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的起诉与受理

2024-04-19

行政诉讼的起诉与受理(通用4篇)

篇1:行政诉讼的起诉与受理

法院诉讼文书样式91

xx人民法院

行政裁定书

(不予受理起诉用)

(xx)行字第鬃号

起诉人……(写明姓名或名称等基本情况)。

xx年xx月xx日,本院收到xx的起诉状,……(概括写明起诉的事由)。

经审查,本院认为,……(写明不予受理的理由)。依照……(写明引用的法律条款项)的规定,裁定如下:

对xx的起诉,本院不予受理。

如不服本裁定,可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上诉于xx人民法院。

审判长xx审判员xx

审判员xx

xx年xx月xx日

(院印)

本件与原本核对无异

书记员xx

篇2:行政诉讼的起诉与受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金融不良债权转让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法发【2009】19号,以下简称《纪要》)对于法院不予受理涉及金融不良资产转让的案件做出了列举式的规定。不予受理的涉及金融不良资产的案件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一)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国有银行就政策性金融资产转让协议发生纠纷起诉到人民法院的,不予受理。政策性金融资产转让协议主要是指1999年、2000年华融、长城、东方和信达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国家统一安排下通过再贷款或者财政担保的商业票据形式支付收购成本从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以及国家开发银行收购不良债权而签订的金融资产转让协议,此类转让协议发生纠纷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二)债权人向国家政策性关闭破产的国有企业债务人主张清偿债务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因国家政策性关闭破产的国有企业在关闭破产时已经对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做出了相应的处理,债权人不能再次主张债权。(三)债权人向已列入经国务院批准的全国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总体规划并拟实施关闭破产的国有企业债务人主张清偿债务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按照破产还债方面法律的规定,已列入总体规划并拟实施关闭破产的国有企业的所有债务应在企业破产时一起处理。(四)《纪要》发布前,受让人与国有企业债务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已经履行完毕,优先购买权人或国有企业债务人提起不良债权转让合同无效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因为金融不良债权转让国有银行执行的是国家有关处理金融不良债权的政策,人民法院必须维护国家政策的实施。(五)受让人自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受让不良债权后,以不良债权存在瑕疵为由起诉原国有银行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不良债权转让是一揽子转让,不涉及具体债权是否存在瑕疵问题,所以人民法院对具体债权的瑕疵问题不予审查。(六)国有银行或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转让享受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政策的国有森工企业不良债权而引发受让人向森工企业主张债权的(具体详见《天然林资源保护区森工企业金融机构债务免除申请表》名录),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国家已经免除享受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政策的国有森工企业的金融债务,不能再主张偿还。(七)在不良债权转让合同无效之诉中,国有企业债务人不能提供相应担保或者优先购买权人放弃优先购买权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如果不存在上述情形,人民法院应该受理涉及金融不良资产的案件债权人的起诉。

一、符合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受理条件及《纪要》有关规定精神涉及的此类案件,人民法院应予受理。符合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受理条件是指符合《民事诉讼法》第119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的规定。符合《纪要》有关规定精神是指除上述明文规定不受理的以外均应受理。

二、不良债权已经剥离至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又被转让给受让人后,国有企业债务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不良债权已经转让而仍向原国有银行清偿的,不得对抗受让人对其提起的追索之诉,国有企业债务人在对受让人清偿后向原国有银行提起返还不当得利之诉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受让人对国有企业债务人提起债务追索之诉,国有企业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国有银行债权已经转让的情况下,虽然已经偿还了贷款,但仍应按照受让人的债权凭证载明的债权数额履行还款义务,已经归还国有银行的部分可以起诉国有银行要求返还不当得利。

三、国有企业债务人不知道不良债权已经转让而向原国有银行清偿的,可以对抗受让人对其提起的追索之诉,受让人向国有银行提起返还不当得利之诉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国有银行转让不良债权在未通知国有企业债务人的情况下,其转让债权的行为对国有企业债务人不发生法律效力。不良债权受让人可以起诉国有银行要求返还不当得利。

四、受让人在对国有企业债务人的追索诉讼中,主张追加原国有银行为第三人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该项规定与《合同法解释

(一)》的规定不同,即不能追加债权人为第三人,这样规定的目的是考虑到不良债权转让的特殊性。在追索诉讼在受让人一般不是从国有银行直接取得的债权,而是经过几次转让最后才到行使追索诉讼的受让人手中,所以以不追加国有银行参加诉讼为宜。

五、在《纪要》发布前已经终审或者根据《纪要》做出终审的,当事人根据《纪要》认为生效裁判存在错误而申请再审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这样规定主要考虑法律对颁布前的行为没有溯及既往的效力。

《纪要》列专章规定不良债权转让案件受理的意义在于,不良资产处置涉及面广,影响大,涉及的问题较多,一些法院在国家相关政策未出台前采取了慎重的态度,出台一些“暂缓受理、暂缓审理和暂缓执行”或者“中止受理、中止审理和中止执行”的文件,《纪要》颁布实施已经对此类债权转让案件的受理问题有了明确的的规范,因此,各级法院应按照《纪要》规定的精神,废止此类的“三暂缓”、“三中止”的规定,凡符合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受理条件及《纪要》有关规定精神涉及的此类案件,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篇3:行政诉讼的起诉与受理

一、受理支持起诉申请的原则

检察机关民行科负责办理支持起诉案件,但从民行科的办案数量上看,支持起诉案件仅占民行检察的很小一部分,因而最高检察院根据每年全国基层检察机关上报的办案统计数据将支持起诉案件作为业务创新模式来对待,这说明该类案件尚处于大力推广阶段。为此,各基层检察机关在受理支持起诉案件时,要本着发展新业务、推广创新办案模式的思想来受理审查当事人提出的支持起诉申请,坚持“有所为”原则,即检察机关要为受理支持起诉提供方便和便利条件,积极对待当事人提出的申请,尽量不要为支持起诉案件的受理设置过高的门槛,否则必定会使支持起诉的受理受到阻碍而影响案件的办理。

二、支持起诉案件的受理条件

检察机关对支持起诉案件的受理,顾名思义是指检察机关接受当事人提出支持起诉的申请,然后经过初步审查,并上报检察长由检察长批准后,决定接受当事人的申请以支持起诉的方式办理案件的一个程序性环节。前文已述,由于目前检察机关办理支持起诉案件尚处于推广阶段,因而实践中对支持起诉案件受理条件的把握应“易宽不易严”,不应设置过多的条件。笔者认为,只要符合两个条件既可以按照支持起诉案件来办理:

1、通过检察机关的初步审查。检察机关对支持起诉案件是否符合受理条件的审查其内容如何,这在实践中是有争议的,有人认为,该审查是实质性审查,要对案件内容及法律关系进行仔细审查后认为有胜诉可能性的才予以受理;还有人认为,该审查是形式性审查,不针对具体内容,只要符合民事诉讼法的基本要求就应当先行受理。笔者同意后一种观点,这样有利于拓展支持起诉案件的受案范围。

2、通过检察长的批准。检察机关民行部门办理案件必须经过检察长的批准后放可办理,不能私自办理。但是由于法律没有具体规定,对于检察长的审批期限实践中依然是不容易掌握的问题。在《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抗诉案件办案规则》中,有检察机关受理抗诉案件审查期限的表述,第十二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应当自受理之日起三十日内立案。”参照该规定,笔者认为,检察机关在受理支持起诉案件的初步审查环节与检察长的审批环节,加在一起控制在三十日以内比较合适,有特殊情况的,可以适当延长。

三、检察机关决定是否受理支持起诉的审查内容

前文已述,检察机关受理支持起诉案件时的审查是形式审查而非实质审查,具体而言即是对“三性”的审查。

1、合法性。所谓合法性是指,形式上的合法而非实质意义上的合法,即当事人提出的支持起诉申请在形式上符合民事诉讼的基本要求,例如:属于民事诉讼的基本范畴、当事人适格、授权明确、管辖权无冲突等。只要形式合法,检察机关即可以认定当事人支持起诉的申请具有合法性。

2、真实性。所谓真实性是指,当事人提出自己难以完成诉讼要求检察机关支持起诉的原因真实可靠,对于这一点而言,检察机关须要做适当的调查走访,确认当事人确实无法独立完成诉讼的,可以认定其申请具备真实性,否则检察机关不能受理当事人提出的申请。

3、必要性。所谓必要性是指,检察机关必须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例如:当事人的经济状况、案件的实际难度、案件的社会影响力等综合因素,来判断检察机关是否有必要支持当事人完成诉讼,如不必要的,则不应受理当事人的申请,毕竟公权介入司法程序也是应当有限度的。

四、受理支持起诉申请的限制

虽然检察机关对于支持起诉的申请应当采取“有所为”的政策,但是坚持“有所不为”原则对其进行必要的限制也是理所应当的,主要有两类案件:

1、不属于民事诉讼范畴的案件。目前检察机关支持起诉的案件均发生在民事诉讼领域,在行政诉讼领域内尚未发生支持起诉的先例,原因在于《民事诉讼法》中有关于支持起诉的规定,而《行政诉讼法》中却没有,所以不属于民事诉讼的案件检察机关不能支持起诉。

2、不宜或暂时不宜以支持起诉方式办理的案件。例如:劳动纠纷案件实行仲裁前置,若当事人没有申请仲裁而是直接向检察机关提出支持起诉申请的,此时检察机关可以告知当事人暂时不能受理其提出的支持起诉申请,当事人应当先行向劳动仲裁机关提出仲裁申请,待仲裁机关作出生效裁决书后,检察机关方可受理。

综上所述,“有所为”与“有所不为”是检察机关在受理支持起诉案件时均须要坚持的原则,只要坚持这样的原则,即可把好案件办理的第一道关口。

篇4:行政诉讼的起诉与受理

关键词:行政诉讼起诉人;原告;关系;二元建构

一、行政诉讼起诉人与原告

关于行政诉讼中原告的概念,《行政诉讼法》第2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法院提起诉讼。”以及第24条一款规定:“依照本法提起诉讼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是原告”。那么按照以上这些规定也就是说,只要是提起诉讼者就是原告。似乎对于原告的范畴非常简单直接,也很通俗易懂。但是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来看,是否原告真的如法律法规所规定的简单直白?

其次,我们引入的一个新的词汇就是行政诉讼起诉人的概念和其资格的认定。

在讨论关于行政诉讼起诉人之前,平时接触的更多的是行政诉当事人,在具体的行政诉讼发生争议的时候,以自己的名义起诉到法院,参加诉讼接受法院判决,受到裁定约束的公民、法人、其它组织和机关。可以说,行政诉讼起诉人是行政诉讼参与人中的一员,但是关于行政诉讼起诉人的资格究竟该如何认定,这在理论和实践过程中都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认定。

“行政法的任何方面都没有有关原告(起诉)资格方面的法律变化迅速”。首先,我们应该明确的是,之所以可以将行政诉讼起诉人这么定义是因为其具有行政起诉的资格。那么有资格的前提就是其具有这样的能力来作为或者不作为,只有当这个有能力的和有资格的人作或不作时,才发生根据规范来说成为法律条件或法律后果的行为或不行为。”

或许,我们在理论层面并没有很好的将二者进行区分,但是若我们以整个行政诉讼法的实践过程中来看,二者之间的问题便是立竿见影。我们从发条上面来看,《行政诉讼法》第42条:人民法院接到起诉状,经审查,应当在七日内立案或者作出裁定不予受理。依据此条,对于起诉,法院是要进行审查的,审查后至少有两种情况:一是符合条件,立案受理;二是不符合条件,裁定不予受理。但是,根据前述第2条与第24条之规定,只要起诉,无论是否被法院立案受理,亦然都是原告或者都被称作为原告。至少从逻辑层面来说,这并不符合我们对于原告逻辑上面的要求,所以这里面我们需要引入的就是行政诉讼起诉人的概念。

二、行政诉讼起诉人与原告的关系

在这里,学术界关于原告的性质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原告资格既是一个实体问题,又是一个程序问题。因为原告资格与引起诉讼的行政行为有直接联系,没有行政行为便无所谓原告;同时原告资格又是在程序中产生的。另一种观点认为,原告资格只是一个程序问题,因为原告资格所要解决的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是否有提起诉讼的资格。

其次,进一步来看原告的法律地位,我们对于原告地位更加侧重的是一种实际的法律地位,即只有取得原告地位的当事人才能够进行诉讼,行使其权利。那么,抛开法律法规的规定,我们从实践出发,依据的标准是只有当事人能够行使其权利才能认定其是原告的地位,我们可以得出在立案之后法律受理之前他并不存在原告的法律地位而仅仅只有“原告”这样的头衔。那么,出现了这样矛盾的情况就是“原告”无“原告地位”的尴尬情况。某些理论在这里将原告进一步来进行的划分,将“原告”理解为“形式上的原告”和“实质上的原告”,也就是说,在立案之后受理之前的这段期间成为“形式上的原告”,而在正式受理之后称为的是“实质上的原告”。这样的确实解决了空档期的地位问题,但是这样的说话与我们平时的对于“原告”的习惯上的概念上的理解并不符合,所以我个人认为,行政诉讼起诉人在这里的存在是有必要的,又或者说,这个概念的存在可以填补原告在某个阶段地位上面的空缺。也就是说,只要当事人提出了诉讼请求他便是行政诉讼起诉人,而法院正式立案之后他便成为了原告,取得了相应的原告的法律地位,或者了原告相应的权利。

三、行政诉讼起诉人与原告的二次元建构

纵观整个行政诉讼法的过程,起诉人资格是一个前置性问题,起诉资格是在一个行政争议形成司法性争议之后即可取得;山当事人只要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即可成。个人认为没有起诉资格的人不可以成为行政诉讼的原告,因为他永远不可能享有原告应有的权利,也不会有这样的机会去行使这样的权利,从整个行政诉讼程序来说,他永远不会触动这样的程序的进行,因此,学生认为,没有起诉资格的人是不可能称为原告的,自始就不可能。因此,我们从资格这个点出发,将尚未取得资格或者说自始没有资格的想要启动行政诉讼程序的一方便成为行政诉讼起诉人。这样就很好解决了在整个行政诉讼过程中的程序名称问题,也使得整个程序变得具有说服力。在法院正式受理之后行政诉讼起诉人便完成了它历史的责任,此时的行政诉讼起诉人符合原告的资格、條件、性质正式成为了原告,取得了原告的地位,进而开始行使原告的权利。

四、小结

会有这样的一个命题的提出本身是基于法律法规条文之间的冲突和逻辑上的混乱,导致在具体应用过程中无法准确的对某个时段的诉讼参与人下准确的定义。原告并非自始就是原告,在立案之后受理之前,在法律条文上面所提到的“原告”其实是行政诉讼起诉人,而只有在受理之后才是真正实际意义上的原告。

参考文献:

[1]「奥」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沈宗灵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2]张树义.冲突与选择——行政诉讼的理论与实践.时事出版社.1992.

作者简介:

王晶雪(1990.04~),女,吉林辽宁大学法学院在读研究生。

上一篇:历 史 教 研 心 得下一篇:观江南大学校史馆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