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市市政工程管线规划管理办法

2024-05-02

宿迁市市政工程管线规划管理办法(精选6篇)

篇1:宿迁市市政工程管线规划管理办法

《重庆市地下市政管线工程规划核实管理办法》解读

一、出台的背景和依据

地下管线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重要基础性信息,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城市的“生命线”工程。为加强地下市政管线工程的规划管理,规范地下市政管线工程规划核实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重庆市城乡规划条例》、《重庆市测绘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市规划局研究制定《重庆市地下市政管线工程规划核实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已经市政府法制办公室审查登记(登记号:渝文审〔2011〕34号),将于2011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

二、适用范围

本市行政辖区内地下市政管线工程的规划核实及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三、我市地下管线的种类及权属情况

我市地下管线的业主权属单位较多,主要包括重庆水务集团、重庆水投集团、中法水务公司、重庆电力公司、重庆燃气集团、凯源燃气、重庆气矿、重庆电信、移动、联通、网通、有线、铁通、驻渝部队、公安交管局,另外还可能涉及到其他社会单位已有管线,管线业主单位众多。

四、地下市政管线工程的规划核实的基本程序

地下市政管线工程的规划核实分为放线、验线、发证、跟踪测量和竣工核实等环节,分别按以下程序办理:

(一)放线:建设单位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测绘单位进行放线,测绘单位应依据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发的《放线通知单》、依法审定的施工图和《管线工程跟踪测量合同》实施定位测量,并及时出具放线报告。

(二)验线: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验核放线报告与依法审定的施工图确定的规划控制要素是否一致。

(三)发证:经验核确定放线报告与依法审定的施工图相一致的,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附件、附图。

(四)跟踪测量:测绘单位应在施工过程中进行跟踪测量,编制工程竣工测量报告。

(五)竣工核实:经验核确定工程竣工测量报告与《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附件、附图相一致的,核发《建设工程竣工规划核实确认书》及附件、附图。

若发现建设活动改变规划审批内容(管线走向、坐标、标高、埋深)并影响城乡规划的,应报作出行政许可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并提出整改措施,经整改符合要求后,方可办理竣工规划核实。

五、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的解答

(一)地下管线规划核实中地形图的相关要求

地下市政管线工程的规划条件附图原则上应在1:500实测地形图上确定规划路径,对于长距离地下管线工程不能提供1:500地形图的 管线项目(线路较长的管线项目),可由报建单位在小比例图(1:10000或1:2000等比例)上画出拟建管线的走向,经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研究后,再确定其申请规划选址附图的比例。

对报建单位报建地形图中无实测现状管线的管线项目,应要求先补测现状管线。

(二)地下管线规划核实中的测绘标准

地下市政管线工程放线和竣工测量技术标准执行《城市测量规范》(CJJ 8-99)、《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61-2003),主城区的平面坐标系统采用重庆市独立坐标系,高程系统采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其他地区采用经市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坐标系统。

(三)地下市政管线动态地理信息数据库可否公开

地下市政管线工程经竣工规划核实后,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对工程竣工测量报告等材料进行核实后存档。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组织建立地下市政管线动态地理信息数据库,应与相关部门建立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并按有关规定向社会公开。

篇2:宿迁市市政工程管线规划管理办法

【发布日期】2000-09-29 【生效日期】2000-12-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淄博市城区道路管线工程规划管理办法

(2000年9月29日市十一届

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

第一条 第一条 为加强城区道路管线工程的规划管理,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山东省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城区道路管线(以下简称道路管线),是指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区范围内道路沿线的各种地上、地下管线及其附属设施。

第三条 第三条 本市城市规划区内城区道路管线工程的规划管理和建设,适用本办法。

城市规划区内其他区域以及桓台、高青、沂源三县县城的道路管线工程的规划管理和建设,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四条 第四条 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城市规划区内的道路管线工程规划管理工作。

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委托区城市规划管理部门负责委托范围内的道路管线工程规划管理工作。

第五条 第五条 城区道路管线工程的规划和建设,应当与城区道路规划和各项专项规划建设紧密结合,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协调建设的原则,遵循先地下、后地上,先深埋、后浅埋的建设程序。

第六条 第六条 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组织相关专业部门和单位编制道路管线工程专项规划,并对各项专项规划进行综合协调,报市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七条 第七条 新区开发和旧区改建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编制道路管线工程规划。

第八条 第八条 道路管线工程应当由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依据道路管线工程专项规划及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的规划设计条件设计。

第九条 第九条 道路管线工程应当按照道路管线工程专项规划和国家有关规定及技术规范要求,与道路工程统一设计,同步施工。因特殊情况不能同步施工的,应当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按照规划设置横过道路的管线通道。

现有道路管线工程不符合道路管线工程专项规划要求的,应当根据道路管线工程专项规划逐步改造。

第十条 第十条 新建、改建、扩建城区主要道路,建设单位应当设置管线综合管沟,有关单位应当使用管线综合管沟,并向管沟产权单位交纳使用费。使用费标准由物价部门按照有关规定确定。

不能使用管线综合管沟的,应当设置专业管沟。

第十一条 第十一条 除受技术条件限制外,新建、改建、扩建各种道路管线工程应当按月照道路管线规划在地下敷设。现有架空管线应当按照城市规划要求逐步改入地下。

第十二条 第十二条 道路管线设置应当布局合理,走向顺直;综合管线工程设计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技术规范要求;同类管线应当合并,性质相近的管线应当同沟敷设;除管线相互交叉处外,各种管线不得重叠。

第十三条 第十三条 地下管线的埋设深度一般不小于零点七米。工程管线之间及其与建(构)筑物之间的最小水平净距和最小垂直净距按照国家规定标准执行。

旧城区内道路狭窄、现状管线较多的地段,管线间距可适当缩小,但应当由承担新建管线设计任务的设计单位提出管线拟定位置及管线保护、施工处理措施,经建设单位征询相关管线所有单位的意见后,报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十四条 第十四条 管线穿越桥涵时,应当确保桥涵安全、维修方便,不得影响桥涵泄洪和市容观瞻。新建桥涵应当根据道路管线工程规划,预留管线通过的位置。

第十五条 第十五条 地下管线检查井的横向尺寸应当尽量缩小,并不得建在其他管线之上。未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不得在道路交叉口设置检查井及其他附属设施。

第十六条 第十六条 有道路管线工程建设任务的单位应当在十二月底前向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报下一的道路管线工程建设计划。

新建、改建、扩建道路,道路建设单位应当在开工三个月前发布通告,需在该路段埋设地下管线的单位,应当到道路建设单位登记,并依法办理有关管线工程审批手续。

第十七条 第十七条 新建、改建、扩建道路管线工程,应当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临时建设道路管线工程,应当办理《临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第十八条 第十八条 《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按照下列程序办理:

(一)建设单位持建设项目有关批准文件向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选址申请;

(二)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城市规划和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提出项目选址建议和规划条件;

(三)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确认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符合城市规划选址要求后,按照有关规定核发《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有效期为一年。在有效期内未办理其他相关手续的,应当向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延期,每次延期时限为一年。逾期未办理相关手续,又未申请延期的,《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自行失效。

第十九条 第十九条 道路管线工程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按照下列程序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一)建设单位持《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和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总图,向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建设用地申请;

(二)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查设计总图,确定建设项目的用地位置和界限后,在十五日内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或者发出修改规划设计总图的书面通知。

建设单位领取《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后,方可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提出建设用地申请,办理建设用地手续。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有效期为六个月。在有效期内未办理建设用地手续的,应当向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延期,延期时限为六个月。逾期未办理建设用地手续,又未申请延期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自行失效。

第二十条 第二十条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按照下列程序办理:

(一)建设单位持《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需要使用土地的,还应当持建设用地批准文件向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建设工程申请;

(二)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城市规划,提出建设工程规划设计要求,作为工程设计的依据;

(三)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收到建设单位报送的施工图,并确认符合城市规划要求后,在十五日内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发出不予发证的通知书。

建设单位在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后,方可申请办理开工手续。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有效期为六个月。在有效期内未开工建设的,应当向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延期,延期时限为六个月。逾期未开工建设,又未申请延期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自行失效。

第二十一条 第二十一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挖掘城区道路。新建、改建、扩建的城区道路五年内、大修后的城区道路三年内不得挖掘。

已经设置管线综合管沟的城区主要道路不得挖掘。

因特殊原因确需挖掘城区主要道路的,应当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报市政府同意;挖掘其他道路的,应当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同意。

经批准挖掘道路的,应当在批准的期限内恢复道路原状。

第二十二条 第二十二条 管线工程穿过城区道路时,应当采取顶管作业、穿凿涵洞等技术措施,保持道路畅通。

道路管线工程应当避免在汛期施工。较长的道路管线工程应当分段施工。

第二十三条 第二十三条 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当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规定要求进行建设,不得擅自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报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二十四条 第二十四条 临时道路管线工程的使用期限为两年,期满自行拆除,恢复原貌。逾期未拆除、又未申请延期的,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拆除;拒不拆除的,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予以拆除,拆除费用由责任人承担。

第二十五条 第二十五条 因城市建设,原有道路管线需要迁移或者拆除的,应当按照城市规划要求迁移或者拆除。因迁移或者拆除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由建设单位给予补偿。

第二十六条 第二十六条 主要地下道路管线工程覆土前,应当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勘测单位进行竣工测量,并由建设单位报请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查验。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请后两日内进行查验。

道路管线工程竣工后,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参加建设工程竣工验收。经验收合格的工程,颁发《建设工程竣工规划验收合格证》。

第二十七条 第二十七条 建设单位应当在道路管线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三个月内,向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市城建档案管理部门报送竣工资料。

第二十八条 第二十八条 违反本办法第八条规定,未取得设计资质证书进行道路管线工程设计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法予以取缔,并可以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

设计单位超越资质等级进行道路管线工程设计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业整顿,没收违法所得,降低资质等级,并可以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资质证书。

第二十九条 第二十九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条规定,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要求建设,严重影响道路管线规划的,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拆除或者没收违法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影响道路管线规划,尚可采取改正措施的,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以工程造价百分之三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对建设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条 第三十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擅自挖掘城区道路或者不按期恢复道路原状的,由市政工程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并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以罚款。

第三十一条 第三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按其违法行为所涉及的道路管线长度处以每米十元以上三十元以下的罚款,但罚款数额最高不得超过工程造价的百分之十:

(一)主要地下道路管线工程未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查验即覆土的;

(二)道路管线工程竣工后,未取得《建设工程竣工规划验收合格证》即投入使用的;

(三)道路管线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三个月内不报送竣工资料的。

第三十二条 第三十二条 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未按照本办法第十九条、第二十条、第二十六条规定的时间核发许可证或者通知书及查验,给建设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赔偿,并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第三十三条 第三十三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三十四条 第三十四条 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五条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自2000年12月1日起施行。

篇3:浅谈城市地下市政管线系统规划

1 地下市政工程设施建设现状

城市建设在近几年的发展中不断取得成绩, 但是人口的增多, 人们使用压力的提升, 使得市政工作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形势。为了满足空间的需求, 城市中的很多线路都布置于地下, 这样的城市管线设计更加有利于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发展阶段分为很多个时期, 容易导致很多部分的重叠以及一些方面对于其他方面形成干涉, 对于当前的城市发展而言面临很大的压力, 因此, 怎样摆脱当前的状态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2 规划目标与原则

2.1 规划目标

根据当前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对于传统的相关线路进行考察, 更多地融入科学技术, 在空间的利用方面做到更多的节约。在规划的初期就要非常明确地将目标确定, 针对线路的每一个点, 每一个部分进行细化。很多工程在设计初期不注重这一方面, 所以后期的工程出现了很多问题。

2.2 规划原则

市政管线布置应全面规划, 近期集中, 近远期结合。市政工程是一个长期供人们使用的工程, 其中涵盖了很多部分, 有的工程需要经过相当长的时期才能够完工, 而其中的某些局部工程在较短时间内就能够完成, 为了避免干涉, 长期以来人们进行了归纳。一般情况要求规划的线路要与道路保持平衡状态, 干管的布置也是非常讲究, 一般情况下, 在用户比较多的一侧, 压力管线让重力自流管线, 可弯曲管线让不易弯曲管线, 分支管线让主干管线, 小管径管线让大管径管线。

2.3 地下市政工程规划

地下市政管线的布置主要分为两种类型, 一是各种管线各成体系, 直埋敷设;二是部分管线统一布置在综合管沟内。两种进行比较, 其中的直埋敷设方式是最为常用的一种, 此类一般都是在主干道等方面, 此类道路的建设比较复杂, 注重处理方式的选择效果会更好。

地下综合管沟规划的设计宗旨是:“安全、合理、经济、简单, 并为远期发展留有余地”, 并应遵循以下原则:

(1) 综合原则, 地下综合管沟是对城市各种市政管线的综合, 因此在规划布局时, 应尽可能让各种管线进入管廊内, 充分发挥其作用。这方面考虑的最为主要的部分就是综合性, 不能够片面的考虑问题, 应该更多的综合性考虑问题, 最终达到各个方面都能够得到满足, 发挥出最大的效果。

(2) 长远原则, 地下综合管沟应充分考虑城市发展对市政管线的要求。这样考虑问题就是为了在未来的使用过程中达到一种平衡状态, 有的设计过程中仅考虑当前的需求, 对于未来的发展不进行更好的考虑, 在主干线上直接省略了未来的衔接处, 这样就导致未来的发展遇到问题, 所以要考虑长远。

(3) 相互结合原则, 地下综合管沟应与道路、地下街等建设相结合, 综合开发城市地下空间, 提高开发利用综合效益, 降低地下管线综合管沟的造价。目前, 在地下管线的相结合方面做到了很大的提升, 但仍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因此, 应该实际与经验相结合, 通过多方面的作用, 实现最终的效果。

(4) 重要性原则, 在城市交通要道、重要路段应考虑综合管沟布置, 避免在市政管线改造更新过程中引起的交通阻塞和环境污染等突出问题。在之前的事例中发生了很多起类似的事件, 后期由于其他需求而迫使不得不发生改变, 对于工程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与此同时, 在成本方面也会造成极大的影响, 因此在设计初期一定要充分从重要性角度出发, 提供设计水平。

3 满足其他市政基础设施的地下化需求

目前已逐步考虑将部分10 k V变电站、换热站等设施结合绿地、地下停车场进行设置, 其也有利用人防工程建设地下输电线路和热电站等利用形式。此外, 除市政工作以外, 人员及团队建设方面也要作为重点方向。当前的建设与传统模式有很多不同之处, 怎样开展这方面的工作是我们必须要进行研究的, 其根源就是从人员方面进行提升, 其中的人员培养是当前的重要研究领域。聘请专业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培训的过程更要讲究方式方法, 只有这样才能够使人员学到真正有用的东西, 为了更好地促进大家的学习动力, 应该更多的进行奖惩制度。此外, 还有很多方面与地下管线的建设息息相关, 因此, 需要我们进行不断探索,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使地下管线建设收到更加良好的效果。

4 结语

综上所述, 在城市建设过程当中会遇到很多问题, 面对问题如何解决, 以及对问题进行分析就成为我们需要持续研究的方向。因此, 只有不断创新, 结合实际, 对城市地下管线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完善才能够促进现代城市的发展。

摘要: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加快, 城市建设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城市建设的研究来自于很多方面, 其中的地下管线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这一方面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 其设计以及建造过程也非常复杂, 针对于此, 市政相关工作应该更多的融入科学技术, 从而达到时代的需求。

关键词:地下管线,市政工程规划

参考文献

[1]朱俊润.浅谈市政地下管线的综合管理[J].科技资讯, 2011, (11) .

篇4:宿迁市市政工程管线规划管理办法

一、 滨州市地下管线现状

滨州市近几年来发展非常迅速,作为城市重要基础设施的地下管线也越来越庞大、密集,其种类也越来越复杂,城市管理部门需要管理的管线已由单一、简单的形式发展到多类别、多权属、布局复杂的综合管线。随着城市建设迅速发展,对地下管线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但滨州市自建市以来,尚未开展过地下管线普查,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多种原因,滨州市地下管线资料不清不全,数据精度也不统一,不能及时准确地为城市规划、设计、施工、建设提供准确依据,已成为阻碍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瓶颈。面对城市日益繁杂的管线种类和日渐增多的管线数量,必须采取更有效的机制和手段进行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初步估算,滨州规划区面积83平方公里范围内,各专业综合管线总长度约4000公里左右。地下管线综合普查对象为给水、雨水、污水、燃气、电力、电信、移动、热力、工业管道、人防、石油管道、路灯、交通信号灯等地下管线和隐蔽工程(包括架空管线和输电线)。为了适应滨州市城市信息化建设工作不断发展和对管线信息化管理的要求不断提高,当前应组织力量,投入相应的资金查明市主城区地下管线状态,并建立起高水准信息管理系统和应用系统。实现管线管理现代化,更好地服务于数字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

二、滨州市地下管线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滨州市各类管线权属多门,各司其政,加上历史的原因,管线档案资料存在各种问题。特别是近几年,滨州市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规模也在迅速扩大,作为城市重要基础设施的地下管线也越来越庞大、密集,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与管线资料缺乏和管理手段落后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现在的管线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城市快速发展的要求,主要集中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缺乏综合地下管线管理机制。滨州市综合地下管线牵涉的权属单位较多,主要有自来水公司、市政工程处、热力公司、中油燃气公司、移动通信公司、公安交警支队、供电公司、路灯管理处、广电局、广电网络公司和电信分公司、采油厂等部门。由于历史原因和管理体制问题,滨州市各类地下管线基本上是由各管线权属单位封闭式管理。由于地下管线权属单位不同,各自为政,多头敷设,多头管理,造成管线埋设标准不一、布局混乱,至今没有一个市级综合协调主管部门,缺少综合地下管线管理机制,不利于各权属单位的协调与沟通,造成地下管线设施和资源无法共享,失去现势性,甚至导致地下管线设施的重复建设而造成浪费。

二是地下管线资料存储离散,格式多样,准确性差,利用困难。由于各管线权属单位对资料管理重视程度的差异,获取和存储地下管线信息的方式不同,以及信息化建设工作程度的不均衡性,致使现状地下管线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和现状的一致性都存在问题,有时甚至矛盾重重,导致现状地下管线资料利用困难。

三是地下管线信息动态更新程度低,缺乏科学的现代化管理机制和手段。由于历史原因,并且缺少相关的技术标准和法规的支撑,地下管线资料缺乏统一管理和动态更新机制,存在地下管线资料缺失、不完整、资料标准不统一、使用困难和现势性差等问题。

四是管线工程违法建设,管理滞后。由于许多管线工程存在仓促上马,建设工期短的特点,一些管线管理部门为图省事,往往不办理规划建设手续就进行施工,工程建设既无完善的施工图纸,施工单位对地下管线情况又不清楚,导致修建时随意性较大,新设管线与原有管线不合理重叠交叉的后果,不仅给以后的管线建设带来困难,还会留下安全隐患。同时,由于地下管线的审批和批后管理的脱节,致使地下管线档案未能按照要求实现集中统一管理。加之各管线专业部门管理手段落后,大部分只进行简单的资料存档,失去了地下管线资料的现势性和动态服务功能。

五是管线竣工测量、验收不规范。滨州市地下管线都是由各管线部门自己敷设,自行竣工验收,很难保证工程的质量。有的甚至不进行竣工测量,有的竣工图没有坐标、高程,无法反映地下管线的准确位置。部分地下管线竣工资料不能及时提交给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或市城建档案馆,或提交的资料不齐全、不规范。随着时间的推移,敷设情况连管线专业部门自己也搞不清楚。

五是管线事故频繁发生,影响城市安全运行。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不断发展,滨州市管线事故呈不断增加趋势,事故类型包括了电视光缆、电信光缆、供水管道、天然气管道、热力管道、石油管道等,造成了巨额的经济损失。据不完全统计,累计经济损失约几百万元。每次管线事故都给居民生活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也给城市的安全运行带来了威胁。

三、滨州市地下管线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一)提高信息化水平,推进滨州市“经济社会双转型”

地下管线信息化是城市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管线普查,为滨州市城市信息化建设提供基础的管线数据库,填补了滨州市没有管线数据库的空白。同时地下管线信息化工作为预防各种管线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推进“文明滨州、和谐滨州、幸福滨州”的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在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地下管线信息化建设是重要的推动力量,加快了双转型的速度,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二)提高地下管线信息现代化管理水平,促进城市精细化管理

实施精细化管理是提高城市管理效能的重要举措,是改善城市生产、生活环境,提升城市品位的有效途径。被称为“生命线”的地下管线是城市管理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城市管理中许许多多的工作都是围绕地下管线而开展,地下管线的信息化建设,为地下每根管线都给予了一个身份证,通过这个身份证可以详细了解到每根管线的种类、长度、大小、材质、埋深、建设和维修记录、产权归属、管理单位等基本属性,有效地做到了精细化管理的要求,为城市的精细化管理打下了基础,同时为“数字城管”的建立提供了基础数据库。

1.建立地下管线信息库,为修建“共同沟”提供基础。共同沟也称城市管道综合走廊,共同沟的建设避免了城市道路经常“开膛破肚”,使道路的地下空间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又具有防灾抗灾的能力,延长了管线的使用寿命,建设共同沟是保护地下管线的一个十分有效的方法,全国各大城市纷纷将共同沟的建设纳入地下空间规划的任务中。

管线普查工作摸清了全市地下管线的家底,是建设共同沟的前提和依据。地下管线纵横交错,修建共同沟工程浩大,在修建共同沟前必须先要了解清楚地下管线的分布状况,才能做出合理的规划决策,统筹全局,以便修建工作能顺利进行。

2.保障城市地下管理高效率、高质量的运转。地下管线现状的资料是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基础资料和依据,是城市安全运转的基本保证。尽快全面系统地掌握地下管线信息,可为合理开发城市地下空间,为地下工程设施规划、设计、施工及运行提供完整的数据,对制定技术和经济合理规划、管理有着重要作用,为保障城市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正常动转打下坚实基础。

3.为城市管线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依据。通过建设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可实现各部门间管线资源信息的交流和共享,设计人员根据提供的资料和数据分析,提出各种预估方案,选出最佳方案,确定最优的管线接入路线。

4.为城市的优化设计和科学决策服务。城市进行工程开发建设前,首先都要充分查询地下管线的分布现状,设计人员可依据提供的资料和数据进行分析,提出各种预估方案,选择出最佳方案,确定优化的管线接入路线,以及施工采取的有效措施,确保管线的安全。进行城市规划、扩建和管线建设时,依据管线信息系统提供的数据进行合理决策和优化设计,可缩短规划周期,提高劳动生产率。

5.促进城市建设和可持续性发展。滨州市的城市建设发展迅速,对地下管线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各种原因,滨州市地下管线及其管理滞后于城市的发展和国内同行业水平,呈现出混乱无序的状况。因此,加强滨州市城市重要设施的地下管线的管理与信息化建设,是保障城市建设和可持续性发展的需要,也是完善滨州市城市功能和形成良好的投资环境的需要。

6.大大提高政府办公效率。作为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城市地下管线数据也越来越复杂,城市管理部门需要管理的管线涉及给水、排水、电信、电力、煤气、热力、工业等多个专业类别。面对日益繁杂的管线种类和日渐增多的管线量,必须采取更有效的机制和手段进行管理,提高办事效率。在滨州市进行管线探测、建立信息系统和严格执行动态更新机制是对地下管线进行高效管理的唯一办法。

(三)为政府决策和紧急事故处理提供依据

一个现代化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具有安全保障,特别是面对突发事件和灾害,能够快速做出正确的决策和有效的求援响应。

1.为改善城市居住环境提供辅助决策。充分利用地下管线普查和建库的成果为城市河道和湖泊的污染源评价和截污纳管工作提供决策数据依据,为改善城市的水体环境做出贡献。

2.为城市突发事件应急体系提供辅助决策。地下管线普查和建库的成果是监测预警系统的重要基础信息,为应急体系的建设提供重要决策依据。

3.为城市安全管理提供辅助决策。城市燃气管道已被列为城市的重大危险源,燃气地下管线的安全诊断、评估系统建设离不开城市综合地下管线数据库的支撑。面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有效预防固然重要,但应对紧急事故的发生,有效地处理事故也非常必要。通过普查获取精确的地下管网资料,并建立有一定紧急事故分析和处理功能的信息系统都是预防事故发生和应对紧急事故的有效手段。

4.为建立“数字滨州”提供基础。建设“数字滨州”的总体目标是:建设适合滨州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的数字化信息系统,实现全滨州地区范围内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应用,大力提高城市的信息化水平和城市管理的现代化水平;为各级行政主管部门的科学管理与决策提供及时、准确和权威的信息支持;为各类企业和广大公众提供方便、有效和权威的信息服务;而地下管线(道)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数字滨州”的重要环节,建立高效先进的地下管线管理系统是建设“数字滨州”的重要基础。

(四)效益分析

城市地下管线像人体内的“血管”和“神经”,是城市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输送的脉络,又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社会效益。(1)防患于未然,创造美好城市形象。开展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并建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是完整、准确地建立管线档案的过程,是城市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需要,是抗震防灾和应对突发性重大事故的需要。管线信息管理的建立并运行将使管线功能的发挥更加有序,及时查询到规划、设计及施工所必需的已存管线综合数据及空间分布现状,及时掌握管线运行现状,做好必要的维护管理,防患于未然。同时,及时处理好突发事件,将损失减少到最低,减少造成的不良社会影响,创造一个美好的城市形象。(2)提高城市知名度,共享信息化成果。除了能够提高管线综合管理水平外,做好管线信息化工作还能提高滨州市的城市知名度。管线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现代化城市信息化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2.经济效益。(1)减少管线灾害事故发生而导致的经济损失。由施工而引发的管线安全事故层出不穷,据不完全统计,滨州市每年都发生近100万元左右的经济损失。管线数据库及管线信息系统的运行使用,将能有效地减少甚至避免这些经济损失的发生。(2)为城市管线档案管理节省开支。一个城市的管线档案管理,若以数据及信息系统管理,使用及查找都比较便捷。(3)为城市管线规划方面节省资金。管线信息化将省去大量查找图纸和表格数据的工作量,方便快速地进行地下空间的整体规划。(4)为城市管线设计方面节省资金。城市管线设计可以利用普查成果在信息管理系统中直接进行,减少了设计过程中的实地调查和调绘工作,可节省大量的资金。(5)为城市工程管线维护方面节省资金。城市管线信息管理系统的运行部门及时发现管线系统的潜在问题,实现及时处理和维修,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流失,可避免因维护不及时导致的各种经济损失。

查明地下管线状况,实现管线信息化管理,统一滨州市地下管线探测、数据处理、资料编制和信息管理系统,是城市建设的一项基础工作。为此,加强管线信息工作将为滨州城市信息化提供充分高效的信息,使地下管线的空间信息与城市地面建设信息,构成一个真实而完整的三维的数字空间体系,为解决城市规划、管理服务,为城市改造、防灾、减灾乃至战争破坏恢复重建提供依据。

四、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作为城市的重要地下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城市地下管线的普查和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无论是从提高城市规划管理水平、完善城市功能角度,还是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和减少或避免管线事故角度,站在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结合城市经济建设发展的实际,管线普查和建库工作的重要意义显然易见。

掌握和摸清城市地下管线的现状,科学管理好地下管线各种信息资料,是城市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城市规划建设的需要,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通过管线普查工作将会产生重大经济与社会效益,管线普查和信息系统建设工作迫在眉睫,势在必行。为此建议如下:

第一,在工程实施的同时,考虑动态管理的问题,即管理的机构、机制、体系等。以确保系统建立以后,其数据得以正常维护。

第二,严格执行管线竣工测量制度,及时将新增管线按照规范的要求输入计算机,确保管网资料的现势性。

第三,城市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也应建立同样的机制,确保数据及时更新,实现动态管理。

第四,凡城市新建、拓宽改造道路,新建生活小区,必须实行统一建设,地下管线统一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必须由协调部门加强配套力度,避免出现拆迁不到位,地下管线任意变转,造成浪费,给管理带来困难。防止有的专业管线单位由于资金的原因或从自身利益出发,不按规划与道路建设同步实施。

第五,推进“共同沟”的建设。根据相关研究,在城区景观大道、交通要道及商业中心干道等严格控制开挖的路段,适宜采用地下综合管廊。在管线普查的基础上可以规划共同沟的修建。

第六,管线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标准规范是各类管线管理的指导法则,要加强各类管线标准规范的协调修订工作。

篇5:宿迁市市政工程管线规划管理办法

【发布日期】2003-07-11 【生效日期】2003-07-1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马鞍山市关于印发《马鞍山市城市管线工程规划管理办法》的通知

当涂县、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直属机构,有关单位:

《马鞍山市城市管线工程规划管理办法》已经2003年6月26日市政府第2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印发,自2003年9月1日起施行。

二OO三年七月十一日

马鞍山市城市管线工程规划管理办法

第一条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城市管线工程建设的规划管理,保障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国务院《 城市道路管理条例》、建设部《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管线工程,是指建设于地下或地上的给水、雨水、污水、燃气、电力、通信、有线电视、信息网络、交通信号和路灯等市政公用管线工程,以及热力、油料和化工物料等特种管线工程。

第三条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马鞍山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管线工程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建筑物、构筑物用地范围内配套管线工程的建设除外)。

第四条第四条 市规划局是本市管线工程规划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管线工程的规划管理工作。

第五条第五条 管线工程规划和建设应当符合安全和市容景观要求。不得新建架空管线设施,各类管线均应入地规范敷设。现有架空管线应逐步改造入地。

管线工程应当与城市道路、公路及沿线建设项目工程统一规划,综合平衡,统筹安排,协调建设。

第六条第六条 各有关部门应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组织编制管线专业系统规划,经市规划局综合平衡后,报市政府批准。

城市详细规划的编制,应与管线专业系统规划相协调,对各类管线工程及其附属设施做出综合安排。

第七条第七条 管线建设单位应将下一年度管线建设计划在当年年底前报送市规划局,市规划局结合下年度的城市道路建设、改造计划进行统筹安排,综合平衡。因特殊情况需增加管线建设项目的,必须及时报送市规划局按有关规定办理。

第八条第八条 管线工程建设须在城市道路、公路和规划红线内进行,并符合道路管线综合规划要求;管线敷设应与城市道路、公路的规划红线平行,走向顺直。

第九条第九条 管线位置按下列原则规划安排:

(一)在规划道路的中心线以东、以南,主要安排污水管、给水管、电力排管和电力电缆;

(二)在规划道路的中心线以西、以北,主要安排雨水管、燃气管、信息导管和信息线缆;

(三)在绿(林)地下敷设输水管、合流污水干管以及热力、油料、化工物料等特种管线;

(四)在绿(林)地上架设35千伏以上(含35千伏)输电线路;

(五)各类管线工程的建设,应当控制在规划安排的对应管线位置范围内,不得占用其他管线的规划位置。

第十条第十条 地下管线工程的建设在规划上交叉的,按照下列原则处理:

(一)相对次要管线避让相对主要管线;

(二)易弯曲管线避让不易弯曲管线;

(三)压力管线避让重力管线;

(四)技术要求低的管线避让技术要求高的管线;

(五)临时性管线避让永久性管线。

(六)新建管线避让现有管线。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架空设置的电力线缆和信息线缆应当采用单杆多回路方式,沿城市道路、公路和河流两侧架设,尽量避免跨越城市道路、公路和河流。

架空线杆塔应当整齐、规则排列,设置牢固。在符合有关安全技术标准的条件下,新建架空线应当与现有架空线合杆架设,不增设杆塔。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新建、改建桥梁时,应根据规划要求,预留管线通过位置。管线通过桥梁,应保证桥梁安全以及正常的维修、养护。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临城市道路的建筑,其专用管线及附属设施不得占压道路规划红线。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地下管线埋设的深度和架空线设置的高度,各类管线的水平净距、垂直净距以及与建筑物、构筑物、树(林)木等的安全间距,按照国家有关技术标准执行。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管线工程需穿越城市道路、公路、铁路、民防设施、河道、绿(林)地,或涉及消防安全、净空控制、树(林)木保护的,管线建设单位须征求有关单位的意见,协商采取相应的防护或安全措施。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因条件限制,管线工程建设确实无法按照本办法规定要求执行的,应报请市规划局会同有关管理部门协调处理。

第十七条第十七条 管线工程建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管线建设单位应按照有关规定,申请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一)需使用土地的;

(二)需改变原土地规划使用性质的。

第十八条第十八条 管线建设单位进行管线工程建设,须按照有关规划申请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和建设工程(管线)规划许可证,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不改变原管位轴线和管径的地下管线局部更新;

(二)利用原有架空线杆塔架设不升压且在35千伏以下的输电线路;

(三)因工程施工需要,在施工工地范围内设置临时管线;

(四)因农业生产需要,设置越野管线。

第十九条第十九条 申请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后,应填写有关申请表,并提供下列资料:

(一)管线工程项目建议书或者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市规划局认可的地形图及综合管线图;

第二十条第二十条 申请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应提供下列材料:

(一)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二)有权部门批准的管线工程项目文件;

(三)管线工程设计方案;

(四)市规划局认可的地形图及综合管线图。

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一条 申请建设工程(管线)规划许可证,应提供下列资料:

(一)有权部门批准的管线工程项目文件;

(二)管线工程设计说明;

(三)具有规定技术参数的管线工程平面设计图;

(四)有本办法第十五条所列情形的,提供有关管理部门和相关单位的书面意见;

(五)有本办法第十七条所列情形的,提供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用地批准书;

(六)属地下管线建设的,提供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测绘单位进行地下管线跟踪测量协议。

敷设电力排管、24孔以上的信息导管以及管径超过500毫米的给水管、燃气管的,除提供本条第一款规定的资料外,还需提供管线横断面设计图和附属设备图。

架设超高输电线路塔、特种管线杆架,除提供本条第一款规定的资料外,还需提供线路塔、杆架的结构图和基础图。

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二条 管线建设单位应按照建设工程(管线)规划许可证的要求和核准的设计文件进行管线工程建设,不得擅自变更;确需变更的,须报市规划局批准。

管线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建设工程(管线)规划许可证规定的时间开工和竣工。在规定时间内不能开工和竣工的,须办理延期审批手续。超过6个月未开工建设又未办理延期手续的,建设工程(管线)规划许可证自行失效。

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三条 管线建设单位在施工中遇到管线冲突时,应当立即停工;需变更线路的,应经市规划局重新核准,并将更改数据标注在核准图纸上后方可继续施工,不得擅自强行开挖和铺设。

新建、改建管线涉及迁移其他管线时,有关管线单位应积极配合,被迁移管线的单位应办理建设工程(管线)规划许可证。

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四条 现有道路下的管线工程,应积极使用盾构、顶管等地下掘进技术,并由具备资质的专业单位实施,规范作业。

第二十五条第二十五条 管线工程建设需挖掘城市道路、公路的,管线建设单位应按照有关规定申办审批手续。未取得建设工程(管线)规划许可证及办理挖掘道路审批手续的,不得开掘城市道路、公路。

第二十六条第二十六条 管线工程抢修、抢险,管位、管径、埋深等有变化的,管线建设单位可先行实施,但必须及时补办规划审批手续。

第二十七条第二十七条 管线工程开工前,管线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建设工程(管线)规划许可证的要求,进行现场放线,并向市规划局申请验线,经复验无误后方可开工。

第二十八条第二十八条 地下管线工程开工后,管线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必须委托具有相应测绘资质的单位,依据规划技术条件进行地下管线跟踪测量,并在地下管线工程完工覆土前,编制地下管线竣工图。

第二十九条第二十九条 管线工程竣工后,应及时平整、清理施工现场,按时恢复原状,管线建设单位向市规划局申请规划验收,市规划局在接到验收申请后,应会同有关部门共同验收,经验收合格,管线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和技术标准,向市规划局和城建档案馆及时报送管线工程竣工档案。各有关机构应按规定做好技术资料保密工作。

第三十条第三十条 建设单位未取得建设工程(管线)规划许可证或未按规划许可证规定内容建设管线工程,造成其他管线损坏的,由建设单位赔偿损失;经市规划局批准的管线工程按规定正常施工造成未经市规划局批准的管线损坏的,由未经市规划局批准的管线建设单位自行负责。

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一条 对违反本办法的行为,由市建设、行政执法、公安交通、公路管理部门依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二条 规划管理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索贿受贿或者玩忽职守不构成犯罪的,视情节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三条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自2003年8月1日起施行。

篇6:宿迁市市政工程管线规划管理办法

一、审批对象

在城市、镇规划区内进行管线建设的项目。

二、办理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江苏省城乡规划条例》、《扬州市城乡规划管理办法》。

三、申请材料

1.建设工程(管线工程)规划许可证申请表; 2.建设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文件; 3.路径方案图

4.符合国家设计规范的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 5.建设项目涉及的相关部门意见或批复; 6.与有关单位的协议书;

四、申请表格

《建设工程(管线工程)规划许可证申请表》可向我局各规划窗口索取,或至“http://ghj.yangzhou.gov.cn/网上办事/材料表格”中下载。

五、受理部门及时间

依据《扬州市规划局规划管理职责划分实施办法》进行划分,具体包括:

市行政办事服务中心规划局窗口,联系电话:87961616,受理时间:每周一至周五9:00-12:00,13:30-17:00;

广陵区行政服务中心规划分局窗口,联系电话:87022653,受理时间:每周一至周五9:00-12:00,13:30-17:00;

邗江区行政服务中心规划分局窗口,联系电话:87896928,受理时间:夏季每周一至周五8:30--11:45,14:15--17:00),冬季8:30--11:45,13:45--17:00;

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行政服务中心规划分局窗口,联系电话:87962327,受理时间:夏季每周一至周五9:00-12:00,15:00-18:00,冬季每周一至周五9:00-12:00,14:00-17:30,春秋季每周一至周五9:00-12:00,14:30-18:00;

江都区行政服务中心规划分局窗口,联系电话:86978323,受理时间:夏季每周一至周五9:00-12:00,14:30-17:30,冬季每周一至周五9:00-12:00,13:30-17:00,春秋季每周一至周五9:00-12:00,14:00-17:30。

六、办理程序

公示,告知利害关系人陈述、申辩、听证权利,举行听证等程序,按照法律法规规定执行。

七、收费 无。

八、办理期限

自受理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进行现场查勘,手续齐备,10个工作日办结(建设单位交费、放线、公示时间不计算在内)。

九、咨询方式

咨询电话:0514-87961616;

邮寄地址:扬州市文昌东路9号扬州市市民中心2号楼C厅规划窗口; 网上办理链接:http://221.181.158.13:9086/epoint-web-zwdt/epointzwdt/pages/onlinedeclaration_js/onlinedeclaration

十、办理进程及结果查询途径

短信提醒:系统主动向预留手机号码发送项目办件进展;咨询电话:0514-87961616。

十一、监督投诉渠道

上一篇:XX卫生院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下一篇:四年级作文一张照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