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学素质教育

2024-06-13

中学历史教学素质教育(精选十篇)

中学历史教学素质教育 篇1

一、传统的中学历史教学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展开

传统的历史教学至少有以下缺陷,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展开。一是以“应试”为目的的历史教学观念,历史教学的最终目标瞄准的是考试这块靶子。二是走传授历史基础知识的单一化轨道。历史教学只是按照预设的教材、预设的课程向学生提供一些历史表象,注入一些历史事实,而生动鲜活的历史被割裂成“重点非重点”之类的知识集合,学生记住的是一堆零碎的史料。三是历史教学中课堂模式的呆滞化。历史教学课堂模式长期以来没有多大变化,替代式的、封闭式的、注入式的方式依然存在着。在具体的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传授知识给学生,学生接受知识入大脑,大脑运输知识上试卷,达到终点。学生没有一个去再发现、再认识的思维过程,因而信息的反馈在这里是少见而枯燥的。传统的中学历史教学与素质教育的严重背离,必然引出改革传统中学历史教学方式的话题。

二、中学历史教学中素质教育展开的三个层次

要达到中学历史教学中素质教育的目的,必须通过3个层次的展开。概而言之。即记忆、思维、抉择。与之相应,历史教学中要解决的便是“有什么”“为什么”“要什么”。①“有什么”,即有哪些历史基础知识。历史基础知识是对历史的发展进程有重大影响的系统的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其包括具体的历史知识和规律性的历史知识。《全日制中学历史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中学历史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了解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重要事件和历史人物。”这是中学历史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的起点。②“为什么”,即通过历史基础知识的学习,思考历史史实间的前因后果、内在联系等。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在教师的引导下以“亲身的实践”逐步认识、解决“为什么”,以形成自己的历史概念体系,并进一步确立起历史基本理论体系。这是学生各种能力培养的主要层次。③“要什么”,即通过接触到的历史基础知识,解决了历史史实间的内在关联等问题后,让学生进而反观知道了什么、认识到什么、得到哪些启示和受到什么教育等。“要什么”是对学生接受能力与判断能力的训练,更是使学生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一环。教师应创设一些历史课堂环境,使学生有自由、有兴趣、有力量去抉择,真正明了要什么。中学历史教学中素质教育展开的3个层次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融通。大致来说,它们是层层深入的,前者为后者铺路,后者乃前者的深化。而传统的历史教学的效果往往只停留在第一个层面。

三、中学历史教师在素质教育中应解决的两个问题

我们为什么要这样传授知识?这些历史知识传授给学生是为什么?两个为什么,一个是对传统传授历史知识方式的质疑,一个是对所传授的历史知识进行反思。要体现自己在素质教育中的先导作用,中学历史教师首先必须思考和解决这两个“为什么”。

历史教材的编著、课程的设置、历史教学大纲对历史教学目的、任务的规定等,这些都是先有的。历史教师不能亲自参与制定或选择它们。这样便带出了一些负面影响,最重大的影响就是使中学历史教师“只管教”的传统意识尤为深厚。这种意识又直接导致一批历史教师不思进取,在教学思想上落后保守、在教学手段上陈旧呆板、在传授语言上干枯无味,甚至发生种种知识性错误等等。对于这些历史教师来说,两个“为什么”是难以做出回答的。

学习历史到底有什么用?这是一个普遍关注的问题。学生需要历史教师给一个信服的说法。作为历史教师就必须返回到自身,追问自己究竟对所传授的历史知识有何认识,而对学生来说,学这些知识之真正价值何在?如果历史教师能解决学习历史之价值所在,那第二个“为什么”就已不成为问题,历史教师已更深入了一层:有意义的历史教学从此开始。学生认识到了学习历史的切身价值,其学习便变为有意义的学习,他们的潜在能力便发挥出来。这是传统历史教学从来没有真正解决过的问题。中学生学习历史的真正价值,笔者认为有两大方面:一是培养自己高尚的情操,接受进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熏陶,增强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开阔眼界、认清大势等。二是通过认识历史,得到丰富的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经验,为走向社会成为祖国的建设人才、也为了更好地生存与生活作准备,这一点是任何其他学科所不能给予的。

中学历史教学素质教育 篇2

摘要:人文素养教育应是中学历史教育的永恒目标。中学历史教育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要求,顺应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遵循历史教育的本质目标,履行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适应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需要。中学历史教育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基本内容应包括民族精神、公民意识、国际意识、人格意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的教育,可以使学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逐步确立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公民意识教育更能使学生养成责任心、树立自信心;在有智慧地参与社会生活;在有能力地选择生活方式中解决我们可能遇到的这样那样的生存问题、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等等。国际意识的教育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形成学习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的积极情感与基本态度。人格意识教育可以启迪和帮助学生对人生有深度的开悟,有利于学生陶冶思想德性,匡正人格心灵,提高精神境界。人格完善应被视为人文素养教育的最终目的。中学历史教育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策略包括历史教学目标凸现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观念中形成人文精神,历史教学活动体现自主、探究、合作,在行动中提升人文素质,历史教学评价呈现个性、多元、开放,在评价中促进学生成长。关键词 人文素养 民族精神 公民意识 国际意识人格意识

教育可以分为技术教育、导入教育和人文教育。技术教育主要是让学生获得生存的技术;导入教育主要是将学生融入社会之中,使学生更具有社会性;人文教育则关心人的各种潜能的开发,使之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法国作家孔巴兹说:“未来的学校应该培养灵魂,锻炼精神,优化情感,使学生成为热爱世界的主人。”人文素养教育应是中学历史教育的永恒目标。

一中学历史教育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五点依据

1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要求:人文素养是科学时代人应必备的素养,是国民整体素质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提倡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作为基础教育中人文学科核心之一的历史课程,着眼于心灵改造和品格塑造,促使青少年人格系统健康发展,进行人文素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顺应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1995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8次会议在重新界定基础教育的使命时,提出了为最终实现真正的世界公民的目标而必须予以思考的几个问题:

1)培养和平、人权和民主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所依赖的价值观念 2)不能再只是强调认知学习,还要强调情感和行为学习3)学作世界公民,是以把共同的价值观念和知识应用于实践为基础的。由此可见,高扬人文精神是现代教育的崇高使命。遵循历史教育的本质目标:历史学科的本质是人文社会学科,历史教育是每个公民都应该享有的普及教育。历史教育应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主动地思考自己的权利、责任,以及在公民社会中应该做出何种贡献。历史教育的本质,即承载人文素质的教育功能,在素质教育中起着人格养成和文化熏陶的基础性作用。履行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历史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层面,以极大的篇幅和字数突出地彰显了历史课程之人文性质属性。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成为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1。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特点之一,即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5适应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需要:中学生是正在成长中的人,他们有半生不熟的社会经验,有正在形成中的个性,有尚待养成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更重要的是,他们渴望了解社会,走向生活,渴望发现自我,实现自我。这些特点,使历史教育既可成为个人发展的有力 1

手段,也可成为个人发展的巨大障碍。历史教育应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 中学历史教育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基本内容

人文素养教育之价值,在于“唤醒个人自觉,凝聚民族精神,为社会发展提供人文导向,以及克服唯智教育的偏失”2。历史教育所谓的人文素养极其丰富,它不仅指对人文知识的掌握,更主要指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的人文精神,同时又通过人的具体语言、行为外显出来的人文素质。

“人文性”具有民族性、时代性和发展性,不同的社会和时代,对“人文性”有不同的界定。我们所提倡的历史教育的人文素养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特殊的情境性。中学历史教育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基本内容应包括民族精神、公民意识、国际意识、人格意识。

1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经历了五千年的漫长历史,由世世代代无数中华各族儿女共同创造培育而成。古代历史上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追求真理的爱国主义情怀;孟子“富贵不能淫,贫*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浩然正气的民族气节;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把个人命运与祖国前途紧密联系起来的忧患意识。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写照。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结合时代发展要求,在不断继承丰富发展原有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基础上,又培育了新的民族精神。民主革命斗争中培育、形成了井冈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培养了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培育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勇于改革、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这些宝贵精神财富,是民族精神的进一步发扬光大。

中学历史教育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的教育,可以使学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逐步确立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培养和健全公民意识

随着时代的进步,对公民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现代社会发展追求的基本精神是社会公正,而造就合格的公民是实现社会公正的基础。历史学科的内容贯穿古今,涉及中外,包括政治,经济,文化,自然科学,社会生活,风俗民情等各方面内容,在实践公民教育中发挥着其他学科难以替代的作用,能给大家带来许多关于公共精神的思考,如自立,公心,宽容,理解,同情,正义,责任,参与,奉献等。

中学历史教育进行公民意识教育既能使学生了解公民意识是社会近代化的产物,又能形成在认同国家、民族概念的基础上,选举、参政、教育、福利、健康、安全等权利体现主权在民的思想的基本观念,更能使学生养成责任心、树立自信心;在有智慧地参与社会生活;在有能力地选择生活方式中解决我们可能遇到的这样那样的生存问题、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等等。开拓与完善国际意识

国际意识,指的是站在世界的高度了解世界历史和当今国际社会、关注人类共同的命运、评价本国的地位和作用、认识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的意识。中学历史教育中完整的国际意识应包括:1)国家平等的意识 2)对外开放的意识 3)宽容尊重异域文明的意识 4)全球利益的意识

世界近代现代史教材站在全球的立场,遴选对人类历史产生重要影响的国家、地区或民族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典章制度、国际关系等方面的典型素材,它能帮助学生了解人类历史的嬗变和当今国际社会的现状,是进行国际意识教育的绝妙载体。

在进行中国史的教学中,应将中国史和相应的世界史联系起来,以进行国际意识的教育。近

现代两次原因不同的闭关锁国,给中国带来的是与世界越来越大的差距。痛定思痛,我们确立了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决定向世界全方位的开放。

中学历史教育通过国际意识的教育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形成学习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的积极情感与基本态度。塑造健康的人格意识

人格是一个人各种反映趋势的总和,是个体所具有的兴趣、态度、气质、性格、价值观、人际关系、情感以及其他行为差异的混合体。3历史教育在教养上关注人的意志、道德品格、理想、信仰、精神状态、情绪倾向,以及反映、智慧、自尊等人格要素的综合。

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有许多宝贵的精神文明财富,形成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人格特质,如热爱真、善、美,讲求礼、智、信,勤劳节俭,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等,这些传统的优秀人格品质,需要通过普遍化的人格教育去挖掘和发现,使之在现代青少年身上发扬光大。

世界史教学中也有很多进行人格教育的素材,如介绍罗斯福身残志坚事迹,帮助学生养成矢志不移的顽强意志;介绍布鲁诺、居里夫人、等人事迹,培养学生追求科学和真理而勇于献身的求知态度,介绍哥伦布、麦哲伦等人事迹,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勇于探索的品质;介绍列宁、甘地等革命家的光辉业绩,帮助学生树立笑对挫折、胸怀坦荡的意志品格。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奈斯比特与阿伯迪妮指出:“21世纪最激动人心的突破之所以将发生,不是因为科技的进步,而是因为人性论的发展。”中学历史教育进行人格意识教育可以启迪和帮助学生对人生有深度的开悟,有利于学生陶冶思想德性,匡正人格心灵,提高精神境界。人格完善应被视为人文素养教育的最终目的。

三 中学历史教育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策略历史教学目标凸现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观念中形成人文精神

如《新文化运动》一课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设计可以从以下四方面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新文化运动是先进的中国人为振兴中华,改造黑暗的旧中国而进行的新探索,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激发学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

2)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思想的近代化,使学生得出先进的思想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历史结论。认识到中国要富强必须要提倡民主与科学,弘扬民主和科学精神是当代中学生的责任与使命。

3)通过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事迹的介绍与交流,学习新文化运动的战士身上敢于怀疑、挑战的勇气,批判精神,善于反思,勤于学习先进文化的珍贵品质,使学生形成要学习先进文化,敢于创新的精神和态度

4)通过对如何看待儒家传统文化的讨论,使学生形成正确看待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中学历史教育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因素,情感不但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更是指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学习责任,更是指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强调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的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在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4历史教学活动体现自主、探究、合作,在行动中提升人文素质

如《第二次科学技术革命》一课课堂教学活动可以有三种方式:讨论、交流、分析。通过对第二次科学技术革命中科技成就影响的讨论,认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大促进了经济发展,明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道理。形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应更加弘扬科学精神,重视科学技术的观念。通过对第二次科学技术革命中科学家的事迹的交流,感受刻苦,钻研,创新精神在他们研究中的影响。明确刻苦,钻研,创新精神更应是当代中学生所追求的人格境界之一。通过对第二次科学技术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分析,认识到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类更应有全球利益意识:关注地球环境的保护,关注人类和平,关注人类的共同发展,关注人类自身的道德建设。

历史教学活动调动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教师要创造平等、民主、和谐、合作、互动的课堂氛围, 教学语言要富于激励性、启发性,使学生有参与的热情和勇气;问题的广度和深度要切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激发学生对探求知识的责任感,唤醒学生的潜在力,促使学生从内部产生一种主动的力量;采用多种让学生参与的形式,如谈话、讨论、辩论、角色扮演、材料研习、调查访问,以及采用国际上流行的案例教学的方式来组织教学活动等,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这样的教学活动合乎人性的要求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历史教学评价呈现个性、多元、开放,在评价中促进学生成长

中学历史教育进行人文素养教育必须要改革传统的“一刀切”式的历史教育评价方式,构建个性化、多元化的历史教育评价体系。在评价方法上,除了常用的纸笔书面测验法之外,还应当综合采用观察法、活动法(如辩论、演讲、制作、知识竞赛、社会调查、历史考察等)、个人成长档案袋法、自我评价法,等等。在考试形式上,亦可以采取开放式(开卷式)、分层式、自主选择式,等等。在评价效果上,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结果的量化评价,更应当关注其学习过程的质性评价。

个性、多元、开放的评价手段、评价方式和科学的评价体系,对于实现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提升人文素养将是具有极其重要的关键性意义的。

中学历史教学与素质教育 篇3

关键词:历史 教学 素质教育

大力发展素质教育,增强学生的养成教育,就显得极其重要了。就历史学科来讲,实施素质教育,切实将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是为选拔人才而进行的教育,忽视了学生为个体的“人”的因素,导致了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中心,以教代学,没有或者很少顾及学生的主体性和学习的自主性。特别是历史学科,有的教师公然宣称:历史,不就念念书本,背背时间吗,只要认识字,谁都教得了。我县有名非历史专业的教师所带的班级历史成绩名列第一,当问及他成功的秘诀在哪里?他的回答竟是让学生反复背课本。如此的教师培养出来的学生必将是思维方式千篇一律,虽对知识的记忆力强,但动手能力差,思维缺乏灵活性,更加缺乏终身学习的观念。长此以往,我国的教育几乎无前途出路可言。那么,如何才能将历史课上“活”上好呢?首先,就是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历史不是单纯的记忆,而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学习方法,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价值和人生观。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在探索中激发学习、探究知识的兴趣,从而彻底转变以前的观念,变“教师为中心”为“学生为中心”,变“以教为中心”为“以学为中心”,变“掌握知识为主”为“注重学生个体全面发展”。其次,就是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在历史课堂中,不应让教师占据整个45分钟,而应把充分的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以谆谆善诱的方式引导学生,让学生自主的学习,以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为主,使学生摆脱学习的被动性;师生之间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沟通、相互促进的新型关系,并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再次,就是应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历史知识不是靠表面就可以参透其中道理的。所谓学史可以明志,学史可以知今,只有真正学好了历史才能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而学习历史仅靠空洞的说教和乏味的背诵是很难奏效的。实践是知识的来源,没有实践的知识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多提新问题,这些都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的有效空间,给学生以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挖掘潜力,从成功中获得成就感,从而体会到学习的轻松与愉悦,并以更加投入的身心去迎接新的学习生活。

二、教师主动为学生创造学习的良好氛围

学生是学习的主观因素,而良好的学习环境则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基本的保障。但凡家长还是老师,都有一个愿望,那就是希望每个学生都能成龙成才。正是这种迫切的愿望和过分的关心,无形中却在学生们心底压上了一块巨石,使他们的学习目的发生了偏移,好像学习完全是为了家长和教师,前途未来都是以后的事,更不要提什么报效祖国。这种压力也使学生在学习上不胜负荷,疲于奔命,逐渐形成了厌学心理。这种担心也导致了老师不顾学生的学习能力,不管学生对知识是否已真正掌握,而只是一味的独占整个课堂时间,用“填鸭式”教学法将学生牢牢束缚。学生知识被迫性的被动来接受教师送到嘴边的“美食”,完全没有积极和主动性可言。事实证明,只有在自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中,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使学生真正融入到课堂中,将历史知识变成一股股细流融入心田。而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良好氛围,并不是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无视纪律,散漫无序,更不是让教师撒手不管,袖手旁观。“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历史课堂中,老师应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上,从引导性的目的出发,指导学生在探索性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和摸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初中学生正处在心理变型期,与父辈们极少沟通,对空洞的说教又感到厌倦,因其知识积累和人生阅历的欠缺,任其发展必将走上弯路。所以,再让叶叶扁舟自由漂泊的同时,还必须有教师作为领航人。只有这

样,才能培养出真正的人才,从而达到提高全民素质的教育目的。

三、使用现代化教学媒体对提高学生素质也有良好的作用

没有教育的现代化就是没有社会的现代化。随着现代化科技的进步,现代教育手段不断更新,CAI出现及运用带来了教育教学的现代化,作为“第四媒体”而存在的计算机网络也正成为信息时代的主角。布鲁姆认为: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能源,是学生学习知识,增长智慧的一种动力。在历史课堂中使用现代化教学媒体能够唤起学生认识、情感、兴趣的情境,提高教学效率,改变知识的呈现方式和呈现途径,扩大教学规模,增加课堂容量,使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现代化教学手段的魅力。从而提高学生素质,为他们以后接触和掌握现代化科技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为一项宏伟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无私奉献和加倍努力,同时也是教育界广大同仁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在这和过程中,只有摒弃过去陈旧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以突出学生素质教育为主,才能使未来的中国以尖端科技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现代化教育与中学历史教学 篇4

一、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历史教学中的地位

1. 素质教育呼唤教学手段现代化。

素质教育是弘扬主体性教育, 是一种基础性、发展性和创造性的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培养全面加特长的一代新人是素质教育的目的。课堂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智力、陶冶思想品德的重要场所。在这里, 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教材、学生与教材之间相互作用、交流、沟通, 形成了一个“教学场”。电化教学媒体以其直观性强、信息量大而又灵活便利等特点, 在实现优化教学中居举足轻重的地位, 成为教育现代化的主意内容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辅助手段。

2. 历史知识的特点要求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过去性、丰富性、综合性是历史知识的基本特点。历史是已逝去的人和事, 不可能重演, 也不可能用实验的方法使之再现, 这给学习历史者带来一定困难。直观教学是克服历史知识过去性的最好方法。利用投影仪、录像机、VCD机、DVD机、电视片、电影片剪辑等电化教具, 再造中外历史景象, 使历史教学突破时空限制, 把几年、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以至上万年以前的中国或外国的历史现象“重现”在学生们的面前, 拉近了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时间距离, 学生们宛如置于历史情境之中。只有这样, 才能让学生得到系统完整的中外历史知识, 历史在学生心目中才能成为立体的、活生生的、充满神秘而又引发人们探索的学科。

3. 学生的认识规律和思维特征需要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向青年期的转化阶段, 其形象思维较为发达, 抽象思维处于逐步成熟期。对于他们来说,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刺激其感官, 很容易在他 (她) 们大脑皮层形成兴奋点, 对于学生感知中外历史知识是非常必要的。在感知的基础上, 教师要引导他 (她) 们进行综合、概括、分析、评价、对比等, 从而形成概念体系和规律性的中外历史知识。

因此, 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条件, 是历史学科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教育改革的大势所趋。

二、利用现代教育手段搞好历史教学的技巧

1. 充分展示电脑的视听效果, 调动学生的学史兴趣。

多媒体教学课件, 具有生动形象的演示, 动听悦耳的音响效果, 给同学一新颖感、惊奇感, 调动了学生全身的视觉、听觉神经, 从而使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激疑——创设问题情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各个环节中都能保持高度兴奋, 学习效果当然明显提高。例如, 我们在讲中国古代史中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之一的赤壁之战的时候, 我们可以先把古战场的地点、周围的环境、双方的图像迅速地闪现一下, 同学们就会迅速产生一个立体式表象。然后可将刘联军的兵营和曹操的兵营在电脑中作一设计, 同时将双方的兵力标注清楚。在讲授的过程中, 一边讲, 一边点击鼠标使之闪动画面, 双方的进军路线一目了然, 依照时间的顺序使它们活动出现。战例讲完之际, 可以十分迅速地将大战时间、大战地点、交战双方、胜负情况、大战意义等以图表形式点击闪现, 同学定能在十分愉悦的氛围中以极快的速度掌握历史知识。

2. 运用电脑的演播功能, 描绘历史事件, 优化课堂效果。

读史以明智, 这是历史教学的最高目的。中外历史浩如烟海, 人物、事件层出不穷。多媒体教学使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进行爱国主义、理想主义以及正确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 而且能够使学生在持久的兴趣支持下准确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客观规律, 从而有利于学史能力的培养。

3. 充分挖掘电脑的文本优势, 向四十五分钟要效率。

传统历史教学中, 由于内容多、课时少, 课堂练习很难安排。下课之后, 主学科又占据着垄断地位。历史复习多被冷落。久而久之, 严重影响了历史知识的掌握, 多媒体计算机处理文字信息与同投影仪相比, 有其独特的功能。

三、在现代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1. 不要片面夸大计算机在教学中的作用。

在许多学科的教学中, 计算机可以直接模拟内容, 而在历史教学中却不能。我们对于这一点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不要错误地认为:计算机可以包容一切、取代一切。不管需要不需要, 凡上历史课就必须有电教室, 计算机。

2. 恰当处理人机关系, 决不能以机带学。

在历史教学中使用电脑, 应正确处理好人机关系和相关关系。其实, 在各科教学中, 只要使用计算机, 就务必产生大致相同的人机关系与相关关系。但是, 在历史教学中人机关系及由此产生的各种关系的复杂性, 是由历史教学中使用计算机的局限性所决定的。这种局限的存在, 应该引起我们对处理好上述诸种关系的足够重视, 而不能简单的照抄搬其他学科的经验。

3. 在历史教学中, 要各种教学手段有机结合, 不可一叶障目。

使用计算机时, 要处理好计算机与其他教学手段的关系。在当前的历史教学中。似乎出现了这样一种迹象, 即用计算机取代所有的教学手段, 老师该板书, 该绘声绘色表演的不表演了, 该简单绘图的不绘图了, 全部推给了电脑, 似乎老师上历史课的全部功能就是按键, 这显然是不妥的, 任何单一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都可能导致学生的课堂困倦, 计算机亦不例外。诚然, 计算机是一种高科技手段, 适当引入教学大有好处, 但若实行“全包”绝对不行。特别是在特殊的历史教学中, 计算机又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 我们务必将它与其他教学手段等同看待, 且有机结合, 历史教学方可大放异彩, 否则不是画蛇添足, 就是南辕北辙。

中学历史教学素质教育 篇5

内容摘要: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应该是个体要有积极的人生态度、不断进取的奋斗精神、正视挑战、勇于创新的求知精神、踏实的工作作风、稳重坚定的行为习惯、敢于抗挫、善于自我调控的意志品格和善待他人、团结协作的交往水平等。为此,在历史教育中教师应克服过去历史教育中的问题,用“真”、“情”、“思”、“行”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得到健康的成长。关键词:健康人格 健康个性历史教育健康成长

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有健康的体魄、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高尚、健全的优良人格.我们认为更多的是需要个体要有积极的人生态度、不断进取的奋斗精神、正视挑战、勇于创新的求知精神、踏实的工作作风、稳重坚定的行为习惯、敢于抗挫、善于自我调控的意志品格和善待他人、团结协作的交往水平等。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利用那些具体、鲜明的美的形象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浓厚兴趣,从而影响学生的心理活动,为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行打下基础,让学生在历史课堂中得到健康的成长。

一、历史教育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教师对教材的把握不够深入。历史学科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是纵横交错的,人类历史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它们各自的渊源和将来,体现在教材当中就表现为教材内部知识体系的网络化。但有的教师在备课、授课过程中往往忽略这一点,只是简单的就章节内容加以讲述,未能较深入地向学生展示历史纵深的一面,没能很好的把握教材的内部知识体系。在贯彻整体知识结构的教学方面,教师没有注意从总体上把握教材的基本结构和发展脉络,尤其没有重视对内容的深广度作出恰如其分的处理。

(二)、历史学科教学的思想性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开设历史学科,目的就在于培养、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使历史教学成为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但由于受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注重的是学生对知识的简单吸取及转化而成的卷面成绩。这样历史学科的思想教育作用就未能很好的发挥,这是与学科教学大纲要求是违背的。在思想教育方面,总体看在历史课堂上落实不够是个普遍现象,当然学科的思想教育的阵地作用也就远未得到充分地发挥。

(三)、从教法来看,还是比较单

一、陈旧。学生的主体地位未得到很好的体现。很多教师在教法的使用上仍是采用传统的形式。以讲解、讲述相结合为主,即所谓的“填鸭式”教学法。这种做法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能得到很好的调动。尤其是偏远地区的教师在教法的使用上仍是传统的单一型,即以讲解法与讲述法结合为主,学 生的调动很不够,突出的是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应当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尤其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体现,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地去学,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并且要教会学生分析历史人物、事件的立场、观点,引导学生去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从而使学生更好地去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和驾驭知识。

(四)、历史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强化。历史学科的丰富性、深刻性及网络化,决定了一名合格的历史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历史知识,这当中应包括本国的古今通史和全球史知识。另外,还应具有超出历史学范围的多学科知识结构及扎实的语言表达能力。但从现状来看,许多教师尤其是边远地区的教师,由于受自身条件及外界环境的制约,上述这些教学基本功还是相当缺乏的,使其在课堂教学上不能博古通今:“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或教学用语缺乏文采,有失分寸,极大的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板书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设计板书的过程,既是一种教学艺术再创造的过程,又是教师对教材

分析、把握、浓缩和转化的过程。板画,特别是自绘地图,这是历史教师必备的基本功。可惜在教学实际中,其落实情况是不尽人意 的。

(五)、在某些地方没有专职历史教师。这主要表现在乡镇中学,把历史学科看成是副科、是“豆芽科”,于是历史课都由别科老师兼职,有教语文加历史的,还有政治加历史的,甚至还有生物加历史等等现象。教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历史教学训练,教学方法也以读教材为主,教育质量难以保障。这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健康发展。

二、让学生健康成长的方法

(一)、结合历史知识教学,加强对学生的熏陶

费尼克斯说过:不经学问的陶冶是不可能形成稳定健康的人格的。借助于知识的点滴积累,才能培养起稳定健康持续的人格。离开了具体的知识和环境,学生的健康教育只能变成空洞的说教,而无法收到应有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历史教材中所蕴含的丰富的健康教育素材,不断对学生进行人格熏陶和激励,潜移默化地施加影响,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推动学生塑造和完善健康的人格。

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学生健康的重要特征,是推动学生发展和完善自己的精神动力。在教学中,结合“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牺牲我一个,幸福后来人”、“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等咏志诗句的教学,通过秦桧、慈禧太后、等出卖国家民族利益而遗臭万年的知识教学,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学生往往崇拜名人、崇拜英雄,因而可充分发挥优秀人物的感染力以感染之。如介绍司马迁、罗斯福身残志坚事迹,帮助学生养成矢志不移的顽强意志;介绍布鲁诺、居里夫人、李大钊等人事迹,培养学生追求科学和真理而勇于献身的求知态度;介绍哥伦布、麦哲伦等人事迹,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勇于探索的品质;介绍邓小平、彭德怀等革命家的光辉业绩,帮助学生树立笑对挫折、胸怀坦荡的意志品格。在教学中,还应注意指导学生有理、有序地思考和解决问题,逐步养成严谨规范、一丝不苟的思维品质。还应注意指导加强历史事件的纵横向联系和比较,准确理解和把握历史材料和人物言论的深层含义,拓宽思维的广度,加深思维的深度。

(二)、改革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构建健康个性

健康的个性,需要反复地磨炼、修正和健全。在历史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年龄层次、心理特点,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的健康教育。

1、要强调一个“真”字。“真”是指客观历史的事实及其自身发展、变化的规律。真并不就是美,真是求知的对象,科学研究的对象,而美是欣赏的对象,它应具有生动的形象,应给人以直接的感受。然而,美又必须以真为前提,尤其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创造的美,必须使教学内容真实,符合历史事实与发展规律,绝不能为了追求美的效果,而任意虚构夸张。“真”的要求还促使我们要注重多种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如展示直观教具、利用形象性画卷、照片、采用电教手段)以及对历史古迹、遗址的实地考察。这也对教师的语言能力提出较高要求,既要用准确、细致的语言去讲解,又要能再现历史的画面形象烘托出的当时的独特气氛。2,要强调一个“情”字。历史的直接效果是引起人们的情感反应,这种情感包容了相互冲突、相互对应的悲与喜、爱与恨、忧与愤、怜悯与崇高、恐惧与勇敢、负罪感与正义感等情感因素。“这些朝两极方向运动的情感因素,共同组成了人类审美心理中最浓烈、最深刻、最持久的情感。”这种震撼着年青学生心灵的激情,是我们导引学生们追求真理、追求正义,进行理想教育和锻炼学生心智的极为重要、极为宝贵的情感基础。教师应以饱满的真情实感去感染学生,引起他们的共鸣,使教师对学生的教育转变成学生的自我教育。如结合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讲述,具体塑造圆明园的形象,教师用真挚情感,以发自内心的语调语气介绍它的华美壮丽,使学生的自豪钦佩之情油然而生,当说到它被焚毁于敌人之手时,学生们对侵略者的仇恨溢于言表,历史的感染力便一下体现出来。此外,由于历史情感的相对性,容易导致学生复杂的心理变化,作为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正面的、积极的情绪。如讲述美国

内战、林肯遇刺的情景时,这种悲剧性的结局会使大多数学生对林肯的不幸遭遇产生惋惜、悲痛和崇敬的心情,但也可能会有极少数学生会感到人世的无常与空虚,即使是一代伟人,也会被命运所左右,而“我”能做什么呢?于是悲观消极的情绪会占据他的心灵。教师则应当进一步引导学生去寻求人生价值的标准,把历史教学与思想教育紧紧连接进来,克服可能出现的负面效应。

3,要强调一个“思”字。任何历史所体现出来的强烈的生命激情都包含着理性意蕴。在教学中,我们强调“真”和“情”,主要注重形象思维的建立,都是从感性认识入手的。那么我们强调“思”,则要求把历史美中蕴涵着的理性因素挖掘出来,把学生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这是历史美教学的最高目的。在中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学生普遍忙于应付主要科目的考试,因而他们真正缺乏的不是知识,而是思想。教师就应当在创造出历史的课堂气氛之后,及时引导学生去思索种种现象的本质,寻求人生的价值,探求历史的真谛,同时应积极倡导学生培养沉思的习惯,并教给他们思考的方法,从而使他们获得真正属于自己的思想。4,还要强调一个“行”字。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学生在掌握并理解真知后,内化成他们自己的行动。历史告诉我们:应当珍惜幸福,艰苦奋斗,有限生命应当时刻珍重。在教学中应当努力使学生积极参与角色扮演、参观调查、讨论演讲等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教师还应当善于捕捉历史与现实生活的联结点,并鼓励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去体验与锻炼“思”的结果,将思想与行动结合起来,发现、创造生活中的美。

(三)、加强师生情感交流,指导学生构建健康人格

加强师生情感交流,注意个别沟通和指导,能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也是指导学生构建健康人格的一条重要途径。

中学历史教学与培养创新教育 篇6

一、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

知识的创新是通过有创新欲望和创新能力的人实现的。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首先要使学生具有创造性人格。

1.使学生具有永不熄灭的创新欲望。

要创新,首先就要有创新的欲望和需求。有了创新的欲望,才能进行有意识、有意义的创新活动,也才可能达到创新的目的。中国具有几千年辉煌灿烂的文化。对于这些,中学生总是充满好奇,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问题在教师看来非常的幼稚,甚至是无意义的,但对学生来说却是一种探索、一种创新,是一种对好奇心的满足。他们正是带着这种好奇心来认识这个世界的。所以不管学生提出的问题多么幼稚,多么无意义,教师都不要简单的禁止和否定。如果学生的每一次探寻,遇到的都是教师的“不可能”、“无聊”的断语。那么,他们的创新欲望就会慢慢萎缩,很难具有创新精神。

2、使学生具有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

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活动是人们从事的主要活动。既然是创新,就预示着风险。而且,当创新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知识创新的难度只能是越来越高,失败的风险越来越大。一次创新的成功也许是千百次创新活动受挫的结果;一个人创新活动的成功,也许是成千上万的人创新失败的结果。面对创新路上的困难,人们只有具有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始终不一地坚持创新,才可能最终获得创新的硕果。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应该是历史学科的优势。人类历史上科学技术的重大发明很多都是经过科学家的艰苦劳动和无数次的失败才创造出来的。另外,通过讲述无数革命先烈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在经历无数次探索和失败后,中国革命才取得成功等史实都能在学生心灵深处产生震撼,使他们的心灵得到升华,逐步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

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所谓发散性思维,就是围绕问题多方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的过程。现行的历史教材,总的来讲比较重视科学性、逻辑性,而对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方面并没有足够的重视。这就需要我们历史教师在教学中来弥补,通过开展“历史小论文”、“历史创作”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例如,一个学生在历史小论文中通过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展开多方面的联想。首先“纵向联想”,指出文天祥视死如归的力量源泉来自“民族的浩然正气和炽热的爱国之心”。接着展开“逆向联想”,痛斥当今社会上极少数只顾个人利益,而忘了国家利益的社会渣滓。另外还展开“横向联想”,联想到今天的青年学生应该继承中华民族的伟大传统,不能辜负老一辈对我们的殷切期望,把建设祖国的历史重任肩负起来。由一位历史人物的事迹,这位同学就展开了如此丰富的联想,充分体现了创造性思维发散性的特点。如果经常开展这类活动,会极大地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三、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思维的独创性,包括学习过程方法掌握与选择的独特性,思考问题角度与质疑内容的独特性,解决问题方式的独特性,学习结果表达的独特性。

1、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

对现成的科学理论和传统观点提出质疑是创造出新颖、超常成果的途径,也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需要。试想,如果我们对已有的理论和成果不加任何质疑地全盘接受,人类将永远停滞不前。历史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

一个学生在《从隋亡唐兴看人才》一文中指出:隋炀帝心胸狭窄、不容贤才是导致隋朝迅速灭亡的加速器。而唐初之所以会出现“贞观之治”是与唐太宗爱护人才、善于用人密不可分的。该生从人才的角度分析隋灭唐兴,这在以往著述中,很少提及。这种探索精神是非常大胆而可贵的。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应引导他们善于发现问题,提出疑义,求得解决,这样才能进步。

2、鼓励学生标新立异。

“标新”和“立异”都是一种创新。鼓励学生大胆独立思考,敢于标新立异、反弹琵琶,这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环节。

首先,要从思想上引导学生,使其正确地认识到任何学者、权威都不可能穷尽真理之长河,任何人都有发现新知识的可能,树立敢于“班门弄斧”、“异想天开”的思想。

其次,在教学上要发扬民主,为独立思考创造条件。现代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即让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知识,这就给了学生标新立异的机会。但学生的标新立异难免伴随着幼稚和错误。对于这些,教师如果简单加以否定,不仅剥夺了学生探索新知的乐趣,也会使他们变得谨小慎微,疏于思考。事实上,只有犯过“错误”,才能改正错误。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标新立异,一定要加以保护。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国情教育 篇7

一、进行五千年灿烂的中华文明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教育

中华民族具有优秀的传统, 她以刻苦耐劳著称于世, 又培育了为世人称道的道德风尚。到社会主义阶段, 这些优秀传统被继承和加以弘扬, 与社会主义思想相融合, 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所以我们在历史教学中也应进行这方面的国情教育。

二、进行五千年中国人民奋斗史, 特别是近百年来中国历史的教育

中华民族是一个酷爱自由, 富于革命传统的民族。我们要在中国近现代史教学中, 向学生进行光荣革命传统的教育, 特别是要向学生进行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教育, 从而使学生自觉继承革命传统, 热爱党, 在党的领导下, 为社会主义事业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三、进行社会主义必然性的教育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使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要教育学生应当珍惜这一正确的选择, “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 也“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四、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教育

在中国现代史的教学中, 要同学生讲清讲足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使他们了解社会主义祖国的伟大和前途的无限光明。

在历史教学中进行国情教育, 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从思想上要明确认识在历史教学中进行国情教育的重要性

进行国情教育, 是广大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光荣使命, 认真钻研历史教材, 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国情教育因素, 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在教学中运用。国情教育必须寓于历史教学活动之中, 紧密结合历史教材, 以便得出结论, 要对学生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导之以行。在国情教育中, 教师在讲授时, 要充满感情, 表现出主观上的爱和憎, 赞美和批判等鲜明的阶级感情, 只有这样, 才能以生动的历史事实感染学生。

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国情、认识国情

历史唯物主义是认识国情、分析国情的基本方法, 也是认识、分析国情的基本原则, 是正确认识国情的前提。进行国情教育必须以历史唯物主义作指导, 对历史国情知识, 进行科学分析, 去教育学生认清国情发展的真正规律, 预见其发展的必然趋势, 这样, 才能使国情教育对客观世界及事物的发展以正确的反映。

以真实的历史, 真实的国情教育广大的青少年学生, 就能使广大的青少年学生, 正确认识我们所走的社会主义道路是无比正确的。

三、运用比较方法进行国情教育

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比较, 求同存异, 或者求异存同, 从而探寻正确的道路和适宜的措施。国情教育要进行历史的纵向比较, 这样才能认识中国现实社会所处的阶段, 才能看清中国的历史进步, 发展趋势和前景。国情教育只有将它放到同一历史时期内, 进行不同国度的横向比较, 才能找出国情中的长短差距, 探求适合本国国情的各种问题的答案, 才能发人深省, 催人奋起。

四、向学生进行国情教育, 要以正面教育为主, 要使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地认识我国的国情

在历史教学中, 在讲国情中的积极有利因素方面, 可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在讲国情中消极不利因素方面, 要深刻分析产生其历史和现实的原因, 使学生心理能够产生出一种民族的紧迫感和忧患感, 归纳到一点, 通过认识国情, 增强青少年一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使命感。

五、从实际出发, 进行国情教育

国情教育必须从教育的对象学生出发, 必须从实际出发, 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思想与现实存在的一些不够正确的认识问题, 从而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我国的国情。

六、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国情教育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公民教育 篇8

一在历史教学中进行公民教育的原因

在世界各国都普遍将公民教育作为学生教育的重要内容的情况下, 如何发挥中学历史课堂对于公民教育的巨大作用, 成为了每一个中学历史教师所必须关注和解决的问题。恰好历史学科又是非常适合进行公民教育的学科, 其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

第一, 历史学习能够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环境的各种形态, 理解不同阶段人类历史发展的时代特点, 从而使学生更加清楚地知道本国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来源以及其历史沿革, 更清楚地把握住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脉络。

第二, 历史学习能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文明之间以及文明内部结构的差异性, 探究文明发展的结构和过程, 学习各种不同类型文明的资料, 从而对不同的文化现象作出科学合理的解释, 也能清楚地认识到本国特有文化同世界其他文化之间的优劣及区别。

第三, 通过历史教学能够强化学生的公民权利意识, 在对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进行学习的时候, 了解世界先进民主形式, 并掌握这种形式的来源及内涵, 明确在发达国家中公民权的发展历程, 以及通过讨论、交流、查证等手段, 形成对现今国际国内重大事件的独立看法, 主动思考学生自己在社会中的责任和义务。

二中学历史课堂中实施公民教育的基本方法

第一,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让学生在课堂上切身体会到民主与公平。现代社会要求民主平等, 而对学生来说, 他所生活的最主要场所就是学校和教室, 所以课堂对于学生来说就是社会的缩影, 在课堂上营造出和谐民主公平的气氛, 也就是让学生亲身体验这种社会公正带来的影响。而要做到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一定要认识到在课堂中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 要真正理解学生的个性, 客观公正地对待和评价学生, 采用各种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 甚至可以让学生走上讲台, 尝试完成并解释历史课题, 尊重学生的各种疑问, 使学生在及时的肯定激励中树立信心, 增强勇气, 敢于挑战, 善于创新。

第二, 活用身边的历史, 增强学生的公民教育现实感。在课堂中引入最近发生的, 或是身边发生的事件, 能够使学生感觉到历史并不遥远, 历史就发生在每一天, 就发生在自己的身边, 那么对包含在历史教育中的公民素质培养也会容易接受许多。如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等都可以拿来作为教材的补充和扩展, 给学生带来许多关于公共精神的思考, 如自立、公心、宽容等。

第三, 强调协作学习, 培育公民素养。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完成共同的任务, 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 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 团队的意识和集体的观念,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而这种协作精神, 以及随之而来的团队责任感、集体荣誉感, 激发出学生的竞争性是现代社会进步所要求的合格公民素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历史是开放的、包容的, 允许想象空间的学科, 所以完全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历史课题的研究和探索, 充分利用网络、博物馆、古迹名胜等有利条件和手段, 让学生学会通过小组配合来学习, 通过协作来完成任务, 这样做既丰富了学生的历史知识, 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又能达到培养学生必备公民素质的目的, 可谓一举三得。

第四, 充分挖掘历史教育资源, 丰富教学内容, 增加学生阅历。历史学科可以说是所有中学学科中包含内容最为广泛的一门, 内容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 作为历史教师, 必须要挖掘教材内外各个方面的教学素材, 把公民教育的精神融入到这些历史材料中去, 尤其要避免一味的说理、说教。如学习唐朝历史时, 可以通过唐朝的对外交流培养正确的国际交往意识;学习中国近代史时, 让学生体会到清朝的腐败与中国面对列强侵略无力抵抗的屈辱, 体会到当时各个阶级阶层奋起反抗、救亡图存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学习中国科技发展时, 学习袁隆平等老一辈科学家艰苦奋斗, 勇攀科学高峰的毅力与坚韧。这样的内容和素材多得数不胜数, 完全可以适时、适量地让学生阅读和理解, 感受其中的精华之处。

谈中学历史教学对学生素质的培养 篇9

一、历史知识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础

学生的素质提高是指多方面的综合素质而言:文化水平、道德水平和审美情趣、劳动技能以及智力和非智力的心理素养等, 标志着学生素质的总水平。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 历史教育具有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础作用。

1. 历史能启迪人的智慧。

历史学科具有广泛性、综合性, 它本身就囊括了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文学、艺术、教育、宗教、民族等等基本知识。搞好历史教育, 能大大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的历史知识能够教人以古知今、以古鉴今, 能够提高人们对周围事物以至整个社会的洞察力、思考力与判断力, 对中国国情有更深刻的认识, 这对全面发展的教育来说, 是很重要的。历史的这一特点, 是其它学科所无法取代的。

2. 历史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学习历史的过程, 也是培养想象力的过程。历史教材概括性的文字叙述较多, 而描述的又是过去发生的事, 如果能够依据文字材料的揭示, 在头脑中想象出具体生动的形象, 将会更真切地感知历史过程。所以, 我们必须借助于历史教学发展他们的再想象和创造想象能力。同样, 历史教学对记忆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也很有效。

3. 历史教学对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有积极影响和作用。

第一, 历史能陶冶人的情操。中学历史课介绍了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 学生能从中获得大量健康、高尚、美好的情感体验;如对顾炎武“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分析讲解, 能在学生心目中形成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高尚情感;红军长征历史的学习能使学生对革命先辈不屈不挠的革命大无畏精神产生崇敬、赞叹的情感。成功的历史教学能在青少年心目中形成真和假、善和恶、美和丑的强烈反差, 从而帮助他们树立明确的是非标准, 这将直接影响他们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养成。第二, 历史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最生动的教材。在长达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上, 曾经发生过无数催人泪下的爱国主义故事, 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英雄。他们的行为为后人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 也为当代青少年树立了如何选择人生的光辉榜样。可见, 历史学科以其特有的丰富内容, 对教育青少年学生具有重要意义。

二、要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 必须在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方法上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素质教育的内容和任务表明, 历史课堂以传授和记忆知识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教学模式, 已完全不适合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需要, 要把以传授知识为主要任务转变到以发展学生的智能为主要任务;把以教师或教材作为教学的中心转变到学生在教学关系上占主体地位;把强调教师传授知识的方法转变到强调教与学方法的结合, 尤其强调学生学习的方法;从封闭式的教学组织形式转变到开放式教学形式, 这是教学观念的大转变。从实践上说, 则要抓好三个“注重”。

1. 要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下, 广泛地让学生主动参与, 让学生积极提出、讨论和思考问题, 即要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 不断开发学生的潜能, 促进其主体性进一步发展, 把被动接受“要我学”转化为主动的“我要学”, 从而使所其获得的知识得到强化和巩固。

2. 教师讲授的侧重点应从以历史过程为中心转向以

历史发展的逻辑联系为中心, 教师课堂上讲授应把重点放在分析事件发生的背景、原因以及事件的发生对以后历史发展的影响等问题上, 即透过历史事件的分析, 让学生了解历史发展的本质联系, 培养学生逐步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

3. 历史教学要联系实际、联系现实。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捕捉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 联系国内外形势, 联系改革开放中出现的各种新生事物, 联系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要谈古论今, 赋与古老的历史以时代气息和现实感, 这样才能吸引学生, 也才能真正发挥历史明理、鉴今、育人的作用。

“生本教育”下的中学历史教学初探 篇10

一、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课堂环境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 愉快的教学能使学生没有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 心情愉悦, 情绪饱满, 因此, 我们教师上课时应该放下老师的架子, 注意融洽师生关系, 营造民主气氛, 与学生平等对话, 师生相互配合。例如在探究“鸦片战争中中国为什么战败”时, 笔者不是简单地把结论灌输给学生, 而是先播放一段《鸦片战争》视频, 然后让学生分小组讨论, 自己得出结论:在鸦片战争中, 中国失败的原因有很多很多, 如武器落后、指挥失当、皇帝昏庸、换帅频繁等, 但最根本的原因则是中国腐朽的封建制度。为了创设良好的课堂环境, 笔者每节课都留下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 让他们自由讨论, 自主探究。学生当中若有不同认识, 允许他们自由争辩, 不搞“一言堂”。笔者经常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 鼓励他们大胆猜想及质疑。这样, 课堂气氛活跃,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积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主地解决问题

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一切创造活动的基础。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是培养学生思维独立的重要方法之一。因此, 我们教师在教学中, 不但要善于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而且要善于引导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让学生在“生疑—质疑—释疑”的过程中, 不断地发展和提高历史分析和理解能力。

例如在讲授《西安事变》时, 笔者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既然抓住了蒋介石, 共产党为什么最后又把他给放了呢?学生很有兴趣, 兴致勃勃地讨论起来, 有的甚至争论了起来, 认为共产党搞错了, 根本就不该“放虎归山”。基于此, 笔者一步步地设问引导:1.张学良、杨虎城为什么要抓蒋介石?2.杀了蒋介石确实能解一时之恨, 但能解决根本问题吗?3.杀了蒋介石, 谁是最大的受益者?对我们的抗日大义有什么影响?4.中国共产党放走蒋介石是从什么目的出发?最后达到这一目的了吗?通过这一连串的设疑释疑, 学生茅塞顿开, 终于从一团雾水中理清了头绪, 透彻地理解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学习的过程往往是“生疑—质疑—释疑”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只要我们教师善“导”, 引导学生勤思考、多分析, 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就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为学生创造历史考察、调查、研究的机会

高中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历史思维能力, 我们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综合性、实践性的学习活动, 让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去感受历史、体验历史和理解历史。如我们博罗县在历史上曾建立过博罗古国, 近年来有大量的文物出土, 于是笔者组织学生参观博罗县历史博物馆, 让学生真切感受古代先民的生产、生活场景。又如, 罗浮山是我国的道教胜地, 通过参观罗浮山的黄龙观等地方, 可以让学生体会到道教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宗教。东莞的虎门有鸦片战争的硝烟, 南海的西樵山有康有为、陈启沅的故居等等, 都是我们实地考察的好去处。

笔者还经常给学生创造动手的机会, 如:为了加深学生对中国古代史中生产工具和手工艺品的了解, 笔者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生产工具和手工艺品模具, 经过整理后在学校展出, 受到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学生通过自己动手, 激发了学习历史的兴趣, 也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笔者还经常布置一些研究性课题让学生去做, 如:调查比较改革开放前后, 我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哪些变化?面对这样的课题, 学生会不断地搜集、查阅、整理、分析材料, 促使学生不断地思考, 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显然, 探究的结果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们的探究过程。通过这些探究活动, 学生学到了很多课本上没有的东西。

上一篇:卫生监督执法经济发展下一篇: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