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实施大学英语网络辅助教学的几点思考

2024-04-21

对于实施大学英语网络辅助教学的几点思考(精选6篇)

篇1:对于实施大学英语网络辅助教学的几点思考

对于实施大学英语网络辅助教学的几点思考

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知识课程,也是使学生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因此,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效果,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随着科技的进步,互联网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大学英语也需要借助互联网为我们提供的丰富的英语资源来辅助教学,以取得最佳教学效果,培养具有较高英语水平的实用型人才.

作 者:杨丹 常蕾 丁坤敏 作者单位:牡丹江医学院外语部,黑龙江,牡丹江,157011刊 名:牡丹江医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MUDANJIANG MEDICAL COLLEGE年,卷(期):29(2)分类号:H3关键词:

篇2:对于实施大学英语网络辅助教学的几点思考

对于高职英语课外实践教学活动的几点思考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仅仅依靠课内学时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尤其在许多高职院校压缩了英语教学课时,导致英语教学边缘化的`境况下,这一问题显得尤为突出.笔者就如何通过英语课外实践活动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作 者:张玉琴 作者单位:甘肃省武威职业学院,甘肃武威,733000刊 名:科技创新导报英文刊名: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年,卷(期):“”(35)分类号:G710关键词:高职 英语 实践

篇3:对于实施大学英语网络辅助教学的几点思考

阅读教学在一单元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是学生学习新的语法和巩固旧知识的一个结合体, 但由于阅读部分篇幅长, 句子艰涩, 不易理解, 很容易挫伤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而很多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 又把重点单纯放在单词、句子意思和语法知识等目标上, 却忽略了学生语感的培养, 阅读理解能力和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提高。

二、对于初中英语有效阅读教学的思考

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不仅需要教师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 而且还应该营造一种“悦读”的氛围, 最终通过大量的“越读”来使英语阅读有效, 有益。

1.阅读技巧的训练。

(1) 培养学生抓住关键词和主题句的技能。在阅读开始时, 教师要让学生采用略读或跳读的方法快速默读课文, 着重指导他们如何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 (key words) 和段落里的主题句 (topic sentence) 以及整篇文章的主题句, 这样就能更好地了解课文大意, 从而提高阅读的效率。

(2) 培养学生预测的技能。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题目或文中的主题句进行预测:猜猜看接下来文中可能会提到哪些内容。这样, 不仅能督促学生课前认真预习, 而且在课堂上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既锻炼了他们主动思维的能力, 又提高了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比率。

(3) 培养学生猜词的技能。猜词是一项很重要的阅读技能, 如能掌握, 将会使学生的阅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阅读中难免会碰到一些生词, 很多学生都会急切地去查词典或翻单词表, 其实这是一种不可取的行为。因此, 在阅读中教师应鼓励和指导学生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猜测词义, 这样不仅可以克服学生对生词的畏惧感, 还可以培养学生阅读时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

(4) 引导学生熟悉文体, 培养英语阅读归纳能力。文章是信息的载体, 文体是这个载体的组织形式。不同的文章都有各自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 不知辨体, 往往使阅读带有盲目性。教师应根据文章的体裁, 选用不同的阅读策略, 训练学生略读和浏览的阅读能力, 这样有利于学生迅速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和段落大意, 从准确地理解阅读材料。

2.帮助学生学会悦读。

(1) 鼓励学生合作分享, 培养英语悦读能力。合作学习的主要代表斯莱文教授认为:“合作学习是指使学生在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 并依托他们整个小组的成绩获取奖励或认可的课堂教学技术。”在英语课堂中尝试合作学习, 可大大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小组合作学习能使学生积极参与,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且, 当学生看到同伴们的成功时, 也会提高他们自身的自我效能感。

(2) 悦读意味着要精心设计阅读活动。设计活动引导学生谈自己的阅读感受和体会。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独特的阅读感受和体验。既然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性气质都不一样, 就应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做出有个性的反映, 教师要善于不失时机的鼓励学生谈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还可以通过Songs, chants, plays等活动来加深记忆和理解。

(3) 设计活动引导学生对阅读材料进行拓展理解。如牛津教材9AUnit 4阅读课例Never give up中, 老师可以提出:“通过Spud Webb--The shortest player in the NBA, 你学到了什么?”针对老师的提问, 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回答这个问题:不要气馁, 要坚持, 要乐观, 要勤奋等。对课文的理解学生可以有自己的不同理解和感受, 这种思想是新课标所倡导的理念。学生在欣赏课文内容, 掌握知识要点之后, 在教师的引导下, 以学生的积极有效参与为主线, 结合学生自己的情感, 让学生真正地在阅读中有所获, 有所得。

3.阅读, 悦读, 越要读。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 不是补课, 不是增加作业量, 而是阅读, 阅读, 再阅读。阅读, 悦读, 越要读!那么, 英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指导学生越读:

(1) 丰富阅读材料, 扩充阅读量。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 让学生学会如何快速获得信息是非常重要的。阅读材料的丰富程度, 将大大影响学习者获得信息的速度。所以充分利用各种手段丰富阅读材料至关重要。

(2) 以教材为介质, 扩展背景文化。东西方风土人情、文化风俗存在很大差异。在阅读前进行必要的背景介绍可帮助学生顺利阅读, 同时也可开拓他们的视野, 扩大知识面。学生读关Education这篇文章前, 向学生介绍西方的教育与中国的不同, 既能丰富学生的知识, 又有助于理解课文。

(3) 课内外阅读有机结合。阅读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与点拨, 但更为重要的是要依靠学生课后自己大量的阅读, 课文阅读只是为学生提供了一定数量的阅读范例, 仅依靠有限的课堂阅读是难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的, 还应该在指导下, 加大课外阅读量作为有益补充。除了英语教材本身提供的Reading材料外, 学生还应该阅读大量的课外材料, 简写的文学名著、浅显的幽默故事、科普文章、报纸、杂志等等都是很好的课外阅读材料。所选择的材料应符合学生认知水平, 适当增加些词汇, 不太难, 也不太简单;所选材料跟学生的生活相关, 这样易引起学生心灵共鸣。

三、结论

篇4:对于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语文教学;几点思考;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9-195-01

在我的内心中,深感教书是一件极其愉快的事,快乐的根源是师生的心灵在知识中相遇,得到共鸣与和谐,并能在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在大力推行教学改革的今天,几经思考,发现自己心中的那股火焰并未熄灭,反而呈现出光热。在此,特将自己的几点沉思记下,与同行切磋。

一、走出误区

误区一:长期以来,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对文章总是进行“微义大义”式的“分析”,似乎每篇文章都可以“挖掘”出一种伟大而空泛的“思想意义”,并自以为“得意忘言”。久而久之,语文课使人厌倦学生固然听不进,教师也乏味极了。

误区二:语文是一门工具课。语言是人的交际和思维的工具,因此有些教师认为要让学生通过不断的训练,掌握语言的规律和技巧,从而可以熟练地掌握这种工具。这种“新鲜感”也维持不了多久,学生因无穷的“训练”而乏味,教师因脱离有思想有感情的文本,只知追求那几条未必有用处的“语言规律”而乏味。

二、书要读,还要背诵

当前语文教学中,有的老师、学生不把精力放在读书上,而放在“做题目”上,这是十足的舍本逐末,就如同生了病不吃药一天到晚量体温一样,课文本身数量有限,只能起“举一反三”的作用,反之,在有限的课文中编选出无限的“题目”来,这就成了“举三反一”。如今,除了小学生还能大声“齐诵”之外,初中生已改为“默读”,高中生更是“金口难开”,而他们一旦开口说话便是讷讷不能言。这实在令人担忧。

因此,对语文教学而言,首先要把读书放在第一位。怎么读?大声地读,朗读。文章的精华在学习之中,字句之中有声情、有气韵、有见识、有抱负,你不读,这一切精华都不会自动显露,而只能是纸上的铅字符号,那是“死”的。只有读,才能让它在你的嘴上、心上活起来。如朗读《论语》能领会孔夫子的性情,朗读杜诗能感悟杜甫的心灵。所以前辈老先生教诗词,讲得少读得多,有的甚至一字不讲,全靠念,而且让学生自由朗读,各尽其情,各得其妙。

其次学语文,还应当背书。其好处不仅是培养记忆力,真正好处是使你熟悉名家名篇的话语,进一步掌握他的性格,再进一步深入到他的内心世界,从“诵其文”到“知其人”的境界。回过头来,能把他的话语消化成为自己的话语,名家的诗文背多了,如同在他们的话语世界、心灵世界漫游。最后,“不分彼此”,你自己的声腔口吻都登上了一个台阶,话语再带动你的思想,人品也能上一个台阶。

三、鼓励学生写自己的文章

文章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为自己写的;一类是为别人写的。对于学生来说,为别人写的文章,以应试作文为代表,目的在于羸得阅卷老师的好感,批一个高分,这种作文不难写,看看那些“作文选”上的范文就足以应付,甚至可以将这些“范文”拆成零件,到考场上再加以“组装”,肚子里有一大堆“零件”,什么文章都能应付——但这不是我们所提倡的,也不是素质教育所认同的。

至于为自己写的文章,首先是日记。日记,看起来简单,不过是把每天重要的事记在本子上,其实很不简单的。因为你在每晚给日记的那十分钟是处在高度清醒的状态。严肃地审视自己一天的所作所为,这时的“我”,超越了平时的“我”,对自己进行反思。能这样做的人,是一个高度自觉的人,一个能把握住自己的人,一个能对自己作出评判的人,当然也必定是一个文笔流畅的人。

四、做真正意义上的“人师”

在学生面前,老师到底是以渊博的知识来博得学生的崇拜,还是以好学深思的榜样来获得学生的尊敬呢?我觉得是后者。当今世界,知识的发展速度惊人,光靠个人的智慧是根本掌握不了的,那就要求广博,广博既表现在教材所涉及的面极广,也表现在学生对我们提出的问题面极广,再高明的教师也难以把“全知全能”的角色长期“扮演”下去,怎么办?只有两条路:一条路是把学生的眼光硬性集中在课本乃至考纲上,不许越雷池一步,因为在这方面,教师具有最大的权威性,这条路十分狭窄,而且必须时时提防那难以预测的“下张试卷”,大家都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苦不堪言。还有一条路就是教师走下“神坛”,以一个“对话者”的姿态走向学生,同学生一起读书、讨论、探索、交流,教师比学生只是“多读了几本书”、“早读了几天书”,而且要承认“我未必比你聪敏,但我也许比你好,比你勤奋”,这样的老师坦诚,这样的老师更受学生欢迎也能赢得大家的尊敬。

一个教师在教学中越来越困惑,越来越感到自己的修养不够用,正是他进步的标志。对于教师来说,学历、证书、职称等等,我觉得不是主要的,要紧的是读书,时时刻刻读书,黄山谷说得好:“士大夫三日不读书,便面目可憎,语言无味。”因此我们的教师应该是“太阳能电池”,他的每时每刻都在吸收能量,释放能量,永不休止,永无尽头。

的确,当一个全新的世纪出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再不能抱残守缺固步自封,必须抖擞精神迎接时代的挑战,在这时,思想观念的变革是一个根本的变革。对于一个教师来说,对于一个求知者来说,世界上根本没有“退休”二字。

篇5:对于实施大学英语网络辅助教学的几点思考

目前,有一些十分流行的课堂新用语,如:“你学懂了什么”、“你有什么不懂”、“你最喜欢读哪一段”、“你想先学哪一段”等等。许多年轻教师运用这些课堂用语只停留在邯郸学步的层面上,亦步亦趋机械照搬。我们不否认这些新用语的运用本身就意味着教学中人本的回归和学习自由度的拓宽,但必须强调的是,阅读教学要真正提高质量,仅靠形式上的趋之若骛是无济于事的,盲目地跟从,生搬硬套其结果是削足适履。

比如问“你学懂了什么?”学生可对文章作全景式的鸟瞰概括,也可作景点式的局域感知。学生感知后的信息交流呈现不同层次、不同角度、不同切面,可谓竞相纷呈。遗憾的是教师对此往往是或听之任之,或蜻蜓点水,或都予以肯定,缺乏针对学生的语言表达加以点拨引导和在情感体验上体现拨云见日,给人“神龙见首不见尾”之感。更令人遗憾的是,下一环节的教学几乎又是零起点教学,很少去考虑学生已获得了哪些信息,并据此进行下一步的学习,这其实是资源的浪费!

“你有什么不懂吗?”能解放学生的大脑,解放学生的嘴,让他们得到问的自由。这在我们教学中确实需凸显和弘扬,但问题是怎样不走过场,怎样建筑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而不浅尝辄止。现实的症状是学生应命而提,只会提些字、词、内容理解上的问题。教师往往缺乏引导学生对所提问题作归类、筛选,只是对所提问题或者被动―一应答,或者让它们束之高阁,“质疑”后就是船到码头车到站,缺乏对疑作科学的分层处理、分步解疑的决断力、应变力,在以后的教学环节中也很少对这些“疑”进行“回击”,这样,“质疑”就只是课堂教学中向人展示的一张标签而已。其实,许多课文完全可以在学生已知与未知这一契合点上打破零起点教学。如教学《请求》,这是一首诗,在学生初步感知谁向谁请求什么的基础上,创设氛围让学生质疑,然后引导学生把疑归类,分层解疑,可提供资料,可伴随语言感情品读。我想,这样的质疑“言近旨远”,有生命力。

“你喜欢读哪段?”“想先学哪一段?”此举已是当今阅读课上的“流行曲”。的确,它能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是从物本到人本的提升,从认知活动到生命活动的提升,是符合时代精神的儿童学习观。然而凡事都有一个适用性,“过犹不及”是大忌。现实就是这样,并列结构的文章也好,按序记叙的`文章也罢,文体有别,结构有异,都冠以这句流行语,我认为是不妥的。对《忆铁人》、《十里长街送总理》此类课文也用此招,似乎有违课文的内在联系,有损情感基调。更有意思的是,有时是虚晃一枪,“真主意假商量”而已,教师总有办法赶着学生朝规定的圈子里钻。

从对上述现象的透视剖析中不难发现,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升语文教学质量,必须真正明确语文教学的任务,着眼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才不至于盲目贴标签。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必须目中有人。教学理念最根本的改革即物本到人本。教师见书不见人,“胸中有案,目中无人”。这些根深蒂固的潜意识该彻底退出舞台,真正树立为学生而教,根据学情而教,使学生读有所感,思有所启,练有所得,学有所获。让课堂教学真正成为思想交流、情感沟通、生命对话的场所。

必须“手中有尺”。这“尺”我解释为“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似乎每个教师都清楚明白,备课时写着,说课时说着,什么“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丁是丁,卯是卯。然后细细咀嚼,却发现“教学目标”是个套式,大而空,公式化:①掌握几个生字,理解几个词语;②理解内容,了解写法;③感情朗读,陶冶情操。千篇 一律。我们以为,教学目标应该确定得再细腻些,实在些。比如生字教学,哪几个字的字音、字形需重点掌握,哪些词语要能运用说话;朗读训练团课文特色也可确定

篇6:对于实施大学英语网络辅助教学的几点思考

—高中英语创新教学对于英语教师的几点要求

安陆二中 肖双

摘要:素质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英语教师作为英语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如何从陈旧的教学模式中解放思想,以学生的发展为基本,找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值得我们深入探索的重中之重。关键词:创新;语感;兴趣;师生关系

创新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进步与发展的重要标准;素质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教师作为教育工程的主要参与者,如何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出具有创新与开拓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摆在我们眼前的首要问题。

英语是一门基础学科,同时也是国际通用语言。因此,中国人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全球经济中处于不败之地,掌握英语势在必行。

传统的英语教学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对词汇和语法采取强制性的灌输,而学生只能是被动的接受。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受到了抑制,更别谈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英语教师作为英语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如何从陈旧的教学模式中解放思想,以学生的发展为基本,找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值得我们深入探索的重中之重。一. 营造英语环境,培养学生语感与兴趣

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学生在学习之初必定是充满好奇与怀着跃跃欲试的心理。然而,我们所处的母语环境必定对学生学习英语产生很大的影响。为此,英语教师首先必须把守住英语课堂这个主阵地,利用一切教学资源,通过听、说、读、写等训练将学生引入到英语环境当中。如每节英语课开始可以让学生用英语进行讲故事、表演,让其想象此时就置身于英美国家,英语就是自己的mother tongue,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课外,还可以组织英语角活动,邀请外教与学生进行face-to-face的口语训练,或是举办一些庆祝英美重大节日的活动,使学生对英美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进而激发其兴趣。长此以往,还可以使学生避免陷入Chinese English的误区,培养其语感。二. 以学生为主体,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英语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知识要服务学生。因此,英语教学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也要兼备层次性,针对基础参差不齐的学生要“因材施教”,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差异的统一,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英语教师要主动了解学生,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及时给与帮助并对其进行鼓励,采取针对措施,从兴趣入手,以求得能力的逐步提高。此外,还应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性学习,建立一种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三. 利用教学资源,设置情境教学

传统的教学设备与手段已经不能满足信息时代的教学需要。因此,英语教师除了利用图片、电视、录音机、投影仪等传统设备进行辅助教学之外,还应熟练掌握多媒体、网络等教学手段来将枯燥的单词与语法讲解转化成直观有趣的动感内容。同时,还要根据新课标实验教材的特点,精心设计情景,使学生在游戏中掌握新的知识。如每单元之前的导入可提供图片、实物或是预先让学生上网查阅涉及本单元话题的信息。还可以针对本单元的内容造设情景,使新知识融于表演与对话中。通过创造生动、形象的语言环境,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率。

上一篇:纳税评估税务下一篇:绿色行动倡议书请不要什么留什么让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