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规划

2024-06-21

白山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规划(通用10篇)

篇1:白山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规划

白山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规划

一、教师队伍现状分析

我校现有在编教职工11名(包括幼师),其中高级教师3人,一级教师6人,二级教师2人,大专以上学历有8人,平均年龄32岁,青年教师较多,总的来说几年来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是不断提高的,为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福建省农村教育工作会精神,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依据我校教师队伍现状,深化教育改革和干部、教师人事制度改革,为福建教师队伍整体提高做出贡献,为福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为实现学校的办学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三、基本原则

坚持满足需求与提高效益相结合的原则,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数量与质量、规模与效益的关系,稳步推进我校教师队伍的建设。

坚持开放、流动、竞争、有序、均衡的原则,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正确处理流动与稳定的关系。

坚持依法治教的方针,依法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依法管理和建设教师队伍。

四、主要目标

教师数量基本满足我校教育发展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建设一支数量适当、分布合理、结构优化、富有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教师队伍专业水平明显提高。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所有教师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达到国家规定学历。

教师队伍结构进一步改善。教师队伍的学科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以适应课程、教材改革和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尤其英语、美术、体育、音乐、写字等学科任课教师必须具备大专以上专业学历。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和不断深化教师聘任制,做到用人与治事相结合,努力形成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要求的师资和人事管理新模式。

五、教师队伍建设的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

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的关键力量,培养一支学风浓、教风正、身心健、业务精、有思想、有智慧的新型教师队伍是我们的工作重点。

(一)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

1、坚持政治、业务学习制度,教师每双周政治学习,单周业务学习,学习形式采取集中与自学相结合,学原文与研讨交流相结合,并认真记好各种形式的学习笔记,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写出学习体会。每学期末学校对教师的学习进行评价,并列入教师考核项目,每学年教师完成政治、业务学习笔记各一本。

2、以师德为中心,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深入开展“四爱四比”活动,即爱祖国、爱事业、爱职业、爱学生;工作面前比干劲,学生面前比爱心,事业面前比贡献,荣誉面前比风格。加大管理力度,发现典型,树立榜样,弘扬正气,表彰优秀。

3、坚持教师违规、渎职一票否决制度,排除消极因素。凡有违规乱收费、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教师之间闹矛盾造成不良影响的,一票否决,取消各种评优、晋级资格,直至不以予聘任。

4、开展“以校兴为己任,为学校做贡献”主题系列教育活动,通过征文、演讲、研讨会、进言献策等活动,使教师将自身发展与学校发展联系起来,激发教师主人翁责任感,充分发挥教师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5、以“师德规范”为依托,向“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目标迈进。使教师一言一行都用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使全体教师对“事事是教育之机,处处是教育之地,时时是教育之时”达成共识,并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于有声之处传播文明的声音,于无声之处体现文明的魅力。

(二)加强编制管理,调整优化教职工队伍

科学设置学校内部组织机构,建立职责明确、管理高效的学校内部运行机制。按编设岗,精简效能,明确职责,保证每个岗位满工作量。学校管理人员和其他职员,按照一人多岗、专兼结合的原则配备。岗位设置从学校实际出发,有利于发挥每位教师的特长,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积极稳妥地调整优化教师队伍,坚决辞退不合格人员,精简压缩非教学人员。

(三)加强教师继续教育,提高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

认真完成继续教育的学习任务,提高知识、业务水平。认真执行我校教师继续教育计划和校本培训计划。学校安排好教师的面授学习、外出培训,将继续教育成绩作用考核、晋级、聘任、奖励的重要依据,建立制约、奖励机制。

(四)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

制定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计划,每年至少对教师进行一次心理健康教

育,通过开展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活动、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印发心理健康教育资料、组织心理健康征文、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及时了解教师心理动态,疏导教师心理问题,使教师以健康人做健康的教育。

(五)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1、学校重视,把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学校重点工作来抓,纳入工作计划,纳入学校工作日程、纳入学校办学规划。营造氛围,提高全体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通过整体水平的提高促进骨干教师队伍的形成。

2、加大骨干教师培养力度,为骨干教师成长创造条件

(1)坚持每学年开展“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活动”、举办学科教学基本功竞赛活动、风采杯课堂教学评优活动,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加大压力,使骨干教师在实践中得到锻炼与提高。

(2)为骨干教师搭设展示的平台。积极争取市、区级作课机会,把专家请进学校为骨干教师做重点指导。通过名家指导,使教师变得更聪颖更博慧,更激发他们强烈的进取心。

(3)积极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每学期安排骨干教师作展示课或进行教学辅导,使他们的先进理念和宝贵经验与全体教师共享。

(4)指导青年教师学会做自我发展设计,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个人自我发展三年规划”及学年“自我发展计划”,转换教师心理视角,发挥教师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使教师充分体验职业的价值、人生的价值。

(5)发挥科研先导作用,强化课题意识、研究意识、行动意识、成果意识,指导教师在科研工作中“善于发现、敏于行动、勤于积累、长于分析、精于总结”,以科研促进骨干教师队伍的成长。

2007年9月1日

篇2:白山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开展“学校安全年”活动,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以“平安校园”的创建和巩固为契机,以校舍(设施设备)安全、教育教学活动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卫生安全、预防溺水安全教育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对师生员工的安全教育和法纪教育,提高师生员工的维稳综治及安全意识和遵纪守法意识;进一步强化学校安全管理责任意识,积极完善制度,强化监管,大力提高学校安全管理水平,促进创建平安全校园工作步入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轨道。严格落实综治责任书,为政法综治工作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激发广大师生参与维稳综治和平安创建热情,更好地服务和保障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

二、组织领导

成立法制综治平安建设宣传月活动领导小学,组长:方朝庆,副组长:游淑琴,成员:少先队辅导员,各班主任。

三、宣传重点

(一)宣传我区教育系统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胡总书记在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努力开创我区教育系统工

作新局面情况。

(二)宣传我区各中小学综治维稳责任制的落实情况。重点宣传各学校与相关部门、村镇、综治维稳联动责任共担的工作体系和各学校认真履行职责,确保校园及周边平安取得的新成效。

(三)宣传我区中小学深入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情况。

(四)宣传各中小学“五五”普法活动开展情况。宣传各学校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不断增强广大师生法治意识、法制观念,努力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的情况。

(五)宣传各学校开展防范“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的情况和案例为重点的警示教育活动,提高广大群众师生学习识别和抵制邪教组织活动的能力,努力营造崇尚科学、反对邪教的社会氛围。

三、宣传月活动时间

2010年3月15日-31日

四、活动内容

1.在校门口张贴宣传标语。

2.全面排查消防、道路交通、校舍安全等方面的安全隐患。

3.聘请法制副校长作一次法制讲座。

4、出一期“遵纪守法,争当‘四好少年’”的黑板报。

5、做“遵纪守法,争当‘四好少年’”国旗下的讲话。

6、红领巾广播站做“遵纪守法,争当‘四好少年’”的宣传

7、结合第十五个安全教育日活动各班召开一次主题班会。

篇3:长白山区域生态旅游规划的思考

在经济飞速增长的今天, 人们逐渐重视精神生活的品质, 旅游是人们比较受欢迎的方式之一。位于吉林省的长白山, 本身是一座处于休眠状态的火山, 自然条件优越, 具有很丰富的旅游资源, 它是集火山、森林、山川、冰雪为一体的旅游佳地, 自开发以来一直吸引着各地的游客慕名而来, 长白山不仅是人们旅游的绝佳选择, 又是旅游区重点规划的对象。本文阐述了对长白山区域生态旅游规划的思考。

1 长白山地区旅游规划现状

1. 1 旅游资源特征分析

长白山是一座火山, 由于火山岩浆的喷发和堆积, 形成了火山地质地貌, 成为长白山最具特色的旅游资源, 在长白山的最顶端, 是国内最大的火山湖———天池。长白山区域所占面积广阔, 是极具典型性的自然保护区, 植被种类多, 在长白山高海拔区域, 分布着四个不同温度带的植林, 游客在很短的距离之间就可以欣赏到生长在不同气候下的植被。长白山还有种类繁多的动物, 被称为天然的“生物基因库”。还有锦江峡谷, 罕见的火山岩区峡谷地貌是长白山独具魅力的旅游景观之一, 造型奇特, 是大自然的神来之笔。在海拔2 000 m范围处, 每年的六月份, 此处花团锦簇, 景色醉人, 为常年积雪的长白山增添了一抹生机。长白山一年中大部分时间被积雪覆盖, 为冬天开展雪上旅游项目提供了有利条件; 一年四季气候变换莫测, 云开雾绕, 更为它增加了神秘色彩。长期以来长白山还被称为满族文化的发源地, 朝鲜族也大多居住在此, 长白山也因此有着浓厚的历史气息和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 这为开展长白山区域旅游事业做了很好的历史铺垫, 提供了良好的文化资源。

1. 2 旅游业发展现状

20 世纪90 年代初, 长白山区域被发展成为旅游景区, 从这以后, 游客的旅游方向逐渐从国际转向国内, 国内的旅游事业开发脚步逐步加快。长白山拥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旅游资源, 为旅游业的开展提供了先天有利条件, 使得长白山区域旅游景区对人们有着极大的吸引力, 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收益。在社会不断进步、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 景区旅游开发注重引进先进的技术、设施机械, 在一定程度上更加符合游客的需求, 进一步增加了游客量。旅游开发市场也逐渐扩大, 从当初的萌芽时期到如今越来越壮大。游客量也在不断上升, 旅游收益持续增长, 长白山以及周边区域都成为旅游胜地, 旅游基础设备不断更新完善, 逐步满足不同游客的多种需求。

1. 3 长白山旅游规划存在的问题

首先, 长白山开发资源的基本数据没有统计清楚, 自然资源、人文资源都没有确切的数量记录, 旅游资源的种类、所处地理位置分布情况、区域之间的联系、开发利用的程度、保存是否完好, 对这一系列的问题没有及时统计、处理和分析, 因此, 在开发利用资源的同时, 也要做好统计, 为今后的旅游开发提供详细的数据依据。其次, 在旅游业飞速发展的今天, 开发的旅游区域范围不断扩大, 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 环境遭到破坏, 自然资源流失, 因此, 要加快建设生态旅游发展的脚步; 再次旅游资源不能充分开发使用, 现阶段, 旅游景点开发的数量不多, 有的或者处于开发的初级阶段, 这种现象导致长白山旅游景区的客流量严重超出规定范围, 造成那些可以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不能使用, 因此, 要对长白山区域全面进行旅游规划, 在制定规划后, 对每个旅游景点加大投资加快建设, 尽快将旅游景点投入使用, 为人们带来方便, 最后, 旅游建设资金不充分。招商引资的效果不明显, 造成对于旅游大规模的开发没有足够的经济支持。

2 长白山区域生态旅游规划理论分析

2. 1 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的说法出自《世界保护战略》, 可持续发展理论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对于旅游业开发使用来说, 可持续发展是在满足旅游者和旅游区域周边居民当前需求的情况下, 维护并增强未来旅游资源发展的空间, 不破坏生态平衡, 不污染生态环境, 不威胁生物生存, 在保证文化继承发展、生物多样性发展、生态系统稳定的同时, 最大程度满足目前社会经济以及文化等的发展, 让人与社会、自然和平相处, 彼此尊重, 友好对待。旅游景区的开发和利用是建立在改造生态环境、利用自然资源的基础之上的, 如果没有节制地开发, 或者只顾开发不顾保护和重修, 生态环境势必会遭到严重的破坏, 因此, 开发利用旅游景区, 要注意可持续发展。除此之外, 开发者在利用景区资源的同时, 不能只顾眼前利益, 对未来的发展不做打算, 要保证物种完整性, 尊重自然, 用科学性、长远性的眼光展开景区开发工作, 做到人类和自然发展平衡, 互相尊重。

2. 2 景观生态学理论

景观生态学是一门综合性讲述景观学科, 介绍了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 比如景观的结构、功能和变化、景观规划与管理等。长白山的旅游结构构建要遵循景观生态学的模式, 有利于调整长白山地区自然资源和人类旅游活动之间的联系, 除此之外, 长白山在旅游规划过程中遇到的多尺度规划以及生态系统平衡问题, 可以根据景观生态学提供的理论依据做出解决方案。长白山景区面积比较大, 开发规模比较广, 在开发区域内, 合理的景观布置是非常必要的, 灵活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 合理分配景观区域, 详细分析景观之间的联系, 做好长白山旅游景区的整体景观布局。通过研究景观生态学理论, 将可持续发展作为目标, 做到合理利用生态资源, 保证生态系统循环平衡, 景观外部格局分布明确, 景观内部结构品质最优化, 为游客展现出长白山布局分明的景观排列, 给游客带来良好的旅游环境。

3 长白山区域生态旅游规划目标与原则

3. 1 规划目标

合理利用长白山地区现有旅游资源, 实现旅游目标, 将旅游规划逐步向可持续发展方向引导是长白山生态旅游开发的目标, 在这一目标的引导下, 要坚持在保护好长白山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原则, 科学、节制开发利用。合理利用及开发长白山现阶段所拥有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在此基础上, 保证长白山所有生物物种的完整性, 不改变生物物种的生存环境, 不浪费、不破坏长白山的自然资源, 必要时要实行保护和修补的措施, 协调人类活动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上, 明确旅游发展目标, 增大旅游景区吸引力, 保障旅游体系结构, 保护好旅游业开发基础的生态环境, 由此带动周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带来经济收益。

3. 2 规划原则

首先是系统科学原则, 长白山旅游区域的开发是一项工作量极大的工程, 要制定详细的开发计划, 系统性地把握整体布局, 开发内容必须包括旅游系统的各个层次, 表现出旅游系统鲜明的结构特点, 并且, 有关旅游开发的一切方案和策略, 都要符合科学发展理念; 其次是生态保护原则, 长白山丰富的生态资源是开发旅游景区的优势所在, 但是利用并保护好这些生态资源也是旅游景区开发的原则。在景观空间布置上, 要认真考虑到当地区域的资源特点, 环境功能等各方面因素, 让整个空间以及时间分布上更加协调; 第三是地域特色原则, 长白山有本身特有的地域特色, 在开发长白山景区时, 要善于把这些区域特色融入到旅游景区的规划当中, 长白山优越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是长白山旅游景区规划良好的基础, 在此基础之上, 还要充分发挥当地传统民风文化的优势, 将风土人情、历史文化与景观规划相融合, 不仅能帮助长白山地区文化风俗得到发展, 更为游客提供一个拥有历史文化内涵的旅游胜地。

4 长白山区域生态旅游规划策略

4. 1 生态景观规划

在景观生态学理论依据、景观生态研究以及景观管理和设计的基础上, 制定出最合适的方案, 让景观的内部外部结构、景观的特征布局、景观发挥的功能以及人类的旅游活动达到各方面的平衡, 让生态景观的利用效率最大化。在保证不破坏以及过分改造生态资源的前提下, 将生态系统和景观协调一致, 设施装备融入到自然环境中, 合理布置景观空间分布, 注意景观线条的构造, 衬托出汉族、满族的民族传统和文化特色, 把自然环境与人文资源相结合, 最大限度提升旅游空间。除了生态资源的利用之外, 要想进一步挖掘出旅游地区的旅游潜质, 还要开发利用乡土资源, 发挥当地特色的优势, 使用当地的树木品种和植被来修补因旅游开发破坏的土地, 在建造一些必要的景观时, 要选取环保健康的建设原材料, 引进先进的机械设备和生态技术, 使用绿色能源, 建设一个生态环境优美、景观环境协调、文化环境浓郁的旅游景区, 用高品质、重生态的的姿态吸引游客, 提升旅游景区的知名度。

4. 2 功能区域规划

功能区域规划对长白山区域旅游规划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长白山所跨空间区域范围比较大, 不同区域内部空间结构以及生态环境条件有很大的区别, 要想功能互相协调, 功能发挥完全, 就要采用功能区域规划策略。根据不同区域空间的特征, 将长白山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首先划分出一个核心区域, 是整个长白山旅游区域的中心部位, 集主要景点和旅游活动为一身; 其次就是以核心位置为中心, 在长白山各个方位分布不同功能的服务区域, 为游客提供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等服务; 最后是长白山景区周边应建设有不同特色的旅游小城镇, 为前来旅游的人们提供旅游指导, 不同地区的旅游小镇可以根据当地的特色风格建造个性的建筑物, 这些旅游小镇既是长白山旅游景区的组成部分, 为旅客提供不一样的服务, 同时也是生态景区的保护带, 守护着长白山生态景区的发展。通过这样的功能规划, 长白山景区的旅游吸引力大大提升, 除此之外, 长白山景区和周边地区应相互合作, 互惠互利, 带动经济发展, 城镇服务带动旅游业发展, 旅游业又带动着城镇建设, 这种关系帮助旅游业建立完善的旅游结构。

4. 3 基础设施设计

长白山生态景区覆盖范围广泛, 为了方便游客的出行, 应该完善长白山区域的交通网络。长白山内部景区的主要旅游道路是公路和山路, 在此基础上, 应增设自行车道和徒步行走道路。充分考虑游客的观景需要, 在景点之间设立方便游客欣赏风景的栈道。各个景区之间也要建立完善的道路体系, 引进智能化的交通手段, 保障景区间畅通通行。除此之外, 长白山景区与附近城镇要有道路联系; 形成发散状的交通局域网。另外要完善长白山旅游城市的基础设施, 从游客需求出发, 配置相应的交通设施、健身设施、购物场所等。

5 长白山区域生态景区小城镇建设规划

5. 1 合理设计, 保护生态文明

生态景区小城镇的建设代表着这个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历史文化背景等, 建设长白山区域生态景区小城镇首要的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首先要确保当地景区的文化特色可持续发展, 长白山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 然而流传下来的历史文物数量并不多, 长白山旅游资源开发受限原因之一就是当地所存历史文物稀少, 人们没有机会观赏到那些具有历史韵味的遗产, 因此, 应该复制或者复原重要的历史流传遗产, 帮助景区丰富历史陈列物的内容, 还可将不同文化小镇的历史内容做出展示, 在帮助游客了解历史文化的同时, 更提升了生态景区小城镇的人文历史魅力。其次要注重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在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 还要注意保护好重建好当地的原生态环境, 比如加大鱼虾等海产品的养殖, 野生动植物的培育, 各个种类的瓜果蔬菜等的栽培, 这样不仅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循环平衡, 还为游客们创造优美的旅游环境和旅游条件。再次是景区旅游开发的出发点是为了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依照景区现有资源的功能, 将它们的优势和特点最大地发挥出来, 长白山是国内最大的一座复合型火山, 火山口又有中国最大的火山湖———天池, 在开发旅游景区的时候, 将旅游景点和长白山本来就有的资源融合起来, 这样更加大长白山景区的宣传作用, 也可以为其他景区分摊出一定的客流量, 更好地保护天池不受过多的破坏。最后还要立足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比如运动器械、交通工具、娱乐场所等, 提倡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减少空气污染, 保护好景区的生态环境, 这样体现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5. 2 结合历史信息, 建设当地人文小镇

长白山本就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地区, 它的历史也是民族历史的组成部分, 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宝藏。注重历史还原和历史情境重现、历史文化文物的展示应该着重出现在小城镇的规划建设工作中。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是历史的见证, 要对这些景象认真研究和分析, 重塑历史文化背景, 打造出景区独有的历史特色。古时候的长白山周边居住着满族, 满族的文化传统渗透到长白山, 流传至今, 满族的枕头刺绣非常具有代表性, 被列为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些流传下来的枕头刺绣工艺, 为我们展示了当时社会环境下人们的生活习惯和风俗文化, 帮助我们了解历史、研究历史。长白山在景区建设过程中, 应该注意把满族的历史文化和长白山特有的文化联系起来, 向人们展示长白山的文化形象, 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利用旅游资源的优势, 增加旅游景区的魅力, 吸引游客, 还可以有效协调因旅游不同季节旅游客流量的时间。

6 总结

长白山通过利用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为开发发展旅游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长白山在开发景区时, 要严格遵守可持续发展战略, 保证长白山生态环境循环平衡, 做到旅游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同时制定长白山区域生态旅游规划策略, 以及生态景区小城镇的建设。长白山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潜力, 将来会走出国门, 走向世界。[ID:002504]

参考文献

[1]刘仁芳.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研究及其在六峰湖规划中的应用[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 2004.

[2]高敏.长白山区域生态旅游规划的思考[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3, 3 (18) :102-103.

[3]于冬波, 董舫, 黄祖群.基于景观生态学的生态旅游规划[J].安徽农业科学, 2011, 51 (4) :14-15.

[4]秦迪, 谷秀娟.长白山地区旅游规划的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J].江西建材, 2014, 34 (23) :167-168.

[5]董勤伟.关于长白山旅游景区小城镇规划建设的思考[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4, 4 (31) :19-20.

篇4:白山市新农村建设巡礼

“吉林省社會主义新农村建设办公室主任工作会议” 于2009年3月26日在长春召开。会议明确了我省2009年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六次全会、省委1号文件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局面,以优异的成绩向建国60周年献礼。

“吉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办公室主任工作会议”会议强调:各地“要充分利用好《吉林农业》杂志宣传平台。为了更好的使《吉林农业》服从于省农委中心工作、服务于全省新农村建设和‘三农’工作,省农委党组研究决定将《吉林农业》的主办单位变更为省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强管理,增加栏目,扩大发行量。”从今年第4期开始,本刊新增“新农村建设巡礼”栏目,逐步将《吉林农业》打造成指导全省新农村建设的工作通讯,及时报道和传播各地新农村建设的经验和进程。

自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任务以来,白山市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重大部署,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立足白山市情,突出白山特色,本着试点先行、规划先行、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先行,突出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这个核心,坚持分步实施、分类指导,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农村建设,相继做了大量的工作,本刊此次以专版的形式,系统介绍了白山市新农村建设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篇5:区长建设平安白山表态发言

建设“平安白山”,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八道江区作为白山市中心城区,区位独特,情况复杂,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有决心、有信心按照省委、市委建设“平

安吉林”、“平安白山”的总体部署,切实肩负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重大政治责任,齐心协力,开拓进取,确保建设“平安白山”的各项工作在我区顺利开展,推进全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为此,我们将着力作好以下四项工作:一是增强建设“平安白山”的责任意识。“平安白山”的“平安”,涵盖了政治稳定、治安安定、社会秩序、公共安全、福利保障等各个方面,是一种宽领域、大范围、多层面广义的“平安”。保平安,不仅仅是保稳定,而且是要保建设、保发展,保三个文明共同进步,是要促进区域经济更加发展、政治更加稳定、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安康。为此,我们八道江区委、区政府将站在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建设“平安白山”的重要意义。切实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层层建立领导责任制、部门责任制和单位责任制,尽快形成各级党政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协助抓的工作格局,切实把建设“平安白山”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是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群众利益无小事”,我们将坚持把平安建设的着力点放在解决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突出问题上,把着眼点放在维护和尊重保障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上,以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标准,严格执行征地安置政策,切实保护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加强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抓好劳动力市场建设和职业技能培训,完善市场导向就业机制;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努力提高社会保险覆盖面;高度关注中小学生的安全工作,切实保护和关心低收入阶层、困难群众的利益,认真解决关系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各种实际问题;积极妥善化解改革发展中由于利益关系调整引发的深层次矛盾,防止群体性事件和突发性事件发生,努力使我们的工作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得到人民群众的最大支持和拥护,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三是扎实做好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的各项工作。在加大打击犯罪力度、提高打击效果、保持“严打”高压态势的基础上,我们要切实把“预防为主”的精神落实到思想观念、工作重点、人力配置、经费投入、考核奖惩机制等方面。通过抓乡镇带村屯,抓街道带社区、抓系统带单位,全面开展平安乡镇、平安村屯、平安街道、平安社区、平安道路、平安学校等活动,点面结合,整体推进,积小胜为大胜,积小安为大安。进一步强化信访工作,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深化综治司法信访联动机制建设。坚持重心下移,固本强基,超前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矛盾,化解矛盾。立足于强化责任、强化监管、强化整治,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杜绝各类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加强外来流动人口及子女在务工、计生、教育、卫生等方面的管理和服务。切实维护好经济秩序安全,以建设“信用城区”为目标,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严厉打击各类非法生产经营活动。

四是全面强化工作责任制。为切实加强平安建设的组织领导、指导协调和督促检查等各项工作,会后区委、区政府将成立建设“平安***”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平安建设办公室,健全完善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三个体系,加快形成目标明确、责任清楚、评估准确,奖罚分明的工作机制。并将结合“十一五”规划的制定,把建设“平安八道江”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同考核。对在建设“平安八道江”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我们将结合考核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落后的将实行“警示谈话”或“黄牌警告”,对因思想不重视、责任不明确、措施不到位、工作不落实,造成重大群体性事件、重大治安案件和恶性刑事案件、重大灾害事故的,要严肃追究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

篇6:白山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规划

吉林白山:廉政建设打好“五廉”组合拳

为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吉林省白山市积极适应新修订的《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任务要求,探索实行落实责任制“五廉工作法”,取得了明显成效。据2011年落实责任制情况检查考核结果显示,社会各界对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平均满意率达到97.03%,对党员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平均满意率达到98.35%,再一次实现新提升。

明确责任“诺廉” 接受群众监督

“按照班子分工,我具体分管招商科和信息科,在协助局长抓好业务工作的同时,对分管科室党风廉政建设负责,对分管的党员干部廉洁从政情况负领导责任……”,在市商务局全体干部职工大会上,副局长温某做出公开承诺。

组织学习新《规定》后,市纪委指导各级党政班子制定了《落实责任制重点任务分工方案》,做到结合部门实际、结合班子成员分工、结合重点业务工作“三个结合”,将党风廉政建设重点任务分解到每名班子成员。指导领导干部围绕落实“一岗双责”,与分管领域的党员干部层层签订责任状,做到“四个细化”,即责任范围细化、责任内容细化、责任目标细化和保证措施细化。同时,责成各级党政班子成员将本人廉洁从政、责任分工、责任内容等信息在干部职工大会或媒体上进行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社会和舆论监督。

全程纪实“记廉” 履责有迹可查

为避免落实责任制走过场、走形式等问题,该市在市管党员领导干部中实行落实责任制记实制度,设计印制了《落实责任制工作记实本》,发放到每名副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手中,要求其认真记录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开展安排部署、督导检查、问题整改、调查研究和总结回顾等情况。工作中,市纪委通过定期抽查记实本记录情况,了解掌握领导干部履行责任情况,对落实不力的,及时指出问题,督促整改,保证了工作质量。年末,由部门主要领导、纪委书记(纪检组长)和市纪委根据记实本内容对领导干部履责情况做出综合评定,评定结果纳入落实责任制考核结果统一运用,有效解决了领导干部平时不抓,年终考核“突击”抓的弊端。

公开情况“述廉” 接受检查考核

该市制定了《白山市县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向市纪委全委会述廉工作实施办法(试行)》,每年安排10-12名市管党政“一把手”向市落实责任制领导小组、市纪委委员和部分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进行集中述廉。为进一步扩大监督检查范围,市委还将党组织关系在地方的省管部门“一把手”也纳入其中。

对于不参加集中述廉的,由市落实责任制领导小组派出检查组,结合落实责任制检查考核,组织党政班子及成员在本地、本部门干部职工大会上进行述廉。同时,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在基层扎实开展“勤廉双述”活动,对站办所负责人和农村干部勤廉状况进行考核,全面检验党风廉政建设情况。

多管齐下“评廉” 做到民主客观

该市在开展责任制检查考核时,把评议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力求做到发扬民主、客观公正。现场评。对集中公开述廉对象,由市落实责任制领导小组成员、市纪委委员和部分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现场进行民主评议;对在本地、本部门进行述廉的领导干部,组织机关干部、基层干部、退休老干部和企业代表、群众代表等进行“背对背”民主测评。重点评。对群众关心关注的重点、热点、焦点问题,通过信访渠道、案件渠道、监督员反映、专项征求意见等方式,进行了解和掌握,并参考运用到评议结果中。综合评。将落实责任制考核评议和软环境及政行风评议有机结合,实现评议信息和结果共享,为科学、准确、综合评议党政班子和领导干部提供重要依据。

奖优罚劣“用廉” 促进良性运行

篇7: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三年规划

(2017年---2020年)

打造学校优越的教育品牌,办出人民满意的学校,关键要拥有一支教育理念新、教育教学水平高和教育科研能力强的教师队伍。为进一步树立科学发展观,理清学校办学思路,明确学校办学方向,牢牢把握今后三年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加快发展步伐,创建学校特色,根据学校办学现状,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办学水平为目标,以深化课改为契机,以市333工程以引领,以“校本教研”为依托,立足本校,借助外力,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科研活动。认真落实科学育人观,培养和造就一支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过硬、观念先进、善于创新、有团结精神并能自主发展的教师队伍,以确保学校在新的发展时期抓住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规划目标

通过本规划的实施,初步创建具有我校特色的教师专业发展培养机制,营造自主、合作、开放、互动的教研氛围,探索教师发展评价机制。促进新教师迅速成长,造就一支思想观念新、教学技艺高、科研能力强的骨干教师队伍。

三、现状分析

(一)办学优势

1.有一个目标一致、高效务实、团结协作的领导班子,学校领导班子成员结构合理,老中青结合,优势互补,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做到思想上“合心”,工作上“合力”、行动上“合拍”,能充分发挥各处室和校长室各职能部门的管理功能和协调作用。

2.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学校整体的教育环境和学校管理的不断完善,学校工作和教育教学水平的评价逐步得到社会、家长和学生的认可,特别各级领导对学校工作的理解、信任及支持,增强了我们办好学校的信心。

3.学校坚持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相结合,从而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员工的内在驱动力和积极性。在管理运行过程中,注重实施“凝聚力工程”,建立起参与管理的民主激励、教师榜样激励、成就成果激励、以及情感激励等多种机制,以最大地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

4.省四配套现场会在我校举行,通过学校校舍的改造和教育教学设施的配备,从 根本上改善了学校办学条件、设施落后的面貌,逐步形成规模办学走势,促进学校形成良性循环。

(二)存在问题

1.由于受所处山区地理位置的影响,交通、安全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主要因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2.师资队伍建设任重道远,新课程的实施需要有着全新教育理念与教学行为的学习型教师队伍作为支撑。我校目前师资水平总体上还不够理想,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中老年教师所占比例超过50%;教师人员结构不平衡,九十年代民转公教师比例接近三分之一;虽然有一定数量的市县级和校级骨干教师,但骨干教师数量不足,其核心辐射功能仍未能充分发挥,专业引领作用需要不断增强。也有部分教师安于现状,进取心不强,青年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也需进一步深入。

3.学校的文化建设和学校特色建设工作发展尚待深入。学校以艺术教育和学生学习习惯培养为推进特色教育的发展为主,已取得一些成绩,但总体来说,学校特色项目偏少,发展较为单一,特色成果不多,档次不高。要铸就学校特色,需要学校予以科学规划,不断拓宽特色领域,优化特色指导,丰富特色内涵,以期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

4.学生的家庭中,大都是处于农村家庭,这些家长平时都忙于生计,很少去关心子女的学习情况,大部分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很少关心其他的。对于目前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开展特色教育等,有好多家长认为无所谓或没有必要,家长的素质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我校创优工作以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

5.教科研亟待进行有效整合,学校虽然有省市级研究课题,校本教研与培训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但与新课改的整合研究还显不够,针对性和实效性仍不强。当前,尤其要注重找准教育科研与课程改革有机结合点,真正形成教研推进课改、课改促进教研、课改教研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

四、实施方案和举措

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教导主任、教科室主任为副组长,教研(科研)组长、年级组长、备课组长为成员的教师专业发展领导小组。教研办具体负责教师成长的管理、考核、实施、督促和评价。在教师专业发展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以各教研(科研)组、学年为基本单位,具体负责实施本组的教师发展规划,各组组长为第一责任人。以市333工程为引领,从学科教师专业发展和班主任专业发展两个序列开展对教师专业化的培养。

第一部分:学科教师专业发展

(一)、专业引领,构建平台。

1.开设讲座。每学至少请1名教育理论专家,1-2名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教科研人员,开设专题讲座,促进教师转变观念,建立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2.承办教研活动。积极承办各级教研活动,通过承办这一平台,实现和有关专家、教研员互动教研,构建“教—学—研”的培训机制,以保持教师专业的长足发展。

3.举办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教研组每月安排一次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的交流活动,鼓励成立各种形式的学术沙龙、专题论坛,切实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研能力。

4.鼓励自修。鼓励青年教师函授、自考、在职攻读研究生,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学习条件,三年内使我校教师在本科学历达90%。

5.建立校级课题管理机制,引导教师进行专题研究.积极准备申报各类各级课题,每个教研组有一个研究课题,每位教师至少主持或参与一个课题研究,学校课题申报时间为每学期初,争取每年有若干课题在省、市、县、镇各级立项。真正形成以科研促教研,以教研促教学的良好局面。

6.定期汇编教师论文、案例分析、反思体会等。

7.积极开发校本课程,一方面鼓励每个教师结合自己特长和学校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组织教师合理使用校本课程,积极申报市艺体学科研训基地,力争三年内将基地建设成县内知名教育活动场所。

8.建立教师专业发展考核量化指标,以考核促普及,以评价促发展,并依据考核结果指导教师自我发展。

9.每学举办“人人一节优秀课”、青年教师课堂评比等,获奖成绩作为评定先进个人、优秀团体的重要指标之一。

10.营造良好的读书学习氛围,提供交流展示的平台,每年写一篇读书笔记,加快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强化培训,促进成长。

对教师的培训和整合是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培养主要以教研组为基地,发挥以“老”带新的制度,建立教师培训体系,使教师在二年内要适应本职的教学工作,站稳讲台,夯实教学基本功,形成一定的理解和处理教材的能力,在整合原来的教学方法和技能基础之上有较大的提高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有良好的师德修养,认真履行职责,和较好地完成学校规定的各项任务。

(三)加强中青年教师的专业提升,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

中青年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是学校最具战斗力的教师队伍,从教3 年以上的教师,教学要有特色,具备任教各年级的能力;能主动从事教科研活动,能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和案例,每年至少有一篇文章获奖,一篇论文发表;能够承担校级课题或省、市、县级课题。

(四)强化小学高级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专业发展。

学科带头人和高级教师是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代表学校学术最高发展水平,在未来三年内对45周岁以下的高级教师要建立考核制度。坚持结对制度,指导和培养青年教师,开设观摩课,实验课等,每年承担县级以上课题一项,并指导青年教师开展科研活动。

第二部分:班主任专业发展

(一)提高认识,科学规划。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育人目标方面担负着十分重要的责任。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努力提升他们的理论水平、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根本要求,也是班主任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

(二)优胜劣汰,优化队伍。

1.建立班主任选聘制度。要求具有县级以上的班主任培训合格证,从优秀任课教师中选聘班主任,定期开展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专业化水平,提升班主任综合素养。

2.选聘优秀年轻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大力培养优秀年轻教师进入班主任队伍,每年将从年轻教师中选聘优秀人员担当班主任工作从而改善班主任队伍的年龄结构。

3.进一步激发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专业思想、业务素质和德育能力,建立一支师德高尚、教育管理能力水平一流的班主任队伍,依据 “目标引导、分类要求、分层推进、促进成才”的原则,实行班主任成长系列工程,即形成班主任新秀、能手及带头人的校、市和省三级名师。

(三)明确职责、强化考核,完善管理。

1.明确班主任的职责范围。制定和完善《城头镇中心小学班主任工作职责》、《城头镇中心小学班主任工作考核办法》等规定,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为核心,以学生常规管理为基础,将班主任工作职责细化,并形成系列制度,进一步明确班主任的工作目标和具体工作要求。通过这些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不断强化班主任岗位责任意识,配合常规管理工作常抓不懈,各项工作按照学校要求有序地开展,使班主任工作更具规范性。

2.完善班主任评价机制。建立在学校统一领导下,校长室、教导处、少先队、家长 委员会等共同参与的班主任管理评价模式,做好考核奖惩等管理工作。全面落实《城头镇中心小学班主任工作考核办法》,重点考核班主任履行职责、工作实绩、教育科研水平、学生和家长满意度等内容,建立以工作实绩为主要内容、以学生家长满意度为主要指标的考核体系。

3.加强考核激励力度。完善班主任的考核与其岗位绩效挂钩的制度,考核结果与评优、晋级等挂钩,逐步建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每年开展优秀班主任评选活动,加大树立先优典型的力度。

(四)加强专业化培养,创造发展空间。

1.加强培训,全面提升。学校进一步加强班主任的培训工作,通过周例会培训、问题诊断反馈,专题讲座、个案研究,举办研讨论坛、工作反思交流等措施,帮助班主任丰富专业知识,开阔视野,提高工作能力。2010年以333工程为契机,加强专业培训,提升理论水准。采用二期培训,实行资源共享,共同提高,共同发展。

2.自我发展。为班主任专业化发展提供良好环境,鼓励和支持班主任参加业务进修。要求班主任制定个人发展规划,在某一时段内自我提高和发展,引导班主任不断钻研教育理论,提高教育能力,提升教育艺术,促进班级和学校德育工作水平的提高。并为达到这一目标不断努力追求。

3.鼓励科研,提升认知。鼓励班主任进行课题研究,并为班主任的研究提供研究成果发表与交流的平台。由于校舍重建,学校在2011年加大心理健康教育行动研究与落实工作的力度,密切与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心理素质提升相结合,在原有基础上增强班主任情绪调控力、专业表现力与心智感悟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个性品质。

建设一支教育理念新、综合素养高、业务能力强的教师队伍,既是一个目标,也是一项长期而又重要的任务。以市333工程作为政策导向和引领,通过以上各项工作的努力,力求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使学校工作有热情,培训有平台,发展有空间。全校教职工应充分认识到加快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的紧迫感,把这项关乎学生终身发展的长远的工作做好,这也是促进教师自身和我校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城头镇中心小学

篇8:白山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规划

坚持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教师法》为依据,以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为宗旨,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中心,以调整优化教师队伍为主线,以校本教师培训为依托,以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努力建设一支数量适当,学科分布合理,结构合理,能适应本校改革和发展需要的富有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二、建设目标

(一)攀登目标

专任教师均要努力向着“研究型”、“学者型”的目标发展和攀登,具体要求是在教学业务能力上逐步达到六个“会”:教学理论会运用、教学经验会总结、教学模式会提炼、教学观摩会评价、教学风格会创造、教学专题会研究。

(二)各项指标

1、在这三年期间专任教师的学历合格率要达到100%以上.2、继续实施“青年教师教养规划”,做好推进名师队伍建设,争取有更多的中青年教师进入县、镇级“教坛新秀”、“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等行列。

三、主要措施

(一)营造奋发向上的学习氛围。

为了营造一个“相互激励、共同竞争,与时俱进、自我充电,锐意进取、敢为人先”的学习氛围,学校领导对教师的进修给予多支持、多促进、多鼓励,努力为教师的进修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同时,还必须以身作则,做好示范带头作用,带领导教师投入到新理念、新观念的学习中去更新观念,强化主体意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分成层次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的建设可分成三个层次推进,即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合格教师。

(三)培养途径与方法

1、以全员参与为核心,提高全体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基本功水平。(使人人都成为合格教师)

(1)开展多种形式的理论学习

教师要胜任教学工作,必须不断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及先进的教学经验,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并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此,必须坚持长期的多形式的理论学习。

(2)、扎实开展全体教师的基本功培训

教师的基本功主要包括计算机、普通话、三笔字等,做到长期抓和重点抓相结合。

2、以骨干教师培养为龙头,推进名师队伍建设。

(1)提供外培机会,跟上先进理念。学校要尽量创造条件,让骨干教师带着任务参与更高层次的培训学习和教研活动,回校后,教师要做好“三个一”的工作:即作一次精神传达,把学习中接受的信息向全体教师或学科教研组的教师传达;上好一堂汇报课;写出一份学习体会文章,把新接收到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思考,促使自己不断更新教学理念。

(2)进行自我反思,形成教学个性。开展“反思性教学”,要求骨干教师对课的追求要精益求精,在课堂教学中要经常进行“三思”,一思课前对教材的理解与处理,二思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找出成功与失败之处,三思对原教学设计进行调整,勤写教学随笔。使骨干教师在不断的反思中悟出灵性,形成自己独到的教学个性。

(3)开展教育科研,提升理论水平。作为一名骨干教师,不但要有较高的课堂教学水平,而且还要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而教科研能力的提高除了应掌握必要的教科研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参与教科研的实践。我们采用三个字“带、帮、放”来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带”——

通过学校领导和科研骨干带课题,带教师,形成科研的氛围;“帮”——骨干教师帮助指导一般教师带课题,锻炼独立研究的能力;“放”——放手让教师搞课题研究,提高课题的参与率。

3、以年轻教师培养为基础,缩短成长周期,充实教师队伍的后备力量。

(1)自订成长规划。要求年轻教师制定成长规划,对自己在师德师风、学历进修、业务能力、教育科研等方面提出目标,既有短期目标,更有长期目标,使教师学有方向,干有目标。学校每学年召开一次年轻教师座谈会,以交流思想,肯定进步,寻找差距,修正规划,帮助和引导他们找准努力方向。我们对新教师给予三年的指导教师辅导期,尽可能多地安排时间让他到指导教师那里跟班学习,尽快适应教学工作。

(2)开设诊断课。为了让教师上课有依据,学校以“课堂教学评价量表”作为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每次诊断课都有明确的任务,着重诊断一个或几个方面的问题,对发现的较明显的毛病,及时指出,即时改正。同时采用专人跟踪法,定期听课。这既锻炼年轻教师的胆量和课堂应变能力,又较快地提高其教学水平。通过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螺旋上升形式,不断提高年轻教师的教学水平。

(3)勤写教后随笔。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往往会有成败得失,要求年轻教师勤写教后随笔或对一个成功或失败的案例写出反思性的体会文章。学校采到择优刊登在校报上或评比的形式,来促进他们的积极性。团支部定期开展学术沙龙,为年轻教师搭建交流和展示的舞台。

(4)组织教学比武。

(四)突出四项工作。

一是培养和培训同步进行。学校领导对教师政治上关心、业务上信任、工作上帮助,重视新教师的见习其培训,同时对全体专任教师开展有计划、有目的、有要求的校本培训,提高整体素质;二是抓好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实践,让教师在科研实践中学会科研、提高素质;三是做好对教师的德、能、勤绩评价工作;四是在全面评价,考核的基础上,对各层次教师排出梯队,按照优化组合、优质优酬的原则,对其中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给予一定的津贴或奖励,对不胜任教学的教师予以调整。

观风海镇沙子小学

篇9:教师队伍建设3年规划

校本培训教师队伍建设三年规划

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意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主要精神》和《山东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施办法》的有关指示精神,全面推进我校校本培训工作,切实提高我校教师的整体素质,促进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造就一支德高业精、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师队伍,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实事求是,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按照教师终身学习的要求,积极探求新世纪新阶段中小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新方法,多层次、多形式,有组织、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校本培训工作,使校本培训工作走向正常化、规范化、科学化,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发展和学校发展。

二、总体目标:

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强教师的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帮助教师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强化教师的师德修养,提高教师学历水平和业务素质,改善教师文化知识结构和教育教学水平、能力,不断提高我校教师的师德、师智、师能水平,加快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我校教师的整体素质和学校的办学水平,努力建设一支富有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以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

三、培训内容:

校本培训的内容应考虑校本培训计划的全面性,又要注意培训内容的专业性。通过开展教学研究等一系列校本培训活动,充分利用本校骨干教师、先进教师、优秀班主任来现身说法,起好专业引领作用,根据教育教学发展动态、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新要求以及学校发展对教师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做好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培训,重视教师已有的实际经验,既要体现共性的培训内容,又要突出个性要求,以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为主要培训内容,通过专业技术知识更新培训,努力提高教师教学创新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和思想教育能力。

1、师德培训

加强师德建设,认真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认真学习全国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及时交流身边“师德标兵”的典型经验„„培训将采取自主学习和集体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拟采取的措施是:第一、购买上述法规读本,分期分批发给全校教师,要求每个教师每学期写出一篇读书心得和体会。第二、学校要求各教研组每学期利用1--2次的教研活动时间,学习党的教育方针、教育理论、法制文件,并进行交流和研讨,以提高教师的法制观念和教育水平。第三、每年在全校范围内评选一定数量的师德标兵,给大家树立榜样,使老师学有方向,赶有目标。

2.教师岗位培训

教师岗位培训面向我校全体教师,每位教师参加远程继续教育不少于30学时、教师分学科集中面授培训不少于20学时、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不少于20学时。三年内分学科、分学期、按计划严格实施,力求培训全部合格。

3.新课程培训

围绕新课程,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学习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革目标及相关政策等,尤其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学科《课程标准》、学科教材、《课标解读》等,组织学习、研讨交流,使理论与教学实际相结合,促进教师将先进的理念内化为教学行为。学习当前教育发展的理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树立师生平等、民主的观念,用先进的教学理论指导课堂教学实践,从而提高教师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能力。校本培训重在平时,包括教师基本功培训、课堂练兵、每周一的教研组、备课组学习,教育论坛。同时应认真搞好假期的集中校本培训,在11—14年的三年时间内,继续开展主题为“同课研读,异构呈彩”的校本研修活动。

4.专题培训

认真组织好各种形式的专题培训,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爱生学校”项目培训、计算机应用能力培训等。完成全校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确保全体教师成绩优秀。

5.教科研能力的培训

教科研能力是校本培训的一个重要内容。围绕新课程的实施,结合课堂教学,教师要逐步树立教研科研意识,树立“科研兴校”、“科研促教”的思想,为学校全面开展教育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6、班主任岗位培训

学校每学期对班主任老师集中培训一次,每次培训设立一个专题,确定一个培训主讲老师。另外,认真组织好班主任和副班主任老师参加市、县教育主管部门或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开展的中小学班主任岗位培训。

四、主要措施:

为了有计划、有步骤、积极稳妥地实现规划目标,拟采取以下主要措施:

1、建立健全教师培训制度。校本培训工作由学校校长室和教导处统一管理和协调,制订规划和学年计划,配发培训教材,建立教师教育培训管理机制,切实加强教师培训,做到教师培训的时间、地点、内容、考勤、具体负责人清楚明确,确保校本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

2、立足教研组、备课组,开展教研活动。继续以备课组为单位,开展“备课、上课、评课、改课和观摩课”等系列教研活动。各教研组在每周的教研活动中要围绕课题,结合学校实际,结合学生实际,结合课堂实践,把实践中的疑问、困惑进行归纳、筛选,确定讨论专题,组织交流讨论,使教师沿着计划——行动——反思——行动这一互联互动的螺旋式的渐进过程,不断积累经验,提高教育教学研究能力,促进教师间的互动式交流和教师与新课程的共同成长,达到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

3、充分发挥骨干教师作用。即充分内部挖潜内部人才,发挥我校那些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水平较高的骨干教师的带头示范作用,通过导师讲座或示范课向其他教师传授课堂教学经验、展示教学基本功与教学技能。

4、建立专家、骨干教师人才库。做好“请进来”工作,聘请一批专家、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担任学校顾问,不定时地开展专题讲座,针对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疑难和困惑,进行“临床会诊,现场诊断”,增加校本培

训的理论深度。并对专家、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分类造册,根据不同人员的不同专长,合理地、有针对性地使用。

5、扎实开展蹲点式校本教研活动。以学科为单位,在教师中交流、反思教学情况,进行案例交流、经验交流、论文交流、教育教学日记交流等,逐渐形成我校民主、开放、有效的教育教学活动格局。在学生中开展问卷调查、知识竞赛、演讲辩论、座谈报告会等活动,了解学生的心声,反馈教学效果,寻找提高素质教育的对策。

6、切实搞好师徒结对工作。制订青年教师与中老年教师、骨干教师拜师结对规定,明确师徒任务、目标,老教师传、帮、带,上好示范课;新教师虚心求教,上好研讨课。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速度,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确保我校办学质量不断提升。

7.开展教科研专项培训。紧紧抓住基础教育改革的契机,使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锻炼成长,通过课题的开发和实施,来系统地开展校本培训,把开展教育科研与推动校本培训工作紧密地结合起来,提高教师素质结合起来。

8、树立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理念。为了进一步适应21世纪的教育,鼓励不断更新知识,积极参加自学考试、函授、远程继续教育培训,逐步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至2014年,力争大专以上学历教师达到100%,本科学历的教师达到全校人数的60%。

9、认真做好班主任岗位培训。班主任培训具体情况与班主任津贴、优秀班主任评选直接挂钩。大力表彰培训认真、班级管理人性化、秩序优良、学风纯正的班主任和副班主任。

10、加强校本培训的管理。为了搞好校本培训,建立考核管理模式。即学校规定各种培训的考核办法,并从校方、教研组和教师本人三个层面上进行定期评价考核,登记培训的学时、学分。同时,学校将把教师的学习笔记、听课记录、课例或案例、课件、学习体会、经验总结、研究论文等文字材料和参加培训、研究活动的考勤情况作为校本培训检查、考核的依据,并将这些材料分别归类,形成教师继续教育的档案资料,来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科研工作的开展。

五、实施步骤

第一步(2011-2012年)

分析现状,集思广益,提高认识,制定规划,落实措施,从培训队伍建设、培训管理、考核评价等入手,建章立制,规范校本培训工作,创设良好氛围。第二步(2012-2013年)

在第一步基础上,推进校本培训工作的开展,提高全体教师综合水平和能力,完善校本培训制度和评价体系,建立培训档案,收集和整理培训成果,初步探索出一些作法和经验,使校本培训成为学校的又一特色。

第三步(2013-2014年)

篇10:教师队伍建设规划

(2016年1月--2020年12月)

为全面提高我校教师能力和水平,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现制定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实施新一轮教师全员培训为抓手,着力提升“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数量和层次,着力加强名师、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培训,着力提高职教师资培训能力和质量,加快建立一支适应推进素质教育要求的高质量的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做优做强我校职业教育。

二、目标任务

到2020年,我校专任教师普遍接受新一轮不少于360学时的全员培训,其中骨干教师培训数量不少于专任教师总数的30%;每位教师五年内至少参加一次90学时的集中培训;通过培养培训,使“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及实习指导教师比例达到70%以上,技师等级或相当于技师水平的教师占“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50%以上,专业课教师每两年进行两个月以上的企业实践;造就一支技术过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三、组织实施

(一)省级培训

1.骨干教师培训。每年组织5--10名专业骨干教师参加省级高技能“双师型”教师培训和专业能力提升培训。每年支持2名左右的中青年骨干教师攻读职教在职硕士学位。每年组织1-2名左右的中职专业负责人、实训基地负责人进行培训,提高其专业建设和学校管理水平。

(二)市级培训

1.骨干教师市级培训。每年组织5--10名专业骨干教师参加市级骨干教师培训计划。

2.教师企业实践。学校积极创造条件,每学年安排2名专业骨干教师去企业实践。

(三)区级培训

教师师德培训。教师师德培训和班主任培训按照区教育局中小学教师师德培训体系,根据教育部、省、市有关文件要求,结合职业教育师德教育特点组织开展。

(四)校级培训

1.校本培训。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制度和校本培训制度,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各类校本培训活动。建立教师培训绩效考核制度。

2.制定培训规划落实培训任务。学校应从提高办学水平,全面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和执教能力出发,制定教师培训5年规划和培训计划,统

筹安排教师参加国家、省、市、县级和学校组织的各类培训。教师应根据学校培训要求,制订个人专业发展5年规划和专业发展培训计划。在此基础上,结合教学与专业发展的需要,积极参加各类培训。

3.组织教师赴企业实践。健全管理机构和制度,积极推进教师到企业实践工作,切实提高教师到企业实践的实际效果。分层次、分类型、分阶段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教师进行企业实践。

四、保障措施

(一)建立和完善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制度。5年为一个周期,周期内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时间应累计不少于360学时,周期内至少参加一次不少于90学时的集中培训。

(二)加强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投入力度,学校财政每学年保证教师培训经费。

(三)加强培训的自主选择性和培训机构的竞争性。积极引入竞争机制。采取培训机构申报、专家评审认定的项目招标方式。经批准的培训项目以菜单方式公布,供广大教师自主选择。

(四)加强培训管理确保培训质量。加强培训需求调研,科学设计培训项目,不断优化培训内容,努力改进和创新培训方式,强化实践技能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感染力。加强师资培训测评和意见反馈工作,建立和完善师资培训质量控制体系。完善培训机构和培训者考核评

价制度,形成动态管理机制。

2016年1月制定

上一篇:我的梦想——公交车司机下一篇:关于泰迪的作文:谢谢你这么爱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