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农民工问题的思考

2024-06-02

关于中国农民工问题的思考(精选6篇)

篇1:关于中国农民工问题的思考

学习发展经济学之感想

——中国的农民工问题

发展经济学推进了中国的发展进程,中国的快速发展也丰富繁荣了发展经济学这门学科。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趋势日益深化,中国的发展问题越来越成为世界发展的聚焦点,中国面临的各种经济发展问题已成为发展经济学研究的核心主题,如中国的农民工问题、城镇化问题、失业与就业、金融风险、社会保障问题等等。在这里我只想谈谈我对中国农民工生存现状的一点点看法。

农民工,是指在本地乡镇企业或者进入城镇务工的农业户口人员,农民工是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体制的产物,是我国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我国现阶段的农民工数量大约为2亿人。这一部分人迫于生活的压力,从农村辗转来到城市,却依然存在非常多的影响其正常生活乃至于生存的问题。

农民工问题是指中国大陆由于农民进入城市参与经济活动后涉及的一系列权益保障的总称。农民工问题在建国后三四十年前表现得尚不明显,但到了改革开放以及建立市场经济的今天,城市与乡村的矛盾就日渐突出。城市人占有各种政策的抉择领导地位、占有意识领先的统治地位、占有生产资料转化成货币的掌控权等等,当处在两眼摸黑最封闭的乡村的农民进城务工时,自然会对他们制造出许多政策的限制与歧视,把脏乱差工作留给民工。农民工从事行业的基本特点是:体力要求较高的房地建筑工、城市清洁和环境保护的操作工种、绿化养护的苗木工、居民家中的钟点工或保姆、厨师、服务员等脏、累、险、差工种。

农民工问题的产生应该归因于社会上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的户籍界定的漏洞。

长期以来,正因为户口问题的不合理性、行业划分的误区、成分身份的划分,导致社会认识上的误区,再加上一些地方政策上的失误,社会上对人自然形成了三六九等,农民的身份成了终身制,在社会处于“草根”阶层,被看成是愚昧落后的象征,所以在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终于表现出了一些不可调和的社会问题,农村的三农问题也出现了。可以说,从一定意义上讲,户籍划分的不合理性、农民身份的界定和其不变性,是中国出现三农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导致出现农民工问题的主要原因。

既然农民工在这个特定的阶段无可避免的产生了,那么,我们现期最应该考虑的应该是我国大量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

第一,我国大量农民工社会权益得不到保障。在我国调查的农民工中,被克扣和拖欠过报酬的农民工分别占两成。其中半数以上的农民工被克扣或被拖欠的报酬属于工资收入。农民工被拖欠报酬时间最短的有一个月,最长的达到八年,平均被拖欠了四个月。被拖欠过半年以下的农民工有五千一百九十五名,占被拖欠农民工数的百分之九四点四九。农民工权益受保障的程度明显偏低。农民工所在单位提供工作待遇较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农民工没有享受住房补贴和住房公积金,近八成的农民工不能带薪休假,还有八成的女职工无法享受带薪休产假制度。另有五成左右的农民工得不到工伤补偿或者加班补贴,近四成农民工未与单位签订任何劳动合同或协议。

第二,农民工生活质量普遍不高。首先是农民工生活、卫生条件差。受工资水平低限制,大部分农民工的月消费几乎全部用于住宿和食品消费,而在生病时,只有少数人会选择去正规医院,其他人大都选择自己买药治疗或去个体诊所。其次是居住环境质量差。近四成的农民工居住在工棚或集体宿舍里,地方狭窄拥挤,室内肮脏零乱,除了被褥衣物,几无他物。子女受教育难、就业服务和职业技能培训不到位、农民工从事的职业技术含量低且工资水平低也是农民工面临的问题。

第三,农民工的精神生活状态是令人担忧的。在他们当中,许多人缺少最基本的文化娱乐方式,许多人的精神上缺乏与外界的沟通和交流,许多人面临着心里严重的苦闷和压抑。长期以来,城市的管理者,对于农民工都是“只管手脚,不管头脑”,他们把工作的重心放在如何防范农民工的犯罪行为上,放在“严查、严管”上,而对于农民工的利益、情感需求等精神世界的问题则很少过问。这样的“防范式管理”导致了许多弊端:其一,农民工的利益、情感需求一旦被忽视,无法诉求,就有可能成为一些过激行为和违法犯罪的诱因;其二,防范式的管理有着诸多副作用,尤其是当少数素质低下的管理人员借管理之名为自己或为自己所在的小团体谋取私利时,这种管理方式就蜕变为一种侵犯外来民工合法权益的工具。

除此之外,农民工问题还包括很多方面令人堪忧,比如说子女农民工子女没有城市户口,其教育成为一大问题;农村打工者没有参保意识,在发生工伤或疾病时,不能享受医疗保险等等。

对于种长期存在的,繁杂的农民工问题,我们应该尽快制定一整套切实保护农民工利益的可行方案。对于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我提出一些我自己的想法。

首先,从根本入手,削减农民工数量。国家应该加大并改善对农村政策的扶持并加大政策的宣传。比如说,国家可以把对农民补贴改为进一步抬高农产品最低收购价格,在农产品价格相对较高之后给予农产品收购商以差价补贴。这样既能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农民种地积极性,在利益的带动下,辅以各种媒体宣传来吸引农民工离开城市回到农村进行农产品种植。同时给收购商以补贴是为了不至于导致农产品价格上涨,拉动物价上涨。

其次,对流转城市之间的农民工权益以制度的保护。1.建立施工企业支付农民工工资的约束和保障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

2.严格规范新建项目的审批手续。对建设资金不到位的建设项目不办理项目审批,不予立项、不予开工建设,做到新帐不欠,老帐限期付清。

3.建立企业信用档案制度。对存在拖欠农民工资问题的房地产和建筑业企业,主管部门记入企业信用档案,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对清欠不力,没有及时完成清欠任务的房地产和建筑业企业,将向社会公布进行曝光。4.建立日常工作机制和监督机制。通过设立拖欠举报投诉电话,加强对房地产发企业和建筑业企业的监管,促使每个建设领域企业依法支付农民工工资,落实清欠责任,及时兑现农民工工资。

5.建立欠薪应急周转金制度。其主要由政府财政出一部分资金,组成欠薪保障应急基金,专门用于应付突发性、群体性的欠薪纠纷。

6.提高农民工的法律维权意识。加强对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广大农民朋友的法律法规保护意识,有关部门应设立农民工工资清欠举报电话,一旦发现有工程款拖欠的,农民朋友能及时向政府反映。

7.国家应继续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加强对投资项目的监管力度,抑制不合理的投资行为发生,以切实防止新的拖欠现象发生。

再次,国家以及地方政府应该重视农民工的精神生活。各个地方政府可以学习借鉴北京市政府探索农民工精神文明建设之路,如从文化局送片进工地,到文明办评选来京务工人员“文明之星”,再到市总工会为民工建图书室,买电视机,北京市政府各个部门已经开始为丰富农民工的精神生活,进行了努力。

最后,完善我们的学校制度,为农民工子弟提供一个平等的学习环境;以及用人单位要求并组织民工参与医疗保险等等。

篇2:关于中国农民工问题的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收入水平总体上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近些年来增长速度却呈现出阶段性的递减趋势。入世后,我国农民的收入状况将会怎样发展,本文对此作一初步的研究和探索。

一、影响我国农民收入的因素分析

1.资源因素,主要包括土地、资金、劳动力等因素

按照联合国的规定,1亩地是一个人维持基本生存的最低保障,而我国的现状是耕地不断减少,人口却在锐增。据统计,解放前夕,我国原有耕地14.7亿亩,而现有耕地仅为14.4亿亩,并且至少有1/3的省市人均耕地还不足1亩。这种人多地少的矛盾,无疑是造成我国农民增收困难的根本原因,但这一矛盾近期无法解决。目前全国已有农村剩余劳动力1.5亿人,并且“十五”期间每年还要新增800多万人。这样,农业的发展只能依靠资金和技术的集约投放。但是,当前农村资金供求矛盾也非常突出,农村资金外流严重,国有银行收缩在农村的有关机构,部分地区农村信用社体系不健全、支农资金严重不足。再加上长期以来我国对农业和农村投入总量严重不足,有限的投入也大部分用于大江大河治理等大型项目,各行各业都从中受益,而对与农民增收关系密切的小型基础设施的投入有限。此外,我国农民整体文化素质较低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不仅影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且也制约了流动到城市后适应城市生活的能力和水平。

2.市场因素,主要包括市场需求,以及市场体系的建设情况

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温饱问题的解决,几乎所有农产品都呈现出阶段性、结构性和区域性的供过于求,农产品价格连年下跌,出现了农业增产不增收,或增产与增收严重不同步的现象。为此,国家实行了保护价敞开收购、顺价销售和资金封闭运行的三项政策,并且禁止私商插手收购粮食。尽管这些政策的出发点是保护农民利益、扭转粮食经营部门亏损,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国家对粮食价格的控制并没有起到稳定粮食生产和价格水平的作用。这是因为,国家能够垄断粮食供给,却无法垄断需求,很难做到保持粮食供求的平衡。相反,由于统一定价不能准确、及时地反映市场供求变动情况,再加上目前我国农产品市场体系不健全、流通渠道不畅通,常常出现粮食供求之间的脱节,导致部分农产品“卖难”和价格下跌,直接影响了农民增收。

3.结构因素,主要包括产业结构、城乡结构等方面的内容

自农产品告别短缺之后,我国农业结构性矛盾也日益显露出来,并制约着农民收入的增长。这突出表现在:一是家庭经营的农户由于市场信息、种植品种和管理技术的制约,种植业结构调整缓慢,结构单一,产品质量难以提高,农产品价格的波动直接影响到增收。二是农村三次产业构成中,二、三产业比重持续偏低,乡镇企业增长缓慢,致使非农收入难以提高。三是国民收入分配政策不合理,对农民重视不够,导致城乡差距进一步增大。现在一方面是农村潜在的广阔市场,另一面却是城市生产能力的过剩,大量工厂关停并转,工人下岗失业。本来我国65的农民生产农产品供给35%的城市居民消费,生产就容易出现结构性过剩,而现在这种城乡经济之间的非良性循环,更加重了农产品的滞销,致使农民的增收难以顺利实现。

4.政策因素,主要包括国家税收、金融信贷、农业支持、农民负担等方面内容

国家计委的统计显示,至1999年,六种粮食(小麦、玉米、稻米、大豆、棉花、油料)全国平均亩产值315.47元,而亩总成本235.47元,再加上税费计入成本,则亩产值与成本之比为1.00/1.01。这样,在产值难以在短时间内大幅度提高,同时生产资料成本也难以在短时间内大幅度下降的情况下,减少甚至免除税费成本,就成为农民增收效果最明显、最直接的措施。为此,近年来我国许多地区开始了税费制度改革,并对农民减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农村基层党政机关和教育财政开支庞大,①.目前,我国乡镇政府对教育的开支一般在财政开支中都高于60,有的甚至高达80。

集体经济发展整体乏力,税费改革更需要配套改革,特别是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和确保贫困地区基本公共需要制度的建立。而目前我国能够用于转移支付的中央财政资金,尽管逐年有较大增大,但绝对数量却十分有限。2000年,一般性转移支付额不过是61.65亿元,占全部中央财政对地方财政补助支出4665亿元的1.32。显然,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需要触及国家分配政策的整体改革,但这方面的改革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由上可见,农民收入增长越来越受到国民经济增长和宏观政策环境的影响。过去行之有效的通过增加农产品产量、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来增加农民收入的办法现已明显失效,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困难的问题需要有新的思路和新的办法。

二、入世带来的影响与挑战

加入WTO,意味着我国要在就业、收入压力越来越大、市场化改革远未完成的关键时期,农业必然从面对国内竞争转向国内和国际的双重竞争的压力。同样,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也随之发生变化,给我国农民增收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1.国内农产品将面临世界市场的冲击与挑战

从近期看,由于我国农产品的农衬自给率在60-70之间,我国劳动密集型畜产品、园艺产品、蔬果、水果、加工食品等

也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和出口潜力,②目前,我国畜牧业和林业产品大多数是有价格优势的,猪肉价格低57,牛肉价格低84,羊肉价格低54;油料糖果、水果也存在一定成本优势,例如水果中,苹果、鸭梨、柑橘价格要比国际市场价格低4-7成。

所以,入世后外国农产品只能先进入最具消费能力的大中城市农产品消费市场,对我国广大农民收入因价格因素造成的冲击和影响,就整体而言暂时不会太明显。但国际市场大宗农产品的成本和价格比较低,我国则缺乏比较优势,③目前,我国小麦、大米、棉花、油料等大宗农产品价格高于国际市场20-70,并且粮食的生产成本以平均每年超过10的速度的递增。

不具备参与国际商业竞争的基本条件。此外,入世后,我国粮食进口配额将由2002年的1831万吨上升到2004的2216万吨,这大约相当于国内商品粮市场容量的12左右,如果再加上非配额的大豆等农产品的大量进口,无疑也将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并可能引发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进一步恶化国内主要农产品“卖难”矛盾,加重流通渠道的压力;二是引起国内市场一些农产品价格的继续下跌,引发市场波动;三是影响到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农业生产积极性的提高。

2.市场准入方面遇到新的门槛

长期以来,我国农产品国家标准都比较低,并且直到2001年9月才出台无公害农产品的行业标准。但我国的标准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并且对有毒有机物的指标和标准也没有考虑。比如农药在食品中的最高残留量,我国只对62种做出规定,而日本规定了96种,美国则规定了115种。这样,入世后,尽管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出口“门槛”一关税得到了大幅度的降低,但另一道“绿色门槛”一质量和卫生标准却慢慢升了起来。2001年,日本对山东葱农使用对大葱征收高额关税的手段来加以控制,结果使我国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比较优势难以转变成竞争优势和出口现实。而现在我国农产品的出口,则出现了像茶叶、西兰花、鸡腿等不合格而被拒收的现象,甚至还曾出现只要和肉沾边的中国食品就不能进入欧洲的不正常情况,这无疑使产区的农民损失惨重,有的甚至是血本无归。

3.调整政府管理机制需要付出代价

我国现行的农业运行管理体制和农业科研体制,是在过去计划经济和农产品短缺的时代建立起来的。生产、流通和国际贸易,分属于农业、内外贸和粮食等不同系统,机构设置重叠,互相掣肘,效能低下,对WTO规则一知半解,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更是无从谈起。而WTO要求各国政府的经济管理部门必须按照市场化的管理方式来规范其行为,增加其透明度。此外,由于我国各类服务性组织、非政府组织(如行业协会)、农民的自治组织发展不充分,WTO规则内“绿箱政策”的实施,就容易出现落不到实处,基至是根本找不到施政载体的问题。④“绿箱政策”的内容一般以政府服务、粮食安全、农业环保等为主要内容,实施这些政策必须依靠位于政府与农户之间的过渡性组织载体来进行。

所以,改革我国现有的农业管理体制就势在必行。但这一转变过程牵涉到方方面面的利益,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改革的成本也势必很大,这就必然要影响到农民的增收问题。

4.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困难加大

改革开放以来,非农产业收入的增加,特别是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对农民收入增长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入世后,我国农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将进一步减少。据农业部有关单位测算,如果2002年粮、棉、油的配额全部成为实际进口量,就相当于减少1.1亿亩播种面积,将造成近1600万劳动力过剩,若再算上大豆进口,劳动力过剩将达到2000万。而过去曾作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主渠道的乡镇企业,入世后为生存和发展,要加快从粗放经营型向集约经营型的调整和转变。这对于企业发展来说是好事,但对于急需谋求就业机会而又素质不高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却意味着离土不离乡挣钱不大容易了。此外,入世对我国大量低素质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就业也不可能起到强有力的拉动作用,城市吸纳农民工的行业大门和渠道也将逐年变窄。

5.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

由于农民流动,特别是进城务工受到影响,更由于入世后新增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二、三产业,相对有利于城市就业,因此,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将有进一步拉大的可能。并且,在国内粮食供应压力进一步下降的情况下,我国农村区域之间也可能会出现这样截然相反的情况: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利用有利时机,大力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外向型、高科技和高附加值农业,加快本地区的农业现代化进程。而中西部传统农区,由于产业结构调整余地不大,农民种植业收入仍占70,收入将进一步减少,失业将继续增加,并最终导致全国地区之间收入分配的持续恶化。

三、目前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几点思考

既然国内原有因素仍然是制约我国农民增收的根本原因,所以,目前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思路,应该是充分利用入世的历史机遇,从解决国内原有因素入手,对政策目标和措施做出大力的调整和改革,以确保我国农民能够持续增收。

1.转变观念,加大中央政策支持和政策服务的力度

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但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仅靠分散经营的农户自我积累、自我投入,无论从资金技术,还是从市场上讲是不可能的,这需要国家政策强有力的引导和扶持,因为我国已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协调发展的历史时期。据统计,我国目前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粮食储备、贫困地区扶持、自然灾害救济、生产资料补贴等支农资金加起来,每年不到300亿元,而WTO框架允许我国对农业生产每年补贴则为485亿元。因此,必须按照十六大提出的“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和支持,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思路,切实把国家积极财政政策向“三农”适度倾斜,并且把支持的重点从支持农业生产转向农村社会经济全面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效益农业和乡镇企业,以及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上来:一是要加强对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的投入,优其要增加对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的投入;二是增加对农民直接受益的农村公益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如农用水利设施、节水灌溉、人畜饮水、农村能源、乡村道路等,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三是调整财政投入的使用方向,对农民进行直接收入补贴,逐步做到将现在补在农产品流通环节的补贴减下来,采取生产资料补贴、贴息等方式多方面解决、多渠道投入,应及早制定鼓励和优惠政策,诱导工商企业和社会分散资金大量进入农业领域。

2.必须重新调整城乡、区域收入分配政策

目前,我国实行的是以耕地为依据、以农产品为对象的传统农业税收政策。农业税征收范围局限于种植业,集中于产粮区,造成农村三大产业和地区之间税收负担的不合理。除此之外,国家与地方政府还通过剪刀差、集体提留摊派等方式,占有农民生产剩余,加重了农民的实际负担。

入世后,应根据现在不同地区农业实际生产水平与生活消费水平,重新调整人均耕地规模与农业税费的比例关系,适当减免农业税收与其他费用;应尽快建立适合各地情况的农村养老、医疗、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保障体系;应加快城镇化进程,彻底改革国家户籍、教育和就业制度,减轻农民脱离农业的后顾之优,帮助他们在附近的城镇里找到工作,有效地缓解农村的人地矛盾。此外,还需要标本兼治,结合税费改革,下决心精简乡镇机构和党政人员,改革农村教育制度,切实减轻农民过多、过重的负担。

3.支持各地农业组织创新,推进农业的规模化经营

篇3:关于农民问题的思考

关键词:农民,三农,对策

一、农民问题的主要表现

(一) 社会地位低。

国家在奠定工业化基础的过程中, 以价格剪刀差的形式从农民那里取走了大量资金, 农民为国家建设做出巨大贡献。但也造成农民在财产关系上的不平等地位, 这是其社会地位整体低下的重要根源。

(二) 收入水平低。

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936元, 比2000年增长了30%。而200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730元, 比2000年增长67%。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由改革开放初期的2.41上升到3.31。

(三) 福利待遇低。

由于社会保障制度不覆盖农村地区, 农民得不到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 城乡在获得资源方面更为不平等, 由此导致农民看病难、上学难、就业难、行路难等诸多社会矛盾。在教育方面, 城乡教育资源的分享也存在严重的不平衡, 在就业方面, 由于城镇化进程滞后, 农村剩余劳动力难以转移, 农民就业问题严峻。

(四) 文化素质低。

落后的农村教育水平, 更直接导致了农民普遍文化素质较低。

(五) 生产、生活质量低。

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农民是直接的受害者, 农民因灾害直接和间接损失严重, 生产生活质量难以得到有力保障。

二、解决农民问题的对策与思考

解决农民问题, 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 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为主线, 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 以求从全局和根本上取得实效。

(一) 坚持统筹城乡发展, 打破城乡分割的经济体制

当前, 统筹城乡发展还存在着许多不利因素, 其中各类制度性障碍突出。如:管理制度长期以来影响城乡人口交流;投资制度导致农村投资严重不足;城乡经济融合度不高, 缺少相互间紧密的配合和支持;政策的差异导致城乡形成了不同的社会保障水平。

针对上述问题, 解决好农民问题, 必须首先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城乡一体化。破除城乡统筹发展的体制障碍, 逐步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管理制度。再次,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推进农业产业化。要尽快建立一批起点高、带动力强、功能全、辐射面广、潜力大的龙头企业, 带动千家万户的农民进入市场, 形成一个融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体系。最后, 加强文明生态村建设, 改善农民的人居环境。

(二) 加快农村剩余劳力转移, 将从事非农产业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一是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时, 一定要将农村劳动力就业纳入到规划之中, 系统分析, 统筹兼顾, 作出全面安排。二是逐步建立城乡平等的就业制度。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 完善流动人口管理办法。三是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提升农民素质。四是搞好进城务工农民的管理和服务。首先是要高度重视外出就业农民的子女教育问题, 将农民工子女教育纳入城市管理, 所需经费从财政列支。其次是要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按照劳动法的规定, 所有用人单位与进城务工农民签订劳动就业合同。

(三) 逐渐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

一是坚持社会保障与家庭保障相结合, 建立多渠道的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筹集体系。政府要加大用于农民社会保障的财政投入力度, 集体经济组织也必须承担相应的资金比例, 通过提高政府和集体对农民参保补助比例, 吸引、带动和激励农民积极参加社会保险, 形成社会保障与家庭保障相结合的有效保障格局。

二是加强法制建设。当前, 要尽快制定《农民社会养老保险法》《农民医疗社会保险法》《农村扶贫与灾害救济社会保险法》《农村残疾人保险法》等相关法律, 从法律上明确规定农民社会保障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确认社会转型期农村社会保障的性质、对象、内容和标准;通过法律手段保障对农民社会保障资金的投入;依法保障农民的土地民主权利, 保障农民在土地承包、流转中的自主地位和决策权, 改革国家土地征用制度, 提高对农民土地征用的补偿费用和补偿标准;规范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中的责、权、利关系;不断推进乡村商业保险, 增加农民抵御风险的能力, 建立制度化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四) 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由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为农民提供技术、信息、资金、物资和产品销售等服务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 使其成为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组织化程度的重要载体。

在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问题上, 要形成更加明确的政策导向。要尽快制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法, 在法律上应明确其财产关系和责任形式, 明确其与政府的关系, 明确政府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扶持政策。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既有社会团体法人公益性的属性, 也有企业法人经营和营利的属性, 不可按现行法律强制其削足适履, 进而阻碍其生存和发展, 应赋予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独立的合作社法人的法律地位。为使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经济上逐渐自立, 各级政府必须给予必要的扶持。

(五) 进一步深化改革, 从体制、机制上为解决农民问题创造有利条件

第一, 改革农村税费制度, 进一步完善农村公共财政体制。应当把农村税费改革与完善农村公共财政体制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 加强财政对农村经济的扶持力度。完善农村公共财政体制, 关键是解决好各级政府之间事权划分以及完善各级财政间转移支付等问题, 尤其是要建立起根据基础教育、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等基本需求向农村尤其是向落后地区确定转移支付的制度。

第二, 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当前农户和县乡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十分突出。解决农村资金供求矛盾, 需要采取综合措施。要多方筹集支持农业、直接向农户贷款的资金, 同时要探索建立农民贷款担保体系, 分散农民贷款风险;国家应建立农业保险制度;加大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的推广力度。

第三, 进一步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 加快市场化步伐。一是要打破国内粮棉油国家垄断的购销体制, 让有条件的非国有企业逐步进入市场, 引入竞争机制, 培养多元化的市场购销体制;二是在进出口贸易体制上, 制定相关的市场准入政策, 打破以往一家垄断的局面, 允许符合条件的企业进入粮棉油以及农业生产资料进出口贸易领域, 开展市场竞争;三是完善国内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 制定市场法律法规, 以促进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要打破地区封锁和垄断, 减少农产品流通的中间环节, 并建设好农产品集散、配送、储藏、拍卖及营销信息系统;四是完善粮棉油等大宗农产品的储备和宏观调控体系。

第四, 建立既符合国情, 又符合世贸组织规则的农业支持和补贴制度。要在遵循和适应世贸组织规则的前提下, 调整农业的国内补贴和支持政策, 以尽可能维护农民利益, 促进国内农业的发展。应通过调整农业补贴方向, 把农业国内支持与补贴的重点由流通环节逐步转到生产环节, 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农产品市场信息、食品质量和安全检验、重大病虫害测报和防治等公益性服务的支出, 加强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以及贫困地区发展等方面的支出, 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 以此增强农业的自我发展能力。

第五, 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制度, 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土地是农民的安身立命之本, 依法确保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 是党在农村的一项基本政策。目前农村土地制度存在着五个问题:一是分散;二是闲置;三是非流动性;四是农村土地所有者主体缺位;五是农民的承包经营的土地存在着不稳定性。针对这些问题, 完善农村土地制度, 应重点从三个方面入手。一要坚决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 依法保障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的各项权利;二要完善土地流转办法, 确保农户在承包期内可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三要按照保障农民权益、控制征地规模的原则, 改革征地制度, 完善征地程序。

参考文献

[1]李培林, 农村发展研究的新趋势、新问题,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0.01.

[2]李龙江, 对当前中国农民问题的理性分析, 新疆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05.

[3]张宗海, 中国农民问题及其解决途径的思考, 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01.

篇4:关于农民工问题的调查与对策思考

农民工进城的背景:

近几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对三农问题都十分重视,“农业、农村、农民”三大问题事关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能否实现的重要问题,是摆在我们全党面前的一大重要难题。三农问题不再是纯农业问题而是政府工作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它已成为影响我国未来现代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关系到我们整个国家的命运。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十三亿人口就有九亿农民有8000万人农民还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现有的以家庭为主体的生产方式,已经严重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率的提高,阻碍着先进农业技术和农业机械的应用,在农产品价格难以调查的情况下,要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农产品市场竟争力特别是在国际上的竟争力,提高效益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在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杭州,人均可耕土地只有4分地,大量农村劳动力闲置,农民在土地上获得的收入要维持生计和抚养老人和子女就学是一件十分困难的问题,劳动力的转移是必然的。农民工在城市的贡献与现状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农村经济也自然而然地带进市场化,农村被卷进市场经济的大潮,农民成为市场经济的参与者,随之而来的是许多农民进城务工,农民工成为市场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

农村流向城市人口的特征现状:第一,流动人口以年轻劳动力为主。年轻是我国流动人口最突出的特征之一。流动人口中,16-45年之间年轻劳动力成为主流。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的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研究专项调查,40岁以下的流动人口占总流动人口的90%。第二,流动人口以非举家流动为主。第三,流动人口以低收入为主。人口流动在很大程度上是经济原因,对收入状况的考虑是流动人口跨越城市化障碍,克服流动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困难的重要原因。

农民工入城后所面临的问题:

前面讲过,我国目前农业的生产方式以单个家庭为主体的农业生产在土地资源的约束下,在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后的今天,由于土地资源的约束,规模得不到扩大,新技术、新机械无法得到使用仍停留在原始生产方式的情况下,面对着农业不增效成本又无法降低的现实,以及农业对劳动力的要求和需求都较低的情况下,在农村存在的数量巨大的劳动力,在农村绝大部分处于失业状态。由此农村新增的劳动力和劳动能力较强的青壮年走出农村进城务工是必然的。农民工进城参与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对中国经济、对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作出重要贡献。但是,农民工进入城市后面临着较大的问题:

(一)农民与农民工。我国在户籍制度和城市二元结构还未打破的情况下,农民及其所派生出的农民工,其权益即应得的社会福利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还难以得到保障。农民工虽然已作为产业工人的主体,但仍不能融入产业工人阶层,无法享受产业工人待遇,他们作为边缘化的特殊群体而工作和生活着,还只能以农民这种身份而存在,农民工成为农民另一类代名词。(成为受歧视、受剥削的代名词)。

(二)农民工就业与社会问题。农民工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农民工的文化程度普通较低,据调查,初中文化占72%,小学及以下占22%。这种结构使得约16%的进城农民无法找到就业机会,处于失业状态。而农民进城人员携款人员在500元以下的占42%,1000-500元的占33.5%,如果这些16%的人员在杭州滞留在10天以上,就会引起社会治安问题。据下城区文晖派出所调查统计,外来人员犯罪率占外来人员总数的0.8%,占发案的80%,对地区治安问题影响较大。

(三)农民工收入偏低,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民工收入偏低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他们就业的是以传统的企业和建筑业为主。许多企业长期以来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竟争中获得一席之位和追求利润最大化,尽量降低农民工工资,更不可能为农民工交纳社会保障;另一方面,首先低层次劳务市场中的供求严重失衡,即初级体力劳务的供给远远高于社会对此类型劳务的需求,初级劳动相对剩余,产生就业竟争。其次,农民工从事的工作简单易学,对自身工作不具有专有性,其从事的职业是有完全的可替代性。由此,在企业主和包工头等眼里成为压低工资的理由。虽如此,农民工打工的收入还是远远高于在家务农的收益,因此在生活的压迫下甘愿忍辱负重和歧视。

社会保障体系缺位。农民工从事的行业一般都为高强度脏、累、差行业,为从业群体中的高危劳动力,在工作中安全事故频发,在事故发生后得不到合理补偿。最主要的是目前全国农民工参加各类保险的比例很低。这里有企业的责任,也有农民工自我保护意识,有工资偏低农民工不愿交纳和农民工的流动性强以及社保问题无法全国统一流动决定的原因。但是,农民工现在40多岁以下的约占90%,这些人社保问题不能很好解决,若干年以后步入老龄时,社会问题将会更加突出。社会保障体系的缺位会给社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

(四)城市扩展后的失地农民,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的加快,失地农民已经成为一支庞大的队伍(每征用一亩地平均有1.4个农民离开土地),并且每年上访事件占的比例相当大占上访的73.3%以上。农民对自己的土地不拥有处置权,在土地征用迁建中,农民得到的只能是土地补偿费,而不是土地的最终售价价格,而二者差价高达上百倍,上百万至几百万。农民所得的只是几万乃至几千。

(五)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目前,我国城市化已进入加速阶段,人口与非农活动向城市转移、集中和强化。 外来务工人员成了城镇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解决大量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入学问题是本世纪初教育急需关注和解决的新问题。根据务工人员的年龄结构,在今后这个数将继续扩大。子女就学是外来务工人员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就学和就学费用、就学的地点等。因此迫切希望政府予以关注。

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几点对策(思考)

农民工问题现在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农民问题,也不是一个简单的就业问题,而是关系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关系到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新农村建设任务能否顺利完成以及我国经济能否持续高速增长的大问题。中央1号文件就指出“进城就业的农民工已经是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工已经从农民中逐步分离出来并逐步融入城市。因此要解决农民工问题,经过调查形成几类对策思考。

(一)逐步打破城乡之机制,构建城乡一体化机制。建国以来长期实行的户籍制度客观上起到了城乡分割的作用,使城乡二元结构处于相当稳固的地位。使农民与居民、城市和农村划分得一清二楚,两者享受的社会福利存在着巨大差异,同时也影响了农民工工业收入的差异。因此,改革现行的户藉制度势在必行。但这些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要从城乡统筹上考虑,以工补农、以工养农,逐步缩小城乡差距,逐步推进城乡改革,构建城乡一体化体制。

(二)就业与农业、农村建设。农民工进城就业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在就业市场中供大于求,劳动力进入卖方市场,据调查16%以上进城农民工无法就业,势必带来社会问题、治安问题等。盲目来杭找工作的据春节的节后调查占外来就业人员的43%,就业的流动成本较高。要彻底解决农民工在城市的就业就需考虑让一部分农民工留在农村,这样就要求对农村进行改革,建设新农村提出生产发展,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加快农村经济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及适用,转变农业化方式,但是目前的农村生产方式的单个家庭为主的生产模式就进行改革(变)让有能力的农民来组织其他农民进行有规模的生产(按照国内外经验农业生产必须要50亩以上才能造造农业规模效益),对土地进行适当的集中(有偿集中)。这样不尽可缓城市就业压力,同时可较高农业增收、农民增效。同时也可更多的吸收新技术,使用新机械,从而提高劳动率,提高产量和质量,提高竞争力。使农业步入良性循环。再者加强农业培训,提高农民的农业生产经营能力,拓宽农业生产途径,提高农业本身就业能力。

篇5:关于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思考

1.2亿,如何搞好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工作,维护这一越来越庞大的社会群体的利益,维护社会稳定和保障改革的顺利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前我国农民工的参保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只覆盖城镇职工,近年来才开始向农民工延伸。当前,我国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障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一是参保农民工绝大多数参加现行的城镇职工社会保障。二是实行农民工专项保障制度,在上海、成都等地为农民工建立了专项综合保障制度,包括老年补贴、工伤或意外伤害以及住院医疗三项保障待遇。三是部分乡镇企业的农民工参加农村社会保障。如在苏南地区和山西省等地的乡镇企业民工。

但是目前我国部分省市调查报告中显示,农民工参保水平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农民工参保率普遍偏低。在五大社会保险中,除工伤保险已有相当数量农民工参加外,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仍与绝大多数农民工无缘,农民工的社会福利保险情况也很不容乐观,最突出的表现在住房和子女的教育福利方面。在社会救助方面,现行城镇社会救助只覆盖城镇户籍人口,诸如最低生活保障的社会救助等社会保障权益,农民工根本享受不到;退保问题连连出现,部分省市都存在农民工退保的现象。从参保到退保,农民工在社会保险面前表现的无奈与矛盾,给我国的保障体制出了一个难题;现行社会保险政策法规不完善。关于农民工的社会保险的专门规则只有地方性和政策性规定。在全国性的立法中缺乏相应的明确规定。除此之外,在现行立法中,在对农民工与城镇职工的社会保险规定方面也有所区别;社会保险关系续接困难。我国社会保险管理多市级统筹运行,且每个统筹政策不统一,难以互联互通,养老保险关系难以转移续接。许多地方政府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些有关对农民工保障的政策、法规。如北京,上海等地,明确规定农民工可享受工伤补偿或意外补偿,住院医疗费报销,老年补贴等几项社会保险。然而在各地制定的法规中,有不少规定的险种不完整,一些法规的效力,层次较低,其实施效果并不理想。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农民工社会保障参保率偏低,原因是多方面的,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粗浅的分析:

思想观念方面原因。一些思想观念客观上阻碍了农民工社保问题的解决。一是认为政府社会保障负担已经很重,无力承担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二是认为农民工虽然从事工人职业,但他们仍是农民,还有农村的土地赖以保障,不必考虑他们的社保问题。

企业方面的原因。有些企业错误地认为农民工参保会增加成本,加重企业负担,降低企业竞争力,部分企业对农民工社会保障采取能拖则拖的态度,以各种理由拒绝参保。同时,在现行保障体制下,也有极少数企业无力参保。农民工所在单位大部分是民营企业或乡镇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主要从事建筑、餐饮、服装等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不少是微利行业。存在极少数企业为他们缴纳的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五项保障金感到负担较重,参保的积极性不高的现象。

农民工自身的原因。一是不知道享有社保权利。对社保不了解,社保意识薄弱。二是不愿参保。部分农民工离开土地来到城镇的动机主要是赚钱回家改善生活,并不想在城市居住和生活,缴纳保险费减少了现金的收入,不愿意拿钱参保。三是不敢提出参保要求。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竞争激烈,农民工的就业竞争更为激烈,一些农民工也不敢冒着丢掉饭碗的风险向用人单位提出参保要求,就业的压力迫使部分不得不接受用人单位的低工资和无保障。四是无力参保。部分农民工工资收入偏低,且不稳定,缴纳保险费个人的负担过重。

制度管理实施方面的原因。农民工最显著的特点是就业不稳定,流动性大,不仅往返流动于城乡之间,并在单位之间、城镇之间频繁地变动工作岗位,新老农民工进行代际更替。参保基本上是照搬城镇职工的制度,缺乏适应农民工特点和要求的管理办法和机构,难以满

足农民工大规模参保的要求,比如,由于缺乏便于农民工参保、转保、退保的办法,外来农民工频繁变动工作,有的农民工更换新工作后也常常被迫中断参保或退保,由于退保集中,手续繁杂,不少农民工连自己缴的保费也拿不到手便一走了之。

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基本原则

解决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基本原则。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应遵循如下原则:

适度保障原则。我国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经过20多年的改革发展,目前还很不完善,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可能难度更大,真正建立完善的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彻底解决农民工的社保问题,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农民工社会保障应当从实际出发,实行低费率、低费基,其享受待遇标准也相应降低。

分类分层的原则。分类分层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是一种比较现实的政策选择。在实施社会保障政策之前,应先对农民工进行适当的分类,对于从事正规就业、建立劳动关系或事实关系5年以上的农民工可直接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对于频繁流动以及从事各种灵活就业的农民工可制定过渡性的参保办法。

循序渐进的原则。由于农民工缴费能力较弱,国家的财力有限,因此应根据有关风险对农民工的危害程度,将农民工最需要的社会保障项目优先建立。首先应优先解决农民工工伤保障问题。其次,加快建立农民工的大病或住院保障。第三,要逐步解决农民工的养老保障问题。

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基本思路

笔者认为,解决农民工社保问题有以下两种思路值得注意。

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应优先解决突出的基本保障问题。首先应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和社会救助制度,建立必要的工伤保险及大病医疗等救助,补贴制度,这是当前农民工最需要的社会保险,也是最基本的社会保险要求。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积极推进《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立法工作,依法加大对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行为的处罚力度。对各种工资支付行为加以规范,研究建立工资支付监控制度,欠薪保障制度等。完善立法是尽快建立维护农民工工资权益的长效机制。建立一个和有关部门单位的工作协调机制。营造一个对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齐抓共管的综合治理的氛围。建立农民工的社会救助制度,首先应建立面向全体农民工的最低保障为核心的社会救助制度:包括最低生活救助,大病医疗救助,农民工子女的教育救助,事业救助以及法律救助等等。

相适应的配套措施。解决我国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还要有如下的配套措施: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滞后甚至是缺失,广大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远未形成,与城镇社保存在严重脱节,这严重影响了农民工社保工作的有效开展。应建立由国家、集体、农民三方负担的农村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农村社会保障与城镇职工社保制度的接轨,并最终向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制过渡。

篇6:关于解决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思考

一、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现状及原因一方面是农村劳动者供求矛盾太大、缺乏组织,谈判力量弱,使用人单位容易降低农村劳动者的待遇标准;另一方面是农民工素质普遍偏低,法治意识不强,用人单位为降低用工成本,更愿意招用农民工,却不与农民工签劳动合同,降低劳动保护条件,特别是不为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使得农民工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据调查,当前拖欠、克扣民工工资的多为个体私营企业,且主要集中在建筑业,约占了60%;服装加工业约占30%;其余为餐饮、宾馆等服务行业。主要原因:一是建筑行业往往存在层层转包的现象,如果发包方的前款没有到位,承包方一般会先把工人工资欠着,直到钱款到帐。二是服装业业主如果服装销售形势不好,则会通过克扣民工工资的方式使资金回笼。三是由于民工缺乏组织性和纪律性,餐饮等服务行业为使民工能够在春节后按时如约到岗,往往会先行扣下一笔钱当作押金以便控制民工。

二、民工工资拖欠带来的影响在农村收入增幅不变或不大的情况下,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动力增大,供给增加,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进城。面对缩小的需求,一部分人会与企业达成默契,逃避行政监管,形成打黑工。但这样一来,他们的合法利益就往往处于无监管的真空地带,一旦出现工资拖欠等现象,他们就需要到劳动监察等部门寻求保护和帮助。脱离了原单位后,一部分人还会在城镇游荡,加入城市失业队伍,等待下一个就业机会,增加了城市社会的不稳定。

上一篇:2016三好学生代表发言稿下一篇:求职应届生面试中文自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