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的作品《不完满才是人生》

2024-05-14

季羡林的作品《不完满才是人生》(通用9篇)

篇1:季羡林的作品《不完满才是人生》

季羡林:不完满的才是人生

国学大师季羡林说:“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至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

自古人生最忌满,半贫半富半自安。

《菜根谭》中说:“花看半开,酒饮微醉,此中大有佳趣。”

细品之,有感于心,这乃是说的一个度的问题。酒半酣美,花半吐媚。半即适度,适度为美。

人生事多是如此,莫要做到极致,就会回味悠长。

一如吃饭,一些聪明的人只吃到半饱便停箸不食,这是养生之道。常有人吃饭时,不吃到无法下咽绝不罢休,此时一想美味则憎恶盈胸,更有欲呕欲吐之感,全无美好回味之趣。

看人亦如此,不看碌碌无为时,不看飞黄腾达时,只看他在路上的跋涉,就是一生中最美的片段。

所以,但凡成功人士都说话留有余地,做事掌握分寸,交友注意距离,这就是一种哲学思维,就是“半”字魅力。

01

“半”是一种完美的人生境界

世间之事多存缺憾,我们常常强迫自己去追求一种完美,却总是落得满心伤怀。

故此,人生当求半而不贪全,当我们贪恋追求一种完满,有时实如水中逐月,更可悲的是,我们还觉得自己是在积极地求取进步。

求半即知足,知足当可常乐,这并非是消极,而是一种睿智。而知足并知不足,是一种境界。

02

“半”是一种安逸平和的理想生活

人们常常羡慕书中那些别样的人,如半官半隐的王维,或古代那些半耕半读之人,我们钦羡他们的安逸平和,而我们的烦恼来源于在世事奔忙劳碌中,心被填得满满,连梦里都不得清闲。

究其根本,是我们不能把心腾出一半来,去容纳一些喜欢的东西。

当你要求自己尽善尽美的.时候,反而束缚了前进的步伐。如若跟着感觉融入欣喜中,你会发现,脚步更从容,生活更轻松。

03

“半”是一种智慧的处世之道

说话留有余地,做事掌握分寸,把握一个“度”,“中立而不倚”“味让三分,路留一步”,不顾此失彼,不剑走偏锋。

古人说:“天下事不如人意者,十之八九。”人生是在追求完美,但也总会留下遗憾。当你选择面对阳光,黑暗就会在你背后。所以,生活里有阳光就会有黑暗,事事不可能称心如意。

04

“半”是一种宠辱不惊的从容姿态

面对生命中一切荣辱与得失,陶渊明有云:“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在五光十色眼花缭乱的诱惑面前,特别是在激烈竞争,崇尚快餐文化的今天,只有“求半”的境界,才能坦然面对人生,淡泊看待荣辱。

于无声处听惊雷,于无色处见繁花,用积极的心态,去迎接、去面对、去拥抱,这就是一个人的豁达与从容。

一个简简单单的“半”字,里面却蕴含深意,仔细悟来,让我们受益无穷。

“半”中有真意,是人生的本真所在,亦是尘世劳繁中的我们回首时那让人心动的心灵家园。

篇2:季羡林的作品《不完满才是人生》

“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学问铸成大地的风景,他把心汇入传统,把心留在东方。”

这是季羡林在获得感动中国人物时的颁奖词。就像颁奖词中所说,季羡林对自己的定位也始终是“一介布衣”,一个中国知识分子。

季老一生受人尊重,被奉为“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对此,季羡林却力辞这三顶“桂冠”:“我从来没想成为一个国学家。……环顾左右,朋友中国学基础胜于自己者,大有人在。在这样的情况下,我竟独占‘国学大师’的尊号,岂不折煞老身!我连‘国学小师’都不够,遑论‘大师’!……我一直担任行政工作,想要做出什么成绩,岂不戛戛乎难矣哉!我这个‘泰斗’从哪里讲起呢?”“三顶桂冠一摘,还了我一个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

“先生为人所敬仰,不仅是因为他的学识,还因为他的品格。他的书,不仅是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

季羡林曾经说过:影响我一生的.四句话,分别是陈寅恪所言:“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胡适所言:“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梁漱溟所言:“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马寅初所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他也留下了很多影响我们的话:

谈人生

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这是一个“平凡的真理“;但是真能了解其中的意义,对己对人都有好处。对己,可以不烦不燥;对人可以互相谅解。

谈勤奋

我非常平凡,没什么了不起的。如果我有优点的话,我只讲勤奋。一个人干什么事都要坚韧不拔,锲而不舍,没有这个劲,我看是一事无成。

谈孤独

父母也好,爱人也罢,朋友同事,所有的人,他们在时,都是恩赐,是上苍给你的礼物,所以要加倍珍惜和感激;而一旦离开,也别太伤感。你要明白,离开是正常的,孤独才是生命之常态。

谈真、忍

对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属,还是朋友,都应该有一个两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真者,以真情实意相待,不允许弄虚作假;对待坏人,则另当别论。忍者,相互容忍也。

谈关系

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第一,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第二,人与人的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在内;第三,个人心中思想与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这三个关系,如果能处理很好,生活就能愉快;否则,生活就有苦恼。

谈态度

世人无不想走运,而决不想倒霉。走运时,要想到倒霉,不要得意过了头;倒霉时,要想到走运,不必垂头丧气。心态始终保持平衡,情绪始终保持稳定,此亦长寿之道也。

谈恐惧

应当恐惧而恐惧者是正常的;应当恐惧而不恐惧者是英雄;不应当恐惧而恐惧者是孱头。我们都要锻炼自己,对什么事情都不要惊慌失措,而要处变不惊。

谈友情

人类是社会动物。一个人在社会中不可能没有朋友。任何人的一生都是一场搏斗。在这一场搏斗中,如果没有朋友,则形单影只,鲜有不失败者。

谈爱情

篇3:不完满才是人生

关于这一点,古今的民间谚语、文人诗句,说到的很多很多。最常见的比如苏东坡的词: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南宋方岳(根据吴小如先生考证)诗句:“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这都是我们时常引用的、脍炙人口的。类似的例子还能够举出成百上千来。

这种说法适用于一切人,旧社会的皇帝老爷子也包括在里面。他们君临天下,“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可以为所欲为,杀人灭族,小事一桩,按理说,他们不应该有什么不如意的事。然而,实际上,王位继承,宫廷斗争,比民间残酷万倍。他们巍然地坐在宝座上,如坐针毡。虽然捏造了“龙御上宾”这种神话,他们自己也并不相信。他们想方设法以求得长生不老,他们最怕“一旦魂断,宫车晚出”。连英主如汉武帝、唐太宗之辈也不能“免俗”。汉武帝造承露金盘,妄想饮仙露以长生;唐太宗服印度婆罗门的灵药,期望借此以不死。结果,事与愿违,仍然是“龙御上宾”呜呼哀哉了。

在这些皇帝手下的大臣们,“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力极大,骄纵恣肆,贪赃枉法,无所不至。在这一类人中,好东西大概极少,否则包公和海瑞等决不会流芳千古,久垂宇宙了。可这些人到了皇帝跟前,只是一个奴才,常言道:伴君如伴虎,可见他们的日子并不好过。据说明朝的大臣上朝时在笏板上夹带一点鹤顶红,一旦皇恩浩荡,钦赐极刑,连忙用舌尖舔一点鹤顶红,立即涅槃,落得一个全尸。可见这一批人的日子也并不好过,谈不到什么完满的人生。

至于我辈平头老百姓,日子也不好过,“不如意事常八九”。早晨在早市上被小贩“宰”了一刀;在公共汽車上被扒手割了包,踩了人一下,或者被人踩了一下,根本不会说“对不起”了,代之以对骂,或者甚至演出全武行。到了商店,难免买到假冒伪劣的商品,又得生一肚子气,谁能说,我们的人生多是完满的呢?

再说我们这一批手无缚鸡之力的知识分子,在历史上一生中就难得过上几天好日子。只一个“考”字,就能让你谈“考”色变。“考”者,考试也。在旧社会科举时代,“千军万马独木桥”,要上进,只有科举一途,你只需读一读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就能淋漓尽致地了解到科举的情况。以周进和范进为代表的那一批举人进士,其窘态难道还不能让你胆战心惊、啼笑皆非吗?

现在我们运气好,得生于新社会中。然而那一个“考”字,宛如如来佛的手掌,你别想逃脱得了。幼儿园升小学,考;小学升初中,考;初中升高中,考;高中升大学,考;大学毕业想当硕士,考;硕士想当博士,考。考,考,考,变成烤,烤,烤;一直到知天命之年,厄运仍然难免,现代知识分子落到这一张密而不漏的天网中,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我们的人生还谈什么完满呢?

“人人有一本难念的经。”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这是一个“平凡的真理”;但是真能了解其中的意义,对己对人都有好处。对己,可以不烦不躁;对人,可以互相谅解。这会大大地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

篇4:季羡林的作品《不完满才是人生》

不完满才是人生

季羡林

①每个人都想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②关于这一点,古今的民间谚语,文人诗句,说到的很多很多。最常见的比如苏东坡的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南宋方岳诗句:“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这都是我们常引用的,脍炙人口的。类似的例子还能够举出成百上千来。

③这种说法适用于一切人,旧社会的皇帝老爷子也包括在里面。他们君临天下,“率土之滨,莫非王土”,可以为所欲为,杀人灭族,小事一桩。按理说,他们不应该有什么不如意的事。然而,实际上,王位继承,宫廷斗争,比民间残酷万倍。他们威仪俨然地坐在宝座上,如坐针毡。虽然捏造了“龙御上宾”这种神话,他们自己也并不相信。他们想方设法以求得长生不老,最怕“一旦魂断,宫车晚出”。连英主如汉武帝、唐太宗之辈也不能“免俗”。汉武帝造承露金盘,妄想饮仙露以长生;唐太宗服印度婆罗门的灵药,期望借此以不死。结果,事与愿违,仍然是“龙御上宾”,呜呼哀哉了。

④这些皇帝手下的大臣们,权力极大,骄纵恣肆,贪赃枉法,无所不至。在这一类人中,好的大概极少,否则包公和海瑞等决不会流芳千古,久垂宇宙了。可这些人到了皇帝跟前,只是一个奴才,常言道:伴君如伴虎,可见他们的日子并不好过。据说明朝的大臣上朝时在笏板上夹带一点鹤顶红,一旦皇恩浩荡,钦赐极刑,连忙用舌头舔一点鹤顶红,立即涅槃,落得一个全尸。可见这一批人的日子也并不好过,谈不到什么完满的人生。

⑤至于我辈平头老百姓,日子就更难过了。建国前后,不能说没有区别,可是一直到今天仍然是“不如意事常八九”。早晨在早市上被小贩“宰”了一刀;在公共汽车上被扒手割了包,踩了人一下,或者被人踩了一下,根本不会说“对不起”了,代之以对骂,或者甚至演出全武行;到了商店,难免买到假冒伪劣的商品,又得生一肚子气„„谁能说,我们的人生都是完满的呢? ⑥再说到我们这一批手无缚鸡之力的知识分子。在历史上,一生中就难得过上几天好日子。只一个“考”字就能让你谈“考”色变。“考”者,考试也。在旧社会科举时代,“千军万马挤独木桥”,要上进,只有科举一途,你只需读一读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就能淋漓尽致地了解到科举的情况。以周进和范进为代表的那一批进士举人,其窘态难道还不能让你胆战心惊,啼笑皆非吗? ⑦现在我们运气好,得生于新社会中。然而那一个“考”字,宛如如来佛的手掌,你别想逃脱得了。幼儿园升小学,考;小学升初中,考;初中升高中,考;高中升大学,考;大学毕业想当硕士,考;硕士想当博士,考。考,考,考,变成烤,烤,烤;一直到知命之年,厄运仍然难免,现代知识分子落到这一张密而不漏的天网中,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我们的人生还谈什么完满呢? ⑧不完满的人生并不限于中国人,外国的名人也是如此„„

⑨人人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这是一个“平凡的真理”;但是真能了解其中的意义,对己对人都有好处。对己,可以不烦不躁;对人,可以互相谅解。这会大大地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

10.对第③段加点词“这种说法”所指代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

B.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D.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

11.作者在阐述观点时选择了哪几类人作为例证?为什么这样写?(2分)12.为什么说了解“不完满才是人生”这一观点会“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面对“不完满的人生”我们应该如何对待?(4分)

答案: 10.A

11.作者选择了皇帝、大臣、平头百姓、知识分子这几类人作为例证。(1分)这样写可以多层次、多侧面地阐明“不完满才是人生”这一道理适用于一切人。(1分)

篇5:高三散文-不完满才是人生

每个人,都在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世界上没有绝对完满的东西。太阳一到中间,马上就会偏西;月圆,马上就会月亏。所以,有缺憾才是恒久,不完满才叫人生。最好的境界就是花未开全,月未圆。求缺的人,才有满足感。

禅的境界,仿佛一潭湖水,有人投下石子,荡起涟漪,湖水默默化解,最终归于平静。心若如湖,气象万千。接纳所有的快乐,悄然化解每一次的不如意。四季转换,风景不同,而湖却永远是湖。上善若水,温润清新。

真正的修行不是逃离,不是躲避,而是欣然的面对,全然的`接受,接受此刻正在经历的一切好与坏。唯有当我们真正完全接受时,我们才明白一切的好与坏都只是自己的分别。拥有宽容,我们将一生收获笑容。

认识一个人靠缘分,了解一个人靠耐心,征服一个人靠智慧,和睦相处靠包容。人,相互帮扶才感到温暖;事,共同努力才知道简单;路,有人同行才不觉漫长;友,相互记挂才体味情深。与人为善,不遗余力地成就他人,不知不觉也成就了自己。

当你忘了自己的过去,满意自己的现在,漠视自己的未来,你就站在了生活的最高处。

当成功不会让你太高兴,失败不会把你怎么样,平淡不会淹没你时,你就站在了生命的最高处。

当你以微笑的心想到了过去,以希望的心向前看,以宽厚的心向下看,以坦然的心向上看时,你就站在了灵魂的最高处。

心善,是大爱无疆的蔓延;心宽,是足智多谋的恬静。心正,是透明的开诚布公;心静,是笑看风云的舒畅和洗心革面的超然;心怡,是心中总怀一种乐观向上的独特情愫;心安,是知足常乐的最大内涵;心诚,是人们最终必须追逐的一种高风亮节。

心不要太大,容下自己就好;心不要太小,容下他人就好。心不要太热,温暖自己就好;心不要太冷,温暖他人就好。心不要太软,原谅自己就好;心不要太硬,原谅他人就好。心不要太亮,照耀自己就好;心不要太暗,照耀他人就好。

篇6:不完满才是人生感悟随笔

最性感的女人是孙悟空,最性感的男人是藏獒。因为孙悟空具备性感女人所拥有的豹纹、短裙、长靴、钢管和诱惑的眼神,而藏獒则具有身价高、霸气、有安全感,能保护你和对你专一的各种优点。显然,绝对的完美最终走向了自己的反面。究其原因,正如莫言在《檀*刑》一书中所说的那样:世界上的事情,最忌讳的就是十全十美。你看天上的月亮,一旦圆满了,马上就要亏欠;树上的果子,一旦熟透了,马上就要坠落。凡事总要稍留欠缺,才能持恒。

的确如此,世间最大的败笔就是没有败笔。白璧无瑕,必生盗心,祸自此始。二战时法国的马其诺防线就是军事防御史上十全十美的防御工程,因为与它同时代的任何进攻型武器和进攻手段都对它无可奈何。但结果是德国绕道而行,法国在措手不及的闪击战攻势下亡国了。相反,一战时,法军依赖着德法边境不是那么完美的防御工事,取得了凡尔登战役等一系列防御战的胜利,一直坚持到战争的最后,顶住了德国多次强大的攻势。为防止德国东山再起找法国复仇,法国在德法边境修建了这座可以称作堪称完美的防御工事。而法国的对手,希特勒知道,面临如此完美的工事,自己的闪击战计划只能泡汤,不得不另辟蹊径,让它完全失去应有作用。马其诺防线失效的教训让我们看到,完美并不代表战无不胜,没有败绩的常胜之师面临失败的风险最大,相反,哀兵必胜,失败往往能够激发潜能,缺陷有时也是一种优势。这就好像断臂的维纳斯,还有只有九千只有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的故宫一样,它们虽然都不完美,但缺陷留下永久的.遐想空间,让它们美的更有诱惑力,美的更持久。

万事万物莫不如此如此,人生旅途更是这样。兰德曼曾说:“自然把尚未完成的人放到这个世界之中,它没有给人做出最后的期限,在一定的程度上它留下了未确定性。”兰德曼的这句话包含着三层意思:一个是每个人都是尚未完成的,也就是说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第二个就是做任何事都没有最后期限,也就是说没有绝对的失败,面临失败不灰心不丧气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第三个就是未来具有不确定性,也就是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努力做过不一定就能够实现预定的目标,成功受天时地利人和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这三层意思的启示是多方面的:它告诉我们世上没有万全的事,更没有完美的人,不要眼睛里揉不得沙子,求全责备外部环境和他人的缺陷过失,要辩证看待问题和缺憾;它告诉我们万事应朝最好的方向去努力,但要做最坏的打算,每个人的能力有限,不可能把任何事都做得圆满,成功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它告诉我们,人生有得就会有失,得到阅历,失去岁月,收获爱情,逝去青春,不要奢望一切都能够尽善尽美,只想得到,不想付出。

因此,不必强求认同一致,而要多一分包容,因为龙生九子各不同,世界的多样性决定了人的价值观的多样性,评价标准的多样性,你觉得好的,在别人眼里也许是坏的,留下方寸包容心,让世界永远因多样而精彩;不必苛责自己不够十分的努力,而要欣慰自己还保存着一分实力,因为看似完美的事物有可能是伪装成馅饼的陷进,用九分的力量拉车,留一分的精力看路,让步子慢些,但要稳些;不必埋怨自己不是最优秀的,而要庆幸自己还有做的更好的希望,“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留下些许缺憾不仅会减少前进的阻力,而且会让更好和最好之间成为永远趋近但永不重合的曲线,给创造力留下一个遐想的空间,让它永不枯竭。最后,不必让自己生活在抱怨里,抱怨从网络到电视报纸再到现实生活中看到的各种问题,学会在冷静在看负面的同时辨真伪看正面,永远坚持用客观辩证的眼光看问题,想问题,解决问题,永远发出正能量,任何时候都不做愤青,不意气用事,更不能因为一时冲动而说错话办错事。

篇7:不完满才是人生

放眼中华上下五千年,甚至是古今中外,你可曾听说过有完美的人吗?哪怕是一个,我想就是这一个我们也永远找不到。正如季羡林所说: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100%完满的人生是没有。

“人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你能说这就是不好吗?如果人们一直是团聚在一起,月亮永远是那么皎洁圆润,我们会像平时这样珍惜身边的人,会为十五的月亮满圆而快乐满足吗?显然,答案是肯定的。

正是有了这些不完满的事情或现象,才会让我们更加珍惜那短暂的“完美”时光。《悲惨世界》中的冉·阿让,当孩子们嘟囔着要面包吃时,看到他们快要饿死,他再也无法忍受了,冲动地用拳头砸开一家理发店窗户,拿回一块面包,仅仅一块又干又硬面包就让了判了五年刑,后因为四次越狱加了四年刑期,出来后他发誓要报复社会,最后被主教感化,之后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当了市长,行善积德,做一个“不完满”的好人。他的一生是十分坎坷的,但正是这种艰辛和磨难,这种不完满,造就了他人生中最大化地完满。经历饥饿、蔑视、冷眼等苦难,他的信念不改、向上的意志坚定,最后,终成目标。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既然我们的人生注定是不会完满的,何不放宽心胸退后一步,给人生适当留下一些空白呢?这样,也给自己留下了回转余地,在曲折人生路上潇洒自如。

所以,我觉得面对不完满的人生,我们首先要尽可能地接受它,承认它。车尔尼曾说:既然太阳上也有黑点,人世间的事情就更不可能没有缺陷。

不完满亦或是一种美好。没有结局的小说是不完满的,但没有结局的小说也可以带来无尽地憧憬,带給每个人无限地遐想空间,就象是曹雪芹笔下的《红楼梦》,他没有给出结局,多少年来,无数的红学研究专家、粉丝,用自己地愿望续写了不同的结局,每一个结局都是作者自己的心声,这不也是一种完满吗?

凡事都有两面性。不完满也有两种看待方式。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近代遭受了国家内乱、列强入侵等灾难地打击,灾难带来的只是不完满吗?中国人就此消亡、一蹶不振了吗?没有,是英国推开了我们走向世界的大门,是八国联军让天朝不再认为无所不有,是日本让国人重新沸腾心中的热血……。我不是批评中国,也不是表扬外国,只是想客观的从某种角度来看待中国近代史。在有的人眼里看来这是一种赤裸裸地揭丑,彻底的不完满,但我却认为真的勇士敢于面对惨淡的人生,敢于面对淋漓的鲜血,这种不完满造就了如同周恩来等这样一批 “为中华之掘起而读书”的国之栋梁,进而形成一股推动国家快速腾飞、自信地伫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的不朽力量,并且生生不息。

篇8:季羡林的作品《不完满才是人生》

——读《知足知不足:跟季羡林谈人生》有感

很早之前,看见网上一个问题:有哪些书看完后会让人后悔没有早看到?其中《知足知不足:跟季羡林谈人生》这本书出现率达80%以上。于是,怀揣着将信将疑的态度,我开启了我的“人生”之旅。

《谈人生》这本书,是季老先生他在望九之年发出的人生感悟。仔细想想,季老用“谈”人生这个字眼也是很有意味的。“谈”只是随意聊聊,发表自己看法,不求别人肯定,也不对人生这个命题下什么定义。但如果用“论”就带有一点点判定的意思。从而可见,德高望重的季老先生的谦逊可见一斑。

季老的文章三摘“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三顶桂冠。可他却表示“三顶桂冠一摘,还了我一个自由身,皆大欢喜”。他还把陶渊明的诗句作为座右铭来时时鞭策自己:纵浪大化中,不喜也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他这种以百姓平常心面对人生的态度,一切顺其自然的境界实在可贵。季老的一生大起大落,经历过“文革”,住过“牛棚”,国家总理还几度探望,但季老都能从容面对过去的一切以及现在的荣誉和将来的生死。季老一生可谓本生就是一本书,一本豁达之极的书。

“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这段话出自《谈人生》第一辑《人生》,是我个人特别喜欢的一句话。诚然,拥有一个完美无瑕的人生是人人都梦寐以求的,可是古人云:“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生活哪能一帆风顺、事事如意呢?况且人活在世上,哪能逃脱了生老病死?既然如此,人活一世,就不要幻想圆圆满满、称心如意。月亮都还有阴晴圆缺呢,相反,我们应改变心境,换个生活态度:活在当下,享受人生。

鲁迅先生说过:“如果生不出天才便不生孩子,人类就会灭亡。不是天才的我也知道,参差多态才是幸福的源泉,他有他的人生意义与价值,我也有我的努力与快乐。”每个人最终都会归于尘土,可是难道知道了归宿,就自暴自弃、了了一生吗?作为当代青年中的一员,面对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我也曾迷茫过、退缩过,可是就在我读了季老先生《谈人生》后,让我豁然开朗。“如果人生真有意义与价值的话,其意义与价值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是的,责任感。每个人从出生到进学校再到出社会乃至最后的为人伴侣、为人父母,责任都是如影随形。从最开始的幼稚驱至成熟,我们都有责任去提升自己,让自己更强大去保护爱我们的人和我们爱的人,也正是这种使命感让我的人生有了意义和价值。

读季老先生的人生感悟,就好比一个和蔼和亲的智者老人坐在藤椅上在你耳边絮絮叨叨,唠着家常,说着人生。通篇以十分简洁的语言娓娓道出,如陈年佳酿,沁人心脾。耄耋之年的季老用一生经验教导的人生哲理,其中奥秘,若要真明白,我想我得花一生时间慢慢沉淀,细细体会。

篇9:不完满的人生

生活就像是一块洋葱,一瓣瓣拨开,总有一片会让你流泪!

——题记

种子冲破泥土的禁锢,才能迎向光明,鹰冲破了风雨的阻遏,才能冲上云霄。人生路上不可能凡事都能一帆风顺,历经千辛万苦不仅磨练你的意志,而且能教会你乐观的面对生活。可怕的不是历经坎坷,而是面对失败,在人生失意之时一蹶不振。乐观的人生态度,积极面对生活所带来的挑战,就算是不完满的人生,也要树立一个完美的人生价值。

他初露锋芒,文惊四座,翘首远瞻在中华文坛史上,踯躅向前,然而中年坎坷,远谪异地,他未曾放弃自己,不向现实折腰,坦然面对人生大起大落,这一切的繁华和辛酸,都凝聚成为五千年一个词坛巨人的名字——苏轼!

一个才智兼备的青年,他的人生并不是一帆风顺,在他失意之时,他把所有精力著在文学史上,终于他把腐朽化为神奇,创造了一段平凡而不平庸的佳话。乐观的面对生活,积极的人生态度,在陷入人生低谷时也能坦然面对,而不是一味逃避,只有靠双手去创造富裕,只有靠自己顽强不屈的毅力才能创造奇迹,始终相信每朵乌云都镶有金边!

近来网络上,报纸上都在报道一个真实经历。一个平凡的女人许月华,一岁丧父,十二岁丧母,自小被铁轨截断双腿。上天一次又一次与这个可怜的女人开玩笑,可他却没有意志消沉,离弃自己,虽然仅靠板凳走路,自己的日常生活,起居饮食都有点困难,可她却照顾了一百多个幼童。

她的人生不算完美,甚至充满坎坷荆棘,可她没有放弃自己,非但没有如此,还帮助别人,让她的生命更有意义。我们不得不惊诧于她的果敢毅坚,乐观向上。在面对挫折时,有的人选择面对,有的人选择逃避,怨天尤人,愤懑不平。在失意的时候站起来,坦然面对是李白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豁达,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川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积极向上人生态度。我们要知道泥土被蚌的常年挤压,才能变成圆润玉华的珍珠,就算是不完满的人生,也要衬托出完美的人生价值,让生命变得更有意义,更加精彩!

独 美

世间万物皆拥有自身独立的美。不因为谁比谁外表光鲜耀人,谁比谁生命持久永恒。美的瞬间永远让人回味,美的事物永远使人怀念。

有时无情之物却是美。诗人王勃站在漫山秋瑟的山脚,迎风吟诵“况夏高风晚,山山黄叶飞”;司马曙却在秋雨阴绵的街道感慨“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而我们的余秋雨先生却说“黄叶的意义在于哺育春天,黄叶本身也是美”。好一个黄叶本身也是美。黄叶看上去虽不比绿叶,也被赋予悲情的化身,可若没有她,绿叶怎会这般的明艳?自古人们便爱“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之景,而我说,黄叶之美更朴实,更动人,更伟大。她的美是那么的澄净,她的姿态是那么的坦然,更不用说了,她的灵魂并不无情,也并不卑微,她一直秉持着“化作春泥更护花”般的高贵使命。黄叶的芬芳,是由内而发的。故凋零的黄叶何尝不是一种美?

有时失意之情也是美。自古道:“成王败寇”。但不可否认的是,项羽,这个悲情英雄一直是深深屹立在我们心中的英雄,即使他最终失败了。失意之时,他也同时留给了我们那最后的勇猛与骄傲,义气与柔情,让我们深深地崇拜。当项羽被困垓下时,他困惑惊叹,难道天注定要亡他?身经百战,不曾败过的英雄此时却饮歌哭泣了,他的虞姬怎么办?死前最后一刻,项王笑对敌人,快言快语并最终乌江自刎。这是为什么,一个失意的人的内心竟可以是这么的柔软,可以是那么的不畏生死。也许失意并不值得我们悲叹,大义凛然地面对,为自己勇敢地做出抉择,才对的起自己。失意又何尝不为一种美?

彩虹的美惊人却短暂,所以她竭尽全力绽放;小桥的美朴实而永久,因此她在历史中慢慢沉淀;梅花的美冷艳而高尚,故她愿“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而伤残的人们,没有健全的肢体,却也依然可以笑傲生活中的各个竞技场,取得属于他们自己的美与辉煌。

在我看来,美没有定义,没有界限,只要各能活出各的逍遥与精彩就能是美。人生漫漫,各有各的理想与价值,各能在各的领域闪烁发光。我们可以去欣赏徐霞客的“人生如旅”之美,可以去欣赏特丽莎嬷嬷的“独立的善意”之美,更可以去欣赏我国登山世界最高峰,横跨两极的登山女强人王雷的“抉择人生价值”之美。

你有没有觉得,其实自己也是这茫茫人生花海中最独立的一种美呢?

追逐高尚的灵魂

在我看来,拥有高尚人格的人最美丽。

被阴湿所盖的豆最终长成豆芽菜,亦不过庸俗地成为了人们盘中之餐,失去自身美好价值的小人物,乃至墙头的小草;而被阳光大地滋养过的豆芽,最终那么勇敢地开花结果,成为了顶天立地的男儿,去追求灵魂中真正属于自己的高尚价值与内涵。

高尚的人们即使受尽煎熬折磨,也会坚持到底。葛兰西在一次狱中昏迷后对牧师说:“你是灵魂的监护人,不是吗?人有两种生命:一种是灵魂,一种是肉体,赦免会拯救我的肉体,但会毁了我的灵魂啊。”葛兰西,一个那么病弱的男子,身患多种疾病的他却是列宁逝世后最深湛和最多产的马克思思想家之一。危险的形势使他被捕。在狱中,它不受外界的劝告而卑微承认安在他身上的罪状,即使这样可以让给他出狱。他没有必要认错,他为什么要认错?生死对他来说早已是过眼云烟,高尚不去的灵魂却是他永恒的存在方式,他不要做一个跪着的灵魂,而要灵魂直至死也站立着。可怜却那么高大的葛兰西,于是日日在狱中奋笔疾书,终于完成了辉煌的著作——《狱中札记》。他坚持下来了,她的生命却嘎然止步了,于是他飞得越来越高,越来越高直至化作了20世纪的一座丰碑。

高尚的人始终坚持自己,成为自己。一个拥有哈佛文凭,事业上拥有大好前景的娇弱的中国女人,她叫王雷。几年前,她放弃了薪酬极佳的工作转身投入世界登山者俱乐部。这几年,她花了一百多万的钱奔波于她的登山梦想,这些钱对于她来说,却可以足足买下北京五环以外的一套房。多少人希望自己可以有钱买房有个温暖的家,而王雷却比其他人都懂的什么叫自己的人生,要成为自己,不想留下遗憾。王雷动人地说道:“要是老到不得不躺在床上时,能对孙子说的只有当年的梦想而非实践,就太让人心酸了。孙子一定会问,那为什么不去实现呢?”。几年下来,她登顶了无数的山峰,并到达了世界最高峰;她横跨了南北两极。甚至在南极时要到达南纬89度地区还有好几百公里。王雷硬是拉着雪橇自不要命地自己到达了,而别人却是坐飞机抵达的。对自己的坚持,对自己的自信,给予了她无限的勇气,教会了她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的道理,她得到的生命价值早已超过一般人一辈子也得不到的体会。

凡人们啊,整日度日如年的慵懒早已让你们的灵魂发了霉,一点一滴地侵蚀着你们对于人生的矜持与追求。每个人都只有一辈子,为什么有的人不甘落后,激流勇进,有的人却甘于庸俗浑噩地过完一生呢?为什么不出去闯闯,晒晒生命里被真实赋予生命的阳光,用青春,乃至生命的最后去谱写属于自己的灵魂之歌呢?

上一篇:英语演讲注意事项下一篇:我的中国梦征文:老师,我的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