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历史教育

2024-05-31

浅谈中学历史教育(精选8篇)

篇1:浅谈中学历史教育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挫折教育

所谓挫折是指挫败、阻挠、失意的意思。在心理学中,挫折是指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由于遇到障碍和干扰,其需要不能得到满足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消极的情绪反应。中学生受挫后的消极情绪反应主要表现在:①焦虑。受挫后的个体陷入长期不良情绪的困扰,导致生理失调,学习成绩下降,甚至产生自卑心理。②攻击。受挫后直接攻击他人,损毁东西或转向攻击迁怒他人、迁怒自身,严重的导致犯罪或自杀。③退缩。受挫后不敢面对现实,陷入幻想。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对他人对学习态度冷漠,与同学不合群,造成性格孤僻,形成心理障碍。④固执。受挫后寻找各种客观理由,一味埋怨或者破罐子破摔,失去对未来学习生活的信心和动力。受挫后的不良情绪反应给学生本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后果,因此对当代中学生进行正确的挫折教育,帮助同学建立有效的挫折防卫机制以实现人的社会化具有重要意义。而中学历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学科,在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方面具有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优势。历史课在对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探讨中,在对国家兴衰成败和对个人命运的关注中进行挫折教育,更具有说服力、感染力和震撼力。笔者认为历史教学中进行挫折教育,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学史以明志

一个人是否具有远大的志向和明确的奋斗目标,往往关系到意志品质的高低,而意志品质的高低又和一个人的耐挫能力有着密切的联系,关系一个人是否具有正确对待挫折的态度。一个人有了坚定的远大理想和信念,面对困难和挫折就能够百折不挠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去奋斗和努力。如学习孔子时,他的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中首推颜回,赞他:“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正因为对儒学学习的信念,颜回能藐视贫寒,忍受寂寞而成为孔子三千弟子中的第一人。明代的戚继光因倭寇危害东南沿海一带,立下宏志:“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在遭谗言陷害入狱后仍不改其志。出狱后招募农民和矿工组成一支纪律严明、作战勇敢的戚家军,相继肃清了浙江、福建、广东沿海的倭寇,为东南沿海一带社会的稳定、生产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我们伟大的导师马克思1835年9月从特利尔中学毕业时写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说:一个人只有立志为人类劳动,才能成为真正的伟人。正是为人类解放而奋斗的远大理想,使马克思能够忍受政治上的迫害和经济上的极度困难,历经40年写成煌煌巨著《资本论》,揭示了工人阶级被剥削的实质,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这表明一个人不仅要立志,而且要把个人的命运和时代、祖国、人民联系起来考虑。用理想来提高挫折的承受能力,消除挫折所产生的消极情绪。有了崇高的理想信念作支撑,个人的荣辱得失、恩怨矛盾不再成为心理的重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正如19世纪美国诗人朗费罗所礼赞:“伟大人物的生平把我们提醒/我们也能够使生命变得高尚/在离开人间时,我们也能够/将足印遗留在时间的沙滩上。”

二、学史以自信

要保持良好的挫折承受能力就必须维持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是情绪健康,而情绪健康的特点之一是自信、乐观、有主见。国家教育委员会制订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明确提出“历史教学对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

豪感起着积极作用”。2000年教育部制订的《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中规定历史教学的目的之一是使学生“树立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这是我们进行历史教学的指导思想。从心理学和成才的角度来看,自信心是成功的前提,是超越挫折的内在动因。一个有信心的人会在挫折中反省,在挫折中崛起;丧失信心的人在挫折面前自暴自弃、畏缩不前,从而蒙蔽了自己的智慧之门。学习中国近代革命史,当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面对反动派的腥风血雨,革命队伍中有人提出红旗到底能打多久?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人并没有被反动派的屠杀所吓倒,抱着对革命必胜的信念,克服各种艰难险阻,开创了一条由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领导革命取得胜利。中国古代史的学习,对于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的作用非常明显:东汉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比欧洲早1700多年;南朝祖冲之对圆周率数值准确地计算到小数点后7位比欧洲早1100多年;唐朝的长安是国际大都会,各国仰慕中国文化、派遣留学生来华学习……。灿烂的文化不胜枚举。每每学到这些内容,同学们总是深情地流露出对祖国的热爱,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三、学史以明智

在无处不存在竞争的社会中,个体对知识的储备,对社会对自我的认知程度越高,获得成功的概率越高,可能遭遇的挫折和烦恼就会越少。我国古代先哲历来重视智慧的培育。孔子认为智慧的培育是“天下之达德”,“智者不惑”。《淮南子·主术训》中指出:“智圆者,无不知也,行方者,有不为也”。在智慧的支配下,人们有所选择,有所为有所不为。历史是一门智慧之学,是对人类活动的总结。在传授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提高对事物的分析能力,对挫折的认知能力。如阐述老子“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辩证思想时,可以启发同学认识挫折的两重性。一方面是它的消极作用,给我们带来烦恼和痛苦;另一方面是它的积极作用,即适度挫折的增力作用和超限挫折的减力作用。如某次考试失败,是一次挫折,如果能总结失败的原因,对症下药奋起直追,就能获得进步,这是人生的一笔财富,是挫折在发挥它的积极作用。

前文谈到耐挫能力强的条件之一是心理健康,而心理健康的又一标准是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的人受挫后攻击别人或者伤害自己或者冷漠,这都是一种不尊重生命价值的表现。我们也可以在历史学习中提高认识能力。古代伟大思想家孔子政治思想学说的核心是“仁”。当马棚失火时,他关注的是人的生命而不是匹马束丝可以换取5个奴隶!多么了不起的思想!二千多年前的先哲都有这种认识,那么社会进化到今天,当自己遇到挫折时,是没有权利去伤害别人以渲泄自己的痛苦。世界史也有许多这方面的内容,如资产阶级革命时代颁布了《独立宣言》、《人权宣言》等一系列法律文件,构筑近代的法治社会,规定每个公民享有一定的权利和义务,强调每个人的平等地位。借此我们教育同学:尊重别人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维护自己的权利;将有助于我们协调好人际关系,从而在一个轻松有序的环境中健康成长。正如400多年前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所言:“读史使人明智”。通过历史的不断学习,丰富我们的智慧,增强战胜挫折的能力。

四、学史以自强

按挫折教育理论分析,个体受挫后理智性的积极反应主要表现在:①坚持目标,矢志不移。即受挫后经过分析思考,认为自己的目标是正确的就坚定不移地奋斗追求,以最终实现自己的愿望,达到预定的目标。历史课本中这类自强不息的例子俯拾即是。西汉的司马迁,因为为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而获罪被处以腐刑,他承受了在当时士大夫阶层看来比死都还难受的奇耻大辱,秉笔直书,写下了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留下了富含哲理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千古名句。司马迁笑傲生死,以顽强的意志拼搏,获得了生命的升华。又如唐高僧鉴真为东渡日本,不顾海波恶浪途程艰险,经历5次东渡失败后已双目失明,但他坚定不移。至65岁高龄时第6次东渡获得成功。②调整目标,继续努力。即个体受挫后对原来的目标作适当的调整,以实现自己的终极目标。如鲁迅在21岁时就表达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决心,要当人民的孺子牛。为实现终极目标———救国救民的理想,鲁迅几次调整自己的努力方向:从入军校、学矿业、攻医学,最后选择了文学创作的道路,用战斗的笔来唤醒民众被麻痹了的心灵,即使面对国民党的子弹,他也毫不畏惧,战斗不息,成为一代思想巨人、文坛泰斗。

从某种意义上说历史是一种挫折学习、挫折教育。历史上每一个成就事业的人,无不经历挫折。但他们都有共同的一点:在经受磨难、遭遇挫折时,表现了一种积极的、理智的情绪反应,这是值得我们学习和仿效的。人在与自然和社会的斗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挫折也许来自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也许来自于个体生理缺陷、知识能力的不足、生活阅历的简单、人生观念的不当等等。挫折是在所难免的,关键是我们要具有对待挫折的正确态度,即面对失败的不屈性,面对厄运的刚毅性和面对困难的勇敢性。我们应该发挥历史学科的优势,引导同学以历史上的优秀人物为榜样,以一种博大的胸怀容纳百川,以一种大无畏的气慨战胜自我,战胜挫折。

在历史教学中进行挫折教育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本文只是管中窥豹,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篇2:浅谈中学历史教育

道德是人们为了维护共同利益,协调关系而形成的行为规范准则。中学生处在青少年发育时期,也是道德品质教育的关键时期。中外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对青少年品德特点的研究成果表明,整个中学阶段,青少年的品德正在外部和内部的交互作用下逐步发展起来。其中青年初期(高中),品德趋向成熟,进入以自律为形式、奠定道德准则、运用信念调节行为的品德成熟期。因此,在高中阶段,对学生加强品德教育至关重要,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其目的是将社会道德转化为学生个体的道德品质。历史科学的德育教育在历史教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而品德教育在学科德育中又居于核心地位。我们强调在教学中渗透德育,主要是要培养学生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以及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历史责任感,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处事,学会做人。下面我就这方面谈谈我个人的看法和在教学中的实践。

一、中学历史教学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首先是中学历史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历史教学是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其核心是道德与人格的形成。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中对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和社会功能,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与升华提出了三方面的要求:一是对个人而言,通过历史学习,培养学生对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塑造健全的人格;进一步树立崇尚科学的精神。二是对国家和民族而言,通过历史学习,要求学生树立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对祖国的热爱以及对祖国和民族的责任感。三是对世界和人类而言,通过历史学习,能够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形成认同性和开放性的历史意识。这三个方面的要求,第一个要求是最基本的、最基础的。历史教育只有把育人、立人的目标作为基本目标,个人的人文精神,人生境界,人生态度,健全人格,坚强意志,团队精神和科学态度才有可能形成和完善,才会对祖国和人类命运真诚关注和树立高度的责任感。

其次是是培养中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要求。青少年接受思想教育不同于接受知识教育,往往存在逆反心理。高中生的道德动机是由其道德需要推动的,引起道德行为的内驱力量,它包含着那些与道德有关的兴趣、欲望、信念、理想、世界观等因素,对高中生的道德行为起着激发、强化、调节、控制等多方面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高中生道德动机的社会性、现实性、时代性特征越来越明显。再加上青少年学生的自我意识觉醒、自主要求强烈,自我表现欲望旺盛,乐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却不大尊重别人的意见。社会文化的多元化,社会不良因素,诸如网络、消极群体、家庭等因素对学生的认知结构和道德信念的影响逐渐加大,导致学生对传统道德如忠孝节义等内容的不感兴趣和道德意志的脆弱,容易受不良道德的侵蚀。因此如何进行理论、实践、行为等方面的道德教育,培养塑造学生健全的道德人格是当务之急。

再次是对每个历史教育工作者的使命要求。著名历史学家白寿彝先生曾说过:“历史教育关键主要有三条,第一条讲做人的道理;第二条讲人类改造自然的道理;第三条讲历代治乱兴衰。这三条中,第一条是最紧要的,也就是说,学历史首先就是要懂得做人的道理。”历史教育专家赵亚夫先生更是直截了当地指出:“为什么要学历史?为了学会做人。”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学会做人,这是历史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

二、中学历史教学渗透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

(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源远流长,它深深植根于悠悠五千年的历史沃土。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内容丰富,忠心报国的爱国主义情操、天下为公的爱国奉献精神、勤劳俭朴的艰苦奋斗精神、不畏强暴的自强不息精神等道德内容在历史教科书中都可找到鲜活的事例。传统美德教育是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因为学生是祖国的未来、社会的栋梁,肩负着实现现代化的重任。现代化社会的建设需要具有现代素质的人来完成,而现代化的素质需要从小培养熏陶,在这方面历史学科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应该充分重视历史学科的功能,寓传统美德教育于历史教学之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得到继承并发扬光大,为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有用之才做出应有贡献。

(二)、革命传统教育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是一部奋斗史、探索史。我们应该牢记中华民族近代的屈辱史,不忘国耻;各阶层的爱国志士,自觉地承担起挽救中华民族、捍卫国家独立的重任,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起一个独立、自立的新中国。在教学中,循着历史的发展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了解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和压迫,反抗腐朽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的精神和业绩,使学生知道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这是极好的革命传统教育。而这一内容与爱国主义教育是息息相关的。

(三)、健全人格的培养和塑造

在人类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历史事迹,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个个可尊可敬的优秀人物。这些历史人物的崇高思想和道德风貌,他们的名言、名句、名联,都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生动教材,也是我们教育所要实现的目标。我们的祖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并且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人物。他们都是我们国家的荣耀、民族的骄傲。通过这些内容的讲授,不仅要让学生继承、弘扬祖国灿烂的文化、优秀的传统并发扬光大,更是要激发起他们强烈的爱国热忱和民族自豪感。要放眼世界、大胆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化遗产,为我所用,塑造具有全球意识和强烈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的现代公民。通过对这些历史人物极其事迹的讲授,对学生进行说理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完善其人格,使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中学历史教学渗透道德教育的方法

(一)、正面诱导和情感熏陶相结合。

历史道德教育内容总是离不开历史史实,史实是直观的,但其可提取的道德价值是寓存于对历史事实的认识,理解和评价上的。历史应以对事实为基础的评价启迪人、教育人,教师应准确而鲜明地向学生宣传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要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从具体、生动的历史材料中悟出真谛。如针对学生中的高消费现象,可讲述隋文帝提倡节俭、隋景帝爱惜谷物的事例,启发学生认真思考,引导他们自觉调节自己的行为。

同时,历史教育不可能象政治学科那样公开、正面宣传灌输教育,它的育人功能往往是蕴含在对历史的评述之中的。历史老师情感丰富真挚而不矫揉造作,这容易使学生随着历史的评述,而与老师产生感情的共鸣。“动人心者,莫先乎情”,历史教学以史实服人是必须的,同时,以情动人也是万万不可缺的。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利用好书本中的文献材料、图画、地图等进行声情并茂的教学,来感染学生,调动学生情感。如在讲述南京大屠杀时,语言要悲愤、低沉,且要深沉有力,利用书中图片让学生产生对日寇侵略的仇恨,对当时国力衰弱的沉思,从而让学生树立振兴中华民族、发奋学习的远大目标。再如讲述祖国“四大发明”时,语言要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以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

(二)、直观教学

历史是真实的,也是过去的,如何把过去的东西再现,让学生从历史环境中去感悟历史,升华情感,不仅需要教师的教授,同时也离不开一些直观教学,如图片、表格、视频、书籍,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参观历史博物馆和革命根据地。我在教学实践中,经常使用直观教学。如在讲述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时,我向学生展示了秦始皇陵的视频和一尊秦始皇陵陶俑,便于使学生进入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在讲述五四运动时播放视频《我的一九一九》,使学生能了解事件发生的背景,深切体会当时落后挨打之下的学生爱国热情等。

(三)、比较法

“读史使人明智”,但前提是我们要对历史事实和历史人物做客观的评价,而这种评价经常使用比较法,特别是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在评价历史人物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进行着道德评价。在历史教学中进行道德评价,一是要用辩证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采取一分为二的方法对历史人物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二是要选取正面的历史人物和反面的历史人物,使学生在鲜明的对比中深化对道德评价标准的认识。例如在中国近代史上,面对外国列强对中华民族的侵略,既有一批前仆后继、为国捐躯的民族英雄,如邓世昌;也有一撮贪生怕死、投降求荣的卖国贼,如叶志超。对爱国者和卖国贼的对比评价可以提高道德评价的水平和效果。

篇3:中学历史创新教育浅谈

一、创新教学理念

思想是行为的基础,有何种思想就有何种行为。学校教育需要创新,教师用创新理念指导教学是时代的需求。教学理念的创新是创新教育的前提。新课标提出了历史教学的人文性,并致力于学生历史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因此,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绪及情感体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树立既教书又育人的教学新理念。传统一言堂式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注重教师单方的机械式的灌输,使学生犹如书呆子,不能灵活学习。因此,课堂上教师该放手时就要放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做一名合格的中学历史教师,就必须能够随时了解和掌握历史专业内容发展变化的脉络,在更高层次上驾驭教科书,而不是照本宣科地使用教科书。中国人民大学附中高级教师李晓风老师所说的:“大部分青年教师成长过程中的最大问题,就是在大学毕业以后,就中断了系统的专业学习和知识更新,随着教学年岁的增长,知识日益陈旧,只剩下与中学教材相关的知识,这种情况严重地制约了中学历史教学的水平,制约了素质教育目标的落实。”因此,中学历史教师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相关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知识,这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前提和保障。历史综合素质差,创新能力低的教师谈不上培养出创新思维意识强的学生来。优秀的教师会将一节历史课注入鲜活的生命力,让枯燥的历史事实生动、感人。

中学历史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历史教学观念。放下权威说教的身份,走到学生中去,爱护学生,与他们平等地交流、沟通,以亲切的言语教导学生,做他们的朋友。这样,学生才会敞开心扉,将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教师应该对学生发表的见解给予充分的尊重,即使有一些不合理的成份,也应该看到其中蕴含的创新思维的火花,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然后以耐心、认真的态度予以回应,创造出民主平等的活跃气氛。创设和谐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是创新教学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心境,情绪积极的情感对学生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如果创设出良好的学习环境,就会让学生原本具有的学习欲望以极其自然且又最佳的形态发挥出来。

二、创新教学方法

1. 培养学生敢于质疑。

敢于质疑的精神的培养是培养创新思维精神的前提。我国古代教育家张载说过:“学则须疑。”朱熹也说:“大疑则大进。”爱因斯坦曾经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质疑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一把金钥匙。当今的初中生,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很强的好奇心,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的潜力极大。历史学科涉及的问题悬念多、范围大,学生获取历史信息的渠道特别广,关键是看教师怎样去开发。在教学中教师会遇到学生“启而不发”“启而乱发”的现象,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起到为学生“铺路架桥”的作用,指引学生思考的方向。教师要通过学生的实际水平,分层次,有梯度,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要选择最佳的切入点,设疑引思,善问善诱,点燃学生创新求异的火花。

2. 将多媒体信息运用的教学中去。

多媒体是集声音、文字、图形、图像、视频等于一体的载体。将多媒体运用到教学中去,就是把这些功能按一定的要求,有机地整合起来,利用文字、图像、声音等向学生传递信息,以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让学生更直观、更全面地获取知识,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展示文物图片、历史地图、历史现象的模拟动画以及历史纪录片等多种信息,把不可再现的历史现象重新直观、形象、生动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让抽象的知识生动化,使学生更深刻地体察感悟历史,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探究学习,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习兴趣,开阔了学生视野,拓展了思维。

3. 进行评价教学。

对学生的历史学习评价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起着调控教学活动的作用。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历史学习的评价往往通过平时的作业成绩、课堂提问成绩和考试成绩来进行综合评定。现代创新教学评价标准应该由“分数”向“素质”,“量化”向“质性”转变,对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评价方式是多样化的。比如,小组合作讨论有利于学生与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也便于教师的教学反馈,及时了解每一个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4. 活动法。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条件和学生的特点,让学生动手、动脑直接体验式进行活动。如做作业、进行演讲、举办历史知识竞赛、制作历史图表、参观考察、开展社会调查等。在活动中,学生运用与历史学习活动紧密联系相关的知识和技能,通过活动,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历史的直观认识,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历史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发展学生的良好个性。

篇4:浅谈中学历史教育

关键词 中学历史;教育;教学

一、历史学科在中学素质教育中的功能

首先,中学历史教学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在人类社会的科学文化发展过程存在着继承性,因为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在批判继承中发展过来的。毛泽东曾说: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中学历史教学正是本着这样的精神教育我们的学生。南宋末年的爱国将领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宁死不屈的高尚气节,近代太平天国名将陈玉成“大丈夫死则死矣,何饶舌也”的革命精神,值得后世继承发扬。历史教育就是通过学习这些中华儿女的优秀品格来提高学生的思想和情操,使学生得到系统的、生动的、有血有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

其次,学习历史可以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历史思维。学生从组织史料入手,设想当时的历史情景和事件发生的时代,分析当事人的利益、价值和观点以及他们所作的选择,试着分析、找出对那些问题的不同处理所产生的结果和影响,找出那些问题产生影响的历史条件和对当代的影响,从而不断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想象思维。

二、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的任务

要想弄清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的任务,我们必须首先弄清中学历史教学是属于历史研究的范围还是历史运用的范围。历史研究是历史学家穷究历史发展变化,尽可能地还原历史的本来面貌的过程。“历史学是历史学家在对人类以往的历史进行系统化整理的基础上,对历史的本质、历史的意义所作出的一种理论解释和精神体验。……历史学使我们不是简单地只生活在我们自己的时代、自己的国度里,而是生活在一个更为广阔更为漫长的‘历史学时空’里,从而得以同过去以往时代、同所有地域的人进行交流对话,汲取全人类的智慧与经验,把自己短暂局促的个体生命融入到世界历史的无限进程中去,获得对自我的超越和升华。”可见,历史学家们的工作是繁杂的、细致的、目的明确的。对中学生而言,学习历史只是为了运用历史。这种历史的运用包含为其他学科的研究提供规律;对学生及整个社会进行宣传教育,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信息,包括背景、经验等。中学生是要通过历史课的学习,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为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积累经验,为将来认识和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积累足够的历史知识和历史经验,而不是要求他们在中学阶段的学习中就去寻找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

三、对中学历史教育价值的思考

教育的本质是实现人的社会化,使人在适应社会需求的同时发展自己。人在社会活动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大都是综合性的,单靠某一学科的专业知识难以解决。近年来教育和课程的综合化趋势正是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反映。历史与许多边缘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主要体现在历史再现了这些学科的发展轨迹。在教学实践中挖掘这种联系,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培养综合型人才具有重要价值。如学习历史必须具备相关的哲学、政治、经济和法律知识;现实的政治都有历史渊源,学习历史不忘关注现实,能很自然地与政治时事联系起来。我们说历史教育的意义不仅关乎社会的稳定和进步,那是因为历史教育最重要的意义还在于它有助于社会的可持续稳定和进步。史学所研究的虽然是过去的人類生活,但时间是永恒连续、前后相继的,过去、现在、未来都统一于时间的向度上,因而史学思维模式在认识现实社会生活中几乎被完整地加以运用。史学思维模式是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础。所以离开了历史教育,就等于离开了一个很重要的“基础”,没有了基础,一切都是空中楼阁,就难以谈及社会的稳定和进步的可持续性。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世界要和平,人类要和睦,需要各个民族相互了解并相互尊重各自的历史文化传统。中国历史学具有远比儒家学说丰富得多的内涵,它能教会人们以更理智的态度处理相互之间的关系,所以我们必须重视社会成员历史意识的培养。可以设想,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今天不被看重的历史学科,其价值将会日益得以显示,其独特的学科魅力将会吸引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来关注它、研究它。

参考文献:

篇5:浅谈中学历史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旋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基础性工程,是引导人们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中华民族振兴的一项重要工作。学习历史课程,是青少年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的重要途径。所以,爱国主义教育是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思想灵魂,加强中学历史爱国主义教育,也就成为新时期中学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就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这一问题,从教学方法方面作一简单探讨。明确史实主题,增强爱国情感

在课堂教学中,将历史知识进行整合,建立起知识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明确主题,深化认识,增强爱国情感。例如,我在讲到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等内容时,向学生进行如下分析:在经历了西方的坚船利炮之后,争取民族独立和实现国家富强就成为一代代中国人追求的目标,中国的农民阶级首举义旗,掀起太平天国运动,提出了建立“大同社会”的救国理想,但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和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而失败;中国地主阶级中的有识之士李鸿章、张之洞等领导了洋务运动,倡导学习西方的技术,以达到“师夷长技以自强”的目的,但由于地主阶级自身的局限性,洋务运动最终破产;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等发动戊戌变法,希望通过改良的方式走资本主义道路以救亡图存,革命派孙中山等人又希望用武装革命的方式走民主共和国的道路以救国救民,也都由于资产阶级软弱性、妥协性以及反动势力的异常强大而失败,最终,革命任务落在了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无产阶级身上,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经历了国民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并赢得了最终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中华民族百年来争取民族独立的梦想,并为实现人民民主和走向繁荣富强奠定基础。在分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明确这一系列历史事件的主题:即中国人民不断探索与尝试各种实现中华民族独立富强的道路。学生自然而然的就能认识到并深刻理解“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这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这一论断的涵义了,也就自然的强化了学生热爱社会主义、拥护党的领导的爱国情感。颂扬历史人物,树立爱国之心

通过教师对历史人物的讲述和对典型事迹的弘扬,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先进人物和事迹的感染,增强学生爱国意识。例如:从荷兰侵略者手中收复宝岛台湾的郑成功;威震倭寇的戚继光;清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林则徐;甲午海战中为国捐躯的邓世昌;民国时誓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朝鲜战争中宁可牺牲自己也不暴露部队而活活被火烧死的邱少云;为中国的国防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两弹一星”之父邓稼先;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实现了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等等。这些灿若星河的历史人物或先进人物,他们身上有着许许多多的共性,而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心中牢记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这正是教师在讲述这些人物及其事迹时,要向学生渗透的意识,对历史人物的颂扬,不失为树立学生爱国之心的有效途径。3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创新教学手段,激发爱国热情

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的发挥多媒体课件等现代技术手段的优势,再现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爱国激情。例如我讲八年级下册第12 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一课时,精心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先请同学们欣赏歌曲《七子之歌·澳门》,从情感上拉近历史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后教师讲述香港、澳门是被西方列强一步步侵占的过程和“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的形成过程,使学生树立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信心。紧接着播放港、澳回归政权交接仪式视频,听着壮丽的国歌,看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学生脸上洋溢无比自豪的笑容,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显著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教学目标自然顺利实现。

篇6:浅谈中学历史教育

及实践

摘要 :新世纪的中学历史教学,在新课标的指导和要求下,有相当多的学者和教学一线的工作者取得了丰硕的教研成果,教育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受传统教学思想的禁锢,受应试教育和升学压力的影响,目前的中学历史教学方法依然比较单一,素质教育并没有多少实质性的改变,中学历史教学目标很难真正地完成。提高人的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也就成了一句空话。本文尝试从一个侧面对中学历史教学活动中适当地实施艺术教育的重要意义,如何实施及所面临的困难作一论述,以便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努力。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艺术教育,实践

中学历史是中学的一门基础课程。其内容丰富多彩,包罗万象,可谓一门百科全书式的教材。一般来说,历史科的内容可划分为政治史,经济史,军事战争史,科技史,教育史,文学史,艺术史,民族史,外交史等。由于受升学压力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注重传授知识,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片面,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使学生学习方法呆板,思维方式僵化,(1)加上学生对历史学习不太重视,达不到教与学过程的最优化。从而影响了历史课教学效果,影响了历史课应有的教育教学功能。(2)

到底学生喜欢上什么样的历史课?历史课到底应该采用怎样的教学方法?随着课程改革活动的深入发展,教学和教研工作者纷纷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大量的思考,研究,试验和论证,并且取得了非常多的研究成果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3)新的历史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明确提出历史教学方法要多样化,主张运用多样化、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热情,陶冶学生的情操。(4)因此,历史教师应迅速转变观念,摒弃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手段,为学生学习历史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学习环境。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的睢宁县古邳中学教师金斐

课改背景下,针对历史学科特点和学生个体差异,本人尝试在中学历史教学活动中,引入艺术教育。希望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一定的技能,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深化学生对历史课学习的认识。

所谓艺术,《辞海》对其内含和外延作了解释:人类以感情和想象作为特性的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即通过审美创造活动再现现实和表现情感理想,在想象中实现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互相对象化。具体说,他们是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形象反映,也是艺术家知觉、情感、理想、意念综合心理活动的有机产物。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艺术主要是满足人们多方面的审美需要,从而在社会生活尤其是人类精神领域内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根据表现手段和方式的不同,可分为表演艺术(音乐、舞蹈),造型艺术(绘画、雕塑、建筑),语言艺术(文学),综合艺术(戏剧、影视)。根据表演的时空性质,又可分为时间艺术(音乐),空间艺术(绘画、雕塑、建筑),和时空并列艺术(文学、戏剧、影视)。

什么是艺术教育?《中国艺术报》的万丽君处长认为,艺术教育启迪智慧、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使学生具有健康的审美能力。它是全面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丰富人的思维,激发人的想象力,培养人的创造性;它也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教育,是全面提升人的全面素质的重要途径。因此,艺术教育对于人的培养和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基础教育课程而实施的艺术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还很少见,纵观基础教育阶段的艺术教育,其地位还很低。众所周知,在幼儿园,艺术教育地位还蛮高的,但从小学开始,艺术教育的地位就不断下降,到了初中,艺术教育更少了,高中的艺术教育则几乎被取消了。这种状况,在倡导素质教育以来虽有所改善,但没有实质性的变化,素质教育“雷声大,雨点小”。即便是在专业学校甚或大学,艺术教育也变成了技艺教育,这违反了艺术教育的本质和目的。艺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密不可分,是基础教育尤其是初中教育中教

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本人尝试在初中历史教学活动中适当地实施艺术教育,获得了初步的经验。

中学阶段历史课教学实践中的艺术教育,不是为了着力培养高深的艺术专业人才,也不只是为了进行歌唱表演等技艺教育,更不是为了在升学考试中获得加分,而是为了适应新课标的要求,为了落实新课改的精神,为了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和人文素养,为了更好地完成中学历史课程的教学目标,为了培养有一定个性特长的全面发展的人。

中学阶段历史课教学活动中艺术教育的实践,从近期来说,有如下作用: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历史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训练学生一定的技能,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感知和运用,深化学生对历史课学习的认识。从远处来说,历史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进行艺术教育,有利于学生构建全面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和人文素养,从而培养有一定个性特长的全面发展的人。

那么,在历史教学活动中如何实践艺术教育呢?历史的学科特点和内容结构决定了历史课中有大量的艺术教学素材。一,文学方面。中国史中介绍了大量的文学及作品成就,如诗经,左转,史记,北朝民歌,唐诗宋词,元剧,明清小说,以及大量的近现代文学作品。世界史中,仅以近代法国为例,就有巴尔扎克,大小仲马,雨果,莫泊桑等人及其大量作品介绍。这些文学作品既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有一定的史料价值,热爱文学的学生都既可以从这些文学作品中汲取丰富的文学艺术养料,又可以更深地理解和把握历史课的教学内容。二,歌舞方面。教学中,有的学生艺术细胞特别丰富,或歌唱得好,或舞跳得好,或戏演得好„„。历史教学中,音乐舞蹈等表演艺术内容非常多。(5)如中国古代史中就有歌伎部,邵乐,印度(天竺)舞,有京剧艺术,有民间艺术,有说念唱打艺术,有中国古典民族乐器等内容。通过播放《霓裳羽衣》,《楚商曾侯乙编钟》,《秦王破阵乐》,《竹枝词.湖北编钟乐团》等编钟曲,学生对中国古代乐器的成就和神奇表现力赞不绝口,也对成套编钟的构造及发音原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一步懂得了中国古代音乐方面的辉煌历史成就。通过播放一曲《大风歌》,那气势如虹的韵律和节奏,很震撼人心,同时学生对西汉刘邦的感性认识也更加深化。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学生以前只是朗读背诵过,通过一曲音乐表

现形式,学生对词牌,词的韵律,前后片的结构,平仄声韵,以及望月怀人,睹物思情的优美境界的认识深化了。从而更深刻地认识了苏轼的词作,也更深刻地体会到了不应事事都求完美无缺的结论。不少学生更以会歌唱之而为荣。通过播放上世纪90年代流行的校园歌曲《大头皮鞋》,其中唱到“穿上大头皮鞋,想起了我的爷爷。走过雪山草地,踩过了敌人的肚皮。„„跨过鸭绿江边,冲破了三八防线„„革命传统不能变”, 学生对所学的中国工农红军革命史及新中国成立后动人心魄的抗美援朝史,更感兴趣了,历史教学的德育功能也得以强化。由于词曲朗朗上口,学生以试试的心理学唱,没想到竟然很快学会了。由于时代的变化及流行歌曲的充斥,革命歌曲已经很少在校园唱起。通过歌曲的形式来表现当时中国的革命岁月,拉近了历史与现今生活的距离,这方面的材料包括贺绿汀的《游击队歌》,曹火星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光未然词,冼星海曲的《黄河大合唱》,田汉词,聂耳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等。三,造型艺术方面,包括绘画,雕塑,建筑等。中国古代的绘画艺术源远流长,文明中外。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其《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等,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是艺术教育极好的教材。又如清朝中期的“扬州八怪”及其人物,山水,花鸟等写意及泼墨画作,更是艺术教育不可多得的教材。至于教学形式那就灵活多样了。四,语言文字艺术。紧密结合特定的历史教学内容,联系社会生活实际,适时开展诸如演讲,辩论,朗诵,征文,书法等内容多样,形式活泼的比赛活动。例如,在建国XX周年,共产党成立XX周年,建军XX周年,毛泽东周恩来等伟人诞辰XX周年,长征胜利XX周年等等纪念活动中,可深入开展,鼓励学生踊跃参加。从举办的效果看,学生的模仿及创新能力超出了老师门的想象。如征集上来的书法作品《兰亭序》,《长征》,“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几乎可以以假乱真;演讲会上参赛学生不仅感情真挚,而且能够跳出老师事先的指导和安排,有讲有演,有说有唱,身体语言丰富多彩,感染了在场的许多人。又如在上完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之争后,进行课堂辩论:假如陈胜和吴广当时没有遭遇“会天大雨”,而是按期到达了渔阳戍边,那么规模宏大的秦末农民起义会怎样?正方:可以避免;反方:不可以避免。学生的讨论“不亦热乎”,顿时班级像炸开了锅。这样一些看似极其普通的艺术活动,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当然,在中学实行艺术教育尤其是在中学历史教学活动中实施艺术教育还有很多困难。它对教师的要求提高了,因此许多教师一时还很难适应;它对学生的要求也提高了,上一节历史课不再只是听听读读划划记记背背;对学校的教学指导思想也提出了新的挑战:这会不会影响到正常教学活动的开展?这会不会影响到教育教学质量和考试成绩?这会不会引起其他老师尤其是艺术课老师的嘲讽和讥笑?这都需要我们克服困难,冲破束缚,锐意进取,大胆实践,深化改革,为提高学生的素质,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努力。

注释:

(1)张元:《我们需要教学方法的调查》,《清华历史教学》第13期,2002年10月出版。

(2)周发增:《建国以来历史教学法研究的回顾》,《历史教学》,1989

年第12期。

(3)周发增:《建国以来历史教学法研究的回顾》,《历史教学》,1989

年第12期。

(4)张元:《教好每一节历史课》,《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2期。

(5)杨秀珠主编:《老师谈教学(历史教学篇)》,中华书局,2003年

版,第104页。

参考文献:

1.桑新民:《艺术教育:现实距离理想有多远》,《人民教育》,2006年第3期

2.邵跃飞:《论艺术教育在青少年素质教育中的作用》,《青少年教育》,2004年第11期

篇7:浅谈中学历史有效教学

摘要:有效教学就是教师在达成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方面都很成功的教学行为, 是教学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双重表现。在新课程改革之际,我们广大的历史教育工作者必须拥有有效教学理念,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创设多样的历史情境、讲练结合、导疑激趣等方法,全面优化教学过程,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益。新课改要求我们教师要转变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要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我们只有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上,才能尽快提高我们学科的教学质量,进而促进我们的专业化发展。

(一)如何理解有效教学的含义?

新课程倡导“有效教学”的基本理念,强调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变。有效教学即是教师在达成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方面都很成功的教学行为, 是教学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双重表现。让学生明确通过努力而达到的目标, 并且明白目标的达成对于个人成长的意义;设计具有挑战性的教学任务, 促使学生在更复杂的水平上理解; 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经验背景, 帮助学生达到对更复杂水平的理解;适时与挑战性的目标进行对照, 对学生的学习有一个清楚、直接的反馈; 能够使学生对每个学习主题都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形成对于事物的概念框架; 能够迁移并发现和提出更为复杂的问题, 有进一步探究的愿望。

事实上所谓的“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所谓“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在新课程改革之际,我们广大的历史教育工作者必须拥有有效教学理念,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方式、各种途径,创设轻松、愉快、和谐的教学气氛,诱导激发学生积极的情绪,帮助学生建立自信,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有效教学绝不是看一节课学生学了多少历史知识,记住多少历史时间和人物事件名称,当然这些东西也是有效教学的组成部分之一。但如果只从这样一个简单的层面去理解有效教学那就太肤浅了,也就不存在无效教学了。我个人认为有效教学必须是服从于基础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总体目标,即“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这个总目标的引领下我们还要实现培养学生人文素养这个历史学科的分目标,更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发展为其制定适合的个人发展的目标。只有这样我们开展的教学活动才能算是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不仅要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保障,更要为学生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那些起早贪晚不顾学生身心健康疯狂补课的行为是有悖于有效教学宗旨的。因为这样的做法不仅摧残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更毁掉了学生的学习情趣,这样的教学活动绝不会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提供任何的保障!历史教学活动绝不是把知识堆砌于学生的头脑中,而是为学生建立必要的知识架构,通过对知识的解读来渗透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上述目标都达成了,自然会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提供支持,这样的历史教学活动才算是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的完美境界是高效教学。学生在指定的学习时间里能获得最好、最快、全面以及可持续性的发展就是有效教学。从这个角度来看教育的效率是“长周期,迟效益”。因此,有效教学的核心问题其实就是教学的效益,即如何实现教学的有效和高效以及如何防止教学的无效性。

(二)有效的历史教学实践途径

一、转换角色, 创设多样的历史情境, 激发学生的思维

关于如何增强教学的效果而使学生学得更深更透,如何提高学习的效率而使学生学得更快更多,此前已有不少教师都提出过意见和建议。我将通过对有效教学内涵的理解,并结合自身历史学习活动的实践经验,对如何实践有效的历史教学提几点看法。根据新课程理念, 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 教师是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合作者、促进者和引导者。历史教师不能仅仅当教材知识的搬运者、教参的执行者, 必须从知识传授者这一传统角色中转变过来, 做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有效教学特别要注意摆正教师的角色地位, 做学生学习活动的服务者, 紧紧围绕教学的中心内容, 创设多样的历史情境, 帮助学生讨论、探究, 激发学生的思维, 形成自主学习的活水源头。学生是最富有情感的,在情境的作用下,学生很易于将自己移入所感知的对象,产生情感体验。创设情境正是利用学生这种最可宝贵的特点,运用移情原理,使学生的情感、心理与充满美感和智慧的情

境氛围发生共鸣,形成身临其境的主观感受,促使学生在与情境的交互作用的过程中,获得发展。在此过程中,学生从产生对教学内容的积极态度倾向,到激起热烈的情绪投入教学活动,到自己的情感不由自主地移入到与情境的相关对象上;随着情境的延续,学生的情感逐步加深,最终渗透到学生内心世界的各个方面,并成为相对稳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人生观。在历史体验教学中,通过创设模拟的历史场景或情景,还原知识产生的背景,恢复其原来的生动性和丰富性(即再现历史情景),为学生提供一个相对完整、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如临其境的感觉中,与历史进行对话,亲“心”体验历史,使历史教学成为一种故事化、立体化的教学。在这样的历史教学中,没有太多赤裸裸的教导,有的是蕴藏在情景交融中的体验;没有太多生硬的强迫和灌输,有的是情感的相通和意义的自然生成;没有太多的清规戒律,有的是彰显个性的自由。因此,学生很自然地产生了学习的需要和兴趣,主动地融入到历史情境中去,与历史人物展开对话,与历史的关系世界展开对话,与编者对话,主动建构知识、感悟历史、产生情感、生成意义。因此,形式多样的历史教学情境的创设, 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 推动问题讨论的顺利进行, 改变“满堂灌”或“满堂问”的不良形式,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在历史新情境中去学习、去探究、去感悟。中学历史教学中“情景”的创设大致可分为四类:一是问题情景类,与“概括”、“评价”、历史时空相对应。为什么这么“概括”、这么“评价”,而不能是另外一个样子? 这就可以编拟问题,创设相应的问题情景;二是角色情景类,与历史人物、历史时空相对应。历史人物为什么只能这样做而不能那样做,他本人到底想怎么做? 这就可以创设出角色情景;三是事件情景类,与历史事件(现象)、历史时空相对应。这个历史事件为什么发生?发生之后为什么只能是这种样子? 这就可以创设事件情景;有效的创设事件情景的方法是利用各种图片、幻灯、录象和课件等进行直观教学,渲染气氛。比如上《甲午中日战争》一课时,可把黄海大战中的插图给学生看,启迪学生思考:为什么致远舰在开足马力冲向日本旗舰“吉野号”时中了鱼雷呢?经教师的讲解,学生明白了:因清政府腐败无能克扣军饷,造成致远舰装备落后,再加上部队的管理不完善和错误指挥,最后导致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这就是“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四是文物情景类,与历史时空、文化史等相对应。这样的遗址,这样的器物,这样的环境,这样的雕刻,这样的绘画等,古人们将如何生活、如何使用、如何创造? 这就可以创设文物情景。历史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历史教学的内容是用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历史教学的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历史教育的终极目的是服务于人生的教育,是帮助人们认识自己、做好自己的教育,是帮助人们培养完整的世界观、公正的价值观和健康的人生观的教育。我非常赞同这一观点,历史是关于人的学科,是教人求真务实,导人趋善向美的学科,而不是培养高分低能或者是麻木灵魂的学科!但是,在我们日常教学中舍本逐末的现象并不少见,“一言堂”、“满堂灌”不正是常态吗!死背书、游题海不正是法宝吗!究其原因,固然有高考体制的影响,但主要原因还在于我们很多教师自身缺乏对历史教育本质目的的正确认识,从而导致教学活动走向了功利主义教育。实事求是地说,作为中学历史教师,我们并非生活在真空里,而是身负着中、高考的重任、家长的期望和社会的压力,这一切都要求我们必须把教学的成果转化为具体的考试分数。其实,帮助学生在中、高考中取得好成绩以使他们能在更高层次的学校中受到更好更全面的教育,当然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高分”是不是一定要用这种低效的方式去换取,“高分”是不是一定要以牺牲素质教育为代价?假如我们在讲解知识的同时,适当注重方法的传授和思维的培养,不难想见,分数和能力的“双赢”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因此,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明确一点,即中学历史教育不是培养应试专家,而是通过普及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文明素养。这不仅仅是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更是对社会负责,正如马丁路德所说:“国家的前途不是取决于国库之实,而在于它的国民的公民素养。”

二、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

在新课改实施之后,教学活动着重强调以学生为本、研究性学习等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这主要是针对此前历史教学中的痼疾而提出的。该举措对于改造我们一些落后的教育观、教学法,无疑有着极大的帮助,应该说是切中时弊的政策。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走向了另一极端。有很多教师课堂讲授丰富多彩,采用了多种教学手段,比如多媒体教学、学生分组讨论、分组辩论、角色扮演等等,热热闹闹地上完了一节课,但最终的教学效果,无论是在知识层面还是在情感层面上,都不能够达到有效。从表面上看,这好像体现了新课改“让学生动起来”的精神,但实际上却背离了知识传授的教学本质,使得课堂“活”而不“实”。

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问题呢?这和一些教师历史学功底的单薄有重要的关系。“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也就是说“师者”所以为“师”的前提是胸中有道可传、有业可授、能解人之惑。我们现在有很多教师太过于注重授课技巧和方法的新颖性,错误地以为这是实现有效教学的终南捷径,却不知这才是真正的本末倒置。从逻辑上说,应该先有知识,后有传授知识的方法,知识是第一位的,方法是第二位,知识的主体地位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可取代的。以前我们说,要教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得要有一桶水,现在的说法则是要教给学生自己寻找知识海洋的本领。这非但不是弱化知识传授的本质目的,而恰恰是对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胸中有杯桶水到胸中有海洋。教学方法的运用依赖于教育者的知识构成和专业知识水平,一位在专业水平上不够过硬、专业知识基础薄弱的教师是无法合理运用教学方法来指导学生的,即便采用新颖的教法,也只能是流于形式或趋于空洞,这对受教育者的基础培养和教育的健康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教学过程中的“求险绝”须以教学功底的“先平直”为前提,“秀外”必先“慧中”,没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而只单纯追求课堂技巧,无异于缘木求鱼。要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要多读专业类书籍。自从我读了许多史书后,感觉教学效果提高了很多。例如学习“开辟新航路”前,看了张侃的《郑和VS哥伦布》,讲述起来就更加得心应手,生动有趣了。

三、以练带讲,以讲促练,使讲和练融为一体。

它要求教师一方面要利用讲和练手段充分把学生推上主动者、创造者的地位,并在学生的创造性行为和关节点问题上扮演好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另一方面又要控制学生思维和行为发展方向,逐步推动教学目标的实现。这是讲练结合模式较高层次的体现,运用得当,会事半功倍。比如讲一战的结束问题:①让学生读书并做多项选择题:促使一战迅速结束的因素有A.美国参加对德作战B.俄国爆发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C.中国参战D.战争后期,双方都精疲力尽②变换角度,改为单项选择题: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让学生讨论并思考理由。这样学生答案可能出现四种。③教师再组织学生辩论,驳倒对方,论证自己的观点。教师最后视具体情况引导学生正确作答。④由此设疑:可见战争和革命之间有什么关系?据学生回答情况,引导归纳出全面准确的结论: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⑤再设疑:还有哪些历史现象体现了这一结论?(或者降低难度,变为多项选择题),检验学生理解程度和运用能力,也使知识系统化(即日俄战争与俄国1905 年革命;普法战争与巴黎九月革命;一战与德国十一月革命等——这也是由抽象到具体的演绎综合)。这种促使学生去探究、发现,步步深入分析思考的方式,对培养学生智能和理解记忆知识,都有积极作用,所以在教学中我们经常采用发现式或指导发现式,可以帮助和促进学生学会探索解决问题的方略,学会活用和有效地组织信息,并养成灵活而执着地追求的态度,“自主而自动”的学习习惯。

四、总结

总之,“在新的历史课程标准下,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方法”是每一个历史教师所要关注的主题,也是时代对历史教师提的要求,也只有这样做,并努力做好,才能迎来历史改革的春天。才能达到“教育的更高目的在于启蒙人的智慧和思想”这一崇高境界。

篇8:浅谈中学历史课的创新教育

关键词:历史教学,创新教育,改变观念

知识经济时代,学生学习需要创新,教师教学更需要创新,创新是教学的灵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新课程标准下中学历史教学的中心任务之一。那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该如何实行创新教育呢?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一点体会。

一、激活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可产生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和稳定积极的学习情感,以及探求知识的强烈愿望和努力进取的学习精神,同时也是学生乐学,主动参加学习的前提。在这种前提下,使学生心里充满惊奇和强烈的求知欲,积极思考参与。这是自觉的、主动的、活跃的学习行为。孔子说,“好之者,不如乐知者”,他特别强调“引其趣”。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历史学科和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难度相当、新颖、富有启发性、探索性的问题,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另外,要以疑激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抓住疑点,巧妙运用设疑适时地点拨学生发现疑点,激发其思维兴趣,培养其质疑的习惯。如上“鸦片战争”一课,可以设疑;假如没有林则徐禁烟,英国会侵略中国吗?因此,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创设良好的问题,使学生思维自始至终处于兴奋状态,学生就会自觉地随着教师的循循善诱,在学习中不断探索创新。

二、改变教学观念,培养创新精神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教师首先要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正确的教育观念确立了,才可能是真正的素质教育,才可能是真正的创新教育。教师只有终身学习才能充实、完善智能结构,才能日日见新,才能做一名创新型的教师。在历史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探索与创新,形成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思想空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积极思维。如学生阅读史料和历史教学中都应进行审美教育。美感是一种力量,是一种追求,它推动人去创造,去克服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而历史是人类生活和斗争的记录,历史教材本身就是一座美育的大宝库,而其中更不乏富有创新精神的审美因素。如从哥白尼“日心说”的提出,到哥伦布的“新大陆”发现;从万里长城到古代埃及的金字塔;从云冈、龙门石窟的大佛到希腊的雅典卫城等等,这些都是人们在推动社会发展中美的创造历程。这些具有创新意识的美的形象,怎能不深深地打动学生,使他们形成强烈的创新意识?

三、改革练习设计,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课后练习是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应设计具有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习题,拓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其创新精神,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使学生在观察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相关的知识点恰如其分地出示问题,让学生“跳一跳”就摘到桃子,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动脑的习惯,又可以引发学生的认知愿望,激起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从而引导学生因兴趣而学、而思维,并提出新的质疑,自觉地去解决问题、去创新。

四、改进教学手段,培养创新精神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是辅助教学的重要工具,它能更好地为常规教学服务,促进常规教学改良。如运用电视、录像、多媒体播放历史影片,带领学生跨越时空,由现实进入历史,让他们成为历史的见证人,让他们与历史人物同呼吸、共命运。应将丰富多彩的感性材料形象、逼真、多渠道、多形式、多侧面地传输给学生。变静态为动态,变抽象为具体,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样,就把知识、情感、兴趣融为一体,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上课时保持高度的注意力,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创新教育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实行创新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大势所趋。只有把创新教育巧妙地融入历史教育中,才能更有利于提高历史课堂效率,也将有助于推进历史教学整体改革,提高素质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马培福.教育科学发展的三个层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 (3).

[2]张文兰,刘斌.教师专业发展背景下信息技术教师专业认同初探[J].现代教育技术,2010(1).

[3]何秀全,韩耀军.高校信息化服务团队建设探究[J].现代技术教育, 2010(2).

[4]彭小军浅析多媒体课件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2010(2).

上一篇:互联网企业商业计划书下一篇:职业核心能力训练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