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育叙事案例

2024-04-20

小学语文教育叙事案例(共8篇)

篇1:小学语文教育叙事案例

小学教育叙事案例

小学教育叙事案例

(一)——《阳光》教学案例

实验小学 袁凌云

《阳光》这篇课文以抒情的笔调,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阳光给万物带来的生机与美丽。课文共有五个自然段,只有第二自然段是三句话,其它各段都是一句话,最后一自然段点明文章的主题:阳光像金子,阳光比金子更宝贵。课文插图色彩明丽,文本部分语言流畅,富有童真童趣,贴近儿童生活,能引起孩子们感受阳光的强烈愿望,生发对大自然无限热爱和珍惜的思想感情。

案例描述

一、利用想象引入课文

师:同学们请闭上双眼,用想象去欣赏阳光下的美丽景色。清晨,太阳从东方缓缓地升起来,金色的阳光洒遍大地上的每一个角落。听!小鸟唱起了欢快的歌。看!田里的禾苗更绿了,河水闪着金光。

(想象:教师播放带有鸟鸣水声的舒缓乐曲)。

生:闭上眼睛,听着老师的描述陷入无限的遐想之中。

(音乐最具感染力。和谐的音符与优美的文字,给孩子们创设了乐于接受的情境,活泼民主的课堂氛围。让他们在想象的空间里思绪飞扬,在独特的感受中畅所欲言,点燃他们求知的欲望,)

师:睁开你们的双眼,同学们,你们觉得美吧?谁来说说你刚才好像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

(生边回答,教师边用课件展示画面)

生:我好像看到了红红的太阳升起来了。

生:我听到了小鸟的叫声,公鸡的打鸣声。

师:不错,你还想到了公鸡的叫声,这说明你留心观察早上的事情。

生:我想到了爷爷奶奶在阳光下练木兰剑,打太极拳。

师:你的想象可真丰富。是啊!阳光给大地带来了生机,有了它,大地充满活力。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八课《阳光》。(板书课题)

(大自然的奥秘无穷无尽。把学生带进大自然中去仔细观察、体验,让他们身临其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生活中积累语文,并且感受到有大自然的可爱和美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学习生字新词

师:请同学们翻开课本,自由读一读这篇优美的课文吧!老师有一个小要求,请你们找到了哪些生字呢?

生:我找到了阳、像金„„

师:这十二个生字宝宝,哪几个字容易读错呢?请你当当小老师,帮忙提醒一下大家。

生:“长、晨、谁”这三个字是翘舌音。

师:你能带大家读两遍吧?(全班跟读)

师:还有哪几个字需要注意?

生:我知道“金、晨、进”这三个字是前鼻音。“更”是后鼻音。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请同学们一个字读两遍。

师:在汉字宝宝里有许多生字有几个名字,你能找出这课哪个生字是多音字吧?

生:我知道“长长的”这个长字,还有另一个读音“长大的长”。

师:对,你的知识真丰富。(师板书两个读音分别组词)

师:生字宝宝玩累了,它们摘掉了帽子(去掉音节)你们还认识它们吧?(开火车认读生字)

师:生字宝宝知道我们认识了它们非常高兴,它们告诉老师这篇课文里还有许多非常优美的词语朋友,请大家帮忙找一找。

生:我找到了金子、田野、洒遍。

生:我找到了更绿了、更高了这两个词。(声音较小)

师:更绿了、更高了是比原来要怎么样?你的声音应该大还是小?

生:比原来绿、比原来高,声音要更响一些。

师:你真是个聪明的孩子,一下就体会到了。

(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时间,充分让学生自学——小组学——汇报学,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三、学习课文内容

师引读:阳光像金子,洒遍田野、高山和小河,那么禾苗、小树、小河在阳光下有什么变化呢?读一读第二自然段就明白了。

生:(读完第二自然段)有了阳光,禾苗更绿了,小树更高了。

生:有了阳光,河里的水闪着金光,就像长长的锦缎。

师:你们见过锦缎吗?今天老师带来一块,瞧,它漂亮吗?

(直观的实物展示和课件相结合,加强了对难点句子的理解,使学生在独特的体验中体会到课文的语言美,激发学生用优美的语言去朗读的热情。)

生:漂亮,在阳光下还会发光呢!

师:锦缎是用什么做的呢?

生: 我知道,是用丝绸做成的。

师:闪光的锦缎就像阳光下的小河,多美啊!就让我们美美地读这一段吧!

师:(大屏幕上出现两个句子:1、阳光照进了我的家。2、阳光跳进了我的家。)同学们,你们读读这两个句子,分小组讨论,哪个句子写得好?

生:我认为第二个句子写得好。

师: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生:阳光跳进我家,就像小朋友蹦蹦跳跳。

师:对,这个跳字让我感到阳光有活力,让我们一起来读这个句子。

师:阳光跳进屋里来,谁去把它捉住?

生:阳光捉不住,因为它是大家的。

师:阳光像金子,为什么它比金子更宝贵。

生:因为金子可以用钱买得到,阳光却买不到。

生:因为没有阳光,我们就不能生活,没有金子,我们一样生活。

生:阳光能使小草变绿、禾苗长高,金子却不能。

师:让我们带着对阳光的热爱之情朗读全文。

(给学生自由活动和发言的机会,让他们体会为什么捉不住阳光,为什么阳光比金子更宝贵。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增强学习语文的成就感。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懂得阳光是捉不住的,阳光比金子更宝贵。)

四、拓展练习

师:阳光,给了我们生命,给大地带来生机,它比金子更宝贵,你们喜欢吗?请用我们手中五彩的画笔画出你们心中的阳光。

生:画阳光。

小结

阳光给了我们生命,给我们带来了光明和希望,它比金子更宝贵,我们要珍惜阳光,在阳光的照耀下健康幸福地成长!

反思:

《阳光》是一篇十分优美的散文,课文描绘了阳光给万物带来的生机与美丽。本文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语言典范,文质兼美,有利于全面发展儿童的语文素养。

学生每天都在阳光的陪伴下生活成长,但是却常常忽略了阳光的存在。能留意阳光、感觉到阳光的时候并不多。所以教学本课,要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大自然、亲近大自然,创设情境,让他们体会到阳光的美好和宝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树立导学意识,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和创造的热情。

通过朗读,借助插图,媒体等手段,让学生感受阳光的美好与宝贵。课文中有些句子通俗易懂,也有些句子给学生留下了想像的空间。教学应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教师要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教导中要抓住关键的词句如“因为有了阳光”、“阳光像金子”,对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让学生在训练中积累感悟、运用,提高语文能力。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创造一种师生、生生平等和谐的积极讨论气氛。如请学生当小老师,帮忙提醒大家哪些生字容易读错。这样让学生在小组学习中互相讨论,互相启发,充分发挥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培养学生装的合作精神。

小学教育叙事案例

(二)一年级孩子活泼好动,自控能力差,注意力保持时间短,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有效的组织课堂教学。组织好课堂教学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保证,是衡量一节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课堂教学组织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任务的一、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

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他们刚刚踏入校园进行正规化的学习。先把规矩给他们定下来,赏罚要分明,利用好前半节课,后半节课可以做练习或者游戏,不要把教学内容安排的过多,以免学生疲惫不堪,不仅没学到你意想中的知识,还使他们在下一节课中降低了学习的积极性。老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教材入手,努力寻找能够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切入点。我们可以做一些小奖品,比如小红旗,小红花等鲜艳可爱的东西。在上课前,可以这样说:“同学们看老师带来了什么?喜欢吗?如果今天谁上课坐的最端正,发言最积极,不做小动作,不说悄悄话,老师就奖给他。比比看,今天谁能得到小红花。”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二、课堂形式灵活多变,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课堂形式单一,很容易造成学生身心疲劳,从而转移注意力。针对这一现象,我们要想方设法设计灵活多变的教学活动。如:课堂上的小游戏、小表演、猜>谜语、小活动等这些环节都能很好的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而且可以根据每节课的内容设计一些小活动是最好的,能起到一举两得的效果。当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的时候可以运用事先约定好的一些口令组织教学。同时还要要求一年级教师要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课堂控制能力:一年级学生年纪小,自我控制力差,情绪易激动,即使是一点小事也往往让他们兴奋半天,其行为突出表现为:拍桌子、砸笔盒、大呼小叫、拍手、离开座位跳跃等,所以教师要在突发事件刚出现苗头时,就及时给予转化或制止。具体做法是:教师说“1、2、3”,学生马上作出回答“请坐端”师:“

1、2”生:“安静”、“小眼睛”“看黑板”等。也可自编儿歌激发学生兴趣、组织教学。如:“上课铃声响,安静等待老师进课堂。”(教育学生不要大声喧哗);“请你跟我这样做:我就跟你这样做”; “耳朵耳朵看哪里?耳朵耳朵在听讲。”课程进行一半时可以活动一下如:„„“点一点,摇一摇,拍一拍,扭一扭,笑一笑,哈哈哈,坐坐好。”小朋友对“笑一笑,哈哈哈”特别感兴趣,当说“坐会好”时,都坐得很好了。教师和学生一唱一和对儿歌,既简单,又很有节奏感。使师生之间的距离缩短了,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没有走神的机会。我们要认识到在一年级课堂里的每一个细节,都是抓好纪律的关键。你要求学生做的每一件事,必须事先让他们清楚。然后,我们需要的是足够的耐心要有足够的耐心、细心,让孩子知道你要他们做什么,怎么做,先怎样再怎样,哪怕是放几个学具,放哪儿,怎么放,都要说清楚。一开始的细致对以后的教学会非常有用。

三、老师讲课时要使用儿童化语言。

一年级孩子不同于大学生,只要老师讲清要求就行,他们自制里差,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做事凭兴趣。比如做连线题,如果老师说让我们来做个“找朋友”的游戏好不好?学生一听肯定会感兴趣。如果哪个学生找错了或还没有找到朋友,老师说:“哪个小朋友愿意帮帮他?”学生听了觉得很亲切,他们很喜欢听这种语气,老师用这种儿童的语气跟学生说话,才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总之,一定得蹲下与孩子们说话。

四、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在老师眼中是最好的,一年级的孩子也不例外,最喜欢听到老师的表扬,一听到表扬就会有更好的表现。在课堂中,教师要及时表扬守纪律的学生,使其他同学受到感染。当学生回答正确完整,老师即时对他们的表现给予肯定,可以说“你真棒” “你真行”“你真了不起”“你真聪明”“你说得真好”等,为了带动其他学生,老师这时可以抓住时机说:“还有谁能像他那样说?”要是答错了,也要给予鼓励,如“你坐下再想想,下次你一定能行”等,也可以用“掌声”或“送小红花”等方法鼓励他们,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受到希望和鼓励,体会成功的喜悦,觉得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更加坚定学习的自信和勇气。

总之,组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能否吸引学生是上好一堂课的先决条件,教师只有在教学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素养,不断实践总结,才能更好地驾驭课堂,达到最优最佳的教学效果。

现针对如何提高一年级>语文教学质量谈一点体会仅供参考。

最后要强调的是,在做好以上几点的同时,教师要吃透教材内容,了解教学大纲,精心备课,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上好每一节课,向四十分钟要质量。教学过程中,要保持学生集中注意力,要注意教学内容的紧凑性,要注意教师口语表达的艺术性。每上完一个单元都要对该单元进行一次检测,及时了解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便予以弥补。对学生学习上的点滴进步,要给予鼓励,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从不自觉学习转变到自觉学习上来,学生学习才能有所进步,一年级的语文教学质量才能得到提高。

总之一句话:爱心+耐心+细心

当一名好启蒙老师不简单呀!

小学教育叙事案例

(三)案例描述:

我教学“加减法的简便算法”一课时,2个教学班我都创设了这样的情景:在班上选择了全班公认数学最优秀的和最差的进行口算“比赛”,两组题目如下:

1、324+198 5968-3999 396+498 2、324+200 5968-4000 400+500比赛的结果当然是成绩差的获胜,顿时全班学生从疑惑不解到热情高涨,纷纷举手表达自己的意见,“气愤”比赛的不公平:两组题中,加减整百、整千当然简单一些„„

课的发展如设计一样顺畅,但是 “比赛”学生的表现却令我时至今日仍然不能平静:2名“优秀”学生都在不发表任何意见的基础上独自伤心的哭了,而2名“差生”表现大同小异:眼里闪过一丝得意,但是脸上没有一丝的笑容,他们体现出的“荣辱不惊”令我记忆犹新,那不是许多成大事者追求的境界吗?

当学生作业时,我立即叫过“优生”,向他进行了简单的解释。课后我向学生道歉(老师没有考虑你的感受),并重点帮助他分析了“哭泣”的原因,希望他在遇到困难时,变得更坚强和从容。对差生我问他为什么胜了不高兴呢?我表扬了他的进步,鼓励他继续努力,那时我看到了他开心的笑容。

案例反思:

反思一:教学应该更多的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有这样一段:“作为促进学生一般性发展的数学学习,应该更多关注学习的情感因素。事实上,健康与富有活力的学习活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自信以及相互尊重的学习氛围非常有利于学生非智力与智力因素协调发展,有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由此可见,教学中关注学生情感的重要。

本节课的情景创设目的是为了激起全班学生的情感共鸣,通过差生比优生算得快的“意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思考发现题目特征,理解简便算法的实质是“凑整”。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方法就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对于多数学生而言,课的设计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是当我看到“优生”那哭泣的表情,差生体现出的“荣辱不惊”时,我知道对他们我失败了,显然这不是他们的精神需要。

反思二:教学中应该考虑对差生更多鼓励,对优生进行挫折教育

差生体现出的“荣辱不惊”使我想到了“小学数学教育网”上网友讲的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一位老教师到农贸市场去买菜,遇到当年他教的一名做小生意发了财的学生,正在卖鸡蛋的学生热情的邀请老师去吃饭,老师说:“卖鸡蛋这样的工作你不觉得难为情吗?”学生说:“这和当年您教育我的情形相比,算不了什么„„”。

这个故事主要讽刺老师对待差生教学行为,是值得我们反思的,正如学生比赛胜了也不敢“声张”,是啊!我们真的应该给差生更多的阳光,不仅让他们可以经受挫折,还能正常的沐浴灿烂的阳光,拥有健全的人格。

从另一个层面看:学生得益最大的竟然是老师的“关照”。他在无数次的挫折和打击面前变得坚强,而这种品质将使他终生都会享用它的利息。所以挫折教育是人生重要的一课,而学习上一帆风顺的优生,却很少遭受挫折,所以才会在一次不正规的比赛“输”掉后哭泣不已。有人专门研究过国外293个著名文艺家的传记,发现其中有127人在生活中都遭受过重大的挫折。“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的说法,表明有成就的人大多是由磨难而成的。孟子指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这些都表明挫折教育是儿童成长中不可缺少的营养,对于优生也是如此。

回想前一教学片断,教师对自己忽视尊重学生人格的无意识行为表示歉疚。但心理活动明显是倾向于优生。在家庭和学校环境中,“优生”几乎是在“优待”中成长。身上存在害怕困难、承受挫折的心理能力差等特点。事实上,孩子们的一生中不遇挫折是不可能的。老师有责任早一点让他们具有“免疫”能力。让他们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从容不迫,不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消极的情绪反应。面对挫折能够从容不迫仅靠说教是无法达到的,儿童必须经历挫折才有可能超越挫折。因此,老师在教育教学中还应注意设计教育环境,不要一味给学生营造一切需求都能轻易得到满足的教育环境,更不要阻碍他们适当接受困难和挫折磨练的机会。

篇2:小学语文教育叙事案例

徐庙中学:尹文—2009-10-8 背景分析:

1、课程改革提出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领域,体现了当代教育对学生情感领域的重视性。

2、一个好的教学情景设计,应该在考虑教学的同时,更全面的考虑对学生全面发展所起的作用。

3、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寻找差生的闪光点,让他们回答简单问题,让他们重塑自信;同时我们要寻找“优生”的弱点,促进他们全面发展。案例描述:

我教学“加减法的简便算法”一课时,2个教学班我都创设了以下情境:在班上选择了全班公认数学最优秀的和最差的进行口算比赛,两组题目如下: 优生:267 +198

396+498

4975—3999 差生:267+200

400+500

4975—4000 比赛的结果当然是成绩差的获胜,顿时全班学生从疑惑不解到热情高涨,纷纷举手表达自己的意思,“气氛”比赛的不公平:两组题目中,加减整百整千当然简单一些。

课的发展如设计一样顺畅,但是比赛的学生的表现却令我时至今日仍然不能平静:2名优秀的学生的在不发表任何意见的基础上伤心的哭了,而2名差生表现大同小异:眼里闪过一丝得意,但是脸上没有一丝的笑容,他们体现出的“荣辱不惊”令我记忆犹新,那不是许多成大事者追求的境界吗? 当学生作业时,我立即教过“优生”,向他进行了简单的解释,课后我向学生道歉(老师没有考虑你的感受),并重点帮助了分析了哭的原因,希望他在遇到困难时,变得坚强和从容。对差生我问他为啥胜了不高兴呢?我表扬了他的进步,鼓励他继续努力,那时我看到了他开心的笑容。案例反思:

反思一:教学应该更多的关注美感,学生的情感。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有这样一段:作为学生的一般性发展的数学学习,应该更多的关注学生的情感因素。事实上,健康的富有活力的学习活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自信以及相反尊重的学习氛围非常有利于学生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协调发展,有益于健康人格的形成。由此可见,教学中关注学生情感的重要。

本节课的情景创设的目的是为了激起全班学生的情感共鸣,通过差生比优生算得块的意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思考发现题目特征,理解简便算法的实质是“凑整”。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对于多数学生而言,课的设计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是当时我看到优生那哭泣的表情,差生体现出的荣辱不惊时,我知道对他们我失败了,显然这不是他们的精神需要。反思二:教学中应该考虑学生更多的鼓励,对优势进行挫折教育。

差生体现出荣辱不惊时我想到了小学数学教育网上讲的一个意义深刻的故事:一位老教师到市场上买菜,遇到当年他教育过的一个做小生意发财的学生,正在卖鸡蛋的学生热情地邀请老师去吃饭,老师说:“卖鸡蛋这样的工作你不觉得难为情吗?”学生说:“这和当年你教育我的情形相比,我觉得算不了什么”

这个故事主要讽刺了老师对待差生教育行为,是值得我们反思的,正如学生比赛赢了也不敢伸张。是啊,我们真的应该给他们更多的阳光,不仅让他们可以经受挫折,还能正常的沐浴灿烂的阳光,拥有健康的人格。

从另一个层面看:学生得益最大的竟然是老师的关照,他在无数次的挫折和打击面前变得坚强,而这种品质将使他终身受益。所以挫折教育是人生重要的一课,而学习上的一帆风顺的优生,却很少遭受挫折,所以才会在一次不正规的比赛中哭泣。有人专门研究过国外的293个著名文艺家的传记,发现其中有127人在生活中都遭受过重的的挫折。“自古英雄都是梦,从来纨绔少伟男”的说法,表面有成绩的人大多是有磨难而成的。孟子指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这些都表明挫折教育是儿童成长中不可缺少的营养,对于优生也是如此。

篇3:高中导师制教育案例的叙事研究

一、教师应对自闭学生给予合理的指引, 尝试打开他的心扉

“云横秦岭路何在”时, 导师指引非常必要, 学校德育处要求各班每月召开一次既分散又集中的特色班会, 这成为了师生交流的主阵地。在一月一次的特殊班会课上, 每个导师带着自己组的几个导生, 就像一个家长带着自己的几个孩子, 他们在一个相对独立的地方, 有了更近距离的交流、接触, 这样有利于打开孩子们的心扉。导生对导师说出自己高三的愿望和奋斗目标, 导师帮着学生分析指导目标的切实可行性, 并作适当的调整。导生悄悄告诉导师自己近段的思想困惑和学习动态, 获得导师的开导和指引。

最典型的例子要数高二分到我们班的戴某某同学。他思想偏激, 性格孤僻, 不爱与人言语。说实话, 我开始真心不喜欢他。更要命的是有一次我给学生发月考奖金, 别的学生都情绪高昂的上台领奖, 唯独叫到他时, 我连喊了三声, 他一声都没吭, 坐在座位上纹丝不动。我当时想这不知是一朵什么样的奇葩?但定睛一看, 他脸涨得通红, 头低到了桌子上。我正疑惑, 全班五十多双眼睛齐刷刷地向我看过来, 此时, 站在讲台上的我就像个犯错的孩子, 顿觉不知所措。我遇到了从教以来从未有过的尴尬。千万不能在学生面前毁了形象, 我下意识地暗示自己。于是, 假装镇定, 马上改口说:“我等会再单独给戴同学颁奖。”我用余光看着他, 他仍然双手握拳, 牙关紧咬, 幸亏仍没吭声。我长吁了一口气:总算没有被他砸场。怎样才能打开他的心扉, 让他不排斥老师、同学?每次与他长谈, 我都要像上公开课一样精心准备, 提前预设好谈话中每一个环节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想好应对的策略。尽量做到没给他分析透彻, 不轻易给事物下结论, 免得他又钻死胡同;不经过调查取证, 不轻易评价他, 免得他误会。终于经过一年多的努力, 数不清的谈话, 他开始认可我, 接纳我, 愿意与我交流和沟通。当他终于第一次肯敞开心扉对我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时, 我兴奋得像自己刚参加工作时偶尔得到了领导的表扬一样。进入高三, 他变得阳光、积极、向上, 成绩也越来越好, 满满的都是正能量。

二、对厌学学生的指引并走近他的世界

刚进高三, 学生是紧张多余兴奋, 担心多余信心。这时, 最需要发挥导师的指导作用, 及时帮助学生疏导和排解。

为了加强导师对厌学者的指导,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我们班建立了荣辱与共的师生关系。导师制小组每次月考成绩的进退与导师息息相关, 被评为优秀小组的导师也能获得班级和年级同等的精神鼓励, 年级组彰红榜表扬:“某某组被评为优秀导师制小组, 导师是某某某。”真正做到了导师和学生一荣俱荣, 一损俱损。同时也能更好地敦促导师对本组导生中厌学者的帮助, 学习上的指导, 思想上的疏通, 精神上的鼓励。 这样既改变了厌学者的学习态度, 客观上又起到了不拖本组后腿的作用, 可谓一举多得。

三、对学生薄弱学科的指导, 帮助其消除顾虑

高三, 每个任课老师都是导师, 除了重点关注本组成员的思想和学习外, 还要对班上该科特别薄弱的尖子生和边缘生进行特别指导。2014 年, 12 月7 号8号, 第四次月考成绩出来后, 看到一些偏科而又学习刻苦努力的学生, 我想让他们得到任课老师更多额外的关照, 但又难于启齿, 因为自己感觉这样去要求超负荷工作的老师再做更多无偿的劳动, 实在有些过分。于是, 我就换了一种方式与任课老师进行交流:在仔细研究月考成绩后, 我针对每门偏科的重点对象连夜给每个任课老师特制了一条短信。我记得给英语戴老师的短信是这样写的:

Miss戴:您好!高三已过三月有余, 作为班主任, 我非常感谢您对7 班的倾情付出!因为爱, 您宽容;因为责任, 您无怨!面对这样一群多层次、基础弱的孩子, 您全身心投入。历经三次月考, 一次联考, 7 班成绩虽不冒尖, 但仍能看出, 您一次一次辛勤的付出使孩子们有了更多的收获!我想, 您的关怀和温暖, 会是孩子们前进路上不竭的动力!这次联考后还恳请您特别关注:石XX, 朱XX, 阙XX, 吴XX, 张XX, 谭XX, 杨XX, 符XX。您的只言片语, 会让他信心倍增;您的指点迷津, 会使他豁然开朗!衷心感谢!

干华

2014 年12 月11 号日晚

Miss戴给我的回复是:

长路漫漫, 任务艰巨。我愿与大家一起努力, 想百计, 尽千方。

看完寥寥数语, 我已感动无比。这哪是短信, 这明明就是一股力量, 一股来自同一战壕的战友的激励的力量。为了孩子们, 原来不止我一个人在努力。

第二天下课时, 我就看到戴老师在找朱XX、吴XX他们谈话了。有了导师的指引, 学生的学习方向更明确, 情绪更昂扬!

四、鼓励意志不坚定者, 让他提振信心

拿破仑说过:“胜利属于永远坚持不懈者。”高三的学生一定要有一颗励志而又不屈服的心, 要坚定自己的信念, 要学会知难而进。关键时刻, 我们导师的鼓励, 会让学生信心倍增。

全年级有名的邱同学, 高一以闹腾著称。高二进入我班, 虽较高一有所好转, 但除了应付月考略读几天书外, 其余改变不大。但刚进高三, 他就似乎变了个人, 有了努力拼搏的决心, 甚至每晚学习到凌晨两点。然而终因底子太薄, 坚持两个多月的努力后, 并未见到明显成效, 月考成绩依然在班级四十几名徘徊。他受到了打击, 意志开始动摇, 一次次跑到办公室跟我说:“老师, 我已经很努力了, 我整整拼了两个月, 成绩还是没有进步, 我肯定搞不上来了, 我想放弃算了......”看到他由于熬夜布满血丝的双眼, 我知道, 此时他内心的失望比失眠更痛苦。他更需要的是老师给他一剂强心针, 给他鼓励, 给他一个继续坚持下去的理由。我沉吟片刻, 问他:“你说你没有进步, 那你退步了没有?”他说:“也没有。”我于是就像一个带兵打过很多次胜仗的将军一样气宇轩昂地告诉他:“这就对了!没有退步, 这本身就是进步!所以, 你必须坚持!因为每个人的成功都有一个过程, 你不要幻想一蹴而就。试想, 别人努力读十二年书才进入班上前几名, 你只努力读两个月就想进入前几名, 那上天也太不公平了。你说怎么可能?你只有坚持下去才可能稳中求进, 况且, 你必须得有思想准备:或许第三次月考还不会进步, 第四次月考还不会进步, 但你一定要相信, 只要意志坚定, 努力坚持, 到高考肯定会有进步!”听我说完, 他似乎明白了什么, 望着我, 眼睛放光, 坚定地说:“好, 那我一定按您讲的去做。”从此往后, 他读得更加疯狂, 成绩也由四十几名到了三十几名, 又从三十几名到了二十几名, 现在到了班上十多名。如果不出意外, 以他现在的状况, 考个二本应该没问题。

可见, 当一个人遇到困难, 意志开始动摇时, 导师的及时鼓励是多么的重要。

五、鼓励基础薄弱者, 让他看到希望

专业特长生, 由于他们平时训练耽误了太多的学习时间, 所以, 很多学生都难以做到专业和文化两者兼顾。我班的康康同学, 他是学篮球专业的, 教练说他专业不错, 但成绩除了语文比较稳定, 其他都不够突出, 尤其是数学和英语。一次, 在他离开教室去训练了, 我偷偷地在他桌上贴了一张纸条, 上面是这样写的:“康康好, 球场你为王。日日离那六月近, 争分夺秒读书狂, 数外要加强。”放学后, 康康在走廊上碰到我, 他的表情分明在告诉我:“老师, 我懂了!我一定会努力的!”困难, 是无法阻挡一个人求知和前进的脚步, 它反而会激起强者更加强烈的欲望, 给人以不尽的动力。所以, 作为导师, 我们要在导生遇到困难时及时鼓励, 充分挖掘他的非智力因素, 伴他走出困境, 接近美好。

“吹尽黄沙始到金”, 让学生学会养成不骄不躁、沉着理性的个性, 让成功增加他们的信心, 这其中少不了导师的提醒。这个学期一开学, 离高考就只有最后三个月了。作为班主任, 更作为全班学生的总导师, 我给每个不同特征的孩子分别提了个醒, 让他们知道自己还缺什么?还需要什么?高三最后阶段该怎么做?我利用一个中午学生放学回家吃午饭的时间, 亲自把早已写好了提示语的红色便利贴悄悄贴到了每个人的座位上。

一是提醒态度浮躁者, 使他变得踏实。高二第二学期由理转文的女生刘同学, 成绩虽处班上前列, 但是缺点和优点同样突出。我给她的提醒是:理亦可, 文更行, 弃理从文是英明。浮躁去, 踏实行, 宁静致远是良训。

二是提醒沾沾自喜者, 使他变得沉稳。文综尚可, 成绩略有起色就开始放松的男生吴同学, 我根据他的姓名特点, 给他写了这样一段提醒的话:承吴父之宝气, 接刘氏之聪明。携自身之努力, 奏胜利之强音。望他戒骄戒躁。

三是提醒学有所长者, 使他变得全面。语文成绩好, 擅长写作, 但考上重本还有困难的郭同学。我给她的提醒是:七班有女曰婉容, 诗词歌赋样样通。查漏补缺得要领, 金榜题名六月红。另有阳光生谢同学, 音乐专业联考已上重本线, 校考已过厦门大学, 为了激励她一门心思突破文化, 我写给她的几句话:专业已开花, 一心拼文化。“钉子”精神在, 厦大我来了。希望她能一如既往的努力, 争取实现自己的愿望。

篇4:班主任教育叙事案例

一、案例简述

1.孙同学,男,18岁,家庭条件很好。在他高一军训的时候,就在寝室中号召全体同学罢训,这些极度疲劳的同学便开始罢训,他却到操场上告诉我:老师不要说我是男生,他们不来集合我来了,其他同学在寝室被政教老师一通批评,影响了班级的军训。

2.军训结束,回校上课,他的表现就更突出了,随时根据课堂内容提出一些与教学无关的问题,逗的同学哄堂大笑,耽误课堂时间。

3.他身材较小,敏捷如燕,一节课要串几个座位,把其他同学带动的异常不安心上课,各科老师都很无奈。严重影响班级上课秩序。

4.自己没有手机,就拿同学的手机玩,带动同学共玩手机。

5.他性格急躁,和同学相处得也不和谐,也经常和同学发生矛盾,有时就大打出手。

6.天天早上和课间迟到、吸烟。

老师的批评教育也没有明显效果,有时还恶语顶撞老师。

二、案例分析

1.孙同学的家里兄妹两个,父亲在外地工作,和他沟通较少,母亲要工作和照顾妹妹,他自称从小到大没有人管,在初中时从不走校门,都是跳栅栏,造成他我行我素、旁若无人的性格,他妈妈说:这孩子从来就没有培养和管理过。他爸爸评价他不到学校上学,不出三个月就得进管教所。

2.家长没有教育意识,认为孩子不需要教育,一切顺其自然。可现在影响他们的因素较多,使他形成了许多不该有的习惯,家长对学生在生活上尽可能地去会满足他们的各种要求,从而渐渐地也养成了他们任性好胜的个性,缺少宽容心同情心,多了几许霸气和好胜心。

3.他有强烈的反叛意识,追求自我个性张扬,又缺乏团队精神。家长和老师反对他做的事,他越要做到底,为了追求与众不同,甚至尝试打耳眼带耳钉。就这样一个孩子,着实让我动了不少脑筋。

三、教育方略

根据同学、科任老師和我观察到的情况归纳、分类、总结、分析,制订帮助引导计划。

(一)架起感情的桥梁:和他交朋友,QQ里加为好友经常聊他感兴趣的人和事,学习和生活上帮助他,发现其优点,增强其自信。很快成为好友,他开始信服老师了。

(二)与家长合力:与家长沟通,帮助孩子提高认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三)从培养习惯开始:让其找一个不被打扰的地方,列出“不良习惯一览表”。再列出“好习惯一览表”。然后认真分析一下,写出好习惯与坏习惯的区别,哪些要改?打算如何改?哪些要培养?打算如何培养?找原因,如:为什么我早上没办法早起?因为我很累,为什么会累?因为睡觉时间还不够。为什么会没睡够?因为我睡得太晚。为什么睡那么晚?因为有太多事情要做。为什么有那么多事情要做?因为我做不完。为什么会做不完?因为我给自己制订的计划任务超过了我可以在今天完成的。

1.这是第一步,一定要目标明确。如果你的看法越坚定、清楚,你的习惯培养或改正就有越大的力量。

2.潜意识输入法(如:早上6:50到班)。这是很有威力的一个方法,我平时就有应用。有些时候需要比平时早起,比如6点钟起床,平时我是习惯于7点起床,6点是未必醒的。为了6点能准时起床。在晚上临睡的时候我就和自己的头脑说:“明天要6点起床。”然后想了一下6点起床的情境,让自己头脑得到清楚地确认。这样我在第二天的6点就能准时起床啦!你将自己想养成的习惯,输入自己的头脑,潜意识会提醒你去做。

3.视觉法(如:不串座,诚实守信)。将要培养的习惯化成图案记于心中。贴墙、写于笔记本首页、放于垫玻璃的桌面等,就是为了增强视觉效果。我为了加强学生的习惯培养,我制作了一些卡片、图片,让他放于自己方便看到的地方,实行后的人跟我说,真的有效。

4.行动法(如:说话分场合有分寸)。用行动、重复地行动。和自己说“我做得到。”“我要去做!”有错必改,如果你能连续行动21天,你就会发现习惯已经基本培养起来了。

5.帮助法(如:思想积极不造谣)。请人监督或向亲友许诺,也会有不错的效果。运用上述方法,你就会渐渐养成成功者的习惯。

建议你培养的好习惯:1.心态积极。2.主动学习。3.乐于助人。4.变化预测。5.初始时就怀有最终目标。6.做事决不拖延。7.做事积极主动。8.锻炼、爱护自己,让自己保持健康。9.珍惜时间的价值。10.分清事务的轻重缓急。11.理解他人并保持协作。12.礼貌、尊重他人。

经过半学期的努力效果很明显,能坚持学习了,犯错的次数减少很多,高三毕业也考上一个三本学校,家长很高兴。

篇5:小学教育叙事故事案例

记得那是一个冬日的午后,我正坐在办公室里批改作业,门突然被推开了,只见吴梦已哭成了小泪人,“怎么啦?谁欺负你的,快告诉老师。”她伤心地哭着说:“我今天刚带来的跳绳不见了,这是我南京的大姑新帮我买的……”我忙问:“是什么样儿的?什么时候不见的?”和她同来的同桌连声说:“她的跳绳可漂亮了,还是带计数器的,早上第四节体育课时,我和她还在一起比赛的。可中午到校后,就不见了。”“你把它放在什么地方啦,会不会带回家了啊?”“没有,我放学时就把它放在了抽屉里,我想下午来的时候再跳。”

那我们快去班里找找,说不定放在角落里没发现呢?于是,我来到教室发动全班孩子,对大家说:“你们见过吴梦那根漂亮的跳绳吗?”同学们都叽叽喳喳地说见过。“吴梦想把跳绳借给大家玩,可是忘了把跳绳放在哪儿了,你们能帮忙找找吗?”全班孩子一起找遍了教室的每个角落——但令人失望的是……没找到。看来不得不承认:是有人喜欢上了这根跳绳,把它悄悄“借”走了。

篇6:小学教师班主任教育叙事 案例

中心学校

余盛英

本学期,我接手了一个令我头痛的班级:60人的大班;上课爱捣乱、哄堂、和老师顶嘴;下课打架,破坏公物;作业不交,练习不做;教室里满地纸屑;开班会我都插不上嘴……不管我如何想招“惩罚”他们,都没有一点好转。两个星期下来,我简直快发疯了!

思索许久,我想,既然惩罚不起作用,那我何不给他一点“甜头”尝尝。于是,我开始实施我的计划。

第一步,我在网上购了一套批改作业用的卡通印章(这在我们这里是买不到的)。改作业时,我给他们盖上了“请改正”“你真棒”“读书认真”“书写整齐”“加油”“善于思考”等印章。第一次作业发下来,班上就像开了锅:“耶,我得到了你真棒”“我得到了表扬”“我得到了……”没得到表扬的显然显得很失落,对那些卡通印章羡慕极了。第二天的作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字写得漂亮了,准确率高了,交的也及时了。第三天我刚到校,就有一帮学生堵在门口问我“作业改了没有?”“盖章了吗?”“给我盖的啥章?”作业发下去之后,得到表扬的同学,高兴的一天都合不拢嘴,一下课就瞅着自己的作业傻笑。作业一天比一天好起来了。这第一颗“甜枣子”让学生甜到了心里。

这枣子吃多了,也不甜了。我开始实施第二步计划。我又买了一些彩色的“钻石”(这东西3元一张,每张260颗,特好看),得到10个以上表扬印章的给发一颗钻石,此后累积,每再得到5个就发一颗,超过25个就得到2颗。很多学生为了多得到印章,就建议我每天布置2次作业,有几天上级来检查,忙的没布置作业,全班一片呼声“一定要补上”。看到这情形,我真有点沾沾自喜。

作业的问题算是解决了,接下来我计划整整纪律和卫生了。第三步,我实行纪律卫生评比活动。各组满分一百分,由小组长进行监督,由班长把关,哪个组卫生、纪律被举报一次各扣5分,一周下来,哪组分数最低,哪组打扫清洁区,并且中午打饭时排在最后,而分数最高的那组,组长奖励2颗钻石,组员奖励一颗。活动方案一公布,大家一下课就扫自己的桌底,组长除了上厕所,就是监督组上的卫生。一周下来,班上的卫生特好,几乎见不到地上有纸片,课堂上也很少有人乱嚷嚷了,下课也很少有人打闹,只要有人稍微一闹,组长或其他人就会提醒他“下个周你一个人打扫卫生哦”“下周打饭排最后哦”,打闹的人赶紧就此罢手。

这一步,学生明白了,只要自己“乖”,就会有“甜枣子”吃的。对班上几个特别爱捣乱的学生,如姚博旭,我告诉他,只要一天没人打他的小报告,我就给他奖励2颗钻石,他可乐意了,保证绝不再捣乱,的确,他捣乱的次数越来越少,每周都能领到两三次奖励,现在基本上不捣乱了。当然,我没有那么多奖品,现在规定,他一周不捣乱才发奖。

篇7:小学语文教育叙事案例

1、“教育叙事”必须基于真实的课堂教学实践。对真实的课堂教学实践可以做某种技术性调整或修补,但不能虚构。

2、每个“教育叙事”必须蕴涵一个或几个教学事件,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某一个有意义的“教学问题”或发生的某一种意外的”教学冲突”。

3、由于它是对具体的教学事件的叙述,因此要有一定的情节性和可读性。

它不同于教学之前的“教学设计方案”(或“教案”),也不同于教学之后的“教学实录”(或”课堂实录”)。

4、每个“教育叙事”所叙述的教学事件必须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蕴含一定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5、“教育叙事”可以反映以自己的方式化解教学事件之后获得的某种教学效果,也可以反映教师忽视了教学事件之后导致的某种教学遗憾。

6、“教育叙事”的写作方式以“叙述”为主。这种”叙述”可以是上课的教师本人在反思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以第一人称的语气撰写的”教学事件”。要尽可能地”描写”教师自己在教学事件发生时的“心理”状态,常常用”我想……”、“我当时想……”、”事后想起来……”、”我估计……”、”我猜想、……”、”以后如果遇到类似的事件,我会……”等等句子。此类心理描写实际上是将教师的个人教育理念、个人教育思想渗透在某个具体的教育事件上,体现了教师在“反思”某个具体的教育事件时显露出自己的教育理念以及个人教育思想。

7、一份完整的“教育叙事“必须有一个照亮整个文章的”主题”。这个“主题”常常是一个教学理论中已经在谈起、讨论的问题,这个”主题”是所叙述的教学事件中产生、蕴含着的,而不是将某个理论问题作为一个”帽子”,然后选择几个教学案例作为例证。

附优秀叙事一例:

教师要善于及时发现课堂中生成的问题

今天我听了一节练习讲评课,练习讲评课到底该如何上这里暂且不说,我要说的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实在是太重要了。

讲的是阅读初一下《未选择的路》完成课文练习:

第二个问题是“请你说说关于路的一些名人名言?”

学生1: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

学生2: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路安在?-----李白

学生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应该说学生回答得都很不错,初一的学生能作这样的回答,可见课外是作了精心准备。

接着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追求真理的路,本是人类共同的(理想)……(没听清楚)。老师一听,觉得很陌生,于是就问:“是谁说的?”这个学生一时答不上来,下面是一片哄笑声。

我感到非常遗憾!

遗憾之一:是这一位学生没有说:“是我说的”。我们的学生进入幼儿园起就灌输要当听话的好孩子,强调的是整齐划一。这使我想起《读者》2004年第4期上有一篇文章叫《保护好你孩子的天赋》,文章通过对1979年中美小学教育的考察,做了以下比较,得出了一些简单的结论:

1.每个学生无论成绩好坏,能力优劣,都趾高气扬,踌躇满志……

2.小学二年纪的学生加减乘除还在掰手指头,就整天闹着要创造发明,想着把地球调个头……

3.美国小学重视音体美,轻数学……

4.小学课堂几乎处于失控状态……

中国:

1.中国小学生课堂上把手放在胸前或背后,老师发问才举起右手……

2.中国有一种作业叫“家庭作业”……

3.中国把考试分数最高的学生称为最优秀的学生,并颁发证书,而其他人没有……

4.中国小学生起得很早,7点钟的时候,大街上最多的是学生……

文章最后的结论是:中国小孩是世界上最勤奋的学生,也是起得最早的,他们的分数是世界上任何学生都比不上的。但,20年过去了,美国培养了几十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的科学文化远远走在中国的前面。

我们的学生就是不敢说“是我说的!”,缺的正是美国孩子那种自以为是的自信和踌躇满志的敢说敢想;也许这位学生有这样的想法,但就是不敢说出口。难怪上海师范大学现代教学技术系研究生导师黎加厚老师经常说一句话:我们中国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在幼儿园的时候就被干掉了!

遗憾之二:是这位老师没有鼓励他说出来,更没有阻止学生的哄笑,或者对学生的哄笑加以引导和讨论。

教师没有这种意识,一种鼓励学生敢于发表不同意见的意识,这位学生的回答显然与众不同,即使不敢肯定是自创的,但与众不同是可以肯定的,教师就要鼓励他说出来是谁说的,如果说“是我说的!”,那就更了不起,保不准我们班里将来会出一个或者几个名人?谁敢说我们这位同学将来一定不是名人呢?我们从小就应该有这种自信,应该为这种自信鼓掌!这是一个多么有发挥价值的问题。

教师也没有对学生的哄笑加以引导和讨论,学生的哄笑是明显地伤害了学生,打击了学生的自信,我们学生之所以不积极参与活动,不敢发表独立的见解,很重要的原因不尽是怕教师批评,而是怕讲错了被同学耻笑,讲对了是英雄,讲错了就成了被耻笑的对象,因此宁肯不说。即使从保护学生的自信与发言的积极性出发,教师也应该设法阻止学生的哄笑,或者加以引导讨论,让哄笑者明白这位学生的可贵之处以及自已的不是。可惜我们这位教师没有这一种意识,由此看来,教师最可贵的是要善于及时发现课堂中生成的问题。记得一位伟人说过: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作者佚名)

班主任工作类教育叙事案例——对“失恋”后一首诗的处理

这首诗的内容是这样写的“天涯何处无芳草,何必要在五班找,本来数量就不多,况且质量也不高。”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本学期初的一个下午,同学们都在静静地认真自学,只有刘××同学将头抬得很高,注视着另一个同学,我轻轻地走到那们同学的身边,发现他正在聚精会神地看着一首诗,我轻声地说了句,可以给老师看看吗?这位同学很不情愿地将那首诗给了我,尔后两位同学对视了一下,刘××同学趴到桌子上。用他自己的话说:“这下可完了,老师一定会在班级公开批评的。”我走到讲桌前,看了一下诗的内容,沉思了片刻,便将它放到了衣兜里,继续观察同学们的自学情况。可刘××同学却坐不住了,他时而抬起头偷偷地看着我,好象在等待着老师的批评。看了几次后,发现我无动于衷,他便开始写作业了。

下课的铃声响了,我把刘××请到了无人的电工室,他耷拉着脑袋,用余光看着我,我让他坐下,他却哭了,边哭边说:“老师,我错了,我不该写这首诗,不该在自习课上传纸条,求老师不要在班级批评我。”我说:“老师要想在同学中批评你,就不会把你请到这里来。”他会心地点了点头。我说你能不能实话告诉老师为什么要写这首诗。他想了想后,详细地叙述了他与我班一名女同学友好相处到产生矛盾 的经过,原来这首诗是他“失恋”后为了发泄内心的痛苦而写的。我因势利导,以诚相待,对他进行了耐心细致的教育引导。

最后我又将这首诗拿出来,对他说:“老师想和你一起将这首诗改动一下,你看怎样?”他爽快地回答“行”,我说:“老师改前两句,你改后两句。”他点头同意。我说第一句只需改动一个字,将“天涯何处无芳草”改为“天涯何时无芳草”,第二句改为“何必非要现在找”,紧接着他又改了后两句:“本来学业就很紧,况且年龄又很小。”读着这首诗他开心地笑了,笑得那样轻松,笑得那样自信。随后我又说:“十年之后,你找不到女朋友,老师帮你找,怎么样?”他连声说“谢谢老师”。

这次潜隐式教育的尝试,避免和消除了被教育者的对立情绪和戒备心理,平复了内心的波澜,学会了情感上的进退自如。从而使被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最终达到转化的目的。(作者佚名)

学科教学类教育叙事案例——阿玲是哑巴吗?

《曼谷的小象》一课讲述了在风光秀丽的曼谷附近,“我们”一行乘坐汽车,不幸轮胎陷落污泥,阿玲在这个时候,指挥她的小象把我们的车拉了出来,并且把我们的车冲冼的干干净净。教学中,在我的组织引导下,同学们读书读的非常认真,经过讨论认识到了阿玲朴实、善良、乐于助人的品格。

正当我准备总结全文结束学习时,突然一个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老师,我觉得阿玲是个哑巴。”我不禁一愣,教学这么多年,还从来没听到学生持有这个观点。(旁批:教学冲突出现了)

我便问:“说说你的根据吧。”那位学生马上说道:“整篇课文,阿玲一句话也没说。只是打手势。”

“对,我也这样认为。”其他学生好象受到了启发,也“嚷”了起来。这下班里可热闹了,同学们共分成了两派,互相争论了起来。

备课时,实在没想到能有这样一个问题。我认为这个问题根本没有讨论的必要,但后来,我慢慢发觉,如果同学们能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了,就能知道,本文是通过人物的行动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并不是所有的文章都要通过语言来表现人物。(旁批:教师的反思以及行动)

于是,我不但没制止他们的争论,而且还适时地加以指导。同学们毕竟年龄小,还不能系统地把自己的观点表述出来,有的只是提出了,这是在国外,语言不通,所以阿玲就不说话;有的说阿玲性格内向,不好说话……都有一定的道理。是该我出手的时候了,我想起了二年级时给同学们抄的一则名言:语言化为行动比行动化为语言要困难的多。和同学们一起背了一遍,于是,有的学生就恍然大悟了。阿玲会不会说话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她的行动,我们认识到了她的朴实、善良的品质,是一个通过实际行动来帮助别人的人,而不是一个花言巧语的人。同学们还联系了当今社会现实,对那些嘴上花言巧语,背后却吭人、害人的人进行了批判。(旁批:最后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篇8:小学语文教育叙事案例

一、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运用教学叙事的原则

(一)要结合真实性与超越性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运用教学叙事时应当要注意真实性的原则。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讲故事的方法将实践教学中一些结构不高,观念与经验都比较分散的知识重现在学生的面前。另外,教育叙事要求故事的本身要具有真实性,所以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向学生讲述一些例子,但是这些例子必须是教师身边的。在进行叙事时,教师只是单纯地向学生讲述这些例子,而是要通过这些例子向学生传达出其中所蕴含的意义,从而实现对学生的引导。此外教师在进行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育,让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理解与掌握,从而达到对学生进行教育的目的。

(二)将生动性与思想方向性进行融合

想要提高思想品德教育中的教育叙述教学效果,教师还应当要做到将生动性与思想方向性进行融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将故事生动形象地讲述出来,这样可以让学生在生动的故事情节中增强自己的个人情感,这样也可以为学生在下一阶段的学习中创建出良好的学习氛围[1]。此外教师在讲述故事内容的过程中不能随意进行讲述,而是要具有方向性,也就是说可以根据思想品德教学中的教学目的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讲述故事,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起到良好的效果。但是在实际中,很多教师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在整个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都运用讲故事的教学方法,虽然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但是教学的效果却并不理想,这也体现出了教师没有抓准教育叙事的重心,也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了。

(三)及时对教学内容进行反思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不仅要具备真实性,还应当要注意教学的情境以及让学生通过故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反思。具体来讲就是教育叙事中的情境主要是通过故事自身与发生的过程来表现出来的。 每一件故事的主题都是特定的范围下的行为组合,缺一不可,一旦缺少任何一点,都会影响故事的构成。教师在进行叙事的过程中并不是简单的通过故事发展来进行阐述,而是会受到叙事情境的限制, 只有在特定的情境中,才能进行讲述。所以教师可以根据情境的变化将故事慢慢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为学生创建出良好的情境,并让学生在这一情景中加深自己的情感体验。

二、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运用教育叙事的过程

(一)要明确叙事的主体

教育叙事作为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必然会依据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来进行的,所以对于小学教师来说, 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来确定故事的主体,这也成为了叙事教育的前提。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教材中,很多的内容其实是重复出现的,但是在内容中所侧重的知识点却是不同的。如在教师讲述《家乡的产物多又多》一节中,可以向学生讲述家乡中的物产,人们是如何辛勤劳动的,并鼓励学生要热爱自己的家乡。在讲述《我们的大地妈妈》一节中,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人与环境之间的冲突,来让学生认识到破坏环境的危害,并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保护环境的理念。

(二)要具有鲜明的叙事风格

当教师确定所讲述故事的主题与内容以后,教师就要确定以怎样的叙事风格来吸引学生[2]。在教师讲述故事的过程中,要确保将故事讲的精彩与出色。其实叙事风格与教师自身的讲话风格有着直接的关联,有的教师在讲话中类似于散文,使用的词句十分优美, 且个人思路十分清晰;而有的教师讲话则类似于诗歌,不仅押韵, 而且情感真挚。所以风格不同的教师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对话或独白等方式进行讲述。总而言之,教师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故事的目的来选择叙事风格。如在讲述《我的小伙伴》一节中,教师也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播放一些《找朋友》等类型的儿歌,以此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与生动性。

(三)在进行叙事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深度挖掘并引导学生

进行教育叙事的过程主要就是要强调故事情节的完整性,并让故事的内容具有生动与场景化。但是教育叙事不仅仅是讲述故事, 还应当要对故事中的教育意义进行深入挖掘,注重故事中的个人情感与学生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师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也可以结合自己的经验与经历将故事进行完整的表述出来,探索故事中的教育意义,为学生的个人情感的引导工作做好铺垫。如在讲述《健康文明的休闲生活》一节中,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提出问题,“怎样的生活才算是健康文明的生活,什么样的生活习惯会有损健康”等,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回答,并讲述一些名人轶事是如何来安排自己的生活的等。但是这一过程中应当要注意的是,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层层递进,逐渐诱导与启发学生。

三、结语

将教育叙事运用到小学思想道德教育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教师也要坚持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的思想理念,落实思想品德教育的教学目标与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及时更新与改变自己的教学策略,提高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实效性。

摘要:教育叙事主要是以讲解教育故事为主的叙事,在20世纪70年代时被广泛地运用到教学中,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虽然教育叙事在我国的应用上起步较晚,但是已经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喜爱。本文针对教育叙事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的运用原则以及过程等方面进行了简要阐述,并提出几点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上一篇:正式沟通名词解释下一篇:在爱里修行情感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