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荷塘月色》读后感

2024-04-27

散文《荷塘月色》读后感(精选8篇)

篇1:散文《荷塘月色》读后感

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读后感

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读后感

在朱自清的众多散文中,最令我陶醉而沉迷的,便是这《荷塘月色》了。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这月下的荷塘静如隔世,风轻花香,吸引着诗人的光顾,同样也吸引着我的目光。细细观来,宽阔的荷塘中亭亭玉立着些沉睡的荷花、荷叶,我仿佛看到,月光柔和地铺在花上、叶上,哪怕是最中央的花蕊,月光也慷慨地洒下她的怜爱,整个荷塘好似笼罩着轻纱,在梦中沉睡。空气中,淡淡的花香,夹杂着薄薄的雾

气,真是个人间仙境啊。我忍不住就要跳进书中,与那荷花共舞,与那荷叶共乐。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也更见风致了,月光如流水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上……”花儿受叶儿滋养,叶儿被流水洗涤,一切的生命源于这水,这脉脉的水,这清澈的水,这细密密的水,而水却被荷叶朦朦胧胧地盖住了,使叶子更清更晶了。在这淡月微云之下,我的思绪也忽然想到了“明月清风照绿叶,轻云薄雾映彩荷”这句话,用它来形容这荷塘意境,再合适不过了。

伴着这清香的荷塘,我深深地体会到作者对美的向往,对宁静平淡生活的憧憬和对家乡那种江南水乡的无限回忆与怀恋。

这是一篇借景抒怀的散文。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从这开头就可以读出作者心绪不定,为外面的事情所烦恼,可能就会想方设法去发泄。

“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心情吧。”那就去赏月光下的荷塘。在那你就会发现一切。

在第三段里“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从这里可以读出作者渴望一片宁静的吵杂而复杂的世界,渴望一片言行自由自在的天地。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四段写荷塘,“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干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文中用了比喻和拟人的词突出了视角上的曲线美,把叶子比作舞女的裙,让人联想到少女的翩翩起舞。“微风过处,吹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有着渺茫的歌声似的。”这句话一开始读时觉得感官上有些矛盾,不合常理,缕缕清香本是嗅觉闻出来的,然而后面却说仿佛高楼上有着渺茫的歌声,歌声是听出来的,怎么会有呢,这也许就是

文学艺术写作的艺术手法吧,把不同种类的感官功能沟通融合在一起,微风过处,远处时隐时现的歌声也和在荷花的香味了,一起让人神魂缥缈,有着仙境般的感觉!“叶子底下是哗哗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充分发挥了朱自清的想象力,因见叶子极美的风致,虽然叶遮住了荷塘,但仍能感受到底下的那动听的流水声,因有流水的滋养,荷塘才会开得旺盛。这段文章中有静态有动态,动静皆宜,把整个荷塘的景由静态写成动态,给人留下极美至神韵的景象!让你回味无穷!

整篇文章能读出作者渴望美,并通过文字构建了心中的美!

听着那首作词优美荷塘月色,突然有了灵感。

第一次读荷塘月色还是在搜索朱自清时突然发现的,当时感觉题目跟那首歌的歌名一样所以就点开看了看。

读完《荷塘月色》时突然感到那时的风景比这里的要美多了。现在的污染

太重了,那样的美景已经很少了。《荷塘月色》是一篇抒情的文章,主要说了作者日日走过的荷塘,变想在满月的月光照耀下的荷塘是什么样子的。在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栩栩如生,描绘的很恰当,用细节描写描绘出了荷塘四周和荷塘上面的美丽景色,文中最后还想到了一个习俗,还有关于这个习俗的两篇文章。作者用了空间的顺序。从家里出发走在去荷塘的路上,看见荷塘上面的景色,又看见荷塘四周的景色,又忽然想起一个习俗,最后想着想着又到家了。那条路阴森可怕,如果没有月光,估计我都不敢走。荷塘上面的叶子像星星像舞女的裙子又像一粒粒明珠……

荷塘四周的树,杨柳树最多了把池塘团团包围住。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可以看出那时候是夏天,作者在夏夜里走到池塘边观看荷塘月色足以看出这是一篇抒情文。

哎,现在这样的美景实在是少见了,只能从朱自清的笔下模拟出这个场

景在脑海里观看了

xx-4-9朱自清--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从这文章中可以看出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渴望,对黑暗的现实想“超然”又想“挣扎”的心迹。

文章一开头就点出全文的“文眼”:“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他想借游荷塘排解苦闷,于是作者从一开始就以独处的心境创造出孤寂的氛围,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读着读着我也似乎走进了这清华大学的幽僻角落,同作者一起欣赏美丽令人陶醉的荷塘月色。

从中我感到了作者内心的不宁静、彷徨,我的心情也随之而波动起来。

朱自清在先诉说了自己的不宁心境后,描写了一个宁静的与现实不同的环境荷塘月色,通过对传统的“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和高寒孤洁的明月的描绘,象征性地抒发了自己的洁身自好和向往美好新生活的心情。他为排遣心

中的郁闷,夜深独享月色下的荷塘美景,一个人,静静地看,悄悄地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他觉得自己是个自由的人,这一切都是自己的,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并深情地发出了内心的声音:“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走着”、“走着”、“我看见了荷塘”,田田的荷叶,零星在荷花,风中的花香,真令人心旷神怡。夹着薄云的淡淡的月光泻在叶子和花上,浮在荷塘上,简直就是用光与荷花美丽的画,作者把月光下的荷塘上的月光与描写的淋漓尽致、栩栩如生。我在作者笔下尽情的赏花观月,我陶醉了……

看着看着,突然美丽的、柔美淡薄的月光消失了,四周围着蓊蓊郁郁的树,树间透着光,可是光却是如此的无精打采,这时的主角几乎成了热闹的蝉和蛙,可是作者却什么也没有。《采莲赋》、《西洲曲》两篇文章节选使我的心也随着作

者凉了下来,虽然我很难体会作者当时的无奈和彷徨,但我的心仿佛也随作者回到了起初的不宁静……

我“看”着作者走进了屋子,文章也看完了,而我却未合上书本,这文章使我意犹未尽,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荷塘月色的美丽可以令人暂时忘记忧愁,可见它的美丽,使我感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可是在文中我更能深刻的感受到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厌恶、憎恨。作者在这样的恶劣的环境下,不被“白色恐怖”所屈服,与“白色恐怖”作斗争,令我万分佩服。而我生活在这么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中,更应该要去努力学习,去好好的珍惜现在的生活。

篇2:散文《荷塘月色》读后感

在作者笔下,一切都是美的。“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深夜,荷叶在朦胧的月光下,散发着奇异的光彩和无限的魅力,置身其中是一种安逸闲适之感,没有白日中的喧嚣,那一抹月色,一阵幽香,身处荷塘,何尝不是一种美的享受?再看那“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这样的虚虚实实,一“浮”一“泻”,在这恬静的月色中,又何尝不是一种清新之美?

在作者笔下,一切都是静的。“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斑驳的黑影”,“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作者以动衬静,寂静的荷叶荷花与蝉鸣蛙噪相结合。在这安静的夜里,这能依稀的听见几声蝉鸣于蛙声,在想那作者一人踱步塘边,即便是那样的静寂,在作者眼中也仍是一片的喧嚣,热闹。因为作者“什么也没有”,唯有的只是那复杂的情感和那时喧时静的心。

慢慢踱出那寂静冷清的荷塘,映入眼帘的便是作业的一种复杂心情。联系到作业的生活境况,那一幕幕的种种便浮现眼前。而这一切便都在这荷塘月色。

篇3:散文《荷塘月色》读后感

他的一篇《荷塘月色》, 把一个如诗如梦的月夜描绘得犹如世外桃源, 让多少读者沉溺其中, 宛如也纯然像作者般“超脱”了, 脱离红尘俗世的凡嚣。

说到《荷塘月色》这篇文章, 很多人并不陌生, 被它的“美”所迷住了。但对这篇美文, 大多数人都是从散文方面说得比较多, 其实朱自清先生原是一个诗人, 这就说到了文中脱不开的“诗”性美感了。近代作家们认为音乐美、词藻美及意境美是现代诗歌中必备条件, 我也就借用这“三美”的理论来细细品味这篇美文“如诗如画”中的诗性美感。

诗歌般的音乐美:重点也就是节奏感、韵律感。朱自清先生是一位优秀的语言艺术家, 他用语言塑造了美的人生, 笔触细腻、语言清丽 (具有鲜明的口语性) 、婉转曲折的在文中保持一种温柔敦厚的气氛。尤其是他在叠词的运用上, 更是他文章里的一个闪光点。在《荷塘月色》一文中, 作者多处使用了叠音词。如“迷迷糊糊”的眠歌, “淡淡”的月色, “曲曲折折”的荷塘, “田田”的荷叶, “亭亭”的荷叶, “弯弯”的杨柳……, 全文用了27个叠音词。这些词既加强了语意, 又使文气舒展, 韵律和谐。再来就是叠句, 如:“袅娜地开着的, 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等句子。巧妙搭配的长短句, 读来朗朗上口、错落有致, 使人有跌宕回环的听觉美感。

这样的写法使得全文在一种时而明朗、时而悠扬、时而恬然的节奏中, 韵律协调下, 犹如一首淡雅而感性的乐曲, 行云流水般娓娓带出一个淡雅静美, 远离尘嚣的理想世界。又如亲切而温柔的话语清淡如水, 让人不经意间进入心河中沐浴月光, 心神驰骋间欲罢不能。

诗般的语言美:文中的词汇体现出一种自然的美, 质朴清丽, 使人感觉特别清新、自然, 而且文中多处运用了比喻、通感与拟人的手法。如写荷花的清香, 用渺茫的歌声比喻, 将嗅觉形象比作听觉形象, 时断时续, 若有若无, 轻淡飘渺, 沁人心脾, 扩大了意境, 也烘托出环境的优雅、宁静, 这是月夜独处的独特感受。这些贴切的比喻把其中内在的和谐美表现得那么的恰到好处, 增强了所要表现的事物的形象感, 更让人有亲切、自然的感觉, 如临其境。

在文中作者还不惜笔墨, 多处描绘了一些带着色彩的词语。淡淡的月色如流水般泻下, 薄薄的青雾包围着象在牛乳般洗过的绿叶, 星星似的荷花, 昏黄的街光, 模糊的远山……这似真如梦的境色随着笔尖流泻于读者的面前, 犹如历历在目, 让每一个读者随之展开无限的遐想。

还有就是文中多处用字用词十分传神, 如:“泻”字, 与文中的“月光如流水一般”的“流水”相照应, 强烈的动感, 表现了月辉照向大地那一览无余的情景。从这可见, 作者哪怕是一两个字的问题上也认真对待, 从不堆砌词藻, 其用词清丽蕴含着人性的情味。

诗般的意境美:也可说是作者想表露的情感美。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写道:“有我之境, 以我观物, 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更是“以情写景意境生, 无情写景意境亡。”作者在文中情景的交融是全文的一个升华。如“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这一句感情起了变化, 先前是潜藏在心底很难倾吐的淡淡哀愁, 这里流露出淡淡的喜悦, 这种淡淡的哀愁中夹杂着淡淡的喜悦, 淡淡的喜悦中又挥不去的淡淡的哀愁中, 反映了作者不满现实而又幻想超脱现实的心态, 但又被迫于现实从幻想中解不开的烦恼。也正是这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 给优美的荷塘披上了朦胧的轻纱, 作者笔下的景也是淡雅、安谧、柔和的, 做到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文中还多处与最后一段和第一段, 都使用了前后照应的写作手法, 使得整篇文章有回环往复的感觉, 形成一个“圆”形结构, 再来就是作者的游踪 (把荷塘绕了一圈又回到家中) 与作者的情绪的波动 (“淡淡的哀愁”与“淡淡的喜悦”的往复) 来说, 也是造成了另外两个“圆”形的结构, 共是三个“圆”。这一实中有虚, 虚中有实的写法, 这一意境, 更是将文章中的情意圈住了每一个读者的心, 让人有一种如丝丝牵绕的感觉, 似是如作者一般有一种时而解脱烦恼, 致身于人间仙景之中, 时而又似沉浸在难以明状的忧愁情绪之中, 像一首乐曲般——绕“心”三日。

所以, 在作者笔下, 荷叶清纯, 荷花素丽, 荷香清淡, 月色如雾, 月光如水, 月影如乐……而这一切, 无不是作者他那朴素无华的品格象征与拳拳赤子之心, 把真挚的情感悠悠地流畅在整篇文章之中, 似是万物有情, 又似是个中无我。大概是因为他认为“文章的成功, 最大因由却在情感的浓厚”这个原由, 所以他的作品, 就笔致简约, 朴素中绕着娓娓动人的亲情, 让读者为之动情, 随他感情起伏而起伏。

作者对自然景物的精确观察, 对声音、色彩的敏锐感觉, 通过千姿百态、或动或静的鲜明形象, 巧妙的比喻、联想, 融入自己的感情色彩, 便构成细密、浑圆的意境。使得整篇文章都沉浸在似悲似喜, 朦朦胧胧的情感中, 让人读起来不知不觉中, 随之喜悦, 随之哀愁, 荡漾在心中的是那让人说不出味道来, 却时而不舍挥去, 时而摆脱不了的感觉。

从这三方面可看出作者将诗歌的写法无不尽收入他的散文之中, 可讲是文中有画, 画中有诗, 诗中有情。不但把散文讲求的“形散而神不散”做到情景交融, 更是把诗的三方面的美感, 在文中发挥得淋漓尽致, 诗情画意交融之下, 一篇揉合了诗与散文的优点惊世之作, 从此流芳百世。

摘要:《荷塘月色》是一篇有名的散文, 但曾为诗人的作者在文中, 同时也蕴含了诗性美的三个元素:音乐美、词藻美及意境美。

关键词:荷塘月,色诗性美,音乐美,词藻美,意境美

参考文献

[1]吴宏聪.范伯群.中国现代文学史[M].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篇4:以《荷塘月色》为例谈散文教学

一、散文教学现状

1.教学模式过于僵化

很多时候,教师讲散文已经形成一个套路:导入——作者和背景简介——逐段串讲课文——提炼小节含义——分段并归纳段意——提炼中心思想——回顾课文脉络。在刚刚接触散文的时候,这样有步骤的梳理,有助于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走进文本。但是,如此模式化的课堂设计,若在散文教学中频频出现,“千人一面”的感觉必然会导致学生对于散文的兴趣逐渐减弱。

2.教学时间安排不当

散文的篇幅一般较长,而且内涵比较深刻,对于阅历尚浅的高中生来说,完全理解掌握文本内涵并不容易。有时候,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进度,不管文本是难是易,学生是否理解,总要在规定的一两节课内“解决战斗”。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懵懂地被拖着走完全程,根本没有时间去细细品味。还有一种情况是教师特别看重知识点的覆盖面,会事无巨细地讲授,战线拉得过长,最终结果只是感觉结构松散、印象浅薄。

3.学生参与度不够

散文背后是作者丰富的阅历和深厚的积淀,教师在年龄、阅历等方面与作者相当,较易引起共鸣。然而,学生在这些方面的积累是不足的,这就导致散文课堂常常是“冰火两重天”:讲台上,教师讲得激情四射,讲台下,学生始终是一副游离于文本之外、无动于衷的表情。

4.应试成分偏多

有些教师为了调动学生思考,就把一篇意境优美的散文变成了高考阅读题。甚至,从一开始就在结构、内容、鉴赏等方面设置了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解读文本。这种教学功利化、应试化的倾向,无疑是违背了散文教学“增强学生文化底蕴、培养审美情趣”的目的和初衷的。它制约了学生的身心发展,也不利于散文教学的长远发展。

散文教学的模式过于僵化、教学时间安排不当、学生参与度不够、教学应试成分偏多四种情况较为严重地制约了散文教学的长久发展。因此,改变散文教学的现状,探索它的教学策略,势在必行。下面笔者就以《荷塘月色》教学为例来谈谈如何应对。

二、散文教学策略

1.教学模式多样化

俗话说“世事如棋局局新”,上课亦是如此。“教无定法”,不同的教学设计会带来完全不同的格局,达到不同的效果。如果能够打破散文教学固有的僵化模式,势必有利于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

首先,教师要采用更为新颖的导入方式。传统的导入方式,大多是联系作者、联系文意导入正文。如从作者朱自清人生经历导入到《荷塘月色》课文中去。其实,也可以从题目本身出发,如我们可以从题目中的“荷”入手,联系以前学过的与荷花有关的诗歌,进行导入:“荷花是一种备受诗人青睐的花卉,但是,不同的人面对荷花,有着不同的感受。同学们能想到哪些关于荷花的诗呢?”学生回答李白独爱“清水出芙蓉”的自然;周敦颐欣赏“出淤泥而不染”的纯洁;杨万里偏爱“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热烈。“那么,当朱自清面对这一方荷塘的时候,他又会有怎样的心绪呢?下面让我们到《荷塘月色》中一探究竟。”

这样,采用提问回忆法导入,不仅仅局限在一位作者身上,能从更广的角度唤起学生的记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采用灵活机动的讲课顺序。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后,他们非常希望能够尽快进入文本中去。如果在此时,兴趣的最高点,选择详细介绍人物和写作背景,一方面会错失高昂的兴趣点,让激起的热烈气氛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另一方面,背景介绍让学生在头脑中有了一个固有的答案,反倒限制了他们的在后期阅读中发散性的思维和思考。

我们不妨换一种方式,不一定非要从头讲起,可以选择“中间开花”的模式。如导入之后,让学生说说经过阅读,觉得哪几小节写得最美,那么就从最美的小节先入手,慢慢欣赏,带着兴趣学习。在细细赏析4~5小节描写“月下的荷塘”和“荷塘的月色”之后,我们再反向追问作者为什么要来到荷塘呢?(因为心中颇不宁静)再顺向探究之后的活动,这样既充满新鲜感,又让学生有探究的成就感。

2.教学时间要用在刀刃上

首先,合理规划课前、课上、课后的时间。课堂时间有限且宝贵,我们必须合理规划、充分利用各段时间。例如,消灭生字词、标段小节序号、疏通文意等简单的任务可以作为预习作业布置下去;利用早读课的时间,大声朗读,熟悉文本;课上解决更加核心、更加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课后巩固和复习核心问题。这样,就能够将各段时间的价值发挥到最大。

其次,教学目标要精不要多。如果教师在课上希望达成过多的目标,渴望面面俱到,其结果就是面面都到不了。一节课哪怕只讲一个问题,讲得透彻,就是成功。如《荷塘月色》有几个核心的关键:①本文的写景艺术(运用修辞手法描写了荷塘的月色,以及月色下的荷塘)。②作者的情感发展脉络。(不宁静—寻宁静—得宁静—忧愁复生—对理想世界的神往—不宁静)。③家、荷塘、江南三者象征的三重世界:现实世界、美化的世界、理想的世界。这三个题目对于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都值得细细分析和解读。但是,贪多嚼不烂,若是一股脑地一节课讲完,反倒得不到好的效果。

3.调动学生,从诵读开始

平面的文字,若是浮光掠影的浏览,只能让识记停留在浅层次上。只有带着感情反复诵读,有了切身的体验,赋予文字个人化的解读,才能激起内心的热情。高中生虽日趋成熟但又内向羞涩,不肯大声诵读,但若教师能够给予鼓励和读法引导,他们还是非常愿意带着情感诵读文章的,而且这种热情会相互感染。特别是教师不要简单地播放范读音频,应尽可能自己范读,这种正面影响力更能感染学生。

例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学生读到此处,十分深情,语气柔软,自然而然地走进情境之中。先把课堂的气氛调动起来,再开展讨论或者展开课程就轻而易举了。

总之,散文以其独特的魅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在学习过程中任何教学策略都不能教条式地生搬硬套。教师应结合具体文本和学生实际,抓住课文核心内容,对教学策略进行灵活的运用,才能真正让散文教学落到实处。

篇5:月色无影,寂寞荷塘散文欣赏

枫叶飘红,残杨凋谢,已是深秋季节。独依窗前,思绪如晚秋的池水,泛起淡淡的涟漪 。习习寒风穿透秋衣,感受到阵阵薄凉,秋意已浸入心底。今秋的凉比往昔来的早了许多,许是多日的绵绵细雨撩起了秋的伤情。一片片残红随着雨丝跌落于地,带着泪滴,没入冰凉的池塘里,与满塘凋零的荷叶相拥而碎。 点点残红如心血一般,零落于落幕的荷叶之上。荷叶早已没有了绰约的风姿,半卷着,凌乱着,与点点残红相依相拥,惺惺相惜。寂寥的池塘,失去了往日红粉翠绿的繁华,处处衰败没落的景象。枯叶蓬松着,半黄半绿的散落于昏黄的水面上。或是秋水太凉,冷落了这片池塘。

夜已过半,一弯残月在西天挂起,孤傲高远,在繁星的映照下,若即若离,已不再留恋那片落荒的荷塘。城里的月光总是被鳞次栉比的高楼虚虚掩掩的遮盖着,真的难以看清它的模样。感觉夜空是那样的狭窄,像是在巷子里的游走,只能看见淡淡的微光。一丝乌云掠过,月光随浮云淡去,漆黑的.一片,再也找寻不到它的踪影。我不由的思念起故乡辽阔的夜空,还有那彻夜相望的白月光。明亮,清透,随着晚风飘过淡淡的荷香,在夜夜笙歌中,伴着我度过那些美好时光。如今月色已变得冷漠了,不知是秋伤了月色,还是月色迷恋上彩云追月的妖娆,只有月知道。

曾经相约共守一秋,在静谧的月光中,看荷塘莲叶婆娑,亭亭玉立,露似珍珠一般的在荷叶间摇曳。仰望新月如钩,狂想奔放。如今却总在秋雨飘零的夜晚,独自煎守萧瑟的清凉。夜风吹皱了额头,将缕缕鱼尾印在眼角。一缕伤楚在胸中莫名涌起。也许因为我,是一个晚秋出生的人,这一生注定要在孤独中度过 。往昔峥嵘岁月里,那些绵绵暖意如今都在凉凉的寒风中消散。相遇是那么地匆匆,还不到一秋的轮回,是否相逢就这样缓缓地落幕,几许伤愁几多凉。如今懂得了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含义了,万般清愁寄予一秋。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老去的不只是容颜,更是那份永不回来的温情。多年以后,会不会是那纵使相见不相识的伤楚。

是谁冷漠了一秋,我多想问月光能有几多愁,离殇了荷塘的空鳌T谇锪沟姆缬晟中,离散了月色的轻柔,清浅的荷塘,没有了芹意。浮光掠影中,只是淡淡的飘过一些余晖。满池的荷叶凋零在混沌的淤泥之中,没有了往日的神采,独自沉沦暗为泥。只许一阵寒霜再也寻找不到荷塘的苁蓉之美。孤寂的夜晚,萧瑟的秋雨掺杂着,纷扰了我的思绪,一丝丝苦涩的味道在咽喉中氤氲,我只能在冷冷的文字里寂寞度过, 满是鳞伤的情怀。

这洒落满池的凋零,不知是为谁怜伤,或许是这个季节抹不去的萧索。那一沫沫残黄、落红,无风也凄凉,在不久的时光中会随风飘远何方?回眸繁花盛开之时的风采,蜻蜓翩翩起舞,绿色成荫,红颜妖娆,在轻歌曼舞声中,摇曳婀娜多姿的妩媚,风景如此炫丽。花间一壶酒,月上几桂香。轻柔得如新燕筑巢,何等灵秀。夜深,依稀呢喃着那份缠绵的柔肠。如今都换做潇潇的忧伤,冷暖不知,相视无语,物是人非,人是心离的漠然。这一秋里,独自枕着无绪的秋凉,听窗外绵绵的秋雨黯然消魂。

仰天长问,是谁伤了这落魄的秋光。在无声无息中,离散了荷塘月色的那份缠绵。如若月光知道,不要隐约云中,拨开云雾,一述情怀,让满池荷叶倾诉不尽的衷肠,即使枯萎,湮灭于水中,痛痛快快地哭罢,化为尘泥,从此销声匿迹,无怨无悔,逝得其所。何须让那枯叶蝶还在残叶间落魄徘徊。这样风景是不是太残忍太凄厉。何须听那冰冷而没有表情的低吟,只会让风景更加惨然断肠,揉碎寸肝。

伤楚一秋,独自承受,在这落幕的清秋,伤痛时时袭击着残缺的魂魄。如若月色在他乡灿烂如花,请让清风传递一声真挚的话语,把那凋谢的荷塘吹起,哪怕是一丝涟漪,不要让满池荷叶懵懵懂懂地寂寞逝去。

篇6:读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有感

——读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有感

作者:寒若冰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在月光如水的秋夜,熄灭了书桌上的台灯,卧室里顿时阴影婆娑摇曳,细看才知是对面楼里灯光反射的杰作。我独自坐在窗前,遥望着窗外东南天际的明月,思绪挣开了大脑的束绊,像牛犊撒欢似的跑向遥远……

思绪在一方荷塘边停住了,“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它被这月色下荷塘的美丽景色吸引了陶醉了。我极力在我记忆的屏幕上追寻着,这脍炙人口的优美诗句,这淡淡月色下的荷塘风景,竟是那样的熟悉,又是那样的遥远。它朦朦胧胧飘飘渺渺隐隐约约断断续续,最终一个特写定格在了我的脑海里,《荷塘月色》朱自清的散文。那是我初中课本中的一篇课文,曾记得课文最后的要求是背诵全文。正是花季的年龄,记忆力极好,一个早自习下来就熟记于心背的滚瓜烂熟。为此老师还让我站在讲台上,在全班同学们面前背诵了《荷塘月色》,赢得了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使自己的聪明才智有了一次展示的机会。我爱这篇课文,更爱朱自清笔下荷塘月色的意境。几十年过去了,每每忆起,那优美的语句如山中小溪,潺潺跳跃在我的心田,轻轻拨动着我的心弦。“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细细忆来,如临其境,如闻其香。荷花如此美丽动人,不经意间我便爱上了她。我对荷花逐生深深的爱恋,还要追寻到我的童年。

我的童年很多时候是在外婆家度过的,诸多的往事都因岁月的流逝而淡忘,而外婆家西河下的“大泉”(一个大水塘,塘底有泉水涌出而得名)和我同年的伙伴——表哥,却使我记忆犹新,难以忘却。大泉有三亩多大,清澈见底的泉水常年流淌,表哥常常领着我在那里游泳,戏水,捉鱼抓虾掏螃蟹。那里是我童年的乐园,幸福的摇篮。但给我印象最深的倒是离“大泉”不远的地方那个人工挖掘的荷塘。

荷塘面积约有半亩大小,水是从“大泉”里引来的,水很浅,是专门种植莲菜的。每当六七月份荷花盛开的时候,那便是我们最向往的地方。表哥领着我常常站在荷塘边,尽情观赏那一朵朵美丽的荷花和那一片片硕大的荷叶。一根根荷箭亭亭而立,一片片荷叶挨挨挤挤,那满塘的荷叶像撑开的一张张绿伞,有的轻浮于水面,有的亭立在水面之上,似层层绿浪,如片片翠玉。近处的是碧绿碧绿的,远一点的是墨绿一片,放眼细瞧,中间还夹着一些带有点嫩黄的新叶,我记不得有多少次都是举着大大的荷叶,冒雨跑回家的。有的像一把把扇子在风中摇曳;还有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上面还托着晶莹透亮的水珠,在阳光的照射下,犹如夜空银河里的明星,又似那碧海波涛里点点的明珠,在叶片上滚来滚去煞是好看。翠绿的荷叶丛中,姿颜娇艳的荷花,像一个个披着轻纱在湖上沐浴的仙女微含笑意。各种颜色的花朵千姿百态,婷婷玉立。娇羞欲语,盈盈欲滴。满塘清香,沁人心脾!红的娇艳璀璨,紫的优雅浪漫,黄的温馨典雅,粉的清淡美丽,白的纯洁无暇,真是“出于污泥而不染,濯于青莲而不妖!”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才开了两三片花瓣,像个含羞的少女羞涩的露出自己的容颜。有的还是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凋谢落下来的花瓣,三三两两漂在水面上,像一只小小的船儿在悠悠的漂着。荷花散发出清新淡雅的芬芳,引来彩蝶飞舞,嬉戏其间;那蜻蜓闻香而来,款款落在花蕾的头上。不由使人想起“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诗句来。放眼整个荷塘,就像展开一卷斑澜的彩墨画,令人赏心悦目留恋往返。

艳阳高照下的荷花是如此的美丽,那狂风暴雨中的荷花,更显示了它的勇敢与坚强。当大颗大颗的雨点重重地砸下来“噼哩啪啦”响成一片时,闪电的光影里,荷叶摇晃着,呐喊着,毫不犹豫地挺起身杆,张开胸怀,去迎接暴雨的侵袭。丰润的荷叶托起雨水,就象托起万千把锋利的刀剑,细韧的茎杆宁折不弯。等到雨过天晴,经受暴雨洗礼的荷特别惹人心醉。

我爱荷花,我爱她的妩媚艳丽;我爱她的勇敢坚强;更爱她的典雅纯洁。

赏尽了荷花的斑烂与俊美,表哥便领着我在荷塘边抓青蛙捉蜻蜓,玩的忘乎所以,全然不顾满身衣服上沾满了大大小小的泥点子,直至夕阳映照晚霞散绮。

夜深人静,月挂中天,窗外的寒气扑面而来。对面楼上的灯也灭了,屋里顿时暗了下来,妩媚的月光送回了我的思绪,它像一个调皮的少女爬在我的窗口,迟迟不肯回来歇息。由荷花我想到了漂亮的女人,敢用荷花自勉的女人,一定会像荷花一样清纯脱俗妩媚典雅。今夜有梦,那碧波粼粼的荷塘已朦朦胧胧来到了我的梦乡……

篇7:散文《荷塘月色》读后感

一、以真言写真景

《荷塘月色》描写了哪些景物呢?文题标得明白:一是荷塘,一是月色。在历代诗文中写荷塘的不少,写月色的更多。但本文的“荷塘”、“月色”绝对区别于其他的“荷塘”、“月色”。这里的荷塘不会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里的月色也不能是“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这里的荷塘是“月下的荷塘”,这里的月色是“荷塘的月色”。正因为作品鲜明地突出了景物的特色,生动真实地再现了特定环境下了特定景物,文章所要抒发的真挚感情才有可靠的寄托,才让读者感到真实亲切。

先看对荷叶的描写:“叶子出水很高,象亭亭的舞女的裙。”如果我们抛开特定的环境,用“青翠的玉盘”来比喻荷叶行吗?当然行,而且表现力还相当强。这样的描写既绘出了荷叶的色,又表现了荷叶的质,还状摹了荷叶的形。然而这种比喻只好在朝霞、夕照里,或蒙蒙细雨中,绝不能在淡淡在月光下。夜不辨色,更难辨质,月色中所见的荷叶,主要是其自然舒展的形态,与裙十分相似。

写荷花,原文连用了三个比喻:“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文章在收入教材时删去了最后一喻。这一喻有什么不妥呢?荷花娇艳华贵,堪以美人作比。宋代诗人杨成里的《莲花》诗中就有“恰如汉殿三千女,半是浓妆半淡妆”的句子。但在这里不行。朦胧的月色中把荷花看成美人,而且是刚出浴的,这样的感觉肯定不是真实的。相反,若不是在朦胧的月色中,而将荷花比作“明珠”和“星星”也有几分牵强。

文章这样描写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种断断续续,似有似无的感觉绝不会产生于书声琅琅的清晨,也不会产生于阳光刺目的中午,只能产生于“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的寂静的月夜。我们再看另一个写花香的句子:“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清香,香气似乎也是淡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紫藤萝瀑布》)这是灿烂阳光下的花香,紫色的花儿正“在和阳光互相挑逗”着,满目耀眼的紫色刺激得作者生出“香气也是淡紫色的”这样的感觉显得十分自然。

直接描写月光的只有一句,本文多是以影写月,这也是被历代文人所称道的表现技法。“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倩影,却又象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这里的黑影参差且斑驳,给人一种摇荡起伏的去感。为什么?就因为它是落在荷塘里。荷塘里“微风过处……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象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黑影落在这波痕上面,当然更显参差和斑驳。也正因为荷塘处于这种动态,杨柳的倩影才象“画”而不是“印”在荷叶上。也正因为有了那道凝碧的波痕,光与影才现出一条条五线谱似的曲线,让人联想到“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

二、以真言抒真情

文坛许多作家为了写出不朽之作,都刻意追求作品能反映自己的真情实感,但文章写出来,又往往给人矫揉造作之嫌。这其中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而一个重要的原因则是缺乏精深的语言功力,以至造成一字不稳,真情尽失的遗恨。《荷塘月色》一文则能以准确贴切的语言,抒发出作者因置身于良辰美景而生出的“淡淡的喜悦”,以及社会带来的又终究难以排遣的“淡淡的哀愁”。

荷塘月色是美妙温馨的,这样的景色当然能给人以喜悦。本文少有直接抒情的句子,但透过写景的词语便不难体察作者当时喜悦的心情。叶子象裙,裙又是“亭亭的舞女的”;花是“袅娜”地开着,“羞涩”地打着朵儿;花香似“歌声”,光与影如“名曲”。这些词语哪个不饱含喜悦色彩?但这种喜悦毕竟是“淡淡的”,没有激动和狂喜。上节提到的删去的“刚出浴的美人”一喻,除了它有悖于特定的环境外,也与“淡淡的喜悦”这一特定的情感不谐。试想,面前立一群“刚出水的美人”,表现出的喜悦还能是“淡淡的”吗?

在整个写景过程中一直充溢着这种“淡淡的喜悦”,但原文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后还有一句“峭楞楞如鬼一般”;仅此一句,就足以搅扰了温馨的美景,破坏了喜悦的心情。峭楞楞的鬼影带给人的只有恐怖,没有喜悦,就连那“淡淡的哀愁”也不会由此产生,更不会生出“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如此美妙的联想。

尽管身处良辰美景,到底无法排遣“淡淡的哀愁”。“一个人在苍茫的月光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语中置一“觉”字,文章便增添了无穷意味;少这一字,则真成了自由的人,那就只有喜悦,没了哀愁。还有,“白天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中的两个“一定”,更能表现出作者内心深处难言的苦衷。

在对美景的描写过程中应该尽是喜悦了吧?也不尽然。看这句:“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的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描写路灯,尽选消极的词语和事物,而且句式舒缓,语调低沉,读者从字里行间似乎能听到作者无可奈何的叹息声。同是写灯,《我的空中楼阁》是这样的语言:“山下的灯把黑暗照亮了,山上的灯把黑暗照淡了,淡如烟,淡如雾,山也虚无,树也缥缈。”句式整齐,节奏明快,在这如歌的行板中洋溢着作者按捺不住的喜悦。以上两段描写,词语当然不能互换,就连句式也绝不能互调。

篇8:散文《荷塘月色》读后感

散文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主导文类, 但散文教学又存在不良的倾向。只注意散文文类共性的研究, 而忽视文本的个性特征, “将所有的散文教成同一类散文”[1];“不注重散文中蕴涵的情感而去关注散文中所及的事物”[2];不在文本内着力, 游离文本, 作过度的解读和迁移;不能科学地了解学情, 教师选择教学内容全凭自己的一厢情愿, 学生学不到对自己切实有用的东西。那么散文教学内容到底如何确定?我以为关键是处理好四组关系, 找准四个着力点。

一、处理好文类共性与文本个性的关系, 在文本个性上着力

散文是介于文章与文学之间的边缘杂交文体, 它形式自由、取材广泛, 写法灵活, 风格多样, 这既给教学提供了极广阔的空间, 又对执教者的驾驭能力提出了不小的挑战。尽管如此, 我们如果能找准文类共性与文体个性之间的平衡点, 在把握散文的文体特征和文类共性的基础上充分彰显具体“这一个”文本的个性, 也许就能有效地应对这一挑战。从阅读者的角度看, 散文的共性最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要学到精彩的文笔和恰当的修辞, 以及灵活的构思技巧。二是要从文中看到多姿多彩的世界, 并学习作者观察这个世界的独特视角。三是要从作者丰沛的情感中收获感动, 从作者的睿智和见识中得到启迪。我以为《荷塘月色》最显著的文本个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精致的语言、深沉的情感、灵活的构思。我们可以在这三个方面着力, 来确定本文的教学内容。

郁达夫曾说过, 朱自清的散文是“最纯粹的诗人的抒情散文”[3], 《荷塘月色》就是全写口语, 却能写出具有古典诗歌质感的优美文字的典范, 其中最精彩的当属文中四、五、六三段对“荷塘月色”的描写。在这三段中, 从第四段的“曲曲折折”到第6段的“隐隐约约”, 一连十几个叠词的使用, 节奏鲜明、音韵和谐, 余音袅绕, 具有一种音乐美, 给读者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美感。描写荷花的句子最为经典, 运用了拟人手法, 用形容女子娇美神韵和姿态的“袅娜”和“羞涩”来比拟荷花, 写出了荷花的情韵, 赋予荷花以生命的活力和感情, 还能激发读者的想象。接着又用“明珠”、“星星”、“美人”来比喻荷花, 而构成了博喻, 分别写出了荷花晶莹剔透、忽明忽暗、娇艳欲滴的特点。写“荷香”的句子则用了通感的手法, 用“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来比喻荷花的缕缕清香, 用听觉来写嗅觉, 写出了荷花幽微清雅、沁人心脾的清香。炼字手法亦见功力, 如用“泻”字, 使得“月光如流水一般”这一个很庸常的比喻翻出了新意, 写出了月光似锦似缎、光滑细腻的质感和自上而下、全部倾洒的动感。《荷塘月色》就是通过以上种种手法, 诗意般地营造了一个静美、雅洁、自由、梦幻的荷月世界, 表达了作者淡淡的喜悦之情。而以上几种手法的成功运用, 在文本中处处可见, 由于论者众多、不再一一分析。但我需要特别强调的是, 像四、五、六这种具有诗歌质感的写景抒情文字, 无论怎样讲析是不够的, 它一定离不开反复的朗读。可以放声朗读, 去体味它的音乐美;可以默读, 去领悟它的意蕴美;更可以精心设计比较朗读, 即将学生对文本意蕴领悟前后的朗读效果进行比较, 帮助学生真正捕捉其精髓和神韵。

作为抒情散文, 《荷塘月色》的感情委婉、曲折、深沉, 要准确把握, 实属不易。但不少参考用书在分析《荷塘月色》的感情基调时只是简单地告诉人们整篇文章笼罩在淡淡的忧愁和淡淡的喜悦互相交融的思想感情之中。绝大多数老师也是简单采信这种说法, 而不能抓住文本去作切实的分析。《荷塘月色》抒发的喜悦之情为什么是淡淡的, 而不是浓烈的?抒发的忧愁之情果真是淡淡的, 而不是浓重的吗?而“忧愁”与“喜悦”这两种矛盾的感情是怎样融合在文本中的呢?面对这些问题, 很少有人从文本中去找答案。解决问题的路径首先出了问题, 而结论自然就值得怀疑, 学生的阅读效益也就无从谈起。那么, 究竟如何透过一个个意象和场景去准确捕捉作者的情思呢?笔者在第四部分将作具体的阐述。

相较于对情感的理解而言, 问题更严重的恐怕是对《荷塘月色》构思技巧的把握。一般参考用书对《荷塘月色》的情感脉络作这样的归纳:这几天心里不宁静→独处求静→一无所有→惦着江南, 并进而分析文本贯穿始终的深沉的孤独与苦闷的心绪。这样的解读诚然是没有错的, 但是很少有人对本文在选材和组材方面别出机杼的构思作进一步的分析。其实, 按照事物发展自然的顺序应该是这样的思路: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来到荷塘边的闷热感受和蝉蛙的鸣叫使我更不“宁静”→“我”强忍烦躁, 欣赏荷塘月色→但仍觉“热闹”是蝉和蛙的, “我”什么也没有→不由得怀想江南。如果我们仔细比较这两种构思方法, 我们应该发现作者的构思天衣无缝、不露痕迹, 其精妙之处, 瞒过了无数读者的眼睛。一是材料的取舍得当, 作者有意隐去了去荷塘途中的袭人热浪和闷热的生理感觉与心理感受;二是材料的组织巧妙, 把蝉声和蛙声放到欣赏完“荷塘月色”后面;三是材料的使用详略得当, 对“在院里坐着乘凉”、“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 点到即止, 惜墨如金, 而对“荷塘”与“月色”等浓墨重彩, 突出主旨。试想一样, 作者如果过分渲染在“乘凉”时的闷热感受, 并把吵破宁静氛围、搅乱和谐韵律的蝉声和蛙声放到前面写, 能那么自然而然去描写宁静美丽的荷塘月色, 去营造素淡朦胧的情调吗?如果这样写只能使行文生涩、生硬, 而失去浑然天成的味道。

从众多媒体提供的有关《荷塘月色》的各种教学案例可以发现, 对语言的鉴赏分析是无可争论的教学重点;对情感的把握争议颇多, 这成了教学的难点;对几乎被人忽略的构思技巧分析, 则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把着力点放在这三个方面, 既遵从了散文的文类共性, 更彰显了《荷塘月色》的文本个性。

二、处理好事实与情感的关系, 在情感上着力

散文文体的两栖性决定散文既是事实的文学, 更是情感的文学。“所谓事实的文学, 指表述或反映某种客观事实或真实存在的文学, 其主要特征是现实性、社会性和政治性, 意识形态色彩较重;所谓情感的文学, 指抒发真实情感或表现主观感受的文学, 注重对情感的发现, 主张独抒情感, 情感的表露一般比较内敛含蓄。”[4]散文作为一种介于文章与文学之间的“两栖”文体, 就文章的特性而言, 散文有外在的可以指认的言说对象, 具有写实性;而就文学的特性而言, 散文又不作纯“客观”的写实, 具有强烈的主观性。散文固然要呈现“事实”, 但更主要的是要抒发沉淀在“事实”下面的情感, 正如王荣生教授指出的那样:“诚然, 散文是真实的人与事的抒写, 不联系被写的人和事, 自然谈不上对散文的理解, 但是, 散文更是作者真情实感的流露, 离开了写作的这个人, 更谈不上对散文的理解。”[5]

《荷塘月色》既是事实的文学, 更是情感的文学。相对于妻子和儿子, 生活在“家世界”中的“我”是真实生活中的作者。“我”在月下来到荷塘也是事实, 但荷塘月色中的“我”已不是平常的自己, 而是虚实参半的抒情主人公, 正如文章中所描述的那样:“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 到了另一个世界里。”“我”看到的“月下荷塘”, 也是虚实参半的世界, 它既是自然界的“荷塘”, 更是作者心中的荷塘, “是世界上任何人从未见, 也是平日的朱自清所未曾见过的荷塘”[6], 是寄托作者情趣的载体, 是那一代知识分子心中宁静、雅洁、美妙、自由的理想世界。“我”怀想中的“江南世界”则完全是具有象征意义的人文景观, 作者借此表达了对自由快乐生活的向往。而纵观全文, 如果从《荷塘月色》呈现给我们的客观世界走进寄托作者精神追求的情感世界, 我们就会发现, 《荷塘月色》含蓄委婉地表达的是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喜悦向往之情以及这种生活情趣在真实世界难以追求的无奈。散文阅读, 就是要从文本呈现的“事实”出发, 通过对作者个性化的语句章法的分析, 最终进入作者丰富而细腻的“情感世界”, 而后者应是散文阅读的着力点和终极追求。

三、处理好文本内与外的关系, 在文本内着力

王荣生教授把文本分为“定篇”、“例文”和“自读”大约三种类型, 《荷塘月色》在各种版本里都属于“定篇”。学习这种定篇, 是让学生透彻地领会这些作品的思想和艺术, 理解和感受这些经典作品何以为经典, 经典在何处的奥妙。我所说的文本的“内”就是指作者呈现给读者的客观存在的文本, 以及这种文本的“思想和艺术”, 而离开这个客观存在的文本, 向前追溯 (如作者的写作动机和写作背景等) , 向后迁移 (对作者思绪所作的引申延展。利用文本来学习语言和言语的知识, 文章和文学的知识, 阅读和写作的知识———用王荣生教授的话说, 这些是“例文”“样本”的教学任务) , 我把这些“向前”和“向后”延伸的东西叫做“外”。我以为散文阅读教学, 最根本的任务是要紧扣文本本身作权威的阐释和有效的品赏, 而向外的延伸要谨慎控制, 以免冲淡教学的主旨。布鲁克斯曾说过:“文学批评就是对作品本身的描述和评价。至于作者的真正意图, 我们只能以作品为依据, 只有在作品中实现了的意图才是作者的真正意图, 至于作者对创作的设想及他事后的回忆都不能作为依据。”虽然在解读一个文本时, 或许要考虑作者生平经历、创作意图、心理倾向、时代背景等, 但文本才是分析的基础, 如果背离了基础, 那么什么也谈不上。最靠得住的文本解读, 应该符合文本的内在逻辑指向, 一切结论的产生申必须依据文本自身, 内证是第一位的, 至于对作者思绪作引伸延展, 那应是散“阅读”之后的事。现在的散文教学有一个严重的问题, 就是不少课堂或借助了课文中的语句, 或借助于其他资源, 师生作进一步延伸性谈论 (往往扩展到其他“外在的言说对象”) , 渲染并强化情感 (实际上是概念化、抽象化之后的“思想”“精神”) , 这种教学就“走到作者之外”, “走到了课文之外”, “走到了语文之外”, “走到了人文之外”, 于是“把语文上成了非语文”。[7]我认为《荷塘月色》之所以成为经典, 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作者淡化背景, 渲染描摹, 使平淡的“景物”成为充满灵性的“情物”。因此, 我在执教《荷塘月色》时, 开始不介绍写作背景, 即不作向前的延伸, 只是在探究作者的情感时, 稍带提及且不作延伸和深究。我以为如果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荷塘月色》能像《赤壁赋》那样成为永恒的经典, 那么, 它打动后人的, 一定是作品本身的魅力, 而不是其他。当然, 如果是为了加深学生对作品情感的理解, 并给课堂增添一些人文色彩, 那么有时可以作一点适当的延伸。我在执教《荷塘月色》进行课堂总结时, 进行了这样的内容设计:今晚正是满月之夜, 请你一人, 或邀三五知己, 去观赏“明月松间照, 莲动下渔舟”的美景, 让“湖月照我影, 送我至剡溪”, 可以去海边, 领略“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的博大意境, 还可以去江边, 抒发“人生代代无穷己, 江月年年只相似”的无限感慨, 当然, 我们不能离开自己的“荷塘月色”, 因为“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这样的内容设计是为了强化学生对朱自清在淡淡月色下夹杂在浓厚愁绪之中的淡淡喜悦之情的理解, 同时也增添了语文课堂的人文色彩。

四、处理好体式与学情的关系, 在两者的交集点上着力

根据文本体式和学情分析来确定教学内容是两条较合理的路径。事实上, 从这两条路径得来的结果可能会有以下四种情形:完全重叠, 部分相关, 完全无关, 互相冲突。那么, 面对这四种情形, 我们如何来确定教学内容呢?王荣生教授给出了答案:体式和学情之间的交集才是确定教学内容的核心所在。从体式来看, 《荷塘月色》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 客观地说, 使得这篇散文成为经典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四、五两段的景物描写, 因而对景物描写 (手法、意境、情感) 的分析自然成为教学的重点, 而对作者情感的把握又是重点中的重点。从学情分析来看, 学生感到最困难的是如何理解文中“喜悦”与“忧愁”同时并存的两种情感, 这成了教学的难点。于是从文本体式分析得出的重点与从学情分析得出的难点在这里形成了交集, 而这一交集点成了课堂教学的着力点。

为了突破这一由“重点”和“难点”形成的“文集点”, 我主要从三个面着力。第一, 四、五、六三段写景文字抒发的为什么是淡淡的喜悦之情?仅以第四段为例即可窥探其中的奥秘。“层层的叶子中间, 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 “零星地点缀着”说明荷花仅有稀疏的几朵, 而且也不是竞相怒放的, “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微风过处, 送来缕缕清香,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缕缕”“渺茫”这些词写出了荷香断断续续、若有若无、捉摸不定的特点。这样, 苍苍茫茫的月夜, “零星点缀”的“白花”, 若有若无的“清香”, 加上“不能见一些颜色”的“流水”, 共同营造了月下荷塘素雅, 朦胧、静美的意境。与此相呼应的, 作者在文字中蕴含的情感也只能是淡淡的, 而绝不可能是浓烈的, 奔放的。第二, 全文抒发的果真是淡淡的哀愁吗?不少“权威”的教辅用书都这样说, 但仔细推敲全文, 此说就颇值得怀疑。文章开篇第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一个“颇”字, 已表明忧愁不会是淡淡的。第三段中这些句子值得关注:“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好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 其中“好像”、“像”的潜台词是说这一切似乎不完全是真的。下文还有:“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且”有暂且、暂时、姑且之意, 说明受用这荷香月色只是暂时的, 是不会永久的。独特自由的荷塘世界是那样的美好和令人神往, 但似乎又只是自己的一种愿望, 一种感觉。这美好的景象似乎是不真实的或者最多只是暂时的, 这就折射出作者心底一种难以消解的浓重的愁绪。而且这种浓重的愁绪使作者独处美妙自由的荷塘之时也不能消解, 第六段有“但热闹是它们的, 我什么也没有。”这话说得好重啊, 最起码不是刚刚自由地受用过荷香月色了吗?怎么能说什么也没有呢?在作品最后, 作者惦念有趣、自由、快乐的江南, 但“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这一切只能说明, 受用荷香月色的喜悦之情只能是淡淡的, 而现实的苦闷与忧愁却是浓得化不开的。第三, 如何理解文本浓愁与淡喜的内在的逻辑关系?《荷塘月色》贯穿始终的就是一个“愁”字, 而“喜”只是其中一个插曲或衬托。一个无比忧愁的人, 即使是遇到一件赏心乐事, 他也不可能是完全开怀的, 完全忘情的, 他的喜悦只能是有节制的、暂时的、淡淡的, 而这种淡淡喜悦不是更衬托出作者的浓厚愁绪吗?

上面四组关系所涉及的八个方面的内容, 大多可以进入散文教学内容选择的视野, 但是, 通过权威的文本解读和科学的学情调查来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通过对作者独具质感的精致语言的分析, 领略文本特定的意境, 体悟作者独特的感情和情思, 这些, 才是确定散文教学内容的最佳路径。

参考文献

[1][2][5]王荣生.散文教学内容确定的基本路径[J].中学语文教学, 2011, (1) .

[3]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

[4]袁夫石.“事实的文学”还是“情感的文学”[J].中学语文教学, 2011, (3) .

上一篇:”六五“普法计划下一篇:关于自我介绍的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