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区金融创新概况及银行业监管

2024-04-23

自贸区金融创新概况及银行业监管(共9篇)

篇1:自贸区金融创新概况及银行业监管

【摘要】自贸区是两个及以上的经济体经过一系列谈判后达成协议,形成成员内部取消贸易壁垒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一种组织形态。最大的特点是成员之间没有贸易壁垒,非成员不可以享受同等待遇。文章简单分析了上海自贸区金融创新模式及启示。

【关键词】上海自贸区 金融创新模式 启示

一、上海自贸区金融创新模式内容

上海自贸区的设立推动利率市场化和项目开放性的金融市场自由化,基于负面清单的管理体制前提下进行了金融改革试验,有效的解决了经济金融体制的内在症结,为系统性及综合性的改革方案的制定提供广阔空间。基于这一方向及目标,上海自贸区金融创新模式包括的内容主要有:

(一)突破资本项目自由兑换的限制,推动了汇率改革

目前,我国实行的是有浮动汇率,人民币的汇率会受到央行的干预。汇率的改革方向为资本项目的自由兑换及人民币的汇率市场化。在区放开汇率的衍生品交易,有效地推动了人民币市场接轨,使得人民币的国际化进度加快。

中国将很快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上海自贸区内,境内的个人资本流动和进出都比较方便;境外资本的流动性也较为顺畅,可以让企业得到贷款,也可以投资证券市场,但是资本账户的开放必须要谨慎。因为资本账户开放后会冲击金融体系,其结果不可逆转。随着金融体系的发展,资本账户的开放已经不在掌控之内,出现了“出口虚增”的现象。经过不断发展的金融机构及相关企业的部分经济行为会对金融开放形成倒逼效果。因此,金融账户的创新及开放式必然的趋势,但其开放过程要十分谨慎。

(二)主动发展离岸金融业务,创建创新金融市场

在国内外环境下,自贸区进行的多重改革中,不可复制的只有人民币离岸金融业务和金融市场,在适当时机充分利用自贸区的独特优势,掌握住发展机遇,以最快速度发展成为离岸金融中心。利用上海所在的优势,形成其他城市不能跨越的金融高地。因此,离岸金融市场要构建起分离型为核心,渗透性的金融创新模式,其特点是通过不同账户类型的确定将金融业务和金融市场进行分离,烦是允许金融市场和金融业务之间进行适量的渗透。利用适当的鼓励政策帮助企业在自贸区内进行人民币跨境结算,催生人民币的存款和贷款的需求,推动两者进入良性循环。

(三)将金融市场化作为导向,构建起金融创新试验场

自挂牌以来,上海自贸区先后出台了多条支持金融自贸区的政策措施,自贸区内银行逐渐开始了利率市场化和支付结算等业务的创新,既是自贸区金融支持建设的结果,也是自贸区有序平稳发展的动力。金融创新模式的主体不只是局限于商业银行,还有股权投资等非银行机构。各种类型的金融机构都加入到自贸区金融创新中来,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自贸区作为开放及创新平台给金融主体带来了多重可能性,向金融主体提供了创新模式的研究开发可行性。但任何金融主体在金融创新模式中都需要做到尊重群众创造和市场规律。在自贸区金融创新模式中需要注意两点,一是要发挥出其溢出效应,二是要基于金融服务的实体经济要求,在可控风险中快速创新。

(四)金融创新模式的助推器

上海自贸区自挂牌以来,引人关注是对金融领域的改革,人民币汇率自由化、利率市场化、资本项目开放和离岸金融业务等都是创新模式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上海自贸区金融领域的改革在表面上是将对外开放及自由贸易作为重点,其实其深层次目的是为了改革市场经济体制而做的铺垫。面对创新程度较高的领域,下一步重点是对金融领域的开放和创新,这一过程涉及到国内的体制性变革,必然会产生带动效应,对国内体制的更新改革都会带来示范效果。

二、上海自贸区金融创新模式的启示

上海自贸区的金融创新在一定程度上会形成显著的示范作用,可能深化金融体系的市场化创新,推动我国从经济大国转变为金融大国,让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之间形成良性互动,有力地突破目前经济增长的悖论。

(一)有助于形成金融市场稳定前进的良性预期

上海自贸区的金融市场逐渐与国际市场接轨,包括在制度层面、技术层面等,让金融市场形成良性的运转体制机制,有助于国内金融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就微观角度而言,上海自贸区在资金、制度等方面构成两元结构,会提升市场参与者的热情,加快人民币的国际化步伐,推动人民币与外国货币体系的对接。就宏观角度而言,上海自贸区体现的是政府深化改革的决心,通过释放改革红利,形成能够支持经济发展的持久性增长动力,可以构建起国际社会对我国的预期。

(二)提高区内金融市场竞争力,促进了银行业的大发展

金融创新对借贷款者带来的巨大动力,也带来的压力,这就需要他们在降低成本和提高收益中二选一。由于金融创新可以把市场的供求关系关系反应出来,促使金融信息越来越准确和公开,最大程度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减少银行与银行之间、商品与商品之间的资金来回流动限制。同时,金融创新模式给金融业带来了多重盈利空间和机会。金融的自由化及创新促使金融资本的形成,为金融企业提供发展空间,也带来了较为灵活的运营方式。

(三)确定金融创新的渐进性定位

因为自贸区是探索和建设同时进行的,多项政策没有参照对象和时间表,金融创新及金融开放与预期存在一定差距。金融创新模式是为了与国际更好的接轨,找到金融监管的创新模式,建立起现代金融体系机制,给国内的金融改革提供可以推广和可以复制的经验,推动金融自贸区发挥应用的效用和功能,明确自身的发展定位,提升自身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同时,促进了国际社会发展需要,实现国际金融和自贸区金融的对接,满足相关跨过投资和贸易服务的要求,促使金融创新开放和发展的基调具有一致性,推动符合条件的资本项目及外汇机构全面创新。金融企业的发展会受到企业本身的改革决心以及改革力度的影响,若自贸区内企业完全依靠政府部门的保护,不实行自负盈亏,其自身效益肯定不高,很难促进金融创新发展。

三、结束语

自贸区的金融创新模式形成了一定的示范作用,对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的深化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是实现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城市的重要手段。

篇2:自贸区金融创新概况及银行业监管

《我国银行金融乱象分析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

学院:财经学院 专业班级:金融1403 学号:1 姓名:1 老师:1 电话:1

时间:2017年6月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乱象,分析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关系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乱象,分析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

摘要:近几年,我国金融市场蓬勃发展,银行同业市场、理财业务、资产等业务领域创新较多,交叉式金融产品存在层层嵌套,参与机构存在业务行为等不规范,由此,商业银行金融乱象频发。为了促使金融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就要使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两者在博弈中发挥作用。本文就以商业银行金融乱象,重点分析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

关键词:金融乱象金融创新金融监管

金融是一国经济的核心,金融业的存在和发展对经济的影响深远。各市场主体不断金融创新来维持竞争力,从某种程度来说,金融创新诱发了金融乱象的出现,因此需要金融监管。中国银监会在多个场合都提及要坚决治理金融乱象,2017年4月7日,银监会就下发了《关于集中开展银行业市场经济乱象整治工作的通知》,大力集中整治银行业存在的金融乱象,对于违规行为,银监会也加大处罚力度。银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金融机构有什么问题就排查什么问题,排查出来什么问题就去整治什么问题,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以此可以看出银监会已经下定决心要去整治金融乱象。银行业市场乱象的表现形式涵盖股权和对外投资、机构及高管、规章制度、业务、产品、人员行为、行业廉洁风险、监管履职、内外勾结违法和非法金融等十大方面。这十大金融乱象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和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起着不利的影响。随着郭树清就任银监会主席,金融监管由喊话式转向行动实战,金融市场整治正式拉开帷幕。郭树清执掌银监会以来4月份就出台了至少7份监管文件,如《关于开展银行违法违规违章行为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关于提升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指导意见》、《关于集中开展银行业市场乱象整治工作的通知》、《关于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体现了“强监管、强问责”的理念。2017年一季度,银监会系统就作出行政处罚485件,罚没金额合计1.9亿元。处罚责任人员197名,其中,取消19人的高管任职资格,禁止11人从事银行业工作。仅在3月29日,银监会便作出了25件行政处罚,处罚17家银行业金融机构,罚款金额合计4290万元。从后来银监会2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乱象,分析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关系

披露的25项处罚信息来看,信贷资产及相关分公司和相关人员共涉及13项行政处罚,包括违规收购个人贷款;收购金融机构非不良资产;收购不良资产未按规定通知债务人;为同业投资行为违规提供隐性担保等,机构处罚资金共计360万元。在银监会的处罚中,也不乏“巨额罚单”。比如,平安银行因非真实转让信贷资产,销售对公非保本理财产品出具回购承诺、承诺保本,为同业投资业务提供第三方信用担保等被罚款1670万元。恒丰银行则因腾挪表内风险资产,将代客理财资金违规用于本行自营业务,减少加权风险资产计提,以及变更持有股份总额5%以上的股东未按规定报银监会审批等被罚款800万元。华夏银行也因理财产品投资非标资产总额占上一审计报告披露总资产比例超过监管要求等,收到1190万元罚单。由此可见,银监会是下定决心来整治金融乱象,一场金融监管风暴正在席卷而来。

2017年6月20日,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在“2017年陆家嘴论坛”发表主旨演讲提出,“中国的金融改革和发展不仅要有全球视野,更要有经济视野。不能因为出现了一些金融乱象,就停止必要的金融创新。”“不能因为出现了一些金融乱象,就停止必要的金融创新。”的含义有三层含义:第一,中国金融业已经高度开放,已经全面融入世界发展之中;第二,中国金融稳定和世界金融稳定已经高度相关,特别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国银行业国际化进程,中国几大商业银行已经被列入全球系统性重要银行;第三,必须在大的背景、格局、视野之下要有更宽广的思维,来思考改革发展,加强中国金融改革的顶层设计和科学规划。“中国的金融改革和发展不仅要有全球视野,更要有经济视野。”有几层深意:首先,经济兴衰决定金融兴衰,没有经济的健康基础,金融就难以繁荣和发达。金融的繁荣如果离开经济健康的发展基础,最后只能是泡沫。泡沫最后必然会导致全面的金融危机。其次,一切金融改革创新都是为了服务经济健康发展,不能为了改革而改革,为了创新而创新。“我国的金融改革不是过快,而是相对滞后。不能因为出现了一些金融乱象,就停止必要的金融创新。”第三,金融的安全稳定也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必须把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稳定放在重要的位置,坚持稳中求进。当前中国金融仍然是稳定的,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还是很强,银行业资本充足率在13%以上,流动性也处于稳定状况。不过也应该看到金融业有很强的顺周期性,3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乱象,分析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关系

必须高度警惕和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因此,我国不能因为金融乱象而减少金融创新。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金融创新改变了金融监管运作的基础条件,客观上需要金融监管机构作出适当调整。金融创新的不断涌现,使银行业与非银行金融业、金融业与非金融业、货币资产与金融资产的界限正在变得越来越模糊。这必然使得金融监管机构的原有调节范围,方式和工具产生许多不适性和疏落,需要进行重新调整。与金融创新的发展保持同步,已成为监管机构的一个主要挑战。金融创新在推动金融业和金融市场发展的同时,也在总体上增大了金融体系的风险,从而极大增加了监管的难度。金融创新是将诸多风险以不同的组合方式再包装,这种组合后的风险相对于传统金融业务显得更加复杂,使金融监管机构难以控制货币及信贷量,从而使货币政策的执行复杂化,一旦风险触发,可能会导致金融体系的危机。墨西哥金融危机和东亚金融危机就是最好的例证。金融创新工具的大量繁衍使得金融市场更加捉摸不定,一些金融创新工具最初的目的是为了防范和化解汇率、利率波动的风险,但在实际运用中投机性越来越强。英国巴林银行倒闭和日本大和银行纽约分行的破产都是因为交易员从事金融期货炒作导致巨额亏损引发的。金融创新的高速发展给市场主体提供了巨额利润来源,因此常被一些冒进的金融机构滥用,也常被不法分子利用,给金融业带来混乱。对于金融创新,我们只能相应地调整我们的金融监管手段,加强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能力。金融监管对金融创新的影响。金融监管对金融创新的产生和发展有保护作用也有监管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它可以减少交易的风险。(2)某种金融资产的市场组织本身就是公共机构,这样可以更好地公平地执行其职能,现在,大多数证券及期货交易场所采用会员制形式,作为公共机构的市场组织不仅是监管制度的设计的组成部分,同时亦承担着重要的监管职责。(3)金融监管本身对金融创新有刺激作用,促进金融创新的产生。外汇和资本管制的废除是导致银行选择海外发展和拓展国际业务的一个明显例证。

由于金融创新既有积极的金融创新,又有消极的金融创新,当金融监管面对积极金融创新,则是保护作用。积极金融创新是金融4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乱象,分析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关系

机构为提高自身竞争力和获利能力,在现有的法律框架范围内,针对金融市场需求,主动进行的创新行为。电子计算机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激烈竞争的压力迫使金融机构积极进行金融创新。通过金融创新,发展多种金融机构,形成大批互相竞争的市场主体;推出新的具有吸引力的金融资产,使市场工具多样化。对于积极金融创新,作为国家干预的金融监管应“消极”应对,尽可能地给金融机构创造更多地“自由”空间,采取各种激励措施,鼓励积极金融创新。但是应当注意,积极金融创新也存在产生风险的可能性。因此,金融监管机构不能完全放弃监管。对于我国这样一个正在进行市场经济构建的国家来说,金融创新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发展潜力巨大,在金融深化过程中,必须处理好风险防范与金融创新的关系,既不能以风险为由抑制金融创新,也不能为创新而忽视风险防范,同时还要有效利用金融创新的风险防范功能。反之,对消极金融创新应采取“积极”的监管措施。

我国金融监管对金融创新的应对如下:金融监管制度的制定要有前瞻性,金融监管政策措施要适应金融业未来发展和变化趋势。为了防止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金融监管当局在制定金融机构稳定性指标和有关措施时,要考虑未来金融市场创新,金融机构资产的可能变化等,此外,要建立金融监管的预警系统,加强对金融体系安全性的监测,保证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以鼓励积极金融创新,抑制消极金融创新为原则。模式的选择上,应由侧重于外部监管模式向既重视内部监管,也重视外部监管模式转变。总之,随着金融的日益深化,特别是金融创新和开放程度的加深,金融系统风险和个别风险的概率也会相应提高,因此,适时调整金融监管以适应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成为金融监管的迫切任务。金融监管机构应时时掌握创新动态,促进金融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刘宇飞《国际金融监管的新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

篇3:上海自贸区的金融监管及风险防控

上海自贸区突出体现了我国为突破现有体制框架, 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所做的努力, 也是实现对外开放新格局的改革先锋。如何以庞大的金融资产作为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坚强后盾, 是上海自贸区必须为之奋斗的题中之义。作为一种新型开放模式, 上海自贸区并不是金融特区, 也不是经济“飞地”, 而是有着深刻时代背景及现实意义的重大举措。

背景

1.来自国家外部的改革动力

在WTO的框架下, 经济全球化已不再局限于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流合作, 世界各国都在更小范围内寻找促进经济发展的新渠道。在这种趋势下, 由于地缘政治等关系, 我国在贸易协议中的参与度并不高。由美国主导, 新西兰、新加坡、智利和文莱四国发起的“TPP”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 , 并未邀请中国参与其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并且, 中、日、韩自贸区第一轮谈判今年启动, 我国与美国、欧盟的自贸协议则遥遥无期。据WTO统计, 截至2011年, 全球共累计签订了489个区域贸易协定, 其中已生效的有297个, 而我国已签署的只有11个, 正在商讨中的有6个。我国虽然是全球贸易大国, 但是却无法加入主要贸易体系, 不得不让人为我国将来的贸易前景感到忧心。

2.来自国家内部更深层的原因

我国已面临着经济结构转型的严峻挑战, 改革尤其是金融领域的改革势在必行。可以说, 人民币汇率被低估、外汇储备过多、金融体系行政化, 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一大掣肘, 只有改革才能带来新的机遇。但是, 在我国庞大的经济总量和不可预期的风险面前, 贸然地改革也是不可取的。因此, 上海自贸区应运而生。

3.来自上海本身发展的需要

对于上海本身而言, 设立自贸区有利于其率先转型, 超越发展。自1984年开始, 上海作为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 其发展模式主要是依靠投资拉动。经过近30年的发展, 其投资密度已高达每年每平方公里1亿元左右, 基本到达顶峰 (见图1) 。近几年, 随着资本、劳动力、土地成本的不断上升, 上海的区位优势日益减弱, 加之基础设施逐渐完善的欠发达地区的竞争, 上海慢慢呈现出竞争劣势。

(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进度数据库)

从图1可看出, 上海市固定资产投资额在2007~2008年间增长幅度最大, 翻了两倍多, 但在此后几年, 不仅增速放缓, 甚至于在2010~2011年下滑了200%。面对这种情况, 唯一的解决之道就是以上海为试点, 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调整产业结构, 注重高级要素的培育和投入, 特别是改革金融系统体制, 以试验区辐射全国, 推进外资和民资的开放。

定位

在上述背景下, 上海自贸区注定不能与那些现有贸易组织的概念划等号。我们尝试从对比中凸显上海自贸区定位的独特之处。

1.特殊的海关监管制度

上海自贸区与国内各类保税区最大的不同, 就是自贸区内实行特殊的“境内关外”的海关监管制度, 即“一线放开, 二线管住”。而保税区则实行“境内关内”的政策模式, 政策优惠主体是货物, 目的是保税区内的货物贸易自由化。对于自贸区来说, 更多地将焦点集中于服务贸易和投资。上海自贸区的功能更明显地表现在三大转变上, 即由贸易为主, 转为以交易为主;监管理念从货物转向企业;适用规则由WTO规则, 变为自由贸易新规则。相较于保税区, 上海自贸区能更好地适应国际大环境的变化, 将自由的概念延展至保税区之外。

2.上海自贸区与香港之比较

上海自贸区的设置, 主要是为了突破在国内设立含有外资企业的限制。通过在英属岛屿等地注册公司, 再投资进入实体经营地区, 以避免高额的所得税及其他流转税, 这些地区就被称为离岸公司注册地或者离岸金融中心。在自贸区设立以前, 香港以内地市场为依托, 凭借优惠的投资和税收政策承担了类似功能。但随着上海自贸区的诞生, 香港拥有的政策优势将逐渐减弱, 上海也必然会成长为新的受国际资本喜爱的离岸天堂。上海自贸区与香港相比, 将在很大程度上为投资者提供更优惠、更自由的环境。 (见下表)

3.上海自贸区与新加坡之比较

新加坡采取的是自由港发展模式。自1969年新加坡设立自贸区以来, 为进一步打造国际级货物集散基地, 吸引世界各地销往亚太地区的商品到新加坡中转, 新加坡在海关法、进出口商品管理法等基础上, 制定了自由贸易区法令。如今, 新加坡自由港已发展成为一个高度开放的贸易自由港, 并逐渐向更具科技含量的综合性自贸区靠拢。上海自贸区虽然借鉴了一些国际通行做法, 但其核心仍然是制度创新, 而不是政策优惠。上海自贸区将会在充分借鉴新加坡在电子政务、诚信管理、总部培育、贸易便利化等先进做法的基础上, 创新政府管理方式, 减少行政审批事项, 推进政府管理由注重事前审批转为事中、事后。着重突出投资管理、贸易监管、金融创新和综合监管4个方面的制度创新。这一做法也为上海自贸区今后的发展提供了一条可供参考的道路。

金融监管与风险防控

在与各地区的比较中, 形成了上海自贸区独树一帜的功能与定位, 涵盖的政策创新涉及方方面面, 尤其需要提及的是在金融领域。根据12月2日央行官网上公布的《关于金融支持中国 (上海) 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 金融改革的力度不可谓不大, 可以说是一套“金融政策组合拳”。如此大幅度的变革, 必然会带来金融市场的动荡, 引发一系列的金融风险, 最突出的当是汇率市场化和金融混业竞争。

面对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带来的监管挑战, 上海自贸区资本项目的开放, 就如同为国际热钱打开了一道口子, 但在货币自由的原则下, 这通常意味着一扇大开的门。资本套利、人民币被动升值、国内物价稳定性受干扰等都会接踵而至。有鉴于此, 可以说汇率风险是自贸区面临的最大风险。另外, 金融业在拓展业务的利益驱动下, 混业经营日益成为主流趋势, 尤其是身处自贸区高度自由的环境下。金融混业往往使机构投资者看得到利润, 看不到潜在的风险。除常规金融风险外, 混业经营还包含以下风险, 如金融业务种类之间差异性带来的管理难度加大;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混业经营的风险传递等。金融混业经营是注重效率的产物, 是金融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但是诚如美国2007年次贷危机导致银行大量破产, 也时刻提醒着我们, 混业经营是一把利弊兼容的“双刃剑”。

在如此严峻的情势下, 只有在金融监管与风险防控方面积极跟进, 才有可能发挥出金融套组合拳的预期效果。监管与防控也不单单是从政府层面出发, 还要依靠自贸区内各个主体的共同努力。笔者从政府、行业、金融机构3个方面, 提出可供参考的具体措施建议。

1.从自贸区设立理念出发, 构建宏观审慎的监管框架

正如央行上海总部党委副书记张新所说, 金融支持试验区建设的主要目标, 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建立可复制可推广的金融管理模式”。上海自贸区不是由政策优惠堆砌而成的金融洼地, 而是要以可复制、可推广为目标的制度创新试验田。对风险管理制度的忽视, 往往是我国金融改革失败的惨痛教训, 如一度泛滥的国债期货、信托公司、文交所、贵金属交易所等。自贸区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 其中涉及大量的管理、监督问题, 为了在解决这些问题时行之有据, 就必须首先设置自贸区自成一派的管理规范体系。这样做, 一方面能使上海自贸区的运行逐步进入轨道, 统一有序;另一方面, 又能协调好自贸区内行政、经济、社会等关系, 以此让自贸区在开放中不断发展完善。只有在自贸区独特的功能定位下, 建设与之配套的监管框架, 才能使投资者、管理者都行之有据, 促进自贸区的良性发展。

2.落实风险性、原则性监管模式

风险控制与业务发展之间如何寻求平衡, 是制度创新最先遇到且必须回答的问题。由于历史因素, 我国对金融业行业的监管一直都采取规则性监管模式, 即通过体系化的法律法规, 规制市场中的相关金融活动。这种监管模式, 能够有效地控制市场风险, 但却是以牺牲市场的自由度为代价, 不利于提高金融业的竞争能力。随着网络理财产品的火热开发, 金融的混业竞争显得愈发激烈和复杂, 而混业监管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2013年8月15日, 国务院正式批准建立由央行牵头的“金融监管协调部际联席会议制度”, 确定了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机制, 但监管制度仍如雾里看花, 模糊不清。监管创新无论是政策引领还是法治护航, 有一点是无可争议的, 那就是以风险性、原则性监管模式, 代替规则性监管模式。此处的原则不同于具体规则, 而是具有一般性的准则, 强调监管对象的主动参与, 并以其内部管理活动为基础。在市场风险的导向下, 实现从“管”到“放”的转变。

3.创新账户管理体系, 建立明确的资质认定制度

根据《意见》的精神, 无论是金融创新还是政策管理, 核心内容和落脚点都是创新的账户管理体系。凡此举措, 可以说是国内跨境资本流动管理从无到有的一个创新。自贸区设立的理念是自由与市场化, 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任何限制。基于自贸区“区内境外”的定位, 人民银行正着手建立一套“分账核算”系统, 即自贸区内的所有企业、个人、金融机构账户都将被标识, 与境内账号“隔离”;这些被标识账户的所有资金往来, 人行将通过该系统实时监控。这也就是说, 金融改革也考验着银行金融产品的定价能力。例如, 在自贸区, 企业只需货物出欧美国家海关, 就可以向自贸区银行申请贸易贷款, 银行将面对贷款利率、汇率及货物运输等风险。所以, 自贸区内的账户管理体系和资质认定制度, 是政府和金融业者共同要面对的一大挑战。

上海自贸区的改革, 既是对上海的考验, 也是对我国深度改革开放的考验。但正如由于当年深圳、浦东的大胆探索, 才迎来此后全国改革开放的大好局面一样, 上海自贸区的改革将会带动金融、税收、贸易、政府管理等一系列政策变革, 而所有这些改革, 都有利于培育我国面向全球的竞争新优势, 构建与各国合作发展的新平台, 拓展经济增长的新空间。同时, 如果自贸区的建设能够顺利推进, 将与天津、深圳等地构成连带关系, 而后辐射全国。

篇4:自贸区金融创新概况及银行业监管

关键词:金融危机;金融监管;创新

近年来,人民银行在完善金融监管体制,改进金融监管方式,提高金融监管效能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是,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金融监管工作正处在逐步完善阶段,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目前金融监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金融监管中,我们还存在监管目标不明确,监管体制不能与市场经济体制对接,监管效力不能充分发挥、金额法规不完善、金融监管人员数值不高等突出的问题。

1.金融监管目标适时调整不到位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金融业承受了巨大压力,并在一定范围内引发了显性金融风险,且日益突出。人民银行在监管目标取向上,侧重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和稳定金融秩序,这在特定的经济金融环境下,是十分必要的。但是,随着经济金融环境的变迁,防化金融风险取得阶段性成果,人民银行的监管目标应该适时作出调整,将金融监管最终目标定位在保护存款人合法利益上。

2.金融监管体制和外资银行的经营方式不能对接

中国金融业奉行分业经营,并逐步形成了人民银行、证监会、保监会三大监管机构并立监管的金融监管体制。这种监管体制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信贷需求膨胀、金融业较混乱的情况下,对规范金融秩序、防范金融风险确实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近年来,进入我国的外资银行实行的是混业经营,一家银行可以同时从事证券、保险等多种业务,其经营策略更加灵活,服务体系相对完善。国内银行要想与外资银行竞争,就必须实行混业经营。否则,国内银行和驻华外资银行在竞争中从一开始就没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因此,人民银行应该适应金融业务发展的需要,从银行、证券、保险分类监管的模式回到中央银行一家监管上来,减少因多头监管带来的不必要麻烦,降低监管成本。

3.金融监管效力不能充分发挥

在传统监管模式下,监管部门成为“消防队”,哪有险情哪里上,监管效果不明显,表现为应急救火的多,提前预防的少;单项检查的多,综合考评的少;孤军奋战的多,协同配合的少,区域监管标准多样且随意等等。在违规问题的处罚上,从轻处罚的多,从重处罚的少;经济处罚的多,对人处罚的少。商业银行的主要领导要么走后门,拉关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要么掏钱了事(反正是国家的钱),并不能真正引起对违规问题的高度重视,造成有些问题屡查屡犯。同时,虽然人民银行早就提出现场检查与非现场检查相结合的监管方式,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发挥非现场监测的作用。表现在非现场监测的硬件设施没有配备齐全,数据共享还没有真正实现,监管指标的制定不够科学,相关数据的适时监测和分析还缺乏经验,不够深入。

4.金融监管法规尚不完善

近年来,我国陆续颁布了不少金融法律法规,为金融企业的规范经营和人民银行的有效监管提供了依据。但法律法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不能象市场经济国家那样规范而灵活,权威而超脱,金融法的司法性和透明度还不高。现行《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比较概括、笼统,可操作性不强;《商业银行法》不能适应未来金融业务发展和金融监管的需要,必须重新予以修订。

5.金融监管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外资金融机构中间业务发展多年,相对于国内传统的存贷款业务,其业务品种较新,种类繁多。入世后,国内金融企业也要调整市场定位,加大业务创新,拓宽新的盈利增长点,如建立新的业务营销和服务模式,积极开展中间业务等。因此,金融创新业务将会迅猛发展,网络银行等高科技电子化发展加快。人民银行监管部门对这些业务的操作规程还知之甚少,对可能出现的违规问题和可能带来的金融风险损失不能预测和把握。要做到“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就目前大多数监管人员所掌握的金融理论知识和工作经验而言,还不能完全适应监管工作需要。

二、适应形势,加强金融监管创新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国的金融监管系统急需转变件管理念,进行金融监管体制创新,进行监管中心的转移,完善金融立法,提高金融监管人员的素质。

1.转变监管理念,调整监管目标

为应对金融危机,国有商业银行将按照市场原则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可能通过金融企业上市,来逐步完成股份制改造,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商业银行。商业银行不再姓“国”,最多只能是国家控股,不再享有中央银行给子的“特别待遇”。人民银行必须为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国有商业银行提供公平竞争的环境,还要实现外资银行和国内银行同等国民待遇。体现在监管目标上,人民银行金融监管不再侧重金融风险的化解,而是根据监管原则和各家金融机构经营状况,对其适时作出停业整顿或退出金融市场的决定,从而确保存款人利益不受伤害。

2.金融监管体制的创新

当前,随着银行自身盈利的追求、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信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以及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大多数国家已经放弃商业银行业务和保险业务、证券业务相分离的制度,代之以混业经营。因此,在这种大的经济金融环境下,中国金融业不能再回避银行、证券、保险机构的单一资本、单一业务模式。自2000年下半年以来,有关部门颁发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允许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进人同业拆借市场进行信用拆借、债券回购和现券交易;允许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以自营的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券质押取得融资;允许保险公司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进行回购交易;允许保险资金进入股票市场等。这些举措表明我国金融业向混业经营方向发展了一大步,分业经营的局面正在发生变化。人民银行监管体制必须适应混业经营的需要,走到人民银行单一监管的道路上来。目前,建立人民银行、证监会、保监会联席会议制度,是一个好的开始,步子应该再大一些。

3.监管重心转移到效益监管上来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人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人民银行金融监管应转变到以效益监管上来,即从对经营行为的监管转变到对经营成果的监管上来。这也符合保护存款人利益的监管目标。在这种监管模式下,人民银行制定经营规则框架,要求商业银行在框架内遵循市场原则依法自由竞争,给予商业银行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对金融企业的经营效益则制定缜密科学的监测指标,划分级次,重点监测。一旦达到某一临界点,就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警告、督促整改。如果其经营状况继续恶化,必要的情况下,在其尚能清偿债权人债务时,适时勒令其退出金融市场。

4.监管手段的创新

要改变目前金融监管“救火队”的现状,实现效益监管,需要在监管手段上进行改进和创新。一方面要突出非现场检查的重要作用,制定和分解监管指标,包括流动性指标、经营性指标、信用风险监测指标等,及时分析和反馈。重点制定和细化经营成果监测指标。建立区域金融风险预警系统,实现网络连通,资料共享。以非现场适时监测为主,现场检查成为非现场检查的必要补充形式。另一方面,对利用外部审计、市场退出监管、信息披露等方法给予足够重视。充分发挥社会审计的作用,严格按照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条件、标准和程序实现市场退出,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实行金融企业信息披露制度,增加经营状况和风险情况的透明度。

5.金融立法的创新

严格的金融立法是人民银行行使金融监管职能的法律保证,是金融监管的法律基础和必要依据。面对入世,我们必须借鉴国际金融监管的成功经验和理论基础,根据我国金融监管未来发展方向,系统规划我国科学的金融监管法律体系。当前首要的是做好金融法规的规范和废、改、立工作。一方面,对我国现行金融监管法律法规进行系统清理,将那些已不能适应金融发展需要的法律法规坚决废止,将那些不很完善的进行重新修订。另一方面,补充制定新的金融监管法律规范。主要包括存款保险制度立法、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立法、金融机构信息披露立法以及金融监管过程中对金融机构采取早期纠正措施的法律规定等。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业务雷同,资金分散,不良资产占比较高,自身扩充资本金的能力较低,国际金融竞争实力较差,有必要进行银行合并重组。人民银行要研究商业银行合并重组的制度办法,同时大型的外资金融机构有可能参与到合并重组中来,也应该有明确的规范的应对策略。

6.进一步提高监管人员素质

一是建立竞争机制、约束与激励机制,制定执行监管人员任职资格和科学的考核办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二是大力引进、吸收一批高素质的金融人才或将其他岗位上专业素质高、政治素质强的人员调整冗实到监管队伍中来。三是培养和造就现有监管队伍。一方面,选拔一批较好的监管人员到国外中央银行锻炼学习一段时期;另一方面,举办各种形式的业务培训班,加强监管人员新理论、新业务、新技能的培训。

参考文献:

[1]王曼怡: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启示[J],经济纵横,2009(2):60-62.

[2]郭 亮:我国金融监管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经济论坛,2009(1):47-49.

篇5:自贸区金融创新概况及银行业监管

各方共同努力推动博士后事业更好更快发展夏文峰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秘书长

当今世界,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特别是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各国为谋取长期发展优势,争相抢占未来发展的战略制高点。胡锦涛总书记强调: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必须千方百计的用好人才、用活人才,千方百计的招揽人才,在人才竞争中占据主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也指出,要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指导方针,加强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国内人才作用,积极引进和用好海外高层次人才。

博士后研究人员是我国高层次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国家对博士后制度和博士后群体高度重视。我国自1985年开始实行博士后制度,通过培养和使用相结合,在使用中培养,在培养和使用中发现更高级的人才。该制度实施25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地方政府、单位和学者的大力支持下,博士后制度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全国已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146个,并在大型企、事业单位设立了164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累计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7万多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已经成为世界技术创新的重要平台,博士后制度已经成为各级政府高层次人才工作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出站的博士后绝大多数已经成为相关领域和单位的科研骨干和学术技术带头人,博士后研究人员成为最活跃、最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的青年人才群体。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改革完善

博士后制度,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渠道,发挥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主体作用,提高博士后培养的质量。

交通银行在实施“走国际化、综合化道路,建设以财富管理为特色的一流公众持股银行集团”的发展战略进程中,高度重视博士后的培养工作。建站五年以来,通过博士后管理工作的不断实践,交通银行制定了一整套博士后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日常行政管理和学术管理相结合的博士后管理制度可操作性强,效果突出。尤其值得强调的是,交通银行每年根据形势变化和银行业发展的重要问题、重点难点问题积极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强调博士后要重调研、重实际、重参与、重合作、重交流,进一步拓宽和创新了博士后科研模式,科研成果显著。

新形势下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

——2010年交通银行博士后金融论坛纪要

编者按:由交通银行博士后工作站主办的“2010年交通银行博士后金融论坛”11月5日在昆明举行。全国人大财经委、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8家商业银行博士后工作站的领导和博士后以及4家媒体的40位代表出席了论坛,与会代表围绕论坛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并就银行业博士后培养工作进行了深入交流。

《新金融》期刊宣布了“2010年博士后金融专题研究”征文获奖者名单。关键词:博士后论坛

金融创新

金融监管

中图分类号:F830.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770(2010012-014-03 博 士 后 论 坛

我国在动产担保领域开展金融创新成绩斐然 刘 萍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副局长

中国人民与银行相关研究和实地考察结果表明,近年来,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的创新主要集中在动产担保领域。金融担保问题与2007年颁布的《物权法》密切相关。《物权法》第四编,即与担保物权相关的八大条款,奠定了中国在金融创新领域,特别是动产担保方面的制度建设基础。

担保是我们日常经济生活中最复杂、最核心、也是最具有竞争力的部分。目前,世界银行每年对全球130多个国家的经营环境进行评估,其核心就是该国动产担保制度建设情况。2008年《物权法》颁布之后,中国在该项评估中得分得到显著改善,打破了长期以来得分为零的困境,2009年更被世界银行推行为该评估三大案例之首。区别于其余两国的技术性改革,中国的案例属于制度性改革。2010年,中国的动产担保案例再次居全球158个案例之首。中国在中小企业融资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尤其是在动产担保领域的一些举措,已经走到了世界前列,也引起了联合国、世界银行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充分肯定。

与动产担保相关的金融创新,其亮点主要是保理和应收账款的供应链融资,即使用权、经营权和产权的改革。《物权法》颁布4年以来,我国在动产担保方面创新出大约200多种模式,并在全国范围内复制和推广开来。目前所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创新急需下一步的司法解释,通过划分一定的边界,为金融创新给予法律支持。

正确处理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平衡关系 龚明华 中国银监会研究局副局长

在国家人事部的大力支持下,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普遍设立了博士后研究站或工作站。在当前金融创新日新月异、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管理创新迅速推进的大背景下,加强对行业内一些重大问题的研究,开展前瞻性、战略性分析显得尤为重要。博士后研究人员,作为银行业研究人员队伍当中高层次的群体,对推进银行业重大研究发挥出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博士后人员研究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交行博士后

金融论坛至今已经举办了四届,为银行业提供了一个交流成果、思想碰撞交流的平台。结合本次论坛的主题,我们可以从四个角度来认识如何处理好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的平衡关系。

首先,总体来看,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社会开始反思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问题。美国等西方国家面临的主要是创新过度、监管不足的问题。与之相反,我们目前还处在经济金融发展的初级阶段,城乡差别、地区差别很大,需要继续鼓励金融机构进一步开展金融创新,特别是在农村金融服务、小企业金融服务,消费金融、绿色信贷等领域进行创新。当然,在积极开展金融创新的同时,我们必须注意防范和控制风险。作为监管者,银监会要坚定的站在市场的旁边去弥补市场的缺陷和不足。因此,我们必须有效处理其中的平衡关系,既要弥补不足,同时也不能遏制创新。

其次,从金融创新本身来看,金融创新必须坚持简单、实用、透明三个原则。第一个原则是简单。在美国次贷危机中,金融创新变得非常复杂,风险传递链条不断加长。如果没有一个权威机构能够完全掌握全部信息,那就谈不上有效监管。所以,简单原则在金融创新过程中非常重要。只有保证金融创新模式和产品结构简单,才便于检测风险、发现问题。第二个原则是实用,即金融创新必须具有明确的实体经济真实需求导向。创新要满足实体经济的需求,特别是最基本、最广泛的金融需求,以填补服务的空白。因此,坚持金融创新,要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金融体系的发展程度相适应,坚持金融创新密切联系实体经济的需求和银行业发展的现状。我们要杜绝为了创新而创新,杜绝非理性的行为,创新要能够降低机构的成本、市场的成本和社会的成本。第三个重要的原则就是透明,坚持信息的充分披露,防范不合理的关联交易。《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指引》明确要求,商业银行开展金融创新活动必须遵守行业的行为准则和银行员工操守守则,要向客户准确、公平,没有误导的进行信息披露,充分解释与创新产品和服务相关的权利、义务和风险。例如,对理财等重要创新领域产品,银行必须具备一定的环境,让客户去清理、抄录风险提示语,确认客户确实了解银行所披露的相关风险信息。在金融创新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以上三个原则,做到风险可控、成本可算,信息充分披露,加强对银行机构个人理财、代理销售保险、信用卡、衍生产品交易、债券投资、信贷资产转让等领域的监管,规范一些不合理、不合规、不审慎的行为。

再次,从金融机构的角度来看,我们在鼓励金融创新的同时,要吸取美国次贷危机、金融危机的教训,坚持将金融创新与公司治理、激励机制相结合。反思美国金融危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其公司治理和激励机制严重扭曲,导致金融创新过度扭曲。金融创新,不再契合实体经济的需求,不再满足市场的

2010 总第262 期 12 December 需要,反而成为价格投机、过度承担风险、规避监管和客户争利的工具。我们要以此为鉴,金融机构开展金融创新,必须具有负责任的董事会和高管层,建立健全的公司治理架构,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最后,从金融监管者的角度来看怎样处理好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平衡。作为金融监管者,一方面要加强创新监管机制建设,主要是加强部门监管和机构监管联动。在功能监管方面,要强化市场的检测,进行风险提示和监管标准解读。在机构监管方面,需要强化信息共享,便于功能监管进行行业综合分析和持续检测。必须将两者有效的结合起来,才可以适应金融创新领域发展的新形势。另一方面就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专业化监管水平。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动因、方向与金融监管 连平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大力推进银行业的金融创新刻不容缓。首先,2009年信贷超常规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商业银行必须改变业务结构,从以贷款业务为主更多地转向一些新型的、创新性的业务发展。信贷超常发展主要源于两个原因:一是从总量上看,较高的信贷和货币供应水平与中国的融资需求密切相关。经济的高速增长,必然会对货币供应和信贷产生较高的需求。二是从结构上看,资本市场在整个融资当中所占的比例依然较低,目前仍没有超过20%,这个结构问题是导致我国GDP 和M2比例不合理的一个重要原因。直接融资基本不具有创造货币的功能,间接融资占比高导致金融体系创造货币的能力较强。其次,国内外监管要求明显提高,会提高未来发放贷款的成本,迫使商业银行在其他领域开展更多的业务创新。再次,在“十二五”期间利率市场化推进速度会进一步加快,将对银行经营管理产生更为明

显的影响。在现行体制下,银行业竞争十分激烈,利率市场化改革要求银行必须积极开展创新业务。

在推动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同时,监管部门必须加强对金融创新的监管。下阶段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控制信贷增长,大力发展股权融资,债券融资;另一方面,发展其他非信贷融资产品。监管部门应该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对金融创新的监管,对金融创新予以鼓励和引导。一般来说,金融创新产品往往涉及到多个监管部门,这意味着我们创新和完善协调监管,监管不留死角,更要促进金融产品

创新。

商业银行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完善金融创新机制:一是创新产品要简单、透明,使投资者容易理解;二是银行在设计创新产品时,要确立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理念,首先应考虑的是客户的利益而不是商业银行自身的利益;三是要建立一种金融创新评价制度,通过相关的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对金融创新产品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估。当然,监管机构要对这些中介机构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篇6:自贸区金融创新概况及银行业监管

一、目前监管部门对政策性银行监管的主要内容

(一)市场准入监管。监管机构依法对政策性银行的设立、变更和终止的审查和审批,对其业务范围和职能定位进行界定。

(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审查及考核。主要从德、能、勤、绩以及接受监管机构非现场监管情况等五个方面进行审查和考核。

(三)合规性检查。对照政策性银行的《金融机构法人许可证》、《金融机构营业许可证》,检查设置或变更事项审批手续是否完备,是否超授权、超范围经营,高级管理人员变更手续是否完备,业务经营状况是否合法合规,内控制度是否完善等。

(四)日常的非现场监管。根据政策性银行定期呈报的报表、报告,主要从五个方面的监管指标:贷款投向指标、安全性指标、流动性指标、效益性指标及总量控制指标进行业务分析和监督。

二、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对政策性银行金融监管目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金融法规不健全,没有一部完整的政策性银行法和专门针对政策性银行进行监管的法律、法规。只有根据政策性银行的特点制定专门的政策性银行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政策性银行的发展方向问题。国外对政策性银行都是先立法、后建行,不管是国际上成立政策性银行时间较早的美国、加拿大和德国,还是成立时间较晚的日本、韩国,都制定了自己的政策性银行法,如美国的《国民银行法》、《银行法》、日本的《政策投资银行法》等

(二)非现场监管很多指标是参照和沿袭商业银行的标准,需要调整和修改。监管机构对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的监控报告一般都分为七个部分,其中指标的设定,反映了监管机构对政策性银行监管的内容和指标没有根据其发展状况和国际惯例作相应的调整,而是照搬对商业银行的监管指标。

(三)监管手段落后,监管质量和效率不高。近年来,监管机构先后开发了具有不同特点、覆盖不同业务功能的多个版本的金融监管信息系统。其问题主要表现是没有针对政策性银行的业务特点而专门开发监管程序和系统,造成大量的重复劳动,效率不高。

三、监管建议

(一)尽快制定《政策性银行法》和专门针对政策性银行进行监管的相关法律、法规,使政策性银行金融监管法制化、规范化。在制定法规时,一是要根据政策性银行的不同特点和业务范围,分别制定不同的政策性银行条例或法律,明确政策性银行的定义、性质、职能和任务,组织模式,业务范围和基本业务规则,与商业银行的关系,财务会计、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二是完善对政策性银行进行金融监管的法规体系,使监管制度化、规范化,从而保证政策性银行的健康发展。

(二)制定科学的监管指标和内容,从以合规性监管为主走向风险性监管为主。目前监管部门要根据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发展规划,考虑政策性银行的资本金来源和融资规模、经营范围、经营目标及业务特点,分别制定适合政策性银行经营管理的专门监管指标和内容,应坚持合规性和风险性并举,以风险性为主的指导方针。因为我国的政策性银行能够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金融法律、法规开展业务,建立了比较完善和完备的贷款程序及规则。鉴于开发银行发放的贷款期限长,大部分在5—10年,有的长达20年,所支持的行业如电力、铁路项目的借款人的法人体制正在发生变化。建议监管部门根据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结合近年来开发银行的发展情况,一是取消目前对二级法人再贷款余额等指标的考核,修改完善存款和利润与计划数完成情况等监督指标;二是增加政策性银行是否及时贯彻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贷款投向是否合理,内控制度能否有效地防范和控制信贷风险,保证国家信贷资金的安全,贷款的期限结构和资金来源结构是否匹配、能否控制资金风险,资本充足率和风险资本充足率是否达到国际通行的标准等内容。

(三)加强对监管人员的培训,更新监管理念,使监管与服务、指导相结合。需要加强对监管人员进行稽核审计专业培训,可采取国外银行监管部门进修或到政策性银行跟班操作等形式,提高监管人员的金融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使监管人员了解与政策性银行业务相关的宏观经济政策、行业知识、法律、会计和计算机等基本知识。也可以从各政策性银行中选拔一批熟悉业务和具有稽核工作经验的高素质人才充实到监管队伍中去,实现监管队伍的专业化,造就和培养一支政治素质高、熟悉金融方针政策、能够运用国际银行监管准则和先进的技术手段、精通政策性银行业务的监管队伍,提高监管水平

(四)建立信息系统,实现监管手段现代化,提高监管效率。

要根据政策性银行的发展和业务特点,开发专门的监管信息系统,将该系统与政策性银行的稽核预警系统连接起来,在保证开发银行商业秘密的基础上,能够对相关业务指标进行查询和分析,实现预警指标数据采集、汇总、加工、传递的电子化、网络化,使监管工作程序化,提高监管工作的准确性与及时性,减少相关人员的重复劳动。

(五)充分利用内审部门和外

篇7:自贸区金融创新案例

目前上线三个可在自贸试验区交割的现货黄金合约,分别是:交易单位100克和1千克,成色99.99的iAu100、iAu99.99,交易单位为12.5千克、成色99.5的iAu99.5。

金交所单独设立了一个黄金保税交割仓库,为进口和转口黄金提供交割、仓储保管、清算、物流等配套服务。

在自由贸易账户框架下,离岸资金可以在自贸试验区内参与国际板交易,也可以参与上海黄金交易所主板所有合约交易。

突破点:一是会员国际化。自贸试验区内及境外国际知名商业银行、专业投资机构以及黄金精炼企业均可参与。二是交易资金国际化。在自由贸易账户框架下参与人民币报价的黄金等贵金属交易,实现离岸资金与在岸资金的融合。三是定价国际化。形成有国际影响力的“上海金”人民币黄金定价机制和实物交割标准。四是储运和交割国际化。促进上海成为亚太黄金转口中心。

篇8:上海自贸区金融创新模式及启示

上海自贸区的设立推动利率市场化和项目开放性的金融市场自由化, 基于负面清单的管理体制前提下进行了金融改革试验, 有效的解决了经济金融体制的内在症结, 为系统性及综合性的改革方案的制定提供广阔空间。基于这一方向及目标, 上海自贸区金融创新模式包括的内容主要有:

(一) 突破资本项目自由兑换的限制, 推动了汇率改革

目前, 我国实行的是有浮动汇率, 人民币的汇率会受到央行的干预。汇率的改革方向为资本项目的自由兑换及人民币的汇率市场化。在区放开汇率的衍生品交易, 有效地推动了人民币市场接轨, 使得人民币的国际化进度加快。

中国将很快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上海自贸区内, 境内的个人资本流动和进出都比较方便;境外资本的流动性也较为顺畅, 可以让企业得到贷款, 也可以投资证券市场, 但是资本账户的开放必须要谨慎。因为资本账户开放后会冲击金融体系, 其结果不可逆转。随着金融体系的发展, 资本账户的开放已经不在掌控之内, 出现了“出口虚增”的现象。经过不断发展的金融机构及相关企业的部分经济行为会对金融开放形成倒逼效果。因此, 金融账户的创新及开放式必然的趋势, 但其开放过程要十分谨慎。

(二) 主动发展离岸金融业务, 创建创新金融市场

在国内外环境下, 自贸区进行的多重改革中, 不可复制的只有人民币离岸金融业务和金融市场, 在适当时机充分利用自贸区的独特优势, 掌握住发展机遇, 以最快速度发展成为离岸金融中心。利用上海所在的优势, 形成其他城市不能跨越的金融高地。因此, 离岸金融市场要构建起分离型为核心, 渗透性的金融创新模式, 其特点是通过不同账户类型的确定将金融业务和金融市场进行分离, 烦是允许金融市场和金融业务之间进行适量的渗透。利用适当的鼓励政策帮助企业在自贸区内进行人民币跨境结算, 催生人民币的存款和贷款的需求, 推动两者进入良性循环。

(三) 将金融市场化作为导向, 构建起金融创新试验场

自挂牌以来, 上海自贸区先后出台了多条支持金融自贸区的政策措施, 自贸区内银行逐渐开始了利率市场化和支付结算等业务的创新, 既是自贸区金融支持建设的结果, 也是自贸区有序平稳发展的动力。金融创新模式的主体不只是局限于商业银行, 还有股权投资等非银行机构。各种类型的金融机构都加入到自贸区金融创新中来, 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自贸区作为开放及创新平台给金融主体带来了多重可能性, 向金融主体提供了创新模式的研究开发可行性。但任何金融主体在金融创新模式中都需要做到尊重群众创造和市场规律。在自贸区金融创新模式中需要注意两点, 一是要发挥出其溢出效应, 二是要基于金融服务的实体经济要求, 在可控风险中快速创新。

(四) 金融创新模式的助推器

上海自贸区自挂牌以来, 引人关注是对金融领域的改革, 人民币汇率自由化、利率市场化、资本项目开放和离岸金融业务等都是创新模式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上海自贸区金融领域的改革在表面上是将对外开放及自由贸易作为重点, 其实其深层次目的是为了改革市场经济体制而做的铺垫。面对创新程度较高的领域, 下一步重点是对金融领域的开放和创新, 这一过程涉及到国内的体制性变革, 必然会产生带动效应, 对国内体制的更新改革都会带来示范效果。

二、上海自贸区金融创新模式的启示

上海自贸区的金融创新在一定程度上会形成显著的示范作用, 可能深化金融体系的市场化创新, 推动我国从经济大国转变为金融大国, 让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之间形成良性互动, 有力地突破目前经济增长的悖论。

(一) 有助于形成金融市场稳定前进的良性预期

上海自贸区的金融市场逐渐与国际市场接轨, 包括在制度层面、技术层面等, 让金融市场形成良性的运转体制机制, 有助于国内金融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就微观角度而言, 上海自贸区在资金、制度等方面构成两元结构, 会提升市场参与者的热情, 加快人民币的国际化步伐, 推动人民币与外国货币体系的对接。就宏观角度而言, 上海自贸区体现的是政府深化改革的决心, 通过释放改革红利, 形成能够支持经济发展的持久性增长动力, 可以构建起国际社会对我国的预期。

(二) 提高区内金融市场竞争力, 促进了银行业的大发展

金融创新对借贷款者带来的巨大动力, 也带来的压力, 这就需要他们在降低成本和提高收益中二选一。由于金融创新可以把市场的供求关系关系反应出来, 促使金融信息越来越准确和公开, 最大程度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减少银行与银行之间、商品与商品之间的资金来回流动限制。同时, 金融创新模式给金融业带来了多重盈利空间和机会。金融的自由化及创新促使金融资本的形成, 为金融企业提供发展空间, 也带来了较为灵活的运营方式。

(三) 确定金融创新的渐进性定位

因为自贸区是探索和建设同时进行的, 多项政策没有参照对象和时间表, 金融创新及金融开放与预期存在一定差距。金融创新模式是为了与国际更好的接轨, 找到金融监管的创新模式, 建立起现代金融体系机制, 给国内的金融改革提供可以推广和可以复制的经验, 推动金融自贸区发挥应用的效用和功能, 明确自身的发展定位, 提升自身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同时, 促进了国际社会发展需要, 实现国际金融和自贸区金融的对接, 满足相关跨过投资和贸易服务的要求, 促使金融创新开放和发展的基调具有一致性, 推动符合条件的资本项目及外汇机构全面创新。金融企业的发展会受到企业本身的改革决心以及改革力度的影响, 若自贸区内企业完全依靠政府部门的保护, 不实行自负盈亏, 其自身效益肯定不高, 很难促进金融创新发展。

三、结束语

自贸区的金融创新模式形成了一定的示范作用, 对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的深化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是实现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城市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刘轶锴.上海自贸区金融创新与开放研究[D].导师:黄燕君.浙江大学, 2015.

[2]张娟.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方向及路径[J].沪港经济, 2015, 07:62-67.

[3]宋旭晨.上海自贸区金融自由化模式研究[D].导师:刘斌.大连海事大学, 2014.

[4]陈胜.中国 (上海) 自贸区金融监管模式的创新[A].中国银行法学研究会.金融法学家 (第五辑) [C].中国银行法学研究会, 2013:2.

篇9:金融创新下的银行监管实践探析

关键词:金融创新;银行监管;挑战;应对

一、金融创新对银行监管实践提出的挑战

金融创新行为的动机简单地看是由于盈利动机的驱使,但是从深层次看却是银行监管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滞后,以至于阻碍了银行机构向更高的阶段进一步发展。环境的变化使得银行机构传统的经营方式不再有利可图,他们过去向客户提供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越来越难以出售,而传统的金融工具也已不能大量的吸收资金,因而为了继续存在下去,他们不得不寻求创新;另一方面,各银行机构面临的严格管理使得规避管理法规的过程变得有利可图,某一个机构避开管制后提供的服务往往给它带来丰厚的利润和市场占有,因而严格的监管本身就成为刺激银行业创新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所以金融创新更多地应该从金融机构和金融监管当局之间的博弈来理解。银行为了逃避监管,开拓市场而进行的金融创新活动与监管活动之间是一个不断向前推进的动态博弈的过程,即监管——创新——再监管——再创新。但是至今的实践表明,银行监管活动落后于金融创新的发展,银行监管是一个被动的过程,金融创新给银行监管的实践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1. 金融创新使银行监管目标的权衡更加困难。银行监管的目标有两个,一个是安全目标,一个是效率目标。就经济与金融的长期发展来看,银行体系的安全和效率相比是更具根本性的问题。但是在一定的阶段,银行体系的效率目标却是更加突出。比如70年代末,过度严格的银行监管造成的银行机构效率下降和发展困难使得这一时期的监管更偏重于效率目标。金融创新的最深层的原因就是规避管制,追求发展和效率。但是实证研究已经表明,在银行监管的安全目标和效率目标之间存在着替代效应,金融创新在提高了银行体系的效率的基础上,不可避免地加大了风险。在面临着全球竞争的压力和本国银行体系的安全稳定之间,银行监管如何在这两个目标之间进行协调?

2. 金融创新使得银行监管的客体更加复杂化。金融创新使得银行监管的客体在以下几个方面产生了新的变化。一是金融产品和组织创新模糊了分业经营中各专业金融机构之间的界限,他们之间的业务相互交叉和渗透,业务趋同,银行也逐渐发展成为超大型的综合性金融机构,比如银行业会通过创新绕过各种监管法规的限制向证券保险行业渗透。二是市场的创新使得一国的银行机构在现在条件下不可能置身于金融全球化之外。对外经济联系的加强使得一国的银行通过各种创新活动向国际市场渗透,广泛参与国际金融活动。这样对国内银行在境外的金融活动的监管就变得遥不可即。同时,一国的金融体系也会暴露在国际金融风险之下,这给银行监管提出了新的课题。三是新的业务形式和金融产品的出现,并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如网上银行的兴起。四是银行机构和其他各金融机构之间,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之间,金融市场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这样局部的金融风险很容易转化成全局性的金融风险,造成所谓的传染效应,从而更容易造成整个金融体系的不稳定。

3.金融创新给银行监管主体的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个问题本质上是一个分业监管还是混合监管的选择问题。毫无疑问,面对着银行业务日益综合化的趋势,原来界限分明的分业监管已经表现出了极大的局限性。

4. 金融创新对传统的监管方式提出了挑战。传统的银行监管一直以来是以外部监管作为最主要的监管方式,强调严格的立法和监督,对金融机构的日常业务行为也作出了很多的外部规定。这种监管方式主要有行政命令式的监管和标准化的监管。行政命令式的监管是以行政命令对银行业的市场准入和业务范围作出了强制性的规定。标准化的监管方式则沿袭了行政命令式监管的原理,将资产划分为不同的风险级别,并对每种类型确定固定的资本要求。这种监管方式明显不适应金融创新下的新要求。它们存在着信息和经验不对称的问题,而且没有考虑银行在金融创新过程中的动态过程,在实际的执行过程当中也容易造成一刀切的问题。

5. 金融创新对传统的监管理念的挑战。金融创新对银行监管的动态回避过程与相对固定的银行监管框架之间是一对矛盾体。金融创新和银行监管之间的博弈总是表现为监管方的被动。危机导向的、事后的、传统的银行监管总是被动追踪金融创新,会使监管效率大大下降,并且造成监管成本的增加。

二、银行监管应对金融创新的一般实践

1.从注重传统银行业务监管向传统业务和创新业务监管并重转变。较之传统银行业务,银行的创新业务在收益更大的同时,风险也更大,且更容易扩散,对金融市场造成的冲击也更加直接和猛烈。因此,只注重传统银行业务的监管已经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整个银行业的风险状况。只有并重监管传统业务和创新业务,才能有效防范和化解银行业的整体风险。

2. 从注重外部监管向注重内部和外部监管并重。针对银行监管与金融创新博弈的被动地位,监管理念应该不仅仅从外部力量的介入的角度来考虑有效监管的问题,而且外部监管随着创新和变革的发展,其缺点不断暴露,比如市场敏感度低,不能全面及时反映银行风险,相应的监管措施也滞后于市场发展。我们应该考虑如何从银行内部与监管机构激励相容的角度来使银行主动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制度安排。目前最为流行的一个根据激励相容理论建立的监管的方法就是预先承诺方法。银行在预测期初向金融监管当局承诺其资本量水平,为该期内可能发生的损失作准备,而监管当局则根据银行承诺的水平设计惩罚和奖励措施,并不再对银行进行例行的资本充足检查,但是这种方法的实施对监管水平的要求较高。另外,对市场机制的作用受到了日益重视,认为只有保证信息的完备透明,充分发挥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的作用,才能对银行起到正确的激励。

3. 从分业监管向统一监管转变。统一监管体制是指由统一的监管主体对从事银行、保险、证券等不同类型业务的金融机构实施统一监管的一种制度。与此相适应,金融监管也应该打破分业监管的模式向统一监管转变,由统一的监管主体对从事银行、保险和证券的不同类型业务的金融机构实施统一监管。但是在具体的监管主体的改革上,是采用一元化的超级监管机构还是在保持监管主体多元化的前提下,加强各个监管主体之间的协调。二者有利有弊,具体的选择需要对实际情况作出更细致的选择以后才能加以确定。

4. 从一国监管向跨境监管转变。本国银行向海外市场的扩展也是一种金融创新——市场创新。随着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的发展,银行的海外分支机构越来越多,其业务收益来自海外的比重日益提高;而另一方面,电子银行的发展使得金融监管当局很难判断其交易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完成的;离岸金融业务的拓展也使得部分金融机构偏离于监管视野之外。因此监管部门应该将一家银行的境内外机构境内外业务进行并表监督。另外,加强不同国家监管当局之间的信息分享和交流,监管的分工和协调,以有效杜绝国际银行监管的真空。

三、对我国银行监管实践的启示

1. 我国的监管目标的选择。竞争的激烈和创新的加强,无疑会提高效率,但是同时也加大了风险。面对着竞争的压力和我国银行业经营效率低,坏帐率高的现实情况下,监管当局如何在安全目标和效率目标之间进行权衡,找出一个最佳的平衡点,是关系到银行监管效率的关键问题。目前我国需要重新认识金融创新对金融发展的重要性,改变对金融创新不论青红皂白一律封杀的做法,对有益于发展并且风险比较容易监管,不会增加太多监管成本的创新,不妨进行鼓励,以提高我国银行的竞争力。也就是说,我们要适当地考虑到效率目标。

2. 我国监管重心的转变。我国一直以来对银行的监管注重的是合规性的监管,重在对市场准入、业务经营范围和行为的监管,其中突出的问题是重市场准入管理、轻持续性监管,重合规性监管、轻风险性监管,对金融创新工具的监管尤为不足。并且这些静态的监管措施明显地落后于市场的发展。为了扭转这些不利局面,我国现阶段银行的监管重心应该改变,利用我国现阶段对监管水平要求不是很高的有利时机,把监管重心放在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和落实上,尽快制定和建立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损益等经营管理业绩的综合考核和评价体系。在体系完善和外部监管的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按照激励相容的原则设计和加强商业银行的自我约束机制和内部控制制度,追踪世界最新的实践成果,提升我国银行监管的水平。

3. 对我国监管主体的要求。金融监管客体的巨大变化表明我国分业监管的做法应该适应客体的综合化、国际化的变化。适应于国内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合作和交叉,混合监管似乎成了一个趋势,适应于银行业务全球化、国际化的发展,应该加强我国的银行监管机构同国外机关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流,通过与各国监管当局的定期磋商和交流制度,通报互设机构的经营情况和风险程度,杜绝对银行跨境活动的监管真空。但是应该看到,我国混业经营的规模和全球化的发展程度均比较低,没有对统一监管提出很迫切的要求,尽管银行监管机构缺乏与其他监管当局的协调配合,监管过度和监管不足并存,但是作为一种发展趋势,我们应该在现阶段做好分业监管的同时,不断提高监管的专业化水平,并在这个基础上加强合作,为未来的统一监管打好基础。

4. 改善监管环境。加快与监管有关的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加快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充分发挥外部市场竞争和约束的作用,所以应该加强信息披露,强化对银行的市场约束力。

参考文献:

1.何德旭,金融监管.世界趋势与中国的选择.管理世界,2003,(9).

2.刘宇飞.国际金融监管的新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3.夏大慰,史东辉等.政府规制:理论、经验与中国的改革.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宋村杰,南京大学商学院;张金兰,南京炮兵学院。

上一篇:柱砼蜂窝处理方案下一篇:亲民爱民方案及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