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生产控制规定

2024-05-19

混凝土生产控制规定(共8篇)

篇1:混凝土生产控制规定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定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公司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范公司在生产、运输、现场浇筑过程中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公司各岗位各人员应当按照本规定的要求,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及时消除事故隐患,确保生产安全。

第三条、公司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工作要求,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网络、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保证单位安全生产条件所需资金的投入,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严格实行安全考核和奖惩制度,不断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第四条、公司应配备企业安全生产负责人,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机构工作人员不少于2人,专职负责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其工作职责主要有:

1、宣传和贯彻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认真执行上级安全管理部门的工作要求;

2、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分解落实本单位各级、各岗的安全生产目标和责任;

3、制定各部门、工种、岗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监督实施;

4、编制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组织演练;

5、定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6、组织开展全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意识和水平;

7、负责特种作业的持证上岗管理,组织开展特种作业设备、设施、机具的检验检测、日常检查、维修保养等工作;

8、确保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使用;

9、监督生产经营部门制定预拌混凝土生产、配送计划,推行绿色、文明施工;

10、发现重大安全隐患,及时报告企业主要负责人或安全监督部门;

11、企业明确的其他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第五条、公司场内应实行封闭式管理,设置门卫,安排专人值守,防止外来人员未经允许进入场内。厂内混凝土生产、原材料堆场及人员办公生活区域应作明显区分,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实行分道管理,设置醒目的交通标志和警戒标志,主要人、车交汇或车辆密集区域应有专人指挥,防止场内机驾事故。

第六条、加强混凝土运输车辆及其驾驶人员的安全管理,组建车辆维修保养队伍,负责车辆日常检查、维修保养和外表清洗,定期安排车辆送检、大修,及时更换零部件和易耗品,消除车辆安全隐患。配备数量充足、持有效证件上岗的车辆驾驶人员。定期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培训和教育,制定合理的人员轮班计划,防止驾驶人员疲劳驾驶、野蛮驾驶和违章驾驶。

第七条、加强场内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对场内专用机动车辆和装卸机械设备,必须经检验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车辆、设备的操作和指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第八条、加强混凝土搅拌设备的安全管理,明确专人操作。定期做好混凝土搅拌设备的检修和保养,提高设备完好率和安全运转性能。设备检修保养应不少于2人,并落实专人进行安全监护。检修保养时,应切断设备电源,悬挂警戒标志,入筒作业应关闭出料口。

第九条、定期开展全员安全生产教育,做好职工岗前培训和安全技术交底,掌握职工基本情况,对职工身体条件或专业技术无法满足安全作业要求的,要及时调整工作岗位。要严格按照建设部《建筑施工个人劳动保护用品使用管理暂行规定》的要求,为职工配备安全帽、防护服、防护眼镜、防尘口罩等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并督促职工正确使用,防范安全事故和职业病危害。

第十条、公司应当委派专职管理人员,提前进入预拌混凝土配送建筑工地,服从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人员的现场指挥,配合做好运输车辆的现场指挥和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发现安全隐患,及时与项目管理人员沟通、协调,予以消除。

第十一条、混凝土运输车辆进出建筑工地,要服从工地有关管理人员的指挥,谨慎慢行,控制行车速度,给出明显的拐弯信号,防止发生交通事故。混凝土运输车辆及泵送设备进入工地后,要妥善选择停靠位置,选择在平整、夯实的地坪上做好支撑,并垫好枕木,保持设备在运作过程中的稳定,防止发生失稳或倾覆。车辆及设备退场前,要采用工地洗车装置进行轮胎及表面清洁,防止污染城市道路和环境。

第十二条、在输送混凝土前,应对工程周边环境进行踏勘,合理选择泵送设备,确保泵管有稳固的绑扎点或可靠的旋转(伸展)环境。

第十三条、在制定配送计划时,应综合考虑配送量、距离及浇筑时间等因素,尽量避开城市交通高峰及居民休息时间,防止施工扰民。建筑施工企业未办理夜间施工许可的,不得超过环保部门规定的夜间施工时限配送预拌混凝土。

第十四条、本规定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篇2:混凝土生产控制规定

中国混凝土网 [2005-12-1] 人才频道 我要建站 行业地图 专业搜索 征订网刊

第一章 总

第一条 为了加强混凝土预制构件和混凝土生产企业的资质管理,维护建设市场秩序,确保建设工程质量,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混凝土预制构件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是指建筑、市政建设工程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企业(以下简称构件生产企业)和建设工程商品混凝土企业(以下简称凝土生产企业)。

第三条 建设部负责归口全国构件和混凝土生产的资质管理。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所有构件和混凝土生产企业的资质管理。

第四条 下列构件和混凝土生产企业,应按本规定进行资质审查:

一、全民所有制企业;

二、集体所有制企业;

三、私营企业;

四、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和外资企业;

五、兼营构件和混凝土生产的其他企业。

第五条 企业附属的非独立核算的构件和混凝土生产企业,也应安本规定进行资质审查。

第二章 资质审查管理

第六条 建设部负责制定构件和混凝土生产企业资质等级标准。构件生产企业资质等级分为一、二、三、四级(附件一);混凝土生产企业资质等级分为一、二、三级(附件二)。

第七条 构件生产企业和混凝土生产企业的资质等级,均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批,并按附件三表格内容,每年

向建设部填报备案。建设部将进行不定期的抽查。

第八条 经资质审查合格的企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发给《资质等级证书》。《资质等级证书》分为正本和副本,两种版本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资质等级证书》由建设部统一印制。

第九条 企业申请资质等级,应提交下列文件、资料:

一、企业资质等级申报表;

二、企业法人代表和技术、经济负责人的技术职称证件;

三、企业年报统计资料;

四、企业基本情况和有关文件、证明。

第十条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和1991年建设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印发的建法[1991] 798号《建设市场管理规定》第七条规定的程序,企业应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定资质后,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及有关手续。

第十一条 新开办的企业,应申请暂定资质等级,取得暂定资质等级1年内,企业管理健全和产品质量稳定1年后,申报审定相应的正式资质等级。

第十二条 经审定的企业资质等级和营业范围,由资质审批部门发布公告,未经资质审批部门批准其它单位,不得发布企业资质等级公告。

第十三条 企业《资质等级证书》丢失,必须在所在省或市级报纸声明作废后,方可申请补办。

第十四条 企业资质等级实

行复检制度,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复检办法。经复检不合格的企业,降低其企业资质等级或注销《资质等级证书》,并写出复检报告,上报建设部。

第三章 企业变更管理

第十五条 企业改变名称、办公地址、生产场所、法人代表、技术、财务、经济负责人、经济性质、经营方式和隶属关系,应在企业主管部门或审批机关批准后30日内,持有关批准文件或变动人员的任免文件和新任人员的资历情况,向资质等级审批部门申请办理变更登记。

第十六条 企业申请变更资质等级或营业范围,应向资质等级审批部门提交企业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文件和企业资质状况说明,并经审查批准后方可变更。

第十七条 企业发生分立、合并、迁移,应在企业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30日内,到资质审批部门办理变更登记,重新核定资质等级。

第十八条 企业歇业、转产、破产或因故终止营业,应向原质审批部门办理注销登记,并收缴《资质等级证书》正、副本。

本章上述各条企业变更,经资质等级审批部门登记或批准后,均应提请工商行政部门变更有关手续。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十九条 企业必须按照规定的资质等级和营业范围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无企业《资质等级证书》,不准生产和销售构件和商品混凝土

第二十条 企业不按本规定办理资质审批手续或在审办资质等级时,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其补办或改正,予以警告;情节严重者,予以通报,已审定企业资质等级的,降低其企业资质等级或注销《资质等级证书》。

第二十一条 无企业《资质等级证书》或超营业范围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以及产品质量低劣造成工程质量事故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产,处以警告、通报、罚款;情节严重的,予以曝光,降低其企业资质等级,注销《资质等级证书》。

第二十二条 伪造、涂改、出租、出借、转让、出卖《资质等级证书》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收缴企业《资质等级证书》;对有关责任者个人视情节轻重,予以行政处分、罚款。

第二十三条 罚款的具体标准和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报当地人民政府批准。

第二十四条 已审定资质等级和营业范围的企业,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按有关规定,实行企业资质动态管理,针对构成及影响企业资质的人员素质、生产规模及工艺、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等发生的明显变化,已经高于或低于原资质等级标准时,对其资质等级上浮或不调、对其营业范围扩大或缩小。

第二十五条 当事人对处罚决定不服的,可在街道处罚决定通知书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行政复议机关 申请复议。也可按有关法律规定,向当地人民法院起诉。

第五章 附

第二十六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可根据本规定制定实施办法,并报建设部备案。

第二十七条 本规定由建设部负责解释。

篇3:混凝土生产质量过程控制要点

如今混凝土生产设备无论是性能还是生产能力, 都取得了很大的技术进步, 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我国以往拌合混凝土计量不准确、生产效率低、生产质量得不到保证、混凝土性能差等弊端, 但混凝土生产设备也不是百分之百不会出现偏差, 因为设备存在人为的干扰, 人的疏忽、失误或判断偏差, 自然也会导致混凝土生产质量下降, 因此, 做好混凝土生产质量过程控制, 具有重大的意义。

2 混凝土生产概述

2.1 混凝土生产概念

混凝土生产, 具体来说就是砂石、水泥、粉煤灰等原材料采购进场后, 利用混凝土生产设备, 按照施工配合比进行原材料计量投料, 对投入的混凝土原材料进行一定时间的搅拌后, 从搅拌主机出料口将混凝土产品装到搅拌车里, 这一整个过程就是混凝土生产。在实际当中, 混凝土生产需要按照一定程序, 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工作, 只有这样, 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混凝土产品。

2.2 混凝土特性

(1) 和易性是混凝土的第一个特性, 它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流动性反映的是新拌合混凝土拌合物的稀稠状况, 它决定了混凝土施工的难易程度;粘聚性是混凝土不同材料之间的粘合程度, 粘聚性一般要求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以不发生离析、水泥与砂石料不发生分离作为合格标准;而保水性要求混凝土在振捣的时候不产生严重泌水, 它反映了混凝土拌合物质量的稳定性。

(2) 混凝土强度是混凝土的第二个特性, 一般我们提到的混凝土强度是指混凝土抗压强度, 从混凝土内部结构来看, 混凝土抗压强度是水泥与骨料面之间结合的紧密程度, 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混凝土的最终强度。

(3) 混凝土的变形特性, 主要是指当外界及内部环境变化的时候, 混凝土产生的收缩货膨胀的性质, 像化学收缩、干湿变形、温度变形以及荷载作用下的变形, 都是混凝土变形特性的具体表现。

(4) 混凝土耐久性是混凝土在后期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性, 它主要包含了抗渗性、抗酸碱性、抗腐蚀性、抗冻性等等, 通俗点说, 耐久性表现了混凝土在一定的工作环境下, 能够保持不被该环境中有害物质改变的性质。

2.3 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的意义

在搅拌站搅拌的混凝土产品, 一般都会直接运输到浇筑地点使用, 那么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的意义一方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混凝土实体结构的质量, 让混凝土实体结构质量满足要求;另一方面, 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 能够规范混凝土生产的各个工序与各个环节, 确保混凝土生产过程得到有效控制, 所以做好混凝土生产质量的过程控制尤为重要。

3 混凝土生产质量过程控制要点

混凝土生产质量过程控制无论对于混凝土生产还是混凝土实体结构浇筑来说, 其质量合格是非常重要的。合格的混凝土质量, 才能够确保从拌合站顺利运输出去, 从而避免质量不合格造成的损失与浪费;另外, 合格的混凝土质量, 被用于实体结构浇筑, 才能使该结构或部件质量得到首要的保证。由此可见, 混凝土生产质量过程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3.1 混凝土原材料控制

对混凝土原材料进行控制, 是混凝土生产质量过程控制中的第一步, 也是非常重要的, 就目前来看, 混凝土原材料主要包含水泥、矿粉、粉煤灰、外加剂、砂子、石子及水, 对于各种原材料, 混凝土拌合站一般都采用外购的方式, 所以需要对原材料的进场进行质量监控, 通过目测、实验检测、复验等手段, 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要求进行检测, 并按采购合同的接收约定判定原材料是否合格, 对于不合格的原材料如遇原材料供应紧张能降级处理的可考虑降级接收, 不能使用的要坚决退回处置, 并对样品留样, 保留供应商的申诉权和复验确认, 同时通知供应商及时整改, 以保证原材料的符合性。当原材料产地有变化, 或客户有特殊要求等由试验室负责调整设计配合比, 按规范进行混凝土试配并提供其强度记录, 做为配合比确认的依据, 保证混凝土生产质量。

3.2 混凝土生产设备控制

混凝土生产设备控制一方面是定期对混凝土搅拌机进行检修保养, 例如对搅拌机衬板、搅拌叶片间隙调整, 叶片磨损等进行经常性的检查与维修, 定期保养能及时消除混凝土生产设备生产隐患, 确保混凝土生产设备良好工作, 从而确保了混凝土生产质量。而当搅拌机经过大修后, 则需要对各个参数进行重新确认, 以首盘的混凝土质量做为确认依据。另外, 对混凝土生产计量设备进行控制, 是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混凝土计量设备是确保混凝土按照配合比比例进行搅拌的重要依据, 所以对于混凝土生产计量设备, 除了每年一次的强制定期检定外, 还要在日常的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对其进行校准, 每日开机后都要对各物料秤进行评定, 对各物料秤一般每月进行1次标定, 保证计量误差在允许范围之内, 同时对不同标号混凝土搅拌生产进行不定时的计量偏差抽查, 保证各物料秤的误差在规定范围内, 对于抽查出有异常的, 要及时处理, 并密集各物料秤的标定工作, 确保计量准确性。计量偏差抽查一般由单盘计量实际值与理论值相比较得出;也可用搅拌车过磅, 空车过磅与重车过磅计算出实际生产的吨位与理论吨位的偏差得出, 为保证计量的准确性与稳定性, 建议每天都有过磅抽查记录, 使实际生产出来的混凝土原材料用量与混凝土生产配合比用量一致, 以保证混凝土质量与重量与设计相一致, 对客户负责, 保证其工程质量。除了以上这些工作外, 还要做计量设备的辅助检查, 比如检查每个传感器的位置有没有水泥结块及一些石子卡在那里并及时清理, 以免影响计量精度。

3.3 混凝土生产过程质量监测

混凝土生产过程质量监测, 是混凝土审查质量过程控制中最为关键的程序。由于混凝土产品检测结果滞后的这一特殊性, 对混凝土生产特殊过程需要进行确认方可进行生产, 才能保证混凝土产品合格。在混凝土生产过程质量监测的主要要点有, 一方面是核对生产设备上输入的配合比与实验室提供的施工配合比是否一致, 确保不存在错误;另外, 还要在混凝土正式拌合前, 检查混凝土搅拌设备各个区域部件运作状态是否良好正常, 生产过程的控制重点是保证混凝土坍落度的稳定性和保证混凝土的水胶比不变, 及时掌握各原材料尤其是砂石料的含水量的变化, 做好坍落度的控制;不同标号混凝土的搅拌时间严格按照试验室的配合比要求进行, 不得擅自更改。

3.4 对混凝土生产操作及管理人员的管理

在混凝土生产质量过程控制中, 对混凝土生产操作及管理人员进行严格管理, 也是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中控操作员的新员工上岗, 必须经过严格的培训, 并考核合格才能上岗。具体来说, 除了针对混凝土生产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与管理人员管理办法外, 还要在实际的混凝土生产运行中对中控员、试验员实际操作进行监督检查并进行经济考核, 这样才能加强员工的工作责任心, 提高混凝土生产出厂合格率, 保证混凝土生产质量稳定。

4 结语

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对于混凝土在实际中的应用, 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而混凝土生产质量过程控制更加重要, 只有严格从过程中对混凝土生产进行控制, 才能保证混凝土生产质量达标。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工程、桥梁、公路、铁路等方面的不断发展, 建设单位对基础设施建设质量控制与验收提出更高的要求, 这是因为结构质量问题不仅会影响到该构件的正常使用寿命, 同时还很可能在使用过程中对结构整体安全产生不利影响。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基础建设设施采用的都是钢筋混凝土结构, 所以混凝土生产质量又成为了关注重点, 混凝土生产质量得到保证, 才能让钢筋混凝土结构质量进一步得到保障。本文作者从混凝土生产概述方面出发, 对混凝土生产质量过程控制要点进行阐述, 以确保混凝土生产质量。

关键词:混凝土,生产质量,过程控制

参考文献

[1]张伟.浅谈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J].混凝土与商品质量, 2010 (13) :15.

篇4:沥青混凝土质量的生产控制

关键词: 沥青砼; 质量; 控制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公路建设进入飞速发展的阶段, 高速公路从无到有、从少到多, 公路通达深度和覆盖面迅速提高。路面作为高等级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路基而言虽然只是薄薄的一层, 但其工程造价却占到公路工程造价的15 % —25 % 。作为道路直接与行车发生关系的“界面”,其工程质量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我国已建成的高级、次高级路面公路里程约占总公路里程的40 %, 其中约75 % 采用了沥青混凝土路面。现结合太祁高速公路路面工程的建设, 谈谈我们对沥青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影响沥青混凝土质量的因素很多, 不合格的沥青混凝土是造成沥青路面早期病害的主要原因之一, 所以对沥青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是保证路面施工质量的关键。以有效地控制沥青混凝土的产纵观沥青混凝土的生产流程, 笔者认为从以下几方品质量。

1 原材料进场控制

原材料是影响沥青混凝土质量的根本所在, 严格把好材料进场关, 对沥青混凝土生产质量将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例如某速公路路面为4 cm+ 6 cm+ 7 cm 结构, 上面层为SBS 改性防滑面层, 中面层为普通沥青混凝土加纤维改性、下面层为普通沥青混凝土。生产沥青混凝土所需材料为沥青、石料、填料。

a. 关键材料沥青由指挥部统购自辽河石化的AH- 70 号重交通沥青, 进场时又进行抽检, 三大指标分别为: 针入度72, 15℃延度大于100, 软化点48℃, 完全符合高等级路面施工要求。上面层沥青SBS 改性及运输工作由泰普克公司承担, 保证了太祁全线的沥青质量;

b. 防滑面层用防滑石料由太祁指挥部设立自采石料场统一采用当地产优质花岗岩用先进的锤式破碎机生产。中下面层石料由各施工单位依据施工技术规范自行采备, 要求洁净, 无杂质、无风化, 具有良好的颗粒形状。

由于路面施工需要石料数量较大, 所以及早备够相当数量的石料也是保证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的环节, 以免发生由于石料短缺仓促进料而忽视对石料质量的检测。我项目部由于动手早, 料源好, 在工程开工前, 已备工程所需石料的90 %, 保证了工程生产;

c. 为了保证填料质量和经济性, 我项目部组织力量用当地优质石灰岩碎石, 采用先进的雷蒙磨自行制备矿粉, 保证填料干燥、洁净、无杂质, 符合施工要求。

2 生产设备保障

现代化高速公路建设, 工期短、任务重、要求严格,只有先进、可靠的现代化生产设备才能满足要求。为了工程按期全线通车, 我项目部组织进场2 套日产2000 型间歇式沥青混凝土拌合设备, 保证了拌合站日生产能力达到3 000 t 以上。同时提前对设备进行全面维护, 使设备处于最佳工况, 特别是拌合设备的称量系统、除尘系统的性能对沥青混凝土的生产质量影响很大, 称量不准确或除尘不彻底将严重影响产品的级配和油石比, 所以产前对两个系统的检测尤为重要。

3 拌合站生产控制

拌合站是沥青混凝土的直接生产单位, 拌合站的生产控制是保证沥青混凝土质量的重中之重, 是最关键的环节。从装载机上料开始到运输车将料运走为止的全过程都需严格控制, 每个环节的一丝疏漏都会影响到沥青混凝土的质量。

3. 1 装载机的配备

拌合站装载机的配备必须保证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有足够数量的装载机上料, 保持冷料仓的石料充足, 这样才能保证冷配的供料符合目标配比的要求。以我项目部为例, 始终保持1 套拌合站配备2 台装载机上料,经实践证明既经济又可靠。

3. 2 控制室操作

在冷料仓石料充足的前提下, 操作员根据实验室提供的目标配比结合设备各冷料仓的流速—流量表设定初配值。初配值的设定是保证生产效率、保持石料温度, 避免热料溢料的关键。如初配值不合适, 会发生某一档料等料而另一档料溢料, 影响生产效率, 又会因调节初配流量而调节燃烧器油门, 使石料温度上下波动,难以保证石料的温度, 影响混凝土质量。

3. 3 设备的检修、巡视

虽然设备在生产前已进行充分的保养、检修, 但拌和设备集机、电、气于一体, 故障发生的突然性和偶然性不可避免, 所以生产期间的巡视能及早发现隐患, 排除故障, 使设备稳定生产。对设备的检修、巡视是保证沥青混凝土质量的保障环节。

3. 4 沥青混凝土的运输

沥青混凝土的运输是路面施工中的重要环节, 也是影响沥青混凝土质量的因素之一, 生产的沥青混凝土不能及时运出将影响拌合站的持续生产, 从而影响沥青混凝土质量的稳定性, 所以用于沥青混凝土的运输车辆的运输能力应大于拌合站的生产能力, 能保持拌合站内有半小时产量运输能力的车辆最佳。同时运输车辆应加以覆盖减少温降, 保证施工现场的摊铺、碾压温度。

4 试验指导

沥青混凝土的生产必须在试验指导下进行, “试验指导生产”是沥青混凝土质量的技术保障。

4. 1 原材料检测

在原材料进场前, 试验室即应对石料厂的石料进行筛分检测、对比, 以确定符合要求的料源, 并在进料时进行抽检。

4. 2 配合比设计

用工程使用的材料计算各种材料的用量比例, 配合符合施工技术规范要求的矿料级配, 进行马歇尔试验, 确定最佳沥青用量, 以此目标配比指导拌合站试拌并从二次筛分后的热料仓取样筛分, 确定生产配比。在拌合站试用此配比在工地试铺后, 用从拌合站取的混合料料样及路上钻取的芯样进行马歇尔试验检验, 由此确定生产用配合比。该配合比一经确定, 在施工中不得随意变更, 当进场材料发生变化或经检测沥青混凝土的矿料级配、马歇尔技术指标不符合要求时应及时调整配合比, 必要时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

4. 3 生产中监测

试验室对沥青混凝土的质量检查应随时进行, 以保证100 %的成品料合格, 当先进的拌合设备正常、稳定生产时, 可参照施工技术规范规定的频度进行抽提、筛分和作马歇尔试验, 并指导拌合站对生产参数作相应的调整。

5总结:

百年大计, 质量第一, 我们必须提高全员的质量意识, 狠抓工程质量, 争创优质工程, 促进交通建设事业的发展, 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铺设金光大道。生产配合比时是一样的。生产过程中要增加抽提试验的频率, 虽然每一次抽提试样是一个个体, 但它还是反映着整个实际生产的情况, 当试验结果与标准生产配合比的合成级配相差不多时, 尽量不要改变配合比。当抽提试验的筛分结果有较大的变动时, 首先要确定是否因上料的速度或原材料的变化而导致的, 如果不是应及时调整, 调整的要求与做配比时要求一样; 在调整时不仅要看合成的级配, 还要照顾到各档筛的分计筛余, 应全面考虑, 在调整后应及时取样试验, 看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 若还不能就需要重新取热料仓的料试验, 重新确定生产配比。在每天生产完毕后都要取热料仓的矿料进行筛分, 试验结果与做生产配合比时相比,看是否变化。若变化不大, 第二天则还按原生产级配生产。如果石料采用一个以上的石料场的石料, 在石料变化时, 应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

篇5:混凝土生产控制规定

1、目的对配方设计的全过程进行控制,确保产品能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及有关法律、法规要求。

2、范围

本程序适用本公司对**化工产品生产新产品的工艺配方设计、开发及**化工产品生产原有产品特性改变的配方改进设计。

3、引用文件

《记录控制程序》

《生产工艺配方管理制度》

4、职责

本规定由**化工产品生产技术部归口实施,由**化工产品生产部、市场营运部等部门配合实施。公司生产技术部技术管理负责监督检查实施情况。

5、工作程序

5.1 **化工产品生产产品配方设计开发包括:

a)开发**化工产品生产原有产品外的产品为新产品设计开发;

b)引起**化工产品生产原有产品特性改变的配方设计改进。

5.2 产品配方设计需求信息的确定及设计立项

5.2.1 产品设计需求信息主要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

a)销售部:销售人员获得的顾客需要新产品信息。

b)**化工产品生产技术部:技术部售后服务人员经市场调查得到的市场需求新产品信息。

c)公司内部:内部管理要求如为了降低成本目的改进产品的特性。

5.2.2 以上信息分别经相应部门主管确认同意后,经**化工产品生产技术部汇总

和召集相关人员评审,提出产品配方开发立项计划。

5.2.3 **化工产品生产技术部主管根据上述需求信息分析权衡后,提出产品开发

立项需求,说明拟开发产品的名称、用途、市场前景、经济效益、开发周期、投入资源和开发数量等,填写“新产品开发设计立项报告”,并确定开发阶段中相关部门的职责和设计负责人以及完成期限,经总经理批准后正式立项开发。

5.3 输入控制:

**化工产品生产技术部配方设计人员根据批准的“新产品开发设计立项报告”的信息编制“设计计划书”,计划书应注明要开发产品的功能要求、用途、用户工艺条件、预期的物性指标范围和可供参考的老产品名称及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设计计划书”编制后须经总工程师审核,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5.4 设计输出:

根据“设计计划书”信息,设计人员必须编制下列输出文件:

a)新产品“配方单”:此单必须注明产品类型、配料用量技术条件,“配方单”编制完成之后由编制人员、**化工产品生产技术部主管、总工程师签名,并由总经理批准后方可生效。

b)“产品物性表”:根据输入信息经过配方设计后,编制出的产品的各个物性指标要求,此单将作为新产品验证的主要依据,针对个别暂定指标,最终由客户确认。

c)“采购申请表:根据新产品的开发输入要求和配方设计中所需要的特殊原料、设备,以“部门用料计划”的形式经各级审批后交采购人员采购。

5.5 配方设计评审:

评审采用设计输出应满足预期的物性指标范围要求,规定产品的特性指标,并以“产品物性表”作为验收准则,或由客户实际使用要求予以确认。同时产品配方单内的技术要求单由**化工产品生产技术部组织相关人员评审会签后传递至**化工产品生产生产部下发中试车间。

5.6 配方设计的验证:

a)由中试车间按照“配方单”的要求进行样品试制并且验证,不同样品的试验批号与生产批号应进行区分。

b)技术部按照“产品物性表”检测并将做好检测记录,记录必须注明产品的各个指标是否符合“产品物性表”要求。必要时,需将样品对外送至专业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并有专业检测机构提供检测报告。

c)对于验证不合格的样品,属设计方案的问题则由开发人员按需要修改设计方案,属其他原因则由**化工产品生产技术部组织相关部门评审查明原因后形成方案,重新执行上述程序,并对其改进情况进行记录,历次改进记录由**化工产品生产技术部保存。

d)技术部应及时将样品检验报告反馈至总工程师、生产经理。

5.7 设计的确认:

a)对于检验合格的样品按照正常的生产管理规定进行包装、入库。客户需要小样的情况则经总工程师批准后提供。

b)在顾客使用样品后,业务员或者顾客必须填写“样品试用报告表”,传回**化工产品生产技术部配方设计人员。试用不合格时,设计人员应按照上述程序进行配方和工艺更改,并保持记录,直至满足要求完成确认。

5.8 新产品进入批量生产的批准:

确认完成后的新产品,应由总工程师、市场营运部副总分别在“样品试用报告单”上签署可转入批量生产意见,报总经理批准。**化工产品生产技术部同时向总工程师移交相关技术资料(包括“配方单”和产品技术标准或技术条件)。

5.9 配方设计更改的控制:

经确认后进入批量生产的产品,如要求更改配方,要求更改部门填写申请单,经总工程师批准后方可进行。更改时应对更改进行评审、验证和重新确认,并保持相应记录。

保密要求:配方的保密要求按照《生产工艺配方管理制度》执行。

篇6:商品混凝土的生产过程质量控制

一、商品混凝土的质量要求

商品混凝土的质量主要受原材料性能和质量设计和生产水平以及施工质量三个方面的因素制约。对于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而言,对原材料的性能和质量认真试验和检测、选择质量合格的原材料,综合各种要求和因素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并在试验室严格的试验的基础上产生基准配合比,生产和质检人员具有良好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认真负责地执行相关标准、准确无误地完成各个工序、依据适宜的生产工艺进行生产,是获得质时合格的出厂商品混凝土的不可缺的保证。同时,还应该对于出厂的混凝土进行跟踪控制,及时反馈混凝土在施工现场的性能和质量,同便进行生产调整控制。对于商品混凝土用户而言,施工方应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标准进行混凝土浇注、振捣和养护,以获得满意的施工质量。同时,施工应该按照规定的条件和要求取样和制作混凝土试样,保证获得合格的现场的混凝土试样,减少以致避免由现场混凝土试样不合格而经常导致的施工和商品混凝土生产商之间的分岐和矛盾。

商品混凝土的一个显著优势是能够大幅度提高混凝土的强度保证率。混凝土的强度是混凝土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混凝土强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商品混凝土由于采用工厂化集中生产,从原料、配合比设计、生产、运输、浇注等各环节按照相应标准和规范严格控制,因此能够尽可能地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要求。

除应满足强度要求外,混凝土还应具有足够的在建筑物所处的环境及使用条件下抵抗内外因素侵蚀破坏和变形的性能,即耐久性,以保证建筑物的服务寿命,减少维修维护工作和费用。实际上工程人员常常过度关注混凝土的强度却忽略了耐久性,由此带来了很多问题。很多钢筋混凝土结构过早发生破坏,其原因不是强度不够,而是耐久性不足。在这方面国内外的教训比比皆是,而且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作为一种工厂化生产的商品,商品混凝土还必须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现代的施工技术往往要求混凝土采用泵送浇注施工工艺,因此商品混凝土的拌合物需要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或称和易性)通常是大坍落度、较小的坍落度损失配以良好的粘聚性能和保水性能,以保证混凝土泵送施工的顺利进行。

企业界的主要目的是经济效益最大化,追求最大的利润空间同样是商品混凝土生产商的主要目的。因此,在保证商品混凝土各项质量和性能的基础上,商品混凝土生产商要不断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节约成本,保证企业的生产利润。

总之,合格的商品混凝土必须是力学性能、耐久性能、工作性能满足结构设计和施工使用要求并且在经济上有利可图的混凝土。这几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相互影响、缺一不可。商品混凝土生产商需要综合考虑这几个方面,保证性能,兼顾成本,做到综合平衡。

二、生产过程质量控制

商品混凝土采用工厂化集中生产,其生产过程具有配合比基本稳定、计量准确、生产量大、生产快捷、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商品混凝土的生产由原材料的进料和堆存、原材料的计量、混凝土的搅拌、出厂质量检测、运输和浇注等一些环节组成,每个环节都必须认真做好。

但是,由于原材料种类多,质量和性能的波动较大,常常造成混凝土的不稳定,因此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十分重要。在生产中必须严格按照试验室出具的生产配合比计量各种原材料,依据技术部门制订的生产方案搅拌生产,现场质检员还应随时观察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能,并根据原材料的实际情况及时有效地调整,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在冬季和夏季高温生产期内,必须按照相应生产规范和技术方案执行。

2.1原材料的进料、堆丰和使用 生产商品混凝土的原材料包括水泥、矿物掺合料、砂、石、外加剂和水六类。除水(一般为自来水)不需要专门检验外,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必须对进场的其它五类原材料进行检验和试验。原材料供应商必须提供产品说明、出厂合格证和性能质量检测报告。搅拌站的试验室负责对进场原材料进行质量检验和性能试验,为采购部门提供接收或柜收依据,为生产和质检部门提供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和调整依据。不合格的原材料不得用于生产。

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的砂、石类原材料采用堆场形式堆放。为了保证砂石材料性能的稳定,堆场要有可靠的排水功能,防止积水、积雪,最好采用封闭的材料存入厂房。对于不同规格的砂、石料应该分别堆放,并有醒目的标志,标明品种和规格,防止混料。砂石材料的堆存和使用要有序进行,做到先进先用,以使一段时间内的砂石料性能基本稳定。同时在生产中要密切关注砂石材料的波动情况,尤其要注意砂的细度模数、含水率和含石率等的变动。生产控制中要及时对变化情况作出反应。

水泥、矿物掺合料和膨胀剂等粉状原材料储存于筒仓应保证密封性能良好,防止雨、雪进入,使用权原材料受潮。应根据生产情况密切注意原材料的消耗,防止出现原材料短缺的情况。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应尽量使用同一大厂的同品种的旋窑水泥,以保证可靠的强度和稳定性。粉煤灰应使用权用II或I级灰,严格检测粉煤灰的细度、活性指标和需水量比。选用适宜的符合国家标准膨胀剂,经过试验确定膨胀剂与水泥和粉煤灰的相容性以及适宜掺量。

液体泵送剂和水储存在密闭的罐中。要选用符合国家标准、并且与水泥、矿物掺合料和膨胀剂具有很好相容性泵送剂或减水剂,保证混凝土的工作性。2.2原材料的计量和搅拌

计量和搅拌系统是商品混凝土生产的核心部分,计量精度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质量,计量和搅拌速度直接影响混凝土的生效率。

混凝土的计量系统的误差必须满足相应国家标准的规定要求。为了保证计量系统的精确性,每年不少天一次上法定的计量部门进行检查,并取得计量部门签发的检定合格证书,同时在生产过程中应定期自检和校验,密切注意计量系统的误差范围。

商品混凝土搅拌站采用成套的自动化混凝土生产线,上计算机进行生产控制,生产控制系统的操作人员只需根据生产任务单和配合比通知单调用生产配合比,原材料的上料、计量、搅拌、卸料完全由计算机控制操作。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生产任务单和配合比通知进行生产,保证混凝土的质量以及生产的混凝土与需求相一致辞。由技术部门规定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和上料顺序,在使用粉状膨胀剂、引气剂或阻锈剂时应适当延长搅拌时间。在这一过程中,由现场质检员实施监督检查,同时需要密切观察生产过程的情况,及时、有效地发现问题并进行相应处理。2.3混凝土出厂检验

为了保证商品混凝土的质量,应由质检员对出厂的混凝土进行检验。出厂检验工作包括送货单检验、混凝土工作性检验、混凝土强度试件的取样和制作、开盘鉴定以及检验记录填写等项。应首先对送货单进行检验,防止出现交货错误。对出厂混凝土的质量进行目测和试验,检测其坍落度是否满足要求,粘聚性和保水性是否良好,是否适宜泵送施工等。特别是对于每一批次的前几盘混凝土应密切关注。发现质量波动或混凝土工作性不满足要求时应对生产配合比进行调整,调整时应保持水灰比/水胶比不变,根据生产时的砂石计量数量,如果砂的细度模数和含石率有明显变化,还需要降低或增大砂率。

混凝土的拌合物的质量应每车目测,同时按照规定要进行取样检测,主要检验混凝土的坍落度是否满足要求,拌合物是否均匀,粘聚性和保水性如何,并将检验结果反馈到生产控制中。必要时应当每车均检测工作性。同时,按照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取样制作强度检验的试件。按照要求,进行强度检验的试件取样时,每拌制100m3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次数不得少于一次,当一个工作班生产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m3的,其取样次数也不得少于一次。取样后要在规定的环境中、按照规定的制作方法成型进行标准养护。2.4运输和浇注

通常情况下,商品混凝土生产商负责混凝土从搅拌站到施工现场的运输。采用泵送浇注工艺时,还常常由生产商提供汽车泵或地泵,并且负责将混凝土泵送至施工部位。在这种情况下,商品混凝土生产商须负责混凝土的运输和浇注质量。

商品混凝土的生产、运输和使用是一个连续过程中的几个环节,必须保证混凝土质量在这一系列环节中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不同的工程部位、施工方式以及施工方的技术水平和准备情况,对混凝土的需求量是不同的。因此,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应根据施工方的施工方案编制相应的生产和运输方案,必要时派出驻施工现场的高度人员,随时掌握工地情况,合理安排车辆,以合适的供应速度为工地提供混凝土。车辆发出过多会造成施工现场车辆等待时间过长,导致混凝土的工作性损失过大,车辆发出过少会造成施工现场缺料,导致混凝土不能连续浇注,这都会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此外,商品混凝土生产商还应做好对罐车、泵车和高度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保证混凝土的运输和浇注按照相应的规范和标准进行。

2.5施工现场的工作

商品混凝土生产过程的控制不了但包括搅拌生产和运输工作,还包括施工现场的工作,后者主要分为两个方面:施工现场信息反馈和对施工方协助和监督。这一点是不容忽视的。2.5.1施工现场信息反馈

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派出的施工现场高度员应该根据施工情况,保持与搅拌站生产和车辆高度人员联系,及时调整供料速度,使供料速度与施工速度相平衡。同时,还要及时反映用户对混凝土的需求数量的变化,以便搅拌站及时调整生产计划,防止混凝土的浪费。

原材料的波动、施工进度和天气变化以及运输距离的变化都会造成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波动,常常导致施工现场混凝土的工作性不良,影响混凝土的浇注施工。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派出的施工现场高度员应当将混凝土的质量情况及时反馈至搅拌站,以便做出相应的技术调整,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当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没有施工现场高度员时,应当事先与施工方沟通,要求施工方做好上述的信息反馈工作。2.5.2对施工方协助和监督

施工方是商品混凝土的用户,负责混凝土的入模、振捣和养护等施工以及施工现场混凝土的取样检验。为了保证混凝土质量,避免纠纷,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需要协助和监督施工方做好下列工作:督促施工方做好施工准备工作,为混凝土进场交货提供必要条件;要求施工方保证施工速度,防止混凝土过振或漏振;督促施工方及时地反馈质量要求,进行现场施工检查;未经混凝土生产商允许,不得在混凝土里面加入外加剂和水等材料;协助并监督施工方按照标准和规范取样进行现场检验、制作和留臵试件并进行标准养护,以避免纠纷,保证成型试件强度合格。2.6质量控制体系 2.6.1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建立关系明确的质量管理和保证体系,统一协调材料、技术、质检、生产等各部门的职责和工作,全面提高和强化人员的质量意识,各负其责,责任至人。2.6.2制订混凝土质量控制计划

根据质量管理和保证体系,制订明确、可操作的质量控制目标,分解至企业各部门,各部门再细化分解至各岗位。依据质量控制目标,制订一定时间段内的质量控制计划,并且建立合理适宜的考核和激励措施。2.6.3贯彻落实生产方案

对于重要工程和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工程,制订详细的生产方案和审批手续。生产前认真进行生产方案的技术交底工作,对从原材料至现场浇筑的每个环节都严格要求,保证生产方案的贯彻落实。

2.6.4建立技术资料档案

保证各项技术资料齐全合格,及时为施工方提供相应的开盘鉴定等技术资料,并形成和种生产书面记录。主要的书面记录包括商品混凝土生产日志、质量检查表、混凝土安全运输交底、混凝土泵送记录和混凝土试件制作记录。

篇7:混凝土搅拌站安全生产及质量控制

文摘:本文论述了混凝土搅拌站的安全生产应从机械设备的使用及保养着手,并从原材料的进场、配合比的设计、正确按配合比施工等环节对混凝土进行质量控制。

关键词:混凝土 搅拌站

安全生产

质量控制

一、机械设备的使用及保养

机械设备作为搅拌站的主要生产力,是施工生产各种要素中很重要的一个,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的安全使用直接关系到每个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安全,关系到搅拌站效益高低和企业的兴衰。保证机械设备运行安全,提高机械设备完好率和利用率,才能不断提高并保证项目施工安全、施工质量、工程进度和企业的效益。因此,我们必须消除和控制施工过程中机械管理的危险因素,加强机械设备安全,以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1、混凝土搅拌楼

混凝土搅拌楼是搅拌站施工生产的主要设备,确保搅拌楼的正常运行是搅拌站的首要任务。混凝土搅拌楼在每次开盘前都要仔细检查机器的运转是否正常,严禁机器带病作业。机器只有在良好的状态下运转才能保证混凝土的安全生产,才能高效率的进行生产工作。特别是在对一些重要部位进行灌注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混凝土的连续性,决不容许中途抛锚,混凝土供应间断等现象。搅拌机在运行过程中严禁超负荷作业,过多的负载会导致电压不稳,甚至短路等现象。运转时若发现机器声音异常或升温过高时,应立即停机检查,待故障排除完后方可继续作业。

混凝土生产是一个细致的工作,操作中的任何一点小失误都可能导致机器的异常工作,甚至导致生产事故。因此,搅拌楼操作员要定期进行安全培训,严格执行安全交底的规程。

为了保障搅拌设备正常运行,充分发挥搅拌设备的生产效益,应对搅拌设备进行精心保养和检修。每工作班后都应及时用水清洗搅拌机并检查搅拌罐内残留混凝土的凝结情况,检查水泥及粉煤灰落料口溜槽上的物料堆积情况,如果有凝结,将进行人工铲除。值得注意的是在清理过程中一定要确保电源的断开,挂上“有人工作 严禁合闸”的标识牌,并设专人看护,以防误合闸,在确定搅拌罐内无人后,方可启动搅拌机,以防发生伤亡事故。机器严禁在无油状态下工作,操作员要严格按照搅拌楼说明书润滑表的规定要求,定期做好设备轴承减速机等部位的润滑保养工作,尤其注意空压机在工作中润滑油油位必须保持在油标的上限油面,低于油标下限位时,必须添加新的压缩机油,夏季用19号压缩油,冬季用13号压缩油。

2、混凝土搅拌运输车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是混凝土运输的主要工具。车辆作业前司机要严格检查轮胎、发动机、转向、制动、转动等部位,在确认车辆状态良好后方可出车。在运输过程中,司机要选择最佳行驶路线,力保混凝土能够既安全又迅速的送到施工现场,特别是在进行桩基础灌注时,一定要保证混凝土灌注的连续性,中途不能中断,否则会导致断桩的可能性。行驶途中司机要注意观察搅拌罐是否在转动或反转,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在长距离运输时,司机要控制好搅拌罐的转动速度,力保混凝土在达到初凝前送到工地,必要时可在混凝土内加入缓凝剂。

冬季施工时,为防止加温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散热过快,对混凝土搅拌汽车的车厢可用双层高发泡塑料板保温,外封黑铁皮或铁丝固定,车顶安装可移式高发泡聚乙烯泡沫塑料保温瓶,设置可靠的防风设置,避免新鲜混凝土表面受冻,同时对罐车尾水装置和通道进行改造,利用尾气对车厢加热。在没有条件的工地可在混凝土运输搅拌车车罐周身包裹泡沫塑料保温被,并用铁丝固定来对混凝土进行保温。另外,为减少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散热,路面状况的好坏至关重要,首先要保持路线畅通、无堵塞,再者就是保证路面无坑坑洼洼,三是修筑路线无急弯,拉直、缩短混凝土运输距离。

为防止罐内混凝土堆积过多,影响混凝土质量。每次作业完后司机都要及时清洗搅拌罐内,并定期对拌筒内进行混凝土铲除。在拌筒内进行铲除作业时,务必将后部操作手柄置于空档位置,并关闭发动机,拔出钥匙,在显眼处挂上“拌筒内有人工作”牌子或派专人守护。

另外,打油也是车辆保养的一个重要环节,司机应定期给汽车各个部位做好润滑保养工作。

二、混凝土质量控制

1、原材料进场

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粉煤灰、外加剂等原材料加水拌和均匀而凝固的人造石材。原材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质量,因此,原材料进场前试验员和材料员要同时把好质量关,对于砂石材料首先要目测是否合格,合格则准许进场,不合格则拒收。水泥、粉煤灰等甲供材料进场时要求出具材料合格证,进行二次检验。根据《铁路混凝土验收标准》等规范规定,进场材料到达规定批量后要求送至法定试验单位进行复检,检验标准:砂、石每400m或600T送检一批;水泥每500T送检一批;粉煤灰每200T送检一批;外加剂每50T送检一批。

2、混凝土质量控制的中心环节

混凝土质量控制包含两个基本内容:

1、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等级

2、在满足设计要求的质量指标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成本。这两条要求实际上是要降低混凝土强度的标准差。混凝土是非匀质性材料,强度有一定离散性,这是客观存在的,但是通过科学管理可以控制其达到较小值。因此,混凝土强度标准差能客观地反映施工单位的管理水平,管理水平越高,标准差越小。可以说,混凝土质量控制实质上是标准差的控制,那么,应从哪几方面着手才能使混凝土强度标准差降低到较小值呢?(1)设计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

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由试验室通过试验确定。除了满足强度、耐久性要求和节约原材料外,应该具有满足施工要求的和易性。3所谓混凝土混合物的和易性,是指混凝土混合物在拌合、输送、灌注、捣实、成型等一系列操作过程中,在消耗一定能量条件下使混凝土达到稳定和密实的一种工作性能。以最小能耗达到最稳定、最密实的程度便是最佳的工作性能。在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时,应根据砂石材料特性和灰水比调整最佳砂率,使混合物具有施工要求的和易性,即具有较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才能使混凝土比较容易拌均匀,而且在施工全过程中不致产生离析泌水现象。(2)正确按施工配合比施工

按混凝土配合比施工,第一,要及时测定现场砂、石含水率,将试验室配合比正确地换算成施工配合比;第二,材料应进行称量计量,不要用体积配合比;第三,要及时检查原材料是否与配合比设计原材料相符,否则,应及时调整配合比。

有些技术人员对现场加水破坏混凝土耐久性和和易性认识不足,以为用水稀释拌合物,增大坍落度,便于搅拌、泵送、浇筑。殊不知,合理水灰比每增加0.05,混凝土强度就可能降低10兆帕。另外,搅拌好的混凝土是水与水泥、水泥浆与砂子、砂浆与石子之间彼此包裹和填充的混合结构,向其加水,会加剧混凝土离析和泌水,影响硬化后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同时会造成混凝土泵送、浇筑过程胀模、跑浆现象,从而产生蜂窝、麻面、露筋等质量问题。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第4、3、1条规定,混凝土原材料按重量计的允许偏差,不得超过下列规定:

1. 水泥、混合材料±2% 2. 粗细骨料±3% 3. 水、外加剂±2%

规范规定水和水泥的重量误差允许±2%,粗细集料的重量误差允许3±%,强调了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灰水比),说明水和水泥的称量误差应比砂石集料小。砂石集料的含水率应在总用水量中扣除,水和水泥均应称量,水不应凭经验加,水泥不应以袋计量,才能严格控制混凝土的灰水比。

通过计算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水和水泥计量误差是降低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原因。例如:设原配合比每立方米混凝土用525号水泥400kg,水为200kg,水称量正误差2%则为204kg,水泥负误差2%为392kg,灰水比由400÷200=2变为392÷204=1.92,分别代入碎石混凝土强度fcu.o0.48fce(C/W0.52)验算。原配合比混凝土强度fcuo0.481.1352.5(20.52)42.14N/mm2误称水和水泥后的强度fcuo0.481.1352.5(1.920.52)39.7N/mm2两者相比,混凝土强度相对降低值为(42.14-39.87)/42.14=0.054,即5.4%。

依此类推,常用标号水泥配制的混凝土,水计量的正误差1—10%,不同组合时的混凝土强度降低值就会计算出不同的结果。

砂石集料负误差、混凝土制成量系数降低将造成多用水泥。假定每立方米混凝土材料总量为2450kg,其中水200kg,水泥400kg,则砂石总用量角为1850kg。按规范规定,砂、石集料允许负误差百分点计算,少称砂石55.5kg(1850×3%),折合绝对体积20.94L(升)(砂石密度按2.65计算,则V=55.5/2.65=20.94),要用水泥浆来填充。若砂石正误差3%,即多称了砂石55.5kg,由于砂子吸水将降低混凝土和易性,工人会随意加水,使其达到要求的和易性而降低混凝土强度。总之,砂石应进行称量,且绝对不得用体积计量,因为砂石体积不但随装料方式发生变化,而且随含水量变化而产生的显著波动,也会造成混凝土制成量系数不够而多用水泥。

篇8:混凝土生产控制规定

近年来,我国工程建设等各方面对混凝土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混凝土的生产也面临一些困境,主要原因在于天然砂石骨料的供不应求,一些大型工程建设企业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并开始采用人工生产砂石骨料的方法来走出这一困境。要保证砂石骨料的质量,就必须加强对生产过程的控制和监督,同时还需注重对造价成本的控制,这样才能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

1混凝土砂石骨料生产的工艺流程

一般来说,砂石骨料的生产工艺流程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剥离覆盖层,并用挖掘机挖装毛料。2用篦条筛对毛料进行预筛,需要从毛料中筛选出直径大于80 mm的料,并用自动卸货车运往筛分中心。3筛分中心采用振动筛对预筛选取的料进行再次筛分,并将筛选出的料冲洗干净。4将最终筛选出的骨料通过皮带机运输到质量检测中心,经检测合格的骨料用装卸机运输到堆放成品料的地方,直到骨料的含水量低于6%后,再将其装车运往施工现场。

2混凝土砂石骨料生产质量控制策略

2.1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指标

要保证混凝土砂石骨料生产的质量,首先必须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指标,以GB50204-2002《混凝土施工规范》和《混凝土试验规程》为依据,对砂石骨料质量的检测内容、数量以及检测频次做出详细规定。一般来说,检测内容应包括细骨料的坚固性、密度、轻物质含量等以及粗骨料的密度、针片状含量、超径、含泥量等指标。检测频次和数量应当根据各项检测内容的实际情况确定。

2.2粒径控制

在生产砂石骨料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砂石骨料的粒径。首先,应重视筛网的选择,筛网必须是同一个厂家的产品,而且筛网的直径、尺寸等参数必须满足混凝土骨料分级的统一标准,小石网必须是专门定做的钢丝网,且网孔的尺寸应为5 mm×5 mm,每个小石网的使用周期均为15 d。上层筛网的孔径应为40 mm,每两个月更换一次,中石筛网应采用自做的圆孔钢板网,且钢板的厚度应在8 mm左右。其次,在筛分骨料的过程中,应做好相应的筛网更换记录,以便及时查漏补缺,促进生产的顺利进行。

2.3料源的控制

砂石骨料的来源对其生产质量具有直接影响,因此,在生产的过程中必须做好料源的控制工作。首先,在进行毛料开采工作之前,应仔细检查毛料表面的清洁度,若发现有草根等杂物应及时清理干净。其次,对于地下水位偏高的地区,在开采石料之前,应当首先挖一条明渠用于排水,当地下水位下降到一定程度之后方可进行开采作业。最后,在开采石料的过程中,应当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进行,表面覆盖层的剥离宽度应当大于0.8 m。

2.4严格控制砂石骨料的含泥量

含泥量的大小对砂石骨料的质量具有关键性的影响,要确保骨料的含泥量符合标准,最重要的是对筛网倾斜角度以及筛分进料数量的控制,且必须安装稳定性较高的冲洗系统,正常情况下,冲洗系统的主要供水管直径应为100mm,相邻供水管之间隔的距离应大于25 mm,且不超过35mm,这样才能确保其供水能力达标。同时,喷水孔的分布必须均匀,各喷水孔之间的间距应当相同。

2.5做好试验检测工作

一般来说,混凝土砂石骨料开采现场都建有专门的试验室,其主要作用在于提供专业的试验操作平台,通过试验检测砂石骨料的质量是否达标。试验室应具备筛摇机、恒温烘箱、规准仪、砂石筛等主要仪器,恒温烘箱的温度应保持在0~200℃,工地的试验室不仅供开采人员使用,同时也提供给现场监理人员使用,当砂石骨料经过第一道试验检测并加工成成品骨料之后,应当再次抽样供监理人员检测,经过复检符合标准的骨料成品才可向外运输。

2.6加强对成品骨料的保护

砂石骨料成品具有多种不同的类型,当这些成品经过筛分机和皮带机分离运输出来之后,应当及时对其进行分类,不同类型的骨料成品必须分开堆放,而且相邻的两种成品之间必须设置专门的隔离带,采用分级隔离的方法,严禁出现混合、杂乱的现象。

3混凝土砂石骨料造价控制策略

3.1进行科学合理的经济评价

在对混凝土砂石骨料造价进行控制的时候,首先必须进行科学合理的经济评价。要求相关人员采用科学的计算方法,以真实数据为依据,准确筛选所需的基础参数,对混凝土砂石骨料的总需求量进行计算,并通过实地调查市场状况,估算出大致的造价水平。在计算过程中,应尤其注重对混凝土砂石骨料单方成本及其市场销售价格的计算。以混凝土砂石骨料销售价格为例,应根据当地市场价格行情,计算出不同强度的材料所占市场总量的百分比,然后在财务评价中按照相同的比例进行计算。其次要做好砂石骨料开采机械设备的价格调查,控制好砂石骨料在开采到筛分场堆存加工环节的人工工资开支。最后要对砂石料单价、砂石料覆盖物清理单价、砂石骨料毛料的筛分、破碎、冲洗及运输单价、砂石骨料成品弃料及运输单价加以计算及复核。

3.2应提高混凝土砂石骨料的生产技术

混凝土砂石骨料的生产工序繁多,生产工艺、流程较为复杂,每个生产环节都有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要求在生产技术上做到精益求精,尽量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改变落后的生产观念,积极引进各种先进的生产设备,使整个生产过程操作起来更加便捷高效。同时,在各种关键性的生产环节上,如砂石骨料的筛分环节,应当尤其注重生产技术的运用,尽量安排技术娴熟的工人进行操作,并对其操作过程进行实时监控,避免任何细节问题的出现。此外,应注重对各类生产技术设备的质量检验,避免出现设备性能不达标的问题,这样才能确保混凝土砂石骨料生产的进度,从而达到节约成本、控制造价的目标。生产现场的管理人员应定期安排设备的养护和检修工作,一旦发现有锈蚀或磨损的机器零配件应及时更换,并用润滑油对各关键部位进行润滑,以确保机械设备的运行状态良好,减少不必要的费用支出。

3.3重视对生产人员素质的提升

在生产混凝土砂石骨料的过程中,生产人员的素质对生产质量及成本造价具有直接影响。因此,必须重视对生产人员素质的提升。首先,应严格生产人员的筛选程序,提出更高的岗位要求,避免低素质的人员混入生产团队。对于符合岗位标准的人员应当进行层层考核,确保其不仅具备熟练的专业技能,而且具备较高的职业责任感。其次,应当加强对生产人员的培训。有的生产人员虽然专业知识水平高,但是在实践操作能力上有所欠缺。因此,企业应当对生产人员进行定期培训,着重训练其动手能力,通过开展培训活动,不仅能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同时也能促进员工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营造和谐的生产环境。再次,应注重对生产人员安全责任意识的培养,通过开展安全讲座、安全知识广播、安全张贴栏等形式来促进员工安全生产责任意识的提高,对混凝土砂石骨料生产现场出现的各种不安全行为应及时提出批评并做出相应惩罚,以降低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几率,达到控制造价的目标。最后,应实行奖惩制度。对表现优秀的生产人员进行表彰和奖赏,相反则进行惩罚。

3.4最大限度提高生产材料的利用率

生产材料的利用率对整个生产造价的影响最为直接,因此,要控制生产造价,就必须提高生产材料的利用率,尽量减少砂石骨料的浪费,尤其是在筛分、成品堆放及运输环节,具体来说,应严格筛分程序,优化骨料成品堆放环境,并在装车运输之前做好相应的保护措施,以免在运输途中出现毁损。在混凝土砂石骨料正式投入使用之前,负责产品质量验收的人员应对成品骨料进行严格检验,检验项目包括砂石的粒径大小、粗骨料和细骨料的含量等,并将检验结果与设计方案中的相关要求相对比,分析二者的匹配度,对与设计标准相差较大的项目进行调整,以确保混凝土砂石骨料的质量与设计要求相符,减少由于质量不合格而导致的返工、停工,进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造价。

4结语

混凝土砂石骨料的生产是一项专业性要求较高的工作,其生产过程复杂,一旦出现疏漏,就很可能影响到成品骨料的生产质量、增加成本造价。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必须采取科学的措施加强对生产质量的控制,严格各生产环节的造价监管,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混凝土砂石骨料生产的顺利高效开展。

摘要:砂和石子是混凝土的主要组成成分,它们统称为骨料,骨料在混凝土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是自然界中天然砂石料是有限的,且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这就需要采用生产人工骨料的方法来弥补天然砂石料的短缺。本文就针对混凝土砂石骨料生产质量控制及造价控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混凝土,骨料,生产,质量控制,造价控制

参考文献

[1]吴正敏.天然砂石骨料碾压混凝土质量控制综述[J].水力发电,2014,40(9):49-51,54.

[2]陈亮.浅谈混凝土砂石骨料生产质量控银[J].水利建设与管理,2011,31(10):56-59.

上一篇:高考历史必修一单元知识点下一篇:毛概课课内实践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