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幼小衔接总结

2024-05-16

幼儿园幼小衔接总结(精选10篇)

篇1:幼儿园幼小衔接总结

自开学以来,在我校一年级新生入学三个月的时间里,我校的幼小衔接工作一直在稳步扎实的推进,现从以下几点做一下阶段性总结:

(一)继续将安全教育放在首位

从教育开始,由细处入手,每天进行10-15分钟的安全常规教育,加强课间监督,随时随地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二)注重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

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是本学期的重要工作。孩子们进入小学学习,是其生活的一个重大转折,无论是课程设置,环境及条件等各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如何尽快地适应是首要问题,为此在幼小衔接工作我们采取了以下一些措施:

1、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孩子学习的重要前提,本学期重点培养孩子们的日常行为习惯。如让孩子学着整理书包,及时提醒孩子上课时坐姿要端正,有事先举手,上课认真听教师讲述,积极思考,大声的回答教师提问,不做小动作,逐渐帮助孩子改正一些不良的习惯,朝着良好学习习惯的轨道发展。

2、针对孩子的心理特点,采取激励方法来规范幼儿行为。在教学过程中,教育幼儿学会倾听,积极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观点。生活中,要做到讲文明、懂礼貌、讲卫生,见到老师主动问好,与小朋友友好相处等,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依赖他人的好习惯等,对于良好的表现教师要给与表扬与奖励。

(三)加强孩子学习方面的自我管理能力。让孩子懂得珍惜时间,独立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每堂课的40分钟内,养成集中注意力听讲的好习惯。幼儿园的生活是松散型的,而小学的学习模式为课堂教育,因此学习生活不能再完全依靠父母和老师,要让孩子懂得什么时间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要做好;什么时间不能做什么事,就要控制自己的行为。

(四)加强家校合作,共育未来花朵。教师与家长时刻保持联系和沟通,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一起努力。

(五)利用社团活动,提高孩子的综合素养。

学校开设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为满足孩子的需求,结合各班实际情况,做到了班班有社团,人人都参与。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报名校级社团,如轮滑、跳绳、绘画、戏曲、舞蹈等,也可以在班级内参加本班组织的社团活动。

同学们课上遵守班级纪律,入校遵守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友爱同学,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种活动,成长为了有理想、有纪律、有自控能力的合格三小学子。幼小衔接课程也受到了家长的一致好评。今后,我校将继续稳扎稳打,紧紧围绕县局部署,有条不紊的将幼小衔接工作推行下去。

篇2:幼儿园幼小衔接总结

作为潍坊市幼小衔接试点园(校),合校更感到肩上责任之重大,从领导班子到基层教师深入探讨、积极研究,进一步推进幼小科学衔接,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幼儿园——寓教于乐学本领

体育运动强体魄

温室里的花朵,难经风吹雨打,幼儿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适量的的户外体育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根据幼儿的兴趣,巧妙的将跑、钻、爬、攀、滑、翻、滚、荡等功能性动作融于游戏之中,赛龙舟、毛毛虫、钻套圈……为幼儿量身定做的各种户外体育活动不仅强健了他们的体魄,更锻炼了他们的心理素质,为后期适应小学生活提供了最基础的保障。

黏土塑型炼思维

粘土作为三维空间艺术,最能激发儿童的形象思维。从小班动手搓一些简单的形状到中班、大班复杂的捏、揉、按、压等,黏土在孩子们的手中变化出各种形状,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发展。通过这一系列的操作过程,孩子的手指进行了大量的运动,提升了手指的力量、灵活性和协调度,不知不觉中让大脑得到充分锻炼,越玩越聪明。

传统文化润心田

泱泱华夏五千年,经典文化万万千。传统文化的教育也要从娃娃抓起,却不是单纯的说教,也不是一味地死记硬背,而是根据现阶段幼儿的特点,通过时令节气、地方习俗等潜移默化、润浸于心。清明节碰蛋、画蛋;端午节放艾草、包粽子;中秋节做月儿;重阳节身体力行的敬老、爱老活动……

小学——科学过渡促提升

巧手叠衣会自理

学生在幼儿园阶段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简单的收纳、整理技巧,进入小学阶段,就得将他们之前所学的技能落实到实实在在的行动上,做到真正的自理了。

提高学生自理能力的第一步就是让满教室乱放的衣服归于整齐,基于此,叠衣服比赛开始了,老师先示范如何正确叠放衣服,然后请学生自己练习,再分小组比赛,几轮比试过后,学生学会了叠衣服,也知道了要保持教室整洁,将叠放好的衣服放到指定位置。

集中注意玩迷宫

刚步入一年级,孩子并不能完全适应课堂教学,注意力特别容易分散,针对这一特点,数学老师将迷宫游戏引入课堂,拿出一节课的时间,和学生一起了解迷宫,让弯弯曲曲的通道、富有挑战的情景性任务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满足他们好玩好探究的心理需要。在之后的教学中,又巧妙地将数学学习融入迷宫游戏中,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锻炼专注力。

勇敢表达我最棒

从幼儿园到小学,面对新的学习环境,敢于表达、学会表达、非常重要,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从简单的自我介绍开始。介绍自己的兴趣爱好、解说自己的绘画作品、展示自己的唱跳才艺……他们用自己稚嫩的语言、简单的作品、夸张的动作展示了最棒的自己。简单的自我介绍,让学生敢于开口表达,也增进了他们之间的了解。

悄悄话儿认真听

活泼好动的孩童阶段,坐不住,闲不着;家中说一不二的小太阳,别人的话语听不见。可是,作为一年级的小学生,应该学会倾听了。怎么办呢?将全班分组,各组从头开始,依次传话,传到最后变成了什么?简简单单的传话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自觉地意识到和别人说话要说清楚,听别人讲话要认真听。不需要说教、更没有指责,有趣的传话游戏帮助学生学会倾听。

篇3:幼儿眼中的“幼小衔接”

因为抽象的、成人式的访谈往往会误导、限制儿童的回答,所以我们尝试在具体情景中访谈儿童。我们拍摄了幼儿一日活动各环节的照片,访谈时先出示照片,而后针对照片中的内容再访谈,比如“这是你们在集体活动,如果你突然想上厕所,你告诉老师之后老师就会让你去了。但是如果你上小学了,上课的时候想上厕所,怎么办”等。我们一共对来自2所不同幼儿园(一所示范园、一所一般园)的36名大班幼儿进行了访谈,之后对其进行转录、编码、分析。现将结果和分析呈现如下。

一、“小学生写作业、上课”

访谈中我们出示幼儿园一日活动的照片,之后问幼儿:“你在幼儿园里每天都会做这些事情,那么你觉得小学生在学校里每天都做什么呢?”我们把幼儿的回答进行了编码,结果如下。

(注:访谈时,有的孩子既说了“写作业”,也说了“上课”,针对这种情况,编码时采用重复赋值的方式,所以各个主题加起来的总数会超过访谈对象的总数(36)。全文均采用重复赋值的方式,在此统一说明。)

由表1可知,一半孩子认为小学生在学校里最主要的事情是“写作业”(50%),其次被提名最多的是“上课”(25%)。

具体分析孩子的回答,可以得到更生动的信息:他们认为小学生的作业特别多,有“英语、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还认为小学生的作业“比我们的作业难”,小学生上的课是“高难度的课”“幼儿园不懂的课”。也有少数几个孩子认识到小学生一天的生活也包括“喝水、吃饭、睡觉、学习”等环节。

二、“小学老师很厉害,会罚站”

小学与幼儿园的生活环境大不相同,小学老师对幼儿生活上的照顾相应减少、与小学生的接触也少很多。[5]大班幼儿是否对这种“人际关系”的变化有所认识呢?访谈中我们问了“小学老师是什么样的?与幼儿园老师相比有什么不同?”

由表2可知,73.7%的大班幼儿认为小学老师“很厉害,会罚站”,比如有的孩子说“:小学老师弄的厉害!大班老师弄的不厉害!不听话就生气,让我们站在外面!”当我们询问“你们怎么知道的”,很多大班幼儿回答说听家长说的或者他们有哥哥、姐姐在小学,他们亲眼见到小学老师“训”他们。

三、大班幼儿喜欢什么样的小学老师

表2呈现的是幼儿心中小学老师的形象,那么他们喜欢什么样的小学老师呢?

由上表数据可知,52.2%的幼儿希望老师是温柔的,这样的研究结果也是比较好解释的,正因为大部分儿童心中小学老师的形象是很厉害的,所以大部分儿童也希望自己的小学老师“温柔一点”。

四、大班幼儿对小学生吃饭、喝水、上厕所的认识

多项研究把“自我照顾能力”列为入学准备的内容之一,因为上小学后,生活方面会发生很大改变。那么大班幼儿对此又有何种认识呢?

由表4可知,61.1%的幼儿认识到上小学后“上课不能去厕所,应该课间去”,但是仍有超过1/5的幼儿(27.8%)认为上小学之后上厕所跟幼儿园时没有什么差别。喝水与吃饭方面,大部分幼儿只认识到了“饭、饭盆、杯子”等外在现象与幼儿园不同,只有大概10%幼儿认识到了根本区别———要独立自主。由此可见,大部分幼儿并未意识到上小学后自我照顾方面对自己提出的挑战。

五、幼儿对上小学充满复杂情感

访谈结束前我们询问幼儿:“幼儿园毕业之后,你就该上小学了。你想上小学吗?”以了解大班幼儿对幼小衔接的情感态度。

由上表可知,74.5%的幼儿对小学生活充满向往和积极情感。但是另有13名幼儿(25.5%)表达了对小学的消极情感,不想上小学。主要原因有:“小学作业太多”“小学老师太厉害”“上小学后起床太早”。

上小学,因为“可以学到更多知识”,但是转而又担心“作业太多”,又“有点不想上了”。)

六、要成为一名小学生,需要做哪些准备

幼儿是幼小衔接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他们认为自己应该做好哪些入学准备?

由表6数据可知,大部分幼儿(40.9%)认为自己需要做的准备是“认字、会算术题、会拼音”;其次有30.3%的幼儿认为要学会遵守规则;15.2%的幼儿关注到了社会性方面的准备,7.6%的幼儿认为体能方面的准备很重要,只有6.1%的幼儿认为应该在生活自理方面做好准备。

七、讨论

1.作为幼小衔接最大利益相关者的儿童表现出了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从幼儿园升入小学,是儿童在人生早期所经历的重大转变,这将对他们的生理和心理提出很大的挑战。已有诸多研究做出了有益探索来阐释幼小衔接课程或者幼小衔接的策略,以期帮助幼儿顺利实现这一过渡。但是,以往这些研究基本上都是来自成人的声音,而幼小衔接的当事人和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儿童的声音则非常微弱。虽然越来越多的国外研究开始关注到儿童对幼小衔接的看法,认为儿童对自己将要或已经经历的事件有一定的认识,同时他们能够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6,7]但是国内关于儿童对幼小衔接看法研究依然比较缺乏。

我国一些研究者[8,9]也已经认识到这一点,呼吁在研究幼小衔接问题时,应该更加重视儿童的意见和想法,这一方面是对儿童权利的充分尊重和肯定,另一方面也会使我们的研究结果更加全面。

本文研究结果证实了这一点,从上文的数据可知,被访儿童对于幼小衔接的相关问题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和判断。通过儿童的这些回答,我们可以进一步从生态系统理论模型出发,分析家长和教师幼小衔接观念对儿童的影响、小学与幼儿园之间的双向互动、儿童入学准备方面的不足、幼小衔接开展的时间等。

2.成人“幼小衔接的观念”会直接影响幼儿的认识

我们的研究数据显示,要想顺利成为一名小学生,幼儿认为知识方面的准备最重要,其次是遵守规则,再次是社会性方面的准备。国外也有一些研究者做过类似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儿童认为规则和交往是影响入学准备的重要因素。[10]

但是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在儿童心目中排在第一位的是“知识方面的准备:作业写得好、认字、会算术题、会拼音”,这与国外研究结果不同。我们分析这可能与中国国情有关,中国的家长和教师更关注儿童需要获得的这些静态知识,比如有研究[11]通过访谈家长和教师得出,中国的家长和幼儿园教师认为“能安静上课、掌握汉字与算术题”对于入学准备来说非常重要。这一观念会有意无意灌输给儿童,并在课程设置上有所体现。这种倾向会给儿童顺利衔接造成障碍,比如很多小学教师认为刚入学儿童不是在知识方面准备不足,而是在“自我控制”和“学习技能”两个方面存在最明显的不适应。[12]另有研究结果显示,儿童在入小学前普遍存在任务意识和完成任务的能力差、规则意识和遵守规则的能力差、独立意识与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差以及人际交往能力弱等社会适应问题[13]。因此,教育者应该注重对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尤其是上面提到的这些适应不良的方面。

3.小学要勇于承担幼小衔接中的责任

前文数据显示,虽然大部分幼儿想上小学,但仍有超过1/4的幼儿不想上小学。由此可见,幼儿对上小学充满着复杂的情感。

国外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既有较大规模的调查也有深入的个案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除了德国的儿童对入小学的态度基本积极以外,其他儿童很大程度上表现出了消极或者复杂的情绪。另外,Peter的研究显示,儿童对小学一日活动的陌生、比自己高很多的高年级学生和周围建筑物、必须按照规定完成任务的规则是带给儿童焦虑不安的最主要因素。[14]本文数据显示,我国大班幼儿对小学产生消极情绪的最主要三个因素是:“小学老师太厉害”“小学作业太多”“起床太早”。幼儿的回答能够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篇4:幼儿园如何加强幼小衔接

关键词 幼小衔接 能力 习惯 规则意识

幼儿园与小学教育分属两个不同的教育机构。在教育目标、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及教学环境等诸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幼儿从幼儿园那种以“游戏”为主导的活动模式向小学以课堂学习活动为主的学习模式进行转变,往往会一下子很难适应。我国的幼小衔接工作起步较晚;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之间衔接工作做得还不太到位,二者通常衔接不畅、不充分,导致许多幼儿还没有做好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及自身能力和心理接受度等方面的准备,就进入了小学生活。随之而来的就是幼儿缺乏应有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在学习、生活、交际等方面出现这样那样的不适应,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针对当前幼小衔接的实际情况,幼儿园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强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之间的衔接。

一、提高幼儿自身的能力

1.提高幼儿的独立性。在幼小衔接教育中,幼儿园应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以提高幼儿的生活独立性,以便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幼儿此时的独立能力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幼儿教师应尊重幼儿的自主性、独立性,放手让他们在活动、学习、游戏中自由发展。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对幼儿进行独立能力的培养。可以要求幼儿从自己身边的一些小事开始做起:自己吃饭、睡觉、穿衣服、收拾玩具等等;在选择游戏区域进行游戏时放手让幼儿自己去选择游戏角色、环节及方式,使其充分感受到自己有选择、做主的自由。幼儿之间发生矛盾时,教师不要立即作为权威者来评判谁对谁错,而应把解决问题的权利交给幼儿,让他们探索着自己解决问题和矛盾,发展其独立性。

2.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至关重要,直接影响着进入小学后与老师及同学之间的交往、交流。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绝大多数是在有意义的真实的情境中主动获得的。要融语言学习于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说话的兴趣,通过有意义的真实的情境,让幼儿多渠道、多形式地主动获得直接的语言表达经验,从而使幼儿“想说、敢说、爱说、有机会说”。将语言学习渗透到各课程领域和家庭教育中,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积极为幼儿创造各种语言情境和交流环境,比如:在绘画课上,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评价自己和他人作品,并与其他幼儿交流;在游戏中,鼓励幼儿扮演不同角色,进行对话。同时,老师要多与幼儿进行交流,鼓励幼儿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问题及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而使幼儿在与老师的互动交流中,逐渐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3.提高幼儿的社会适应性。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阶段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是各种素质结构的奠基阶段,是儿童个性和社会性初步形成的关键期。提高幼儿的社会适应性是幼小衔接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最基本、最重要的。⑴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为儿童布置和安排大小适当的活动场地。场地面积过大会使儿童的社会性交往和进行合作性游戏的机会减少,但场地太小,儿童会感到拥挤,易增加儿童攻击性行为发生的机会。另外,玩具也是产生攻击性行为的一个刺激,玩具数量不足易使幼儿为了获得玩具而产生竞争。⑵提高幼儿的认知水平。幼儿攻击性行为与其认知水平较低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幼儿中很多攻击现象的产生都是因为没有搞清楚对方行为的动机是什么,一个攻击性强的儿童往往用带有敌意的动机去判断别人的行为动机,因此,幼儿老师要教育幼儿以一种宽容的态度对待同伴。要了解别人行为的动机是什么,提高幼儿的判断力。

二、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规则意识

幼儿进入小学后,需要遵守的规则越发多了。幼儿园应提前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加强规则意识,从而使幼儿升入小学后能尽快、更好地适应小学的生活、学习习惯和规则要求。

1.加强幼儿学习习惯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就是要热爱学习,善于思考。热爱学习即学生有主动学习的愿望。学习若能给孩子带来快乐,那么孩子一定会喜欢学习,年龄越小的孩子,学习兴趣越是以直接兴趣为主。教师应了解幼儿好动及好奇心强的特点,适时地开展一些兴趣活动,激起幼儿学习的兴趣,使他们感到学习的乐趣,从而爱上学习。

篇5: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总结

活动中,该园相关老师给家长介绍本学期幼儿园在幼小衔接方面的主要工作以及需要家长配合的事项,介绍了幼儿园去除小学化的教学与管理,接着根据幼小衔接跟家长做了沟通,会上提了问题与解决办法,并真诚的希望和家长在互相信任、尊重、支持的基础上实现家园共育。

各班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本班幼儿实际知识掌握水平,设计了游戏教学。在大一班《快乐魔法会》活动中,教师利用幼儿对神秘的探究,通过拍手、打节奏的游戏形式,组织幼儿开展魔法探宝。富有节奏感的教学方式极大地点燃了幼儿主动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让学习活动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孩子们也在快乐的游戏中掌握了知识;在大二班《展现自我)教学活动现场。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玩起“找朋友”的游戏,孩子们自我发挥,自我表达,律动、音乐、还有家长们也参加到其中和孩子们一同互动。教学活动在一片欢声笑语中结束,孩子们不仅从中收获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养成自我表达、自我展现的自信心。大三班老师设计了一节《国王闯关》,活动中孩子们从出发到5个关口的闯关过程都做了记号,并在闯关游戏从简到难,孩子们讨论、操作、实战、配合,终于闯过关口,到达胜利,家长们看得目瞪口呆,连连竖起大拇指称赞,孩子们发挥了自己学到的本领,老师的设计也收良好的效果。

随后,班级老师组织家长朋友和孩子们一起进行了亲子手工作品大Pk,家长们穿针引线编制帽子,孩子们快乐粘贴图案,忙的不亦说乎,紧张的场面、融合的气氛,可爱的笑脸都是最美好的记录和见证。

课后,家长们纷纷感叹地说道:孩子即将步入小学,在孩子学习方面我们家长存在许多误区和急功近利的思想。通过参与今天的家长会和开放日活动,家长们清楚地认识到“拔苗助长”给孩子带来的严重危害。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会配合老师、幼儿园做好家园共育,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以兴趣为基点,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享受美好童年。

篇6: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总结

一、班级管理方面:

1、班级中人的管理

前半学期我班有四位教学老师,两位生活老师。其中我和高老师是以前幼小衔接班的老师,叶老师凌老师是以前大班的老师,我们这几位老师都各自班级的情况都有着一定的了解。孙老师和谢老师都是已经有着一定经验的教学老师和夜班老师。由于是两个班级合并,所以老师在教育理念、方法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无疑也给班级的管理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难度。特别是教师情绪的管理和幼儿常规的管理,这对于整个班级的管理来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为此,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2、教师的管理。

篇7: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总结

一、关注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

良好的学习、生活、卫生习惯从而加强幼儿生活能力的培养。每天早晨要求幼儿做到早睡早起,有规律的生活。我们创设了生活墙:我的好习惯,让孩子逐渐养成晚上早睡觉,按时到园,不迟到。培养幼儿遵守作息制度,有规律的生活,升入小学后就能很快适应小学生活。还创设了我能干的主题墙,内容有穿脱衣服比赛、自己系鞋带等。

二、关注幼儿的任务意识、规则意识和独立意识的养成。

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力所能级的事能按时行动,久而久之,就能形成良性的动力。幼儿做事很随便没有计划想要做什么就去做,要他们有条不紊地做事很难,于是在各种活动中,运用故事、儿歌、歌曲等方式取得幼儿们的强烈兴趣,从而做到按时完成不拖拉。给幼儿布置小任务:今天我来播新闻。回家准备几段新闻,让孩子轮流学当播音员。

每个班级都有小小值日生,他们每天为大家服务,在每天的值日生工作中逐渐建立起的任务意识。

三、关注幼儿能力、兴趣的培养

重视幼儿情商的发展在活动中发现幼儿的兴趣爱好,帮助幼儿分析成败的原因,增强其获得成功的信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爱因斯坦的一句名言,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态度。因此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我们更加关注的是幼儿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如我们利用幼儿的游戏活动,提供一定的材料、创设情景,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区角活动中提供资料库,让幼儿自己查阅,使幼儿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做好家长工作,形成教育合力。

篇8:幼儿园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一、幼儿园方面的准备工作

1. 幼儿园是孩子受教育生涯的第一站, 也是一个最为关键的启蒙教育的场所。孩子在幼儿园时期所接受的教育的好坏会对孩子以后的生活造成巨大的影响。幼儿园方面需要给孩子营造一个会让孩子感觉到温馨, 快乐的学习氛围, 让孩子认为在幼儿园与在家里并没有什么区别。在孩子上幼儿园的这几年里, 与孩子接触最多的并不是学生家长, 而是幼儿园教师。处理好教师与孩子的关系也是十分重要的。

2. 做好与家长方面的沟通工作。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作为家长是没有时间亲眼目睹的。而同样的道理学生在家里的表现如何作为教师也是看不到的。这就导致了双方在管理学生方面产生了一个盲区。如何“照亮”这个盲区就成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所在。首先可以通过教师与家长双 方面定期进行通话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第二种方式可以通过网络的方式, 登录班级群组来了解学生的在校情况。

3. 动手能力的培养。幼儿期是孩子最乐于接触新鲜事物也是对新鲜事物的模仿能力与领悟能力最强的一段时间。从动手能力方面锻炼孩子, 动手的活动能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不仅让幼儿获得表现自己的创造力的机会, 还可以使他对自己的聪明才智产生足够的信心, 养成他敢说敢干的精神和坚持到底的顽强意志, 这些幼儿今后的发展将有深远的影响。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需要提供各种结构材料, 我们还可以设计一些结构材料供幼儿游戏, 如硬纸板、卡纸剪出各种几何图形的小块块, 让幼儿做拼图游戏。帮助幼儿从事手工制作, 进行折纸、剪纸、穿珠子等手工制作, 让幼儿在这些活动中满足好动的心理需要, 实现他们的某些创造性设想, 培养他的动手能力。

二、在幼儿园时期需要培养的技能及家长如何配合

幼儿升入大班后, 我们将为他们入小学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在进入小学后, 在生活习惯、学习方式及人际关系等诸多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变化。这是孩子一生之中的一个转折。

1. 培养自我服务能力。学龄前儿童在进入小学以后, 会感到与幼儿园的生活相比有着方方面面的不同。比如一个很明显的不同就是: 在小学里, 许多事情都要孩子自己照顾自己, 如自己记作业, 收拾书包等等。

2. 培养幼儿阅读图书的兴趣。我们经常在班中举行看图书讲故事的活动, 我鼓励孩子们带自己最喜欢的故事书回园, 利用餐前、餐后、离园前等空闲时间进行讲故事比赛, 或者在班级内开展“大带小”活动, 讲故事给同伴听。在游戏中, 我还注意围绕幼儿语言发展目标引导幼儿不断丰富游戏内容、形式等, 使幼儿在语言表达能力向更高水平发展, 每天请几名幼儿做主持人, 说一件有趣的事, 由于事前有准备, 大部分幼儿都能比较轻松地完成任务, 逐渐对讲述产生兴趣, 争先恐后当广播员, 由于幼儿获得成功, 他们渐渐变得勇敢、自信起来, 为幼儿语言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3. 引导幼儿如何社交。在入学前, 家长要给孩子机会表达, 帮助他组织语言, 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 面临着新的伙伴群, 要使孩子顺利过渡, 处理好与新伙伴的关系很重要。因此在幼儿园阶段就要积极地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在幼儿阶段孩子的社会程度不高, 他们在群体中习惯接受别人的帮助, 而很少想到帮助别人, 有了纠纷常常求助于老师, 缺乏经验自行解决矛盾的能力。因此家长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 比如让孩子主动与不认识的小朋友打招呼, 与别的孩子一起玩时能谦让, 还可以教孩子一些解决纠纷的方法。

4. 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在幼儿园中, 让老师感到头痛的不是那些在入学前缺少知识和技能的孩子, 而是那些对学习根本没有兴趣, 不爱动脑思考的孩子。在幼儿入学前阶段, 建议家长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进行家园配合, 对幼儿进行学习促进:

如何表达: 一个善于表达的人, 容易获得别人的肯定; 获得了别人的肯定, 自然就获得了充分的自信。在入学前, 给孩子机会表达, 帮助他组织语言, 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再进入小学后能更快的融入校园生活。

如何听: 倾听是一种很自然的接受方式。从小就养成良好的听的习惯, 这对于幼儿园大班孩子的教育是有一定的启发性, 经常听听故事、广播等, 能积累更多的内容, 在表达时就有了丰富的素材与较强的组织能力。

如何阅读: 增加幼儿的阅读机会, 使孩子能随意地挑选并阅读自己喜欢的图书, 无疑是增进学习兴趣、促进知识吸收的良好途径。

如何思考: 让孩子独立地思考, 养成思索、探究的习惯, 能让孩子不断学习、不断成长的方法。

三、家长如何配合做好幼小衔接

想要让孩子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小学, 就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将小学中所存在的种种可以吸引孩子的事物渗透给他。带孩子去小学校让孩子观看小学的升旗仪式并参观教室, 讲尽可能多的学校的事情, 让孩子感觉到新奇与渴望。入学愿望强烈的儿童, 入学后学习积极主动, 表现较好。因此, 家长要采取多种形式, 激发儿童入学愿望。如带儿童参观小学生上课, 给他们讲少先队的故事, 培养儿童对学校的热爱和对少先队的向往, 激发孩子上学的愿望。

四、结束语

做好幼小衔接的问题, 不仅仅是暂时解决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顺利过渡的问题, 更能对孩子一生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 让他获得学习的兴趣和取得成就的自信。为今后的人生打下良好的基础。幼儿园与小学的教育对于学生的一生起到的影响都是相当重大的。想要做好这两方面的衔接工作要靠幼儿园、学生、家长, 这三方面共同努力才能成功。

摘要: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这句话被教育工作者常常挂在嘴边。在幼儿园时期与小学时期的启蒙教育十分重要。想要孩子能够以一种平稳的方式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 需要家长与学校共同配合着来完成。本文主要讲解如何在学校与家长共同努力的情况下使学生最完美的完成这一过渡期。

关键词:小学,幼儿园,过渡衔接

参考文献

[1]李艳玲.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J].辽宁教育, 2004, (11) .

[2]胡瑶.幼小衔接需要家长配合[J].早期教育, 2000, (9) .

篇9:幼儿园如何加强幼小衔接

[关键词]幼儿园;小学;培训;支持

幼儿园大班与刚进入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在身心發展上并没有太大差异,小学是幼儿园的延续。然而,两者之间在教学方法、教学管理、教学内容、教学要求等方面又有根本上的不同,这也表明孩子要从游戏为主的生活转入到以学习为主的生活。所以,注重把握孩子身心变化,及时进行有效的衔接教育,对于增强孩子的适应性,保证孩子顺利进入小学显得尤为必要。

一、加强教师的衔接教育培训,提高认识

首先,幼儿园要组织教师学习《素质教育指导纲要》和《幼儿园工作流程》等基础理论,深化教师教育思想,保证过渡性目标教育方向;组织教师与小学一年级教师座谈,参观小学校园,熟悉小学教育特点,获取对幼小过渡教育的意见和要求。其次,聘请名师和医生举行业务交流,增加教师对幼儿心理卫生知识的储备,善于洞察幼儿的心理变化;教师要制定具体目标,强化一日常规及教学内容,组织幼儿参观小学校园,建立幼小学生交流平台,通过这些活动,激发幼儿对小学生活的向往。

二、注重幼儿的心理疏导,培养综合能力,提高适应性

孩子进入小学之后需要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及时调节孩子的心理对于提高其适应能力尤为重要。教师要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不断对孩子加强能力的培养,在活动中产生积极情绪,不断进行自我激励,使孩子能与他人更融洽地相处。

1.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养成专心做事的好习惯

首先,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结合课本内容,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充分挖掘教材相关知识背景,用儿歌、故事的方式拓展知识面,启发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进行简单创编。其次,教师要做好一日常规要求,让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好一件事情,尽量时时有事做,比如,可以开展“读书半小时”、“故事大会”、“诗歌朗诵”、“即兴表演”等活动,在快乐中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并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2.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初步构建独立意识

有人说,孩子的成长过程就是独立过程。通过开展“我当家”活动,让孩子轮流值日,整理玩具、书籍。在周末的劳动中,让每一个孩子都清洗自己的手帕、整理书包等,逐渐培养讲卫生、爱劳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独立意识。

3.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树立自强精神,提高规则意识

生活中难免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尤其是环境的改变,势必会引发孩子的挫折感,能不能正确面对这种挫折感是衔接成败的关键。想增强孩子的抗挫能力,关键是要符合发展规律,在活动中促进身心的健康成长。比如,可以开展主题活动“我可以更优秀”,在活动时让孩子把自己最好的作品呈现给大家;可以运用教育游戏训练法,设计一些简单的具有竞赛性的游戏活动“看谁爬得快”、“森林历险记”等,设置障碍,让孩子想方法克服困难;还可以利用榜样激励法、精神胜利法等,培养孩子的自强精神。由于在游戏中承担的任务不同,可以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在注意游戏要求的前提下,养成规则意识。

三、设置特色校本课程,进行幼小教育过渡整合

为了更好地实现幼小衔接,幼儿园可以结合教材或当地文化设置适合的校本课程。比如,教师可以结合小学一年级的教学内容,取其游戏、图片制作教育游戏,融入到大班的实际教学当中;深入了解本地区特色传统文化,与小学学习内容结合,编制兴趣活动小组,使幼儿园和小学的教学内容产生一定的交叉点等。通过这些整合,不断拓展幼儿的知识面,同时让幼小学习阶段产生联系,形成自然过渡。

四、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学校的教育力量是有限的。幼儿园想更好地做好幼小衔接,必须赢得家长的积极配合,共同剖析孩子在衔接上的问题。为此,我们开展了家长体验式培训,效果较好,下面是一则活动案例:

活动题目:心灵共舞

活动规则:两位家长对坐,一位把眼睛蒙上,过障碍物,另外一位帮忙指导。

体验反思:假如你的孩子就是那个蒙着眼睛的人,而你是一个指导者,那么孩子的每一步都需要你的关心和支持,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扶持、同甘共苦,才能顺利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活动之后,一位家长感慨道:“孩子的一小步,家长的一大步。”

在学习期间,还可以请小学的优秀教师与家长开展座谈会,或者设置专线咨询,制定专门的幼小衔接计划,为顺利过渡到小学做好准备。教师要及时获取家长的反馈建议,不断完善工作方案,并把家长的建议落到实处。同时,我们还应该认识到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衔接工作是家长与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难题。针对这些即将离开幼儿园的孩子,走进小学将是他们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他们由时时依赖父母、事事依靠父母慢慢过渡到独立阶段,他们的心智正在逐渐成熟。

总之,我们要一起认真面对幼小衔接问题。通过开展积极的教育活动,注重孩子能力的培养、良好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我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每个孩子都会带着笑容离开幼儿园,唱着欢乐的歌迈入小学校园,开启他们人生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樊丽.幼儿园如何加强幼小衔接[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版), 2009,(03)

[2]韦小冰,罗晶,曾晨,刘洋.幼小衔接中幼儿社会性适应能力培养工作的调查[J].幼儿教育,2003,(Z1)

[3]李斌.家长要配合幼儿园的工作[J].幼儿教育,1991,(12)

篇10: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总结

为认真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精神,并以区教育局关于“避免小学化倾向”的文件精神为指导,我园依据所制定的幼小衔接工作方案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性适应与学习适应教育,促进幼儿在入学前具有良好的心理准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使用工具的能力,减缓两学段的坡度,不搞知识的超前而重探索能力的培养,使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形成无间隙整体,促进幼儿和谐发展,这是研究幼小衔接的实质所在。我园在幼小衔接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回首所做过的工作,总结经验,反思不足,具体总结如下:

一、与“手拉手“小学开展了幼小衔接工作研讨会

在参加了南岗区幼小衔接工作会议后,我园按照会议精神在第一时间与清滨小学召开了幼小衔接工作研讨会,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幼小衔接工作方案。在与清滨小学的研讨中,我园针对大班家长提出的关于幼儿入小学前要学习哪些课程等问题向参与座谈的清滨小学校长一一提出,刘校长耐心的进行解答,并提出了以下建议:希望大班幼儿入学前要轻知识训练,重能力培养,让幼儿有良好的阅读能力、热爱科学、培养对艺术的热爱,多参加体育活动增强体质,以便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

二、开展了具有班级特色的教育教学工作

1、本学期,我园结合大班的年龄特点,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幼小衔接”的准备工作上面。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根据班级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有目的、有计划地将教育教学活动渗透在幼儿的日常生活、活动区域以及幼儿家庭教育当中。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每一位 1

幼儿在原有基础上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提高。通过开展多彩的活动,激发幼儿的入学兴趣。

1)、孩子向往上小学并且产生“我想学”的心理状态时,才能学的好,因此应给孩子了解小学的机会,以使孩子从了解小学到喜欢小学。开展去小学参观的活动,让幼儿认识学校的足球场、生物园、多媒体教室、语音教室、微机教室、图书馆、美术室、器乐室以及学校的周边环境,以熟悉小学的学习环境;还可以请幼儿直接参与到老师利用多媒体课件组织的活动中去,在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的过程中,了解小学学习活动,从内心深处产生上小学的愿望。

2)、利用大带小——接队活动,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如:请小学生到幼儿园接队的班级开展英语口语授课、课间操培训、坐立走培训等活动,小学生们当起小老师,在和大班幼儿说笑、游戏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另外还可以组织鼓号队、花束队表演、课间舞表演等活动,让幼儿了解小学生活的丰富多彩,进一步产生对入小学学习的兴趣。

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自理能力。学期初我们带幼儿去参观了小学,了解哥哥姐姐的在校生活,使他们对学校有直观的认识。慢慢尝试让幼儿按照学校的作息制度来生活。如午睡逐渐少睡,晚上少看电视,准时上床休息,每天整理好自己的书包。我们提倡家长为每名幼儿准备一只书包,培养幼儿学会保管好自己的文具盒、手工作品等物品,并学会自己整理书包。通过一学期的努力,班级大部分幼儿能够较认真的完成老师每次交给的任务,在与同伴的合作中能够用较灵活的方式较好的与同伴进行游戏,遇到困难时能够和同伴们共同

商讨解决问题的方法,班级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高。

2、在“幼小衔接”的准备工作中,我们重点对幼儿进行了规则意识、任务意识、自我服务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的培养,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幼儿能够在与同伴的合作中用较灵活的方式与同伴进行游戏,遇到困难时能够和同伴们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方法,班级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高。

3、在日常教学中,继续以“五大领域”为指导开展“主题活动”,教师结合幼儿的已有经验和兴趣设计活动,活动中体现幼儿为主体的原则,在期末的半日开放活动中,帮助家长了解主题进展情况,充分体现主题活动的延续和深入。

4、班级环境的布置与主题密切配合,发挥班级幼儿的美术特长,每一次的环境布置都邀请幼儿共同商量、共同完成,在“端午节”、“我们毕业了”的环境布置中充分体现出了大班幼儿集体的智慧。

5、在培养幼儿的生活能力方面我们养成幼儿能独立地完成穿脱衣服、鞋袜,养成良好的进餐、午睡等生活习惯。如我们组织“今晚我自己睡觉”及“超市购物”活动,鼓励孩子晚上自己睡觉而不是和爸爸妈妈一起睡,培养他们养成独立意识。设立“小小超市”区域,在该区域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物品,并在收款台结账。这些活动不但是孩子们喜欢的,同时也是家长认可的,许多家长在反馈给我们的意见表中写到“这样的活动好,希望多举行几次”。

6、培养幼儿会做一些简单的班级管理工作(班长、值日生),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如每日选出两名小朋友做礼仪小标兵,在门口接待幼儿及家长,一句“阿姨好,小朋友好”。让孩子们锻炼的更加大胆、自信,也有许多家长反映说说“孩子们真有礼貌”。

7、每个孩子的能力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对一些进步不明显的幼儿,我们会进行个案教育与管理,在教育与管理之前,我们会取得家长的帮助,让家长老师的共同努力,让每一个宝贝都能快速的适应大班的生活,为自己踏入小学做好准备,打好基础。如我班的张令帅小朋友通过一学期的努力变成了一个开朗自信喜欢学习的小朋友。其他的小朋友也有很大进步,如金左为的进步,让他成为一名喜欢唱歌,主动学习的好孩子,在小学的入学考试中他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8、本学期,幼儿参与了班级种植自然角的建立,我们结合主题在种植园地里面种了许多的植物,幼儿学习进行观察记录,以此了解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生长过程。他们对植物的生长非常感兴趣,每天都会为植物浇水,并且观察植物的每天不同的变化。这既培养了幼儿观察能力,同时也使幼儿了解大自然,爱护大自然。

9、本学期,我们着重幼儿健康体质的培养,组织幼儿坚持开展体育锻炼,在第四十五届全市幼儿园运动会上,大班幼儿在团体操表演以及各项趣味比赛中获得了较好成绩。

10、本学期,幼儿园组织了各项大型活动,其中“安全逃生自救”“我的节日我做主—六一系列活动”、“端午节制作荷包秀”、“风筝大赛”参加全市及学校幼儿园趣味运动会、“成长 感恩 梦想—大班毕业式”、家园开放半日活动、家长课堂等各项活动都获得家长们的一致好评。

三、引进家长参与班级管理机制,鼓励家长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人

本学期,我们及时让家长们了解大班的教育教学情况、幼儿在园

情况,具体做法为:

1、学期初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介绍我们的幼小衔接教育教学内容,使家长们能够主动配合幼儿园,并能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日常生活中利用家园共育栏目,向家长们宣传和沟通本班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开展的每一项工作,并向家长们提出一些相应的要求,如要求家长配合幼儿园在家督促自己的孩子能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某项具体的任务,这样做的目的,一可以培养幼儿做事的效率性,为入小学的学习提供在时间上的保证;二可以培养幼儿责任性,使幼儿进入小学的学习能够坚持有始有终,以防出现在学习上的虎头蛇尾。我们在家园联系栏“共同心声”中,开设的“数学小游戏”及“幼小衔接”看过来给家长带来好的教学指导作用。

2、鼓励家长配合做好“幼小衔接”的准备工作,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让家长了解幼小衔接的具体内容并及时了解幼儿发展水平。

3、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园里、班级举行的各项亲子活动,在参观清滨小学活动中,家长们都能够积极参加,家长与教师间建构起了平等、信任、友谊的桥梁。

在幼小衔接工作中,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幼小衔接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我园会以此为契机,把幼小衔接工作做得更加夯实,不仅让幼儿的学前生活快乐健康,更能达到顺利的进入小学,适应小学生活的目标。为了这个目标,我们会更加努力。

上一篇:高二以担当为题的议论文800字下一篇:《河北自考免考课程实施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