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应从一年级抓起

2024-05-17

作文教学应从一年级抓起(精选16篇)

篇1:作文教学应从一年级抓起

作文教学应从一年级抓起

刘天印

按照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低年级写话训练可按“练句——连句”的程序进行,即一年级以写好一句话为主,二年级进行“连句成段”的句群训练。

一年级“练句”:从能写一句话到写好一句话.小学的作文训练起始于一年级“口头作文”,即说话训练,而最根本的还是从写话为目的的“听说一句话”训练。在一年级汉语拼音教学结束后,在原来大量的“听说一句话”训练的基础上,我们提倡学生用汉语拼音写话。教师重在鼓励学生动笔,一方面以丰富多彩的生活为内容进行一日一句的写话训练。开始要求不要高了,只要学生能动笔写即可,遵循“起点低﹑坡度小﹑写生活的原则,重表扬,不批评。等到学生能写一句完整的话后,进而提出适当的要求。

到一年级下学期则分阶段进行“写好一句话”的训练。

1练写“四素”句:“四素”句即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四个记叙文要素的句子。在练写的初期,可利用课文中的句子做例子,使学生认识“四素”句。如:“一个夏天的傍晚,王冕在湖边放牛。”(《王冕学画》)教师将句子作如下分析:

什么时间? 什么人? 什么地方? 做什么? 夏天的傍晚 王冕 湖边 放牛

(时间)(人物)(地点)(事件)这样,学生一般就能理解什么是“四素”句。老师即可引导他们按照这样的形式写句子。学生会写后,还可以进一步引导他们认识诸如“爸爸吃过午饭后立即赶到医院值班”(人﹑时﹑地﹑事)﹑“星期天,公园里有许多老人在下棋”(时﹑地﹑人﹑事)的句式,并且让他们练写。练写“四素”句,其内容依然是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四素”句要素齐全,意思完整,内容比较具体,反复练习,可为以后的作文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

2﹑练写“十字句”(即“看” ﹑“听” ﹑“说” ﹑“想” ﹑“感” ﹑“在” ﹑“是”﹑“有” ﹑“被” ﹑““把”句)。例:

我看见一只小鸟落在草坪上。(“看”字句)李奶奶听到一阵敲门声。(“听”字句)

李奶奶说:“你真是个好孩子。”(“说”字句)他想:我的笔哪儿去了?(“想”字句)我在上坡上放牛。(“在”字句)雨伞被哥哥拿走了。(“被”字句)妈妈把我的书包补好了。(“把”字句)王爷爷家门前有一棵大树。(“有”字句)

以上“10字句“的练写,指导方法也同“四素”句的练习:先认识后仿写,再以生活为内容创写新句子。训练时务必从简单到复杂,一句话一句话地练习到位。通过一段时间练写“10字句”,优等生便可以逐步进行“连句”训练。对于较差的学生来说,可继续强化练句,到二年级可进入“连句”的训练。二年级“连句”:从写好一句话到写好一个句群。

“学习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和简单事物,写好几句意思连贯的话”,这是大纲对二年级作文的主要要求。毫无疑问,一年级的“练句”为此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写”的前提是“观察”,“连句”的关键就在如何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因为“按一定的顺序观察”才能按一定的顺序思维,有了一定顺序的思维也才会有按一定顺序的表达,即意思连贯的表达。

如何在一年级“练句”的基础上指导二年级学生进行“连句”训练呢?

1.引导学生向课文学习,在讲读课文时,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熟读﹑背诵一些句群,体会其内在的联系,在头脑中积累一些句群的范例式子。

2.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简单事件,按事件的变化过程写话。3.出示图画,提示观察顺序(由近及远﹑由远及近﹑由景到人﹑由人到景等),要求学生按观察顺序写话。

4.引导学生用“首先„„接着„„然后„„最后„„”“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一会儿„„一会儿„„”“有„„有„„有„„”等进行“连句”的训练。

5.开展“续句”游戏:请两组同学,各组四五人,以同一句话开头,分别续说,每人说一句,看哪一组续得好,再把好的句群写下来。

6.调整排列错乱的句子顺序。通过以上不同方式的“连句”训练,学生将会不断地从写好一句话向写好一个句群过渡,顺利达到大纲的要求,而为数不少的学生在写好一个句群的同时,自然而然地进入到了片段作文训练。

综上所述,小学作文教学应从一年级抓起,重点应该抓好写话训练。写话的“内容”来自于生活,把话写“完整”靠“练句”,把话写“连贯”则靠“连句”。因此在整个低年级写话训练中,“练句”是基础,“连句”是关键,“生活”是源泉。

篇2:作文教学应从一年级抓起

我认为,低年级写话训练可按“练句―连句”的程序进行,即一年级以写好一句话为主,二年级进行“连句成段”的句群训练。一年级“练句”,从能写一句话到写好一句话。小学生作文训练起始于一年级“口头作文”,即说话训练,而最根本的还是以写话为目的的“听说一句话”训练。如一年级汉语拼音教学结束后,在原来大量的“听说一句话”训练的基础上,我们提倡学生用汉语拼音写话。教师重在鼓励学生动笔,一方面引导学生用学过的词写完整通顺的句子,一方面以丰富多彩的生活为内容进行一日一句的写话训练。开始要求不高,只要学生能动笔写即可,遵循“起点低、坡度小、写生活”的原则,重表扬,不批评。等到学生能写一句完整的话后,进而提出适当的要求。

到一年级下学期则分阶段进行“写好一句话”的训练。

1.练写“四素”句。

“四素”句即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四个记叙文的要素的句子(见丁有宽《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法》)。练写之初,可用课文中的.句子做例子,使学生认识“四素”句。如:“一个夏天的傍晚,王冕在湖边放牛。”(《王冕学画》)教师将句子作如下分析:

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地方了做什么?

夏天的傍晚 王冕 湖边 放牛

(时间)(人物)(地点)(事件)

这样,学生一般就能理解什么是“四素”句。老师即可引导他们按照这样的形式写句子。学生会写后,又可进一步引导他们认识诸如“爸爸吃过午饭后立即赶到医院值班”(人、时、地、事)、“星期天,公园里有许多老人在下棋”(时、地、人、事)的句式,并且让他们练写。练写“四素”句,其内容依然是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四素”句要素齐全,意思完整,内容比较具体,反复练习,可为以后的作文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

2.练写“10句”。

即“看”“听”“说”“想”“感”“在”“是”“有”“被”“把”句。

例:

我看见一只小鸟落在草坪上。(“看”句)

李奶奶听到一阵敲门声。(“听”句)

李奶奶说:“你真是个好孩子。”(“说”句)

他想:我的笔哪儿去了?(“想”句)

我感到很高兴。(“感”句)

我在山坡上放牛。(“在”句)

你是我的好朋友。(“是

篇3:作文教学应从一年级抓起

1. 数学教学中应注重“三维目标”的实施

“三维目标”, 其一是知识灌输于技能之中的目标, 即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二是知识应用过程中的方式方法, 即怎样应用数学思想方法来解决数学问题;其三是从情感角度来实现数学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2. 习题教学是实现“三维目标”的重要途径

习题教学的目的是进行学法指导、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它既是掌握和运用知识的重要手段, 又是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 因而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我们不能舍弃习题教学, 应改变习题教学的方法和方式, 让其尽可能地发挥巩固知识、提高能力、展示过程、指导方法、丰富经验、激励创新和强化实践功能。我认为通过细化习题教学, 才能跳出题海战术这个怪圈的困扰。因此在习题教学中, 教师一定要把握住以下几个基本环节:首先是从选题入手, 引导学生弄清楚要解决什么问题, 巩固哪些知识点;其次是从方法入手, 深入了解学习的思维途径, 抓住学生的思维缺陷, 引导学生进入到创新思维活动中, 解放思想, 开拓思路, 使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升华;最后是习题课的有效性教学与有效性学习相结合, 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实际效果。从习题课的基本环节入手实施教学, 是实现“三维目标”理想的教学效果。

3. 对一道题的解法思考

【例】已知二次函数y=x2-4x-5与x轴相交于A, B两点, 与y轴相交于C点。如果一圆经过三点, 求该圆的方程。

解:因为二次函数y=x2-4x-5与x轴相交于A (-1, 0) , B (5, 0) , 与y轴相交于C (0, -5) 。设圆的方程为x2+y2+Dx+Ey=0, 将三点坐标代入得到:

解得:D=-4, E=4, F=-5,

所以圆的方程为:x2+y2-4x+4y-5=0。

我们可换一个角度去审视, 因为抛物线与圆有三个公共点, 所以圆与抛物线在x轴上, y轴上就有公共解。

设x2+y2+Dx+Ey+F=0, 令y=0时得:x2+Dx+F=0。对照二次函数, 令y=0时, x2-4x-5=0, 从而得到:D=-4, F=-5。又点C (0, -5) 在圆上, 将点代入得到E=4。所以圆的方程为x2+y2-4x+4y-5=0。

上述两种解法有异曲同工的效果。

4. 解题后的必要有反思

解题后的反思很重要。目的有三:一是站在更高的角度回过头来重新审视解题方案, 看是不是最好, 从而优化方案。二是对题目进行变通, 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三是跳出题目, 看题目, 对解题中的见解进行提练与升华。

通过上题解题后, 第二种方法对特殊题型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我们看上例的一个变形题目:已知二次函数y=x2-3x-2008与x轴相交于A, B两点, 与y轴相交于C点。如果一圆经过A, B, C三点, 则该圆的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

分析:这道题的常规思维过程是, 先令y=0, 得到x2-3x-2008=0, 解得关于的方程有两个无理根, 得到A, B两点坐标, 再令x=0, 得到y=-2008, 得到C点坐标 (0, -2008) 。显然经过三个已知点就能解出圆的方程。但按这一程序来解计算量大, 以至于最后难以得不到准确的答案。我们可换位思考, 设圆的方法为x2+y2+Dx+Ey+F=0。令y=0, 得:x2+Dx+F=0, 那么对应的数值应是D=-3, F=-2008;令x=0, 得y2+Ey+F=0, 由于F=-2008, 由此可知y1·y2=-2008, y1+y2=±2007或±1002或±501或±243。所以E的值有八个解, 符合条件的圆有八个不同的方程。

变形题:已知a, b, c是实数, 函数f (x) =ax2+bx+c, g (x) =ax+b, 当-1≤x≤1时, 有|f (x) |≤1。 (1) 证明:|c|≤1; (2) 证明:当-1≤x≤1时, |g (x) |≤2; (3) 设a>0, 当-1≤x≤1时, g (x) 的最大值2, 求f (x) 。解题思路:这是一个常规思维下的非常规解法。

篇4:阅读,应从低年级教学中抓起

一、要确立以“读”为主的教学思想,让“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训练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应立足阅读基本功的训练,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导,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使学生从小就喜欢读书。备课要备思想感情和朗读的语气。在讲课上不离“读”,讲课要讲阅读的重点、难点,用“讲”和“读”开路,在讲中教给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方法。总之,整个教学过程要围绕读、渗透读,时刻不忘读,同时,要注意读的形式多样化。

二、抓好学生对重点词句的理解,注意对课文的整体把握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各个年级的要求要有所侧重。低年级要指导学生理解词句,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尽管在低年级教科书中,除了句子和片段,也还有相当数量成篇的课文,但无论是读句、读段还是读篇,理解的重点都是词和句。因为理解词、句是理解段、篇的前提。这个基础必须在低年级打好。

三、要从低年级养成学生的阅读习惯

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两个方面。特别是对小学生来说,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形成一定阅读能力的重要保证。因此,在小学特别是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中要十分重视阅读习惯的培养。低年级要着重培养哪些阅读习惯呢?

读书要集中注意力,要把书读通去,只有注意力集中朗读,才能读正确;默读,才能一边读一边想。学生一旦养成专注、认真的阅读习惯,会影响到其他方面,对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非常有利。

读书要勤查字典,到了二年级,学生已经学会音序和部首两种查字典的方法。把方法转化为能力,靠训练,要求学生每学一篇新课文,要从字典中查出生字。学生造句、写话遇到不会写的字,鼓励他们从字典中查找。希望学生通过勤查字典,逐渐养成查字典的习惯,进而培养和提高独立识字的能力。

读书要边读边画,做到读、想、画相结合。低年级学生可以边读边画。一段话有几句、一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主要的词语、重要的句子,自己读不懂的地方等等,一边读,一边勾勾画画,可以促进思考,有助于养成一边读一边想的好习惯。

四、从多种形式的读,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运用多种形式的读,如带读、分角色读、表演读、指名读、分行读、齐读等,让学生读而不厌,乐此不疲。还要注意读的层次性,读一遍有一遍的要求,重在变化,逐步深入。教师要创设情境,营造气氛,使他们投入情感的读,有感悟的读,使学生在读中悟意、入境、动心,真正使课文中的语言“其言皆若出于吾口,其意皆若出于我心。”

五、通过朗读,增强语感能力

在小学阶段就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语感,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的基础训练之一,也是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反复朗读课文能体验到语言文字的节奏、情感色彩、内在韵律、情味气势等。好的文章、诗歌、片段,就应在教师的指导下,反复朗读及至多背诵,从中得到感悟,这样才能有助于培养学生语感,有助于丰富学生语言,培养感情,加深理解,随时体味,储存知识,终身受用。

六、通过阅读,增强学生的说话能力

“读”是对信息的输入,而“说”应该是对信息的输出了,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把读与说结合起来,并加强训练。如学习《荷叶圆圆》一课时,它的语言充满了诗情画意,极易把孩子带入一个童话般的情景中去,在孩子多读成诵的基础上,告诉孩子刚才我们所收集的好词好句在平时说话写话中都能运用。接着,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仿照文中结构相似的几个自然段,让学生想想还有谁把荷叶当作什么?因为有了读文的基础,学生甚至能熟读成诵,再加以合理的想象、老师的鼓励,所以学生说得生动有趣,达到了训练的目的,做到了学以致用。

七、通过阅读,增强学生的写话能力

写离不开读,读为写打基础。这里的写也有两个层面,一是抄写,二是创造写。《课标》第一学段阅读教学目标第5条要求“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抄写阅读中积累的好词佳句,实现低年级阅读教学扎扎实实多积累。如在教学《司马光》 一课时,引导学生读第二自然段后,仿照这段话说几句话,并用上“有的……有的……还有的……”再把这几句话写下来。从孩子们写的话中可以看出低年级的儿童平常也是善于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并且观察得挺仔细,写起话来形象生动,比喻贴切,想象丰富。

而且,《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课外阅读也非常重视,不仅作了量的规定,而且对学生的阅读取向、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也作出了指导性的规定。我们认为,低年级课外阅读在于老师的指导,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入手,使他们形成习惯,感受阅读的乐趣。

篇5:职业规划教育应从小学高年级抓起

职业规划教育发源于美国,在上世纪70年代达到高峰。当时整个美国都在推广和实施“生涯教育”,重点放在人的全部生涯,按照生涯认知、生涯准备、生涯熟练等步骤逐一实施,使学生获得谋生技能,并建立个人的生活形态。如今,在发达国家,职业生涯教育已非常普及,基本从中小学就开始系统传授职业规划知识,高中学校拥有专业的职业规划队伍。而在我国,职业生涯规划几乎还是一个新名词,中小学基本没有这方面的教育,就是在高校,系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也只是少数,更多的是就业前的“急就章”,

“其实,一个人从开始接受教育起,都是为将来的职业作准备的。”王教授表示,只是对职业的选择经历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

由于缺乏系统的职业生涯教育,我国很多学生对自己的职业发展途径十分模糊。有一项调查显示,在校大学生对毕业后3—5年内自己职业生涯进行规划的有16.5%,有模糊想法或“到时候再说”的为26.8%,而“不知道自己将来做什么”的竟高达52.5%。即使毕业后就业,短时期内的跳槽率也很高。

在发达国家的职业规划教育中,孩子们的兴趣爱好或自身理想是十分重要的部分。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副主任张麒告诉记者,他们曾去内地一个中学为高三学生做心理辅导,有一个尖子生苦恼地说,自己出于兴趣想考上海某大学,但学校为了保证名校录取率,坚决要求他考清华、北大。而家长不顾孩子喜好,逼迫孩子选择热门专业的就更多了。“孩子不被看作一个完整的、有独立人格的人,专业或职业由家长或老师决定,导致孩子缺乏自觉和责任意识。”有心理专家表示。

篇6:德育应从养成教育抓起

“德育对中小学特别是小学生更多的是养成教育”。养成教育虽不是德育的全部,但它却是德育中最“实在”的部分,它是衡量学校德育工作好坏的一个“质”的指标。我们学校的德育工作部分仍存在于 “理论教育”模式中,只讲大道理,喊空口号,光讲不做,没有对德育工作进行具体化、细致化的抓到位、抓落实。

学生的心灵就像一块洁白无瑕的“美玉”,需要我们的精雕细琢。我们应从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每一句话、每一个行为、每一种思想等方面入手,对学生进行悉心教育,严格要求,反复训练、强化巩固,持之以恒,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思维习惯等。只要这些良好习惯形成了,我们养成教育的目的就达到了,学校的德育工作也就具有了真正的实效性。

篇7:计算教学从一年级抓起

北屯中学 李英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由于20以内加减法是小学数学教材第一册的重点,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所以,必须从一年级的第一个学期起加强对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培养。从本学期一开始,我特别重视学生通过学具的亲手操作,去获得数概念,领会计算方法。在教学10以内数的认识部分,每认识一个数后,我们都通过图画或实物图片,使学生了解数的组成和分解,然后再让学生通过反复的亲手操作巩固数的组成和分解,并且注意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动作、思维、语言密切结合,培养他们的注意力,观察力、动手能力、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我没有急于揭示计算方法,而是花了较多时间让学生进行“圈十”操作,使学生从操作中领会“凑十法”。这样做,使我班学生都较好地掌握了“凑十法”,为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打好了基础。

怎样提高一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我认为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一、“景、典、动”培养小学生计算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内动力,是学习的基础。在计算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做,从而达到不出错、速度快的目的。

1、“景”──情景引入激发兴趣

计算题比较枯燥无味,因此,教学时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将情景融入课堂教学中,同时要注意题目的灵活性、注意练习形式的多样性,从而激发小学生的计算兴趣,使学生不仅获得练习计算的机会,形成熟练的计算技能,更培养了他们对计算的好奇心与热爱。例如在学生学习乘法口诀后,可编故事记口诀、读儿歌记口诀。(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教师和学生比赛看谁背得快。又例如在学生学会了多位数的乘法后,可以向学生介绍个位是5的两个数相乘的简便方法,如:15×15,先把个位的两个5相乘得25,再用十位上的1乘比它多1的数,写在百位上,所以得225。学生在惊讶中急不可待地计算,希望寻找答案,效果远远胜于让他们算二三十道乘法计算题,而他们却还不知疲倦地想再试试。

2、“典”──典型事例催生兴趣

“典”就是要引经据典,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小故事来烘托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催生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爱好和兴趣,使学生集中精神进行计算,提高课堂上的学习效果。学生从乐中得益,从乐中长智,不知不觉就迷上了数学。比如: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个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哥德巴赫猜想第一人的陈景润等等。

3、“动”──课外活动增添兴趣

开展课外活动可丰富小学生的课外生活,而且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可以定期或不定期进行速算、巧算比赛、“开火车”比赛、争当计算小能手、接力比赛、抢答、评智慧小名星等,增强了学生的竞赛意识,提高了学生对计算的兴趣。

二、“口、心、笔”切实增强小学生计算基本功

口算、心算、笔算是小学生计算基本功训练的必然途经,通过加强口算、心算、笔算的训练,做到口随心动、手为心动,随口而出,准确无误。

1、计算基本功包括:(1)、10以内的加、减法;(2)、20以内加法、减法;(3)、表内乘除法;(4)、能凑成整十或整百数的加减法;(5)、判断积和商的位数的方法等。这些基本功只有坚持天天练,才能达到熟练的程度,也才能为提高计算能力夯实基础,为提高计算速度和正确率扫除障碍。

2、《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运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口算能力强了,才能加快笔算速度,提高计算的正确率。”进行口算训练,首先要从低年级抓起,教会学生口算方法。如:一年级应使学生理解算理的基础上,熟练地口算10以内加减法和20以内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并逐步达到脱口而出的程度。二年级则要使学生在理解乘法口诀意义,熟记口诀的基础上,正确迅速地口算表内乘法和相应的除法,这样为多位数加减乘除计算打好基础。在教学中,我认为应主要做到:

(1)每节课利用3至5分钟的时间进行口算练习。

(2)变换训练方式。如:听题口算、看题口算、抢答、自算、互算、口算竞赛、抢答赛、“开火车”计算等。

(3)鼓励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进行口算。只要天天坚持训练,这些方法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提高学生的口算水平,还能激发、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笔算时要求学生书写要规范。书写潦草、格式混乱、演算粗心马虎,都是学生在做题中出错的主要原因,要保证计算的正确性,先要培养学生在笔算时书写工整、格式规范。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从书写开始,从小学一年级就必须要求学生认真书写阿拉伯数字和运算符号。

(5)进行持之以恒的训练。俗话说,要想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就必须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口算能力的培养也是如此。它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因此要每天根据不同的训练内容,课前5分钟的时间进行训练,让每天口算、听算训练成为学生的习惯。这样常抓不懈,才会使我们的训练达到理想的效果。

三、从实际出发选择练习形式,提高课堂练习效率。

在引导学生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形成数的概念,领会计算方法以后,还必须通过及时的,充分的练习,逐步形成熟练的计算能力,为了提高课堂练习的效率,而又不加重学生的负担,我十分注意选择练习形式,尽可能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较多的练习机会,同时又便于教师及时检查。除了采用集体视算、听算之外,还改进了过去教师出几张卡片选几个同学口答的练习形式,要求学生制作1—20的数字卡片,并统一涂色要求。例如,教师出“9—6”的卡片,学生就纷纷举起黄色的“3”卡片作答,学生人人动脑动手,教师从卡片颜色上很容易检

查。我们还要求学生根据黑板上出示的一些算式,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然后请找得又对又快的学生把数字卡片贴在相应算式上。这种练习形式很受学生欢迎。

四、开展竞争,形成技能。

开展竞赛符合儿童年幼好胜、不甘落后、喜欢表扬的年龄特点,竞赛中,通过竞争可以促使学生计算技能的形成。

常见的竞赛形式有:夺红旗、数学接力计算、抢答等。“夺红旗”比赛,就是将山画在黑板上,山上有3条路,每条路上有6道算式题,抽出18位“登山队员”,分成3组,每组一人算一道,最先完成且全对的一组为赢,可夺得一面小红旗。这样,让学生在“玩”中练,既能达到复习旧知提高计算能力的目的,又能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

“数学接力计算“比赛,分组进行,每组人数相等,各组竞赛题相同,开始各组由第一个计算,接着交给第二、第三„„,直到做完为止,看哪一组算得又对又快。

学期结束前,还可以出示这一样一组 口算抢答题:

9+2+1

8+6+2

5+7+3 5+4+5

7+4+6

篇8:素质教育应从课堂教学抓起

开展创造性思维, 教会学生利用不同的途径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多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究学习的机会, 使学生主动地探索问题, 享受通过探索而获得成功的喜悦, 由此使学生强烈的求知愿望得到激发, 主动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 要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因为通过问题的思考使学生的思维专注于问题本身, 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容易集中, 再引导学生对文中人物的表情、动作、语言诸方面展开想象, 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根据课文的内容需要设置问题, 问题设置得好能够使学生产生探究问题的欲望, 学生自然而然地会认真思考, 迫切希望知道问题的答案。 当然, 如果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 然后通过对问题的具体分析最终解决问题, 那么, 学生更乐于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掌握知识, 培养能力。 因此,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文章中心内容的剖析过程中, 学会发现问题。 教师要想方设法地让学生提出问题。 可以由知识点间的区别与联系入手让学生发现问题, 可以在合作探究过程中发现问题, 达到突出重点、解决难点的目的。 这就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创造性思维, 教会学生利用不同的途径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了解学生学习、掌握知识的特点, 关注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维的过程。 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尤为重要, 我们要确实考虑各种因素, 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探究的兴趣, 综合有利的方面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让他们从不同的途径和角度探究新知识, 从而不断地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发展学生的智力。 小学生的好奇心很重, 对形式多样的、新颖奇异, 生动活泼的东西特别容易产生兴趣, 他们的天性就是好动、喜欢问这问那, 教师要注意引导启发。 一旦有了兴趣, 他们就会发挥极大的主动性, 对一些问题感兴趣会非常用心地思考, 努力想知道事情的缘由。 因此, 在进行课程教学时, 教师应关注一些有趣的问题, 以此为背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了解学生学习、掌握知识的特点, 关注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维的过程, 在教会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 也学到掌握知识的方法, 让学生对语文的热爱充分地表露出来, 在自主参与语文的学习过程中, 创造性地发挥学生的思维, 感受掌握探求知识的乐趣。 例如我在教学《少年闰土》这一课, 先这样描述:我国有一位大文豪, 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 短短的头发刷子似的直立着, 浓密的胡须成一个隶书的“一”字……学生知道他是谁吗? 通过谈话交流, 激发兴趣, 接着出示课本中的图, 我问:同学们知道鲁迅先生的一些情况吗? 引导学生随着课文学习认识、了解鲁迅先生。 学生借助本单元导语及资料袋中对鲁迅先生的介绍了解鲁迅先生, 接着描述鲁迅先生在回到故乡时想起他三十年前儿时的伙伴, 由此引出鲁迅小说《故乡》中的主人公──少年闰土。 通过学生交流, 要求学生从文章的主要内容, 少年闰土给自己的印象, 闰土讲的许多“希奇的事”等方面进行思考, 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引起学生对问题的积极思考, 并在思考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智力。

做好备课环节,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新课程教学中, 教师要上好一节课, 既要讲解清楚知识重点, 又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提高学生掌握新知识的效率。 因此, 教师要重视语文教科书的钻研, 理解教科书的编写意图, 确立各教学单元、各篇文章的教学目标, 找出各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接着根据教材与学生实际的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 语文离不开语言和文字的表述, 要掌握一篇新的课文, 就必须先通读课文, 注意自然段和文中关键词语的应用, 结合教学参考书对文章的结构进行分析,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特点设计教学方案。 在教学中要注意配合课文, 充分利用插图, 活跃学生的思维。 例如我在教学《17少年闰土》这节课时, 我先请学生从文章中看到两人初次见面时闰土是怎样的形象, 接着小组进行讨论, 对少年闰土的外貌描写中, 可看出闰土是一个纯朴、活泼、健康的孩子。 从少年闰土外貌描写中体会出少年闰土的形象身份, 感受少年闰土这一人物形象, 了解闰土是个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 从这里学生学会作者抓住人物的言行外貌概括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知识之间总是相互联系的,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 在旧知识结构中渗透新知识, 把新知识自然地呈现给学生。 在语文教学中, 学生要努力从老师的课堂教学中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 掌握分析、比较、抽象、总结归纳等思维方法。

篇9:口语交际应从低年级抓起

一、说好普通话,是口语交际的基础

农村学生方言口音太重,对讲普通话还有点害羞。为了克服这种心理,笔者觉得应当先抓好学生的普通话。

1.强化汉语拼音训练。汉语拼音的掌握是学好普通话的关键。从一年级开始就要狠抓拼音,要求每一位同学老子都能掌握声母、韵母、整体认读节,要让他们准确快速地拼出来。

2.平时鼓励学生要敢讲普通话。平时一定要要求学生讲普通话。无论是同学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交流都要讲普通话,要形成一种习惯。我们应鼓励学生,可以先问一些简单的问题让他们觉得容易表达。比如在进行识字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交谈,强调交流一定要用普通话,这样不但可以使语音规范,还可以训练学生说话。如:在学“拔”字时,可以让学生说出一个跟“拔”字很像的字,学生很快就会说出是“拨”字,那么就可以问学生怎么区分他们。

3.角色扮演,训练学生的普通话。小学生的表演欲望都比较强烈,低年级学生最乐意扮演角色,又最容易沉浸在角色中。教学中,让学生演一演,说一说,就会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比如教学《小英雄雨来》这篇课文,可以先让问学生在电视上看过哪些小英雄的战争片。学生们七嘴八舌,对这个很感兴趣。然后可以在小组内扮演角色,一个扮演日本鬼子,一个扮演小英雄雨来等,这样他们既把日本鬼子的凶狠,雨来的机智表现出来,学生们的语言也能得到提升。

二、开展多种多样的文学活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1.看图讲故事。可以先给学生看一幅图片,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每幅图片的内容,再连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故事了。

2.听故事,再复述故事。笔者可以先给他们讲一些简单有趣的故事,比如《狼来了》。让他们学会倾听,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又可以教育学生做人的道理。

3.向学生推荐一本书。比如《像彩虹糖一样的七岁》,里面的校园小故事非常动人,非常适合低年级阅读。我们可以把看了的故事拿到课堂上交流,说说自己喜欢其中某个人物,最喜欢哪个故事。

三、创设交际情境,让学生乐于表达

1.课前谈话。口语交际中,谈话内容直接影响双方的谈话情趣。因此,教师应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征,选择他们喜爱的事物为口语交际训练的内容,学生会把对事物的喜爱之情迁移到对交际的喜爱上。例如教学《北京的春节》一课,可以先问问我们这边的春节是怎么过的,有些什么习俗?由于学生们喜欢过年,所以大家兴趣就来了,每个人谈得热火朝天。然后再引导学生去自由读《北京的春节》这课,看看与我们这边的春节有什么不一样,既激发了兴趣,又提高了课堂效果。

2.玩游戏,训练普通话。学生们在玩游戏中会不由自主地、自发地讲普通话。比如玩“老鹰抓小鸡”时可以让他们自主发挥,问一些简单的问题,如“你吃饱了吗”“可以开始了吗”等一些问题。李吉林老师曾说:“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的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

篇10:德育教育应从点滴抓起

德育教育说起来很大很抽象,其实是由点滴积累而成的。

人从没出生就接受来自父母的胎教,从呱呱坠地到停止呼吸每时每刻就在进行着心灵的净化。品德行为贯穿于生命的始终,它是人品的孕育过程。教育成功,必然是国家的栋梁之才、家庭的荣誉、社会的贡献者;反之,那就是国家的无用之木、家庭的累赘、社会的寄生虫。可见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都可能造成终身的遗憾。我们学校一直是德育教育的先锋,时时、段段、处处体现人性化的德育教育。

事例一:最近大窑路段修路,所有车辆都从学校门前经过,车水马龙,繁荣一片,也给学生上下学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学校及时采取措施,在门外100米的路段,由十几个教师组成“人墙”,用自己并不健壮的身躯和关爱的语言,让危险远离学生,学生们排成一队,井然有序的通过交通拥挤路段,即使有危险老师也会挺身而出,决不让危险靠近学生。这个场面让在场的学生、家长、老师无不为之感动,多么无私、多么负责任的老师啊!老师以实际行动为学生上了一堂安全教育课,加深了师生感情,增强了学生的安全意识,规范了学生的日常行为。孩子在这样的学校读书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篇11:精神文明教育应从娃娃抓起

大家都晓得,粗浅地讲肉体文化要高于道德,如今有些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而无视了肉体文化教育。在我们那个年代,一上学就承受五讲四美的教育,随后又加了三热爱。并且考试也经常考到这样的内容。看看如今学校做了些什么?前几年股市行情好的时分,有的教员经常请病假而往买卖大厅里跑,有的教员收受学生家长的贿赂。这些都给学生形成了不良影响。究其缘由还是教员的待遇差。

在家庭里,家长骗本人的子女,孩子不信想任何人。又过火溺爱本人的孩子,由于都是独生子女,家长都能满足子女的物质恳求。并以子女为中心,这样孩子们从小就养成了自私自利的坏习气。

社会上,不文化的现象比比皆是,这些都给学生形成了负面影响。小到小贩的缺斤短两,大到企业的冒充伪劣,什么苏丹红孔雀绿三聚氰胺瘦肉精毒豆芽地沟油等太多了,山寨家电手机等日用品,这都是企业所为。呈现的缘由我们应三思,是不是违法本钱太低了,罚款处理不了问题,健全法律才是最重要的。在资本市场里也是这样,有的企业故弄玄虚,受贿证监会个别人,上市的目的就是圈钱。内情买卖,个别人受益,坑了散户。这些都成了孩子们的教材。当然正面的教材更多,可孩子们更易承受反面的。

官场上,小到村委书记大到省部级干部,贪污腐败,骄淫朴素。当然,赃官自古就有,除了和|,当今的赃官贪污的数额真是前无古人。监察部门应从1抓起,不要等事情大了或有人揭发再查。这给孩子们的印象是当官就是给本人谋福利,为人民效劳早抛在脑后了。

真是有些人连最少的道德都不讲了。老人倒了不扶,看见不平事不管,各人自扫门前雪。在医院里也是见死不救,什么治病救人,你没钱都是徒然。前几天,我的一个朋友要吃日本料理,我开玩笑说,留神日本食品的核辐射,他说即使是有核辐射也比中国的食品平安百倍。我说,日本人是假文化,所为文化是对他们国内的。国外的一些旅游景点只用简体中文写到不要随地吐痰不要乱倒渣滓不要在此拍照等,显然只是针对大陆游客,当时大陆能出国的游客并不多。如今,日本新干线有人说中国的`高铁是他们的技术,大家都晓得高铁的中心技术是我国自行研制的,但是有些外国人愿意置信,由于中国的盗版太普遍了,虽然国度在惩治,真是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一切这些也给我们的孩子以不良影响。

国际上,不要以为外国最文化,其实不然。就拿日本来说吧,不敢正视历史,地道是假文化,大和民族是一个自私的民族,不自私怎能侵略呢?美国也是无赖政府,打着反恐的招牌四处发起战争。翻云覆雨,一会向台湾出卖武器,一会拿钱汇率说事。在这样的环境里更要教育我们的孩子。

如今,孩子的犯罪率很高。并有低龄化的趋向。

篇12:素质教育是否应从根抓起

今年的暑假,应该说是付出与收获的一个假期。因为今年的新课程培训使我们少了一份安逸,多了几分忙碌,正是这几分忙碌,该我们带来了丰硕的收获。但是在收获的同时我也产生了一些新的想法。

台湾的王财贵教授的一句话:中国文化要从根救起。于是便想高中的素质教育诚然重要,但是是否应该更深入一些,从“根”抓起?确实如专家所说:高中阶段是从未成年到成年的一个关键时期。但是人的一生最关键的时期-----婴幼儿时期却一直被忽视着。我结合自身的经历谈几点自己的看法,不一定正确,希望能共同探讨。

一、孩子的抚育问题。作为孩子母亲的我在休完5个月的产假后,就要回学校上班了,可是丈夫也有自己的工作,孩子怎么办?没有办法只好把在乡下的婆婆请来代为照看。这并不是我的特例,而是现在社会上的普遍现象。这就导致了一对矛盾的出现:一方面是21世纪对人才提出的新的要求,另一方面是传统的、陈旧的养育方式在继续着。其结果也日益凸显出来,比如现在普遍比较关注的留守儿童问题,特别是这些孩子除了传统的教育方式的影响,还经历着与父母的长时间的分离,以至于不少孩子因为缺乏最起码的安全感而或多或少的出现了诸如内向、自闭、叛逆等心理问题。试想当这些孩子上了高中,他们该怎样去融入素质教育?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们的素质教育需要付出多少努力才能取得成效?

二、早期教育机构的教育令人堪忧。现在的一些托儿所、幼儿园的教育状况的确不容乐观,一方面班级人数较多,不少班级达到五十人以上,而欧美不少国家仅为二十人左右,试想如次班额,怎能较好的照顾到孩子的个性?而且这也引发了第二方面的问题:既然班额大,难管理,那最好的办法就是整齐划一,培养一批老老实实、规规矩矩的“模范生”,在这种管理下,什么个性不会被抹杀? 另外一个方面就是教育理念的落后,我们还办个新课程培训,充充电,但是大部分的幼儿教师所遵循的还是在学校学的那一点理论,甚至有的根本不需要什么理论水平,“厉害”两个字就是法宝。孩子得到的苛责要多与赞赏。学习内容也还是唱个歌,跳个舞而已,使得很多孩子丧失了学习的关键期。有些专家研究得出2-3岁是孩子学习语言和汉字的关键期(或者较敏感期),但是有几个孩子会在这个阶段接受这样的教育。如此状况怎能不令人担忧?

三、小学的素质教育的现状同样不容乐观。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的小学教师大多教育观念比较陈旧,不少老师还是十年前甚至二十年前的老套路,并不能真正的去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即使是城市的小学进行的所谓的素质教育也不过是加些音乐、美术等,对儿童个性、好奇心的保护和培养似乎也并未受到重视。邹静之老师在他的《女儿的作业》中写道:“我的曾写过‘圆珠笔在纸上快乐的蹭痒’这样句子的女儿,开始为作文编造他的故事”“他的作文几乎成了一些儿童八股的翻版”。看到这些,我不禁在想会说出“我把太阳睡黑了”这样的豪言壮语的儿子在上完小学后,他的双眸会不会也想他的哥哥姐姐们一样变得暗淡无光了呢?

在这样的从出生后的“素质”教育下,到了高中我们的学生早已习惯了接受和统一要求,他怎么去主动探究,提出不同见解?已经被扼杀的创造激情,怎样才能被再度点燃?我想当我们在为高中素质教育奔走不懈的时候,是不是也应该关注一下素质教育的源头?也许这样高中素质教育的推行会更加顺利,说不定还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仅仅是我个人的一点见解,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我个人觉得早期教育不应该被忽视,中国与一些发达国家的早期教育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我希望老师们在重视我们的高中素质教育的同时也关注一下我们未来的学生——那些可爱的孩子们!

附:我觉得还不错的几本早教书籍,老师们有时间可以看一下,说不定也会赞同我的观点。

冯德全教授的《0岁方案》等

周弘老师的《赏识你的孩子》

王东华教授的《发现母亲》

篇13:写作教学应从根本上抓起

【关键词】写作教学;情感;精神营养

古人论述诗歌的产生时,认为“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这里的“志”便是“好、恶、喜、怒、哀、乐”等等“情”。我们知道,表达无论是口头的还是书面的,其根本是出于需要,可以是功利的需要,也可以是审美抒情的需要,还可以是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些不同层级的需要,也可能同时存在。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伴生着情感的需要,甚至有时情感本身就是这些需要产生的诱因。可以说,在实用文写作或者是文学创作中,情感需要是非常重要的内在驱动力。很多学生畏惧作文,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情感,或者没有唤起学生曾经有过的情感体验,不能感受、体会类似的情感,因而无事可叙、无情可抒、无话可谈,内心根本就没有要倾吐的激情与内容,自然视作文为难事,敬而远之。而当有了某种因素的强力触发,情感的闸门一旦打开,由情感体验伴随着、带动着的生活体验、认知体验、审美体验就会汹涌而出,许多原本不相干的画面、细节、理念就会在刹那间产生某种联系,如电影的蒙太奇艺术一般,使一切都活了,都有了新的意蕴。此时此刻,思维空前活跃,情绪非常高涨,倾诉便成了生命的需要,成了一种必然。一旦到了这样的心理状态之中,就是写作基础最差的学生也会写出一些感人至深、启人深思的文字。可见,情是开启思维大门的一把钥匙,是调动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认识到这一点,对我们改善学生写作困境是有帮助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乐于表达。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也对“情感”提出了要求,以我的肤浅认识,“情感”维度应该涵盖学生情商世界所有构成元素的全面、健康、和谐发育,其中包括学生写作情感的发育。

本着这样的认识,我就如何从情感这个根本入手抓好写作教学进行了一些尝试。下面试以一个案例加以说明。

背景:

我的学生有一部分是城市独生子女,进取意识不强。另一部分是乡村来的孩子,较为拘束。在一个班级里学习,同学之间有些隔膜。存在着“一少二怕三多”的现象:课堂上,主动交流的人很少,都怕发言,怕写作文;写作上,仿抄多,假话多,空话多。

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我一直没有找到一个较好的方式。一次浏览网上新闻,偶尔看到一篇报道,说是发达地区家长培养一个大学生需要投资四五十万。这篇报道给了我灵感,联想到学校开设的研究性学习课程,我设计了这样一次写作教学活动:

第一步,课前,布置学生开展调查,了解、估算、记录自己从小到大花费了家长多少人民币,然后设计并填写调查表,时间是一周。

(说明:按照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指导学生根据写作需要搜集素材,可采用走访、考察、座谈、问卷等方式进行社会调查,也可通过图书、报刊、文件、网络、音像等途径获得有用信息,开发和利用学生身边的课程资源。)

第二步,课堂上,在背景音乐(歌手苏芮演唱的《奉献》)的烘托下,学生口头汇报自己的调查情况。

(说明:落实三维目标要求,凸显情感的多重功能。)

第三步,寻找机会布置写作任务。

描述:

(一)梦里花落知多少

预备铃响起,学生看着屏幕上《奉献》的歌词,都很兴奋,跟着哼唱。“雨季奉献给大地,岁月奉献给季节,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爹娘……”

上课铃拉响。背景音乐中,学生相继起来汇报各自的调查结果。

某农村学生:我大约用了家里2万。

师:这么一点钱,怎么够?

生:我自己经常打工,什么活都干过;又很节约。

师:具体说说,做过什么?

生:洗碗,挑煤,到工地上挑沙石砖头什么的……

(城市学生目不转睛地盯着这位一个身材并不强壮的同学。)

……

某城市学生:我最少花了12万。(大家都望着他,若有所思。)

师:你是怎样统计出来的?

生:我统计了生活费、旅游费、治疗费……

(说明:这一环节打开了一扇窗户。父母为儿女做了什么?同学的情况是怎样的?长辈的呕心沥血默默牺牲,城市与乡村差异很大的生活状态,原来一直被大家有意无意忽视的很多东西,现在都作为活生生的课程资源,进入了全班同学的视野,与学生的心灵产生高强度的交流碰撞,触发了大家的情感关注与理性思考,使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等几个维度的要求有了落实的可能。)

(二)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某学生:我可能用了3万多。

师:你父母是做什么的?

生:务农。

师:我们这样的地方,务农能够有多少收入?

生:还去小煤窑挖煤。

师:就是那种洞口直径大约1米多的小煤窑?(生点头)

人在洞里像牛一样拉着装煤的小船,只能手脚并用的爬行,以至手上的茧子比脚上的还厚?(生再点头)

我以前有一位学生,他就曾用饱含血泪的文字记录过自己的一段苦涩。他的父亲就是在低矮潮湿的小煤窑里为他干活,每天回来的时候只有眼睛是白的,全身其他部位都是黑黑的。

一次,煤洞塌方,他父亲的腰被砸断了,没钱上医院,就找了民间草医用草药包起来,躺在家里等待奇迹出现。有一天,这位同学吓得哭起来——他看见爸爸的手掌上大块大块的皮肤剥离下来,你们知道那是什么吗?

后来,这位同学才知道那是厚厚的老茧,比脚上还厚的老茧。

同学,你的爸爸就是在这种随时可能塌方死人的环境中为你卖命?

生:是的……

我用的就是父母的血汗钱。

(全班动容。教室里只有深情的背景音乐在回响。)

(说明:教师要善于敏锐地发现并抓住教学契机,巧妙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设法拨动学生的心弦,催化“好、恶、喜、怒、哀、乐”等等“情”快速发酵,为学生顺利进入“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状态进行铺垫。)

(三)花儿静静地绽放

良久,一个平时很内敛的城市女孩举手:老师,我想起了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可以说一说吗?(师点头同意)

我有一次生病了,需要开刀。我躺在手术台上,等着麻醉。可是,麻药效果不好,加了药效果还是不好。只好忍着痛做手术……

妈妈在手术室外仿佛能够感觉到我的痛苦,再三要求医生同意她进来陪我……

妈妈穿着白大褂进来了……她流着泪抓住我的手……鼓励我要坚强……

我拼命地忍着……

妈妈看我实在是太痛了,怕我咬着舌头……她、她、她就把自己的手塞进了我的嘴里,她说“乖崽,你痛老火(方言)了就咬妈妈的手啊……

妈妈原来晕血……可是,可是她忍住了,一直陪我到手术结束……而我平时还一直烦她有些啰嗦……

这位女孩抽泣着,讲述着。

全班女孩的脸上都流着泪水,有的低声哭着……

男孩子们也都红着眼睛。

篇14:作文教学应从一年级抓起

在科技发展的今天,随着素质教育在幼儿园的深入实施,能歌善舞,能描绘画己不是幼儿教育的全部,只有直接影响幼儿基本素质发展的教育能力才是幼儿教育的核心,所以对幼儿全面基础素质的培养都不可忽视,更不可能偏重一方面。幼儿期间,除了培养儿童健康的身体和良好行为习惯外,还要培养幼儿的独立性想象力,良好品质和坚强意志,使他们自立、自信、自强、自控。

随着幼教工作的不断发展,幼教的德育教育显得尤其重要,为了提高德育教育工作的质量,引导幼儿知识德育的一些知识技能,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应把德育放在首位,因为幼儿是初步接触群体,引导他们有正确的思想意识,培养他们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品德待业,德育工作的加强,从根本上说就是造就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人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过程中,德育为首,在二十多年的教育生涯事,我更深地领会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1、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使之茁壮成长。

“父母是孩子人生第一任教师,也是终身教师”。家庭则又是人生第一生活环境,这两个第一人生发展的基础,让父母更深地领会到引导孩子的重要性。如果你细心观察,认真去调查研究,或者去家访,就会发现,父母、家庭和环境对儿童的影响有多大!如:我班有一幼儿,在父母来接孩子时,都要做一些恶作剧,有时叫小朋友藏起来,就对其父母说你的孩子不见了,或者被别人打了等,给家长制造紧张气氛,让老师为难。经过多次与家长了解情况,才知是单亲家庭,据他妈妈说孩子以前很乖、听话。自从父母离婚后,孩子渐渐变了,经常讲假话。由此可见,父母的离异、家庭破裂后给孩子带来多大的伤害,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虽然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父母要正确地对待。所以,父母必须要注意对孩子的教育和引导是很重要的。

2、为儿童创设优良的、科学的教育环境,使之健康成长。

幼儿在学语、学走、动脑发育阶段,其模仿能力特别强,父母、教师以及经常和他们相处的成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他们都善于模仿,所以会社会的成年人在未成年人面前,一定要树立表率,以身作则,让孩子们既要对你崇敬,又要对你亲热。作为教师更是要为人师表,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首先要全社会的成人们做榜样,在孩子面前,去掉一切不良习惯。育人环境要整洁、美观、幽静,教学设施要适合儿童发育成长的要求。当然乡村校园远不如城市,但我们要做到“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的教学方法。活动课,要尽量选择一些对儿童身心健康有益的游戏。从常规活动中,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培养幼儿爱劳动、做事认真、有条理的习惯,自由活动中培养幼儿与同伴友好往来的能力,细心地观察幼儿园的一草一木,关心幼儿园里的人和事,爱护环境卫生。利用多种游戏活动,开展德育方面的教育,在教师的引导下,进一步培养幼儿正确的使用礼貌用语,懂得能和小朋友们和睦相处,不打人、不骂人、互相帮助、互相谦让。从各种活动中,慢慢提起幼儿对德育方面的兴趣。如:我班有一位刚入园的小朋友,老师和他谈话时不理睬老师、和小朋友在一起玩时目中无人,爱打人、骂人、总以自己为中心,引起很多小朋友的不满,大家不喜欢和他在一起玩,每天独自一人玩,我通过讲故事,对他进行耐心地开导,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有了很大地进步。现在看见老师彬彬有礼,别时主动与老师再见,也能与小朋友们和平共处。虽然是些微不足道的事,孩子的进步却不少,多次对他进行家访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连孩子的父母都对我说,我的孩子在家里对大人也很有礼貌了,不像以前那样无法无天,有时还会说别人不懂礼貌。

3、正确认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在科技发展的今天,随着素质教育在幼儿园的深入实施,能歌善舞,能描绘画己不是幼儿教育的全部,只有直接影响幼儿基本素质发展的教育能力才是幼儿教育的核心,所以对幼儿全面基础素质的培养都不可忽视,更不可能偏重一方面。幼儿期间,除了培养儿童健康的身体和良好行为习惯外,还要培养幼儿的独立性想象力,良好品质和坚强意志,使他们自立、自信、自强、自控。因此教师、家长及社会要遵照“对孩子一生负责”的宗旨,各司其职,各尽所能。

篇15:作文教学应从一年级抓起

家风家教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联度极高。家庭是社会最小的细胞,是连接个体与社会的重要纽带,家风家教是家庭特有的属性。良好的家风家教,既是培育和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最直接的方式,也是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重要的手段。

家风家教植根于深厚的中华文化,具有强烈的道德感召力。良好的家风家教是中国人最切身的文化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丰富滋养。古人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说法,强调了个人、家庭和国家的有机统一。恭谦礼让、与人为善、精忠报国等家风世代传承。家风家教大多是普普通通的语言,却能在日常生活中影响每个人的心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微观体现和具体展示。

良好的家风家教对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至关重要,为了以培育优秀家风家教为抓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重点从三个方面着手:

一、通过教育,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风家教有正确的认知。源远流长而又独具特色的家风家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得以延续的重要载体和媒介,为何历经千年的发展之后,在近现代被人们否弃、淡忘,国人对家风家教缺乏正确的认知或是最为重要的原因。在现代化浪潮迅猛推进的时代境况 中,人们更多地关注的是“效率”“时尚”等象征“现代”与“进步”的新事物,而家风家教则被当作“传统”“封建”或者“落后”的代名词,还没来得及仔细反思就被时代抛弃了。然而,流逝的时间和生活的实践证明,我们在抛弃、遗忘家风家教的同时,也毁掉了中国传统文化赖以延传的根基,丢掉了安身立命的财富。因此,我们要“找回”被遗忘、被忽视的家风家教。在此过程中,教育所要发挥的首要作用就是唤醒国人,让大家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风家教有正确的认知,既要看到其时代局限性,也要看到其价值和作用。这里的关键是要把关于家风家教的认知贯穿并融合到国民教育的各个层次,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深谙家风家教的重要性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关于家风家教的悠久历史。

二、通过教育,矫正当前家教重智识教育而轻德行涵育的偏差。家风是家庭教育中最传统、最传承、最基础、最难忘的行为规范,家教是对人生影响最贴切、最直接、最深刻、最长久的育人方式。如今,面临功利主义思想在社会的蔓延和渗透,面临传统文化教育的逐渐缺失,面临独生子女抗压能力的弱化,面临电子产品对家庭日常交流时间的挤压等挑战,当下中国的家教几乎完全蜕变成了智识教育,德育已成为了家教的辅助。不可否认,知识的教授理应成为家教的重要内容,但德行教育乃家教之本,没有良好的德行,即便懂得再多的科学知识也难以“成己成物”。集孔孟等圣贤道德 教育之大成的《弟子规》里讲的“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强调了德行教育的重要。

篇16:高中语文教学应从基础抓起

一、书写常规的落实

在日常训练中,学生作答主观题,往往懒于动笔,很多同学是一看就会,连写都不写了,其实是一写就错,如名言名句默写。而中考语文试卷结构的变化,主观题明显增加,加上答题纸的使用,规范作答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学生落实到手,不要粗心大意。在初二学生字体基本稳定的情况下,要求学生用认真的态度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因此,我们印制了练字田字格,要求每天练字不少于50字,由描红到临摹,逐步提高要求。主要从几方面进行写字规范训练:

1.不出方格原则。要求字写在方格内,不出格,才显得方方正在,达到整体的美观。

2.大小匀称原则。方格内的字要大小适中,匀称一致,看起来才和谐,和谐才显得美观,视觉效果才会好。

3.靠边站原则。力格的字写得靠左下边或右下边或靠中下边,前后一致排列,这样才显得整齐划一,美观漂亮。

4.标点美观原则。卷面是整体的艺术,任何局部的不和谐,都有损整体的效果。掌握各种标点的用法,准确掌握标点符号的书写位置。

二、基础知识的落实

1.坚持每天掌握两个成语和一则名言。用好黑板的边角位置,按座位排好值日顺序,要求值日生在每天晨读前把易理解错的成语和解释书写在黑板的左侧,名言书写在黑板的右侧,教师上课检查掌握情况,要求会背成语并会造句使用,会背名言并能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体会。

2.坚持课前字音字形的积累。每节课前由两名学生到黑板前书写常见常用常错字音字形(形近字的读音、多音字的读音、生活中常误读字的读音、字音相同且字形相近而误用的字)五个,然后按照座号,两名学生修改订正后,要求学生把没有掌握写在积累本上,并每周在晨读复习一遍。

3.坚持每天一练,积累做题技巧。在中考前期,我们坚持每周一练。首先,搜集各省市历年中考试题和模拟试题,选取第一大题的各个小题进行训练。每周一套,第二套反复跟着第一套的答案和详解,便于学生自查自纠。其次,对语用题的每日一练,包括病句、语言表达与运用、修辞、句式等分类整理,每天2-3小题,一直坚持到复习结束。再次,名句名篇,每天要求学生自查自纠,同时互相过关,老师抽查,黑板板演,一直坚持到复习结束。

三、阅读常规的落实

1.坚持每周阅读和素材积累。学生写作中的思维僵化、思路闭塞,与平时的不读书、孤陋寡聞密切相关。似乎可以这么说,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阅读量的大小。读的书多了,视野开阔了,既积累了写作素材,也学会了分析社会现象,同时又学到了巧妙的构思、活泼的语言,顿悟了作文之道。

2.坚持每周背诵一篇美文。对精粹文章的阅读背诵,是沟通阅读和写作的重要桥梁。《阅读学原理》中讲“通过阅读,读者的知识经验扩充了,这是自我在量度上的增加;读者的观点认识改变了,这是自我在本质上的提高;读者的思想感情升华了,这是自我在价值上的飞跃;阅读的方法技术迁移了,这是自我在能力上的练达。”可见,阅读记诵对作文的作用非常大。通过记诵,学生可积累审题、立意、选材、布局、谋篇、造句等方面的大量知识,然后才能在借鉴中求异,在模仿中创新。

3.让琅琅读书声走进语文复习课堂。大声朗读,不但可以矫正读音,培养口头表达能力,而且能使人的大脑皮层受到比默看更强烈的刺激,并通过反复诵读,使语言的词语要素、句式、情感、气势在脑海里留下深刻印象,从而感受到语言的丰富性、连续性,逐渐领会语言表达的规律性,进而产生强烈的语感。

四、写作常规的落实

1.坚持随笔写作,过好素材关。我们要求学生每周坚持写作文1200字,把全班分成6个小组,每天检查一组。教师及时批改,给出学生评语,用贴近他们的话语来与他们沟通或指导,优秀的随笔当堂读给全班学生,并印制在校报《随笔展示台》上,以此来激发学生写随笔的积极性。大多学生养成了一写为快的习惯,自己的观察、感悟、情感等都能洋溢笔端,情文并茂。

2.坚持每周写一篇作文。要求学生每周写一篇练笔作文,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散文皆可,教师加以指导和讲评。作文写好后,教师遵循认知规律,通过典型示例导引,使学生在自由发表见解、充分分析讨论的基础上,不知不觉地得到感知能力、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进而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对有关示例立意选材、谋篇布局、语言运用等方面规律性的认识,并以此为参照标准,依据教师所呈现的写作题目和要求,自我进行举一反三式的构思和练习。

围绕大纲和教材,立足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复习和训练,本着“全面、系统、扎实”的原则,教师求精求细教语文,学生求精求细学语文,细化考点要求,落实常规,注重过程,夯实基础,争取中考的最后胜利。

上一篇:五彩田园小学生作文450字下一篇:盐城师范学院2013年度各团总支工作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