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磨小学名学生培养教师队伍建设

2024-05-24

水磨小学名学生培养教师队伍建设(精选3篇)

篇1:水磨小学名学生培养教师队伍建设

水磨庄小学师德建设月活动总结

三月份,按照上级有关要求,我校认真开展师德建设教育月活动。在活动中,我们坚持以师德建设为核心,不断丰富师德建设形式和载体,大力推进和加强师德建设,极大地增强了广大教师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师德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涌现出一大批师德高尚的优秀教师,形成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现将我校开展师德建设月活动作简要总结如下:

1、加强领导。我校党支部对师德建设工作高度重视,要求对开展好师德建设月活动常抓不懈。为此项工作成立了领导小组,校长为组长、分管领导具体抓过程,专人分管,统一部署,并在3月2日召开全体教师动员会,布置认真实施。

2、全面加强素质建设。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活动开始,我校认真制定了师德建设月活动实施方案,召开了全体教师动员会,认真部署、全员参与,全面加强素质建设。广大教职工从自身做起,加强平时的学习,高标准要求,高质量落实,切实做好素质建设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提高自身修养,做人民满意的教师;认清形势,促进自我发展;同时带动学生,影响家长、社会,发挥素质建设的影响效应。

3、加强理论学习。活动中我们组织教职工认真学习《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法规,以及《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中小学教师师德自律》、《水磨庄小学教师一日常规》。教育引导广大教职工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风范,练就过硬的职业技能。通过学习,广大教师树立了教师职业的光荣感,增强了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做一个素质强、形象美的带头人。

4、抓住重点,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建设活动。积极开展丰富

多彩的师德建设教育和实践活动。活动月中,我们请即将退休的老教师讲自己的一生教育史,以及赢得学生尊敬的事例,以此来激励年轻教师爱岗敬业;活动结束后,我们在教师中开展了“我最敬佩的好老师”调查活动,在学生中开展了“我最喜欢的好老师”评比活动。根据师德建设月活动方案,三月底四月初每位教师要交一份“师德建设月”活动总结”。

5、开展“践行规范,向我看齐”的师德建设教育活动。教育引导广大教职工立足本职岗位,争创一流业绩,真情奉献师爱、凝聚团队力量、营造和谐环境、全心全意为学生成长服务。学校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广大教职工逐步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做到了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严谨治学,树立了良好的教风,从教师教案书写到课堂板书、从语言表达到思维训练、从观察学生个性到因材施教,都做到了一丝不苟,展现了良好的精神面貌。

6、加强师德建设的宣传力度。通过“师德建设月活动”,我校构建了宽松、民主、和谐和奋发向上的校园环境,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不断完善了师德建设的激励机制和评估、考核制度。

总之,我校师德建设月活动工作取得了一定绩效,但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

1、活动的创新性不强。

2、开展师德建设与日常教学协调不够。

3、个别教师奉献精神有待增强,团队合作意识不够,存在重教书轻育人等现象。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改进以上不足,把师德建设工作长效有序地开展下去。

篇2:水磨小学名学生培养教师队伍建设

一、名师在教育理想的指引下催生

“世上有一种东西比所有的军队都更强大,那就是恰逢其时的一种理想。”崇高的事业心,强烈的敬业精神是名师的 “师魂”。 一个教师有了师魂, 当他走上讲台或接触学生时,一切烦恼、困难、痛苦、诱惑都会被抛之九霄云外。 教师需要教育理想,它是教师教育行为的精神目标,也是教师献身于教育工作的根本动力。

成长于教育世家的江西省赣州市文清路小学特级教师L,18岁便以优异的成绩从赣州师范学校毕业,怀着对教育的梦想, 她放弃了从政,毅然走上教育岗位。 从教23年,她经历了七种教材版本的教学工作,摸索创设了“情境式愉快教学法”,赢得了学生的爱戴、 老师的信任和家长的称赞,在全国颇具影响力。2007年,她在全国第六届新世纪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竞赛中获得一等奖。出色的教育业绩,使她获得了江西省“十佳”青年教师、 全国新世纪小学数学课程改革 “优秀教师 ”等荣誉 ,并受聘为 “中国西部教育顾问”, 江西省教育学会小学数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她连任两届全国人大代表,期间,党和政府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她代表赣南老区人民给温家宝总理写信,表达感激之情。温总理在百忙中亲笔回信:“今年花儿红,明年花更好! ”七年来,她关注得最多的是教育改革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可行性议案,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各级媒体均对其进行了专访。 随之而来,社会各界纷纷向她伸出橄榄枝, 在夺目的光环包围中,她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仍然醉心于教育,坚守在教育战线上。

正是这种坚定的职业理想和信念,以及对事业的信仰,才让她23年来义无反顾、 百折不挠地乐持粉笔, 书写春秋,因此成为赣南教育岗位上令人瞩目的名师。

二、名师在扎根教学的实践中成长

著名特级教师、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顾冷沅认为:“真正的名师是在学校里、课堂里摔打出来的。” 从教师自身来说, 如果要成为名师, 主要应按照 “学习—实践—研究”的途径,三者相互统一,相辅相成,不断提升,实践是其中的核心环节。

名师之所以得名,离不开丰富的教学实践。 只有在教学实践的舞台上,运用过硬的教学基本功,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 获得学生、 教师、社会的认可和赞誉,才有可能真正成为名师。不少一线教师“认识” 某位名师,往往都是从课堂上“认识” 的, 或观摩名师精彩的课堂教学,或看过其某次课堂教学录像。 可见,名师首先要能实践、能教学、能上课,教学实践中呈现出来的真功夫才具有说服力。

江西省赣州市文清路小学体育教师H,是江西省特级教师。 从教17年来, 一直工作在体育教学第一线, 在平凡的体育教学实践中,完成了一个普通体育教师向省特级教师的成长蜕变。她1996年走出赣南师院的大门,坚守体育教育这方热土。 十几年来,作为体育教研组组长,她除了完成自己的教学工作,还坚持亲自带领组内教师完成学校各项比赛任务,选定训练苗子,制订训练计划,确定授课方案……她每天陪学生晨跑,亲自指导学生训练,无论春夏秋冬,她总是风雨兼程。 付出汗水,总有回报,几年来学校在乒乓球、羽毛球、田径比赛中均蝉联桂冠。

与此同时,她“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自己的学生”, 在施教中逐渐形成独特的课程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和正确的课堂常规。 17年来 ,她的课堂没有发生过一起安全事故,并在全区做了《抓好体育课堂常规,避免安全事故发生》的专题讲座。

她善于创新开发课程资源,到生活中去选择教材内容。 2007年,她利用废旧报纸制作教具,现场执教《“下压式”传接棒方法》,得到省课改专家的一致好评,录像课《篮球行进间运球 》获省一等 奖 ,参加章贡 区 “风采杯”教学竞赛、“现场写教案”“现场说课”评比均获一等奖,被聘为“章贡区小学体育教研组中心成员”。 她主持的课题《小学体育小场地教学实践研究》进入研究阶段,《小学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践研究》通过专家结题鉴定。

三、名师在教育教学的反思中成熟

教师不能满足于已有的经验,要对自己的经验不断反思总结,时常把自己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自己的教育理念和实践, 反思自己的教育观、教育行为及教育效果,以便调整、改进和提升。 从这个意义上说,反思并非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进行一般意义的思考和回顾,而是根据反思对象的不足,采取相应的方法和策略,达到反思的目的。教师的反思能力是其专业发展的核心要素,是教师成熟成长的内在表现,更是名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Z老师快40岁时才由体育教师转为语文教师,但他的课开创了小学语文教学 “以读代讲 ”的模式 ,创立了 “自主发展 — 点拨启导 ”式教学 ,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优秀教师”,在小语界被称为“四大天王”之一,成为了当之无愧的名师。

20世纪80年代 ,随着在各省市讲课次数的增多,Z老师觉得讲课跟理论著述上说的有差异。 他认为,一节课40分钟,老师要讲30多分钟,有的甚至整堂课都在不断问答,这怎么叫 “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去获取知识技能”呢?他发现学生喜欢读书,尤其喜欢那种抑扬顿挫的有感情朗读。 于是,Z老师就让他们放开去读,一段时间之后,学生的语文学习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说话流畅了,作文句子通顺了,连错别字也少了。

1989年 ,Z老师参加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观摩会。 他以“讲课一定要少讲少问多读, 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熏陶”为主题思想,呈现了“读”的惊人效果, 得到与会代表的一致认可。随后,在《小学语文教学》发表《阅读教学从整体入手》, 引起了全国范围的一场学术大讨论。 近年来,他连续发表了《反思“带着问题读”》《“带着问题读”的再反思》《“问答式”必须改革》等教学改革论文,又引发了新一轮的全国大讨论。

Z老师的亲身实践证明 : 思广则能活,思活则能得,思得则能透,思透则能明。反思研究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是教师从“教书匠”成长为 “学者型教师 ”的有效形式 。

篇3:水磨小学名学生培养教师队伍建设

(来源:《齐鲁晚报》2012年12月29日)

武汉:创新寒假作业

寒假生活已开始,武汉市寒假作业悄悄“变脸”:多彩的动脑动手作业,逐步代替抄抄写写的寒假作业。其中,武昌实验小学更是全面取消了书面寒假作业,全部改成“素质作业”,如和家人一起采购年货,在除夕夜动手做一道菜,游览一处本地或近地的景点,拿手机或相机拍一组家乡的照片,留意并适当抄写各家的春联,到社区活动室去活动一次等。校长张基广说,“这些‘不一样的寒假作业’涉及到学生的自我发展、感悟亲情、人际交往、亲近自然、触摸社会等方面,从小为之,受益终身。”

武昌南湖中学则要求学生们开展“我做文明小记者”“我做社区文明小业主”等创新实践活动。学校希望学生们利用寒假,以小记者的视角寻找身边的武汉精神践行者,寻访武昌的道德模范,并撰写他们的故事。学生的必做寒假作业还包括走进父母工作单位、做几天家务,“布置这一特殊作业,为的是让学生们感受家长持家的辛苦,鼓励他们知恩、感恩、报恩。”“过年期间至少要向50人拜年!”武昌解放桥小学的寒假作业中,这个是硬性要求。校长孙民解释,该作业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习俗和礼仪,同时鼓励学生们大胆交往。

(来源:《楚天都市报》2013年1月28日)

上一篇:社管中心慰问新生策划书下一篇:Unit 13 Abraham Lincoln 语言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