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一体化管理的通知

2024-05-19

关于推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一体化管理的通知(精选9篇)

篇1:关于推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一体化管理的通知

关于推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一体化管理的通知

余卫字〔2009〕61号

渝水区卫生局、管委会社会事业局:

自2002年启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以来,经过几年的努力,已取得明显成效。社区卫生服务网络逐步健全,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服务质量得到提高,服务功能逐步完善,政府购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运行总体平稳。但在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一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没有很好履行社区公共卫生工作职能,双向转诊工作进展缓慢,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知晓率、利用率和满意率都有待提高等。这些问题的存在,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未能有效实行一体化管理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为进一步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全面落实社区公共卫生各项职能,推广和规范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的应用,加强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之间分工协作,解决我市当前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根据省财政厅、省卫生厅制定的《关于开展政府购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赣财社[2008]48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和《江西省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卡推广应用实施方案》(赣卫妇社发[2008]16号)的有关要求,经研究,决定在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推行一体化管理。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对应范围

按照市政府印发的《新余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2008—2012年)》的要求,同时结合我市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隶属关系,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对应范围具体如下:

(一)城南胜利南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城南人民南路、城南东街、城南四眼井、城南锦龙路、城南康盛三师、城南康居路等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实行一体化管理;

(二)城北仙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城北长青南路、城北燕子山、城北西家山、城北康乐新村青年路、城北竹山南路青泉地勘、城北北湖西路明珠等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实行一体化管理;

(三)城北沙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城南站前车站、城南百花湖人民北路、城北竹山路、城北劳动北路月亮湾等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实行一体化管理;

(四)城北仰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城北长青北路北湖星城社区卫生服务站实行一体化管理;

(五)袁河白竹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经济开发区孔目江城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因管理范围内暂未设置社区卫生服务站,暂无一体化管理的社区卫生服务站。

(六)袁河沿江路修建、公园北村沁园路和城北劳动北路铁路三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因可以同时开展政府购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一类和二类项目,暂无与之对应管理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二、职责要求

(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职责

1、对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进行业务管理和指导;

2、每月组织社区卫生服务站负责人召开一次例会,每季度对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一次督导,每年对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工作进行一次总结;

3、负责服务范围内的形象宣传,统一组织开展义诊、咨询和健康教育等公益活动;

4、指导社区卫生服务站应用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负责对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电子健康档案进行统一管理;

5、与社区卫生服务站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上开展相关协作。

(二)社区卫生服务站职责

1、接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业务管理和指导;

2、按时参加每月例会,配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每季度业务督导;

3、积极参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织的义诊、咨询和健康教育等公益活动;

4、应用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按要求将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各项工作情况录入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协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二类项目工作;

5、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上开展相关协作。

三、工作措施

(一)加快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的推广和应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利用江西省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为辖区居民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将慢性病随访、健康教育计划、总结、健康教育活动(健康教育宣传栏、知识讲座、播放影音资料、健康咨询,下同)等有关工作情况录入江西省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到今年3月底前,必须完成30%的辖区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的信息录入工作,同步完成慢性病随访、健康教育计划、总结、健康教育活动等有关工作情况的录入工作;今年6月底前,必须完成50%的辖区居民健康档案的信息录入工作;今年年底前,完成65%以上辖区居民的健康档案的信息录入工作。

(二)社区卫生服务站在尊重辖区内免费体检对象意愿的前提下,动员、组织辖区内的体检对象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免费体检,同时在本单位操作系统中添加一个业务操作用户,提供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用于录入免费体检信息。

(三)对在免费体检或诊疗过程中发现的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须对其进行规范化管理。对属社区卫生服务站管辖区内的慢性病患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尊重患者意愿的前提下,转到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管理,并将该患者电子健康档案转至社区卫生服务站,由社区卫生服务站承担慢性病随访工作职责,经区级卫生部门考核后按规定标准给予一定补助。

(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社区卫生服务站要指定专人负责一体化管理工作,设立专线电话,加强相互联系和沟通,在健康教育、卫生信息管理、传染病预防控制、慢性病管理、老年保健、残疾人康复管理、免费体检、基本医疗等工作上广泛开展协作,实行双向转诊和一体化管理。具体方式方法可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社区卫生服务站根据实际情况商定。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提高认识。推行社区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是进一步完善我市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全面提升社区卫生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区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各社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本着对人民群众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扎实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的推广应用,提高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信息管理效率,确保社区卫生一体化管理工作取得成效。

(二)加强联系,积极探索。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对应管理的社区卫生服务站之间要加强沟通与协作,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认真组织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探索出具有我市特点的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新模式,促进我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的同时,要注意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为推动全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

(三)加强考核,严格奖惩。区级卫生行政部门要严格按照《指导意见》和本通知的要求,加强对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一体化管理和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等工作的监督、指导和绩效考核。对考核合格的,按照规定结算补助资金,工作突出、考核优秀的,给予奖励;考核基本合格的,按要求扣减30%的补助资金;对考核不合格的,不予结算补助资金,并限期整改,对整改后仍不合格的,要取消其社区卫生服务执业资格,收回对其配发的所有设备。

篇2:关于推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一体化管理的通知

万政„2009‟158号

关于印发《万市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

一体化管理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行政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为进一步加强我镇卫生机构规范化建设,提升农村社区卫生一体化管理水平,现将《万市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一体化管理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希对照标准,认真组织实施。

2009年10月20日

抄送:市卫生局、镇领导班子成员

- 1 -

万市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一体化管理

工 作 方 案

为加快我镇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社区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运行机制,进一步提升我镇社区卫生工作的整体水平和服务能力,满足社区居民的健康需求,根据

《《富阳市区域卫生规划(2008-2015)》(富政函„2008‟126 号)、《关于加快发展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的实施意见》(富委办[2008]101号)和《万市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规划》(万政[2006]117号)等文件要求,结合我镇实际,现就全面实施社区社区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提出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政府主导的原则,通过整合资源,理顺管理关系,构建乡村一体,防治结合,分工合理的新型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不断提高社区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保健需求。

二、工作目标

建立以“两证”、“三制”、“五统一”(“两证”即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乡村医生执业证书,“三制” 即人员聘用制、业务收入上交制、养老保险制,“五统一” 即行政统一管理、业务统一管理、人员统一调配、财务统一建帐、药械统一调拨)为重点内容的服务中心与服务站一体化

管理,6月底全镇一体化管理率要达到40%,12月底达到90%。使我镇的镇、村卫生组织的优势互补性得到进一步发挥,乡村医生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为社区新型合作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实施搭建健康平台。

三、工作要求

(一)、统一行政管理。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统一设置规划,统一建设标准,统一工作程序,统一规章制度,统一考评奖惩,统一监督管理。对村卫生机构工作人员统一聘任、培训和调配使用。社区卫生服务站人员可由乡村医生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组成,根据工作需要和优化组合原则,乡村医生可在所属辖区内统一调配使用(但需按照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办理执业地点变更手续)。统一安排乡村医生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技人员根据工作需要,要不定期对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业务指导。服务中心在镇卫生行政部门的统一规划和安排下负责制定培训计划和要求,开展乡村医生规范化培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月对社区卫生服务站相关工作进行一次督查指导。

(二)、统一业务管理。社区卫生服务站业务上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指导,并严格执行各项医疗工作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真正做到职责明确、制度健全、记录齐全,看病有登记、用药有处方、收费有发票、转诊有记录,医疗工作达到规范化、制度化,减少和杜绝医疗差错事故;要实行24小时应诊制度、首诊制度和逐级转诊制度;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所、卫生监督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单位指导下,认真履行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各项管理职能;社区卫生服务站要抓好各类档案的建立及管理,统一病历处方、门诊登记、消毒登记、医疗废物处理登记、药品进销存登记及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各

种工作资料和各种统计报表,各项记录要清楚、详细、完整。

(三)、统一财务管理。成立一体化管理办公室,负责本镇的一体化管理日常工作。万市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章亮,兼任一体办主任,全面负责一体化工作;万市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办公室主任沈海波,具体负责一体化日常工作;万市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财务科具体负责经费的使用和管理。一体办要设立专门账户,实行收支两条线,并建立财务收支账目,对服务站实行统一管理,分站核算。服务站每10天将业务收入上缴至一体办账户,缴款单交一体办入账,一体办工作人员不得经手现金。服务站乡村医生工资必须经过一体办考核其工作任务完成情况,根据考核结果发放工资,一体办每月提留业务收入的1.5%作为站的发展基金。服务站的所有支出均由站长造单,中心领导审批,一体办结算。一体办账户上的资金,服务中心不得以任何借口挪用、借支,一经发现,两倍返还。社区卫生服务站要设立财务收支明细帐、固定资产明细帐、药品进销明细帐。建立健全各类帐、册、卡、薄,要票据统一、印章统一、收费标准统一,收款有单据,收支有明细,做到帐帐相符、帐实相符。

(四)、统一药品管理。社区卫生服务站要认真贯彻国家药品管理办法,所需药品及卫生耗材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统一购进、统一核价、统一供应,并实行统一的药品零售价。要建立药品和卫生耗材的进、销、存帐制度,按要求存放保管,对药品、卫生耗材每日进行盘点登记。严禁卫生服务站私自采购。要认真执行《富阳市农村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目录》严禁超范围用药,切实减轻患者负担。

(五)、统一人事管理。实行人员聘任制,由个人申请、群众评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审查、卫生局考核批准后,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聘任,并签订聘用合同和颁发聘书。社区卫生服务站站长由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择优任用。

四、推进措施

(一)、实行新农合村级卫生机构定点准入,推进一体化管理。把社区卫生服务站纳入新型社区合作医疗定点机构,并且把机构标准化建设和一体化管理作为定点机构的必备条件,通过定点医疗机构的确认和定点资格的年度考核,促进一体化管理的实施。

(二)、强化社区基本共公卫生服务项目考核,推进一体化管理。认真贯彻落实富阳市《关于加快发展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的实施意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强化对服务站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结合考核结果将公共卫生服务基金的30%及时补助到村级卫生机构,要把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专项资金的考核发放与一体化管理的实施情况相结合,推进社区社区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的实施。

(三)、加快计算机管理网络建设,推进一体化管理。加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计算机管理网络的建设,通过网络的建设,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站财务运行、药品等工作情况的实时监管,实行新农合卫生服中心、站联网,做到网上直报,用网络化促进一体化。

(四)、规范乡村医生考核,推进一体化管理。认真执行《国务院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浙江省乡村医生注册管理办法》和《浙江省乡村医生在岗考核实施细则》的要求,对乡村医生在2008年-2009年的在岗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建立乡村医生考核管理档案,以后每两年组织一次对乡村医生的全面考核,凡经考核不合格的,在6个月内可以申请再次考核,未申请再次考核和考核仍不合格的要注销执业注册,提高乡村医生整体素质。

附件:

一、万市镇乡村医生进社区卫生服务站实施细则

二、乡村医生进站工作意向书

三、乡村医生进站服务协议书

四、进站乡村医生“安全医疗”目标管理责任书

篇3:关于推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一体化管理的通知

关键词:稳定,健全机制,“单位化”管理

平顶山社区为落实十六大“完善城市居民自治, 建设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的精神。党支部书记陈双设带领社区工作人员统一思想, 建立健全各项机制, 夯实管理, 为构建稳定和谐社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具体做法如下:

一、强化领导, 保障社区“单位化”管理服务工作机制规范运行

平顶山社区在推行“单位化”管理服务工作中从大局着眼, 从细节入手, 在做深、做细、做实上下功夫, 加大投入, 保障到位, 完善机制, 确保推行“单位化”管理服务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一) 组织领导网络健全。

成立了以社区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的社区推行“单位化”管理服务工作领导小组, 明确社区党组织书记、居委会主任亲自抓、社区“两委”成员配合抓、社区工作者和其他成员共同落实的工作责任体系。社区党支部多次召开支委会、支部党员大会认真学习赛马场东社区“单位化”管理工作经验和做法, 统一了思想, 提高了认识。针对自建房多、民汉杂居、出租房屋多、流动人口多的实际, 认真结合“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和“四类管理法”工作要求, 研究制定了社区开展“单位化、网格化、责任化”管理服务工作的实施方案, 推进“单位化”管理工作有序开展。

(二) 管理制度健全完善。

修订完善了《平顶山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制度》、《平顶山社区居民基本情况登记制度》等28项制度, 与社区原有的“六站一室”工作规章制度和“四清四知四掌握”等制度相结合汇编成册。通过建立和完善各项制度, 做到用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用制度使各项工作秩序化, 确保了各项工作圆满完成。

(三) 社区内部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精细化。

社区以流动人口为点、以出租房屋为线、社区大环境为面, 结合社区居民、单位分布的实际, 将辖区划分为5个网格 (即:武警二支队和炮营、晨曦小区、十三区、十五区、新南街五个网格) , 确定5名网格负责人, 每名网格负责人根据片区居民户数的不同, 共配有23名包户干部, 同时将8名楼栋长、15名巷道长纳入网格化管理体系中, 实行“楼栋 (院落) 长、单元长、巷道长向包户干部负责, 包户干部向网格责任人负责, 网格责任人向社区总负责人负责”的分级负责管理模式, 做到了社区管理全覆盖、无盲区。

包户干部给责任区居民发放了2621张民情联系卡, 民情联系卡上印有片区负责人、包户干部的联系电话及社区服务宗旨和服务内容, 在加强社区与居民间联系的基础上方便了居民办事。

二、积极落实社区“单位化”管理服务工作机制, 夯实社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基础

在工作中, 我们牢牢把握重点, 突出难点, 整合资源, 创新思路, 强化社区“单位化”管理服务机制的落实, 实现了辖区管理有力、服务全面、群众受益、社会和谐的目标。

(一) 以服务促管理, 以管理带服务, 提高出租房屋管理水平。

平顶山社区5个网格中, 有3个网格片区为居民自建房, 有自建楼房541栋、自建平房121栋, 其中396栋出租房屋 (包括新盖楼房) 出租率高达96%, 新南街出租房屋215户, 这些自建楼房从二层到六层不等, 大部分常住户居民靠出租房屋维持生活, 还有近60户人户分离, 房东不居住在辖区。社区面积大, 出口多, 给社区管理出租房屋和流动人口带来了困难, 为真正实现以房管人的目的, 社区以建立完善“维稳和服务居民群众”两个机制为重点, 以落实“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为抓手, 强化管理和服务措施, 进一步夯实工作基础。强化“以房管人、以业管人、以证管人”工作模式。社区建立了《出租房屋备案登记制度》、《出租房屋分类管理办法》等制度, 完善了出租房屋和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运行机制。在入户登记、排查房屋的同时, 重点登记流动人口信息, 查验身份证和暂住证。对在排查过程中发现的“三无人员”必须当即通知社区民警带回派出所进行身份核实;对发现未办理暂住证人员必须现场立即催办;对采集的流动人口信息, 必须在次日录入综治工作平台和公安警务信息平台, 及时进行网上比对, 对发现重点人员要立即纳入重点管控范围。实行分类建档, 强化动态管理。结合承租人的基本情况, 社区将出租房屋共分为放心户、基本放心户、重点工作户、重点管控户, 分别以蓝色、绿色、黄色、红色标签标记出来, 建立房屋出租备案登记档案。根据出租房屋及流动人口的实际变动情况, 社区每周对录入的数据及入户人员掌握的相关情况进行分析, 综合研判是否存在治安隐患问题, 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解决实际问题。日常排查和集中整治相结合, 根据重点整治、排查工作需要, 在重要时段, 社区适时组织物业、楼栋长、维稳工作队、社区全体工作人员进行拉网式检查。确实做到了重点户三天一走访, 重点管控户每天一入户。

(二) 创新流动人口管理模式, 加大流动人口管理。

社区流动人口构成复杂, 来自全国各省、新疆各地州的流动人口都有。以前社区的流动人口管理工作, 主要以流动人口到社区登记的方式为主, 难以做到时时掌握流动人口变化情况。随着维稳工作不断深入, 社区主要以地毯式大清查为主, 但社区面积大、流动人口多、警力有限, 难以对社区全面清查, 同时也难以做到当日清。通过网格化管理, 社区形成了对流动人口进行全天候登记的模式, 做到清查有目标、有重点、有针对性, 实现了流动人口数据及时清, 对新来流动人口及时登记, 离开社区的人员及时消户, 做到了以房管人, 落实了“日清、周结、月报”等制度, 减少了大清查带来扰民现象, 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社区对流动人口新的管理模式, 社区已全面建立流动人口管理平台, 有全面、准确的流动人口台帐, 与278户房东签定了《出租房屋管控责任书》、《出租房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责任状》和《出租房屋管理承诺书》。

(三) 健全巡逻防控工作体系, 确保辖区安全稳定。

社区民警按照“一区三警”配备到位, 在社区“两委”的领导下共同开展维稳工作, 并安排指导日常巡逻防范工作。为确保巡逻工作落实到位, 社区建立《平顶山社区巡逻员工作纪律》、《平顶山社区巡逻员考勤制度》等巡逻员管理考核制度;规定了巡逻路线, 建立和完善了社区维稳处突方案。社区15名巡逻员全部到位, 同时, 社区根据敌社情动态和发案情况, 适时调整巡逻线路、巡逻时间和巡逻方式。如遇突发事件能在2分钟到达现场, 实现了指挥联动、通讯联动、巡控联动、应急处置联动。

(四) 对重点区域实行硬隔离, 加大重点区域整治力度。

根据社区实际情况, 在克西街北一巷和外环路路口设立了2个岗亭, 社区安排了12名治安员在岗亭值班, 对来往车辆和行人进行24小时的检查和登记。街道在每个岗亭也安排了片警和特警配合治安员开展工作, 维护治安, 指挥行人和车辆通行, 使工作能顺利开展。社区给常住居民发放了居民出入证, 给常住居民的车辆发放了通行证, 持证进入, 居住在新南街的流动人口持派出所办理的流动人口暂住证进入, 其他人员和车辆进入时必须登记检查, 方可进入, 对未办理证件的车辆和来访人员登记工作做到了“两个百分之百”。社区在2个岗亭安装了电话并把新南街和15区附一巷、二巷、北一巷部分住户联系方式放在岗亭, 如有人和车辆找居民办事或来访, 值班人员打电话给居民, 情况属实予以放行, 不属实不放行, 确实做到了“单位化”管理的效果。同时社区把两个岗亭的电话向居民公示方便居民有事联系。

为了使岗亭更好地体现维稳和服务功能, 社区把治安岗亭延伸到为居民服务的工作中去。在岗亭内配备了药箱、多功能工具箱、灭火器、钟表、乌鲁木齐市交通图、打气筒、社区民警办理户口有关资料、安装了电子屏幕等服务居民的物品, 电子屏幕每天播出天气预报、当日车和人员流量、菜价等信息, 以便更好的为居民服务。体现了以人为本共建和谐社区的理念。

社区自对新南街两个封控卡点开始工作以来, 共登记进入车辆18230辆, 人员12035人, 有效地控制了外来车辆和人员随意进入社区。协助社区民警抓获盗车贼1人, 制止因酗酒打架滋事16起。

(五) 加大宣传力度, 完善社区服务体系。

为了使社区居民了解推行“单位化”管理服务工作的内涵和意义, 社区印制了《致居民的一封信》、推行单位化管理服务工作的告知书并张贴在宣传栏内, 包户干部在入户走访时给每户居民发放《致居民的一封信》和民情联系卡, 使居民深入了解社区开展“单位化”管理服务工作的意义, 了解自己的网格负责人是谁, 有事情该联系谁, 更好地为居民服务。十三区五道巷包户责任人史金华在接到居民付晓东说他下水道堵塞的电话后五分钟赶到现场, 及时与相关单位联系解决了问题。流动人口杨恒全在社区居住时给房东交了半年的暖气费和房租, 住了1个月, 自已的腿受伤后, 搬到了住在汇嘉园小区的妹妹家静养, 找房东退还剩余5个月的房租和暖气费, 没想到房东不退还, 无奈之下找到了社区网格责任人史金华, 得知此事后, 史金华立刻与房东进行沟通, 没多长时间, 就解决了此事。真正体现了包户责任人与居民零距离接触, 解决居民困难“随叫随到”。目前社区各网格责任人共解决居民反映的下水被堵等实事16件, 解决邻里纠纷14件, 为居民代办各项服务37件, 全部落实。

为了使社区居民办事方便, 提高工作效率。社区在二楼设立了“一厅式”办公大厅, 努力实现社会保障、计划生育等社会事务“一厅式”办结, 简化办事程序, 提高工作效率。推行社区服务全程代办和预约服务, 对办事群众提供优质服务, 努力做到来有迎声, 问有答声, 走有送声, 办有回声。尽可能对办事群众做到一次性告知所需手续和需携带的相关材料, 使办事群众不跑冤枉路, 提高了办事效率。

社区在新南街片区建有便民蔬菜直销店1个, 根据上级部门统一安排, 2个工作人员从早上9点到晚9点向居民进行开放, 社区蔬菜直销点的菜价在进价的基础上加20%成为全市最低价, 菜品种每天都在35种以上, 同时还增加了米、面、油等副食品, 社区还为方便少数民族购买物品, 把各种疏菜名称全部写上了维文。同时, 社区在1号岗亭的电子屏幕上把当天的菜价滚动式播出, 以方便居民随时掌握各类蔬菜价格。为确保蔬菜新鲜品种齐全, 图马公司每天及时送菜, 并由图马公司进行统一管理, 社区安排2名监督员对各种蔬菜的价格和品种负责监管, 确保居民能吃上物美价廉的蔬菜。

(六) 认真落实社区“一区一警”、“一区多警”的管理。

社区建立了司法警务室, 共有2个民警, 负责流动人口入户登记、重点人员的管理和办理各种证件以及户籍管理。街道给司法警务购买了计算机、针式打印机, 现在凡流动人口在社区办理的暂住证, 不出社区半小时办理完毕。社区民警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值班, 一起入户登记, 认真履行职责。

三、社区“单位化”管理显成效, 居民安全感和满意度大幅提升

篇4:关于推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一体化管理的通知

关键词:居家养老;行政管理;数据分析

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5—0079—02

一、研究背景

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这说明我国已经成为老龄化国家。

与其他国家老龄化国情不同,中国的老龄化问题集中体现了两个特点。

第一,老龄人口基数大。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随着年龄的增长,老龄人口数量上升快,到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有将近1.4亿。

第二,未富先老。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生产力仍然处在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阶段。中国目前的生产力还不能完全满足巨大的养老需求。

所谓居家养老是指这种以家为养老场所,以社区照料服务网络为依托,以国家政策法律为保证,同时积极调动民间组织和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以老年人生活照料、医疗康复、精神慰藉为主要内容,以上门服务和社区日托为主要形式,是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的养老体系模式[1]。鲁东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赵立新指出社区服务型居家养老就是“家庭供养+居住在家+社区服务”的局部社会化养老方式[2]。所以,从居家养老的特点上看,居家养老兼有机构养老、家庭养老的特点,可以充分调动家庭、社区、社会的养老资源。

二、问题提出

在中国实行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依然面临这一系列的障碍和挑战。这种挑战有来自主观方面,也就是由于中国历史而形成的社会意识。还有客观方面,主要来自中国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由于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中国人民一直保留着“养儿防老”的社会意识,因此家庭养老一直占据中国养老模式的主流。

在客观层面,目前中国社会还缺乏社会工作等专业人才,导致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在推行过程中,缺乏人才和专业支持。缺乏人才和专业支持,就缺乏了推行居家养老模式的理论指导,不能及时、准确和在根本上解决居家养老模式推行的障碍。

政府推行居家养老力量不足,缺乏必要的行政干预与支持,是居家养老模式长期不能发展的重要因素。

第一,计划。目前,中国政府还未出台全国性的居家养老推行文件,只是在极个别的省份出台了地方性文件。这样导致居家养老模式片段化,没有统一的原则和执行规章,而且难以在全国推行居家养老模式。

第二,组织。目前,中国政府还未建立专门的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只是在个别推行居家养老模式的地区,政府将居家养老服务承包给社区机构,有社区机构进行管理。政府并没有安排相关的人员配备,也没有额外的资金支持。

第三,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在国家的关键事件和重要领域上,政府必须起主导作用,而人口老龄化问题是中国目前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之一。因此,在推行居家养老模式上,中国政府必须起到领导作用,为居家养老模式推行提供强大的人力物力保障。

第四,政府有重要的社会管理和社会控制职能。推行居家养老模式,政府制定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并且加强执行力度,对违规违章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严厉查处,保证居家养老模式顺利推广。

三、描述分析

表1 是否愿意参加居家养老服务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被调查的老年人中,愿意参加居家养老的为262人,不愿意参加居家养老的有146人,愿意参加的占总样本的64.22%,超过一半。这说明大部分老年人愿意参加居家养老服务。

四、回归分析

上表是老年人是否愿意参与居家养老的回归分析表。从上表我们可以发现,政治面貌是党员的老年人更会倾向于参加居家养老服务。

从是否与子女同居的角度看,不与子女同居的老人更倾向于愿意参与居家养老服务。这可能是因为,独居老人独立性较强,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与其他群体相比较弱。因此,独居老人他们参与居家养老服务的意愿较强。

从收入上看,收入越高的老年人,参加居家养老的意愿越高。一方面是因为,家庭条件较好的老年人,思想较开放,容易接受新鲜事物,而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老年人思想较为保守。另一方面,家庭经济越好,说明老年人抗社会风险的能力越强,这样的老年人群体容易去尝试新鲜事物。图1 老年人意愿参与居家养老服务ROC曲线图

ROC图指的是敏感性与(1—特异性)的散点图,ROC图可以检测logit回归的模型拟合效果,从上图可以看出ROC曲线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达到0.68以上,所以,模型的识别程度比较高。logit模型的拟合程度较好,上述回归结果和分析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五、整改方案与建议

由上述的回歸分析,我们基本上找到了政府介入居家养老服务推行的着力点,这些着力点包括老年人的思想观念、老年人的家庭经济状况、老年人的抗风险能力等。政府应该紧紧围绕影响老年人参与居家养老服务的影响因素,找到问题,发挥优势,提高行政效率,努力推进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推行。

第一,在计划方面,政府应该将长远的战略规划与短期规划相结合。首先,政府应该做好居家养老服务战略规划,制定战略总目标和实施的阶段性目标。这不仅是为了保证组织的目标统一、力量统一、资源统一,也是为了保证组织在运作过程中的连续性。其次,在短期规划上,要注意政策的灵活性。短期规划必须与政策实施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相适应,并且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第二,组织是社会行政管理的基础。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推行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政策,因此,政府应该在中央设立居家养老专门办事处,并且在各地区设立地方性办事处,专门处理居家养老问题。在各个职能部门的设置上要保证责权利明确,保证机构按规章办事。另外还要设置参谋机构,聘请资深居家养老研究专家对政府的政策实施评估。

第三,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作为一种养老方式,对其管理肯定存在社会分工,但是,如果只有分工,那么就没法保证组织的协调与统一,因此,就需要领导。领导是为了避免各部门各自为政,相互梳理,领导有利于加强组织配合,有利于信息沟通和资源配置。

第四,控制。监督和评估是组织进行控制的两种重要手段。在居家养老政策实施的过程中,要建立规范的监督机制,对组织行为、经济运作等进行监督。另外,还要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要对居家养老政策本身进行评估。

参考文献:

[1]石梅华,刘宝成.社会分层视角介入城市居家养老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探析[J].学理论,2010,(14).

[2]赵立新.社区服务型居家养老的社会支持系统研究[J].人口学刊,2009,(6):42.

[3]Kalvinde urity Protocols in a Home Health Care System[J].2009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etwork and System Security, Australia,2009.

[4]孙树菡,葛英.我国社会机构养老发展探讨[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4,16(8).

[5]吴玉霞.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政策研究——以宁波市海曙区为例[D].杭州:浙江大学,2006.

[6]杨菊华.社会统计分析与数据处理技术——STATA软件的应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7]李斌.社会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8]邓大松,石静,胡宏伟.农户健康、保险决策与家庭资产规模——基于交互分析与二元逻辑斯蒂回归方法[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9,39(5).

篇5:关于推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一体化管理的通知

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意见的通知

国办发〔2010〕2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民银行、税务总局《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意见》已经国务院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办公厅

二○一○年四月二日

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意见

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 人民银行 税务总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等文件精神,为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发展节能服务产业的重要意义合同能源管理是发达国家普遍推行的、运用市场手段促进节能的服务机制。节能服务公司与用户签订能源管理合同,为用户提供节能诊断、融资、改造等服务,并以节能效益分享方式回收投资和获得合理利润,可以大大降低用能单位节能改造的资金和技术风险,充分调动用能单位节能改造的积极性,是行之有效的节能措施。我国上世纪90年代末引进合同能源管理机制以来,通过示范、引导和推广,节能服务产业迅速发展,专业化的节能服务公司不断增多,服务范围已扩展到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多个领域。2009年,全国节能服务公司达502家,完成总产值580多亿元,形成年节能能力1350万吨标准煤,对推动节能改造、减少能源消耗、增加社会就业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要看到,我国合同能源管理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节能服务产业还存在财税扶持政策少、融资困难以及规模偏小、发展不规范等突出问题,难以适应节能工作形势发展的需要。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积极发展节能服务产业,是利用市场机制促进节能减排、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有力措施,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迫切要求,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客观需要。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发展节能服务产业的重要意义,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努力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加快发展。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强政策扶持和引导,积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加快节能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以分享节能效益为基础,建立市场化的节能服务机制,促进节能服务公司加强科技创新和服务创新,提高服务能力,改善服务质量。二是加强政策支持引导。通过制定完善激励政策,加强行业监管,强化行业自律,营造有利于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引导节能服务产业健康发展。

(三)发展目标。

到2012年,扶持培育一批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发展壮大一批综合性大型节能服务公司,建立充满活力、特色鲜明、规范有序的节能服务市场。到2015年,建立比较完善的节能服务体系,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进一步壮大,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宽,合同能源管理成为用能单位实施节能改造的主要方式之一。

三、完善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一)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将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纳入中央预算内投资和中央财政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支持范围,对节能服务公司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实施的节能改造项目,符合相关规定的,给予资金补助或奖励。有条件的地方也要安排一定资金,支持和引导节能服务产业发展。

(二)实行税收扶持政策。

在加强税收征管的前提下,对节能服务产业采取适当的税收扶持政策。

一是对节能服务公司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取得的营业税应税收入,暂免征收营业税,对其无偿转让给用能单位的因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形成的资产,免征增值税。

二是节能服务公司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符合税法有关规定的,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四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三是用能企业按照能源管理合同实际支付给节能服务公司的合理支出,均可以在计算当期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再区分服务费用和资产价款进行税务处理。

四是能源管理合同期满后,节能服务公司转让给用能企业的因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形成的资产,按折旧或摊销期满的资产进行税务处理。节能服务公司与用能企业办理上述资产的权属转移时,也不再另行计入节能服务公司的收入。

上述税收政策的具体实施办法由财政部、税务总局会同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另行制定。

(三)完善相关会计制度。

各级政府机构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实施节能改造,按照合同支付给节能服务公司的支出视同能源费用进行列支。事业单位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实施节能改造,按照合同支付给节能服务公司的支出计入相关支出。企业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实施节能改造,如购建资产

和接受服务能够合理区分且单独计量的,应当分别予以核算,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处理;如不能合理区分或虽能区分但不能单独计量的,企业实际支付给节能服务公司的支出作为费用列支,能源管理合同期满,用能单位取得相关资产作为接受捐赠处理,节能服务公司作为赠与处理。

(四)进一步改善金融服务。

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根据节能服务公司的融资需求特点,创新信贷产品,拓宽担保品范围,简化申请和审批手续,为节能服务公司提供项目融资、保理等金融服务。节能服务公司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投入的固定资产可按有关规定向银行申请抵押贷款。积极利用国外的优惠贷款和赠款加大对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支持。

四、加强对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指导和服务

(一)鼓励支持节能服务公司做大做强。

节能服务公司要加强服务创新,加强人才培养,加强技术研发,加强品牌建设,不断提高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鼓励节能服务公司通过兼并、联合、重组等方式,实行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形成一批拥有知名品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服务企业。鼓励大型重点用能单位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和管理经验,组建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为本行业其他用能单位提供节能服务。

(二)发挥行业组织的服务和自律作用。

节能服务行业组织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大力开展业务培训,加快建设信息交流平台,及时总结推广业绩突出的节能服务公司的成功

经验,积极开展节能咨询服务。要制定节能服务行业公约,建立健全行业自律机制,提高行业整体素质。

(三)营造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篇6:关于推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一体化管理的通知

关于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

工作的实施方案

各村卫生所(室):

按照,《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的意见》精神和要求,结合《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等有关卫生政策、法律、法规要求。由县卫生局组织统一规划,以我院为单位,对村卫生所(室)的机构、人员、业务、财务、药械等方面予以规范管理的新体制,为优化乡村卫生资源配置,强化农村卫生服务管理,做好农村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现就推进我镇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的

按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工作要求,通过实行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加强我院对村卫生室的业务指导和管理,合理规划配置,规范服务行为,促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协调发展,为群众提供方便、价廉、安全、有效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

二、基本原则

(一)以调整优化现有村级卫生资源为核心,健全农村基层 医疗卫生服务网络。

(二)以强化我院对村卫生室的综合管理和指导为基础,提升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的能力。

(三)以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为目标,以保障乡村医生的合法权益及农民群众的健康权益为目的,促进村卫生室的健康发展。

(四)探索我院对村卫生室人、财、物的统一高效管理。

三、工作基本内容

村卫生室实行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实现机构、人员、业务、药品、财务“五统一”管理。

(一)统一机构管理。

1、坚持一个行政村调协一个卫生室的原则。

2、加强机构审批管理。由县卫生局负责统一规划和审批村卫生室。村卫生室机构设置审批前须征求村委会意见,经我院审核。

3、建立村卫生室设置审批备案制度。我院审批村卫生室或从业人员变更。应将有关情况填报《西安市村卫生室备案登记表》,于核发“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从业人员”聘用后30日内向县卫生局卫协会上报备案。

(二)统一人员管理。

1、合理配置从业人员。从业人数原则上按服务人口的1- 1.2‰进行配置,保证每个村卫生室至少有1名具有从业资格的医疗人员。村卫生室人员必须具备执业(助理)医师、乡村医生、护士等法定从业资格,规范执行,不得开展执业范围以外的诊疗活动。

2、实行乡村医生聘用制。由我院负责统一聘用村卫生室从业人员,并与乡村医生签订聘用合同书。

3、建立健全从业人员资格考核管理制度。实行优胜劣汰,按照卫生部《乡村医生考核办法》,县卫生局将辖区内村卫生室从业人员的工作任务、业务水平和学习培训情况,每两年组织一次全面考核,对考核不合格者注销其执业资格。我院每季度对村级卫生所(室)进行全面考核。

4、加强乡村医生专业技术培训。按照《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及《乡村医生考核办法》有关规定,乡村医生必须定期接受县卫生局统一组织的专业培训。由我院负责实施本辖区乡村医生培训项目工作,将培训情况和考核结果记入《乡村医生执业证书》“考核记录”栏。

(三)统一业务管理。

1、规范基本医疗服务行为。建立健全村卫生室的规章制度和业务技术流程,统一规范医疗文书,加强服务质量管理,预防医疗差错和事故的发生,确保医疗安全。

2、统一公共卫生服务。我院对辖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负总 责。主要任务是根据上级的要求和安排,制定辖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工并组织实施,对村卫生室进行检查、指导和考核。依照卫生部《乡村两级卫生机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职责分工》,我院要进一步明确划分卫生服务职责,凡村卫生室能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应交给村卫生室承担,以充分发挥村卫生室在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中的作用。

(四)统一药品管理

1、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镇村卫生室全部实施药品“三统一”工作,实行基本药物统一采购、统一价格、统一配送。

2、村卫生室应建立规范科学的药品台账,切实加强药品购进、储存、销售及使用管理。

3.、我院对村卫生室的用药情况进行监督管理,指导规范用药,严禁擅自提高药品销售价格和从其他渠道购进药品。

(五)统一财务管理。

1、建立健全村卫生室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偿机制。注重发挥乡村医生在农村基本医疗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中的作用。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乡、村两级职责分工的比重。我院要结合本辖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实际,统一制定本乡镇村卫生室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及时足额下拨村卫生室。

2、按实际工作绩效兑现乡村医生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补助。依据服务绩效考核结果(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任务完成的数量和质量),具体兑现发放补助资金。对考核结果“合格”的村卫生室,按照规定全额发放补助,适当奖励“优秀”。考核“不合格”的按照考核分值比例扣发补助资金。

3、规范收费服务。村卫生室要严格执行国家物价政策,公开医疗服务收费价格和药品价格,实行统一的收费标准和收据,做到收费项目规范、票据齐全。

4、健全财务监督管理。村卫生室要在我院指导下,建立规范的财务制度,做到账目齐全,定期稽查,有条件的地方可实行集中管理、分室核算模式,健全财务监管机制。

四、组织实施,扎实推进,注重成效。

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强村卫生室的管理,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制度化管理模式。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各卫生所室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现实意义,我院结合本地实际开展工作,积极探索适合本乡镇的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模式。

昭馀镇卫生院

篇7:关于推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一体化管理的通知

京劳社医[2000]106号

各区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卫生局,各企业主管局、总公司,各大专院校,有关医疗单位:

根据国务院体改办等8部委局《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和卫生部等10部委局《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若干意见》,为加快我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范公费医疗、大病医疗保险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为实施基本医疗保险做准备,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凡经市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愿意承担本市公费医疗、大病医疗保险任务,遵守公费医疗、大病医疗保险各项管理规定,执行《北京市社区基本卫生服务项目和基本用药目录》,执行全市统一医疗服务收费标准,符合公费医疗、大病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评审条件,可按照市劳动保障局、卫生局、财政局下发的《关于重新认定公费医疗、大病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有关问题的通知》(京劳社医发[2000]87号)规定的申报和审批要求办理。

现一、二级医院经重新认定确定为公费医疗、大病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转制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其定点资格继续有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所属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定点资格申报,并承担连带的管理及经济责任。

二、公费医疗、大病医疗保险定点社区卫生服务站除需符合《关于重新认定公费医疗、大病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的定点医疗机构评审条件外,还需具备以下条件:

1、公费医疗、大病医疗保险定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属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原医疗机构转制后,经区(县)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同时纳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统一管理的社区卫生服务站。

2、符合《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站评定标准》,按规定配备全科医生,建立医疗质量管理,药品、财务、设备管理等规章制度,每周7日开诊。

3、执行公费医疗、大病医疗保险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公费医疗、大病医疗保险各项管理制度,有专人负责公费医疗、大病医疗保险管理工作,接受劳动保障部门监督、检查,提供有关资料。实行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集中购药,使用医疗保险统一管理软件、专用处方、转诊转院证明、结算清单和票据,处方、结算单和票据要加盖社区卫生服务站收费专用章。

4、执行《北京市社区基本卫生服务项目和基本用药目录》和社区卫生服务收费标准。

5、建立和使用社区卫生服务门诊、住院病历,门诊开药量不得超过一周。

三、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就医合同关系的人员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公费医疗、大病医疗保险范围内离退休人员、急诊病人、危重症急性期后需进行恢复期治疗且行动不便的病人(公费医疗经合同医院批准、大病医疗保险经区县经办机构同意),可按就近原则在其居住地选择一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就诊。

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生的医疗费用及社区卫生服务站发生的药费、检查费、治疗费按现行的公费医疗、大病医疗保险规定报销。使用公费医疗、大病医疗保险不予报销的项目及药品,经治医生应事先通知患者。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设立的家庭病床(限治疗型),其建床费、查床费报销70%,出诊费、按摩费、健康档案费、上门服务费、健康服务合同费等不予报销。

五、建立双向转诊制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不能诊治的疑难重症病人,要及时转往本人选定的合同医院就诊,需抢救病人可转往建立双向转诊关系的上级医院或就近医院。

上级医院对危重症恢复期治疗及门诊会诊确诊为一般常见病的病人,要及时转回本人选定的定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治疗。接受上级医院转诊的危重症恢复期治疗的病人,上级医院经治医生建议使用《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基本用药目录》规定范围外的药品,经区(县)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批准后其费用可按公费医疗、大病医疗保险有关规定报销。

六、市医疗保险事务管理中心负责与被认定的公费医疗、大病医疗保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签订协议,市劳动保障局负责向社会公布。

实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后,本次认定的公费医疗、大病医疗保险定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资格继续有效。

七、本通知由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解释。

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篇8:关于推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一体化管理的通知

现将《关于利用社区资源做好离退休干部服务工作的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中央组织部 民政部 财政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文化部

卫生部 国家体育总局

共青团中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2010年4月8日

关于利用社区资源做好离退休干部服务工作的意见

离退休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关心照顾好离退休干部,发挥好他们的作用,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职责。当前,离休干部普遍进入高年龄期、高发病期,退休干部人数逐年增多,服务管理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为适应离退休干部高龄养老和服务管理的需要,更好地落实离退休干部的各项待遇,更好地加强和改进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建设,更好地发挥离退休干部的积极作用,现就利用社区资源做好离退休干部服务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利用社区资源做好离退休干部服务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利用社区资源做好离退休干部服务工作,是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做好新形势下离退休于部工作的有效途径。做好这项工作,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保持原有服务关系、管理关系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社区的作用,方便离退休干部就近学习、就近活动、就近得到关心照顾、就近发挥作用,逐步建立和完善家庭、单位、社区、党委和政府工作部门相结合的服务管理体系,为离退休干部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创造更好的条件。

利用社区资源做好离退休干部服务工作,要区别机关、事业、企业单位離退休干部中的不同情况,坚持原单位服务与社区服务相结合,在不削弱原单位服务的基础上,通过社区为离退休干部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按规定移交到街道、社区的,主要由所在社区负责);坚持面向全体与突出重点相结合,对离休干部和参加工作时间早、年龄大、身体条件差、家庭生活有特殊困难的退休干部,要给予更多照顾;坚持服务与管理相结合,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不断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强化服务措施,逐步推进服务工作的多样化、制度化、科学化。

二、利用社区资源做好离退休干部服务工作的基本形式和主要内容

1组织离退休干部就近开展学习和活动。要充分利用社区现有教育教学资源,通过建立社区老干部学习小组、开办“老干部社区课堂”、举办报告会等形式。使离退休干部及时学习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际国内形势以及本地区的重要情况,加强离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建设。有条件的地方,可在社区设立阅文室,为离退休干部学习提供方便。充分利用辖区内的公益性活动场所和设施,因地制宜组织开展适合离退休干部特点的文体活动,社区文化中心(文化活动室)、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社区基层服务点要积极为离退休干部提供公益性文化服务,各级群艺馆、文化馆、图书馆要加强对社区老年文化活动的指导,积极开展适合离退休干部的文化活动,配送文化资源,不断丰富离退休干部的精神文化生活。有条件的地方,可在社区公益性活动场所加挂“社区老干部活动中心(站、室)”匾牌。对行动不便的离退休干部,可采取“送学上门”、“送恬动上门”。各地各部门老干部活动中心(站、室)和老干部大学(老年大学)要积极创造条件。向周边的离退休干部开放,努力实现资源共享。

2加强离退休干部党员服务管理。社区党组织要与离退休干部党员原工作单位加强联系,对按规定应当或自愿将组织关系转入居住地的离退休干部党员,要及时予以接收;对尚未转入的,要允许他们参加社区离退休干部党组织生活;探索在离退休干部居住相对集中的小区、楼宇和老干部活动学习场所设立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为他们就近参加组织活动创造条件。要及时向本区域内的离退休干部党员通报有关情况。采取适当方式组织他们开展适宜的活动。对那些体弱多病、行动不便和生活困难的离退休干部党员,要主动关心,努力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要注意培养本区域内离退休干部中的入党积极分子,对符合条件的要及时吸纳进党组织。

3就近为离退休干部提供生活照顾。要充分发挥社区服务中心(站、点)、社区志愿者的作用,全面了解掌握辖区内离退休干部的基本情况和特殊需求,通过编发服务指南、设立热线电话等方式,为他们得到居家养老服务提供方便。对“空巢”、独居和长期卧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家庭发生重大变故等有特殊困难的离退休干部,可通过走访慰问、谈心交流等方式,为他们提供爱心帮扶和精神慰藉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辖区内离退休干部建立健康档案,有计划地开展健康教育,指导离退休干部进行疾病预防控制和自我保健,提供有针对性的健康管理服务;为离退休干部提供方便的医疗护理和康复服务,简化就诊流程,对行动不便的离退休干部,可送医送药上门。要充分利用社区紧急救助网络,为突发意外情况的离退休干部提供紧急救助服务。

4为离退休干部就近发挥作用搭建平台。要从工作需要出发,适时、适度地组织离退休干部参与志愿服务和承诺服务等活动,鼓励和引导他们运用自身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和威望优势,在社区建设、社区党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和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等方面建言献策、帮智出力、作出贡献,在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开展健康文娱活动和搞好家庭教育等方面作出表率。对表现突出的,要给予表彰和宣传。

三、加强对利用社区资源做好离退休千部服务工作的组织领导

利用社区资源做好离退休干部服务工作。对于加强社区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各地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将这项工作纳入社区建设和社区党建的重要内容,与推进社区党组织“三有一化”(社区党组织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场所议事,构建区域化党建格局)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夯实社区服务基础,提供必要服务支撑,定期进行部署和考核。街道、社区要将这项工作纳入职责范围,明确人员负责,主动听取离退休干部的意见和建议,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工作。组织部门要加强街道和社区党建工作,指导街道、社区开展经常性的组织活动,加强对社区离退休干部党员的教育、管理。老干部工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要加强调查研究,及时向党委和政府汇报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认真履行具体指导和督促检查的职责。民政部门要加强社区老年人服务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更好地向离退休干部提供公益性养老服务。财政部门要结合离退休人员服务管理工作经费安排情况,统筹考虑利用社区资源做好离退休干部服务工作的实际,合理安排相关支出。卫生部门要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为包括离退休干部在内的社区老年人就医提供方便。文化、体育部门组织开展社区文化体育健身活动时,要充分考虑离退休干部的特点和需要。共青团、老龄办等组织和机构要充分利用各自服务网络,组织和指导社会志愿组织、老年群众组织、各类公益组织等为社区离退休干部特别是有特殊困难的离退休干部提供志愿服务,帮助他们维护合法权益。各有关部门要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离退休干部原单位要主动向社区提供离退休干部的有关情况,为社区服务离退休干部提供必要的经费和活动场所等方面的支持。要加强对这项工作的宣传引导,及时总结推广实践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努力推动这项工作深入发展。

篇9:关于推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一体化管理的通知

务和社会管理一体化发展实施办法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管委会,市级各双管单位,市直各事业、企业单位:《南宁市统筹城乡改革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一体化发展实施办法》已经市十三届人民政府第5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二〇一二年二月十五日

南宁市统筹城乡改革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一体化发展实施办法

根据《中共南宁市委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统筹城乡改革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南宁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施方案》,结合南宁市城乡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目标任务

到2020年,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达到“四个有”:有一套适应农民生产生活居住方式转变要求、城乡统筹的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标准体系;有一个保障有力、满足运转需要的公共财政投入保障机制;有一个民主评议、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公共服务的管理机制;有一支协同配合、管理有序、服务有力的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队伍。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基本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文体类。到2013年,在试验区各乡镇建立村级服务中心,设立“农家(社区)书屋”、“村庄绿色网吧”,完成镇、村文化体育站标准化建设。到2015年,全市基本完成所有镇、村文化体育站标准化建设。

——教育类。到2013年,出台《南宁市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基本标准评估细则》,加快推进全市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试验区每个乡镇建成1所公办中心幼儿园、普及高中,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实现城乡均等,全市普及高中阶段义务教育。到2015年,争取全市每个县(区)建成1-2所自治区示范幼儿园,每个乡镇建成1所公办中心幼儿园,学前三年毛入学率达到75%,学前一年毛入学率达到95%,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3%,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3%以上。

——医疗卫生类。到2013年,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的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制定乡镇卫生院、村级卫生所标准化建设标准,完成试验区内所有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完成试验区内50%以上村卫生所标准化建设。到2015年,全市建立较为完善的医疗保障城乡一体化管理体系。

——就业和社会保障类。到2013年,修订和完善现有创业扶持政策,加快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步伐,健全城乡劳动就业服务网络体系,完善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制定出与城乡一体化相适应的基本医疗保险管理制度及相关政策,建立低保待遇标准调整机制,试验区内农村低保标准达

到城镇低保标准的50%。到2015年,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就(创)业公共服务体系,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统一管理、可转换衔接,全市农村低保标准达到城镇低保水平的50%。

——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类。到2013年,建成市中心出入吴圩、金陵等试验区重点镇的城市道路,争取具备开行公共汽车条件的乡镇开行公共汽车,试验区行政村道路硬化通达率、自来水普及率、互联网覆盖率100%,试验区所有乡镇完成供电设施改造,实现“同网同价”,试验区重点江河水系防洪安全工程、危房改造全部完成,试验区所有乡镇完成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村坡污水处理率达30%,所辖80%的自然村达到国家生态考核标准,试验区所有乡镇达到生态乡镇建设标准。到2015年,农村客运覆盖全市95%行政村,全市村镇自来水普及率98%以上,完成全市规划内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全市农村灌溉用水利用系数达0.5,启动2-3个重点镇的管道燃气试点工程建设,建成沼气池2.8万座,适宜建池农户入户率达71.3%,全市城镇污水处理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0%以上,农村污水处理率达50%,全市80%行政村、乡镇、县达到国家生态考核标准。

——农业生产服务类。到2013年,构建和完善农业生产销售、科技、信息、金融为主体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试验区建立和完善农产品产供销信息平台,健全农业生产技术、农机等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完善农产品监测和动植物防疫体系建设,探索建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到2015年,全市建成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社会管理类。到2013年,试验区行政村建成集行政办事、警务治安、文化体育、职业培训、医疗服务、党建活动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村(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管理,研究制定相关管理办法,到2015年,全市所有行政村均建立村级公共服务中心。

二、工作内容

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结合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现状,现阶段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工作重点:

(一)文体类。一是健全完善城乡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和服务网络,提高综合服务能力;二是丰富城乡群众文化、体育健身活动,深入开展“文化下乡”活动;三是加快城乡文化、体育市场对接,大力发展城乡文化、体育产业;四是加强农村文化、体育人才培训,构筑城乡一体的文化、体育人才;五是不断深化文化、体育体制改革,增强城乡文化、体育发展活力。

(二)教育类。一是优化城乡学校布局,切实办好义务教育阶段每一所学校;二是全面实施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城乡中小学教育装备均达到《中小学现代化教育装备标准》;三是推进农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四是积极推进学校人事制度改革,提升师资素质。五是加强村镇幼儿园建设,理顺管理体制;六是加大教育投入,建立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三)医疗卫生类。一是建立健全卫生监督、疾病预防控制网络;二是实行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救助,提高新农合参合率;三是提高农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卫生防疫水平;四是完善农村药品配送和监管;五是促进农村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等工作。

(四)就业和社会保障类。一是建立健全农村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体系;二是坚持以创业促就业,转变择业就业观念,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和灵活就业;三是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五保户供养制度;四是促进农村受灾群众救助、优抚、社会福利和慈善、老龄服务、残疾服务等各项工作。

(五)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类。一是加强农村道路、水利、供水、供电、供气、通讯、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二是加大农村沼气池建设、垃圾和污水集中处理工作力度;三是改善农村客运、园林绿化等工作;四是大力开展文明创建活动。

(六)农业生产服务类。一是做好农业科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工作;二是促进农产品流通、农用生产资料供应、农业信息化应用;三是提高农业资源与生态保护、扶贫开发、防灾减灾、金融服务水平。

(七)社会管理类。一是加强农村纠纷调解、警务、治保工作;二是完善法律咨询、法律援助、代办村民事务、政策宣传;三是加强农村食品安全防控、土地和规划管理、建构筑物建设管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环境卫生管理等工作;四是畅通民意诉求渠道。

三、工作要求

(一)强化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组织领导

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农村公共事业发展,制定具体的工作规划和实施意见,将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发展纳入目标管理,层层分解落实到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市和县(区)、乡镇有关职能部门要明确责任,相互配合,增强做好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工作的合力;村(社区)党支部要切实加强对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领导,村(居)民委员会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抓好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上来,通过为村(居)民提供优质的服务和管理,不断健全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村民自治机制。

(二)健全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分类供给机制

政府负责基本的公益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各级政府制定公益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项目规划,并提供经费保障;相关部门制定工作计划、实施办法,组织实施。具备条件的项目,可以委托村级自治组织实施或向社会组织和机构采购。

村级自治组织负责做好自治组织内部的服务和管理。村级自治组织提供的服务和管理项目,按照村民自治的原则,由村(居)民大会或村(居)民代表大会自主决定服务的内容和方式,村(居)民委员会负责具体组织实施。

引导和规范社会组织参与市场化的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采取市场化方式供给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项目,运用政策引导、资金扶持、贷款贴息等办法,支持社会组织参与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

(三)健全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经费保障机制

政府负责的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项目,实行以事定费、以质定酬的公共服务经费核算和绩效考核制度。

村级自治组织负责的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项目,实行财政“定额补贴”,包干使用。

鼓励民间资金投入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项目,各级政府根据服务的质量和管理的效果,可视情况给予配套资金支持。

(四)健全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设施统筹建设的机制

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统一规划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设施布局。整合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场所、设施等资源,优化功能,集中投入,统筹建设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设施。推行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设施建设民主决策制度,由村(居)民大会或村(居)民代表大会根据当地实际和群众的意愿决定设施建设内容、标准和进度安排,保障广大农民群众的民主权利。

(五)健全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民主管理机制

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要充分体现农民的主体地位,鼓励和支持农民广泛参与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事务。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项目,由村(居)民委员会提出建议,村(居)民大会或村(居)民代表大会决定,接受农民的评议和监督,切实维护农民自身权益。

(六)健全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人才队伍建设机制

上一篇:2015高三数学学习方法下一篇:以那一次让我感受到了父爱为题目的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