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群防群治力量

2024-05-25

基层群防群治力量(精选8篇)

篇1:基层群防群治力量

2016年育苗小学组织发动校园周边公安群防群治力量参与“护校安园”工作情况

“学校安全重于泰山”。校园安全事关全体师生的生命和财产,事关学校和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我校以确保校园安全及周边治安良好为目的,从增强师生安全意识,强化学校安全管理入手,通过明确责任,落实措施,为能够营造一个安全、文明、健康的育人环境而狠抓学校安全工作。具体工作如下:

一、加强群防群治组织机构建设。

“护校安园”工作是深入贯彻落实各级关于加强校园安全工作的系列指示精神,切实履行维护校园安全的政治责任。我校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护校安园”工作,要求全校上下立即行动,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多管齐下的方针,严密排查整治各类校园安全隐患,建立健全警校联动工作机制。

为切实将此项工作落到实处,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护校安园”专项行动领导小组。

组 长: 陈占洲(校长)副组长: 穆桂清(安保主任)

袁林(总务主任)

组 员: 侯彪 顾伟 宋恩福 刘兴胜 辛学英 杨峤 专项行动领导小组职责如下:

1、积极开拓联系组织发动校园周边社会力量开展群防群治工作,并做好信息登记。

2、积极向社区及其它社会各方宣传校园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校园安全工作社会依靠性,争取全社会对校园安全工作的关注重视支持。

3、推动建立专兼职护校队伍。学校设立保安室,制定严格的执勤护卫制度,维护日常校园安全环境;联系动员区派出所、学生家长、退休党员干部、退休职工、治安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建立兼职护校队伍,在学校举行大型活动时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安全工作。

4、建立校园周边单位、商业摊铺店联盟。互留安全报警电话,共同预防排查安全隐患,发现安全事故及时报告学校及协助处理。

二、充分调动干部群众积极性,营造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要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对成绩突出的有功人员要给予表彰奖励;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宣传,让群众了解社会治安状况和公安机关面临的巨大压力,让群众明确公民在社会治安中的责任、义务。

三、加大教育培训。

建立了群防群治知识教育小组,通过召开会议、宣传、印制群防群治工作宣传单等形式对干部群众进行群防群治知识的教育培训。广泛发动党员干部学习,并带动群众积极参与,时刻掌握群防群治相关信息。

四、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一是思想认识存在偏差。主要是少数人对群防群治工作重视不够,工作措施不到位。工作不够积极主动,脱离群众,缺乏爱岗敬业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群防群治工作处于组织不力的状态,在开展群防群治工作中创新不够、办法不多,感觉无从下手。

二是专职防范力量发展不平衡、素质参差不齐。经济发展相对较弱的地方,群防群治组织治保组织不断萎缩弱化,有些地方治保主任兼职过多,工作效果差。不少群防群治人员年龄老化,身体条件差,缺乏专业知识。

三是部分群众对群防群治思想责任意识不够。对于社区要求落实的群防群治工作任务不予配合和支持,不出人,不出力,我行我素。不少群众参与群防群治工作的热情不高、意识不强,不敢主动与身边的违法犯罪人员作斗争,不愿为公安机关的打击防范提供线索有的群众甚至认为“社会治安与我无关”。组织对其管理上缺乏可行性的约束力,对之无可奈何,使社区群防群治工作难以顺利开展下去。

三、意见及建议

一是突出基层组织建设。只有基层组织强有力,群防群治才有坚实的组织基础,工作才能顺利开展,二是以点带面,完善群防群治的组织形式。要着重抓好治保调解会这个“点”。在各社区重组治保调解组织,把那些名存实亡,处于瘫痪状态的作为重点,做好组织重建工作。在此基础上,根据各社区的不同治安特点和经济发展状况,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以治保会为骨干组建不同类型群防群治队伍。要充分调动村级“三老”人员参与群防群治的积极性,他们有工资补贴,便于管理,素质较高。对退伍复员军人可先让其参加群防群治工作,视其工作表现纳入社区后备干部管理,为群防群治工作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三是落实措施,规范群防群治的工作机制。要健全和完善各项制度。落实考勤、考核和岗位责任制,对工作成绩突出的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工作不力的要落实督促整改措施。各乡镇派出所要定期不定期负责牵头对各村群防群治队伍进行日常检查、指导、监督和管理,及时通报各类突出治安问题和各个时期防范工作重点,指出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薄弱环节,帮助落实整改措施,促进群防群治组织的良性健康发展。接受群众监督制度。经常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定期向群众报告工作情况,不断改进工作。

四是加强指导,提高群防群治的队伍素质。严格掌握挑选人员的条件,尤其是治保、调解主任、巡逻队队长的选任,把好政治关和素质关。把政治可靠、作风正派、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初中以上文化,热心治安工作,有责任感的青年同志纳入群防群治的队伍。加强业务培训,认真组织他们学习治安管理法规和其他相关的法律知识,传授日常基本工作方法,掌握基本业务技能和技巧,提高综合素质,应着重做好治保骨干的轮训工作,并形成制度。

育苗小学

2016年9月2日

篇2:基层群防群治力量

1、学校安排专人负责群防群治工作。积极开拓联系组织发动校园周边社会力量开展群防群治工作,并做好信息登记。

2、积极向乡镇、街道基层组织、村委会及其它社会各方宣传校园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校园安全工作社会依靠性,争取全社会对校园安全工作的关注重视支持。

3、推动建立专兼职护校队伍。学校设立保安室,制定严格的执勤护卫制度,维护日常校园安全环境;联系动员区派出所、学生家长、退休党员干部、退休职工、治安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建立兼职护校队伍,在学校举行大型活动时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安全工作。

篇3:浅谈群众文化基层力量

一、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基层群众文化作为当代中国文化体系的基础部分, 在时代的呼唤中脱颖而出, 走上前台, 发挥了丰富群众生活及活跃群众思维的巨大作用。它关系农村乡镇和城市社区的千家万户, 关系基层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 是文化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是一项需要长期抓实抓好的基本任务。但由于历史、地域、经济等多方面原因, 在一些地方特别是贫困地区, 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依然十分贫乏, 封建迷信、赌博等活动蔓延, 邪教也有一定市场, 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影响了社会稳定和基层政权建设。各级文化部门要认真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提高对活跃群众文化生活重要性的认识, 结合本地实际情况, 采取措施, 扎扎实实推进基层文化建设, 活跃和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 使其基层文化建设着眼于实际, 并与时俱进的不断发展。

二、健康的基层群众文化有助于提高群众文化层次

科教兴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一项重大战略。一个国家的持续发展和竞争力, 取决于民智的开发和人文的开发。用科学文化知识武装人民群众、推动社会发展, 基层文化工作者当仁不让, 要把内容的先进性和广泛性结合起来, 努力宣传科学理论, 传播先进文化, 弘扬社会正气, 倡导科学精神;对广大群众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挥文化活动在公民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在农村要适应广大群众脱贫致富的需要, 大力开展科技普及和各种读书活动, 传播生产、生活知识和实用的农业科技, 鼓励和引导广大农民群众依靠科学技术摆脱贫穷和愚昧, 追求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健康的基层群众文化有助于提高群众文化层次, 尤其是在农村。在我国十二亿多的人口, 九亿在农村, 农村文化工作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和重点工作。相较于城镇居民, 各农村村民的知识水平, 文化认识普遍较低, 在日常生活中缺乏文化娱乐性的节目。文化行政部门应在文化下乡过程中编排思想进步、宣传科学、内容健康、寓教于乐、群众喜欢的文艺节目, 使群众提高自身文化修养, 同时把乡下文化中的古文化保护并保存起来, 避免单向传播, 即在“文化下乡”的过程中培养“乡下文化”, 不只是“送文化”, 而且要“种文化”, 改变文化下乡单向传播的模式, 努力形成乡下文化的再造机制。文化单位每年也都走出去, 下基层, 深入到厂矿、村镇辅导, 培训基层文艺骨干, 指导演出技巧, 为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注入了活力。不仅拓宽了文化阵地, 更重要的是通过各种文化活动, 使基层的人民群众尤其是广大农民群众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开阔了视野, 提高了文化层次和政治素质, 培养了他们关于改革开放、搞活农村经济的意识。

三、广大群众的文化需求提高, 有力推动了基层文化的建设

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日益提高, 成为当前群众文化勃兴的最重要的内驱力, 也成为基层文化建设的第一推动力。随着改革开放的时代风云, 基层文化在群众的积极参与下, 经历着选择、裂变、融通和创造。这是一片被文化激情燃烧的大地。当前中国社会的重大变革, 不断引发了人们“求知、求乐、求美”的兴趣, 从而造就了当前基层群众文化的“召唤结构”。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及其他各种重要的社会生活形态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一切都对群众提出了以各种方式参与学习的要求, 引发了他们不断接受再教育的潜在动机。物质生活的改善, 不仅给群众参与文化活动提供了必要的经济条件, 也激发起他们新的文化欲望。另外, 工作节奏的加快需要文化娱乐调节身心, 人际关系的松散需要共同的文化娱乐以满足群体需求。丰富的精神文化活动可以令居民感到快乐, 也能达到让陌生的人熟悉起来, 让劳累的人轻松起来, 让疏远的人亲近起来, 让困难的人得到关爱, 让奉献的人得到尊敬这样的目的。

四、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现状

近几年来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取得了瞩目的成就, 城乡居民的文化生活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但是, 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总体上还不相适应。基层群众文化建设还是当今文化事业链带中的薄弱环节。在部分农村, 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 文化生活还很贫乏。

而且许多地方还存在着落后文化、腐朽文化, 健康的文化活动很难开展起来。有的地方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十分脆弱, 经不起不良文化的消解和颠覆;有的地方基层群众文化曾经崛起过、辉煌过, 但由于缺乏坚实的基础和强有力的后续义撑, 迅速衰落下去, 成为当地群众记忆中的“流星”。文化式微, 则经济不兴, 扼住当地社会的发展命脉。法轮功曾在全国各地传播、漫延, 给社会、给人民造成极大危害, 许多无辜的生命成为法轮功的牺牲品。这一桩桩惨痛的教训都说明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不去占领阵地, 反动的、迷信的、腐朽的文化就会乘虚而入。

也有一些地方对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不够重视, 认为是可有可无的, 这就说明对基层群众文化没有深入了解, 做起工作来往往雷声大, 雨点小, 落实到基层群众文化事业的方方面面实际甚微, 这就迫切需要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力度, 加快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步伐。

五、如何建设基层群众文化

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目标, 就是建设体现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基层文化。先进性, 成为当代基层文化的闪亮的徽章。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 是思想上的一面旗帜;对国家来说, 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对中华民族来说, 是团结各族人民的精神纽带, 是绝大多数人的文化权利和根本利益的组成部分。

在建设基层群众文化时, 要充分依靠和调动群众的积极性, 与当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相适应, 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要尊重群众的创造精神, 总结、推广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方式, 并不断推进活动方式的创新。经常性文化活动要以小型、分散、多样化为主。大型文化活动要注重实效, 避免铺张浪费。文化部门要加强对群众文化活动的管理和指导。

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步伐加快, 力度加强, 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重视是关键。各级文化部门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社会团体和单位的协调与合作, 发挥他们在设施和人才方面的优势, 在城镇、乡、农村等基层举办多种多样的文化节目, 开展健康有益的社会公益活动, 进而开阔广大群众的眼界, 丰富和活跃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篇4:培育无线电管理“基层力量”

随着上海市“智慧城市”行动目标的确立,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步伐越来越快,无线电应用更加广泛,电磁环境变得更为复杂,管理的幅度、深度和难度都在加大。为了适应新的发展形势,上海市无线电管理局提出了以推动集中管理向区县分级管理转变的新思路,并于2011年率先在5个区县进行试点,今年将进一步扩大至8个区县。本期“特别关注”围绕这一主题,从各个方面进行深入而详细的报道,以飨读者。

随着上海“智慧城市”目标的确立,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步伐的加快,无线电应用更加广泛。技术发展、经济发展、城市发展对频率资源的需求海量增长,让上海市无线电管理的幅度、深度、难度不断加大。而要想加强管理力量、拓宽管理覆盖面,进一步发挥无线电管理的公共服务功能,管理模式创新和管理体制完善不失为一个好的举措。事实上,为顺应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要求,围绕更好地服务技术创新、城市运行和民生需求,上海市无线电管理局已经开始对“无线电管理从全市集中向市区协同转变”新体制的探究,以期培育和集聚无线电管理的“基层力量”,实现无线电管理监管职能与服务职能“两翼齐飞”。

“二级管理”迫在眉睫

近年来,上海市无线电事业和无线电管理取得了长足进步,在无线电应用、频率资源利用、台站建设管理、重大活动保障、设施能级提升和政策环境完善等方面卓有成效。与此同时,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运行保障对无线电频率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对电磁环境的影响和干扰也在增大,加上各类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和研发,使得上海市无线电管理面临着更多困难和挑战。

然而,目前上海市无线电管理权限和管理队伍仍然集中在市级层面,管理力量极为有限。在总量上,难以满足完成维护城市安全、维护考试秩序、维护重大活动等众多保障任务的现实需求;在布局上,也难以适应保障任务遍布全市的客观实际。

为此,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承担了上海市无线电管理局《新形势下完善本市无线电管理体制研究》课题。在课题组主要成员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城市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沈露莹看来,上海市无线电管理的部分职能从市级层面向区县延伸既有必要、也有条件。

在管理体制上,无线电管理应顺应城市发展重心向郊区转移的趋势,逐步从全市集中向市区协同转变。在市级层面统筹管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郊区政府的作用,增强郊区无线电管理力量,形成市区协同、共同推进的管理体制。

实际上,这种协同也是进一步继承和发扬世博模式的长处,改善优化无线电管理机制,全力推动无线电管理军地融合、长三角区域融合、行业融合,实现由无线电单一部门管理向多部门融合协同管理转变的一种延伸。

课题研究指出,无线电管理的“下沉”是通过管理流程的调整,赋予区县在无线电管理上的职责,参与协助台站管理、信号监测、专项执法等任务,扩大无线电管理工作的广度和深度。这种“下沉”能探索模式,积累经验,积极推动上海市无线电管理在体制上的转变,从全市集中管理向市区两级协同管理方向拓展,逐步建立二级政府、二级管理的模式,实现无线电属地化管理的长远目标。

区县层面承担的职责主要围绕规划编制和实施的配合职能、重要台站管理的协助职能、委托执法职能和区域性的宣传组织职能等,具体包括:协助做好本区基站规划编制和落地工作;协助做好重点台站的审查、管理和保护工作;配合无线电监测设施建设和信号监测;在全市统一部署下开展本区无线电安全保障和专项执法活动;在本区组织开展无线电宣传、科普培训等工作。

课题研究还建议,适时对《上海市无线电管理办法》进行修订,在“管理部门”条款中,增加“加强区县管理职能”或“在郊区(县)设管理部门”的内容,由各区县结合自身实际加以落实。在机构与编制上,建议在科信委内增加相应的人员编制1~2名(公务员编制或事业单位编制),专门承担无线电管理的相关工作。在过渡阶段,可以由经培训过的兼职人员开展相关工作。在资金保障上,一方面,加大区级政府的支持力度,行政事业经费由各区财政列入预算,保证郊区开展无线电管理工作的日常经费;另一方面,加大市级部门的支持力度,以项目形式提供专项业务经费,在国家划拨的频率占用费专项资金中列支。

管理职能向基层延伸

2011年,上海市无线电管理局在青浦、松江、宝山、金山和崇明等5个区县开展了无线电管理试点工作,相继组建了区县无线电管理队伍,成功启动并实施了包括公用移动通信基站预审批、无线电知识科普宣传等方面的一系列工作。

据了解,近年来,上海市无线电管理部门承担的保障任务日渐繁重,包括城市安全、各类考试、重大活动等各个领域,表现出业务种类繁多、社会覆盖面广、保障样式新颖等特点。但是上海市的无线电管理权限和管理队伍有限且集中在市级层面,在管理力量上,难以满足多样化的保障需求;在布局上,难以适应保障任务遍布全市的客观实际。

在这种情况下,若能发挥出区县的力量,就会让难题迎刃而解。在上海市无线电管理局局长周卫东看来,无线电管理职能向区县下沉,能够充分发挥区县政府贴近区域、贴近居民的优势,开展无线电管理的部分工作,缓解无线电管理力量的不足。事实上,频率资源利用综合化、基站规划布局合理化、电波秩序维护全程化的趋势,也要求进一步加强无线电属地化管理的力量和队伍。

基于此,在过去的一年中,上海市无线电管理局尝试着以业务为纽带把无线电管理职能向试点区县延伸,赋予区县信息委一定的权责,参与协助台站管理、信号监测、专项执法等任务,扩大无线电管理工作的广度和深度。

经过一年的实践,5个区县试点在推动公用移动通信基站规划落地,普及科学电磁辐射观,前置化解居民投诉,构建和谐移动通信格局方面,都做了有益尝试,取得良好成效。如,金山区结合第14届世界游泳锦标赛的举办参与了重大活动的无线电安全保障;松江区结合佘山65米射电天文台建设,率先启动了重点台站的规划保护。

满足城乡协调发展需要

“十二五”时期,上海市将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转型发展的重大任务,充分发挥郊区在新一轮发展中的战略作用,积极推进新城、新市镇和新农村建设,构建覆盖城乡的基础设施体系、公共服务体系和城市管理体制,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郊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对加强郊区的信息化建设和无线电管理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无线电管理部分职能向区县下沉,有利于基础设施资源的共建共享和规范建设,也将加快郊区信息化建设的进程。随着上海市发展重心逐步向郊区转移,事权转移和管理下沉已是大势所趋。建立二级政府、二级管理的模式,组建市、区县两级协调联动的无线电管理机动队伍,可实现对辖区内一般无线电干扰查处的快速响应,切实维护区域电磁环境,保障地方建设和经济发展。

以公众移动通信基站建设为例,随着第三代移动通信及LTE等未来移动通信的后续发展,基站设置矛盾进一步加剧,构建人居和谐的移动通信格局要求基站设置必须遵循规划保护、集约建设、景观设置、符合环保的原则,优化审批流程和管理规范。开展这些工作,不仅可以发挥出区县政府部门贴近区域、贴近居民的优势,化解社会矛盾,还能让他们用行政手段去实现基础设施资源的共建共享和规范建设。

由于区县无线电试点工作落在各地信息化部门,也为基层的信息化工作提供了抓手,促进了当地信息化工作的开展。崇明、松江、宝山、青浦等区县的相关领导也纷纷表示,无线电管理工作与信息化建设相辅相成,互相促进。而结合无线电管理的职能去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更规范,效率也更高。

此外,区县政府还能发挥当地多部门的协同作用,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合力,完善科学普及和宣传教育,对“电磁辐射”形成科学的认识。

全面拓展试点区县

2012年,上海市的无线电管理试点范围还将进一步扩展至奉贤、闵行、嘉定等三个区县;试点内容除全面推动经市政府发布实施的上海市公用移动基站站址布局规划落地、加强无线电科普进校园、进社区外,各区县还将试点开展辖区内台站核查、辅助专项整治、组建无线电机动大队等方面的工作。

无线电管理很大程度上是依托技术来实现的,2011年7月,市无线电管理局统一组织了对区县无线电工作人员的无线电法规、技术、业务培训。今后还将加大对区县无线电管理专管人员的培训,结合不同区县的发展重点,在无线电管理职能、力量和技术设施配置等方面,形成适应时代特征、符合区县特点的部署格局。

据悉,上海市无线电管理局计划通过上述8个区县的管理试点,到2013年,基本形成市、区两级协同,流程清晰、权责明确的管理架构,频率资源配置和台站布局的监管水平基本能适应上海市“智慧城市”建设和物联网示范应用普及推广的要求,居民投诉实现区内化解,无线电安全保障实现属地处置、快速响应。

“十二五”期间,上海市无线电管理局还将进一步明确市、区两级的职能和分工,在目前区县管理试点工作的基础上,以合署办公的形式明确区县无线电管理机构和人员,建立健全市区联动、协同发展的工作机制。如,市级层面主要承担法规、标准、规范的制订职能,规划、计划的编制职能,相关设施的建设审批职能,行业秩序和环境的监管执法职能等。区县层面主要承担规划编制和实施的配合职能、重要台站管理的协助职能、委托执法职能和区域性的宣传组织职能等。

篇5:基层群防群治力量

中小学生对技术概念的理解,区别某项技术是正确还是错误,在学生刚刚接触某一项力量训练项目的时候,就必须让学生亲眼目睹正确的技术形象,教师可以借助录像、图片,观摩等方法,也可以通过教师的具体示范和反复讲解,有意识地引导他们不断正确加深对正确技术要领的印象,当力量训练重点转入到身体素质训练为主时,便可以在技术上为这种转移创造一定的先决条件起到一定的作用。

二、教师要正确认识力量训练的原理

三、

四、教师要注意办量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1.力量训练负荷较大,要考虑学生的年龄、性别、训练水平等,不能生搬硬套专业运动员训练的方法和手段。

2.由于力量训练增长较快,停止训练后,力量消退得也非常快。所以力量训练在中小学生全年各个训练时期都应进行,在进入冬季训练前宜先进行4~6周的适应性力量训练来提高机体的机能能力,为大负荷的训练奠定基础,一般每周安排2~3次训练,以小负荷或克服自身体重的跳跃为主。

3.适应性力量训练结束后,应马上转入大负荷的力量训练。训练时应先根据所练项目能量供应的特点,力量练习尽可能地与所练项目技术动作结合起来,选择几个有效手段,相对固定,并逐步提高力量训练强度和负荷量,让最大力量和速度力量得以迅速地提高。

4.力量训练中要注意力量发展的均衡性,如在平时课余训练中,既要重视下肢力量的训练,也不能忽视上肢力量的训练,既要重视股四头肌的训练也应该发展股后肌群力量的练习,发展力量的均衡性不仅有利于整体用力的效果,还可以预防肌肉组织受伤。

5.在负重力量练习或负重跳跃练习后,为保持肌肉快速的收缩力量和较大步幅,一般做些不负重的快速跑、跳跃和大步跑练习,或者适当做一些放松活动,不仅要恢复肌肉弹性、预防肌肉僵硬,还可以促进机体的恢复。

五、中小学生力量训练要与其它内容相结合

1.力量训练与解剖学相结合,在中小学生田径队的训练中,力量训练的方法很多,如何选择适宜的方法很关键。众所周知,在田径队的训练中力量训练可以提高爆发力,教师如何从解剖角度正确地选择所要训练的相关肌群是关键。

2.训练与运动员的发育状况相结合,经常看到一些中小学生的训练计划中有很多大力量训练的内容,殊不知中小学生运动训练中力量训练是有着明显的阶段特点的,不同的阶段有着很大的差异。

3.专项力量训练与专项技术动作的特点相结合,专项力量的特点就是针对专项技术设计,必须符合专项技术特点,力量训练的要求必须符合在专项训练和比赛时所表现出的动作特征、用力特征、肌肉工作及心理因素等方面的特征。

4.力量训练与平衡发展相结合,对于在训练中肢体对称侧的各种不平衡很多,不自主地会产生一些不平衡现象,慢慢地积累会影响着专项成绩的发展,如上下肢力量、大小肌肉群、核心力量等发展的不平衡。最常见的是对称侧力量的不平衡,如两腿各种力量不平衡,已造成两腿步幅的不平衡,从而影响着成绩的发展。

5.力量训练在结束后与静力拉伸和放松相结合,一般的情况教师在训练前经常使用拉伸,训练后很少使用拉伸,也很少使用静力拉伸在力量训练中和训练后伸展肌肉,特别是训练后伸展肌肉能加速恢复过程。训练期间和训练后,肌肉比其自然长度要短,训练结束后约两个小时肌肉才能恢复到自然长度,但通过伸展练习肌肉却能更快地回到自然长度。

六、发展力量素质训练的手段与方法

1.在软沙地上垫步跳或者在沙滩上弹性跑,训练足弓肌的快速力量。

2.负重10~20公斤沙包或杠铃片,两脚平行分开60厘米,组间休息3~4分钟。

3.原地半蹲跳,15~20次为一组,重复2~3组,可手提壶铃或穿沙背心等重物。

4.踩高台向上纵跳,15~20次为一组,可重复3~4组。

5.连续从平地上跳到跳箱上,再从跳箱上跳到平地上,10~12次为一组,3~5组。

6.原地半蹲式,手持重物,双脚蹬地,同时向上方抛出重物,6~8次为一组,3~4组。

7.单腿跳上楼梯,间隔2~3阶段,或者背人快速上楼梯。

8.负重杠铃交换腿跳或做跨步挑练习,8~10次为一组,3~4组。

篇6:国土资源中心所:新基层,新力量

不过,这并不是一般的国土资源所,而是桂阳县国土资源局樟市中心所(简称“樟市中心所”),管辖樟市镇、洋市镇、青兰乡等5个乡镇的国土资源。

像这样的国土资源中心所,桂阳县有8个,每个中心所管理3~5个乡镇不等,桂阳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龚建国形象地将他们称为“八大军区”,以示其地位的重要性。

桂阳国土资源局中心所是“五个一”下的蛋。郴州市国土资源局自2008年开始,响应“五个一”建设号召,在全县范围内大规模开展中心所建设活动,如今已经卓有成效。

樟市中心所于2010年12月9日成立,距离桂阳县城12.5公里。在最近8个中心所考核中,排名第三,属中等偏上水平。

前传:一个人的江湖

樟市国土资源中心所副所长廖仕庆原来是樟市镇国土资源所所长,在来中心所之前,做了整整十年的所长,当时所长是他,办事人员也是他,其实就是一个光杆司令。

樟市镇共辖15个行政村,廖仕庆全都跑遍了,他的代步工具是一辆破旧的摩托车。

“当时我们采取包村包片的方式,样样公事都担在肩上,件件事情都需要自己亲手去做,尤其是乡镇的一些会议,我也得随时到场,有时候都无力专心搞好国土资源工作,”廖仕庆说。

乡镇的面子必须给,因为很多時候,廖仕庆开展工作需要乡镇府的支持,得罪不得。

廖仕庆当时每天早上起来,到所里的办公室,如果没有群众来办理事情,他就需要去各村各片,骑着摩托车去转悠,这样做“一是随时向群众了解情况,二是随时发现一些违法行为”。

如果遇到要办理相关事宜的群众,简单的,就当场办理,复杂的,就一起回国土资源所办理。

不过,因为只有一个人,在动态巡查中一旦遇上“钉子户”,根本无法对付。

“你知道的,在农村,大多数人文化程度不高,一言不合可能就会打起来。我一个人,他们一群人,肯定是我吃亏,”廖仕庆为此也吃了一些亏,“但都没有大碍,毕竟,我是政府里的人,他们有点怯火(害怕),不敢太过分。”

一个人的国土资源所,除了势单力薄,还更容易滋生腐败。

“也许在很多人看来,一个小小的国土资源所,能够翻起多大的浪?事实上不是这样的,”桂阳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龚建国说,“在2008年成立中心所之前,有一次县纪委调查国土资源所,当时查了6个所,几乎是一查一个准,都是经济问题,其中一个问题严重的所长还被双开了。出现这种状况,很大程度上是体制的问题,因为许多国土资源所官兵都是一个人,没有监督。于是,他们就在一些收费项目上信口开河,中饱私囊,一个人说了算。”

于是,在2008年初,桂阳县国土资源局在郴州市国土资源局的领导下,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整合国土资源所为中心所的工作。

现状:微型国土资源局

樟市中心所几乎就是一个微型国土资源局:有办公大厅,有会议室,有汽车,有食堂,有宿舍……

整栋建筑包括办公用品,一共花了60万元,由桂阳县国土资源局统一建设,统一配给。所有的工作人员只有7个,其中还包括正副两个所长。这也基本上是桂阳县所有国土资源中心所的格局。樟市中心所管理5个乡镇,涉及63个行政村,131个村民小组。

“桂阳县的8个中心所办公楼都是由县国土资源局统一建设,办公用品统一配给。基本上是6到8个人的格局,管理3到5个乡镇。”龚建国说。

樟市中心所7个人除了所长廖海斌统筹全局外,其他每个成员都需要联系1~3个乡镇不等,这主要是为了解决中心所设立后,方便群众办事的问题。

“以前是一个乡镇一个国土所,现在是3到5个乡镇一个中心所,如果要老百姓都到中心所所在地来办事,那肯定很不方便,也不是很可行。所以,我们成员,在每个赶集的日子,都会到他们所联系的乡镇的原来的国土资源所办公室办公,这样群众办事就方便了。”樟市中心所所长廖海斌说。

廖海斌是从桂阳县国土资源局执法大队下来的。这其实代表了中心所权力的扩大和桂阳县国土资源局相关股室权力的下放。

“我们给了中心所更多的权力,比如采石场、砖厂等相关产业的矿业资源补偿费的征收,还下放了执法的权力。以前乡所只有一两个人的时候,我们不敢下放这些权力,因为下放也没有用,执法肯定不会到位。”龚建国说。

在放权的同时,也下放了任务。

“以前桂阳县国土资源局执法大队每年的执法检查任务是150万,现在已经没有任务了,都下放到8个中心所去了,节约了人力物力,”龚建国说。

执法权力下放后,桂阳县国土资源局执法大队主抓跨区域违法案件,其他小案件都交给了辖区范围内的中心所。

“为了避免重蹈以前乡所无人监督的覆辙,现在,中心所人员出去办事,至少要两个及两个以上,以便互相监督,防止腐败。现在有车了,出去也很方便。”廖海斌说。

樟市中心所配了两辆车,其中一辆是越野,在地灾高峰期,停在中心所前坪上,随时待命。

这样的制度在整个桂阳县乃至郴州地区通行,中心所成立以来,暂时没有发现腐败现象。

优势:集中兵力攻坚

几乎所有当事人都感觉到了中心所的好处,不仅仅是待遇等物质方面的大幅度改善,更多的是工作层面的提升。

“中心所人数相对较多,业务骨干也相对集中,能单独开展重点业务工作。例如新建高速公路等大型项目征地、第二次土地调查、国土资源违法案件的调查取证等。相对于一乡一所,中心所可以集中力量完成这些任务,而且往往效果很好。”

“另外,由于人多,工作分工较细,土地管理、矿政管理、执法监察、档案管理等都有专人负责,有利于精细化管理,行政执行能力相对较高。”

廖海斌一口气说了很多,掩饰不了语气中的兴奋之情。

目前,违法用地案件的背后,很多都有乡镇个别领导的影子,以前国土资源所查处这些案件的时候,束手束脚,难以全面施展开来。

而中心所不隶属任何乡镇,人事权和财权都由县国土资源局直接管辖,同时,可以管理几个乡镇,因此,在查处这类违法案件时,能够尽量摆脱乡镇政府的影响,相对于一乡一所来说,查处到位率较高。

人员充实了,还可以更好地利用村国土资源协防员的职责,每个中心所人员都有固定联系的几个国土资源协防员,一旦村里发生违法案件,或者老百姓建房需要办理土地批准手续等,都可以在第一时间处理。

篇7:基层群防群治力量

1 机制内容

1.1 构筑原则

根据“目标全优化、管理系统化、操作社会化”的思路, 水管部门从依法管理、创新机制、系统配套等方面入手, 将北运河管理范围按沿河行政村落分区划界, 制定北运河群防群治管理考核标准, 明确责任, 严格监督考核[1,2]。并以管养分离为基础, 实行群防群治体系, 充分发挥沿河市民监督的强大作用, 使其配合水管部门提高工程设施及水土资源的管理水平, 使北运河成为水清岸绿、人水和谐的绿色生态长廊。北运河群防群治体系采取水管部门主管, 社会力量分管的原则,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维护北运河设施安全和环境舒适的能力明显提高, 防范和打击盗窃、破坏等违法行为的制度和措施更加得力;二是北运河出现紧急情况的处置能力和违法案件的查处工作水平明显提高;三是北运河管理范围内的社会治安防控能力明显提高, 防控网络建设不断充实完善;四是社会公众对北运河管理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北运河的社会影响不断提高。

1.2 群防体系

1.2.1 建立社会联防机制。

由水管部门和北辰区政府负责组织, 办事机构落实建立社会联防机制, 明确联防工作目的意义、工作重点及联系方式、人员[3]。

1.2.2 建立北运河河道沿线社会治安防控网络。

水管部门与北辰分局、北运河沿岸派出所建立专项联系, 联动共管。负责水事违法事件的处理, 公安局、派出所负责治安违法事件的处理, 在事件处理中建立《交流互动机制》《通报协管机制》《快速反应机制》《专案处理机制》, 形成北运河沿线社会治安防控网络。按照防控网的覆盖范围, 划分负责区域, 明确负责人, 由天穆镇、北仓镇统一协调, 沿河各村负责分块管理, 实行区域专人管理机制, 责任到人, 充分发挥政府部门职能作用, 形成合力维护正常秩序, 确保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正常进行。实现水管部门与其他政府职能部门分管、专管、协作、互利共赢的新局面。

1.2.3 建立北运河工程设施保护联系机制。

与沿河各街村、派出所建立联系机制, 加强水工程设施保护, 发生设施丢失事件及时上报, 对个别损坏设施在发现之初进行简单处理, 做好双方的联系工作。

1.2.4 建立北运河水质保护联系机制。

与环保局建立联系机制, 检查、监测北运河排水口门, 加强水质保护, 发生水污染事件互相通报、及时处理, 做好北运河的水质保护。

1.2.5 建立北运河沿岸环境卫生保持联系机制。

为保持北运河两岸水环境的舒适优美, 加强检查、巡视的力度, 发现环境卫生的违章违法事件与环卫部门联系, 双方联动, 及时有效的进行处理, 与环卫部门共同保持北运河沿岸环境的整洁优美。

1.3 群治体系

1.3.1 建立社会联管机制。

由水管部门负责组织, 办事机构落实, 按照行政区划与各街村建立社会群治机制, 并负责明确河段管理的总体目标, 根据河道管理要求制定水利工程管理标准及考核标准, 签订维护养护协议, 明确群治工作内容、目的意义、工作重点及联系方式、联系人员。

1.3.2 群治体系的分工与职责。

沿河村镇负责按照管理标准进行所分区段堤岸的绿化, 工程设施的维护、养护工作, 并接受水管部门的考核工作, 在日常维护中发现破坏堤岸、工程设施等违法行为要及时制止, 并向水管部门通报。开发北运河可利用的堤岸资源, 举行各种大中型活动, 以滦水园为中心沿河设立多个教育基地, 号召区内中小学生、青年组织等社会团体用各种形式参与群治工作。

1.3.3 建立社会反映跟踪处理系统。

为使广大市民关心的北运河发展、环境、建设、治安等有意义信息得到有效反馈, 使广大群众能够真正参于到北运河群治工作中。由水管部门负责组织、协调沿河协管的村街, 制定《群众信访制度》和《群防信息上报制度》, 设立社会监督举报电话, 受理群众、社会单位来电、来信、来访及媒体反映的北运河管理问题。1.3.4建立义务护河队。由水管部门负责组织在全市招募河道志愿服务者, 建立义务护河队[4]。其责任为配合管理部门共同维护河道安全, 协助管理单位向管辖范围内的群众开展法制、道德、水利宣传教育材料和咨询服务活动;沿河巡查、检查设施, 预防和制止各类河道不文明行为及水事违法犯罪行为, 若发现问题, 迅速报告管理单位。招募完毕后由水管部门负责组织对志愿者进行治安、水管、相关法律法规

(下转第238页) (上接第236页)

等系统的业务培训, 培训老师由沿河派出所民警、水管部门专家组成员及水管部门法律顾问组成。志愿者培训合格方可上岗, 争取打造一支业务水平高、工作作风严谨、工作态度良好、品格高尚、服务优质的护河队伍。

2 结语

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为指导, 在强化水行政主管部门管理与服务的职能基础上, 充分发挥北辰区政府、公安、沿河街道居委会、共青团组织等单位的作用, 搭建河道管理的公共平台, 组织全社会广泛参与市区河道管理, 在人居环境、经济发展、社会效益上实现双赢。建立健全维护市区河道正常运行、合理开发利用的长效机制。实现北运河工程设施、景观设施完整, 环境舒适安全, 管理高效透明, 河道各项功能得以正常发挥, 充分体现大都市水利精神风貌。为在全市河道管理范围内推行群防群治机制奠定基础, 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筑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建全国模范城市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郭鹏宇.浅析电子设施保护群防群治工作管理模式[J].电子安全技术, 2009 (9) :1-4.

[2]刘韩英, 李宇顺.浅议群防群治与工程管理[J].山东水利, 2008 (10) :66-61.

[3]张兵.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群防群治工作问题探析[J].公安研究, 2008 (8) , 28-31, 90.

篇8:基层群防群治力量

关键词 基层工会 凝聚力量 增气上产

工会组织是职工的家,基层工会工作就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地处准噶尔盆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腹地的新疆油田公司采气一厂克拉玛依采气作业区的基层工会组织发挥职能作用,提高工会干部思想素质,做好职工的思想教育,开展各种活动,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凝聚人心,鼓舞士气,以苦为荣,积极为作业区增“气”上产贡献力量。

一、提高基层工会干部思想素质,发挥工会组织职能作用

克拉玛依采气作业区的基层工会干部是做好职工思想工作,为职工服务的骨干力量。如何提升自身素质,就应该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提高政治素质、服务采气生产。用科学发展观和党的群众路线武装工会干部的头脑,做到政治上坚定、思想上敏锐、明辨是非、旗帜鲜明。运用辩证法的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解决问题,不断提升工作能力和为职工办事的能力,满腔热忱地为职工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二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发扬“艰苦奋斗,舍我其谁”的克拉玛依精神,热心为职工服务,这是做好工会工作的思想基础。三是提高本职工作能力,需要有为职工服务的热情,更需要有为职工服务的本领。这是工会干部必须要与时俱进,自觉钻研学习业务知识、法律法规知识和市场经济知识,尽快成为行家里手,这样才能服务于单位、服务于职工。四是要有创新意识,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必须探索工会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对策、新优势。用创新的精神、创新的意识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保证工会工作有新突破。

基层工会是在作业区党组织的领导下,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开展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劳动竞赛、职工活动和维护社会稳定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肩负着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为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的重要责任。因此,工会工作必须与党组织有着同一个追求,向着同一个目标奋斗。这是工会工作的根本立足点,也是做好工会工作的基础。

基层工会组织要积极围绕作业区“全员提素质,整体上水平”的工作思路,持续开展“创星级、建五型”、千队示范工程活动和“工作争第一、团结比第一、学习排第一、创优树第一”的职工竞赛活动。形成了具有沙漠气田精神内涵的站队文化,凝聚人心,发挥团队作用,保证作业区稳产上产。基层工会组织要善于深入一线调研,倾听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宣传总结工作经验,尤其对职工在生产实践中做出的业绩或创新要给予鼓励表彰。在技术培训、科研等方面要深挖内部潜力,积极宣传技术领域方面的新成果。让基层工会的作用得到作业区领导和职工的认可,真正做到有为有位。

二、工会组织要引导职工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企业基层工会宣传教育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认真“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的要求。研究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树立身边的先进典型,引领职工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创新思想观念的有效途径。

树立先进典型,促进职工素质的提高,推动职工创业立功活动不断向纵深发展,是基层工会组织要引导和带领职工在改革和大气田建设中建功立业,不断强化对先进典型宣传的力度,发挥先进典型在职工群众中的影响力和带动作用,激发职工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争作新贡献的热情,促进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同时,要根据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树立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自学成才、钻研技术、勇于创新的典范。通过典型的示范作用,使职工继承和发扬石油人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艰苦作风,无私奉献,为企业的持续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基层工会工作要结合实际做好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工作。一是提高对当前创建学习型组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使真正成为基层工会提高职工队伍素质,促进职工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和载体。二是加强学习和研究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相关理论,积极探讨如何运用学习型组织的理念改进职工读书自学活动,为实现职工读书自学活动的升级打下坚实的理论根基。三是努力引导职工树立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理念,提高职工学习、创新的能力和水平。四是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及时研究和总结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成功经验,突出特色,探索规律。

基层工会要精准地把好职工的思想脉搏,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建立起与职工沟通和联系的渠道。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工会组织必须把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和贯彻到工会各项工作的全过程,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群众路线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强和改进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以科学的理论武装职工,以正确的舆论引导职工,以高尚的精神塑造职工,以优秀的作品鼓励职工,不断提高职工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努力培养和造就“四有”职工队伍,调动和发挥广大职工投身到作业区发展和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坚持用工人阶级的先进思想和模范行为去影响和带动全体职工,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占领职工思想文化阵地,最大限度地把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加强对职工理想信念教育,使广大职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主人翁的态度为增气上产贡献聪明才智。

三、基层工会开展各种活动,激发职工工作热情

工会工作的生命就在于开展各种活动,不举行活动,多好的计划也无法实施,许多良好的愿望也实现不了,也就无从谈起为职工服务,为职工分忧解难了。因此,一个有生命力的工会组织,必须用各种各样的活动作为自己工作的载体,在活动中调动职工的热情和积极性,形成一个热火朝天的工会工作新局面。

一是要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主动与作业区领导沟通,积极做好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工作。同时,还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为法律依据,通过法律来使职工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二是积极发挥工会组织“职工之家”的作用,关心职工生活,做好后勤服务工作,让广大一线职工理顺情绪,轻装前进。一方面从政治上关心职工,特别是青年职工,要关心他们的学习、知识的增长和政治上的进步,鼓励他们积极进取,自学成才,为他们创造继续接受教育的机会,为单位培养后备人才。另一方面从生活上关心职工,关心职工的家庭、婚姻及子女、老人的健康状况,特别是对贫困家庭,要想方设法为他们排忧解难,把党的关怀和温暖送到职工的心坎上。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基层群防群治力量】相关文章:

群防群治05-22

群防群治队伍06-01

群防群治工作范文05-30

群防群治制度范文05-30

群防群治工作方案07-11

群防群治工作记录07-11

社区群防群治制度07-15

社区群防群治方案07-15

学校群防群治制度07-22

群防群治工作小结04-25

上一篇:法院“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工作汇报下一篇:《老师好》直播观后感及心得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