨”的典故。该片虽如一首散文诗一般优美,但其中也处处藏匿着死亡的气息。男树的祭奠典礼、女树的感冒、女树父亲的过世、冻死在冰雪中的蜻蜓、旧屋搬迁、抢救女树等等这一系列传达着死亡讯息的符号贯穿着影片始终。几乎在岩井俊二的所有影片中,他都试图从不同角度剥开死亡的面纱,《莉莉周》中的斗殴,《梦旅人》中的意外和手枪。影片中,博子和女树都笼罩在死亡中。尤其要讲的是女树在医院看病的场景。她靠在座位上睡着了,依稀听到护士在叫“藤井树”的名字。走廊的尽头突然被照亮,一辆无人推扶的病床从拐角处驶来,画面快速剪辑了两三次,病车越来越近,女树看到上面躺着的是正在被抢救的父亲,她与父亲站在走廊的两端,此时导演运用了补偿镜头(希区柯克镜头),摄影机一边后退一边使用快速向前变焦镜头,画面突然变形,楼道空间被拉长,树奔跑起来,镜头跟随在她身后,左上右下地来回摇摆,时不时切换她的侧脸与背影,当女树推开抢救室的门,画面突然切换到少女藤井树与少年藤井树的那次告别和中学开学时点名的情景。她梦中见到的人都已逝去,她的那段青春记忆也已逝去,现在她开始慢慢回想起来。然而死去父亲的妹夫忘记大哥的忌日,少女藤井树在父亲的葬礼日轻快地在雪地上滑冰,在忌中见到前来还书的男树露出灿烂的笑容……在这部影片中,岩井俊二将对死亡的写照处理的十分唯美,哀而不伤。

电视台出身的岩井俊二在电影的拍摄上也诸多沿用了拍摄电视的手法,如现场报道式的跟拍、多机位跳切。从传统上来讲,为了创造电影画幅内,角色之间、场景之间的立体感与空间感,进行角色的走位调度,纵深构图安排,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需要一系列的技术手段来达到这些目的,比如轨道的安排、变焦镜头的细微调整,以及灯光的精巧摆放,都是所谓现场调度所必须明确的工序。但是岩井俊二另辟蹊径,并不想一味的使用业已成熟的方案,而是大量地使用广角镜头,大量地进行非正常的多主光源布光,大量地进行机位的灵活变换,以一种高效省时省力,但是同时能带来一种莫名的临场感的方法,进行了大量的尝试。影片中,导演使用浅景深镜头对中山美惠的表演进行诠释,使得观众能够更加贴近人物。在构图上,既可以看到符合标准构图原则的稳定画面,也可以看到故意打破平衡的画面。人与景物相呼相应,景物的及时出现总能填补人物语言的短暂缺失,使得画面具有极强的流动性。

在色调的运用上,我们可以明显看到,在讲述博子的这条线索时,画面是冷色调,到处充斥着漫无边际的皑皑白雪。影片的开始,一个长镜头,博子从雪地里起身,从离画面很近一直走到山下看不到人影,画面只有雪白和青黑两种色彩,博子的着装也以冷色系为主。直到秋叶先生向博子示爱的场景,才出现了桔红的火光;在讲述女树这一线索时,由于是冬季的小樽,处处被大雪覆盖,色调仍然偏冷,但好过博子;只有在回忆少年时期的画面,犹如宫崎骏的动画片一样色彩鲜艳。此时,配乐也由哀婉的钢琴曲转变成活泼轻快的小提琴曲。导演用暖色调描摹回忆,用冷色调书写现实,形成鲜明对比,引导观众对这段回忆更加关注,其对于往昔的留恋和追忆可见一斑。

在用光方面,岩井俊二有着自己独特的理念。高光、逆光拍摄,这种在其他摄影师看来是自杀的行为,却成为他招牌式的电影风格。这样的手法,在《情书》以及《关于莉莉周的一切》等作品中均有体现。从摄影角度来看,所谓逆光摄影,是一种有别于正常摄影的技法,因为它所描绘的最终成品并不是人眼正常情况下能够识别的。一般来说,逆光摄影的最明显标志就是剪影,因为往往背景曝光级数高于前景,背景正常曝光,缺少光线的前景就会漆黑一片。而正常的肉眼观察是看不见这一现象的,因为人眼会自动调节,保证注视区域的亮度信息完整。岩井俊二所使用的逆光技巧,是在此基础上的延伸,统一提高曝光量,从而能够看清人物的面孔,同时让人物的轮廓融化在稍微曝光过度的背景中。这个是接近肉眼观察的效果,而且是广泛存在于生活中的状况。一般电影会在电影布光上下很大功夫,通过4到5个角度的光线,塑造起在美术上十分正确的人物形象,但也因此丧失了真实性。而逆光,可以很好的充当主光源,同时淡化背景因素,突出演员的存在,真实性也大大增强。不矫揉造作,体现淳朴的美感,岩井的电影普遍存在这种倾向。同时,逆光是一种十分内敛的手段,这对于表现片中主角的心绪来说非常合适——男树深沉内敛的性格,最终也没有告白;女树朦胧的好感却也不了了之;博子压抑的情感寄托。我注意到,《情书》中所有存在窗户、门等会透光的地方,都无一例外地呈现出一种梦幻般的光线效果,是由于高光太过充足而导致的,人物经过也因此而被虚化,轮廓若隐若现变得不那么真实。最经典的一个画面是,男树靠在窗边看书,身旁白色的窗帘随风舞动,男孩在窗帘旁若隐若现。此时,光线从窗外打进来,男孩处于逆光的位置。若是普通拍摄,男孩的面目将会暗淡不清,导演于是做了补光的处理,使男孩的面孔足够清晰而又与窗帘的高光部分形成对比,出现局部光斑的效果,亦真亦梦。女树不经意地抬起头,注视着沉默的少年,朦胧的情愫暗暗铺开。

上一篇:公司新年聚餐邀请函下一篇:小学“红领巾相约中国梦”六一入队艺术节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