疗养院建筑设计规范标准-范文

2024-05-29

疗养院建筑设计规范标准-范文(共6篇)

篇1:疗养院建筑设计规范标准-范文

疗养院建筑设计规范标准

2010-03-25 14:47 来源:未知 阅读次数:

3443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部标准 疗养院建筑设计规范 JGJ 40-87(试行)主编单位:福建省建筑设计院

批准部门: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

试行日期:1988年1月1日

本规范系根据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84)城设字第246号文,关于制订《疗养院建筑设计规范》通知的要求,由福建省建筑设计院负责编制而成。

本规范编制过程中,对全国各地疗养院进行了比较广泛的调查研究,吸取了我国三十多年来疗养院建设的实践经验,同时广泛征求全国各有关单位的意见,经过几次研究修改,最后经过主管部门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四章和附录一。主要内容有:总则、基地和总平面,建筑设计、建筑设备等。《疗养院建筑设计规范》编制组 1987年1月 第一章 总则

第1.0.1条 为保证疗养院建筑设计的质量,使疗养院建筑符合适用、安全、卫生和环境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特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 本规范适用于综合性慢性疾病疗养院及专科疾病疗养院新建、扩建和改建的设计。传染性疾病疗养院,其特殊要求部分应按医院建筑设计规范中传染科有关规定执行,休养所可参照执行。第1.0.3条 疗养院建筑设计除应按本规范的规定执行外,还应执行《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以及国家或专业部门颁发的有关设计标准、规范和规定。第二章 基地和总平面

第一节 基地选择

第2.1.1条 疗养院建设应符合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和疗养区综合规划的要求。第2.1.2条 疗养院宜设在气候适宜,风景优美,具有利用某种天然疗养因子预防和治疗疾病条件的地区。

注:天然疗养因子系指含有负离子的新鲜空气、矿泉水、治疗泥等。

第2.1.3条 基地位置应是交通方便,环境幽静,日光充足,通风良好并具有电源、给排水条件和便于种植、造园之处。

第2.1.4条 基地应为总平面布置中的功能分区、主要出入口和供应入口的设置,以及庭园绿化、活动场地等的合理安排提供可能性。

第二节 总平面布置

第2.2.1条 疗养院由疗养、理疗、医技用房,以及文体活动场所,行政办公,附属用房等组成。

第2.2.2条 总平面设计应充分注意基地原有地貌,地物、园林、绿化、水面等的利用。第2.2.3条 疗养院的疗养用房与理疗用房、营养食堂若分开布置时,宜用通廊联系。第2.2.4条 疗养用房主要朝向的间距,除应符合当地日照要求外,最小间距不应小于12m。

第2.2.5条 疗养院绿化设计应结合当地条件和使用功能的要求并选择能美化环境,净化空气的树种花草。

第2.2.6条 疗养院可根据需要和地形条件,设置室外体育活动场地。第2.2.7条 职工生活用房不应建在疗养院内,若建在同一基地,则应与疗养院分隔,并另设出入口。

第2.2.8条 当疗养院设在疗养区内,应充分利用该疗养区已有或准备建设的公用医疗设施,文体活动场所及其他公共设施。第三章 建筑设计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3.1.1条 疗养院的建筑布局应功能分区明确,联系方便,并必须保证疗养用房具有良好的室内外环境。

第3.1.2条 疗养院建筑不宜超过四层,若超过四层应设置电梯。第3.1.3条 疗养室室内净高不应低于2.60m。

第3.1.4条 主要用房应直接天然采光,其采光窗洞口面积与该房间地板面积之比(窗地比)不应小于表3.1.4的规定。

第3.1.5条 疗养院主要建筑物的坡道、出入口、走道应满足使用轮椅者的要求。第3.1.6条 疗养、理疗、医技用房及营养食堂的外门、外窗宜安装纱门纱窗。第3.1.7条 疗养院主要用房的楼地面除有专门要求外,其面层应用不起尘、易清洁、防滑的材料。第二节 疗养用房

第3.2.1条 疗养用房按病种及规模分成若干个互不干扰的护理单元,一般由以下房间组成:

一、疗养室、疗养员活动室;

二、医生办公室、护士站、治疗室、监护室(心血管疗区设)、护士值班室;

三、污洗室、库房、疗养员用厕所、浴室及盥洗室、开水间、医护人员专用厕所。第3.2.2条 每护理单元的床位数,可根据疗养院的性质、医疗护理条件等具体情况确定,一般不宜少于40床、亦不宜多于75床。

第3.2.3条 疗养室宜面临风景点或绿化庭园,并保证大部分房间具有良好的朝向。第3.2.4条 疗养室每间床位数一般为2~3床,最多不应超过4床。

第3.2.5条 疗养室如护理需要,床位两侧应留有间距;当为单面采光时,其单排床位数不应超过3床,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床长边与装置采光窗外墙的墙面间距不应小于0.60m。

二、两床长边的间距不应小于0.85m。

三、靠通道的床端部与墙面间距不应小于1.05m。

第3.2.6条 疗养室附设卫生间时,卫生间的门宜向外开启,门锁装置应内外均可开启。第3.2.7条 疗养室应设每人可分隔使用的壁橱,橱净深不宜小于0.50m。第3.2.8条 疗养室宜设阳台,其净深不宜小于1.50m。长廊式阳台可根据需要做灵活的隔断予以分隔。

第3.2.9条 疗养室的门宽不应小于0.90m,并应设观察窗。第3.2.10条 医护用房

一、护士站位置应设在护理单元的近中心处,护理单元较短时,可设在护理单元入口附近。

二、护士站与治疗室应有内门相通。

三、护士值班室内应有更衣装置。

四、心血管病疗区的监护室应靠近护士站。第3.2.11条 公共设施

一、每一护理单元应设疗养员活动室,其面积按每床0.80m2计算,但不应小于40m2。活动室必须光线充足,朝向和通风良好,并宜选择有两个采光方向的位置。活动室宜设阳台,其净深不应小于1.50m。

二、公用盥洗室应按6~8人设一个洗脸盆(或0.70m长盥洗槽)。

三、公用厕所应按男每15人设一个大便器和一个小便器(或0.60m长的小便槽),女每12人设一个大便器。大便器旁宜装助立拉手。

四、公用淋浴室应男女分别设置。炎热地区按8~10人设一个淋浴器,寒冷地区按15~20人设一个淋浴器。

五、凡疗养员使用的厕所和淋浴隔间的门扇宜向外开启。

六、护理单元内宜设供疗养员使用的晾衣设施,其位置应设在使用方便,易于管理及不妨碍观瞻处。第三节 理疗用房

第3.3.1条 理疗部分一般由电疗、光疗、水疗、体疗、蜡疗、泥疗、针灸、按摩等疗室组成。各疗室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各疗室的设置应视疗养院的性质、规模及天然疗养因子资源等情况确定;

二、各疗室宜集中组合成独立区,水疗室、体疗室可单独设置;

三、各疗室宜有等候空间,治疗床的间距视各种疗法确定,但不应小于0.75m,床之间宜有活动分隔。第3.3.2条 电疗室

一、高频、超高频、静电、电睡眠及四槽浴应单独设室。

二、高频、超高频室宜有屏蔽措施。医护人员工作台与治疗机中线的距离不应小于3m。

三、电睡眠室应有遮光隔声措施,治疗床之间应分隔,隔间净宽不应小于1.80m。

四、静电室应有通风换气设施。

五、地面应有绝缘、防潮措施。墙面应做不低于1.20m的绝缘墙裙。

六、暖气片宜嵌入墙内,并应设置非导电体的护栏。

七、各种管线应暗装。八、四槽浴台座应有绝缘措施,给水管宜敷设于管沟内。数量较多的四槽浴治疗室室内地面排水宜采用带孔盖板的排水沟。第3.3.3条 光疗室

一、紫外线治疗宜单独设室,并应有通风换气设施。

二、激光室墙面、顶棚应为深冷色调,窗玻璃应避免反光。

三、光疗室地面应有绝缘、防潮措施,墙面应有不低于1.20m的绝缘墙裙。第3.3.4条 水疗室

一、水疗室由等候空间、医护办公室、浴室、更衣休息室、厕所、贮存室等组成。

二、更衣休息室应与各浴室有门相通,其休息床数与水疗设施使用人数比例为1∶1~2∶1,两平行休息床的间距不应小于0.60m。

三、盆浴室两平行浴盆间距宜为0.70m,浴盆应设上下盆扶手。

四、大池浴室、旋涡浴室的进口处应设淋浴喷头和洗脸盆。

1.大池宜做成矩形,旋涡浴池应做成圆形或椭圆形,深度宜为1.30m,拉手棒中线离池底高度宜为1.20m,池的溢水口底离池底高度宜为1.10m,池底应采用防滑易清洗的面层材料;

2.在大池的适当位置应设带扶手的上下池台阶或固定便梯,旋涡浴池应设方便上下池的活动便梯。

五、设“8”字形槽浴者,槽壁上缘离地面高度宜为0.85m,槽深宜为0.50m。

六、脉冲水力按摩机浴室应有隔声措施。

七、淋浴室包括全身浴、坐浴、针状浴、雨状浴、直喷浴、扇形浴等。1.操纵台应设在工作人员能看到每个淋浴者处; 2.操纵台与直喷浴、扇形浴的距离为3.50~4.00m。直喷浴墙上应装把手; 3.各淋浴位置之间宜用透明材料分隔,坐浴、针状浴、雨状浴的隔间中距不应小于1.10m,全身浴不应小于1.50m;

4.地面排水应坡向直喷浴处。排水沟宜采用带孔盖板。

八、浴室的墙面,顶棚应用防水面层材料,顶棚应防冷凝水下滴。

九、浴室的窗户应有视线遮挡措施,并应有通风排气设施。第3.3.5条 体疗室

一、体疗室视需要可附设诊察室,气功室及贮存室等。

二、体疗室布置应避免其声响对邻近用房的干扰,若布置在楼层,应采取隔声措施。

三、楼地面面层宜采用有弹性、耐磨损材料。

四、体疗室设有球类活动时,其窗户、灯具应有防护措施。体疗室墙面应采用耐碰撞、易擦拭的面层材料。

五、体疗室的净高应按体疗设施要求确定。第3.3.6条 蜡疗室

一、蜡疗室由治疗、贮蜡、熔蜡、制蜡等部分组成。治疗部分应独自设室。规模较大的蜡疗室视需要可附设洗涤小间。

二、蜡疗室应防止其气味对周围用房的影响。熔蜡室应有通风换气设施。第3.3.7条 泥疗室

一、泥疗室由治疗、贮泥、泥搅拌、泥加温、调泥、淋浴、厕所、洗涤等部分组成。治疗部分应男女分别设室。

二、设有原泥池进行全身泥疗的治疗房,应有上下池便道及抽排地下水的设施。

三、泥疗室宜设于底层,并应有良好通风。第3.3.8条 针灸室与按摩室两平行治疗床的间距不应小于0.90m。针灸室应有通风换气设施。第四节 医技用房

第3.4.1条 放射科用房

一、放射科用房由透视、摄片、暗室、登记、存片、办公、读片和候诊等部分组成。

二、放射用房应单独布置或布置在建筑物底层一翼的尽端。三、一般透视、摄片室的面积不应小于24m2;200mA以上的X光诊断机机房每间面积不应小于36m2(包括控制台位置)。室内净高应满足设备安装的要求。1.窗户及装有机械通风的通风口应有遮光措施;

2.地面面层应采用防潮、绝缘的材料,并宜设带有活动盖板的电缆地沟;

3.装有风扇者,其旋转部分离地不应低于2.20m,并不得影响X光机组的运行; 4.门的净宽不应小于1.10m,通向控制室的门的净宽不应大于0.70m; 5.四周墙体、楼面、顶盖及其相关设施必须达到卫生部门规定的防护要求。

四、暗室的位置应与摄片室相邻。

1.暗室与摄片室相邻的墙面应装置传片箱,箱内尺寸应能容纳最大胶片盒横放,并应加防护措施;

2.暗室进口处、窗户及机械排风口应有遮光措施。墙面、顶棚应用较深色调;

3.洗片池内壁应用深色耐酸碱材料,池底用浅色耐酸碱材料,其断面应符合X光片夹子搁置要求。

五、存片室应有防潮、通风措施,其位置应与观片室相邻。规模较小者两室可合并。第3.4.2条 检验科用房

一、检验用房包括临床、生化、洗涤等部分。根据疗养院规模大小可分设或合并设置。

二、显微镜观察台宜沿外窗设置,天平台应有防震措施。

三、生化检验室应设通风柜,并应有电源、水源及排水等设施。通风柜的排气管应高出屋面。

四、洗涤室宜靠近临床、生化检验室,洗涤池内壁及排水管应用耐酸碱材料。第3.4.3条 功能检查用房

一、功能检查包括心功能检查、脑功能检查、基础代谢测定、超声波及肺功能检查等部分组成。可按实际需要设置,其位置应远离电磁干扰处或采取屏蔽措施。

二、脑功能检查室宜设于尽端,避免有穿过式交通。

三、基础代谢测定室应布置在较安静处。

四、超声波检查室应有遮光措施。

五、肺功能检查室应设洗涤池,墙裙应采用可冲洗的面层材料。

六、检查床旁应有放置仪器和操作的空间。一床独用净宽不应小于1.0m,两床共用净宽不应小于1.40m。检查室应有医师工作台位置。

七、地面应有绝缘防潮措施。第3.4.4条 药剂用房

一、中药房由配方、贮药、整理加工、原药库、煎药等部分组成。1.整理加工室宜紧靠中药原药库,并应有良好通风、排烟、除尘等条件; 2.配方、贮药、整理加工、原药库等应有防潮、防鼠害措施; 3.煎药室宜单独设置,并应有排烟、排气设施。

二、西药房由调剂室、普通制剂室(可按实际需要设置)及药库等部分组成。1.调剂室应设领药处;

2.普通制剂室位置应邻近调剂室和药库,室内应设制剂台及洗涤池,台面及池壁应用耐酸碱材料; 3.普通制剂室的地面、墙面、顶棚和工作台应采用耐冲洗、易清洁材料; 4.易燃、易爆、剧毒和贵重药品存放必须有安全防护措施; 5.调剂室、药库应有防潮,防鼠害的措施,并避免阳光直射。第3.4.5条 供应室

一、供应室由接收、洗涤、敷料制作、消毒、贮存、分发、工作人员更衣等部分组成。规模较小的疗养院可合并使用,但应避免洁污交叉。

二、洗涤池面层应采用耐酸碱材料。

三、敷料制作及消毒室应有通风换气设施。第五节 营养食堂和洗衣房 第3.5.1条 营养食堂

一、营养食堂可根据疗养院规模及疗养员不同疾病对饮食的不同要求,进行适当分隔或分设。

二、少数民族疗养员的饮食应另设烹调室和餐室。

三、食堂应避免厨房噪声干扰及气味串通。

四、食堂进口处应设洗手盆。

五、除符合上列要求外,尚应符合有关规范的规定。第3.5.2条 洗衣房

一、洗衣房由接收、分类、洗涤、烘干;缝补、烫平折叠、贮存分发及工作人员更衣休息等部分组成。

二、洗衣房平面应按洗衣工艺流程布置,工作人员出入口、污衣入口和洁衣出口应分别设置。

三、洗衣间应设带孔盖板排水沟。

四、除应设烘干房外,宜另设晒衣场。若晒衣场设在洗衣房屋面上时,应有垂直提升设施。第六节 防火和疏散 第3.6.1条 疗养院建筑防火设计除应执行国家现行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外,尚应符合本节所列各条之规定。

第3.6.2条 疗养院建筑物耐火等级一般不应低于二级,若耐火等级为三级者,其层数不应超过三层。

第3.6.3条 疗养院主要建筑物安全出口或疏散楼梯不应少于两个,并应分散布置。室内疏散楼梯应设置楼梯间。

第3.6.4条 建筑物内人流使用集中的楼梯,其净宽不应小于1.65m。第3.6.5条 主要建筑物内应设置火灾事故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第四章 建筑设备

第一节 给水排水

第4.1.1条 疗养院应有给水排水系统,并应有热水供应系统。

第4.1.2条 蜡疗室盆蜡制作,若采用热水熔蜡时,水温不应低于95℃;若采用压蜡机通蒸汽熔蜡制作蜡垫时,其底部集水坑应采用盖板排水沟排至室外除污井,蜡疗室应单独敷设不小于100mm管径的排水管,接至下水道。

第4.1.3条 泥疗室淋浴间应有热水供应。冲洗泥浆应先排至室外沉淀池后再排入下水道。

第4.1.4条 水疗室矿泉水温应为35~42℃。当水温过高时,应在进入水疗室前设降温池(塔)。

第4.1.5条 基地内应有污水处理设施。其污水净化方法则应根据使用性质、污染程度、排放标准等因素综合确定。第二节 采暖通风

第4.2.1条 采暖区的疗养院应有热水采暖系统。

第4.2.2条 疗养院各种用房的室内采暖设计温度应符合表4.2.2规定:

第4.2.3条 一般用房、走廊和楼梯间等应采取自然通风。

第4.2.4条 疗养院下列用房应设有机械排风装置,其换气次数参照表4.2.4规定:

第三节 电气

第4.3.1条 疗养室应使用光线均匀、减少眩光的照明灯具,每床位应装设一个插座,每疗养室装一、二只备用插座。

第4.3.2条 疗养院的人工照明光源一般采用白炽灯或荧光灯。各室人工照明装置照度标准推荐值见表4.3.2:

第4.3.3条 疗养室和护理单元走道除一般照明外,宜设置照度不超过2lx的夜间照明灯。走道照明不应有强烈光线射入疗养室。第4.3.4条 根据需要护理单元可设置呼叫信号。

第4.3.5条 放射科用房,功能检查室,理疗科用房等应在入口处分别设置电源切断开关。

第4.3.6条 透视摄片室的门口应装置红色指示灯,其开关应与记录台红色照明灯及X线机的开关联动。

第4.3.7条 X线机的电源电阻值(包括供电线路电阻)和其电源电压允许波动范围应满足制造厂规定。

第4.3.8条 X线机部件之铁皮、操作台、高压电缆金属保护套、电动床、管式立柱等金属部分除应接到接地干线外,还应就近设一组重复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第4.3.9条 在离静电治疗机3.0m以内不应设置任何金属物,设在静电治疗室中的采暖散热片应有防感应措施。

第4.3.10条 心电图和脑电图设备应设单独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第4.3.11条 非医用电气设备的零线不应与医用电气设备的接地线混用,可采用三相五线制,并应分别与接地网相连,医用电气设备的接地线宜采用铜线,医用与非医用插座型式应区别。

第4.3.12条 凡是带有金属外壳的移动式医用电气设备应设专用的保护接地(接零)线,不得与工作零线合用,且应采用铜芯线。

第4.3.13条 疗养楼根据楼房结构和周围环境宜设电视共用天线,疗养室内设电视插座。

第4.3.14条 水疗室电气设备选型及线路敷设应有防水、防潮措施。附录一 本规范用词说明

一、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对于要求严格程度的用词说明如下:以便执行中区别对待。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作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 反面词采用“严禁”。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作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 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作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宜”或“可”; 反面词采用“不宜”。

二、条文中指明必须按其他有关标准、规范执行时,写法为“应按„„执行”或“应符合„„要求或规定”。非必须按所指定的标准和规范执行时,写法为“可参照„„执行”。附加说明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名单 主编单位:福建省建筑设计院

主要起草人:林维焜 陈家骅 汪滨藩 林元英 林佑南 王国松 唐兆琦

篇2:疗养院建筑设计规范标准-范文

(征求意见稿)1 总则2 术语

2.0.1 疗养院 sanatorium疗养院是利用自然、人工疗养因子,结合自然和人文景观,以传统和现代医疗康复手段对疗养员进行疾病防治、康复保健和健康管理的医疗机构。2.0.2 综合性疗养院

general sanatorium泛指针对患有一般慢性病、亚健康或健康的疗养员开展预防、保健、康复疗养和健康管理活动的疗养院。2.0.3 专科疗养院specialized sanatorium主要针对因从事接触粉尘类、化学、物理、生物及放射因素及特殊作业等各类危害人身体健康的作业而患有特殊疾病的疗养员,开展相关诊疗和康复活动的疗养院。2.0.4 自然疗养因子naturalconvalescent factor系指自然界具有医疗保健作用的理化因子,如新鲜空气、日光、海水、森林、矿泉水、矿泥及景观等。2.0.5 人工疗养因子artificial convalescent factors系指光、声、电、热、磁等各种有益于人类机体健康的物理因子。2.0.6 自然景观 natural landscape指自然界原有物态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的景观。2.0.7 人文景观cultural landscape指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精神需求,在自然景观基础上附加人类活动的形态痕迹、集合自然物质和人类文化共同形成的景观,及依靠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综合运用文化和技术等方面知识,形成具有文化审美内涵和全新形态面貌的景观。2.0.8 疗养员

convalescent系指疗养院收治的对象,即患有某些慢性病、职业病患者及特殊职业人员,或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员及期望得到保健养生的健康人员。2.0.9 疗养室 recovery rooms(convalescent bed-rooms)供疗养员入住、休息、储物、盥洗、浴厕的房间,一般分为单间疗养室、套间疗养室和单元式疗养室,配有独立卫生间,视条件和需要配置厨房。2.0.10 疗养员活动室convalescent living rooms供疗养员阅读、交往、沟通以及开展文娱活动的场所。2.0.11 疗养单元

convalescentunits由交通空间将一定数量的疗养室、疗养员活动室和一套配备完整的医护用房组合在一起所形成的,相对独立的空间集合。2.0.12 疗养用房

convalescentrooms特指疗养单元内的各类功能用房。2.0.13 理疗physical therapy系指利用自然或人工的物理因子作用于人体,使之产生有利反应,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诊疗技术,其中以中医药学及民族医药学的内病外治手段开展的理疗活动,如针灸、按摩推拿、中药贴敷、穴位注射、刮痧拔罐等称为传统医学理疗。2.0.14 理疗用房

physicaltherapy rooms放置各种理疗设备、工具并利用其开展相应的诊疗活动的用房。2.0.15 医技用房

diagnostic & treatment rooms运用专门的诊疗技术和设备,协同临床提供疾病诊断依据,判断生理、病理状态,制定治疗、预防措施及疗养方案的辅助科室用房。2.0.16 健康管理用房 health &management rooms对健康、亚健康人群、患有慢性病的疗养员的健康状态及潜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预防,以及为维护健康进行健康干预提供全过程服务的用房。3 基本规定

3.0.1 疗养院的建设应与当地气候、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民族习俗和传统文化相适应。3.0.2 疗养院应建在具有某种自然疗养因子,环境适宜,风景优美的地区。3.0.3 疗养院建设应符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注重生态保护。3.0.4 新建疗养院设计应合理、有效地利用土地和空间,且留有可发展或改、扩建的用地。改、扩建项目应充分利用现有场地及设施,厉行节约,避免浪费。3.0.5 疗养院设计应以人为本,以疗养员为中心,满足其居住使用要求,提供疾病防治、康复疗养及健康管理、保健咨询等服务。3.0.6 疗养院的给水、排水、燃气、热力、电力、通信、污水处理等市政配套基础设施应与疗养院建筑同步建设,同步投入使用。3.0.7 疗养院设计应满足国家有关医疗机构安全的规定,按国家标准做好相应的安全设计,包括防火、防灾、安防设施、通行安全、疗养设施安全、环境安全等方面的设计。3.0.8 疗养院绿色、节能设计应符合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搜建筑微信 按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JGJT229及《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执行。3.0.9 疗养院人文景观应与自然景观形成完整系统,对绿化、景观、建筑室内外空间、环境和标识导向系统做综合性设计。3.0.10 新建疗养院应根据当地城市总体规划、市场需求和投资条件确定建设规模,建设规模可按其配置的床位数量进行划分,标准如表3.0.10所示。表3.0.10疗养院建设规模划分标准

注:一般情况下,不宜建设500床以上的特大型疗养院,若与酒店合建时,酒店床位不计入内。3.0.11 新建疗养院应根据已确定的建设规模和当地卫生事业发展规划的要求、拟投入项目的投资条件,合理确定疗养院的建筑标准。3.0.12 疗养院建设若有条件可根据需求设置养老区或一定数量的老人疗养床位,其设施应符合现行《养老设施建筑设计规范》GB50867。场地和总平面4.1场地

4.1.1

疗养院选址应遵守国家有关风景名胜区、旅游度假区或森林公园等疗养区的法律法规,符合城乡总体规划及疗养区综合规划的要求。4.1.2

选址应充分考虑环境和生态保护,场地内无空气和水质污染隐患,并在建筑全寿命周期内无不良影响。4.1.3

场地位置应交通方便,环境幽静,日光充足,通风良好,符合卫生学要求,并具有所需能源的供给条件、市政设施,和便于种植、造园之处。4.1.4

场地应为总平面布置提供最优可能性,合理安排建筑功能分区、主要出入口,以及庭园绿化、室外活动用地等。4.1.5

天然气管道、高压电线、输油管道严禁穿越或跨越疗养院区。

4.2 总平面 4.2.1

疗养院总平面设计应充分考虑场地原有地形地貌、园林绿化、地物水面等的利用。

4.2.2

依据《城市公共设施规划规范》GB50442,疗养院规划建设用地指标,应符合表4.2.2的规定。表4.2.2疗养院建设用地指标(公顷)

注:1 当规定的指标确实不能满足需要时,可按不超过11㎡/床指标增加用地面积,用于预防保健、单列项目用房的建设和疗养院的发展用地。2 承担科研和教学任务的疗养院,应根据实际需要增加其所需用地面积,同时可参考现行《综合医院建设标准》建标110。3 建筑平均层数四层以上的疗养院,用地指标可采用下限;建筑平均层数二层以下的疗养院。用地指标宜采用上限。

4.2.3

疗养院用地应包括建筑用地、绿化用地、道路用地及室外活动用地,有条件时预留发展用地。1 建筑用地主要包括疗养用房、理疗用房、医技门诊用房、公共活动用房和管理及后勤保障用房的用地,不包括职工住宅用地。2 绿化用地包括集中绿地、零星绿地及水面。1)各种绿地内的步行甬路应计入绿化用地面积内;2)植被达标的绿地停车场或慢行道应计入绿化用地面积内;3)未铺栽植被或铺栽植被不达标的室外活动场地不计入绿化用地。3 道路用地包括道路、广场及停车场用地。1)道路包括消防车道、机动车道、慢行道、人行道;2)广场包括无顶盖且无植被的广场;3)用地面积计量范围应界定至路面或广场停车场的外缘,且停车场用地面积不应低于当地有关主管部门的规定。4 室外活动用地包括供疗养员体疗健身和休闲娱乐的室外活动场地。4.2.4

疗养院总平面设计应合理布局,合理确定容积率,充分利用地下空间,提高土地利用率。建筑密度不宜大于30%。绿地率不宜低于45%。

4.2.5

疗养院总平面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 根据自然疗养因子,合理进行功能分区,人车流线组织清晰,洁污分流,避免院内感染风险;2 建筑布局紧凑,交通便捷,方便管理,减少能耗;3 应处理好各功能建筑的关系,疗养、理疗用房、餐饮及公共活动用房宜集中设置,若分开设置时,宜用通廊联接,避免产生噪声或废气的设备用房对疗养室等主要用房的干扰;4 疗养、理疗和医技门诊用房建筑的主要出入口应明显易达,应设有机动车停靠的平台,平台上方设置雨棚。5 疗养室应能获得良好的朝向,其建筑主要朝向的间距应为前栋建筑物高度的2 ~2.5倍,且符合当地日照标准,并保证最小间距不小于12m;6 疗养院的主要出入口不宜少于2个,其设备用房、厨房等后勤保障用房的燃料、货物及垃圾、医疗废弃物等物品的运输应设有单独通道和出入口,对医疗废弃物的处理应符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医疗垃圾处理的相关规定。7 应合理安排各种管线,做好管线综合,且便于维护和检修。

4.2.6

疗养院内的场地设计应包括室外导向标识系统、道路系统、环境和景观系统、室外活动场地、停车场设计。4.2.7

室内、外导向标识系统均应遵循准确、简洁、连续、安全,易识的原则设置,且符合下列要求:1 导向标识系统应提供明晰的交通引导,实现人流、物流快速合理分流;2 导向标识牌的位置应布点科学、指向明确、视觉直观;3 导向标识牌的文字、图标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且应符合国家行业管理规范要求;4 导向标识牌的材料选用应安全,严禁使用易碎、易爆材质。4.2.8

疗养院道路系统设计应满足通行运输、消防疏散的要求,且符合下列规定:1 实行人车分流,执行院内机动车限速行驶;2 机动车道路应保证救护车直通所需停靠建筑物的出入口;3 车行道一侧宜设不小于1.50m宽的人行道,并满足无障碍设计;4 设置完善的人行和非机动车行驶的慢行道,且与室外导向标识、绿化景观、活动场地相结合,其有效宽度不宜小于1.50m,路面应平整、防滑。

4.2.9

疗养院应遵循整体性、功能性、生态性、人文性原则,做好室外环境和景观系统设计,且符合下列要求:1 应顺应当地的气候条件,结合自然环境进行设计;2 应结合场地的地形地貌,融入地域的历史、文化元素;3 应利用自然植被进行绿化设计,做到室、内外相结合,点、线、面相结合,垂直与水平相结合。4.2.10疗养院建筑的外部环境组织及细部处理应做到无障碍化,室外公共设施尽可能适合轮椅通行者、盲人、行走不便的残疾人或老人等不同使用者的需求。

4.2.11疗养院室外活动用地应结合场地条件和使用要求,设置日光浴、空气浴、海水浴、淡水浴、运动场等室外活动场地,且符合下列要求:1 活动场地宜选择在向阳避风处,如设有硬质铺地宜采用透水铺装材料,表面应平整防滑,排水通畅;2 活动场地应与慢行道相连接,保证无障碍设施的连续性;3 选择适合体疗健身的活动场地宜设置小型健身运动器材,其面积不宜小于50㎡;4 供休闲娱乐的活动场地应设置一定数量的休息座椅及环境小品;5 室外活动场地附近宜设置男、女或无性别卫生间,其具体设置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CJJ14的有关规定。4.2.12疗养院应设置停车场或停车库,并在疗养、理疗、医技门诊用房及办公用房等建筑主要出入口附近留有车辆停放空间。建筑设计5.1一般规定5.1.1

疗养院建筑应由疗养用房、理疗用房、医技门诊用房、公共活动用房、管理及后勤保障用房等构成,其建筑面积指标应符合表5.1.1的规定。表5.1.1疗养院建筑面积指标(㎡/床)注:1 疗养院如增设预防保健用房,建筑面积应按每位预防保健工作人员20m2增加建筑面积。2 疗养院如承担职业健康检查应当增设相应的职业健康检查场所、候检场所和检验室,建筑总面积不少于400 m2,每个独立的检查室使用面积不少于6 m2。3 疗养院如增设高压氧舱等大型医疗设备应根据实际需要增加其所需面积,同时可参考现行《综合医院建设标准》建标110。4 疗养院若承担科研和教学任务,应根据实际需要增加其所需面积,同时可参考现行《综合医院建设标准》建标110。5 根据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需要配套建设采暖锅炉房(热力交换站)设施的,应按有关规定增设建筑面积。6 表中指标不包括停车库。5.1.2

5.1.1条中所述的疗养院建筑功能用房在总建筑面积中所占的比例,宜参考表5.1.2的规定。表5.1.2疗养院各类功能用房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参考指标

注:1 使用中,各类用房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可根据地区和疗养院的实际需要作适当调整,根据当地医疗设施规划,如疗养院需建设与之配套的理疗、医技门诊用房时,应参照表中第一列指标执行;搜建筑微信 若疗养院能利用所在地的公共医疗、服务和其他辅助设施,可对应表中第二列指标执行。项目所在地公共医疗、服务和其他辅助设施包括医技门诊用房、传统医学理疗用房及各类球场、体疗用房及配套零售店、采暖地区需要配备的锅炉房等后勤保障用房。5.1.3

疗养院建筑各类功能用房的配置,应根据其性质、规模、需求的不同,按基本配置和选择性配置内容确定,详见表5.1.3。表5.1.3疗养院设置各类用房详表5.1.4

疗养院应保证疗养、理疗、医技门诊、公共活动用房有良好的自然通风和采光,其主要功能房间窗地比不宜小于表5.1.4的规定。表5.1.4 主要功能房间窗地比(指房间采光窗洞口面积与该房间地板面积之比)注:各室的采光系数,若仅达到表中规定时,窗户开启扇面积不应小于窗口面积的2/3。5.1.5

疗养院建筑应根据当地气候、用地条件、使用要求等情况合理确定平面布置、结构形式和机电设计,并为今后发展、改造和灵活分隔创造有利条件。5.1.6

设置疗养用房、医技用房的建筑抗震设防等级不应低于重点设防类,其它用房按照现行《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相应的规定执行。5.1.7

设置疗养用房、理疗用房的建筑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其他用房按照现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相应的规定执行。5.1.8

疗养院建筑的层数应根据用地规划条件及场地的环境特征确定,一般不宜超过四层,供疗养员使用的建筑超过两层应设置电梯,且不宜少于二台,其中一台应为医用电梯。电梯井道不得与疗养室和有安静要求的用房贴邻。5.1.9

疗养院内供疗养员使用的建筑场所及设施应按无障碍需求设置,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5.1.10 疗养院建筑的热工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5.1.11 疗养院建筑主要房间的允许噪声级和隔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5.1.12 疗养、理疗、医技门诊等用房的建筑装修和室内环境设计应有利于疗养员的生理、心理健康,体现清新、典雅,朴素的特点,且符合下列要求:1 疗养院建筑装饰装修材料的选择应符合《民用建筑工程室内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的规定,不应使用易产生粉尘、微粒、纤维性物质的材料;2 顶棚装修设计及材料应便于清扫,防积尘;3 内墙墙体不应使用易裂、易燃、易吸潮、易腐蚀、不耐碰撞和不易吊挂的材料;有推床(车)通过的门和墙面,应采用防碰撞材料和设施;4 除特殊要求外,有疗养员通行的楼地面应采用不起尘、易清洁、防滑的材料铺装;5 所有卫生洁具、洗涤池、水疗和泥疗设施,应采用耐腐蚀易清洁的建筑配件;6 水疗、泥疗、浴室、卫生间、厨房等多水房间的隔墙及顶棚、楼地面应采取防潮或防水措施。

5.2 疗养用房

5.2.1

疗养用房由疗养室、疗养员活动室、医护用房、污洗室、库房、开水间、公共卫生间和服务员工作间等组成,通常按病种或疗养员床位数分成若干个互不干扰的疗养单元。5.2.2

每个疗养单元的床位数,可根据收治疗养的对象、护理条件等具体情况确定,宜为40~50床。5.2.3

疗养单元应具有良好的室内外环境,且符合下列要求:1 疗养室及疗养员活动室应具有良好的朝向和视景且不应设置在地下室;2 疗养单元内应以单间疗养室为主,可根据需求设置一定数量的套间疗养室,并视其规模和条件选择设置少量的单元式疗养室。3 疗养单元内如设心脑血管病疗区,医护用房应设监护室和急救室,急救室应设厕位;4 疗养室及疗养员活动室净高不宜低于2.6m,医护用房净高不宜低于2.4m,走道及其他辅助用房净高不应低于2.2m。5 疗养单元内宜设置探视人员卫生间;6 开水间应设有效的排气措施。

5.2.4

设置疗养用房的建筑应设门厅,且符合下列要求:1 门厅可划分为总台服务区、休息区、上网区、商务中心、零售店等功能空间,其中总台服务区位置应明显,标识应醒目;2 总台服务应24小时值班,负责疗养员入住、接待、行李暂存等服务;3 楼、电梯厅宜临近入口门厅设置,并应满足防火疏散的要求;4 严寒和寒冷地区的门厅应设门斗或其他防寒设施;5 门厅应结合室内导向标识系统组织好人流交通。

5.2.5

疗养室基本参数及设施应符合下列规定:1 疗养室应为每位疗养员设独立使用的储物空间;2 疗养室宜设阳台,净深不小于1.50m,长廊式阳台可根据需要分隔; 3 疗养室室内通道净宽不应小于1.05m;4 疗养室的门,净宽不应小于1.00m,宜采用亚光饰面,其上应设观察窗;5 疗养室内的厨房,若使用燃气应有直接采光和自然通风,若使用电炊式且无条件直接对外采光通风,应有机械通风措施。并设置洗涤池、案台、炉灶及排油烟机等设施或预留位置;6 疗养室室内宜设晾衣设施,其位置应设在使用方便,不妨碍观瞻处。7 疗养室床位两侧应留出护理操作所需的空间,单排床位数不应超过3床,且临墙床的长边距墙面的间距不应小于0.60m,两床长边的间距不应小于0.85m。5.2.6

疗养室内卫生间设施应符合下列规定:1 卫生间至少配置洗面盆、洗浴器、便器三种卫生洁具,有条件时宜设洗衣机位;2 门的有效通行净宽不小于0.80m,净高不低于2.10m;3 卫生间宜采用外开门或推拉门,门锁装置应内外均可开启;4 卫生间应采取有效的通风排气措施;5 老人疗养室内的卫生间设施应做到适老化。

5.2.7

疗养员活动室可采用封闭式,半封闭式或敞开式,宜设置在每个疗养单元的入口处,或中心附近,与护士站相邻,且应符合下列规定:1 活动室须光线充足,朝向和通风良好,宜选择有两个采光方向的位置;2 活动室宜设阳台,阳台进深不宜小于1.5m。3 活动室的门净宽不宜小于1.2m,若条件有限,净宽不应小于1.00m,宜采用亚光饰面,其上应设观察窗。5.2.8

医护用房由医师办公室、护士站、处置室、治疗室、护士值班室、医护人员专用更衣室及淋浴和卫生间组成,且集中设置。如疗养院未设有门诊用房,根据需要还应设置观察室、急救室、监护室和主任医师办公室。

5.2.9

护士站可采用半封闭式或敞开式,应设在疗养单元的近中心处,若疗养单元较短时,也可设在其入口附近,且应符合下列规定:1 护士站满足接待疗养员、探视人员,编写存放疗养员资料,接受疗养员和医生的呼叫信号,进行健康咨询及健康引导服务等功能;2 护士值班室内应有更衣空间和衣物存放处;3 如设心脑血管病疗区,与之匹配的监护室与急救室应靠近护士站。

5.3 理疗用房5.3.1

疗养院应充分有效地利用自然疗养因子,并视其性质、规模选择设置人工疗养因子和与其匹配的理疗用房及体疗用房。理疗用房宜集中设置、相对独立。5.3.2

有矿泥资源的疗养院,宜设置室内泥疗用房,可根据当地气候条件设置室外泥疗区,并符合下列规定:1 泥疗用房由贮泥、备泥间、男女治疗间、更衣、淋浴间、休息间、洗涤干燥间、卫生间等部分组成,其面积根据疗养院的规模和条件设定;2 泥疗用房宜设于建筑物的底层,并有良好的通风设施;3 泥疗治疗池池壁应为耐水、耐磨、易清洁的无毒材料;4 贮泥间室内温度不宜超过10℃。5.3.3

有海水、温泉资源的疗养院,应设置室内水疗用房,宜根据当地气候条件设置室外水疗区,且符合下列规定:1 室内水疗用房和室外水疗区宜相邻设置,独立成区,若受场地限制分开设置时,应有通廊连接;2 水疗用房应远离有噪声控制要求的功能房间;3 水疗用房一般由医护办公室、水疗室、男女更衣室、卫生设施、淋浴室及贮存室等组成,干湿分区应明确;4 水疗室根据需求设置不同的水疗设施,如涡流浴,蝶形浴、水中行走池、四槽浴及规格不等的水疗池,或全身浴、坐浴、针状浴、雨状浴、直喷浴、扇形浴等,其面积根据水疗设施的数量、尺寸以及医务人员的操作空间,疗养员的轮椅活动空间等因素确定;5 水疗室墙面、顶棚应采用防水面层材料,地面应铺设防滑耐磨材料;6 水疗室内应设一个洗手盆和一个拖布池,地面宜采用带孔盖板的排水沟;7水疗室、更衣室、淋浴室的窗户应有视线遮挡设施,或设采光通风高窗;8 四槽浴台座应设有绝缘措施,给水管宜敷设于管沟内。

5.3.4

人工疗养因子的理疗用房一般由电疗、光疗、蜡疗、声疗、磁疗治疗室及配套的医护人员办公室、更衣室等辅助用房组成,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1 各治疗室宜采用单间形式,面积视理疗床位数、设施和设备的尺寸,以及医务人员的操作空间,疗养员的活动空间确定;2 一般治疗室设置的床位数不宜多于4张,相邻两张理疗床的长边间距不宜小于0.80m;3 各治疗室内应设洗手池;4 各治疗室的门净宽不宜小于1.2m,若条件限制,净宽不应小于1.0m,以方便轮椅通行。门宜采用亚光饰面,其上应设观察窗。5.3.5

电疗用房应符合下列规定:1 电疗用房应独立设置高频、超高频、静电、电睡眠等疗室;2 高频、超高频室的顶棚、墙面和地面包括其门窗均应有屏蔽措施,且医护人员工作台与治疗机中线的距离不应小于3.0m;3 静电室应有通风换气设施,治疗仪及治疗椅(床)边缘外半径1m的空间内不得放置任何金属物品,不得停留任何人;4 电睡眠室应有遮光隔声措施,相邻两治疗床长边之间隔间净宽不宜小于1.80m,以方便安置设备和轮椅通行;5 电疗用房地面应有绝缘、防潮措施。墙面应做不低于1.20m的绝缘墙裙;6 电疗用房室内各种管线应暗装。5.3.6

光疗用房应符合下列规定:1 光疗用房应单独设置激光室、紫外线光疗室,并有通风换气设施;2 激光室墙面、顶棚应为深冷色调,窗不应采用反光玻璃;3 光疗用房地面应有绝缘防潮措施,墙面采用不低于1.20m的绝缘墙裙。5.3.7

蜡疗用房应符合下列规定:1 蜡疗用房由治疗室、贮蜡、熔蜡、制蜡室等组成;2 治疗室应独自设置,视需要可附设洗涤小间;3 蜡疗用房应有通风换气设施。5.3.8

传统医学理疗用房由针灸、按摩推拿、中药贴敷、穴位注射、刮痧拔罐等疗室组成,且符合下列规定:1 传统医学理疗用房宜集中设置,若疗养院设有门诊,可与其结合独立成区;2 治疗室宜采用普通单间形式,放置3-4张床位,若采用大开间,床位以不大于10张为宜;3 治疗室内两平行治疗床之间宜设隔帘;4 艾灸室、中药疗室应设置通风换气设施。

5.3.9

疗养院根据需求设置室内体疗用房和室外体疗区(即室外体疗健身活动场地),室内体疗用房按疗养院规模、性质选择设置球类场馆、健身房、气功室、游泳馆(池)等及配套辅助用房,且符合下列规定:1 球类场馆包含篮球、排球、台球、网球、保龄球、羽毛球、乒乓球等场馆,其面积根据选定的体育项目确定,位置宜设在建筑物底层;2 视需要体疗用房内可附设功能检查室、诊察室、贮存室等,若设有等速运动测定功能检查室,其门净宽不应小于1.50m;3 体疗用房应避免对临近用房的干扰,如设置在楼层,其隔墙及楼板应采取隔声措施;4 体疗用房的面积、净高应根据体疗设施的尺寸,以及医务人员的操作空间,疗养员的活动空间确定;5 体疗用房地面面层宜采用防滑、有弹性、耐磨损材料;墙面应采用耐碰撞、易擦拭的面层材料,室内墙面应留有安装镜子的位置;6 游泳馆(池)面积视场地条件确定,宜与水疗区结合设置;7 球类体疗用房设计参照国家现行《体育建筑设计规范》JGJ31的有关规定。5.4医技门诊用房

5.4.1

疗养院应设置医技用房,医技用房应根据疗养院的规模、性质,设置与其匹配的基础检查室及医疗设备用房,一般包括放射、检验、功能检查、超声诊断、药剂等科室,以及病案室、医学图书室,如需要还可设置影像检查、核医学诊断等科室。5.4.2

疗养院应设置供应室,根据规模或独立设置,或设置在医技门诊科室内,应避免洁污交叉。5.4.3

疗养院应设置急诊抢救室以及观察室、处置室、中西药房,其位置或与门诊结合设置,或设在疗养用房内。5.4.4

疗养院宜设置心理健康咨询治疗室,如需要,可设置睡眠治疗室。5.4.5

疗养院可根据需求设置门诊大厅及门诊用房,选择设置的诊疗科室包括内科、外科、骨科、中医科、眼科、口腔科、耳鼻喉科、妇科等诊室,和配套的辅助用房,以及手术、高压氧舱等科室,且符合下列规定:1 门诊大厅应设置人工、电子挂号区、收费区、等候区等空间,并满足电子取号、挂号及查询化验结果的电子查询机等设备设施的设置要求;2 诊室以两人间为主,开间不应小于3.0m,进深不应小于4.2m;3 走廊宽度不应小于1.8m,兼有交通功能的候诊区净宽宜为3.5n;4 药房宜与挂号室、收费室临近,设在门诊大厅内;5 急诊室应设置在首层,入口设置明显,并预留抢救空间。5.4.6

医技、门诊用房设计应符合现行《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GB51039的规定。5.5 公共活动用房

5.5.1

疗养院公共活动用房一般由阅览室、棋牌室、多功能厅等组成,根据疗养院的规模、需求选择设置书画室、会议室、咖啡厅、网吧、水吧等房间,或根据需求合设上述部分功能房间,其面积可根据疗养院建设需求及使用人数确定。5.5.2

会议室、多功能厅设置,应避免对有噪音控制的疗养、理疗用房产生干扰,并符合下列规定:1 多功能厅宜设置前厅,宜附设公共卫生间和储物间,2 兼舞厅、会议功能的多功能厅应设置相应的灯光及音响设施,隔墙应满足隔声要求,墙面和顶棚宜采用吸声材料,地面应平整且具有弹性。5.5.3

阅览室、棋牌室、网吧等主要活动用房宜设置在疗养用房的建筑内,方便疗养员使用。

5.6管理及后勤保障用房

5.6.1

疗养院应设管理及后勤保障用房,应视疗养院规模确定其建筑面积。管理用房包括门卫、行政办公、维修人员工作室等,后勤保障用房由营养食堂、洗衣房、集体宿舍、车库、设备用房等组成。5.6.2

管理用房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门卫室应设置在疗养院或疗养建筑的主要出入口附近,并应设置醒目标识;2 维修人员工作室宜和医用器械库房临近设置;3 设计符合现行《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相关规定。5.6.3

集体宿舍按现行《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36相关规定执行。5.6.4

设备用房包括供热、供电、供气、供水等,根据实际所需设置相应用房。5.6.5

营养食堂根据疗养院规模、条件、供餐方式进行设置,设计符合现行《饮食建筑设计规范》JGJ64的规定,且满足下列条件:1 营养食堂应远离污染源,避免厨房噪声干扰和气味窜通;2 特殊饮食需求的少数民族疗养员应另设厨房和餐厅;3 餐厅进口处应设置洗手盆。5.6.6

疗养院宜设置洗衣房,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洗衣房由接收、分类、洗涤、烘干、缝补、烫平折叠、贮存分发等作业室及工作人员更衣休息室组成;2 洗衣房内各空间应按洗衣工艺流程布置,工作人员出入口、污衣入口和洁衣出口应分别设置,保证运输便利;3 洗衣房工作间门净宽不应小于1.20m;设备间门净宽不应小于1.80m,净高不应小于2.40m;4 洗衣房附近宜设置室外晾晒场地。5.7 安全通行与疏散5.7.1

疗养院内建筑均应保证安全通行与疏散,室内主要走道净宽不宜小于1.80m。5.7.2

疗养院主要建筑的安全出口或疏散楼梯不应少于两个,并应分散布置。室内疏散楼梯应设置楼梯间,疗养用房的疏散楼梯应至少有一座为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的楼梯,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宜采用直线形楼梯;2 楼梯的踏步宽度及高度应均匀布置,踏步宽度不应小于280mm,高度不应大于160mm;3 不应采用无踢面和直角形突缘的踏步;4 踏面应平整、防滑或在踏面前缘设防滑条;5 距踏步起点到和终点250mm~300mm宜设提示盲道;6 楼梯上行和下行的第一阶,宜在颜色或材质上与平台有明显区别;7 供疗养员使用的楼梯,其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65m。

5.7.3

电梯候梯厅深度不宜小于1.80m,且满足《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相关规定。5.7.4

疗养院主要建筑物的外门及内门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不宜采用弹簧门、全玻璃门;当采用全玻璃门时,应有醒目的提示标志;2 自动门开启后通行净宽度不应小于1.00m;3 平开门、推拉门、折叠门开启后的通行净宽度不应小于800mm,有条件时不宜小于900mm;4 平开门、推拉门、折叠门的门扇应设把手,把手距地宜为900mm,门上宜设视线观察玻璃,并宜在距地350mm范围内安装护门板;5 公共疏散通道的防火门扇和公共通道的分区门扇,距地650mm以上,应安装透明的防火玻璃,防火门的闭门器应带有阻尼缓冲装置;6 门槛高度、门内外地面高差均不应大于15mm,并以斜面过渡。5.7.5

主要建筑物内应设置火灾事故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建筑设备6.1 给水排水6.1.1 疗养院应有给水排水系统,并应有热水供应系统。6.1.2 疗养院生活用水定额、水压、水质、水温等条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的有关规定。6.1.3 疗养院建筑宜采用集中热水供应系统。并根据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自然资源等综合因素,宜优先采用太阳能、地热能、空气源热泵热水供应系统。6.1.4 蜡疗室采用热水间接熔蜡时,热水水温应低于100℃,应有恒温、过热保护装置。6.1.5 泥疗室淋浴间应有热水供应。冲洗泥浆应先排至室外沉淀池后再排入下水道。6.1.6 水疗室水温应为35~42℃。6.1.7 疗养院医疗区污水的水质应满足《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中关于医院污水的排放规定。6.1.8 缺水城市和缺水地区的疗养院, 应按照当地的有关规定配套建设中水设施和雨水利用设施。

6.2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6.2.1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地区的疗养院建筑应设置供暖设施,并宜采用集中供暖:1 累年日平均温度稳定低于或等于5℃的天数为60~89天。2 累年日平均温度稳定低于或等于5℃的天数不足60天,但累年日平均温度稳定低于或等于8℃的天数大于或等于为75天。6.2.2 疗养院各种用房的室内供暖设计温度应符合表6.2.2的规定:表6.2.2 室内供暖设计温度

6.2.3 室内供暖形式宜采用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采用辐射供暖的室内设计温度宜比表6.2.2的规定值降低2℃。6.2.4 疗养院的疗养、理疗、医技门诊、公共活动、管理用房宜采取自然通风。6.2.5 疗养院的下列用房应设有机械排风装置,其通风换气次数应参照表6.2.5。其中放射科、X光室、污洗室宜单独排风。表6.2.5 机械排风装置的通风换气次数6.2.6 设空调系统的疗养用房、理疗用房、医技门诊用房、公共活动用房、管理用房应根据其使用功能和所在地的气候类型选择集中或分散式空调系统。6.2.7 疗养院设空调的各类用房的室内设计参数见表6.2.7:表6.2.7 疗养院各类用房的室内空调设计参数

6.2.8 集中空调系统的新风量应满足人员活动要求,空调(新风)机组宜设粗效、中效两级过滤器或空气净化装置。6.2.9 医技科室的空调、通风系统的设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GB51039的规定。6.2.10 供暖、空调系统的冷、热源应根据当地的能源情况,经过技术经济比较,选择合理的方式,并宜优先选用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6.2.11 供暖、通风、空调系统的设置和选择设备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噪声和污染物排放对环境的影响,并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的规定。6.3建筑电气6.3.1 疗养院内应设总配电装置和总电能计量装置。总配电装置的位置宜接近负荷中心,且便于进出线。6.3.2 各单体建筑的电源引入处应设置电源总切断装置和可靠的接地装置,各楼层应分别设置电源切断装置。6.3.3 疗养院建筑的电梯、水泵、风机、空调等设备应采取节电措施并设电能计量装置。6.3.4 疗养院建筑宜预留配电系统的竖向贯通井道及配电设备位置。

6.3.5 配电系统支路应符合以下规定:1 疗养用房和理疗用房、医技用房的照明线路应分设不同支路;2 门厅、走道、楼梯照明线路应设置单独支路,均宜采用节能控制措施;3 房间内电源插座与照明用电应分设不同支路;4 通风空调用电应设专用线路;5 供配电支线应采用暗敷设方式;6 插座回路、电开水器回路、室外照明回路均应设置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

6.3.6 疗养院建筑照明设置应符合以下规定:1 主要居住、活动及辅助空间照度值应符合表6.3.6的规定;2 疗养院建筑走廊宜设置备用照明,并宜采用自动控制方式;3 疗养室内顶灯和床头灯宜采用两点控制开关,照明开关安装高度宜距地1.10m;4 疗养室内卫生间附近的墙面距地0.40m处宜设置嵌装型脚灯;5 应在走廊、疏散出口、楼梯间等位置设置应急照明,并遵守相关规范中的规定;6 疗养院室外照明除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外,还应与室外景观相结合。表6.3.6 疗养院建筑主要功能用房及辅助空间照度值 6.3.7 疗养院内医疗场所的配电系统接地型式宜采用TN-S或TT系统,严禁采用TN-C系统。6.3.8 疗养院内的医疗设备房间、理疗设备间、淋浴室、卫生间应设置局部等电位联结装置。6.3.9 生物电类检测设备、大型医疗影像等诊疗设备用房应采取电磁泄漏防护措施。

6.4建筑智能化6.4.1 各类疗养院均应根据管理水平和发展规划设置智能化系统。并宜设置智能化系统集成平台。6.4.2 疗养院智能化系统应包括公共安全、医院信息(HIS)、综合布线、有线电视及卫星接收、护理呼叫对讲等系统。6.4.3 疗养院公共安全系统设置应符合以下原则:6.4.4 疗养院的医院信息系统(HIS)宜独立设置网络交换系统,并与办公网络交换系统物理隔离。6.4.5 疗养院的综合布线系统,宜按医疗专用内网和办公外网分别设置;疗养室及公共区域宜设置无线局域网。6.4.6 疗养院的有线电视系统,宜预留卫星电视接收和自办节目的接口,疗养室、公共活动用房和公共餐厅等处应设置有线电视出线端。6.4.7 疗养院的护理呼叫对讲系统设置应符合以下规定:1 疗养院宜在下列场所设置视频安防监控系统:院区入口、院区道路、停车场、各建筑出入口、走道、电梯厅及电梯轿厢等公共场所;药房、财务室、收费室、主要设备用房等处;2 疗养院宜在下列场所设置入侵报警系统:药房、财务室、收费室等处;3 疗养院宜在下列场所设置出入口控制系统:诊疗设备用房、药房、财务室、收费室、主要设备用房等处;4 疗养院宜设置停车场管理系统。6.4.8 疗养院宜设置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有条件宜设置诊疗设备监控系统。

篇3:疗养院建筑设计规范标准-范文

军队疗养院通过对外有偿服务收益来补贴军人疗养费用和加强对特勤人员和团以上干部疗养、体检的设备设施[1]。对外健康体检管理是疗养院获取对外有偿服务收益的主要方式之一。在健康体检中心建设中, 配套床位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军队疗养院的床位统筹管理工作中, 原则上以疗养员的床位优先保障, 在余有空床的情况下再对地方体检客户等人群进行安排[2]。医疗机构床位管理水平的高低也是衡量和评价医疗机构总体管理水平的内容之一[3]。医院信息化是提高医院管理水平、促进医院内涵科学发展和全面建设的重要保证, 也是必由之路[4]。同样, 宾馆管理的信息化也已成为现代化宾馆的重要标志, 信息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反映宾馆管理水平的高低[5]。笔者根据我院床位统筹管理工作实际, 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 设计了一套疗养院床位统筹管理系统, 实现了床位统筹管理工作的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

1 设计背景

我院床位主要用于团以上干部、特勤人员及其他疗养员的疗养保障任务和对外有偿服务, 其中, 对外有偿服务是以健康体检管理配套住宿为主的各类客房服务。疗养员保障任务是军队疗养院的中心任务, 而对外有偿服务是军队疗养院的支柱产业, 二者不可偏废。疗养院统筹床位管理的实际工作与普通酒店的客房管理工作有着明显的不同, 需要同时协调军队疗养员和地方人员对床位的需求。由于接收军队疗养员由疗养证发放决定, 地方人员床位需求受季节和旅游淡旺季影响[6], 在原有的工作模式下, 容易导致疗养保障床位与对外服务床位在安排上出现冲突、多点同时接受预订时信息不能及时合并而引起床位重复预订等情况。因此, 只有应用现代信息化手段, 实施符合我院床位统筹管理工作实际的床位预订系统, 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强化疗养院的信息化管理。

2 设计原则

根据军队疗养院床位管理工作的特点, 结合我院床位统筹管理工作的具体要求, 系统设计遵循以下原则。

2.1 稳定性

由于本系统关系到全院床位统筹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转, 任何失误都可能对床位统筹安排和服务质量造成较大的影响, 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对保证床位预订工作的正常运转意义重大。因此, 系统的稳定性及数据的有效性、完整性、安全性甚为重要。系统应当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数据校验与自处理功能, 对隐含的错误输入能够及时纠正。

2.2 高效性

由于我院床位数量多, 每天的预订量均维持在较高水平, 且接受预订的接待人员分布在接待中心等不同地点, 因此, 如何保证多点并行操作, 大量数据处理都能顺利完成, 保证床位统筹管理工作的高质高效运行是本系统的重要目标。

2.3 易用性

考虑到使用部门对计算机的掌握能力、对原有方式的习惯以及较大的工作量, 系统应用设计必须简洁、方便、易用。

2.4 实用性

结合我院床位统筹管理工作的实际, 尽量减少有关人员的手工操作工序;发挥计算机系统处理和计算海量数据的特长, 在处理预订订单时, 能利用计算机智能化自动解决疗养保障床位和对外服务床位的冲突, 同时提供手工调整功能, 使系统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2.5 实时性

床位预订系统在使用时处于多点运行操作。为避免出现床位重复预订的情况, 保证床位安排自动调整的及时性, 利用局域网数据高速传输的特点, 能够及时发布最新的订单数据和其他计算结果, 使系统具有高效的实时性。

3 系统模式

该系统基于客户端/服务器 (Client/Server, C/S) 模式, 采用My SQL Server 5.5作为数据库服务器, 并基于.NET Framework 4.0的C#.NET来研发。C/S模式是采用局域网连接进行操作的3层结构, 即表示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 具有处理速度快、数据存取安全、网络通信量小、可靠性高、事务处理能力强等特点。系统运行建立在院内综合信息网, 服务器设在机关楼信息科机房, 客户端分散在机关职能部门、接待中心、各疗养科室。位于接待中心的客户端具有读写权限, 其他客户端只具有查询功能。

4 系统实现

4.1 应用软件整体结构

本系统主要划分为Win Form表示层、本地数据访问层和My SQL连接层。其中Win Form表示层主要处理Windows Form程序特有的编程规范以及接口等;本地数据访问层主要用于解决对XML类型的配置数据的管理和Microsoft Office Excel类型导出数据的操作;My SQL连接层主要负责对远程数据库服务器的连接和读写。程序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4.1.1 Win Form表示层

Win Form表示层以.NET Framework 4.0框架特有的API为基础, 实现Win Form软件的基本功能, 其中包括用户交互界面编程和数据基本处理编程等模块。用户交互界面编程主要利用.NET Framework4.0架构中的System.Windows.Form类库实现用户图形化接口, 对相应数据进行显示及响应, 以及键盘、鼠标事件响应等。数据基本处理编程主要是对数据完整性、有效性进行验证, 对即将存入或直接读出的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Win Form表示层结构如图2所示。

4.1.2 本地数据访问层

本地数据访问层主要包括对XML类型数据和Excel的操作类库。XML类型数据操作以.NET Framework 4.0架构的System.XML类库实现对本地配置文件 (XML格式) 中数据的访问读写, 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Excel操作以Microsoft Office 2003的COM对象调用实现对导出查询数据的操作。本地数据访问层结构如图3所示。

4.1.3 My SQL连接层

My SQL连接层主要包含My SQL发布的My SQL Connector/NET通用标准化数据库驱动。My SQL Connector的运用主要是调用My Sql.Data.My Sql Client类库建立与远程My SQL数据库服务器的连接并对数据库、数据表和数据进行操作和管理。My SQL连接层结构如图4所示。

4.2 用户界面设计

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主要界面组成:登录界面、系统主界面、显示修改订单、修改单项订单、新建订单。其中, 系统主界面通过Tab Control控件显示月历查询、订单查询和访客查询3种查询方式的界面, 各个界面的设计如图5所示。

5 系统特点

5.1 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

My SQL Server 5.5数据库服务器系统具有数据处理速度快、超大容量、接口方便和低成本等特点。该系统采用My SQL系统作为强大的后台数据支持, 有效地提高了即时数据的处理能力, 提供了实时更新, 便于用户即时存储、查询、修改数据以及高效的数据运算。

5.2 友好的用户界面接口

以人为本的软件界面必须具有良好的可读性和可操作性, 既美观大方, 又符合人机工程学的标准[7]。该系统在开发设计时, 在明确的需求分析下, 充分考虑用户体验进行开发, 为操作者提供了易操作的使用流程。

5.3 保证订单数据的有效性

操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误操作, 在误操作的影响下, 会产生一定量的无效数据, 且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软件系统的稳定性和计算的精确性。所以, 该系统在研发过程中, 在增加了容错能力的基础上, 对缺项、数据不合理等情况将阻止登记入库或修改数据, 并设计了数据有效性验证功能来提示用户重新输入。

5.4 数据动态反馈

当订单数据添加、修改、删除等操作发生后, 数据将在服务器上即时更新, 所有客户端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取最新的订单数据和床位预订情况, 使机关职能部门和各疗养科室及时了解, 做好迎客准备。在各类型的床位余留量小于一定数量时, 系统能及时地给予操作者相应的提示, 避免过度预订。

5.5 实时自动调整订单

在疗养保障床位和对外服务床位的安排发生冲突时, 系统将自动保留现场数据进行备份。根据系统内置算法计算出最优分配方案, 写入数据库, 并向机关职能部门客户端提供自动调整信息和调整前后方案。机关职能部门客户端具有手动调整的权限和功能, 这一特点大大减少了工作人员在安排管理冲突发生时的数据计算和手工修改的工作量。

6 应用效果

床位统筹管理工作是一项看似简单却又整体性非常强的工作, 需要全盘考虑、细化安排。床位预订系统在我院的应用, 更加优化了床位统筹管理工作的流程, 实现了多点、实时、准确的预订功能, 避免了重复安排、过量安排等情况。该系统能及时地向疗养科室提供最新的床位预订信息, 大大提高了接待中心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床位预订反馈时间由原来的6 h之内缩短到5 min之内;同时, 保证了整洁的疗养房环境、优良的疗养房秩序, 有效减少了床位使用不合理、不平衡的现象[8], 切实提升了疗养院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床位预订系统的自动调节功能在协调疗养保障床位和对外服务床位的工作上起到了积极作用, 使协调工作走在了前列。该系统及时向机关职能部门和接待中心给出最优分配方案, 减少了手工作业的工作量, 既保证了对外服务床位的服务质量, 又确保了疗养员保障任务在我院工作的中心地位不动摇。

7 结语

基于C/S模式和C#.NET研发的床位预订系统使用了信息技术, 明显增强了军队疗养院床位管理的质量效益, 提升了军队疗养院的信息化建设水平, 为下一步疗养院各类信息管理系统的开放和应用作了初步的尝试, 且提供了一定的技术基础。该床位预订系统具有一定程度上的适应性, 其设计原理及相应的软件稍作修改, 将对开发和改进体检、会务等预订系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摘要:目的:设计军队疗养院床位预订管理系统, 加强疗养院保障与对外有偿服务中的床位统筹协调。方法:通过对床位预订管理的工作流程分析, 使用C#语言和MySQL数据库设计开发基于C/S模式的军队疗养院床位预订管理系统。结果:改进了接待中心的服务质量, 提高了工作效率, 减少了床位冲突引起的工作差错, 并为机关职能部门对床位管理的决策提供了依据。结论:该系统的应用明显增强了军队疗养院床位管理的质量效益, 提升了军队疗养院的信息化建设水平, 为下一步疗养院各类信息管理系统的开放和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床位统筹管理,疗养院,信息化,C/S模式

参考文献

[1]单守勤, 刘希华, 楚燕萍.新形势下军队疗养院求生存、谋发展的几点做法[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2002, 16 (6) :62-64.

[2]刘爱东.军队疗养院床位的管理和使用的做法和体会[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1, 17 (z1) :309.

[3]刘德君, 侯纪金.加强医院床位的管理[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1995, 11 (3) :190-191.

[4]马立中, 邹志康.现代化医院的概念及评价体系的探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5, 21 (1) :48-50.

[5]任民宏.客房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 2007 (10) :929-930.

[6]魏莹, 赵国锦.利用床位工作效率指标指导疗养院床位管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9, 9 (5) :1 100.

[7]吴永春, 黄毓瑜.软件界面设计技术探讨与实践[J].工程图学学报, 2007, 28 (6) :52-55.

篇4:疗养院室内空间设计要点探究

关键词:疗养院 室内空间 疗养人群 心理感受

1 疗养院室内空间设计的必要性

疗养院作为特殊的建筑群体最早出现在古罗马时代,现存的以博物馆形式出现的罗马浴场被认为是疗养院的雏形。据《胶澳志》一书中介绍,曾被德国占领的青岛为满足德国人当时设施的需求,修建了中国最早的疗养院即默克伦堡(已毁于战火)。青岛优雅的环境造就了最初疗养院以“修身、养性”为目的营建,随着国家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和病种的增加,疗养院逐渐演变成以“疗养康复”为目的的建造,现阶段大众“健康、绿色”等生态理念的植入促使疗养院向“休闲、娱乐”型转变。

大师约翰·波特曼曾说过“建筑的实质是空间,空间的实质是为人民服务”,室内空间环境作为疗养院重要空间组成部分,对疗养院的空间定位、功能定位、接受疗养人群形态定位等都起着关键性作用。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高享受的生活态度造成了私人疗养院数量的不断增加,而对于疗养院的室内空间装饰性则更倾向于追求豪华、奢侈,以“疗养、休闲、健康”为目的的最初设计意向一去不复返,其次疗养院应更注重疗养人群对于舒适性、娱乐休闲等的心理需求,因此对于疗养院室内空间环境的二次性再设计的探讨任务迫在眉睫。

2 疗养院室内空间设计元素分析

疗养院室内空间分区主要包括疗养用房、理疗用房、医技用房、营养食堂、洗衣房、活动室、住宿单元、盥洗室等。疗养设备、设施等在疗养院室内空间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主要适用于疗养用房、活动室等。它们的尺度感、舒适性、科技感等将会客观反映疗养人群的心理感受,如公共设施中的疗养院活动室,理疗用房中的设备设施等应充分考虑到人机工程学和人性化,对于科技感的设备设施,国内较之于欧美及日本等国家和地区还是落后的,应在引进先进设备的基础上发现原理并努力改造创新,如日本国通过节能变频理念研制的换气式空调系统,PS辐射式地暖系统等,美国贝卡曼针对免疫系统制造的全自动发光仪等。

导识系统在疗养院室内公共空间(如走廊)中作用明显,它能有效的传播信息充分引领人群在空间中找到方向感。标导识系统主要包括文字、图片及灯光指引等,在设计上应保持醒目、新颖等基本特点,现代建筑大师赖特说“土生土长是所有真正艺术和文化的必要领域”因此我们更应充分展示地域文化特色,时代风貌等特点,而正能量的精神话语也不容忽视。

贝聿铭大师曾说过“让光线来做设计”,光是重要的,光影在疗养院室内空间中也是如此,首先是疗养院功能的独特性决定了它的特殊性,比如理疗用房中光疗室中的激光室,它要求窗户玻璃不能反光,医技用房中的放射科窗户应有遮光措施,调剂室中应避免阳光直射等。其次是活动室、食堂、住宿单元等关乎于疗养人群娱乐生活的场所,充足的自然光源对疗养人群身体、心理都有一定的帮助,而人工照明则能实现特殊理疗患者的需求,如视力较弱的人可采取较强的光线弥补,而住宿单元空间顶棚应避免眩光等。对于室内照度和光色的要求,应满足疗养人群手动控制设备实现照度强弱、光色冷暖的效果,实现人性化设计。

色彩是室内空间设计中的重要组成元素之一,它的特性表征决定着人们心理的跌宕变化,对于疗养院类别的特殊场所尤为明显,室内色彩搭配的合理性对于疗养人群的身体和心理都有相对的康复作用。1982年,美国的一家医学机构研究表明,蓝色会对患有风湿性关节炎的妇女减轻部分痛苦,而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蓝色对治疗失眠症、高血压有帮助,绿色有助于缓解神经紧张,黄色有助于治疗便秘,橙色对治疗抑郁症和哮喘效果较好,紫色有助于减轻头痛,青色有助于治疗静脉曲张和关节病,红色有助于缓解乏力和性欲不振等。从年龄和色彩的关系上看,老年人更沉浸于沉稳性的色彩,如男老年人喜欢黑色、白色,女老年人喜欢暗红色,紫色等,年轻人喜欢艳丽的色彩,如绿色、蓝色、粉红色等,而中年人更倾向于介于张扬与沉稳的“中间状态”的色彩,如米黄色、灰色等。从疗养人群职业和色彩的关系上看,机关政府人员青睐沉稳、大方的颜色如深蓝、深灰、白色等,部队人员根据兵种不同则崇尚绿色、蓝色、白色等,职工等职业人群应根据其职业的不同选择相应的颜色喜好,其它的诸如疗养人群性格、疗养目的、疗养人群爱好等与色彩之间的关系也应考虑在内。总之,疗养院室内空间设计色彩元素应充分考虑上述因素,理疗用房和住宿单元应多方面多层次交互考虑,换位思考,努力达到更人性化、舒适化。

国内私人疗养院为方便不同类别人群疗养休闲分设各种消费层次,住宿单元及活动单元等空间的内饰就变得较为重要,而材质是室内空间表象鉴别装饰等级的主要手法。石材、木材、油漆、涂料、玻璃、石膏板、pvc板等各种材料的相互运用要充分考虑到疗养人群的起居需求,视觉要求,功能性等。材料质地、纹理、形式感等都对疗养人群心理感受有一定影响,做出适合不同文化阶层、情感需求不同等的材料搭配,如石材水泥玻璃的冰冷,木材红砖布艺的温暖,不锈钢瓷砖的现代感等。对于室内空间材质的耐久性也是值得思考的话题,诸如活动室之类的人员流动较为频繁的场所更应关注其耐久性。疗养院室内空间中地面材质较多,但应充分思考其实用性,如活动室,在保持美观漂亮的前提下,“防滑”设计就变得更为重要,因此瓷砖、大理石等材质在此空间设计上就应降低使用率,而疗养用房、医技用房等区域在强调整洁卫生的前提下反而得到设计使用上的青睐,住宿单元空间地面材质应强调温馨、舒适的理念,木地板、地毯等材质就涌入设计师的视野中,但由于清洁困难、病变感染等因素,地毯也不适用于疗养院住宿单元空间。墙面材质适用于疗养院室内空间较多的为乳胶漆,塑胶墙面的兴起不失对卫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硅藻泥等材质的出现为生态化设计注入了新鲜血液。顶棚是室内空间较重要的第三界面,疗养院室内空间中的顶面材质运用较多的还是以木材、轻钢和石膏板吊顶为主,走廊空间使用材质范围较多的则为矿棉板,诸如玻璃等材料也少有应用。

室内空间中除基层表面外,配饰是渲染气氛的另一工具。室内配饰主要包括实用性的家具、观赏性的陈设品、挂画、绿植等,在追求高雅文化生活的当下,疗养人群更多的注重的是精神生活的休养即另一层面的高品位的室内配饰。室内陈设品在选择与环境相协调的前提下更应充分考虑使用者感受,如挂画应遵循“秩序、比例、平衡、韵律”等一系列原则,挂画内容应注意与疗养人群病种之间的关系,绘画内容应避免抽象派等。绿植在疗养院室内空间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给人以清新、生机的体验,此外还能缓解温室效应、释放氧气、美化环境等,然而对于皮肤病人却是不可取的。蔷薇香对治疗神经系统的疗养人群有帮助,菊花香对偏头痛患者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丁香、茉莉等对失眠患者效果较好。

3 对疗养院空间设计的建议

疗养院空间在应对疗养人群孤独和不适的环境状态下,应营造出多种而丰富的交往场所,如对疗养人群性格娱乐性倾向做调查分析,制定出适合多数疗养人群的娱乐项目方案,适合少数人群的个性化方案,根据方案的不同设定匹配的交往空间。对疗养人群性别、年龄等作分析,制定出适合相同年龄段等级的交互空间来应对疗养人群与远程的家人、朋友之间的疏远联系,交往空间中的室内应采用令人愉快的气味。针对疗养人群身心的差别不同,疗养院应提供更细致的个性化无差别服务,如根据疗养人群病种的不同,设置不同的疗养住宿单元,根据病种严重性程度,划分出等级不同的疗养空间等。深入了解医疗人群内心,如病房中播放轻音乐,可以帮助病人缓解压力等。

4 结语

首先对建筑大师阿尔瓦·阿尔托1929年设计的疗养院作品帕伊米奥结核病疗养院致敬,作品充分显示对疗养人群的人文关怀,如每个病室都有良好的光线、通风、视野以及安静的休养气氛,室内空间的淡雅色彩等,细节是成就高品质空间的有力凭证,住宿单元空间内的水从水龙头流出时的无噪声处理充分显示了对病人的起居需求的细节关注。

在建筑物与日俱增的今天,人们更多在乎的是建筑单体的外观,而对于建筑物空间内的室内区域却是漠不关心,用昂贵、珍稀的装修材料和室内空间的“大”去充当豪华性,用现代感、风格美去定义室内空间的流行性,这般愚钝、可笑的思想势必会被设计趋向所淹没,室内空间的功能性匹配,追求自然性的理念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篇5:疗养院建筑设计规范标准-范文

3.1.5 疗养院主要建筑物的坡道。出人口、走道应满足使用轮椅者的要求

3.2.1 疗养院疗养员活动室必须光线充足,朝向和通风良好。

篇6:疗养院建筑设计规范标准-范文

“四个能力”建设标准(试行)概述

1.1 为切实增强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落实单位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增强员工消防安全素质,打牢消防安全群防群治社会基础,有效遏制和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山西省消防条例》、《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公安部第61号令)等法律、法规和规定,按照《山西省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标准》(试行),制定本标准。1.2 本标准适用于山西省行政区域内住院床位在50张以上的医院、老人住宿床位在50张以上的疗养院、养老院、福利院。术语与定义

2.1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组织扑救初起火灾能力、组织疏散逃生能力和消防宣传教育能力。2.2 火灾隐患

可能导致火灾发生或火灾危害增大的各类潜在不安全因素。

2.3 重大火灾隐患

违反国家消防法律法规,不能立即整改可能导致火灾发生或火灾危害增大,并可能因火灾造成严重后果和严重社会影响的各类潜在不安全因素。2.4 消防安全责任人

法人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非法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2.5 消防安全管理人

社会单位主管消防安全工作的负责人。

2.6 第一灭火应急力量

失火单位现场员工在第一时间自发形成的灭火应急救援力量。

2.7 第二灭火应急力量

火灾确认后,单位按照本单位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组织员工形成的灭火应急救援力量。2.8 疏散引导员

发生火灾时,负责组织引导现场人员疏散的单位工作人员。建设标准

3.1 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

3.1.1 医院、疗养院、养老院、福利院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每月应至少组织一次防火检查,检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a)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管理措施和消防安全操作规程的执行和落实情况; b)用火、用电、用油、用气、室内装修有无违章; c)新建、改建、扩建及装修工程是否依法申报;

d)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和消防车通道是否畅通,防火间距是否被占用; e)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的设置及完好情况;

f)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制定、演练及员工消防教育培训、岗位消防知识掌握情况; g)燃油、燃气等易燃易爆危险品的使用是否符合有关国家消防技术标准要求; h)厨房、灶间烟道清洗情况;

i)消防控制室值班、建筑消防设施运行情况及相关记录,消防安全管理档案记录情况; j)防火巡查、火灾隐患整改、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 k)水泵房、配电室、消防控制室、风机房、电梯机房、放射间、胶片室、手术室、易燃制剂室、药(库)房、高压氧舱等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情况;

l)消防水源情况,消防设施、器材配置及完好情况,室内外消火栓、水泵接合器有无损坏、埋压、遮挡、圈占等影响使用情况;

m)其他消防安全情况。3.1.2 医院、疗养院、养老院、福利院消防安保人员每日应进行防火巡查,夜间防火巡查不少于两次。有条件的单位可利用本单位视频监控设备辅助开展防火巡查。防火巡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a)用火、用电、用油、用气有无违章;

b)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和消防车通道是否畅通,防火间距是否被占用; c)常闭式防火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防火卷帘下是否堆放物品等情况;

d)水泵房、配电室、消防控制室、风机房、电梯机房、放射间、胶片室、手术室、易燃制剂室、药(库)房等消防安全重点部位化学危险品储存、电源管理、人员在岗在位等情况;

e)消火栓、灭火器等设施器材及消防安全标志是否完好; f)门窗上是否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 g)其他消防安全情况。3.1.3 医院、疗养院、养老院、福利院内设各部门负责人应每周组织开展一次防火检查,检查包括下列内容:

a)用火、用电、用油、用气、室内装修有无违章;

b)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和消防车通道是否畅通,防火间距是否被占用; c)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设置及完好情况; d)消防设施、器材是否完好; e)员工消防知识掌握情况;

f)水泵房、配电室、消防控制室、风机房、电梯机房、放射间、胶片室、手术室、易燃制剂室、药(库)房等消防安全重点部位安全管理情况;

g)其他消防安全情况。3.1.4 员工应履行本岗位消防安全职责,遵守消防安全制度和消防安全操作规程,熟悉本岗位火灾危险性,掌握火灾防范措施,每日进行岗位防火检查,及时发现火灾隐患。检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a)用火、用电、用油、用气有无违章;

b)病房药品可燃包装等可燃物是否及时清理; c)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是否畅通;

d)消火栓、灭火器、逃生器材、消防安全标志完好情况;

e)放射间、胶片室、手术室、易燃制剂室、药(库)房等部位是否违规储存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是否违章用电。

3.1.5 食堂工作人员在班前、班后应进行岗位防火检查,包括下列内容:

a)燃油、燃气管道、阀门有无破损、泄露; b)班后燃油、燃气阀门是否关闭; c)灶台、油烟罩和烟道清理是否及时;

d)班后是否切断电源,火源是否妥善处理;

e)消火栓、灭火器、灭火毯等消防器材、消防安全标志是否完好。

3.1.6 防火检查、巡查应当填写检查记录,检查人员和被检查部门负责人应当在检查记录上签名。3.1.7 医院、疗养院、养老院、福利院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对火灾隐患整改负总责,为整改火灾隐患提供经费和组织保障,消防安全管理人和消防工作的归口管理职能部门具体负责督促落实火灾隐患整改工作。

3.1.8 发现火灾隐患应立即改正;不能立即改正的,发现人应向消防工作的归口管理职能部门或消防安全管理人报告,消防工作归口的管理职能部门或消防安全管理人应及时研究制定整改方案,确定整改措施、时限、部门和责任人,报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审批。对随时可能引发火灾的隐患,应立即采取确保安全的防范措施。

3.1.9 火灾隐患整改责任人和部门应按照整改方案要求,落实整改措施,并加强整改期间的安全防范,确保消防安全。3.1.10 火灾隐患整改完毕后,负责整改的部门或者人员应当将整改情况记录报送消防安全责任人或消防安全管理人,由消防安全管理人组织验收,验收结果报消防安全责任人并存档备查。

3.2 组织扑救初起火灾能力

3.2.1 医院、疗养院、养老院、福利院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应组织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组织演练。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制定的预案应当包括下列内容,其他单位参照制订:

a)组织机构,包括:火场总指挥、通信联络组、灭火行动组、疏散引导组、安全防护救护组、现场警戒组;

b)报警、接警处置程序;

c)应急疏散的组织程序和措施; d)扑救初起火灾的程序和措施;

e)通信联络、安全防护救护的程序和措施。3.2.2 医院、疗养院、养老院、福利院应根据实际,因地制宜地组建消防应急救援的第一灭火应急力量、第二灭火应急力量,熟悉和掌握初起火灾扑救的组织指挥程序。

3.2.3 员工发现火灾应立即呼救并拨打“119”电话报警,起火部位现场员工应在1分钟内形成第一灭火应急力量,采取如下措施:

a)靠近火灾报警按钮附近或电话的员工,立即摁下火灾报警按钮或拨打电话通知消防控制室或单位值班人员;

b)消防设施、器材附近的员工利用现场消火栓、灭火器、灭火毯等设施、器材灭火; c)疏散通道或安全出口附近的员工引导人员疏散。3.2.4 火灾确认后,消防控制室或单位值班人员应立即启动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于3分钟内形成第二灭火应急力量并采取如下措施:

a)消防控制室或单位值班人员启动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同时,报告单位负责人;

b)医院、疗养院、养老院、福利院负责人迅速展开指挥,召集各行动小组按程序实施火灾扑救和人员疏散;

c)通信联络组按照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要求通知员工赶赴火场,与公安消防队保持联络,向单位火场总指挥报告火灾情况,将火场总指挥的指令下达有关员工;

d)灭火行动组根据火灾情况使用本单位的消防设施、器材扑救初起火灾; e)疏散引导组按分工组织引导现场人员疏散; f)安全防护救护组协助抢救、护送受伤人员;

g)现场警戒组阻止无关人员进入火场,维持火场秩序。3.2.5 医院、疗养院、养老院、福利院应按照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配备消防设施、器材和逃生设备等,充分发挥消防设施在火灾扑救中的作用:

a)加强消防设施日常维护保养,自动消防设施由专门人员操作,确保完好有效;

b)设有消防控制室的,消控室必须每日24小时专人值班,每班不少于2人,值班人员和操作人员应取得消防特有工种职业资格证书,持证上岗;

c)消防控制室在确认火灾后,应立即将火灾报警联动控制开关转入自动状态(处于自动状态的除外)。

3.3 组织疏散逃生能力

3.3.1 医院、疗养院、养老院、福利院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和员工应熟悉本单位疏散逃生路线及组织人员疏散程序,掌握避难逃生设施使用方法,具备火场自救逃生的基本技能:

a)加强安全疏散设施管理,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确保疏散指示标志等设置明显、功能完好;

b)熟悉疏散通道、安全出口位置、逃生路线,掌握避难逃生设施使用方法; c)掌握引导人员疏散程序,具备火场逃生和火灾扑救中的自我防护技能; d)熟悉单位疏散预案,参加应急疏散演练。3.3.2 医院、疗养院、养老院、福利院应按规定设置安全疏散指示标志,配备相应的疏散逃生设备、器材。应在每个楼层、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安排一定数量的疏散引导员。火灾发生时,疏散引导员应通过喊话、广播等方式,按照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要求通知、引导火场人员正确逃生;对无行动能力或必须有人协助方能行动的老、弱、病、残、孕人员应明确专人负责组织应急疏散。3.3.3 火灾发生时,员工应通过喊话、广播等方式,按照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要求通知、引导火场人员采取正确方式、沿正确路线、有序逃生,并提醒火场人员疏散时不要恐慌,防止拥堵踩踏。3.3.4 发生火灾时,应按照以下顺序通知人员疏散:

a)二层及以上的楼房发生火灾,应先通知着火层及其相邻的上下层; b)首层发生火灾,应先通知本层、二层及地下各层; c)地下室发生火灾,应先通知地下各层及首层;

d)多个防火分区的首先通知着火区域及其相邻的防火分区。

3.3.5 医院、疗养院、养老院、福利院组织疏散逃生时根据不同对象的不同特点,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尽快转移到安全地点。在人员疏散到安全地点后,员工应及时清点人数,并对被疏散出的人员进行安抚。

3.3.6 火灾无法控制时,单位火场总指挥应及时通知所有参加救援人员撤离。

3.3.7 医院、疗养院、养老院、福利院应当至少每半年组织开展一次疏散逃生演练:

a)组织演练前,应当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和预案内容教育培训,使其掌握必要的消防知识,明确各自职责任务;

b)演练应当设置明显标识,并应当通知全体病人和医务人员,防止发生意外;

c)演练结束后,应及时总结问题,做好记录,针对存在问题不断修订、完善预案内容。

3.4 消防宣传教育能力

3.4.1 医院、疗养院、养老院、福利院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应是消防安全“明白人”,熟知以下内容:

a)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安全职责; b)本单位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 c)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d)依法应承担的消防安全行政和刑事责任。3.4.2 医院、疗养院、养老院、福利院单位应当确定专(兼)职消防宣传教育培训人员。消防宣传教育培训人员应当经过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培训,具备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能力,是消防安全“明白人”。3.4.3 医院、疗养院、养老院、福利院应建立消防宣传和教育培训制度,定期组织开展员工消防教育培训。

3.4.4 员工上岗、转岗前应经岗前消防安全培训合格;在岗人员至少每半年接受一次消防安全教育培训。

3.4.5 通过消防安全教育,员工应达到以下要求:

a)了解消防法律法规;

b)掌握消防安全职责、制度、操作规程、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c)掌握本单位、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 d)掌握有关消防设施、器材的操作使用方法;

e)会报警、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组织疏散和逃生自救。

3.4.6 医院、疗养院、养老院、福利院应根据自身特点设置以下消防安全标志或图示:

a)消防设施标志。如:在消防设施、器材附近适当位置,用文字或图例标明名称和使用操作方法;

b)提示性标志。如:提示安全逃生路线、安全出口位置,提示灭火器材放置位置和使用方法; c)警示性标志。如:在安全疏散通道警示“保持通道畅通,不得堆放杂物”; d)禁止性标志。如:在安全出口处设置提示“安全出口严禁上锁”。3.4.7 医院、疗养院、养老院、福利院应悬挂或张贴消防宣传标语,利用展板、专栏、广告牌、广播、电视、网络、电子显示屏等形式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养老院服务人员应提醒老人安全用火用电。3.4.8 医院、疗养院、养老院、福利院主要出入口应设置固定的“消防安全告知书”和“消防安全承诺书”,每个楼层显著位置和宿舍、病房门后应设置安全疏散指示图;在显著位置和每个楼层提示场所的火灾危险性,疏散通道、安全出口位置及逃生路线,消防器材的位置和使用方法。

3.4.9 医院、疗养院、养老院、福利院的消防器材、疏散设施及消防安全提示性、警示性等标志的图例和设置位置按照《山西省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标准标志》(试行)的要求执行。达标判定

上一篇:保险公司全套流程下一篇:精心统筹安排——活动成功举办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