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小学课堂生生互评的策略研究论文

2024-04-11

促进小学课堂生生互评的策略研究论文(共6篇)

篇1:促进小学课堂生生互评的策略研究论文

一、课题的提出

“生生互动”是指在课堂教学这一具体情境下,学生与学生之间发生的各种形式、各种性质、各种程度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助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心理学家约翰逊也认为:“在课堂上,学生之间的关系比任何其他因素对学生学习成绩、社会化和发展的影响更强有力。”现代合作教学理论也非常重视

课堂学习中的生生互动状态,主张课堂上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使他们有机会相互切磋,相互沟通,从而起到一种“共振”作用,这就是美国著名物理学家温伯特所谓学习中的“共生效应”,这种效应能使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仿效和矫正,共同发展。

师生间互动和生生间互动是课堂教学互动中最主要的形式和途径。课堂教学互动的主体是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的。尤其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当中,生生互动的意义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只有学生对同龄人的生活最熟悉,感受最真切,最易沟通语言,最易产生共鸣,最有评价的发言权。但是,目前这种互动型的教学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还只是处于朦胧阶段,在具体实践中还存在着很大的偏差。数学课堂教学中,往往是只有教师与学生个体之间的直接交往,而忽视了学生个体与学生个体之间自由的直接交往,以及学生群体与学生群体之间的直接交往。只是把学生作为一个孤立的个体对象看待,恰恰忽视了学生与学生之间蕴藏着巨大的学习资源。生生间互动的严重缺失使学生所具有的经验与体验未能得到充分地利用,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主动和创造性的发挥受到限制。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生生互动的优越性,挖掘生生互动的教学资源,是值得我们探索的问题,故提出本课题。

二、主要理论依据

1、教育的协同原理:教学作为一种复杂系统,遵从协同原理需要,要正确处理教学中的人际关系,从而形成一个欢乐友好的集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素质教育理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具有主体地位。因此,他们的学习活动不能由教师代替解决。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件让学生去探索,去发现。

3、心理学依据:心理学研究表明,互动交往的一般心理过程是:收入语音--理解语意--储存信息--做出反应。这种反应过程是思维发生发展、思维方式方法的运用、思维成果的形成及向外部语言转换等一系列心理操作的过程。问题是思维的开始,提出问题,通过教师引导,引起生生互动,发动讨论激起思维的活动。挖掘出学生与学生之间蕴藏的巨大学习资源。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

构建课堂教学生生互动的策略,课堂上通过生生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包括讨论、互相评价、互相反馈、互相倾听、互相激励、互为师生及合作与竞争等--即“生生互动”,使学生乐于表达,敢于交流,善于思考,真正实现“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兴趣还给学生”、“把灵魂还给学生”,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发展学生数学思维,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达到让每个学生学会知识、培养能力、真正提高课堂效率的结果,使课堂充满生机活力。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现代教学理论研究表明,教学是一种社会性认知活动,是一种人际互动过程。生生互动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发展价值,它主要表现在:

1、生生互动是课堂教学赖以进行的动力。学生在表述、讨论、评议过程中,可影响彼此的推理和结论,生与生之间语言和非语言的反应,可以对学生彼此的学习表现提供反馈,更利于学生认知活动的形成,进而敦促学生,特别是为缺乏学习动机的学生进行学习提供机会,利于转化“学困生”,从而取得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

2、生生互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生生互动”便于直接从同伴那里获得行为的方式和思想上的交流,对于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了解、信任,让学生学会人际交往的技能、技巧,从而突破自我中心的小圈子,这既满足了学生与他人平等交往的心理需要,又使学生学会尊重自己和尊重别人,这对于培养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生生互动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提高综合素质。生生互动可以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给善于思考问题、勤于发表意见、敢于提出疑难的学生,提供施展才能的机会。

4、生生互动使学生提高观察、分析能力,发展思维能力。通过与同伴的相互作用,学生学会用他人的眼光,而不是仅仅用自己的眼光,从自己的观点出发,认识和发现问题的能力,懂得从不同角度、不同方法去观察数学问题和数学现象。这是学生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四、研究的方法与过程

研究的方法:以自然实验法为主,辅以收集文献法、行动研究法、现场观察法和教育测量法。

研究过程:

课题研究从2009年2月实施2010年4月结题,分三个阶段进行研究。

1、第一阶段(2009年2月-2009年6月):前期尝试阶段。

(1)调查了解学生学习现状;

(2)收集资料,学习理论;

(3)撰写课题申请报告;

(4)尝试研究。

2、第二阶段(2009年7月-2009年12月):实施阶段。

(1)撰写开题报告,调整课题实施计划

(2)继续收集文献,充实理论基础。

(3)进行课堂教学中生生互动策略的探索

(4)撰写中期报告,调整实施方案。

3、第三阶段(2010年2月至今):总结阶段。

(1)对研究情况进行分析、归纳撰写实验结题报告或论文;

(2)整理研究论文、教学案例等资料。

五、课堂教学互动策略实验研究的途径

在近几年的工作实践中,我努力尝试在课堂教学中形成“生生互动”的学习方式。在各位领导和老师的指导下、经过学习,我认识到,当前课程改革中的常用词语--“互动”就是相对独立的学习个体之间在学习过程中互相促进、互相推动,使学生间摆脱“各自为战”的学习方式,它既是学习活动中一种人际关系的反应,又是一种实践活动的形式。“生生互动”的应用,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相互推动,达到共同提高学习效益的目的。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如何增强生生互动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增强互动的目的性、多样性、有效性,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牢固树立现代教学观。

1、转变教师角色,建立师生交往、生生交往、共同对话的教学观。

通过这几年来新课标的学习我认识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是新条件下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它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要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消极被动的接受知识的状态,把教学视为学生通过自主活动主动建构学习意义的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知识意义的建构者;另一方面要改变教师单项传递知识的教学行为,树立“以活动促发展”的教学观念,教师不再是传统教学中教学过程控制者、教学活动的支配者,教学内容的控制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应是学习环境的设计者,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教学活动是人类交往的一种特殊交际形式,交往可以看成是教学过程的一种本质。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转变教师角色、开展“生生互动”的学习方式。随着这种学习方式的逐步深入,我发现在主题探究活动中,每个学生都是作为探究发现的主体而存在的,每个人都是相互认识和交流的对象,教师不再是特权式的人物,而是与学生平起平坐的一员,教学活动便是教师与学生彼此相互理解、相互接纳的对话过程。这样,师生就形成了一个“学习的共同体”,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心灵的沟通和精神交融。这样这充满活力的课堂对于我来讲是一个未知的新世界,使我看到了一片更为广阔的教学天地。

2.实施“软设计”建立多元变通、动态生成教学观。

数学教学有“软”“硬”不同的设计,那些必须达成的教学目标,必须实施的教学步骤,必须完成的课堂训练是带有刚性的“硬设计”。而达成教学目标完成这些基本任务的途径、方法、过程、手段则应根据具体的学情,灵活应变,现场处理。这部分内容的设计,是具有很高弹性的“软设计”。而课堂教学则是在主题探究活动中,师生信息互动的过程。随着探究的不断深入,交互活动不断展开,课堂运行不断发生变化,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必须准备多元变通的方案,尝试进行“软设计”,先预设学生有可能出现的多种反应,并根据不同的情况设计出多种应对方案。

例如,在教学《假设的策略》时,因为不同的学生他们的认知水平也不相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改变以往要求学生统一操作,而是给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探究平台。让学生在这一平台上自由飞翔。一开始我以实物结合文字的方式出示题目储蓄罐里有12枚一角和五角的硬币,一共4元,问一角的和五角的硬币各有多少枚?先让学生找出题目中有哪些数学信息?同学们有办法解决这一问题吗?好好想一想、试一试。让学生自主探索,选择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的自主探索活动,这样的活动是他们必须经历的。从学生的学习现状出发,创造了真实、生动的“学生”课堂。在完成“硬设计”的基础上,精心设计“软设计”,使所有的学生的思维都被激发起来,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第二、优化教学互动的科学设计。

1、设计大小问题结合的发散性问题,扩大互动空间。

学生是现实的、主动的、具有创造性的生命体,其学习的过程,既是一个认知过程,又是一个探究过程,但探究需要问题的“参与”。“疑是思之始,学之端”问题既是探究的起点,又是探究的动力,因此教师应重视研究课堂提问艺术,要能够提出富有思考性、挑战性的问题,引起儿童的思考并在交往、互动中把问题一步一步引向深入。要善于设计大小问题结合的发散性问题。所谓“大问题”即粗线条的问题。这种问题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和可选择性,它可以让学生对解决问题作出策略上的选择、材料上的选择和思路上的选择,而不仅仅是对每一具体操作方法的选择,可让学生对解决问题的设计作出多种假想与推测,而不仅仅是按既定程序一蹴而就。如在教学地《长方形、正方形和平形四边形》时,当学生掌握了长方形的特点后,在学习正方形的特点时,我在大问题不变的情况下,让学生展开根据所提的问题,选择不同的方法和材料进行探究,在汇报正方形的特点时,有的学生说,我是用研究长方形边角特点时所采用用的量、比、折等方法来研究正方形边、角的特点的。有的同学则是通过对折再对折来证明。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受教师的“先入为主”的观念的制约,而是在大问题不变的情况下结合部分学生自己的发现,在教师创设的探究的环境中,享有广阔的空间,不时迸出创新的火花,拓展学生的互动的空间,

2、设计多向合作的学习活动,拓宽互动途径。

心理学家认为,学生的行动里都潜在着互相帮助和互相协作的动机。“在其驱动之下,学习者与学习者这间便能建立一种友好合作关系,共同承担责任和解决问题,学生的行为倾向于维护这种良好的合作关系,这样,相互间的交往与尊重就会促进学习和解决问题。”然而受性别、个性、空间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一般地说,性别、个性相同,空间位置较近的学生容易产生互动,根据数学课堂的教学特点和互动规律。教学中先采用生生互动或组内之间互动,生生互动由于人数少,则每个成员讲话的机会就越多,学生沉默的机会越少,通常可以较快做出决定。而组内互动,人数较多则可以共同完成一项大任务,由于组内成员在方法、性格、背景方面的多样性,更有利于生生之间更充分地互动。

在数学教学中,尤其是在特定的探究过程中,需要靠多个人的智慧才能完成时,开展互帮式组内互动。如在“长方形的面积”教学中,不同层次、存在能力差异的同学形成一组。知识基础欠缺,但动手能力强的同学很快就会利用所准备的材料,通过分割平移等方法,往往会由于条件的限制和操作方法不当,找不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长方形的面积联系。并且他们也不会过多的去思考。而合作小组内的同学会利用自己的优势互相帮助,找到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联系从而从长方形的面积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人公式。加深了学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理念和应用。

以互相帮助为目的,让不同层次、不同兴趣的同学在一个小组内共同参与,对知识的加工、归纳、浓缩而且,不仅可以取长补短、相互促进,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有了共同的提高。

3、设计多样的教学环境,丰富互动内容。

教学中要真正实现生生互动,就必须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利用生活化、情景化、信息化的多样教学环境。教师选择的主题内容能贴近学生实际,符合学生的兴趣、需求,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生可交流的机会就会增多,生生互动易于产生。同时由于符合学生的兴趣、需求,伴随着丰富的情感体验,通过互动碰撞更容易打开思路,往往会产生“触一发动全身”的现象,这样有利于互动的深化。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创设生动、多样的教学环境,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情感,并在教学前给学生提出收集各种相关信息的要求,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提供信息,丰富互动内容,共同获得发展。

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平移和旋转”教学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上课前,我们先做个小小的调查,玩过电脑游戏的同学请举手。玩过电脑游戏“俄罗斯方块”的同学请举手。谁能说说你是怎么玩“俄罗斯方块”的?然后出示一个图形让一个学生上前来操作,此时群情激昂。一些学生大呼“那边那边”,其手往左或往右猛烈挥舞;另一些学生则大呼“转”“变形”“往下”,呼喊之声不绝于耳,教学一时喧嚣不止。生甲则极熟练地利用方向键控制方块不断向左、向右或向下平移,或旋转后再平移到合适的位置。

学生对电脑游戏“俄罗斯方块”非常熟悉,而且在游戏中频繁地利用到向不同方向平移两次甚至多次的操作方法。通过让学生经历玩游戏的过程,发现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并借助平移接力的游戏,帮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自我发现平移的方法和技巧,从而使他们对平移有一个更清晰、更全面的认识。同时也给数学特定的“冷而严肃的美”增添了适当的温度。

第三、提高教学艺术,促进生生互动

1.捕捉课堂的有效信息,促进生生互动

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师生之间或学生之间的认知冲突,或疑问,或典型的疑问,或临时发生的意外事件,或学生中出现的思维、创新的火花,教师必须善于捕捉细微之处的有效信息,敏感觉察其中隐含的教育价值,适时调整教学,经过充实和重组整合,或许可以引发出一场有意义的争论,把课堂教学互动推向高潮。例如,在学习“整数乘除法意义”时,关于乘除法的关系,教材是这样说的:“除法中的被除数是乘法里的积,除法中的除数和商,分别是乘法里的两个因数。因此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有一个学生提出:“能不能说乘法也是除法的逆运算呢?”另一个学生又提出:“能不能说乘法和除法互为逆运算呢?”。这时教师及时针对这个问题,让同学们在小组里展开了讨论。小组讨论后,全班同学再讨论,各小组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一致认为,教材上的结果是最正确的。只能说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因为我们求乘法中的任意一个因数都可以用除法计算,但是求除法中的被除数是用乘法计算,求除法中的除数是用除法计算,求被除数和除数用的计算方法不同,所以我们不能说乘法是除法的逆运算。也不能说乘除法互为逆运算。通过讨论,同学们对这一数学概念的理解加深了。同时,学生们在互动中促进了交流,在交流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引发了争论,在争论中激活了思维,认识越辩越清晰,思维越辩越敏捷,学习越辩越成功。

通过讨论、碰撞、合作发现等生生互动,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对事物的认识理解加深了,合作学习的技能提高了,教学效益能达到最优化。

2、设计多种互动形式,促进生生互动。

⑴互看

如在教学生生拥有在探究过程上,一个教师要面对几十个学生,常常会因时间问题无法迅速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所以教学中教师可根据课题的需要,给学生创造足够的观察机会,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形成的过程,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数学的魅力,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拥有的充满快乐、涌动生命活力的生活世界。

如教学“三角形的面积”的公式推导时,当学生已获得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有部分学生在得出三角形面积公式时,有一定的困难。不明确为什么“除以2”,让学生演示转化过程,并口述过程。

如“长方形的体积”的教学中让学生自主探索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时,有的学生面对一堆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却无从下手,有的学生则反复尝试努力仍无法解决的困难,这时我提示同学,你可以看看别的同学是怎么摆的。学生得到启示,很快找到其中的奧秘,发现长方体的体积与所摆的小正方体的层数、排数、每排的个数的相互关系,这样让学生通过互看,达到相互反馈、自我校正的目的。不用教师的“千言万语”,通过观察别人的作品或表现,一样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不仅了解情况,还使学生在互动过程中更加想学、会学,并经常得到帮助,从而更容易掌握知识,形成能力。

⑵、互说

语言是思维的结果和工具,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必须相应地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主题探究教学中,我们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给学生创设充分“说”的环境,使学生在教学中变“听众”为“主人”,在同思共想,互说互议的过程中,使学生逐步达到思维有条理、说话有根据,表达准确严密,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在具体操作中,可采用以下两种形式:

①师生角色互换

学生用语言表达的过程,就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课堂上,鼓励学生走上讲台,面对全体同学、大胆讲述自己的观点、解题思路或不理解、有的地方。这样,“说”的学生必须要理清思路,反复思考,形成一个反思的过程;“听”的学生迫切了解别人的发言。观点与自己有什么不同,有何不足,必定会认真倾听。认真倾听了才能颉取别人的思想精华,博采众长,萌发灵感,触类旁通,使“听”、“说”双方共同提高。如在教学:20以内的加、减法时,我首先引导学生观察课本上的主题图,然后问:“谁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说给老师听。经过一再思索,有一学生说:“树上有17只小鸟,飞走了8只还剩下几只?”然后老师追问:“谁还有不同的意见?”又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树上只有7只小鸟!”我做一脸迷惑状,该生又说:“有几只小鸟被树叶遮住了。”这时又有不同的学生发表意见说:“老师树上有9只鸟我只看见了7只,另外两只没看到。”……通过让学生开放性的思考、开放性地说,使学生在看图、编题和解答过程中,创造性地学会了新知,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了同步的发展。

②组内互相说

小学生有个特点,只要自己会讲的话,总是不爱听老师讲,喜欢“自己说”,组内互动就是一种让学生充分说的形式。

如在独立探索(现代小学数学第六册两位数乘法)“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时由于学生已学会了“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所以这节课我尝试小他们自已动手,试着探究。首先,我让学生梳理一下自己的思路,准备小组交流。由于学生的生活背景不同和思考角度不同,势必有不同的解题思路,先让他们整理已有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试着自己用语言组织,为交流做好准备。然后,四人一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学生在面对面的互动中,尽情“展示”着自己个性化的想法,享受成功的喜悦,同时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开阔思路。在交流中,学生思维积极、互相补充、互相启发,使课堂中由“一言堂”变成“群言堂”,由一个老师变成几十个老师,使全班学生共同进步。

⑶、互辩

学生之间“互辩”能让学生共同参与、交流信息、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启发性。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群体的活动功能,当学生意见不一致又相持不下时,可组织学生共同讨论,使学生在知识方面互相补充,在学习方法上互相借鉴,集智取长,协作创新。

例如,在教学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对于方程解法与算术解法学生中产生了争论。如九义教材109面例1的等量关系式可以:“(1)、原有的重量-每袋的重量×卖出的袋数-剩下的重量。(2)、原有的重量-剩下的重量-每袋的重量×买出的袋数-剩下的重量。(3)、原有的重量-剩下的重量﹢每袋的重量×买出的袋数”。可列出三种不同的方程。但有的学生认为这三种都是方程解法,而有部分学生认为第(3)种不是方程解法。为此,学生间进行互辩,通过几次的辩论,使学生们明确了方程解法与算术解法的实质性区别:就是方程解法必须是未知数参加列式运算,而算术解法只是已知数参加列式运算,从而学生达成共识。第(3)个等量关系列出的等式不是方程解法,故它不是方程。

这样,课堂上,学生围绕第(3)个等量关系列出的等式不是方程这个问题,展开了辩论,为了得出一个较为满意的说法,学生们进行了多次讨论、交流。通过互辩提高学生与他人交流的技巧、合作的机能。

⑷、互评

心理学证明:学生更加容易接受来自自身群体的评价。学生的评价,语言是儿童化的,情感是亲切的,思维水准差不多,他们的评价不一定很准确、很深刻,但是常常是实事求是的。教师应给予学生评价的机会和权利,帮助学生将评价的出发点立足于发现别人的长处、相互学习上,注重学生互帮互助、团结协作意识的培养。如:评价的同学在给别人提建议时也应有礼貌,说话的态度、口气要平和,要用商量的口吻进行交流。而且通过这种评价方式,提高学生看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如何接受别人表扬和批评的态度。因此,教师应适时地组织学生互评,可以通过同桌互评、小组互评、全班互评,拓展自主评价的空间,力求让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学会正确对待他人,学会欣赏别人,从而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学生的互评不但使教学课堂气氛更加宽松和谐。这样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发展了能力,而且也获得了深层次的情感体验。

第四,在互动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和能力

生生互动的过程,是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和相互补充的过程。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索,品尝成功的喜悦,也体会到失败的痛苦,经过一次次意志的磨练,一次次创造性体验,使他们感到,攀登科学的道路上哪怕是一点点的成功,都必须付出艰辛的努力。成功源于创造性的劳动,源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畏困难、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科学素质得到提升,个性和特长得到最大限度的张扬。使学生感受到发展自我、提高自我的重要性。

课堂中通过加强学生与同伴间的合作互动学习,学生学会了倾听、交流、协作、分享的合作意识和交往技能,敢于在实质性的讨论中运用所学知识表达观点,质疑不同见解。通过“生生互动”学习,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也得到充分体现,尤其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生生互动”合作中,学习兴趣提高了,自主学习意识也增强了。教与学的关系变得更为生动活泼,学生把学习看作一件乐事,最终进入“学会”与“会学”的境地。

总之,我们教师只有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并结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在课堂教学过程上下功夫,合理运用数学课堂互动的教学策略,才能真正提高和发展学生数学能力,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才能充分地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

篇2:促进小学课堂生生互评的策略研究论文

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要结合小学数学的学科特点,以素质教育思想理论为指导,依据新课程标准,重点关注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变被动为主动参与;如何使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主动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如何实现教学中知情统一、学生主动和谐发展。要充分考虑与学生智力发展相关的认知目标、与学生情绪体验相联系的情感目标和与学生实验技能发展相辅的技能目标;要着眼于学生现有认知水平、情感态度和平共处发展潜力,结合教学内容,根据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施于不同的教学策略,体现因材施教,促进各个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和谐、持续的发展”。

主要理论依是据教育的协同原理、素质教育理论和心理学,收入语音——理解语音————存储信息————做出反映。这种反映过程是思维发生发展、思维方式方法的运用及向外部语言转换等一系列心理操作的过程。通过教师引导,引起生生互动,发动讨论激起思维的活动。研究的方法:以自然实验法为主,辅以收集文献法、行动研究法、现场观察法和教育测量法。

课题研究从年月实施年月结题,分三个阶段进行研究。第一阶段至前期尝试阶段,第二阶段:至今总结成果阶段,第三阶段至具体实施阶段。

生生互动是课堂教学互动的主要形式,但无论是从互动的广度还是互动的密度来看,生生互动远远优于师生互动,尤其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现“生生互动”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在实际教学中我运用了以下几种做法,收到了可喜的成效

牢固树立现代教学观。转变教师角色,建立师生交往、生生交往、共同对话的教学观。实施“软设计”建立多元变通、动态生成教学观。在教学设计时必须准备多元变通的方案,尝试进行新型的备课方式——“软备课”,在设计教学时,先预设学生有可能出现的多种反映情况,并根据不同的情况设计出多种应对方案。

1、优化教学互动的科学设计,设计大小问题结合的发散性问题,扩大互动空间。

2、设计多向合作的学习活动,拓宽互动途径。

3、设计生活化、情景化、信息化的教学环境,丰富互动内容。

4、设计多种互动形式,促进生生互动。在互动中我主要采用以下方式:

⑴互看

在课堂上,一个教师要面对几十个学生,常常会因时间问题无法迅速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这时如果让学生互相看看别人的表现或表演;看看别人的演示或演算;看看别人的作业或其他。通过观察别人的作品或表现,使学生得到启示。

⑵、互说

语言是思维的结果和工具,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必须相应地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教学中,我们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给学生创设充分“说”的环境,变“听众”为“主人”。

⑶、互辩

学生之间“互辩”能让学生共同参与、交流信息、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启发性。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群体的活动功能,当学生意见不一致又相持不下时,可组织学生共同讨论,使学生在知识方面互相补充,在学习方法上互相借鉴,集智取长,协作创新。

⑷、互帮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未来社会已越来越注重个体能否与他人合作共事,能否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否概括和吸取他人的意见。而在课堂上,虽然同时同地同人教学同一内容,但也会形成学生学习上的差异,因此必须加强学生互帮互助、团结协作意识的培养。当别人有困难时指点、辅导他,当别人受到挫折时安慰他,当别人没有勇气表现时鼓励他,使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以通过这样的互动形式得到帮助提高。

⑸、互评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自然也是评价的主体。学生的评价,语言是儿童化的,情感是亲切的,思维水准差不多,他们的评价不一定很准确、很深刻,但是常常是实事求是的。评价的同学在给别人提建议时也应有礼貌,说话的态度、口气要平和,要用商量的口吻进行交流。而且通过这种评价方式,提高学生看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如何接受别人表扬和批评的态度。因此,教师应适时地组织学生互评,可以通过同桌互评、小组互评、全班互评,拓展自主评价的空间,力求让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学会正确对待他人,学会欣赏别人,从而取长补短,相互促进。

⑹、互考

现代大多数学生不喜欢传统的考试考查方法。有的甚至产生了抵触心理。针对这一现象,在教学中,学习新的知识后,教师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互考”,如同桌互考、组内互考、个人考全班。这样,不仅出题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更重要的是全班学生都真正变成了思维的主体。由于每个学生都想表现自己,想当小老师考同学,在课堂上不得不自己去学、去说、去做、去思考。通过互考,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习的热情,树立起对学习的信心。

第三,提高教师的教学敏锐性,充分挖掘和利用课堂中的一切互动因素,调整

互动,促进互动。创造互动机制,促进互动。捕捉课堂的有效信息,调整教学程序,促进互动。

第四,在互动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和能力

生生互动的过程,是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和相互补充的过程。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索,品尝成功的喜悦,也体会到失败的痛苦,经过一次次意志的磨练,一次次创造性体验,使他们感到,攀登科学的道路上哪怕是一点点的成功,都必须付出艰辛的努力。成功源于创造性的劳动,源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畏困难、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总之,我们教师只有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并结合学生的特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下功夫,合理运用数学课堂互动的教学策略,才能真正提高和发展学生的能力,才能真正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生生互动策略的研究

单位:封丘县陈固乡

东守宫小学

作者:李兰 王泽民

篇3:生生互评——活力课堂的助推器

一、口头互评发掘语言潜能

生生互评要求学生全员参与, 求异务实。我在指导学生进行生生互评时要求:在学习内容、学习习惯上先指出别人的优点, 再指出别人的缺点。如在评价课文朗读时, 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评价:字读正确没有, 句子读流利没有, 声音响亮不响亮, 有没有读出感情, 等等。先发现优点, 再指出缺点。在学习《狐假虎威》时, 学生读完课文后, 都争着要读, 这时我发现只有坐在第一个的黄今徽没有举手。他好象从来没举过手朗读, 于是我请他来读, 黄今徽吭吭哧哧地费了好半天的劲才把这两句话读完。他刚刚读完, 其他同学就举起了手 (评读) 。黄今徽看见大家都跃跃欲试地想发表意见, 脸一下子就红了, 低着头, 用手不停地卷着书角儿。我看得出他很紧张, 很不好意思。平时, 学生站起来评读都爱挑别人的错误, 我怕大家的评价会伤害他的自尊心, 可我又想保护大家的积极性。于是, 我对学生们说:“老师想知道刚才谁听得最认真, 老师发现, 黄今徽读书时咬字很准确, 谁能告诉黄今徽刚才他把哪个字的音读准确了?”———“黄今徽, ‘违抗了老天爷的命令’中的‘命令’, 你读得特别准确。”———“你把老虎给蒙住读出来了, 真不错”。黄今徽的头慢慢抬起来, 开始看书上同学说到的句子。“好了, 刚才你们听得特别仔细, 黄今徽也尽了最大努力朗读课文, 很好!同学们学会了看别人的优点, 老师为你们的进步感到高兴!”我大声鼓励着所有的孩子。学生的一席话, 不但鼓励了这位读课文的同学, 同时也婉转地给那些和黄今徽有相同问题的同学提了醒, 一举两得, 收效良好。在评价的语言表达方面, 我鼓励学生最大限度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

“生生互评”这项评价方式开展以来, 很多同学的语言发展潜力的大门都被打开了。学生们都争先恐后地去评价, 并且都力争每次有不同, 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 促进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自主发展。

二、书面互评感受母语魅力

课堂教学中, 我们不妨将评价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让他们在小组合作评价后, 再总结汇报评价结果。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把学生评语与互评有机结合, 是可以尽情挥洒个性才能的天地, 可以与作者心灵对话, 语言、体裁都可随心所欲, 只是要求说真话、实话、有见地的话, 把它真正当作是作文领域开创的又一片创作园地。在学生作文互评中, 我常常有些意想不到的收获, 学生也常常享受快乐。为了提高学生互评作文的能力, 在教学中, 我试用了“采访”式的自评方法,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例如在组织学生春游时, 要他们留意同学之间的情况, 请他们欣赏各个方位的景色, 回来后写一篇“春游”的文章, 把草稿交上来。我选择了两篇作文印发给学生。一篇是写得较好的, 只是在最后一段与前文衔接欠佳。另一篇文章有两个中心:一是赞扬同学之间的友爱精神, 二是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在互评前, 我提出评改要求———围绕中心写具体。接着, 请两位小作者上台读文章, 其余同学根据评改要求边听边思边划, 听后在印发的纸张上写上自己的评语, 然后像“记者”那样, 向这两位小作者发问。如:文章中心思想是什么?为什么要选这个材料?……作者可以回答他们的问题, 也可以进行辩驳。通过“采访”式互评, “记者”和作者双方都受益。作者由于受“记者”的提问, 知道自己文章存在的问题, 能有针对性地把文章修改好, 而“记者”也学会了修改文章的方法。这种双向交流使学生尝到了甜头, 课堂也因此变得生动活泼。

三、组际互评启迪学生思维

互评需要常常引进新鲜的活水, 男生与女生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班级与班级之间, 都可以进行不定向的随意互评。在这种互评形式的实践中, 学生的写作和评点水平都在一步步提高, 思维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培养。

在我校开展的“读书节”活动中, 以图书漂流这种形式, 让学生品尝到互评的乐趣, 从而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 启迪学生思维。具体做法是:在校内搭建一个读书屋, 里面摆放的是学生自己喜欢的书。这本书主要讲了什么?你为什么喜欢它?看了之后有什么收获?把这本书值得一看的理由以观后感的形式写下来夹在书中, 推荐给别的同学看。别的同学看后, 又可写下自己的体会。这样, 全校学生手中的图书就流动了起来, 学生可以自由去选择图书, 自由去对书进行评价、反思, 交流自己的观点。这种互评的形式, 由课内转向了课外, 由集中转向了分散, 不仅让学生在互评中提高了阅读的兴趣, 启迪了学生的思维, 更让学生在互评中感受到了语言文字的魅力。

在组际互评时, 能使学生懂得互相商量、探索着去评价, 培养了他们与人合作的能力, 同时, 在小组互评中, 通过组际同学的鼓励, 把那些在课堂上表现不太积极的同学有效地组织起来。

篇4:促进小学课堂生生互评的策略研究论文

关键词:学英语;英语教学;生生互评

一、引言

以前的学习理念把学习视作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重视间接获得知识。而现在的学习理念则把学习视作一种实践性的认识活动,重视经验、交流,强调创造性、主动性。教师要开辟新的教学方法,适应时代发展潮流。“生生互评”就是在这种条件下出现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

“生生互评”教学模式是基于现代的学习理念和传播理论,带有主动性、配合性、实效性、互动性的特点,从优化学习环境和提高合作学习效率出发,起到配合课堂教学的效果。“生生互评”的基本形式为合作学习,系统采用互动式教学理念,促进学生成绩的提高,以团体成绩作为衡量标准,师生配合共同达到教学目标。“生生互评”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学生非智力素质的良好发展、活跃课堂气氛具有重要意义。

二、小学英语课堂中的“生生互评”

1.小学生的特点

说到小学英语课堂的“生生互评”,我们势必要从课堂主体特点出发加以分析。小学生具有很强的语言感知能力和模仿能力,并且听觉敏锐,心理负担小。小学生学英语又有其独特优势。首先,他们有很强的可塑性,很容易培养兴趣,易于适应和接受不同的思想、观念、文化等,易于养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其次,小学生的心理负担轻,他们敢于对教师组织的活动发言,这有利于教学活动的进行。再次,从直觉和经验学习,很容易调动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小学生对英语的兴趣。

但是小学生学习英语又有不足。首先,他们的自制力差。他们对新事物很容易感兴趣,如果教学内容或老师无聊,就很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其次,他们能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很短,确实很容易分散注意力。这对教师在课堂上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后,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好,他们不能轻松地掌握和理解语言的规律,不能主动地去学习,依赖性强。这就要求教师制订科学的计划,并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

2.小学英语课堂“生生互评”的目的及步骤

小学英语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良好习惯,并使学生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准确识别音标,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初级技能,培养初步口语交际能力。

据此我将“生生互评”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第一,学生个人进行听说读写训练,内容为近期所讲单元字母、单词和句子。第二,小组评价。小组长组织本组学生互相考察、互相评价,看字母书写是否规范,单词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并打分,将组内得分最高者向全班推荐。第三,师生互动评比。每组推荐的学员PK,全班学生进行打分,胜出者作为周冠军。一周一次,实行积分制,期末决定最终冠军组。

3.小学英语课堂“生生互评”的意义

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学生课堂积极性明显提高,课堂气氛活跃,成绩显著提高,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生生互评”要求学生以教师的身份参与其他同学的听说读写。在这个活动中,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面对自己的同学,他们就像在扮演老师,掌握了学生的“命运”,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特别积极。其次,在传统的以教师占据主导地位的教学活动中,除了一些优秀的学生能够跟上教师的思路,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以外,绝大多数学生还是无法跟上教师的思路;此外,教师符号化抽象的评论(A+、A、B+、B、B)对于提高学生成绩,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在“生生互评”中,学生很容易看到自己的优劣,确定自己跟同学的差距。他们只根据自己的感觉做出评判,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他们可以直接告诉同学,字母写得好不好,单词写得对不对,句子是否符合规范,陈述句、疑问句标点符号是否完整。对方的优势恰恰是自己的劣势,提醒自己在今后的学习中加以改正,而自己的优势就要继续保持。通过经常性进行的小组PK,使学生有意识地总结和反思,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兴趣,提高成绩。

此外,“生生互评”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学生在相互考察过程中能够发现书写不规范的字母、错误的单词、混乱的标点符号,巩固了基本的语言和语法知识。

三、小结

“生生互评”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教学方式。“生生互评”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变成课堂的小主人,摆脱了以往教师枯燥讲课的沉闷氛围,提高了学习效率,这一创造性的发现,真正体现了新的教学观中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实现了教育公平,真是小动作大收获啊!

参考文献:

[1]李召存.现代教学论视野中的学习观[J].中国教育学刊,2002(7).

[2]王坦.合作学习简论[J].中国教育学刊,2002(2).

[3]姚时聪.习作中生生互评的优点[J].治学之法,2014(3).

篇5:促进小学课堂生生互评的策略研究论文

学策略》

摘要:新课程下的教学实质上是一种对话过程,学生由于在年龄、心理、知识水平相近,所以在对话中最放松,最能形成真正的交流互动。本文以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为例,介绍了“生生对话”的几种对话策略,为解决生物教学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和改革空间。

关键词:对话理论 生生对话 对话策略

新课程下的教学实质上是一种对话过程,对话理论进入中学生物教学,为解决生物教学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考角度和改革空间。学生之间的对话是基于共同的主题而进行的探索交流,他们在年龄、心理、知识水平相近,所以在对话中最放松,最能形成真正的交流互动。本文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的方式,着重介绍生物课堂教学中几种“生生”对话型教学策略。

一、“讨论式”对话策略

讨论式对话教学就是围绕本课的内容进行讨论,其外部形式表现为对话的双方相互补充、相互启发,使所讲内容逐步展开,由浅入深,引导学生一步步深入,最后全面掌握整堂课的内容。主要特点是以讨论为主要手段,依据和谐、民主的环境及宽松的氛围,这是一种常用并且相对稳定的形式。这种教学可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对话,以发挥其主体性作用,在讨论过程中学生既可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使智慧的火花不断碰撞,又能活跃思维,借鉴思想,使具有创意的观点启迪更多的学生。

例如,必修3第三章第一节《生长素的发现》一节教学中,当学生了解了单侧光照引起植物向光生长的实验后,学生很可能自己就会产生疑惑,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植物具有向光性呢?问题激起学生的探究心向以及认知上的冲突,教师应充分抓住这一教学契机引导学生思考、开展讨论。在讨论中学生也许会根据先前学过的有关知识作出多种多样甚至是天马行空的假设,虽然这些假设和实际的结论并不符合,但教师一定要充分保护好学生的讨论积极性,因为讨论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学生思维间碰撞的过程,时常会有思维的火花闪现,这种火花可能是一个富有创意的想法,或独到的见解,或创新的思维。学生就是在这样的“链式增长”思考、讨论中打开了思路,迸发出对学习的热情,自主参与到了学习过程中,在讨论中连续而自主地生成对问题的各种解释。

二、“辩论式”对话策略

在讨论式教学过程中,当讨论内容不断扩充膨胀,出现大相径庭甚至对立相峙的观点时,讨论式教学就会被辩论式教学取而代之。这时,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正反两方或者三方进 1 行争辩,各方先系统阐述自己的观点,然后批驳对方的观点,由教师和部分学生组成评判小组。辩论式教学要求教师能虚怀若谷、客观公正地看待学生的观点,在总结时不必强求学生得出一致的结论。通过辩论,学生不仅知道了如何推理、如何识别与利用不同的资料为自己服务,而且知道了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既提高了语言的运用能力,又扩展了思路,培养其多角度全方位看待问题的习惯,增强了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敏感性。

例如,选修3专题四第一节《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一节的教学就是辩论式对话典型课例。转基因生物是科学技术领域的一大突破,但它同时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为人类带来灾难。对于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不管学生持哪种观点,但希望他们能摆事实讲道理,能以理服人,而不能为争论而争论,也不能哗众取宠。在辩论的过程中,有些学生可能会直接运用教材中的观点和例子,但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教材内容的具体分析,适时引导对方辩手从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进行攻辩。在双方辩论的过程中,希望学生能促进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能开拓自身的思维空间,能加强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能体验集体智慧的强大力量。辩论式对话也是系统传授知识的一种形式,而不仅仅是为了展示辩论的能力。因此,这种形式是一种最受欢迎但又不宜滥用的形式,一般只适用于有争议的章节内容。

三、“讲演式”对话策略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生物教材中穿插了许多调查性、研究性学习活动以及小资料,对于研究成果或调查成果的交流汇报、演讲是教学的内在要求,也是提高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发展语言能力的良好契机,符合学生多元发展的要求。“讲演式”对话是以学生分工专题准备,上台讲演、汇报、展示学习成果为主的活动形式,这种教学方式能将课堂教学的时空加以延伸,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宽,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大幅提高,充分体现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和自主性,对增进教学效率和学生终身发展都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例如,必修2第五章第三节《人类遗传病》一节的教学之前,教师可指导学生走进日常生活,开展人群中常见遗传病的调查,如红绿色盲、白化病、高度近视等遗传病的发病情况,获取各种遗传病实际的发病人数的比例数据,并搜集各种遗传病的文字、图片等资料信息,将数据、资料进行整理总结,写成小论文进行汇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给与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以演讲的形式汇报自己的调查成果、小论文。从调查到成果汇报的整个过程,学生几乎做到了全程自主学习,这就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性,通过实际参与调查培养了学生接触社会、从社会中直接获取数据的能力,增进了学生对相关资料和信息的汲取能力,形成了课题总结与汇报、交流演讲的能力。

四、“角色扮演式”对话策略

例如,必修一第3章第二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介绍了多种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这部分对于刚进入高中学习的高一学生来说,知识点多而杂,晦涩难以理解,各种细胞器在结构上相似,在功能上相互联系,学生记忆和理解比较困难。我们可以指导全班学生分别扮演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叶绿体、线粒体、中心体、液泡等细胞器,首先让这些扮演的学生“现身说法”,让他们说说自己的结构特点和功能应用,然后针对这些细胞器的不同属性让他们“排队站圈”,如针对动物细胞哪些细胞器应该在一起,针对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哪些细胞器应该在一起。让学生在亲身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对这些细胞器有生动、形象的认识,加深了学生对这些细胞器的理解和印象。运用这种角色扮演法不但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体验知识、感知知识、构建新知识,而且还能化抽象为具体,使“死”的知识“活”起来,并生动地呈现在学生的视觉之中。

五、“说错式”对话策略

“说错式”对话策略主要适用于习题课,题海训练一直是困扰中小学教育的一大难题,在生物教学上也是如此,其显著的特征状态之一是重复错误率高得惊人。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的错误大多是被教师“批改”或“提问”出来的,“纠错”也大多是在听讲、模仿甚至抄写中完成的,缺少了个体原始的体验、质疑与反思,难以形成自身的学习策略与思想方法。在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中,我们通过“说错”对话形成了师生与生生之间新的教学对话关系,通过对话让学生对自己错误的深层理解和改正。

篇6:促进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2015年04月20日 15:23 来源:《课程·教材·教法》2014年第201411期 作者:安富海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浏览量 102

作者简介:安富海,西北师范大学 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甘肃 兰州 730070 安富海,1981年生,男,甘肃庆阳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教育学博士,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内容提要:深度学习是一种基于高阶思维发展的理解性学习,具有注重批判理解、强调内容整合、促进知识建构、着意迁移运用等特征。深度学习不仅需要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还需要教师通过确立高阶思维发展的教学目标、整合意义联接的学习内容、创设促进深度学习的真实情境、选择持续关注的评价方式进行积极引导。

关 键 词:深度学习浅层学习教学策略

标题注释:本文系2014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4XJC880001)和2014年甘肃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2014A022)成果之一。

新课程改革以来,课堂教学中的独白和灌输逐渐被“自主、合作、探究”等新型学习方式所取代,对话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这种新型的对话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授受式的课堂教学模式相比,在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广度和师生合作交流的状态等方面都实现了质的飞跃。但由于教师对新型学习方式的内涵、原理、实施策略等方面理解不到位,使得“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调查发现,许多自称合作性、探究性的课堂上,学生忙碌于各种“工具”的使用和“自由”的交流,对于学习活动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往往只停留在对过程和步骤的认识层面上。从课堂学习的现状来看,和传统的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学习相比,“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改变的仅仅是学生记忆知识的愉悦程度,并没有体现出对新型学习方式所强调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合作学习的意识、科学探究的精神的重视。这种只关注外在形式、忽视其精神实质的学习过程并没有使学生真正理解知识、体验情感、践行价值观,而仅仅使学生记住了知识、认识了情感、了解了价值观。这种基于简单记忆和重复训练的浅层学习对于促进学生理解知识、建构意义、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发展有很大的局限。本研究拟针对这一问题,运用深度学习的原理分析浅层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而从教师的角度探讨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策略。

一、深度学习的内涵

深度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既是个体感知、记忆、思维等认知过程,也是根植于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现实生活的社会建构过程。[1]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也被译为深层学习,是美国学者Ference Marton和Roger Saljo基于学生阅读的实验,针对孤立记忆和非批判性接受知识的浅层学习(surface learning),于1976年首次提出的关于学习层次的一个概念。[2]事实上,早在1956年布卢姆在其《教育目标分类学》中关于认知维度层次的划分中就已蕴含了“学习有深浅层次之分”[3]70-80的观点。Ference Marton和 Roger Saljo借鉴了布卢姆认知维度层次划分理论,创造性地提出了深度学习的概念并借助实验推进了深度学习的研究。此后,许多研究者开始关注深度学习,Biggs和Collis(1982)、Ramsden(1988)、Entwistle(1997,2001)等学者都从不同角度发展了深度学习的相关理论。[4]近年来,深度学习愈来愈受到教育研究者的关注,2006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Hinton教授和他的学生Salakhutdinov在《科学》上发表了一篇关于深度学习的文章,开启了21世纪深度学习在学术界的浪潮。2013年1月,在中国最大的互联网搜索引擎公司百度的年会上,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高调宣布要成立百度研究院,其中第一个重点研究方向是深度学习,并为此成立深度学习研究院(IDL)。2013年4月,《麻省理工学院技术评论》(MIT Technology Review)杂志将深度学习列为2013年十大突破性技术之首。[5]虽然他们对于深度学习概念的界定不尽相同,但在深度学习与浅层学习的差异性以及深度学习的本质理解上,基本达成了共识。按照布卢姆认知领域学习目标分类所对应的“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及创造”这六个层次,[3]75浅层学习的认知水平只停留在“知道、理解”这两个层次,主要是知识的简单描述、记忆或复制;而深度学习的认知水平则对应“应用、分析、评价、创造”这四个较高级的认知层次,不只涉及记忆,还注重知识的应用和问题的解决。因而,较为直观的表达为:浅层学习处于较低的认知水平,是一种低级认知技能的获得,涉及低阶思维活动;而深度学习则处于高级的认知水平,面向高级认知技能的获得,涉及高阶思维(higher-order thinking)活动。高阶思维是深度学习的核心特征,发展高阶思维能力有助于实现深度学习,同时深度学习又有助于促进学习者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深度学习是一种以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发展为目的的学习,它不仅强调学习者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知识整合和意义联接的学习内容、举一反三的学习方法,还强调学生高阶思维和复杂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深度学习不仅关注学习结果,也重视学习状态和学习过程。鉴于以上认识,本研究认为,深度学习是一种基于理解的学习,是指学习者以高阶思维的发展和实际问题的解决为目标,以整合的知识为内容,积极主动地、批判性地学习新的知识和思想,并将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且能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的一种学习。

二、深度学习的特征

深度学习与浅层学习在学习目标、知识呈现方式、学习者的学习状态和学习结果的迁移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异。其特点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深度学习注重知识学习的批判理解。深度学习是一种基于理解的学习,强调学习者批判性地学习新知识和思想,要求学习者对任何学习材料保持一种批判或怀疑的态度,批判性地看待新知识并深入思考,并把它们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在各种观点之间建立多元联接,要求学习者在理解事物的基础上善于质疑辨析,在质疑辨析中加深对深层知识和复杂概念的理解。[6]第二,深度学习强调学习内容的有机整合。学习内容的整合包括内容本身的整合和学习过程的整合。其中内容本身的整合是指多种知识和信息间的联接,包括多学科知识融合及新旧知识联系。深度学习提倡将新概念与已知概念和原理联系起来,整合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从而引起对新的知识信息的理解、长期保持及迁移应用。学习过程的整合是指形成内容整合的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使其存储在长时记忆中,如利用图表、概念图等方式利于梳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而浅层学习将知识看成是孤立的、无联系的单元来接受和记忆,不能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长期保持。第三,深度学习着意学习过程的建构反思。建构反思是指学习者在知识整合的基础上通过新、旧经验的双向相互作用实现知识的同化和顺应,调整原有认知结构,并对建构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分析、调整的过程。这不仅要求学习者主动地对新知识作出理解和判断,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对新概念(原理)或问题进行分析、鉴别、评价,形成自我对知识的理解,建构新知序列,而且还需要不断对自我建构结果审视反思、吐故纳新,形成对学习积极主动的检查、评价、调控、改造。可以说,建构反思是深度学习和浅层学习的本质区别。第四,深度学习重视学习的迁移运用和问题解决。深度学习要求学习者对学习情境的深入理解,对关键要素的判断和把握,在相似情境能够做到“举一反三”,也能在新情境中分析判断差异并将原则思路迁移运用。如不能将知识运用到新情境中来解决问题,那么学习者的学习就只是简单的复制、机械的记忆、肤浅的理解,仍停留在浅层学习的水平上。深度学习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是创造性地解决现实问题。一般来说,现实的问题不是那种套用规则和方法就能够解决的良构领域(well-structured domain)的问题,而是结构分散、规则冗杂的劣构领域(ill-structured domain)的问题。[7]要解决这种劣构领域的问题不仅需要我们掌握原理及其适切的场域,还要求我们能运用原理分析问题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三、浅层学习的表现及批判

浅层学习是指学习者在外力驱动的基础上,通过简单描述、重复记忆和强化训练等方式学习新知识和思想的一种学习形式。其特征是:第一,浅层学习是一种基于外在动机的学习。浅层学习是在外在任务的驱动下,被动地、消极地进行的一种学习,考试的内容是浅层学习最主要的目标,等级评分是促进浅层学习最有效的方法。第二,浅层学习是一种基于记忆的学习。一般来说,浅层学习仅仅停留在“知道和领会”的认知层面,很少或不重视将学习的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经验联系起来,在已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建构新知识。这样的学习导致为了考试而对材料进行表面的、短时的记忆,不能促进对知识和信息的理解和长期保持,也不能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浅层学习在我国当前中小学课堂学习中表现比较突出,其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习目标方面

新课程改革以后,“三维目标”取代了“双基”,成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最主要的参考标准。新课程之所以提出三维目标,意在纠正过去我国在主知主义课程观下单纯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学生心灵的弊端。但由于教师对“三维目标”的理解和实施存在问题,致使“三维目标”的落实大打折扣。“‘知识与技能’被僵化或虚化,‘过程与方法’被简单应对或错误实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被标签化”。课程目标按照“三维目标”的分类方式来叙述,主要是引导教师转变传统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的主体性,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8]然而,自“三维目标”提出后,许多教师纷纷将“三维目标”视为教学目标,认为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三个维度。在平时的教学设计中,教师也习惯把教学目标分解成三大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种分类陈述的前提假设就是可以将课堂教学的内容按照三维目标分为三类,并将课堂教学也分为知识与技能目标达成、过程与方法目标达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达成三个阶段,千方百计地将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与教学内容生搬硬套在一起,引导学生按部就班地进行学习。然而,看似结构完整、条理清晰的目标设定和实施过程,由于缺乏对三维目标分类本身的准确把握和恰当的执行,致使学生的学习结果呈现出令人担忧的现实,不仅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维课程改革特别强调的目标流于形式,就连我们曾引以为豪的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达成也仅限于浅层。也就是说,不仅没有实现布卢姆所说的“应用、分析、评价及创造”的目标,就连“记忆和理解”层面目标也达成得不够理想。有些学习甚至处在“零学习”[3]49的状态。

(二)学习内容方面

新课程改革淡化了学科领域内的“双基”要求,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提出了课程综合化的方向,并在一定范围内设置了综合课程,减少了学科门类,强调了学科间的联系,重组了课程内容,并按照知识技能的相关性将学生原有的过于分化的学习内容统整为几种学习领域,将原有的分科课程统整为包容性更强的学科,以实践活动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然而,走进课堂我们发现,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联系的理念已被教师所接受,但这种接受仅限于理念层面和蜻蜓点水式的课堂举例;以实践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的观念也已被教师认同,但这种认同也仅仅体现在“公开课”上的“表演”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法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没有将所学的新内容与已知概念和原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将新学习的内容整合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新的、更为复杂的认知结构,从而引起对新的知识的理解和意义的建构,而是仍然沿袭着过去接受记忆、强化训练的指导模式。因此,虽然课程文本的内容得到了整合,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也发生了变化,但由于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的方式没有变化,知识仍然以彼此独立、互不相干的面孔呈现在学生面前。表面上看似每节课都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然而,由于学生所学的新知识与原有的知识没有基于逻辑建立起联系,没有将新知识纳入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没有建构起属于学生自己的知识网络,所以这种虽然掌握了知识,但不能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不能把知识迁移到新情景的学习,注定走不出“机械学习”的阴影。

(三)学习方式方面

新课程改革强调改变学生学习中的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之一,改变了原有的单

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了旨在充分调动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新课程改革以来,学生课堂学习方式逐步多样化,“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课改理念得到教师的广泛认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成为当前中小学课堂学习中最主要的三种学习方式。然而调查发现,由于教师缺乏对自主、合作、探究三种学习方式原理的正确认识和操作要领的准确把握,使得这三种学习方式在很多场合下只发挥了热闹课堂氛围的效用。许多教师在没有理解什么是“自主、合作、探究”,为什么要进行“自主、合作、探究”之前,就把教学重点放在可观察的教学活动的设计上,以活动本身作为教学目的,以为只要采用提问、回答、角色扮演等活动方式使学生记住课本上的知识内容,就能达到“自主、合作、探究”的目的。这种关于自主、合作、探究三种学习方式的肤浅认识使得当前学生的课堂学习中出现了许多“假自主、假合作、假探究”的现象。庸俗化的互动、程序化的合作、肤浅化的探究等课堂学习问题处处可见。如在一节八年级数学“菱形”课堂学习中,教师先安排学生自学10分钟,完成三个目标任务:菱形的概念、性质和判定。10分钟后,教师检查,学生对答如流,教师高兴地表扬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得很快。在10分钟的自学时间里,学生只需要把书上的几句很短的黑体字记下,就能够对答如流地去回答教师的问题,这种问题难道需要花费10分钟时间吗?无独有偶,合作学习也同样存在许多问题,许多课堂的合作学习不是基于问题和学生能力发展的需要而进行的,而是为了使自己的课堂更像“新课程的课堂”而刻意设计的。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三种学习方式的目的在于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和以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批判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发展,然而,这种不理解设计原理、不斟酌实施策略的“假自主、假合作、假探究”使得学生的课堂学习很难达到新课程改革要求的状态。

(四)学习结果方面

“生搬硬套”、相互独立的学习目标,统整不够、体验不足的学习内容,注重形式、浮于表面的学习方式必然导致学生思维发展迟缓、问题解决能力低下的学习结果。不可否认,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对学习结果的评价方式都发生了重大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变革,但由于体制机制的阻碍、政策执行的不力、教师队伍素质提升的缓慢、家长“节外生枝”的影响等多方面的因素使得课程改革没有实现预期的效果,学生的学习结果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笔者以语文课程为例,调查了一至六年级学生语文学习的结果。研究发现,大多数课堂都能运用角色扮演、交流分享等变革了的学生方式达到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记忆、理解和简单应用”,但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普遍较弱,相当一部分学生讨论交流、合作分享的内容仅仅局限于事实性的、能够在课本或课外辅导书中找出的层面,真正能够达到属于学生自己思维交锋的讨论比较鲜见。从学习的结果来看,学生只是运用了比过去更为愉快的方式记住了知识、理解了知识,而没有达到将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和个人经验结合起来,进而实现知识的迁移和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我们也能够看到,通过新课程改革无论是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还是对学习结果的评价方式都毕竟向更为合理的轨道上迈进了坚实的一大步。接下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运用深度学习的理论和方法批判和修正浅层学习所暴露出的问题,通过调整教师的教学策略进而引导学生的学习策略,以实现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

四、促进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策略

只有立足“学”,才能弄清楚“教”。所有关于教的问题的思考和设计,都应以对学的理解和把握为基础,否则,教就可能成为背离学的规律、脱离学的目的的无实际效果和意义的活动。[9]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正是在深入研读深度学习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批判当前课堂学习中存在的浅层学习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引导教师调整教师理念和教学行为的建议。

(一)确立高阶思维发展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深度理解

如前所述,虽然新课程改革突破了“双基”的局限,从整体上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但由于教师对“三维目标”理解得不到位,每节课都按照“三维目标”机械地来陈述教学目标,并试图在短短的40分钟内实现“三维目标”,这种认识和行为必然导致学生学习收获只能浮于表面。本研究认为,教学应该突破“三维目标”分类陈述的限制,将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作为教学的首要目标。“三维目标”中的每一类目标都有思维发展的要求,但思维的发展也有高低之分,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程度是深度学习与浅层学习的最大区别。当前我国中小学生的学习大多数停留在“记忆、理解和简单应用”的层面。这个层面上的教学也只能教会学生认识世界和按图索骥地执行任务,而不会成为他们改造世界和创造性工作的助推器。因此,本研究建议,教师应该将高阶思维的发展作为教学目标的一条暗线伴随课堂教学的始终,无论是知识与技能方面、过程与方法方面,还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都要始终将“分析、评价和创造”作为教学目标的重点关注对象。当然,这种关注“分析、评价和创造”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一定是基于“记忆、理解、应用”基础上的关注,而不是建造空中楼阁。

(二)整合意义联接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批判建构

深度学习实质上是结构性与非结构性知识意义的建构过程,也是复杂的信息加工过程,须对已激活的先前知识和所获得的新知识进行有效和精细的深度加工。[10]然而,许多中小学的课堂教学都是教师先将孤立的、非情境性的知识呈现给学生,然后通过举例、活动等方式让学生记忆和理解知识。这种知识的表征方式不利于促进学习者对知识的有意义的整体感知。学生以孤立、零散、碎片的形式将知识存储于记忆中,当遇到新问题时,仅会机械地运用片段化的知识解决问题。由于知识的学习过程没有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接,新知识没有进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就会出现解决问题的效率低、效果差的现象。深度学习的内容特点是基于问题的多维知识整合,在进行教学内容分析和设计时,需要教师全面地分析教材、深入地挖掘教材、灵活地整合教材,即将教材的内容打散重新组合,使内容具有“弹性化”和“框架式”特征,将孤立的知识要素联接起来,引导学生将知识以整合的、情境化的方式存储于记忆中。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进行有意义的知识建构,还有利于知识的提取、迁移和应用。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先前经验、理解新知识的类型,指导学生在新旧知识、概念、经验间建立联系,还要引导学生将他们的知识归纳到相关的概念系统中,并在批判反思的基础上建构属于自己的新的认知结构。

(三)创设促进深度学习的真实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体验

从深度学习的内涵来看,它着意迁移运用,要求学生不仅要理解学习内容,还要深入理解学习情境。只有把握了情境的关键要素,才可弄清差异,对新情境作出“举一反三”、准确明晰的判断,从而实现原理方法的顺利迁移运用。倘若不能将知识运用至新情境中来解决问题,仅是肤浅的理解、机械的记忆、简单的复制,那么这种学习就仍停留在浅层学习的水平上。情境认知理论认为,学习的终极目标是要将自己置于知识产生的特定情境中,通过积极参与具体情境中的社会实践来获取知识、建构意义并解决问题。作为一种建构性学习,深度学习不仅要求学习者懂得概念、原理、技能等结构化的浅层知识,还要求学习者理解掌握复杂概念、情境问题等非结构化知识,最终形成结构化与非结构化的认知结构体系,并灵活地运用到各种具体情境中来解决实际问题。[11]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教学目标的要求、学生思维的发展状况适时创设能够促进深度学习的课堂情境,并引导学生积极体验,最终达到将所学知识与情境建立联系并实现迁移的目的。

(四)选择持续关注的评价方式,引导学生深度反思

持续评价、及时反馈是引导学生深度反思自己的学习状况并及时调整学习策略、实现深度学习的有效途径。它不仅可以促进学生深入理解学习内容,改进学习策略,还可以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增强课堂学习的实效性。虽然新课程改革指出了形成性评价在学生发展中的重要意义,也在极力倡导教师运用形成性评价关照学生的学习状态,但当前中小学课堂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形成性评价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装点门面”、蜻蜓点水仍然是它的存在方式。大量的研究都已证明,“学生学习的重要收获来源于经常向学生提供有关他们学习的反馈,尤其是当反馈包含了可以引导学生不断努力的具体意见时。当反馈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而非最终成果时,反馈就会极大地促进学生学习”[12]。因为对过程及任务的关注使学生将自己的认知能力不再视为亘古不变的个体特征,而是视为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这种认识就会使学生将自己当前的成果归结为自己当前学习努力的结果,在保持学生对学习能力自信的同时,还会引起他们下一步的学习动机。因此,深度学习要求教师一定要重视形成性评价在学习学习中的价值,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并及时给予反馈,进而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调整他们的学习策略。此外,深度学习还要求教师在评价的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学生元认知能力和思维品质的发展,因为发展了的元认知能力和改善了的思维品质才会进一步激发学生深入学习、积极探究的动机,才会将学生的学习引入更高层次。

参考文献:

上一篇:新道少斋中医讲稿下一篇:科级干部廉政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