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项羽的评价

2024-04-23

对项羽的评价(精选12篇)

篇1:对项羽的评价

刘邦对项羽的评价

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房(即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司马迁对项羽的评价

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史记·项羽本纪》

自夸功劳,逞个人才智,却不效彷古人,自以为霸王之业已成,想凭借武力来征服和治理天下,经过五年战争,终于使自己国家灭亡了,自身死在东城,却仍然不觉悟,更不责备自己,那就错了。竟然称说“上天要灭亡我,不是我用兵的过错”,难道不荒谬吗?

夏日绝句(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在李清照的眼中,不肯过江东的项羽才是一个真正的英雄,是不以成败论英雄的代表。

她对项羽的态度是:赞扬

杜牧(唐)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杜牧认为项羽应该过江东。理由是:大丈夫当有所为有所不为,真正的男儿应当能屈能伸、忍辱负重。

他对项羽的态度是:惋惜

题乌江亭(北宋)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王安石评论的重点不在项羽该不该过江东的问题,而在于能不能东山再起的问题。即使是不能,自然也谈不上该不该了。

他对项羽的态度是:贬

篇2:对项羽的评价

相比于卧薪尝胆的勾践,我更为这个叹着“虞兮虞兮奈若何”的多情男儿而感动,这或许是人类对一种接近本我的事物的不自觉的认同。项羽是一个小自我,即使他是统率众士破釜沉舟的勇士,他是曾经雄踞一方的霸王,可他确实不是一位君主,一位君主是属于天下人的,而他更多的属于自己。

他可以对那些与己毫无瓜葛的人杀戮,因为他无情于众生;他却不忍伤害每一个出生入死的兄弟、女子,甚至是一匹马,因为他多情于亲近之人。而君王则是无情于任何人,除非自身利益需要才留意他人性命,就像刘邦为了躲避追杀可以把自己的儿女当作祭祀的羔羊扔出马车外。刘邦一定认为对大丈夫而言天下为重,但只要你还是芸芸众生的一员就绝对不会赞同他的屁话,虽然客观上他确实结束了乱世,但主观他一定不会为了爱天下苍生而丢女弃子、背信弃义。所以我认同项羽,我为他一句“虞兮虞兮奈若何”而倾倒,我为他一个抚马的动作而心生温和,甚至觉得他面对吕马童的那一句“若非吾故人乎”都是心碎的。项羽是一个类似于我们的自私的、多情的、执拗的、骄傲的小我。

篇3:项羽的高贵

诚信是高贵的代名词。“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此言一出, 世人皆指责项羽胸无城府, 自矜功伐。殊不知, 这正是他的高贵处——诚信。因为刘邦说:“吾入关, 秋毫不敢有所近, 籍吏民, 封府库, 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 岂敢反乎!”又说“今者有小人之言, 令将军与臣有郤。”言辞卑微恳切, 诚信之人当然会相信他说的是真的, 那么, 曹无伤说的就是假的了。说假话的人供出来也无妨, 顶多一顿处罚罢了, 哪知刘邦会说假话呢?这只能说项羽不会骗人, 所以也不相信刘邦会骗自己。这是诚信之人上了卑微小人的当。诚信是中华民族的美德, 任何社会任何时代都需要诚信。如果人与人之间都是尔虞我诈, 那人们该如何生存?

义是高贵的又一体现。项羽出身贵门, “项氏世世为楚将, 封于项”, 代表封建贵族地主阶级利益, 满脑子的卑不逾尊、疏不逾威的“义”, 项羽放走刘邦正是出于义。刘邦率南路义军渡黄河, 入关中, 破咸阳, 隆子婴, 对摧毁秦之暴政立下汗马功劳, 刘邦也因此而赢得较高声誉。项伯那句“今有大功而击之, 不义也”的话深深深触动了埋在项羽内心深处的礼义, 就是内心最深处的“义”使他不得不考虑到社会影响, 最终也不得不许诺, “因善遇之”。

更能体现他的义的是霸王别姬一段。危急时刻他首先想到的不是他个人的安危, 而是他心爱的人, 还有时时跟随自己的乌骓马。想想刘邦, 在项羽的追击下, 可以把老婆孩子都扔了, 项羽要烹他的父亲, 他也若无其事, 还笑着说:你煮熟了喝汤的时候别忘了分我一杯。

在鸿门宴的最后, 刘邦丢下张良一人后, 自己带兵脱逃, 还说:“从此道至吾军, 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 公乃入。”生怕自己不能逃脱, 根本不顾张良的安危。与项羽相比, 刘邦太卑微太渺小。

而项羽死也要死得崇高死得伟大。当项羽来到乌江边时, 有一条船在那里等他。驾船的乌江亭长大约是一位崇拜项羽的人, 因此早早等在那里, 一心要救项羽过江。他对项羽说, 现在整个乌江之上, 只有臣这一只小船, 请大王立即上船, 汉军无论如何追不过江的。江东虽小, 地方千里, 数十万人, 完全可以在那里再成就霸业。然而项羽却谢绝了亭长的好意。他只是请亭长把他心爱的战马带过江去, 自己却和随扈亲兵全都下马步行, 冲入重围, 同前来追杀的汉军短兵相接。这无疑是一场寡不敌众的战斗, 也是一场无济于事的战斗。然而, 如果因此就放弃战斗, 举手投降, 束手就擒, 那就不是项羽了。项羽是宁肯站着去死, 也不会跪下求生的。他当然也不会放下手中的武器。从他拿起这武器的那一天起, 就没想过要放下它。相反,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 更应该把它高高举起, 就像优秀的表演艺术家一定要让演出在谢幕时达到高潮一样。这也是项羽随扈亲兵们的共识。于是这场敌强我弱的战斗就打得风云变色气壮山河, 光是项羽一个人就杀了数百汉军士兵, 自己也受伤十多处。这时, 前来追杀的汉军越来越多, 其中就有项羽当年的旧部吕马童。项羽笑了。他大声地招呼说:啊哈, 这不是老朋友吗!背楚降汉的吕马童难以为情, 不敢正视项羽, 扭过头去对另一员汉将王翳说:这就是项王。这可是“新朋友”了。于是项王对王翳说:听说贵国出大价钱, 赏千金, 封万户, 买我的人头, 我就送个人情给你吧!说完, 便一剑砍下自己的头颅。

篇4:探究历史上对项羽失败的评价

杜牧出生名门,少有大志,文武兼备,尤其善读兵书,且处在军阀割据的晚唐时期,他很想重整河山,干一番事业,在他看来,大丈夫应该能屈能伸,以建功立业为重,所以他对项羽的自刎乌江不赞同,甚至不屑一顾。

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对待历史人物评价上,更会冷静地分析思考,虽有偶然但须归于必然。他认为民心向背非常重要,项羽失去了民心,兵败是必然的。

李清照处在金兵近逼的南宋,当时南宋统治者偏安江南一隅,委曲求全,毫无骨气。李清照对朝廷无能,害得百姓遭殃,特别是自己流离失所,更是心生痛恨,不由得想起项羽“不肯过江东”的气节来。她是多么希望当时的南宋王朝能像项羽那样刚强不屈与中原土地共存亡,使百姓免遭背井离乡之苦啊!可现实不是这样,怎能不使人思念像项羽那样的铁骨铮铮的硬汉子呢?可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但求苟且偷生。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她借项羽的宁死不屈反衬徽宗高宗父子的丧权辱国。

2.综合分析

综上所述,对项羽性格、成败及其悲剧命运进行评价,可大致主要可概括为五种观点:

一、气节观。这种评价将项羽这个历史人物高度理想化。霸王别姬,引吭高歌,就连项羽本人也未想通兵败的原因。自刎乌江,有气节,有尊严,英雄气短,儿女情长,生得轰轰烈烈,死得风风光光。此观点以宋朝女词人李清照一首《夏日绝句》为代表。

二、反攻观。该观点以杜牧的一首《题乌江亭》诗为代表,杜牧鄙视项羽的做法,而希望项羽卷土重来,东山再起。在他看来,大丈夫应该能屈能伸,以建功立业为重,不以胜负论英雄。其实,这种观点是诗人以跳跃性思维看待历史的观点,是看待事物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区别,是诗人的丰富想象力与史学家缜密推理的区别。

三、民心观。得民心者得天下,以北宋文学家王安石《题乌江项王庙》为代表。得出“民心已丧、劳师哀兵、败势难回”的结论。另有与王安石同时期为官的文学家苏辙也提出项羽必败的结局。

四、机会观。鸿门宴时有机会杀戮对手,分封诸侯时有机会限制对手,鸿沟之约前有机会剿灭对手,结果均丧失机会。

五、用人观。南宋文学家陆游《项羽》中“范增力尽无施处”等诗句。刘邦认为项羽不会用人,以《史记·高祖本纪》 为例。当时许多贤才良将,均在项羽处未得重用,才流入对手刘邦麾下为谋将的。当时可谓天下第一谋士张良,在灭秦时曾与刘邦一起在楚将项梁帐前听命,当时项羽不仅没有发现张良的才能,却在秦灭后张良事韩王时,妒其才,恨其能,以至牵罪于韩王,将韩贬侯杀掉,使张良无主后逃奔沛公,以定汉室江山。还有陈平、韩信等。同时,项羽又刚愎自用,就连多年忠心事主的老谋士范增,鸿门宴时,言不听,计不从;攻荥阳时,又中离间计,削其兵权,因而使范增告老回乡。

篇5:对项羽的评价的作文

一天,项羽像往常打了一壶酒,向南天门走去。当他到了南天门时,他发现他经常坐的那块石板上已经被人占据。项羽从上往下打量着这个人,只见此人眉宇间透出一丝霸气,长相不凡。突然此人长叹三声:“唉、唉、唉。”项羽走上前去拍了拍他的背说道:“大白天的叹什么气呀?有什么不爽的说出来给兄弟我听听。”拿破仑转过头来打量着这个拍他背的人,他见此人举止不凡,心想:他也许和我一样前生有过一番大事业,说不定他能明白我的心情。于是便向项羽讲述自己的前生。

周围的浮云飘过了一次又一次,变了一次又一次,随着拿破仑的讲述项羽也想起了他前生种种事业,一股伤心之情油然而生。终于拿破仑讲完了,项羽望着那茫茫云海说道:“人生如梦,前生一世奋斗换来了什么,伤心、失落、不甘。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胜者将名垂青史,美名远传,败者不被后人唾弃已经算是很万幸了。过去的已经过去,重要的是现在。”听了项羽的话,拿破仑觉得轻松的许多。正当拿破仑想要说什么的时候,下界传来一阵杀戮声。俩人都把头侧过去看,原来是赤壁之战。项羽看着这场战争评价道:“这场战争真是太壮观了,而且”

拿破仑突然意识到什么,倒退了几步,自嘲道:“你刚才说我们奋斗了一生什么都没有得到,那么那些为我们战斗的士兵们又得到了什么呢?他们什么都没有得到,那他们又为什么而战斗呢,难道是为保护他们的家人吗?这只不过是无聊的借口而已,他们只不过是我们的一句命令而已。而将那些与自己毫无关系的人斩于刀下。”

项羽也意识到这一点,仰头道:“是啊,他们什么都没有得到,相比于我们的人生,他们的人生没有一丝意义,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什么造成的呢?是战争,而战争为我们带来了什么,能为我们做什么呢?什么都没有带来,带来的只有无尽的痛苦,什么也不能做。只是无限的破坏而已,而那些为了保护自己的家人和国家的,只不过是借口而已。难道那些被斩于刀下的人不需要保护自己的家人和国家吗?所以说战争本身就是一个错,无论什么样的战争它都不应该存在。”

篇6:项羽的评价

项羽的是非功过,历史上各种评论不一,各有各的看法,各有各的标准,能够再举例说明。例如司马迁记载,刘邦说“项羽有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实际上这就有问题,到底用了没有或者哪些方面用了哪些方面没有用是值得深入探讨的。宋人苏轼专门写过《论项羽范增》,作过一些具体评述,似乎是肯定范增的,“增亦人杰也哉!”南宋杨时的看法则不然,他写道:“吾读汉纪,至高祖谓项王有一范增不能用故为我擒,常以为信然。及读项羽传,观范增所以佐羽者,然后知羽虽用增无益于败亡也。”以上二人之评论虽然角度有所不一样,但范增之所作所为,以及项羽与他的关系,仍然是需要具体研究的。前人评价当中,也有看起来比较“偏颇”的,例如明人赵弼所撰《雪航肤见》:“其中如论项羽杀宋义为是,先儒断其矫杀为非;又论杀秦王子婴,屠其宗族,伐其陵墓为是,先儒论其暴横为非;又论项羽不杀沛公,有人君之度,先儒不能表而出之;又论项羽获太公、吕后,三年无淫杀之心,闻吾翁即若翁之言,即舍太公,则笃于朋友之义,而先儒不能察;又论羽之才美,亘古无伦,乌江之死,本实天亡,而非羽罪,司马迁、扬雄所论皆谬”(《四库全书·总目》卷八十九)。

有些不是专门论项羽之作,其中也会有关于项羽的评论,例如南宋李石作《建康形势论》中就写道:“尝谓项羽既取关中乃退都彭城,以成沐猴之讥,愚谓项羽不失……”随后还大发了一通议论。保不保关中,乃至回不回江东这些战略上的问题,也有不少值得进一步研究之处。回不回江东的问题,也是历来人们所关注的问题之一,唐宋诗词中论此事的不少,唐杜牧《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宋王安石也作过《乌江亭》:“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二人都是设想如果项羽再回江东,或能够重振旗鼓。可是,如胡曾咏史诗《乌江》所说:“乌江不是无船渡,耻向东吴再起兵。”这就是所谓无颜见江东父老,涉及到项羽的为人和性格等方面的问题。以至也有人评论项羽:“然观其心度之所安,大抵知有楚而不知有天下,故其贪恋故国之荣,不啻如昼锦之快,是其志已可悲也,宜其天下不得而有也。”(宋·王迈《臞轩集》卷三)

篇7:项羽的评价

芦花飘荡,残阳盛血,在生死险恶与一世枭雄之间,你坦然地选择了向前再跨一步——即使走向地狱,也要差遣豪迈;

白驹过隙,时光如流,在朱户阁楼与茅草小屋之间,你坦然地选择了向前再跨一步——即使潦倒清贫,也要追随心境。

向前再跨一步,是你写下了万里迢迢的历史征途。

一千五百年前,你输给了刘邦,但你却赢得了从此以后所有人口中的英雄之名。从历史的大殿上走下,这条滚滚的乌江像一个历史的隧道,我们随手可翻检到楚汉的遗迹。遐想连篇,我似乎坐在了你的面前。

假如你生在古周、盛唐,你会成为周武王、唐太宗;假如上天给你一个信守不渝的对手,你也许会再造一个大楚;假如你少一点天真与优柔寡断,真按范增的计谋,杀沛公于鸿门,也许会又创立一个新的天下。胸中四海翻腾作着这许多的“假如”,抬头一看,你还是那样平静地坐着,目光更加执着,手中的的宝剑被摩挲的锃亮。我不觉可笑自我的胡思乱想。我明白你已经这样静坐默想了两千年,你明白气数不可违,英雄无法挽救一手倾覆的杯具。

所以,即使正如一些人所说,如果项羽少一些天真,少一些高傲,度过了乌江,也未必能东山

再起,虽然你拥有卓越的才能,可是却轻信多疑,妇人之仁,在新丰鸿门宴,迟迟下不定决心刺杀沛公以至于错失了北定天下的良机。更何况项羽又拥有别人不所有的残暴,攻襄城之余,项羽屠杀全城,巨鹿一战,秦将章邯已率军投降,可项羽却在新安下令坑杀20万秦军降卒,入咸阳,又杀秦降王,火烧秦宫室,劫掠妇女宝货。连年的战争百姓早已不堪重负,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如此残暴,百姓又怎能信服于你,纵使你有卓越的才能,纵使你能效仿勾践卧薪尝胆,试想如此一个出尔反尔的“膘悍祸贼”到了江东,江东百姓还会真心辅佐你,依然替你出谋划策,他日伺机东山再起吗王安石在诗中写到:“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事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你的天真,你的高傲,造就了你如此的杯具,既然气数已尽,不如可是乌江的,与其屈天下,不如惊天动地刎于乌江,让天地为之动容。

但你短暂的一生中,人格的最大魅力在于你的“义”,而这个“义”也恰恰演绎了你的个人杯具。你的“妇人之仁”与“义”的本质是背道而驰的。能够说,“重义而轻理”是你的性格的最大痛点。

你的性格杯具还表此刻刚愎自用。你听信项伯的假言丢失了一统天下的机会,你不听劝告逼走范增失去了半壁江山,你退守垓下最终在乌江边告别了一切。你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兵败得你无颜应对江东父老,在乌江边上自刎而死。但不管你成功与否,你永远是堪载史册的英雄,因为你是如此轰轰烈烈,是如此气壮山河,是如此大义凛然。

对面而坐,你说:“我本无我,不负天下。”

篇8:对项羽的评价

一.因为傲慢,所以失去机会

太史公认为项羽“自矜功伐”,可谓一针见血。过分自信导致自我迷恋,项羽总觉得自己处处高人一等。《鸿门宴》中有一细节:“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按说,刘邦是客人,理应居尊位。但当时,项羽在鸿门驻有四十万大军,刘邦只有十万,所以项羽有足够的资本端坐首席,哪怕是虚情假意的客套话都不屑于说。当“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而项伯庇护刘邦时,项羽也没有任何的表示,足见他对刘邦的轻视,意识不到“鸿门宴”是他打败刘邦最好的机会。

后来刘邦不辞而别,傲慢的项羽则收下礼物,没采取任何行动,从而失去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意识不到他是在“放虎归山”,意识不到他已经亲手埋下失败的种子。

二.因为妒忌,所以失去帮手

“一个好汉三个帮”。然而,堪称绝世好汉的项羽却几乎没什么帮手。虽然范增对项羽忠心耿耿,项羽前期的辉煌少不了范增的全力辅佐,但范增也得不到项羽的真正信任。在鸿门宴上任范增急赤白脸、急火攻心,项羽就是装聋作哑,毫不理会。后来陈平使反间计,项羽中计,怀疑范增“与汉有私”,夺其兵权,范增只得“愿赐骸骨归卒耳”,未至彭城,一命呜呼。对待亚父尚且如此,何况是其他人?诸如陈平、韩信、龙且等贤臣名将,不是主动“弃暗投明”,就是被动“择木而栖”,这都是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的结果。

妒忌之心使项羽对谁都不放心,对谁都不会以诚相待,因而没了帮手。最终,项羽众叛亲离,将天下拱手让给知人善用的刘邦。

三.因为自私,所以失去人心

“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也是极其自私的。范增苦心经营鸿门宴,本想替项羽扫除“大一统”路上最大的绊脚石,项羽却无视范增的良苦用心:范增朝他使眼色、举玉玦,他“默认不应”;范增指使项庄舞剑,项伯“以身翼蔽沛公”,他也默不作声。他为维护自己“伟大”的形象,而把范增的一片好心当成了驴肝肺,完全不顾范增等人的感受。

他的自私还体现在决战时刻。“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楚军兵少食尽又闻四面楚歌,已是军心涣散,最后关头他最关心不是怎么用兵布阵,将大家带出绝境,而是关心他的美人。《项羽之死》一文中,他深情款款地对着美人悲叹“虞兮虞兮奈若何”,关心的不是“江东子弟奈若何”。他对着美人“泣数行下”,大家也都哭作一团,士气可以说是低到谷底了,这仗还怎么打?

一切以寡人为中心的项羽,自顾和美人演绎“霸王别姬”,让那些随项羽出生入死的江东子弟情何以堪啊?这种自私也注定了其一生的悲剧。

四.因为暴怒,所以失去民意

关于项羽暴怒的例子不胜枚举,他的暴怒直接催生残暴。项羽的残暴与暴秦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只要是队伍打了胜仗,项羽就会把对手“屠之”,如秦将章邯投降以后,“楚军夜击坑秦卒二十余万人新安城南”;鸿门宴失手后,“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其暴行连太史公也不得不大为感慨:“羽岂舜帝苗裔邪?何兴之暴也!”

项羽的残暴致使民怨沸腾,民意尽丧。《项羽之死》有这样的情节,项羽突围时“迷失道”,向路边的老农问路,老农欺骗说“向左”,继而项羽“乃陷大泽中”,无路可走了。连一种田的老人也要欺骗他,可见项羽已无民意可言,已丧失人心。

五.因为沮丧,所以失去信念

在楚汉相争的最后时刻,项羽半是逞强、半是炫耀地主演了“溃围、斩将、刈旗”的快战,杀到乌江边。项羽曾想过东渡乌江,可当真正来到乌江岸边,他好像一下子就心灰意冷了,“东山再起”的念头顿时倦怠,他竟然拒绝渡江,决定坐以待毙。难道他不懂得“胜败乃兵家之常事”的道理吗?鸿门宴上,老对手刘邦不也装了一回孙子?在最需要项羽振作起来的紧要关头,他选择的却是沮丧——一种绝对意义上的沮丧:项羽连垂死的挣扎都不愿为之。失去最宝贵的信念,他的人生只能到此为止了。

不可否认,项羽的人生确有一种悲壮之美,这也是后人为之唏嘘的主要原因。然而,研读课文,独立思考,我们便会发现,满纸刻着项羽的罪与罚!

篇9:项羽的评价

项羽是贵族后代,是力能扛鼎的西楚霸王;刘邦是沛县小混混,是平头百姓一个。然而,两个人较量的结局是:刘邦知人善任,麾下群臣才华横溢,他们君臣携手,同心同德,最终打败了兵多将广、不可一世的项羽。作为对手,项羽完全未能意识到刘邦的强大。他孤傲自负、刚愎自用,一意孤行,一错再错,终于兵败垓下,自刎于乌江。那么,究竟是哪些个人因素造就了刘邦和项羽全然不同的命运和结局呢?

身世魅力相差悬殊

刘邦战胜项羽,常常让人觉得匪夷所思,不可思议。因为就家庭背景,集团力量和个人魅力而言,刘邦和项羽都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很多人觉得这个刘邦怎么会战胜项羽呢?项羽是个贵族,是个英雄;刘邦是个贫民,是个流氓。项羽的出身是相当高贵的,他的祖父叫项燕,是楚国名将,但到了项羽父亲他们这一代,这个家族就开始破落了项羽早年追随叔叔项梁逃难逃到吴中,就是现在江苏省苏州市的吴县一带。不过破落,那也还是贵族,和刘邦不一样。刘邦是没有名也没有字的,他被唤做刘季,就是刘小的意思;项羽可是正儿八经有名字的,叫做项籍,也是有字的,叫项羽,也字子羽。

总的来说,项羽的能力还是很强的,而且他非常勇敢。所以在灭秦和楚汉战争中,项羽几乎是战必胜,攻必克。那刘邦会干什么呢?刘邦的本事还是司马迁说的那四个字:好酒及色。喜欢酒色就是他的本事。在整个灭秦和楚汉战争中,没有一座城池是刘邦攻下来的,没有一个计谋是刘邦策划的,没有一场战争是刘邦指挥的。刘邦的本事只有一句话为之奈何?问张良,问陈平,问韩信,我该怎么办啊?

性格决定命运

但是,我们如果冷静地做一个分析,就会发现刘邦的胜利是有道理的。刘邦和项羽两个人有着完全不同的性格,正是这些性格的差别决定了他们的成败和命运。

一、刘邦和项羽的第一点不同是:刘邦志向远大,项羽鼠目寸光。

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他们在胜利面前表现出的心态来证明。秦二世三年的十月,刘邦攻进了关中,后来项羽也进入了咸阳,他们获得了推翻秦王朝的胜利。在这场胜利面前,刘邦和项羽的表现完全不同。刘邦不杀子婴,约法三章,不受犒赏,秋毫无犯,而且退出秦王宫,还军霸上。这是一个了不得的举动,这个举动的意义范增看出来了。范增对项羽说,项王,刘邦这个人可不能小看,据臣所知,刘邦原来在沛县的时候是喜欢钱财、喜欢酒肉、喜欢女人的人,现在这样一个人来到秦皇宫看见数不尽的金银财宝和美女珍馐居然不动声色、秋毫无犯,他有这么大的克制力,其志不在小,他的志向一定是很大的他能够把这些东西都不放在眼里了,这个人是绝不可以小看的。但项羽听不进去,刘邦嘛,他有什么了不起?他其志不小又能怎么样? 项羽自己是怎么做的呢?杀子婴,烧宫室,屠咸阳„„项羽做得很不好的一件事,就是他每攻下一座城池就屠城,史书上的记载是4个字:城无遗类。就是说项羽他把一个城攻下以后,这个城里面就没有活口了,那肯定是连妇女儿童都在屠杀之列了,而且项羽一把火烧掉了秦王朝的皇宫,这样做是不得人心的,项羽完全不动脑筋,就这么做了。做完以后,有人就出来劝说项羽,说咸阳这个地方是帝王之都,如果您想称皇称帝的话,应该定都咸阳。但是,这个时候秦的皇宫已经被项羽烧光了,也没地方住了,项羽又一门心思想回家去,回他的老家去。于是就说了这样的话:“富贵而不还乡,如衣锦夜行。”什么叫做衣锦夜行呢?就是穿着漂亮的衣服在黑咕隆咚的晚上走,谁看得见呢?应该穿上漂亮的衣服回家乡去,这个叫做衣锦还乡“衣锦夜行”、“衣锦还乡”这两个成语就是从这儿出来的。

二、刘邦和项羽的第二点不同是:在失败面前,刘邦冷静沉着,项羽狂暴浮躁。

楚汉战争当中有这么一件事情,就是两军处于对峙状态的时候,项羽攻刘邦久攻不下,就在军前架起了一口大锅,把刘邦的父亲刘太公五花大绑地推到了阵前,然后喊话,刘邦,你再不投降,我就把你爸下油锅了!刘邦怎么说呢?他不紧不慢地说,呵呵,项老弟,别忘了,我们两个在怀王手下的时候有个什么约定呢?咱俩是约为兄弟,咱俩既然是兄弟的,我爸就是你爸。你要是打算把咱们的爸爸煮了,别忘了给哥哥留碗肉汤喝!项羽没办法:下不了手。实际上项羽这个时候已经出了一个下策:你跟人家打仗打不过,就把人家的爸爸放到锅里去煮,这是种流氓手段,而项羽本身是一个贵族,一个贵族使用流氓手段,这就是下策,何况你的对手就是个流氓,你一个贵族使用流氓手段来对付流氓,你对付得了吗?所以我想,当时的这个情况,一定是项羽一肚子窝囊气,而刘邦是一副嬉皮笑脸的神情我是流氓我怕谁从心理上你项羽没有战胜人家刘邦。

在挫折面前,项羽表现出来的是心浮气躁,而不是镇定自若,由此可以证明项羽不是一个好的统帅。

三、刘邦和项羽的第三点不同是:做人方面,刘邦豁达大度,项羽气量狭窄。

刘邦这个人你别看他没文化,你别看他大老粗,但他的肚量是很大的,敢作敢为,肯豁得出去。刘邦年轻的时候不是当泗水亭长吗?当时上面派给他一个任务,就是让他押送一批犯人到某个地方去。刘邦押着这些人走着走着,一不小心跑掉一个,走着走着,一不小心又跑掉一个,走到半路上,刘邦一算,跑了几个了,想想等走到目的地,恐怕犯人就该跑光了。你说刘邦该怎么办?刘邦是备下酒肉请这些囚犯们大吃大喝一顿,然后用剑把捆绑他们的绳子都解开,说,你们现在干脆都跑光了算了,我也跑算了。结果怎么样呢?有些人跑了,有些人不跑,留下来的人说,我们干脆跟着你干吧。这是说刘邦能豁得出去,我们说:“豁出去了豁出去了”,豁出去就能“了”。凡是成大业成大事的人,一定是能豁得出去的。

到了楚汉战争的最后关头,刘邦的军队已经打到了楚国境内,准备和项羽在垓下会战,这时韩信按兵不动,彭越按兵不动,英布也按兵不动。刘邦约定他们一起来合围,他们就是不动身。这时候刘邦就问张良,说,子房啊,看来这个天下也不是哪一个人的,我准备胜利以后把天下给分了,你看分给哪些人比较合适呢?张良说,一个彭越,一个英布,一个韩信。彭越和英布本来是在楚汉之间摇摆的,现在倾向于汉,韩信本来是你手下的,现在他独当一面。如果你愿意把土地分给他们的话,他们一定会南下来帮助你合围项羽的。刘邦说,好,行,就这么跟他们约定了,胜利以后什么什么地方给谁,什么什么地方给谁,给了给了,都给他们,不在乎。结果这几支军队全都来了,把项羽团团围住,予以消灭。这是刘邦的大度。

项羽呢?他为人小气。韩信就说,项王这个人婆婆妈妈的,我们将士如果有谁受了伤,他会亲自拎着饭篮到医院去探视,流着眼泪拉着你的手,说长道短。可是我们有了战功,他要封一个官爵,一颗印捏在手上,磨过来磨过去,直到方的变成圆的,他都不给人这是项羽的小气。

四、刘邦和项羽的第四点不同,是刘邦心狠手辣,而项羽儿女情长。

刘邦这个人心是比较狠的,我们曾经讲过,他在逃避的过程中曾三次把自己的儿子和女儿扔下车子,只顾自己逃命。他身边的人,一旦怀疑到谁,他可能不顾一切地就要把他杀掉。刘邦晚年有一件事情,就是他病了以后,突然怀疑起樊哙来了。照说樊哙是最不可能被怀疑的,樊哙是吕后的妹夫,跟刘邦两个的关系用北方人的话说叫“担儿挑”。而且在鸿门宴的时候,是樊哙挺身而出才救了刘邦一条命连樊哙这样的人他也怀疑。刘邦他突然就觉得,樊哙就是巴不得我死,于是他下了一道命令,交给陈平:“平至军中,立斩哙头。”陈平你拿着我的命令到军队里去,立马就给我把樊哙的脑袋砍下来。这个事情最后没做成,因为后来刘邦死了,陈平到了樊哙军中的时候也觉得这个事情不能干,樊哙毕竟是吕后的妹夫,同时也是功臣,哪是随便好杀的!但这说明什么?说明刘邦这个人狠起来他是真能下手的。相反,项羽这个人就是显得太过儿女情长了。在楚汉战争的最后关头,当项羽被刘邦他们团团围住的时候,居然无心作战,就坐在自己的军账中,也不再考虑接下来的战争该如何进行,就惦记着两件事情:一个是他的宝马,一个是他的美人他的乌骓马,他的虞姬,该怎么办?于是他在帐篷里点起火把,设下酒宴,又把虞姬请出来,自己拔剑起舞,咏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什么意思呢?说小虞呀小虞啊,我可拿你怎么办啊?项羽唱着唱着流下眼泪,随从们都不敢抬头看,不敢仰视。一个将军,一个统帅,一个霸王,在战争的最后关头想到的不是天下,不是战争,不是事业,是宝马和美人,确实是太儿女情长了。项羽的这个性格博得了后世无限的同情,项羽这个人实在是太有人情味了,太招女孩子爱了,恐怕当时的女孩子们听到这个消息都会发出“嫁人要嫁项羽”这样的话了。

篇10:项羽的评价

巨鹿之战时,项羽率领五万楚军,大战大秦帝国合计四十万人的长城军团(王离部)和关中军团(章邯部),先击退章邯所部,夺占粮道,再歼灭的王离军团近二十万人。

他的惊人战斗力把当时作壁上观的各国诸侯联军都吓怕了,才暂时推举他当个头领,即所谓统领四十万联军的“诸侯上将军”。

之后他又历时半年,先迫降后坑杀了二十万人的章邯军团,摧毁了秦帝国的主要军事力量,也实际宣告了秦朝的丧钟。

经过巨鹿之战的消耗,至入关前,诸侯联军明确的增兵记载仅为新安时的“三十余万”和鸿门宴前的“四十万”,可见总共只增兵数万,其中属于项羽的份额即使最多,其入关中时总兵力也不会超过七万。

而与此同时,刘邦以两万偏师攻破武关,秦王子婴投降。刘邦招降八万秦军留守部队,扩军至十万,欲占据关中称王,封锁函谷关,招致诸侯联军众怒。

项羽因势利导,以四十万联军兵威,以势压之,通过鸿门宴,兵不血刃迫使刘邦拱手归降,并裁军至三万,实力大损,更取得了分封天下的权力。

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七万军基本盘,却能借势空手套白狼,裹挟了四十万诸侯联军,连续歼灭四十万秦军;再靠这些各怀鬼胎的诸侯联军,威压了刘邦,迫其让出关中,成为天下名义霸主的项羽,自是此时最大赢家,

所谓「灭秦之功,又大半成于羽手,故羽得以擅其赏罚废置之柄焉」。 整个过程,空手套白狼,精彩之致。

其二、鸿门宴未登场的隐藏主角:楚王熊心。

若史籍中此时楚王(熊心)为战国楚怀王(熊槐)之孙的记载属实,那么根据楚怀王死于前2,距离鸿门宴已经过去整整九十年,熊心的年龄最低估计也有五十岁,正是个和刘邦一样饱经世故的政治强人,绝非无知牧童。(为了方便区分,下文将熊心称为“楚后怀王”。)

篇11:项羽的评价

《垓下歌》表达了项羽对个人实力与命运不公的感慨,也写出了他对于生命的不舍与留恋。“力拔山兮气盖世”是他生命力量的彰显,“时不利兮骓不逝”则是面对厄运的一腔悲慨。歌中宝马是英雄精神的化身,美人则是多情气质的象征。

面对“四面楚歌”的困境,项羽在承认“时不利兮”的失败情况的同时,内心依然对生命有着极大的肯定(欣赏着“力拔山兮气盖世”的生命力),依然对生命有着无限的留恋(对宝马与美人有太多不舍)。这就是他“欲渡”的原因,他绝不想让自己蕴含着无限力量与光辉的生命就此陨落。在结束了“万种低回”的多愁善感之后,接下来的“东城快战”实为“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又一次彰显。夜战“溃围南出”的行动对项羽真是轻松自如,汉军的表现居然是“平明,汉军乃觉之”。

然而命运马上又跟项羽开了个大玩笑:“至阴陵,迷失道”,“田父绐(dài)之”。项羽被骗在读者看来实在是一种“偶然”:“至阴陵,迷失道”就是一种“偶然”,失道中遇到了田父又是一种“偶然”,田父骗了他还是一种“偶然”,以上三个“偶然”有一个不发生都不至于让项羽败得溃不成军。然而,正是这一连串的偶然事件却直接导致项羽的“百余骑”陷于大泽,不仅损失了他的生力军,还延误了退守的战机。而看似“偶然”之间,其实暗含了司马迁所叹息的天命的“必然”,这也使司马迁笔下的项羽意识到天命的不可抗拒,于是终于有了项羽一而再、再而三的感慨:“此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篇12:对项羽的评价

【关键词】项羽 悲剧形象 人格魅力

在中国历史上,项羽虽是一个兵败者,但却被千古传诵,这与他豪迈不羁、勇猛威武、宁折不屈、重情重义的性格是分不开,也正是这些性格成就了他的悲剧形象。不同的作者对同一个人物形象的塑造与叙述,在不同的文学体裁中多呈现不同的审美及观点,像项羽这位具有多重人格魅力的历史人物,其具有的争议也最多。目前,国内外对项羽这一历史人物的研究颇多,“成王败寇”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因此很多学者对项羽的研究多集中在其性格方面,对他的身世及所处的社会环境进行了研究,以项羽的性格作为切入点,进而对其战败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关于项羽这一历史人物的论文,多是从单一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的,缺乏系统全面的剖析,故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将就其人格魅力与悲剧形象这两个方面进行整合研究,进而从多个角度对项羽这一人物形象进行研究,提出个人观点。

一、项羽悲剧形象的形成及原因

项羽这个充满传奇色彩、极具复杂性的悲剧英雄,在秦末农民起义中,所向披靡,成为历史上有名的“霸王”。但他在楚汉相争的大舞台上的快速陨落,使得他的悲剧引人深思。纵观项羽的一生,他悲剧形象的形成及原因是导致他失败的主要因素。

公元前232年,项羽出生于楚国下相的楚将贵族世家,其父项超早逝,祖父项燕对其尤为宠爱。但在公元前223年,项羽10岁的时候,秦王派兵攻打楚国,楚国危在旦夕之时,其祖父项燕临危受命,带领楚国全部兵力与秦将王翦决一死战,但因王翦采用坚壁固守的战术,在平舆突袭楚军而导致楚军大败,项燕战死,致使楚国大片江山被秦军攻占,楚王也被秦军俘虏,长达八百年的楚国也随之灭亡。项羽也从贵族子弟沦落为流亡者,只能在吴中各地藏匿流窜,这一变故在项羽幼小的心灵中埋下了复仇的种子,也是他在后来处理有关秦国事务上过于不理智的原因。

成年后的项羽复仇心切,在公元前209年,与其叔父项梁合力杀死了会稽县的昏庸的郡守,率领8000多农民子弟投入到了反抗秦国的战斗中,并于公元前208年,听从其叔父项梁的意见,拥立楚怀王为新皇,汇聚各地的起义队伍联合抗秦。随着起义军规模的壮大以及反秦事业的高涨,项羽的复仇心情更加热切,并采用破釜沉舟的办法激发将士的斗志,大破秦军声名远扬,但其暴虐也在这时展现出来。因为对秦国的强烈仇恨,使得项羽坑杀了二十万降军,得罪了关中父老,在灭掉秦国后,又没有政治远见,不顾范增反对杀掉了秦王子婴,烧毁了阿房宫,自立为西楚霸王,引得诸侯离心。正是由于他缺乏宏伟目标、不知仁爱的性格特征,致使他丧失了民心,走向灭亡。但项羽的性格不全是凶残暴虐,其中也有温和与仁慈,只要不与秦国有关系,他还是很彬彬有礼的,由于自幼丧父,使得他的感情相对脆弱,很容易被虚假的亲近与顺服所蒙蔽,进而出现错误的仁爱与姑息,此外项羽为人也过于自大、重情义。不听范增的劝说,认为刘邦在才智、军事上都不足为惧,且斩杀他也不是仁义之举,致使在鸿门宴上轻信了项伯的劝说与刘邦的顺服,错过大好时机,放虎归山。随后因为项羽的自大与多疑,中了刘邦手下谋士陈平的离间计,削弱了范增的兵权,致使范增心生失望悲愤辞官,使得垓下被围、四面楚歌之时身边少了范增的帮助,导致了军心涣散、败北刘邦、自刎江边的悲剧。

关于项羽的失败,其悲剧形象的形成原因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是分不开的。此外,不可忽视的还有其性格因素。二者的相融相合,造就了项羽的悲剧一生。

從项羽所处的时代背景来看,项羽的失败是命运所向,是没落贵族阶级宣告灭亡的标志。项羽的故乡楚国是一个地处湖北汉江的小国,楚人崇尚武力,因此当时的楚国是军事强国,并凭借武力一举成为南方的大国,拥有与秦国抗衡的强大实力。正是在这样的文化熏陶下,培养了项羽桀骜不驯、勇猛豪爽的性格。但项羽生不逢时,随着楚国的衰败,世代为楚将的项氏也变为了落魄贵族,同样处于流离失所的境地。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处于变革时代,秦国正在实行中央集权制,并为平民阶级提供同样的机遇,这从根本上切断了贵族的世袭制度,给贵族一个沉重的打击。但由于秦国只是通过武力征服了六国,却未将六国的各民族间的文化进行融合、地域差异问题进行解决,没落的六国贵族仍然存在,像燕太子丹就拜壮士荆轲为座上宾,使其以带着秦国叛将樊于期的人头献给秦王的理由面见秦王,目的就是为了刺杀秦王报仇雪恨;韩国的没落贵族张良变卖了全部的身家,只为雇佣一个大力士在博淘沙用铁锤伏杀秦始皇;历史上这些为国、为君、为亲报仇的事件数不胜数,这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项羽在初见秦始皇的时候,就曾发出过“彼可取而代之”的感慨,进而引领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秦斗争,也给予秦王朝重重的一击,为推翻秦王朝的统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性格决定命运”是亘古不变的道理,项羽的由盛转衰与他的悲剧性格是密切相关的,项羽是个集多种矛盾性格于一身的人物。由于出身楚国将相世家,培养了其胸怀大志的抱负,少年时期的项羽在跟随其叔父项梁学习读书、练剑的时候,曾说过“书足记姓名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耳。”[1]于是其叔父就教他兵法,但项羽只是学习个大概,不肯进行深入的钻研,从而可见项羽胸怀大志的同时也目光短浅。项羽由于出身将相世家且天资聪明,使得其具有过人的军事才能,钜鹿之战、破釜沉舟等决断,充分展现了他的智勇双全,但由于其幼年受到过多的呵护,一方面又优柔寡断、不听劝阻,这从他多次不听范增的劝阻不肯杀掉刘邦的事情中不难看出。由于项羽的祖父及故乡楚国都是被秦国所灭,国仇家恨加在一起使项羽对秦王朝抱有很深的仇恨,在其取得胜利的时候,残暴的杀戮了上千万秦人,特别是在新安城南屠杀的十五万秦国的降兵,这种暴虐的行径引起了百姓的怨恨与反抗。但在对待刘邦的态度上,项羽又过于仁慈,总是听信刘邦的软言求和,从而错过了斩杀刘邦的最佳时机。项羽自幼由其叔父项梁养大,很听项梁的话,项梁去世时托付范增照顾年幼的项羽,年过七十的范增,把项羽当做自己的亲生孩子,有时过于严厉的对待造成了项羽的逆反心理。项羽并没有听从劝说当天下首领,而是胸无大志,甘做西楚霸王。而不在意百姓的怨言,对于刘邦的假意赞美很是受用,却不愿接受别人的意见,对于比自己有才能的人,不愿委以重用,甚至听信了谤言,赶走了忠心耿耿的范增,使得自己腹背受敌,毫无胜算可言。

二、项羽悲剧人格魅力的总体表现

项羽可谓司马迁倾注情感最多,描写最成功的英雄人物。历代的文学、戏剧等艺术作品,都偏爱项羽这位悲剧英雄。项羽之所以被后世文人歌颂铭记,在于其性格魅力、英雄气概和儿女情怀所表现出的丰富性、复杂性。

就性格魅力而言,项羽的身上有很多闪光点,诸如德才兼备、豪爽仗义、忠实厚道等,但人无完人,项羽的身上同样还有盲目自信、一意孤行、多疑轻信等缺点。正是这些性格特征,造就了项羽光辉却又失败的一生,以及后人对其褒贬不一的评价。项羽出身楚将世家,高贵的血统与文化的积淀,使得项羽具有过人的才气与雄健的体魄,在其少年时就有抵御万人军法的远见,足可见其志向远大,但对于兵法的学习却不肯精益求精,又显现出了他性格上的浮躁。项羽在反秦斗争中的果敢,使其斩杀宋义、带领将士奋勇抗秦,面对不利的战事,采用破釜沉舟的办法,激发将士的热血,大胜秦兵,展现出了过人的胆识与勇猛。项羽为人豪爽讲诚信,在楚汉之争中,胸怀坦荡,在对待刘邦的态度上也是如此。鸿门宴上他认为暗算赔礼之人不是英雄所为,显示了他的高尚道德。项羽善良仁慈,对待自己的将士亦是如此,因此很多大臣和将士在没有任何赏赐的情况下,仍然忠心耿耿追随于他。垓下之围时,项羽临危不乱,令28个将士从四个方向进行突围,项羽身先士卒,冲入汉军掩护手下士兵,足见其爱兵的深切。战场上的多次胜利,使项羽产生了个人英雄主义,认为仅凭武力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不愿相信别人,对于有能力的韩信、张良、英布和彭越等不愿委以重任,逼得他们投奔到刘邦手下,并轻信陈平的离间计逼走了最得力的范增,最终使得自己陷于不利境地,甚至在乌江边上,项羽还是没有认识自己的错误,认为自己的失败,只是因为时机不对,可见其至死不悟的悲哀。

就英雄气概而言,项羽虽有过人的军事才能与勇武的气概,但却没有政治眼光及远见。项羽自幼具有强健的体魄与军事天赋,青年时的项羽杀死会稽郡守,挑起反秦的大旗,加上出身将相世家,在楚国具有一定的威望与声名,很多楚国后裔自愿追随他的步伐,因此年仅24岁的项羽就率领八千楚国子弟与秦国抗争。面对不愿下令救赵的昏庸令尹宋义,项羽果断的发动兵变,带领将士英勇救赵,足见其无畏的抗秦决心。钜鹿之战,项羽率领数万起义军对抗四十万秦军,在人数明显不如敌人的情况下,项羽下令破釜沉舟,在其他诸侯军畏缩不前的时候,以大无畏的精神带领义军与秦军背水一战。这场战役预示了秦国的灭亡,也正是这场以少胜多的战役展现了项羽的用兵之神与大将风范。当时的项羽年仅27岁,就以如此的神勇,在灭秦的战役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项羽身高八尺,力能扛鼎,在加上他大破秦军的英勇,使得很多人在迎战项羽时,都被他气势压迫得不敢轻举妄动。项羽与刘邦在广武对峙的时候,因前线大将被楼烦射杀而大怒,身披战甲来到营前约战。楼烦见状欲举箭射项羽,只见项羽圆睁双目大吼一声,犹如晴天霹雳,吓得楼烦后退数步无力举箭,最终郁郁寡欢而亡,可见项羽令敌人望而生畏的气势!东城突围之时,项羽仍以英勇的表现,在身边的将士所剩无几的情况下,一人斩杀敌军上百名,足见其英雄气概。

项羽虽勇武无比,却没有政治远见,不懂得审时度势,正是这个弱点,导致他的失败。如鸿门宴上,项羽不听范增的劝阻,毫不深思刘邦的野心,不肯杀掉刘邦,最终放虎归山。入驻咸阳的时候,只图一时之快,为了报仇,杀死子婴、烧掉阿房宫,并犯下了屠城的错误,致使百姓怨声载道,失掉了民心。夺取天下后,行事方面有失公允,只是重用项氏族人或有恩于项氏的司马欣、申阳等将士,不信任比他有才能的人,不能做到任人为贤,致使手下的人才流入刘邦。入驻咸阳后,有人劝项羽留在秦国建立自己的王朝时,项羽又因为其短浅的本土观念,认为人在富贵之后应该衣锦还乡,无统一天下的志向,只希望做一国的霸主,逆历史发展,终被历史所遗弃。综上所述,可以认为,项羽的骁勇善战、勇武威猛是其得以消灭秦国,成就霸业的基础,但他的刚愎自用、目光短浅也使其不可避免地走向失败。

《项羽本纪》用重笔描述了霸王与虞姬告别的情景,也是项羽的故事中流传最广、最感人的一幕。项羽具有楚人浪漫的情懷,在他伟岸身躯下,是一颗细腻纯净的心,对待虞姬的真情,使得他的人格形象更加高大。项羽对虞姬的爱是发自内心的,虞姬跟随项羽四处征战,每次她都是万般不舍的送夫君征战,并以千般柔情恭迎夫君的归来,毫无要求与怨言,有的只是对项羽无尽的爱与崇拜。在垓下被围之时,虞姬并没有因为害怕而哭泣,而是含泪为项羽斟满酒杯,并如往常般翩翩起舞,为项羽助兴,她是何其的洒脱与超俗。四周响起了楚国的歌谣时,项羽的斗志熄灭了,虞姬只能以曼妙的舞姿慰藉项羽,此时的项羽不禁发出“虞兮虞兮奈若何”的慨叹,可见其对虞姬的用情至深,而虞姬也以“大王义气尽,贱妾何聊生”表示自己的决心,并用项羽腰间的佩剑自刎于心爱之人的怀中。而项羽在痛哭中亲手掩埋了虞姬的尸体,这份悲伤甚至感染周围的将士痛哭流涕,悲痛之下又重新骑上战马挥舞着方天画戟,义无反顾的冲向敌军。正是慷慨别姬的场面,使得项羽这个英雄形象更加丰满与悲壮,也使得项羽的人格魅力更加的宏大与辉煌。

但项羽的儿女情长也造就了其悲剧的一生,当项羽陷入韩信的十面埋伏之时,项羽最先想到的不是天下、战争,而是心爱的虞姬,在耳边响起四面楚歌的时候,项羽放心不下的还是与其共患难的爱人,这时的英雄却显得有些过于儿女情长了。正是这份儿女情长,束缚了项羽的手脚,使得其难成大业。

项羽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经典悲剧英雄,来自于司马迁《史记》第七篇《项羽本纪》,这部传纪记载了项羽悲壮的一生,司马迁以中肯、客观的态度对项羽进行了描写,就其人格魅力与历史功绩进行了歌颂与赞扬,也将其性格上的缺点与错误如实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史记》中“本纪”大多记载的都是皇帝的事迹,项羽能被收录其中,足见司马迁对其的敬佩与尊重。正是由于项羽这一历史人物复杂的性格,使得他常被作为历代诗歌、戏剧、影视作品的原型,文人墨客通过对他形象的塑造,以抒发自己的观点与情绪。本文通过对《项羽本纪》中项羽悲剧形象的解读,对他的人格魅力、英雄气概、儿女情长有了深入的了解与学习,他虽然失掉了江山、丢掉了性命,但却赢得了世人的尊敬与赞誉,他不求苟活的顶天立地的英雄形象也深入人心。时至今日,有关项羽的“破釜沉舟”“垓下之战”“霸王别姬”和“乌江自刎”等故事,仍活跃在诗歌、戏剧、影视剧等艺术创作中,足见其人格魅力的强大。

我国古代文学的作品具有深厚的内涵,项羽的形象在各个类型的作品中得到了很好的拓展与发展,涉及项羽的诗歌多集中在各类古书中,且分散在众多的戏剧、影视剧中。由于本人精力有限,整理归纳不够全面,对各类作品中项羽的解读也不够到位,难免存在一定的纰漏。希望日后在本课题基础上,继续思考和拓展范围,做更细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上一篇:米饭的自述1000字作文下一篇:《运算定律和简便运算的复习》教学设计