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心得体会精选1000字初中

2024-06-04

习惯心得体会精选1000字初中(通用14篇)

篇1:习惯心得体会精选1000字初中

自从外婆随着工作的舅舅去了菲律宾,我便很少再见她。

去年寒假,我和父母飞到菲律宾与她共度春节。刚下飞机,截然不同的感官体验便不断刺激着我。是我所不熟悉的语言充斥着双耳,放眼望去也是不识字的招牌。远处的外婆热情朝我们招着手,我兴致勃勃地朝她跑去。一见我,她便拉着我的手,用流利的普通话问候着我的近况。说来奇怪,去了菲律宾两年多,外婆竟仍操着一口顺畅的闽南话,英语却还是一知半解。连出门在外也坚持用着自己的肢体语言和外人交流。我好奇问她,她只摆摆手,笑着说:“习惯了,习惯了”。

当旅程真正开始时,我对一切新奇事物都充满了兴趣。当我每次滔滔不绝地说着哪的景色比国内的好看的多时,外婆总是不以为然地撇撇嘴,小声嘟囔着不习惯的地方再好有什么用之类的话。我也权当她只是因为住久了便没了感觉。

除夕夜,异国他乡的夜晚格外静谧。风吹过,轻声细语地讲述着远方的悲欢离合,带来万家灯火。我们边走边看,来往的行人匆匆忙忙,偶尔寒暄几句。毕竟,这样的地方,谁会想起今日是中国一年里最热闹的节日呢。我们一群人坐在当地的餐厅里,我兴奋地点了几道从未品尝过的菜肴。看向外婆,她却一脸落寞,明亮的光线映在眼中,引出丝丝愁绪。我不明所以,一心等待着美味。一道充满当地特色的菜肴被端上桌,我迫不及待地放入口中,鲜香浓厚。我抬起头看向外婆,她面前的刀叉纹丝未动,手里拽着从家中带出的便携筷子,反复搓拭着。她瘦削的脸偶尔被几缕银丝拂过,黯淡的目光游走在桌上的菜肴间,隐约听见一声轻轻的叹息。她慢慢转向我,像是看穿了我的失落;而在她眼里,我像是看见了往年团聚的众人一起包出的饺子,看见了她拿手的热气腾腾的浓汤。菜上齐了,我们一桌人却沉默了。我似乎有些明白外婆的言行。此时的她,眼角的皱纹更长了,两鬓何时也斑白了许多,只有那件穿了多年的绣着红牡丹的上衣还整齐崭新。我夹起看似依旧诱人的食物,慢慢咬下,竟有些食不知味。

回到家,偌大的空间显得有些冷清,打开电视,也是满眼的英文频道。突如其来的沉重席卷而来,我眼前不断浮现起她深邃却难掩落寞的双眼,百感交集。片刻后,一阵熟悉的香味漫向鼻尖,我情不自禁地走向厨房。眼前是那白润而又格外诱人的饺子,和往年吃的一模一样。只见外婆娴熟地撒上一点葱花,淋上一勺热汤,我凝视着那忙碌的身影,热泪盈眶。

我至今都记得她回国后明亮的目光,是讲家乡话时,是吃到家乡菜时,是欣赏家乡景色时。家对她来说,是藏在心里最暖也最深的寄托。她的习惯不仅是习惯,更是一种依恋和热忱,是对故土的一份深情。而这份深情,又让多少身处异国他乡的游子魂牵梦绕。

很多人厌倦于习惯,就想成为征帆,远洋探寻新的方向和冒险;而外婆依恋于习惯,只想成为黄叶,愿落叶归根。

篇2:习惯心得体会精选1000字初中

当我再次被叫醒时,揉揉惺忪的双眼,“已经7点啦!”耳旁是妈妈熟悉的喊声。刹那间,睡意全无。匆忙地换校服,匆忙地扒拉几口饭,匆忙地迈出家门。骑上单车,在一阵风驰电掣后,气喘吁吁地走进校园,保安大爷无奈地打开大门,“怎么又是你!”

最后也是最恐怖的,在同学与老师的众目睽睽之下,心惊胆战地走进教室。老师的目光就像两只利箭,要我的五脏六腑都射穿。

每次当我如劫后余生般地坐在座位上(有时就得到外面站着了),我懊恼自己的拖拉,暗自下定决心要摆脱拖延症。第二天,我又按掉了闹钟,躺在床上,想着“明天再开始,今天先放自己一马。”

作业必须要到拖到到最后一刻才写,房间必须乱到不堪入目才去整理,出门必须等到别人催才开始准备出门,假如事情没有截止日期,那就无限次地将它交给明天……从这些事件中,我相信不少人能看到自己的影子。明明有那么多事要做,可自己却将大把大把的时间浪掷,事后也猛敲自己脑袋,懊悔不已。

拖延症,就像蚊子叮的包,虽不致命,但让人瘙痒难耐。我们总觉得要做的事有那么多,有的时间却那么少。

我一直被这该死的拖延症所死死纠缠着,无法脱身。于是我去请教一个学习勤奋,极度自律的学长,怎么才能摆脱拖延症。他听了后挠挠头,“我也不知道怎么办呀?一开始我也很拖拉,是我妈强迫我每天把该干的事干完。后来就渐渐习惯了这种状态。”

他可能是随便说说的话却启发了我,习惯既可以成就一个人,也可以毁灭一个人。有拖延症,却安于现状,不去改变,这样它就成了一针麻痹剂,渐渐麻痹了我们的罪恶感,最后成为拖延症晚期患者。

生活就是我们所有习惯的结果,每一个哪怕像吃饭时爱说话这样微不足道的习惯都时时刻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为了治疗拖延症,暑假期间每天早上醒来,我就列一个计划表,记下自己自己每天什么时候要干什么事,并设好提醒的闹钟,在完成之前绝不偷懒,懈怠。当然,为了以防自己不自律,让妈妈时刻进行监督。

一开始,我列计划时,我惊讶于我一天竟然能做那么多事,以前四五天才能完成的事用两天就绰绰有余了,想到之前挥霍了多少光阴,恨不得狠狠抽自己一巴掌。

接下来就是实施了。我原本还很担心自己能否完成,会不会太累之类的问题。后来发现其实是杞人忧天罢了。以前我写作文,好几天前早就想好了,可迟迟不敢动笔。“开头和结尾该怎么写才好”,“主人公名字叫什么”,“我能不能写好”这一系列问题就像一根无形的绳子,绑住了我的笔,也绑住了我的思想。直到想法就像放太久的面包,要发霉了,才急忙动笔。写出来的当然不尽人意。

可当我开始养成每周写一篇作文时,我发现,写作文并不用想太多,哈利波特的作者罗琳一开始除了找到一个男孩要踏上魔法历程也一无所知。只要笔动起来了,思绪也会更着展翅翱翔。以前我认为很困难或毫无头绪的事,实际上当你真正尝试去做的时候,其实并非如此。

渐渐地,在一个暑假的努力后,我的拖延症大有好转。虽然一开始心里面好像总有个声音说“干嘛要那么累,明天做不好吗?”,但在自己的咬牙坚持与妈妈的严格监督下,那个声音越来越微弱了。

有天清晨,自己醒了,却意外地没有听到闹钟声,“完了,我是不是要迟到了!”看看时间,发现现在居然是6点半,整整早了10分钟。自己的生活突然间多了10分钟,欣喜得不知该干什么好。

篇3:初中生行楷字书写习惯养成之我见

我国传统语文教学非常重视书写,写一笔规范字是必备的语文素养。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行楷字应用最广泛、最实用,因此,指导学生写好规范的行楷字,既能提高书写速度,也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应当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

一、初中生书写现状

目前初中学生由于课程种类多,课业负担重,书写主要体现在各科作业上,总体表现为以下三点: (1) 无一定章法,缺少一定法度。前三个学段的书写训练以正楷字为主,但大多数学生的字写得不端正,重心不稳,笔画不到位,不讲究笔顺;一部分学生片面追求书写速度,字写得龙飞凤舞;即使看上去比较整洁的字,也显得很呆板,缺乏灵性。 (2) 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老师的督促下或在一定的环境中,书写较为规范,但场合一变,书写又是另一副模样了。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缺乏必要的指导。 (3) 有的老师不写规范字,当然难以指导学生。书写是一种习惯,要指导学生写一笔规范的行楷字,教师要多下功夫,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二、如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1. 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初中生虽然不像小学生那样处处依赖、模仿老师,但老师在他们心中的影响作用依然很大。教师展现在学生面前的一切文字,都要书写规范,尤其是课堂上的板书,教师要有意识地做一下演练示范。平时面对学生写字时,要注意写字的姿势及写字的法度,做好示范,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感染学生。给学生作业本上写评语,更要字体规范、流畅、美观,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2. 要循序渐进,辅导有法

第四学段主要练习写行楷字,但由于大多数学生正楷字书写不过关,因此七年级上学期以巩固、加强正楷字练习为主,给学生在字的结构和运笔方面加以必要的指导。到七年级下学期开始,以正楷字为切入点,练习写行楷字,教师在运笔方面要按照行楷字的特点对学生进行严格训练。学生初学行楷字,一种情况是被正楷字所束缚,放不开手脚;另一种情况是很容易写成既不像正楷也不像行楷的“龙飞凤舞”的“草字”。因而在指导学生运笔法则时,要注意各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如先让学生练习笔顺,记住笔画之间的联系,记住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然后自己写一写(仿写),比一比(比出自己所写字与范字的差异),改一改(改自己不满意的字或笔画)。如果遇到结构复杂的难写的字,要反复强调,反复演练,直到学生清楚掌握运笔特点为止。

3. 科学评价,激发兴趣

要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科学合理的评价至关重要。学生在书写过程中能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得到别人,尤其是老师的肯定,最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笔者采用颁发“硬笔行楷书写等级证”(自制)的方法鼓励学生写字,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的行楷字书写,又有利于语文知识的积累,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4. 展览比赛,张扬个性

学生书写行楷字的兴趣激发出来后,需要一些展示自己的平台,教师一定要把握住这一有利时机,以激发更多学生的更高的兴趣。一是对已获得等级证书学生的优秀作品张贴展览,激励本人,也对其他学生起示范作用;二是定期举办班级书写比赛,选出书写进步大的学生的作品,以及书写规范的作品在班上展览,使学生既能看到自身的价值和进步,增强其自信心,提高学习的兴趣,又能发现自己的差距,明确努力的方向;三是举办个性化手抄报展览,学生自主创作,设计版面,自选内容,也是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指导得法,学生兴趣提升,收获自然丰硕;四是鼓励学生参加硬笔书写大赛,给相关报刊投寄作品,如能获奖或发表,对学生的激励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5. 营造氛围,养成习惯

篇4:习惯心得体会精选1000字初中

[关键词]:初中新生 语文 学习习惯

初中新生在小学阶段进行的语文学习,侧重于对知识的记忆和浅层知识的理解,小学语文教师往往忽略了对小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方面的培养。升入初中后,初中新生对初中语文的广度难度和要求难以适应,多数学生认为语文难学难考,要改变這个现状,应该从小学语文学习与初中新生语文学习的有效衔接和培养其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等方面入手解决。

一、初中新生语文学习存在的问题

1、语文基础差的问题

小学升初中受到九年义务教育体制的影响与制约,很多学校对于小升初的考核并不太严格,很多学生小学毕业后语文基础部扎实,而一些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基础不好的学生,在初中语文的学习中就更加吃力。具体的表现为: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仅仅停留在简单地的学习这一程序化的知识表象方面。课外阅读少,对语文知识的了解少;生活相对单一,特别是农村的初中新生,他们接触的事物少,生活经验少等原因,导致初中新生的语文基础较差。

2、语文学习兴趣不足

受到教育体制的影响,即使是小学阶段的学习,学生受到分数、竞赛等教学模式的影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们大多采用的是题海战术,而忽略了对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身心发展的兼顾,反反复复的练习,增加了学生们的负担,使得一些小学生失去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此外,在我国,存在着小学与初中教学条件和水平之间的巨大差距,小学学校大多是在乡镇,教学条件一般,老师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学校缺少先进的教学硬件和教学理念的支撑,导致小学语文教学的效果不尽人意,初中新生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也难以有效地激发起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3、初中新生自身学习态度和学生方法法问题

初中新生处于心智发展的阶段,还不能很好的认识和处理问题,在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方面难以自我控制,出现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方法不正确等问题。传统的语文教学重视知识传授而不重视能力的培养,重视教学的研究而不重视教学方法改革,在学生的价值观念和学习方法培养方面存在许多的不足,面临新课改的新形势初中语文老师因急于开展新知识的教学,而了忽略了以上问题的探讨和解决,导致留下了隐患。

二、转变初中新生语文学习习惯的方法和对策

1、激发初中新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从树立亲切、博学的老师形象,开展语文学习实践活动和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认识的程度等方面进行。首先,在对初中新生上第一堂语文课时,面对着刚刚走出小学环境,进入更高一层初中学习的初中新生,要借此机会树立起良好的老师形象,亲其师而信其道,初中新生对老师的依赖还是很强的,初中语文教师要在第一堂课上展示自己的博学、亲切和幽默,这对激发其学习兴趣具有很好的效果;其次,要从生活的角度出发,使学生明白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和生活处处是语文;此外,要增加语文实践活动,初中新生生性活泼好动,多安排如成语接龙、朗诵比赛、辩论赛或者课文内容的分角色表演等实践活动,可以很快的使其适应新环境,激发学习兴趣。

2、进行摸底,做好小升初知识衔接

初中新生的语文教学,不要急于展开新的教学内容,而是要首先进行学生语文基础的摸底调查,通过考试和观察分析等形式,了解学生们在初中现实的语文基础,在教学时不但要了解初中语文的教学要求,还要对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要求、目的和目标进行了解,做好衔接。在实际的教学中,要注意放慢速度,引导学生从小学语文知识的基础上对新知识进行理解和掌握,做好新旧知识的铺垫和衔接,减小学生对初中语文学习与小学语文基础之间的认知坡度,有效的帮助初中新生完成小学升初中的语文学习过渡。

3、培养学生的自学学习习惯

初中语文学习注重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的进行学习,去体会更广阔和更深入的语文之美。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主要是以老师的教为主,学生只需完成基础知识的记忆和书写等。在新课改对初中语文学习提出教学方式和老师教学角色的转变的新要求形势下,培养初中新生的语文自主学习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自主学习,既是要求学生在课前利用工具书对课文进行预习,完成基本的字词学习;其次,要积极的吸收和储备知识,满足初中语文学习的要求;运用好课堂笔记等,在课后做好复习;善于对语文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思考,建立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意识。

4、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新课标明确的要求要回归语文的语言工具属性,语文教学要注重对学生语文素养和运用能力的培养。阅读,既是初中语文教学的内容之一,也是教学的目标之一,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学生学好初中语文和进行更高层次的语文作品欣赏、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首先,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大体可分为几个层次,即字面意思的理解、写作形式的理解和文章意义的理解。现代初中新生可接触到的课外读物较多,但大多是卡通式、快餐式的,学生的阅读也只是停留在对故事和字面意思的理解上,阅读能力较低。老师要做好引导,多鼓励学生进行文学经典的阅读,这些作品在文和质两个方面都符合初中新生的学习水平,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提高自身语文素养、获得阅读的精神快感,从而形成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效率、高效率的阅读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的良性循环。

5、培养写作习惯

写作,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学生在这一阶段要完成记叙、说明、议论等基本写作文体的学习,初中新生在这一方面的能力一般较差,需要加强训练。写作与阅读是密不可分的,很多初中新生对写作具有畏惧心理,既是阅读不够,造成没有东西可写或者立意浅、内容少的问题,也有在小学学习阶段写作训练偏少、造成写作基础不扎实的问题。初中语文老师可将阅读与写作联系起来,要求学生进行阅读笔记和读后感等文章的写作,可以起到提高阅读质量和写作能力的效果。此外,对于各种写作形式,老师要做好其特点和作用的讲解,向学生传授基本的写作技巧,帮助学生在写作中完成对语文知识整体的融会贯通和运用。

结束语:

篇5:习惯心得体会精选1000字初中

书中前面部分让我们先认识自我,一般人认为这不很容易吗?但是哪有那么容易,认识自我是一件很难的事情,需要自我的认识和旁人对自己的认识相结合,才能慢慢思考得到对自我的正真认识。

我们认识了自我后就要有一个目标,然后全力以赴的向着目标前进。首先我们要学会独立思考问题,然后在学会合作,因为合作能活到双赢,更快的实现自己的目标。在沟通的时候我们要对一个问题多方面的去思考,去想哪一种方法才能最适合处于的环境。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我们一定要学会多种角度去考虑问题,因为许多事情他都有两面性和不可理论性;在社会上,一件事情中有着许多的机密,蕴含着不可遇见的危机,所以学会多方面去思考问题真的很重要。

书中有提到:对于渴望成功的人而言,“渴望”的程度和决心很重要。这句话深深地警醒着我,因为许多事情我都是做到了接近成功后直接放弃过,有个人因素,也有外在因素的影响。做任何事情,我许多时候没有全身心去感受,因为我只会对我喜欢的事情全身心投入,我不想在一件小事上面去浪费大部分精力,我也是很忙的,我也有着必须要做的事情或者是工作,所以必须控制时间。这些是平时的我,但是我却没有把一些小事情做好,因为我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从而造就了现在的我。还有我的性格,我只会对着我喜欢的事情和工作上的问题比较的专一,仔细思考怎样才能做到最好。每天都在找着问题的细节和自身的确点、别人身上的缺点以及优点,因为他们都能够做我的前辈,能够像一面镜子一样,看到自己身上的问题,从而改正错误。

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我们毕业的所向是比较难决定的。想要去一个好的公司,我们必须要好好的去了解它,没有看清之前一切都还只是未知。因为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我们要多主动的去了解情况,换位思考问题。想要别人的理解,你也要去了解对方的想法与难处。多倾听他们的见解,能够知道事情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还能够促进双方的交流。这样就尊重了对方,对方也会尊重你,也会去体谅自己的难处。

篇6:《红岩》心得体会1000字精选

我一回到家就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这本书讲述的是以描写重庆解放前夕残酷的地下斗争,特别是狱中斗争为主要内容的长篇小说。书中的很多人物都是有原型的,比如书中的人物成岗是真实烈士陈然,江姐是江竹筠,等等。

我特别注意的是“小萝卜头”,他是个九岁多的孩子,头长得很大,身子却很纤瘦。当时他身上穿的衣服,还是两年前妈妈给他缝的,现在穿起来仍有点嫌大。小萝卜头六岁时每天到楼上读书,由黄以声将军担任老师。黄将军教孩子识字、读书,教给他礼貌和正直。每天上午,学语文和算术,下午是俄文和绘画。

在小萝卜头九岁生日那天,黄将军送了一盒水彩颜料给孩子。此后,小萝卜头的练习本,变得花花绿绿地涂满了各种颜色。小萝卜头在狱中过得多艰苦,可还是不忘学习。他遇害时仅9岁,在狱里生活了8年,他根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怎样的。他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小的烈士。虽然小萝卜头的生命是如此短暂,但他的人生却是无比精彩。

我用小萝卜头那一代的生活来比对我们这一代的生活,我感慨万分,我们的生活是多么美好啊!我们现在衣服、裤子和鞋子都是名牌,可小萝卜头的衣服都是缝缝补补,穿了两年还不脱。我们常常去吃肯德基、麦当劳,偶尔还上西餐厅吃牛排,小萝卜头却吃了上顿没下顿。我们现在有宽敞的大教室,但还有许多同不肯好好学习,当年小萝卜头却住在狭小的监狱里坚持学习。我们这一代人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宠着,简直就是家中的“小皇帝”,我们多幸福啊!他跟我们有多大的反差啊!

篇7:《简爱》心得体会1000字精选

简从小被舅母收养,受尽了她的虐待。她的表哥约翰里德,对她非常蛮横无理,而且经常打骂她。简的舅母不但不去制止,反而纵容她的儿子。这让简对约翰生起了恨意,她不向恶势力低头,不顾一切的跟约翰对打起来。即使被狠心的舅母关进可怕的红房子里,她也不曾屈服,因为,她根本就没有做错什么!在那极度的痛苦、压抑中,她没有感受到一点应有的快乐与温暖。她的所作所为都表现了那坚强不屈的性格。她认为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不论从哪个方面来讲,人的人格都应该得到最起码的尊重。

从经过了红房子的可怕经历后,她决定不再一味的忍让,于是就和舅母展开斗争,虽然她也觉得这种滋味并不好受,可又有什么办法呢?她是绝不会低头的!于是愤怒至极的里德太太把她送进了洛伍德学校,简并没有觉得这是一种惩罚,反而是一种解脱,就这样,她离开了舅母的家,在洛伍德学校,她的生活条件虽然很差,可她拥有了自由、平等和尊重,在以后的日子里,简还与海伦结为好友,但是简的性格与海伦截然不同:海伦主张凡事都要学会忍受,这样才会得到快乐,别人才会对你好。宽容固然是一种美德,但一味的忍让只会让别人更加不尊重你,当你被人欺压而又不反抗,逆来顺受,这其实是懦弱的体现,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像简那样,要坚强不屈、不畏强暴、维护自己的尊严。

后来简与罗切斯特先生相爱,虽然经历了很多的磨难,但是心灵的感应然他们互相牵挂,最后终于走到了一起。他们的爱情超越了年龄,超越了世俗,超越了需要超越的一切,他们获得了真正的幸福。

简善良的品质和高尚的情操也逐渐消除了她对舅母的愤恨和憎恶。简是带着愤恨离开舅妈家的,可是,当她听说舅妈生命垂危,想见她一面时,简抛弃了一切恩怨,毫不犹豫的回到了曾经伤害过她的地方,细致入微的找过舅妈,而且还违背了自己离开时承诺:永远不再管里德太太叫舅妈,好在最后舅妈的忏悔让简感到了一丝慰藉,让她在童年时的伤痛能够渐渐地愈合。

篇8:《童年》精选心得体会1000字

高尔基的外公,年轻的时候十分的能干,十分的精明,也很有才华。但是当外公老的时候,因为随着家道的糟糕,使家里和他一天一天的败落了下来。这让外公的性格变得越来越糟糕,他变得凶残、吝啬与刻薄。即使他在和外婆一起煮茶的时候,他也十分的吝啬。泡茶前,还要特别仔细的数着一片片茶叶,好像多一片茶叶,就会吃亏一样。他的残暴,让我不禁感觉到害怕,和对高尔基的同情:当小孩子做错了事情,不论大还是小,就会被外公脱掉裤子揍上一顿。上了年纪的外婆也不能逃过外公的魔爪。

在高尔基的《童年》中,我看到了拥有着天使般的心的外婆。外婆善良,温柔,还十分的慈祥。她还十分的热爱生活,热爱世界,对外公和家庭任劳任怨,从不抱怨。虽然,外婆面对的是,外公对她的毒打,生活所给她带来的困扰,儿子的不忠。但是这些都无法让她消失,在内心中对大家的仁爱,对生活的热爱,对世界的喜爱之情。我还喜欢外婆的勇敢,有一次:家里的染坊着了火,大家都不知所措,到处惊慌着,乱跑着。只有外婆挺身而出,冲进了恐怖的火海,“拯救”出了一桶十分宝贵的染料。我不禁敬佩起外婆。

外婆和外公最明显的差异,可以从对上帝的理解看出:

外公的上帝在童年时的高尔基来说,他的上帝在高尔基的心里可以引起恐惧和敌意,除此之外,不再有别的感觉。这个上帝谁都不爱,总是用严厉的眼光监视着一切,他先在人们的身上找出坏的、凶残的、罪恶的一面。显然,他不相信人们,总是等着人们在他的面前忏悔,而且喜欢惩戒人们。高尔基记得,他因此曾不安的把我的心灵分类成两半。

外婆的上帝在童年时的高尔基来说,她的上帝在高尔基的心里是他周围事物里最美好、最神圣的,对于一切有生命的东西都是他的朋友。那些日子里,对上帝的思想感情是高尔基主要的精神粮食,是生活中最美好的事。

篇9:《复活》心得体会1000字精选

《复活》是以一个农民的眼光描写俄国社会地主资产阶级社会和国家,是托尔斯泰与当时社会彻底的决裂,对其完全的否定的宣言。

小说的男主人公是上流社会的聂赫留朵夫,他是一位有名望的法庭陪审员,在审理一件杀人案中,在法庭上见到一位被指控为“杀人犯”的女子,而这个女子正是曾经被他侮辱和践踏过后而又糟蹋她抛弃她为妓女的玛丝洛娃。他的内心受到谴责,开始忏悔自己,想方设法弥补自己的过去。由于玛丝洛娃被陷害,聂赫留朵夫申冤,奔走,上述,甚至在判决后,聂赫留朵夫放弃了家庭和财产,随她一起去了西伯利亚。另一方面,通过妓院老鸨在法庭上的供词,对在法庭上的法官,院长,律师以及那些冠冕堂皇的大人物的会议,说明这些大人物才是逼良为娼的罪人,同时这个冤案虽然因证据不足一直上述到皇上,但是却一一被驳回,仍判玛丝洛娃流放到西伯利亚,当聂赫留朵夫表示愿意和玛丝洛娃结婚时,被她拒绝了。原因是为了不损害他的前程,后来她在流放中与一位革命者建立了爱情。

作为故事的女主人公玛丝洛娃,她的遭遇和不幸让人怜悯,更加让我们对俄国当时的社会风气厌恶和痛恨。玛丝洛娃是一个农民的女儿,母亲在女地主索菲亚姐妹的牛场上工作,父亲是流浪的吉卜赛人。她3岁时母亲就去世了,女地主看她长得清秀,便把她收养下来。因此,她过着一半小姐一半婢女的生活。她做女工,收拾房间,还洗些不费力的东西,有时读书给女主人听。16岁时爱上了女地主的侄儿聂赫留朵夫。那时,他是个大学生,到姑姑家来度暑假。两年后服兵役,因顺路经过姑姑家,索性就住了4天,在一个复活节的晚上,他和玛丝洛娃发生了肉体关系。临别,他塞给她一百卢布,便到部队去了。此后,聂赫留朵夫连封信也没有捎给她,可是玛丝洛娃却怀孕了。

她是那样爱着聂赫留朵夫,却被这位贵族青年一次又一次的欺骗。她不再相信人,认为一切都是欺骗与谎言。当聂赫留朵夫的姑姑发现她怀孕后,便把她从家里赶了出去。她为了生活,受尽了凌辱和调戏,生下的孩子也死了,沦落到基达叶娃妓院,成了妓女。

篇10:习惯心得体会精选1000字初中

《儒林外史》通过辛辣的讽刺,以笔为刀,刻画了一系列丑恶的人物。如范进,从黑发垂髫到花甲之年考了二十余次仍然不中,终于他中举了,却又因为过度兴奋“痰迷心窍”发疯,丑态百出。如匡超人,他原来孝顺勤快,是个继承了中华传统美德的淳朴青年,但在疯狂追逐名利富贵的世风和腐朽科举制度的荼毒下,他追名逐利,卖友求荣,忘恩负义,甚至停妻再娶,渐渐从一个老实淳朴的青年变成不择手段的势利小人。

但在讽刺之余,吴敬梓还包含了对灰暗社会的期望,如开篇描写的王冕,他淡泊名利,追求高洁傲岸的情操,官府让他当官,他却躲了起来,不为功名利禄所动。再比如“散尽千金付之一笑”的杜少卿,他轻财仗义,不满八股取士制度,不愿受封建礼教的约束。

科举制从隋朝开始,唐代发展到巅峰,到明清时渐渐衰落,最后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科举制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一部分,它培育维系了传统文化,推动了教育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人才,但随着时间的流逝,科举制的弊端显现了出来,到明清时期,科举制已经成为文化发展的桎梏,变为扼杀人才的工具。

《儒林外传》里的封建社会的科举制荼毒着文人的心灵,而现代的应试教育又何尝不是呢?

“这个星期的作文是《让我最感动的一件事》。”全班一片哀嚎,我咬着笔头苦恼不已,上次我已经写了妈妈送我去医院,上上次我写了下雨天时同桌和我一起撑伞,上上上次是成绩不好老师鼓励我,这回我该写些什么呢?“这个题目都出了多少次了?老师也不出些别的,我直接上网抄算了。”同桌抱怨道。我默默叹气,不语。“今天我们来上《古诗三首》,大家一定要背好,考试肯定会考的。”一听见“背”我就烦了,干巴巴的古诗意思更让我无心听下去。写作文是为了考试,学古诗也是为了考试,那么读书又是为了什么?

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学校教育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往往存在着弊端,而现在的中国教育界还处于转型阶段,一方面,应试教育抑制了学生的天性和潜力;另一方面,素质教育不一定能得高分考上名牌大学,教育界也分成了两派争论不休。而在我看来,现在我们要做的不是争吵,要是要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取长补短,让“教改”的春风吹遍中国的每个角落,不让“吃人”的封建制度再次出现!

篇11:习惯心得体会精选1000字初中

这本书是林海音以其7岁到13岁的生活为背景创作的。在台湾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期间,林海音一家迁居北京,小英子即在北京长大。作者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听见缓慢悦耳的铃声,童年重临于作者心头。因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时的那些景色和人物,于是把它们写了下来,让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

在剧情中,主人公英子帮助秀贞找回了失散多年的女儿妞儿,秀贞带女儿去找爸爸,却不幸一同命丧于火车下。这使我明白了要坦然地接受离别与坎坷才能在成长的道路上奋进,珍惜生命与美丽的过往。英子认识了一个为了供弟弟上学而不得不去偷东西的朋友。英子觉得他很善良,但又分不清他是好人还是坏人。不久,这个人被巡警抓走了。如果每个人都用一颗善良的心去看待世上的一切人和事,世界会是另一番景象,人们也会变得真诚。再后来,兰姨娘和德先叔离开了这里,宋妈被她丈夫接走了。英子的爸爸也因肺病去世。石榴掉了,花儿也落了,英子觉得自己长大了,可以自主人生的路程;同时,父母和身边的亲人朋友却一个个相继离开,我们背负的责任也更重了。

相比之下,虽然我的童年过得无忧无虑,但是英子的童年却过得十分精彩。她的童年是戏剧化的,但是却是很真实、纯朴,那样得纯净淡泊,弥旧温馨。看到最后,我才明白;她的童年之所以精彩,是因为她有一颗纯洁的心灵。她的思想像金子一样闪光,像玛瑙一样纯洁,像水晶一样透明。而我们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的侵蚀,脑子也越来越复杂了,使得我们不能像英子一样拥有真正的快乐,童年便在时光的步影中消失了。

因为我就要六年级了,将要徘徊在童年的十字路口,踏上人生的木舟,感受缅怀童年的心情。每个人的童年不都是这样愚骏而神圣的吗?这本书就像夏浪里的一缕清风,让我知道春去还能再来,花谢还能再开,但我的童年一去无影踪,我的青春小鸟一去不回来……

篇12:习惯心得体会精选1000字初中

女儿说:妈妈,前面走着的阿姨对小哥哥说“这部话剧表达了为了人生理想,不放弃追求的故事”。小哥哥回答说“好困啊”。

的确,自认为全程无走神,一部儿童文学我一大成人:怎么有几个节点愣是晦涩的没能看懂?

— 根鸟是位少女,怎么就后来男孩了的?

— 时空的穿梭看的我头晕:怎么从当前的网红直播就跨越到解放前的?

……

先说话剧《根鸟》的妙处。

不得不说昨晚全场演员还是蛮辛苦的,诸多可圈可点之处:

1、每个角色都是“朗读者”, 除了部分可以照本宣科,另外仍有大量台词脱稿,记忆难度较大。

2、导演对第二第三场根鸟的“双角色诠释”挺妙的。这点虽脱离原著但蛮有新意,生动的呈现了两个根鸟矛盾、挣扎的人格历程。

细想于大多数人,不都是如此么?

当你想要减肥的时候,面对美食永远有一个你再说“吃吧吃吧,吃完再减肥”,也永远有另外一个你絮絮叨叨没完没了的“说好的减肥呢?不要吃啦!”

爱一个人,永远有一个你叫理智,也永远有一个你叫情感。

两个你,这次一个你战胜另一个你,下一次另一个你战胜了这个你。

3、话剧版的音乐很美!(小观众不一定觉得美,确实“讨好”了成人观众)

尤其是金枝那一曲接着一曲,提神醒耳朵。

再说这部话剧跑偏的,糙点儿:

女儿坚持在观演前买了本曹文轩的《根鸟》,这让走出回来后一溜烟的看完了原著。愈加觉得此次话剧的改编,变味了走调儿了。

看完原著,一部怀揣英雄梦想的少年西游记:有勇敢有迷茫有退缩有诱惑……但终将历尽艰辛,抵达梦想彼岸。曹文轩先生的原著语言优美,情境引人入胜,人物们的心理变化丰富。(此处词穷)

而话剧版本,有限的时间原无法像原著一样刻画丰满,但画蛇添足的几点着实也让人看着别扭。

大概是为了迎合带着小朋友入场的大人们的口味:话剧里增加了不少成人们熟悉的元素,也正是这些元素于大人“炒剩饭、味同爵蜡”,于小孩子“不知所云不明所以”比如:

1、原著中没有、而话剧版关于根鸟性别的转变,至今大人小孩都没明白什么路数;只是为了晦涩而刻意的深刻?

2、出离原著,话剧版本增加了网红直播、共享单车(原著是驼队)、传销组织(此处可能是原著的“采矿场”不好呈现)这些大人们现实世界里熟悉的桥段,以及奢侈品牌的提及——这些对于大人啼笑皆非炒剩饭,对于小孩来说生僻不说、跟作品剧情安全不搭嘎啊。

3、出离原著,特意增加个男主儿“没拉裤链”的情节。台下一样也会笑,但和上述几处的笑一样:都是没有笑点的无趣的笑。

带小朋友看话剧,也着实无法规避的苦恼,就是明明是儿童题材的作品却非得搭上成人兴趣点,想着兼顾观众喜好,但结果真是啼笑皆非。

最后热力推荐曹文轩原著《根鸟》,亲子共度,效果 更佳:D

篇13:尊重生命心得体会精选1000字

尊重生命,敬畏尊严,这不仅是对自己要求,也应当是对待他人的要求。有的人,对自己的尊严看得很重,不允许他人有半点轻侮,但不懂得尊重他人。在“高贵者”面前,他可以曲意相迎,在“底下人”面前,则摆出一副高傲的姿态,根本没意识到他人也有尊严。一个贵妇人在清晨遛狗的时候,让狗随意大小便,清洁工好意提醒她,她横眉怒目,竟大言不惭地说:“你有什么资格说我的狗,我的狗比你值钱多了!”在这个“贵妇人”看来,清洁工不如其狗,是不值得享有尊严的。

其实尊重是相互的。你尊重别人,别人也会尊重你, 文学家屠格涅夫遇见一个乞丐,他想上前施舍,乞丐感激地伸出双手。但作家翻遍口袋,却没找到一分钱,于是尴尬地握着乞丐的手说:“兄弟,不好意思,我忘了带钱。”这时,乞丐非但没有责怪,反而激动得流下泪说:“你能叫我兄弟,让我和您站在同一条线上,已经让我感激不尽了。”这就是尊重的力量。如果那位贵妇人,出于摆阔,丢给乞丐100元,目光里却露出鄙夷,我想乞丐为了生存,即使收下了那100元,嘴上说一声谢谢,心底里也是不会感激的。

最近看了几则城管暴力执法的消息,感到不是滋味。从延安城管踩踏商户的头部,到广东女小贩遭城管掐脖,再到前几天湖南临武瓜农遭城管用秤砣击头致死,引起社会纷纷的关注和谴责。城管怎么啦,为什么暴力执法的事件屡禁不绝?原因当然可以说出一大堆,但不尊重他人生命,不敬畏他人的人格尊严,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

城管执法的对象,都是一些社会弱势群体。在某些城管人员眼里,他们随意设摊、乞讨,影响市容,不讲文明,是无所谓尊严的,不需要、也不值得去尊重。他们在执法的时候,态度粗暴,行为粗鲁,没收、驱赶、谩骂、动武,无所不用其极,有人戏称是“鬼子进村”。就拿临武的瓜农来说,家里种了几亩地的西瓜,没有人来收购,只能自己拉车去城里卖。当许多人坐在空调房里喝茶还感到闷热的时候,瓜农为了生活,站在马路上,烈日炎炎,无遮无盖,生活之艰难,可想而知。他们也是人,是我们的兄弟,他们最起码的生存要求,应当给予理解,他们的人格尊严,应当得到尊重。但我们有些城管人员,缺乏起码的理解和尊重,没收的西瓜,连收据也不开,稍有不满,就拳脚相向,人倒地了,还说他装死。我们能这样对待一个手无寸铁,老实巴交的农民兄弟吗?能无视他们最基本的生存权利吗?

我丝毫不反对城管执法 ,对城管执法的合理性和必要性给予充分的理解。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城镇商业的日趋繁荣,城管人员在整治城市的文明和次序上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们的执法行为应当得到尊重,暴力抗法应当得到制止。问题是,城管在执法时,要不要让那些弱势群体有一个起码的生存环境?他们的人格尊严要不要得到起码尊重?他们的生命要不要得到起码关爱?

篇14:习惯心得体会精选1000字初中

《活着》讲了作者去乡下收集民间歌谣,遇到了一个耕田的老农夫——福贵和他的牛——福贵;福贵给他讲述了自己一生的故事——

福贵家原来是很有钱的,后来因为福贵少年时候不务正业,整天去赌博,把家里的钱、房子、田地都输光了,只能住在了茅草屋里。

所谓祸不单行,紧接着,他的亲人就相继离世:他爹,从粪缸上摔下来摔死了;他娘得病没钱医治也去死了;儿子有庆,献血被抽的过多死了;女儿凤霞,生孩子难产死了;妻子家珍,患软骨病死了;女婿二喜,被水泥板夹死了;外孙苦根,吃豆子噎死了。

最后,他并没有因为亲人去世的重重打击给打垮,在他最后的亲人——-外孙苦根去世后,又攒钱去买了一头准备被杀死的老牛,给牛取了一个跟自己一样的名字——福贵,然后一人一牛相依为命地生活。

最让我感动的是福贵最后唱的那首歌谣——

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

是呀,少年的时候只想着怎么舒服怎么来,怎么好玩怎么来,完全不管明天会如何;到了中年,又不好好脚踏实地的干活,只想着哪一天突然发现宝贝,一夜暴富;到了老年,只能一个人孤苦伶仃的过完这一辈子了。

所以我们现在一定要脚踏实地的学习,从现在开始脚踏实地的规划好自己的人生。不然到了老年,也只能像福贵一样,在很老的时候,感叹:“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了。

福贵的女儿凤霞被送给别人家的那一段也让我很是感动。

“这当儿我看到凤霞站在田埂上,一个五十来岁的人拉着她的手。凤霞的眼泪在脸上哗哗地流,她哭到身体一抖一抖……凤霞的手被拉走时,身子一直在朝着我这边,她一直在看着我……”

为了让有庆(福贵的儿子)读书,福贵他们只得把凤霞送出去,这样才有钱让有庆读书。凤霞因为小时候发高烧,变成了聋哑人,凤霞不知道他们要把她送走了,但是她十分懂事,并没有哭闹,只是在被带走时,无声地落泪!

但后来,凤霞又一个人走了回来,书中没并有说明凤霞怎样在不知道路的情况下,一个人走回来的;但我相信,是亲情的力量,把她重新带回了这个家。

我们并不知道明天会不会发生灾难,把我们一家分开;但是,在我们的家人都在一起时,我们必须过好我们在一起的每一天、每一分钟、每一秒,让我们生活在一起的每一天变得美好而有意义!

上一篇:我的故乡600字小作文五年级下一篇:个人对单位感谢信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