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清朝历史的看法

2024-04-17

对清朝历史的看法(精选6篇)

篇1:对清朝历史的看法

对历史学考博的看法

谷训涛 2011年8月2日晚于淄博张店区草稿

(一).为何考博?

a.历史学博士学位是应届生进入大学任教必须的资格证。30年前本科生可以在大学留校任教。10多年前历史学硕士研究生可以在大学任教。现在只有历史学博士才可以进大学任教,现在想进入大学任教或者进入社科院等系统搞研究的人必须要获得博士学位。这应该是应届生中部分人选择读博的主要原因。b.就业所逼。历史学硕士和其他很多学科的研究生一样,在就业中上不上下不下,高不成低不就。有些人觉得进中学教书委屈自己,就继续读博。实际上,如果硕士研究生或者本科生就很好就业,真没有多少人愿意继续全日制学习以获得更高学位。

c.在职读博的人是想通过博士学位获得更高的职称或者跳到更好的单位去,名利双收。现在在读博士生中一半多的都是在职读博的,其中有大学老师、社科院系统的研究人员、官员等。官员读博,实际破坏了博士教育的声誉。他们本来不太可能安心听课,阅读,写作前沿与创新的论文,他们能在自己的工作之外抽出那么多时间在校吗?根本不可能的事情。现在很多全日制应届生写作毕业论文都搞的头大、蜕几层皮,难道这些官员博士都是天才?所以就会产生让秘书等人代替上课,花钱令人代笔写作学位论文等令人恶心的现象。这种学位中的权力、金钱交易是对中国博士教育的大破坏。

d.学术本身的追求,创新性成果的吸引力。为了获得更多知识,进行严格的思维训练,掌握本学科领域最新、最前沿的信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独创性研究。

(二)要报考什么学校?对应届生来说,肯定是要报考国内重点大学,特别是985高校,211学校次之。我对留学的事项不了解,就不说了。重点大学的博士学位是能在较好大学工作的敲门砖和资格证。应届生科研成果方面没有在职人员多,学术关系网上没有那么广,需要这个资格证来行路。

现在重点大学在招录教师的时候注重应届生的“学统”:应届生的学士、硕士和博士毕业学校都要是重点大学。这种现象已经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博士供大于求,用人单位可以挑人。用人单位在短时间内无法判断一个人学术研究水平的情况下,就根据应聘者毕业的学校来判断。尽管这种注重“学统”的现象在省属和市属高校中尚不普遍,但是未来会有更多学校这样做。这种重视“学统”的现象有

利有弊,对很多毕业于非重点学校但是立志于继续深造并具有真正研究潜力的人来说是不公平的。已经就读或者将来就读211学校或者非重点大学的博士生门,只有加强自己的训练和实力,才可以在未来的学术竞争中立足。

单就博士生的学术训练来说,985高校在国内还是具有很大优势的,985高校的垄断优势来自于国内公办大学发展的政策性支持特点,中央支持哪个学校哪个学校就能得到最多的资金支持,这对于得到支持的高校开展各项活动都有利。以高校现状来看,985高校的图书藏量在国内是一流的。图书馆藏书量达到200万以上的学校应该达到了学术研究的入门级别,藏书量达到400万以上的就比较不错了。重点高校的学术交流很频繁,广泛接触不同领域的新思维对革新僵化的学术程式具有刺激作用。

对在职人员来说,重不重点意义不大,他们很多人是靠博士学位获取更高职称用的。当然,不排除一些依然具有学术雄心的在职人员想获得更严格、系统的学术训练。

(三)历史学博士就业形势依然很严峻。

现在历史学本科与硕士研究生就业形势就比较严峻。历史学毕业生若要所用即所学,能就业的领域主要是各大中小学、培训学校等教育机构、出版社或报社。博物馆、档案馆、图书馆、考古所等机构需要他们各自相对应的专业,比如博物馆学、情报学、图书馆学、考古学等,不仅能开这种专业的学校很少,而且这些机构能吸纳的人本来就少。

历史学本科和硕士研究生严峻的就业形势导致往上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人很多。以我2011年考博期间报考的学校为例,川大历史文化学院招录50多博士,报名的人550个,已经创下了近几年川大历史文化学院的报名数额记录。南大中国近代史老师今年大都录取了2人。我报名的李老师有21个报名的,超出了李老师自己的想象,他本身是期望三五人报考的。山大历史系共招考16个博士,但2011年报名的人超过200。当然我这里说的是985高校,其他学校报名人数没有那么多。

几年以前我看到材料中说中国历史学博导有800多,现在新一轮一级博士点已经公布了,又将增加一批博导。现在博导一般带1~2个博士生,也有带3个甚至更多的。那么中国每一级在读的历史学博士就有1000人,三个年级就有3000人左右。数目太庞大了,水平难免参差,差别巨大。而国内开设历史学本科的学

校除了各省市、各大区的师范学校外,另外就是重点综合性大学,应该不超过300所。

如果历史学本科和研究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历史学专业在一些学校就要减招或者取消,估计未来国内有200所开设历史学专业。这些学校是吸纳不了那么多每年毕业的历史学博士的,5~10年内,历史学博士找不到正式工作、进入不了大学的会变多,越来越多的历史学博士将来要进入中学教书。历史学博士缩招就是必然的了,毕竟,本科生教中学才是适合的。到底是不是这样,市场会做出证明。让我们拭目以待。

即使博士进大学教书了,还有三五年很清苦的日子,为凭职称拼搏。只有能耐住清贫的人才能坚持的住啊。

(四)冷眼看历史学读博。我在南大考博期间和来自华中师大的考生谈及了历史学的学术之路需要的条件。我和华师的学生观点相同,历史学学术之路满足下面两条中的一条即可:脑子特别聪明;有闲人(生活无忧)。

家境一般或者贫寒但是脑子特别聪明的人可以继续读历史学博士。未来学术圈子必然是能产生一流成果的人生存,创造不了一流成果要么勉强维持生存要么被淘汰,因为国家养不了那么多拿钱不干事的人。纯文学科要在市场化的今天活的好只有造就一流学术,以文为生对大部分人来说是件艰难的事情。

我同意研究生同学张宇飞的看法:读历史学研究生和历史学博士是件很奢侈的事情。看看读硕士研究生的人都在干什么,忙啥的都有,就是没多少人下功夫去阅读大量学术书刊,掌握本学科最新研究动态,这样获得的硕士学位必然是大打折扣的,水分很大。硕士研究生具有独立研究能力的人比例不是多大。没有深厚根基并不愿意勤奋钻研的人能么能在读博甚至更长远的研究生涯中立足呢?我们再来看看不再读书的二十五六岁、二十七八岁同龄人在干什么,他们大都在社会上打拼,或者加班加点,或者对上级低头哈腰学会了隐忍,或者像工人那样三班倒的工作,颠倒生物钟,等等,不一而足,当其他人都拼命的奔走营生之时,研究生与之相比,能不惭愧吗?!

读研读博是件奢侈的事情,而我们竟然选择了读研、读博,就应该抓住这难得的自由阅读、思考与写作的时间。人一生中能自由阅读时间真的很短暂,如果从本科开学到博士毕业计算,不过10年时间。在还愿意读书的年龄,我们还是安心、踏实、勤奋的在书海中遨游吧。等到毕业了,工作了,还有几个人能抽出完整的时间安心、自由阅读呢?

我觉得历史学如果作为爱好是可行的,但如果要把他作为职业就难以安身。一是因为历史学研究要求的条件很高,既需要勤奋、耐得住寂寞,还需要很聪明的脑子。历史学要研究的东西太多太广,而且已经逝去,对现实中的人来说是很难的的,毕竟历史研究不仅仅是说清历史故事。只有能做出一流学术的人才可以在将来激烈的学术市场生存、生活。二是因为历史学专业与现实社会、市场经济脱节,现在凡是与市场和社会脱节的专业基本上是要被淘汰的,或者说只能勉强维持,如果没有比较好的家底,进行历史学研究就是件很清苦的事情,这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很难坚持住。学术界前辈都说要坐得住冷板凳,这是有道理的,因为当时大学毕业生或者研究生就业不愁,工龄长了房子问题也会解决,国家包养知识分子。现在大学生或者研究生就业已经成为了严重的问题,太多的人所用非所学。当一个人无法在社会中立足、无法养活自己的时候还能耐得住寂寞去搞学术研究吗?当然是不可能的。

现在所有的专业都被抛向市场了,大学生、研究生也是这样。文史哲这样的基础学科要么被国家包养起来,要么被富豪(基金会)包养起来,否则不能立刻产生经济效益的文史哲等基础学科就要废掉。但现在中国的富豪还没有从包养二奶、情妇的迷恋中走出来。理想的社会应该是政治场、经济场、文化场三足鼎立的,相互制约的,但历史和现实是文化场从没组成社会结构的一级,文化场中的知识分子从没有独立过,知识分子总是依附于政治或者经济。

(五)读博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a.具有学术追求,立志做出独创性研究,在人类知识之路中开辟新领域。b.不仅喜欢读书,而且要会读书。读到硕士研究生阶段的很多人再也不想继续读书了,撇开就业等原因不谈,他们不想读是因为他们本来就没有真正读过多少具有价值的书(各种教辅类、考证类的书籍不算真正的书籍),没有发现求知的乐趣。求知欲最强的年龄阶段是整个中学阶段,其中高中阶段尽管学业压力大,很多人还是抽空看些杂书的,只是很多中学给高中生提供不了大量图书资源。能把中学阶段的强烈求知欲延续到大学和研究生阶段的人是很少的,不到10%。求知欲也是人生的动力之一。

上面只是说到喜欢读书,其实更难的是会读书。孙琇师姐前段时间写了《阅读质量》的文章:

“ 一本好书会给人启迪,一本平庸的书只能让人killing time。

而一本好书的关键在于作者的智识,而读者的选择也决定了他/她自身的收获。

阅读质量很重要,因为在阅读中只有读者的心智达到一定的程度才能充分理解作者文笔的精妙之处。而只有带有共鸣和思考的阅读才能真正具有启迪性。学科高度分化,只有你进入了某个语境,熟悉相关的术语以及足够的backgroud才能明白字里行间的深意。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书,多年前读,我觉得很累,很艰涩,但是后来重读却把它看得很轻了。因为你的视角变大了,你能恰切的将这本书放进一个理路中,放进一个领域中,你找准了这本书的位置,你识破了它的小伎俩,更能客观公正的评价它,甚至是推翻它。这种反思性的审视就是知识增长的结果。而这需要时间,需要积极思考来磨练。

最重要的反思就是对阅读质量的警醒。”

在阅读中,我们使自己的知识结构成长,就像一颗种子,逐渐发芽,成长为枝繁叶茂的大树。重要的是掌握了枝干,把新阅读的信息和思考融入原有的结构中,并使之继续扩展壮大,如果融入不了,就更新、调整他。以我本人来说,我觉得尚未学会读书,尚未真正打开自己的思路,自己读过的材料一直在冬眠中,这也许与自己的思维懒惰有关,也许与缺少深入的学术讨论有关。

C.要具有求通的抱负。历史学科的一大特点是他的历时性,一大特点是他的综合性。历史学真可谓是包罗万象的学科。举凡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民族、环境、科技、教育等人类所涉及的所有方面都是他研究的对象。社会科学是研究当代社会横断面的学科,历史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纵向面的学科,此外历史学还研究各个学科自身的学科史,如文学史、哲学史、法学史、经济学史、社会学史、史学史等。现在学科已经分化,各个学科的学科史已经被各自学科瓜分,但不能否认学科史的历史学特征。

历史学已经严重分化:搞中国史的不懂、不关心世界史研究,搞世界史的不懂、不关心中国史研究,搞具体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研究的人不关心史学史和史学理论研究。这造成各自划地为牢,以研究的狭小领域限制了自己的视野。历史学要想不被社会和市场抛弃,需要加强学术成果的社会化推广,大力发展公共史学、大众史学,在学院派和民间社会之间建立桥梁,让象牙塔中的新发现、新成果影响社会,不然,浪费了那么多精力和时间搞出的成果仅仅在圈子里消费真是好大的浪费。此外,历史学需要加强求通的意识和能力。历史学界之外的人没时间、没精力去了解历史学每个分支学科的研究成果。通过打通各个分支学科的新作品、新成果来影响社会将是一个解决办法。

d.涉猎人文社科相关学科知识和思维。历史学科班出身的人严重缺乏其他学科的训练。传统的历史学训练方式已经满足不了现今时代的要求。如果教师在这方面没什么改变的话,就要靠我们自己努力了。尽管现在各学科高度分化,但人类社会从没有因为学科的分化而分化。社会一直是复杂的巨型系统,要深入了解、分析错综复杂的社会,任何单一学科都应付不来。没有其他学科知识和思维训练的历史学科班生,在真正做研究的时候会很吃力,感觉找不到门路。无论做政治史、经济史、法律史还是环境史、社会史、科技史都是如此。多学科的训练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用处很大。法国年鉴学派在这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我们也要学习。时不我待,大家加油吧。

e.技术性训练。论文写作中的注释、参考文献等内容平日多注意。另外,勤读书,勤做读书札记,把一时的思考记录下来。短文写多了才不惧长篇写作。我发现一个现象,美国的一些大学教授在一生中能写作并出版二三十本专著,而在国内只有北大等少数几个一流学校的教授才能出版十部以上的专著,大部分大学教授一生中能出版三五本就不错了。人怎么差距那么大呢?难道是中国人的智力不行?应该不是。估计与我们的思维能力有关。我们没有训练出发达、自由的思维能力,不光大学生、研究生欠缺,大学教授也欠缺。另外应该与学术著作的出版环境恶化有关,作者出版学术书籍需要自己或者作者所在的单位缴纳出版费,这是不小的经济压力。

f...

篇2:对清朝历史的看法

闫玉亮

(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孟庄镇中学)

摘 要:通过多年对历史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探讨,提出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对初中历史教学的看法,希望能增强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对新形势下初中历史教育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方法;改革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有责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这就要依靠对历史文化的认知、学习和传承,而初中是开始学习历史的新起点,我们必须在这个起点上培养、启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产生对历史文化知识的渴求,从而能够促进他们更好地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材。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历史作为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学科,必须与时俱进,教学方法也应不断创新,以适应学生当前的思维认识,从而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一、我国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1.无法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对学习历史的目的认识存在误区

过去,我国一直处于应试教育中,这让许多初中学生对学习历史的真正意义认识不清,错误地认为学习历史只是单纯地为了应付考试,所以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为了片面追求成绩而对历史教材内容死记硬背,提不起兴趣去深入了解和学习历史,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学习历史。这样一来,学生学到的只是一些基础知识,开设历史这门学科的真正意义就无法达到。

2.历史教材编写简单化,使得学生对初中历史的学习提不起兴趣

初中学生课业繁重,为了减轻中学生的学习负担,初中历史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删减和省略了许多对历史事件的描写,只是简单介绍历史发展的脉络和粗略概括一些重大事件。没有深入展开描写,导致许多精彩有趣、富含哲理和教育意义的历史事实被三言两语概括。

3.教材内容涵盖的东西太多而学习时间太少,导致学生“消化不良”

一个课时45分钟,在这一节课里,教师有可能要将一整个章节的内容都教授完毕,短短的45分钟里面要消化这么多知识对大多数中学生来说比较吃力,而很多学生又不愿意在课后花时间去重新咀嚼消化这些知识,所以,最终的教学效果甚微。这一系列高强度的历史知识教学对于刚接触历史的初中生来说,犹如囫囵吞枣,尝不出个中滋味。缺乏细节的掌握,也就难以真正了解和掌握历史,历史这面镜子就会失去其光泽。

二、初中历史教学方法改革探究

1.拓展教材知识,用故事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历史教材虽然枯燥乏味,书本是死的,但人是活的,教师可以挣脱教材的局限性,用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打动学生,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知识,调动他们学习历史的主动性。教师是教育教学的引导者,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只要能充分调动起学生对历史文化知识的兴趣,那么教学就成功了一大半。只有感兴趣,学生才会花时间去看、去学、去想,才能从不断的思索中成长进步。

2.利用多媒体,结合图片和视频辅助教学

历史是由一个个事实构成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教师需要借助图片清晰直观地呈现历史事实,让图片代替语言把知识和信息传递给学生。在当今这个多媒体的时代,画面往往比文字更容易吸引人的注意力,结合图片和视频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习,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以人为本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必须清晰认识到考试只是作为一个检测学生学习情况的一种方式,并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过分强调考试成绩的重要性,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挣脱应试教育的束缚,明白初中历史教学的真正意义是通过对历史知识的`学习教育和帮助学生“明事理,辨是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

4.利用互联网实现师生一对一互动学习

网络科技的不断革新,给社会带来极大的进步和发展,也给初中历史教学提供了一个有利契机。网络平台上蕴含着大量有关初中历史教学的资源,有效利用这个平台进行课外互动教学将会是初中历史教学的一个重大改革。网络的功能十分强大,教师可以利用这个平台对学生作业进行验收评估,还可以为学生答疑解惑,了解学生的兴趣,以便在课上更好实现教与学。学生有任何问题,或者想与教师探讨任何一个历史事实,都可以很好地利用网络这个平台。

综合以上观点,在当今新形势下,随着新课改浪潮的滚滚推进,对初中历史教学的改革已经成为人们不谋而合的共识,这也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的必然选择。当今教育明确了在教学中占据主体地位的是学生,学生是教学的服务对象,一切的教学工作都应该围绕他们进行,只有针对当代中学生的特点进行初中历史教学方法的改革,才能让初中历史教学发挥其真正的作用,成为一门名副其实的教育培养人才的重要学科。

参考文献:

[1]胡冬梅。浅谈课程改革与初中历史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1(01)。

篇3:对中学历史教学两层皮现象的看法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高中历史教学,学习不适

高一新生在学习历史方面觉得很难, 下的工夫不少, 但总也不能得高分, 各方面的能力都跟不上, 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很大的困惑, 以至于感叹:高中的历史比初中历史难学多了。甚至有些学生因此而有了放弃学文科的想法, 就此对历史产生厌烦的情绪, 影响到今后的历史学习。那么刚刚上高一的学生对高中历史有哪些不适呢?

一、刚上高一的学生对高中历史学习不适的表现

1.分析问题很吃力 。表现为当老师给出一段史实或是课本上的一段材料让学生分析时, 不能说出这个材料说明了什么, 不知从哪些角度进行分析, 也分析不出材料中的真实的含义;想到东说东想到西说西, 没有逻辑性, 这和史实的掌握有一定的关系, 但更重要的是分析能力的欠缺。

2.理解问题不透彻。对老师分析的结果不能理解, 对一些题目的答案不能理解, 如高一的教材中有题目“为什么秦灭六国是春秋战国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为什么这是秦统一六国的根本原因”, 就是不能理解。理解能力跟不上, 是刚上高一的学生的又一个苦恼。

3.概括材料不准确全面。当给段材料或一段史实, 让学生根据材料概况一些问题时, 学生概况得不是偏离, 就是偏激, 再就是不准确、不全面, 体现为概况能力较差。

总之, 刚上高中的学生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概况能力的和所学的内容要求不配套, 出现初高中脱节的现象, 造成历史学习的成绩不高, 兴趣不浓, 影响到学业, 得不偿失。这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那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哪些就显得非 常重要, 排除其他原因之外, 初中时没有完成好向高中的过渡, 对高中的历史学习没有做好基本的能力的铺垫。总之, 没有对学生进行一些基本的训练有关。

二、初中历史教学没有给高中历史打下良好的基础

1.在思想上对历史不重视。在初中的三年里, 历史一直是开卷考试的, 这虽然减轻了学生的学业压力, 但使学生产生历史很好学、对历史很不重视的心理, 无论在上课还是考试都能表现出来学生的这种心理和态度, 上课时的要求过低, 只知道“是什么”的目的即可, 认为高中生才需要达到认识历史 (知道“为什么”) 的层次[1]。所以在传授知识时就只关注一般知识的学习, 而没有注意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学生自然也不重视。

2.没有注意到学生论从史 出能力的培养。所谓的论从史 出的含义, 即实事求是, 依据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实际得出相应的结论。教学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做指导, 与史实紧密结合 (史论结合) , 是论从史出的科学史观的体现, 即具备历史思维的能力, 是历史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论从史出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做指导, 采用科学的方法, 对历史现象及其之间的联系做出结论。因此, 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的同时既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 又培养了学生的理解和概况的能力。它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水平, 要求学生具有历史思维的能力。虽然一般认为初中生学习历史, 只要达到了解历史 (知道是什么) 的目的即可, 高中生才需要达到认识历史 (知道为什么) 的层次, 但是新大纲明确要求, 要让学生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 对有关的历史问题进行简要的评述,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也就是说, 初中阶段要进行相应年龄段的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 [1]而在初中, 教师没有注意到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 只是进行了一些大历史事件和历史知识的简单的传授, 学生没有接触大量真实的历史资料, 利用资料进行分析、理解, 并得出结论的这样的训练, 因此, 高一接触到分析理解性稍强一点的历史资料就使学生无从下手, 不知所措。因此, 我们一定要在初中时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论从史出能力的训练。 [2]

3.没有注意学生历 史感的培养。 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都要求突出本门学科的特点, 作为历史教学也是一样, 厚重的历史感是历史教学中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没有历史感的人, 是无法理解历史的。如果我们获得对于某个时代的历史感, 那么, 这个时代所发生的一切, 在我们的理解中都会是题中应有之事, 是理所当然的。否则, 许多历史现象都令人不可思议”[3]。所谓历史感就是一个人对历史在不断发展、自己时刻处在历史之中, 在内心是否有感觉。这种思维能力在初中显现不出它的多大的威力, 但在高中非常需要这种能力, 而在初中, 这方面的培养如果缺乏, 就导致一上高中就“原形毕露”。没有做好初高中的历史教学的有利的衔接, 学生历史学得很辛苦。 [3]

总之, 思想上的不重视是没有给高中打下好基础的根源, 没有做到论从史出和没有注意培养学生的历史感是没有给高中打下好基础的关键。

三、关于初中历史教学为高中历史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的建议

1.在初中历史学 习中加强思想 重视。初中历史是高中历史的基础, 如果初中学不好, 没有个良好的历史思维习惯和良好的学习方法就会严重影响到高中的学习, 甚至会影响一生对历史这一学科的看法, 这是非常重要的。因此, 首先应该让学生重视这一学科的学习, 让学生在思想上把这一学科重视起来。让学生重视起来的方法就是首先教师应该充分地足够地重视这一学科, 如每节课认真备课, 上课时注意自己的方法, 科学地教授学生每个历史知道和历史思想。这样耳濡目染, 学生就会重视这门学科。

2.在初中的历史 学习中多 用史料培养学生论从 史出的能力。 除了教课书上的史料外, 在课文以外, 寻找些科学的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史料, 让学生带着问题读材料, 训练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 因为“人的理性自由首先在于怀疑之中”, 带着问题阅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只有当学生对构成回答的那些刺激具有适当的情绪条件反射的, 顿悟才能发生”。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 而且能提高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达到学生对历史有浓厚的学习兴趣的目的, 为学生上高中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

3.在初中就开始培 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什么是历史思维呢? 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 综合了多家的说法, 一般认为历史思维就是关于历史学的特殊思维形式与认识方法, 它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的, 以时间、地点和人物为基本线索的, 通过史料逐步认识客体历史发展规律、不断揭示历史本质的思维素质对学习进行历史的时序性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的揭示。如果学生在初中 得到了这样的历史思维的初步训练, 那么在高中学习中, 学生就不会产生思维困惑, 就会觉得很顺利, 并在此基础上锦上添花。 [4]

总之, 在初中要重视一些与高中的衔接问题, 初中为高中打好基础, 也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在此过程中, 学生的思想重视是重中之重, 教师的主观培养是关键环节, 缺一不可。只有师生共同合作, 才能为高中进一步对历史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克.关于历史教学“论从史出”的几点思考[J].历史教学, 2002 (2) .

[2]樊君明.“论从史出”——鸦片战争背景原因的分析[J].历史教学, 2000 (11) :45-48.

[3]钟金贵.中学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探析[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09 (5) .

篇4:对高三历史教学的一些看法

一、如何处理教材问题

首先要宏观把握教材。备课时,把每节课都放在整个历史长河中去,居高临下地讲述。要做到这一点,必须通读教材,掌握历史阶段特征。如讲述中国近现代史时要宏观把握三条线索:中国人民的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和经济发展史。那么以后讲任何一节时都可放入一条线索中去,使学生能更清楚地把握历史。再如中国古代史第四单元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它的主要历史阶段特征是:封建社会的繁荣,其主要表现是:(1)政治上:国家统一,政治清明,社会秩序比较安定,前期出现了隋唐繁荣、“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封建社会繁盛局面。(2)经济上:这是中国古代封建经济空前繁荣发展的时期。表现为农业发展、手工业发达、商业繁荣以及城市发达、社会生活丰富多彩。(3)民族关系上: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巩固,疆域辽阔。

(4)对外关系上:對外交通发达,对外经济文化交流远远超过以往各代,远及欧非。(5) 文化上:文化灿烂辉煌,体现出科技领先,全面繁荣、兼收并蓄、印象深远的特点。学生在明确了隋唐时期的阶段特征后,就可以对这段历史更加理解和融会贯通了。

其次是微观拓宽教材。中学历史教科书曾被一些史界同仁形象地称为“压缩饼干”。因此,我们在使用教材时,对一些内容必须进行必要的充实和具体化,使之生动形象和更易理解。当然,拓宽是适当地,像教材有关内容的顺延,史料的补充,理论的深化等等,这对提高学生的读史兴趣、激发学生的情感是很有好处的。就理论的深化来说,因高考越来越把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作为主要内容,而有些理论性问题又使学生感到高深莫测,无所适从,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就应适时地把有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观点向学生进行渗透,使学生有规可循,心中有数,从而提高思维能力。例如:在讲到东晋南朝江南经济开发时,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北方劳动人民的南迁、给南方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我稍微加以拓宽讲到一个历史的典故:“晋人仔”名称的来历;就是对当时南下未婚女子的称呼;而在讲到“安史之乱”时,也讲了一个历史典故:“唐部仔”就是对当时唐朝南下部队即男青年的称呼,以此来激发学生的读史兴趣。又如在讲到美国1787年宪法时,在课本评价的基础上,我又对该宪法的民主性和进步性进行了补充说明:该宪法根据三权分立学说,规定了美国国家职权的设置,有利于限制权利的过分集中和暴政的出现;对共和制的规定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宪法关于民选总统的规定形式上把主权在民的理论付诸实现。这样,就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1787年宪法的理解并与启蒙学说的相关内容结合起来,学生对该历史知识的掌握就被盘活起来了。

再次,深化教材目录之间、标题之间的内在联系。以使学生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形成知识网络结构。例如在讲到世界史上册第三章<<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我首先请学生看前面的目录,第一节《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关键,下面的第二节到第六节的根本原因都是由工业革命及其影响引起了。比如第三节、第四节、第六节,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工业革命引起三股进步潮流,即社会主义、自由主义和民族主义。而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产阶级急需在世界范围内开拓更为广阔的商品市场,抢占更多的廉价原料产地,又因此导致了第四节《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通过这样的历史教学,肯定能深化学生对历史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理解,这对于高三的学生来讲,这样的复习效果一定会很好。

二、重视课堂板书

板书是课堂教学信息传递的重要载体,是知识信息的凝聚和集中,但不是具体内容的重复。历史板书就是依据历史知识本身的系统结构,用简要汉字、数码、符号、表格等构成符号系统,来展示历史诸要素的联系,揭示历史规律,这样概括的知识多,系统性强,既能突出知识重点,亦能表明知识间的联系,展现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它不仅可以在讲授新课时充分利用,也可以在复习时恰当应用,而且形式不一,灵活多样,但总的原则应是利教利学。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注意到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力求体现课本内容的有机联系,建立初步的知识结构,这是进行板书设计的总的指导思想,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各门学科由于研究对象的差异性,会形成不同的知识结构。历史教学与其说是使学生理解学科的基本史实,不如说是理解学科的基本的知识结构。因此,要实现历史教育的科学价值,教学任务,就必须教给学生结构化的内容。我常给学生打这样的比喻:学习历史好象是建造高楼大厦一样,从基础一框架一砌砖一窗户、门户一内、外墙装修一水电安装等等,要经过很多道的程序,而建筑的“基础”和“框架”就好比历史的知识结构一样。历史板书要体现这样的知识结构,然后才能使史实(砌砖及各种装修好比史实)有机地联系进去,最后,一幢漂亮的建筑物建成了,而这一幢漂亮的建筑物就好比是那层次分明、脉络清晰的知识网络系统一样,

第二,必须有利于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历史思维是培养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认识过去和现在,并预见未来的智力活动。它是近年来历史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历史板书必须有助于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才能帮助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及不同时期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初步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

第三,要言简意赅,详略得当,突出重点和要点,起到提纲契领的作用,以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和掌握。

第四,如果遇到比较复杂的历史问题,一般的板书难以表达清楚时,也可考虑用列表的方式进行板书。此外,历史板书的设计还要注意其科学性、逻辑性和艺术性,要根据教材内容考虑板书分布情况,字迹大小,还要适当适量。字斟句酌,条理严谨,符合逻辑,才能充分发挥历史板书的作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历史。

nlc202309020209

三、重视解题技巧的训练

这几年高考历史题目越来越灵活,越来越凸显。比如今年高考历史题目总体上看,今年的历史试题难度、题量与去年相似(难度值在4.0到5.0左右)。这已经是历史高考连续第三年难度较大的了。今年基本没有出现偏冷怪题,考的知识都是主干知识。重点知识,但却体现了一个“活”字,即试题更加灵活。因此教师必须对高三学生进行恰当地解题技巧的训练。

第一,选择题的解题技巧。(1)最常用的就是排除法。排除两个非正确答案,剩下一个“正确答案”,一个“干扰项” 或“迷惑项”。如果难以判断,拿不定主意,一定回到题干再看看,抓住题干中关键的概念,即题眼,仔细思考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然后再判断。(2)在四个选项上做文章,如果有两个选项明显是一类的,我把它叫做并列项,选这个就得选那个,而且看起来都对,一般情况下不选,因为单项选择题要选出“最佳”选项,两个一样的显然不是最佳。(3)高度关注“全部”“都”“完全”“根本”“彻底”等说法绝对的词语。马克思主义要求我们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问题和分析问题,在选择题的选项中许多过于绝对的说法往往有问题,这类题目有时直接出现,有时改头换面隐蔽出现,(4)第一印象最重要,实在想不起来,第一印象是那个就选择那个,不要改。(5)分清选项之间关系,做出正确选择。我们在做选择题时经常会遇到一种情况,明显排除一两个选项后,剩下的感觉都正确,便无从下手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认真分析选项之间的关系,做出最优选择。其中最常见的是整体与部分、因果关系。

第二,历史非选择题答题技巧

历史的非选择题一般以材料题的形式出现,不论以图片(历史实物、地图等)、数据(曲线图、表格、柱状图表等)、文字材料(历史文献、文学作品等)等那种形式出现,答题顺序一般这样:先看问题,然后带着问题看材料,事半功倍。审题时一定要找到本题的“主题”,就是围绕哪方面的内容展开,比如是赋税问题还是西藏问题?是民族关系还是国际关系?把几个问题都看到了,再慎重作答。

答案的出处无外乎四种:一是来自材料提供的,只要考生能看出来、抄上去即可;二是来源于教材,要求考生记住教材内容,背写上去;三是要结合材料和教材内容回答;四是自悟,完全靠考生的理解,重新组织语言,如谈认识、启示等。这里强调一下抄材料技巧:不要把材料都抄上,要摘抄其中的关键词、关键句,或者翻译一下材料,效果也不错。

答題的几个小技巧:(1)看分答题。分多则多答,分少则少答,4分的题,最多答两个点。(2)答题内容要三化,即序号化、段落化、要点化,注意卷面整洁。(3)史论结合,答一个史实接一个结论,表现出语句完整,基本功扎实,给阅卷老师留下美好的印象。(4)全面考虑,点要多,话要少,不要抓住一点不放,写得再多,还是一点的分值。(6)卷面不能空,能多答则多答,不放弃老师给分的机会。

篇5:对清朝历史的看法

四川省高考试卷已在网上公布,今年的历史试题难度与去年持平,无偏题、怪题,较好考查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具有明显的区分度、可信度,体现以下三个特点:

(1)具备浓郁的四川特色,形式新颖。“变脸、说唱俑”图片,考察学生知识面的广

度,四川民谣“川江号子”的引用,体现学科特色,琅琅上口,读来尤使人感到亲切。四川省粮票、布票(扫描图片)第一次出现在试卷中,通过珍贵文物折射出时代变迁和国家的进步。

(2)图文并茂,形式轻松活泼。2004年高考题(四川、湖北卷)没有一幅图片,令人

大感失望,整套题干巴无味,让人产生“审题疲劳”,未能突出历史学科特点。去年是四川省首次自主命题,设计了五幅图片,比04年有显著进步,其中一幅“成昆铁路通车”照片,彰显地方史特色,命题人开始关注四川的发展,引导学生树立“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强烈责任感,今年在去年基础上增加到13幅图片,将活生生的历史呈现在学生面前,充分考查学生从图片中获取有效信息,把握时代脉搏,聆听社会进步的足音,第39题中苏关系小综合题是本卷的一大亮点。将不同人物的活动照片及数据表格结合起来综合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不过考完之后,学生反映阅读量较大,半个小时做完客观题后,主观题接近2小时做完,没有检查时间。政史地三科中地理稍难一些,推测命题人用“文科中的理科——地理”来拉开差距。

(3)今年考题的一大创新:第37题第5小题:“以文明的相互交流与学习为主题,另

拟一篇历史小论文标题(要求:内容具体有新意),虽然只有2分,但发出了“稳中求变,向上海卷靠拢”的重要信号。在高考改革中,上海市始终走在全国前列,试题难度不大,但非常灵活,最先推出“小论文”类型考题,引起全国同行瞩目,其开放性思维、新颖独到的设计角度落实了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对中学历史教学具有良好导向作用。明年是否会正式推出“小论文”?这个问题应引起高三一线教师的足够重视。

今年是恢复高考三十周年的日子,最近各大新闻媒体、门户网站、电视台都推出评论、回忆高考相关文章及专题节目。凤凰卫视中文台请了几位教授谈对高考的看法。今年两会期间,有人大代表提出废除高考的议案,但从目前国内形势看,条件根本不允许,而且美国选拔人才的制度不适合中国国情,绝不能盲目照搬,大多数人认为高考制度存在弊端,应改革但不应废除。

篇6:清朝历史之大清铜币的历史介绍

现已在存世的当十铜圆中发现,四川、奉天、湖南、湖北、浙江、江西、北洋、山东、河南、福建等省局铸造的黄铜圆。其中,奉天造当十铜圆绝大部分是黄铜质,红铜者极少。四川、湖南、浙江三省造黄铜圆,现存世相对较多,尚不难觅。其余省局铸造的黄铜质当十铜圆,其中户部造存世极其罕见,现今已可遇而不可求。

清代当十铜圆铸造之初,清政府并没有对铜圆的纹饰图案,作严格的规定。因此,各省局所铸铜圆尽管其币背皆采用龙型图案,但龙型各异,种类繁多。初入门的铜圆收藏爱好者,在按铸地省局名,按年号,按材质分门别类收藏当十铜圆时,尚容易分辨,而按龙图区分,则相对比较困难。所以,首先必须从币背龙图明显区别之处着手。

“大清铜币”是中国近代机制币中的十大名誉品之一,这对大清铜币版面设计优雅,雕刻精良,而且存世量极为稀少,是钱币收藏世界,知名度极大的一种,被誉为钱币精品,具有无法估量的学术与历史价值。 大清铜币版式繁多,多位清帝在位时发行过铜币来作为流通货币,铜币的使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使交易逐渐便利起来。而如今,这种特别的“户部大清铜币”具有极高收藏价值,许多收藏家对它爱不释手,争相起价。 清代晚期开机锻造铜圆的十七省二十局,无一不锻造当十铜圆,而二文、五文、二十文铜圆则仅有有些省局锻造。清代机制铜圆的锻造由广东伊始,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两广总督德寿与前总督李鸿章奏准仿香港铜仙锻造机制铜圆。机制铜圆较之方孔铜钱锻造精巧,市商乐用,流转顺利。次年,清政府即谕令沿江沿海各省允许仿铸。此后,全国各地纷纷开机锻造铜圆。 银币光绪元宝18发,正面铸有铭文,顶部铸楷体“造币总厂”,底部铸“库平七钱二分”标识,基地直读“光绪元宝”四字,币基地还有四字直读体满文。银币反面外圈顶部“光绪年造”楷体铭文,余部用小号英文规范字体铭“大清帝国银币”字样,内圈铸有正面腾云五爪龙一只,品相稍嫌粗糙,其审美个性独持,钱币正面鲜然可见满汉文明的交融,而钱背却明确标明了西方文明的介入。钱币虽小,也可管窥社会文明一斑。 “大清铜币”当十铜圆共有十九个省局铸造。除中央户部铸造者外,地方各省所铸铜圆,皆在其正面中央镌刻阴文或阳文省名简称。计有:1、中央户部;2、直;3、吉;4、奉;5、汴;6、鄂;7、湘;8、川;9、云;10、滇;11、川滇;12、赣;13、闽;14、粤;15、浙;16、苏;17、皖;18、东;19、宁。其中,吉字最少;川滇、云字次之;滇、赣、苏、浙、东字再次之;余皆多见。

4 当十铜圆的铸造工艺的不同,型制大小厚薄的不同,也是区别当十铜圆版别的重要之处。清代当十铜圆一般为光边,但是 也有少数省局铸有齿边当十铜圆 。亦有极个别的省局铸造了大于常品,或厚于常品的当十铜圆。 清代末期中央政府明文规定铸造铜圆的材质为以红铜96%--97.3%、白铅0.1%、锡1%以及其他配合[1] ,而且,大多省局铸造的当十铜圆是合乎规定的红铜圆,但是,仍有部分省局铸造了含铜量仅占七成的黄铜圆。p 现已在存世的当十铜圆中发现,四川、奉天、湖南、湖北、浙江、江西、北洋、山东、河南、福建等省局铸造的黄铜圆。其中,奉天造当十铜圆绝大部分是黄铜质,红铜者极少。四川、湖南、浙江三省造黄铜圆,现存世相对较多,尚不难觅。其余省局铸造的黄铜质当十铜圆,存世极其罕少,现今已可遇而不可求。

p 清代当十铜圆铸造之初,清政府并没有对铜圆的纹饰图案,作严格的规定。因此,各省局所铸铜圆尽管其币背皆采用龙型图案,但龙型各异,种类繁多。初入门的铜圆收藏爱好者,在按铸地省局名,按年号,按材质分门别类收藏当十铜圆时,尚容易分辨,而按龙图区分,则相对比较困难。所以,首先必须从币背龙图明显区别之处着手。 清代末期,不少的省局分别铸造了多种背龙图案的当十铜圆,尤其是在“光绪元宝”当十铜圆中,这种现象相当突出。如湖北造“光绪元宝”当十铜圆,即有大蟠龙、小蟠龙、特大龙、水龙、坐龙、珠圈水龙、珠圈坐龙等多种背龙图案。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政府为整顿圜法,下令停铸“光绪元宝”,改铸“大清铜币”,并由中央统一颁发祖模。故“大清铜币”的背龙图案相对比较统一,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区别。如“鄂”铭“大清铜币”当十铜圆,则有“部颁大清龙”与“湖北大清龙”之分;“湘”铭“大清铜币”,也有“部颁大清龙”、“乙字龙”、“驼背龙”、“扫帚龙”之分。

上一篇:小小气象员中班下一篇:液体压强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