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住房建设工作汇报

2024-05-12

农村住房建设工作汇报(共8篇)

篇1:农村住房建设工作汇报

科学布局

统筹兼顾

合村并点建设新型农村社区

近年来,我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适应城乡统筹发展的需要,积极探索加快农村城镇化的有效路径,按照“人口集中居住、服务集约提供、产业聚集发展”的思路,坚持“政府推进、农民主体、因地制宜、多元投入”的原则,合村并点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力争5年将全市180多个村庄整合为50个左右的农村社区。2009年以来,实施农村社区项目31个,规划合并村庄132个14.8万人,已有108个村庄动工建设;共建设多层或高层住宅楼848栋37526户450万平方米,其中803栋35158户竣工。我们的做法是:

一、积极谋划部署,加强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按照上级部署精神,成立了市政协主席、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等几大家领导任指挥、副指挥,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专项会战指挥部,并抽调专业技术骨干与原单位脱钩,集中会战抓好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督导推进。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调度研究农村社区建设工作,连续出台一系列扶持推进社区建设的政策文件,每年都专题制订会战方案和督查考核办法,并逐年加大对农村社区建设

— 1 — 的扶持补助力度,充分调动了镇村和农民群众建房积极性。市会战指挥部发挥牵头抓总、综合协调作用,全面实行市级领导包保项目责任制,健全定期调度、现场办公、未完成节点任务亮黄牌等一系列制度,一月一调度、一季一观摩、半年一考核,促进了农村社区建设逐年增速扩面、提档升级。

二、完善扶持政策,强力扶持补助。在用地上,利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优先保障农村社区建设。三年有14个项目区45个村7759.3亩土地纳入挂钩计划,可节余土地指标4966.3亩。目前,涉及的新村建设全部启动,16个挂钩村基本完成新村建设和旧村拆除,腾出旧村土地1560亩。在补助资金上,对纳入挂钩的村庄完成社区建设、整村腾空节余土地指标的,根据市级实际使用指标数量,以每亩20万元补助挂钩项目村,用于新型农村社区规划设计、楼房建设和旧房拆除、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以及对建新房拆旧房农户的补助和奖励等。市财政为此设立专项资金,实行预拨款制度,为农村社区建设提供强力资金扶持,有力地调动了镇村抓好农村社区建设的积极性。

三、科学规划布局,注重设施配套。始终把高境界规划放在社区建设的首要位置。委托清华大学、东南大学等规划设计单位,编制完成了市域村镇体系规划、农村住房建设规划和30多项修建性详细规划。充分征求群众意愿,组织设计适合农村生产生活特点的规划方案和建筑户型,引导农民建

设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安全实用、经济美观的“百年住宅”。在具体规划实施中,不仅抓好社区楼房建设,而且注重社区配套建设。率先制订并严格执行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五化十通十有”标准,努力提升农村社区的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一是基础设施配“五化十通”。即实现村庄硬化、绿化、亮化、净化、美化,社区路、水、电、气、暖、排污、环卫、电话、宽带、有线电视等基础设施“十通”。特别是对城市管网覆盖之外的偏远社区,着力解决好集中供水、供中供气、污水处理问题。全市科学布点建设了六个农村自来水水厂,所有农村社区接入集中供水管网;在偏远社区探索建设了液化天然气输配站,铺设集中供气管网20多公里,有效解决了社区群众生火做饭问题。等社区建设了小型生活污水处理站,达到国家排放水一级B标准。二是公共服务设施“十有”。即建成的农村社区要达到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文体广场、小学幼儿园、商贸超市、医疗卫生室、党员服务室等“十有”标准,面向社区群众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城乡均等化服务。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要设置劳动保障、民政事务、计划生育、司法调解、科教文卫等服务窗口,实行公共事务集中受理、一站式服务,具备基层组织活动办公、社会事务管理和社会救助、科技服务文体娱乐、党员服务、便民利民等服务功能。目前,20多个社区服务中心已建成启用。三是社区管理物业化。规模入住社区都组建了物业管理机构,专

门负责农村社区绿化养护、卫生保洁、设施维护和治安巡查,大力开展社区绿化和环境美化,为农民群众营造了环境优美、文明有序、安全和谐的幸福美好新家园。

四、强化业务指导,分类推进建设。针对各个村庄所处区位、规模、经济基础和群众意愿等实际情况,采取四种模式,因地制宜推进农村住房建设。一是迁村入城。对城中村、城边村纳入城市规划布局,实行整体拆迁、整合改造。二是迁村入镇。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促进小城镇建设发展。目前已启动10个村,建设楼房68栋2656户,社区建设初具规模。③村企合一。对大企业驻地或周边的村庄,通过土地入股、村企共同出资建设新社区,腾出土地用于企业发展。④合村并点。对规模较小、区位相近、分布零散的村庄,采取农民出资合作建房、政府给予资金补助、建新必须拆旧的方式,选取基础条件较好的中心村集中建设新型社区。

五、坚持规范运作,加强项目监管。在立项启动环节,制订了《村庄合村并点综合能力评价标准和评估办法》及配套的《调查统计表》,通过调查村庄区位、房屋、经济基础、村民意愿等6大类20大项55小项具体内容,全方位、多角度对申请建社区村庄合村并点能力按百分制进行综合评估,并明确提出:未纳入社区规划的村庄不能立项,未征得三分之二以上村民同意的不能立项,未进行村民民主决策的不能立项,未经合村并点能力评估的不能立项,从根本上确保了

社区建设尊重群众意愿、符合村庄实际。在项目审批上,根据农村社区建设涉及业务部门职能,将新型农村社区项目审批管理细则进行了细化,分解落实到相关部门牵头抓好社区项目审批管理,确保了项目前期手续办理到位。在工程质量监管上,由住建部门牵头,举办了镇村和施工、监理负责人参加的农村住房工程建设施管理培训班,每季度都由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开展拉网式排查,并及时开展了工程监理工作、进场建筑材料、建筑施工塔机等专项检查,组织专人靠上督导问题整改,及时整改了一批质量安全隐患。目前,所有在建项目都做到审批手续完备、项目运作规范、质量安全可靠。

通过实施农村社区农村住房建设,在四个方面显现了明显成效:一是强力拉动了内需,促进了经济增长。三年农村住房建设完成投资40多亿元,产生钢材、水泥、建筑劳务等市场需求9.09亿元,并有力地带动了装饰装修、家电、家具、纺织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成为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个有力引擎。二是推进了农村城镇化。通过合村并点建社区,全市108个村已经或正在并入31个新型农村社区,改变了村庄零散的现状,优化了农村建设布局,形成了一批人口相对集中、设施配套齐全的小城镇和大社区,促进了各种资源要素向城镇聚集。三是加速了农民居民化。农民进社区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思想观念和精神风貌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一些乡村陋习和不文明现象大大

减少,更多的农民进入城镇和二三产业就业,生活更加文明富裕。四是促进了农业现代化。一方面通过合村并点建社区节约了大量土地,解决了工业项目发展用地问题;另一方面通过流转复垦土地、发展合作经济组织,促进了农村各项产业全面发展,大大提升了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水平。

篇2:农村住房建设工作汇报

柏林镇党委、政府

遵照县委、县政府总体部署,柏林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房建设、危房改造工作,通过精心组织,强化措施,抓开工、促完工,掀起农房建设、危房改造工作新高潮。

一、基本情况

按照“分区明确,布局合理,切合实际”的原则,镇党委、政府强化规划引领,优化建设布局;强化组织领导,提供人员保障;强化监督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强化政策资金扶持,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截止目前,全镇共启动了柏林、前南林、东武安、宋合、贾庄、玉源、黄崖、桥仙等整村连片建设402户,占全年任务量的100.5%;启动危房改造132户,占全年任务量的97.8%。柏林社区启动64户旧村改造工程,武安社区2栋48户农房建设、宋合社区2栋48户农房建设已全部开工建设,全镇土地增减挂工作涉及5个项目点,去年已全部完成。

二、项目点基本情况

柏林社区住房建设、旧村改造工程。今年以来柏林社区先后投资2000余万元对镇驻地南部进行建设,新增商住户50户,建筑面积7500平方米;启动信用社南3栋住宅楼建设,可安置住户数64户,建筑面积7800平方米。在镇铁木社、兽医站旧 1

址,大力实施旧村改造工程,拆迁8000平方米,新建64户商住楼,新增建筑面积8900平方米。

武安社区农房建设。今年新规划的武安社区位于中心村东武安,下辖东武安、西武安、郑家庄、永西4个村,共有1600户、6300人。规划建设住宅楼48栋,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目前,已开工建设2栋48户住宅楼,建筑面积5760平方米。

宋合社区农房建设。宋合社区位于柏林镇南3公里,下辖宋合、小张庄2个村,共有800户、3100人。一期建设住宅楼2栋、48户,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

下一步以本次现场调度会议为契机,认真领会领导指示精神,借鉴兄弟单位先进经验,确保年底所有项目全部完工,群众入住率达到100%。

篇3:新泰市农村住房建设扎实开展

1 基本情况

山东省新泰市区域面积1946平方公里, 人口139.9万人, 其中农业人口94.04万人, 辖20个乡镇街道、916个行政村 (居) 。近几年来, 新泰市顺应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的新形势, 把农村住房建设特别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的突破口, 作为造福农民群众、惠及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来抓, 市、乡、村三级联动, 统筹布局, 分类指导, 配套发展, 农房建设呈现出积极健康稳妥有序的良好势头, 在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上取得了新的突破。截至目前, 全市已有130个村实施整村迁建, 入住到42个农村社区和33个城市社区, 建设回迁楼1273栋, 安置农户3.82万户;已累计改造农村危房11677户, 其中去年享受国家、省、市资金补助的1200户危房改造试点代表山东省顺利通过了国家检查验收。今年, 共续建、新建农房项目37个, 在建农户14080户, 673户危房改造试点工程已基本竣工, 已有241户农户入住新房, 320户农户信息已经录入“全国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农户档案管理信息系统”。

2 主要做法

2.1 尊重民意, 高点定位, 科学布局

将农村住房 (新型农村社区) 建设与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拓展全市发展空间结合起来, 按照“以人为本、科学可行、适度超前、整合资源、功能优化”的原则, 统筹布局新型农村社区。

一是科学确定新型农村社区发展框架。严格按照民主决策程序, 深入扎实地开展了“每户一张明白纸、每户一张问卷调查表、每村一遍电话调查、每乡一遍入户走访”民意调查活动, 广泛征求群众在社区布局、社区建设上的意见。在群众认同和规划对接论证的基础上, 将全市916个行政村 (居) 规划为147个新型农村社区。

二是科学编制社区建设规划。按照“空间布局合理、产业布局优化、基础设施配套”的原则, 将新型农村社区规划与全市总体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通盘考虑、衔接配套。聘请知名规划和建筑设计单位承担规划编制任务, 充分考虑农民群众的风俗习惯和生活习性, 统筹安排生产、生活设施建设用地, 做到总体规划一步到位, 建设规划切实可行。每个社区辐射半径一般在2~3公里, 人口5000人以上, 农村新居以多层和低层楼房为主, 风格户型尊重群众意愿, 容积率控制在1以内, 绿地率不低于35%。社区道路、安全饮水、污水处理、集体供暖、教育卫生、公共停车、银行超市、产业园区等设施综合配套, 大广场、小绿地, 大公园、小亭阁一体建设, 实现历史遗存、人文风俗、自然景观与现代风貌的和谐融合, 使整个规划与城市规划相衔接, 与城镇规划相媲美。

2.2 分类指导, 典型带动, 有序推进

坚持量力而行与尽力而为相结合、试点先行与全面推进相统一, 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住房 (新型农村社区) 建设。

一是分类指导。将全市社区分为“城区开发型、郊区改造型、镇区吸附型、压煤搬迁型、景区融合型、山区引领型”六种类型。对经济条件好、工作有基础的镇村, 能快则快、好中更好。对经济弱一点、基础差一点的, 先易后难、循序渐进。暂不具备条件的村庄, 不硬性要求, 不强行推进, 从整治村容村貌、修建道路、清理“三大堆”等一些基础性工作入手, 打好基础, 创造条件, 逐步引导, 适度推进。

二是试点先行。首批确定西张庄、汶南、羊流、翟镇4个乡镇为整体搬迁试点乡镇, 先行一步积极探索, 从中发现问题、积累经验。

三是重点突破。发挥镇区基础设施相对齐全的优势, 进一步提升基础设施水平, 完善公共服务事业, 集中力量做大做强镇区, 加快镇区向小城市迈进。在社区建设上, 重点在城郊村、库区村、景区村、园区村、矿区村和重点项目周边村中, 选择班子基础好、群众基础好、经济基础好的村居先行建设, 打造一批典型, 树立示范样板。重点推进了31个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村的迁建工作, 有计划地展开了西张庄和翟镇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区30个村、金斗水库水源地11个村的社区建设。四是稳妥推进。充分发挥农民群众在农村住房 (新型农村社区) 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把立项选址、规划设计、土地收益、搬迁补偿、安置方案等交给群众, 社区选址同意率、农户搬迁补偿安置协议签约率分别达到95%以上, 方可申请社区立项, 经市城乡一体化规划委员会审批后, 准予实施。以对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 妥善处理好拆迁、用地、补偿、建设等环节, 阳光操作, 公开公正。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实施以来, 全市没有因社区建设发生一起上访案件。

2.3 高标准建设, 高功能配置, 打造精品社区

一是建精品工程。始终把农村社区工程质量当做“百年工程”放在首位, 从“行政许可、资质准入、部门监管、群众监督”四个方面, 做好工程管理, 确保工程质量。坚持规划未审批不得开工, 监理不在位不得施工, 群众不满意不能交工, 配套不完善不算完工。各社区成立由群众代表、老党员、老干部组成的工程监督小组, 轮流值班, 盯靠在施工现场, 从原料供应、工程施工到内外配套, 实行全过程监督, 让群众亲眼看到建设的全过程, 认可楼房的质量, 放心安心地乔迁新居。

二是创精品环境。将配套齐全、生活方便作为社区建设的基本要求, 整合各类涉农资金集中向社区投放, 统筹教育、卫生、交通、水利等各个行业先行在社区布局, 按照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一体化的标准, 做到“八通十有四到位”。“八通”即通路、通水、通电、通暖、通讯、通公交、通宽带、通有线电视;“十有”指有社区服务中心、学校、幼儿园、老年公寓、卫生站、商贸超市、银行、文体广场、绿地公园、民俗中心;“四到位”即绿化到位、亮化到位、净化到位、美化到位, 使农村社区生态环境优美宜居, 生活环境舒适方便, 配套功能与城市相近。先期打造的西张庄镇区、莲花山社区、新都社区、上豹裕社区、龙泉社区等示范社区已入住, 居民享受到和城市居民同样的生活。

2.4 健全机构, 完善机制, 保障社区建设健康推进

一是健全机构。成立了市政府主要领导任总指挥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指挥部, 抽调农工办、民政局、住建局等部门人员组成指挥部办公室, 建立综合协调服务机制, 开展联合办公。各乡镇也都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和办事机构, 确定了工作人员。

二是完善政策。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意见》 (新政发[2010]57号) , 明确了专项资金支持、土地级差收益返还、税费减免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在实际操作中, 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完善, 先后印发了新社办发[2010]1—6号六个支持农村社区建设的文件。2011年又制定了《农村建设用地综合整治统规统建操作办法》 (新社办发[2011]1号)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实施步骤及工作流程》 (新社办发[2011]2号) 两个文件, 从社区规划编制与审批、建设手续办理、工程建设与监督、组织搬迁安置、土地复垦与验收都进行了明确, 为农村住房建设健康有序推进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依据和支持。市财政每年列支1000万元社区建设专项扶持资金。积极运用国家土地增减挂钩、土地综合整治、压煤搬迁、危房改造等政策, 搭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投融资平台, 形成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 先后争取信贷资金31亿元, 专项用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对增减挂钩复垦新增耕地给予每亩20万元的财政补助, 让群众少花钱或不花钱实现搬迁。

三是强化部门配合。在市政务服务中心设立新农村建设窗口, 发改、国土、环保、住建、规划、消防等所有涉及农房 (新型农村社区) 建设项目的审批职能部门进入中心集中办公, 实行“一站式”服务;各乡镇明确一名工作人员, 牵头负责、协调农房 (新型农村社区) 建设项目手续报送工作, 30天内办结项目立项、环评、规划、用地、施工许可等相关手续。

四是注重地矿共建。新泰市煤矿企业较多, 近年来, 随着开采年限的增加和采动影响, 采煤区民房斑裂、地面沉陷现象比较突出, 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不便。我们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契机, 成立煤矿塌陷区、压煤区协调委员会, 积极协调驻地煤矿企业, 充分运用好压煤搬迁政策补助, 加快压煤村庄整体搬迁, 既破解了社区建设资金难题, 改善了群众居住生活环境, 平息了地企矛盾, 促进了社会和谐, 又解放了煤炭资源, 保障了煤炭企业的健康发展, 形成了和谐稳定、共享共建的社会环境, 实现了矿区的长治久安。像金岭湖社区、龙泉社区等几个项目区, 就是通过运用压煤搬迁政策实施的。

五是加强考核奖惩。按照“一个重点社区、一位牵头领导、一个工作班子、一套工作机制”的要求, 实行市级领导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指挥部成员单位包乡镇、包社区责任制。加强社区建设考核督查, 半月一调度, 一月一通报, 一季一检查, 年底总考评, 考评结果列入有关部门、乡镇绩效考核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每年评选6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先进乡镇、10个先进村居予以表彰奖励。

2.5 产业配套, 三区联动, 拓宽城乡持续发展空间

充分利用居住方式变化对生产方式形成的倒逼机制, 在农村社区住宅楼建设的同时, 同步规划建设工业园区、农业园区、商贸服务区, 搭建致富平台, 实现了社区群众的就地就近就业, 解决了富余劳动力及老人等弱势群体的生产问题, 提高了农民收入。在全市层面上, 利用好社区建设腾空土地, 加大优势产业和工业园区的整合力度, 规划建设了新汶工业新区、羊流起重机械工业园、楼德循环经济产业园等五大工业园区, 总开发面积34.5平方公里。实施西张庄、羊流、果都三个乡镇联合突破, 吸纳16.8万农民就业。在社区层面上, 按照区域集中布局、规模连片发展的原则, 调整农业区域功能定位和主攻方向, 因地制宜确定一项主导产业, 加快土地流转, 着力发展壮大蔬菜、林果、桑蚕、畜牧四大产业化基地, 形成东北部山区休闲观光农业、沿柴汶河两岸中西部平原高效生态农业、南部山区林果业和畜牧业三大农业片区, 实现规模经营, 带动农民增收。在村民层面上, 加强对土地流转后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 引导群众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利用社区建设带来的人口集聚效应, 建设一批农产品批发、商品物流、便民超市、标准化农家店等社区服务网点, 推进商贸、餐饮、家政、养老、旅游等服务业发展。居住社区与工业园区、农业园区、商贸服务区的联动建设, 加速了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 为社区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产业支撑, 为城乡一体化发展营造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2.6 完善服务, 创新管理, 提高社区管理服务水平

积极探索社区管理服务模式, 让群众在社区内就能享受到城市般的公共服务, 享有与城里人相同的公共资源, 实现群众需求与政府服务的有机统一。

一是健全服务机制。建立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 积极培育社区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 设立以自然路界和楼宇为基本单位的社区网格, 联同市级政务服务中心、乡镇综合服务大厅, 构建起“市—乡镇—社区—网格”四级管理服务网络, 构筑以政府公共服务、市场化服务和农民互助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社区服务体系。在运作模式上, 探索市场化、社会化服务模式, 鼓励相关企业、专业服务公司参与社区绿化、垃圾处理、家政服务等经营性服务项目。在公共服务上, 市财政为整体搬迁进驻农村社区的每村每年安排5~10万元的专项资金, 用于社区公共设施的养护、维护, 确保社区正常运转。仅在垃圾处理上, 就有20家保洁公司参与管理服务。

二是完善服务项目。根据群众需求, 确定服务内容, 重点开展三类服务。做好生产性服务。社区设立农贸市场、农资超市、商品物流等服务网点, 成立农技服务中心和三农服务队, 提供生产资料, 开展农资供应、农机维修、农技指导、农产品销售等服务项目。做好生活性服务。在每个社区高标准建立融司法调解、治安保卫、学习培训、文体娱乐、计生服务、劳动保障于一体的多功能社区综合服务中心, 对群众需求进行“一条龙”服务。积极发展商贸、餐饮、家政、旅游、文化等服务业, 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促进沟通, 方便生活。做好保障性服务。每个社区配套建设了老年公寓、老年安置房, 优先安置老年人。在社区全面实施新型农保, 为60岁以上农民发放新农保基础养老金, 对五保对象进行集中供养, 农村低保做到应保尽保, 新农合参合人数实现全覆盖。

三是提升管理服务水平。重点推行了“六个一体化”。按照户分类、社区收集、镇运输、市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 投资4600万元, 为社区每100户居民配备1名保洁员、1个垃圾箱, 购置垃圾压缩车42辆, 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城乡垃圾无公害一体化处理。采取城市供热系统集体供暖、乡镇自建供热公司集中供暖、社区秸秆气化供暖和地热能源供暖、户用取暖炉供暖等多种方式, 实现社区供暖一体化。推行以秸秆发电、秸秆气化为主的秸秆综合利用, 农村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 实现了燃气到户、暖气进家。通过建园添绿、沿路造绿、依河建绿, 加强农村社区水系、荒山、园林、道路绿化, 构建山、水、居自然融合的绿色社区。整合优化公交客运线路和站点布局, 构建“半小时公交生活圈”, 实现了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每个社区成立平安协会, 组建治安巡逻队伍, 实施“平安灯”、“平安互助网”、“天目”工程, 构建城乡一体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确保了社区平安稳定。

3 初步成效

通过实施农村住房 (新型农村社区) 建设, 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公共服务的差异开始走向一体, 经济发展提速, 产业结构优化, 城乡差别缩小, 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加速形成。

一是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显著改善。依托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和农村秸秆综合处理, 深入推进以“三清三化四集中”为主要内容的村容村貌综合整治活动, 农村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观。以路、水、电、医、学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集中向农村社区布局, 推动基础设施向社区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 群众在社区内就能享受到城市般的公共服务, 享有同城里人相当的公共资源, 人居环境大幅提升。每个新型农村社区都配套建设了文化广场、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设施和活动场所, 丰富了农村居民的文化生活, 促进了农民传统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的转变, 人文环境明显优化。

二是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农村住房 (新型农村社区) 建设与全市总体规划、城乡建设规划一体规划建设, 完善了城镇发展体系, 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 城市大发展的框架进一步拉开, 城市功能不断完善, 辐射带动能力明显增强, 一批中心城镇和产业板块加速崛起, 城乡统筹步伐加快, 城镇化率达到53.6%。

三是发展后劲明显增强。通过农村住房 (新型农村社区) 建设, 大大增加了建设用地供给, 缓解了土地瓶颈约束, 为新型产业发展扩展了空间, 特变电工华东输变电、山能机械、新博牧业、万兴农牧、金泉牧业等一批产业项目加快实施, 以新型工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快速成长、现代农业优化提升的产业格局逐步构建, 三次产业比例达到6.7:55.3:38。2012年, 全市生产总值实现760亿元, 比上年增长11.6%。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8.4亿元, 增长3.99%。

四是现代农业水平大幅提升。社区建设居住方式和就业方式的转变, 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明显加快, 有力推动了农业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 蔬菜、林果、桑蚕、畜牧四大农业支柱产业进一步壮大, 新改扩建标准化规模饲养场146处, 完成农业“三品”认证58个, 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133家。农民人均纯收入进一步提高, 2012年达到11918元, 比2011年增加1777元, 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11年的2.16∶1缩小为2.14∶1。

五是社会更加和谐稳定。结合农村住房 (新型农村社区) 建设, 加大各项民生事业投入, 2012年, 各项民生投入达到31亿元, 占财政总支出的55%。特别是将一部分群众从压煤区、采空区、塌陷区、偏远山区搬出来, 极大地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人民幸福指数明显提升。抓住城乡社区这一社会管理的最基本单元, 全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实施网格化管理, 及时有效把矛盾化解在社区层面, 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篇4:贵州新农村住房建设初探

关键词:贵州 新农村 住房建设

一、贵州省新农村住房建设的基本现状

贵州省是人口大省,但长期以来,贵州大部分农村地区的人居环境不能令人满意,住宅质量普遍不高。在贵州省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如何看待农村民居的现状,如何解决农村民居存在的问题,提高农民居住环境的质量,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农村住宅建设现状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住房建设分散没有规律

农村住房几乎完全是由农民自己筹资建设,很少有外界力量参与。许多农户寻觅坡地,山地及村头、村尾建房,形成布局分散的自然式农宅。随着近年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建房日益增多,但由于农村建房的分散性,建房时没有做长远的打算,当人口增加或功能不合理时又扩建或重建,存在很大的不稳定性和随意性。

(二)贵州新农村住房建设的运作方式

各乡镇政府将农民盖楼计划报上级政府批准后,自行组织实施。乡镇政府在获取批准后,在丈量村民住宅和评估村民房产价值后,在规定时间内拆除农民住房,并给予补助用于新居修建,改建后的房屋产权还是属于农民自己。

(三)待拆除民房估值与政府组织开发的楼房价值之间的差异

待拆除的农民房产估值一般为每平方300—400元,地方政府组织开发的楼房一般是每平方600—700元或更高一些。农民要想住同样面积的楼房就需要每平方倒贴300—400元或更高。待拆除民房估值与政府组织开发的楼房价值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部分经济比较困难的农民承担不起。

(四)政府的激励措施

政府按照着眼当前、规划长远的原则,制定了新农村住房建设总体规划,明确了推进新农村住房建设的思路、目标、步骤和工作措施,统筹安排各项建设任务。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支持新农村住房建设,从城建资金中挤出资金作为村庄整治专项补贴资金。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为农村危房改造提供捐赠和资助,通过制定贴息、担保等政策措施,促进金融机构为农户提供危房改造贷款。

二、新农村住房建设中面临的困境与难题

(一)部分农民处于被动消极甚至抵制状态

新农村住房建设总的来说还是很受农民欢迎的,但还有小部分农民并不是很支持新农村住房建设。在纳雍县龙场镇寨乐乡调研的时候发现,虽然国家对新农村住房改建有一定补助,农民自己修建一楼,修建二楼以上就会得到政府的补助,但是该村是典型的贫困村,部分农民基本生活都成问题,修建两层以上的新居遥不可及,所以并不支持甚至抵制新农村住房建设工作。

(二)民居改造难度大,许多农民不愿意拆除旧宅

在贵州的大部分地区,民居分散,改造难度大,这是由贵州独特的地形地貌条件造成的。贵州山多地少,农居散布在山地间,交通和通信都不方便,民居呈点状分布,总体上很散,没有规律,不利于集中规划和建设。此外,由于部分住宅的结构不适合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翻新,只能拆除。而这些农民不愿意拆除旧宅。因为拆除后建设新居农民还要承担购买建筑材料、搬迁、装修楼房等费用,许多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缺少其他收入来源,必须靠借贷才能完成新居改建,这样他们很难承受这样的经济压力,产生抗拒心理。

(三)政府组织开发的楼房质量是否可靠

传统的农村住宅大部分都是木制结构的,有极少部分的泥土墙茅草房和砖混结构的住房,随着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许多农居已改成了砖混结构的住房。木制结构的住房不仅结实而且还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部分农民对自己修建住房的质量十分肯定,而对政府组织开发的楼房不太信任。新型农村住房改变了传统的建造方式和住房结构,采用统一模式,按照相关规定来建造,从房屋样式到建筑材料都有规定,这就使得部分农民处于被动的地位。再加上近年来各地出现了很多劣质楼房事件,因此有些农民对政府组织开发的楼房持怀疑的态度。

(四)新农村住房建设总体规划不合理

首先,绝大部分农村没有按照《城乡规划法》和《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的要求进行总体规划,造成了有的地方存在村庄布局分散、规模小、交通不便、社会功能不完善等问题。其次,有的村民自行建造住宅,缺乏全局意识,导致住宅分布不规律。有些村民修建新房,并不在旧房上翻新,而是从新选址,一户多宅,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此外,村民单户独立式住宅比较多,住房面积偏大;有些村民相信风水迷信,认为自家西边邻居的房顶不能高过自家的房顶,迫使有些农民建造了“假三层”楼房,从外观上看是三层,实际上只有两层,浪费了许多的建筑材料。

(五)新建的住宅占用过多耕地

一方面,农村居民争相盖房,改善居住条件,新建房屋不断增加,占用的大量的耕地,导致村庄规模盲目扩大,给耕地保护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另一方面,农民每人拥有的宅基地面积大于城市居民,再加上住宅前后的场地,使得农村人均居住面积过大。此外,许多农民新建住宅而不拆掉原有的旧宅,一户多宅的现象普遍存在,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也使得农用地难以形成成片规模,影响了土地的集约利用和农业的规模经营。

(六) 相关部门的服务意识不强

在贵州新农村住房建设规划的过程中,有些政府部门的思想观念还比较落后。一些村干部存在不切实际的建设设想,在资金筹集上过于依靠政府财政扶持、社会捐赠等,许多地方并没有设立专项资金,资金不足,投入有限;一些乡镇干部对新农村建设重视不足,对中央和市、县(市)区政策理解不透,政策宣传能力差;一些县(市)区干部还存在事不关已、高高挂起思想等等,严重阻碍了新农村住房建设的顺利进行。

三、解决对策

(一)建立有效地资金投入机制,确保新农村住房建设顺利有序地推进

建立有效地资金投入机制就要加大公共财政的支持力度,贯彻落实国家的相关文件和新农村住房建设规划的具体实践。鉴于公共财政的公共性,贵州在新农村住房建设的过程中要合理界定公共项目和非公共项目,同时要创新公共财政支农体制机制。

(二)进行差别化设计

在新农村住房建设的过程中,必须保障农民在民居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农村住宅除了具有居住功能外,还兼有一定的生产功能,它需要在住宅空间以外保留一部分生产空间。在规划过程中,不能照搬城市的别墅和多层住宅,而是应从农民的实际需要出发,体现当地农民的生活习惯,反映农民家庭生产的需求,考虑农民对政府组织修建的楼房的经济承受能力。

(三)加强施工监督检查

高素质的施工队伍是保证建筑施工质量的前提,当地政府应该安排专人定期或不定期对在建工程进行检查,直至竣工,同时建立住房建设过程的记录档案。

(四)统一规划设计

农村住宅应经过设计规划,遵循安全、美观、经济、适用的原则,同时兼顾每家每户的实际情况。不仅要从农民的利益出发,还要注重耕地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五)住宅主体要有当地的地域特征和特色

以上所指不单是形式上,也包括结构和功能,应保证住宅每个空间的实用性,做到使用舒适,专房专用,功能明确,空间不浪费。

(六)切实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各级各部门和人民群众的思想认识

新农村住房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提高相关部门的服务意识,统一协调各方工作才能有效推进。应强化部门联动,建立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例会制度,定期研究新农村住房建设工作。

四、结语

目前大部分农村的住房已不能满足新时期农民的居住需求,许多地方的居住条件亟待改善。新农村住房建设不仅可以改善农户的居住条件,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还可以整洁美化村容,优化生活环境,改善生产条件,加快生产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乡风文明和加强民主管理,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要通过政府管理,社会关注,大众参与,因村制宜等各种手段,克服各种问题,切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篇5:农村住房建设工作汇报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二日)

常路镇地处临沂和泰安两市交界处,是临沂市和蒙阴县的西大门,全镇总面积77.4平方公里,辖30个行政村,3.5万口人,是山东省中心镇、文明乡镇、环境优美乡镇,市级园林城镇。

去年以来,常路镇把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作为改善民生、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民心工程来抓,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科学规划,加大投入,重点突破,使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取得阶段性成果。

一、领导重视,责任明确。我镇成立了由政府镇长任组长、其他有关部门组成的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常路镇关于推进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的实施意见,明确专人负责,按照“谁管辖,谁负责”的原则,土地、乡建等部门负责相关具体工作,全镇按照各自任务目标抓好落实,确保按期完成。同时加强宣传,强化监督,严格考核,建立了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工作“日调度、日报告”制度,通过调度、检查、通报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发现和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有力地保障了工作的健康顺利开展。

二、精心组织,搞好调查摸底工作。我镇以管理区为单位分为5个小组,对全镇农村拟分散新建住房情况及农村危房改造情况进行了逐户调查摸底走访,经过排查,全镇共有拟分散新建房604户,总建筑面积62967.5平方米,危房304户,总面积21713.3平方米,其中新建翻建162户,配建安置106户,修缮加固36户。排查的同时,逐户拍了照片,分别建了农房建设和危房改造档案,为全镇实施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坚持“发展建设,规划先行的原则”,镇党委、政府聘请山东省新泰市规划设计院和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对南围子社区、常路社区建设做了详细规划,请县规划设计院对社区房屋建筑做了建筑设计。对促进小城镇建设带动经济的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我镇也制定了计划:一是农村拟分散新建住房。从2009年起,利用三年时间全镇力争实施新建房面积为62967.5平方米,2009年新建182户,建设面积20765.5平方米,计划2010年新建199户,建筑面积17865平方米,2011年新建223户,建筑面积24337平方米。二是2009年改造危房53户,改造建筑面积3443平方米,2010年改造危房137户,改造建筑面积9812平方米,2011年改造危房114户,改造建筑面积9358.3平方米,其中残疾人、五保户74户,力争3年内完成农村住房改造任务。三是整村迁建改造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实施常路社区、南围子村的整体搬迁任

务,2010年完成常路社区210户、南围子村55户的建设任务,2011年完成以上两村的全部搬迁建设任务。

四、强化措施,加快农村住房建设步伐。为解决好耕地保护和保障发展用地这个问题,镇党委、政府立足农村住房建设和土地增减挂钩工作的结合点,在农村住房建设中紧紧抓住土地增减挂钩政策,以落实增减挂钩政策拆迁复垦,以拆迁复垦促建设,全力抓好住房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我镇选定了常路社区、南围子2个村为土地增减挂钩项目示范村,项目实施后,新增土地220亩。目前,南围子村土地增减挂钩项目已全面完成,并通过检查验收,共计拆除旧房150余间,新增土地60余亩。常路社区利用三年时间实施东山自然村搬迁土地复垦工作。在此基础上,镇党委、政府及时出台了各项住房扶助和奖励政策。对新建房户,每户给予10吨水泥补助,帮助搞好各项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做到亮化、绿化、美化和硬化,提供各类绿化苗木累计达15000多株。

五、打造亮点工程,加快建设步伐。今年以来,我镇农村住房建设共开工458户,完成封顶350户,危房开工86户,总建筑面积达5.3万平方米,总投资4100万元。其中,常路社区60户五层住宅楼已全部完工,150套建筑面积达3.6万平方米的三层农民公寓楼正在建设中。居民区内三通工程已完成,架电260米,铺设供水主管道380米,两纵三横园区道路修筑完毕。居民楼第二层建设已经基本完成,预计今年年底主体工程将全面完成。南围子社区在去年完成14栋二层带阁楼居民楼基础上,今年开工建设一层住宅完成了50套,5栋二层带阁楼居民楼,正在施工中,预计年底工程可全部竣工,社区三层办公楼主体工程、中心公园建设已全部完成。

篇6:农村住房建设工作汇报

一、村庄规划编制

朝阳居委整个村庄规划地块以十泉路入口和中心休闲广场形成的中轴线为统领,以环形小区路为空间骨架,以中心广场为核心,将小区住宅区分为三部分,并结合街头绿地和水面,形成幽静、舒适、优美宜人的居住环境。

二、村庄基本情况

朝阳居委位于莒南县城内的十泉路东段,临近火车站和县医院,地理位置优越。全村共有418户,1180口人,耕地面积435亩。由于地处丘陵土层较薄,农药作物产量低,农民增收困难,村庄不同程度的危旧房屋达400户,并多数都是土坯房,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迫切要求改善居住条件。

三、拆迁情况以及集中建设开工情况等

朝阳居委已拆迁40户,2010年建成居民楼一座,安置居民48户。目前,“两委”正做村民工作,并进一步达成拆迁协议。计划在三年内全面完成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工作,2010年要求改造严重危旧房屋140户,2010年完成危旧房屋改造160户,2011年全面完成危旧房屋改造工程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四、资金来源及运作方式

为充分调动农民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和扶持农民住宅建设,朝阳居委以自筹资金为主,实行以奖代补和银行贷款、政府贴息的办法解决住宅建设困难,最大限度的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和带动作用,申请财政资金支持。整个改造项目需资金2560万元,其中自筹资金1370万元,申请市财政资金720万元,县财政资金470万元。

篇7:农村住房建设工作汇报

乡镇农村特困户住房救助工作汇报

乡镇农村特困户住房救助工作总结

以来我镇根据市农村特困户住房救助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农村特困户住房救助实施意见》,我镇强化了对农村特困户住房救助工作的领导,确保救助资金足额到位,严把工程质量及进度关。经过三年的努力共户受救助的农村特困户全部告别危房,搬进了新居。下面我把本镇如何做好农村特困户住房救助工作作以总结:

一、领导重视,措施得力,是抓好农村特困户住房救助工作的前提

1、建立班子,开展工作。市农村特困户住房救助工作会议结束后,镇迅速成

立了农村特困户住房救助工作领导小组,由镇镇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社会事务办、城建办、财务办等主任为组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社会办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主管民政、残联的同志任办公室副主任;救助对象所在村也成立了相应的特困户住房改造救助工作领导小组,由村委会主任任组长,村民政员具体负责实施。

2、调查摸底,搞好申报。三年来镇对辖区政村困难群众住房难的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经摸底上报特困户住房救助对象。办公室成员根据市里下达的救助分配方案,按照“实施意见”确定的救助范围,到村到户再次核实,并对危房进行现场拍照,认真细致地做好复查核实工作,经领导小组成员讨论,本着先难后易,分步实施的办法,三年来特困户住房改造救助对象户,其中新建户,改扩建户,修缮户,置改

3、张榜公布,接受监督。本着公平、公正、公开原则,镇经市农村特困户住

房救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的农村特困户住房救助户家庭情况,交由所在村进行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的监督,经公示群众以户救助户均无异议,全部通过市特困户住房救助工作领导小组的审批。

二、落实资金,抓好进度,是确保农村特困户住房救助如期完成的关键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建房资金不能及时足额到位,要想如期完工也就成了一句空话。按照市政府规定房屋开工有一定形象进度后拨,竣工验收合格后划拨。资金由镇财务办分两期分别划拨到所在村,再由村及时划拨到受救助户,村级补助资金也及时配套。救助资金共计元,资金的足额到位,保证了工程进度。镇还及时出台农村特困户住房改造救助工作实施意见,首选召开村书记、主任、民政员会议,对特困户住房救助工作做了具体部署,要求确保按时如期完成工作任务。其次确定由镇城建办负责规划设计,落实建房用地报批等有关

手续。镇城建办负责分片到相关村进行房屋实地观察,做到边报批边建设。对新建、改扩、修缮的住房,由所在村具体负责落实有资质的施工队承建,严格建房标准,加强全程监督,确保工程进度。第三,经常下村,督促指导。镇住房救助工作办公室成员经常下村到户,到施工现场指导工作,并帮助落实实际问题。镇领导也多次亲临施工现场,督促指导,并提出具体意见和建议。有关村也制订了开展特困户住房救助工作实施方案,把该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着力抓好,严把质量、进度关,免费提供树木,积极联系落实砖瓦、水泥、钢筋等建房物资,采取先提货、后付钱的方式,确保农村特困户住房助工作如期完成。

三、严格把关,搞好验收,是本次农村特困户住房救助工程质量的有力保证 百年大计,质量为本。在做好建方施工全程监管外,工程完成后,镇住房救助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带领班子成员到相

关的村对住房救助户的建房质量按要求作了全面验收。经现场踏看,所有班子成员一致认为户被救助户住房建设及改造质量达到要求,全部通过考核验收。被救助户全部搬进了新居。

三年来镇农村特困户住房救助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也有些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保持好的方式方法,改进不足,力争把我镇的特困户住房救助工作做得更好。

篇8:农村住房建设工作汇报

1 农村住房及综合环境现状

我国农村住房制度实行“自建、自有、自管、自用”的原则, 在这种制度下, 农民能够以相对较低的成本和代价建造起基本够自己和家庭居住使用的住房, 实现其“居者有其屋”的基本权利。总体而言, 当前农村居民的住房条件得到改善, 住房面积、建房承担能力、住房质量、住房配套设施、庭院环境建设、住区规划等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改变。

首先, 住房面积的增加最为突出, 集中体现在人均住房面积的增长。据统计, 1980 年农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仅9.4m2, 1990 年达到12.2m2, 2000 年为24.82m2, 2006 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住房面积已经达到30.7m2, 2010 年统计出全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居住面积已为34.08m2, 到2012 年则增长为37.1m2。[2]农村住房面积的增加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 也是农民建房能力提高的结果, 尤其是随着新农村建设政策的实行, 住房改造、新建等项目推动了农村住房条件的进一步改善 (图1) 。

第二, 农村住房质量提高。在住房结构上, 农村住房实现由砖木结构逐步向钢混、砖混结构转变。1980 年, 砖木结构所占比例不足20%, 1990 年, 砖木结构农房所占比例高达80.4%, 经过90 年代以提高住房质量为特征的第二次建房高潮,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住房得到普及, 2000 年, 砖木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农房所占比例分别为24.8% 、54.8%[3]。到2008 年底, 新建农房中混合结构所占比例接近90%, 存量农房中钢混、砖混结构所占比例超过60%[4]。在这个过程中, 农村住房逐步实现了从草房、泥房到瓦房, 从平房到楼房, 从两层到多层的转变。在住房安全上, 随着农村危房改造工程的推进, 农村住房安全保障增加, 抗风险能力提高。在住房配套设施上, 实现从简单居住到复合型转变, 住房内部功能设计融入了现代城市生活习惯, 现代化的厨卫设施在普通农村家庭已经不是新鲜事物了。

第三, 庭院建设注重绿化。庭院建设是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反映, 农村住房建设保留一定的绿化用地供农民自己支配, 可种菜、可养花, 保持一种田园风格, 这既说明了我国农村居民在日常生活中休闲时间增加, 其生活方式日渐多元化, 生活内容丰富化, 也体现了对农民原有生活习惯的尊重。可见, 绿化建设在农村住房建设中具有一定的现实需要, 农民习惯于有围墙有绿化的这种独门独院的“田园生活”, 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也应当尊重农民的现实需求。

第四, 农村住区规划建设初见成效。我国农村集居点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到, 2011年东、中、西三地区各自实行集居点改造的比例分别为31.7%, 13.5%, 27.8%。1)住区规划不仅仅是出于实现土地集约化利用的经济效益考虑, 更重要的是通过规划实现居住空间的重新整合和划分, 改善已有的乱建现象, 使村貌焕然一新的同时, 还有利于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率和使用率的社会效益。

事实证明, 农民有了一定的积蓄后, 住房成了农民的主要投资方向。而随着社会的发展, 家庭人口结构、农民收入结构和收入水平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 当前农村住房建设也正在实现从生存需求向生存质量、享受需求层次的发展。

2 新一轮农村住房建设热存在的新问题

住房建设取得的成就已经成为农村人居环境中有价值的部分, 并将作为下一层次的动力加快农村社会的发展, 我们也能看到, 这些发展中已经逐步体现了环境在人们生活居住中的分量。正如道萨迪亚斯 (C.A.Doxiadis) 在其聚居定理中所阐明的, 随着聚居的发展, 一些新的需求和居住功能会不断被添加进来。当前, 农村家庭小型化现象普遍、新生代农民成长较快、农村居民生活城镇化倾向明显、对生活品质的追求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农村住房建设的发展, 因此, 一味追求住房改造的土地经济效益, 忽视其历史和社会效益, 最终也会导致农村人居环境和整个农村住房建设的整体“不经济”。我们需要正视新一轮农村住房建设中影响人居环境综合发展的一些新问题。

2.1 住房需求集中, 有一定迫切性

住房需求的增加与经济发展相关, 也体现了随着家庭人口增多, 为满足居住需求, 减少代际合住带来的家庭内部的矛盾和摩擦的现实需要。2011 年CGSS调查数据显示, 在2007 份有效样本中, 住房建造时间集中在80、90 年代的累计有49.8%, 可以预见这部分住房需求在一定时间内将会集中释放。课题组对681 份案例的调查分析显示, 有住房修建需求的农村住户比例高达16.7%。而在农民住房建设原因中, 结婚、老房拥挤、房屋破损、拆迁改造以及变更宅基地是农民建房行为的主要原因, 其中, 将结婚需求列为首要原因的比例为67%, 其次是房屋破损, 占11.7%, 接下来为拆迁改造和老房拥挤, 分别为7.3 和6.5%。对有儿子的家庭来说, 拥有一处体面的住房不仅可以提升农户在农村社会成员中的地位, 也是儿子结婚成家的重要物质条件 (图2) 。

2.2 对居住空间过度需求, 土地集约化低

对居住空间的过度追求实际上体现了当前农民建房的非理性选择。首先, 违法占地、违法抢建住房 (又称“两违”) 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一些农民不满足于旧有宅基地面积而非法占用耕地建房;有的农户对集居政策多有抵触, 意图在原有宅基地上翻建、新建住房, 且故意躲避建房报告审批程序;有的农户为了今后的拆迁收益, 想方设法扩大住房空间以增加建筑面积。其次, 存在“一户多宅”现象。据2011 年CGSS调查数据显示, 农村家庭拥有一处房产的有效百分率为86.3%, 有11.6% 的家庭拥有2 处房产, 有1.7% 的家庭拥有3 处房产。这类房子大多建在自家的农地上, 布局零星散乱, 给农村面貌的后续治理带来困难。第三, 对居住空间的过度追求虽然是经过农民精心算计, 然而随着农村人口流动的加快, “人走房空”的现象日益增多, 住房空间大量闲置直至村庄“空心化”, 降低了农村建设用地集约化程度, 由此引发诸多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

2.3 住房建设缺乏专业技术, 节能环保任重道远

农村住房缺乏专业技术支持主要表现在:施工队伍上, 多由个体包工头或农民自发组织的工匠队承建, 没有经过严格的质量安全和技术培训, 无任何技术证书和施工证书;房型选择上, 缺少城市中专门的设计施工图纸, 多靠农民自己比划、凭经验自行决定;新房完工后, 没有安检部门进行验收, 政府关于农村住房建设的主要工作集中在农房的建与不建的审批上, 对后期督工、抽检等服务欠缺。这样建造出来的房屋在适用性、耐久性、安全性、与环境的协调性方面和城市住房相比差距很大。而农房的节能环保发展亦有限。当下, 农村住房的主要建筑材料为木材、粘土砖、水泥和钢筋等, 其中实心粘土砖消耗量最多。粘土砖的大量使用不仅破坏了耕地资源, 在烧制过程中还需消耗大量煤炭, 能耗较大。另外, 在门窗材料使用上, 采用的木质或少量单层塑料门窗, 极少采用新型墙体材料、节能门窗、轻钢材料等资源和技术, 导致夏天闷热, 冬天潮冷, 建筑用能效率偏低。

2.4 村落消亡速度惊人, 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不力

城镇化进程迅猛, 农村住区拆村并点力度过大, 无数个承载着中华文化根基的乡村 (包括很多古村落) 濒临消亡。据相关部门统计数据显示:在21世纪初的2000年我国自然村总数为363万个, 到了2010年锐减为271万个, 仅仅10年内减少90万个, 每一天消失80~100个村落, [5]这对于我们这个传统的农耕文明的国家而言着实是个“惊天”数字。一些村庄改造后地域特色也随之丢弃, 原有的集市、庙会等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 许多民间手艺等“非遗”项目也在城镇化中被商品化而失去了原有的精髓。由于缺乏必要的资金和管理, 农村地方性文物建筑主要靠居住者维护, 保护工作也面临着巨大的困境, 我国80%的“非遗”项目, 没有学者专家进行研究, 只有一个或两个传承人。传统村落以及依附其身的非物质文化, 它们就是一本本厚厚的书籍, “五里不同风, 十里不同俗”说的正是这种财富的珍贵, 然而才快速的城镇化过程中, 很多都还来不及翻阅就消失了, 这着实令人惋惜。

3 新一轮住房建设问题的影响因素分析

人居环境理论认为, 不能将复杂的系统问题简单化操作, “不作深入的解析, …机械的、简单化的处理, 反而会导致忽视人的生活复杂性等新问题。”[6]新一轮农村住房建设与当前快速城镇化复杂的经济社会背景密切相关, 我国城镇化数字不断刷新, 镇化率从1978年的18%已经上升到2012年的53%[7], 从侧面反映了当前农村社会的发展面貌, 而住房则是重要的一种发展承载形式。新一轮住房热中的建设问题与当前城镇化的背景相辅相成, 是对当前我国农村住房制度和住房规划工作存在局限的一种投影。在这一社会背景下, 本轮住房建设问题除了农民自身的局限性外, 更多的是需从农村住房规划以及住房制度层面寻找根源。

第一, 农民建房审批周期长, 宅基地指标供应不足。农民对宅基地有着巨大的需求, 有的是因为没有宅基地, 有的是因为分户, 有的农户是为了“代际分住”, 多数农村地区存在现实建房需求与宅基地供给不足的矛盾。为了缓解这对矛盾, 有的地区就从严控制建房审批条件, 拉长审批时间, 而有些村已经多年未进行宅基地审批。在正常申请建房无法满足时, 农民就极有可能选择违规建房。

第二, 农村住房规划缺乏权威性和科学性。与城市规划相比, 村庄规划受重视不够, 公共财政投入不足, 极大制约了农村住房建设的长效发展。基层政府亦无力或者不愿意承担高昂的规划费用, 通过土地增减挂钩的收益, 也难以平衡村庄整治和改造的资金。当前农村建房规划适用期大多为5年, 而且不少基层政府对农村规划的财政支持存在困难, 导致新老规划不能很好衔接。而在现实中, 农村住房规划受到地方领导意志影响明显, 以致稳定性不足, 也影响了规划的权威性。农村住区规划中存在“千村一面”的一刀切做法, 事实上保护传统村落, 延续特色文化与提高当地百姓生活质量并不矛盾, 而一些特色建筑也清晰地投射出一方水土的前世今生。

第三, 农村住房制度改革缓慢。根据现有法规, 农村住房只可以在村集体内部流动。宅基地的所有权属于村集体, 在法律上不能被继承, 而私房的所有权属于产权人, 农民继承了房屋, 意味着可以保留宅基地的使用权和“祖业”, 因此农民往往在建设新房后不愿意拆除旧住宅, 造成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对外出务工或是已经迁出集体经济组织的村民来说, 房屋要么被闲置直至倒塌而自动收归集体, 要么始终被占有但并不使用, 这又造成集体组织内部需要建房的人难以获得指标。另外, 因经济利益的驱动、农民与市民的互补需求以及农村生态吸引力等方面的原因, 以自发流转为特征的农民宅基地、住房隐形市场已经形成。

第四, 相关法律法规制约不足。首先是缺少可用于农村住房建设的专门性的建筑法。现行《建筑法》中关于质量安全的规定并不适用于农民自建低层住宅的建设活动, 可操作性不强, 体系也不够健全, 部分法律法规还存在着重复和交叉现象。其次是有关宅基地使用的诸多法律法规不适用当前农村人口流动的现实, 农村住房产权确认存在缺陷。由于对宅基地转让权的限制, 农民无法从住房中获得充分的财产性收入, 应顺应发展现实改革农村宅基地流转制度。第三是政府为农村住房建设提供的管理、服务欠缺, 在农村住房建设的实践进行技术指导不到位, 县镇一级也缺少一支专业的技术指导队伍。而村委会作为最基层的组织, 由于权力和村干部的意识所限, 造成农村住房建设监管成为建设过程中的薄弱环节。

第五, 农民自身认识局限, 环保意识甚为薄弱。中国农民由于政策因素长期被束缚于农村, 加上厚重的乡土文化情节, 住房成为许多人一辈子的大事, 而多数农民往往遵循锁定的路径, 将有限的资金投资了住房, 而较少以理性的眼光看待建房行为。[8]具体来说农民心理上盲目攀比, 超能力地从众建房, 以维护家人在农村社会中的脸面问题。其次, 农民有关房屋私人所有的观念根深蒂固, 对宅基地占有欲较强。第三, 节能环保意识有限, 能力不足。市场建筑节能环保没有给农民带来短期可见的利益, 且农民缺乏相关的节能材料知识, 认识不到节能环保给其带来的长久利益, 再加上节能材料的昂贵成本更降低了农民自主选择的可能性。此外, 房型设计上, 农民自身既无有效渠道获得良好而多样的设计图纸, 也无力承担支付给设计师的费用。

4以人居环境理念提升农村住房居住质量的对策

农村住房建设作为人居环境复杂系统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具有社会多面性, 一方面, 住房是重要的民生内容, 必会进一步深化诸多社会问题, 影响我国城镇化发展的质量;另一方面, 作为人居环境五大系统之一, 亦深深嵌入当前社会机体, 承载着推动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住宅与环境共生, 农村住房建设应该脱离纯粹的建筑行为, 融入人居环境建设的理念, 延续或优化其原有社会价值和良性功能, 避免因改造及规划模式的单一带来人居环境发展的不可持续性。

(1) 以县域单位实行农村住房规划, 促进宅基地集约化使用。村庄规划要按照地貌类型和自然条件灵活布局, 反映人口发展趋势, 应充分尊重和体现广大村民的意见, 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 对于按规划建房的农户要适当给予奖励。[9]防止“千村一面”。考虑今后的养老问题, 村镇规划应该考虑老年公寓。加快完善农村宅基地的确权登记管理, 鼓励村集体以市场价格将农户当中多余、闲置的宅基地收回。即使回收的宅基地没有建设价值, 也可以作为生态用地, 缓解当地的环境压力。政府也可以考虑增加补助, 但需要有完善的土地监管。

(2) 加快住房流转制度改革。尽快完善《土地管理法》、《物权法》、《担保法》等相关法规, 出台适应新现实的有关农村土地管理法规, 对农村土地有关流转、收益分配等问题作出明确规定。法规也应该明确个别农户宅基地流转和整村改造的流转操作方式, 前者可以采取宅基地复垦, 换取以当地平均宅基地面积为基础的征地价格, 后者可以改造成拆迁安置房小区, 获得住房的产权证。地方性文物建筑因为边界清楚, 数量有限, 文化价值重要, 可以首先取得住房产权, 采取完全市场化拍卖手段, 让有经济能力、愿意承担保护责任的各界人士获得。

3) 推广建筑节能技术, 引导农民选用节能材料。提倡“建筑节能与环境共存设计”与“环境共生住宅”的设计理念[10], 住房设计与人居环境的设计理念不应只停留在城市建设上。具体而言, 一是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建筑节能意识。要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以及网络等各种宣传工具, 立体式、大力度向广大农民宣传建筑节能, 引发农民思想的变革, 自觉参与, 自主选择。二是实现技术与资源的共享。改进建筑材料生产, 扩大生产规模, 提高科技含量, 不仅城市居民享有环保居住空间, 农村居民也一样享有。三是立足根本利益打造低成本的绿色建材。努力降低生产成本, 根据农村住宅功能、结构、布局及价格的特点, 提供价格适宜、性能优良的建筑材料和产品。

4) 积极有效地延续地域文化。一些古村落、传统村落有着地域传统文化的“活化石”之称, 新型城镇化将成为推进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结构的主要手段, 但是保护这些历史财富刻不容缓, 此类村落的改造需要将“自上而下”的现有政策和管理体系与“自下而上”的民间意愿相结合[11]。首先需要政府宏观调控社会各界的有生力量, 调拨相应经费, 重视普查和调研, 加快对各类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鉴别、申报和保护, 建立健全保护机制和管理体制, 建立相关文化档案, 监控整个保护过程, 使保护工作由局部、零散、自发、随意的工作状态步入全面、规范、有序的正常化轨道。其次, 发挥地方文化元老的传帮带作用, 以他们为纽带, 多元化开展文化传承活动, 培养文化接班人。最后, 加强对地方文化资源的保护宣传力度, 特别是加强对地方行政领导的教育和辅导, 提高其文化素质和法律意识, 及时制止和处置破坏地方文化资源的现象和行为。

除此以外, 新一轮住房更新的浪潮中, 体现人居环境理念还要求发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管理。社区建设与服务是农民提升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具体内容包括:对老人、妇女、儿童、残障人士等弱势群体提供关爱;增加图书馆、社区中心、操场、凉亭等社区公共空间, 组织农民在闲暇时间里开展文艺、教育、科普、娱乐、健身等活动;做好社区治安与警务管理工作, 预防和打击犯罪。在资金方面, 加大城乡公共财政均等化, 整合各部门支农资金, 重点解决垃圾污水治理、村内道路、消防以及公共场所等建设。

5结语

住房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 农民住房建设正成为农民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新农村住房建设不仅要满足农民的居住要求, 还要适应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既要解决当下的居住问题, 又要满足日后的可持续发展, 这样前后相继的过程正是人居环境理念的核心追求:居住与环境相依存, 以实现人类更好的居住。认识到当前农村住房建设存在的问题, 对其中的制度、技术、管理等深层原因予以剖析, 从我国农村实际出发, 推动农村住房向节约节能、设计合理、住房美观、功能明确、安全舒适、满足不同人群需要的新型住房方向发展。这是一个艰巨而漫长的任务, 需要社会各方参与, 共同完成这项课题。

摘要:住房是农民的核心财产, 是人居环境理论中的五大要素之一。为更好地实现居住与环境的融合, 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和分析发现, 新一轮住房建设在巩固以往建房成果的同时, 亦存在诸如需求量大、“两违”、忽视节能和地域文化保护不力等问题, 影响了农村人居环境长远发展。原因与缺乏科学规划以及审批制度、住房权利、建设标准不完善相关。农村住房建设应该脱离纯粹的建筑行为, 融入人居环境建设的理念, 在居住规划、居住流转、地域文化以及社区管理等领域相互协调, 提升居住质量。

关键词:农村住房,人居环境理论,问题,原因,提升

参考文献

[1]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38.

[2]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data.stats.gov.cn/workspace/index?a=q&type=global&dbcode=hgnd&m=hgnd&dime nsion=zb&code=A0A0K0201&region=000000&time=2006, 2006.

[3]刘李峰.我国农民住房建设:发展历程与前景展望[J].城市发展研究, 2010 (1) :128.

[4]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课题组.对我国农民住房及建设问题的几点思考[N].中国建设报, 2009-6-30 (005) .

[5]冯骥才.传统村落的困境与出路——兼谈传统村落类文化遗产[N].人民日报, 2012-12-7 (24) .

[6]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272-273, 99.

[7]本届政府的工作重点:以人为本来推进新型城镇化[N].21世纪经济报道, 2013-03-19.

[8]刘俊.试论农民流动与农村住房建设[J].现代农业.2008 (01) :76.

[9]梁爽.农村住房制度特征与未来改革重点[J].建筑经济.2010 (05) :8.

[10]计永毅.日本环境共生住宅及其认证标准分析[J].建筑科学, 2010 (S2) :82-86.

[11]刘艳丽, 陈芳, 张金荃.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途径探讨——参与式社区规划途径的适用性[J].城市发展研究, 2010 (01) :152.

上一篇:未名天日语学校---超全日语信函例文下一篇:简历是有效的自我推销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