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扎克和小裁缝影评

2024-06-04

巴尔扎克和小裁缝影评(共3篇)

篇1:巴尔扎克和小裁缝影评

巴尔扎克与小裁缝影评

茂密的树林层峦起伏,蜿蜒的石板路不知伸向何方,薄薄的云雾给这崇山峻岭增添了几许清幽……这就是影片的开头,幽静的画面慢慢地向我们展开一个发生在大山深处的故事。

七十年代的中国,知青罗明和马剑铃上山下乡来到一个小山村,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小裁缝因其活泼可爱给这两位知青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欢乐,而罗明和马建铃也偷来一些书,向小裁缝介绍巴尔扎克,大仲马等有名的作家。渐渐地两人同时爱上了小裁缝,可是后来小裁缝却要走出大山,她希望看看外面的世界。多年之后,罗明有了自己的家庭和事业,马建铃也从事着他最喜爱的音乐,但是那段知青岁月,和小裁缝在一起的美好时光却不能让他们忘怀。

我从《巴尔扎克与小裁缝》这部电影中看到了略带哀伤的爱情,本以为罗明会和小裁缝永远地在一起,可是小裁缝最终选择了离开,开始了自己的人生旅行。他们的爱情很纯洁,罗明为她讲故事,小裁缝静静地听着,憧憬着外面的世界。他们的爱情又略显凄凉,特别是多年后,罗明向马剑铃讲述他去找小裁缝没有任何结果的无奈与失望。其实马建铃也是爱着小裁缝的,只不过他更含蓄,罗明更开放,马建铃默默地照顾小裁缝,从来没有怨言,我这才发现有时候静静地守候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我被马建铃的付出和无怨无悔所感动。

人生如戏,总是有那么多的未知数,等待着我们去求解,就和这两位知青一样,本料想在大山的生活可能会枯燥无味,可小裁缝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他们。还有马建铃悠扬的小提琴曲,竟说成是“莫扎特怀念毛主席”。从城里带来的一个普通的小闹钟竟主宰了乡村里出工劳作的时辰。我看到了70年代文化的荒芜,我看到了文艺小青年和淳朴农民相遇后所发生的种种笑话,我更看到了小裁缝经历了禁锢和压抑后企图改变自己,冲破精神樊篱的勇敢无畏。

纯真的年代,朴实的农民,真挚的爱情,相对封闭的大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影片中的故事和风景代表的不仅是自然的馈赠,还象征着一个时代的文化符号。它来得悄无声息,但绝非走得不留痕迹,留在人们心中的是深深的怀念。

篇2:巴尔扎克和小裁缝影评

七十年代的中国,知青罗明(陈坤饰)和马剑铃(刘烨饰)上山下乡来到湘西的一个小山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可是乡下贫乏的生活使他们逐渐感到厌倦。小裁缝(周迅饰)是一个大山的女儿,后来她与罗明和马建铃相遇,活泼开朗的小裁缝给他们死水般的生活带来了光亮,而罗明、马剑铃充当了西方人的传教士,西方的教义让这个大山的女儿开化。不出意外小裁缝很可能会平平淡淡过完一生,然而巴尔扎克、福楼拜等人的到来,改变了她的一生。她不懂文学,不知道爱玛、邓蒂斯是什么人,懵懵懂懂的她只知道书中的人来自外面的世界。后来他们也发现了一箱所谓的“禁书”,此后,他们生活中惟一的乐趣便是偷看箱子里的一本本书——巴尔扎克的小说。禁书令少年与小裁缝幻想中的世界豁然开朗,慢慢地两人同时爱上了小裁缝,他们的爱情之火越烧越炽热小裁缝却告诉他们,她要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在与二人告别后,她便背上了行囊,开始了个人的人生旅行。

数年之后罗明已然有新的归宿,有了儿子有了事业,有了很多的难以割舍,慢慢的将那段曾经的轰轰烈烈埋藏。多年之后马剑铃从事着他最爱的音乐,或许每一个音符都是对故人思念的表达,他难以释怀那段感情,然而洪水却将最后的她和他们之间的故事封印。

“其实我们俩都爱她,只是我们俩用了不同的方式来爱她”。面对爱情罗明勇敢,马剑铃含蓄。罗明大胆的爱,给了小裁缝情感的冒险之旅,马剑铃默默的守候,给了小裁缝情爱和煦的春风。其实在罗明离开之后的一段时间一直是马剑铃在默默无私的照顾小裁缝,即使他知道小裁缝心里最爱的还是罗明,这种精神实在很难得,值得钦佩!

篇3:巴尔扎克和小裁缝影评

一、影片中艺术形象的符号化现象

影片在表现知青的启蒙作用和山民的愚昧上, 并没有走两极分化的道路。农村和文化虽然有着不同的轨道, 但是农村毕竟有长期积累的朴素的经验。这些经验虽然缺乏科学性, 却还是反映了一定的智慧。影片中罗明和马剑铃开始用折衷的方法与山民沟通, 比如拉小提琴的曲子时, 把曲名改成了《莫扎特想念毛主席》, 以此使山民接受了小提琴这个本来是“小资的乐器。”如果说影片中知青文化的符号是小提琴和“巴尔扎克”, 那么山民文化的符号无疑是土法治疟疾了。因此, 当罗明患了疟疾, 就是用农村的土办法, 冷水刺激加六条鞭打治好的。山民尽管愚昧, 但这并不是由于他们自己造成的。因此罗明和马剑铃从没有以嘲笑和讥讽的姿态来面对山民。相反, 罗明是一个文化的启蒙者, 而马剑铃也慢慢变成了文化的守护者。山民们并不都是愚昧的, 他们暂时的愚昧只是当时的社会条件造成的, 这并不是他们的错。大山深处的裁缝会认识小提琴, 甚至懂得它的英文发音“violin”, 则说明了他们从前是有机会学习的。而小裁缝就是那个不甘于愚昧无知的山民的代表, 她了解了巴尔扎克的思想, 最后在自己的命运选择上, 她颇感迷茫, 终于选择了出走去城市, 来完成自己的洗礼。知青文化的符号在对山民文化的启蒙上, 最终取得了成果。

在影片中艺术形象的选择准确自如, 与文革时期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遇到的文化蒙昧情境, 十分符合。艺术形象是审美物象和审美意象的统一, 审美物象是艺术形象的形式, 审美意象则是艺术形象的内容。艺术形象就是表现、传达了审美意象的审美物象;就是物化、固定于审美物象的审美意象。只有这个统一体的一面, 不然就不能成为艺术形象。对于一部影片则更是如此。一个好的审美意象离不开审美物象, 两者完美组合才形成观众看到的影片。尤其是艺术形象地符号化的倾向, 使得影片传达情感更加贴切, 意义深刻。

二、艺术形象与符号的关系

并不是所有的艺术形象都可以称为符号。符号化是抽象和具象的统一。符号首先有一种从多种物象中抽取出能代表共同意义的功能。具有一定的意义上的共同的抽象性。其次, 它的本质是具象的属性。它既然代表多种物象共同的东西, 它首先也必须是物质的。这里的符号, 不是单纯意义的符号, 它更在在一定情境下具有特定意义的符号。像影片中社会主义国家电影, 贫下中农的草鞋因其代表了贫下中农的文化, 而使得它们也成为山民们具有符号性的物象代表。意象上就直指贫下中农的阶级属性, 以及他们与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对立。然而这些艺术形象也只有在这个语境中能够表达出其符号化的意义, 若脱离了这个语境, 就变成了基本的物品而已。

三、艺术形象符号化对于艺术形象表现的影响

艺术作品总要创作出具体、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 艺术作品创造的意象主题, 如果合乎现实生活的情景, 能使欣赏者如见气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心驰神往, 这就由于作品创造了一种鲜明的意境。意境能使欣赏者通过想象和联想, 如身入其境, 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成功的优秀的艺术作品能使情与景、意与境、物与我、情与理、形与神等因素和谐地交融在一起, 即塑造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 使作品产生强烈的感染力。下面试举两个列子来分别论述。

1. 其形象性更加凸显, 更具美感

在这部影片中, 艺术形象的选取恰当, 意义深刻, 与当时文化荒漠的时代语境也很符合。一个只有无产阶级唯上的时代, 其他的一切都是反人民的。所以, 山民不认识甚至没听说过内部装饰着小鸡啄米的闹钟, 以至小裁缝要把它拆开来找一找小公鸡在哪里。

小提琴就正是一个设置恰当的艺术形象。它不仅是蒙昧的试金石, 也是启蒙的好工具。山民不认识小提琴, 以为只是玩具, 在明白了它是一种乐器可以演奏音乐后, 第一反应也是作曲家是外国人, 很反动。所以才有了罗明为了保留小提琴而将莫扎特的奏鸣曲改成了《莫扎特想念毛主席》。于是, 小提琴就有了许可, 可以光明正大的演奏了。而山民们也并不排斥这个资产阶级消遣用的东西。毕竟, 优美的音乐不象是文字, 不象是科学, 总要求一定的门槛才能够理解。音乐是作用于听觉的, 无论你识不识字, 只要能让人愉悦, 觉得好听, 它就是好的东西。真理如此简单。回望这么短短的一个小插曲, 一把小提琴, 一个资产阶级的附属物, 却能够吸引山民们抛却了阶级情感, 走到乐声发出的屋子附近, 来快乐地听一听。这本身就清楚地表明乐器只是愉悦大众的器物而已, 它没有什么阶级属性, 更不是划分人的社会阶层的依据。改了曲子的名字就改变了其革命性更是无稽之谈。之前生产队长单方面的判断, 可见其荒谬程度。影片后面见多识广的老裁缝也对着罗明喊“violin”, 则表示了老裁缝向知青显示自己也是懂得的。作者无意批判这些蒙昧的百姓, 他们也只是国家制度的牺牲品。这样的设置比队长把小提琴烧了更具有批判性。小提琴在小裁缝做流产手术时成了马剑铃和医生之间的暗号, 这个设置也精妙无比, 根据曲调的轻重缓急来判断是事情状态的发展, 这是真正有文化的人才可以听懂的语言。而生产队长听到小提琴声从远处走来, 装作用心欣赏的样子, 而后, 说了句, “不如《莫扎特想念毛主席》好听”。这时小提琴已经变成了启蒙的工具。导演微微着力, 却将队长这个排斥资产阶级文化却又积极向成为无产阶级文化靠拢的刻画的入木三分, 这也将这个特殊时期, 处于文化荒漠中的人们渴求文化而不惜假装斯文的两面性姿态尽描。真是典型时代的典型人物。怎能不引人进入那个时代体会当事人的感受, 进而思考思考这个时代的扭曲。

小提琴作为这个敏感时代代表性的乐器, 具有符号化的意义。说起对小提琴的提防, 首先让人想起的只能是这个年代。它限制意识形态外的东西, 一把小提琴, 不关乎风花雪月, 却与个人命运息息相关。而这正是对文革蒙昧时代的发难。也正是在这曲名荒诞的曲子之中, 熏染了人们的审美情趣, 滋润了每个人的心。同时, 大家对小提琴的敏感性使得它的启蒙意义加重。这段意象的表达因为使用了小提琴这个形式的物象, 使得知青年代的湮灭文化的特性更加形象化地凸显, 毫无疑问增强了这个情节叙述的美感。

2. 对照现实表达情意更加强烈, 更加震撼

意识形态是个排他的选择, 选择了共产主义, 就意味着其他的都是对立方。外国人除了大胡子马克思, 小胡子列宁, 都是坏的。外国的书籍更是如此, 除了马克思列宁经典著作, 以及共产主义友人国家的书籍, 其他的都是反动的。更别说巴尔扎克、斯汤达、大仲马等人的作品了。这与文学成就无关, 因为大家的阶级立场不一致, 提倡自由民主, 启蒙思想根本就是空谈。影片没有对当时的这种社会气氛给以直接的批评。作者轻描淡写的笔墨却让人唏嘘不已。巴尔扎克的著作首先是一部反动的书。当马剑铃被瘸子一群人殴打, 书从背篓里掉了出来的时候, 人们争相去看的是作者的肖像, 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判断, 大胡子是马克思, 小胡子是列宁。这种夸张的片面使得马剑铃逃脱了被人发现看禁书的危险。作者的虚晃一枪如同神来之笔, 着墨不多却意图尽显。

小裁缝是老裁缝的孙女。她纯洁如温泉里的一捧清水, 美得让人怜惜。以至于罗明和马剑铃都被她吸引了。这么美的姑娘却总是瞪着无知的大眼睛。罗明便想要她变成有文化的青年。于是有了偷书, 藏书。那么多的外国书籍, 真值得去偷一次。偷来的书, 罗明每天给小裁缝念, 小裁缝慢慢成了有知识的人。她按照书里的描写自己动手做了一件胸罩, 这在凤凰山无疑是一件很震撼的事情。在危难之时, 开始像包法利夫人一样思考问题, 甚至懂得了做女人必须要使精神和美貌共存。终于有一天, 小裁缝背上行囊离开了这片乐土, 只因为巴尔扎克让她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女人的美是一件无价之宝。虽然她还不知道大仲马等人是和巴尔扎克一样的大作家, 但是巴尔扎克于她已经代表着“知识”的符号了。小裁缝的爷爷也在大仲马的指导下, 将地中海的空气带进了小山村。山民的衣服有了海军服的样式, 甚至还为我们描画出一个五爪的铁锚, 它成为那几年凤凰山女人们衣服上最时髦的装饰图案。这一切表明了“巴尔扎克”这一类文化对封闭蒙昧的山民来说, 是一针多么有效的启蒙针。在落后的地方, 他们不知道文化有多深厚, 只知道巴尔扎克就是文化。这一方面反映了他们的局限性,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另一方面却反映了他们对文化的渴求。可是在那个时代, 想要有这么一片障目的叶子也是来之不易的事情。巴尔扎克成了文化启蒙的诗意的符号。这里的诗意启蒙, 是指“以活生生的艺术形象体验去传达理性意图, 即凭借艺术的审美体验而使得蒙昧的心灵获得解放”, 它“要求启蒙意图必须寓于艺术形象之中, 并始终不离艺术形象体验”。这个符号高度浓缩成了所有文化的代表。巴尔扎克就是文化。文化就是巴尔扎克。这种偏狭的认知看起来貌似荒谬, 事实上不正是山民们贫瘠的精神状态的写照吗。若没有巴尔扎克这个艺术形象这样高度地符号化, 而以各位作家一一交待, 一则山民们一时也弄不懂什么是什么, 二则也没有符号化表达的强烈的震撼感。

《巴尔扎克和小裁缝》中罗明和马剑铃的启蒙是没有白费的:小裁缝最后剪成了齐耳短发, 穿上带有地中海气息的短衫, 利索的裤子, 脚穿一双洁白的球鞋, 准备离开凤凰山。当面对着前来挽留的罗明时, 小裁缝的脸很坚决, 执意要去大城市寻找新生活。

罗明问:是哪个改变了你?

她说:巴尔扎克。

罗明反问:巴尔扎克?

小裁缝回答:他说, 一个女人的美是一件无价之宝。

上一篇:麻醉药品安全储存设施下一篇:你来了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