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

2024-07-02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精选十篇)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 篇1

本为将研究美国7 0、8 0年代出现的三种货币市场金融创新——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 (Negotiable Order o f W i t h d r a w a l, 简称N O W账户) 、自动转账服务账户 (Automatic Transfer Account, 简称ATS) 与流动账户 (Sweep Account) , 并揭示Q条例与银行准备金要求等监管措施对金融创新的刺激作用。

一、可转让支付命令帐户和自动转账服务账户

20世纪70年代以前, 允许储蓄银行经营的美国18个州中, 有13个州禁止储蓄银行提供支票账户或任何形式的第三方支付账户。为了规避这一限制, 位于马萨诸塞州的一家小型互助储蓄银行伍斯特消费储蓄银行 (Consumer Savings B a n k o f W o r c e s t e r) 于1 9 7 0年向马萨诸塞州银行厅 (Massachusetts Banking Department) 提出申请, 要求推出一种称为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的新型账户。

NOW账户名义上是储蓄账户, 但实际却具有银行活期账户的便利和活期账户不具备的利息优势。一方面, NOW账户支付利息。1976年至1982年期间, NOW账户与一般储蓄账户的利率差距一般在10个基点以内, 并且有时支付的利息要高于一般储蓄账户。如1982年时NOW账户支付的平均利息率为5.21%, 而一般储蓄账户为5.17%。

另一方面, 持有者还可以通过书面签署一份支付命令要求储蓄银行转账给第三方, 本质上与活期账户签发支票的做法并无区别。这样一来, NOW账户不但规避了储蓄银行不得经营支票账户的限制, 而且对Q条例中活期存款不得支付利息的规定形成了冲击。

受NOW账户相较短期存款的优势影响, 大量消费者存款开始由商业银行流向储贷机构, 给商业银行造成了沉重的竞争压力。1973年8月份, 马萨诸塞州与新罕布什尔州所有的商业银行、储蓄银行、储贷协会和合作银行获准提供NOW业务, 缓解了银行面临的困境。到1974年时, 马萨诸塞州和新罕布什尔州已分别有236家和41家存款机构提供NOW账户。

虽然到1974年时, 商业银行与大部分储贷机构都已开始提供NOW账户服务, 但信用社仍未获得经营NOW账户的权力。有鉴于此, 美国国家信用社管理局 (National Credi Union Administration, 简称NCUA) 于1974年8月批准信用社发行股金提款单账户 (Share Draft Account, 简称SDA) 。与NOW账户相同, SDA也具有可转让的特性。而且SDA持有者可以通过开具股金提款单对第三方进行支付, 与NOW账户使用支付命令的做法异曲同工。此外, 此类账户资金还可以通过借记卡和ATM卡进行支取。但由于信用社储蓄以股金形式存在, 因此SDA支付给持有者的是股息而非利息。

到1976年, 国会进一步放开限制, 允许新英格兰地区所有的存款机构开设NOW账户, 1978年和1979年纽约州和新泽西州的存款机构也获得了经营NOW账户的权力。

受NOW账户在美国东北部地区的成功发展及市场利率高企带来的政治压力影响, 198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储蓄机构放松管制和货币控制法》 (Depository Institutions Deregulation and Monetary Control Act) , 宣布从1981年1月份起全国范围内的银行及储贷机构均可向个人与非营利性组织提供NOW账户, 并设定5.25%的利息上限。1982年, 国会又通过了《高恩·圣杰曼储蓄机构法》 (Garn-St.Germain Depository Institutions Act) , 批准存款机构从1983年1月4日起提供超级NOW账户。这种账户设定了2500美元的最小账户余额要求, 但可支付的利息没有上限, 并允许储蓄者随时提现和不受限制地签发支票。

授权储蓄机构在全国推出N O W账户的同时, 美国国会还批准银行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自动转账服务账户 (Automatic Transfer Service Account, 简称:ATS账户) 。早在1975年3月份, 监管机构已经赋予了商业银行在接到储户电话指令时将储蓄账户资金转入活期账户的权力, 当年9月份又批准银行在获得预授权时将储户储蓄账户资金转账给第三方。到1978年, ATS账户首次获准经营。ATS账户的出现不仅与Q条例的利率限制有关, 更是与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这种新型工具允许客户拥有储蓄账户与活期 (支票) 账户两个账户。客户资金平时储存在储蓄账户中, 并计算利息, 一旦活期账户出现透支或账户余额小于客户授权的最小额, 则银行的计算机体系自动将储蓄账户资金转入支票账户。这样一来, 客户既享受了用活期账户进行支票支付的便利, 也获得了利息收入。

从本质上将, ATS账户与NOW账户并没有太大区别, 都能在支付利息的同时提供支票服务, 并且都计入狭义货币供应指标M1当中。但ATS客户只包括个人或个人独资企业, 而NOW账户则可以面向个人, 独资企业, 部分非盈利组织以及美国所有政府单位。

二、流动账户

1970年代, 商业银行还推出了另外一种与ATS运作逻辑十分相似的新型账户——流动账户 (Sweep Account) 。由于最初的流动账户主要面向企业客户推出, 因此称为商业流动账户 (Commercial Sweep Account) 。在这种账户下企业资金在活期存款账户与投资账户之间转移, 投资账户主要包括回购协议 (Repurchase Agreement) 、商业票据与联邦基金等隔夜工具、货币市场存款账户 (Money Marke Deposit Account, 简称MMDA) 等存款工具、欧洲美元等离岸工具以及银行经或第三方货币市场共同基金 (Money Market Mutual Fund, 简称MMMF) 等。

如果资金在活期账户与隔夜工具及离岸工具之间互转则活期账户资金一般在每个工作日结束时转入投资账户进行投资, 而在第二个工作日开始时转入活期账户, 这样既不影响企业在工作日签发支票, 又为企业带来了较高收益。如果资金在活期账户与MMMF之间互转, 一般只在有需要时从MMMF赎回足够股份来满足活期存款账户的支付需求。由于D条例规定MMDA最多只能进行6次转账操作, 因此如果资金在活期存款账户与MMDA之间互转, 通常做法是为活期存款账户设立目标余额, 每个工作日结束时把超过目标余额的部分转入MMDA, 而在活期存款账户签发支票并兑现后将MMDA资金转回活期账户以维持其目标余额水平。银行一般保留MMDA每月最后一次转账权限, 在必要时将MMDA账户所有余额转回活期账户。

受技术的限制, 早期的商业流动账户大多通过人工方式转移资金, 其客户范围较窄, 尚未在市场中大规模推广, 未能实现实质性增长。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运算成本的降低及各种应用软件的开发, 存款账户自动化管理逐渐成为可能, 市场中出现了主要依赖计算机来执行交易的零售流动账户 (Retai Sweep Account) 。

零售流动账户最早在1990年代初就已经出现, 但由于其合法性未得到确认, 这种账户的使用并不普遍。1994年1月份, 美联储批准商业银行使用一种自动将客户交易账户 (包括NOW账户、活期存款账户、ATS账户及其他支票账户) 存款转入非交易账户 (主要包括MMDA) 的新型计算机软件。1995年美联储又公开宣布流动账户合法, 只有国会通过法律明确禁止才能阻止流动账户的发行。法律地位的确立拉开了零售流动账户快速发展的序幕。

一般来讲, 零售流动账户分为两类。第一类使用最为普遍, 称为最低余额流动账户。银行根据客户的支付规律设立交易账户最低额度, 超过最低额度的资金由银行计算机系统自动转入MMDA, 一旦交易账户余额低于最低限额, 资金又自动由MMDA转回交易账户进行弥补。与商业流动账户情况相同, 由于MMDA受到每月转账次数的限制, 因此若采取此类资金互转方案, 银行一般会预留最后一次转账的权限必要时将MMDA余额一次性全部转回交易账户。第二类称为周末流动账户。顾名思义, 银行在每周五结业前将交易账户资金转入MMDA, 周一时转回交易账户。这种安排使用较少, 1990年代中期时只有10%的流动账户为周末账户。

从1995年起, 零售流动账户开始出现显著增长。1995年4月份时, 通过零售流动账户转移的存款累计为75亿美元, 到1995年5月份达到了149亿美元, 1996年6月份时更是突破了1000亿美元。受经济环境影响, 2009年初时零售流动账户资金转移数额短暂下降, 但很快回升, 2012年3月份时为8040亿美元。

科技条件的成熟为零售流动账户的出现提供了硬件支持, 但银行推广这种新型账户背后的主要动因是规避D条例提出的准备金要求。由于MMDA被定义为个人储蓄账户, 准备金率为0%。一家商业银行设定可满足当日支付需求的交易账户最低额度后, 可以在每个工作日将超过最低额度的余额转入MMDA, 从而只需为交易账户留存的少量资金维持准备金, 转入MMDA账户中的资金则得以免除准备金要求。举例来讲, 假定交易账户准备金率为10%, 银行通过流动账户将6000万美元的交易账户存款转入MMDA, 如果资金的转移发生在当月第一天, 那么当月应维持的准备金就减少了600万美元;如果当月15日转移资金, 那么当月准备金减少300万美元;如果当月20日转移资金, 准备金仍减少了200万美元。

实证研究也表明流动账户的出现对银行准备金余额产生了巨大影响。贝内特 (Paul Bennett) 等人发现, 到2000年提供流动账户的商业银行中, 需维持保证金余额的已降至30%, 即使这剩余的30%的商业银行业有些也可能不受准备金要求限制。

旧金山联邦储备银行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San Francisco) 针对5000多家存款机构进行的样本研究从另外一个角度展示了流动账户对银行准备金的影响。该行对样本机构中的大型存款机构进行分析后发现, 提供流动账户的大型存款机构准备金余额占交易账户存款的比例大幅下降, 到1999年这一比例已经降至1.5%。而对于未提供流动账户的大型存款机构来说, 准备金余额占交易账户存款的比例仍在4.5%左右。

三、结论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 篇2

摘 要 :美国作为世界金融的中心,对全球的金融环境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从2008年美国出现住房次贷危机,美国的金融危机演变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危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知错而改。从这次次贷危机中,所暴露是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中所存在的问题,这二者是一对天生的孪生兄弟,金融危机的出现暴露了这二者间的深层矛盾,但是另一方面这二者是相互依存存在的。离开了金融监管的金融创新是危险的,会带来灾难和不幸。我们应该以辩证的眼光来看这二者的关系。本文中对美国金融危机中所暴露的金融監管与金融创新的矛盾和关系作出分析,认为在鼓励金融创新的同时,金融监管不可懈怠,要注意加强。

From the financial crisis, the authors look at financial innovation and financial regulation

ZhangBiQian southwester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institute

The paper keywords subprime crisis of financial innovation of financial supervision

The paper pick to: the United States as the world financial center, of the financial environment has a crucial role. Since the 2008 United States housing subprime mortgage crisis, the United States financial crisis evolved into a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Crisis is not terrible, terrible is not the importance and change. From the subprime crisis, exposure is financial innovation and financial supervision an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he two is a natural twin brother, the emergence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exposed the deep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m, but on the other hand that the two are interdependent existence. Left the financial supervision of financial innovation is dangerous and will bring disaster and misfortune. We should to dialectical point of view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This paper in the U.S. financial crisis in the exposure of financial supervision and financial innovation of the contradictions and make an analysis relationship, it is considered that encourage financial innov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financial supervision shall not slack,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strengthen.

一、从美国金融危机看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中的辨证关系

美国金融危机的发生,源自于美国的住房次贷危机。金融创新产品在房地产领域的毫无节制地进行开发,是金融监管如空气,或者说金融监管根本没有发挥它的作用,最终导致房地产市场的畸形扩张,引发次贷危机。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金融监管和金融创新二者是不可分割的,缺乏金融监管的金融创新犹如离开水了的鱼,是会导致灾难的发生的。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实践来看,这二者的辩证而统一的关系是值得探究和深思的。

1.金融监管对金融创新具有促进各抑制的双重作用

金融监管对金融创新来说,并不是只起一个监督和制约的作用,而是有这既促进又抑制的双重作用的。金融创新是深化金融的突破口,所以对整个金融业的发展来说,金融创新必不可少,而如何这种创新促进金融业的发展而非抑制其发展,这与金融监管的合理实施是分不开的。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类的金融活动创新不断,按照目的的不同这些金融创新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竞争性金融创新、合作性金融创新和监管性金融创新。这三类目的性不同金融创新对金融监管的需求当然也是有差别的。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 篇3

金融创新的基本原理是将现有金融工具的特性加以分解, 再根据市场需要, 进行取舍并重新组合, “制造”出新的金融工具 (李扬、黄金老, 2002) 。陈野华 (2001) 认为金融发展在发达国家主要表现为一个金融创新过程, 而在发展中国家主要表现为一个金融深化过程。金融监管有利于和防止金融风险的传播。 (祁敬宇、祁绍斌, 2007)

二、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历史演变

1. 金融监管为主时期

针对1930年大危机, 总统罗斯福为此推出了一些措施来改变美国金融体系与货币政策。这个阶段政府从主张自由竞争和政府不干预转向限制金融业过度竞争, 保障金融业的稳健经营。第二次大规模的金融监管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 1990年签署的《巴塞尔协议》在1992年底前得以实施。2007年, 金融危机由美国蔓延波及到全世界, 各国相继颁布措施来抵御这场金融危机:美联储、欧盟、日本、俄罗斯等纷纷降息, 注资金融机构使其国有化等方式来救市。

2. 金融创新为主时期

金融创新的全面爆发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1986撒切尔夫人实行了一场金融改革;美国国内面临“金融脱媒”危机, 美国政府由主张干预转向鼓励竞争;1974年德国取消资本限制;1950年日本取消了对外直接投资的限制。2000~2004年间美联储连续25次降息, 基础利率从6.5%一直降到1%, 这样的经济环境助长了金融创新。

三、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相互关系的理论流派

1. 金融监管决定金融创新

Silber (1975, 1983) 的约束引致假说认为创造新型金融工具或实务的目的是放松施加于企业的金融监管。Holland (1975) 指出规避型创新是那些试图避免或遏止管制和货币控制影响的人的一种自由市场反应。Goldfeld认为Holland先验性创新与规避型创新不能被明显地划分出来。Silber (1983) 认为约束引致假说至少可以解释至少一半在此期间出现的金融创新。Mishkin (1986) 认为刺激金融创新不外乎4种因素:经济环境的变化、技术条件的变化、规避风险和回避既有的管理法规。Kane提出“自由—管制的博弈学说”, 他运用一个斗争模型来描述监管者与被监管者之间永不停息的斗争。

2. 金融创新决定金融监管

金融监管领域的金融脆弱说理论源于Minsky1982年提出的“金融不稳定假说”, 认为银行的利润最大化目标促使其在系统内增加有风险的活动, 导致系统的内在不稳定性, 因而需要对银行进行监管 (Minsky;Cypher;Kregle) 。Kaufman (1996) 认为“多米诺骨牌效应”容易在金融体系中出现, 金融业比其他行业具有更大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

3.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相互促进

这一观点主要是从法律制度的视角来解释金融发展的国际差别 (La Porta, Lopez-de-Silanes, Shleifer, and Vishny) 。LLSV发现相对而言, 法国法系对于投资者保护最少, 因而法国的金融发展最慢;而普通法系国家对于投资者保护相对做的最好;德国与斯堪的纳维亚法系国家居中。有效的法律机构有助于成熟而有经验的金融市场参与者去设计一系列产品来改善复杂的代理问题 (Coase;Stigler;Easterbrook and Frishel) 。Rajan, Zingales (2003) 也强调了政治势力在制定市场规则、充当中介以及加强金融市场建设的重要作用。

四、如何通过金融监管协调二者关系

1. 完善金融监管法律体系, 保护投资者利益

针对防范风险而产生的金融创新, 应该着重于完善金融监管法律体系, 保护投资者利益。要促进良好的金融创新, 必须完善金融监管的法律体系。Pistor、Raiser&Gelfer (2000) 的研究发现, 影响金融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执法效率低下, 因此, 加强执法力度, 也是完善法律体系的另一方面。

2. 适当鼓励金融创新, 不断完善市场

对于为了活跃市场, 弥补市场不完整而产生的金融创新, 应适当鼓励。巴曙松 (2004) 认为, 对金融产品创新用堵塞的办法之所以效果很差, 主要原因是没有理解创新的必然性;创新是时时会发生的, 这一点甚至并不以监管部门的规定而有所改变。堵塞不能解决问题, 只能用疏导的办法, 理解创新, 理清创新线索, 促使监管目标与创新目标一致起来。

3. 提高金融监管效率, 增强金融监管动态性

提高金融监管效率, 增强金融监管动态性是应对规避监管型金融创新的对策。金洪梅、刘延冰 (2006) 提出了金融监管要为金融服务的一个理念。首先, 放松管制, 是促进金融机构业务创新的前提。其次, 应不断完善金融监管模式, 建立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而李扬 (2007) 则认为金融机构的协调应尽快从目前的机构监管和功能监管并重、侧重机构监管的格局, 过渡到以功能监管为主

参考文献

[1]祁敬宇祁绍斌:《金融监管理论与实务》, 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7

[2]陈野华:《西方货币金融学说的新发展》,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1.1

[3]J.A.Joseph Alois Schumpeter:《经济发展理论》, 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 2009.08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 篇4

论文关键词次贷危机 金融创新 金融监管

论文摘 要美国作为世界金融的中心,对全球的金融环境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从美国出现住房次贷危机,美国的金融危机演变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危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知错而改。从这次次贷危机中,所暴露是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中所存在的问题,这二者是一对天生的孪生兄弟,金融危机的出现暴露了这二者间的深层矛盾,但是另一方面这二者是相互依存存在的。离开了金融监管的金融创新是危险的,会带来灾难和不幸。我们应该以辩证的眼光来看这二者的关系。本文中对美国金融危机中所暴露的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的矛盾和关系作出分析,认为在鼓励金融创新的同时,金融监管不可懈怠,要注意加强。

一、从美国金融危机看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中的辨证关系

美国金融危机的发生,源自于美国的住房次贷危机。金融创新产品在房地产领域的毫无节制地进行开发,是金融监管如空气,或者说金融监管根本没有发挥它的作用,最终导致房地产市场的畸形扩张,引发次贷危机。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金融监管和金融创新二者是不可分割的,缺乏金融监管的金融创新犹如离开水了的鱼,是会导致灾难的发生的。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实践来看,这二者的辩证而统一的关系是值得探究和深思的。

1.金融监管对金融创新具有促进各抑制的双重作用

金融监管对金融创新来说,并不是只起一个监督和制约的作用,而是有这既促进又抑制的双重作用的。金融创新是深化金融的突破口,所以对整个金融业的发展来说,金融创新必不可少,而如何这种创新促进金融业的发展而非抑制其发展,这与金融监管的合理实施是分不开的。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类的金融活动创新不断,按照目的的不同这些金融创新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竞争性金融创新、合作性金融创新和监管性金融创新。这三类目的性不同金融创新对金融监管的需求当然也是有差别的。

竞争性金融创新和合作性创新虽然创新的形式和目的有所不同,但都还是可以以常规的金融手段进行监管的。而监管性的金融创新则是直接挑战了金融监管的灵活性。金融监管应该根据金融市场的变化,在金融创新之前就应该制定出行之有效的监管制度和法律,来规范监管市场。这样的金融监管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监管的方式,不再是一种机构监管,而是应该过渡到功能监管。在当前形势下,以机构作为监管对象的监管方式已出现了水土不服的状况,应该采用的是以功能为对象进行监管的方式。第二,在监管的标准上,也发生着变化。监管从单纯的资本监管发展成为全面性风险的监管。传统的资本监管仅仅是针对次贷风险的。但是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出现,随着而来也是各种风险的增加,比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等,都是金融创新中会出现的风险。所以,现在的金融监管已经往全面性的风险监管发展了。第三,在内部制度的控制上,在传统的监管制度中,主要的的着力点都在外部,对于金融本身内部的监管有所欠缺。现在的金融创新对金融监管的内部控制也提出了创新性的要求,需要一个健全的、有效的金融内部监管制度来规范金融创新。

从金融的创新,映射到金融监管的创新。既是为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金融上一些不合理的创新。也是为了给科学的金融创新活动保驾护航。总之,金融监管对金融创新具有促进和一直的双重作用,二者之间是一种动态的博弈过程。

2.金融创新导致金融监管主体重叠与缺位并存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 篇5

“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给警察叔叔手里边。”二十几年前的儿歌还让人记忆犹新,如今,就算是一块钱的硬币,也很少有人愿意弯腰从地面上捡起来了,更别说郑重其事地交给警察。虽然还是法定的货币,但硬币越来越不被人们在乎,甚至有的商贩还会嫌麻烦而拒收。不过就是这些毫不起眼的硬币,让一个名叫默巴克的美国穷小子一下子成为了大富翁,“硬币兑出来的大富翁”。

一位见闻广博的记者开始说故事:话说1991年,刚从斯坦福大学毕业的默巴克成立了“硬币之星”公司,在超市安放自动换币机,顾客将手中的硬币投进去,机器就会自动点数,最后打出写有硬币价格的收条,顾客凭收条到超市服务台去领取纸币现金。自动换币机收取9%的手续费,所得利润与超市按比例分成。由于全美国每年有价值约310亿美元的硬币在市场上流通,还有价值约105亿美元的硬币散落在各家各户的沙发缝、地毯下、抽屉角落、汽车坐垫下等地方。所以仅仅5年,“硬币之星”公司在8900家主要超市连锁店设立了10800个自动换币机,并成为纳斯达克的上市公司。

一位经济学家肯定了硬币之星的意义:1角硬币和20美元的金币扔在箱底是毫无区别的,只有进入流通时,其价值才能够显现出来。硬币之星唤醒了沉睡在箱底的硬币,做了件好事情。当年李嘉诚先生曾经为捡回一块钱的硬币而付给侍者100块钱的小费,就是因为“钱是社会创造的财富,不应被浪费”。

一位商业策划专家由此获得启发美国的一个普通大学生,靠一个突发奇想的主意,就做成了这么大的生意,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思考。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他所使用的自动换币机只是一个简单点数的设备,还算不上高科技,而且他做的工作是硬币兑换,看上去是非常小的事情。既没有技术含量,又不是惊天动地的大动作,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我们能够把它复制到中国来吗?我国硬币兑换也面临同样的困惑,不仅硬币,连大额纸币与零钞之间的相互兑换也不容易。

一位金融学者及时提醒:如果简单地做中国翻版的硬币之星,可能开业两天就关门大吉了。这里主要有两个问题:一个是监管问题,硬币兑换服务说到底还是金融服务,需要金融审批备案,一定要被监管的,不可能是谁说开就能开的。另一个是手续费问题,9%,在金融产品中简直是天文数字,太高了,高得几乎离谱。就算你经过了审批,开张后也会被消费者、网民和媒体的舆论炮轰,甚至扼杀掉。本来硬币面值就小,手续费如果再降得很低,可能无法保证利润。

那位记者点头赞同:9%的手续费显然过高,有暴利之嫌。还记得去年我们因为3毛钱的手续费惹起的众怒吗?2006年5月,国内几家主要银行先后发布收费公告,2006年6月1日起开始收取银联卡跨行查询费,境内跨行查询手续费0.3元/笔。如果以平均余额300块钱计算,手续费只是1‰。结果闹得不可开交,有一位市民还把交通、工商、建设3家银行及中国银联送上了被告席。

那位商业策划专家不以为然:问题是在美国9%的手续费没有人抱怨啊,转瞬之间,8900家主要超市连锁店设立了10800个自动换币机,最后公司还能够上市。我们要想想,为什么那么多超市愿意上这个设备?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愿意使用这个设备来兑换呢?因为市场需要,它给消费者提供了好的服务,所以没有人认为它是赚取了超额利润,或者欺负了消费者。这个涉及服务与成本的关系,或者说服务提供者与利润的关系。我觉得硬币之星给我们的金融服务与监管提出了新视角,我们应该更贴近市场,发掘市场盲区。

那位经济学家若有所思:国际上大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普遍超过50%,有的银行甚至达到80%,而我国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占比最高的银行也不到30%。今年我国履行WTO承诺,全面开放银行业后,中国银行业将同外资银行展开激烈的竞争,商业银行仅靠传统的存贷利差收入将难以存活。加强中国银行业金融创新,已经成为推动商业银行改革和提高整体竞争力的重要力量。

那位记者展示了一则新闻:创新是最近比较流行的词。2006年12月6日,银监会高调推出《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指引》,就是外资银行实行国民待遇后,鼓励国内外银行创新、规范其创新行为的一个原则性指导意见,其核心内容可以概括为:鼓励发展、强调规范、服务客户、教育公众。

那位金融学者对这则新闻进行深度解释:这就可能解决刚才说过的那两个问题。第一,中国银监会业务创新监管协作部主任李伏安表示,监管部门要在监管程序和监管方式上降低银行创新成本。银监会依照“宽准入”的思路来审批创新产品,同时实施“严监管”策略,整个监管过程会从前期的产品研发延伸到后期的市场反应。

第二,《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指引》提及“买者自负”原则,即谁买这个产品和服务,谁就要对产品创新带来的收益和风险负责。这个词是第一次出现在监管机构的正式文件中。监管部门在要求商业银行注意防范新业务可能的风险的同时,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对普通投资者进行教育,了解产品并理解其中的风险。可以说,“买者自负”原则是金融创新的前提。

那位经济学家冷静地分析:过去在计划经济条件下银行办成了行政机关,所以老百姓十分相信银行。现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商业银行都进行了改革,成为了真正的金融企业,它和买者都是市场中的平等主体,应该互相承担相应的收益和风险。但是施行“买者自负”原则,还需要四个条件。第一是要对消费者进行教育,“不要鱼见饵而不见钩、人见利而不见害”。第二是信息得对称,消费者也有权了解产品全部的利润收益和全部的风险。第三是卖方推介的管理,买者自负了,也不是谁都可以卖,还是要监管,并提供保证买卖双方权益的公共平台。第四是配套的法律措施。譬如“吸烟有害健康”或者“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的提示,必须与新产品的宣传同在。

那位金融学者对“买者自负”做通俗阐释:如果卖方不告诉消费者产品的风险,只说收益如何,欺骗性推销掉产品之后就不管了,这肯定不行;如果卖方诚信地说明了产品的收益和风险,消费者为了收益购买产品最后有了风险,也没有道理回头要求赔偿;同时,只要做到了买者自负的几个条件,卖方提供的任何金融产品,都应该被创新原则所允许的,不能以风险为由不让人家做。正如中国银监会副主席唐双宁说的,“买者自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理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公众都应该自觉地遵守这个理念。李伏安同时也表示,“买者自负”虽然是产品创新必须强调的一个原则,但并不是说把所有责任都推给消费者,而是让消费者的选择决定创新产品是否能够生存下去。只有“买者自负”的意识到位,让市场各参与方围绕该原则去承担自己的责任,履行自己的承诺,维护自己的品牌,才能使市场规则更加明确、长期高效。

那位经济学家为本次讨论总结:买者自负了,我们的消费者能否及时转变传统思维模式?这是一个考验。买者自负了,假如持有硬币的消费者,愿意在一个非金融机构发明的机器上去兑换货币,我们的监管部门如何监管?这是一个考验。

买者自负了,自由的舞台已经搭好,我们的金融服务提供者怎样完成龙门一跃式的创新?这是一个考验。创新并不意味着必须用RFID等最新技术,也不意味着必须要用互联网。硬币之星既不是高科技又不是大业务,完全是在硬币兑换这个谁都看不起的小业务上进行的创新。二十一世纪是需求的世纪,金融创新的根本自然是需求。高科技甚至核心技术只是手段和过程,消费者的需求才是创新的目标、动力和结果。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 篇6

一、金融创新监管法律制度的经济学依据

金融创新并非立法者一时兴起的自我演绎。金融创新意味着交易行为的变化,也涉及一系列所有权结构和行为的管制规则的变化,这表明了它经济的一面。同时它也是一场管制的创新。当现行的金融体制和现行的金融手段无法满足金融组织机构在金融领域内获得更多潜在利润的时候,经济利益与现有体制的冲突必然引起金融领域的制度变革。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之间的博弈成应然之举。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之间的博弈是各国金融发展进程中必需要面对的问题。在金融创新的背后有着坚实的经济学理论为其支撑。

制度提供了一种经济的刺激结构,随着该结构的演进,它规划了经济朝着增长、停滞或衰退变化的方向。[2]新制度经济学将制度纳入经济分析的范围,肯定制度与组织是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新制度经济学理论认为,制度安排和经济组织体的利益构建得是否合理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在制度变迁中,当现有制度安排无法实现经济组织体潜在利益的时候,便产生对新制度的需求。制度是可变的,制度安排是可以被创新的。制度安排实现的是经济组织体之间合作与竞争并存的一种状态,当制度的供给迎合了经济发展的市场需求时,二者间实现了均衡态势,则制度安排无需创新。但现实的情况确并非如此,金融领域金融制度的供给和需求之间呈现出的平衡状况并非常态,为了通过制度创新来实现金融制度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均衡,金融法律监管所提供的制度环境尤为重要。在金融法律监管的过程中,关注制度供给与制度需求间的关系,以便及时调整监管方式和监管力度,目的在于实现适时监管、有效监管。

二、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博弈均衡分析

规避金融监管是推动金融创新的一个重要因素。从某种程度上看,金融创新是反对金融监管的。政府管制的效果体现在提高金融组织机构营运成本的同时,也阻碍了金融机构充分利用管制之外的盈利机会。而管制外的盈利机会诱发金融机构规避管制并热衷于金融创新。当金融创新活动的推进危及到金融体系的稳健时,金融管制机构就会反过来完善管制体制。进而形成两者不断交替的一个相互推动过程。[3]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在目标上也是冲突的。金融创新崇尚营运效率,金融组织机构开发创新产品和服务是对金融利润追求的体现。而金融监管崇尚的则是整个金融体系的金融安全,难免会以牺牲个别金融组织机构的利益为代价。金融管制机构并不抵制金融运行的高效率但进入高效运行的前提是安全系统的启用,在安全的前提下才能谈及效率问题。推出一系列全新的金融产品的金融创新是对原有的金融监管体制的巨大挑战,滋生了重复监管与监管缺位并存的现象,这严重损害了监管的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冲突亦是金融效率与金融安全的冲突,这对冲突的存在可以说是永恒的。

金融市场存在的竞争和经营组织机构个体的理性与集体的非理性往往会造成金融竞争的残酷。市场主体不得不通过金融创新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不断的多样化的金融创新对金融监管屡屡提出新的要求。为了迎合金融市场的这一变化,金融监管需要不断的进行调整。在金融领域,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贯穿于金融创新法律监管的全过程,二者天生是一对不可分开的矛盾体。金融创新有规避金融监管之嫌疑,它需要避开监管,从而为金融创新主体谋求实现其自身利润最大化的可能,金融创新的同时也为金融监管提供了监管的空间和新的领域。而金融监管本身又反过来对金融创新的风险加以控制,为的是规范金融创新行为,将金融创新造成的不确定性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或者将其消除,于是便呈现出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之间的相互博弈。在金融市场的运行中,博弈冲突又相互促进,共同推动金融业的发展。

三、金融创新监管法律制度的缺陷分析

(一)金融创新立法相对滞后

就我国现行金融基本法律而言,仅停留在对微观金融组织机构经营行为的规范层面,立法对金融创新并未给予重视,因此立法在法律层面对此尚未做出专门的规范。正面对金融创新进行立法规范主要集中在中国人民银行及其监管部门颁布的部门规章与规范性文件层面上。可见,立法层次较低。另外,金融创新监管立法在我国并无体系性可言。我国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监管模式,导致在监管层面缺乏可以统领整个金融创新监管的基本法,现行立法由中国人民银行和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分别就其监管领域的金融创新加以规范,监管体系尚待进一步构建。由于法律层面的金融创新制度的缺失,金融创新监管法律制度的滞后性亦在所难免。某些金融创新监管的立法仅仅是对金融创新推向市场后的这一既成事实的一种确认和进一步规范。

(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模式的削弱性后果

随着金融自由化和全球化的风暴席卷全球,金融业砥砺前行,而我国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体制也同时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国外全能金融组织机构的挑战,放松管制的呼声愈加高涨。事实上,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已严重阻碍我国金融创新的发展。究其缘由,分业经营模式难以保证金融交易活动以低成本进行并促使社会闲散资金顺利转向投资,相反却以简单粗暴的手段排除了金融要素跨行业配置的可能,大为缩减了金融创新的空间又容易使金融行业丧失活力或者造成其内部的资源枯竭。

分业监管属于多机构监管模式,分业监管不利于金融要素的跨行业配置,阻碍新的金融业务的推出,尤其是多个行业交叉的金融创新业务的推出,需要的审批手续繁杂且监管部门协调的时间也长。由于各监管机构各自监管自己行业内的业务,彼此间的跨行业合作监管由于缺乏充分的信息交流而增加了监管的难度,要么滋生出监管的空白地带,要么交叉重复监管增加了金融创新的成本。一旦急剧增加的成本达到了极限,就会抑制金融创新的能动性,金融组织机构要么选择不进行创新,要么竭尽全力逃避监管。

四、金融创新监管法律制度完善的构想

(一)由机构监管向功能监管的变革

金融监管机构模式选择本身不存在优劣之分。从全球范围看,有的国家设置单一的监管机构,有的国家对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单独设置相应的监管部门。就美、英、日等发达国家来看,其采用的金融监管机构设置模式并不相同。选用何种机构设置模式的关键在于能否契合本国金融发展现状从而实现有效监管。就我国金融监管的现状而言,首要任务在于推进监管机构重组和功能性监管的改革,改革完善我国金融监管框架,加快推进由机构监管向功能监管的转变。在现有的金融监管机构框架内,将现场监管与非现场监管、内部监管与外部监管相结合,在监管手段上突出专业性和技术性,注重监管过程的协调配合。

(二)由分业监管到统一监管模式变革

混业经营呈现出来的巨大风险随着金融组织机构混业经营活动的推进显露无疑,而现实是没有任何一个金融监管机构能够综合评估整个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4]从我国金融市场的实际出发,金融监管法律制度应当顺应金融统一监管之路的趋势,从理念、制度和组织形式上逐步转向以金融混业监管为方向的统一监管模式,以减少或消除监管套利空间,实现由分业监管制度向统一监管制度转变。通过立法的形式逐步取消对金融业务交叉的限制性规定,设立统一的金融监管机构,切实解决目前重复监管、金融监管信息不畅和监管空白等体制性问题。迎合世界金融一体化的发展趋势,逐步与世界接轨,确立我国的金融统一监管立法。

(三)建立良性互动的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机制

坚持金融立法的整合与重构,建立良性互动的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机制,这是中国金融业改革的真正出路。任何国家经济的发展都要依靠金融市场作为重要保障,而金融创新则有利于促进金融市场的不断改革发展,采取适宜有效的金融监管手段能够促进金融市场的稳定,保证金融体系高速发展。非法的金融创新则会扰乱整个金融秩序的稳定,无法保证金融机制的有效运行。非法的金融创新亦会扰乱整个金融市场的形势,而过于严厉苛刻的金融监管反过来又会成为阻碍金融创新过程的羁绊。可见,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金融监管过程也是金融组织机构开展的各种金融活动本身的附加成本,金融组织机构为了消减营运成本就开始想方设法通过金融创新来规避金融监管,因此,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建立良性互动的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法律机制通过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二者的均衡来促进了金融业的持续发展,已然成为金融法律制度构建的应然选择。

随着金融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应当努力完善我国现行的金融监管体制,通过对现有的较为分散的金融监管制度的重新整合,从而改变监管能力分散以及严重浪费金融监管资源的现状,最终实现机构性监管转向功能性监管的制度变革。强化从宏观上把握金融市场中的系统性风险,实时关注金融组织机构的日常运营状况,加强金融监管的预警系统建设以应对金融危机的不时之需。保持对金融运行动态持续的金融监管,以便及时化解金融创新活动所产生的风险,提高金融监管的效率,力争实现从监管—创新—再监管—再创新的良性博弈动态循环。

摘要: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之间的博弈是各国金融发展进程中必需要面对的问题。就我国现行金融基本法律而言,仅停留在对微观金融组织机构的运行规范层面,立法对金融创新并未给予重视,通过对合理的法制途径的探索以构造适当的金融监管模式。完善金融创新监管法律制度的构想是:由机构监管向功能监管的变革;由分业监管到统一监管模式变革;建立良性互动的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机制。

关键词:金融创新,金融监管,博弈

参考文献

[1]厉以宁.谈金融创新[J].金融参考,1997(5):25.

[2]苗金萍.新制度经济学理论述评[J].管理科学,2004(6):15.

[3]尹龙.金融创新理论的发展与金融监管体制演进[J].金融研究,2005(3):8.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 篇7

一、金融创新的监管制度环境

我国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建立了以央行、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为主体的“一行三会”分业监管体制。

近年来,央行主要以利率市场化进行政策调整。存贷款利率实现了“贷款利率管下限,存款利率管上限”的目标,推出了中国货币市场基准率Shibor,以及差别性货币政策、基准利率体系的逐步形成对于货币市场、外汇市场、债券市场、衍生工具市场等产品定价机制的健全具有深远的影响意义。目前,银监会推出了《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指引》等一套规范银行业金融创新的监管制度。保监会表示将在依法监管的基础上,遵循“放松事前监管,加强事后监督,强化公司责任”的原则,并积极支持保险公司的产品、销售和服务创新。证监会发布了一系列的制度和方法鼓励证券行业进行创新,促进了金融产品创新的发展。对利率、汇率、资本等因素的监管将对金融创新产品的定价和交易带来障碍,只有在有序放松的监管环境下,才能有效地推动金融创新的发展。

二、金融监管制度创新

随着日益深化的金融创新和电子金融,金融市场出现信息高度不对称,不断发展进步的互联网技术使监管当局越来越无法管制监管对象的经济活动。因此,以效率为标准有效配置金融资源,可促进经济的增长,提高社会稳定的经济安全系数;社会的安全与稳定是效率的前提与保障,金融体系的动荡与危机会影响以至从根本上损害金融的创新效率。我国金融创新已是不可扭转的趋势,全面推进金融监管制度创新具有划时代意义。我国金融监管制度创新需要建立一体化监管制度。一体化监管制度的具体内容:

(一)健全的监管内部制度。

在达到预定的监管目标下,机会成本最低的金融监管体制才是最优的。总的说来,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是全方位的和多层次的,但其监管目标必须通过健全的金融机构有效地经营来完成。在一定程度上,金融机构的内部管理应置于整个金融监管体系的基础地位。其核心工作是确保金融监管机构对金融机构实行以双向互动和间接监测的监管制度,以发挥安全、有效和稳健的作用,避免出现监管真空。这种加强监管双方的交流和沟通以及现场与非现场的间接外部督导机制毫无疑问会极大地促进现代金融监管制度的建立。有利于被监管者充分了解最新的监管制度和政策,从而抵消和分散金融创新的风险效应,并建立良好的监管制度环境。

(二)实时的监管程序制度。

一体化监管制度需要对创新过程实时监管。因为综合经营下的金融创新普遍是跨行业和跨市场的,一般融合了银行、保险和证券等多个金融领域。在多重领域性的监管体制下,往往只对单一领域的机构和业务监管,很难让金融监管机关识别和管理金融创新中的风险。加之杠杆工具的运用使金融创新中的风险更加集中,则进一步增大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实时监管是对金融机构和业务进行全过程的监管,重视的是过程,强调的是重点监管。更有利于对金融机构的金融活动进行有效的及时的引导和规范,支持和激励金融创新的发展。有力的实时监管还应包括对金融机构进入市场的筛选以及倒闭和清算,做到有始有终,实现金融监管的全过程监管。

(三)有效的监管法律制度。

金融创新对金融发展所带来的巨大冲击决不容忽视,因此必须建立有效的监管法律制度。建立各种有效的相关的法律及监管制度,并形成确保这些法律及监管制度得以执行的执法体系,这是金融监管机构履行好职责与义务的基本前提。国内监管法规和制度对金融服务贸易的影响和意义就显得特别重大。在短时期内要实现与国际通行惯例的接轨,需要更新现有的监管法律法规。金融监管法律制度应该公开透明化。根据相应的法律原则,金融监管机构应该确立监管的标准和范围,并尽力尊重金融机构的自由创新,对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主要采取法制化、间接化监管方式。对电子金融业务和金融衍生工具的监管,在尚无法可依的情况下,要参照先进国家的成功经验,建立适应我国的法律,以规范监管者的金融活动,防止出现监管“真空”。

(四)规范的监管行为制度。

杜绝分业监管机构间竞相放松监管的“管理松懈的竞争”的恶性局面,增强我国金融业整体的国际竞争力,吸引更多金融机构和投资者。转变。规范的监管行为制度应该是目标导向型的,其目标就是要确保金融机构的安全、稳健的经营,即监管者不规定明确的做法,但是规定具体的目标。目标导向型监管不仅赋予监管者充分的监管手段和职能,以加大监管力度和提高监管水平;而且,也规范了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行为,制约了对监管行为的行使。目标导向型监管是实现由合规性监管主向金融机构自主管理为主转变的必然路径。

因此,在达到相应的监管法规和标准下,金融机构便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自由活动。监管机构也没有为金融机构指定一个明确的经营行为的必要。

参考文献

[1]张文显.法理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7.316.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 篇8

关键词:金融监管,金融创新,次贷危机

一、引言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有着相互促进的作用:一方面, 严厉的金融监管导致了金融创新, 另一方面, 金融创新又使得金融监管进一步加剧, 由此推动了金融监管制度的健全和完善。政府为了金融业的稳定和经济的正常发展, 通过法律、法令对金融机构实行监管是很必要的。处于金融监管环境中的银行为实现收益最大化的目的, 将在市场竞争和金融监管夹缝中求生存。金融创新使原有的金融管制条件失去了效能, 于是更严厉的监管措施被制定出来, 以约束金融机构的行为。二者是一个互动的均衡过程, 它们的动态变化使得金融监管制度得以调整和变革。“管制→金融创新→再监管→再金融创新”, 这一过程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重复, 每一个新循环都有一个新的起点, 由此推动了金融业的变革和进步。

姚德良认为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相互搏弈的每个循环过程是相联系的:旧过程的结点是新征程的起点。静态均衡是非常态, 不稳定的, 非均衡或动态均衡才是常态。随着外部环境变化和主观因素影响, 各利益主体的发展会出现不平衡, 有发展快的, 有发展慢的, 有不发展的, 有倒退的, 其力量对比此消彼长, 旧均衡出现不稳定。当到一定阶段, 一方力量强大或利益受损到打破原均衡, 建立新均衡带来的收益大于代价时, 就会诱发制度变迁的冲动。金融创新是金融机构获得竞争优势、实现跳跃式发展、打破原来力量均衡主要因素。对美国来讲, 1933《格拉斯——斯蒂格尔法》的通过, 包括以后通过的一系列法律法规, 是利益主体利益达成均衡的结果, 是相对稳定的均衡状态。《1999年金融现代化法》的通过, 包括以后通过的一系列法律法规, 是各利益主体利益达成一致、力量对比达到均衡的结果, 这也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均衡。

二、次贷危机发生根源解析

从美国金融监管体系的确立与演进的历程来看, 金融监管并非以政府管制金融资源为目的, 而是以提升金融市场有效运作为目的, 即如何在金融自由化与金融监管之间找到均衡。Frieden (1991) 认为, 面对金融全球化, 国家仍然掌握着最大权力, 国家如何从管制、松绑及再管制中, 找出符合国家利益及经济发展的均衡才是当务之急。但是, 金融创新的复杂性和金融机构经营的多层次使得美国金融监管的能力受到了挑战, 次贷危机的发生显示了监管与创新猫鼠之战。

过度的金融衍生品创新和监管缺位共同导致了次贷危机的生, 在这场危机当中金融创新的负面作用表露无异, 甚至金融创新加快了次贷危机向金融危机的演化步伐, 也加速了美国金融危机向全球蔓延。房地产抵押贷款给中代收入阶层带来了购买房产的可能性, 也促进了市场的繁荣, 但是美国房地产抵押贷款标准的放松和抵押贷款产品的创新为次贷危机埋下的爆发的种子。一是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和Alt-A贷款都具有较大的道德风险, 这些贷款是发给中低收入阶层甚至信用记录一般的人群。二是住房抵押贷款难以抵挡系统性风险的冲击。这些住房抵押贷款是在美国房地产市场繁荣和利率较低阶段发放的, 一旦利率上升或楼价下跌, 借款人就无法还贷, 金融机构的资金链就将断裂。三是次级住房抵押贷款的利率结构放大了后期的信用风险。这样借款人的信用风险和房地产抵押贷款市场的系统风险就会同时增加, 而且风险所造成的损失要远远大于正常的消费信贷。房地产金融机构通过证券化 (20世纪最重要的流动性创造金融创新产品) 操作, 将住房抵押贷款的违约风险转移给资本市场, 从而导致的风险的积累, 最终带来的市场的脆弱性。金融创新往往会突破原有的金融监管制度, 美国的伞式监管模式同样随着创新的不断发展而无法有效地对金融风险进行预警和防范, 美联储也没有真正处于监管的核心, 至少没有发挥监管核心的作用。其权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专业监管部门的牵制, 监管效率不能达到最佳。另外监管准则同样有问题, 美国银行业将巴尔协议当作监客的重要准则, 但是巴尔协议本身鼓励证券化和表外融资, 而这两点下正好是美国新一轮金融危机的重要诱因。

三、结论

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美国次贷危机的直接原因就是创新过度、监管滞后, 也是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博弈均衡被打破, 寻求新的均衡的过程和必然结果。随着《监管改革蓝图》的公布以及“审慎金融监管机构”的设立, 美国新一轮监管制度改革拉开序幕, 相信次贷危机只是金融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插曲, 只要及时吸取教训, 危机过后必将形成新的均衡。

参考文献

[1]姚德良:美国金融创新与金融制度变迁关系历史分析[J].http://www.shfe.com.cn/jrysp/34/15.pdf

[2]Frieden, J.A. (1991) :Invested Interests:The Polities of National Economic Policies in a World of Global Financ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45, No.6

[3]张明郑联盛:华尔街的没落[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9, 1

[4]何帆张明:美国次贷危机是如何酿成的[J].求是, 2007 (20)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 篇9

金融创新是指金融领域内各要素重新组合和创造性改变所出现的新事物, 主要包括金融制度、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工具、金融业务和金融产品创新;金融风险监管是在对金融风险进行辨别、分析、预测的基础上, 实施有效控制和分散措施, 力求用最小投入实现最大安全保障的一种科学管理办法。

1.1 金融创新的发展促使新的金融风险产生

分散和转移金融风险是金融创新的重要目的之一, 然而金融创新往往只能消除个别金融风险, 而无法分散和转移整体风险, 在以新方式重新组合生产新事物的情况下, 金融体系的总体风险不一定会因此而减少。尤其在金融创新活动活跃时期, 不仅增加了金融机构自身的经营风险, 而且对整个金融业也带来了不可分散的系统性风险。随着金融业的发展, 金融创新将会破坏传统的金融业务垄断和分工格局, 导致各类金融机构业务和产品同质化的趋势日益明显, 加剧了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激烈程度。在这一形势下, 使得各金融机构不惜涉足自己陌生的业务以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在开展高收益业务的同时也带来了高风险, 促使了新的金融风险产生。

1.2 金融风险监管的需求促进金融创新的发展

现如今, 随着金融风险的不断增大, 对各个经济主体特别是金融机构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而金融创新却为人们提供了一条防范和规避风险的新途径, 人们可在参与金融活动的过程中, 通过分散、转移和抵消等方法来降低风险发生的几率和减少由风险造成的损失。同时金融创新还使金融机构确保了自身资产的安全性, 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其抵御风险的能力, 有助于金融机构赢利能力的提高。上述种种的实现, 都需要金融风险监管作为根本保障。所以, 想要确保金融创新的顺利进行, 离不开金融风险监管, 而金融监管的需求又促进了金融创新的发展。

2 后金融危机时代下金融创新策略

2.1 金融创新要处理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

金融危机再次证明, 金融创新不能彻底脱离实体经济, 而是要正确处理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所以, 后金融危机时代, 我国应将实体经济发展作为金融创新的重心, 使金融创新服务于“三农”、中小企业和科技创新。首先, 以贴近生产需求为原则创新金融产品, 积极探寻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双赢的发展路径, 在构建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同时, 确保金融机构稳定运行。随着资本市场的逐步健全, 大型企业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将成为其重要的融资手段, 而中小企业融资是金融业务的薄弱项目, 金融机构应当重视此项业务的研发和创新;其次, 创新和完善“三农”金融服务体系, 根据农业和农村对金融业务的多层次需求, 积极创新和发展大宗农产品期货、农业保险等金融项目, 秉承多方共赢的原则构建一个农村金融组织产权明晰、功能互补的多层次农村金融机构体系。

2.2 金融创新要增强金融机构的自主创新能力

在我国, 大部分金融创新活动都是由政府主导的, 而想要使金融创新产品规避风险的作用得以更好地发挥, 就必须进一步增强金融机构的自主创新能力。在当前市场经济的背景下, 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产品既要满足社会各个方面的需求, 同时还应借助创新的过程来提高机构自身的竞争力, 这有利于在激烈的市场中健康、持续发展。为此, 金融机构应当构建完善的创新激励机制, 并建立科学的创新绩效衡量指标, 将业务创新纳入到绩效考核体系当中, 以此来促进创新活动的开展。同时为避免出现刻意追求高风险和高收益金融创新的情况发生, 应从长远利益的考虑出发, 对金融资源进行合理分配, 并进行科学的资产负债和流动性管理, 使金融创新活动能够在良好的资本约束机制下审慎地进行。

2.3 金融创新要兼顾全方位的协调发展

由于金融创新是一个较为复杂且系统的过程。为此, 在创新的过程中必须兼顾全方位的协调发展, 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 应对金融产品创新给予适度的鼓励。任何事态的发展都需要有一个度, 若是超出了这个度, 便会起到反效果。所以, 金融产品创新必须要适度, 并且还应与市场和投资者对产品的接受能力相协调、与监管能力相适应, 同时还要充分反映出风险收益, 以此来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不受损害;其二, 应加强金融监管法规制度的创新。完善的监管制度是金融市场高效运行和公平竞争的根本保障, 也是对市场进行有效监管的基础, 所以在金融产品创新的过程中, 也必须对相关的监管制度进行创新, 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出制度的作用;其三, 金融产品的创新离不开人才, 但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 金融创新监管专业的人才极为匮乏。为此, 必须加大此类人才的培养力度, 这对于金融产品的创新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3 金融创新的风险监管措施

3.1 构建金融风险管理协调机制

金融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使金融创新越来越活跃, 跨市场的金融创新产品随之不断增多, 跨部门监管协调的重要性也日益突显, 为此, 应当遵循法律中规定的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原则, 构建金融风险管理协调机制, 进一步明确监管各方的责任和义务, 这样才能有效地避免重复监管和监管空白的情况发生。从现阶段的总体情况来看, 应当对金融监管的联席会议制度加以完善, 并加强各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和沟通;而从长远的角度上讲, 我国的金融业势必会在未来步入混业经营及监管的道路, 这对分业监管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所以必须建立一个能够满足未来发展需要的金融监管模式, 对监管资源进行优化配置, 以此来达到优化调整组织结构的目的, 这有助于监管效率的提高。同时应在国务院有关机构或是金融监管委员会的协调下, 构建起一个广泛的金融监管体系, 并充分发挥出审计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和金融自律性组织等的监督作用, 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3.2 强化金融机构运营风险监管

现阶段, 随着国际间银行业竞争日益激烈, 金融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也日渐明朗, 这就要求我国的银行业必须不断增强经营的风险管理水平和国际化能力。在金融机构中, 金融风险监管对运营风险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 由于我国商业行业尚未建立健全公司治理机制, 从而导致了经营风险大量积聚、经营业绩逐年下滑, 为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必须将金融风险监管放在首位, 并充分发挥出其在运营风险管理中的作用。首先, 金融机构的管理层应当在加强相关管理策略的同时, 不断强化运营风险管理, 并建立健全运营风险管理体系, 借此来提高绩效管理水平, 该体系应当包括运营风险模型、风险分析关键指标、预警机制以及组织绩效评价等;其次, 还应进一步强化内部控制和流程管理, 做好运营风险的监督工作, 及时发现风险并进行防控, 借此来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以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和冲击。

3.3 建立金融监管预警系统

大部分金融创新产品都存在金融风险扩展速度快和隐蔽的问题, 这主要是由产品本身自由度大、渗透性强、透明度差等特点导致的。为了弥补创新再监管环节中的监管空白, 有必要对金融运行实施持续、动态的监督管理, 进而化解金融创新过程中产生出来的相关风险, 这有助于提高金融监管效率。为此, 应建立一个完整的金融监管预警系统, 可利用与现有的监管信息系统实现完美对接, 直接生成预警指标, 借此来对每个金融机构的日常运作情况和资产质量进行实时监控。预警系统可利用各种预警工具, 对金融机构的典型和整体风险以及异常指标进行扫描, 而后给出相应的预警信息, 监管当局便可借助这些信息, 再结合其他信息以及监管人员的主观判断, 使风险评估更具有效性和前瞻性, 同时还能针对一些高风险的机构和领域对监管资源进行合理配置, 这不仅能够进一步节省监管成本, 而且还有利于提高监管效率, 这对于确保金融体系的健康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3.4 加强金融审计监督

加强金融审计监督是强化金融风险预警和控制的重要手段, 能够实现对金融创新活动的全过程监督。首先, 审计监督要时刻关注货币政策对银行业资产质量的影响状况, 科学分析判定其面临的突出风险, 从风险监管和控制的角度提出审计建议, 确保金融机构安全运营, 维护金融市场秩序;其次, 拓展审计监督范围, 使其覆盖到货币市场、保险市场、资本市场、信托市场等各类金融机构, 重视系统性风险分析, 运用先进的风险分析技术预警金融风险, 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综合性监督职能;再次, 重点加强对金融机构创新业务的审计监督, 尤其对于新衍生金融产品而言, 要实施全过程审计监督, 科学分析新产品的设计合理性、制度的健全性等, 做好风险监测和预警, 若发现存在管理风险、操作风险、内控不健全等状况, 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 并提出改进意见;最后, 金融审计要积极探索风险管理审计, 将金融业务流程中的运营管理和风险隐患作为审计重点, 运用风险分析模型, 对剩余风险和高风险流程进行评估, 力求通过金融审计发现金融机构管理体制的缺陷和漏洞, 进而控制金融风险的产生和影响程度, 确保金融市场稳定发展。

4 结论

总而言之,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在对我国经济造成巨大影响的同时, 也对我国金融业发展给予了一定启示。后金融危机时代下, 我国必须认真审视金融创新的发展路径, 正确处理好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监管之间的关系, 使风险监管成为金融创新活动有序开展的重要保障, 以此推动我国金融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创新监管的启示 篇10

关键词:金融危机;金融创新;金融监管

一、引言

2008年9月,次贷危机高潮迭起,引发了美国“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从贝尔斯登到“两房”,到雷曼兄弟,再到美林、AIG的一系列事件,强烈冲击着全球金融秩序。

危机背后,我们可以看出金融创新与监管的失调。20世纪70年代以来,产品创新、工具创新、市场创新、交易方式创新、服务创新、制度创新等层出不穷,极大地提高了金融效率,成为全球金融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这次金融危机是一系列金融衍生品环环相扣后由一个“蝴蝶效应”所引发,而其本身就属于一个金融创新。金融创新,是一把双刃剑。但本质上并不是金融创新本身的问题,而是监管的问题。

二、监管缺位的原因分析

1.市场监管被历史形成的利益切割

美国金融市场的不同群体的不同利益诉求,导致银行、保险、证券等难以形成统一的市场监管。与此同时,金融创新和金融业务又相互渗透组合,造成“混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尴尬局面,利益的交叉和牵扯大量产生盲区和死角,加大了监管的难度。

2.监管机构和自律组织被利益集团合法渗透

如美国国家金融监管机构之一——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其下属的全球市场咨询委员会主要成员包括J·P·摩根、花旗、巴克莱、高盛和瑞银等金融巨头的代表。

3.监管人员知识手段不足

随着金融创新迅猛发展,对风险集中程度的识别、划分、评估日趋复杂,大量金融衍生品场外交易及其表外业务不断增加,是金融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和各项数据的准确性大打折扣,监管当局对监管对象和品种越来越搞不懂,只能按照监管对象提供的模型和数据,在监管对象的指导下进行监管,这样的监管形同虚设。

4.评级机构失职

衍生产品经层层包装日趋复杂,广大投资者只能依赖信用评级的专业眼光。然而,错误的数据假设、迟缓的信用级别更新导致了误差巨大的评级结果。更有甚者,许多评级机构对于违约率这一放贷关键数据,使用的居然是2001—2003年低利率环境下的历史数据。另一方面,评级机构被市场行为暗中操纵,最著名的穆迪、标准普尔、惠誉三大评级机构,一直向评级对象收取费用,高评级收费是低评级的2倍。

三、对策建议

从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的发展趋势来看,金融创新作为金融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是整体金融监管体制所应鼓励而不是限制的。但在放松金融管制以刺激金融创新的过程中,金融监管如何加强对金融创新的引领与拓展,促进金融稳定和金融创新共同发展,则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长期的挑战。

1.加强金融监管的协调与合作

建立和完善国内财政、中央银行、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调合作机制, 提高监管效率, 共同维护金融稳定。加強不同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的合作, 必须建立和完善监管联席制度与风险联合处置机制, 避免监管真空和监管重叠现象。建立和完善监管部门内部工作协调机制,通过强化监管的组织领导和系统化管理, 明确各级机构和内部各职能部门、各监管岗位的职责, 完善工作协调机制, 保证监管系统的高效运行。

2.进一步健全完善信用评级体系

美国次贷危机的直接原因是风险管理不善,商业银行降低房贷标准,给没有足够收入证明的人发放贷款,甚至不要求首付,以此吸引大批高风险客户。商业银行在发放次级贷款之后,以次级债券方式转嫁风险,由于多次包装难以进行合理信用评级,最终引发系统性风险。我国经过多年的努力,正在探索建立信用体系,但并不完善。进一步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形成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可以说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3.提高金融信息透明度

加强信息披露,提高金融信息透明度应该成为完善外部风险管理机制的重要内容。要进一步明确各类机构的作用、运作规范,参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于金融体系透明度的要求,对金融机构特别是金融创新方面,实行必要的强制性信息披露措施,加强对信息披露的管理,提高金融运行、金融风险、金融创新产品的透明度。

4.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监管队伍

要通过制定科学的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计划, 探索建立多途径的人才培养机制, 提高监管队伍素质。建立和完善适合银行监管工作特点的选贤任能机制和人力资源合理配置机制。同时要注意从体制、机制、制度和管理上预防滥用监管权利等腐败问题。抓紧对监管人员进行培训, 重点培训财务会计、信贷业务和衍生金融业务的实务操作。银监会可在现有监管部门的基础上, 吸收优秀商业银行人员, 充实自身的监管队伍, 建立激励性的工资和人事制度,从多方面来提高监管人员的监管素质。

四、总结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与建设市场经济进程的不断加快,金融创新活动必然越来越多,从而对金融监管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这就要求金融监管机关在积极应对金融创新所产生的新的风险的同时,应努力加强自身的监管思路、监管方式、监管手段的创新,通过提高监管水平,提升监管层次,有效确保金融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从全球金融危机看我国企业的财务风险防范与预警》赵冬梅《唐山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2]《金融全球化中的风险及对策初探》 陈昱《唐山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3]郑丽: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动态博弈——兼论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启示.财经论丛.2006(7).

[4]刘奥南:博弈中的创新与监管.财经.2008(11).

上一篇:石油压裂技术下一篇:体育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