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技术部年度总结

2024-06-02

煤矿技术部年度总结(通用9篇)

篇1:煤矿技术部年度总结

2013年度工作总结

——生产技术部

一、2013年工作回顾

2013年,在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指引下,在公司领导的正确领导下,生产技术部紧紧围绕矿井复工、证照变更和通风排水安全和公司“抓安全夯根基、降成本增效益、调结构稳发展、重民生建和谐”的总体工作要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和“责任有我,我必负责;安全有我,我必安全”的安全理念,坚定“七零”目标不动摇,克服科室人员少、任务重的现状,通过不懈的努力,其他部室、区队的密切配合,较好的完成了自己的业务工作和公司领导委派的其它任务,为矿区的安全稳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回顾一年来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立足本职业务,争取安全复工

1、整理采矿权转让、变更、延期,安全生产许可证变更资料,煤炭生产许可证变更、延期资料,配合有关领导完成了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变更和延期,煤炭生产许可证变更、延期申请已上报集团公司,资料开始上报省工信厅。积极准备采矿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年检资料,并将相关资料已报送新安县国土资源局和集团公司,正在进行年检。

2、根据矿井实际情况,整理编制了复工隐患整改方案和整修工程资金概算、整修工程材料消耗计划及各作业地点的整修安全技术措施。依据集团公司建议对方案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并上报集团公司备案。-1-

3、根据上级指示和《规程》有关要求,结合矿井实际情况,编制了2013~2018年防治水规划、2013年度防治水计划、2013年水害防治应急预案、2013年度水情水害预报、防治水措施、地测防治水管理办法、地测防治水实施细则、编制2013年度应急演练工作计划、水灾事故专项应急演练计划等,并认真组织了实施。修编生产、地质及水文地质、防治水、测量、储量、一通三防、机电运输等矿图52种,防治水基础台帐15种及储量、地质等台帐,并及时填绘、补充完善。每月三次定期对矿井涌水量进行观测,并加强同周边矿井的对口联系。1~10月,矿井平均涌水量59.62m3/h(其中最大为1月份,涌水量67.69m3/h,最小为7月上旬,涌水量54.34m3/h)、地安风井平均涌水量154.25m3/h(其中最大为8月中旬,涌水量194-215m3/h,最小为10月份,涌水量126.84m3/h)。

4、按照今年雨水多、汛期提前的特点,配合调度室于3月初制订了2013年雨季三防工作计划,并配合安检科自4月份开始进行防治水和雨季三防方面检查12次,查出问题22条,除“

一、二级水仓需清理”和“一水平外水仓需施工”因矿井处于停产状态,暂无法进行处理外,其它水灾隐患已按“五定”原则全部整改到位。

5、为加强和集团公司的接轨,根据集团公司要求,编制并上报了2013年地质测量工作计划、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项目计划、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带压开采措施等,编制了生产技术管理办法、生产技术部管理办法、地测防治水管理办法、地测防治水实施细则、支护材料管理办法、煤质管理办法、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等方面的资料,为矿

井下一步的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提供了基础依据。

6、根据县公安局关于爆破许可证方面的有关要求,我们对照两个标准收集整理了相关资料,编制了爆破许可证申请资料(非营业性),并上报市公安局。期间组织相关部室多次深入现场进行认真检查,研究处理方案,并积极协调相关部室对查出的问题进行了处理。

7、根据集团公司的反馈意见,我们对2013年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和2013年度矿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进行了修订、补充。积极联系郑州设计院对紧急避险系统设计进行了修订,并通过了集团公司组织的评审,终稿目前正在修订之中。

8、根据有关部门要求,按时填报了固体资源报表、取水许可证申请资料、雨季三防和防治水工程进度报表等,并配合完成了资产移交方面的材料。督促地质报告的装订、提交工作。

9、按照集团公司文件要求,整理完善《2013年度矿井生产安全应急救援预案》、《21042工作面掘进作业规程》、《21062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并上报集团公司评审。

10、整理突水淹井台帐、突水点台帐,收集气象资料,测定、统计矿井涌水量和生活用水,整理、完善其它相关地测防治水记录和资料。

11、根据井下实际情况,修订矿井检修方案及各类措施,并上报集团公司生产处。

12、整理矿井关闭方案及设备回撤安全技术措施。

13、整理矿井回收支架、设备成本测算,上报机电处、物供中心、租赁站。

14、查阅矿井关闭程序,整理董事会、股东会议程。

15、对留矿职工进行灾害事故应急预案、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水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防治水规定、水灾防治措施等方面的培训、学习和考核。并组织全体科员对“七项规定”进行了认真的学习和领会。

16、组织对科室资料进行了一次系统的整理,所有资料全部严格进行分类存档、统一编号,实行严格的资料借阅制度和测量仪器使用制度,并安排专人具体负责和管理,确保资料的完整性、连续性。

17、结合生产技术科和地测科现状,认真组织科员学习义煤集团公司文件、相关标准、管理办法等,提升职工的业务技能和管理水平。

(二)加强业务学习,提高综合素质

煤矿科技发展,一日千里,满足现状,不思进取,必然会被淘汰。生产技术管理人员是全矿安全生产的先峰,只有真正掌握生产安全各环节的管理重点的相关要求,不断了解新理念、新知识,方可立于不败之地。对于学习,我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做起:①“温故知新”,在工作之余,我对以往专业教材再次温读,通过联系现场实践,不但加深了理解,而且发掘了书中内潜,为实际工作中发生的问题,提出科学的解决方案、优化劳动组合提供了有力的支持。②有选择、有针对的查阅煤矿安全生产网、土木工程网、测绘网的有关期刊,了解煤矿安全生产、测量、防治水相关方面的技术前沿话题。③自我加压,主动积极的培养、锻炼自我,并带领全科室成员努力学习新知识、新理

念、新方法,将他们培养成为学习型、实用型的复合人才。

(三)坚定信心、团结协作、夯实安全基础

虽然到现在我矿仍没有复工,来自各方面信息也对我矿不利。在这非常时期,我们坚持怀着感恩企业、感恩职工之心,坚持以集团公司“抓安全夯根基,降成本增效益,调结构转方式,重民生建和谐,努力开创企业科学发展新局面!”和“稳增长调结构百日攻坚行动“的主题武装自己的头脑,紧紧团结在公司领导的周围,思想上同公司领导保持高度一致、高度统一,发扬爱岗敬业,努力拼搏的精神,密切配合各部室、区队的工作,开拓创新,同领导、各部室加强沟通和问题的探讨,紧抓安全零事故这一主线,围绕隐患整改、安全通风排水、制度完善和落实等方面开展工作,从生产技术方面确保安全,为公司整体安全奠定基础。

二、下一步打算

下一步我将继续围绕在矿领导周围,以安全零事故为目标,以公司下达各项任务为工作重点,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安全第一”的方针,筑牢安全防线,以安全带动其他工作扎实推进。具体打算如下:

1、努力学习集团公司各项精神指示,断续和矿领导保持高度一致,断续和各部室、区队保持密切联系,为公司安全稳定奠定基础。

2、加强对本部室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积极做好矿井关闭方面、技术、防治水方面的各项基础工作,解决通风排水中的安全问题。

3、每月定期对在职职工进行防治水和质量标准化方面的知识培训。

4、协助安检部加强防治水隐患排查和治理。

5、理顺资料,保证资料的交接更替和完整。

6、及时完成矿领导交派的临时任务。

生产技术部

2013年11月23日

篇2:煤矿技术部年度总结

就告识充分实践的4已熟练掌握发酵工艺流程。现又在糖化配料工序工作,一方面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提高业务能力。在领导的悉心指导和工作人员热情帮助下,有计划的进行着业务理论知识的学习。首先,我认识了该工序的所有设备,对全市情况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认真查找各个管道的走向和用途。其次,认真做好分内工作,用心熟悉工作流程和规范,在同事的指导下,加强了对该工序知识的学习,在实践中提高了自己的业务能力。

三、踏实肯干,塑造执法队形象

始终保持谦虚学习的态度,团结协作,切实增强责任感、服务意识和协调能力,使自身能力全面提高。工作中时刻提醒自己:我的形象代表着生产部执法队的形象。在工作的过程中,遵守纪律,严格保密,努力工作,服从安排。始终牢记自己出来工作是代表生产部执法队的,绝不能给生产部执法队抹黑。

回首过去,我在思想上、学习上、工作上取得了一点进步,但也还有不足之处,理论知识水平还有所欠缺,成长的还比较慢,离领导的期望还有差距,自身综合素质还需要更进一步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努力做一个复合型的执法队工作者。把张口能说、有事能办,作为自己的工作准则,严格要求自己,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来对待工作,努力培养自己语言表达、组织协调、服务决策等方面的能力,使自己在最短时间内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工作者。

篇3:煤矿技术部年度总结

摘要:“定量遥感综合服务平台关键技术研究”是国家863项目“星机地综合定量遥感系统与应用示范 (一期) ”中的第十一课题, 课题的目标是研发遥感网遥感应用资源 (遥感数据、信息产品、模型算法及波谱库) 的集成和平台服务技术, 以支持专题信息产品生产 (全球林业定量遥感专题产品、全球多尺度农情定量遥感专题产品、全球矿产资源与能源定量遥感专题产品、区域河流水资源定量遥感专题产品、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与诊断专题产品) 所需的共性产品, 并对共性产品和专题产品进行汇集发布。面向部委、专业用户、大众用户, 提供分散遥感应用资源的虚拟化集成、流程化运行服务及按需交互式产品生产服务。该报告中的接口方案与测试程序研究对于实现接口与关键技术模块的集成及建立定量遥感服务平台框架系统具有重要的作用, 也为项目二期综合定量遥感产品服务及运营系统的研建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星机地综合定量遥感,服务平台,共性产品,专题产品

阅读全文链接 (需实名注册) :http://www.nstrs.cn/xiangxi BG.aspx?id=87636&flag=1

篇4:煤矿技术部年度总结

关键词:海洋柔性管道 端部接头 防弯器 浮筒 设计技术 分析技术 制造方案

Abstract:Offshore flexible pip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equipments for transporting oil and gas in ocean production.This report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progress and achievements from the units in 2013,which focuses on the technical research of global design of flexible risers including the cross section design,end fitting design, bend stiffener design and buoyancy module design.According to the design basis,design schedule and methodology,we hold the technology about conceptual design,material design and basic design.Focusing on the typical application of Lazy-S configuration under 1500 meters depth in the South China Sea,we finished the global design of flexible risers,and gave the design scheme,results and relative drawings.The technical research of cross section analysis and end-fitting analysis is also presented.Basing on the failure modes of every parts in different load cases,we proposed the relative design criteria,and then we developed three-dimensional numerical finite elements models. The stress under extreme environments is quantified and the fatigue life is estimated,and thus the design of flexible pipes and design technology are verified.Focusing on the goal pipe,we gave the analysis with the technology above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sign meets the criteria which means the design of flexible riser is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The technology research of offshore fle xible pipe manufacturing for marine has been focusing on internal carcass layer equipment and pressure armors equipment and tensile armors equip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Finally,we carried out the research of manufacture process program and the production line integration,consequently,gave the manufacture plan of auxiliaries.The structural style of the end fitting has been researched,and the formation of drawings and manufacturing plans has finished.The manufacture plan research of auxiliaries of flexible pipes is presented, including bend stiffeners and buoyancy modules.Based on the structure,we gave the requirements of relative manufacturing equipments.Finally,we carried out the research of manufacture process program and the production line integration,consequently,gave the manufacture plan of auxiliaries.The research plan of this program in this year was finished successfully and the design and analysis technology of flexible pipes and auxiliaries are mastered.

Key Words:Flexible riser;End fitting;Bend stiffener;Buoyancy module;Design;Analysis;Manufacture plan

篇5:煤矿技术部年度总结

二〇一二年十二月一日

2012年度技术工作总结 2013年度技术工作计划

☆☆☆☆☆☆☆煤业有限公司

一、工程进度

1、井巷工程

45万吨/年兼并重组整合项目,2012年全年处于建设期间。

2012年1月7日接灵石县煤炭工业局通知,春节放假,至2012年5月14日取得灵石县煤矿复产复工验收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文件灵煤复办[2012]24号,同意我矿5月15日复工建设,停工期128天,2012年9月17日接灵石县煤炭工业局停产整顿通知,至2012年11月22日接到灵石县煤炭工业局复工通知,整顿期66天。至2012年12月1日,☆☆煤矿45万吨/年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实际施工时间为354天(约12个月),剩余工期212天(约7个月),剩余工期占有效工期(566天约19个月)的37.5%。

2012年度井巷工程计划7220m,至2012年12月1日已完成536.5m,完成计划百分比7.43%。

2011年1月1日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开工,2011年度井巷工程完成779m。

兼并重组整合项目竣工验收工程总量5111.3m,至2012年12月1日,井巷工程已完成1315.5m,完成项目的25.74%。

截至2012年11月30日,主斜井、副斜井、等侯硐室、回风联络巷、煤仓上口绕道、煤仓、上仓胶带巷、中央变电所、撒煤清理巷、水泵房、管子道、管子道壁龛已掘进完毕, 主斜井长480m、副斜井长462.8m、副斜井井底车场110m、等侯硐室长33m、回风联络巷68m、煤仓上口绕道60m、煤仓22.8m、上仓胶带巷103m、中央变电所及两个通道86m、撒煤清理巷62.2m、水泵房20m、管子道29.5m、泵房壁龛10.5m。

回风立井改造工程、梯子间安装工程施工完毕。关闭原☆☆煤矿回风井、关闭临时回风井。改造全矿井通风系统。

下一步施工水仓、回风大巷、消防材料库、一采区上部车场、采区巷道、工作面巷道、采区车场硐室。

2、安装工程

已完成安装项目:两台主要通风机、风机房配电室、回风立井梯子间、回风立井安全出口风门、回风立井防爆门、主斜井皮带运输机及装载机、架空乘人装置(猴车)、上仓胶带巷皮带运输机。回风立井改造梯子间安装工程。主要通风机安装工程。两台综掘机下井安装。主斜井工业广场临时配电室建设安装工程。空压机安装工程。

年内预计完成项目:副斜井两趟6寸排水管路、一趟4寸静压防尘消防管路;主斜井一趟4寸静压防尘消防管路、一趟4寸压风管路。移变下井安装。

3、土建工程

已完成土建项目:联合建筑、职工食堂、职工宿舍、空压机房、10KV配电室、回风立井风硐、回风立井安全出口、回风立井防爆门基础、回风井工业场地硬化、风机房配电室、两个300m3静压水池及无塔供水泵房、进场道路硬化。

联合建筑,建筑面积7218m2、职工宿舍,建筑面积3415m2、空压机房,建筑面积96m2、食堂土建及装潢,建筑面积576m2、静压水池600 m3、主斜井绞车房,建筑面积108m2、副斜井绞车房,建筑面积216m2、10KV变电室,建筑面积300m2、回风立井变电室,建筑面积240m2、回风立井风硐长25m、安全出口30m。

地面土建工程施工中项目:联合建筑内部装潢、职工宿舍内部装修、主斜井井口房土建工程420 m2。

地面土建工程尚未开工项目:锅炉房、机修车间、器材库、联合建筑后侧皮带通道、木工房、储料厂、生活水净化间、井下水处理站综合净化间及加压泵房、300 m3调节池、两个400m3清水池、矸石场建设工程、队部仓储、办公楼。

4、软件资料

我矿聘请山西农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为我矿做了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已取得山西省环保厅批复,文号为晋环函[2012]169号;聘请山西欣鹏地质勘测有限公司为我矿做了资源储量核实报告书,2011年5月26日经山西省地质矿产科技评审中心批准,批复文号为晋评审重组储字[2011]150号,并于同月取得矿产资源储量备案证明,文号为晋国土资储备字[2011]238号;聘请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为我矿做了水土保持方案,取得山西省水利厅批文晋水保函[2011]1089号;聘请晋中市煤炭规划设计研究院,为我矿做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取得了山西鑫源煤炭设计有限公司评审意见书:鑫源评审字[2011]12号;聘请山西农业大学土地研究所,为我矿做了土地复垦方案,已取得山西省国土资源厅批文;聘请北京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总公司,为我矿做了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已取得山西省国土资源厅批文。

已做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为办理长期采矿证,我单位于2012年9月24日换发了短期营业执照,有效期自1998年6月25日至2012年12月1日。2012年11月28日换发了半年期营业执照,有效期自1998年6月25日至2013年06月30日。

2012年11月22日,我矿换发了有效期20年的采矿许可证,有效期自2012年11月22日至2032年11月22日。

正在办理中资料: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支护设计、年度防治水规划设计、矿业用地整合、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报告、建设用地申报审批、瓦斯等级鉴定、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

二、安全管理

1、安全目标指标情况

⑴、2012年1~11月未发生轻伤及以上事故。

⑵、隐患排查情况

1~11月份,公司安监部共组织井下、地面安全大检查11次,排查各类隐患81条,当班处理60条,四定落实21条。

⑶、反“三违”及处罚情况

今年1~11月份,全矿共查处各类“三违”5人次。

2、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⑴、校对完全生产管理制度,编印成册,在全公司进行发放。

⑵、根据灵石县煤炭工业局、灵石☆☆能源有限公司文件精神,推行《“手指口述”安全确认操作法》。

3、完善安全管理机构,加强安监队伍的建设

进一步配足了安全管理人员,使得每个工作面都有安全员现场盯岗,目前安全员达到了6人。

4、加大安全监督检查力度

⑴、对井下所有的重要岗位、重点工程及要害场所进行突查,保障了井下所有岗位人员能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⑵、认真开展旬检月验制度。⑶、开展专项整治活动。

⑷、认真执行领导带班下井制度。⑸、认真开展好地面安全大检查工作。

5、认真做好质量标准化工作

质量标准化工作是安全工作的重要基石,是安全工作的前提,为此我公司坚持每月的3次质量标准化检查,对查出的问题及时做了整改,经过一年的努力,我矿质量标准化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6、做好“手指口述”安全确认工作

根据集团公司“手指口述”工作要求,成立 “手指口述”安全确认操作法管理考核领导组和机构,责成专人重点负责此项工作。自此项工作开展以来,职工的日常工作操作标准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逐步形成了说标准话,做标准事的工作作风,习惯性违章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很好的杜绝了事故的发生。

7、强化全员培训,提高职工业务素质

配合灵石县煤炭工业局培训中心进行全员培训,外出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人员、探防水人员、安全监控人员。

8、做好矿井应急救援演练工作。为了做好灾害预防和防止事故的发生,年初我公司编制了《山西灵石☆☆☆☆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应急救援预案》、《山西灵石☆☆☆☆煤业有限公司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并于2012年5月17日进行了井下顶板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整个演练过程有条不紊、井然有序,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三、工程计划

1、井巷工程

开拓掘进:井底车场剩余60m、总进回风联络巷26m、水仓260m、吸、配水井27.5m、回风大巷458m、回风联络巷剩余82m、回风联络巷风桥(改造)、消防材料库41.2m、一采区上部车场102m、一采区轨道大巷500m、一采区回风大巷522m、一采区运输大巷516m、采区联络巷52m、一采区水泵房30.1m、一采区水仓90m、090101运输顺槽416m、090101回风顺槽404m、090101回采工作面后切眼150m、紧急避难硐室30m。

2、安装工程

地面:无塔供水水泵安装。10KV配电室设备安装。10KV双回路线路建设工程。锅炉房安装调试、联合建筑中央空调安装调试

井下:中央变电所安装、中央水泵房安装、高档普采回采工作面安装、采区水泵房安装。

3、土建工程

已开始做尚未完工项目:联合建筑内部装潢、职工宿舍内部装潢、主斜井井口房建设、回风井工业场地及进场道路硬化。

计划项目:副斜井井口房建设160m2、地面电缆沟建及线路安装设、地面轨道运输线路铺设、排水沟建设工程、化粪池建设、锅炉房建设、机修车间、器材库建设、木工房、储料厂、生活水净化间、井下水处理站综合净化间及加压泵房、300 m3调节池、两个400m3清水池、矸石场、队部仓储及办公楼。

4、软件资料

已开始做尚未完工项目: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支护设计、年度防治水规划设计、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报告、瓦斯等级鉴定、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

计划项目: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职业危害防治专篇、消防专篇、环保专篇、节能专篇、主风机性能测定、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煤层自燃发火倾向性鉴定报告、安全预评价报告、井田勘探(精查)地质报告、生产矿井地质报告、矿山救护协议、联合试运转资料、矿业用地整合、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报告、建设用地申报审批、安全预评价报告、安全现状评价报告、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应急预案、办理新的营业执照。初设变更。

5、标准化建设

⑴、井下巷道刷白、局部装潢 ⑵、测风站建设 ⑶、人员定位系统建设 ⑷、产量监控系统建设

⑸、瓦斯监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建设 ⑹、隔爆棚建设 ⑺、密闭建设 ⑻、风门安装建设

⑼、电缆悬挂、风管、水管悬挂、⑽、技术管理牌板、设备管理牌板、测风站、风门、密闭、躲避硐、消防材料库、等侯硐室、巷道管理牌板

⑾、猴车、皮带、空压机、绞车管理牌板 ⑿、安全宣传标语、企业文化建设 ⒀、井下照明亮化工作 ⒁、探放水标准化建设 ⒂、防尘水幕、喷雾嘴安装

总体目标:质量标准化达省二级标准。

四、各项开支情况

1、资金来源:

贷款:2012年3月收到贷款1.5亿元。

股东投资:截止2012年11月30日:灵煤投入1800万,华瀛公司投资1017万元。

2、建设矿井各项开支情况:

⑴、2012年3月支付一期资源价款3361万(资源价款合计15028.3万元)。

⑵、截止2012年11月30日,在建工程累计支出12,717万元,明细如下:

①、地面工程:2708万,主要为联合建筑办公楼、职工宿舍、地面硬化工程,工业场地平整,地面临时建筑等。

②、井巷工程:3500万主要为主井、副井,梯子间技改投入。

③、设备及安装工程:1573万主要设备为掘进机、皮带机、猴车、绞车、提升机等设备款。

④、无需安装设备:172万,为日常采购零星设备。⑤、建设单位管理费:1222万,其中:工资600万,电费422万。

⑥、前期技改费用:1934万,为前期技改投入,设计费、评审费、勘测费、培训费等。

⑦、资本化利息:1608万,其中:付建行利息及财务顾问费1180万,付灵煤公司、华瀛公司428万元。2012年12月20日前需支付4季度利息及财务顾问费630万元。

五、存在主要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一)、问题

1、工期较紧,受不可预测停工因素影响将使施工时间严重不足;

2、井巷、安装工程量大、程序多,在较短工期内难以完成;

3、采区巷道、回采工作面顺槽下山掘进,将会受涌水、淋水量大的影响而进度缓慢;采区巷道在掘进中过中大型断层而进度缓慢;

4、施工队伍人员暂时不足;施工队伍班组建设不到位、协同作战能力差;施工管理不到位,未能按照作业规程平行作业;由于以上原因造成工期延误。

(二)、措施

1、春节等节日原则上不放假,尽可能缩短停工时间。

2、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资,使各项软件、硬件工程齐头并进,确保煤矿建设整体进度。

3、加强科技投入,克服施工困难,合理安排工作,确保在恶劣条件下也要有较理想进度。

4、加强施工队伍建设,广开门路,争取招聘到高素质的施工作业人员;任人唯贤,选拨合格的班组长、代班人员;加强项目部五大员的管理,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作用。

5、合理安排采掘工作,提高全员工效,加强现场管理,加快工程进度,确保工程按期完工。

六、明年工作计划

1、工程计划

2012年09月20日取得晋中市煤炭工业局文件:市煤规发[2012]86号,关于山西☆☆☆☆煤业有限公司45万吨/年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工程延期的批复,同意我矿井兼并重组整合工程工期延长9个月,至2013年06月30日。

自2012年12月1日,至工期结束日2013年06月30日,尚有施工时间212天。

施工队要保障有充足的施工人员,初期要求有80人,逐渐增加至120人。计划4个掘进工作面齐头并进,后期增加至6个工作面以上。其中2个综合机械化掘进,其余为放炮掘进。

至2013年06月30日,计划完成井巷掘进工程进尺3795.8m,用剩余37.5%的工期完成兼并重组整合项目74.26%的任务;

2、安装建设计划

完成中央变电所安装工程,逐步完善井下供电系统;完成中央水泵房、采区水泵房安装工程,逐步完善井下排水系统;完成回采工作面安装工程,形成采掘生产系统;完成锅炉房的安装工程,满足职工洗浴、工业场地建筑的供暖、进风风流升温需求;完成联合建筑、职工宿舍内部装潢;完成生活水净化间、井下水处理站综合净化间及加压泵房、调节池、两个清水池建设,达到环保要求;完成地面电缆沟建设安装;完成10KV配电室安装、10KV线路架设即完成供电双回路建设;完成地面排水沟建设;完成地面边坡防护和场地绿化建设;完成机修车间、器材库建设;完成地面轨道运输线路铺设;完成木工房、储料厂、矸石场建设。

3、安全工作计划

坚持安全发展建设理念,加强煤矿安全日常监管,预防煤矿安全事故,杜绝轻伤及以上事故。完善安全监管组织、机制和保障体;积极推进安全机制、管理创新和科技进步;强化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继续推进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加强煤矿建设项目监管;加强和改进安全技术管理;强化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

4、投资计划

4、投资计划

2013年投资计划:预计总投资13250万元。⑴、缴纳二期资源价款3005.66万元。⑵、技改投资预计10250万元: ①、井巷工程:3700万 ②、地面土建工程:600万 ③、设备及安装工程:2000万 ④、安装工程:500万 ⑤、建设单位管理费:500万 ⑥、双回路线路:1000万 ⑦、利息及财务顾问费:1950万

5、兼并重组整合项目计划

计划2013年6月30日完成软硬件工程,完成回采工作面安装,进入联合试运转。计划2013后半年逐步完成专项验收工作:单项工程验收、安全设施专项验收、环境保护设施专项验收、职业病防护设施专项验收、水土保持设施专项验收、消防设施专项验收;完成工程质量认证、主要设备检测检验。

联合试运转期初定为6个月184天,试运转期间高档普采工作面计划回采产量49828吨。

篇6:煤矿年度总结

一、工作目标完成情况

总的说来,我队整体工作稳步推进,生产任务、巷道维修等各项任务完成较好,较好地完成了矿交给的各项任务。

(一)全队实现了安全生产,井下巷道满足了现阶段需要,圆满完成了以下工作。

1、及时整改了五2运输大巷、五2回风大巷存在的隐患,保证了巷道安全行人和通风。

2、积极参加了地面各项劳动,为改变矿貌做出了重要贡献。

3、对新调入的岗位工进行了岗前培训。

4、根据上级指示加强双基建设。

5、积极组织员工进行学习,包括三大规程、安全管理知识、岗位“双述”、业务知识、应知应会、十八种安全管理制度、应急预案、双基、上级文件精神等各项管理制度及文件。

6、协助其它兄弟区队完成任务

7、及时完成了领导交给的其它任务。

(二)、省公司对我矿的二次检查和区域公司的多次指导工作,我们还存在很多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三)、今年以来我队狠抓质量标准化工作,开展了各项治理工作,巷道面貌大为改观

(四)、在矿领导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开展了“争树增提”和“创先争优”活动,要求各班组长都要身先士卒,率先示范,在这次活动中争先锋、树形象、增本领、提绩效。

(五)、积极完成了生产矿长、调度室等上级单位交办的有关临时性的任务。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队的工作离矿领导、生产部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为:

(一)、有些工作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尤其是现场的管理工作。

(二)、开展工作缺乏创新性,方法还比较单一;

(三)、没有形成有效的完整的约束体系和管理制度。

三、今后的工作目标计划

总结过去,规划未来,接下来的工作里我们有新的目标和要求,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更加努力,不辜负各级领导对我队的信任,决心继续加强以下工作。

1、继续维护好管辖范围内巷道。

2、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放松,努力提高全队职工的政治理论水平;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更好的适应工作需要,以更出色的完成各项任务。

3、努力学习新的业务技术,不断的充实职工,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更好的完成矿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

4、加强各类事故的处理和预防措施,提高预见性,将事故防范于未然;做好各类事故的处理和应急能力,缩短事故影响时间。

5、抓好班组管理,班组是企业最基层的生产组织,也是事故的发生地,因此必须强化班组管理。

6、加大现场安全管理的力度,严肃查处各种违章行为。 今后的工作中我队要加大对作业现场的各种违章现象的制止力度,发现违章现象必须立即制止,对查出的问题立即进行

安排处理;坚决纠正违章行为,,严防人身伤害事故、人员责任事故的发生;

7、建立健全各项制度

8、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积极做好领导交办的临时性工作。

篇7:煤矿年度总结

坚持在学习中提高,在提高中再学习,把提高自我安全素质做为生产工作的中心,扎实地搞好本质安全工作,同时不断提高自我安全生产意识和自主保安潜力。

在这几年的工作生产当中我杜绝了轻伤及以上安全事故,以及“三违”现象。在平时的正常工作当中,在工人师傅们的指导下以现场工序操作为重点,使自己的实际操作水平稳固扎实,技术素质过硬,正在努力使自己的得工作技能和综合业务水平持续上升。

在工作中以工序质量为先,严格要求自己按质量标准进行作业,是自己的工作能够做到按质量标准化的标准执行,夯实标准化基工础作,重视现场质量操作,并且十分注重安全质量标准化,努力使每个班的工作都能做到高标准,高质量,确保工程质量的合格验收。在全队的齐心努力之下全面提高了采面工程质量和质量标准化水平,为安全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业余的时间里,利用班前会等时间我还加强了自我教育,提高自己的技术理论水平。同时继续加强实际工作中的安全学习教育,坚持以现场为阵地,以学习为手段,使自己从思想上,行为上提高控制操作技能,杜绝不安全因素。突出抓好“安全第一”的意识,提高“我要安全”的觉悟,掌握“我会安全”的技能,履行“我管安全”的职责,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再到“我会安全”的意识转变的任务。

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以正确的理论引导人,以优秀的作风鼓舞人,不断提高自己科学文化素质,努力培养和造就自己的业务水平,使自己成长的更快更好。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也难免出现一些困难,如采面的工程质量不能够随时把关,有时工作任务难以顺利完成,煤质不能很得到好的控制等,这些都是不能忽视了的问题,因此要多分析和思考出现问题的原因,学会分析总结,寻找突破口,把准切入点,尽量使问题在第一时间,第一地点的到合理、科学、高效、安全的解决。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应做好自主保安和互助保安,使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同时努力做好本质工作,使采面安全质量标准化水平上升;争取使自己的技术操作规范,理论素质提高。

篇8:煤矿技术部年度总结

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2012年度工作总结与现代麻业发展学术研讨会于2013年1月7~12日在广西省南宁市召开。全体岗位科学家、试验站站长及部分团队成员参加了会议。

体系首席科学家熊和平研究员在会上做了总结报告, 报告指出, 2012年麻类产业依然低迷, 但是体系科学家的科研工作热情却仍然高涨, 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技术储备不断丰富。据统计, 麻类体系2012年获得了成果7项, 提交了5项行业建议、获得专利和标准8个、育成了新品种4个、创制新材料29份、出版了3部专著、发表了97篇论文, 并有33个专利正在申报中。

会议要求, 各团队加强协作, 加快成果产出、技术储备与产业化示范, 历练出体系的标志性成果, 提高体系的社会认知度, 推动麻类产业发展。2013年每个功能研究室至少有1项鉴定成果, 逐步形成一批有影响的技术成果;加强团队之间的沟通与协作, 保护体系知识产权;进一步规范管理, 严格按照委托协议的要求制订会议、出国等工作计划;继续抓好执行进度的督查工作, 促进依托单位与当地农业主管部门的沟通、体系团队与依托单位的沟通以及体系任务在试验站的落实;继续加强人才队伍和基础设施建设, 实现各团队均有稳定的研发团队、固定的实验基地、独立的试验室等基本要求;不断提升体系创新文化建设, 开展“寻找百年麻园”活动, 弘扬麻文化;继续加大体系宣传力度, 为产业振兴打气、鼓劲, 争取政府对产业的支持。

篇9:煤矿技术部年度总结

关键词:煤矿机电技术管理;煤矿安全生产;具体实施

中图分类号: X7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5-11-2

0 引言

煤矿行业在我国的各个行业类型中显得比较特殊,本身具有极大的安全风险性。并且在很多情况下,因一些煤矿生产企业忽视施工人员的自身技术水平,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常常会引发恶性的煤矿安全事故的产生。这些安全事故在极大程度上造成了人员的人身伤害以及企业与国家的经济损失。因此,为保证我国的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使国家的经济稳步提升,就应当引进较为先进的机电技术,同时对相应的机电技术进行严格的管理。

因此,本文也将结合当前煤矿生产的实际情况,对煤矿机电技术的管理与煤矿安全生产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改善策略,引起相关部门与管理人员的注意,使整体的煤矿生产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并且为我国的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1 当前我国的煤矿安全生产情况

我国在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各个领域均取得了较大程度的进步,煤矿事业也有比较完善的发展,其煤矿的安全生产水平也在稳步提升。煤矿的安全生产可在极大程度上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能源需求,促使经济取得极大程度的进步。但我国的煤矿生产过程中仍有较多不完善的地方,还需要相关部门的重视[1]。

我国的煤矿生产近些年来的安全事故发生概率已大大减小,人员在事故中的伤亡数量也大幅度下降,整体的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程度也得到了稳步的提升,并且在瓦斯的治理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同时矿井的规范程度也在逐年上升,整体的安全工作比较完善,对于一些存在的隐患能够比较及时的发现处理,安全气氛也构建的比较完善,使得我国整体的煤矿生产水平有了极大程度的保证。

虽然在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上我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某些方面的缺陷仍旧比较明显。在煤矿的扩建过程中,很多的煤矿企业对制度的认识程度严重不足,并且有很多的工程项目实施起步较晚,安全设施也极其不符合规范标准,工作落实情况并不到位。并且企业的内部也缺少相应的技术人员,在矿井图纸的绘制工作上做的并不具体细致,对井下的真实情况难以掌握,在施工方面较为随意。因此就需要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安全管理机构对此方面加以改善,配备专业素质过硬的技术人员,保证煤矿生产工作的安全进行,也将对我国的煤矿生产水平有着极大程度的改善[2]。

2 煤矿生产中机电技术系统的不足

在我国的煤矿生产过程中,具体的生产效率与水平与机电技术有着极其紧密的关系。因此,在煤矿的生产过程中就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对机电系统的运行管理,并且提升对设备的维护强度。从目前的整体情况上来看,我国在这一方面的工作还存着极大的不足之处。很多煤矿企业的机电技术系统中的机电设备面临着严重的老化问题,并且在资金上面临着较大的限制,使设备无法得到及时的更新。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机电设备的负荷较多,承载压力较大,也在极大程度上阻碍了设备的正常运行水平,并且为日后的煤矿事故的产生埋下了较大的隐患。我国的很多煤矿生产企业中对机电技术的检测手段相对落后,很多存在的故障无法及时检测出来,也在极大程度上阻碍了设备的正常生产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诱发了事故的产生[3]。很多的机电设备在配置时也缺少科学的方案,很多的设备已经落后,无法适应要求较高的煤矿生产工作,使其发生安全事故,并整体上影响了煤矿生产的经济收益。

3 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实际应用

3.1 加强机电管理技术的科技投入

在煤矿生产中应在当前的基础上增加对机电管理技术的科技投入程度,将在极大程度上使煤矿机电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得到更好的发展。在我国的煤矿生产过程中,诱发煤矿机电事故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管理技术的落后。在煤矿的安全生产过程中,机电技术的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提高煤矿生产企业的整体安全管理水平,并且应当根据实际的情况,对机电技术的安全以及生产水平进行科技投入,安排适当的发展资金,使其在改造与生产水平上得到一定程度的进步。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也需要加强对施工技术的建设,保证其自身的建设水平能够满足发展需求,并将各规章制度加以完善,重视人才培养的体制策略,整体上对煤矿生产的安全水平进行改进[4]。

3.2 构建合理的安全体系

将当前的煤矿机电技术的安全结构体系构建完善也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前提保障之一,同时也是煤矿机电化发展的前提。在整个煤矿生产过程中,煤矿机电系统首先要做到电网工作的高效,并且整体设计上要有一定的原则,使用的电源也需要可靠具体。在设计阶段应当采取科学合理的双回路系统,并将电源线路独立设置,对电源进行合理的选择,保证电源的安全可靠。

3.3 对煤矿机电运行的安全监控措施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需要将安全监控系统设置完善,对电网内的安全系数以及具体的安全运行状态进行及时的监控,发现隐患及时反应,整体上加强煤矿机电技术的智能自动化水平。在地质相对复杂的环境内,其煤矿资源的条件也十分复杂,在很大程度上对煤矿生产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难度,所以设置完善的安全监控系统对煤矿生产来说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3.4 加强对安全制度的建设水平并提升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

在煤矿的生产过程中,应当将各个规章制度落实到实处,提高整体的煤矿安全生产的执行力度,保证煤矿生产工作的安全。对于在这一过程中出现的新的不完善的问题应当及时解决并加以完善,从根本上使我国煤矿生产中的制度完善,使其具有极强的高效性。与此同时,相关的煤矿生产企业还需要加强对煤矿生产中的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的培养,保证施工人员与技术人员在工作上能够合作完善,提高对人员的管理水平[5]。并且也要重视人才的引进工作,加强整体的人员管理水平,不断对自身人材队伍进行扩充,也将在极大程度对煤矿的安全生产质量以及生产水平有一定的保障。

4 总结

综上所述,煤矿的安全生产工作较为复杂,并且在技术上存在很多的难点与重点。在当前社会的影响下,机电技术的引进在极大程度上改善了我国的煤矿生产的安全质量,并提高了我国的煤矿生产效率,对我国的整体经济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将使我国的煤矿产业向信息化方向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刘高峰.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运用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3,No.22904:7+10.

[2] 张有双.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J].

能源与节能,2013,No.9508:31-33.

[3] 翟志文,李提军.谈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与维护[J].科技致富向导,2012,No.43423:298+333.

[4] 邢建东,王敏.论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3,No.46215:164.

上一篇:中华人民共和国星级酒店国家标准下一篇:诚信从我做起z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