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本与核心能力关系研究:以知识创造为中介变量

2024-05-18

社会资本与核心能力关系研究:以知识创造为中介变量(精选5篇)

篇1:社会资本与核心能力关系研究:以知识创造为中介变量

社会资本与核心能力关系研究:以知识创造为中介变量

本文从社会资本的视角出发,研究企业内外部社会资本对企业核心能力的协同影响,并以知识基础理论为基础探讨知识创造在此过程中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内外部社会资本以及它们之间的协同机制对企业核心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知识创造在此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本文结论对于进一步明确社会资本、知识创造与企业核心能力之间的相互联系,特别是内外部社会资本、以及内外部社会资本的.协同机制对核心能力不同维度的影响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指导企业利用其内外部关系提升核心能力与竞争优势.

作 者:王凤彬 江鸿 吴隆增 WANG Feng-bin JIANG Hong WU Long-zeng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北京,100872 刊 名:科学学研究  ISTIC PKU CSSCI英文刊名:STUDIES IN SCIENCE OF SCIENCE 年,卷(期): 26(3) 分类号:C93 关键词:社会资本   知识创造   核心能力  

 

篇2:社会资本与核心能力关系研究:以知识创造为中介变量

1. 知识网络与团队创新绩效的关系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 (NSF) 指出, 知识网络是一个能提供知识和信息利用的社会网络, 而社会网络可分为结构取向、关系取向两种视角。结构取向, 关注于行为者之间一定联系基础上的社会结构及互动状态;关系取向, 着眼于网络个体之间的社会粘着关系。社会网络的结构取向又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类:静态结构一般研究网络规模、强度、多样性等内容, 而动态网络结构, 则重点研究网络结构在动态环境下的形成和发展。本研究的重点是知识网络的静态结构, 即知识网络的强度、规模和多样性。

知识网络自进入管理学家的视角开始, 便作为一种促进团队创新绩效的因素而被国内外专家学者广泛研究。丁道韧等 (2016) 从知识网络的结构和关联两个维度, 证实了知识网络与创新绩效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喻登科等 (2015) 认为, 对于知识型团队而言, 个人知识向团队公共知识的转化过程, 需要团队成员之间的社会互动才能完成。张心悦等 (2015) 指出, 知识网络结构特别是非正式知识网络结构, 对于知识流动及知识创新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基于此, 提出假设:

H1:知识网络结构对团队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1a:知识网络强度对团队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H1b:知识网络规模对团队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H1c:知识网络多样性对团队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2.知识整合与团队创新绩效

关于知识整合与团队创新绩效的关系, 也是管理学界关注的热点, 已有不少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缪根红等 (2014) 认为, 作为创新的重要来源, 新知识要想在现有知识结构中发挥作用必需经过整合。周敏艳 (2015) 指出, 获取知识与整合应用是组织创新不可少的环节。王方等 (2014) 通过实证研究, 验证了知识整合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基于此, 提出假设:

H2:知识整合对团队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3.知识整合的中介作用

关于知识网络、知识整合与团队创新绩效的关系, 倪旭东等 (2014) 指出, 社会网络结构作为团队信息传递的通道, 会影响团队的知识整合效果。团队成员在外部社会网络获取新的知识, 在内部社会网络中传播并探索利用知识。知识网络强度越高、规模越大, 团队的社会互动程度越高, 在互动过程中有益于获取利用更多的知识、实现知识整合。而团队知识网络的多样性越高, 团队成员越能获取更多异质性知识, 更有利于知识的碰撞和创新思维的发展。岳增慧等 (2015) 认为, 知识是创新的第一步, 企业要想发展必须有创新能力和精神, 而知识的获取与整合是提高企业创新的重要基础。知识网络可以为知识传播、知识整合提供途径和方法。因此, 静态的知识网络结构势必会影响知识的传递、整合和运用, 进而对企业创新产生影响。基于此, 提出假设:

H3:知识网络结构对知识整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H3a:知识网络强度对知识整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H3b:知识网络规模对知识整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H3c:知识网络多样性对知识整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4:知识网络结构特征与团队创新绩效存在显著相关性, 知识整合充当中介作用。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1. 问卷设计

本次调查问卷内容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基本信息, 包括调研对象的性别、学历、年龄、专业、团队类型、团队人数与团队成立时间等;二是专业变量量表, 包括团队知识网络结构量表、知识整合量表和团队创新绩效量表。

知识网络结构特征部分, 主要参考张宏 (2007) 的博士论文;知识整合部分, 参考Mehta (2006) 编制的知识整合量表;团队创新绩效部分, 主要参考Lovelace、Shapiro等 (2001) 编制的制造团队绩效考核量表。在此基础上, 进行部分增减和修改, 最终形成了本次调查问卷。调查问卷采用7等级量表, 其基本的表述意义为:1=完全不符合, 2=不符合, 3=较不符合, 4=不确定, 5=较符合, 6=符合, 7=完全符合。

2.数据收集

以企业工作团队为调查对象, 采取团队协作的形式, 以纸质、电子两种形式发放问卷。调查范围涉及浙江、陕西、四川等地区的176个团队。共发放调查问卷662份, 回收652份, 其中有效问卷为604份, 有效回收率为91.2%。

在调查的176个团队中, 销售团队占比最多, 为27.8%为;团队规模在3人以上的占93.2%。团队成立时间在2—3年及4年以上的数量较多, 占总体的53.5%。在所有604个被调查者中, 男性占54.5%、女性为45.5%;93.2%的被调查者年龄在35岁以下;学历大部分为本科生;大多数被调查者都是经济类、管理类、工科专业, 三者占总数的76.5%。

数据统计分析与结果讨论

1.问卷信度检验与聚合分析

(1) 信度与效度检验。运用克朗巴哈信度系数法 (Cronbach’α) , 对问卷进行信度检验 (见表1) 。结果表明, 5个维度的Cronbach’α值都大于0.7, 总体问卷达到了0.9。表明调研问卷信度非常好, 内部一致性较高, 问卷设计较合理。运用SPSS16.0, 对问卷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 所有变量的KMO值都在0.8以上;球形检验的显著性均为0.000, 表明问卷具有较好的效度水平。

(2) 数据聚合分析。随着多层面组织研究的出现和发展, 有研究者认为, 个体层面的组织特征可进行聚合 (aggregate) , 以代表组织层面的特征。本研究采用调查团队中的个人特征再进行聚合代表团队特征的方法。为了检验组内一致性, 用spss分别计算对验证组内一致性常用的变量ICC (1) 、ICC (2) 、rwg (具体见表2) 。根据James (1982) 给出的检验标准:ICC (1) >0.05和ICC (2) >0.50, 所有的题目都能满足。另外, 比较通用的判断标准是rwg>0.70, 而所有问卷数据的rwg分析也都通过了检验标准。基于此, 以下的统计分析将采用聚合后的团队水平数据。

2. 相关分析

大量研究表明, 知识网络结构、知识整合与团队创新绩效方面均存在着或强或弱的关系。因此, 为了深入探究三者之间的关系, 运用Pearson相关系数来探析变量间的关系。当相关系数r小于0时, 表明两者是负相关的;当r的绝对值在0到0.3之间时, 表明相关程度较低;当r的绝对值在0.3—0.7之间时, 证明两变量相关程度中等;而当r大于0.7时, 证明两者的相关性非常高。

从表3可看出, 团队创新绩效与知识网络结构特征的3个维度都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 而且相关系数都在正的0.5以上。该分析证明了假设1, 即知识网络结构特征对团队创新绩效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假设1的3个子假设, 即知识网络结构特征的3个分维度对团队创新绩效存在显著的正影响也得到了验证;知识整合与团队创新绩效在0.01水平上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证明了知识整合对团队创新绩效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 假设2得到了验证;在0.01的水平上, 知识整合与知识网络结构的3个维度都是显著相关的, 证明了假设3及其3个分假设的正确性。

3. 回归分析与中介效应检验

为了进一步验证团队知识网络结构、知识整合与团队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 以团队创新绩效为因变量, 知识网络结构、知识整合分别作为因变量进行了回归分析, 结果如表4所示。

从表4可看出, 知识网络结构整体和分维度都在0.01水平上回归显著, 且回归系数都为正, 知识网络结构对团队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 假设1及其分假设再次得到验证。知识整合对团队创新绩效的回归也是显著且回归系数为正, 假设2也得到再次验证。

为了验证知识整合的中介作用, 运用层析回归方法进行回归分析。表4说明, 知识网络对团队创新、知识整合对团队创新的回归效应都是显著的。而自变量对中介变量的回归系数也都是显著的。具体如表5所示。

为了进一步检验知识整合在知识网络结构和团队创新绩效两者之间是否存在中介效应, 又对三者进行回归分析, 结果如表6所示。

当知识网络结构与知识整合一同进入回归方程后, 知识网络结构的标准化β系数, 从0.667下降到了0.452, 证明知识整合在知识网络结构与团队创新绩效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

知识网络结构各个分维度和知识整合一同进入回归方程, 结果如表7所示。

从表7可看出, 在加入了知识整合变量后, 知识网络结构特征3个维度与团队创新绩效的回归系数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且知识网络多样性在0.05的水平上回归不显著。这表明, 知识整合在知识网络结构与团队创新绩效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 假设4得到验证。

4. 对结果的讨论

(1) 知识网络结构对团队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作用。知识网络结构的3个维度 (知识网络强度、知识网络规模、知识网络多样性) , 每个维度都可正向影响员工团队创新绩效。知识网络结构不同的强度、规模和多样性, 可影响知识在团队中的分享和影响在团队中共享的知识的数量、质量、程度和多样性。知识网络结构越强、规模越大、多样性越高, 越能提高团队的创新绩效。

(2) 知识网络结构可以通过知识整合正向影响团队创新绩效。团队知识网络结构, 可通过促进团队内的知识整合, 在知识的分享和整合中, 总会出现新的想法和新的创意, 促进团队实现创新, 提高团队的创新水平。数据显示, 知识网络多样性, 通过知识整合对团队创新绩效产生影响的部分较多。一个团队的知识网络结构存在的形式越多, 越可以促进团队知识的整合, 进而越多地提高团队创新绩效。多种不同类型的知识网络结构, 可以打破单一网络结构的局限, 克服单一结构的不足, 更大的程度地实现团队内知识的储备和贡献, 因而对知识整合的影响也就更大。

对企业团队管理的建议

1.管理者应引导构建知识网络, 加强网络结构建设

企业管理者应有意识地在团队中构建知识网络, 加强知识网络结构建设, 以促进团队的知识整合, 提高团队创新绩效。具体可从这几个步骤入手:

(1) 关注知识网络。一是必须明确企业的首要战略;二是要确保管理支持, 应该对每个与重要事务相关联并贡献良多的网络都给予赞赏;三是要建立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联系。

(2) 建立网络情景。一是要建立共同的知识。由于员工是来自不同的职位, 在没有附加知识学习的基础上, 就直接进行知识共享是十分困难的。二是要选择适当的交流机制。在网络构建之初, 面对面的交流十分必要, 而随着网络的日渐发展, 也可以尝试其他的沟通方式。三是要促进员工之间的信任。在员工相互信任之前, 很可能会对自身拥有的知识进行隐瞒, 这对知识网络的构建是十分有害的。

(3) 使网络行为惯例化。在建立了员工之间的联系之后, 惯例化的组织行为是网络成员间交换知识和保持联系的重要步骤。为了达到这一目的, 需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对知识网络中的人进行区分;二是建立一个网络的规律, 即规律化的面对面交流, 或定期的其他形式的交流, 以有效保障网络行为的规律性。

(4) 知识网络维护。从上述实证研究可看出, 知识网络结构的3个维度对团队都有显著影响。因此, 在成功构建一个知识网络后, 为了从中提高创新绩效, 可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增强网络结构。一是增强知识网络强度。在知识网络构建成功以后, 要采取必要的措施, 以保证网络成员的交流。管理者可制定相关的规定, 让团队成员定期采取某种特定的形式, 进行知识交流与联系。二是扩大知识网络规模。可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团队的人数, 以增强团队知识网络的规模, 也可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 提高他们的知识储备水平, 以扩大团队内知识网络的规模。三是提高知识网络多样性。由于知识网络多样性主要是通过知识整合来影响团队创新水平的, 因此管理者可在构建知识网络时, 有意识地引导多种形式的知识网络构建;同时要关注团队成员间的知识分享与知识整合利用, 对整合知识来完成任务的团队施予正向的激励, 以促进团队中知识的整合。

(5) 扩大化知识产出。构建知识网络的最终目的是为企业创造价值, 在最后一个时期, 知识网络需要展现出真实的网络产出, 这也是整个知识网络构建过程中最重要, 也最困难的一个步骤。

2.团队成员应有意识地利用知识网络, 提高知识整合度

(1) 跟随管理者的引导, 自觉投入团队知识网络的构建中, 明确自身在知识网络中的位置, 有规律定期地与团队成员进行交流。知识网络建成后, 应自觉维护与利用团队的知识网络, 不断增强自身的知识水平, 以增强团队知识网络的规模。通过团队成员之间进行知识分享和交流, 来增强知识网络强度。

(2) 增强团队的知识整合水平。知识整合对促进团队创新绩效方面有积极的影响, 这就要求团队成员在日常的团队作业中, 有意识地整合知识, 一起解决与团队有关的问题;整合团队成员的个人观点, 以激发、碰撞新的灵感与思维, 用更创新的方式共同完成团队任务。同时, 在日常团队作业中, 要多吸收团队内外部的知识, 并利用共享知识来提高个人的工作效率和观点更新。

参考文献

[1]丁道韧, 陈万明.知识网络结构维对于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远程创新搜寻的中介作用[J].管理现代化, 2016 (3) :70-72.

[2]喻登科, 周荣.团队知识网络的结构、行为与绩效间的关系——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J].技术经济, 2015 (11) :21-33.

[3]张心悦, 宋伟.创新管理的知识网络结构、演化及热点分析——SCI (2000—2013) 文献计量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 (14) :114-121.

[4]缪根红, 陈万明, 唐朝永.外部创新搜寻、知识整合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4 (1) :130-135.

[5]周敏艳.网络嵌入性、知识整合对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 2015.

[6]倪旭东, 薛宪方.基于外部知识网络利用的团队创新机制研究[J].人类工效学, 2014 (3) :37-41.

篇3:社会资本与核心能力关系研究:以知识创造为中介变量

人力资本是企业技术创新的源泉, 代表企业的核心战略与发展方向。 随着投资者对前瞻性信息需求的增加, 企业内外部人员越来越关注人力资本信息。信息披露是利益相关者了解公司人力资本状况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提出, 我国要继续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推进科技资源共享, 优化科技资源配置, 再次强调了科技创新在深化改革中的战略地位。 明确人力资本信息披露对技术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不仅有助于完善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理论, 而且有利于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信息披露规范体系。 因此, 研究人力资本信息披露与技术创新绩效的相关性, 具有重大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二、研究假设

人力资本信息披露是公司向外界传递经营信息的重要途径, 为外部信息使用者搭建了连接公司内部治理的桥梁。对于以技术创新作为核心竞争力的企业, 管理型人力资本, 技能型人力资本是企业保持市场地位的关键因素。 人力资本信息披露质量越高, 企业在外部的声誉与形象越好, 形成市场效应, 从而驱动企业进一步扩大研发规模进行技术创新活动, 并因此提高技术创新绩效。 由此, 提出假设1。

H1: 人力资本信息披露指数与技术创新绩效呈显著正相关, 即企业人力资本信息披露质量越高, 技术创新绩效越高。

根据信号传递理论, 人力资本信息披露可以为信息使用者提供企业成长能力的判断依据, 为他们判断企业的潜在发展能力提高投资的合理性。随着财务信息预测未来作用的弱化, 企业内外部利益相关者将关注点转向人力资本信息。人力资本信息披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投资者形成的预期, 从而促进企业获取更多的外部融资。 由此, 提出假设2。

H2: 人力资本信息披露与外部融资呈显著正相关, 即人力资本信息披露质量越高的企业获得的外部融资越多。

外部融资通过作用于企业技术创新以推动经济发展。 企业仅靠内源融资不能满足技术创新活动的资金需求, 那么外部融资对技术创新是否具有重大影响。 企业融资约束越小, 获得外部融资越多, 是否意味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越强, 由此提出假设3。

H3: 外部融资与技术创新绩效呈显著正相关, 即企业获得的外部融资越多, 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越高。

在我国融资约束普遍存在的情形下, 人力资本信息披露是否可以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对外部融资约束产生积极作用。 如果上述路径成立, 企业在得到相应的融资后, 将资金投入到企业的运营活动中, 是否能够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提高? 外部融资在二者的作用路径中是否起完全中介作用? 由此, 提出假设4。

H4: 外部融资在人力资本信息披露与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三、研究设计

(一) 样本选择

本文选取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竞争力, 并进行技术创新绩效评价的企业为样本。最终选取电器仪表制造业、通讯设备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三个国内国际公认的高新技术行业作为本文的研究样本, 最终获得53 个样本公司, 由于本文从样本公司2012 年~2014 年三年的年度报表与社会责任报告中获取信息, 因此共得到318 个样本值。

(二) 变量测量

人力资本信息披露的测度。本文根据人力资本理论中的概念界定, 结合我国上市公司年报以及社会责任报告中对人力资本信息的实际披露状况, 从技能型员工个人素质、管理型人员个人素质、员工管理体制, 员工总体概况与员工工作环境五个方面运用内容分析法对上市公司的年报与社会责任报告的相关披露内容进行量化, 根据评分标准做出评价。 并将各项要素信息进行数学运算, 使用相对值构建出人力资本信息披露指数以提高数据的可比性。

外部融资的测度。 外部融资由权益外部融资和债务外部融资两部分构成, 其中股权融资用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期初总资产来表示, 债务外部融资由借款收到的现金/总资产和发行债券收到的现金/期初总资产两个部分构成。 其中, 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是由现金流量表中的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项目减去吸收少数股东权益性投资收到的现金项目的差额计算而出, 因为少数股东向被投资公司股权投资, 其对公司的经营状况有全面细致的了解, 并不是以公司人力资本信息披露状况为主要信息途径。 其次, 股东做出是否投资的决策并不是根据公司人力资本信息披露质量而决定, 不适用人力资本信息披露对外部融资的影响路径, 因此予以剔除。

由于技术创新活动的多样性, 复杂性与不确定性, 关于选取单一指标还是多指标来衡量技术创新绩效, 学者们的分歧很大。 本文根据实证研究的需求, 考虑到指标的客观性以及导向性, 本文采用了单一指标研发投入/营业收入代表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

(三) 模型构建

模型一:TIP =α0+α1HCD +α2EF +α3SIZE+α4ROE+α5DEBT+ε

模型二:EF =β0+β1HCD +β2SIZE +β3ROE+β4DEBT+ε

(四) 相关研究与回归分析

通过运用spss18.0, excel等软件, 得出研究结论。 三大行业中, 电器仪表制造业与通讯设备制造业, 人力资本信息披露对技术创新绩效的正面相关性通过检验, 而医药行业, 人力资本信息披露, 外部融资与技术创新绩效的相关性不明显。 为了检验外部融资在人力资本信息披露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中是否起到中介作用, 本文使用了Baron和Kenny对中介变量的方法, 对外部融资的中介作用进行检验。 其中, 电器仪表制造业, 外部融资在人力资本信息披露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部分中介作用明显, 假设4 通过检验。 在通讯设备制造业和医药行业中, 外部融资在人力资本信息披露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不存在中介效应。

四、政策建议

( 一) 完善披露标准, 加强披露规范研究

作为重要的企业信息, 人力资本信息披露可以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依据。 为解决企业未按照会计准则规定进行信息披露以及披露不规范不完整的问题, 权威机构应当制定统一的人力资本信息披露指数或者等级可量化的参数指标, 推动有效的信息披露规范和实施制度的建立, 从而指导企业人力信息披露制度建设, 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加直观清晰的人力资本信息。 信息披露的完善不仅需要公司内部管理层的努力, 外部分析师等外部信息中介的参与, 对披露信息的深入挖掘也是信息披露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 加强证券分析师队伍的队伍建设, 提高证券分析师能力素质。

(二) 健全融资体系, 为技术创新提供支持

由于技术创新在市场、产品、研发等多方面存在不确定性, 企业很难获得技术创新所需的资金。 而我国的金融贷款没有为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 因此, 我国完善对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估体系, 为不同信用等级和能力等级的企业提供相应额度的贷款, 提高企业对银行信贷资金的利用效率, 加强银行对企业资金使用的监督, 让贷款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

( 三) 加强资金管理, 提高技术创新绩效

持续不断的现金流是保障企业创新投入的重要因素。 从我国企业的研发投入的增长速度来看, 我国经济进入了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 实现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与产业升级, 需要更多的研发投入保证技术创新活动的持续进行。 另外, 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的建设, 提高技能型员工所占的比例, 建立支持创新的企业文化与工作环境, 调动员工创新的积极性。 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同时, 利用人力资本信息披露机制获得外部融资, 形成良性循环为技术创新活动提供不竭资金支持, 从而提高技术创新绩效。

参考文献

[1]曾颖.信息披露质量与股权融资成本[J].经济研究, 2006 (02) .

[2]周方召, 符建华, 仲深.外部融资、企业规模与上市公司技术创新[J].科研管理, 2014 (03) .

[3]王珍义, 苏丽, 陈璐.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政治关联与技术创新:以外部融资为中介效应[J].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1 (05) .

篇4:社会资本与核心能力关系研究:以知识创造为中介变量

关键词:社会资本,吸收能力,知识创造,技术创新绩效

0 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如何有效管理、利用知识来提高技术创新绩效成为理论界和实践界关注的一个问题。而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注重关系的国家,从知识产生的社会情境因素和人际互动因素探讨在中国背景下如何提升技术创新绩效具有重要意义。90年代后期,社会资本的概念引入管理领域,Nahapiet和Ghoshal(1998)认为社会资本是镶嵌在个人或社会个体占有的关系网络中、通过关系网络可获得的、来自于关系网络的实际或潜在资源的总和。组织内外部的社会网络状态会显著影响组织知识(尤其是隐性知识)的获得、转移、整合及利用。企业要想成功的进行产品的创新,必须寻求与产品创新模式相匹配的社会资本。国内外已有不少学者对社会资本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而且几乎都认为社会资本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具有促进作用。但是,大多数国内外学者将企业社会资本影响创新作为一个“黑箱”来处理,并没有对其影响机理进行系统分析。少数探索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绩效影响机制的研究将知识获取作为中介变量。但是,企业获取知识以后,还应整合内部拥有的资源和外部获取的知识以创造新知识,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而当前文献对于知识创造这一概念仍然缺乏研究,尤其是系统的实证研究依然少见。基于此,本文引入吸收能力、知识创造这两个变量,从组织的内部与外部社会资本角度进行分析,探讨社会资本对组织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并试图回答两个问题:企业的内部与外部社会资本是怎样影响技术创新的?在这个过程中,知识管理机制又起到什么作用?

1 研究现状

1.1 社会资本

社会资本的概念最早是由社会学家布迪厄提出的,他认为社会资本是一种通过体制化关系网络的占有而获取实际的或潜在的资源的集中。还有学者从能力角度、功能角度、网络角度对社会资本进行定义。目前对于社会资本的定义没有统一的概念,但是研究者的定义中一般都包含了以下几个关键词:“网络”、“信任”、“合作”、“规范”。社会资本的研究维度以Nahapiet与Ghoshal对社会资本的划分影响最广,他们将社会资本分为结构维、关系维和认知维三个维度。结构维度主要研究影响信息共享、合作行为和决策形成的既定的社会角色、网络、规则、程序。关系维度指通过关系创造和利用的资产,包括信任、规范、认可等属性。认知维度指表征双方之间可通用语言、编码和叙述进行沟通的通用理解、解释和含义系统的资源。企业的内部社会资本形成于企业的内部员工之间。本文借鉴这一研究,使用结构维、关系维、认知维来衡量社会资本。在社会资本的分析层次上,按照张方华(2003)对企业社会资本的划分将社会资本分为外部社会资本与内部社会资本。

1.2 知识创造

知识创造的定义是野中郁次郎和竹内弘高提出的,认为组织知识创造是指组织在企业内部或企业之间创造、分享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持续过程。野中郁次郎和竹内弘高在将知识区分为隐性和显性的基础上提出了知识创造的SECI模型,该模型主要包括四个环节,即社会化(Socialization)、外部化(Externalization)、综合化(Combination)和内部化(Internalization)。知识创造以螺旋的形式向前发展,这一过程一般称为知识创造的Spiral-SECI过程,如图1所示。同时他们提出“场”(Ba)的概念来解释SECI四种知识转化过程。他们认为“场”可2共享的空间或知识创造的基础,为个人或团体提供了知识创造平台。启动场、互动场、网络场和训练场分别对应前述四种知识转换过程,本文按照野中郁次郎和竹内弘高对知识创造的定义,认为知识创造过程包括社会化、外部化、综合化、内部化四个环节。

1.3 社会资本与技术创新关系的研究现状

目前,对于社会资本的研究大部分是根据Nahapiet&Ghoshal(1998)提出的结构维、关系维和认知维三个维度进行分析的。大多数观点(Yli-Renko,Autio&Sapienza、张方华等)认为企业社会资本和技术创新、产品研究开发之间具有正相关的关系。如谢洪明等(2007,2008)对社会资本、知识能量、组织学习与组织创新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发现内部社会资本虽然对管理创新没有显著的直接影响,但通过组织学习和技术创新对管理创新仍有显著的间接影响。外部社会资本对管理创新没有显著的直接影响,但通过技术创新对管理创新仍有显著的间接影响。但同时有少数学者认为这两者之间有着不确定的关系,或者说呈现出的是有条件的正相关。如Morten T.Hansen,Joel M.Podolny和Jeffrey Pfeffer(2001)对研发分类为探索性研发和利用性研发,认为企业社会资本对企业研发的作用需要根据研发特点的不同而有差别地看待,即企业社会资本有利于探索性研究,而对利用性研究的作用并不显著。总结以往的研究可以发现,国内外大部分的研究是针对社会资本与技术创新绩效,对于如何利用社会资本来提高技术创新绩效仍缺乏系统而全面的研究。少量的研究虽然探索了知识获取、资源获取等在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中的作用,但是社会资本在影响技术创新的过程中是否存在其他变量以及这些变量是怎样发挥作用的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2 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绩效影响的关系模型

2.1 企业的社会资本对知识创造的影响

2.1.1 企业的内部社会资本对知识创造的影响

周小虎,陈传明(2004)认为企业社会资本对知识创造的影响体现在两方面,(1)通过信任、规范、义务等关系性嵌入影响企业的知识创造过程,具有较高关系性社会资本的行动者就使得他人具备了与其合作的动机,也就为知识创造过程提供了可能;(2)通过共同的语言、符号和共有的故事等社会资本的认知嵌入来影响企业的知识整合能力,为相互间的协作提供良好的前提。还有一种观点从另一个角度考虑:企业内部良好社会资本的积累有利于促进企业的知识转移和知识共享,企业成员之间良好的社会资本积累,一方面促进企业成员的沟通与交流,使成员可以接触到更多其他成员的知识,另一方面加强企业各部门的协调和联系,从而使企业的知识转移和知识共享成为可能。显而易见,这种良好的内部社会资本有助于企业成员将个人的隐性知识共享来创造新的隐性知识(社会化)、通过隐性的知识创造显性知识(外部化)、通过显性知识创造出更为复杂和系统的显性知识(组合化)、在显性知识的基础上创造出隐性知识(内部化)。所以,本文认为:H1a:企业内部的社会资本有利于知识创造。

2.1.2 企业的外部社会资本对知识创造的影响

企业的外部社会资本指形成于企业外部的关系网络,主要包括客户、供应商、政府、大学和科研机构等。企业之间积累良好的社会资本对知识创造影响非常大。对一个企业来说可能是已有的知识,对另一企业来说可能还是新知识。Cohen与Levinthal(1990)认为,技术转移并非完全照搬技术供方所转移的技术,而是在转移的过程中隐含着组织通过外部知识来创造组织自身的知识。具有不易编码、不易传播、难以模仿特征的默示知识是知识创造的源泉。因此,企业与供应商、客户形成良好的信任关系,能使企业吸收更多的关于市场等方面的新知识,加速信息和知识的转移和扩散,有利于知识创造。而企业与政府建立有效的社会资本的情况下,政府通过为企业提供R&D资金、政策优惠等方面为企业的知识创造施加有利的影响。另外,中国大学和科研院所的研发力量约占到全国总量的62%,在人才、信息、技术、研究设备等方面也都拥有突出的优势。毫无疑问,与大学、科研院所建立良好的信任与合作关系也有利于企业员工创造新的知识。因此,本文认为:H2a:企业外部的社会资本有利于知识创造。

2.2 吸收能力与知识创造

关于吸收能力引用最为广泛的定义是Cohen和Levinthal于1990年在《管理科学季刊》上提出的:“吸收能力是企业识别外部新知识的价值,并通过企业知识整合和应用,取得商业成果的能力”。关于吸收能力与知识创造二者之间关系的研究很少,大部分研究对吸收能力与知识获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但是,Midgley&Devinney(2004)认为组织知识吸收能力的提高不仅能导致获取更多的知识,而且能够提高问题的解决能力,创造新的知识。林筠(2009)认为企业的吸收能力越强,对于外界环境的经营掌握能力也就越高,就越能辨别外界有用信息的价值,能够更快地获取到企业所需的知识的信息,使得企业能够较竞争对手更快地获取目标客户与需求与其他关乎自身发展的信息。企业获取和消化知识之后,其中有多少知识被用来与现有知识整合进而为创造新事物提供知识基础,这是由企业的现实吸收能力决定的。从另一方面来说,由于组织知识创造是组织在企业内部或企业之间创造分享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持续过程,而吸收能力能促进企业的知识和技术转移。因此,本文认为:H3a:组织的吸收能力正向影响知识创造。

2.3 企业的知识创造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

技术创新的概念由熊彼特在专著《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创新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将技术发明应用到经济活动中所引起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条件的重新组合,以获得潜在利润的过程”。当前很多研究中存在对知识创造与创新混淆使用的现象,樊治平、李慎杰(2006)对知识创造与知识创新的内涵和相互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认为知识创造注重的是新知识的产生,而知识创新注重的是新知识的实际应用,经过知识创造产生的新知识具有了实际应用价值,才是真正的知识创新。因此,可以认为知识创造是创新的前提。从另一方面来说,由于组织知识创造是组织在企业内部或企业之间创造、分享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持续过程。而知识是企业获取竞争力的来源。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产业中,技术知识交换与整合得越好的企业,研发的效率和所创造的产品也越好。因此,组织成员之间共享与整合知识,有助于企业R&D活动,进一步有利于技术创新。基于此,本文认为:H4a:知识创造有利于技术创新。

2.4 吸收能力、社会资本与知识创造

当前绝大部分关于吸收能力的研究都把吸收能力当作自变量来处理,关于吸收能力如何影响知识获取、知识创造的深入研究不多。Nieto&Quevedo(2005)的研究发现吸收能力对技术机会和创新努力程度之间的关系有调节作用。本文借鉴这一研究,社会资本可以促进不同来源的信息交流从而加强资源的获取,为企业提供发现机会、新产品观念测试以及相关资源获取的可能性,但是消化和吸收这些信息和知识却依赖于企业的吸收能力。企业的吸收能力越强,将获取的知识和信息用于知识创造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本文认为:H5a:吸收能力能促进内部社会资本对知识创造的影响;H5b:吸收能力能促进外部社会资本对知识创造的影响。

2.5 模型框架

根据上述对社会资本、知识创造、吸收能力与技术创新绩效四者相互关系的分析,本文提出了一个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模型,如图2所示。

该模型表示,企业内部与外部社会资本的积累有利于知识创造,并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另外,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对内外部社会资本与知识创造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而且企业知识吸收能力越强,越有利于知识创造。

3 结论

正如Moran(2005)等学者指出的社会资本不像物质资本和金融资本那样容易让渡,也不像人力资本那样容易流动,而是与企业紧密相连,因而可以说是组织优势的最持久来源。因此,在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企业内外部的社会资本来获取和创造用于技术创新的知识,以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的吸收能力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因而企业应该重视吸收能力的提高,通过组织学习等方式提高企业的整体吸收能力。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提出的理论模型和一些假设理论对于深入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机制的影响机制的相关研究具有理论意义。下一步我们将从实证方面进一步展开相关研究。

参考文献

[1]边燕杰,丘海雄.企业的社会资本及其功效[J].中国社会科学,2000,(2):87-99.

[2]谢洪明.社会资本对组织创新的影响:中国珠三角地区企业的实证研究及其启示[J].科学学研究,2006(24):150-158.

[3]张方华.企业社会资本与技术创新绩效[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6,18(3).

[4]张明,江旭,高山行.战略联盟中战略联盟中组织学习、知识创造与创新绩效的实证研.2008,26(4).

[5]Nieto,M.&Quevedo,P.Absorptive capacity,technological opportunity,knowledge spillovers,and innovation effort[J].Technovation,2005,25:1141-1157.

篇5:社会资本与核心能力关系研究:以知识创造为中介变量

关键词:社会资本,动态能力,创新绩效

技术的迅猛发展,环境的不确定性,使得技术创新的难度上升,作为供应链节点的企业,只有积极和上游供应商、下游客户进行交流,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才能提升企业创新效率。学者Eisenhardt认为随着市场的竞争需要引入动态能力来解释资源和绩效之间的关系[1]。资源是企业构建动态能力的基础,通过对内外部资源进行整合和重构,从而提升企业的动态能力,这种适应外部环境的能力才是提升创新绩效的关键因素。由于整合的资源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因此企业在整合资源过程中可以逐渐形成持久的能够迅速回应外部环境变化的动态能力。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高动态能力的企业能够获取更好的创新绩效。

以往的研究,学者肯定了社会资本对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作用。资源是能力的基础,能力才是创新绩效的直接来源。遵循资源—能力—绩效的原则,本研究将动态能力分为技术动态能力和市场动态能力两个维度,详细研究供应链间社会资本、动态能力和创新绩效之间的逻辑关系。

1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1.1社会资本与动态能力

社会资本是存在于企业的关系网络中,并且从这些关系网络中衍生出来的现实的和潜在的资源总和。国外学者Adner(2003)研究指出动态能力受到企业人力资源、社会资本和管理制度3个潜在因素的影响[2]。Danilovic M(2005)指出资源是构成动态能力的基础,企业通过合作网络或者战略联盟关系获取资源,提升企业的动态能力[3]。Wu(2007)实证指出企业家的社会资本越丰富,动态能力就越强[4]。Chang(2011)研究显示横纵向关系对组织柔性有正影响,外部资源的获取可提升企业动态能力[5]。国内学者陈龙真、黄佐钘、周海炜(2005)指出社会资本促进资源的集聚,而动态能力则通过整合内外集聚的资源从而得到提升[6]。杨鹏鹏、袁治平(2008)指出企业家之间在信任和互惠基础上,动员社会网络中的资源,通过和自身资源的匹配、整合和更新,实现动态能力的螺旋上升[7]。张洪兴、耿新、王海祥(2010、2011)实证社会资本对企业市场动态能力和技术动态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商业型社会资本和技术型社会资本对于市场动态能力和技术动态能力都有积极的影响,而制度型社会资本对于两种动态能力影响均不显著[8,9]。

现有文献肯定了社会资本对动态能力的影响,将社会资本分为3个维度研究较少。上下游不同节点的企业有自身的专业化知识和柔性生产的优势,通过互动进行信息交流,使得企业及时掌握前沿技术和主流需求,增强创新产品的适应市场能力。供应链中企业间长期良好的信任会减少彼此之间的机会主义,降低监督成本;共同认知增加企业交流的意愿,促进交流信息的消化和利用,提高资源的整合效率。这种整体非竞争资源互补有利于增加企业运营柔性,促进动态能力的提升。

基于上述分析,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H1a: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互动对于技术动态能力存在正相关关系;H1b: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信任对于技术动态能力存在正相关关系;H1c: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共同认知对于技术动态能力存在正相关关系;H2a: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互动对于市场动态能力存在正相关关系;H2b: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信任对于市场动态能力存在正相关关系;H2c: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共同认知对于市场动态能力存在正相关关系。

1.2动态能力与创新绩效

动态能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得到了学者的认可。Athreye(2005)指出重新组合和配置资源会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10]。Brady指出高阶动态能力能为企业带来良好的创新绩效,这是企业和市场动态适应的结果[11]。Ellonen(2009)研究显示动态能力三维度都强的企业比较容易进行渐进创新,而动态能力单维度强的企业倾向于进行激进创新[12]。Zheng(2010)指出资源整合能力和外部关系网络对企业价值有积极影响,得出资源整合能力对企业价值的影响随着企业年龄的增长而变强[13]。黄俊、李传昭(2007)实证了汽车行业中企业动态能力对自主创新能力存在显著正相关[14]。徐凯、高山行(2008)分析显示外部社会资本在企业具备技术资源管理能力的情况下才能实现产品创新[15]。钟鸣长(2010)实证结果显示了企业动态能力对新产品开发绩效有直接影响,并且动态能力在两种市场导向与新产品开发绩效中存在部分中介效应[16]。龚一萍(2010)指出企业动态能力是企业成功创新的关键[17]。

现有研究定性阐述了动态能力对企业新产品开发的积极影响,但定量研究较少。借鉴Danneels E(2008)的研究[18],将动态能力分为技术动态能力和市场动态能力。技术动态能力就是识别外部新技术趋势,通过再配置资源和调整内部运作模式,提高新产品的研发能力。市场动态能力就是对市场领域和客户需求进行甄别,评价并构建新市场竞争力的能力。技术动态能力有助于缩短创新周期,提升创新绩效;市场动态能力则有助于企业准确判断市场需求,满足客户需求,提升创新绩效。

基于上述分析,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H3a:技术动态能力对于企业创新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H3b:市场动态能力对于企业创新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

1.3社会资本和创新绩效

良好的社会资本可以提高组织之间的信任,提高知识交流和沟通的效率,吸收外部知识源和信息源,提高企业创新能力[19]。Murphy(2000)指出社会网络有利于创新,组织间的信任提高了信息交换质量[20]。Zhao(2005)指出基于供应链合作关系的技术来源对技术创新能力有积极影响[21]。Hsu(2009)发现社会资本对新产品开发的积极影响最显著,且都是通过组织学习能力实现的[22]。Zeng(2010)实证结果显示和供应商、客户和同行业的企业合作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优于和研究机构、大学和政府的合作[23]。国内学者张方华(2005)研究显示企业社会资本通过资金、信息和知识的获取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24]。黄秋雯(2009)实证研究发现,人力资本中的工作经验和受教育程度对创新行为有显著的正影响,社会资本中联系人数对创新行为影响不显著,而联系频率对创新行为有显著的正影响[25]。窦红宾、王正斌(2011)指出社会资本对高技术产业集群企业创新具有推动作用[26]。

着眼于供应链间社会资本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细化社会资本的分类研究。供应链间企业互动促进信息流、技术流和资金流的双向流动,企业间的信任会减少信息的失真性,共同价值观则会保证节点企业无摩擦的配合,缩短创新周期,加速创新成果扩散,促进创新绩效的提升。

基于上述分析,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H4a: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互动对于创新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H4b: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信任对于创新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H4c: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共同认知对于创新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

2研究设计

2.1变量测量

社会资本量表采用了Nahapiet和Ghoshal(1998)的维度划分方法,分为结构维度,关系维度和认知维度三个维度。问卷设计参考Yli-Renko等(2001)[27]、韦影(2007)[28]和彭灿、李金蹊(2011)[29]的相关研究。本文的社会资本特指企业与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的社会资本,结构维度从企业与上下游互动的数量,互动频繁和密切程度三方面测量,关系维度从企业与上下游间的信任,互惠和合作三方面衡量,认知维度从企业与上下游之间的价值取向和共同愿景进行衡量,每个维度包括3个题项,共9个题项。

动态能力参考Danneels E的维度划分,将动态能力分为技术动态能力和市场动态能力两个维度进行测量。具体问卷设计上,主要参考Danneels E、Gibson(2004)[30]和张洪兴、耿新(2011)[31]的相关研究。技术动态能力从新技术的识别评估、引进和开发能力方面衡量,市场动态能力从评估市场需求和开拓市场方面衡量,两个维度共6个题项来测量。

创新绩效主要借鉴吴晓波、高忠仕、魏仕杰(2007)[32]、Chiu Y T H.(2009)[33]和S.X. Zeng(2010)[23]的研究成果,从创新财务绩效和创新流程绩效两方面进行衡量。创新财务绩效从创新的投资回报率、创新利润、市场占有率等方面衡量,创新流程绩效从创新流程优化、经营效率和组织变革等方面衡量,2个维度共包含6个题项。

2.2数据收集

本研究对京津冀地区的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350份,回收245份,回收率70%,其中有效问卷211份,有效率86.1%。行业涉及电子通讯、机械制造、IT行业、汽车行业、生物医药和新能源行业。从企业性质来看,民营企业占到46%,国有控股占16.6%,国有独资占12.3%,中外合资和外商独资分别占12.8%和12.3%。在受访者中,中层管理者占51.2%,高层管理者占22.7%,普通员工占26.1%。

2.3信度和效度分析

本研究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发现,结构维度、关系维度、认知维度题项的因子载荷分别处于0.743~0.842、0.744~0.813和0.702~0.797范围内,技术动态能力和市场动态能力题项的因子载荷分别处于0.822~0.895和0.783~0.844范围内,创新绩效题项的因子载荷处于0.739~0.892范围内,且这些标准化系数都达到显著性水平。各潜在变量的组合信度和平均方差抽取量(AVE)见表1。可知,本研究所有潜在变量均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2.4整体模型拟合度测量

结构方程模型(SEM)是评价评估理论模型的拟合性,具体解释为理论提出的概念模型是否与收集数据相互拟合及拟合程度如何,并依据选取的拟合指数来验证整体模型。本研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变量间整体的相互影响关系,通过软件AMOS7.0采用极大似然法对模型进行整体验证,如表2所示,假设检验结果各项拟合指标均达到可接受水平,说明整体模型的拟合度符合要求,验证后的整体理论模型及各变量间的路径系数见图1,变量之间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及其相应的P值见表3。

注:**表示p<0.01,*表示p<0.05。

由表3可知,互动和共同认知并不直接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显著影响,而是要通过动态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但信任可以直接影响到企业创新绩效,假设H4a、H4c未得到验证,而假设H4b得到了验证。企业的技术动态能力和市场动态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影响,假设H3a、H3b得到了统计检验的显著支持。并且互动、信任和共同认知与企业技术动态能力和市场动态能力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关系,假设H1a、H1b、H1c、H2a、H2b、H2c得到了统计检验的显著支持。

3结论与讨论

首先,供应链间社会资本的互动、信任和认知三维度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各不相同。互动和共同认知对于创新绩效的直接影响很微弱,说明企业间的互动反映企业对外交流状况,可以增加信息的交流和共享,并不能直接作用到创新绩效;而共同认知是反映企业价值认可相似程度的变量,可以减少企业交流过程中的摩擦,增加资源共享的意愿,但也不是提升创新绩效的直接变量。关系维度的中国化色彩较浓,是促进企业建立合作的基础,良好的信任关系可以减少“搭便车”行为的发生,降低交易成本和监控成本,提高企业创新的收益成本比例,从而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

其次,动态能力的技术动态能力和市场动态能力均对创新绩效有显著影响;且市场动态能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较大,这与国内的市场导向现象相符合。研究结果表明企业要获得良好的创新绩效,必然依托于企业的动态能力。随着竞争形势白热化,企业想创新成功,势必要不断做出战略调整,快速定位新技术的发展方向和市场潜在需求,对快速的市场变化做出有效反应,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

再次,动态能力在社会资本和创新绩效之间起到中介效应。研究结果强调了资源和能力的依存关系。企业外部能形成良好上下游网络关系,仍要将静态资源进行动态整合,形成新的资源从而更新企业现有能力,优化资源配置,加强资源的协调力度,增强外部市场的适应性,获取良好的创新绩效。

本文证实了社会资本、动态能力和创新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突出了动态能力在社会资本与创新绩效关系中的中介效应,明确了社会资本影响创新绩效的路径,是对资源基础理论的有益补充。并得出在动态环境下,供应链间的社会资本是企业动态能力形成的关键变量。为此,企业应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沟通与交往,增强组织彼此的信任,培育组织间的共同价值观,增加社会资本存量,为动态能力的形成夯实基础。然而单纯社会资本的积累并不能实现创新绩效的提升,企业必须加强对静态资源的动态整合,完善企业内部学习机制,推动跨部门学习交流,化解企业核心能力的刚性,为企业实现创新绩效创造良好的条件。

上一篇:呼吸道感染应急预案下一篇:办理信用卡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